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试卷分析表

单元试卷分析表
单元试卷分析表

第()单元试卷分析表

班级:教师:年月日

答题情况具体分析

试卷分析表评语

这份试卷难易适中,从题量和时间安排上来说题量不是很大. 所考内容深入浅出地将教材中的全部内容展现在学生的试卷中,并注重考查学生活学活用的数学能力 从卷面情况来看,命题基本上符合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整个试题可以说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全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把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融于试卷之中,基本做到不出偏题、怪题、过难的题,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更好地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多关注差生,用耐心加鼓励的方法对症下药,多抓基础。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他们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中。教育他们要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试卷分析 本次期末测试卷基本上把握住了教材的内容,难易适度,既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试题活.想。 2、存在的几个问题: 1、整体上看,学生书写的不够规范,不够整洁。 2、有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够,分析判断能力差。 3.学生不会审题,不理解题意。 4.有些题型训练不到位,学生失误多。 13501 从卷面情况来看,命题基本上符合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整个试题可以说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全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把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融于试卷之中,基本做到不出偏题、怪题、过难的题,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更好地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从成绩分布图可以看出本班的优秀率和及格率都比较高,充分的肯定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本班学生的学习能力。

语文试卷分析样表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学科试卷分析乡镇学校:五年级姓名日期2018年2月 一、考试总体情况 1.试卷严格按《新课标》要求,紧扣教材,考查内容较全面,并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没存在偏题和怪题,以考查语文中的基础、积累知识为主,兼顾学生的写话阅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题目编排从易到难,符 2、从试卷的题型来看,无论是基础知识部分,还是积累运用方面,都以教 灵活性强,符全学生的认知特点。 3.从考查的内容来看,试卷完全从教材的重点内容及要求入手,融入了一学期来“知、能”的方方面面,有拼读的掌握,字、词的积累和运用,形近字的区别,成语的积累,古诗的积累,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语文与生活,突出了试卷的综合性和针对性。 二、试题情况分析 1.试题的基本结构 第一题基础知识,第二题重温课文,第三题课外阅读,第四题习作练习。 2.试题的特点 从试卷试题情况来看,本次试题出题范围广,涵盖知识点多,难度适中。考察内容涉及看拼音写汉字,词、句的积累以及句子的训练等,还考察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填空及理解能力、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古诗文的积累等。重温课文对课内课文进行了考察。课外阅读考察了学生的分析理解以及概括能力。习作练习

要求写出“我为喝彩”为题写一篇文章。这种命题让学生从自己经历过的生活中选材,题目补充完整,写起来有话可说,也能写出真情实感。这体现了作文教学的新课改理念,作文教学要多点自由、开放,少一些束缚、限制,使学生在内容、情感上贯彻一个“真”字,在语言、形式上贯彻一个“活”字。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成绩分析(本班全样) 2.各题得分情况(本班全样) 3.统计表中反馈的情况 第一题失分较少,基础知识掌握很好;第二题课内阅读个别学生回答不够准确总体失分不多;第三题课外阅读失分较多;第四题失分最多,书写内容较少没有紧扣文题。 4.答卷中的典型错误 比较不足的个别学生在作文中的标点符号用法不标准,格式不规范,还有个别学生没按照要求来写,题目要求写我为喝彩,而有的学生没认真审题,有的内容没写具体等。 四、卷面凸显的问题、原因及应对策略 得分较高的题目基础知识题,这些题目考查的内容都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平时训练量比较大,学生能充分掌握,故得分率高。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表样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分析表 时间:2017 年 6 月29 日 教师科目数学班级三(3) 评价 项目 评价内容 试卷的特点本次试卷的试题题量适中,紧扣大纲要求,重视基础知识。试题的难易适中,出题全面,有些题目思维含量高,例如选择题中的第2题,考查了位置的相对性,需要学生通过画图而得到正确的答案。试题题型灵活、全面,很好地考察了学生对前两单元所学知识的全面掌握。本次试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例如:填空题第3、9题,选择题第1题,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本次试卷通过不同的出题形式,全面的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试卷中反映的问题及失分率1.口算:5题。全班对此掌握的还可以,只有个别学生由于粗心错几题。2.填空:共9题。错误最多的是第2题的后面两个空和第3题。由于平常我们都是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表示方向,而此题用在了生活中,导致学生对左、右表示的方向分不清楚。而第3题则是常识题,学生知识面还不够广。3.选择题:共10题。错误最多的是第1题和第4题。主要是学生审题不够清楚。4.用竖式计算:共18分。由于学生横式上漏写答案或者漏写余数而扣分,但总体上,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已基本掌握。 对教学中的启发和建议1.从教师自身找原因,平时教师应多研究题型,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举一反三,灵活掌握。2.需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审题是做题的第一步,只有审清题目,弄明白题目的意思,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平时上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性,放手让学生自己读题,自己分析题中的条件,教师只能在必要时进行一些引导或启发,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3.加强算理教学,注重计算题和口算题的练习,并养成算后检验的好习惯。4.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供大量信息,让学生各取所需,自己提问自己解答。在练习中设置开放性题目,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好数学创设平等机会。还可以实行“小老师”帮扶,提高“转差”的效果。

