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考核大纲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考核大纲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考核大纲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考核大纲

一、目的和要求

1.设计目的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熟悉桥梁设计的基本内容,掌握桥梁设计的方法、步骤,能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结构或基本构件的设计,同时加强文字表达能力,掌握计算技巧和加强正确制图的基本训练,初步培养学生熟悉和运用设计规范独立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初步的桥梁工程设计技能训练。

2.总体设计要求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设计任务。

参照教材、规范及参考资料的内容,手算设计内容,并用电算(通用软件、专用软件)进行验算;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绘制A3图。本课程设计的重点在于桥梁上部结构的内力计算配筋及工程图纸的正确表达。

1.了解桥梁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了解桥梁设计荷载的特点及各种荷载效应的组合原则。

2.了解桥面各组成部分的作用,掌握各组成部分的选型、布置、构造处理和验算方法。

3.理解桥梁空间计算实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桥面板有效工作宽度概念,掌握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上简支梁(板)桥的构造原理和设计计算方法。

4.熟悉工程制图的要求、方法及图纸要表达的内容。

二、设计题目

简支钢筋混凝土空心板、T梁桥设计。

三、设计数据和条件

参看设计任务书。

四、课程设计内容、步骤及计算要求

本课程设计任务是设计钢筋混凝土T形梁,要求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结构配筋图、弯矩抵抗图及包络图一张,A3图纸电脑绘制,全部工作在两周内完成。

设计内容与步骤:

1.拟定T形梁(或板)截面尺寸

梁高可参照常用的高跨比确定,翼缘尺寸与主梁间距有关,腹板宽度因配筋方式

而异,亦可类比采用工程取值。

2.内力组合计算

按规范要求进行内力组合计算,选择最大计算内力,绘制计算弯矩和计算剪力包络图。

3.跨中截面正截面强度计算

注意受压翼缘板参加主梁受弯工作的计算宽度(区分边、主梁);判断T 形截面类型以判断控制截面所能承受的计算弯矩值;必须对已设计好的截面进行强度复核判断其安全程度,注意保证适筋设计条件。

4.斜截面强度计算

根据抗剪强度上、下限的控制条件,复核截面尺寸,判断是否需要设计剪力钢筋;按桥规规定分配计算剪力图,确定应由混凝土与箍筋和弯起钢筋承担的计算剪力;箍筋设计应包括箍筋直径和肢数,计算确定箍筋间距,注意满足箍筋构造要求并验算箍筋配筋率的限制条件。

弯起钢筋设计,根据分配给应由弯起钢筋承担的那部分计算剪力值计算确定各排弯起钢筋的截面面积,弯起钢筋尽量选用与纵向受力钢筋相同的直径,以便于由多余的纵筋弯起。

5.全梁承载能力校核

实际工程设计中,通常只对若干控制截面进行正截面强度计算,其他截面强度应综合考虑弯矩与剪力的要求通过图解法来检验。

跨中截面所需纵向受拉钢筋已由正截面强度条件计算确定。除按构造要求将底层外侧2根(不少于总数的20%)钢筋伸入支点外,其余钢筋应按弯矩包络图沿梁长方向的变化在适当地方弯起或剪断,注意实际弯起点与理论弯起点的最小距离20h ,理论切断点与实际切断点的长度差(0h l a )。

弯起钢筋的位置和数量已由斜截面抗剪强度条件确定,所需弯起钢筋应尽量由多余的纵向钢筋弯起,弯起角度多按45°弯起,纵向钢筋不允许弯起时,应加焊斜筋。

斜截面不需要的多余钢筋应予剪断,并注意留有足够的锚固长度。

按跨中截面实际配筋的情况,计算该截面所能承受的最大计算弯矩值,将其按每次弯起(或剪断)的钢筋截面面积比分成若干份,近似求得钢筋弯起(或剪断)后各截面所能承受的计算弯矩值,按斜截面计算确定的钢筋弯起位置绘制承载能力图。进行全梁承载能力校核,应保证承载能力图不得侵入计算弯矩包络图,并注意验算各钢

筋的充分利用点至起弯点的距离是否满足大于2

h的要求,复核其斜截面抗剪强度。

6.裂缝与变形计算

注意按桥规规定,裂缝宽度计算时注意所处的环境类别,变形计算包括挠度计算与预拱度的设置问题。

7.横隔梁内力计算

只考虑跨中横隔梁的受力分析,全桥的计算荷载在两横隔梁之间按杠杆原理分布,横隔梁各不利截面的受力按偏心压力法进行计算。

8.桥面板内力计算

注意设计时桥面板的连接方式,选用正确的桥面板计算模型。认真校准桥面板的有效分布宽度,如有车轮重叠的情况,注意荷载的量值。

五、具体实施意见及要求

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应包括上述各项设计计算的精要说明,计算公式及结构构造与计算简图,结论。每项具体计算应按列出计算公式,代入原始数据,给出计算结果三个步骤进行,以便于检查复核。

需经试算才能得到合适成果的步骤,一般写法是:在交代“经试算”后,按成功的一次的步骤写出。

计算书装订顺序依次为:标题页、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正文、所用附表及附图、参考文献。采用统一的封面、封底。正文的书写格式要求由指导教师布置说明,正文及参考文献(著录)连续编页。

设计图纸是设计成果的集中体现,是施工的技术依据,绘图部分主要内容应包括:

1.结构一般构造图:该图应标出结构的外形尺寸和一般构造,主要用于制作模板,对于简单的梁构件,该图也可与配筋图合并。

2.钢筋布置图(配筋图):钢筋布置图主要用于绑扎(或焊接)钢筋骨架,其基本要求应使纵横截面相互配合,准确地标明各编号钢筋的位置。

3.钢筋详图(钢筋大样图):钢筋详图主要用于钢筋成型,其基本要求是准确地标出各号钢筋的直径,形状和尺寸,下料长度及所需根数。

4.钢筋明细表:钢筋明细表的内容包括各号钢筋的直径、等级、下料长度、所需根数及钢筋用量,主要用于施工部门的材料管理与供应。

5.钢筋总表:将同一等级、同一直径的钢筋总用量汇总在一起,以便于施工单位采购订货。

6.附注说明:对图中没有标出的某些构造细节或施工要求等内容,应在附注中加以说明。

特别提醒:

1. 课程设计说明书采用专用课程设计纸,手写,设计说明书应分段、分层次表达,文理通顺。各段及各层次的标题、公式,图名与图序、表格名与表序等编排要有统一格式。

2. 绘图要严格按照有关工程制图标准进行,要求图面布置适当,重点突出,线条均匀,粗细适度,图中文字说明一律采用仿宋体,图纸应按要求折叠,否则不给成绩。

六、课程设计进度要求

序号设计内容所用时间

1 搜集并查阅资料,结构布置及截面尺寸拟定2天

2 主梁内力计算(恒载内力、活载内力)2天

4 主梁配筋计算及布置2天

5 全梁承载力校核1天

6 挠度、预拱度计算1天

7 横隔梁内力计算、桥面板计算及配筋2天

8 绘制工程图、整理设计说明书3天

9 答辩1天

合计14天

七、课程设计考核标准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评分表

评定项目评分成绩1.设计说明书(内容全面,表达清楚、字迹工整)(30分)

2. 设计图纸(反映设计、制图的正确性)(30分)

3.态度认真、独立工作、遵守纪律(20分)

4.设计报告的规范化、参考文献充分(不少于5篇)(10分)

5.答辩(10分)

总分

八、教材及参考资料

教材:

姚林森主编:《桥梁工程》(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出版。

参考书:

1.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主编:《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出版。

2.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主编:《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出版。

3.易建国主编:《混凝土简支梁(板)桥,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出版。

4.姚琳森主编:《桥梁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1985年出版。

5.范立础主编:《桥梁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年出版。

简支T形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本科) 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班级15春 姓名炜灵 学号9

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6年12月 一、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的任务和目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设计练习,使学生掌握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设计计算的步骤和法,学会对T梁进行结构自重力计算、汽车荷载和人群荷载力计算、作用效应组合;在汽车和人群荷载力计算时,学会用偏心受压法和杆杠原理法求解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二、课程设计题目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设计 三、课程设计任务与指导书(附后) 四、课程设计成果要求 设计文本要求文图整洁,设计图表装订成册,所有图表格式应符合一般工程设计文件的格式要求。 五、课程设计成绩评定 课程设计文本质量及平时成绩,采用五级制评定:优、良、中、及、不及。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 课程设计任务与指导书 一、设计容 根据结构图所示的一标准跨径为L b=25m的T形梁的截面尺寸,要求对作用效应组合后的最不利的主梁(一根)进行下列设计与计算: 1、行车道板的力计算; 2、主梁力计算; 二、设计资料 1、桥面净宽:净-7(车行道)+2×1.0(人行道)+2×0.25(栏杆)。 2、设计荷载:公路-II级,人群3.5kN/m2。 4、结构尺寸图: 主梁:标准跨径Lb=25m(墩中心距离)。 计算跨径L=24.50m(支座中心距离)。 预制长度L’=24.95m(主梁预制长度)。 横隔梁5根,肋宽15cm。

桥梁纵向布置图(单位:cm) 桥梁横断面图(单位:cm) T型梁尺寸图(单位:cm) 三、知识点(计算容提示) 1、行车道板计算 1)采用铰接板计算恒载、活载在T梁悬臂根部每延米最大力(M和Q)。 2)确定行车道板正截面设计控制力。 2、主梁肋设计计算 1)结构重力引起力计算(跨中弯矩和支点剪力),剪力按直线变化,弯矩按二次抛物线变化。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辽宁工业大学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开课单位: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2014年12月

目录 第一章设计基本资料 (1) 1.1跨度和桥面宽度 (1) 1.2主要材料 (1) 1.3箱型梁构造形式及相关参数 (1) 1.4设计依据与设计规范 (3) 第二章主梁的几何特性计算 (4) 2.1计算截面几何特性 (4) 2.2检验截面效率指标ρ (6) 第三章桥面板计算 (7) 3.1横隔梁设置 (7) 3.2 每延米恒载计算 (7) 3.3恒载内力计算 (7) 3.4车辆荷载产生的内力 (7) 第四章主梁内力计算 (9) 第五章荷载横向分布计算 (11) 5.1 支点截面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11) 5.2跨中截面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13) 第六章活载影响下主梁内力计算 (15) 6.1活载内力计算 (15) 6.2荷载内力组合 (16) 第七章横隔梁内力计算 (18) 7.1作用在横梁上的计算荷载 (18) 7.2绘制横隔梁的内力影响线 (18) 第八章主梁挠度计算 (20) 8.1验算主梁变形 (20) 8.2判断是否设置预拱度 (20) 8.3 计算预拱度最大值 (20) 第九章支座计算 (21) 9.1板式橡胶支座的选择 (21) 9.2确定支座的厚度 (21) 9.3确定橡胶片总厚度 (21)

9.3支座偏移验算 (22) 9.4验算支座滑移稳定性 (22)

