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层速率计算

物理层速率计算
物理层速率计算

802.11的物理层速率

前面我们叙述了一下802.11实际速率,即MAC层吞吐量的部分。以下我们着重介绍一下802.11的物理层速率以及其具体计算方法。在802.11中一共规定了4中基本工作模式(DSSS,FHSS,IR,以及OFDM),其中基于DSSS的802.11b以及基于OFDM的802.11a/g/n/ac都被较多的使用。本节我们分别以802.11b以及802.11g举例介绍下计算方式。

DSSS(802.11b)

DSSS是基于直序扩频的工作方式,其中每一个数据Bit都被映射到一个扩频序列进行发送。扩频序列是一个特殊的二元脉冲序列,其中每一个脉冲我们称之为一个码片(chip)。在这个码片内的那个1和0是不承载信息(即数据Bit),信息是通过识别整个码片来传递的,即多个码片代表一个数据Bit。在802.11b 中,采用了Barker码和CCK码这两种扩频序列。在802.11b中,码片速率(chip rate)代表每秒发送或者接收的码片数目,协议中为11Mchip/s。

如上图,符号/码片比对应特定的扩频编码方式(包含扩频序列和编码方式)。

DSSS物理层的速率 = 调制阶数 * 码片速率 * 符号/编码比

以上图的802.11b为例,调制阶数是DBPSK即为1,符号/码片比为1/11(即默认的barker码,用11位的扩频序列代表1个bit),故 1 * 1/11 * 11Mchip/s = 1Mbps。

OFDM(802.11g)

OFDM是采用正交子载波进行工作的一种模式,即将整个数据信道分解成很多个子载波,这些子载波在数学上是正交的,比如在802.11a中,有用的数据子载波就是48个(详细的是64个子载波,其中48个是数据子载波,4个导频子载波,1个DC子载波不使用,其余的都是用来做保护的虚拟子载波,具体图例参考802.11协议精读8:再论802.11a/g的发送过程与接收过程)。

在OFDM机制下,发送方发送的实际上是一个个symbol,比如一个帧就是由[ symbol_1 symbol_2 symbol_3 ... symbol_xx],这样组成的,当子载波给定的情况下(比如802.11a就是固定48个有效子载波),那么其symbol的周期就是固定的,不会随着速率变化而变化,在802.11a中,该symbol周期就是4us。在给定symbol周期的情况下,发送速率实际上是由这个symbol上所能够携带的信息量决定的,而这个信息量又是又调制方式和编码速率决定的。

如上图,这里的调制就是对应的调制方式,FEC速率就是对应的编码速率。

OFDM物理层的速率 = (数据子载波数目 * 调制阶数 * 编码效率) / (symbol 周期)

以上图的802.11a为例,数据子载波数目为48个,调制阶数是16QAM即为4,编码速率为1/2(可以简单理解编码速率为冗余度,即将1个bit传输2次,避免错误),故 [ 48*4*(1/2) ] / 4us = 24Mbps。若速率越高,那么对信号质量的要求越高(即灵敏度要求越高,参考下图,07版协议第617页)。

其中Minimum sensitivity (dBm) 一栏就描述的是接收方需要的接收灵敏度,该数值也高(比如-65dBm就比-82dBm要高17dB)。信号越好,传输速率才可以达到更高。

2021学年方程式法求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

方程式法求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 实验目的:掌握用方程式法求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 实验要求:了解方程式法求平均发展速度的理论原理及利用计算机 软件用方程式法求平均发展速度的实际操作过程。 实验用软件:Excel 2003 实验原理:解释用方程式法求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 实验内容: 1、实验用样本数据: 研究香港2001-2010年人均本地居民生产总值 依次录入数据如下: 2、实验步骤: 1、对i进行赋值,取值范围为1-9 (1)激活C2单元格——在C2单元格键入“1”——右键拖动C2单元格填充柄到C10单元格——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序列”——修改弹出窗口的参数,选择“序列产生在”“列”,选择“类型”为“等

比序列”,设置“步长值”为“1”(此项为系统默认则不修改),设置“终止值”为“9”,如下图所示: (2)序列填充效果如下图所示: 2、激活E2单元格,输入“平均发展速度”——激活F2单元格,设置平均发展速度为 1.1,如下图所示:

3、求i x的取值 (1)激活D2单元格——在D2单元格键入公式,公式为“=F$2^C2”——按回车键,得出1x的取值,如下图所示: (2)单击D2单元格,左键拖动填充柄到D10单元格,求出的各个取值,得出i x各个取值如下图所示: 4、求sum(B3:B11)/B2 (1)激活B12单元格,在数据编辑区键入公式

“=sum(B3:B11)/B2”,如下图所示: (2)按回车键,得出sum(B3:B11)/B2的取值,如下图所示: 5、求 9 1 i i x的值 (1)单击“插入”菜单——选择“对象”选项,如下图所示:

2015高考归纳总结20有关基因频率的计算题

归纳总结有关基因频率的计算题 基因频率的计算题对高二学生来说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为此我把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如下: 一、由基因型频率来计算基因频率 (一)常染色体 若已经确定了基因型频率,用下面公式很快就可以计算出基因频率。 A的基因频率=(AA的频率+1/2Aa的频率)=(AA的个数×2+Aa的个数)/2 a的基因频率=(aa的频率+1/2Aa的频率)=(aa的个数×2+Aa的个数)/2 例1 、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2%,aa的个体占4%,那么,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 解:这是最常见的常染色体基因频率题:A=(AA的频率+1/2Aa的频率)=24%+72%÷2=60%,a=1-60%=40% (二)性染色体 XA=(XAXA个数×2 + XAXa个数+ XAY个数)/(雌性个数×2 + 雄性个数) Xa=(XaXa个数×2 + XAXa个数+ XaY个数)/(雌性个数×2 + 雄性个数) 注意:基因总数=女性人数×2 + 男性人数×1 例1.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解:这是最常见的性染色体基因频率题:由XAXa:15,XaXa:5,XaY:11,得Xa=(XaXa个数×2 + XAXa个数+ XaY个数)/(雌性个数×2 + 雄性个数)=(5×2+15+11)/(200×2+200)=6% 例2.对欧洲某学校的学生进行遗传调查时发现,血友病患者占0.7%(男:女=2:1);血友病携带者占5%,那么,这个种群的Xh的频率是() A 2.97% B 0.7% C 3.96% D 3.2% 解析:该题稍有难度,解本题的关键在于确定各基因型的频率,而且还要注意男性的Y染色体上是没有相关基因 1:1) 由表格数据,Xh基因的总数是1.4%/3+5%+1.4%/3,Xh的基因频率=(1.4%/3+5%+1.4%/3)/150%=3.96%。 二、根据基因频率求基因型频率 做这种题时一般要用到遗传平衡定律,如果一个种群符合下列条件: 1. 种群是极大的; 2. 种群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那么其后代可用遗传平衡来计算。 3. 没有突变发生;种群之间不存在个体的迁移或基因交流;没有自然选择。 那么,这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包括基因型频率)就可以一代代稳定不变,保持平衡。就可以用遗传平衡定律,也称哈迪——温伯格平衡。公式是:AA=A2. aa=a2. Aa=2×A×a (一)一个大的群体可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 (1)、常染色体 例1、在欧洲人中有一种罕见的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25万分之一,患者无生育能力,现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和正常的儿子。后因丈夫车祸死亡,该妇女又与一个没任何血缘关系的男子婚配,则这位妇女再婚后再生一患病孩子的概率是: A.1/4 B. 1/250000 C.1/1000 D.1/50000 解析:由aa=1/250000,得a=1/500。由题干可知该妇女的基因型为Aa,她提供a配子的概率为1/2,没有任何亲缘关系的男子提供a配子的概率为1/500,所以他们生出一个有病孩子aa的概率是:1/2×1/500=1/1000。 例2.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携带者。那么他们所生小孩患病的概率是 A.1/88 B.1/22 C.7/2200 D.3/800

802.11N的传输速率计算方法

802.11n采用了MIMO多天线技术,当存在两根天线(即假如是2X2时),在每种带宽下它存在16 种速率(记为MCS0-MCS15 , MCS :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当有 3 根或者 4 根天线都同时能够发射数据的时候, 理论上应该是1根天线时的3倍或4倍)。这16种速率 分别是: HT20 时:(MCS0-MCS7) 6.5M、13M、19.5M、26M、39M、52M、58.5M、65M (MCS8-MCS15) 13M、26M、39M、52M、78M、104M、117M、130M HT40 时:(MCS0-MCS7) 13.5M、27M、40.5M、54M、81M、108M、121.5M、135M (MCS8-MCS15) 27M、54M、81M、108M、162M、216M、243M、270M。 从上面可以看出,MCS8-MCS15分别是对应的MCS0-MCS7的两倍。这是因为在 MCS8-MCS15时,采用了MIMO技术,一个数据流会分成两部分,分别由两个stream发出 去,所以速度提高了一倍;而在MCS0-MCS7时,虽然两根天线也是同时发出信号,但这 两路信号是一样的,所以速度只有MCS8-MCS15的一半。 802.11 n采用多种调制技术,但是在上表中每一列速率对应的码率(即有效数据和发出的数据的比率)是不一样的,例如在MCS7和MCS15时,码率是5/6,而在MCS6和MCS14时,码率是3/4。 由于11n采用的是和11a/g 一样的OFDM方式,而OFDM是将一个宽的带宽正交地分割成几个小的子载波,这些子载波并行地传输数据。所以为了得到某个理论上的速率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可以从这方面着手。 下面示范HT20在MCS7时速率的计算方式。 首先,每次传输的时间是4us(这点对于11a/11g相同),由于MCS7采用的是64QAM的调制技术,即每个子载波每次可传输6bit数据,同时,在MCS7时,码率(coding rate)是5/6, 在HT20时,OFDM将20M带宽分割成56个子载波,其中有效传输数据的子载波数目为 52。所以在HT20的MCS7时,速率=(1/4us)*(52*6bit)*5/6 = 65Mbit/s ,而当有多根天线时只要乘以天线的个数就可以。其它速率的计算方式是一样的。 上述计算速率的方法同样适用于11a/11g。