一年级数学试卷分析报告范文范文

何寨中心小学一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学期已结束了,我以诚恳的工作态度完成了期末的数学检测工作。现将年级本期的数学检测卷面评析简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套数学试卷题型多样,内容覆盖面广,题量恰当,对于本学期所学知识点均有安排,而且抓住了重点。本次期末考试共有39人参加,及格率%,优秀率%,全班最高分100分,平均分分。 二、学生答题分析 1、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 对学生的成绩统计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学习效果较好,特别是在计算部分、图形的认识,这部分丢分较少。同时,从学生的答卷中也反映出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如何让我们的教育教学走上良性轨道,应当引起重视。从他们的差异性来分析,班级学生整体差距比较大的,说明同学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如何扎实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如何加强班级管理,提高学习风气,在今后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次检测结合试卷剖析,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普遍错误类型: 第一、不良习惯造成错误。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认为试题简单,而产生麻痹思想,结果造成抄写数字错误、加减号看错等。

第二、审题不认真造成错误。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审题存在较大的问题,有的题目需要学生在审题时必须注意力集中才能找出问题,但学生经常大意。 2、典型题情况分析 (1)填空题:学生对填数和数物体掌握较好,但在第4小题找规律填数、第7小题元表示()元()角这几道题失分较多,学生在理解元表示什么的这方面还有一定的困难。 (2)算一算:有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进位加、减),还有小括号的认识,这部分计算学生能够有效掌握计算方法,总体失分在2分左右,一小部分同学在这一块失分主要是马虎大意,看错+、-符号,另外还有个别同学在计算技能上稍有欠缺。 (3)比一比:主要是考查两位数比较大小,此外还对人民币的认识知识略有涉及,考查了人民币单位换算及大小比较,学生基本上都能够正确解答,这部分失分较少。 (4)选一选:在合适的答案下面打“√”,这一题考查学生对“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之间的理解,试卷上出现“接近”这个词语时,部分同学不能够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导致失分,看来学生思维还不够灵活,平时还应做到举一反三。 (5)做一做:这部分有5道小题,考查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小题帮妈妈购物,学生失分较多的在④题,在理解题目意思上还有一定的困难。第2、3题看图列式,第5题解决问题,这3道题考查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属于二年级学习的内容,导致学生失分较多。

试卷分析表

试卷分析表 考试类别:四(2)班试第四单 元时间:2015-10-22 班级学科应考 人数 实考 人数 平均 分 各分数段人数 及格 率 优秀 率 任课 教师 优良及格不及格 语文 项目对题率情况分析 一、看拼音, 写词语书写较为工整。有五、六个学生其中“宛转”和“婉转”弄混淆了,两个学生“宛”字写成“腕”字了。极个别学生是由于书写的习惯不好,造成了些错字。 二、给下列多音字组词“挣扎”和“挣钱”有两个学生还不能区分,“钻石”和“钻洞”有一个学生不能区分,其他的学生是失错于书写的错误,如“弹琴”的“琴”多一点。 四、在括号里 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虽然······但是,转折关系的复句有两个学生不能判断。大部分学生错在假设关系的复句上,第二题,还容易选择,第三题错误率比较高,学生写成:如果不是老师和同学的耐心帮助,我的进步才不会这样大。充分条件的关系写成必要条件的关系。 五、写一写,句子变形第一题缩句学生问题不大,但也有四个学生做错,问题在于缩减了后面的娇嫩,忘了前一部分罪恶,还是由于粗心造成的。第二题“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改换有问题,由于题中出现了两个名词“劳动人民”和“勤劳的双手”学生就难以区分哪个是真正的主语,再加上句中有不少的修饰成分,就造成了学生的判断失误。 六、拓展阅读第一大题中的课内阅读难度不是很大,但是还是有不少的学生对于写出反义词这道题出现了一些的问题,沉寂的近义词写成安静,不紧不慢写成慢条斯理,对于词语的性质了解不够,理解的深度也过于肤浅。第二大题中的第二小题,“冲、冒、背、攀、拿、带”选字填空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不能正确的理解词语、体会语境。 请你给那些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朋友写一封信。学生基本上语句较为通顺,但是由于书信学过的时间比较长久了,学生已经忘记了格式,所以失分的情况也就较为严重

