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教学大纲

高一物理教学大纲
高一物理教学大纲

物理上: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2 时间和位移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5 自由落体运动

6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第三章相互作用

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2 弹力

3 摩擦力

4 力的合成

5 力的分解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

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3 牛顿第二定律

4 力学单位制

5 牛顿第三定律

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物理下:

第五章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

2.平抛运动

3.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4.圆周运动

5.向心加速度

6.向心力

7.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

1.行星的运动

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3.万有引力定律

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5.宇宙航行

6.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1.追寻守恒量——能量

2.功

3.功率

4.重力势能

5.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7.动能和动能定理

8.机械能守恒定律

9.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0.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课题研究

课外读物

最新新课标人教版高中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学习资料

物理(必修一)——知识考点 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如: 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 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 ..。 ..等于路程。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 -t 图象和v —t 图象。 1. 理解图象的含义: (1)x -t 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v —t 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 (1) 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 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 1. 基本公式: (1) 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 (2) 位移—时间关系式:202 1at t v x + = (3) 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 02=- 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 (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 02 1 (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 =02 2 1 (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 2 202 v v v x +=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 ()2aT n m x x x n m -=-=?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1. 研究运动图象: (1) 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 (2) 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3) 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4) 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5) 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1.1 质点参照系和坐标系 一、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1.认识建立质点模型的意义和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况将物体简化为质点,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3.通过实例理解参考系,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及运动的关系,会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 ②过程与方法: 1.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初步掌握科学抽象理想化模型的方法。 2.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 2.渗透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质点的概念 2.从参考系中明确地抽象出了坐标系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质点的概念。 【思考】 1)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是怎样去确定物体是在运动的呢? 2)看下面的图片,我们应该如何判断静止或者运动呢?

现在,我们坐在座位上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一、机械运动 在我们物理世界里是这样确定定物体是否在运动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相对位置变化运动称之为机械运动”。(定义) 思考:我们把地球当成静止的所以我们静止的,可是地球每时每刻都是在自转的,我们地球上的每一个物体都是跟着地球转动,这时候同学们还认为自己没动吗?那么我们到底动没 动啊?

为了解决之前的问题,我们引入了一个概念——那就是参考系。 二、参考系 定义: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 特点:①假设是静止不动的(被认为是不动的,而且作为静止的标准)。 ②任意选取,但应以便于研究运动为原则。 参考系与运动: ①同一个物体,如果以不同的物体为参考系,观察结果可能不同. ②一般情况下如无说明,则以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解释思考的问题:在我们研究物体运动时,我们首先要引入一个参照物,这个物体被认为是静止不动的,有了这个参照物我们就可以去判断其他物体是否运动了。如果这个物体相对参考物的位置发生变化,我们就认为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同理这个物体如果相对参考系位置没有发生变化,那么我们就认为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考点提醒:参考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其出题方向有两个,一个是我们对参考系的理

温州中学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试卷

温州中学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向同一方向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同一位置,0~t1时间内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关于在该段时间内甲乙两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再减小 B.甲物体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物体的平均速度 C.甲物体的速度始终大于乙物体的速度 D.甲物体的路程大于乙物体的路程 2.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手用力拉弹簧,手先对弹簧有作用力,然后弹簧对手有反作用力 B.物体的重力和地面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能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也可能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的同类性质的力 3. 一列火车以10m/s的速度沿平直铁路匀速行驶, 刹车后以大小为0.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 则它在刹车后1min内的位移是() A. 240 m B. 250 m C. 300 m D. 960 m 4. 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作用下,木块A、B保持静止.若木块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0.则关于木块B的受力个数可能是( ) A. 4个或6个 B. 4个或5个 C. 3个或5个 D. 3个或4个 5. 两物体A、B的质量关系是m A>m B,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开始下落,运动中它们受到的阻力大小相等,则( ) A.两物体的加速度相等,同时到达地面 B.两物体的加速度相等,A先到达地面C.两物体的加速度不等,同时到达地面 D.两物体的加速度不等,A先到达地面 6.一物体从某高度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大小为v,则它运动的时间为( )

