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每个单元知识点整理-全册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每个单元知识点整理-全册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每个单元知识点整理-全册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点整理

1. 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

2.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

3. 播种凤仙花的方法:

A.选饱满的、没有损伤的种子。——选种

B.种子埋的深度约为1厘米。

C.要浇适量的水。

4.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5. 书本第8页,研究根的作用实验中,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防止水分不会蒸发到空气中去。

试管中水面降低了,说明水分被根吸收了。

6. 根的作用:

A.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B.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所以把植物从土壤中拔出很难)

7. 凤仙花是双子叶植物,它的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胚由胚根、胚芽和子叶组成。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的作用是提供营养,植物长出的第一对叶子称为子叶(也就是种子里面的子叶),子叶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一样。

8. 凤仙花的子叶淡绿色,椭圆形,表面光滑、无明显叶

脉。

以后长出来的叶子称为真叶,真叶是凤仙花真正的叶子,椭圆行,边缘锯齿状,淡绿色,有明显的叶脉。9. 植物叶子平展的,而且交叉生长,是为了能利用到更多的阳光。

10. 叶的作用:绿叶和茎中的叶绿体能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这就是光合作用。也是密封玻璃罩中的小老鼠没有被憋死的原因。

光合作用的水大部分是由根吸收的。二氧化碳是叶吸收的。

11.茎的作用:

A.支撑植物,包括叶在空中的伸展。

B.运输水分和养料

运输方向: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从上向下,将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2. 茎的高度变化图:画点线图,先找点,再连线。

凤仙花越长越高了。

13. 凤仙花开花的位置在茎上。花大部分为红色,有些淡粉(接近白色)。

14. 凤仙花组成部分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15. 凤仙花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16. 挑开一朵变干的凤仙花,可以看到果实,凤仙花的果实是纺锤形的。凤仙花的果实成熟后种子会弹出来。17. 凤仙花开花后植物还会长高一点点,不明显。果实成熟后,植物不会长高了。

18. 凤仙花主要生长过程: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种子

按阶段可以分为: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

19. 一般一株凤仙花可以长20个左右的果实,每个果实里可以有17、18个种子,

也就是一粒种子繁殖出了几百粒种子,凤仙花种族就这样延续壮大。

20. 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它是茎最本质的特征,看不到节时,可以根据什么地方长叶来确定节的位置,因为叶是长在节上的。

21. 茎的不同形态:

直立茎:凤仙花,竹子,杨树,蚕豆……

缠绕茎:牵牛花……

攀缘茎:葡萄,爬山虎,…豌豆…

匍匐茎:南瓜,番薯……

是有卷须)

22. 光合作用的方程式;

植物的叶片就是一个绿色加工厂,下图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23. 凤仙花的结构包括花瓣,雄蕊,雌蕊和花萼四个组成部分,具备这四种结构的花称为完全花。

24. 凤仙花各部分(特别是根p8、叶p11、茎p13的作用及实验步骤)重点复习,书上有详细说明。

【实验设计】

实验一:研究根的作用.

实验材料:一棵带根的植物、试管、水、植物油

实验步骤:

1.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

2.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防止水蒸发,并在水面处做好记号。

3.观察试管中水量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试管中的水面下降了。

实验结论:根能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实验二:研究茎的运输作用

实验材料:一段新鲜的芹菜、烧杯、红色的水

实验步骤:

1.将芹菜的茎浸入烧杯里的红色的水中;

2.观察芹菜的变化;

3.将芹菜的茎横切开,观察它的横切面。

实验现象:芹菜的茎和叶慢慢变红了。横切面上有明显的红点。

实验结论:茎能运输水分和养分。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知识点整理

1. 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蚕卵是有生命的。蚕卵

是扁圆形的,比芝麻稍微小点。蚕卵的颜色变化:淡黄色—玫瑰红色—紫黑色—白色。快要孵化出蚕宝宝的蚕卵颜色是紫黑色的,孵化后蚕卵的颜色变成白色。

2.蚕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在放蚕卵的盒子上要扎写小孔,因为蚕卵需要呼吸。

3.养蚕小窍门:

①小蚕爱吃桑叶。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的把它刷到桑叶上。

②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

③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

④把小蚕放在通风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里喷洒杀虫剂。

4. 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从蚁蚕到蚕吐丝经过4 次蜕皮。蚕茧里面还有两层皮,所以蚕的一生一共蜕6次皮。

5. 我们可以用(拍照)、(画图)、(写观察日记)、(制作标本)等方式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6.刚从蚕卵里孵出来的蚕我们称为是蚁蚕。用肉眼看,蚁蚕的身体颜色是褐色的,极细小,且大阔细毛,样子有点像蚂蚁;用放大镜观察,蚁蚕的脑袋大,身子小,身上有毛。

7. 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阶段。蚕是蚕的生命周期中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所以蚕的一生为:卵—幼虫—蛹—成虫。然后从卵开始又产生一个新的循环。

8. 蚕宝宝的外形特征:形态是圆筒形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小,两侧各分布着6只黑褐色的单眼,下方具咀嚼式口器,下唇中间有1个小孔,为吐丝孔。胸部三对足,能协助口器把持桑叶。腹部五对足,帮助身体运动。后端的背侧有一个突起,称尾角。身体两侧有小黑点是蚕的呼吸器官(气门),蜕皮之前,蚕不吃食物,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一样,这样的现象叫做“眠”。

