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导论整理笔记

环境学导论整理笔记
环境学导论整理笔记

环境学导论整理笔记

第一章

1.1环境及其组成

1.自然环境: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

2.环境要素(环境基质):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

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3.环境要素环境结构单元环境整体

4.环境要素的属性:

(1)最小(差)限制率(短板效应)整体环境的质量受环境诸要素的与最优状态差距最大的要素控制。

(2)等值性(各个环境要素只要是一个独立的要素,对于环境质量的的限制作用并无差异。)

(3)整体性大于各个体之和(环境的整体性大于环境诸要素之和)(4)出现先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

5.环境质量:

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群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概念。

6.环境的特性:整体性、有限性、显隐性、灾害放大性、持续反

应性、不可逆性。

有限性

(1)环境本底值:环境在未受到人类干扰的情况下,环境中化学元素及物质和能量分布的正常值。

(2)环境容量: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不受害的前提下,环境 可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量。

(3)环境自净:污染物质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后,将引起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变化,而自身逐步被清除出去,从而达到环境自然净化的目的。这种作用,称为环境自净。

1.2近代环境科学的产生及发展

1.分化发展阶段(多学科发展阶段)

特点:环境科学分支分别发展,未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统一整体。

2. 整体发展阶段

特点:强调研究对象的整体性,把人类与环境系统看做是具有特

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第二章当代世界环境问题

2.1环境问题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1. 环境问题的分类

原生环境问题:由自然力引起的。

次生环境问题:

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次生环境问题 2. 环境污染:由于人为的因素,使得某些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的化学组成或物理状态发生了变化,与原来的情况相比,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了生环境污染

生态环境破坏

态系统和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3. 生态环境破坏:指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界而引起的有关环境效应,导致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对生物体以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4. 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 早期环境问题

近代城市环境问题 当代环境问题 三个阶段的核心问题

第一阶段的核心问题:生态破坏

第二阶段的核心问题:环境污染

第三阶段的核心问题:全球环境问题

5. 八大公害事件

富山事件(骨痛病):镉(1955-1972)

米糠油事件:多氯联苯(1968)

四日时间(哮喘病):二氧化硫、粉尘、重金属(1961) 水吴病事件:甲基汞(1953-1961)

伦敦烟雾事件:烟尘及其二氧化硫(1952)

多诺拉烟雾事件:烟尘及其二氧化硫(1948)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光化学烟雾(1943)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烟尘及其二氧化硫(1930)

6. 两次问题高潮

第一次环境问题高潮起因:(1)人口迅猛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

(2)工业不断集中和扩大,能源消耗增大.

第一次环境问题高潮(20世

纪50-80年代) 第二次环境问题高潮(20世纪80年代后)

7.环境问题的性质与实质

(1)性质:不可根除和不断发展、范围广泛而全面、反馈作用、

可控性

(2)实质:是一个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是人类自然的而且是

自觉地建设人类文明的问题。

2.2当代世界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

1.全球环境问题:引起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退化的问题。

2.发达国家的环境状况

基本特点:(1)环境有了明显改善(2)仍有许多环境问题有待解决,并出现新的环境问题。

3.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

(1)生态环境的破坏:森林锐减、土地沙漠化、土壤侵蚀、积水和盐渍化。

(2)环境污染严重:空气污染严重、水污染、农药污染。

2.3我国的环境问题

1.我国保护的发展历程

1973年8月5日至20日,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通过了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环境保护文件《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

2.4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环境问题的根源:(1)人口激增(2)经济发展(3)科技进步

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1)控制人口,加强教育,提高人口

必要部分

素质,增强环境意识,强化环境管理(2

)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 (4)促进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第三-四章生态学基础及其在环境保护中

的应用

3.1生态学的含义及其发展

1.生态学: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机理。

(1)研究对象:一般生物

(2)研究内容:环境因素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3)所属范畴:自然科学

3.2生态系统的概念与功能

1.生态系统:任何一个生物群落与其周围非生物环境的综合体就是生态系统。

(1)种群:一个生物物种在一定范围内所有个体的总和。

(2)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中许多不同物种的生物的总和。

2.生态系统的组成

3.生态系统的四个基本组成部分(考题)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转变者(还原者)、无机营养分 非必要部分 消费者 非生物成分 生物成分 阳光 营养分 生产者 分解者

转变者

还原者

生态系统

4.生态系统的结构

(1)形态结构:生物的种类、种群数量、空间配置(水平分布、垂直分布)、时间变化。

(2)营养结构:各组成部分之间建立起来的营养关系。是生态系统能将流动的物质循环的基础。

5.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约为1/10。

6.不同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效率差别很大。

7.(1)同一个物种可以分别属于不同的营养级。

(2)食物网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五级。

8.生物富集作用(生物放大作用):一种有害成分随着食物链的逐级传递,浓度不断增加,越是居于食物链顶端的生物体中,污

染物的浓度越高。

9.生态系统的功能:(1)能量流动、(2)物质循环、(3)信息传递。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是从绿色植物开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转变变成化学能,而将固定在体内,而后通过食物链的营养级逐级传递,最后以做功或散热的形式消散。

(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1.生产者即绿色植物对能量的利用效率很低,大约1%左右。

食物链

食物网

2.单向流动

3.逐级递减

4.各消费级之间的能量利用效率也不高。平均约为10%。

5.当只有生态系统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相平衡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才能保持平衡。

能量流动10%定律:地位营养级的能量仅有10%左右能被上一营养级利用。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中构成生命体的各种物质以及一些非生命体构成的必要物质的传递和转化的动态过程。维持生命的必要元素:

第一类:能量元素—碳、氢、氧、氮。

第二类:营养元素—磷、钙、镁、钾、钠等。

第三类:微量营养元素:铁、锰、锌、铜、铝、氟、溴、碘、硒等。

1.水循环

海洋:蒸发量>降水量

陆地:蒸发量<降水量

1.水循环的意义 :(1)联系四大圈层,为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得交换提供能量、(2)维持全球水量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