第一章 设计基本资料 1.1跨度和桥面宽度 1) 标准跨径:30m (墩中心距) 2) 计算跨径:29.55m 3) 主梁全长:29.96m 4) 桥面宽度:净9+2×1.0m 人行道 5) 人群荷载:23.5/m KN 6) 每侧栏杆及人行道的重量:4.5/m KN 1.2主要材料 1) 混凝土:箱梁为50C 号,铰缝采用40C SCM 灌浆料以加强铰缝;桥面铺装为12cm 厚40 C 防水砼(S6)+10cm 沥青砼;栏杆采用25C 号混凝土。 2) 预应力钢绞线:符合国际通用标准ASTMA416-92规定。单根钢绞线直径为φ 15.24mm ,面积A=140mm 2,标准强度1860b y R MPa =,弹性模量51.9510E MPa =?。 3) 选用R235及HRB335钢筋,其技术标准应符合国家标准(GB1499-1998)及 (GB13013-1991)的规定。 4) 锚具:采用《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连接器规格系列》产品,管道成孔采 用金属波纹管。 5) 支座:采用板式橡胶支座。 6) 其他材料:砂、石、水的质量要求均按《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有关条文办理。 1.3箱型梁构造形式及相关参数 ⑴ 本箱型梁按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施工工艺为后张法。 ⑵ 主梁尺寸拟定: 梁高:根据设计经验,梁高跨比通常为1/14-1/25,本设计初步尺寸定为1.3m , 跨中:预制箱型梁顶板厚0.2m ,底板厚0.2m 腹板厚0.2m. 端部:预制箱型梁顶板厚0.2m ,底板厚0.30m 横隔梁:横向共计五片箱型梁,中间设四个横隔梁。高1.1m,上部宽0.5m,下部宽 0.5m 。 ⑶ 预应力管道采用金属波纹管成形,波纹管内径为60mm ,外径为67mm ,管道摩擦系数μ=0.2,管道偏差系数k=0.0015,锚具变形和钢束回缩量为6mm(单端)。 ⑷ 沥青混凝土重度按23KN/m 3计,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重度按26 KN/m 3计,混凝土重度按25 KN/m 3计,单侧防撞栏线荷载为4.5KN/m 。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 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桩基础设计 一、设计资料 1、某建筑场地在钻孔揭示深度内共有6个土层,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参数见表1。土层稳定混合水位深为地面下1.0m ,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下水无腐蚀性。 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来的荷载(作用在柱底即承台顶面): kN V k 3200=,kNm M k 400=,H = 50kN ; 柱的截面尺寸为:400×400mm ; 承台底面埋深:d=1.5m 。 2、根据地质资料,以第4层粉质粘土为桩尖持力层,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3、承台设计资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kPa f c 9600=,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为kPa f t 1100=,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钢筋强度设计值2/300mm N f y =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GJG94-2008)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 1、按照持力层埋深确定桩长,按照长径比40-60确定桩截面尺寸; 2、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标准值和特征值; 3、确定桩数和桩的平面布置图; 4、群桩中基桩的受力验算; 5、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 6、承台结构计算; 7、承台施工图设计:包括桩的平面布置图,承台配筋图和必要的图纸说明; 8、需要提交的报告:任务书、计算书和桩基础施工图。 注:1、计算书打印,按照A4页面,上下左右页边距设置为2.0cm ,字体采用宋小四号 2、图纸采用3号图幅,图纸说明即为图中的说明 3、任务书、计算书和桩基础施工图装订成一册 4、将电子稿按班打包交上来,每人的电子稿名称按照学号+姓名命名

2019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 一、设计资料 1桥面净宽净-7 +2×1.5m人行道 2主梁跨径及全长 标准跨径 l=21.70m(墩中心距离) 计算跨径l=21.20m(支座中心距离) =21.66m(主梁预制长度) 主梁全长l 全 3设计荷载 公路—I级;人群荷载3.02 kN/ m 4设计安全等级 二级 5桥面铺装 沥青表面处厚5cm(重力密度为233m kN/),混凝土垫层厚6cm(重力密度为243 kN/),T m 梁的重力密度为253m kN/ 6 T梁简图如下图

主梁横截面图 二、 设计步骤与方法 Ⅰ. 行车道板的内力计算和组合 (一)恒载及其内力(以纵向 1m 宽的板条进行计算) 1)每延米板上的恒载 g 沥青表面 1g : 0.05×1.0 ×23 = 1.15kN m / 混凝土垫层 2g : 0.06×1.0 ×24 =1.44kN m / T 梁翼板自重3g :30.080.14 g 1.025 2.752 +=??=kN m / 合计:g= g 5.34i =∑ kN m /

2)每米宽板条的恒载内力 悬臂板长 ()0 160180.712 l m -== 弯矩 2211 5.34(0.71) 1.3522 Ag M gl =- =-??=-·kN m 剪力 0 5.340.71 3.79Ag Q gl ==?=kN (二)汽车车辆荷载产生的内力 1)将车辆荷载后轮作用于铰缝轴线上,后轴作用力为 140kN ,轮压分布宽度如图 5 所示,车辆荷载后轮着地长度为 a 2 = 0.20m ,宽度 b 2 = 0.60m ,则得: a 1 = a 2 + 2H = 0.2 + 2×0.11= 0.42m b 1 = b 2 + 2H = 0.6 + 2× 0.11 = 0.82m 荷载对于悬臂梁根部的有效分布宽度: 12l 0.42 1.4 20.71 3.24m o a a d =++=++?= 2)计算冲击系数μ 结构跨中截面的惯矩c I : 翼板的换算平均高度:()1 814112 h = ?+=cm

《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综合课程设计 英文名称:Integrated Course Project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总学时:3周,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学分:3 先修课程要求: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FPGA原理与应用、Matlab与通信仿真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等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 教学参考书: 樊昌信等编,《通信原理(第六版)》,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 马淑华等编,《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第1版 褚振勇等编,《FPGA原理与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第2版 谢希仁等编,《计算机网络》,电子工业出版社,第4版 1课程设计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综合课程设计》是配合本科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信原理》、《FPGA原理与应用》、《Matlab与通信仿真分析》、《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而开设的重要专业实践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理论结合实际工程的能力,通

过该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掌握通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运用Matlab、FPGA、NS-2等工具对通信子系统或计算机网络进行仿真与设计,并计算基本性能指标,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也可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深入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程序的编制方法和程序调试的方法,掌握常用接口的设计及使用。掌握一般接口的扩展方法及接口的调试过程。为学生将来在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电子科学与技术及其它领域应用单片机技术打下良好基础及应用实践能力。 2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 学习基本设计方法;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 完成指定的设计任务和实验任务,理论联系实际,实现书本知识到工程实践的过渡。 3. 学会设计报告的撰写方法。 3 课程设计的内容 1. 无线收发信机部件设计 2. 数字调制与解调器的设计 3. 特殊信号产生器的设计 4. 同步信号提取 5. 编码译码器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1)