9.影响蚕的生命和变化的因素:食物、温度、湿度、有害气体、疾病、光照等。

10.蚕不吃东西,身体发黄发亮是因为(蚕要吐丝了)。吐丝前,为它搭个(小架子),或用纸做些(小房子),以便它在那里(结茧)。

11. 观察蚕吐丝的情况

12.蚕蛹的体形粗短,身体呈纺锤形,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部很小,长有黑色的复眼,眼睛下面有一对触角的原始体。胸部长有胸足。腹足、尾足消失。胸部、腹部都有环节。胸部背面有一盾片,从盾片生出两对翅。鼓鼓的腹部长有9个环节,从第2个-7个腹节两侧都有发达的气门。体色呈黄褐色。

比较蚕蛹和蚕的不同点

蛹的外形和蚕有什么不同蛹呈纺锤形,黄褐色;蚕是长圆筒形,清白色

还能找到眼睛和足吗?身上的环节还在吗?能找到眼睛和足;身上还有环节。

蛹会动吗?它的身上长出了什么东西蛹一般不会动;

它背面有一盾片,从盾片生出2对翅

在剪开的茧里还发现

了什么?它可能是什

么?

还有两层皮

其他发现蛹的颜色变成了黄褐色。推测:蛹还会变化

吗?它会变成什么模

样呢?

蛹还会变化,会变成蚕蛾

13.蚕茧:白色、椭圆形、比大拇指粗一些,蚕茧大约重5克,去掉蛹大约重1克。

14.抽丝要把茧放在热水中浸泡一下,养蚕、抽丝织成丝绸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远在4000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养蚕,织布。

15. 蚕蛾全身披着白色鳞毛,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着眼睛和一对触角,口器退化。胸部长着两对翅和三对足。由于两对翅较小,已失去飞翔能力,腹部已无腹足,末端体节演化为外生殖器。

16. 雌蛾和雄蛾的区别:

雌蛾体大,触角灰色,腹部肥大,翅短小,爬行慢;

雄蛾体小,触角黑色,腹部狭长,翅大,爬行较快,翅振动飞快,腹部后端稍突起,翅稍举起。

17.蚕的一生

18.蚕蛾是昆虫吗?

答:蚕蛾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1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所以蚕蛾是昆虫。

19.蚕蛾有一对(羽状)的触角。一只雌蛾大约产400——500粒卵。

20. 蚕一生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其中蚁蚕是蚕的生命周期的开始,蚕的生命周期大约56天。

21. 蚕的生命周期图

22.昆虫的特征: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

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23. 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变态。自然界中不少动物的一生要经过变态。

常见的昆虫中,蜜蜂、蚂蚁、苍蝇、蚊子、跳蚤、蝴蝶、蛾子、甲虫、蝗虫、蟋蟀、螳螂、蜻蜓、蝉、蟑螂、蚜虫、虱子等都属于变态的。还有青蛙和蟾蜍也属于变态的。

不变态动物有:鸡、山羊、熊猫、鱼、人等。

24. 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不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繁殖方式各不相同,寿命的长短也不相同。

25. 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今后还将发生变化。人在生命的不同年龄阶段,身体的特点各不相同。

26. 人和动物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人和动物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27.在人一生中,有两个时期长得最快:出生前后和青春发育期。

28.脑的生长在(第一个生长发育期)最快。

29.牙齿生长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乳牙阶段、混合牙阶段、恒牙阶段。人有两副牙齿,一副乳牙,一副恒牙。恒牙长出后终生不换。

30.卵生动物有:蝴蝶、蜻蜓、鸡、蟾蜍、青蛙等;

胎生动物有:山羊、熊猫、猪、牛等。

31.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32.合理的膳食、足够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是保证我们正常生长的重要条件。

33.比较三代人的身体特点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知识点整理

1.

①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

表示。

②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③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柱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④不同的温度计适用于不同的测量情况。

2.

①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温度下降,热量减少;物体温度上升,热量增加。

②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3.

①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水开始结冰。从液态变成了固态。

②水在结冰过程中,热量减少。

③水的沸腾温度是100℃

4.

①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 0℃时开始融化。

②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不变) ,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③冰在融化过程中,热量增加。

④实验时,在碎冰中加入食盐,是为了制造更低的温度。

5. (看不见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看的见的)水。

6.

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②加热、风吹等能加快水的蒸发。

③水变成冰的过程叫凝固,需要的条件是受冷(温度低于0℃)

④冰变成水的过程叫融化,需要的条件是受热(温度高于0℃)

7. 装着冰块的玻璃杯外币会出现很多小水珠,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了冰冷的玻璃杯而凝结成了小水珠。

8. 空气中充满了水蒸气,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我们无法看见。

9.

①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

②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进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10. 温度计的读法和写法:

零下6℃可以写成-6℃

-6℃读为零下6摄氏度

25摄氏度可以写成25℃

25℃读为25摄氏度11. 常用的温度计

12. 温度计的构造

13.温度计的刻度和正确读法

14.冰与水的维恩图

15.常见的六种水的形态的转化

16.

第四单元《磁铁》知识点整理

1. 磁铁的形状有条形、圆形、环形、马蹄形、槽型等。

2. 磁铁不一定是铁做的。

3. 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4. 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5. 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6. 任何磁铁都有南、北两极,磁铁摔成两段后,每段仍有两个磁极。

7. 一般情况下,一块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固定的。不同磁铁的磁力大小是不同的。

8. 指南针由磁针、方位盘、支架三部分组成。

9. 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10. 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两个磁极的

作用是相互的。

11. 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变大;两个磁铁排斥结合在一起,磁力会变小。

12.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指南针上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

13. 指南针的使用方法见书本P77

14. 钢针用磁铁的磁极沿一个方向摩擦可以变成磁铁。——磁化

15. 生活中用到磁铁的地方:门吸、塑料铅笔盒、喇叭(扬声器)、冰箱密封条、耳机……

16. 中国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它的勺柄是南极;后来又做成了指南鱼和水浮式指南针

17. 如何判断一块磁铁的南北极?