(3)调节全球气候,维持热量平衡、(4)塑造地表形态 ,净化环境。

2氮循环

(1)天然固氮

(2)天然固氮

NO

HNO 2O H NO 3NO 2O 223222222+=+=+=+NO NO

O N

(3)人工固氮 (化肥生产)

32223NH H N =+

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1.信息种类:营养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3.3森林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森林是地球之肺。

(2)森林是物种基因库。

(3)森林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枢纽。

(4)森林是人类食物和木材来源的重要基地。

(5)森林在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4生态平衡

1.特点:(1)是一种相对的平衡(2)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2.生态平衡的机制: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

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越复

杂,其调节能力就越强。

4.一个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出了限度,生

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5.生态系统破坏的因素:(1)自然原因(2)人为原因。

3.5生态学的一般规律

(1)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的规律

(2)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规律。

(3)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规律。

(4)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规律。

(5)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规律。

3.6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1.海水入侵:人为超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海水与淡水之间的水动力平衡被破坏,导致咸淡水界面向陆地方向移动的现象。

第五章城市生态系统

5.1城市生态系统的概述

1.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1)起步早(2)城市化水平高(3)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1)起步晚,发展快(2)城市化水平较低(3)城市发展不合理。

3.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1)城市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2)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3)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全的生态系统(4)城市生态系统是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5)城市生态系统是多层次的复杂系统。

5.2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

第一种划分方法:社会学角度划分的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社会

城市空间 城市居民 城市组织

人工环境

自然环境

2. 第二种划分方法:环境学角度划分的城市生态系统

(1)生物系统(2)人工生态系统(3)环境资源系统(4)能源系。

3. 第三种划分方法:马世俊指出:“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复杂人工生态系统。”

2. 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

(1)能量流

(2)物质流

(3)信息流

3. 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生 态系统 生物系统 非生物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 环境资源系统 能源系统

5.3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任务与方向

1.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任务

(1)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城市人口的结构、变化速率及空间分布等特性。

(2)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代谢功能与城市环境质量变化的相互影响。

(3)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各种环境质量的指标体系。

(4)研究城市环境质量与城市居民健康的相互关系。

(5)研究城市环境质量对生物体的影响极其变化规律。

(6)从区域环境管理的角度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

(7)研究社会环境对城市居民及其活动的影响。

(8)研究城市环境规划的内容、原则和方法。

2.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放方向

(1)根据生系统理论,阐明城市生态系统内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2)研究城市及其支持圈的相互作用。

(3)根据生物生态学理论研究城市化进程与生物和人的协调演变关系。

5.4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方法

1.生态编图法(1)人工编图法(2)计算机辅助制图法

2.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模型进行系统变化的动态研究。

3.投入产出方法:找出不同工业结构下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数量关

系。

4.能源—环境系统分析方法

5.5城市生态系统应用实例—生态城市

1.生态城市的特点:(1)结构合理(2)功能高效(3)关系协调

2.生态城市的评价

评价方法:城市生态足迹分析—基于土地面积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可持续发展的量化指标。

生态足迹:在既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维持人群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生物生产面积。

生态足迹的计算基于以下两个事实:

(1)人类可以确定自身消费的绝大多数资源及其产生的废弃物

的数量。

(2)这些资源和废弃物可转化为相应的生物生产面积。

(3)任何已知人口的生态足迹是产生这些人口所消费的所有资

源和吸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所有废弃物所需要的生物生产总面积。

(4)生物足迹的组分:1.林地、2.草地、3.耕地、4.建设用地、5.

渔业用地、6.碳足迹—二氧化碳

(1)生物承载力(供给)>生态足迹(需求)—生态盈余

(2)生物承载力<生物足迹—生态赤字

(3)生态超载:全球范围内的生态赤字。

3.城市生态承载力

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增长率>压力增长率—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增长率=压力增长率—城市生态稳定,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强度适度

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增长率<压力增长率—阻碍城市生态系统发展持续时间过长,压力远超过承载力时,城市生态系统崩溃

第六章人口增长与控制

6.1人类人口的增长

1.我国历史人口发展的特点:(1)呈现“两高一低”,即出生率

高,死亡率低,自然生长率低、(2)人口呈现周期性增减变化、(3)人口空间分布由黄河流域四面展开,分布中心逐渐由黄河流域转向长江流域。

2.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

6.2未来100年的世界人口

1.更替水平:同一批妇女生育子女的数量恰好能代替她们本身以

及她们的伴侣,此时的生育水平。

2.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1)人口增长两极分化

(2)城市人口急剧增长

(3)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1.老龄化:国际标准认为,65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比例的7%,

就称为老龄化人口。

6.3环境保护与人口控制

1.人口容量:不是生物学上的最高人口数,而是指一定生活水平

下能供养的最高人口数。

2.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1)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2)人口对森林资源的影响;

(3)人口对能源的影响;

(4)人口对水资源的影响;

(5)人口对矿产资源的影响;

(6)人口对气候的影响;

6.4我国环境问题

1.我国人口的现状和特点

(1)人口基数大;(2)人口增长速度减缓;(3)人口老龄化;(4)人口出生性别比增高;(5)人口质量堪忧;(6)流动人口增加。

2.我国人口问题主要对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必须

使人口发展与国土资源和国民经济发展互相适应。

第七章粮食问题

7.2粮食安全

1.粮食安全: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营养安全。

2.世界粮食安全问题:(1)发展中国家膳食营养差(2)大量发

展中国家需要国际紧急粮食援助(3)世界粮食可供应减少。

3.我国粮食安全状态良好

(1)国家粮食储备充足,粮食总产量和总供应量可以满足总需求。

(2)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营养状况改善。

4.我国的粮食安全存在隐患

(1)粮食产量连年减少,国家储备存粮和农民手中存粮减少。

(2)加上消费需求过量扩大,我国粮食将从结构性短缺转为战略性短缺。

5.我国粮食安全解决途径

(1)以提高粮食安全综合生产能力和优化粮食生产布局为主

(2)以粮食储备调节和粮食进出口调节为辅

(3)保护好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强化对低收入阶层的粮食援助。

7.3提高粮食产量带来的环境问题

1.提高粮食产量的途径(1)开垦荒地(2)施用化肥和农药

(一)开垦荒地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土壤退化严重

(2)土地沙化

(3)水土流失

(4)水旱灾害频发

(二)使用化肥对环境的破坏

(1)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2)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3)大气污染