试卷分析表、成绩分析表、填表说明

任课教师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填 表 说 明 1、“试卷分析表”由阅卷组按课程填写(非教考分离科目由任课教师填写),“成绩分析表”由任课教师根据成绩、试卷分析表和试卷按教学班填写。 2、标准差:计算公式:n x x n i i 2 1 ) (∑=- (i x :每位学生成绩;x :平均分;n 为 学生数) 3、试卷难度系数:反映试卷的难易程度,用L 描述,其计算公式为: L=X ÷W X :参考学生平均分,W :试卷总分。 难度评价:难度系数<0..65为难; 0. 65-0. 71为较难; 0..71-0.78为合适; >0.79为容易。 4、试卷区分度:“区分度”反映试题区分不同水平受试者的程度,即对不同受试者的水平的鉴别程度。公式为:D=2(X H -X L )÷W 其中X H ----高分组平均得分,X L ----低分组平均得分,W----试卷总分。高分组指把成绩从高往低排序后,前面50%的那一部分;低分组指后面50%的那一部分。 区分度评价:0.4以上为非常良好;0.3-0.39为良好;0.2-0.29为一般,仍需再改进;0.19以下为差。 5、试卷的效度:考察该试卷是否考核了应考核的内容,有没有偏离考试的目的。(可对照考纲分析)。 6、试卷质量评价:由阅卷组从试卷的容量(包含哪些内容)、有哪些题型、试卷的题量、试卷中的错误、学生对所学课程掌握的程度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7、教学情况与学习情况分析、改进措施及建议:由任课教师根据成绩和试卷分析对所教课程的教与学方面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8、成绩分布直方图可在表上直接画出,也可以利用电子表格画出后粘贴。 如下图: 9、各课程可根据课程的特点,有关指标可作适当的调整,调整后的指标要作书面说明。 10、有选项的栏目中请在相应的选项上打“√” 11、以上两表均一式两份,一份用于开课系按学期汇总存档,另一份与学生答卷一起存档。 12、此表挂在信息平台,可从信息平台下载。

数学试卷分析报告模板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数学试卷分析报告 (建设街小学) 一、试题分析 (一)、试题结构 合计满分值100分,基础概念知识部分占28分,计算占22分,实践操作占10分,解决问题占40分。试题总难度系数为0.85 (二)、试题特点 1、能以《数学课程标准》“三维目标”为指导,紧扣教材、以教材为本、适当设置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能体现综合应用的、创新思维的内容,即“学会用数学思维来观察分析现实生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本着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生活中的数学为主来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目的就是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能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能运用自己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2、注重双基考查,增大知识覆盖面。本次测试数学命题立足教材,立足基础,立足本册的知识点进行检测,比较重视双基的考查。如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概念的理解,计算能力,几何知识的初步认识等都做了考查。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活学活用,着力避免单纯的记忆知识的考查,将几个知识点糅合在一起,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试卷分析 (一)、学生成绩分析表 注:难度系数计算公式:难度系数=1-平均失分÷试卷总分 (平均失分=试卷总分-学生平均分) (二)、试题得分及考查知识点分析表(此表按抽调班级的学生试卷情况填写,不是全年级)

注:表中“题号”要求:语文、数学、科学按大题号来分析,英语分析到小题。此表可续) (三)、年级分数段人数统计表 三、存在问题 1、学生基本功不扎实,教师须在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技巧上下功夫,在教学中逐步养成认真、细心的良好学习习惯; 2、在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的辨析与数学教学的联系,对关键的知识点进行强化训练,加以区别; 四、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在教学中应加强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鼓励学生思考问题要有依据,解答问题要符合要求,逐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要在突出“双基”教学的基础上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平常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课标为准绳,扎扎实实把“双基”落实到位,要特别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数学书写习惯

教务处期末试卷分析报告

教务处期末试卷分析报告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庞村学校2016-2017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质量分析 2016——2017年第一学期的期末检测已经落下帷幕,我校比较圆满的完成了检测任务。测试后的质量分析如同一面明镜,不仅显示了测试中学生知识掌握应用的情况,还反射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得与失。试卷分析是提高质量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一份耕耘,换来一份欣喜的收获;一份付出,换来一份真诚的回报。期末考试结束了,有的班级考的很好,有的班级不够理想,还有潜力。成功与失败的界定,关键还是我们看问题的心态,心态决定一切。面对成功,要学会平和;面对失误,要学会淡然处之。成绩只代表过去,一次考试不能更多的说明什么。期末考试是结束了,但它更多的是留给我们一点启示:要反思自己,找到成功与失误原因,争取更大的进步,这同样是收获。 第一部分:教学质量基本情况分析 一、考试成绩情况分析 第二部分:主要成绩与经验 一、主要成绩 本学期以来全校师生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全体师生的努力下,以教育方针和新课改理念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教学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力推进课标解读和

