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变换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坐标变换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坐标变换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由第二讲的内容可知,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中,异步电动机数学模型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强耦合的控制对象,为了实现转矩和磁链之间的解耦控制,以提高调速系统的动静态性能,必须对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进行坐标变换。

3.1 变换矩阵的确定原则

坐标变换的数学表达式可以用矩阵方程表示为

y=ax (3-1)

式(3-1)表示利用矩阵a将一组变量x变换为另一组变量y,其中系数矩阵a称为变换矩阵,例如,设x是交流电机三相轴系上的电流,经过矩阵a的变换得到y,可以认为y是另一轴系上的电流。这时,a称为电流变换矩阵,类似的还有电压变换矩阵、阻抗变换矩阵等,进行坐标变换的原则如下:

(1)确定电流变换矩时,应遵守变换前后所产生的旋转磁场等效的原则;

(2)为了矩阵运算的简单、方便,要求电流变换矩阵应为正交矩阵;

(3)确定电压变换矩阵和阻抗变换矩阵时,应遵守变换前后电机功率不变的原则,即变换前后功率不变。

假设电流坐标变换方程为:

i=ci′ (3-2)

式中,i′为新变量,i称为原变量,c为电流变换矩阵。

电压坐标变换方程为:

u′=bu (3-3)

式中,u′为新变量,u为原变量,b为电压变换矩阵。

根据功率不变原则,可以证明:

b=ct (3-4)

式中,ct为矩阵c的转置矩阵。

以上表明,当按照功率不变约束条件进行变换时,若已知电流变换矩阵就可以确定电压变换矩阵。

3.2 定子绕组轴系的变换(a-b-c<=>α-β)

所谓相变换就是三相轴系到二相轴系或二相轴系到三相轴系的变换,简称3/2变换或2/3变换。

三相轴系和二相轴系之间的关系如图3-1所示,为了方便起见,令三相的a轴与两相的α轴重合。假设磁势波形是按正弦分布,或只计其基波分量,当二者的旋转磁场完全等效时,合成磁势沿相同轴向的分量必定相等,即三相绕组和二相组绕的瞬时磁势沿α、β轴的投影应该相等,即:

(3-5)

式中,n3、n2分别为三相电机和两相电机每相定子绕组的有效匝数。

经计算并整理之后可得:

(3-6)

(3-7)

图3-1 三相定子绕组和二相定子绕组中磁势的空间矢量位置关系

用矩阵表示为:

(3-8)

如果规定三相电流为原电流i,两相电流为新电流i′,根据电流变换的定义式(3-2),式(3-8)具有i′=c-1i的形式,为了通过求逆得到c就要引进另一个独立于isα和isβ的新变量,记这个新变量为io,称之为零序电流,并定义为:

(3-9)

式中,k为待定系数。

补充io后,式(3-8)变为:

(3-10)

则:

(3-11)

将c-1求逆,得到:

(3-12)

其转置矩阵为:

(3-13)

根据确定变换矩阵的第三条原则即要求c-1=ct,可得和,从而有

和,代入相应的变换矩阵式中,得到各变换矩阵如下:

二相—三相的变换矩阵:

(3-14)

三相—二相的变换矩阵:

(3-15)

对于三相y形不带零线的接线方式有,ia+ib+ic=0则,ic=-ia-ib,由式(3-8)可

以得到:

(3-16)

而二相—三相的变换可以简化为:

(3-17)

图3-2表示按式(3-16)构成的三相—二相(3/2)变换器模型结构图。

图3-2 3/2变换模型结构图

3/2变换、2/3变换在系统中的符号表示如图3-3所示。

图3-3 3/2变换和2/3变换在系统中的符号表示

如前所述,根据变换前后功率不变的约束原则,电流变换矩阵也就是电压变换矩阵,还可以证明,它们也是磁链的变换矩阵。

3.3 转子绕组轴系变换()

图3-4(a)是一个对称的异步电动机三相转子绕组。图中ωsl为转差角频率。在转子对称多相绕相中,通入对称多相交流正弦电流时,生成合成的转子磁势fr,由电机学可知,转子磁势与定子磁势具有相同的转速、转向。

图3-4 转子三相轴系到两相轴系的变换

根据旋转磁场等效原则及功率不变约束条件,同定子绕组一样,可把转子三相轴系变换到两相轴系。具体做法是,把等效的两相电机的两相转子绕组d、q相序和三相电机的三相转子绕组a、b、c相序取为一致,且使d轴与a轴重合,如图3-4(b)所示。然后,直接使用定子三相轴系到两相轴系的变换矩阵(参见式3-15)。

3.4 旋转变换

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上的两相交流绕组α和β和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上的两个直流绕组m和t 之间的变换属于矢量旋转变换。它是一种静止的直角坐标系与旋转的直角坐标系之间的变换。这种变换同样遵守确定变换矩阵的三条原则。

转子d、q两相旋转轴系,根据确定变换矩阵的三条原则,也可以把它变换到静止的α-β轴系上,这种变换也属于矢量旋转坐标变换。

3.4.1 定子轴系的旋转变换

图3-5 旋转变换矢量关系图

在图3-5中,fs是异步电动机定子磁势,为空间矢量。通常以定子电流is代替它,这时定子电流被定义为空间矢量,记为is。图中m、t是任意同步旋转轴系,旋转角速度为同步角速度ωs。m轴与is之间的夹角用θs表示。由于两相绕组α和β在空间上的位置是固定的,

因而m轴和α轴的夹角是随时间变化的,即,其中为任意的初始角。在矢量控制系统中,通常称为磁场定向角。

以m轴为基准,把is分解为与m轴重合和正交的两个分量ism和ist,分别称为定子电流的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

由于磁场定向角是随时间变化的,因而is在α轴和β轴上的分量isα和isβ也是随时间变化的。由图3-5可以看出,isα、isβ和ism和ist之间存在着下列关系:

写成矩阵形式为:

(3-18)

简写:

式中,为同步旋转坐标系到静止坐标系的变换矩阵。

变换矩阵c是正交矩阵即ct=c-1,因此,由静止坐标系变换到同步旋转坐标系的矢量旋转变换方程式为:

简写:

式中,为静止坐标系到同步旋转坐标系的变换矩阵。

电压和磁链的旋转变换矩阵与电流的旋转变换矩阵相同。

根据式(3-18)和式(3-19)可以绘出矢量旋转变换器模型结构,如图3-6所示。

图3-6 矢量旋转变换器模型结构图

由图3-6可知,矢量旋转变换器由四个乘法器和两个加法器及一个反号器组成,在系统中用符号vr,vr-1表示,如图3-7所示。在德文中,矢量旋转变换器叫做矢量回转器用符号vd 表示。

图3-7 矢量旋转变换器在系统中的符号表示

3.4.2 转子轴系的旋转变换

转子d-q轴系以角速度旋转,根据确定变换矩阵的三条原则,可以把它变换到静止不动的α-β轴系上,如图3-8所示。

图3-8 转子两相旋转轴系到静止轴系的变换

转子三相旋转绕组(a-b-c)经三相到二相变换得到转子两相旋转绕组(d-q)。假设两相静止绕组αr、βr除不旋转之外,与d、q绕组完全相同。根据磁场等效的原则,转子磁势fr沿α轴和β轴给出的分量等式,再除以每相有效匝数,可得:

写成矩阵形式

(3-20)

如果规定ird、irq为原电流,irα、irβ为新电流,则式中:

(3-21)

若存在零序电流,由于零序电流不形成旋转磁场,只需在主对角线上增加数1,使矩阵增加一列一行即可

(3-22)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转子磁势fr和定子磁势fs同步,可使αr、βr与αs、βs同轴。但是,实际上转子绕组与α、β轴系有相对运动,所以αr绕组和βr绕组只能看作是伪静止绕组。需要明确的是,在进行这个变换的前后,转子电流的频率是不同的。变换之前,转子电流i rd、irq的频率是转差频率,而变换之后,转子电流irα、irβ的频率是定子频率。可证明如下:

(3-23)

利用三角公式,并考虑到θr=ωrt则有:

(3-24)

从转子三相旋转轴系到两相静止轴系也可以直接进行变换。转子三相旋转轴系a-b-c到静止轴系α-β-ο的变换矩阵可由式(3-15)及式(3-21)相乘得到:

(3-25)

(3-26)

c是一个正交矩阵,当电机为三相电机时,可直接使用式(3-25)给出的变换矩阵进行转子三相旋转轴系(a-b-c)到两相静止轴系(α-β)的变换,而不必从(a-b-c))到(d-q-o),再从(d-q-o)到(α-β-ο)那样分两步进行变换。

3.5 直角坐标—极坐标变换(k/p)

在矢量控制系统中常用直角坐标—极坐标的变换,直角坐标与极坐标之间的关系是:

(3-27)

(3-28)

式中,θs为m轴与定子电流矢量is之间的夹角。

由于θs取值不同时,的变化范围为0~∞,这个变化幅度太大,难以实施应用,因此常改用下列方式表示θs值。

因为:,

所以:(3-29)

根据式(3-27)和式(3-29)构成的直角坐标一极坐标变换的模型结构图(德语称为矢量分析器vector analyzer-va)如图3-9所示。

图3-9 直角坐标—极坐标变换器模型结构图

由图可知,直角坐标一极坐标变换是由两个乘法器、两个求和器和一个除法器组成,符号表示如图3-10所示。

图3-10 直角坐标—极坐标变换器在系统中的符号表示

八年级数学位置与坐标知识点及测验题

第三章位置与坐标 一、知识要点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 1、记作(a ,b); 2、注意:a、b的先后顺序对位置的影响。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 1、历史:法国数学家笛卡儿最早引入坐标系,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 2、构成坐标系的各种名称; 3、各种特殊点的坐标特点。 (三)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2、用坐标表示平移。 二、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的点的坐标特点: 平行于x轴(或横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 平行于y轴(或纵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 三、各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特点: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同;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反。 四、与坐标轴、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 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五、特殊位置点的特殊坐标: 六、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区域内一些点分布情况平面图过程如下: ?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正方向; ?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 ?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名称。

1在空间内要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________个数据.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原点O 不在任何象限内 B 原点O 的坐标是0 C 原点O 既在X 轴上也在Y 轴上 D 原点O 在坐标平面内 知识二、已知坐标系中特殊位置上的点,求点的坐标 点在x 轴上,坐标为(x,0)在x 轴的负半轴上时,x<0, 在x 轴的正半轴上时,x>0 点在y 轴上,坐标为(0,y )在y 轴的负半轴上时,y<0, 在y 轴的正半轴上时,y>0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同(即在y=x 直线上);坐标点(x ,y )xy>0 第二、 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反(即在y= -x 直线上);坐标点(x ,y )xy<0 例1 点P 在x 轴上对应的实数是3 ,则点P 的坐标是,若点Q 在y 轴上 对应的实数是3 1,则点Q 的坐标是, 例2 点P (a-1,2a-9)在x 轴负半轴上,则P 点坐标是。 学生自测 1、点P(m+2,m-1)在y 轴上,则点P 的坐标是. 2、已知点A (m ,-2),点B (3,m-1),且直线AB ∥x 轴,则m 的值为。 3、 已知:A(1,2),B(x,y),AB ∥x 轴,且B 到y 轴距离为2,则点B 的坐标是. 4.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一定( ) A .大于0 B .小于0 C .相等 D .互为相反数 (3)若点(a ,2)在第二象限,且在两坐标轴的夹角平分线上,则a=. (3)已知点P (x 2 -3,1)在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上,则x=. 5.过点A (2,-3)且垂直于y 轴的直线交y 轴于点B ,则点B 坐标为( ). A .(0,2) B .(2,0) C .(0,-3) D .(-3,0) 6.如果直线AB 平行于y 轴,则点A ,B 的坐标之间的关系是( ). A .横坐标相等 B .纵坐标相等 C .横坐标的绝对值相等 D .纵坐标的绝对值相等 知识点三:点符号特征。 点在第一象限时,横、纵坐标都为,点在第二象限时,横坐标为,纵坐标为,点有第三象

