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冶炼技术进步与发展

铜冶炼的现状及其发展状况

铜冶炼的现状及其发展状况 林程星 (江西理工大学冶金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 摘要:目前铜冶金工业仍然是以火法为主。而近年来铜的湿法冶金技术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低品位氧化矿的处理、废铜资源的回收等方面。本文主要介绍了铜冶金的火法以及湿法冶炼的工艺和发展状况。 关键字:铜冶金湿法冶金火法冶金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pper metallurg y Chengxing Lin (School of Nonferrous Metallurgy,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Ganzhou Jiangxi,341000) Abstract: At present,the copper thermometallurgy is still the main method used in copper metallurgy industry. But in recent years, the copper hydrometallurgy technology , which is more and more widely applied in low grade oxidized ore processing, waste resources recovery etc, has attracted people’s great interest.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process and development of thermometallurgy and hydrometallurgy of copper. Keywords: Copper metallurgy , thermometallurgy, hydrometallurgy 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材料,特别是在电气工业方面应用更是广泛。对于中国铜工业来说,大力发展中国铜工业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迫切需求。目前,我国是全球铜消费量位居首位的国家,同时也是铜加工工业大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因此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探索我国铜冶金技术行业发展的路子非常重要。目前国内外的铜冶炼技术的发展主要还是以火法冶炼为主,湿法为辅。铜的火法生产量占总产量的80%左右。目前,全世界约有110座大型火法炼铜厂。其中,传统工艺(包括反射炉、鼓风炉、电炉)约占1/3;闪速熔炼(以奥托昆普炉为主)约占1/3;熔池熔炼(包括特尼恩特炉、诺兰达炉、三菱炉、艾萨炉、中国的白银炉、水口山炉等)约占1/3。下面主要介绍火法和湿法炼铜的现状和发展状况。 1、火法冶炼铜的现状及发展 目前火法熔炼技术发展迅速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铜工业生产中已明确提出清洁生产的目标。环境意识要求清洁的生产工艺, 即工艺过程中极少排放废物, 对火法炼铜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叙述了目前世界火法炼铜的主要工艺、工业生产实例及进展情况, 对现代铜冶金新方法:闪速熔炼、熔池熔炼以及其它熔炼技术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并指出了铜火法冶炼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主要技术发展方向。 1.1火法炼铜主要工艺 火法炼铜主要包括: 铜精矿的造锍熔炼,铜锍吹炼成粗铜,粗铜火法精炼,阳极铜电解精炼。经冶炼产出最终产品-电解铜(阴极铜)。目前世界铜冶炼厂使用的主要熔炼工艺为闪速熔炼和熔池熔炼。在熔池熔炼工艺中,精矿被抛到熔体的表面或者被喷入熔体内,通常向熔池中喷入氧气和氮气使熔池发生剧烈搅拌,精矿颗粒被液体包围迅速融化,因此 ,使含有氧气的气泡和包裹硫化铜/铁的溶液发生质量传递。而闪速熔炼中的干精矿是散布在氧气和氮气的气流中的,精矿中所含的硫和铁发生燃烧,在熔融颗粒进入反应空间时即产生熔炼和吹炼。当这些颗粒与

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

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 摘要: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盲目的科技进步也给人类的发展带来种种弊端。推动社会发展应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合理运用科学技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科学技术、人类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 社会发展是一个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而科学技术一直贯穿于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在人类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科技在各个不同的层次、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 一、科技的进步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程度 (一)科技进步改变了生产力要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科技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素质。劳动者通过学习和教育的方式掌握科技,转化为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从而能够使其更好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职能。我作为一名人力资源工作者,工作内容全部基于hr系统,这使得员工信息更加完善、系统化;办公流程的信息化让工作更加规范,责任到人,有据可查,提高效率。 2.科技进步创新了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状况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最重要的客观尺度,而这也是科学技术的产物。17、18世纪力学和机械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一系列工具机和蒸汽机的发明,实现了机械化生产;19世纪电磁学和电气技术的发展,促使了发电机和电机的发明,奠定了电气化基础;20世纪的电子学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直接带动了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机等的发明,推动了生产过程自动化的进程。 3.科技进步扩大了劳动对象的范围。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们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新能源,创造出自然界本来不存在的东西,突破了传统的劳动对象的束缚。 (二)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了社会革命力量的发展。 纵观社会发展史,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使社会经济关系的相应变化,甚至产生新的社会形态。马克思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也就是说,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生产关系的变革创造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三)科技进步提升了人类的认知能力,推动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自然科学是人类思想解放和进步的强大精神武器,影响人类的社会生活,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科学使人类思维方式科学化,文化观念革命化、精神文化现代化。