校本教研工作,切实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才使本次成绩有所提高。 (一)学校将教研活动列入制度,并定时定点进行教研活动,每周三下午第四节为教研活动。各组利用教研时间学习过文件,学习过多媒体课件制作,进行过课堂中困惑研讨,进行过评课活动等。通过大量的教研活动,教师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二)加强了听评课活动的开展。这一学期根据学校统一安排,举行了“天天公开课”活动。在活动中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明显的提高,从目标的设置到课堂环节的安排,从教学方法到目标的达成,都有较大的变化。本学期里学校将听评课活动作为教研工作的重要一项。以教研组为单位安排听评课活动,要求每位教师都参与,教师在听评课活动中,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二、基本经验 本次取得成绩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扎实深入的“天天公开课”活动,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一年来,我校全体教师坚持教研活动,开展“人人一堂课”活动,坚持随堂课听评活动,并与时俱进,实施课堂教学模式推进,切实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这是取得成绩的前提条件。 (二)校本教研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建立健全教研网络,加强教研工作考核管理;按照“三有”、“三定”的要求积极开展教材教法培训、基本功竞赛、优质

试卷分析报告10篇

试卷分析报告10篇 试卷分析报告试卷分析报告(一): 期中试卷分析报告 一、基本状况 全卷共26道题,覆盖了《数学课程标准》中一级知识点,二级知识点的覆盖率也较高,试题呈现方式多样化,主观性试题的类型丰富:开放题、探究题、应用题、操作题、信息分析题等占必须的分值比例,题型结构搭配比例基本适当,各知识点分值比例分配比较合理恰当,总体难度和难度结构分布合理,贴合学生的实际状况。本校平均分:79、9,优秀率:47、9%,及格率:90%。其中初二班得分状况如下: 题号13得分率98%98%92、5%80%93%89%92%96%96%81%80%98%98%题号得分率100%100%91%80%71%86%93%94%85%92%84%73%63% 二、考生答题状况分析 填空题和选取题均为基础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八年级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从统计考生答卷状况来看,对于大部分小题考生的得分率普遍较高。某些试题涉及知识虽然基础,但背景新颖,需要考生具备必须的“学习”潜力。考试结果证明,对于这样

的试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潜力上的欠缺。例如:第19,20题。第7题学生往往讨论不全面只解答一种状况漏第二种状况导致失1分,所以填空题能得满分的考生不多。 第21题是基本根式运算题,虽然涉及到化简根式,但情形简单仍不失基础性。第22题以正方形网格为背景,设置了基本作图,在对图形的操作、思考等活动中考查学生对图形与变换,平行、垂直的理解,体现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学习理念。第23题各问题的难度层次分明,逐级递进,能够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第24、26题由于配置了应用背景,需要考生具备必须的理解潜力,学生在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表现出自己在从事观察、数学表达、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方面的潜力,因而本题也较好地考查了过程性目标。第25题考查的资料是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分类、数形结合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内涵比较丰富,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要求较高。能够说,开放与探究是本试卷的亮点。 三、试卷对课程理念的体现,对科学特点的体现 数学试卷呈现出许多新意,重视试题的教育价值的功能,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既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又给学生创造了灵活、综合地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探索思

试卷分析图表

2009—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及自我反思 、、、、、、 (一)积累运用1题语段选自《看云识天气》,包括3个小题:①字音、字形②选词填空③仿写; (6分) 2题是按要求默写古诗文,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8分) 3题根据九年级上综合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改编①评价古代文人(2分)② 引用弟子规对同学进行劝说。(2分) 4题为名著阅读,题型设为选择题,考查点在于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及作品作者的 掌握考察2011年 1题为语段阅读包括3个小题:①字音、字形②修改病句③仿写;(6分) 2题是按要求默写古诗文,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7分) 3题根据九年级下册综和性学习《岁月如歌》改编,考查内容为:①给老师或同 学写临别赠言②为毕业纪念册起一个意蕴丰富的名字,并说明理由;(4分) 4题为名著阅读,考查点在于名著中的人物形象,考查学生对名著人物的认识, 所选人物均出自《课程标准》推荐的阅读篇目。(3分) 2010年1题抄写题(1分) 2题语段选自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包括4个小题,内容为:①文 学常识②字音、字形(课后读一读、写一写)③词语运用④仿写(课后习题); (6分) 3题是按要求默写古诗文,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7分) 4题根据九年级上册综和性学习《好读书读好书》改编,考查内容为:①写读书 名言②表达观点、说明理由③名著阅读情况;(6分) 2009年内容 年份分析 1、积累与运用:8道题左右,其中字音、字 形、词义题多出自课内重点讲读篇目, 名著阅读,口语交际几乎年年考,会有课本单元 后的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的相关内容。

