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层】5387平方米六层框架员工宿舍楼(工程量计算书、清单、CAD图19张)

【6层】5387平方米六层框架员工宿舍楼(工程量计算书、清单、CAD图19张)
【6层】5387平方米六层框架员工宿舍楼(工程量计算书、清单、CAD图19张)

- 75 -

附录A 钢筋计算表

618:L=6.620+2*33*0.018=7.808 m

212:L=6.62+2*12*0.012=6.908 m

8@200:L=(0.25+0.55)*2-8*0.03+8*0.008+23.8*0.008=1.614 m

8@400:L=0.25-0.03*2+0.008*2+23.8*0.008=0.396 m

618:L=6.4+2*33*0.018=7.588 m

212:L=6.4+2*12*0.012=6.668 m

8@200:根数:(6.4-0.1)/0.2+1=33根

8@400:根数:(6.4-0.1)/0.4+1=17根

618:L=3.08+2*33*0.018=4.268 m

212:L=3.08+2*12*0.012=3.368 m

湖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 76 -

8@200:根数:(3.08-0.1)/0.2+1=16根

8@400:根数:(3.08-0.1)/0.4+1=8根

618:L=2.74+2*33*0.018=3.928 m

212:L=2.74+2*12*0.012=3.028 m

8@200:根数:(2.74-0.1)/0.2+1=14根

重量:

8@400:根数:(2.74-0.1)/0.4+1=8根

618:L=6.545+2*33*0.018=7.733 m

212:L=6.545+2*12*0.012=6.833 m

8@200:根数:(6.545-0.1)/0.2+1=33根

8@400:根数:(6.545-0.1)/0.4+1=17根

618:L=6.375+2*33*0.018=7.563 m

212:L=6.375+2*12*0.012=6.663 m

湖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 77 -

8@200:根数:(6.375-0.1)/0.2+1=32根

8@400:根数:(6.375-0.1)/0.4+1=17根

B-轴1左618:L=0.998+33*0.018+0.25-0.03+15*0.018=2.082 m

212:L=0.998+2*12*0.012=1.286m

8@200:根数:(0.998-0.1)/0.2+1=6根

8@400:根数:(0.998-0.1)/0.4+1=3根

618:L=8.44-0.03*2+2*15*0.018=8.920 m

212:L=8.19+2*12*0.012=8.478m

8@200:根数:(6.745-0.1)/0.2+1+(0.555-0.1)/0.2+1=38根

8@400:根数:(6.745-0.1)/0.4+1+(0.555-0.1)/0.4+1=20根

618:L=9.04-0.03*2+2*15*0.018=8.520 m

重量:

212:L=8.8+2*12*0.012=9.088 m

8@200:根数:(6.670-0.1)/0.2+1+(1.160-0.1)/0.2+1=41根

湖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 78 -

8@400:根数:(3.67-0.1)/0.4+1+(1.160-0.1)/0.4+1=21根

620:L=7.395+2*33*0.02=8.715 m

412:L=7.395+2*12*0.012=7.683 m

8@200:L=(0.25+0.7)*2-8*0.03+8*0.008+23.8*0.008=1.194 m

8@400:L=0.396*2根=0.792 m

620:L=8.55+2*33*0.02=9.870 m

412:L=8.55+2*12*0.012=8.838 m

8@200:根数:(8.55-0.1)/0.2+1=43 根

8@400:根数:(8.55-0.1)/0.4+1=22 根

重量:0.792*0.395*22

620:L=7.42+2*33*0.02=8.740 m

412:L=7.42+2*12*0.012=7.708 m

8@200:根数:(7.42-0.1)/0.2+1=38 根

湖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 79 -

8@400:根数:(7.42-0.1)/0.4+1=19 根

620:L=8.6+2*33*0.02=9.920 m

412:L=8.6+2*12*0.012=8.888 m

8@200:根数:(8.6-0.1)/0.2+1=44 根

8@400:根数:(8.6-0.1)/0.4+1=22根

620:L=7.44+2*33*0.02=8.760 m

412:L=7.44+2*12*0.012=7.728 m

8@200:根数:(7.44-0.1)/0.2+1=38 根

8@400:根数:(7.44-0.1)/0.4+1=19 根

620:L=8.96+2*33*0.02=10.280 m

412:L=8.96+2*12*0.012=9.248 m

8@200:根数:(8.96-0.1)/0.2+1=45 根

8@400:根数:(8.96-0.1)/0.4+1=23 根

湖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 80 - 616:L=19.432-0.03*2+2*15*0.016=19.852 m

8@200:L=(0.25+0.4)*2-8*0.03+8*0.008+23.8*0.008=1.074 m

25:上部通长筋L=25.6-0.48*2+(0.5*0.6+5*0.025+15*0.025)*2=26.240m

N-12:L=24.64+2*33*0.012=25.192 m

8(4):L=2.67*0.35+4*0.87-13.33*0.025+1.33*0.025+63.6*0.008=4.623m

25:上部通长筋L=29.4+2*12*0.025=30.000m N=4根

左右端部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

湖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 81 -

22:下部左跨:L=7.395+0.5*0.6+5*0.022+15*0.022+34*0.022=8.883m3根

20:左右支座负筋:L=7.395/4+0.6+1.805/4*3=3.803m N=4根

N-12:L=29.4+2*15*0.012=29.760 m N=6根

8(4)(350*850):根数:232+6=238根

8(4)(350*500):根数:[(1.555-0.1)/0.1+1]*2=32根

20:上部通长筋:L=29.4+2*12*0.02=29.630m N=2根

25:左右支座负筋:一排:L=7.43/3+0.6+1.805-0.025+12*0.025=5.153m2根

下部中间跨纵筋:

湖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 82 - G-12:L=28.95+2*12*0.012=29.238 m N=6根

8(2)(250*850)L=(0.25*0.85)*2-8*0.025+8*0.008+23.8*0.008=2.254m

10(2)(250*500)L=(0.25+0.5)*2-8*0.025+8*0.01+23.8*0.01=1.618 m

18:上部通长筋:L=29.4+2*12*0.018=29.582m N=2根

20:左右支座负筋:一排:7.44/3+0.5+1.805-0.025+12*0.02=5m N=4根

二排:8.96/4*2+0.5=4.980m

22:下部通长筋:L=24.84+(0.5*0.5+5*0.022+15*0.022)*2=26.220m N=3根

G-12:L=175.428 m(同KL3)

8(2)(250*850)L=2.254m

8(2)(250*500):L=90.25*0.5)*2-8*0.025+8*0.008+23.8*0.008=1.554m

湖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 83 -

25:与KL1相比,左支座多225,第二排.其余完全相同.