铜冶炼三种方法

目前,中国已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炼铜新工艺有:闪速炉熔炼、艾萨熔炼、奥斯麦特熔炼、诺兰达熔炼等。国内自主创新的有白银法熔炼、金川合成炉熔炼、东营方圆的氧气底吹熔炼。后3种都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这7种也算世界上较先进的炼铜法。通过多年的实践,国外的先进技术尚存不足之处,分述如下: 1、双闪速炉熔炼法: 投资大,专利费昂贵,熔剂和原料先进行磨细再进行深度干燥,需额外消耗能源这不尽合理。熔炉产出的铜硫需要水碎再干燥再细磨,工序繁杂。每道工序均难以保证100%回收率,会产生部分机械损失;热态高温铜锍水碎物理热几乎全部损失,水碎后再干燥,再加上炉内大量水套由冷却水带走热量,热能利用也不尽合理。铜锍水碎需要大量的水冲,增加动力消耗。破碎、干燥要增加人力和动力的消耗。这些都是多年来该工艺没有得到大量推广的重要原因。 2、艾萨法和澳斯麦特法均属于顶吹冶炼系列: 顶吹都要建立高层厂房,噪音大、高氧浓度低烟气量大、顶吹的氧枪12米长,3天至一周要更换一次,不锈钢消耗量大、投资大、操作不方便。都用电炉做贫化炉,渣含铜一般大于%不合国情。 3、三菱法的不足 4个炉子(熔炼炉、贫化电炉、吹炼炉、阳极炉)自流配置,第一道工序的熔炼炉需要配置在较高的楼层位置,建筑成本相对较高,炉渣采用电炉贫化,弃渣含铜量达%~%,远远高于我国多数大型铜矿开采的矿石平均品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4、诺兰达和特尼恩特连续吹炼法,尚在工业试验阶段。 诺兰达是侧吹、要人工打风眼、劳动强度很大、风眼漏风率达10%~15%。有很大噪音、操作条件不好、冶炼环境不理想。如果掌握不好容易引起泡沫渣喷炉事故。 综上所述,让我们来寻求新的冶炼工艺,在不断的探索中发现新途径。 氧气底吹炉炼铅、炼铜最早是湖南水口山和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共同研发在水口

铜冶炼的主要安全技术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5072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铜冶炼的主要安全技术详 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铜冶炼的主要安全技术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铜冶炼以火法炼铜为主,火法炼铜大致可分为三步,即选硫熔炼——吹炼——火法精炼和电解精炼。铜冶炼安全生产的主要特点是: ①工艺流程较长,设备多; ②过程腐蚀性强,设备寿命短; ③“三废”排放数量大,污染治理任务重。铜冶炼是一个以氧化、还原为主的化学反应过程,设备直接或间接受到高温或酸碱浸蚀影响,为延长设备寿命,应采取如下措施:

①选用优质、耐高温、耐腐蚀的设备; ②贯彻大、中、小修和日常巡回检查制度; ③采取防腐措施; ④提高操作工人素质,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等工作。铜冶炼原料主要是硫化铜精炉,硫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二氧化硫进人烟气,回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制取硫酸是污染治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对废渣的综合利用有多种渠道,可用于生产铸石、水泥、渣硅等建筑材料,也可用作矿坑填充料。废水除含有重金属离子外,还含有砷、氟等有害杂质,常用中和沉淀法或硫化沉淀法将其中的重金属离子转化为难溶的重金属化

对铅冶炼技术及进步的展望

对铅冶炼技术及进步的展望 铅冶炼技术是确保铅金属产量的重要载体。本文从常见的铅冶炼技术入手,分析了铅冶炼技术中较为先进的闪速炼铅技术,并对其未来的进步进行了展望。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交流,以不断促进铅冶炼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而更好地满足低碳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发展对铅金属消费的需要。 标签:铅冶炼技术闪速炼铅技术进步展望 目前,已经进入节能环保的新时期,如何在确保达到节能目标的同时保证铅产量的需要,已成为新时期背景下的铅冶炼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因而在做好铅冶炼技术分析的基础上,还应对现有的铅冶炼技术进行改进,进而促进铅冶炼技术进步的同时达到上述的双重目标。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此展开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1基于铅冶炼技术现状的几点概述 1.1常见的铅冶炼技术 在我国铅冶炼行业中,常见的铅冶炼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利用烧结—鼓风炉进行铅冶炼;二是卡尔多炉铅冶炼技术;三是澳斯麦特铅冶炼技术;四是氧气底吹熔池铅冶炼技术;五是水口山铅冶炼技术;六是基夫赛特铅冶炼技术;七是HUAS闪速铅冶炼技术。其中,烧结—鼓风炉铅冶炼技术最为落后,且能耗大,但由于经济性强,因而目前仍广泛应用,而基夫赛特铅冶炼技术和HUAS 闪速铅冶炼技术是最为先进的铅冶炼技术。 1.2闪速铅冶炼技术的特点 在上述的多种铅冶炼技术中,基夫赛特铅冶炼技术和HUAS闪速铅冶炼技术均属于闪速炼铅技术。因而为了促进铅冶炼技术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对闪速炼铅技术的改进,但是在改进之前,必须对其特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就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来看,该技术具有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原料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应用过程中,不仅可以利用闪速熔炼炉对品位较低的铅精矿进行直接处理,而且还能在对铅精矿进行处理的同时配以相应的锌浸出渣,进而达到铅锌联合生产的目的。 二是烟气量很小。在利用闪速铅冶炼技术进行铅冶炼时,由于主要选用高富氧、纯氧等进行冶炼,不仅能够降低氮气升温过程中热量的消耗,而且能有效的降低烟气量,尤其能将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提升[1]。 三是风压低且运行成本低廉。在铅冶炼过程中应用闪速铅冶炼技术,所采用的风压为20千帕左右,其运行的风压远比上述其余五种工艺所采用的风压要低,