(二)文言文阅读 (一)词曲赏析《天净沙.秋思》,主要考查诗画结合和诗歌表达的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所选材料为课内《马说》,课外《马价十倍》两则材料 的内在联系都与伯乐有关,根据原文设置的问题有:①实词和通假字的解 释和运用②句子翻译③联系乙文谈“名人效应”的利与弊2011年 (一)新增加了诗歌赏析,诗歌为《望岳》,考查点主要是炼字和诗歌所 蕴含的哲理。 (二)文言文阅读所选材料为课内《岳阳楼记》,课外出自《宋名臣言行 录》,两则材料的内在联系是第一篇是范仲淹的代表作,第二篇是对范仲 淹其人的介绍,根据原文设置的问题有:①实词和虚词的解释和运用②句 子翻译③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来谈谈对主旨句的认识。 2010年(一)《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中学语文教材传统篇目,本片段考查内容为①词语 解释②句子翻译③文章主题的理解(课后习题)。 (二)课外文言文选自《庄子·天运》中的小故事《东施效颦》,为了便于 理解文章内容,又链接了《邯郸学步》,本题满分根据原文设置的问题有:①词语解释②句子翻译③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 解,给故事中的人物提建议。 2009年内容年份 分析 2、文言文阅读:7道题左右,解释加点词 (虚、实词,通假字)、翻译句子、对课文 内容理解、对课文中人物评价年年考,课内 诗词鉴赏题连考两年,也是今后倾向。课内、 课外结合,课外写景、写人较常见。 (另注:2007年中考文言篇目《岳阳楼记》 2008年中考文言篇目《小石潭记》)

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表

2014- 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说明:表格空间不够大,可以自行调整。 学校年级科目任课教师执笔人 一年级语文 要求一、试题评价 1、关于试卷命题科学性的分析:考查目标的合理性、明确性,考查内容的准确性、适切性,题目表述的规范性,容量(题量)、覆盖面的合理性,材料选取的严谨性,试题的梯度等。 该试卷知识覆盖面较广,信息量大,贴近学生 生活,既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又检测了运用的 能力。体量适中,难易适度。依据课标,尊重教材。同时,有一道题目没有单一的答案,有助于学生创 造性发挥,比较注重课改评价理念的践行。 本次考试有七大题型,有基础知识的考核和阅 读能力的考核。基础知识的考核内容较为全面,包 括字、词、句,题目有一定的灵活性。阅读能力的 考核是根据二期课改精神设计的,主要考查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如,“看图,写一写”,要考查学生能否读懂文章,能否从图中找到答案。 我对81名学生的试卷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统计。下面我就试卷呈现的方式分为两部分,对该卷以及 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对错题分析。 2、关于命题知识和考点的分析:三维目标的体现情况,试题的立意,考查的重点,考点的分布等。 试卷的命题概括了本学期所有的知识点,重难点突出,考点的分布也很合理,学生在考试时的时间也很充足,并且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卷。 3、对试卷题型、卷面的分析:各类题型的数量、比例及合理性的评价,卷面设计特点及评价。试题的各种题型都有,中和考察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卷面设计方面也很新颖,考点分布的顺序和内容 也很合理。 二、试题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试题的教学导向性分析,对教学能产生哪些积极的引导,有什么启示;对试题存在的问题作简要描述,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改进意见,举出实际的例子。(一)基础知识部分 绝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尤其是第一、二、三、四、九、十、题正确率较高。但是,有一小部分学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题,让学生把声母和韵母分类,有个别学生对个别字的声母和韵母没弄清楚,比如:韵母“an”,有一个学生把它连到声母的屋子了;声母“sh”字,有一个学生把它连到韵母那里去了。 第二题“认一认,连一连”,个别学生对生字“商场、早晨、豆角”这四个词语的读音掌握得不扎实。 第三题“找一找,连一连”分为两部分,一部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表样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分析表时间:2017 年 6 月29 日 教师科目数学班级三(3) 评价 项目 评价内容 试卷的特点本次试卷的试题题量适中,紧扣大纲要求,重视基础知识。试题的难易适中,出题全面,有些题目思维含量高,例如选择题中的第2题,考查了位置的相对性,需要学生通过画图而得到正确的答案。试题题型灵活、全面,很好地考察了学生对前两单元所学知识的全面掌握。本次试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例如:填空题第3、9题,选择题第1题,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本次试卷通过不同的出题形式,全面的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试卷中反映的问题及失分率1.口算:5题。全班对此掌握的还可以,只有个别学生由于粗心错几题。2.填空:共9题。错误最多的是第2题的后面两个空和第3题。由于平常我们都是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表示方向,而此题用在了生活中,导致学生对左、右表示的方向分不清楚。而第3题则是常识题,学生知识面还不够广。3.选择题:共10题。错误最多的是第1题和第4题。主要是学生审题不够清楚。4.用竖式计算:共18分。由于学生横式上漏写答案或者漏写余数而扣分,但总体上,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已基本掌握。 对教学中的启发和建议1.从教师自身找原因,平时教师应多研究题型,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举一反三,灵活掌握。2.需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审题是做题的第一步,只有审清题目,弄明白题目的意思,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平时上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性,放手让学生自己读题,自己分析题中的条件,教师只能在必要时进行一些引导或启发,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3.加强算理教学,注重计算题和口算题的练习,并养成算后检验的好习惯。4.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供大量信息,让学生各取所需,自己提问自己解答。在练习中设置开放性题目,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好数学创设平等机会。还可以实行“小老师”帮扶,提高“转差”的效果。