实验2 自由落体法测定重力加速度(详写).doc

《实验2 自由落体法测定重力加速度》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会用自由落体法测定重力加速度; 2、用误差分析的方法,学会选择最有利的测量条件减少测量误差。 二、实验描述 重力加速度是很重要的物理参数,本实验通过竖直安放的光电门测量自由落体时间来求重力加速度,如何提高测量精度以及正确使用光电计时器是 实验的重要环节。 三、实验器材 MUJ-5C型计时计数测速仪(精度0.1ms),自由落体装置(刻度精度0.1cm), 小钢球,接球的小桶,铅垂线。 四、实验原理 实验装置如图1。 在重力实验装作用下,物体的下落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其运动方程为 s=v0t+1/2g t2 该式中,s是物体在t时间内下落的距离;v0是物体运动的初 速度;g是重力加速度;若测得s, v0,t,即求出g值。 若使v0=0,即物体(小球)从静止释放,自由落体,则可 避免测量v0的麻烦,而使测量公式简化。但是,实际测量S 时总是存在一些困难。本实验装置中,光电转换架的通光孔总 有一定的大小,当小铁球挡光到一定程度时,计时-计数-计频 仪才开始工作,因此,不容易确定小铁球经光电转换架时的挡 光位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如下方法: 让小球从O点处开始下落,设它到A处速度为v0,再经过 t1时间到达B处,令AB间距离为s1,则 gt12 s1=v0t1?1 2 同样,经过时间t2后,小球由A处到达B’处,令AB’间 的距离为s2,则有 s2=v0t2+1/2g t22 化简上述两式,得: 图1 实验装置图g=2(s2t1-s1t2)/ t1t22-t2t12=2(s2/t2-s1/t1)/ t2-t1 --------------------------------------------(1)

传输速度的计算

传输速度的计算 ------分隔线---------------------------- 时间:2009-10-06 10:00来源:未知作者:admin 点击:341次 就传输线a点至b点,我们都必须计算讯号在电路板上的传导速度才行,但这又和许多系数息息相关,包括导体(通常为铜箔)的厚度与宽度,基板厚度与其材质的电介系数(Permittivity)。尤其以基板的电介系数的影响最大,一般而言,传导速度与基板电介系数的平方根 就传输线a点至b点,我们都必须计算讯号在电路板上的传导速度才行,但这又和许多系数息 息相关,包括导体(通常为铜箔)的厚度与宽度,基板厚度与其材质的电介系数(Permittivity)。 尤其以基板的电介系数的影响最大,一般而言,传导速度与基板电介系数的平方根成反比。 以常见的FR-4而言,其电介系数随着频率而改变,其 公式:ε =4.97-0.257 log 以Pentium II 的频率信号为例,其上升或下降缘速率典型值约在2V/ns,对2.5V的频率信号而 言,从10%到90%的信号水平约需1ns的时间,依 公式:BW=0.35/ 可知频宽为350MHZ。代入公式可知电介系数大约是4.57。 如果传导的是两片无穷大的导体所组成的完美传输线,那么传输的速度应为5.43 inch/ns。 但对电路板这种信号线(Trace)远比接地层要细长的情况,则可以用微条(Micro strip)或条线 (Strip line)的模型来估算。对于走在外层的信号线,以 微条的公式:inch/ns 可得知其传输速度约为6.98 inch/ns 对于走内层的信号线,以 条线的公式:inch/ns 可得知其传输速度约为5.50 inch/ns 除此之外,也不要忽视贯穿孔(Via)的影响。一个贯穿孔会造成24 ps左右的延迟,举例而言,频率产生器到芯片A的频率线长为12 inch,并打了4个贯穿孔;到B为7 inch,没有贯穿孔,则两者之间的频率歪斜为 (12-7)/6.98+(0.024X4)=0.81 ns。

基因频率和基因频率计算

基因频率和基因频率计 算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计算 1.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点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 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2.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 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代中 V的基因频率约为() A.43%%%% 3.在调查某小麦种群时发现T(抗锈病)对t(易感染锈病)为显性,在自然情况下该小麦 种群可以自由传粉,据统计TT为20%,Tt为60%,tt为20%。该小麦种群突然大面积 感染锈病,,致使全部的易感染锈病的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则该小麦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之后基因T的频率分别是() A.50%和50%%和%和50%%和100% 4.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 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 A.10/19B.9/19C.1/19D.1/2 5.当地人群中约2500人中有一个白化病患者,现在有一个表现型正常,其双亲也正常,但 其弟弟是白化病患者的女性,与当地一个无亲缘关系的正常男性婚配,他们所生男孩患白化病的概率为_______。 6.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 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7.对欧洲某学校的学生进行遗传调查时发现,血友病患者占%(男∶女=2∶1);血友病携 带者占5%,那么,这个种群的Xh的频率是() %%% 8.在欧洲人中有一种罕见的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25万分之一,患者无生育能 力,现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和正常的儿子。后因丈夫车祸