(4)土壤污染

(5)危害人群健康

(三)使用农药对环境的破坏

(1)有机杀虫剂的特征:(1)对害虫的毒性(2)不降解性和化学稳定性(3)广泛的毒性(4)脂溶性(5)物理分散性

(2)农药降解的半衰期:农药在环境中受生物或物理化学的因素的影响,分子结构遭受破坏,有半数的农药分子已经改变了原有分子状态所需要的的时间。(即半数农药发生降解所需要的时间。)

(3)半数致死量: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指定感染途径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所需要的最小毒素量。

(4)农药对环境的影响:(1)污染大气(2)污染水体(3)污染土壤

(5)农药对人群健康的影响(1)对神经的影响(2)致癌作用(3)对肝脏的影响(4)诱发突变(5)慢性中毒

(6)农药污染的途径:(1)农药残留在作物上(2)通过食物链

的富集作用间接的污染食物。

(四)农药对除虫害带来的危害

(1)对害虫的天敌和其他益虫、益鸟有杀伤作用,且使用农药对害虫天敌的影响常常比害虫大。

(2)使害虫产生抗药性

7.4农药污染的防治与发展方向

一.防治农药污染的途径

(1)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即联合或交替使用化学、物理、生物和其他有效方法。

(2)安全合理的使用现有农药。

(3)发展高效、低毒、低残毒的化学农药来代替剧毒和残留性高的农药。

(4)搞好农药安全性评价和安全使用标准的制定工作。

二.现有农药的合理利用

(1)调查研究各种病虫危害的起因和发生条件,做到预测预报,对症下药,并防止由于措手不及而加大农药的浓度和用量,造成大面积作物的严重污染事件。

(2)混合交替的使用不同的农药,以防止产生抗药性并保护害虫的天敌。

(3)向低量和超低量喷洒的方向发展。

(4)掺杂辅助性物质或调整使用方法以改进其使用性能。

三.加强生物防治并推广无公害农药

(1)利用害虫的天敌以虫治虫。

(2)寻找能分解长效农药的土壤微生物,使大部分落在土壤内的农药很快被分解。

(3)微生物农药

优点:杀虫率高、不产生公害、生产简便成本低、有内吸性,药效长、对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

(4)物理性防治害虫

7.5利用生态学原理提高粮食产量

(1)植树造林、保护森林、减少水旱灾害。

(2)充分利用太阳能、增加初级净产量。

(3)充分发挥初级净产量转变为食物的作用。

(4)遵循物流平衡规律、保护土壤肥力。

(5)合理捕捞,保护海产规律。

第十一章水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

11.1水资源概述

1.水的作用

(1)水是生命之源

(2)水是农业的命脉

(3)水是工业的血液

(4)水是城市发展繁荣的基本条件

(5)水对调节自然环境有特殊作用

《语言学教程》中文笔记(完整)

语言学教程笔记 第一章语言学导论 语言的定义特征:从本质上将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区分开的人类语言的区别性特点。 1. 任意性: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形式与所表示的意义没有天然的联系,任意性是语言的核 心特征。例如,我们无法解释为什么一本书读作 a /buk/,一支钢笔读作a /pe n/。 任意性具有不同层次:(1)语素音义关系的任意性。(2)句法层面上的任意性。 (3) 任意性和规约性。 2. 二层性:二层性是指拥有两层结构的这种特性,上层结构的单位由底层结构的元素构成, 每层都有自身的组合规则。话语的组成元素是本身不传达意义的语音,语音的唯一作用就是 相互组合构成有意义的单位,比如词。因为底层单位是无意的,而上层单位有明确的意义,所以我们把语音叫做底层单位,与词等上层单位相对。二层性使语言拥有了一种强大的能产 性。 3. 创造性:创造性指语言的能产性,指语言有制造无穷长句的潜力,这来源于语言的二层性 和递归性。利用二重性说话者可以通过组合基本语言单位,无止境地生成句子,大多数都是以前没有过的或没有听过的。 4. 移位性:是指人类语言可以让使用者在交际时用语言符号代表时间上和空间上并不可及的 物体、时间或观点。因此我们可以提及孔子或北极,虽然前者已经去世两千五百五十多年而 后者位置距我们非常之远。语言使我们能够谈及已不存在或还未出现的事物。移位性赋予人 们的概括与抽象能力使人类受益无穷。词在指称具体物体时,并不总是出现在即时、形象化 的语境中。他们通常为了体现指称含义而被使用。 5. 文化传递性:语言不是靠遗传,而是通过文化传递的。 6. 互换性:指人可以是信息的发出者,也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即人作为说话者和听话者的 角色是可以随意更换的。 元语言功能:我们的语言可以用来讨论语言本身。比如说,我可以用“书”指代一本书,也可以用“书这个词”来指代“书”这个词本身。这使语言具有无限的自我反身性:人类可以谈论“说话”,也可以思考“思考"。所以只有人类才能提问:元语言功能对交际、思考及人类的意义是什么?