N-12:重量=134.22 ㎏(同KL1)

8(4):L=4.623m 根数:232+6=238根

22:上下部通长筋:L=38.34+(0.5*0.6+5*0.022+15*0.022)*2=39.82m8根

G-12:L=38.34+2*12*0.012=38.628m N=6根

重量:38.628*0.888*6

8(4)(350*870):

L=2.67*0.35+4*0.87-13.33*0.25+1.33*0.022+63.6*0.008=4.619m

25:上部通长筋:L=41.986+2*12*0.025=42.586m N=4根

湖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 84 -

20:端部支座负筋:L=6.545/4+0.65+1.248/4*3=3.222m N=4根

22:下部左跨纵筋:L=6.545+34*0.022+0.5*0.65+5*0.022+15*0.022=8.058m

G-12:通长筋:L=41.536+2*12*0.012=41.824m N=4根

8(4)(350*870):L=4.623m

8(4)(350*700):

25:下部跨中纵筋筋:L=6.395+2*34*0.025=8.075m N=10根

22:上部通长筋:L=41.986+2*12*0.022=42.514m N=4根

湖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 85 -

20:重量:236.18 ㎏(同KL7)

G-12:重量:153.12 ㎏(同KL7)

8(4)(350*870):L=92.460m(同KL7)

8(4)(350*700):L=3.943m 根数:265+6=271根

KL9(7)22:重量:1102.20 ㎏(同KL6)

G-12:重量:208.81 ㎏(同KL6)

8(4)(350*870):L=4.619 m 根数:290+6*12=302根

16:通长筋:L=19.432-0.025*2+2*15*0.016=19.862m N=6根

G-12:L=19.732-0.025=19.382m N=6根

8(2)(250*870):L=(0.25+0.87)*2-8*0.025+8*0.008+23.8*0.008=2.294m

16:上部通长筋:L=7.6+2*15*0.016=8.080m N=3根

下部通长筋:

10(2)(250*300)L=(0.25+0.3)*2-8*0.025+8*0.01+23.8*0.01=1.218 m

湖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 86 -

16:上部通长筋:L=3.795+2*15*0.016=4.275m N=3根

8(2)(250*300)L=(0.25+0.3)*2-8*0.025+8*0.008+23.8*0.008=1.154m

20:上部通长筋:L=29.4+2*15*0.02=30.000m N=2根

16:L=8.96/4*2+0.35=4.830m N=4根

G-12:L=28.95+2*12*0.012=29.238m N=2根

8(2)(250*500):L=(0.25+0.5)*2+8*0.008-8*0.025+23.8*0.008=1.554m

18:上部通长筋:L=29.4+2*15*0.018=29.454m N=2根

22:端部支座负筋:一排:L=7.44/3+0.35+1.78+15*0.022=5.040m N=2根

湖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 87 - G-12:L=28.95+2*12*0.012=29.238m N=4根

8(2)(250*700):L=(0.25+0.7)*2-8*0.025+8*0.008+23.8*0.008=1.954m

8(2)(250*500):L=1.554m

20:上部通长筋:L=29.4+2*15*0.02=30.000m N=2根

22:下部通长筋:L=28.95+2*12*0.022=29.478m N=3根

18:L=8.96/4*2+0.35=4.830m N=4根

G-12:L=28.95+2*12*0.012=29.238m N=2根

8(2)(250*500):重量:109.26 ㎏(同LL4)

16:上部通长筋:L=29.5+2*15*0.016=29.980m N=3根

湖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 88 -

G-12:L=29.05+2*12*0.012=29.338m N=2根

8(2)(250*500):L=1.554m

LL11(4) 16:上部通长筋:L=18.925+2*15*0.016=19.405m N=2根

22:下部纵筋:L=6.995+2*12*0.022=7.523m N=3根

G-12:L=0.555+2*12*0.012=0.843m N=2根

8(2)(250*300):L=1.154m

8(2)(250*650):L=(0.25+0.65)*2+8*0.008-8*0.025+23.8*0.008=1.854m

湖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 89 -

8(2)(250*870):L=(0.25+0.87)*2+8*0.008-8*0.025+23.8*0.008=2.294m

16:下部纵筋:重量:34.971*1.58=55.25 ㎏(同LL11)

18:上部通长筋:L=18.925+2*12*0.018=19.465m N=2根

25:下部纵筋:L=6.995+2*12*0.018=7.427m N=3根

8(2):重量:62.18 ㎏(同LL11)

LL14(5)20:上部通长筋:L=24.8+2*15*0.02=25.400m N=2根

16:端部支座负筋:L=6.7/3+0.325+15*0.015=2.798m N=2根

8(2)(250*400):L=(0.25+0.4)*2-8*0.025+8*0.008+23.8*0.008=1.354m

18:上部通长筋:L=9.023+2*15*0.018=9.563m N=2根

湖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6层】6000平米框架结构办公楼毕业设计板计算书

办公楼设计计算书 设计简介: 拟建建筑多层办公楼为永久性建筑,能满足350左右的人工作,该建筑所在地使用面积(红线面积)2 72151080m ?=位于攀枝花市区,建筑周围配有休闲广场,绿化带。 办公楼实际占地面积69.6114.4L B ?=?=,分为六层。总建筑面积为2 6000m , 采用现浇楼板,现浇框架纵横向承重,各层层高均3.3m ,在设计计算时考虑抗震设防要求。 各层楼的布局中有普通办公室、专用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陈列室、卫生间和 开水房等满足使用要求。 第一部分 双向板的设计 板采用现浇整体式楼板,板厚100h mm =,采用25C 混凝土,板中钢筋采用235HPB 级钢筋,在该多层办公楼设计中,除中间两跨为单向板外其余楼板均为双向板。采用弹性理论计算的方法来计算板和支座中的内力,采用弯矩调幅法对结构按弹性理论方法所求的弯矩值和剪力值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考虑结构非弹性变形所引起的内力重分布。 一.梁的截面尺寸和板的计算跨度及荷载确定 拟定板厚100h mm =,板的保护层厚度20mm , 则板的有效高度为01002080h mm =-=。纵横向主次梁确定: 主梁高1111 ( )()(60008400)5001050128128h l mm ==?=,取700h mm =, 1111( )()7003502332323b h mm ==?=,取300b mm =。 次梁高1 111( )()60005003331281218h l mm ==?=,取500h mm =, 1111( )()500250166.72 323 b h mm ==?=,取250b mm =。 所以主梁截面尺寸为300700b h mm mm ?=?, 次梁截面尺寸为250500b h mm mm ?=?。 二.板荷载的确定 (一)荷载设计值 1.楼面的做法如图所示:

家装CAD施工图规范大全

一、总则 室内设计专业制图规则,为了保证制图质量,提高制图效率,做到图面清晰、简明,符合设计、施工、存档的要求,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为形成设计绘图表达的风格的统一,不提倡个人绘图表达风格。施工图制图的表达应清晰、完整、统一。 二、制图 1.文件内容说明: 要求:绘制单位为毫米,不保留小数;要求所有图面的表达方式均保持一致。 2.图纸表现说明: 图面多少可根据图面内容的丰富程度来确定,以A3打印出来层次分明又不稀疏为原则。 3.注意事项: 3.1插入图中的图块不要炸开,如需调整,在调整完毕后,应重新定义为图块;填充禁止炸开。 3.2注意剖视方向,索引符号指示方向应与剖视方向一致。 3.3平面图中索引立面序号时,以图面上方为起始,用数字按顺时针方向排序,同层不同空间的立面序号以连续数字表示,如01 02 03 04 05 06…… 3.4同一幅图中,索引序号不得重复。 3.5文件完成后,必须将多余图块及设置清除,确保文件空间为最小。 3.6检查图纸应按以下步骤进行①画面内容②尺寸标注③文本标注④图标图名⑤整体排版 3.7图面与图框内框竖线之间应留一定的距离。 3.8确保画面均衡、美观、各视图间应按照对应的原则排版。

4.尺寸标注说明: 4.1最外总体尺寸;中间结构尺寸;最内功能尺寸。 4.2等分尺寸与总体尺寸必须相等,必要时可用EQ表示。 4.3所有标准应在图纸空间视口内以1-1的标注样式标注,必要时可以在图纸空间内标注,不要重复标注。 4.4门缝、抽屉缝、搁板厚度等细节不需要标注。 4.5尺寸标注严禁炸开;严禁小数点。 5.填充说明: 详见《材料填充图例》 6.图纸目录编排(图号编号)说明: 6.1图纸目录 6.2设计说明 6.3装饰专业: 6.3.1图纸命名: 总平面图——————ZP 区域空间平面图———P (天花平面图、墙体定位图、地材铺装图、立面索引图) 立面图———————E 详图————————D (包含剖面图、大样图) 6.3.2图纸顺序:

三层框架结构办公楼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 ⑴ XX公司提供的办公楼工程定点图; ⑵ XX公司提供的办公楼工程设计方案; ⑶ XX公司提供的办公楼工程地址勘察报告; ⑷ XX公司提供的办公楼工程技术措施和设计要点; ⑸国家现行的有关法规、规范、技术标准; 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筑名称为XXXX小区10#综合楼,建筑地点位于廊坊市光明东道以北,建设路以东。 本工程建筑主体为三层,建筑高度11.850m(室外地面到檐口的高度),建筑面积为3048。88㎡。 本工程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建筑结构的类别为丙类,合理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主要设计参数及概况如下: (一)地基与基础 本工程基础形式采用天然地基上浅基础,砼标号为C35,基础垫层采用C20素混凝土。 基础部分墙体材料采用MU10粉煤灰砖,M10水泥砂浆砌筑,基础墙双面抹1:2水泥砂浆20mm厚,粉煤灰砖容重不大于22KN/㎡。 (二)主体结构工程 混凝土工程:柱、梁、板混凝土为C30。

砌体工程:±0.000以上的墙体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M7.5混合砂浆砌筑,加气混凝土砌块容重不大于8KN/㎡。 (三)装饰工程 外墙采用乳胶漆墙面,内墙以水泥砂浆墙面为主,卫生间采用瓷砖墙面(有防水层)。 (四)门窗工程 1、所有外墙窗均为塑钢窗,5mm厚白色浮法玻璃(空气层厚度9mm)。 2、门窗立樘位置,图纸无特别标明时,窗及门均立墙中。直接对外窗均为中空玻窗并加装活动横百页,遮阳设施甲方自理。外窗的抗风压和气密性需达到6级,水密性需达到2级。 (五)节能工程 1.墙体保温材料为水泥发泡板,墙面保温厚度为90mm。 2.屋面保温材料为挤塑聚苯板,厚度为100mm。 (六)防水工程 1.墙基防潮:底层所有墙体均须进行防潮处理,未设钢筋混凝土自防水处做水泥砂浆。当室内地坪出现高差或室内地坪低于室外地坪时,不仅在两到地坪出的墙身内做两到水平防潮层,而且应对有高差部分的墙体做垂直防潮。 2.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防水层采用2mm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合理使用年限为15年。

四层框架办公楼结构设计计算书毕业设计

四层框架办公楼结构设计计算书毕业设计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及基本要求 (2) 1.1 设计原始资料 (2) 1.1.1 工程概况 (2) 1.1.2 设计条件 (2) 1.2 建筑设计任务及要求 (3) 1.3结构设计任务及要求 (4) 第二章建筑设计说明 (5) 2.1建筑平面设计 (5) 2.1.1建筑平面布置 (5) 2.1.2柱网布置 (6) 2.2剖面设计 (6) 2.2.1房间各部分高度 (6) 2.2.2屋面做法 (6) 2.2.3楼面做法 (7) 2.2.4 地面做法 (7) 2.2.5 墙体构造 (7) 2.3 立面设计 (8) 2.3.1 外墙面做法 (8) 第三章结构设计 (8) 3.1 结构方案的选择及结构布置 (8) 3.1.1 结构方案的确定 (8) 3.1.2 基础类型的确定 (8) 3.1.3 结构构件截面尺寸和材料的选择 (8) 3.1.4 结构计算简图 (11) 3.1.5 框架柱的线刚度计算 (12) 3.2 框架荷载计算 (13) 3.2.1 恒荷载计算 (13) 3.2.2 楼面活荷载计算 (17) 3.3 风荷载计算 (18) 3.3.1 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18) 3.3.2 风荷载作用下的位移验算 (20) 3.4 力计算 (22) 3.4.1 恒荷载作用下的力计算 (22)

3.4.2 活荷载作用下的力计算 (27) 3.4.3 风荷载作用下的力计算 (31) 3.5 力组合 (39) 3.5.1 一般规定 (39)