目 录 一、已知技术参数和条件 ................................... 1 1.1、地质与水文资料 ................................... 1 1.2、桩、墩尺寸与材料 ................................. 1 1.3、荷载情况 ......................................... 1 二、任务和要求 ........................................... 2 三、计算 ................................................. 3 3.1、桩长的计算 ....................................... 3 3.2、桩的内力计算 ..................................... 4 3.2.1确定桩的计算宽度b1 ........................... 4 3.2.2计算桩的变形系数 ............................ 4 3.2.3计算墩柱顶外力i i i M Q P 、、及局部冲刷线处桩上外力 00M Q P 、、 (4) 3.2.5局部冲刷线以下深度z 处横向土抗力zx P 计算 ....... 6 3.2.6桩身配筋计算及桩身材料截面强度验算 ............ 7 3.2.7柱顶纵向水平位移计算 ......................... 9 四、参考资料和现有基础条件(包括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等) 10 致谢 . (10)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

本科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4×25 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梁桥设计净—11+2×0.75m 学院(系): 专业: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院(系):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

一设计资料 (4) 二构造布置 (4) 2.1截面布置 (4) 2.1.1主梁间距与主梁片数 (4) 2.1.2主梁跨中截面主要尺寸拟定 (5) 2.2横截面沿跨长的变化 (8) 2.3横隔梁的设置 (8) 三.主梁作用效应计算 (9) 3.1永久作用效应计算 (9) 3.1.1永久作用集度 (9) 3.1.2永久作用计算 (10) 3.2可变作用效应计算 (12) 3.2.1冲击系数和车道折减系数 (12) 3.2.2计算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12) 3.2.3 计算可变作用效应 (17) 3.3主梁作用效应组合 (23) 四.参考文献 (24)

一设计资料 1.桥梁类型: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2.桥梁跨径: 20+55+20m,主跨:标准跨径:55.00m;主梁全长:54.96m;计算跨径:54.50m 3.桥面净空:净—7.0m+1.0m×2=9.0m 4.设计荷载: 公路-Ⅰ级,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均布荷载标准值为qk=10.5 kN/m;集中荷载取Pk=360 kN。计算剪力效应时,上述集中荷载标准值应乘以1.2的系数。人群载荷标准值为3.0 kN/m2 。每侧人行柱防撞栏重力作用分别为1.52 kN/m和4.99 kN/m 二构造布置 2.1截面布置 2.1.1主梁间距与主梁片数 主梁间距通常应随梁高与跨径的增大而加宽为经济。同时加宽翼板对提高主梁截面效率指标很有效,故在许可条件下应适当加宽T梁翼板。上翼缘宽度一般为1.6~2.4 m或更宽。本设计拟取翼板宽为2250 mm(考虑桥面宽度)。由于宽度较大,为保证桥梁的整体受力性能,桥面板采用现浇混凝土刚性接头,因此主梁的工作截面有两种:预施应力、运输、吊装阶段 的小截面(b i =1550 mm)和运营阶段的大截面(b i =2250 mm),净-7.0 m+2 ×1.0 m的桥宽选用四片主梁,如图2.1所示。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1.设计资料与结构布置1.1设计资料 1.1.1 跨径 标准跨径: 计算跨径: 主梁全长: 1.1.2 桥面净宽 净7m(行车道)+2×0.75(人行道)。 1.1.4设计荷载 公路-Ι级,人群荷载3.0kN/m2,结构重要性系数 01.0 r 。 1.1.5 桥面铺装 4cm厚沥青混凝土面层,其下为C25的混凝土垫层,设双向横坡,坡度为1.5%。两侧人行道外侧桥面铺装厚10cm(4cm厚沥青面层和6cm厚混凝土垫层)。 1.1.6 材料 混凝土:主梁C40,钢筋混凝土重度为25kN/m3; 沥青混凝土面层,重度为23kN/m3; C25混凝土垫层,重度为24kN/m3 1.1.7 主梁数及横隔梁数 主梁数:5;横隔梁数:5。 1.2结构布置 根据设计资料及装配式简支梁桥的构造要求,现拟定结构尺寸如下:主梁高1.3m,主梁间距为1.6m,梁肋宽为18cm,T形梁翼缘板与腹板交接处厚14cm,翼缘悬臂端厚8cm。设置五根横隔梁,横隔梁上缘16cm,下缘14cm。

图1-1 主梁横截面布置图 图1-2 横隔梁布置图

2.主梁恒载内力计算:2.1恒载集度计算: 主梁: 横隔梁: 对于边主梁: 对于中主梁: 桥面铺装层: 栏杆和人行道:52/52/ g=?= 4KN m 合计: 对于边主梁: 对于中主梁: 2.2、恒载内力计算 计算内梁与边梁的恒载内力。 2.2.1支点截面: x=0 M=0 边梁 内梁

2.2.2 l/4截面: x= l/4 边梁 内梁 2.2.3 跨中截面 x= l/2 Q=0 边梁 内梁 表2-1 主梁恒载内力 内力 剪力Q(kN)弯矩M(kN.m)截面位置x x=0 x=l/4 x=l/2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某多层住宅小区基础工程设计院(系):土木工程系 专业班级:2013级土木工程1班 学生姓名:**** 学号:13031**** 指导教师:任杰 2016年5月3日至2016年6月7日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某建筑工地桩基础工程设计 一、基本设计资料 1.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地,拟建高层建筑小区,地基基础采用桩基础,拟建小区面积长400m,宽300m。建筑物结构传至柱下端的荷载组合为:荷载标准组合,竖向荷载F k=3000KN,弯矩M k=200KN*m,荷载准永久组合,竖向荷载F Q=2000KN,弯矩M k=150KN*m,荷载基本组合,竖向荷载F=4000KN,弯矩M=300KN*m。桩径选择在0.5~1.2m之间取值,承台埋深2m。 2.地勘资料 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 根据钻探揭露情况及上述试验统计成果,并结合当地建筑经验,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评价见下表,地下水位位于地表以下5m处。 3.主要材料