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发展经济学论文 ——论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经济1201班 周婷(20120192)

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马克思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把技术进步推动生产力高度发展看成所有形式的社会进步的原动力,马克思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消耗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作用物的力量.....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生产力的这种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来源于社会内部的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所以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但众家统一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根本源泉,加快技术进步是获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途径。 那么,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否真的如此呢?由于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结构变革等内容,因此考察影响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时,除了考察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以外,同时还要考察一些促进结构变革的重要因素。所以我认为二者的关系可从两大方面分析。1.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2.技术进步与经济结构变迁的关系。 首先我们要明确技术进步的概念。技术是用来生产商品和劳务的手段与方法的总和,既包括生产工艺、技能和生产工具,也包括组织管理方法和决策手段等。而技术进步则泛指技术的各个构成因素及其结合方式的变化,这种变化能导致生产能力的提高。从技术进步的概念中我们不难看出技术进步既是渐进的又是突变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既然技术是一类知识的总和,那么技术进步就是此类知识的积累和扩展。当一种技术的运用达到一种量的积累的时候,则会发生质的突变;技术随着时间一点一滴的积累却是一种渐进性的进步的过程,为技术发生突变积累势能。这是技术进步的一个特征。此外技术进步的另一个特性在于其要素报酬递增且这种递增是不可逆的。即技术进步必然能够带动经济发展且这种发展是不可逆的。 根据其特征,我们可以得出技术进步可以推动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促进经济效益提高以及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结论。据统计在我国,技术进步在推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例是不断上升的。其次在决定经济效益提高的诸因素中,技术进步起着重要作用。首先,它可以改进产品或工程设计,开发或推广新

全球铜冶炼新技术简述pdf

全球铜冶炼新技术简述 冶炼是萃取冶金的一种形式,其主要用途是从矿石中生产一种金属。这包括从铁矿石中萃取铁,从铜矿石中萃取铜,以及从其他矿石中萃取其他基本金属。 冶炼不仅仅是从矿石中熔炼出来金属,大多数矿石提炼出来的是金属的化合物,含有多种元素,例如氧(一种氧化物),硫(一种硫化物),或者碳和氧在一起(一种碳酸盐)。为了生产金属,这些化合物必须经过一个化学反应,所以冶炼是利用适合的还原物质和那些氧化的元素结合来分离金属。 从历史上讲,第一次冶炼工艺采用碳(木碳形式)还原锡(SnO2)、铜(CuO)、铅(PbO)以及铁(Fe2O3)。在所有这些反应中还原剂实际上是一氧化碳(CO),当木碳和氧化物仍是固态时,它们互相之间不能发生反应。对于铜和铅来讲,主要的矿石是硫化物,即:CuS2和PbS。这些硫化物必须先在空气中焙烧转化成氧化物。 锡和铅 很久以前,第一批冶炼的金属是锡和铅。公元前6500年,土耳其安纳托利亚的Catal H?yük发现铸铅珠,这比发明文字还早几千年,却没有记载铸铅球是如何冶炼出来的。然而,在偶然的机遇中将矿石放入木材火里,于是就冶炼出来锡和铅。 铜和青铜 在锡和铅之后,下一个要冶炼的金属似乎就是铜,如何发现铜仍存在很大争议。人们猜测铜的第一次冶炼是在陶器窑里进行的。在欧洲和近东最早发现铜冶炼是在伊朗,距今约公元前6000年,第一个冶炼铜的人工制品是在Can Hasan发现的一个权杖头。而铜冶炼最早的依据要追溯到公元前5500年到公元前5000年之间,在塞尔维亚的普罗科尼克(Plocnik)和拜罗沃德(Belovode)发现的,而现代铜的冶炼工艺经历了技术的更新。 无碳冶炼技术 最近,完全拥有自主技术产权的铜冶炼技术通过了中国有色金属协会在山东东营组织的专家审查,实现了在铜冶炼工艺的第一个碳零排放,并且开启了中国有色工业低碳发展的新途径。 专家们相信,无碳铜冶炼技术在主要技术参数上比以前的铜冶炼技术都好,经济和技术方面具有方便,低成本,环保和灵活度上都具有优势。已经证明无碳铜冶炼技术非常适合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的技术更新。 Xstrata铜冶炼技术 Xstrata的ISA SMELT铜冶炼技术的提供了一种创新,高强度,低成本浸没式喷枪冶炼技术工艺,操作简单,可以用于铜和铅冶炼,ISA SMELT主要用于铅和铜冶炼和吹炼生产,在全球应用,包括澳大利亚、美国、比利时、