最新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章末综合测评(一)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都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中国海军第十七批护航编队于2014年8月28日胜利完成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任务.第十七批护航编队由长春舰、常州舰等舰,以及舰载直升机、数十名特战队员组成.关于“长春”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 A.队员在维护飞机时飞机可看做质点 B.确定“长春”舰的位置时可将其看做质点 C.队员训练时队员可看做质点 D.指挥员确定海盗位置变化时可用路程 【解析】队员在维护飞机时需要维护其各个部件,不能看做质点,A错误;确定“长春”舰的位臵时其大小形状可忽略不计,B正确;队员训练时要求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到位,不能看做质点,C错误;而海盗位臵变化应用位移表示,D错误. 【答案】 B 2.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内,一乘客以自己的车为参考系向车外观察,下列现象中,他不可能观察到的是() A.与汽车同向行驶的自行车,车轮转动正常,但自行车向后行驶 B.公路两旁的树因为有根扎在地里,所以是不动的 C.有一辆汽车总在自己的车前不动 D.路旁的房屋是运动的 【解析】当汽车在自行车前方以大于自行车的速度行驶时,乘客观察到自行车的车轮转动正常,自行车向后退,故A是可能的;以行驶的车为参考系,公路两旁的树、房屋都是向后退的,故B是不可能的,D是可能的;当另一辆汽车与乘客乘坐的车以相同的速度行驶

时,乘客观察到此车静止不动,故C 是可能的. 【答案】 B 3.下列四幅图中,能大致反映自由落体运动图像的是( ) 【解析】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它的v -t 图像是一过原点的倾斜直线,a -t 图像是一平行时间轴的直线,故D 对,A 、C 错;B 图中的图像表示物体匀速下落.故应选D. 【答案】 D 4.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运动时速度为36 km /h ,司机突然以2 m/s 2的加速度刹车,则刹车后8 s 汽车滑行的距离为( ) A .25 m B .16 m C .50 m D .144 m 【解析】 初速度 v 0=36 km /h =10 m/s. 选汽车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设汽车由刹车开始到停止运动的时间为t 0,则由v t =v 0+at =0得: t 0=0-v 0a =0-10-2 s =5 s 故汽车刹车后经5 s 停止运动,刹车后8 s 内汽车滑行的距离即是5 s 内的位移,为 x =12(v 0+v t )t 0=1 2(10+0)×5 m =25 m. 故选A 【答案】 A 5.两个质点A 、B 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从同一位置沿相同方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2所示.对A 、B 运动情况的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图2 A .A 、 B 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A 、B 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 B .在t =3t 0时刻,A 、B 相距最远 C .在t =5t 0时刻,A 、B 相距最远