混凝土:材料自选。 钢筋:主筋用HRB335,其它的自选。 4.计算方法 极限状态设计法(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5.设计依据与参考资料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3)《基础工程》教材; 4)提供的技术资料; 二、选择桩型、桩长 采用直径为800mm、长为1+1+4+1-2+0.2+0.1=5.3m的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用C30,钢筋主筋采用HRB345,其他HPB300,经查表得fc=14.3N/mm2, ft=1.43N/mm2;fy=fy’=300N/mm2。初选第五层(强风化泥岩)作为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得小于0.2d=0.16m,同时不小于0.2m,所以实际取0.2米;初选承台底面埋深2m,桩顶嵌入承台不宜小于50mm,取0.1m。 三、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 a 1.根据桩身材料确定,初选配筋率ρ=0.4%,ψc=0.8,计算得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参考模板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第一篇设计资料及设计概况 1、设计资料 1、人群荷载3.5kn/m 2、每侧栏杆和人行道重8.54kn/m2。1.5%的桥面横坡,边缘最小厚度8cm;容重r1为24kn/m3;沥青混凝土2cm,容重r2为21kn/m3; 2、设计荷载:公路I级,桥面净宽:7+2×0.5,计算跨径:23.5米,混凝土标号:C35, 主梁根数:5,横隔梁根数:3 第二篇简支T梁设计 一、行车道板计算 公路I级,桥面铺装为8cm厚水泥混凝土垫层及2cm沥青混凝土面层,T梁翼板采用C35混凝土。(水泥混凝土容重r1为24kn/m3;沥青混凝土,容重r2 为21kn/m3,C35混凝土容重r3为261kn/m3) T梁横断面图(单位:cm)图(1) (一)恒载及内力(以纵向1m宽板条进行计算) 1、每米板条结构自重 沥青表面处g10.02x1x21=0.42kn/m 混凝土表面处g20.08x1x24=1.92kn/m T梁翼板自重g3(0.08+0.16)/2x26=3.12kn/m 合计g g=∑g i=0.42+1.92+3.12=5.46kn/m 2 11 M a,g=2gl2=2x5.46x1.82=-4.92kn/m Q a,g=gl0=5.46x1.8=9.83kn (二)车辆荷载产生的内力 将车辆荷载后轮作用在铰缝轴线上图(1),后轮轴作用力为P=140kn, 轮压宽度如图(2)所示。车辆荷载后轮着地长度

a2=0.2,b2=0.60m,H=0.10m,则 a1=a2+2H=0.20+2x0.10=0.40m;b1=b2+2H=0.60+2x0.10=0.80m 又因为a=a1+2l0=0.20x1.8=2.20m>1.4m,所以后轮有效宽度发生重叠。 则:a=a1+d+2l0=0.40+1.40+1.8=3.60m 冲击系数1+u=1.3 作用每米板条上的弯矩 2p2x140 M a,p=-(1+u)4a(l0-b1/4)=-1.3x4x3.6=-18.96kn.m 2p2x140 Q a,p=(1+u)4a=1.3x4x3.6=25.28kn (三)内力组合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M ud=1.2M a,g+1.4M a,p=1.2x(-4.92)+1.4x(-18.96)=-32.45kn.m Q ud=1.2Q a,g+1.4Q a,p=1.2x9.83+1.4x25.28=47.19kn 所以行车道板的设计内力为 M ud=-32.45kn.m Q ud=47.19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M sd=M a,g+0.7M a,p/1.3=-4,92+0.7x(-18.96)/1.3=15.13kn.m Q sd=Q a,g+0.7Q a,p/1.3=9.83+0.7x25.28/1.3=23.44kn 二、主梁内力计算 (一)恒载内力计算 纵断面图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T 型梁桥设计计算书 1 行车道板内力计算 1.1恒载产生的内力 以纵向1米宽的板条进行计算如图1.1所示。 图1.1铰接悬臂板计算图示(单位:cm ) 沥青混凝土面层:= 0.02×1.0×21= 0.42/kN m C25号混凝土垫层:=0.06×1.0×24=1.44/kN m T 形翼缘板自重: = 0.100.16 1.025 3.25/2 kN m +??= 合计:g=i g ∑=++=0.42+1.44+3.25=5.11/kN m 每米宽板条的恒载内力: 弯距:22011 5.110.95 2.3122AG M gl kN m =-=-??=-? 剪力:0 5.110.95 4.85AG V gl kN ==?=1.2荷载产生的内力 按铰接板计算行车道板的有效宽度如图1.2所示)。 由<<桥规>>得=0.2m ,=0.6m 。桥面铺装厚度为8cm ,则有: =+2H=0.2+2×0.08=0.36m =+2H=0.6+2×0.08=0.76m 荷载对于悬臂板的有效分布宽 度

为:=+d+2=0.36+1.4+1.90=3.66m 冲击系数采用1+=1.3, 作用为每米宽板条上的弯矩为: 01(1)/2(/4)AP M P a l b μ=-+??- 1.3140/2/3.66(0.950.76/4)=-??-18.90KN m =-? 作用于每米宽板条上的剪力为: 图1.2 荷载有效分布宽度图示(cm ) 140(1) 1.324.8622 3.66 AP P V KN a μ=+=?=? 1.3内力组合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内力组合: 1.2 1.4 1.2 2.31 1.418.9029.23j Ag Ap M M M KN m =+=-?-?=-? 1.2 1.4 1.2 4.85 1.424.8640.62j Ag Ap V V V KN =+=?+?= 1.4 截面设计、强度验算 (HRB335钢筋:335sk f MPa =,280sd f MPa =,C25混凝土:16.7,ck f MPa = 1.78,11.5, 1.23tk cd td f MPa f MPa f MPa ===) 翼缘板的高度:h=160mm ;翼缘板的宽度:b=1000mm ;假设钢筋截面重心到截面受拉边缘距离=35mm ,则=125mm 。 按<<公预规>>5.2.2条规定:010()2d u c x M M f bx h γα==- 1.029.2311.51000(0.125)2 x x ?=???- 解得:x=0.0224m 验算00.550.1250.0688()0.0224()h m x m ξ=?=>= 按<<公预规>>5.2.2条规定:sd s cd f A f bx = 211.5 1.00.0224/280920s A mm =??= 查有关板宽1m 内钢筋截面与间距表,考虑一层钢筋为8根由规范查得可供使

基础工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基础工程》 设计题目: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 院系: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道路、桥梁、隧道工程年级:2009级 姓名:李涛 学号:20090710149 指导教师:李文广 徐州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2011 年12 月15 日 目录 1、柱下独立基础设计资料 2、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2.1 基础设计材料 2.2 基础埋置深度选择 2.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2.4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2.5 验算持力层地基承载力 2.6 基底净反力的计算 2.7 基础高度的确定 2.7.1 抗剪验算 2.7.2 抗冲切验算 2.8 地基沉降计算 2.9 配筋计算 3 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4《规范》法计算沉降量 5地基稳定性验算