山东理工大学试卷分析报告

山东理工大学试卷分析报告 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A》课程编码042111 任课教师姓名李素玲教师编码040101 授课班级电气06-1、电气06-2两班合堂,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 09.1.7 一、简要说明 1.试卷形成:《自动控制原理A》属于我院自动化专业和电气工程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也是历年的考研课。本课程是学校的重点课程,试卷库已建立9年,并有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本学期有两名教师授课及1名辅导教师,实行试卷库抽题、共同(流水)阅卷的方法。 2.题量:共6道题,其中第1题记16分;第2题记24分;第3、4、5题每题记16分,共计48分;第6题记12分;卷面满分为100分。 3.覆盖面:考试内容的覆盖面较广,涵盖教学大纲要求的大部分教学知识点,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 4.试卷结构:基础题(52%),综合题(36%),提高题(12%),上述各类型题所占的比例符合教学要求。难度程度适中,试题体现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二、成绩分析 1. 考试成绩分布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平均班级 90+ 80-90 70-80 60-70 60- 成绩电气02-1 9 14 10 6 5 76 电气02-2 8 17 9 5 2 78.88 合计17 31 19 11 7 77.4 2. 考试成绩分布图

从以上图表情况看,各个等级层的结构正常,服从正态分布。 3. 成绩分析 电气06-1、2班的成绩服从正态分布,说明学生考试成绩的分布合理。整套试卷内容

充实,覆盖面广,难易适当,这也说明试卷科学合理。 三、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本课程在记录总成绩时,考虑作业与出勤等占20%,实验占10%,考试卷面成绩占70%。 任课教师签字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填写时间09 年1 月12 日

学校试卷分析报告

北关小学(2013——2014)学年度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报告 北关小学 2014年1月课程名称: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综合 考试时间:全校2014年1月8日—1月9日 考试类型:期末考试 考试对象:语文、数学学科全校1——6年级12个班。英语、综合学科3——6年级12个班 语文学科 一、考试情况及试卷分析 本次语文成绩普遍高于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其中最突出的是一年级,成绩优异,年级参考人数满分综合得分合格率良好率优秀率 1、1 61 100 98.36 100 100 91.80 1、2 61 100 95.41 98.36 98.36 83.61 2、1 48 100 87.71 93.75 91.67 66.67 2、2 48 100 80.84 93.75 85.42 41.67 3、1 43 120 61.39 76.74 62.79 20.93 3、2 46 120 76.74 91.30 76.09 41.30 4、1 49 120 75.11 87.76 75.51 42.56 4、2 49 120 72.86 83.67 73.47 44.90 5、1 41 120 79.51 90.24 85.37 43.90 5、2 41 120 65.37 82.93 63.41 24.39 6、1 45 120 84.44 93.33 88.89 55.56 6、2 43 120 75.12 90.70 83.72 23.26 二、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从卷面分析看,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学得扎实。各年级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扎实;基础题考得很好,极少失分;但是,学生的书写能力差,表现为速度慢、书写不规范;阅读、

小学试卷分析模板.doc

东莞市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教学质量抽查 试卷分析表 题号要根据考试内容修改 星贤镇(街道、园区)校三年级语文学科 统计题号 项目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十十 一二得分率(%)97% 91% 89% 90% 95% 95% 97% 96% 94% 92% 89% 88% 各题主要错例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听故事,主要考查学生在听读方面是否专注。 2、看拼音写词语。本题既考查学生对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 生的书写习惯。得分率在 96%以上。主要错的是“迅速”和”裸露“两个词 语写错了,以后多加强训练。 3、写同音字组词。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情况。得分率 90%以上。错误多出现在“愈、灌”字上面,这个知识还需要进一步强调,学生在书写中 出现的失误也较多。 4、词语填空。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四字词语掌握情况。 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字词的运用情况,比较容易做,大多数学生能做对。 有个别后进生判断失误了,因此丢分,今后多加强对他们的指导。 6、词语辨析。这道题平时练习的比较多,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很容易做,但 及也有个别生不审题,导致理解错误,以后得多加指导。 7、判断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程度,本题失分率较低,平时在练习 原因分析时,注重了这方面的指导,个别学生个别字不会,答题效果还是较理想的。 8、按要求改写句子。主要考查了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反问句和陈述句 的转换,关联词的使用。 9、考查学生对课本日积月累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主要失分的地方是默写书 写错误。 10、口语交际,主要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只有后困生失分较多,今 后对后困生要加强指导。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学生不能认真阅读,找 出答案,尤其是第三、四小题,失分率较高,在 40%左右。 第三部分:习作: 请以“爸爸的爱”或“妈妈的爱为题”为题写一篇作文,因为平时做了练习,因此多数学生写的非常好,不过以后还要要多加练习,提高习作水平。