2020年-2021年最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2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测试题 (含答案 ) A 类题 《满分 60 分,时间 40 分钟, g 均取 10m/s 》姓名 座号 一、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我们所学过的物理量:速度、加速度、位移、路程都是矢量 v B. 物体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C. 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 D. 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且也一定在物体内 2. 如上图所示,地面上有一个物体重为 30N ,物体由于摩擦向右做减速运动,若物体与地面间 的动摩擦因素为 0.1,则物体在运动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 A.0.1 m/s 2 B.1 m /s 2 C.3 m/ s 2 D.10m/s 2 3.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越大的物体越难让它停止运动,故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 静止的物体惯性最大 C.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才有惯性 D. 行驶车辆突然转弯时,乘客向外倾倒是由于惯性造成的 4.某同学为了测出井口到井里水面的深度, 让一个小石块从井口落下, 经过 2s 后听到石块落到 水面的声音,则井口到水面的深度大约为(不考虑声音传播所用的时间) ( ) A.10m B.20m C.30m D.40m 5.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 6N 、 3N 和 8N ,其合力最小值为( ) A.1N B.3N C.13N D.0 6. 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则( ) A .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B .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力D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的力 7. 力 F 1 单独作用于一物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 a 1= 2m/s 2,力 F 2 单独作用于同一物 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 a 2= 4m/s 2。当 F 1 和 F 2 共同作用于该物体时,物体具有 的加速度大小不可.能..是( ) 2 A . 2m/s 2 B .4m/s 2 C. 6m/s 2 D. 8m/s 8.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 θ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 m 的光滑小球,小球被竖直挡板挡住,则球对 挡板的压力为( ) A. mgcos θ B. mgtan θ C. mg/cos θ D. mg v v v 0 O t t 9. 如图所示,质量为 50kg 的某同学站在升降机中的磅秤上,某一时刻该同学发现磅秤的示数 为 40kg ,则在该时刻升降机可能是以下列哪种方式运动?( ) A. 匀速上升 B.加速上升 C.减速上升 D. 减 速 下 降10.如图所示为初速度 v 0 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图象,其末速度为 v ,在时间 t 内,物体的平 均速度 v 和加速度 a 是( ) A. v v 0 v 2 , a 随 t 减小 B. v v 0 v 2 , a 恒定 C. v v 0 v 2 ,a 随 t 减小 D. 无法确定 二、计算题 (共 40 分) 11.( 10 分)如图所示,质量为 m=10kg 的物体,在 F=60N 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 运动。设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素 μ=0.4,求: F

精品:【全国百强校】浙江省温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

浙江省温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I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功和能的单位都是焦耳,如果全部用力学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来表示,焦耳可写成( ) A.m N ? B.W/s C.22/s kg.m D.s ΩA 2? 2.某跳伞运动员在一次跳伞运动中,以一定的速度匀速下降,如图,则他受到的伞对他的合力与其所受重力的关系是( ) A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 .平衡力 C .支持力小于重力 D .支持力大于重力 3.在物理学的研究中用到的思想方法很多,下列有关各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采用的是放大的思想方法 B .②④⑤采用的是控制变量的思想方法 C .④⑤采用的是猜想的思想方法 D .①③⑤采用的是放大的思想方法 4.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伽利略发现了行星三大运动规律 C .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出了引力常量 D .奥斯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电场 5.如图所示,在超市内倾角为θ的电梯斜面上有一车西瓜随电梯匀速向上运动,在箱子的中央有一只质量为m 的西瓜,则在该西瓜随箱一起前进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电梯匀速前进时周围西瓜对它的作用力竖直向上 B.电梯加速上行时周围西瓜对它的作用力可能竖直向上 C.电梯减速上行时周围西瓜对它的作用力可能竖直向上 D.若电梯突然停止,周围西瓜对它的作用力可能为零 6.图为某游乐园的过山车轨道,某同学乘坐过山车通过最高点时,感觉自己“飘起来”。则此时() A.他处于超重状态B.他处于失重状态 C.他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D.他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 7.如图A为静止于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为近地卫星,C为地球同步卫星。根据以上信息可知() A.近地卫星B的质量大于物体A的质量 B.卫星C的周期比物体A围绕地心转动一圈所需要的时间短 C.近地卫星B受到的地球的引力一定大于地球同步卫星C受到的引力 D.卫星B的线速度大于卫星C的线速度 8.睿睿同学在西部游玩时,发现戈壁滩上常常出现远距离输电的铁塔,仔细观察发现高塔上除了用于输电的3条导线外,顶部还有2条导线,关于这2条导线的作用,睿睿同学做了如下猜测,其中正确的是()

