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识别和评价登记表

危险源识别和评价登记表
危险源识别和评价登记表

编制:审核:

编号:

编制:审核:

1、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1.目的 根据对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与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对其进行管理,以减少或避免事故、事件发生,保证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全公司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 3.术语与定义 3.1危险因素:是指能够对人造成伤害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3.2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3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3.4风险评价: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风险范围的全过程。 4.职责 4.1总经理 负责组织制定危险源管理制度和参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4.2主管安全生产副总经理 4.2.1负责组织制定危险源管理办法和开展全公司的危险源分级控制管理具体工作,检查有关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 4.2.2督促开展危险源检查,避免危险源漏定或失控,并对所查出的隐患实施整改,了解全公司危险源的分布状况及存在重大缺陷状况。 4.2.3审阅和批示有关单位上报的危险源隐患汇总表,并督促或组织及时进行整改到位。 4.3安保部 4.3.1协助主管副总经理组织开展危险源分级控制管理,制定并实施管理办法。4.3.2负责组织全公司对相应级别危险源危险因素的系统分析,推行控制技术,不断落实、深化、完善危险源控制管理。

4.3.3按“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职责,及时对基层单位无力整改的危险源缺陷或隐患采取措施。 4.3.4参与危险源辨识结果的审查,并在本部门的职权范围内组织实施对相应危险源的监督或控制管理。 4.3.5对本部门的危险源定期进行检查。 4.3.6对因本部门工作延误,导致危险源失控或由此引发的安全事故负责。 4.4各部门负责人 4.4.1负责组织本部门开展危险源分级控制管理,落实危险源管理办法及控制措施。 4.4.2对本部门危险源按分级管理的规定进行认真检查,并了解本单位危险源的分布情况及存在的重大缺陷问题。 4.4.3督促班组对危险源进行严格检查。 4.4.4审阅并批示班组报送的危险源隐患汇总表,督促或组织对隐患进行整改。对本部门无力整改的隐患,及时上报安保部,检查落实临时措施并加以控制。 4.4.5对本部门危险源漏定或失控及由此引发的安全事故负责。 4.5班(组)长 4.5.1负责本班组的危险源控制管理,熟悉各级危险源控制的内容,督促各岗位人员(包括本人)对各级危险源进行检查。 4.5.2对本班组查出的隐患当班必须进行整改,确实无力整改的应及时上报车间,同时立即采取有效的监控措施。 4.5.3对本班组内危险源进行认真检查,对隐患整改或信息反馈方面出现的失误及由此引发的各类事故承担责任。 4.6岗位操作人员 4.6.1必须熟悉本岗位有关危险源的检查控制措施内容,当班检查控制情况,严禁弄虚作假。 4.6.2发现隐患应立即上报班组,并协助整改,对不能及时整改的隐患,则应采取有效监控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危险源辨识汇总表(镀锌车间)

云南东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危险源辨识汇总表 编制: 审核:日期:2014 年8 月8 日

云南东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危险源辨识汇总表单位名称:镀锌车间统计日期:2014 年8月8日

云南东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危险源辨识汇总表单位名称:镀锌车间统计日期:2014 年8月8日