发展速度教案

第29讲 动态数列速度指标 主要内容: 动态数列速度指标含义及计算方法 一、复习发展速度——动态相对数 ????? ? ?? ???? ??????? ???? ?? ??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发展速度速度指标平均增长量增长量平均发展水平 发展水平水平指标动态指标

(一)速度指标及计算方法列表(同比增长、环比增长、总增长) (二)增长1%的绝对值 速度指标反映现象发展快慢,但有时,速度快并不代表现象总量、增长量高,有必要将速度指标与水平指标结合进来,深入分析增长速度与增长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反映增长速度的实际效果。所以在此有必要计算环比增长速度每增减一个百分点所代表的绝对量,通常称为增长1%的绝对值。 现象发展过程中,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平均每增长百分之一所增加的绝对数量。用环比增长速度和逐期增长量计算。 1、含义解析——A市财政收入07年比06年增长13.9%,增加了35.1亿元,那么07年与06年相比,平均每增长百分之一所增加的财政收入是多少?

比例式: 13.9%:35.1=1%:X 则, X=35.1*1%/13.9%=2.53(亿元) 2、计算方法 3、增长1%的绝对值作用 现有甲省的A 、B 两市财政收入资料如下: A 市财政收入环比增长速度是多少? B 市财政收入环比增长速度是多少?是否表明,A 市财政收入增长高于B 市?(需要计算每增长1%,财政收入增加了多少?) 发展速度的学习中,明确几个关系? 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 逐期增长量与环比增长速度; 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 二、平均发展速度 (一)何为平均发展速度 是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的几何平均数,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速度变化的平均程度。是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开n 次方,或 % 1 环比增长速度逐期增长量 100 前期水平

基因频率计算类型及其公式推导

基因频率计算类型及其公式推导 摘要: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在环境选择作用下的定向改变。运用数学方法计算种群基因频率有利于理解种群进化情况,本文结合实例探讨种群在不同情况下种群基因频率计算类型和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关键词:遗传平衡基因频率 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例。种群中某一基因位点上各种不同的基因频率之和以及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都等于1。对于一个种群来说,理想状态下种群基因频率在世代相传中保持稳定,然而在自然条件下却受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迁移和遗传漂变的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使生物不断向前发展进化。因此,通过计算某种群的基因频率有利于理解该种群的进化情况。为了进一步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现将基因频率计算类型和计算公式推导归纳如下:1.理想状态下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 理想状态下的种群就是处于遗传平衡状况下的种群,遵循“哈迪──温伯格平衡定律”。遗传平衡指在一个极大的随机自由交配的种群中,在没有突变发生,没有自然选择和迁移的条件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代代相传中稳定不变,保持平衡。 一个具有Aa基因型的大群体(处于遗传平衡状态的零世代或某一世代),A基因的频率P(A)=p,a基因的频率P(a)=q,显性基因A的基因频率与隐性基因a的基因频率之和p+q=1,其雌雄个体向后代传递基因A型配子的频率为p,与其相对应的传递隐性基因a型配子的频率为q,则可用下表1来表示各类配子的组合类型、子代基因型及其出现的概率:表1 由上表可知该种群后代中出现三种基因型AA、Aa、aa,并且三种基因型出现的频率分别为P(AA)= p×p= p2=D;P(Aa)=2p×q=2pq=H; P(aa)= q×q = q 2=R。且它们的频率之和为p2+2pq+q2=(p+q)2=1。其基因频率为A基因的频率P(A)=D+1/2H= p2+ pq=p(p+q)=p;a基因的频率P(a)= R+1/2H=q2+ pq=q(p+q)=q。可见子代基因频率与亲代基因频率一样。所以,在以后所有世代中,如果没有突变、迁移和选择等因素干扰,这个群体的遗传成分将永远处于p2+ 2pq+q2平衡状态。伴性基因和多等位基因遗传平衡的计算仍遵循上述规律。运用此规律,已知基因型频率可求基因频率;反之,已知基因频率可求基因型频率。 例题:已知苯丙酮尿症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据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大约为1/10000,请问在人群中该苯丙酮尿症隐性致病基因(a)的基因频率以及携带此隐性基因的携带者(Aa)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A.1% 和0.99% B.1% 和1.98% C.1% 和3.96% D.1% 和0.198%解析: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该病则发病基因型为aa,即 a2=0.0001,a=0.01,A= 1-a=1-0.01=0.99,携带者基因型为Aa的频率 = 2×0.01×0.99=0.0198。 答案:D