最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整理.doc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整理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一节质点、参考系质点定义:有质量而不计形状和大小的物质。 和坐标系参考系定义:用来作参考的物体。 坐标系定义:在某一问题中确定坐标的方法,就是该问 题所用的坐标系。 第二节时间和位移时刻和时间间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 隔用线段表示。 路程和位移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位移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 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一条有向线 段表示位移。 矢量和标量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直线运动的位 公式:Δx=x1-x2 置和位移 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坐标与坐标的 公式:Δt=t2-t1 述——速度变化量 速度定义:用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 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公式:v=Δx/Δt 单位:米每秒(m/s)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 大小,速度的方向也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平均速度和瞬平均速度物体在时间间隔内的平均快慢程 时速度度。 瞬时速度时间间隔非常非常小,在这个时间 间隔内的平均速度。 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 第四节实验:用打点电磁打点计时器 计时器测速度电火花计时器 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 用图象表示速 速度—时间图像(v-t图象):描述速度v与时间t 度关系的图象。 第五节速度变化快慢加速度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 的描述——加速度比值。 公式:a=Δv/Δt 单位:米每二次方秒(m/s 2)

加速度方向与 在直线运动中,如果速度增加,加速度的方向与 速度方向的关 速度的方向相同;如果速度减小,加速度的大方 系 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反。 从 v-t 图象看加 从曲线的倾斜程度就饿能判断加速度的大小。 速度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一节 实验:探究小 进行实验 车速度随时间 处理数据 变化的规律 作出速度—时间图象 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 匀变速直线运 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动的速度与时 动 间的关系 速度与时间的 关系式 速度公式: v=v 0+at 第三节 匀变速直线运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动的位移与时 间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 动的位移 位移公式: x =v 0t +at 2 /2 第四节 匀变速直线运 动的位移与速 公式 :v 2-v 02 =2ax 度的关系 第五节 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 动。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 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加速 定义: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 度(重力加速 用 g 表示。 度) 一般的计算中,可以取 g=9.8m/s 2 或 g=10m/s 2 2 或 g=10m/s 2 公式: v =gt h =gt 2 /2 v 2 =2 gh 2 Δh =gT 第六节 伽利略对自由 绵延两千年的错误 落体运动的研 逻辑的力量 究 猜想与假说 实验验证 伽利略的科学方法 第三章 相互作用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考点一:质点:为了研究方便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没有大小但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由问题的性质决定的。 考点二: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如: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 1. 基本公式 (1)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 (2)位移—时间关系式:202 1 at t v x += (3)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 2=- 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1) (2) (3) (4) ()2aT n m n -= 一、x-t . 图象与x 图象与t 在x —t 阴影部分面积没有任何意义。 在x —t 图象中如何判断物体运动方向(速度方向为正还是负) 如果斜率为正(如②③⑤)则速度方向为正;如果斜率为负(如④)则速度方向为负。 二、v —t 图象(右图) 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表示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③表示物体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④表示物体以初速度v 1向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t 2时速度为0,然后向反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⑤表示物体以初速度V 4开始向反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t 1时速度为0接着又向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

1.下列几个速度中,指瞬时速度的是() A.上海磁悬浮列车行驶过程中的速度为400 km/h B.乒乓球运动员陈玘扣出的乒乓球速度达23 m/s C.子弹在枪膛内的速度为400 m/s D.飞机起飞时的速度为300 m/s 2.在公路上常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如图2-3-8所示的限速标志,这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 图2-3-8 A.平均速度的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B.瞬时速度的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C.必须以这一规定速度行驶 D.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还是可以超过这一规定值的 3.短跑运动员在100 m比赛中,以8 m/s的速度迅速从起点冲出,到50 m处的速度是9 m/s,10 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 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图2-3-9 A.9 m/s B.10.2 m/s C.10 m/s D.9.1 m/s 4.2012伦敦奥运会上,中国游泳名将孙杨以3分40秒14的成绩,夺得男子400米自由泳冠军,并打破奥运会记录,改写了中国男子泳坛无金的历史,高科技记录仪测得他冲刺终点的速度为3.90 m/s,则他在400米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率约为() 图2-3-6 A.2.10 m/s B.3.90 m/s C.1.67 m/s D.1.82 m/s 5.(2013·临高一中高一检测)晓宇和小芳同学从网上找到几幅照片,根据照片所示情景