① 各班组须设定专人使用,非使用人员不得擅自使用,氧气乙炔 使用 前必须检查气阀、气管、气压表及气瓶完好,并做好记录,使用前 观察使用地点是否有油污、 有油污不得使用氧气乙炔。 使用气体时应先 把气瓶摆稳 防止倒碰 ; 气管的节头必须扎紧,防止脱落、伤人。 ② 安装回火装置在乙炔减压器上避免火回到气瓶内;所有气体瓶 禁止在太阳下暴晒,使用、保存时禁止明火接近。 ③ 所有气瓶严禁在气瓶上进行电焊引弧、立放使用时必须有防倾 倒措施,禁止敲击、碰撞、转运中不得滚动,不得随意摆放氧气乙炔, 在使用时,分开放置,必须保证安全距离。禁止在高温的太阳下长时间 使用氧气 , 需有遮阳罩。 ④ 氧气乙炔使用及存放安全距离都必须保持 8 米以上,与明火距 离不得小于 10米,有必要时应有可靠隔垫防护措施, 但不得小于 5 米。 ⑤ 领用气体,班组只允许领用当天使用的气体,各班组内不得存 放大量气体瓶,所有气瓶都必须拧上气阀防护帽(除使用时) ,不论是 在领气还 是还气瓶时, 都要有防护帽, 气体使用完后即时将空瓶退回仓 库,放置到 仓库保管员指定位置,不得随意摆放,更不允许将空气瓶长 时间放置在车间里,那里用完丢那里。 第 类 危 险 源 3 气体、气瓶 1) 氧气、乙炔使用不当会 发 生火灾、爆炸; 2) 气 瓶 不 能 进 行 强 烈 碰 撞,发生碰撞会引起 爆 炸; 3) 所有气体属于高压低温 气,不能暴晒,管理不 当易发生事故。 4) 乙炔使用不当,会发生 回 火,导致割枪,气管 气压表被烧坏,若处理 不当会引起气瓶爆炸。 5) 在转运过程中气阀防护 罩未拧上,气阀会损坏 会引起火灾或爆炸。

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估程序审批稿

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估 程序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CCEHS—WP—011 版次: 编制: 审核: 签发: 分发: 总经办1份、酿造部2份、包装部2份、计划物流部2份、质量部1份 修订日期:2017年月日生效日期:2017年月日 1、目的 为满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要求,确保各类风险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对本公司在活动和服务过程中能够控制和可能施加影响的危险源进行识别。 2、范围 适用于乌鲁木齐工厂范围内危险源的识别及风险评估和控制策划。 3、职责 EHS负责组织进行危险源的风险评估和控制策划;

各部门负责识别本部门危险源; 4、控制要求 程序描述 首先应辨识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工作环境、设备(装置)、生产/维修过程存在的危害,并对确认的危害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价,判定其危险源风险的级别,依此建立危险源风险控制的措施和降低/消除风险的优先顺序,才能有效的防范和控制意外事故(事件)的发生,公司及各部门、全体员工应确保危险源辨识的主动性、经常性的态度对待危险源。 危险源的辨识 各部门对危险源进行积极、主动、经常性的辨识,制定有效的控制方案和措施,是防止和减少意外事故(事件)发生的有效手段。当工厂的地理、工作环境、生产设备和工艺、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发生变化时,亦应进行针对性对危险源的辨识,正常工作情况下,要求每一个年度至少应进行一次;对辨识、评价、确认的危险源应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列表登记建档。 在辨识危险源时应充分考虑相关的单元因素活动,以及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a)工作活动场所的地理位置、环境; b)生产作业过程或所提供的服务、支援过程; c)事先计划的和无计划/突然需要进行的工作; d)计划确定的、经常/正常的工作; e)不经常、偶然发生的工作; f)常态、非常态及失效模式; 危险源主要分为:

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会议记录-

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会议记录- 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会议记录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策划、环境因素 评价会议记录 时间:2017年2月6日 地点:电视xx会议室 参加人员:管理者代表、安全生产科、各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 主持:杨庆军 1、主持人:按照公司管理体系文件规定,公司2017年的危险源辨识工作于2016年12月份开始进行,各厂队已经开始着手进行了本单位的辨识工作,同时鲁中公司的单位还成立了环境因素识别小组,对本单位的危险源、环境因素重新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辨识评价,制定了控制措施,形成《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策划信息表》及《环境因素清单》。今天我们召开会议,在各厂队识别评价的基础上,综合归纳后,评价形成公司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策划信息表》和《环境因素清单》,以便在工作中加强控制。 2、安全生产科宣读,与会人员讨论评价。 3、评价方式:对危险源识别、级别仍继续沿用“LEC”判断法并结合专家判断法,对环境因素识别及判定采用专家判断法。 4、评价结果: (1)危险源: 经讨论,共评价出汽车运输作业方面的危险源72项,其他汽车作业28项,车辆日常维护及出入库检验16项,汽车修理139项,危险货物运输78项,办公及其