3.5.2 框架梁柱力组合 (42) 3.6 框架梁、柱截面设计 (74) 3.6.1 框架梁的截面设计 (74) 3.6.2 框架柱的截面设计 (81) 3.7 现浇板的结构设计 (91) 3.7.1 板的结构计算简图 (91) 3.7.2 楼面现浇板设计 (91) 3.8 楼梯设计 (97) 3.8.1 平面布置图 (97) 3.8.2 楼梯梯段斜板设计 (98) 3.8.3 平台板设计 (100) 3.8.4 平台梁设计 (102) 3.9 框架结构柱下基础设计 (103) 3.9.1 设计资料 (103) 3.9.2 基础设计 (104) 3.10 PKPM 力计算 (111) 总结 (122) 参考文献 (123) 致谢 (124) 附录任务书 毕业设计指导书 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 外文原文与翻译 实习报告

CAD室内设计施工图规范室内设计资源下载

CAD室内设计施工图规范 1、线型颜色设定及用途(按打印时从粗到细排列) A、红色(色号为1):立、剖面上的水平线,剖切符号上的剖切短线。 B、品红色(色号为6):仅用于图名上的水平线及圆圈。 C、黄色(色号为2):平面上的墙线,立面上的柱线,剖面上的墙线及柱线。 D、湖蓝色(色号为4):物体的轮廓线,剖面上剖切到的线,稍粗一些的线。 E、白色(色号为7):各种文字,平面上的窗线,以及各种一般粗细的线。 G、绿色(色号为3):剖断线,尺寸标注上的尺寸线、尺寸界线、起止符号,大样引出的圆圈及弧线 ,较为密集的线,最细的线。 2、图层设置及图层内容(按附带图框中的图层显示顺序) 层名图层颜色内容图层中颜色 0 白无白 2 黄立、剖面中的地面水平线(红)剖面中墙线、柱线(黄)平面中的 墙线、柱线(黄) 黄、红 3 绿剖断线大样引出的圆圈及折线较密集的线及最细线门开启线表示隐 藏的或看不见的虚线 绿 4 湖蓝物体的轮廓线剖面上剖切到物体的线湖蓝 7 白图面上比轮廓线稍细一些的线及一般粗细的线白 BH 绿平面,立面,剖面上的填充图案绿DEPOINTS 白不打印图框白DIM 绿尺寸标注(尺寸值为白色)文字标注上的引出线绿、白 K 白图框白、黄、绿TEXT 白文字图名索引符号剖切符号白、品红、绿、红 3、文字标注高度、字型的设置 内容A4书稿 汉字、数字、英文H = S x 1.7 尺寸标注数字H = S x 1.5 图名H = S x 2 图名中的英文H = S x 2 圆圈H = S x 3 S = 当前图框比例图面中汉字、数字、英文文字样式为HZ,字型为黑体

图名中汉字文字样式为HZ,字型为黑体;英文文字样式为HT,字型为Swis721 Ex BT;尺寸标注文字样式为DIM, 字型为Arial 4、尺寸标注及文字注释形式的设置 ?材料标注在一般在图面右侧或上侧(对于剖面图或大样图中可以美观为准不加以要求)尺寸标注在图面左侧或下侧(一般标注为三段式,标不下或内容较少的情况下可标注为两段式) ?标注格式(尺寸标注格式DIM) (1) 几何尺寸线间隔0 (3) 注释单位0 延长线 延长 1 缩放比例 1 原点偏移 1 误差容许量 格式None 箭头Architectural Tick 高0.5 尺寸 1 文字 字体DIM 中心没有高 1.5 色彩绿间隙0.5 比例当前图框比例色彩白 (2) 格式限制在线内 拟合No Leader 水平对齐Centered 垂直对齐Above 标注格式(文字标注格式TEXT) (1) 几何尺寸线间隔0 (3) 注释单位0 延长线 延长 1 缩放比例 1 原点偏移 1 误差容许量 格式None 箭头 Right-Angle 高0.5 尺寸 1.5 文字 字体HZ 中心没有高 1.5 色彩绿间隙0.5 比例当前图框比例色彩白 (2) 格式限制在线内 拟合No Leader 水平对齐Centered 垂直对齐Above 5、线型设置 A、中轴线Center

多层框架结构办公楼毕业设计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某办公楼设计(二) 院系:城市与环境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摘要 本设计为某办公楼设计(二),采用现浇框架结构。在建筑设计完成之后进行结构设计。在建筑设计时先进行建筑方案设计,在建筑方案通过后进行建筑施工图的绘制。完成建筑施工图绘制之后,根据建筑施工图确定结构布置方案,在确定框架布局后,选取横向一榀框架作为代表进行计算,本设计以7轴线为代表进行计算。 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先对水平地震荷载和风荷载、竖向恒荷载和活荷载进行内力计算,水平地震荷载和风荷载的内力计算采用D值法计算,竖向的恒荷载和活荷载的内力计算采用分层法进行计算。在计算出各种内力之后,然后进行内力组合,内力组合时要考虑地震的作用,之后找出最不利的内力组合,选取最安全的结果计算配筋,设计时先算上部结构,再进行下部基础设计。最后进行施工图的绘制。 施工的绘制要依据混凝土制图规范和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 则和构造详图。 关键词:框架结构,结构设计,办公楼设计,抗震设计

Abstract The design for the second office building design, is used cast-in-place framework structure.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for the first building project design, construction scheme in after the construction plans drawn. Completion of construction drawing,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drawings to determine the layout of the structure, after determining the frame layout, selection of transverse frame as a representative of calculation, the design has been selected 7 axis as the representative to calculate. In structural design, first on the horizontal seismic load and wind load, vertical dead load and live load inner force calculation, horizontal seismic load and wind load calculation of internal forces calculated using D values, vertical dead load and live load calculation using hierarchical method. After the calculation of the various forces, then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force, internal force combination to consider when earthquake, then identify the most unfavorabl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forces, select the most secure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of the results, before designing the lower foundation, we should desing the upper structure. Finally, the work is drawing. Construction drawing should be relied on the concrete drawing rule and concrete construction diagram representation of the whole plane and construction drawings detailing the rules. Key Words:Frame structure, structural design, office design, seismic design