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大炮水平发射炮弹轿车紧急刹车 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13秒15!刘翔出人 意料完成复出之战 图2-3-10 A.当点燃火药炮弹还没发生运动瞬间,炮弹的加速度一定为零 B.轿车紧急刹车时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的加速度可能为零 D.根据图中数据可求出110 m栏比赛中任意时刻的速度 6.一物体自原点开始在x轴上运动,其初速度v0>0,加速度a>0,当加速度不断减小直至为零时,物体的() A.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减小 B.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增大 C.速度不断增大,当a=0时,速度达到最大,位移不断增大 D.速度不断增大,当a=0时,位移达到最大值 7.一个物体以恒定加速度做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1 s后的速度大小为10 m/s,在这1 s内该物体的() A.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 B.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2 8.(2012·郑州高一检测)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 s末的速度大小是6 m/s,第3 s 末的速度大小是10 m/s,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可能是() A.2 m/s2B.4 m/s2 C.-4 m/s2D.-2 m/s2 9.(2013·福州三中高一检测)小明同学在学习了DIS实验后,设计了一个测物体瞬时速度的实验,其装置如图2-3-11所示.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使挡光片的前端与车头齐平,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侧面,垫高轨道的一端.小明同学将小车从该端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获得了如下几组实验数据.

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一10月月考物理试题 含答案

温州中学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10月份考试 物理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命题人:胡世良审题人:张延赐) 温馨提示: 1.本卷重力加速度取g=10m/s2; 2.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将“试卷”带走并保管好,老师可能还要分析校对!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研究下列问题时,能被当作质点处理的物体(加点的)是() A、研究一端固定且可绕该端转动的木杆 ..的运动时 B、研究跳水运动员 ...的跳水动作时 C、研究地球 ..的自转运动时 D、在大海中航行的船.,要确定它在大海中的位置时 2、下列哪些物理量不是矢量() A、位移 B、弹力 C、速率 D、加速度 3、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在于长短不同,长的是时间,短的是时刻 B、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是一段时间间隔 C、第3秒末和第4秒初的间隔是一秒 D、第3秒内和第4秒内经历的时间间隔不一样 4、关于路程和位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为零时,路程一定为零 B、路程为零时,位移一定为零 C、物体沿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D、物体沿曲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可以等于路程 5、下列物体运动的速度中,属于瞬时速度的是() A、步枪子弹的速度约为900m/s B、巡航导弹的速度约为800 m/s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4 m/s D、汽车速度计上指示的速度为80km/h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大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大 B、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一定大 C、速度变化大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大 D、速度变化的物体加速度可以不变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必定增大 B、物体做直线运动,后一阶段的加速度比前一阶段小,但速度可以一直增大 C、物体的加速度减小,其速度必定减小 D、加速度不变(不为零)的物体,速度可能也不变 8、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甲开始运动时刻比乙早t1 B、当t=t2时,两物体相遇 C、乙物体的速度比甲物体的速度大 D、甲、乙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9、如图所示,是一物体做作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D段和DE段的加速度不相同 B、整个过程中,BC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 C、整个过程中,D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 D、OB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路程是60m 10、汽车以10 m/s的初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减速行驶,经2 s后速度变为6 m/s,则6s 后汽车发生的位移为() A、24m B、25m C、96m D、 60m 11、物体从静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 s内通过的位移是3 m,则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第3 s内平均速度是3 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1.2 m/s2 C、第2s内通过的位移是2 m D、第4 s内通过的位移是4.2m 12、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则对物体的受力分析,下列正确的是 ( ) A、重力、支持力、压力; B、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C、重力、下滑力、支持力、摩擦力; D、重力、下滑力、支持力、压力、摩擦力;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最新)