matlab图像处理——距离变换

V ol. , No Month year. 卷 第 期 年 月 距离变换的应用(选自陆宗骐的论文) 粘连区域的分割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即在何处分割以及如何进行分割。文献[4]介绍了一种较为简单、直观的粘连区域分割方法——等值线跟踪法。此方法对二值图象作距离变换,根据局部极大的特点搜索区域核心代替极限腐蚀,用等值线跟踪代替条件膨胀,利用跟踪过程中前后两次周长的跃变发现两区域合并的时间,从而确定分割点的位置,最后用作区域连接段骨架垂线的方法进行粘连部分的分割。此方法不仅处理速度快,所得分割区域的形状也大为改观,见图1(d)。 当然,确定分割点也并非一定要采用等值线跟踪才行。也可根据粘连区域连接段象素的特点,设计相应的分析算法不经跟踪直接寻得。本文在完成了一幅存在粘连的钢筋端面图象分割的基础上,总结得出若干分割原则。限于篇幅,本文只介绍象素属性分析法中分割位置的搜索算法,后续分割部分参见文献[4]。 2 术语定义 2.1 三个检测环 为了识别象素的属性,需要考察该象素所在邻域内相关象素的状态,本分割方法中需使用三个检测环。它们是以当前待测象素为中心的3×3、5×5 点,见图2。它们分别称为内环、中环与外环。图中,中心象素用星号表示,内环用数字1~8表示,中环用小写字母a~p 表示,外环用大写字母A~Z 和数字1~6表示。主要用以测试环上数据的跳变,以及数值的大小关系与某类象素数目的多少等。 2.2 象素类型 为行文方便起见,对不同类型的象素与数据定 义若干专用名词。 ·边界点:图象中距离值为1的点。 ·背景点:图象中距离值为0的点。 ·(粘连区域)连接线:连接粘连两区域的(单点宽或双点宽)骨架,它们应取同一距离值。 ·当前点:处于邻域中央,考察其是否在连接线上的那个象素。 ·等值点:指在检测邻域内数值等于当前点的距离值的那些象素,连接线上的点必须是等值点。 ·内点、外点:指在检测邻域内距离值分别大于、小于当前点的距离值的那些象素。 ·角点:内环上只有两个与当前点等值的点,并且它们构成直角三角形时,称当前点为角点。 ·图象的最大距离值:全图象素中最大的距离值,它大致等于图象中最大区域的等效半径。 图3给出了三个检测点及其所在邻域的例子,图中数据为象素的距离值。为清楚起见,图中中心象素加粗后再加下划线,中环象素用粗体字表示。在图3(a)中, 带下划线的7为当前点,中环上面水平线上的两个7为等值点,其间的8为内点,当前点周围的5、6为外点,而此时当前点7是一个角点。 3 分割点的特征

点的坐标规律题

点的坐标规律题 1、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第一次将△OAB变换成△OA1B1,第二次将△OA1B1变换成△OA2B2,第三次将△OA2B2变换成△OA3B3… 已知:A(1,3),A1(2,3),A2(4,3),A3(8,3);B(2,0),B1(4,0),B2(8,0),B3(16,0).观察每次变换前后的三角形有何 变化,按照变换规律,第五次变换后得到的三角形A5的坐标是 ,B5的坐标是 .2、(2013?兰州)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0)、B(0,4),对△OAB 连续作旋转变换,依次得到△1、△2、△3、△4…,则△2013的直角顶点的坐标为 . 2.(2013?鄂尔多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1,0),A2(2,3),A3(3,2),A4(4,5)…用你发现的规律,确定点A2013的坐标为 3.(2013?大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4)在第 象限. 4.(2013?朝阳)如图是某同学在课外设计的一款软件,

蓝精灵从O点第一跳落到A1(1,0),第二跳落到A2(1,2),第三跳落到A3(4,2),第四跳落到A4(4,6),第五跳落到A5 .到达A2n后,要向方向跳个单位落到A2n+1.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OA1=1,OA1与x轴的夹角为30°,线段A1A2=1,A2A1⊥OA1,垂足为A1;线段A2A3=1,A3A2⊥A1A2,垂足为A2;线段A3A4=1,A4A3⊥A2A3,垂足为A3;…按此规律,点A2012的坐标为 . 6.(2012?泰安)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横坐标分别为整数的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1,0),(2,0),(2,1),(1,1),(1,2),(2,2)…根据这个规律,第2012个点的横坐标为 7.(2012?莱芜)将正方形ABCD的各边按如图所示延长,从射线AB开始,分别在各射线上标记点A1、A2、A3、…,按此规律,点A2012在射线

(完整版)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律题(带答案)

1. 2. 3. 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律题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横坐标分别为整数的点,其顺序按图 中方向排列,如(1, 0), (2 , 0), ( 2, 1) , (1 , 1), (1 , 2), (2 , 2) ??…根据这个规律,第2016个点的坐标为什么? 如图,一个质点在第一象限及x轴、y轴上运动,一秒钟后,它从原点运动 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即(0,0)T( 0,1) T( 1,1) T( 1,0) T…],且每秒运动一个单位长度,那么第2016秒后质点所在位置的坐标是(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有点 A (1, 0),点A第一次跳动 至点A1( -1 ,1),第四次向右跳动5个单位至点A4( 3,2 ),???, 依此规 律跳动下去,点A第100次跳动至点A100的坐标是 .第2016次呢? ) 6 5 % 5 -4 -3-2 -1 ° 1 2 3 4 5'玄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有个点P ( 1 , 0),点P第1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至点P1 (1, 1),紧接着第2次向左跳动2个单位至点P2 (-1 , 1 ),第3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第4次向 J A ----------------------------- 右跳动3个单位,第5次又向上跳动1个单位,第6次向左跳动4个单 位,……,依此规律跳动下去,点P第100次跳动至点P100的坐标是()。电------------- 第2016个点的坐标是( ) 4 -------------- 4.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0出发,按向上、向右、向 下、向右的方向依次不断地移动,每次移动一个单位,得到点A1(0, 1),A2(1, 1),A3(1, 0),A4(2, 0),…,那么点A4n +1(n是自然数)的坐标为_________