他方面的17项,合计350项,详见《汽运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策划信息表》。 (2)重要危险源: 根据公司生产现场及汽车运输行业性质,对评价出的危险源经与会者评价最终确定5 项为公司重要危险源,具体内容见《重要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信息表》,对重要危险源制定了控制措施,同时结合应急预案的演练、安全知识的培训、特殊劳保护品配备以及日常的监视与测量等措施来控制,以降低和消除其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根源和状态性的程度。 (3)子公司危险源 经讨论,共评价出汽车维修作业的危险源157项,机械加工方面的危险源22项,行车制造、安装、维修作业活动的危险源166项,办公方面的危险源5项。 (4)子公司重要危险源: 根据子公司生产经营性质,在其作业活动中其中电焊、行车操作业务活动较多,且一旦发生事故对伤害严重,故将金属气(割)焊作业及行车作业过程、现场维修等4项危险源列为重要危险源,详见《重要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信息表》,对重要危险源制定了控制措施,同时结合安全知识的培训、特殊劳保护品配备、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以及日常的监视与测量等措施来控制,以降低和消除其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根源和状态性 的程度。 (5)子公司环境因素: 经评价,子公司环境因素共42项,修理方面的13项,机械加工8项,特种设备制造13项,办公及其他8项,详见《鲁中公司环境因素清单》。 (4)重要环境因素: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

编号:ZNJ-4.3.1-3 序号作业活动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 的事故 涉及相 关方 危险性评价现有控 制措施 危险级 别 L E C D 一、三通一平 1 挖沟作业人员间距太小人身伤害作业人员 1 5 7 35 运行 2 2`埋管碰撞伤人人身伤害作业人员 1 5 3 15 运行 1 3回填土操作不当人身伤害作业人员1515运行1 4压实操作不当人身伤害作业人员1515运行1 5 埋设线杆倒塌物体打击作业人员0.5 5 1 2.5 运行 1 6杆上作业未系安全带高空坠落作业人员1515运行1 7架设电线违章操作触电作业人员151575运行、预案3 8装卸变压器物体打击人身伤害作业人员0.5537.5运行1 9变压器使用超负荷运转电器火灾作业人员0.551 2.5运行1 10 使用大型机械机械伤人人身伤害作业人员 1 5 7 35 运行 2 11 拆除地面附属物物体坠落人身伤害作业人员 3 5 3 45 运行 2

编号:ZNJ-4.3.1-3 序号作业活动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 的事故 涉及相 关方 危险性评价现有控 制措施 危险级 别 L E C D 12 使用运输车辆违章驾驶人身伤害作业人员 1 5 7 35 运行 2 二、临时设施 13 搭设临时建筑倒塌人身伤害作业人员 3 6 3 54 运行、预案 3 14 使用电器违规操作触电作业人员 1 3 15 45 运行 2 15 使用电器违规操作火灾作业人员 1 3 15 45 运行 2 16 拆除临时设施物体伤人人身伤害作业人员 1 6 3 18 运行 1 17 砌围挡围挡倒塌人身伤害作业人员 1 6 1 6 运行 1 18 机械就位物体倒塌人身伤害作业人员 1 3 3 9 运行 1 三、土方工程 19 临时支护坍塌人身伤害作业人员 1 6 15 90 运行、预案 3 20 打夯噪声噪声危害作业人员 1 3 1 3 运行 1 21 打夯震动震动伤害作业人员 1 3 3 9 运行 1

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

密级:□秘密□机密□绝密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编号: 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

文件会签表 说明: (1)本程序文件知识产权属延安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部所有,未经授权许 可或批准,不得对项目部以外任何组织或个人提供;任何外部组织或个人擅自获取、使用、转让本程序文件的行为均属侵权。 (2)本程序文件执行解释权在安质部。