第六章 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资源篇 第六章 ●技术进步 ●与经济发展 本章主要内容 ●6.1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6.2技术选择与经济发展 ●6.3技术引进与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要改变贫穷落后的状态,必须解决资本缺乏的问题。但技术进步 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 第一节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这个世界从工业革命以来区别于以往世界的不同点就是,它把科学和技术 系统地、经常地、逐步地应用于商品生产和服务业方面。” ●------罗斯托 一、技术进步的含义及其类型 ●技术是用来生产商品和劳务的手段和方法的总和,既包括生产工艺、技能和 生产工具,也包括组织管理方法和决策手段。 ●技术进步泛指技术的各个构成因素及其结合方式的变化,这种变化能够导致 生产能力的提高。 ●技术进步包括技术进化和技术革命两层含义。 技术进步的类型 ●希克斯根据技术进步对资本和劳动的影响程度的差异,将技术进步分为劳动 节约型、资本节约型和中性型三类。 ●哈罗德的中性技术进步,指发生技术进步后,使利润率保持不变的增大的资 本劳动比率K/L,其相应的资本-产出比率K/L也保持不变。 二、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表明,技术进步是推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和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1、技术进步是推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经济增长可以由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而实现,也 可以由这些投入要素产出效率的提高来实现。 ●技术进步可以降低某种生产要素的使用比例,从而节约资源; ●技术进步还可以改变资源结合的方式,提高生产效率,。 ●经济学理论历来重视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肯定了外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而新经济增长理论则将技术进步内生化,认为技术或知识是经济系统的一个 中心部分,技术的增长与资本、劳动等要素的增长成正比例,投资可以使技术更有价值,技术则可以提高投资的收益,投资与技术的良性互动关系是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主要动力。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安徽省安庆市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二模)语文 (解析版)

安徽省安庆市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二模)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率先掌握铜冶炼技术之后,华夏民族逐渐发展出闪烁着民族文化精神和鲜明美学特质的金属艺术。 金属艺术熔炼着民族历史。《左传》记述,夏朝君主夏启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鼎,刻以各州形胜之地和奇异之物,以一鼎象征一州,于是九州定鼎成为夏王问鼎天下的标志。金属艺术凝聚着技术进步。汉代长信宫灯不仅外观精美雅致,更是一件科学性、艺术性与实用性高度结合的艺术作品:灯壁可开合转向,以调节灯光的强弱和方向,灯烟经执灯宫女铜像右臂进入中空的体内,再进入盛水的灯座中,避免污染空气。精美绝伦的制作工艺和巧妙独特的艺术构思令人叹为观止。金属艺术也承载着一文化交流。唐代墓金舞马街杯银壶就是不同民族文化交融的物证。汉代丝绸之路带来中亚和西亚的金银器加工技术,与中原的技法交流融合,在唐代达到新的高度。得益于精湛的捶探技法,银壶上骏马的细节才能表现清晰,口鼻眼的轮廓、躯干的肌肉线条都历历可见,形象呼之欲出。而皮囊形的壶身,显然是借鉴了游软民族的器物形制。能工巧匠们萃取了各民族的艺术精华,创造出国宝级艺术珍品。 【这一段告诉我们的是一种时间和技艺的传承,而非对比。这里没有强调对比。】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发展,我国古代金属艺术的工艺技巧日趋精湛,作品更加注重装饰性,强调复杂的手工技法,艺术风格越来越华丽繁复。加之金属属于贵重材质,特别是黄金和白银是古代稀有的材料,用金银等加工制成的金属艺术品,更是华美珍贵的质料与精致繁复的技艺的结晶,具有市场和艺术的双重价值。工业革命的兴起推动世界的现代化进程,科技的飞速进步、机械化大生产的普及使得各类金属制品进入寻常百姓家,通信的发达和国际交往的频繁使得东西方艺术风格交流碰撞【承载文化交流是有的。】,追求简洁几何化的现代审美风格逐渐风靡。而对于传统手工艺价值的反思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随之兴起,当代金属术在手工艺与机械工艺的碰撞之下应运而生。 当代金属艺术,一方面重视体现传统手工艺的审美价值,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对非完美的宽容、对过程的展示和对感性的释放,另一方面不断汲取机械工艺的优长,将新材料、新技术引入金属艺术创作,使金属艺术创作的材质从传统拓展到各类合金乃至综合材料,金属艺术工艺从传统发展到先进机械工艺乃至3D打印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当代金属艺术上承民族传统工艺的精神,下启独立审美表达、先进工艺技术与国际融合创新的木来。 (节选自王晓听《熔古铸今话金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夏启命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鼎,于是一鼎象征九州就成为夏王统治天下的标志。【概念错位。九州定鼎成为夏王问鼎天下的标志。偷换概念,用“一鼎象征九州”偷换了原文“以一鼎象征一州,九州定鼎”,】B.汉代长信宫灯外观精美雅致,它的制作工艺和独特艺术构思至今仍然无法企及。【当然企及了。曲解文意,原文“令人叹为观止”曲解为“至今仍然无法企及”】 C.唐代婆金舞马衔杯银壶萃取各个民族的艺术精华,它属于我国国宝级艺术珍品。 D.古代只有【错】用金银加工制成的艺术品,才算质料华美珍贵与技艺精致繁复的结晶。【原文“用金银等”缩小为“只有用金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文章阐明了金属艺术发展意义,即熔炼民族历史、凝聚技术进步与承载文化交流。【“通信的发达和国际交往的频繁使得东西方艺术风格交流碰撞”说明承载文化交流是有的。】