某六层框架办公楼结构毕业设计

某六层框架办公楼结构毕业设计 第一章设计任务及基本要求 1.1 设计原始资料 1.1.1 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六层办公楼,主体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占地面积为1310㎡,建筑面积5240㎡,建筑物共6层,底层层高5.1m,标准层层高3.6m,顶层层高4.5m,总高度25.5m,室内外高差0.450m,基础顶面距离室外地面1.05m,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该办公楼主要以层为单元出租,每层为一个独立的单元,拥有接待室、会议室、档案室、普通办公室、专用办公室等。楼内设有两个电梯三个楼梯,主、次楼梯开间均为3m,进深均为6.6m,楼梯的布置均符合消防、抗震的要求。 1.1.2 设计条件 一、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防,抗震设计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 二、基本风压: 0.55KN/m2,B类粗糙度; 三、雪荷载标准值:0.2KN/m2; 四、结构体系: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五、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地形平坦,土质分布具体情况见表,II类场地土。地下稳定水位距地表-9m,表中给定土层深度由自然地坪算起。建筑地点冰冻深度-0.5m。 表1-1 建筑地层一览表 序号岩土 深度 土层 深度 (m) 厚度 范围 (m) 地基土 承载力 (kPa) 压缩 模量 (mPa) 1 杂填土0.0—1. 2 1.2 --- --- 2 粉土 1.2—2.0 0.8 200 5.0 3 中粗砂 2.0—4.8 2.8 300 9.5 4 砾砂 4.8—15.0 10.2 350 21.0 1.2 建筑设计任务及要求 一、基本要求: 满足建筑功能要求,根据已有的设计规范,遵循建筑设计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造型美观的原则,对建筑方案分析其合理性,绘制建筑施工图。 二、规定绘制的建筑施工图为: 1、底层、标准层及顶层平面图:比例 1:150(图1-1) 2、主要立面图:比例 1:150(图1-2,图1-3) 3、屋面排水布置图:比例 1:150 4、剖面图:比例 1:150

六层框架结构办公楼设计计算书

1 工程概况 1.1 概况 本工程为某政府机关办公楼,本工程为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建筑面积约4000m2左右,建筑平面一字型,受场地限制,宽度≤17m,长度≤40m。开间长4.5m,进深长6.6m,层高3.6m,走廊宽2.4m。框架梁、板、柱均采用现浇混凝土。 1.2 地质资料 1.2.1 场地概况 拟建建筑场地已经人工填土平整,地形平坦,地面高程4.6m。 1.2.2 地层构成 勘察揭露的地层,自上而下除第一层为近期人工填土外,其余均属第四全新世海陆交相互沉积。勘察深度范围内所揭露的地层,厚度变化很小,分布较均匀,其各层概况为: ⑴杂填土:以粘土为主,含大量垃圾和有机质,不宜作为天然地基,平均厚度2.5m。 ⑵淤泥质粉质粘土:深灰色,流塑状态。平均厚度7.1m。 ⑶细砂:以细砂为主,少量粉砂,含粘粒,饱和,松散稍密状。平均厚度为2.4m ⑷中砂:以中粗砂为主,饱和,属密实状态,承载力特征值为220kpa,工程地质性良好,可以做桩尖持力层。本层为揭穿。 1.2.3 地下水情况 场地地下水在勘探深度范围内分上下两个含水层,第一含水层位于第⑵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层中,属上层空隙滞水,水位高程约为 4.2m;第二层含水层主要存于第⑶层细砂层中,属空隙潜水,具有一定的静水压力。经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判定该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1.2.4 工程地质评价 ⑴场地土类型与场地类别:经计算,本场地15m深度以内土层平均剪切波

速(按各层厚度加权平均)为V sm=140~160m/s,即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另据区域资料表明,该场地覆盖层厚度D ov为60m,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划分该场地类别为Ⅱ类土。 ⑵场地地基液化判别:第⑶层细砂层为液化土层,I IE =11.3,属中等液化。 ⑶地基持力层选择与评价:第⑴层杂填土不宜作天然地基;第⑵层淤泥质粉质粘土位软弱下卧层;第⑶层细砂层属中等液化土层,未经处理不可作为地基持力层;第⑷层中砂层物理学性质较好,可作为桩尖持力层。有关桩的设计和要求,详见《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各层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及桩设计参数见下表1.1: 各层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及桩设计参数表1.1 1.2.5 地基方案 根据拟建建筑物的特点及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基础形式可采用桩基础。建议

最新185 某六层一字型框架办公楼建筑图结构图计算书汇总

185某六层一字型框架办公楼建筑图结构 图计算书

明珠办公楼毕业设计计算书 摘要 本设计为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层数为六层,底层层高为3.6m,其他层均为3.5m,建筑总层高为21.1m。本设计包括: 1.工程概况 2.屋盖、楼盖设计 3.结构布置 4.荷载计算:恒载、活载 5.荷载组合 6.内力组合 7.截面设计:正截面设计、斜截面设计 8.楼梯设计 9.基础设计 10.施工图 11.施工图预算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施工图预算

目录 摘要................................................................................................................................ I 1.工程概况 (1) 2.屋盖、楼盖设计 (2) 2.1屋盖设计 (2) 2.1.1设计资料 (2) 2.1.2 屋盖的结构平面布置图 (3) 2.1.3单向板的设计 (4) 2.1.4次梁的设计 (7) 2.2楼盖设计 (11) 2.2.1设计资料 (11) 2.2.2楼盖盖的结构平面布置图 (12) 2.2.3板的设计 (12) 2.2.4次梁的设计 (14) 活载标准值计算 (17) 5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受载总图 (19) 恒载计算 (19) 顶层梁柱 (19) 其他层梁柱 (21) 活载计算 (23) 顶层梁柱 (23) 其他层梁柱 (23) 6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及内力、位移分析 (26) 6.1屋面楼面标准值计算 (26)

6.2各层自重标准值计算 (27) 6.3横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28) 6.4横向自振周期计算 (30) 6.5 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 (31) 6.6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 (33) 6.7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内力计算 (33) 7分层法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 (38) 8荷载组合及内力组合 (64) 9截面设计 (84) 梁截面设计 (84) 9.1.1选取最不利组合 (84) 9.1.2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85) 柱截面设计 (94) 10楼梯设计 (105) 10.1 底层楼梯设计 (105) 10.2 其他层楼梯设计 (108) 11基础设计 (114) 11.1 非抗震设计 (114) 11.1.2地基资料 (114) 11.1.2基础尺寸及埋置深度 (114) 11.1.3基础高度验算 (115) 11.1.4配筋计算 (116) 11.2 抗震设计 (116) 12施工图 (117) 13施工图预算书 (118) 13.1 工程量计算 (118) 13.1.1土石方工程(0101) (118) 13.1.2砌筑方工程(0103) (119) 13.1.3混凝土工程(0104) (121) 参考文献: (127)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六层框架结构教学楼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六层框架结构教学楼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 绪论 1.1工程背景 该项目为白银市职业中专教学楼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总建筑面积约为4278m2;每层层高为3.9m,本工程作为教学楼使用。室内地坪为±0.000m,室外内高差 0.45m。框架梁、柱、屋面板板均为现浇。 1.1.1 设计资料 1、气象资料 冬季采暖室外空气计算温度为-13度,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为28度,室内计算温度:卫生间,大厅为16度,其他为18度,全年主导风向为偏东风,冬季平均风速0.7m/s,基本风压w= KN/m2。 2 ,地质条件 场地自上而下:填土层,黄土状粉土层,卵石层 填土层:1.0~2.0m,褐黄色-淡黄色,成分以粉土为主,含有生活及建筑垃圾 黄土粉状层:埋深2.0~4.5m,褐黄色,土质较均匀,具有II级自重湿陷性, Fak=200Kpa,压缩模量Es=3.5Mpa 卵石层:埋深5.0~7.0米,杂色粒径6~10cm为主,含量为60~70%,其中10~15%为大于200cm的漂石,卵石呈浑圆状,成分以花岗岩,石英岩,闪长岩为主潮湿,中密,此地基承载力Fak=550KPa,桩端极限阻力可按3000KPa考虑,es=60MPa 3、地震设防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5g,第二组 1.1.2 材料 柱采用C30,纵筋采用HRB335,箍筋采用HPB235,梁采用C30,纵筋采用HRB335,箍筋采用HPB235。基础采用C30,纵筋采用HRB400,箍筋采用HPB235。 1.2工程特点 该工程为六层,主体高度为21.6米,属多层建筑。