位置与坐标知识点总结与经典题型归纳

位置与坐标 知识点一确定位置 1.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2个数据。 2.平面内确定位置的几种方法: (1)行列定位法:在这种方法中常把平面分成若干行、列,然后利用行号和列号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在此方法中,要牢记某点的位置需要两个互相独立的数据,两者缺一不可。 (2)方位角距离定位法:方位角和距离。 (3)经纬定位法:它也需要两个数据:经度和纬度。 (4)区域定位法:只描述某点所在的大致位置。如“解放路22号”。 知识点二平面直角坐标系 1.定义 在平面内,两条互相_____且具有公共_____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其中水平方向的数轴叫____ 或______,向__为正方向;竖直方向的数轴叫_______或______,向____为正方向;两条数轴交点叫平面直角坐标系的_____. 2.平面内点的坐标 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P,过P分别向x轴、y 轴作垂线,x轴上的垂足对应的数a叫P的____坐标,y轴上的垂足对应的数b叫P的_______坐标。有序数对(a,b),叫点P的坐标。 若P的坐标为(a,b),则P到x轴距离为_______,到y轴距离为_______.注意:平面内点的坐标是有序实数对,(a,b)和(b,a)是两个不同点的坐标. 3.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特征: (1) 点的位置横坐标符号纵坐标符号 第一象限 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2)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它们的坐标特征 ①在x轴上的点______坐标为0; ②在y轴上的点______坐标为0 . (3)P(a,b)关于x轴、y轴、原点的对称点坐标特征 _____________; ①点P(a,b)关于x轴对称点P 1 ②点 P(a,b)关于y轴对称点P _____________; 2

平面直角坐标系找规律解析

平面直角坐标系找规律题型解析 1、如图,正方形ABCD 的顶点分别为A(1,1) B(1,-1) C(-1,-1) D(-1,1),y 轴上有一点P(0,2)。作点P 关于点A 的对称点p1,作p1关于点B 的对称点p2,作点p2关于点C 的对称点p3,作p3关于点D 的对称点p4,作点p4关于点A 的对称点p5,作p5关于点B 的对称点p6┅,按如此操作下去,则点p2011的坐标是多少? 解法1:对称点P1、P2、P3、P4每4个点,图形为一个循环周期。 设每个周期均由点P1,P2,P3,P4组成。 第1周期点的坐标为:P1(2,0),P2(0,-2),P3(-2,0),P4(0,2) 第2周期点的坐标为:P1(2,0),P2(0,-2),P3(-2,0),P4(0,2) 第3周期点的坐标为:P1(2,0),P2(0,-2),P3(-2,0),P4(0,2) 第n 周期点的坐标为:P1(2,0),P2(0,-2),P3(-2,0),P4(0,2) 2011÷4=502…3,所以点P2011的坐标与P3坐标相同,为(-2,0) 解法2:根据题意,P1(2,0) P2(0,-2) P3(-2,0) P4(0,2)。 根据p1-pn 每四个一循环的规律,可以得出: P4n (0,2),P4n+1(2,0),P4n+2(0,-2),P4n+3(-2,0)。 2011÷4=502…3,所以点P2011的坐标与P3坐标相同,为(-2,0) 总结:此题是循环问题,关键是找出每几个一循环,及循环的起始点。此题是每四个点一循环,起始点是p 点。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蚂蚁从原点O 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个单位.其行走路线如下图所示. (1)填写下列各点的坐标:A4( , ),A8( , ),A10( , ),A12( ); (2)写出点A 4n 的坐标(n 是正整数); (3)按此移动规律,若点Am 在x 轴上,请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m (n 是正整数) (4)指出蚂蚁从点A 2011到点A 2012的移动方向. (5)指出蚂蚁从点A 100到点A 101的移动方向.(6)指出A 106,A 201的的坐标及方向。 解法:(1)由图可知,A4,A12,A8都在x 轴上, ∵小蚂蚁每次移动1个单位, ∴OA4=2,OA8=4,OA12=6, ∴A4(2,0),A8(4,0),A12(6,0);同理可得出:A10(5,1) (2)根据(1)OA4n=4n÷2=2n,∴点A4n 的坐标(2n ,0); (3)∵只有下标为4的倍数或比4n 小1的数在x 轴上, ∴点Am 在x 轴上,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为:m=4n 或m=4n-1; (4)∵2011÷4=502…3, ∴从点A2011到点A2012的移动方向与从点A3到A4的方向一致,为向右. (5)点A100中的n 正好是4的倍数,所以点A100和A101的坐标分别是A100(50,0)和A101(50,1),所以蚂蚁从点A100到A101的移动方向是从下向上。 (6)方法1:点A1、A2、A3、A4每4个点,图形为一个循环周期。 设每个周期均由点A1,A2,A3,A4组成。 第1周期点的坐标为:A1(0,1), A2(1,1), A3(1,0), A4(2,0) 第2周期点的坐标为:A1(2,1), A2(3,1), A3(3,0), A4(4,0) 第3周期点的坐标为:A1(4,1), A2(5,1), A3(5,0), A4(6,0) O 1 A 1 A 2 A 3 A4 A5 A6 A7 A8 A9 A 10 A 11 A 12 x y

(整理)坐标变换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由第二讲的内容可知,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中,异步电动机数学模型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强耦合的控制对象,为了实现转矩和磁链之间的解耦控制,以提高调速系统的动静态性能,必须对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进行坐标变换。 3.1 变换矩阵的确定原则 坐标变换的数学表达式可以用矩阵方程表示为 y=ax (3-1) 式(3-1)表示利用矩阵a将一组变量x变换为另一组变量y,其中系数矩阵a称为变换矩阵,例如,设x是交流电机三相轴系上的电流,经过矩阵a的变换得到y,可以认为y是另一轴系上的电流。这时,a称为电流变换矩阵,类似的还有电压变换矩阵、阻抗变换矩阵等,进行坐标变换的原则如下: (1)确定电流变换矩时,应遵守变换前后所产生的旋转磁场等效的原则; (2)为了矩阵运算的简单、方便,要求电流变换矩阵应为正交矩阵; (3)确定电压变换矩阵和阻抗变换矩阵时,应遵守变换前后电机功率不变的原则,即变换前后功率不变。 假设电流坐标变换方程为: i=ci′ (3-2) 式中,i′为新变量,i称为原变量,c为电流变换矩阵。 电压坐标变换方程为: u′=bu (3-3) 式中,u′为新变量,u为原变量,b为电压变换矩阵。 根据功率不变原则,可以证明: b=ct (3-4)