铜冶炼基础知识

冶金概论讲义 1 冶金基本知识 1.1 冶金的概念及冶金方法分类 冶金就是从矿石或二次金属资源中提取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用各种加工方法制成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材料的过程和工艺。 冶金的技术主要包括火法冶金、湿法冶金以及电冶金, 根据冶炼金属的不同,冶金工业又了可以分黑色冶金工业和有色冶金工业,黑色冶金主要指包括生铁、钢和铁合金(如铬铁、锰铁等)的生产,有色冶金指后者包括其余所有各种金属的生产。 1.2 火法冶金 火法冶金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的冶金过程。矿石或精矿中的部分或全部矿物在高温下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生成另一种形态的化合物或单质,分别富集在气体、液体或固体产物中,达到所要捉取的金属与脉石及其它杂质分离的目的。实现火法冶金过程所需热能,通常是依靠燃料燃烧来供给,也有依靠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来供给的,比如,硫化矿的氧化焙烧和熔炼就无需由燃料供热;金属热还原过程也是自热进行的。火法治金过程没有水溶液参加,所以又称为干法冶金。火法冶金是提取金属的主要方法之一,其生产成本一般低于湿法治金。 火法冶金包括:干燥、焙解、焙烧、熔炼,精炼,蒸馏等过程。 1.3 湿法冶金 湿法冶金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冶金过程。湿法冶金温度不高,一般低于100℃,现代湿法冶金中的高温高压过程,温度也不过473K左右,极个别情况温度可达573K。 湿法冶金包括:浸出、净化、制备金属等过程。 (1)浸出用适当的溶剂处理矿石或精矿,使要提取的金属成某种离子(阳离子或络阴离子)形态进入溶液,而脉石及其它杂质则不溶解,这样的过程叫浸出。浸出后经沉清和过滤,得到含金属(离子)的浸出液和由脉石矿物绢成的不溶残渣(浸出渣)。对某些难浸出的矿石或精矿,在浸出前常常需要进行预备处理,使被提取的金属转变为易于浸出的某种化合物或盐类。例如,转变为可溶性的硫酸盐而进行的硫酸化焙烧等,都是常用的预备处理方法。 (2)净化在浸出过程中,常常有部分金属或非金属杂质与被提取金属一道进入溶液,从溶液中除去这些杂质的过程叫做净化。

中国铜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铜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铜加工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铜材生产国和消费国,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发展环境,铜加工产业积极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保持了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目前,铜产业加工能力不断提升,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国产化水平不断提高,整个行业呈现了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同时也应看到,全行业仍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附加值较低等问题,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为更好抓住这一重要机遇,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首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了建设 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提出十个重点领域和五个重大工程,其中新材料是重点推进领域之一。去年年底,国务院成立了23个部门组成的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马凯副总理担任组长。今年年初,又组建了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国务院从加强统筹协调、聚焦发展重点、提高创新能力、完善平台建设、拓展应用领域、营造发展环境等方面部署了工作重点,中央和地方都在全力推进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 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促进有色金属工业 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将“精密电子铜带、铜镍合金板

带材、高性能铜箔”列为了着重发展的关键基础材料。铜加工行业应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按照建设制造强国目标的总体要求,加快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在保持传统电力、家电等领域稳定发展外,积极与新能源汽车、电子等领域合作,开发新兴产业用铜材,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抢占高端市场。 中国铜产业基本概况 2016年,我国铜采矿企业共274家,资产总额1040亿元、负债率58%,主营业务收入668亿元;铜冶炼企业209家、资产总额4668亿元,负债率%,主营业务收入8506亿元;铜加工(包括铜线、铜板带、铜箔、铜管、铜棒等)企业1302家,资产总额4004亿元,负债率%,主营业务收入10071亿元。全国铜行业主营业务收入19245亿元,与整个有色金属行业比较,铜产业资产占全国有色行业总量的23%,收入占35%。我国铜产业储量总额3000万吨,全球占比4%,排名世界第六;铜矿 产量161万吨,全球占比10%,排名世界第二。以下三类总量均为世界排名第一,分别是铜精矿产量766万吨,全球占比34%;铜精矿消费量1030万吨,全球占比46%;铜材产量1682万吨,全球占比65%。 目前,我国铜矿分布由原五大基地为主,逐渐扩展到向西部地区延伸,如内蒙古、新疆、西藏等。铜冶炼行业除了在四大资源基地分布外,在沿海地区(山东、广西)在铜冶炼分布的比重在加大。铜加工行业分布部分由发达省份地区向中部地区转移和上游生产基地转移。