六层框架办公楼结构设计

六层框架办公楼结构设计 本设计为六层框架办公楼结构设计。占地面积723.6㎡,建筑面积4147㎡。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类别为II类场地,基本风压0.40KN/㎡。楼、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本次的设计主要是对CAD的熟练掌握,其次是专业知识的巩固。本次的设计说明主要包含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计心得。建筑设计包括:基础、墙、柱、梁、板、门窗、楼梯、以及散水等细部构建的设计,,其中重点研究办公楼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是否满足规范,对于双向板的裂缝的产生状态产生原因有了明确的认识,梁、板、柱、楼梯、基础的配筋。设计中最重要的是懂得了每一个知识衔接的重要性,对于土木工程的理科生来说细致、认真、明白每一个公式、数字的含义是一种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表现。 设计说明 1 设计进程 首现此次设计是我第二次的稿件,刚开始着手设计的时候非常渺茫,在图书馆找了一些小的案例,看着上面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想法开始设计建筑。 本来想着自己在CAD上绘制会很顺利必竟是自己之前学过的课程,但当打开时才知道自己当时学的那点皮毛都交给老师了。只好绘制一点百度一点,不过现在好了之前有点迷茫的部分,像制作块时不会定义属性,不会绘制A2图框等。经过几天的练习、补脑之后,现在感觉简单多了。老师教给我的东西也想起来了,绘图速度也有所提高,经过一个星期的绘制建施图终于画好了,为了不让自己后期计算有问题,我决定先让我的指导老师看一下我的设计大概,也更加明确自己的设计方向。 我怀着紧张的心情来到了老师的办公室,老师看了一下我的图首先说我的设计格局有点复杂后期不好算,再有就是发现了我偷懒的方式为了增大建筑面积采用了镜像的方式,还有厕所布置非常不合理考虑不周到,这些简单问题在老师面前就这样赤裸裸的暴露了。就这样我的热情、我的第一次初稿、我的这一周的辛苦就这样被刷掉了。 很值得庆幸的是我开始设计的时间挺早的,还好还有重头开始的时间,而且绘制CAD也越来越熟练,思路也更加清晰。在设计《六层框架办公楼结构设计》前期我温习了《房屋建筑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钢筋混凝土结构设

某六层框架办公楼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

某六层框架办公楼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 第一章设计任务及基本要求 1.1 设计原始资料 1.1.1 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六层办公楼,主体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占地面积为1310㎡,建筑面积5240㎡,建筑物共6层,底层层高5.1m,标准层层高3.6m,顶层层高4.5m,总高度25.5m,室内外高差0.450m,基础顶面距离室外地面1.05m,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该办公楼主要以层为单元出租,每层为一个独立的单元,拥有接待室、会议室、档案室、普通办公室、专用办公室等。楼内设有两个电梯三个楼梯,主、次楼梯开间均为3m,进深均为6.6m,楼梯的布置均符合消防、抗震的要求。 1.1.2 设计条件 一、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防,抗震设计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 二、基本风压: 0.55KN/m2,B类粗糙度; 三、雪荷载标准值:0.2KN/m2; 四、结构体系: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五、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地形平坦,土质分布具体情况见表,II类场地土。地下稳定水位距地表-9m,表中给定土层深度由自然地坪算起。建筑地点冰冻深度-0.5m。 表1-1 建筑地层一览表 1.2 建筑设计任务及要求 一、基本要求: 满足建筑功能要求,根据已有的设计规范,遵循建筑设计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造型美观的原则,对建筑方案分析其合理性,绘制建筑施工图。 二、规定绘制的建筑施工图为: 1、底层、标准层及顶层平面图:比例 1:150(图1-1) 2、主要立面图:比例 1:150(图1-2,图1-3) 3、屋面排水布置图:比例 1:150

4、剖面图:比例 1:150 5、墙身大样及节点详图:比例 1:100及1:10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某六层框架办公楼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

山西大同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某市框架办公楼毕业设计 级别2011级 专业土木工程业 函授站点阳泉技校函授站 班级 姓名荆澜 指导教师 2013 年 5 月9 日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设计任务及基本要求 (4) 一、原始资料 (4) 二、建筑设计任务及要求 (4) 三、结构设计任务及要求 (9) 第二章、建筑设计说明 (10) 一、建筑平面设计 (10) 二、剖面设计 (10) 三、立面设计 (11) 第三章、结构设计 (12) 一、结构方案的选择及结构布置 (12) 二、框架荷载计算 (13) 三、板的内力及配筋计算 (14) 四、次梁内力及配筋计算 (19) 五、横向平面框架内力计算 (25) 六、横向平面框架的内力组合与配筋计算 (50) 七、框架结构柱下基础设计 (81) 八、楼梯设计计算 (86) 参考文献 (91)