发展速度的方法

发展速度的方法 1 六种发展速度素质的练习方法 高抬腿 后蹬跑 车轮跑 30米行进间跑 顺风跑 让 距跑 加速跑 2 在新课程教学中 教师为何由知识的传播着转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促进着 1积极的旁观 2给学生心里上的支持3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3 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1淡化竞技运动的教学模式 牢牢树立讲课第一的指 导思想2重视体育课程的功能开发 增强体育课程的综合性3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树 立学生终身体育的概念4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5以人为本 重视 学生的主体地位6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7改革体育考试和评 价学生的体育学习 4 体育教学原则主要包括哪八个方面 身心全面发展原则 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 地位相结合的原则 直观性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巩固提高原则 从实际出发原则 合 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 综合创新原则 5 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激发学 生兴趣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个 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确保每一个学生收益 6 体育锻炼应遵循哪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全面锻炼原则 经常性原则 区别对待原则 准备与整理活动 7 心理健康目标有哪几个方面 了解体育活动对心里健康的作用 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2 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和自信的关系3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4形成克服 困难的课程性质 8 运动参与目标有哪个方面 具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用科学的方法与体育 活动 9 简述素质教育的要义 面向全体 学生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 10 叙述教师专业发展大致要经历 专业形成阶段2专业成长阶段3专业成熟阶段4充分专 业化阶段

基因频率的计算

若在果蝇种群中,X B的基因频率为80%,X b的基因频率为20%,雌雄果蝇数相等,理论上X b X b、X b Y的基因型比例依次为--------------------------------------- 可见,理论上X B Y基因型比例为40%,X b Y的为10%,X B X b的为16%,X b X b的为2%,X B X B 32%。 与基因频率有关的计算例析 基因频率是指某群体中,某一等位基因在该位点上可能出现的基因总数中所占的比率。对基因频率的计算有很多种类型,不同的类型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一、哈代--温伯格公式(遗传平衡定律)的应用 当种群较大,种群内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没有突变发生、新基因加入和自然选择时,存在以下公式:(p+q)2=p2+2pq+q2=1 ,其中p代表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q代表另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p2 代表一个等位基因纯合子(如AA)的频率,2pq代表杂合子(如Aa)的频率,q2代表另一个纯合子(aa)的频率。 例1:已知苯丙酮尿症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据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大约为1/10000。请问,在人群中苯丙酮尿症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以及携带此隐性基因的杂合基因型频率各是多少? 解析:由于本题不知道具体基因型的个体数以及各种基因型频率,所以问题变得复杂化,此时可以考虑用哈代----温伯格公式。由题意可知aa的频率为1/10000,计算得a的频率为1/100。又A+a=1,所以A的频率为99/100,Aa的频率为2×(99/100)×(1/100)=99/5000。 答案:1/100,99/5000 例2:在阿拉伯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体红色牵牛花和纯合体白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将F1自交后,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如果取F2中的粉红色的牵牛花与红色的牵牛花均匀混合种植,进行自由传粉,则后代表现性及比例应该为( )

数据传输速率的定义

数据传输速率的定义 数据传输速率是描述数据传输系统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数据传输速率在数值上等于每秒种传输构成数据代码的二进制比特数,单位为比特/秒(bit/second),记作bps。对于二进制数据,数据传输速率为:S=1/T(bps) 其中,T为发送每一比特所需要的时间。例如,如果在通信信道上发送一比特0、1信号所需要的时间是0.001ms,那么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 000 000bps。 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有:kbps、Mbps和Gbps。其中:1kbps=103bps 1Mbps=106kbps 1Gbps=109bps 带宽与数据传输速率 在现代网络技术中,人们总是以“带宽”来表示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带宽”与“速率”几乎成了同义词。信道带宽与数据传输速率的关系可以奈奎斯特(Nyquist)准则与香农(Shanon)定律描述。 奈奎斯特准则指出:如果间隔为π/ω(ω=2πf),通过理想通信信道传输窄脉冲信号,则前后码元之间不产生相互窜扰。因此,对于二进制数据信号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Rmax与通信信道带宽B(B=f,单位Hz)的关系可以写为:Rmax=2.f(bps) 对于二进制数据若信道带宽B=f=3000Hz,则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6000bps。 奈奎斯特定理描述了有限带宽、无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的关系。香农定理则描述了有限带宽、有随机热噪声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信噪比之间的关系。 香农定理指出:在有随机热噪声的信道上传输数据信号时,数据传输速率Rmax与信道带宽B、信噪比S/N 的关系为:Rmax=B.log2(1+S/N) 式中,Rmax单位为bps,带宽B单位为Hz,信噪比S/N通常以dB(分贝)数表示。若S/N=30(dB),那么信噪比根据公式:S/N(dB)=10.lg(S/N) 可得,S/N=1000。若带宽B=3000Hz,则Rmax≈30kbps。香农定律给出了一个有限带宽、有热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的极限值。它表示对于带宽只有3000Hz的通信信道,信噪比在30db时,无论数据采用二进制或更多的离散电平值表示,都不能用越过0kbps的速率传输数据。 因此通信信道最大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关系,所以人们可以用“带宽”去取代“速率”。例如,人们常把网络的“高数据传输速率”用网络的“高带宽”去表述。因此“带宽”与“速率”在网络技术的讨论中几乎成了同义词。 频带就是指频率范围 带宽的两种概念 如果从电子电路角度出发,带宽(Bandwidth)本意指的是电子电路中存在一个固有通信频带,这个概念或许比较抽象,我们有必要作进一步解释。大家都知道,各类复杂的电子电路无一例外都存在电感、电容或相当功能的储能元件,即使没有采用现成的电感线圈或电容,导线自身就是一个电感,而导线与导线之间、导线与地之间便可以组成电容——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杂散电容或分布电容;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电容、电感,都会对信号起着阻滞作用从而消耗信号能量,严重的话会影响信号品质。这种效应与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成正比关系,当频率高到一定程度、令信号难以保持稳定时,整个电子电路自然就无法正常工作。为此,电子学上就提出了“带宽”的概念,它指的是电路可以保持稳定工作的频率范围。而属于该体系的有显示器带宽、通讯/网络中的带宽等等。 而第二种带宽的概念大家也许会更熟悉,它所指的其实是数据传输率,譬如内存带宽、总线带宽、网络带宽等等,都是以“字节/秒”为单位。我们不清楚从什么时候起这些数据传输率的概念被称为“带宽”,但因业界与公众都接受了这种说法,代表数据传输率的带宽概念非常流行,尽管它与电子电路中“带宽”的本意相差很远。 对于电子电路中的带宽,决定因素在于电路设计。它主要是由高频放大部分元件的特性决定,而高频电路的设计是比较困难的部分,成本也比普通电路要高很多。这部分内容涉及到电路设计的知识,对此我们就