式中,ct为矩阵c的转置矩阵。 以上表明,当按照功率不变约束条件进行变换时,若已知电流变换矩阵就可以确定电压变换矩阵。 3.2 定子绕组轴系的变换(a-b-c<=>α-β) 所谓相变换就是三相轴系到二相轴系或二相轴系到三相轴系的变换,简称3/2变换或2/3变换。 三相轴系和二相轴系之间的关系如图3-1所示,为了方便起见,令三相的a轴与两相的α 轴重合。假设磁势波形是按正弦分布,或只计其基波分量,当二者的旋转磁场完全等效时,合成磁势沿相同轴向的分量必定相等,即三相绕组和二相组绕的瞬时磁势沿α、β轴的投影应该相等,即: (3-5) 式中,n3、n2分别为三相电机和两相电机每相定子绕组的有效匝数。 经计算并整理之后可得: (3-6) (3-7)

新北师大版_八年级数学上册_第三章位置与坐标知识点总结和典型例题分析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位置与坐标 一、生活中确定位置的方法(重难点) 1、行列定位法 把平面分成若干个行列的组合,然后用行号和列号表示平面中点的位置,要准确表示平面中的位置,需要行号、列号两个独立的数据,缺一不可。 2、方位角加距离定位法 此方法也叫极坐标定位法,是生活中常用的方法。在平面中确定位置时需要两个独立的数据:方位角、距离。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中心位置的确定。 3、方格定位法 在方格纸上,一点的位置由横向方格数和纵向方格数确定,记作(横向方个数,纵向方个数)。需要两个数据确定物体位置。 4、区域定位法 是生活中常用的方法,也需要两个数据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此方法简单明了,但不够准确。A1区,D3区等。 5、经纬度定位法 利用经度和纬度来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也同时需要两个数据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 1、平面直角坐标系及相关概念(重点) 在平面内,两条相互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直角坐标系。通常两条数轴位置水平和垂直位置,规定水平轴向右和垂直轴向上为两条数轴的正方向。水平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垂直数轴称为y轴或者纵轴,x轴、y轴统称坐标轴,公共原点O称为坐标系的原点。 两条数轴把平面划分为四个部分,右上部分叫做第一象限,其余部分按逆时针方向分别叫做第二、第 三、第四象限。 2、点的坐标表示(重点)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面上的任意一点P,都可以用坐标来表示。过点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做点P的横坐标、纵坐标,有序数对(a,b)叫做点P的坐标。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面上的任意一点P,都有唯一一对有序实数(即点的坐标)与它对应;反之,对于任意一对有序实数,都可以在平面上找到唯一一点与它对应。 3、特殊位置上点的坐标特点(难点)

集成形态学重建和测地距离变换的DEM内插方法

第41卷第7期2016年7月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Geo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of Wuhan University Vol.41No.7 July  2016收稿日期:2015-01- 26项目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1405);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基础测绘项目(A 1506);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7771413 )。第一作者:林祥国,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遥感数据信息提取的理论与方法研究。linxiangg uo@gmail.comDOI:10.13203/j.whugis20140097文章编号:1671-8860(2016)07-0896- 07集成形态学重建和测地距离变换的DEM内插方法 林祥国1 1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摄影测量与遥感研究所,北京,1 00830摘 要:等高线是获取数字高程模型(DEM)常用的数据源之一,但内插方法对DEM生成精度有显著的影响。基于形态学重建和测地距离变换运算,提出一种等高线数据生成DEM的内插方法。形态学重建用于获取与空间一点对应的最邻近的上等高线和下等高线的高程值,测地距离变换用于获取该点到上下两条等高线的测地距离;使用沿流水线的线性内插获取该点的高程值。实验表明,在只使用等高线数据生成DEM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内插方法获取的DEM精度更高。关键词:形态学重建;测地距离变换;测地距离;DEM;内插中图法分类号:P208;P232 文献标志码:A 数字高程模型(dig ital elevation model,DEM) 是对地球表面地形的一种离散的数字表达[1] 。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被提出以来,D EM受到极大的关注,并在测绘、土木工程、地质、矿山工程、景观建筑、道路设计、防洪、农业、规划、军事工程、飞行器与战场仿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般而言,不同数据源需要不同的内插方法来生成DEM。目前,生成DEM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地形图、遥感数据(既包括航天航空影像数据,又包括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数据和激光雷达数 据)、地面测量、既有DEM等[2] ; 从地形图上获取D EM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我国测绘部门就分别利用1∶1万、1∶5万和1∶25万比例尺的数字线划图生成了多种分辨率的DEM。 通常,由地形图获取DEM时, 基于等高线的分布特征,有三种方式生成DEM[1] : 等高线离散化、等高线内插和等高线构建Delaunay不规则三角网(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TIN)。等高线离散化方法实质是将等高线看作不规则分布 的数据,并没有考虑等高线本身的地形特性[ 1] ,这导致生成的DEM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基于等高线数据生成DEM的最陡坡度(流水线)内插算法的内插原理比较简单,但由于数字化的等高线远远没有纸质地形图等高线直观,因此,该方法实 现起来还存在许多问题[ 2] 。由于直接由等高线构建的TIN存在“ 平坦三角形”(即水平三角形)问题[ 3] ,因此,目前工程生产中普遍采用基于等高线和附加的“特征数据”(如地形结构线和特征数据点诸如山顶点、凹陷点、鞍部点等)构建TIN的方法。 近几年提出了很多新的内插方法,胡鹏[ 4] 、胡海[5] 等人的研究成果比较具有代表性。“特征数 据”本质上是等高线的对偶形式,并不是必须的;而且在工程生产中,很难控制特征数据的密度以平衡DEM的精度和工作量。因此,可利用地图代数直接由等高线内插生成DEM,即MADEM。 地图代数是建立在距离变换[ 6] 运算基础上的一种图像操作;它用来内插生成DEM时,不仅不需要额外的辅助特征数据,而且生成的DEM具有较 高的精度,满足“高程序同构”[7,8] 的DEM精度评 价标准。 但是基于地图代数的内插方法也存在亟待改进之处。由于该方法是通过迭代求取半距等高线(即到两相邻等高线距离相等的线)Cl/2、Cl/4、Cl/8、Cl/16、Cl/32…(Cl为地形图上等高线的基本等高距)来生成DEM的,即迭代地求取两相邻等高线的Voronoi图的边界、 并将两等高线的平均值赋予该边界;至再分已无必要时,以1/2 n+1 Voronoi图为界( n为最大迭代次数),分层赋相应高程[ 9] ,本质上这也是一种线性内插方法。但是,