某市六层框架办公楼毕业设计 土木工程专业荆澜指导教师 摘要:毕业设计是专业课教学的综合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所学内容的复习和巩固。本次毕业设计主要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毕业设计说明针对设计过程的每一步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建筑设计说明介绍了平面选型的确定,平面组合的选择,材料的选择及主体结构每部分的具体作法;结构设计说明中介绍了结构的类型和布置方式,截面尺寸的初估,施工材料的选择和施工要求;结构计算书中,选取了柱网中的一榀框架进行了详细计算。此外还包括有梁、柱、楼梯、基础及楼盖的截面配筋计算。 关键词:框架结构;办公楼;建筑设计;结构设计。 第一章设计任务及基本要求 一、设计原始资料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六层办公楼,主体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占地面积为1310㎡,建筑面积5240㎡,建筑物共6层,底层层高5.1m,标准层层高3.6m,顶层层高4.5m,总高度25.5m,室内外高差0.450m,基础顶面距离室外地面1.05m,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该办公楼主要以层为单元出租,每层为一个独立的单元,拥有接待室、会议室、档案室、普通办公室、专用办公室等。楼内设有两个电梯三个楼梯,主、次楼梯开间均为3m,进深均为6.6m,楼梯的布置均符合消防、抗震的要求。 (二)设计条件 1、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防,抗震设计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 2、基本风压: 0.55KN/m2,B类粗糙度; 3、雪荷载标准值:0.2KN/m2; 4、结构体系: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5、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地形平坦,土质分布具体情况见表,II类场地土。地下稳定水位距地表-9m,表中给定土层深度由自然地坪算起。建筑地点冰冻深度-0.5m。 表1-1 建筑地层一览表 序号岩土 深度 土层 深度 (m) 厚度 范围 (m) 地基土 承载力 (kPa) 压缩 模量 (mPa) 1 杂填土0.0—1. 2 1.2 --- --- 2 粉土 1.2—2.0 0.8 200 5.0 3 中粗砂 2.0—4.8 2.8 300 9.5 4 砾砂 4.8—15.0 10.2 350 21.0 二、建筑设计任务及要求 1、基本要求: 满足建筑功能要求,根据已有的设计规范,遵循建筑设计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造型美观的原则,对建筑方案分析其合理性,绘制建筑施工图。 2、规定绘制的建筑施工图为: (1)底层、标准层及顶层平面图:比例 1:150(图1-1) (2)主要立面图:比例 1:150(图1-2,图1-3) (3)屋面排水布置图:比例 1:150 (4)剖面图:比例 1:150 (5)墙身大样及节点详图:比例 1:100及1:10

6层框架结构毕业设计

6层框架结构毕业设计 篇一:6层框架结构毕业设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院(系):专业: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 某师范大学5号教学楼设计 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张善抓 040210213 谭良斌丁怡洁蒋红妍 XX年2月28日 题目:某师范大学5号教学楼设计 一、工程概况: 1. 工程名称:某师范大学5号教学楼。 2. 建设场地: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某师范大学拟在新校区修建一教学楼,建设用地见附图。 3. 建设规模:该教学楼建筑面积约6700m2(±5%),使用人数为200人左右,层数4~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要求工期为12个月,自XX年7月开始建设。 表1 以教学楼功能为主房间组成及面积 根据建筑面积的不同,房间数量和面积可以做适当调整。 二、设计原始资料 l. 工程地质条件 建筑场地位于陕西陇县×河II级阶地上,地形较平坦,

勘探表明,场地地层从上到下由素填土和黄土状土构成,其中素填土层厚1.4~2.5m,以下为黄土状土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场地为II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地下水位标高为-8.6m。在多雨季无显著变化。水无侵蚀性,土壤冻结深度为0.45m,冻冰期35d,室内外计算温度t??8?C~32?C。 2. 气象条件 最热月平均温度27.3℃(绝对最高气温41.7℃)最冷月平均温度-1.7℃(绝对最低气温-20.6℃),空气相对湿度,最热月平均72%,最冷月平均70%。 主导风向:冬夏季为东北风 基本风压值:0.35kN/m2 基本雪压值:0.20kN/m2 三、设计任务及要求 (一)建筑设计部分 要求通过毕业设计了解并掌握中小型民用建筑设计全过程,培养学生在具体条件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确定建筑方案,进行平面、立面及剖面设计,选用内外装修材料,绘制有关施工图,写出建筑总说明及本人所作设计的有关依据及思想。 (二)结构设计部分 通过毕业设计,要求学生掌握多层房屋的结构选型、布置、计算及结构施工图绘制的全过程,学习使用工程软件,

某六层的框架办公楼结构计算书

第一章设计任务及基本要求 1.1 设计原始资料 1.1.1 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六层办公楼,主体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占地面积为1310㎡,建筑面积5240㎡,建筑物共6层,底层层高5.1m,标准层层高3.6m,顶层层高4.5m,总高度25.5m,室外高差0.450m,基础顶面距离室外地面1.05m,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该办公楼主要以层为单元出租,每层为一个独立的单元,拥有接待室、会议室、档案室、普通办公室、专用办公室等。楼设有两个电梯三个楼梯,主、次楼梯开间均为3m,进深均为6.6m,楼梯的布置均符合消防、抗震的要求。 1.1.2 设计条件 一、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防,抗震设计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 二、基本风压: 0.55KN/m2,B类粗糙度; 三、雪荷载标准值:0.2KN/m2; 四、结构体系: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五、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地形平坦,土质分布具体情况见表,II类场地土。地下稳定水位距地表-9m,表中给定土层深度由自然地坪算起。建筑地点冰冻深度-0.5m。 表1-1 建筑地层一览表 1.2 建筑设计任务及要求 一、基本要求: 满足建筑功能要求,根据已有的设计规,遵循建筑设计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造型美观的原则,对建筑方案分析其合理性,绘制建筑施工图。 二、规定绘制的建筑施工图为: 1、底层、标准层及顶层平面图:比例 1:150(图1-1) 2、主要立面图:比例 1:150(图1-2,图1-3) 3、屋面排水布置图:比例 1:150 4、剖面图:比例 1:150 5、墙身大样及节点详图:比例 1:100及1:10

某六层框架办公楼结构设计毕业设计计算书

某六层框架办公楼结构设计毕业设计计算书 第一章设计任务及基本要求 1.1 设计原始资料 1.1.1 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六层办公楼,主体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占地面积为1310㎡,建筑面积5240㎡,建筑物共6层,底层层高5.1m,标准层层高3.6m,顶层层高4.5m,总高度25.5m,室内外高差0.450m,基础顶面距离室外地面1.05m,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该办公楼主要以层为单元出租,每层为一个独立的单元,拥有接待室、会议室、档案室、普通办公室、专用办公室等。楼内设有两个电梯三个楼梯,主、次楼梯开间均为3m,进深均为6.6m,楼梯的布置均符合消防、抗震的要求。 1.1.2 设计条件 一、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防,抗震设计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 二、基本风压: 0.55KN/m2,B类粗糙度; 三、雪荷载标准值:0.2KN/m2; 四、结构体系: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五、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地形平坦,土质分布具体情况见表,II类场地土。地下稳定水位距地表-9m,表中给定土层深度由自然地坪算起。建筑地点冰冻深度-0.5m。 表1-1 建筑地层一览表 序号岩土 深度 土层 深度 (m) 厚度 范围 (m) 地基土 承载力 (kPa) 压缩 模量 (mPa) 1 杂填土0.0—1. 2 1.2 --- --- 2 粉土 1.2—2.0 0.8 200 5.0 3 中粗砂 2.0—4.8 2.8 300 9.5 4 砾砂 4.8—15.0 10.2 350 21.0 1.2 建筑设计任务及要求 一、基本要求: 满足建筑功能要求,根据已有的设计规范,遵循建筑设计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造型美观的原则,对建筑方案分析其合理性,绘制建筑施工图。 二、规定绘制的建筑施工图为: 1、底层、标准层及顶层平面图:比例 1:150(图1-1) 2、主要立面图:比例 1:150(图1-2,图1-3) 3、屋面排水布置图:比例 1:150 4、剖面图:比例 1:150