传输带宽计算方法

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对存储空间容量的大小需求是与画面质量的高低、及视频线 路等都有很大关系。下面对视频存储空间大小与传输带宽的之间的计算方法做以 介绍 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单位为bps(BitPerSecond) ,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小的单位,要么是0,要 么是1。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如果比特率越少则情况刚好相反。 码流(Data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 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 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咼。 上行带宽就是本地上传信息到网络上的带宽。上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用FTP上传文件到网上去,影响上传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 下行带宽就是从网络上下载信息的带宽。下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从网络下载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从FTP服务器上文件下载到用户电脑,影响下传速度的就是“下行速率”。 不同的格式的比特率和码流的大小定义表: 传输带宽计算:比特率大小X摄像机的路数=网络带宽至少大小; 注:监控点的带宽是要求上行的最小限度带宽(监控点将视频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带宽是要求下行的最小限度带宽(将监控点的视频信息下载到监控中心);例:电信2Mbps的ADSL宽带,理论上其上行带宽是 512kbps=64kb/s,其下行带宽是2Mbps=256kb/s 例:监控分布在5个不同的地方,各地方的摄像机的路数:n=10(20路)1

数字通信中的数据传输速率等的计算

数字通信中的数据传输速率、波特率、符号率计算在数字通信中的数据传输速率与调制速率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数据传输速率(又称码率、比特率或数据带宽)描述通信中每秒传送数据代码的比特数,单位是bps。 当要将数据进行远距离传送时,往往是将数据通过调制解调技术进行传送的,即将数据信号先调制在载波上传送,如QPSK、各种QAM调制等,在接收端再通过解调得到数据信号。 数据信号在对载波调制过程中会使载波的各种参数产生变化(幅度变化、相位变化、频率变化、载波的有或无等,视调制方式而定),波特率是描述数据信号对模拟载波调制过程中,载波每秒中变化的数值,又称为调制速率,波特率又称符号率。 在数据调制中,数据是由符号组成的,随着采用的调制技术的不同,调制符号所映射的比特数也不同。 符号又称单位码元,它是一个单元传送周期内的数据信息。 如果一个单位码元对应二个比特数(一个二进制数有两种状态0和1,所以为二个比特)的数据信息,那么符号率等于比特率;如果一个单位码元对应多个比特数的数据信息(m个),则称单位码元为多进制码元。 此时比特率与符号率的关系是: 比特率=符号率*log2 m,比如QPSK调制是四相位码,它的一个单位码元对应四个比特数据信息,即m=4,则比特率=2*符号率,这里“log2 m”又称为频带利用率,单位是: bps/hz。 另外已调信号传输时,符号率(SR)和传输带宽(BW)的关系是: BW=SR(1+α),α是低通滤波器的滚降系数,当它的取值为0时,频带利用率最高,占用的带宽最小,但由于波形拖尾振荡起伏大(如图5-15b),容易造成