高一新生要根据自己的条件,以及高中阶段学科知识交叉多、综合性强,以及考查的知识和思维触点广的特点,找寻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今天为各位同学整理了《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篇一】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 曲线运动 1.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上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物体做直线或曲线运动的条件: (已知当物体受到合外力F作用下,在F方向上便产生加速度a) (1)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相同,则物体做直线运动; (2)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不同,则物体做曲线运动。 3.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外力的方向总是指向轨迹的凹的一边。 4.平抛运动:将物体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分运动: (1)在水平方向上由于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在竖直方向上物体的初速度为零,且只受到重力作用,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5.以抛点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正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同),竖直方向为y轴,正方向向下. 6.①水平分速度:②竖直分速度:③t秒末的合速度 ④任意时刻的运动方向可用该点速度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的夹角表示 7.匀速圆周运动:质点沿圆周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相同。 8.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线速度v:质点通过的弧长和通过该弧长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s/t,单位m/s;属于瞬时速度,既有大小,也有方向。方向为在圆周各点的切线方向上

9.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非匀速曲线运动,因而线速度的方向在时刻改变 (2)角速度:ω=φ/t(φ指转过的角度,转一圈φ为),单位rad/s或1/s;对某一确定的匀速圆周运动而言,角速度是恒定的 (3)周期T,频率:f=1/T (4)线速度、角速度及周期之间的关系: 10.向心力:向心力就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一个指向圆心的合力,向心力只改变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 11.向心加速度:描述线速度变化快慢,方向与向心力的方向相同, 12.注意: (1)由于方向时刻在变,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瞬时加速度的方向不断改变的变加速运动。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向心力方向总指向圆心,是一个变力。 (3)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就是向心力。 13.离心运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的合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的情况下,就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1.万有引力定律:引力常量G=6.67×Nm2/kg2 2.适用条件:可作质点的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若是两个均匀的球体,r应是两球心间距.(物体的尺寸比两物体的距离r小得多时,可以看成质点) 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中心天体质量M,天体半径R,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 g) (1)万有引力=向心力(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作圆周运动时) (2)重力=万有引力 地面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 高空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Gg=G0,W>0.这表示力F对物体做正功。

2014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一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和答案

温州中学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物理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56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如图所示是一位跳水队员在空中完成动作时头部的运动轨迹,最后运动员以速度v 沿竖直方向入水。则在轨迹的a 、b 、c 、d 四个位置处,头部的速度方向也沿竖直方向的是( ) A. a 位置 B. b 位置 C. c 位置 D. d 位置 2.如图所示,有一长为80cm 的玻璃管竖直放置,当红蜡块从玻璃管的最下端开始匀速上升的同时,玻璃管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经过20s ,红蜡块到达玻璃管的最上端,此过程玻璃管的水平位移为60cm 。不计红蜡块的大小,则红蜡块运动的合速度大小为( ) A .3cm/s B .4cm/s C .5cm/s D .7cm/s 3.如图所示, a 、b 是地球表面上不同纬度上的两个点,如果把地球看作是一个球体,a 、b 两 点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这两个点具有大小相同的( ) A.线速度 B.角速度 C.加速度 D.轨道半径 4. 如图所示,当带正电的球C 移近不带电的枕形金属导体时,枕形导体上的电荷移动情况是( ) A .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电荷向 B 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 B .枕形金属导体上的带负电的电子向A 端移动,正电荷不移动 C .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B 端和A 端移动 D .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A 端和B 端移动 5.解放前后,机械化生产水平较低,人们经常通过“驴拉磨”的方式把 粮食颗粒加工成粗面来食用,如图所示,假设驴拉磨的平均用力大小 为500 N,运动的半径为1 m,则驴拉磨转动一周所做的功为 ( ) A.0 B.500 J C.500π J D.1 000πJ 6.如图所示,从倾角为θ的斜面上某点先后将同一小球以不同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小球均落在斜面上.当抛出的速度为v 1时,小球到达斜面时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为 α1;当抛出速度为v 2时,小球到达斜面时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为α2,则 ( ) A.当v 1>v 2时, α1>α 2 B.当v 1>v 2时, α1<α2 C.无论v 1、v 2关系如何,均有α1=α 2 D. α1、α2的关系与斜面倾角θ有关 7.一辆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启动,在前5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 s 末达到额定功率,之后保持额定功率不变.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已知汽车的质量为m =2 ×103 kg,汽车受到地面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 若取g =10 m/s 2,则以下说法不 正确的是( ) A.汽车在前5 s 内的牵引力为4×103 N B.汽车在前5 s 内的牵引力为6×103 N C.汽车的额定功率为60 kW D.汽车的最大速度为30 m/s 8.图中a 、b 是两个点电荷,它们的电荷量分别为Q 1、Q 2,MN 是ab 连线的中垂线,P 是中垂线上的一点.下列哪种情况能使P 点场强方向平行于ab 连线指向MN 的左侧( ) A.Q 1、Q 2都是正电荷,且Q 1|Q 2| C.Q 1是负电荷,Q 2是正电荷,且|Q 1|=Q 2 D.Q 1、Q 2都是负电荷,且|Q 1|>|Q 2| 9.在光滑的圆锥漏斗的内壁,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 和B ,分别紧贴着漏斗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其中小球A 的位置在小球B 的上方,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A 球的速率大于B 球的速率 B.A 球的角速度大于B 球的角速度