5 参考文献 6设计说明 附录 基础施工图 一、基础设计资料 2号题 B 轴柱底荷载: ① 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KN F k 1615=,m KN M k ?=125,KN V k 60=; ② 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KN F 2099.5=,m KN M ?=162.5,KN V 78=。 持力层选用4号粘土层,承载力特征值240=ak f kPa ,框架柱截面尺寸为500×500 mm ,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 。 二、独立基础设计 1.选择基础材料:C25混凝土,HPB235钢筋,预估基础高度0.8m 。 2.基础埋深选择:根据任务书要求和工程地质资料, 第一层土:杂填土,厚0.5m ,含部分建筑垃圾; 第二层土:粉质粘土,厚1.2m , 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 ak f = 130kPa 第三层土:粘土,厚1.5m , 可塑,稍湿,承载力特征值 ak f = 180kPa 第四层土:全风化砂质泥岩,厚2.7m ,承载力特征值ak f = 240kPa 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地下水位于地表下1.5m 。 取基础底面高时最好取至持力层下0.5m ,本设计取第三层土为持力层,所以考虑取室外地坪到基础底面为m 3.75.15.02.15.0=+++。由此得基础剖面示意图如下:

河海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报告解读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专业:交通工程 班级:一班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谢发祥付春雨

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1.1 基本设计数据 1.1.1 跨度和桥面宽度 一级公路,设计时速60 1)标准跨径:13m(桥墩中心距离) 2)计算跨径:12.5m(支座中心距离) 3)主梁全长:12.96m(主梁预制长度) 4)桥面宽度(桥面净空):净-4+2×0.5m 1.1.2技术标准 1)设计荷载标准:一级公路,人行道和栏杆自重线密度按单侧6kN/m计算, 人群荷载3.5kN/m2 2)环境标准:Ⅰ类环境 3)设计安全等级:一级 1.1.3 主要材料 1)混凝土:混凝土简支T梁及横梁采用C40混凝土;桥面铺装上层 采用0.03m沥青混凝土,下层为0.06~0.13m的C30混凝土,沥 青混凝土重度按23kN/m3,混凝土重度按25kN/m3计。 2)钢筋:主筋用HRB335,其它用R235 1.1.4构造形式及截面尺寸 横断面图

纵断面 第二章 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2.1主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 2.1.1 刚性横梁法计算横向分布系数 因为每一片T 型梁的截面形式完全一样,所以: ∑=+=5 1 2 //1i i i ij a e a n η 式中,n=3,∑=5 1 2i i a =2×(3.6228.1+)m 2=32.4 m 2 计算横向分布系数: 根据最不利荷载位置分别布置荷载。布置荷载时,汽车荷载距人行道边缘距离不小于0.5m ,人群荷载取3KN/m 2,栏杆及人行道板每延米重量取6.0KN/m ,人行道板重以横向分布系数的方式分配到各主梁上。 横向分布系数计算结果: 616 616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1)

目录 目录 (1)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2) 1 工程概况 (5) 1.1 工程地质资料 (5) 1.2 荷载情况 (5) 2 初步选择持力层,确定桩型和尺寸 (5) 3确定单桩承载力标准值 (5) 4 初步确定桩数及承台尺寸 (5) 5 群桩基础的单桩承载力验算 (6) 6确定群桩承载力设计值 (6) 7 降量验算 (7) 8 软弱下卧层的验算 (7) 9 承台设计计算 (9) 9.1承台抗弯设计验算 (9) 9.2承台抗冲切验算 (10) 9.3承台剪切验算 (11) 附图1 (12) 附图2 (13) 附图3 (14) 附图4 (15) 附图5 (16)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柱下钢筋混凝土桩基础 适用专业:地质15-1 一、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1、课程设计目的 利用所学基础工程课程的理论知识,能够独立完成一个较完整的基础设计与计算过程,从而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与应用。 2、课程设计建议 在复习本学期课程理论知识后,收集并阅读相关设计规范和参考书后进行本课程设计任务。 二、课程设计设计资料 1、工程设计概况 某城市新区拟建一栋15层框架结构的办公楼,其场地位于临街地块居中部位,无其它邻近建筑物,地层层位稳定,场地地质剖面及桩基计算指标见工程地质资料。试设计柱下独立承台桩基础。 (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3)柱的截面尺寸为:450mm×600mm; (4)承台底面埋深:d=2.0m(也可自行按规范要求选定); (5)根据地质资料以及上部荷载情况,自行选择桩型、桩径和桩长; (7)桩的类型:预制桩或者灌注桩(自行斟酌设定); (8)沉桩方式:静压或者打入(自行斟酌设定)。 (9)方案要求尽量先选择以粉质粘土为持力层,若不满足要求,再行选择卵石或岩石层作为持力层,并作简要对比说明。 2、荷载情况 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至承台顶面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轴力F=(8300-10n)kN,弯矩M x=(80+2n)kN·m,M y=(750-n)kN。(其中,M x、M y分别为沿柱截面短边和长边方向作用;n为15)。 3、工程地质资料

桥梁工程学习心得

桥梁学习心得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桥梁工程概论》这一门课程。在当下房地产市场前景不容乐观的情况下,道桥无疑成为了我们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们心之所念的就业方向。这一门课程就是在教我们有关桥梁设计、施工和发展历史知识。 桥梁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桥梁工程一词通常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桥梁建筑的实体,二是指建造桥梁所需的科技知识,包括桥梁的应用基础理论,以及桥梁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和养护维修等专门技术知识。 在我们的理解中,桥梁是我们跨越江河、湖泊、峡谷等人类难以通过的地区的一种媒介。他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伴而行。当原始人类不知道怎么建造桥梁的时候,便会利用自然界的物体来跨越障碍。人类生存的需求、学习和创造能力,使得人们逐渐在遇到溪流、山涧和峡谷时自己动手建造简陋的桥梁。这些原始桥梁建造材料不用加工,搭设方便,使用时间不会很长,但却可以在人们急需的时候带给我们便利。 伴随人类社会的进步到现在,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事业,建立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交通网,对于促进交流、发展经济、提高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发展到现在21世纪,桥梁已经成为了跨域承载工程结构,开放公共的大众建筑,造型多样的人工景观,沟通交流的社会通道。 我国幅员辽阔,大小山脉纵横,江河湖泊众多。至今,我国