卫生统计学整理笔记

如何绘制频数表? 求组距 确定各组段的两个端点 归组计数 频数分布表与分布图作用 1.揭示变量分布形态 2.揭示变量分布趋势 3.便于发现特大的或特小的极端值 4.便于进一步计算统计指标和分析 5.作为一种数据陈述的形式 算数应用条件: 对称分布,尤其正态分布 几何应用条件: 1.对数对称分布、等比资料 2.变量值中不能有0;不能同时有正值和负值;若全是负值,计算时可先把负号去掉,得出结果后再加上负号。 中位数条件: 所有分布、尤其偏态分布: 1.变量值中出现个别特小或特大的数值 2.资料的分布呈明显偏态 3.含有不确定数值 4.资料的分布不清 极差应用条件:所有分布、尤其偏态分布 不足: 不能全面的反映所有值的偏离程度 不稳定、小样本小于大样本、样本小于总体 四分位数间距应用条件 所有分布、尤其偏态分布: 1.变量值中出现个别特小或特大的数值 2.资料的分布呈明显偏态 3.含有不确定数值 4.资料的分布不清 方差应用条件: 对称分布,尤其正态分布 变异系数应用 1.量纲不一致

散点图作用 观察两组数据的总体趋势和明显偏离趋势的观察点 判断两组数据的关联形式、方向和密切程度 相关分类 线性相关 秩相关 分类变量相关 线性相关意义 r>0表示正相关,r=1表示完全正相关;r<0表示负相关,r=-1表示完全负相关。 |r|→0表示相关性越弱,|r|→1表示相关性越强。 r=0表示没有线性相关,不代表没有相关。 如何判断线性相关 画散点图 计算线性相关系数 假设检验 如何进行秩相关 编秩次 计算秩相关系数 假设检验 回归分析:利用样本信息,找到变量间数量依存关系。 线性回归分析:利用样本信息,找到变量间线性数量依存关系。 决定系数:反映回归贡献的相对程度,即Y的变异被X解释的比例。 如何进行分类变量的相关分析 交叉表的制作,计算各种概率 计算列联系数 假设检验 相关分析的条件 线性相关系数:二元正态分布的定量变量 秩相关系数:非二元正态分布的定量变量、有序分类变量 列联系数:无序分类变量 轶闻数据:由坊间流传或各种媒体报道的一些个案数据,由于其特殊性往往给公众留下突出和深刻的印象。 特点:缺乏代表性,常诱导人们进行简单的推论,得到一些具有倾向性的结论。 可得数据:为了某些特定目的已收集或积累的数据。如:各类监测数据、统计年鉴等。

杨忠《语言学概论》笔记

Chapter 1 Introduction Ⅰ.What is language? 1.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language (1) Language is a system whose parts can and must be considered in their synchronic solidarity. (de Saussure, 1916) (2) [Language is] a set (finite or infinite) of sentences, each finite in length and constructed out of a finite set of elements. (Chomsky, 1957) (3) Language is a purely human and non-instinctive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ideas, emotions and desires by means of voluntarily produced symbols. 2. Each of the definitions above has pointed out some aspects of the essence of language, but all of them have left out something. We must see the multi-faceted nature of language. 3. As is agreed by linguists in broad terms, language can be defined a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Ⅱ.Features of human language 1. Creativity (1) Language p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sending messages that have never been sent before and for understanding brand new messages. (2) The grammar rules and the words are finite, but the sentences are infinite. Every speaker uses language creatively. 2. Duality (1) Language contains two subsystems, one of sounds and the other of meanings. (2) Certain sounds or sequences of sounds stand for certain meanings. (3) Certain meanings are conveyed by certain speech sounds or sequences of speech sounds. 3. Arbitrariness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ubsystems of language is arbitrary. (2) There is no logical connection between sound and meaning. 4. Displacement (1) There is no limit in time or space for language. (2) Language can be used to refer to things real or imagined, past, present or future. 5. Cultural transmission (1) Culture cannot be genetically transmitted. Instead, it must be learned. (2) Language is a way of transmitting culture. 6. Interchangeability All members of a speech community can send and receive messages. 7. Reflexivity (1) Human languages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themselves. (2) The language used to talk about language is called meta-language. Ⅲ.Functions of language – three meta-functions 1. The ideational function

语言学概论整理

语言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 1.语言学定义:专门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语言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及其运用等问题,揭示语言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使人们理解并掌握语言的理性知识。 第一节、语言研究与语言学 1.神话传说 2.语文学研究 ①语文学:是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文字学科的总称。它以文献评审为主,目的在于解释、 注疏和考订。 ②东方语言学:古印度、古中国 古印度语言学:公元前4、5世纪时,口语和《吠陀》时代的语言差别越来越大,甚至许多地方已经不能为一般人所读懂了。为了确保准确无误地理解《吠陀》的宗教内容,就必须对《吠陀》的语言作注释。著名的《巴尼尼经》(Pāninisūtra)正是当时从解说《吠陀》语言开始,进而研究梵语的整个结构的产物。《巴尼尼经》又名《八章书》,是巴尼尼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一部梵语语法。巴尼尼用3,983条经句极其概括地叙述了梵语的语音结构、语词的构成和变化规则。巴尼尼语法是一部汇集了许多世纪的语法学家研究成果的语法法典,对梵语的语音、语法现象分析和描写得十分细致,代表了古代印度语言研究的水平。印度语言研究的最初动力,是必须把梵语文化中最古老的吠陀时期由口头流传下来的一些宗教和礼仪文献保存下去,巴尼尼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后人学习和研究梵语。布龙菲尔德说:巴尼尼的著作是“人类智慧的丰碑之一”。 ③西方语言学:古希腊语言学、古罗马语言学、中世纪至18世纪末的西方语言学 谈谈语文学和语言学的关系: 语言学就是专门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语言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及其运用等问题,揭示语言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使人们理解并掌握语言的理性知识。语言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前,人们对于语言的学习和研究只是为了给古代经典文献作注释,我们称那段时期的语言研究为语文学。语文学是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文字学科的总称。它以文献评审为主,目的在于解释、注疏和考订。 3.历史比较语言学:威廉琼斯的论文拉开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的序幕 4.现代语言学: ①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的历史,是从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开始的。索绪尔的代表作是《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和19世纪以前的语文学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把语言看成是由各个符号之间的关系组成的有价值的结构系统。 《普通语言学课程》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由索绪尔的两位弟子兼同事根据学生们的听课笔记整理而成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索绪尔区分了语言和言语,语言属于全社会,是抽象的;言语属于个人,是具体的。索绪尔认为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一个纯粹的价值系统”。每个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所指和能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符号之间存在着线性的句段关系和联想的聚合关系。索绪尔把语言现象分为“共时”和“历时”两种,“共时”是指时间历程中的某一点上的语言状态,“历时”是指以时间历程中的某一点到以后的语言现象。索绪尔认为,语言学的对象是语言,由于语言有它的内部要素,也有它的外部要素,所以语言学也可以分为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总之,《普通语言学教程》的语言学