1 目的 为了确保公司在房屋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防腐保温工程、公路路桥、公用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环境因素、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得到及时识别、评价和管理,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的环境因素、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识别、评价、控制策划和更新管理。 3 术语 3.1 环境 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2 环境因素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3.3 重要环境因素 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3.4 环境影响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3.5 健康 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的身体、精神、行为等方面达到良好状态的条件和因素。 3.6 危害因素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有害的环境影响或这些情况组合的要素,包括根源和状态。 3.7 危害因素辨识 识别健康、安全与环境危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8 风险 某一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 3.9 风险评价 评估风险程度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分值.doc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 1.评价目的 识别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评价危险源的风险程度,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对危险源实施有效的控制。 2.适用范围 评价适用于该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危险源的识别、风险的评价与风险控制的策划与更新。 3.评价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基本步骤图 3.1危险源识别准备 收集国家、地方、行业关于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文件等资料的现行版本,掌握相关的规定。 3.2危险源的识别 (1)危险源的识别范围。危险源辨识应全面、系统、多角度、有漏项,应充分考虑正常、异常、紧急3种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将来3种时态,重点放在能量主体、危险物资及其控制和影响因素上,应考虑以下范围:①常规活动(如正常的生产活动和非常规的活动(如临时的抢修);②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包括员工、合同方人员、访问者);③生产所有的设施,如建筑物、设备、设施(含自有的或租赁、分包商自带)。还应特别考虑如下的内容:①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殊作业工种、特殊行业工种;②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危险设备、设施和工程;③具有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④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⑤具有职业性健康伤害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⑥曾经发生和行业内容经常发生事故的作业和情况;⑦认为有单独进行评估需要的活动和情况。

可依据的有关法规有:《企业伤亡事故分类》《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2)危险源识别方法。方法采用询问与交换、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作业条件的危险性分析、事件树、故障树等分析方法。 3.3危险源风险评价 (1)风险评价法。 ①风险分级。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来进行评价,其结果从高到低分为:1级、2级、3级、4级、5级。分级的标准见表1: 该方法是美国的K.J.格雷厄姆(Kenneth j.Graham)和G.F.金尼(GilbeF.Kjnney)研究了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环境中作业的危险性,提出了以所评价的环境与某些作为参考环境的对比为基础,将作业任务条件的危险性作因变量,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及危险严重程度为自变量,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函数式。根据实际经验他们给出了解情况个自变量的各种不同情况的分数值采取对所评价的对象根据情况进行“打分”的办法,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其危险性分数值,再按经验将危险性分数值划分的危险程度等级表或图上,查出其危险性的一种评价方法。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作业条件危

危险源辨识和评价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和评价控 制程序

1目的为保证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有效辨识工作中的危险源,评价和控制风险,特制定并执行本程序。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的所有活动、设备和服务,包括生产活动、服务、交通、设施、设备、检维修、消防、供应商和承包商的服务和设备。 3定义 3.1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受伤或疾病等伤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他们的组合。 3.2危险源辨识:认识存在的危险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 3.3风险:危险事件发生或暴露的可能性与由该事件或暴露导致的伤害或残病的严重程度的组 合。 3.4风险评价:评价来自危险的风险、考虑现有控制的适当性和决定该风险是否可接受的过程。 4权责 4.1管理者代表负责重大危险源清单的审核与批准。 4.2行政部负责指导各部门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并汇总辨识和评价结果。 4.3行政部负责对本公司办公楼或办公场所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识别、排查。 4.4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所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识别、排查。 4.5公司所属各部门负责对本公司范围内的施工、生产及办公活动中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识 别、排查。 5参考文件无 6程序 6.1危险源的分类: 6.1.1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详见GB/T1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 危险源分类与代码》的规定。 危险因素包括六大类: 第一类: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第二类: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第三类:生物性危险、 危害因素第四类: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第五类: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第六类:其它 6.1.2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详见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和卫生 部、总工会、原劳动部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共分16 类: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 塌、放炮、火药爆炸、化学性爆炸、物理性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6.2选择和确定辨识与评价范围和对象 6.2.1辨识和评价对象包括: 6.2.1.1日常生产活动及紧急情况; 6.2.1.2人员(包括相关方人员)的活动; 6.2.1.3设备运行及维修活动。 6.2.1.4包括改扩建、工艺设备变更、新装置设备投用、检维修等都必须充分得到识别。