高一物理必修一作业本【答案】(完整资料)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高中新课程作业本物理必修1 答案与提示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1.CD 2.B 3.C 4.云地面船岸 5.BC 6.D 7.A 8.2km-3km0 东59.C10.(1)2025152(2)东偏北45°方向作图略11.略 二、时间和位移 1.AC 2.AD 3.A 4.BC 5.BC 6.C 7.ACABOD 8.60m图略 9.6mx轴正方向4mx轴正方向20m10.C11.路程900m位移500m500m 12.中心点的路程和位移大小相等边缘上一点路程大于位移大小13.(1)路程(2)位移大小思考略 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CD 2.B 3.C 4.3m/s53m/s2 5m/s 5.0 6.AC 7.CD 8.D 9.CD10.ABC11.路程为100m位移0平均速度为012.不同1463km是路程而非位移从地图上量出两地长度,再由比例尺算出直线距离约 1080km,v=1080/14≈71km/h 13.从图中量出车运动路程与车长的线段长,按比例算出实际位移为13 5m,v≈13 50 4m/s=33 8m/s121km/h>80km/h,超速 五、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1.C 2.BD 3.B 4.D 5.飞机火车小球 6.9 8m/s2竖直向下 7.D 8.AB9.1 50-1 510.C11.509m/s2-6m/s2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12.5 2m/s213.略 第一章复习题 1.A 2.D 3.CD 4.ACD 5.BD 6.D 7.ABC 8.D 9.A10.200m11.t20~t1和t2~t312.左0 30 8513.(1)第3秒末(2)40m向上 (3)5m向下(4)-35m125m14.路程为80m位移大小为10m,方向向左15.12m/s≤v 乙≤20 6m/s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ABD 2.D 3.ACD 4.BCD 5.C 6.B 7.匀加速直线匀速直线匀减速直线向东向东向东 8.53-39.200m/s210.7 2s11.(1)如图所示 (2)2m/s2(3)2m/s2,相同(4)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1.C 2.B 3.B 4.C 5.D 6.C 7.6 8.29.110.7 9s25 3m/s11.(1)8m(2)72m(3)有,求“面积” 12.(1)69 4s(2)2 9km(3)429 8s 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1.AB 2.B 3.C 4.C 5.0 128 6.18 7.5 8.16 9.制动时速度(km/h)反应距离(m)制动距离(m)停车总距离(m)405 6813 612016 77288 710.(1)2 5×106m/s2(2)0 11m(3)0 128m11.(1)12m/s(2)180m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卷与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体积、质量都极小的物体都能看成质点 B、当研究一列火车全部通过桥所需的时间时,因为火车上各点的运动相同,所以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 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研究哪方面,自行车都不能视为质点 D、各部分运动状态完全一致的物体可视为质点 2、在下列各运动中,可以当作质点的有( ) A、做旋转动作的体操运动员 B、远洋航行中的巨轮 C、转动着的螺旋桨 D、绕地球运动的卫星 3、关于机械运动和参考系,以下说法不符合实际的是( ) A、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B、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 C、参考系就是不动的物体 D、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考系 4、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 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 5、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 B、位移的大小不会比路程大 C、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 D、当质点作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6、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和路程大小总相等,但位移是矢量,有方向,而路程是标量,无方向 B、位移用来描述直线运动,路程用来描述曲线运动 C、位移取决于物体的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物体实际运动的路径 D、位移和路程是一回事 7、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10V以下的直流电源 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C、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 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 8、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速度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温州中学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物理试卷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先使用2B 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可能用到的相关公式或参数:重力加速度g 均取10m/s 2 。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I(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功和能的单位都是焦耳,如果全部用力学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来表示,焦耳可写成( ) A.m N ? B.W/s C.22/s kg.m D.s ΩA 2? 2.某跳伞运动员在一次跳伞运动中,以一定的速度匀速下降,如图,则他受到的伞对他的合力与其所受重力的关系是( ) A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 .平衡力 C .支持力小于重力 D .支持力大于重力 3.在物理学的研究中用到的思想方法很多,下列有关各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采用的是放大的思想方法 B .②④⑤采用的是控制变量的思想方法 C .④⑤采用的是猜想的思想方法 D .①③⑤采用的是放大的思想方法 4.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伽利略发现了行星三大运动规律 C .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出了引力常量 D .奥斯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电场 5.如图所示,在超市内倾角为θ的电梯斜面上有一车西瓜随电梯匀速向上运动,在箱子的中央有一只质量为m 的西瓜,则在该西瓜随箱一起前进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电梯匀速前进时周围西瓜对它的作用力竖直向上 B .电梯加速上行时周围西瓜对它的作用力可能竖直向上 C .电梯减速上行时周围西瓜对它的作用力可能竖直向上 D .若电梯突然停止,周围西瓜对它的作用力可能为零