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

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这样说,没有科学技术,就没有人类的现代文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强烈冲击着社会的各个角落,改变着社会生态环境。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条件、状况和环境,有利于社会生态的发展;另一方面,某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使用又导致生态环境污染和巨大灾难,危害社会生态的发展。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使用对社会生态的这种二重性影响,并加以调控、限制和消除。这样,我们才可能在21世纪的现代文明时代,建造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1科技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社会生态既包括自然因素构成的生态环境,也包括人类活动形成的生态环境。而人类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程度,突出体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上。因此,重视科学技术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毫无疑问是需要引起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1.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马克思把科学技术纳入生产力范畴,他认为科学技术在知识形态上是一般社会生产力,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一旦科学并入生产过程,这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就会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结合时代的发展,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他认为,实现人类的希望靠科学,第三世界摆脱贫困靠科学,维护世界和平靠科学。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也是不行的。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驱动力,而且,它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基础之一。人类只有依靠科技能力、科学精神和理性才能确保全球、全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每一个领域都有对科学技术的要求。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中,科学技术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1. 2科技发展与人类生态环境的质量变化的关系 当今世界,尤为引人注目的变化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生产力的大大提高,经济规模的空前扩大。只有科技的发展和普及,才能使单位生产量的能耗、物耗大幅度下降,才能不断地开拓新的能源和材料,才能实现既减少投入,又能增加产出的理想发展模式,进而使发展越来越减少对资源、能源的依赖性,并相应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人类通过采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开发自然资源,使资源范围从深度和广度两维拓展,低科技水平下的非资源变成高科技时代的资源,诸如核能技术的进步,使原子潜能变为有效的能源。高科技的投入也使环境系统发生变化,太空技术的发展,使外空环境改变;另一方面,科技进步也使环境的有效保护更加先进、合理。改善生态环境的质量,防治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样也需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绿色的森林不断消失,臭氧层出现巨大空洞,全球气候异常,都是人类活动不符合自然界发展规律带来的恶果,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技术应用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最终还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来解决。例如,解决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科学技术都是关键因素。人类对气候变化、资源消耗增长率、人口动态和环境退化等领域的了解,正在通过科学研究不断深入。制定长期发展战略,需要考虑这些领域及其相关领域的变化情况,更好地了解地球生态系统的陆地、海洋、大气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水、养分和生物地球化学循坏和能量流动,以便更精确地了解地球的负荷能力及其如何对人类活动施加的压力进行反应。依靠科学可以健全和完善环境与发展管理政策。只有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人类才能解决人口激增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才能协调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当前,一些发达国家就是依靠先进的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已经消除和控制了其主要的工业污染,同时加强了对自然生态的保护,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使当地居民生活在蓝天碧水的环境之中。 总之,科学技术发展是改变人类社会生态环境的根本因素,而人类社会生态环 境得到改善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终结果。 2科技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正如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样,任何科学技术的使用都会导致生态平衡的失调。一方面,科学技术应用过程所取得的任何成果都是因为改变了自然状态下物质循环过程,造成某个点上的失调而取得的;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成果与破坏是其

铜冶炼的主要安全技术(新编版)

铜冶炼的主要安全技术(新编 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038

铜冶炼的主要安全技术(新编版) 铜冶炼以火法炼铜为主,火法炼铜大致可分为三步,即选硫熔炼——吹炼——火法精炼和电解精炼。铜冶炼安全生产的主要特点是: ①工艺流程较长,设备多; ②过程腐蚀性强,设备寿命短; ③“三废”排放数量大,污染治理任务重。铜冶炼是一个以氧化、还原为主的化学反应过程,设备直接或间接受到高温或酸碱浸蚀影响,为延长设备寿命,应采取如下措施: ①选用优质、耐高温、耐腐蚀的设备; ②贯彻大、中、小修和日常巡回检查制度; ③采取防腐措施; ④提高操作工人素质,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等工作。铜冶炼原

料主要是硫化铜精炉,硫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二氧化硫进人烟气,回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制取硫酸是污染治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对废渣的综合利用有多种渠道,可用于生产铸石、水泥、渣硅等建筑材料,也可用作矿坑填充料。废水除含有重金属离子外,还含有砷、氟等有害杂质,常用中和沉淀法或硫化沉淀法将其中的重金属离子转化为难溶的重金属化合物,废水经过净化后,回收重复利用,同时将沉淀物或浓缩液返回生产系统或单独处理,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对含尘烟气,要完善收尘设施,严格管理,提高收尘效率;对泄漏的含铜溶液和含铜废水,集中回收处理。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集训(四) 创新与发展中外历史上的科学革命与技术进步