方法一:用细绳捆在中间悬挂起来,让它自由转动,静止下来,指南的一头就是南极,指北的一头就是北极。方法二:放到泡沫上,让它在水面上它自由转动,静止下来,指南的一头就是南极,指北的一头就是北极。方法三:用一块已知南北极的磁铁(或指南针)去试,能被南极吸引的那头是北极,能被北极吸引的那头是南极。

18. 两块外形一样的金属条,一块磁铁,一块是铁,不借助其他物品,你能分辨哪块是磁铁,哪块是铁?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全册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点整理 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就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 叶来繁殖。 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 3、播种凤仙花的方法: A、选饱满的、没有损伤的种子。——选种B、种子埋的深度约为1厘米。C、要浇适量的水。 4、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与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5、书本第8页,研究根的作用实验中,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就是防止水分不会蒸发到空气中去。试管中水面降低了,说明水分被根吸收了。 6、根的作用:A、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与矿物质。 B、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所以把植物从土壤中拔出很难) 7、凤仙花就是双子叶植物,它的种子由种皮与胚两部分组成。胚由胚根、胚芽与子叶组成。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的作用就是提供营养,植物的长出的第一对叶子称为子叶(也就就是种子里面的子叶),子叶与以后长出的叶子就是不一样。 8、凤仙花的子叶淡绿色,椭圆形,表面光滑、无明显叶脉。以后长出来的叶子称为真叶, 真叶就是凤仙花真正的叶子,椭圆行,边缘锯齿状,淡绿色,有明显的叶脉。 9、植物叶子平展的,而且交叉生长,就是为了能利用到更多的阳光。 10、叶的作用:绿叶与茎中的叶绿体能利用光把二氧化碳与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这就就是光合作用。也就是密封玻璃罩中的小老鼠没有被憋死的原因。光合作用的水大部分就是由根吸收的。二氧化碳就是叶吸收的。 11、茎的作用:A、支撑植物,包括叶在空中的伸展。B、运输水分与养料运输

方向: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与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2、茎的高度变化图:画点线图,先找点,再连线。凤仙花越长越高了。 13、凤仙花开花的位置在茎上。花大部分为红色,有些淡粉(接近白色)。 14、凤仙花组成部分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15、凤仙花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与温度。 16、挑开一朵变干的凤仙花,可以瞧到果实,凤仙花的果实就是纺锤形的。凤仙花的果实成熟后种子会弹出来。 17、凤仙花开花后植物还会长高一点点,不明显。果实成熟后,植物不会长高了。 18、凤仙花主要生长过程: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种子 19、一般一株凤仙花可以长20个左右的果实,每个果实里可以有17、18个种子,也就就是一粒种子繁殖出了几百粒种子,凤仙花种族就这样延续壮大。20、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它就是茎最本质的特征,瞧不到节时,可以根据什么地方长叶来确定节的位置,因为叶就是长在节上的。 21、茎的不同形态: 直立茎:凤仙花,竹子,杨树,蚕豆……缠绕茎:牵牛花…… 攀缘茎:葡萄,爬山虎,豌豆……匍匐茎:南瓜,番薯…… (攀缘茎上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有卷须) 22、光合作用的方程式: 植物的叶片就就是一个绿色加工厂,下图就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23、凤仙花的结构包括花瓣,雄蕊,雌蕊与花萼四个组成部分,具备这四种结构的花称为完全花。 24、凤仙花各部分(特别就是根p8、叶p11、茎p13的作用及实验步骤)重点