卫生统计学重点笔记之令狐文艳创作

医师资格考试蓝宝书-预防医学 令狐文艳 医学统计学方法 第一节基本概念和基本步骤(非常重要) 一、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设计(最关键、决定成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总体:根据研究目的决定的同质研究对象的全体,确切地说,是性质相同的所有观察单位某一变量值的集合。总体的指标为参数。 实际工作中,经常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作为样本,用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样本的指标为统计量。 由于总体中存在个体变异,抽样研究中所抽取的样本,只包含总体中一部分个体,这种由抽样引起的差异称为抽样误差。抽样误差愈小,用样本推断总体的精确度愈高;反之,其精确度愈低。 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称为概率,用P表示,在0~1之间,0和1为肯定不发生和肯定发生,介于之间为偶然事件,<0.05或0.01为小概率事件。

二、变量的分类 变量:观察单位的特征,分数值变量和分类变量。 第二节数值变量数据的统计描述(重要考点) 一、描述计量资料的集中趋势的指标有 1.均数均数是算术均数的简称,适用于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 2.几何均数适用于等比资料,尤其是对数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对数正态分布即原始数据呈偏态分布,经对数变换后(用原始数据的对数值lgX代替X)服从正态分布,观察值不能为0,同时有正和负。 3.中位数一组按大小顺序排列的观察值中位次居中的数值。可用于描述任何分布,特别是偏态分布资料的集中位置,以及分布不明或分布末端无确定数据资料的中心位置。不能求均数和几何均数,但可求中位数。百分位数是个界值,将全部观察值分为两部分,有X%比小,剩下的比大,可用于计算正常值范围。 二、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趋势的指标 1.全距和四分位数间距。 2.方差和标准差最为常用,适于正态分布,既考虑了离均差(观察值和总体均数之差),又考虑了观察值个数,方差使原来的单位变成了平方,所以开方为标准差。均为数值越 小,观察值的变异度越小。 3.变异系数多组间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较大的情况。变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期末考试复习专用笔记(老师画的重点-自己整理的)

Chapter 1 Invitations to Linguistics 1.1 Why study language? 1. Language is very essential to human beings. 2. In language there are many things we should know. 3.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we need to study language scientifically. 1.2 What is language? 1.3 Design features of language The features that define our human languages can be called design features which can distinguish human language from any animal system of communication. 1.3.1 Arbitrariness 1.3.2 Duality 1.3.3 Creativity Creativity means that language is resourceful because of its duality and its recursiveness. Recursiveness refers to the rule which can be applied repeatedly without any definite limit. The recursive nature of language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ossibility of creating endless sentences. 1.3.4 Displacement 1.4 Origin of language

语言学概论00541史上最全(吐血整理) 汇总 简单题+名词解释 小抄笔记

27.书面语:书面语是用文字记录的语言形式,它是文字产生或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26.口语:就是有声的口头语言,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口头存在形式。它是书面产生的基础。 28.语言相关论:语言相关论是萨丕尔和沃尔夫提出的关于语言与思维关系的观点,主张语言决定思维,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29.大脑语言功能临界期:大脑语言功能临界期是指大脑的单侧化,大脑左半球的分区以及语言的遗传机制,都只提供人具有语言能力的潜在可能性,这些潜能必须在一定期限内被一定的语言环境激活才可能起作用。26.语言符号的所指 :语言符号的所指是符号的形式所指的意义内容。 29.机器翻译:通过计算机把一种语言自动翻译成另一种或多种自然语言的信息处理技术。 26.语音: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用于人与人之间交际并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27.词:词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28.语用:语用指语言运用,即人们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对语言的实际运用。 29.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27.单纯词:单纯词是由一个构词语素构成的词。 29.屈折:屈折是通过词的内部发生语音的交替变换来改变词的语法意义的手段。 28.意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中某个词的意义翻译过来。 27.仿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语素逐个对译外语原词的语素造成的词,它不仅把原词的词义翻译过来,而且保持了原词的内部构成方式。 29.主谓词组:两个成分之间具有被说明和说明关系的词组是主谓词组。 27.复辅音:一个音节内处于同一个肌肉紧张的渐强阶段或渐弱阶段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 27.双语现象: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社会现象,具体而言是社团内的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双语并用的现象。 28.亲属语言: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个语言叫亲属语言,亲属语言之间具有历史同源关系。 26.调位:利用音节内的音高差别来起辩义作用的语音单位叫做调位,调位是一种非音质音位,依附在音位的组合序列上。 29.词组:实词与实词之间具有直接联系的相对独立的词群。 28.语素: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 28.词尾:附着在词干后的,能改变词的语法形式,但不能构成新词的语素。 29.语素:音义结合的最小语言单位。 26.词类:词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它指可以替换出现在语法结构某些共同组合位置上的词的类,即具有聚合关系的词的类。 27.词法:(1)词法主要描写词的形态特征和词形变化规则。例如,俄语的名词在形式上有单数和复数的区别,有阳性、阴性、中性等性的区别,有主格、宾格、属格等格的区别,这些都是典型的词法现象。(2)由于印欧语言中构词单位、构词方式和词类都与词的形态变化相关,因此构词和词类问题也成为词法的一部分。27.语法意义:语法意义是语法形式所体现的意义,是语言中通过一类形式或功能所获得的意义。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如“动词+名词”有动宾关系的意义,汉语所有的同类组合都是如此,这种意义就是一种语法意义。 27.语法形式:语法形式就是能体现表达某种语法意义的形式。表示某一类语法意义或者有共同作用的形式,如词类形式、组合形式、虚词形式,就是语法形式。语法形式不是个别的语音形式和词语形式,但能产生某一类意义或者有共同作用的语音表现形式或者词形变化形式也是语法形式。 27.语法手段:根据语法形式的共同特点所归并的语法形式的基本类别叫做语法手段。语法手段可分为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两大类。通过词形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是词法手段;通过结构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是句法手段;例如英语名词后加s表示复数,英语动词后面加ed表示过去时,就是词法手段中的词形变化。 28.自源文字:自源文字指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如古埃及文字、苏美尔文字、汉字,这些文字的形体、体系都是由最早使用该文字的人们独创的。 29.语音合成(1)语音合成是语音信息处理研究中的主要工作。 (2)语音合成就是让计算机模拟人的发音器官的动作并发生类似的声音。如汉语的语音合成目前已初步实现自动生成声韵调结合的音节。 26.句子:句子是词或词组按一定规则组合成的、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前后有较大停顿并带有一定的语气和句调的语言单位。 27.异化: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_徐通锵)详细复习资料_课堂讲义笔记