各科试卷分析

2017年高考全国2卷试题分析 01语文 稳中求新求变,倒逼语文教育 2017年的全国语文命题难度适中,但在试题结构、赋分、题型、能力要求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既遵循了稳定性和继承性,又体现了创新性。试题材料重视传统文化,着眼社会、关注人文;重在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和基本能力,从而凸显考生的语文素养。同时,通过命题,倒逼语文教育教学:加强阅读,以读促写,让语文回归常态,从刷题和套路中走出来。 现代文阅读扩大容量,调整次序,精简题量。将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集中打包考查,精简了答题书写量,客观题有所增加,选文也颇有新意,比如实用类文本阅读,选用了三个非连续性的新闻报告,甚至包括图表阅读,区别于往年的人物传记类文章。 古诗文阅读关注传统文化考查,比如考查“私禄”“母忧”“下车”“收考”“车驾”“京师”等古典文化术语,回到古代,体现出政治走向的合一。诗歌也打破了近几年不使用名家诗文的惯例,考了欧阳修的《礼部贡院阅进士试》和苏轼的《送子由使契丹》。语言文字运用,综合考查,注重应用,颇具新意,语言的得体再次考查,和生活密切相关。 作文写作空间较大,难度也不低,不过有利于平时喜欢读书思考的考生。全国Ⅰ卷的限制比较隐蔽:老外眼中的中国关键词。向老外介绍中国,应该说什么,如何弘扬“正能量”,不外扬家丑,不言自明。 全国Ⅱ卷选用六句名言,要求选出两三句为文,虽然命题开放,难度其实加大了,彰显的是传统文化,让学生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做出自由选择,也显出命题人照顾每一个学生的良苦用心。至于全国卷Ⅲ的“我与高考”则比较随意,也许让高考多年以后的往届生写更为合适。 02 数学 似曾相识显平和, 易入难出见真功 ---2017年高考数学 (全国II卷)评析 一、总体评价

试卷分析图表

2009—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及自我反思 二、试题整理 (一)积累运用1题语段选自《看云识天气》,包括3个小题:①字音、字形②选词填空③仿写; (6分) 2题是按要求默写古诗文,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8分) 3题根据九年级上综合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改编①评价古代文人(2分)② 引用弟子规对同学进行劝说。(2分) 4题为名著阅读,题型设为选择题,考查点在于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及作品作者的 掌握考察2011年 1题为语段阅读包括3个小题:①字音、字形②修改病句③仿写;(6分) 2题是按要求默写古诗文,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7分) 3题根据九年级下册综和性学习《岁月如歌》改编,考查内容为:①给老师或同 学写临别赠言②为毕业纪念册起一个意蕴丰富的名字,并说明理由;(4分) 4题为名著阅读,考查点在于名著中的人物形象,考查学生对名著人物的认识, 所选人物均出自《课程标准》推荐的阅读篇目。(3分) 2010年1题抄写题(1分) 2题语段选自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包括4个小题,内容为:①文 学常识②字音、字形(课后读一读、写一写)③词语运用④仿写(课后习题); (6分) 3题是按要求默写古诗文,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7分) 4题根据九年级上册综和性学习《好读书读好书》改编,考查内容为:①写读书 名言②表达观点、说明理由③名著阅读情况;(6分) 2009年内容 年份分析 1、积累与运用:8道题左右,其中字音、字 形、词义题多出自课内重点讲读篇目, 名著阅读,口语交际几乎年年考,会有课本单元 后的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的相关内容。

(二)文言文阅读 (一)词曲赏析《天净沙.秋思》,主要考查诗画结合和诗歌表达的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所选材料为课内《马说》,课外《马价十倍》两则材料 的内在联系都与伯乐有关,根据原文设置的问题有:①实词和通假字的解 释和运用②句子翻译③联系乙文谈“名人效应”的利与弊2011年 (一)新增加了诗歌赏析,诗歌为《望岳》,考查点主要是炼字和诗歌所 蕴含的哲理。 (二)文言文阅读所选材料为课内《岳阳楼记》,课外出自《宋名臣言行 录》,两则材料的内在联系是第一篇是范仲淹的代表作,第二篇是对范仲 淹其人的介绍,根据原文设置的问题有:①实词和虚词的解释和运用②句 子翻译③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来谈谈对主旨句的认识。 2010年(一)《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9分)《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中学语文教材传统篇目,本片段考查内容为①词语 解释②句子翻译③文章主题的理解(课后习题)。 (二)课外文言文选自《庄子·天运》中的小故事《东施效颦》,为了便于 理解文章内容,又链接了《邯郸学步》,本题满分6分。 根据原文设置的问题有:①词语解释②句子翻译③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 解,给故事中的人物提建议。 2009年内容年份 分析 2、文言文阅读:7道题左右,解释加点词 (虚、实词,通假字)、翻译句子、对课文 内容理解、对课文中人物评价年年考,课内 诗词鉴赏题连考两年,也是今后倾向。课内、 课外结合,课外写景、写人较常见。 (另注:2007年中考文言篇目《岳阳楼记》 2008年中考文言篇目《小石潭记》)