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律题41840

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律题 1、如图,所有正方形的中心均在坐标原点,且各边与x轴或y轴平行.从内到外,它们的边长依次为2,4,6,8,…,顶点依次用A1,A2,A3,A4,…表示,则顶点A55的坐标是() 第1题第6题第9题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平面内任一点(a,b),若规定以下三种变换: 1、f(a,b)=(﹣a,b).如:f(1,3)=(﹣1,3); 2、g(a,b)=(b,a).如:g(1,3)=(3,1); 3、h(a,b)=(﹣a,﹣b).如:h(1,3)=(﹣1,﹣3). 按照以上变换有:f(g(2,﹣3))=f(﹣3,2)=(3,2),那么f(h(5,﹣3))等于() 3、在坐标平面内,有一点P(a,b),若ab=0,则P点的位置在() 4、点P到x轴的距离为3,到y轴的距离为2,则点P的坐标一定为() A、(3,2) B、(2,3) C、(﹣3,﹣2) D、以上都不对 5、若点P(m,4﹣m)是第二象限的点,则m满足() 6、一个质点在第一象限及x轴、y轴上运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运动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且每秒移动一个单位,那么第2008秒时质点所在位置的坐标是() 7、已知点P(3,a﹣1)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a的值为() 8、若,则点P(x,y)的位置是() 9、如图,一个粒子在第一象限运动,在第一秒内,它从原点运动到(0,1),接着它按图所示在x轴、y轴的平行方向来回运动,(即(0,0)→(0,1)→(1,1)→(1,0)→(2,0)→…)且每秒运动一个单位长度,那么2010秒时,这个粒子所处位置为() 10、若点N到x轴的距离是1,到y轴的距离是2,则点N的坐标是() 11、在直角坐标系中,适合条件|x|=5,|x﹣y|=8的点P(x,y)的个数为() 12、在直角坐标系中,一只电子青蛙每次向上或向下或向左或向右跳动一格,现知这只青蛙位于(2,﹣3),则经两次跳动后,它不可能跳到的位置是() 13、观察下列有序数对:(3,﹣1)(﹣5,)(7,﹣)(﹣9,)…根据你发现的规律,第100

坐标变换就是两种坐标类型

坐标变换就是两种坐标类型、不同参照体系之间的变换 坐标变换因不同的坐标类型、体系变换方法不一样,没有固定的公式 比方说测量地球,就有多种坐标体系: 1。以地心为原点的空间直角坐标 2。经纬度坐标 3。把地球表面分成很多格子,对于一个小格子区,球面接近平面,在这个平面上设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就是北京54坐标等坐标形式 这些坐标来回转换,比较复杂,甚至是学术性的问题,一般根据不同的观点和精度,有一些小程序,做转换工作 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不同坐标系统间,坐标转换的问题。目前国内常见的转换有以下几种:1,大地坐标(BLH)对平面直角坐标(XYZ);2,北京54全国80及WGS84坐标系的相互转换;3,任意两空间坐标系的转换。其中第2类可归入第三类中。所谓坐标转换的过程就是转换参数的求解过程。常用的方法有三参数法、四参数法和七参数法。以下对上述三种情况作详细描述如下: 1,大地坐标(BLH)对平面直角坐标(XYZ) 常规的转换应先确定转换参数,即椭球参数、分带标准(3度,6度)和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椭球参数就是指平面直角坐标系采用什么样的椭球基准,对应有不同的长短轴及扁率。一般的工程中3度带应用较为广泛。对于中央子午线的确定有两种方法,一是取平面直角坐标系中Y坐标的前两位*3,即可得到对应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如x=3250212m, y=395121123m,则中央子午线的经度=39*3=117度。另一种方法是根据大地坐标经度,如果经度是在155.5~185.5度之间,那么对应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155.5+185.5)/2=117度,其他情况可以据此3度类推。 另外一些工程采用自身特殊的分带标准,则对应的参数确定不在上述之列。 确定参数之后,可以用软件进行转换,以下提供坐标转换的程序下载。 2,北京54全国80及WGS84坐标系的相互转换 这三个坐标系统是当前国内较为常用的,它们均采用不同的椭球基准。

位置与坐标(知识点+题型)

【教学标题】位置与坐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位置与坐标相关知识 2、让学生将知识运用到题型中 【重点难点】 (1).行列定位法:在这种方法中常把平面分成若干行、列,然后利用行号和列号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在此 方法中,要牢记某点的位置需要两个互相独立的数据,两者缺一不可。 (2).“极坐标”定位法:运用此法需要两个数据:方位角和距离,两者缺一不可。 (3).经纬定位法:它也需要两个数据:经度和纬度。 (4)区域定位法:只描述某点所在的大致位置。如“小明住在7号楼3层302号” (5)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在方格纸上,一点的位置由横向格数与纵向格数确定,记作(横向格数,纵 向格数)或记作(水平距离,纵向距离),要注意横格数排在前面,纵向格数排在后面。此种确定位置的 方法可看作“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定位法的特例。 【教学内容】 平面直角坐标系 1.平面内确定位置的几种方法: ○1有序数对:有两个数据a和b表示,记为_______○2方位角+距离法○3经纬定位法○4区域定位法 2.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两条互相______且具有公共______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其中水平方向的数轴叫______或______,向_____为正方向;竖直方向的数轴叫_______或______,向______为正方向。两条数轴交点叫平面直角坐标系的_______. 3.平面内点的坐标: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P,过P分别向x轴、y 轴作垂线,x轴上的垂足对应的数a 叫P的____坐标,y轴上的垂足对应的数b叫P的_______坐标。有序数对(a,b),叫点P 的坐标。 若P的坐标为(a,b),则P到x轴距离为_______,到y轴距离为_______. 4.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特征:

基于distanceTransform-距离变换的区域中心提取

基于distanceTransform-距离变换的区域中心提取 这几天在做一个手势识别的项目,其中最的关键一步是提取手掌中心。获得手掌重心通常的做法是计算整个手部的重心,并以该重心位置近似手掌重心,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没有手指伸出或只有一个手指伸出的情况,否则获得的手掌重心位置将严重偏离真实位置。 距离变换的基本含义是计算一个图像中非零像素点到最近的零像素点的距离,也就是到零像素点的最短距离。因此可以基于距离变换提取手掌重心。 算法基本思想: (1)将手掌图像二值化,手掌内的区域设为白色,外部区域设为黑色。 (2)将二值化后的图像经过distanceTransform变换,得到dist_image,其中每个像素点的值是该像素点到其最近的零像素点的距离。 (3)找到dist_image的最大值(即圆的半径R),并记录下位置(即圆心坐标)。 代码如下: [cpp] view plaincopy#include "opencv2/opencv.hpp" #include <opencv2/core/core.hpp> #include

<opencv2/highgui/highgui.hpp> #include <opencv2/imgproc/imgproc.hpp> #include <vector> using namespace cv; using namespace std; pair<Point,double> DetectInCircles(vector<Point> contour,Mat src) { Mat dist_image; distanceTransform(src,dist_image,CV_DIST_L2,3); int temp=0,R=0,cx=0,cy=0; int d; for (int i=0;i<src.rows;i++) for (int j=0;j<src.cols;j++) { /* checks if the point is inside the contour. Optionally computes the signed distance from the point to the contour boundary*/ d = pointPolygonTest(contour, Point2f(j, i), 0); if (d>0) { temp=(int)dist_image.ptr<float>(i )[j]; if (temp>R) { R=temp; cy=i; cx=j; } } } return make_pair(Point(cx,cy),R); } int main() { // Read input binary image

平面直角坐标系点变化规律

嗨!我是数学小博士,下面将由我来陪伴大家学习! 师生共用讲学稿 年级:七年级 学科:数学 姓名: 设计:张竹宇 内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坐标变化规律探索 课型:新授 时间:2012年2月28日 学习目标:○ 1深刻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和点坐标的意义 ○ 2探索各个象限的点和坐标轴上的点其坐标符号规律 ○ 3探索关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关对称,平移等变化的点的坐标变化规律。 ○ 4培养合作探究,团结协作的学习精神,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归纳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成就感。 学习重点: 探索各个象限的点和坐标轴上的点其坐标符号规律 学习难点: 探索关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关对称,平移等变化的点的坐标变 化规律。 一、学前准备: ○ 1复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意义及坐标表示方法 ○ 2准备直尺,三角板,铅笔等工具 ○ 3预习疑难摘要: . 1、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问题一: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绘出以下各点A (2,3);B (-3,4);C (-2,-1)D (1,-3);E(3,0);F(-2,0);G(0,2);H(0,-1) 归纳:○ 1在四个象限内的点,其坐标符号特征是 第一象限:( , );第二象限:( , ); 第三象限:( , );第四象限:( , )

○2在坐标轴上的点,其坐标特征: X轴: Y轴: 跟踪练习: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a,b)在第二象限,则点Q(1-a,-b)在象限。 ○2若点M(m-3,m+1)在Y轴上,则点M的坐标为;若点M在X 轴上,则点M的坐标为。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m2+1)一定在第象限。 问题二: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绘以下三个点的坐标位置,并回答下列问题。 A(2,4);B(-2,4);C( 2,-4) ○1A点与B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有什么特殊之处? ○2B点与C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有什么特殊之处? ○3A点与C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有什么特殊之处? 归纳总结: ①A与B点关于对称,其坐标变化规律是: ②B与C点关于对称,其坐标变化规律是: ③A与C点关于对称,其坐标变化规律是: 跟踪练习: ○1点P(2,-3)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为(,),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为(,),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为(,) ○2若点A(1-a,3b+2)与点B(-2,-3)关于Y轴对称,则a= ,b=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规律问题经典练习题

【题型6】坐标中的规律问题 已知,点A(-2,3)、B(4,3)、C(-1,-3). (1)求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 (2)求点C 到x 轴的距离. (3)求△ABC 的面积. (4)观察线段AB 与x 轴的关系,若点D 是线段AB 上一点,则点D 的纵坐标有什么特点? 【变式训练】 1.如图,写出平行四边形ABCD 的顶点A 和顶点B 的坐标,并判断A 与B 、C 与D 的坐标有什么关系.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蚂蚁从原点O 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个单位.其行走路线如下图所示. (1)填写下列各点的坐标:A 4( , ),A 8( , ),A 12( , ); (2)写出点A 4n 的坐标(n 是正整数) ; (3)蚂蚁从点A 100到点A 101的移动方向是 .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横坐标为整数的点,其顺序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排列,如(1,0),(2,0),(2,1),(1,1),(1,2),(2,2),…,那么第23个点的坐标是 . 4.小明在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突发奇想,画出了这样的图形(如图),他把图形与x 轴正半轴的交点依次记作A 1(1,0),A 2(5,0),…,A n ,图形与y 轴正半轴的交点依次记作B 1(0,2),B 2(0,6),…,B n ,图形与x 轴负半轴的交点依次记作C 1(-3,0),C 2(-7,0),…, O 1 A 1 A 2 A 3 A 4 A 5 A 6 A 7 A 8 A 9 A 10 A 11 A 12 x y