最新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新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 2、乘除法的估算:4舍5入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来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被除数个位数学遮住,用乘法口诀推出6X8=48 最接近49,然后在后面添个0. 3、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4、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1)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2)除法的验算方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以两位数 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如:30×500=15000 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2018年12月28日星期五科学每日一背 1.我们的感觉器官有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手,其中眼睛从周围世界中接受的信息最多。 2.观察一个物体,我们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用耳朵听,用鼻子闻,还可以用尺子来测量。 3.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分类时,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如给文具分类,可以以用途为标准分,也可以以大小为标准分。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4.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要精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要用温度计,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它的单位是摄氏度,用oC表示。 5.温度计主要由玻璃管、刻度、玻璃泡三部分组成。 6.一杯热水的温度变化规律是先快后慢。 7.专门测量液体多少的工具叫做量筒。一般用毫升做单位ml表示 8.在观察量筒的刻度时视线要与液面的最低处持平。 9.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上轻下重,底部半球形。 10.我们研究不倒翁的过程在科学上被称为解暗箱,它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2018年12月29日星期六科学每日一背 1.通过研究不倒翁我们知道了物体上轻下重是不容易倒。(√) 2.1升等于1000毫升。(√) 3.只有统计图才能反映出热水降温的过程。(×)统计表格也可以反映。 4.温度相同的两杯热水,少的一杯降温一定降的慢。(×)少的降温快。 5.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必须放在液体中一段时间,当液柱静止后才能拿出来读数。(×)不能拿出来读数。 6.不能用体温计测量热水的温度。(√) 7.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8.用手可以摸出袋子中的物品,所以说在我们所有的感觉器官中,手从周围的世界中接受的信息最多。(×)正确答案:眼睛 9.观察小动物时,要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 ) 10.科学是神秘而不可捉模的。( × )正确说法: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11.我们经常作的观察活动看起来和科学家的研究很相似,但是我们这样的研究和科学探究没有关系。(×)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 12.所有动物都是“日出而做,日落而归”的。( × )猫头鹰老鼠都不是 13.不同植物的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不相同 14.充足气的皮球比没有充足气的皮球抛得高。(√ ) 15.所有的植物都开花。( × .) 不开花的植物有很多 16.小汽车的外型很光滑,是为了减少前进时空气的阻力。(√ ) 2018年12月30日星期日科学每日一背 1.你知道热水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答:热水的变化规律是先快后慢的。起初降温很快,而后速度逐渐慢下来,越接近室温,降得越慢,最后降到与室温相同的温度。 2.说明一件你知道的仪器或设备,是延伸了人体的哪个器官,能起到什么作用? 答:听诊器是听觉的延伸,能听到更小的声音,显微镜是视觉的延伸,能观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复习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复习 姓名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 1、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2、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长成一棵植物。 3、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 4、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5、凤仙花的种子是球形的,呈褐色。 6、播种方法:1.选种。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2.准备好花盆和土,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适量的土。3.用手指在土中按2~3个小坑,深度约1厘米,每个小坑里放1粒凤仙花的种子,再用土盖上。4.往花盆中浇适量的水,使土壤湿润,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7、把种子放入透明玻璃杯并紧贴杯壁,是为了观察种子的发芽、长根情况。 8、不同方向放置凤仙花种子,萌发时根的生长方向相同。 9、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活动,需要经常观察和记录。 10、凤仙花是草本植物,播种时间最适宜为每年的4月,花期3个多月,每颗果实数量一般20粒左右。 11、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水分、温度和空气。 12、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13、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生长速度较快。 14、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5、做“研究根的作用”实验时,在试管水面上滴些植物油可以防止水的蒸发。 16、凤仙花的叶缘有小锯齿,叶柄肉质多汁。 17、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 18、植物叶在茎上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19、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水,还需要阳光、空气、土壤和适宜的温度。 20、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依靠阳光提供能量。 21、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阳光 氧气+养料。 22、凤仙花长出的第一对“叶子”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同的。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知识点举例说明金点子 认识东、南、西、北根据一个确定的方向,找其他三个方向:面南背北、左东右西 绘制简单的示意图平面图一般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先选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 描述四个方向的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首先要确定好自己的位置,以自己为中心,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来确定目标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行走的路线 认识 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东与北之间的方向是东北;东与南之间的方向是东南;西与南之间的方向是西南;西与北之间的方向是西北 描述八个方向的路线图以出发点为中心,先确定目的地所在的方向,看哪条路能到达目的地,然后按照先后顺序,用八个方位词来描述

知识点举例说明金点子 口算除法口算 40÷4=10 400÷4=100 4000÷4=1000 240÷4=60 2400÷4=600 1.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 在商的末尾补上被除数末尾的0 2.想乘法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 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估算 估算323÷4≈80,可以把323看 作320,用320除以4 估算时,除数不变,可以把被除数看 成和它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或几百 几十数,再口算出结果 笔算除法两位数 除以一 位数, 商是两 位数的 笔算 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商 写在十位上,如果有余数,落下来和 个位上的数合起来除以除数,商写在 个位上,即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 那一位的上面 三位数 除以一 位数的 笔算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从百位除起, 如果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和十位 上的数合起来除以除数,商写在十位 上,如果有余数,就把余数和个位上 的数合起来除以除数 商中间 或末尾 有0的 除法 1.被除数首位能整除一位数,被除数 的中间是0或比除数小,商的中间是 2.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能整除一位 数,末尾是0或比一位数小,商的末尾 是0 除法的 验算 466÷5=93 (1) 除法的验算: 商×除数=被除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三年级科学各单元知识点