码间干扰;当它的取值为1时,带外特性呈平坦特性,占用的带宽最大是为0时的两倍;由此可见,提高频带利用率与"拖尾"收敛相互矛盾,为此它的取值一般不小于 0.1 5。 例如,在数字电视系统,当α= 0.16时,一个模拟频道的带宽为8M,那么其符号率=8/(1+ 0.16)= 6.896Ms/s。 如果采用64QAM调制方式,那么其比特率= 6.896*log2 64= 6.896*6= 41.376Mbps。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计算方法总结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一).根据基因型或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 例1.从某个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求a的基因频率。 解析:可以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的频率:基因频率(A)=对应纯合子(AA)基因型频率+杂合子(Aa)基因型频率的1/2。 100个个体中AA为30个,Aa为60个,aa为10个,则AA这种基因型的频率为30÷100=30%;同理,Aa为60%,aa为10%,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30%+60%×1/2=60%,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0%+60%×1/2=40%。 答案: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60%,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40%。 变式训练1.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属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遗传。在一个30000人的人群中,蓝眼的有3600人,褐眼的有26400人,其中纯合子有12000人,那么,这一人群中A和a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A.64%和36% B.36%和64% C.50%和50% D.82%和18% (二).在伴性遗传 ....中有关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 ﹡例2.若在果蝇种群中,X B的基因频率为90%,X b的基因频率为10%,雌雄果蝇数相等,理论上X b X b、X b Y的基因型比例依次为--------------------------------------------() A.1%、2% B.0.5%、5% C.10%、10% D.5%、 0.5% 解析:由于在该果蝇种群中,雌雄果蝇数相等, 所以雌果蝇产生的配子中,X B的基因频率应为90%,X b的基因频率为10%。雄果蝇产生的配子中,有约1/2的含Y染色体的配子,另有约1/2的含X染色体的配子,在含X染色体的雄配子中, X B与X b的基因频率也分别为90%和10%。它们配 可见,理论上X Y基因型比例为45%,X Y的为5%,X X的为9%,X X的为0.5%。 答案:B。 变式训练2.对某校学生进行红绿色盲遗传病调查研究后发现:780名女生中有患者23人,携带者52人,820名男生中有患者65人,那么该群体中红绿色盲基因的频率是------( ) A.4.4% B.5.1% C.6.8% D.10.2% (三).利用遗传平衡定律求解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1.对遗传平衡的理解: 遗传平衡指在一个极大的随机交配的种群中,在没有突变发生,没有自然选择和迁移的条件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一代一代的遗传中可以世代保持不变。 在遗传平衡的种群中,某一基因位点上各种不同的基因频率之和以及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都等于是1。

802.11ac 传输速率计算方式

Guard Interval The Guard Interval is the ratio of the Cyclic Prefix "CP" time to the inverse FFT time "T(IFFT)." The guard interval is used to eliminate inter-symbol and 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 A copy of the last guard interval T(GI) of the useful symbol period "T(IFFT)", termed Cyclic Prefix "CP", is used to collect multipath, while maintaining the orthogonality of the subcarriers. Each symbol is transmitted for a slightly longer time, extended symbol time T(s), than the active (or useful) symbol time T(IFFT). The extra time is the guard interval. 1/8: Sets the Guard Interval to 1/8 (see Guard Interval Time Calculation below) 1/4: Sets the Guard Interval to 1/4 (see Guard Interval Time Calculation below) Other: Enables you to enter Guard Interval values between 0 to 1. The Guard Interval time period T(GI) is specified as a fraction (percentage) of the inverse FFT time period T(IFFT). For 802.11a, the only selection is a Guard Interval of 1/4 (1/8 is greyed). For HIPERLAN/2, both 1/4 and 1/8 are selections. The Other selection allows the input of a non-standard Guard Interval value between 0 and 1. where: T(FFT)= FFT time period for the OFDM signal T(GI) = Guard Interval time period = Guard Interval ′ T(FFT)