已建成七十余万座、延长越3.7万千米的公路桥梁,以及6万余座、延长约1.1万千米的铁路桥梁。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仍然需要大力加强包括公路、铁路和城市道路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桥梁无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按照工程规模划分,桥特大桥、大桥、中桥、小桥等。按照桥梁的用途划分,有铁路桥、公路桥、公铁两用桥、人行桥,城市桥等。 我们的祖先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曾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交通事业的发展,当代的桥梁工作者正在创建桥梁建筑新的篇章。宋代木虹桥、赵州桥、安平桥,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先辈们杰出的智慧结晶。到了现代,桥梁更在我国的人才手中建设的与世瞩目。我的家乡宜宾,有着万里长江第一城的美誉,金沙江、岷江、长江在我的家乡汇合。桥梁自然是我这个土生土长宜宾人最深刻的回忆。 从我记事起,桥梁就是沟通我们全家的枢纽,居住在市区不同范围的我们一家人,每次串门访友都会跨过不同的桥梁,感受着江面上的风混合着淡淡的鱼腥味,整个人就像是融入了这座城市,融入了这一片山水。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题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题 一、桥梁桩基础课程设计(桥梁方向) 某公路桥梁设计采用桩(柱)式桥墩,初步拟定尺寸如图1所示。该桥梁上部结构为20米钢筋混凝土装配式T 梁桥。桥面宽7米,两边各0.5米人行道。行人荷载为3.5kPa 。 1、该桥墩基础由两根钻孔桩组成,旋转钻成孔。桩的设计直径d (即钻头直径,精确至0.1m )自选,桩底沉渣厚度控制为t =(0.2~0.4)d 。在局部冲刷线处设置横系梁,其断面尺寸可按构造等要求确定,高度约1.0m 。 2、地质资料:标高20.00以上桩侧土为软塑亚粘土,各物理性质指标为:容重γ =18.5kN/m 3,土粒比重G s =2.70,天然含水量w =21%,液限w L =22.7%,塑限w p =16.3%;标高20.00以下桩侧及桩底均为硬塑性亚粘土,其物理性质指标为:容重γ =19.5kN/m 3,土粒比重G s =2.70,天然含水量w =17.8%,液限w L =22.7%,塑限w p =16.3%。 3、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拟采用C25,混凝土弹性模量E h =2.85×104MPa ,可选择的钢筋有HPB235和HRB335。 4、计算荷载 (1)一跨上部结构自重G 1=2000×(L /20)1.2 kN (取整),其中L 为跨径; (2)盖梁自重G 2=350kN ; (3)局部冲刷线以上桩重应分别考虑最低水位及常水位;汽车荷载应考虑最不利荷载组合(双孔和单孔布载);人群荷载尚应考虑最不利情况;荷载布载长度为梁长(L -0.1)m 。 图 1

及其相应截面和相应轴力,配置钢筋,验算截面强度; (3)计算主筋长度,螺旋钢筋长度,钢筋总用量; (4)用2#图纸绘出桩的钢筋布置图。 设计步骤: 1、选定桩径、桩端持力层等; 2、计算上部荷载、系梁、盖梁等自重,进行各种荷载组合,并计算作用到桩顶的各种条件下的最不利荷载组合,如竖向力,横向力和弯矩值; 3、按最不利竖向荷载组合确顶桩长、并进行单桩竖向容许承载力验算; 4、计算桩土变形系数,判断刚性桩或弹性桩; 5、按最不利桩顶弯矩组合,计算桩身内力并绘制桩身弯矩与剪力分布图,确定地面下桩身最大弯矩值,验算地面处桩身水平位移; 6、桩身截面配钢筋与强度验算,并计算钢筋用量。 7、绘图(2号图纸)。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心得 篇一: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题目:钢筋混凝土简支T型梁桥设计分院:土建分院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日期: 5.2挠度验算第七章总结 附录:图纸(桥梁的纵断面、横断面、平面布置图及钢筋图)ps:配筋为自选项目 四、时间安排 本次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时间为一周,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五、参考文献 1.强士中.桥梁工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姚玲森.桥梁工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3.邵旭东.桥梁设计 与计算,人民交通出版社 4.易建国.混凝土简支梁(板)桥,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5.张树仁.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设计原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目录 第一章基本设计资料第二章主梁截面设计 第三章行车道板内力计算、配筋及验算(悬臂板、连续单向板)第四章主梁内力计算 4.1主梁几何特性计算4.2恒载内力计算 4.3荷载横向分布计算(支点处采用杠杆法,跨中采用偏心压力法进行)4.4活载内力计算 4.5主梁内力组合(基本组合、作用短期效应组合、作用长期效应组合)第五章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裂缝宽度和挠度验算 5.1裂缝宽度验算5.2挠度验算第六章总结 附录:图纸(桥梁的纵断面、横断面、平面布置图及钢筋图) 篇二: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Ⅰ课程设计 报告书 姓名: 专业:桥梁工程 学号: 班级:

教师: 20XX年6月 目录 一.设计资料及构造布置 1、设计资料 (3) 2、横截面布置 (4) (1)主梁间距及主梁片数 (4) (2)梁跨中截面主要尺寸拟定 (5) (3)计算截面几何特征 (6) (4)检验截面效率指标ρ (7) 3、横截面沿跨长的变化 (7) 4、横隔梁的设置 (7) 二、主梁作用效应计算 1、永久作用效应计算 (8) 2、可变作用效应计算 (10) (1)冲击系数和车道折减系数 (10) (2)计算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10) (3)车道荷载的取值 (15) (4)计算可变作用效应 (15) 3、主梁效应组合 (18) 三、桥面板内力计算 1、悬臂板荷载效应计算 (19)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计算 书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专 业:土木工程(道桥方向) 班 级: 2011班 学生姓名: 周欣树 学 号: 指导教师: 一、确定纵断面、横断面形式,选择截面尺寸以及基本设计资料 1. 桥面净宽:净—72 1.0+? 荷载: 公路—Ⅱ级 人群—23.0kN m 人行道和栏杆自重线密度-5.0kN m 2. 跨径及梁长:标准跨径13b L m = 计算跨径12.40L m = 主梁全长 '12.96L m = 3. 材料 钢筋:主筋用HRB400级钢筋,其他用HPB335级钢筋 混凝土:C40,容重325kN m ; 桥面铺装采用沥青混凝土;容重323kN m 4.构造形式及截面尺寸 梁高: 1.0h m = 梁间距:采用5片主梁,间距。 采用三片横隔梁,间距为

梁肋:厚度为18cm 桥面铺装: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C25砼,路缘石边处厚 ;上层为沥青砼,。桥面采用%横坡。 桥梁横断面及具体尺寸:(见作图) 二、确定主梁的计算内力 (一)计算结构自重集度(如下表) (二)计算自重集度产生的内力(如下表) 注:括号()内值为中主梁内力值 根据计算经验,边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大于中梁,故取边梁进行计算分析。 (三)支点处(杠杆原理法) 由图可求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汽车荷载:1 0.3332oq m η==∑ 人群荷载: 1.222or r m η== (四)跨中处(修正刚醒横梁法) 1、主梁的抗弯惯性矩I x 平均板厚:()1 1012112H cm =+= 22 3344 1111 100162111621127.86181001810027.861221223291237.580.03291x I cm m ?? ?? =??+??-+??+??- ? ????? == 2、主梁的抗扭惯性矩Ti I 对于T 形梁截面,抗扭惯性矩计算如下:见下表. 3.计算抗扭修正系数 主梁的间距相等,将主梁近似看成等截面,则得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样本

一设计题目 高层框架结构( 二级建筑) 的某柱截面尺寸为1000×800mm , 该柱传递至基础顶面的荷载为: F=9000kN , M=380kN?m , H=320kN , 采用6-8根φ600-φ800的水下钻孔灌注桩组成柱下独立桩基础, 设地面标高为±0.00m, 承台底标高控制在-1.70m , 地面以下各土层分布及设计参数见附表, 试设计该柱下独立桩基础。 设计计算内容: 1.确定桩端持力层, 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 uk; 2.确定桩中心间距及承台平面尺寸; 3.计算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 a及各桩顶荷载设计值N, 验算基桩竖向承载力; 计算基桩水平承载力R Ha并验算; 4.确定单桩配筋量; 5.承台设计计算; 6.绘制桩基结构图。

二 设计内容 一、.确定持力层 根据地质条件, 以层⑧粉质粘土为桩支持力层。采用φ700的水下钻孔灌注桩。对于黏土, 桩端全截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不宜小于2d=1.6m.取桩尖进入持力层厚度 2.2m,桩长33m,承台底面埋深1.7m 。 二、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 uk 由《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 》式 5.3.5 uk sk pk sik i pk =Q =u q l q P Q Q A ++∑ 进行试算, 桩周长 0.80.5u m π== 桩横截面积 2 2 0.80.54p mm A π==

计算得: 2.5[23(4.3 1.7)20 3.828 2.840 2.348 3.0 uk Q =??-+?+?+?+? 66 2.558 2.9_60 5.7520.8 2.260]0.5700?+?+?+?+?+? =3555.5+350 =3905.5KN 三、 确定桩中心间距及承台平面尺寸 由《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 》表3.3.3-1知桩的最小中心间距为3.0d=2.4m 。先取桩数为6, 由于柱下桩基, 等距离排列, 桩在平面采用行列式布置, 中心间距3~4(3~4)0.8 2.4~3.2a d m S ≥=?=。边桩中心至承台边的距离为1d=0.8m 。此时承台边缘至桩边缘的距离为400mm,符合规范要求( 承台宽度不宜小于500mm,承台边缘距边桩中心的距离不应小于桩的直径, 且边缘挑出部分不应小于150mm) .承台平面尺寸为8.0 4.8m m ?.具体承台桩位布置如下: 承台桩位布置图( 单位:cm)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

一、课程设计总体要求 (一)目的与教学要求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是桥梁工程教学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座简支梁桥上部结构与支座的设计计算工作。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1)回顾并巩固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中关于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设计和计算、构造等重要指示,并且深化知识; (2)结合交通背景,对一座简支梁桥的横断面形式进行布置、设计,在这一过程中,结合行业规范,掌握桥梁横断面布置的基本要求和布置特点; (3)进一步加深对桥梁结构上作用荷载、作用效应计算办法的理解,加深对桥梁横向分布概念的理解与计算方法; (4)通过上部结构与支座的设计,掌握桥梁结构的传力路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结构整体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为了使同学们能够在要求的时间期限内完成课程设计,教学要求如下: (1)本次课程设计内容较多,也是同学们第二次重要的工程训练环节,要求同学们以认真学习、勤于思考的态度来对待; (2)课程设计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和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座简支梁桥上部结构及支座的计算书1份,做为给予课程设计成绩单依据; (3)课程设计完成的过程中,要求同学们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工作,提倡互相讨论、交流,但不得互相抄袭。一旦发现有抄袭的现象,抄袭者与被抄袭者都将被要求重做设计,最高仅可取得及格成绩; (4)要求同学在课程设计进行前,仔细阅读指导书和教材中的计算示例,仔细阅读课程设计提供的技术资料,然后根据个人的情况,安排好课程设计完成的时间,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简支梁桥是一种最常见桥梁结构形式,因此本课程设计简支梁桥的上部结构及支座设计计算为主要内容。 二、课程设计指导 (一)参考资料 本课程设计采用的计算原则、计算公式、计算符号等均以《结构设计原理》教材或交通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设计规范》(JTG D60-2004)为基准。因而,同学应在已学的结构设计原理中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知识基础上,参照公路桥涵设计的相关资料,理解和学习公路桥涵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计算方法,参考资料有: (1)叶见曙,《结构设计原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2)邵旭东,《桥梁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