《水》单元知识点 一、水到哪里去了 1.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2.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干了、湿的手干了是由于水蒸发了。 3.常见的蒸发现象有:水洼干了、衣服晾干了、煮食物时水烧干了等等。 4.杯子装水后,加上盖子和不加上盖子相比,加盖子的蒸发慢,不加盖子的蒸发快;放在通风处比放在不通风处蒸发得慢;放在阳光下比放在阴凉处蒸发得快。 5.水蒸气是气体,它是水的一种形态,它也是水。 6.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透明的、看不见、摸不着。 7.水蒸气存在我们身边周围的空气中,不管温度高还是温度低,水都在不停地蒸发。 8.我们洗澡之后,看到卫生间玻璃上的小水珠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看不见的。 9.一杯热开水放在桌上,看到上面冒着的“白烟”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 10.我们可以用加热、加快空气流动的方法让水蒸发得更快。 11. 我们可以像海水晒盐一样增加水与空气接触面积的方法来加快水的蒸发。 12.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多,湿度越大:水蒸气越少,湿度越小。 13.冬天开空调的时候,人们用加湿器加快水蒸发,增加房间的湿度, 14.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透明、无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会流动、有质量 不同点:水看得到、摸得到,是液体;水蒸气看不见、摸不到,是气体。 不同的天气状况,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不同。 二、水沸腾了 1.不停地给水加热,水会沸腾。 2.水沸腾时,水中和水面上会冒出很多气泡。 3.水沸腾时,水面上会看到很多“白烟" ,这不是水蒸气。 4.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5. 当水的温度升高到100摄氏度时,水会沸腾。 6.水沸腾和蒸发的现象是不一样的:水沸腾的时候也在蒸发,水蒸发的时候不一定沸腾。 7.水沸腾时,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是足以烫伤我们的,一定要注意安全。 8.温度计100摄氏度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9.高山的山顶和山脚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不一样的。 10.用温度计测量水沸腾前、沸腾时的温度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11.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碰到杯壁和杯底。 12.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实验结束时要用灯帽盖灭点燃的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 13.加热后的石棉网和三脚架是很烫的,不能用手触摸;要等它们降温之后再收拾和整理。 14.水沸腾时水面上的水蒸气温度很高,不能把手放在上面,容易把手烫伤。 15.让水沸腾后,人们可以用来蒸、煮食物、给自来水杀菌消毒、泡茶、泡方便面等、获取更多水蒸气。 三、水结冰了 1.常温下的水在结冰过程中,温度会-一直下降,当降低到0摄氏度时开始结冰。 2.水结冰时体积会变大,要占据更大的空间。 3.水在结冰的过程中,为了比较结冰前液面高度和结冰后冰柱的高度,我们需要做好标记。 4.水结冰后,冰块会浮在水面上。 5.冰是无色、透明的固体。 6.冰的温度低,如果长时间一直接触皮肤,容易被冻伤。 7.在做水结冰的实验时,装水试管外面的容器盛满碎冰并加入食盐是为了得到更低的温度。 8.冰是固体,不会流动,有固定的形状;冰是固态的水。 9.让水结冰,我们可以制造冰冻食品,如:冰淇淋、冰沙、冰棍。 10.水结成冰之后,我们可以用冰块制作冰雕和其他艺术品。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知识点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重点 1.一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位置随时间改变而改变,则此物体相对另一物体发生了运动,此物体处于相对运动的状态。如果相互之间的位置并不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即在相对静止状态之中。 2.静止与运动两者都是相对的概念,与选定的参照物有关。一栋楼房或一棵树对地球来说,它们是静止的;但对太阳来说,它们却都在运动着。当一列火车经过车站时,我们就说这列火车相对车站而运动。但是对在火车上的旅客,可以认为车站是在以与火车运行相反的方向相对火车而运动。 3.在描述物体是否运动时,观察者必须选择一个参照物,然后根据所选定的参照物来确定物 体是否运动。 4.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5.物体的运动方式按照运动的轨迹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按照运动的类型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摆动。 6.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叫作物体的运动轨迹。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作直线运动。 7.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和它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会做曲线运动 8.典型的曲线运动有平抛运动、斜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三种。 9.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的距离,运动的距离越长,说明运动的速度越快;相同距离下,运动的距离越短,说明运动的速度越快。 10.车轮的运动是转动,敲鼓时鼓面的运动是振动,推动椅子的运动是平动。 11.向冰面上扔出一粒石子,石子的运动类型是平动,纸风车的运动类型是转动,在地面上拍 着的皮球的运动类型是振动,荡着的秋千的运动类型是摆动。 1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两种方式。如汽车在行驶时,轮子在路面上的运动方式称为滚动,而当汽车紧急刹车时,轮子在路面上的最主要运动方式为滑动。 13.水轮的运动属于旋转运动,也属于曲线运动。 14.运动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15.运用测量的方法能准确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16.以斜面装置拉动滑车至高处的施力,比直接吊起滑车至高处的施力要小,也就是说,斜面 可以用较小的力将物体抬至高处。斜面愈长或斜面高愈低即斜角愈小,则愈省力。 17.斜面的应用:(1)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物应用斜面的原理,如楼梯、蜿蜒而上的山路等,可以让人们省力。(2)若将两个斜面结合在一起,则形成一种称为楔(或称为劈)的简易工具。楔在切割或分裂东西时非常有用。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 一、有特色的词语 1、带有数字的成语:四面八方成千上万百发百中千变万化五光十色五花八门七上八下千山万水 2、带有反义词的成语:大惊小怪南辕北辙异口同声左顾右盼大材小用死去 活来大同小异东奔西走 3、是一对反义词的词语:得失、吞吐、详略、攻守、进退、始终、呼吸、爱憎真假、黑白、对错、善恶、美丑好坏 4、AABC式的成语 栩栩如生闪闪发光翩翩起舞恋恋不舍历历在目面面俱到头头是道源源不断彬彬有礼息息相关津津有味滔滔不绝斤斤计较心心相印5、AABB式成语 日日夜夜形形色色高高兴兴零零星星结结实实郁郁葱葱风风火火6、ABCC式成语 喜气洋洋逃之夭夭白发苍苍得意洋洋风尘仆仆两手空空气喘吁吁7、AAB的重叠词语 团团转哈哈笑汪汪叫冰冰凉晶晶亮欣欣然点点头飘飘然拍拍手8、ABAC式词语 自言自语一五一十百发百中人山人海诚心诚意惟妙惟肖多才多艺9、ABB式词语 乱哄哄孤零零亮晶晶水灵灵冷冰冰黑洞洞笑呵呵阴森森 10、关于成语故事的:买椟还珠画龙点睛一鸣惊人名落孙山井底之蛙 11、关于寓言故事的:刻舟求剑亡羊补牢对牛弹琴守株待兔拔苗助长 12、关于神话故事的: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开天辟地精卫填海愚公移山 13、喜欢读书:博览群书勤学好问学而不厌过目成诵 14、做事有恒心:废寝忘食锲而不舍脚踏实地竭尽全力坚持不懈 15、注意力集中:专心致志聚精会神目不转睛全神贯注 16、描写鲜花:光彩夺目群芳吐艳万紫千红芬芳迷人 二、读读背背大练兵。(1)与夏天有关的古诗名句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王维)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 (2)和思想有关的谚语 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深浅。 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3)和气象有关的农谚 日落胭脂红,无雨必有风。夜里星光明,明朝依旧晴。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今夜露水重,明天太阳红。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4)与友谊有关的名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给即将分手的朋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汪洙)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送给同甘共苦的朋友)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邢俊臣) (5) 歇后语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张飞穿针——粗中有细韩信点兵——多多益善(6)与时间有关的格言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7)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课文知识点整理(1—4单元) 一、《燕子》 1、第一自然段讲燕子的外形特点;第二自然段讲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为春天增添许多生机;第三自然段讲飞行中的燕子的各种姿态;第四自然段讲燕子停歇时的美丽画面。 2、本文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燕子的。 3、“像赶集似的聚拢来”用的是拟人的写法,写出了花儿争相开放的生动活泼的春景。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教学目标】 XXXXX: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XXXXX: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 XXXXX: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 XXXXX:(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 XXXXX:

一、听听说说 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二、想想画画 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 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2、师: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 3、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植物》 要求:熟读,熟记,能回答出括号中的内容。 1.大树的整体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植物的身体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 2.拓印树皮图案的步骤是: (1)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 (2)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 (3)(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用(简图、拓印)作记录,搜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树木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3. 我们的感觉器官有(眼、耳、鼻、舌、手)等,他们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观察活动。 4.观察物体的方法有: 用眼睛看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远近), 用耳朵听声音的(大小、高低、强弱), 用鼻子闻物体的(气味), 舌头能尝食物的(味道), 用手摸分辨物体的(冷热、轻重、粗细、软硬、光滑程度)等。 科学观察中,一般不用(尝)的方法比较物体。 5.观察较小的物体的工具有(放大镜), 测量液体多少的工具是(量筒), 观察大树粗细的工具有(绳子或尺), 观察非常细小的物体的工具有(显微镜),

观察远处物体的工具有(望远镜)。 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陆生植物有(狗尾草)(三叶草)(樟树)(松树) (向日葵)等; 我知道的水生植物有(浮萍)(荷花)(睡莲)(茭白)等。 7.按茎的不同, (坚硬粗壮)的叫(木质)茎; (细小柔软)的叫(草质)茎。 长有木质茎的植物叫(木本植物),如(松树)(柏树)(樟树)等; 长草质茎的叫(草本植物),如(狗尾草)(三叶草)(车前草)(蒲公英)。 此处举例可以随意,正确说出3种就行。 8.了解:水生植物分三种类型: 浮水植物(水葫芦)、沉水植物(金鱼藻)、挺水植物(水花生)。 9.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都生长在(土壤)中,都需要(阳光)(水分)和(空 气),都有(根)(茎)(叶)等器官;他们的主要不同点: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软硬)。 10.水葫芦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的(叶柄)部位膨大的(气囊)充满(空气)。注意“囊”字书写。 11.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2.我们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光滑 程度)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13.可用(测量)叶片(长度和宽度)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用观测的数据 (记录)植物的变化。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汇大全资料

冀三科下知识点 一、身边的材料 1.我们身边的常见物品都是由材料制成的,有的物品由(一种)材料制成,有的物品由(几种)材料制成。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和不同的(用途)。 2. 材料的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就不同。材料可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3. 像土、沙子、石头、木头、棉花、蚕丝、亚麻、竹子、煤、石油都是天然材料。 4. 像塑料、尼龙(石油和煤)、玻璃(沙)、陶瓷(黏土)、棉布(棉花)、丝绸(蚕丝)、金属(金属矿石)、合金、人造纤维、石灰、砖瓦、等这种由(天然材料)加工而成的材料叫做人造材料。 5. 人造材料都是以天然材料材料为原料制成的。没有天然材料就没有人造材料。 6.天然纤维材料:棉、麻、丝等。人造纤维材料:尼龙、涤纶、晴纶棉等。 7.我们穿的衣服中,有一部分是由化学纤维制成的,化学纤维是人造材料。 二、塑料 1.废旧塑料制品背弃于自然界中,长期不能腐烂,就形成白色污染。怎样减少白色污染? 1.减少使用塑料袋 2.减少使用一次性饭盒 3.塑料制品回收再利用 4.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 2.塑料的优点:防水轻便又透明,容易加工有弹性。 保温便宜不生锈,色彩鲜艳不导电。 塑料的缺点:易老化,遇热易变形,不易降解,造成白色污染。 3.塑料与棉花相比较,塑料(不具有透水性和透气性)。 4.用塑料代替木头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 优点:节约木材,减少森林破坏不足:造成白色污染。 5.你认识哪些新材料?合金、复合玻璃、合成纤维、纳米材料、变色材料等。 6.随着社会的发展,天然材料已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因此人们利用一些技术设计制造出许多人造材料,包括一些新材料。 7.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混合而成的人造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如:铝合金,钛合金等应用与日常生活和航天领域。 8. 田间塑料大棚主要是人们利用了塑料的保温性。 9.汽车的轮胎和皮鞋的鞋底都是由橡胶做的,夏天的拖鞋大部分是塑料做的。 10.通常用塑料做电线的外皮,这说明塑料不能导电。 11.光碟和树脂眼镜的镜片是用塑料制成的。 12.最近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晶粒微小,强度却很高的纳米材料。 13.用纳米材料制造的小机器人只有一粒尘埃那么大,可以在人体的血管里游泳,清扫血管,治疗疾病。 14. 塑料可以代替钢铁作建筑材料,但是不能完全代替钢铁。 15. 一米等于10亿纳米。