C n ,图形与y 轴负半轴的交点依次记作 D 1(0,-4),D 2(0,-8),…,D n .经研究,他发现其中包含了一定的数学规律. 请你根据其中的规律完成下列题目: (1)请分别写出下列各点的坐标:A 3 ,B 3 ,C 3 ,D 3 ; (2)请分别写出下列各点的坐标:A n ,B n ,C n ,D n ; (3)请求出四边形A 5B 5C 5D 5的面积. 6.如图,将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OAP 沿x 轴正方向连续翻转2008次,点P 依次落在点1232008P P P P ,,, ,的位置,则点2008P 的横坐标为 . 7.如图,已知A l (1,0)、A 2(1,1)、A 3(-1,1)、A 4(-1,-1)、A 5(2,-1)、….则点A 2007 第3题 第4题 第6题

坐标转换方法

经纬度转西安80坐标系坐标转换方法 一、分带划分 1.我国采用6度分带和3度分带: 1∶2.5万及1∶5万的地形图采用6度分带投影,即经差为6度,从零度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每个经差6度为一投影带,全球共分60个带,用1,2,3,4,5,……表示.即东经0~6度为第一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6~12度为第二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9度。 1∶1万的地形图采用3度分带,从东经1.5度的经线开始,每隔3度为一带,用1,2,3,……表示,全球共划分120个投影带,即东经1.5~ 4.5度为第1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4.5~7.5度为第2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6度.我省位于东经113度-东经120度之间,跨第38、39、40共计3个带,其中东经115.5度以西为第38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14度;东经115.5~118.5度为39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17度;东经118.5度以东到山海关为40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20度。

地形图上公里网横坐标前2位就是带号,例如:1∶5万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2 0345486,其中20即为带号,345486为横坐标值。 2.当地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 六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当地中央经线经度=6°×当地带号-3°,例如: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20345,其所处的六度带的中央经线经度为:6°×20-3°=117°(适用于1∶2.5万和1∶5万地形图)。 三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中央经线经度=3°×当地带号(适用于1∶1万地形图)。 3、如何计算当地的中央子午线? 当地中央子午线决定于当地的直角坐标系统,首先确定您的直角坐标系统是3 度带还是6度带投影公式推算: 6度带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当地经度/6=N;中央子午线L=6 * N (带号)当没有除尽,N有余数时,中央子午线L=6*N - 3 3度带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当地经度/3=N;中央子午线L=3 X N 我国的经度范围西起73°东至135°,可分成 六度带十一个(13号带—23号带),各带中央经线依次为(75°、81°、 (1) 23°、129°、135°); 三度带二十二个(24号带—45号带)。各带中央经线依次为(72°、75°、……132°、135°); 六度带可用于中小比例尺(如1:250000)测图,三度带可用于大比例尺(如1:10000)测图,城建坐标多采用三度带的高斯投影 二、以以下经纬度为例:

图形与坐标练习 知识点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第三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归纳 1、有序数对: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 与b 组成的数队,叫做有序实数对。 记作(a ,b ); 注意:a 、b 的先后顺序对位置的影响。 2、平面直角坐标系:我们可以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 角坐标系。 水平的数轴称为x 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 竖直的数轴称为y 轴或纵轴,取向上方向为正方向 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3、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P (x ,y ) 第一象限:x>0,y>0 即(+,+) 第二象限:x<0,y>0 即(-,+) 第三象限:x<0,y<0 即(-,-) 第四象限:x>0,y<0 即(+,-) 横坐标轴上的点:(x ,0) 即:x 轴上的点,纵坐标y 等于0; 纵坐标轴上的点:(0,y ) 即:y 轴上的点,横坐标x 等于0; 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平行于x 轴(或横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 平行于y 轴(或纵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 4、距离问题:点(x ,y )距x 轴的距离为︱y ︱ 距y 轴的距离为︱x ︱ 距原点的距离为22x y + 坐标轴上两点间距离:点A (x 1,0)点B (x 2,0),则AB 距离为 ︱x 1-x 2︱ 点A (0,y 1)点B (0,y 2),则AB 距离为 ︱y 1-y 2︱ 坐标系中任意两点(x 1,y 1),(x 2,y 2)之间距离为 22)()(2121y y x x -+- 6、角平分线问题:若点(x ,y )在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则x=y (第一、三象限角平 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同;) 若点(x ,y )在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则x=-y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 纵坐标相反。) 7、对称问题:两点关于x 轴对称,则x 同,y 反(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 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y 轴对称,则y 同,x 反(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 原点对称,则x 反,y 反(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8、中点坐标 :点A (x 1,0)点B (x 2,0),则AB 中点坐标为 (2 x 21x + ,0)

难点探究专题: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选做)

难点探究专题: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选做) ——掌握不同规律,以不变应万变 ◆类型一沿坐标轴运动的点的坐标的探究 1.如图,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16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________. 2.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点A(1,0)第1次跳至点A1(-1,1),第2次跳至点A2(2,1),第3次跳至点A3(-2,2),第4次跳至点A4(3,2)……依此规律跳下去,点A第100次跳至的点A100的坐标是________. 第2题图 第3题图 3.★如图,一个动点在第一象限内及x轴、y轴上运动,第1分钟从原点运动到(1,0),第2分钟内从(1,0)运动到(1,1),然后它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来回运动(在第一象限内运动时,运动方向与x轴或y轴平行),且每分钟移动1个单位长度. (1)当动点所在位置是(2,2)时,所经过的时间是________; (2)在第2016分钟时,这个动点所在位置的坐标是________. ◆类型二绕原点呈“回”字形运动的点的坐标的探究 4.(甘孜州中考)如图,正方形A1A2A3A4,A5A6A7A8,A9A10A11A12,…(每个正方形从第三象限的顶点开始,按顺时针方向顺序,依次记为A1,A2,A3,A4;A5,A6,A7,A8;A9,A10,A11,A12;…)的中心均在坐标原点O,各边均与x轴或y轴平行,若它们的边长依次是2,4,6,…则顶点A20的坐标为________. 第4题图 第5题图 5.★如图,一甲虫从原点出发按图示方向作折线运动,第1次从原点到A1(1,0),第2次运动到A2(1,1),第3次运动到A3(-1,1),第4次运动到A4(-1,-1),第5次运动到A5(2,-1)……则第2015次运动到的点A2015的坐标是________. ◆类型三图形变化的点的坐标的探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