(完整版)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分解

2015-08-01发布2015-08-01实施博乐市中博水泥有限公司页岩矿发布 博乐市中博水泥有限公司页岩矿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 编制: 批准:

1.概述 博乐市中博水泥有限公司页岩矿于2016年8月1日进行了内部风险评价工作。参加风险评价工作的人员有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及员工。在开始进行风险分析前,全体参加风险评价的人员都进行了学习,在基本掌握了风险评价的方法后,开展此项工作。风险分析完成后由总经理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审批。审批后,办公室组织从业人员人员进行了学习。 2.风险评价小组 危险源风险评价领导小组: 组长:盛文明 成员:王兆海、资军辉 3.工作职责 1、制定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制度。 2、按照危险源辨识依据进行分析、筛选、评定、查找潜在危险因素,分析可能造成事故的触发条件,提出危险源监控措施以及产生事故的应急措施,填写《危险源登记表》。 3、负责制定风险评价计划,对矿山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评价。 4、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确定评价范围。 5、根据评价结果,落实风险控制措施。 6、确定重大隐患,建立档案。 7、确定风险,对所属员工进行风险教育、培训的能力。 8、定期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回顾。

4.工作要求 矿山危险源辨识与险评价工作是一项工作量大、技术要求高的工作。评价组成员要高度负责,积极开展工作,分步骤的抓好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确保此项工作能按时、按量完成。 5开采工艺及主要设备概况 5.1采剥工艺 采剥工艺流程:挖掘机采装→汽车运输至破碎站。 5.2主要设备 矿山主要设备见下表: 6.评价方法选择 6.1定性分析评价 本次危险辨识与评价选择“LEC”法进行评价。 6.2评价方法介绍 决定作业环境危险性(D)因素有三个:1、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L);2、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频率(E);3、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C)。用公式表示为:D=L×E×C。 ⑴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L) 将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分值形式划分为:实际上不可能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登记表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登记表 记录编号: ******88工程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登记表 编制: 审核: 审批: 填报日期: 年月日 序作业活动危险源可能导致后果判别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危险现有控是否不可 号依据级别制措施容许风险 (I—V) L E C D (注2) (注3) (注1) 临建设施 1 搭设工棚未戴安全帽,上下抛扔工具物体打击 V 3 3 3 27 2 安全教育否 2 搭设工棚作业人员赤脚或穿拖鞋人身伤害 V 3 2 1 6 1 安全教育否人身伤害 3 搭设工棚架设不牢固 V 3 3 1 9 1 安全交底否 人身伤害 4 搭设工棚现场有钉子外漏的构件材料 V 3 3 1 9 1 安全教育否人身伤害 5 材料运输作业人员配合不当,卸料抛扔 V 3 3 3 27 2 安全交底否 6 配备消防器材消防器材不足或不能使用火灾.财产损失 V 1 2 3 6 1 安全教育否 否 7 现场围挡作业区未有醒目的警示标志,人员疏导不力交通事故 V 3 2 3 18 1 安全教育

否8 现场围挡作业人员未穿戴明显标志服装交通事故 V 3 2 3 18 1 安全交底 否9 厨房搭设烟囱架设不符合防火规定火灾.财产损失 V 3 3 1 9 1 安全教育沟槽开挖施工 否 10 切割砼路面未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触电 V 3 3 7 63 2 安全教育否11 切割砼路面机械检修,未切断电源触电 V 3 2 7 42 2 安全交底 否安全交底12 人工挖坑作业人员之间未保持安全距离人身伤害 V 3 3 3 27 2 否安全交底13 人工挖坑作业人员未戴安全帽人身伤害 V 1 6 3 18 2 安全交底14 人工开挖作业人员掏洞挖土坍塌、人身伤害 I、V 3 3 7 63 2 否 人工开挖否安全交底15 作业人员坐在沟、坑内休息或抽烟人身伤害 V 3 3 7 63 2 否人工开挖安全交底16 下沟前未检查沟边有裂缝坍塌、人身伤害 V 3 3 7 63 2 否人工开挖V安全交底17 放坡不够或支护不当坍塌 3 6 3 54 2 注1:判别依据:(I)不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II)按照《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所确定的重大危险源; (III)曾经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IV)企业认为需要特别加以关注的危险源;(V)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评价法)。 注2:危险级别分为1~5级,I级风险最低,5级风险最高,当判别依据采用 I~IV时,则危险级别在3~5之间加以确认。 注3:不可容许风险判别原则:(1)不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2)按照 《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所确定的重大危