集训(四)创新与发展:中外历史上的科学革命与技术进步 现代国际上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就是科技。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石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的演变,每一次重大的科学革命与技术进步,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回顾中外历史上的科学革命与技术进步,我们可以得出如下认识: (1)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2)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劳动对象的扩展,都要依靠科学技术;(3)一种新的制度的确立和巩固,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4)我们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1.(2019·四川宜宾三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陆上丝绸之路沿途气候异常干燥,地形复杂,加之骆驼、马匹运载有限,更为严峻的是唐朝与吐蕃及西亚阿拉伯国家的冲突剧增。安史之乱后,“国家用度”尽仰江淮。宋朝与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政府转而在广州、泉州等12处设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并利用先进技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海上,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16世纪初,葡萄牙人开辟了从大西洋越过非洲自西而东进入亚洲的新航线,海上丝绸之路愈加发达。最终绿洲古路遭到遗弃,失去了传统价值。 ——据费正清《剑桥中国古代史》等整理材料二1876年,由英、美合谋,擅自修建了中国第一条营运铁路——吴淞铁路,随后,清政府出银赎回并拆除,将修建铁路、应用蒸汽机车视为“奇技淫巧”。此后几十年里,受限于民族工业落后及战乱的影响,中国铁路事业发展缓慢,全国铁路缺干少支。到1949年,中国的机车分别出自9个国家30多家工厂,人称中国是“万国机车博物馆”。由此看出,中国距现代式的模式之形成,尚去甚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1981年的32年内,中国共修建了38条新干线和67条新支线,铁路线逐渐向西北、西南落后边远地区延伸,初步形成了铁路网络,并开始修建双线铁路以及自制蒸汽、内燃、电力机车,带动与之相关制造业的发展。1996年,修建京九铁路,大量使用本地劳动力,这改变了他们离家不离乡的局面,同时也使“北煤南运”“南粮北运”的瓶颈现状得以改观。2007年,CR系列动车诞生,高铁从上海到杭州的路程时间缩短为40分钟,人们可以工作在上海,住在杭州,这一发展还使原本独立的城市文化景点逐渐形成一个整体。2017年,中国自主研发出了“复兴号”动车,中国高铁驶向了世界最高水平的舞台。 ——据白寿彝《中国交通史》、李京文《铁道与发展》等整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时空大挪移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铁路交通建设较近代有哪些发展并分析其影响。 (3),谈谈你对中国交通发展是“一个国家和一段历史”的认识。 第(1)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时空大挪移的主要因素需要从旧路弊端、政权对峙(旧路受阻)、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发展)、技术进步、政策(政府)支持、外因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第①小问根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1981年的32年内,中国共修建了38条新干线和67条新支线”“逐渐向西北、西南落后边远地区延伸,初步形成了铁路网络”“2007年,CR系列动车诞生,高铁从上海到杭州的路程时间缩短为40分钟”进行归纳即可;第②小问需要从交通发展、经济发展、带动就业、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改变出行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问结合上述分析可知,认识需要从民族独立、国家统 (1)主要因素:①陆上丝绸之路受气候、地形限制;②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阿拉伯国家长期对峙;③经济重心南移;④技术的进步(造船和指南针);⑤统治者的对外开放政策;⑥新航路开辟(或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2)发展:铁路修建速度加快,逐渐形成紧密的交通网;技术水平逐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人民政府完全掌握了筑路权。

铜冶炼工艺

铜冶炼工艺 粗铜的火法精炼 火法精炼原理:粗铜中多数杂质对O的亲和力大于Cu对O的亲和力,而且,杂质氧化物在Cu中的溶解度非常小,因此,杂质以氧化物炉渣的形式出去。同时氧化过程的进行使铜中产生过量的氧化铜,最终需要还原得到粗铜。即粗铜的火法精炼分为氧化过程和还原过程。 1.氧化过程(氧化除渣阶段) 空气进入铜熔体,首先与铜反应生成Cu2O,再与其它金属杂质 作用使杂质氧化,化学反应如下: 4Cu+O2→2Cu2O Cu2O+Me→MeO+Cu 反应式中的Me代表金属杂质。 2.还原过程(还原得到阳极铜) 氧化除渣后铜液中的Cu2O,用还原剂进行还原: Cu2O+H2→2Cu+H2O Cu2O+CO→2Cu+CO2 Cu2O+C→2Cu+CO 还原剂有:重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木炭等。得到的阳极铜送电解车间进行电解精炼。

铜的电解精炼 铜的电解精炼,是将火法精炼的铜浇铸成阳极板,用纯铜薄片作为阳极片,相间地装入电解槽中,用硫酸铜和硫酸的水溶液作电解液,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阳极上的铜和电位较负的金属溶解进入溶液,而贵金属和某些金属(硒、碲)不溶,成为阳极泥沉淀于电解槽底,溶液中的铜在阳极上优先析出,而其他电位较负的金属不能在阳极上析出。这样,阳极上析出的金属铜纯度很高,成为阴极铜或电解铜。 电解精炼过程: 阳极:火法精炼铜; 阴极:电解铜(阴极铜); 电解液:硫酸铜和硫酸的水溶液。 引入直流电,阳极铜溶解,在阴极析出纯铜,杂质进入阳极泥或电解液,从而实现铜和杂质的分离。 1.阳极反应 电解液中含有H+、Cu2+、SO42-和水分子,当通入直流电时,在阳极上可能的氧化反应为: Cu-2e→Cu2+ Me-2e→Me2+ SO42--2e→SO3+1/2O2 H2O-2e→2H++1/2O2 Me指Fe、Pb、Ni、As、Sb等,电极电位比铜负,与铜一起溶解进入电解液;SO42-和H2O电极电位比铜正得多,在阳极上不可能进行