小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语文 一、字 1.字音(多音字、易读错字) 多音字:圈、似、曲、泡、钻、将、咽、差、载、便 易读错的字:掠、骤、涉、湛、弦、诲、蕴、稚、拙、悬、憾、栩、溉 2.字形(易写错字) 易写错字:聚、蹈、蜓、骤、窿、赢、罐、稼、摔、驮、渠、灌、溉 3.字义(多义字) 光:不光、月光、花光抽:抽出信纸、抽出新条、抽鞭子 4.查字典(能够用音序和部首查字法来查汉字,个别重点的字要知道它的笔顺) 稻的笔顺为:撇、横、竖、撇、点、撇、点、点、撇、撇、竖、横、横折、横、横、 二、词 1.组词(多音字、形近字组词)、 圆圈歌曲钻石方便文章互相至于入迷 羊圈弯曲钻研便宜波纹车厢细致谜语 2.近义词、反义词(本学期新学两个字为反义的词语) 动静得失吞吐详略攻守 进退始终呼吸是非爱憎 3.词语解释(多为阅读中联系上下文理解) 4.有特色的词语(带有数字的、带有反义词的、AABC、AABB、ABCC、ABAC) 带有数字的成语 四面八方成千上万百发百中千变万化五光十色五花八门 带有反义词的成语 大惊小怪南辕北辙异口同声左顾右盼大材小用死去活来 AABC式的成语 栩栩如生闪闪发光恋恋不舍历历在目头头是道斤斤计较 AABB式成语

日日夜夜高高兴兴结结实实郁郁葱葱风风火火 ABCC式成语 喜气洋洋白发苍苍得意洋洋风尘仆仆两手空空 AAB的重叠词语 团团转哈哈笑冰冰凉晶晶亮飘飘然 ABAC式词语 自言自语一五一十百发百中人山人海多才多艺 ABB式词语 乱哄哄孤零零亮晶晶水灵灵冷冰冰 成语故事:买椟还珠画龙点睛一鸣惊人名落孙山井底之蛙寓言故事:刻舟求剑亡羊补牢对牛弹琴守株待兔拔苗助长神话故事: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开天辟地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喜欢读书:博览群书勤学好问学而不厌过目成诵 做事有恒心:废寝忘食锲而不舍脚踏实地竭尽全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专心致志聚精会神目不转睛全神贯注 描写鲜花:光彩夺目群芳吐艳万紫千红芬芳迷人 三、句 1.句式改写(反问句与陈述句) 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 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了。 2.仿写句子(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 蒲公英的花可以张开、合上。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3.填关联词(需掌握的关联词语) (并列)又···又···(并列)有的···有的··· (因果)因为···所以···(假设)一···就··· (假设)如果···就···(转折)虽然···但是··· (选择)不是···而是···(条件)既然···就··· (条件)只有···才···(条件)只要···就··· (条件)只要···也···(条件)不光···都···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教科版

【知识点】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第一单元复习 1.一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位置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相对另一物体发生 了运动,此物体处于相对运动的状态。如果相互之间的位置并不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即在相对静止状态之中。 2.静止与运动两者都是相对的概念,与选定的参照物有关。一栋楼房或一棵树对地球来说,它们是静止的;但对太阳来说,它们却都在运动着。当一列火车经过车站时,我们就说这列火车相对车站而运动。但是对在火车上的旅客,可以认为车站是在以与火车运行相反的方向相对火车而运动。 3.在描述物体是否运动时,观察者必须选择一个参照物,然后根据所选定的参照物来确定物体是否运动。 4.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 是相对的。 5.物体的运动方式按照运动的轨迹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按照运 动的类型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摆动。 6.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叫作物体的运动轨迹。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作直线运动。 7.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和它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会做曲线运动 8.典型的曲线运动有平抛运动、斜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三种。

9.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的距离,运动的距离越长,说 明运动的速度越快;相同距离下,运动的距离越短,说明运动的速度越快。 10.车轮的运动是转动,敲鼓时鼓面的运动是振动,推动椅子的运动是平动。 11.向冰面上扔出一粒石子,石子的运动类型是平动,纸风车的运动类型是 转动,在地面上拍着的皮球的运动类型是振动,荡着的秋千的运动类型是摆动。 1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两种方式。如汽车在行驶时,轮子在路面上的运动方式称为滚动,而当汽车紧急刹车时,轮子在路面上的最主要运动方式为滑动。 13.水轮的运动属于旋转运动,也属于曲线运动。 14.运动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15.运用测量的方法能准确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16.以斜面装置拉动滑车至高处的施力,比直接吊起滑车至高处的施力要小,也就是说,斜面可以用较小的力将物体抬至高处。斜面愈长或斜面高愈低即斜角愈小,则愈省力。 17.斜面的应用:(1)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物应用斜面的原理,如楼梯、蜿蜒而上的山路等,可以让人们省力。(2)若将两个斜面结合在一起,则形成一种称为楔(或称为劈) 的简易工具。楔在切割或分裂东西时非常有用。刀、斧及人类门牙均为楔的例