一年级数学试卷分析样表

一年级数学试卷分析样表 桂阳县2017年下期期末考试学科教学状况抽测华泉中心校_______ 学校 1 年级______________ (科目)试卷抽样分析报告'、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的试卷内容全面其中有填空题;考察了学生的记忆素质和思维想象?有口算题就 考察学生的口算能力.有看图写算式考察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有解决问题的题目就考察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分析等综合能力.还有考察了图形的认识.还有看图画图就考察了学 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和理解能力等?总之本次试卷充分体现了以教材为主深入浅出的特点;注重了考察学生的灵活性同时也注重了学生的发展思维能力也检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整个试卷布局合理图文并茂?题目比较灵活淡化死记硬背试卷的难度较大但是大多数学生考得还是可以.

频率分布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分数段 三、试卷总体评价(特点和问题) 本次试卷充分体现了以教材为主的特点;所考内容深入浅出地将教材全部内容;特别注重考察学生的灵活性的答题能力;知识基础的特别的能力的考察;同时也提醒了老师平时对学生的训练要求的重要性也注重了学生的发展? 问题的存在是;本次考试存在的问题是;1;少数学生未学透;2?理解力差.3?可能教学班得法四、学生答题评价(特点和问题分析)

本次考试考察的内容全面有填空?口算?看图写算式?还有应用题等? 第一题是检查了数的组成;大多数学生完成的较好?个别的理解不够出现错误 第二题画图也是理解出错? 第三题考察认识图形全对? 第四题口算题都对? 第五题也都对? 第六题;看图写算式也对? 第七题解决问题大多数也完成的好? 总之;本次考试题目难度虽大?但是;学生在老师的教育学教和耐心指导下身的 ?以及学生自努力下?以及多种形式训练;使之取得较好的成绩?

高等数学试卷分析报告

2013-2014学年第1学期考试试卷分析报告院系 名称 计算机学院教研室教师齐刚课程 名称高等数学 专业 班级 计算机应用2013级1 班 学生 人数 29 考试形式考试开卷()闭卷(√)考查书面()其他() 成绩分布情况 优(%) (90~100) 良(%) (80~89) 中(%) (70~79) 及格(%) (60~69) 不合格 (59分以下) 平均分 最高 分 最低 分14%34%28%21%3%759855 命题评价:(从试题构成和考试结果等方面对试题的的难度、信度、效度以及试题在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诸方面情况进行分析说明) 本试题由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综合题四大部分组成。选择题、填空题考查了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和简单应用;简答题和综合题进一步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从考试结果来看:选择题、填空题得分率较高;简答题和综合题有一定难度,绝大部分学生得分率中等,少部分学生得分较低;试卷题型合理,难度适中,在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方面都起到了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问题诊断:(从教师、学生、教学方法、手段、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肯定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寻找不足及其原因) 本课程课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学生课下分组自主讨论,可较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但在知识的灵活运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原因是课程内容较多、课时偏少,因此在对例题的分析和讲解方面还不够。 改进措施:(从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提出改进意见) 增加案例演示教学,加强互动性讨论以及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分析教师签名:齐刚2014年1月10日

季小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表

2019秋季小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表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2019秋季小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表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 源!2019秋季小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表 学校 小学 年级 学科 五(2)班数学 统计 项目 应考数 实考数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低分率 (30分以下) 总体 状况 本班 状况

55 55 19.5 12% 9% 78% 试题 分析 (包括 特点、 难度、 区分度、覆盖面 等) 本次期中知识检测试题面广,有负数的初步认识、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加法和减法、小数乘法和除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解决问题的策略、用字母表示数等,全册的内容都命题。从命题来看,难度适中,基础题约占45分,提高题约占30分,难度题约占25分。这对我校的学生实际情况来说,切实有点难度。比如:第一大题的第6小题,操作题和应用题的第5小题等。这些题虽然对优生来说没什么,但对中、低的学生来说困难就大了。 学生

答题 典型 情况 分析 基础题对学生来说是他们最容易拿分的题,但还是有许多学生粗心大意,本不该错的也错了,从整体来看是非常满意的。提高题学生就没那么好拿分了,这类题约占3o分,但学生答题的平均得分只有12分,学生整体答题正确率为百分之四十,像扬展鹏,苏承宏,扬肖霞,王丹、麦想基等优生对这类题就显得容易多了,他们的答题正确率要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难度题就更不行了,这类题约占28分,全班的整体答题正确率只有百分之二十左右,对差生来说,有些一分都没拿到,但对优生来说,答题正确率也是非常高的。 命题 建议 建议难度题适量的减少,基础题和提高题所占的分数要有所增加。 教学 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