语言学纲要讲义笔记 导言 一、语言的定义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由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 二、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要把语言学跟语文学区分开来 中国传统语文学——“小学” 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 在古印度,公元前4世纪,著名学者潘尼尼在整理、注释婆罗门教经典《吠陀》时,写了一本《梵语语法》,提出3996条规则,被人们称为最完备的语法书。在古希腊,伯拉图和亚里斯多德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他们讨论了词为什么具有意义等内容。 三、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1、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联系 语言研究的成果是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政治学、经济学、逻辑学、社会学、民族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所必须利用的,可见语言研究在这些社会科学中已占重要地位。 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相交叉产生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生物语言学、模糊语言学、实验语音学等。如: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 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 对这一具体过程的解释需要结合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 总体上,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可以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大类。(一)理论语言学可分为: 1、一般/普通语言学

2、个别/具体语言学 具体语言学 (1)历时语言学 (2)共时语言学 (二)应用语言学 1、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与社会集团的关系。如地域方言、社会方言、语言的接触、语言规划等。 2、心理语言学:研究儿童语言习得、语言的接收和发生过程,等。 3、神经语言学 最近二十年才从心理语言学中分离出来的一门新的学科,主要研究语言和大脑结构的关系,中心是大脑如何生成语言。 此外,还有数理语言学、统计语言学、实验语音学等。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第一节语言的社会功能 一、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 信息传递功能是语言的最基本的社会功能。 人类还借助语言之外的其他形式传递信息,它们是文字,旗语,信号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等。 身势等伴随动作等是非语言的信息传递形式。 身势等非语言的形式多半是辅助语言来传递信息; 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最重要的再编码形式; 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或文字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 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二、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 语言的社会功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或保持某种社会关联,这就是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互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说话者在话语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意图,另一方面这些又对受话者施加了影响,得到相应的语言或行动上的反馈,从而达到某种实际效果。

卫生统计学知识点(笔记)

第一章绪论 1.统计学(statistics)是一门处理数据中变异性的科学与艺术,内容包括收集、分析、解释和表达数据,目的是求得可靠的结果。 2.▲总体(population)用来表示大同小异的对象全体,例如一个国家的所有成年人;某地的所有小学生。可分为目标总体和研究总体。若试图对某个总体下结论,这个总体便称为目标总体(target population);资料常来源于目标总体中的一个部分,它称为研究总体(study population)。需要谨慎的是,就研究总体所下的结论未必适用于目标总体。 3.▲样本(sample)是指从研究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个体。获取样本的过程称为抽样(sampling)。抽样研究的目的是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的特征。需要注意的是,统计学的结论从来就不是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的,能不能成功地达到从样本推断总体的目的,关键是抽样的方法、样本的代表性和推断的技术。 4.▲同质(homogeneity)是指同一总体中个体的主要性质相同。 5.▲变异(variation)是指同质的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 6.▲变量的类型 二分类变量 分类变量或名义变量 定性变量多分类变量 变量有序变量或等级变量 定量变量离散型变量 连续型变量 变量的转化:只能由“高级”向“低级”转化,即由信息量多的向信息量少的类型转化,如:定量有序分类二值 7.▲参数(parameter)是反映总体特征的指标,参数的大小是客观存在的,是一个常数,不会发生变化,然而往往是未知的,需要通过样本资料来估计,如总

体均数μ,总体标准差σ。 8.▲统计量(statistic)又称样本统计量,是反映样本特征的指标,是由观察资料计算出来的,如样本均数 X,样本标准差S。 统计学的任务就是依据样本统计量来推断总体参数。 9.▲概率与频率的区别:概率是参数,频率是统计量;频率总是围绕概率上下波动。当某事件发生的概率≤0.05时,即P≤0.05,统计学习惯上称该事件为小概率事件。 10.▲误差:表示统计量与参数之间的差别或测量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别。可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其中系统误差呈现倾向性偏大或偏小现象,是可以避免的;而随机误差,是非人为偶然因素所致,不可避免,但可通过增大样本量等措施使其减小。 11.因果与联系:存在联系未必有因果关系,需排除虚假关联、间接关联。大多数观察性研究,单靠统计学分析只能考察变量之间的联系,难以证明因果关系。

语言学概论(笔记整理)

