浅谈家国情怀教育与中学地理课程的整合

浅谈家国情怀教育与中学地理课程的整合
浅谈家国情怀教育与中学地理课程的整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d9595337.html,

浅谈家国情怀教育与中学地理课程的整合

作者:范改利黄榕青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课程版》2018年第07期

摘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教育改革的确切指示。当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积极强调发展学生的责任担当和核心素养的同时,也应兼顾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纵向上遵循“知家国”“敬家国”“爱家国”“报家国”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的教学规律;横向上的整合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等课程资源。

关键词:家国情怀;地理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8)20/23-0040-05

2016年9月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稿)”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详见表1)。”最新

版本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第一条也提及了要使学生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新的课程改革对于学生的责任担当是十分重视的,因此本文以家国情怀教育为切入点,将家国情怀教育与课程相结合,探索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以期能够进一步增强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

一、地理课程中的家国情怀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延伸

地理学科教育中的德育,包括从区位分析的角度让学生了解某区域的基本乡情以及我国自然和人文的基本国情,通过解释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家爱国的情感;从环境教育角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通过阐释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来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进一步帮助学生形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以及遵循自然规律的意识和行为;依据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地理学科主要是从世界地理、区域地理的角度让学生了解我国和世界其他各地自然及人文环境的基本状况,让学生学习国际知识的同时形成对祖国高度的认同感,明白我国的优势和不足,知道我国应如何应对和自己应如何行为处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家国情怀”是一种对祖国、对家庭强烈而真挚的情感,是一种立足于热爱家庭、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并积极报效祖国的稳定情感,同时它也是一种信念。地理学科中的家国情怀教育,从中国地理以及乡土地理的相关知识中培养学生对于家乡的热爱、对于本民族、本国家的高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