三年级下册科学每个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点整理 1. 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 2.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 3. 播种凤仙花的方法: A.选饱满的、没有损伤的种子。——选种 B.种子埋的深度约为1厘米。 C.要浇适量的水。 4.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5. 书本第8页,研究根的作用实验中,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防止水分不会蒸发到空气中去。 试管中水面降低了,说明水分被根吸收了。 6. 根的作用: A.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B.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所以把植物从土壤中拔出很难) 7. 凤仙花是双子叶植物,它的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胚由胚根、胚芽和子叶组成。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的作用是提供营养,植物的长出的第一对叶子称为子叶(也就是种子里面的子叶),子叶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一样。 8. 凤仙花的子叶淡绿色,椭圆形,表面光滑、无明显叶脉。 以后长出来的叶子称为真叶,真叶是凤仙花真正的叶子,椭圆行,边缘锯齿状,淡绿色,有明显的叶脉。 9. 植物叶子平展的,而且交叉生长,是为了能利用到更多的阳光。 10. 叶的作用:绿叶和茎中的叶绿体能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这就是光合作用。也是密封玻璃罩中的小老鼠没有被憋死的原因。 光合作用的水大部分是由根吸收的。二氧化碳是叶吸收的。 11. 茎的作用: A.支撑植物,包括叶在空中的伸展。 B.运输水分和养料 运输方向: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从上向下,将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2. 茎的高度变化图:画点线图,先找点,再连线。 凤仙花越长越高了。 13. 凤仙花开花的位置在茎上。花大部分为红色,有些淡粉(接近白色)。 14. 凤仙花组成部分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15. 凤仙花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按顺时针方向转:东→南→西→ 北。东南与西北相对, 西南与东北相对。 2、地图上通常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3、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 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 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的。如太阳在东,影子在西。 ③ 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中午太阳不在正头顶,而是在头顶 偏南方一些(我国的情况是这样),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 ④ 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刮风时树朝风向相反的 方向弯,如刮北风时,树叶朝南方摆动) ⑤树叶茂密情况:南茂盛北稀疏。 树木年轮:南疏北密。(因为我们中国在北半球,太阳升起 到落下的整个过程中都会偏南方一些,所以通常一棵树的南面 比北面接受阳光要多些,南面的树叶就长得比较好(茂盛),树径生长较快,年轮就较宽(稀疏),北面接受阳光相对较少,树叶长得稀疏,而树径生长较慢,年轮就较窄(密))。 ⑥指南针的一端永远指向北,另一端永远指向南。 ⑦ 大雁每年秋天要从北方飞向南方过冬。 4、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 5、谁在谁的什么方向,以第二个谁为观察点或中心点来进行判 断。 如图,小华在小海的()面,以小海为中心画个“十”字 架来判断。 小海在小华的()面,以小华为中心画个“十”字架来判断。 谁的什么方向是谁,就是以第一个谁为中心点来进行判断。如图,小红的()方是小海,()方是小明,都是以小红为中心。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 除以任何不是 0 的数都等于 0; (2)0 乘以任何数都得 0; (3)0 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任何数乘以1或除以1都得任何数本身; (6)0不能作除数。 2、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龙坪完全小学黎丽桑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段1 班2 班的科学教学工作,真两班的学

生都比较活泼好动,且思维活跃,能较好的配合老师完成教学工作。 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物质特性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更是比较低。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对科学探究的认识不够,特别是制定计划的水平低。 6、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三、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 、“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教学内容和三年级上册一样,也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内容,但在探究重点上却与上学期有着本持的区别,主要是让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变化的规律。相对于整个的小学科学学习过程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主要是将一些值得学生观注的问题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植物的各个器官与植物的生长和功能存在什么关系;它们对于植物本身有什么作用等以风仙花为例进行研究。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主要是以认识蚕的生命周期,进而认识其它动物的生命周期,和认识人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主要是认识温度,学习使用温度计,观察研究水是如何从一种状态变化为另一种状态,研究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规

最全面小学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3)(精华版)

小学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科学,即分科而学,后指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 如数学、物理、化学等) 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小学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我们来看看。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 绿色开花植物一般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 2. 播种前,挑选那些饱满、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的过程叫选种。 3.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4. 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 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太阳提供的能量,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成的。 6. 绿色开花植物如凤仙花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7. 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温度、土壤和适宜的水分等条件。 8. 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能从下到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植物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1. 鸡、青蛙、鱼、乌龟等动物都产卵,卵是动物生命的开始。 2. 蚕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在放蚕卵的盒子上要扎些不孔,因为蚕卵需要呼吸。 3. 蚕宝宝最爱吃的食物是桑叶,蚕能吐丝结茧,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中,要经过四次蜕皮,蚕和蝴蝶等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蚕蛹经过10-15 天,会变成蚕蛾,蚕蛾是蚕的成虫,分雌蛾和雄蛾。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 4. 养蚕、抽取蚕丝,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远在4000 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养蚕,利用蚕丝织成华丽的丝绸和各种丝织品,并远销国外。 5. 蚕的一生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 6. 蚕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蚕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7. 蚕的一生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一般大约为56 天;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学期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 1-1《运动和位置》 1、和另一物体相比,(位置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运动)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静止)的。 2、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1-2《各种各样的运动》 1、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2、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有的是(相同的),有的是(不同的)。 3、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的运动形式(不一定相同)。 1-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方式。 2、一个物体不一定保持一种运动路线不变,对于复杂的运动,我们应该采取(分段描述)的方式。 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1、物体在斜面上会有(静止、滑动、滚动)三种情况。 2、(物体的形状)、(斜面的高度)、(物体在斜面上的放置方法)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3、物体与斜面接触面(越小),越容易(滚动)。物体在发生滚动时接触面(不断改变)。 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1、运动相同的(距离):用时(短),运动(快) 用时(长),运动(慢) 2、实验做3次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或让实验结果更准确) 1-6《比较相同时间运动的快慢》 1、运动相同的(时间):距离(长),运动(快)。 距离(短),运动(慢)。 2、(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常用单位:米/秒、千米/时 1-7《我们的“过山车”》 1、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先设计后制作),并可在拼搭过程中对设计进行(微调)。 2、在测量我们的制作的“过山车”轨道长度时,我们可以直接用(软尺)来测量,也可以先用(棉线搭配尺子)来测量。 3、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时,考虑小球要自行滚动需要设计成有(坡度)。 1-8《测试“过山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