. What is language? “Language is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It is a system, since linguistic elements are arranged systematically, rather than randomly. Arbitrary, in the sense that there is usually no intrinsic connection between a work (like “book”) and the object it refers to. This explains and is explained by the fact that different languages have different “books”: “book” in English, “livre” in French, in Japanese, in Chinese, “check” in Korean. It is symbolic, because words are associated with objects, actions, ideas etc. by nothing but convention. Namely, people use the sounds or vocal forms to symbolize what they wish to refer to. It is vocal, because sound or speech is the primary medium for all human lan guages, developed or “new”. Writing systems came much later than the spoken forms. The fact that small children learn and can only learn to speak (and listen) before they write (and read) also indicates that language is primarily vocal, rather than written. The term “human” in the definition is meant to specify that language is human specific. . What are design features of language? “Design features” here refer to the defining properties of

卫生统计学知识点总结

卫生统计学知识点总结-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卫生统计学 统计工作基本步骤:统计设计(调查设计和实验设计)、资料分析{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统计推断:是利用样本所提供的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a参数估计是指利用样本信息来估计总体参数,主要有点估计(把样本统计量直接作为总体参数估计值)和区间估计【按预先设定的可信度(1-α),来确定总体均数的所在范围】。b假设检验:是以小概率反证法的逻辑推理来判断总体参数间是否有质的区别。 变量资料可分为定性变量、定量变量。不同类型的变量可以进行转化,通常是由高级向低级转化。 资料按性质可分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 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图是描述计量资料分布类型及分布特征的方法。离散型定量变量的频率分布图可用直条图表达。 2频率分布表(图)的用途:①描述资料的分布类型;②描述分布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③便于发现一些特大和特小的可疑值;④便于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和处理;⑤当样本含量足够大时,以频率作为概率的估计值。 ★3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是定量资料中总体分布的两个重要指标。 (1)描述集中趋势的统计指标:平均数(算术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百分位数(是一种位置参数,用于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P50就是中位数)、众数。算术均数:适用于对称分布资料,特别是正态分布资料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几何均数:对数正态分布资料(频率图一般呈正偏峰分布)、等比数列;中位数:适用于各种分布的资料,特别是偏峰分布资料,也可用于分布末端无确定值得资料。 (2)描述离散趋势的指标: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四分位数间距:适用于各种分布的资料,特别是偏峰分布资料,常把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结合起来描述资料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方差和标准差:都适用于对称分布资料,特别对正态分布资料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常把均数和标准差结合起来描述资料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变异系数:主要用于量纲不同时,或均数相差较大时变量间变异程度的比较。 标准差的应用:①表示变量分布的离散程度;②结合均数计算变异系数、描述对称分布资料;③结合样本含量计算标准误。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1定性资料的基础数据是绝对数。描述一组定性资料的数据特征,通常需要计算相对数。定性变量可以通过频率分布表描述其分布特征。 2 指标频率型指标强度型指标相对比型指标 概念近似反映某一时间出现概率单位时间内某现象的发生 率 两个有关联的指标A和B之比 计算 公式 A/B 有无 量纲 无有可有、可无 取值 范围 【0,1】可大于1无限制 本质大样本时作为概率近似值分子式分母的一部分频率强度,即概率强度的 似 值 表示相对于B的一个单位,A有多少 位 A和B可以是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

山东大学2019考研:353卫生综合参考书目及真题笔记资料汇总

山东大学2019考研:353卫生综合参考书目及真题笔记资料汇总由于山东大学部分专业课官方没有公布参考书目由此给很多考生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对此精都考研网整理了山东大学本专业研究生初试用书及配套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353卫生综合参考书目: ①《环境卫生学》 ②《流行病学》 ③《卫生统计学》 ④《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⑤《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二、配套精编复习资料 山东大学353卫生综合《复习全程通》精都考研组编 三、复习全程通内容简介 《复习全程通》由精都考研工作室依托多年为各大机构编写考研专业课资料以及学员辅导的经验,由本团队组织目标院校本专业的高分研究生共同合作编写而成,全书考点知识面覆盖全面,权威细致,编排结构科学合理,是专门为本届考研的考生量身定制的必备专业课资料。 通过本精编资料四大模块内容,结合考生每个阶段的复习,有助于考生深入了解目标院校以及专业考点重点,提高复习效率,拓展解题思路。 NO.1历年真题汇编 通过目标院校原版真题,了解命题老师的出题思路,且分析考点重点,快速了解目标院校出题风格及命题思路,提高复习效率,拓展解题思路 NO.2教辅一本通 本部分内容主要是由目标院校本专业研究生对应其初试参考书目整理汇编章节重点考点以及对应章节历年典型考题及答案解析,通过本书的配套复习,分析专业考点侧重,通过大量典型考题让充分掌握本门科目重点,确保考场应对自如。 NO.3冲刺模拟套卷 书在遵循专业课最新参考书目,结合历年考研真题规律,制定的模拟卷,并有详细的配套答案讲解,适用于考生在冲刺模拟阶段的专业课复习。 NO.4电子版赠送内容 本部分内容为购买全套资料的同学附赠的内容,主要是初试参考书目主编老师的教学讲义以及相关的扩充习题,此部分内容对于跨考的考生相对比较重要,通过讲义了解专业课基础复习侧重,达到专业知识点不缺不漏。 四、解析备考辅导班: 专业课一对一无忧全程班 专业课一对一标准全程班 山东大学在读研究生授课 以上内容是【精都考研网】整理发布,每天及时发布最新考研资讯、考研经验、考研真题。目前很多同学已加入2019山东大学考研总群640030269,抓紧时间加入了解你所不知道的考研信息。