CAD施工图详细画法

绘制建筑施工图的步骤和方法 1.确定绘制图样的数量根据房屋的外形、层数、平面布置和构造内容的复杂程度,以及施工的具体要求,确定图样的数量,做到表达内容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图样的数量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条件下以少为好。 2.选择适当的比例。 3.进行合理的图面布置图面布置要主次分明,排列均匀紧凑,表达清楚,尽可能保持各图之间的投影关系。同类型的、内容关系密切的图样,集中在一张或图号连续的几张图纸上,以便对照查阅。 4.施工图的绘制方法绘制建筑施工图的顺序,一般是按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顺序来进行的。先用铅笔画底稿,经检查无误后,按“国标”规定的线型加深图线。铅笔加深或描图上墨时,一般顺序是:先画上部,后画下部;先画左边,后画右边;先画水平线,后画垂直线或倾斜线;先画曲线,后画直线。 建筑施工图画法举例 1.建筑平面图的画法步骤 1)画所有定位轴线,然后画出墙、柱轮廓线。 2)定门窗洞的位置,画细部,如楼梯、台阶、卫生间等。 3)经检查无误后,擦去多余的图线,按规定线型加深。 4)标注轴线编号、标高尺寸、内外部尺寸、门窗编号、索引符号以及书写其他文字说明。在底层平面图中,还应画剖切符号以及在图外适当的位置画上指北针图例,以表明方位。 最后,在平面图下方写出图名及比例等。 2.建筑立面图的画法步骤建筑立面图一般应画在平面图的上方,侧立面图或剖面图可放在所画立面图的一侧。 1)画室外地坪、两端的定位轴线、外墙轮廓线、屋顶线等。 2)根据层高、各种分标高和平面图门窗洞口尺寸,画出立面图中门窗洞、檐口、雨篷、雨水管等细部的外形轮廓。 3)画出门扇、墙面分格线、雨水管等细部,对于相同的构造、做法(如门窗立面和开启形式)可以只详细画出其中的一个,其余的只画外轮廓。 4)检查无误后加深图线,并注写标高、图名、比例及有关文字说明。 3.剖面图的画法步骤 1)画定位轴线、室内外地坪线、各层楼面线和屋面线,并画出墙身轮廓线。

现浇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设计

现浇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设计 某六层办公楼,采用现浇框架结构,建筑平、剖面图13-39,没有抗震设防要求,试设计之(限于篇幅,本案例仅介绍○3轴框架结构的设计)。 设计资料 (1)设计标高:室内设计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室内外高差600mm。 (2)墙身做法:墙身为普通机制砖填充墙,用M5混合砂浆砌筑。内粉刷为混合砂浆底,纸筋灰面,厚20mm,内墙涂料两度。外粉刷为1:3水泥砂浆底,厚20mm,陶瓷锦砖贴面。 (3)楼面做法:楼板底面为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5mm 厚1:2水泥砂浆加“108”胶水着色粉面层;楼板底面为15mm 厚纸筋面石灰抹面,涂料两度。 (4)屋面做法:现浇楼板上铺膨胀珍珠岩保温层(檐口处厚100mm,2%自两侧檐口向中间找坡),1:2水泥砂浆找平层厚20mm,两毡三油防水层,撒绿豆砂保护。 (5)门窗做法:门厅处铝合金门窗,其余均为木门、钢窗。 (6)地质资料:属Ⅲ类建筑场地,余略。 (7)基本风压:ω0=m2(地面粗糙度属B类)。 (8)活荷载:屋面活荷载m2,办公室楼面活荷载m2,走

廊楼面活荷载m2。 荷载计算 1.恒荷载计算 (1)屋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20mm厚1:2水泥砂浆找平×20=m2 100mm~140mm(2%找坡)膨胀珍珠岩 ×7=m2 100mm厚现浇钢筋混泥土楼板×25=m2 15mm厚纸筋石灰抹面×16=m2 屋面恒荷载 m2 边跨(AB、CD)框架梁自重××25=m2 梁侧粉刷 2×()××17=m2 中跨(BC跨)框架梁自重××25=m2 梁侧粉刷 2×()××17=m2 因此,作用在顶层框架梁上的线荷载为 g6AB1=g6CD1=m(注:这里的下标6表示第6层即顶层框架梁) g6BC1=m g6AB2=g6CD2=×=m g6BC2=×=m (2)楼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框架结构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第一章编制程序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 第四章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 第五章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第六章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第七章保证安全施工措施 第八章保证工期措施 第九章文明施工及保卫措施 第十章附图

第一章编制程序 1 编制依据 一、编制依据 1. 编制原则 (1)本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编制时对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配备、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工程质量控措施、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文明施工措施、降低成本措施等诸多因素尽可能充分考虑,突出科学性及可行性。是确保优质、低耗、安全、文明、高速完成全部施工任务的重要经济技术文件。 (2) 编制依据: 1)本工程设计图纸; 2)现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规程。 (A)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 (B)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 (C)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D)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E)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F) 《混凝土结构工程验收规范》(GB50204-2001) (G) 《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8) (H)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 (I)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94) 3)公司多年来同类工程的成功施工经验。 4)公司经过细致现场踏勘了解掌握的情况及对工程特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环境、施工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分析。 5)公司现有的优秀技术人员储备及精良的施工机械设备; 6)公司ISO9001 国际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有关文件; 7)公司编制的本工程施工图预算书及其他资料。 8)其他资料; 适用范围 (1) 施工图纸内 1) 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楼地面工程、屋面工程、室内外装饰装修工程、雨水排水工程,卫生间卫生洁具及污水排水工程、消防工程、电力电信工程; 2) 施工过程中应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或设计院要求而进行的设计变更、技术处理等。 (2) 施工图纸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