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 邓小平讲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发展从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而逐渐过渡到知识时代,科学技术日益受到重视,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要。本文试图探讨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国家的科技进步政策选择,分析和总结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规律,为我国的科技政策的选择提出建议。 1、二者的关系 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二者的关系如同鸡与蛋的关系,微妙而复杂。大体说来,对二者关系的论断有三种:手段目的论、对立统一论、供求论。[1] 1、1 手段目的论 手段目的论认为,科技与经济这两系统既不是孤立系统,也不是封闭系统,而是开放系统。即它们之间既有物质的交换,又有能量的交换。所谓手段目的论就是在考察这一交换过程时,把经济增长作为这一交换的目的、把科技进步作为经济增长手段的科技与经济交互作用理论。这样,把经济与科技分成两大系统。 1、2 对立统一论 对立统一论用系统论的方法可以把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看作一个大系统,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又分别是这一大系统的子系统或要素。人们追求的目标就是这一大系统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使这一大系统结构优化、功能合理。所谓对立统一论就是认为构成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这一大系统

的两个要素科技和经济间既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一面,又存在着相互矛盾的一面的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交互作用理论。 1、3 供求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增强,以致于很多经济学家己不再把科技进步作为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来看待,而是把其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但科技进步又需要经济发展的支撑。这样,在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间就需要存在一种关系,这种关系是维持科技进步与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所谓供求论就是把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概括成供求关系。供求论认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需求是资金(人、财、物的投入最终都可转化为资金投入),对其供给的是科技成果;经济增长对科技进步的需求便是适合经济发展要求的科技成果,对其供给的是资金。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供求关系,受供求规律的约束。 对上述三种观点的总结 手段目的论和供求论代表了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历史上的经验来看,经济增长是科技进步的结果和目的,同时也是引致科技进步的原因。例如18世纪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既是经济发展渴求提高劳动效率的结果,也是引发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加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因。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科技进步的案例显示,科技进步起因于对提高生产力的渴望,但往往因为生产力提高、经济增长、又会反过来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带动新的科技进步。因而,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互为诱因的。 但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即生产必须与消费相协调。科技发展能够促进

中国铜杆及线缆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铜杆行业每年消费量约占铜消费量60%左右,因此铜杆下游消费好坏直接反映铜消费。而铜杆做电线电缆按用途分为电力电缆、绕组线、电气装备电线电缆、裸导线及通讯电缆,其铜消费比重大约分别为32.5%、25%、26%、12.1%及4.5%。铜杆行业目前总计形成产能将达到1400万吨,而实际市场铜杆需求为500万~600万吨,产能利用率不到50%。 近期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铜业分会主办的“2016中国铜杆及线缆行业发展论坛”给出了铜杆行业发展的一些意见和建议。本文摘录出论坛的精华部分以俟读者。 经济“新常态”下铜杆及线缆行业如何健康发展 20140元,日均7 400元/ 以及套期 60万吨 500万~600 电力电缆材料竞争现状 电力电缆铜市场份额比重逐年下降,从2012年85.3%下降至2014年83.9%,电缆铜下跌的市场份额主要被8000系列铝合金取代,8000系列铝合金年增长率维持在30%,铜被铝合金年替代近两万吨(主要在低压市场),铝合金2014年实际用量6.5万吨,折算成用铜量13万吨。 除架空绝缘电缆外,低压市场在电力电缆份额从2012年的57%增加到2014年60%,产量162万吨;其次是中压市场占电力电缆份额为37%,高压市场仅占6%。而铜在低压市场比重为80%,在中压市场比重为90%,在高压市场份额为99%。 铝合金电缆生产厂家新增不到100家,由前期几家企业寡头垄断到充分竞争,目前电缆厂铝合金电线对外销

售价格全部下降约20%左右。随着产能过剩,毛利率急剧下滑,市场推动力显着消弱。 铜电线容错率高,铝合金线出过事故之后,前20大电缆厂谨慎投资铝合金电缆生产线。综合来看,铝及铝合金电缆在酸化和能耗等方面高出铜缆4%,较多地方电力公司已明确表示不会考虑铝合金电缆用于电网。 电气化铁路铜合金接触线研究新进展 目前国内铁路接触网年均用铜量大约8万吨左右(变电所,机车和动车用铜量尚无完全统计)。 铜合金接触线强化原理上分固溶强化型和析出强化型。固溶强化型合金(铜,铜银,铜镁,铜锡)接触线,制造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机电性满足要求,为全球各国电气化铁路采用。析出强化型铜络锆合金接触线为我 以上,废 30% 要是废铜生产电解铜板块。废铜直接制杆仅为电解铜路线制杆能耗的40%。 电磁线产品技术及发展趋势 预计“十二五”期间漆包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86%,“十三五”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2%。由于前期铜价较高,刺激行业“以铝节铜”,“十二五”铝漆包线主要用于一些间歇性运转的电气设备,以及对绕组要求不高,对能耗考虑较小、功率较低的电气产品。例如微波炉、耕作使用的农业发电机,起重机等。其中家电领域是铝漆包线主要用户。 漆包线用漆产品结构的调整,从侧面反映出漆包线产品结构向高品位转变,用漆生产企业规模化,科技化的发展趋势更有利于提高漆包线产品质量的稳定,适应漆包线规模生产要求,也有利于漆包线施工状态下挥发性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