(新)高一物理必修一试题及答案

1.一辆汽车沿直线运动,先以15m/s的速度驶完全程的四分之三,剩下的路程以20m/s的速度行驶,则汽车从开 始到驶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A.16m/s B.16.3m/s C.17.5m/s D.18.8m/s 2.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加速度恒定,在第7s初的速度是2.6m/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A.0.4m/s2B.0.37m/s2C.2.6m/s2D.0.43m/s2 3.如图所示,物体的运动分三段,第1、2s为第I段,第3、4s为第II段,第5s为第III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1s内与第5s内的速度方向相反 B.第1s的加速度大于第5s的加速度 C.第I段与第III段的平均速度相等 D.第I段与第III段的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都相同 4.一辆农用“小四轮”漏油,假如每隔1s漏下一滴,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一同学根据路面上的油滴分布,分析“小四轮”的运动情况(已知车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沿运动方向油滴始终均匀分布时,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一定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减小 D.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增大 5.在轻绳的两端各拴住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着绳一端站在三层楼的阳台上,放手让小球自由落下,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t。如果站在四层楼的阳台上,同样放手让小球自由落下,则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将A.不变B.变大C.变小D.无法判断 6.某物体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行的轨迹是抛物线 B.物体运行的时间为8s C.物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80m D.在t=4s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为零 7.在同一水平面上有A、B两物体,相距x=7m,A在后B在前,A以v A=4m/s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B的瞬时速度为v B=10m/s,方向也向右,且以加速度a=2m/s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从此位置开始计时,A追上B所需时间为 A.7s B.8s C.9s D.10s 8.如图所示,两只同样的弹簧秤每只自重0.1N,下面的挂钩重力忽略不计,甲“正挂”,乙“倒挂”,在乙的下方挂上0.2N的砝码,则甲、乙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 A.0.2N,0.3N B.0.3N,0.2N 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