《语言学概论》复习笔记 第一章 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

答题技巧: 简答题——纲领性地阐明 论述题——先阐释论述中出现的概念。深入探讨:全面,即把涉及到论述题中内容的所有知识点有逻辑地组织起来。 第一节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 1.1什么是语言 “语言”不是物质实体,但它客观存在 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人与人的“口头交际”行为: 涉及到三个方面: ① 离不开一个个体的生活经历、所处社会地位和要处理的问题 因此涉及大量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哲学问题、逻辑问题 ②大脑要有分析理解语言的机制 涉及复杂的心理和生理问题 ③要有一整套发音、听音的器官和控制神经网 涉及复杂的生理和物理问题 类似通讯理论中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编码——发出——传递——接受——解码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和语言学家研究的语言不完全一样: ①语言客观存在形式有口语和书面语 ②口语存在形式复杂,人人不同且同一人身上也不同,不规整 ③书面语个人也有各自特点 ④语言学家研究的只是经过他们主观概况和不同程度上理想化、简单化了的语言 1.2口语和书面语 口语:语言首先存在的客观形式 书面语:文字出现后,语言的第二种客观形式 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①分别是语言的两种客观存在形式(语音为载体&文字为载体) ②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且大多数语言在存在的历史上只有口语而没有相应的书面语 ③任何一种书面语只能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且迟早要随着口语的演变而演变 ④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由于②、③) 口语发生巨变而书面语长期保持古代语言面貌不变的”文言脱节“现象:中国的文言文和西方的拉丁文 这种现象只有在社会发展滞后、教育不普及、交通通讯不发达,极少数人掌握书面语的社会里才能勉强维持。 口语与书面语的主要差别: ①书面语不是口语的忠实记录和机械复制 ②口语比书面语多了各种面部表情、语气语调、手势体态;书面语只记录了词语,比口语更精炼准确,但还要补充描述省略后会影响理解的成分 公式:口语基本语言成分=书面语基本语言成分+书面描写的口语非语言成分 ③书面语产生后具有相对独立性,克服了口语时空上的局限,能累积起更丰富的语汇、更精密复杂的语

卫生统计学-重点整理资料东大

卫生统计学 第一章绪论 1、卫生统计学的概念(P1) 卫生统计学是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居民卫生状况以及卫生服务领域中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一门科学,是卫生及其相关领域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分析问题。 2、卫生统计学的4个基本步骤(P3): 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3、卫生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P4): ⑴同质:在统计学中,若某些观察对象具有相同的特征或属性,我们就称 之为同质,或具有同质性。 ⑵变异:同质个体的某项特征或属性的观察值或测量值之间的差 异。 ⑶总体:同质的所有观察单位某种特征或属性的观察值或测量值 的集合。 ⑷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观察单位的集 合。样本中 包含的观察单位个数成为样本含量。 ⑸参数:反映总体特征的指标,一般是未知的,常用希腊字母表 示,如总 体均数μ、总体率π等。 ⑹统计量:根据样本观察值计算出来的指标,常用拉丁字母表 示,如样本 均数x 、样本率等。

⑺变量与资料:对每个观察单位进行观察或测量的某项特征或属 性称为变 量;变量值的集合成为资料。 ⑻定量资料:亦称计量资料,其变量值是定量的,表现为数值大 小,一般 有度、量、衡单位。 ⑼定性资料:亦称分类资料,其观察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 容的类别 或属性,一般无度、量、衡单位。可细分为:①计数资料; ②等级资料 第二章调查研究设计 ★1、调查研究的特点(P7): ①不能人为施加干预措施;②不能随机分组; ③很难控制干扰因素;④一般不能下因果结论 2、常用抽样方法(名称、原理): ⑴单纯随机抽样:先将调查总体的全部观察单位统一编号,然后 采用随机数字表、统计软件或抽签方法之一随机抽取n(样本大小)个编号,由这n个编号所对应的n个观察单位构成研究样本。 ⑵系统抽样:又称机械抽样或等距抽样。事先将总体内全部观察 单位按某一顺序号等距分成n(样本大小)个部分,每一部分内含m个观察单位;然后从第一部分开始,从中随机抽出第i 号观察单位,依此用相等间隔m机械地在第2部分、第3部分直至第n部分内各抽出一个观察单位组成样本。 ⑶分层抽样:先按对观察指标影响较大的某项或某几项特征,将 总体分成若干层,该特征的测定值在层内变异较小,层间变异

简明语言学整理笔记

精品文档 第一章 1.linguistics is generally defined a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2.The scope of linguistics Phonetics-语音学phonology-音系学morphology-形态学syntax-句法学semantics-语义学pragmatics-语用学 从语言形式划分: Sociolinguistics社会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心理语言学,applied linguistics应用语言学 3. Important distinctions in linguistics Descriptive &> prescriptive 规定性&描写性 Synchronic & >diachronic 共时性&历时性 Speech&> writing 口语&书写 Langue & language fact ) Traditional grammer & modern linguistics 4.What is language?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5.Design features of language 语言的识别特征Charles Hockett ①Arbitrariness(任意性)refers to the forms of linguistic signs bear no natural relationship to their meaning. (sounds and meanings) ②Productivity/creativity(能产性):Language is productive in that it makes possible the constru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new signals by its users ③Duality(双重性):The property of having two levels of structures, such that units of the primary level are composed of elements of the secondary level and each of the two levels has its own principles of organization.. ④Displacement(移位性):Human Languages enable their users to symbolize objects, events and concepts which are not present (in time and space) at moment of communication. ⑤ Cultural transmission(文化传承性)人独有。动物为基因传承 6.Functions of language Main function: Descreptive function 描述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表达功能,social function社会功能 6 basic function (Roman Jakobson) ①addresser-Emotive (情感功能): to express feelings and attitudes of the speaker ②addressee-Conative(意动功能) ③Context-referential(指称功能) ④.message-poetic(诗性功能). ⑤contact-Phatic communion(寒暄交流) ⑥Metalingual function(元语言功能): Halliday –child language:the ideational 概念功能,the interpersonal交际功能,the textual语篇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