高中生物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一、 已知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 1 利用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个数)求基因频率 设定A%、a%分别表示基因A 和a 的频率,AA 、Aa 、aa 分别表示AA 、Aa 、aa 三种基因型频率(个数)。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则: A% =)(22aa Aa AA Aa AA ++?+??100% a% =) (22aa Aa AA Aa aa ++?+??100% 例:已知人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在一个有30000人的群体中,蓝眼的有3600人,褐眼的有26400人,其中纯合体12000人。那么,在这个人群中A 、a 基因频率是多少? 解析 因为等位基因成对存在,30000个人中共有基因30000×2=60000个,蓝眼3600含a 基因7200个,褐眼26400人,纯合体12000人含A 基因24000个,杂合体14400人含(26400-12000)×2=28800个基因,其中A 基因14400个,a 基因14400个。则:A 的基因频率=(24000+14400)/60000=0.64,a 的基因频率=(7200+14400)/60000=0.36。 又例: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AA 的个体占18%,基因型Aa 的个体占78%,基因型aa 的个体占4%,那么基因A 和a 频率分别是多少? 解析 A% =%) 4%78%18(2%78%182++?+??100% = 57% a% = %)4%78%18(2%78%42++?+??100% = 43% 2 利用常染色体上复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个数)求基因频率 以人的ABO 血型系统决定于3 个等位基因I A 、I B 、i 为例。设基因IA 的频率为p ,基因 IB 的频率为q ,基因i 的频率为r ,且人群中p+q+r=1。根据基因的随机结合,用下列二项式 可求出子代的基因型及频率:♂(pI A +qI B +ri)×♀(pI A +qi B +ri) = p 2(I A I A )+q 2(I B I B ) +r 2(ii)+2pq(I A I B )+2pr(I A i)+2qr(I B i)=1,A 型血(I A I A ,I A i)的基因型频率为p 2+2pr ;B 型血(I B I B ,I B i )的基因型频率为q 2+2qr ;O 型血(ii )的基因型频率为r 2,AB 型血(I A I B )的基因型频率为2pq 。可罗列出方程组,并解方程组。 例:通过抽样调查发现血型频率(基因型频率):A 型血(I A I A ,I A i )的频率=0.45;B 型 血(I B I B ,I B i )的频率=0.13;AB 型血(I A I B )的频率=0.06;O 型血(ii )=0.36。试计算I A 、I B 、I 的基因频率。 解析 设I A 的频率为p,I B 的频率q,i 的频率为r.根据以上公式可知:O 型血的基因型频率 =r 2=0.36;A 型血的基因型频率=p 2+2pr=0.45;B 型血的基因频率=q 2+2qr=0.13;AB 型血的基因型 频率=2pq=0.06。解方程即可得出I A 的基因频率为0.3;I B 的基因频率为0.1;i 的基因频率为 0.6。 3 利用性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个数)求基因频率 以人类的色盲基因遗传为例。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 ,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 ,Y 染色体上无该等位基因,设定X B %、X b %分别表示基因X B 和X b 的频率, X B X B 、X B X b 、X b X b 、X B Y 、 X b Y 分别表示X B X B 、X B X b 、X b X b 、X B Y 、X b Y 五种基因型频率(个数)。则:

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区别

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区别 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都是人们在日常社会经济工作中经常用来表示某一时期内某动态指标发展变化状况的动态相对数。既然两个都是“速度”,说明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都把对比的两个时期的发展水平抽象成为一个比例数,来表示某一事物在这段对比时期内发展变化的方向和程度,分析研究事物发展变化规律。但两者又有明显的区别。 发展速度是以相除方法计算的动态比较指标,计算公式为: 某指标报告期数值 发展速度=──────────── 该指标基期数值

发展速度一般用百分数表示,当比例数较大时,则用倍数表示较为合适。例:某地固定资产投资1994年为366亿元,1993年为328亿元,1994年与1993年比,366÷328=1.12,这就是发展速度,用百分数表示为112%,用倍数表示则是1.12倍。 而增长速度则是以相减和相除结合计算的动态比较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某指标报告期数值-该指标基期数值 增长速度=────────────────── 该指标基期数值 计算结果若是正值,则叫增长速度,也可叫增长率;若是负值,则叫降低速度,也可叫降低率。如上例的某地固定资产投资1994年

比1993年的增长速度为:(366-328)÷328=0.12,用百分数表示则为12%。 由上可知: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或100%)。则:若发展速度是百分数表示的,发展速度减去100%即为增长速度,如上例的发展速度112%中减去100%得出增长速度为12%;若发展速度是用倍数表示的,发展速度减去1即为增长速度。同样,某一时期增长速度加1(或100%)则为这一时期的发展速度了。

解题技巧:专题六 基因频率的计算

基因频率是指某群体中,某一等位基因在该位点上可能出现的基因总数中所占的比率。在高中生物中,基因频率的计算在遗传中也经常用到,对基因频率的计算有很多种类型,不同的类型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关于基因频率的计算有下面几种类型。 一、已知基因型(或表现型)的个体数,求基因频率 某基因(如A基因)频率=某基因(A)的数目/等位基因的总数(如A+a) 即;A=A的总数/(A的总数+a的总数)= A的总数/(总个体数×2),a=1-A。 这是基因频率的定义公式 ....,具体过程见课本内容。 例1.在一个种群中,AA的个体有30个,Aa有60个,aa有10个,求A、a的基因频率。 【解析】该种群中一共有100个个体,共含有200个基因,A的总数有30×2+60×1=120,A的频率为120/200=60%。由于在一个种群中基因频率有A+a=100%,所以a=1-60%=40%。 【参考答案】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 二、已知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是指在一个进行有性生殖的群体中,不同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某基因频率=包含特定基因的纯合体频率+杂合体频率×1/2 即:A的频率=AA基因型频率+Aa基因型频率×1/2 例2.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40%,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10%,则基因B和b的频率分别是 A. 90%,10% B. 65%,35% C. 50%,50% D. 35%,65% 【解析】根据题意,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1-40%-10%=50%。基因B的频率=基因型BB的频率+1/2基因型Bb的频率=40%+1/2×50%=65%。同理,基因b的频率=35%。 【参考答案】B 三、已知基因频率,求基因型频率 假设在一个随机交配的群体里,在没有迁移、突变和选择的条件下,世代相传不发生变化,计算基因频率时,就可以采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即: 设A的基因频率=p,a的基因频率=q,则群体中各基因型频率为: AA=p2,Aa=2pq,aa=q2。(p+q)2=p2+2pq+q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