新版办公场所停车场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记录表.pdf

办公场所、停车场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记录表部门: 序号区域 作业活动 /设备名称危险源特性 作业条件危险评价 风险 分级 风险控制措施 L E C D= LEC 程序 /作业 指导书 目标和 管理 方案 教育 培训 应急 准备 和响应 其他 一日常办公 1 办公区域电脑设备的使用电磁辐射辐射0.2 10 1 2 √ 2 电器的使用线路老化导致漏电触电0.5 6 15 45 四级 3 电器的使用线路短路火灾0.2 10 40 80 三级√√√ 4 移动电气设备 /电动工具 带电移动电气设备/电动工具 导致触电伤人 触电0.2 3 3 1.8 √ 5 关闭电源下班未切断电源导致短路火灾0.5 6 40 120 三级√ 6 使用办公刀具裁纸刀操作不当引起人身伤害割伤 1 6 1 6 √ 7 物品的堆放堆放高处物品导致坠落伤人砸伤0.1 10 2 2 √ 8 使用饮水机电源短路导致火灾火灾0.2 10 40 80 三级√√√ 9 使用电气设施电气设施导致人员触电触电0.5 10 7 35 四级 10 使用电脑长期使用电脑引发眼疾和其他职业病其他伤害 6 10 1 60 四级√ 11 使用电脑电脑旁乱堆杂物引起火灾火灾 1 6 15 90 三级√√√ 12 使用电水壶干烧导致过热失火火灾0.5 10 7 35 四级√√ 13 使用办公座椅长期使用后松动不牢固,导致人员摔倒摔伤0.5 10 2 10 14 使用办公桌长期使用后松动不牢固倒塌引起砸伤砸伤0.5 10 2 10

15 玻璃门窗的使用玻璃破碎导致人员受伤割伤0.2 10 3 6 16 使用文件柜柜子摆放不规范造成松动倾倒砸伤0.1 10 3 3 17 地面积水地面积水造成湿滑导致人员滑到摔伤0.5 10 2 10 18 使用空调氟利昂泄露导致空间中氧气的 减少引起人员窒息 窒息0.1 6 2 1.2 19 空调主机脱落造成人员受伤砸伤0.2 10 7 14 20 使用照明长期使用未及时进行清洗,造成 细菌繁衍导致人员生病 疾病0.5 6 3 9 21 灯管爆裂导致人员受伤割伤0.1 10 7 7 22 灯具漏电伤人触电0.5 10 3 15 23 灯具连接不牢导致坠落坠物伤人 1 1 2 2 24 节能灯管碎裂导致汞泄漏中毒0.5 10 2 10 25 天花板天花板盖松动脱落导致人员受伤砸伤0.2 10 2 2 26 玻璃窗玻璃窗玻璃松动,在风雨天或 特殊条件下脱落导致人员受伤 砸伤0.5 1 7 3.5 27 清洗玻璃窗清洗高处玻璃窗时不慎摔下摔伤0.5 2 7 7 √ 28 使用复印机使用过程中溢出碳粉等粉尘吸入人体呼吸道疾 病 0.2 10 2 4 29 使用电风扇使用中被风叶打伤物体打击0.1 6 3 1.8 √ 30 使用打印机操作不当引起人员触电触电0.2 10 2 4 √ 31 使用激光打印机使用过程中溢出碳粉等粉尘吸入人体呼吸道疾 病0.2 10 2 4 32 电脑维护带电清洗或维护熬成人员触电触电0.2 2 2 0.8 √二办公环境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汇总表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汇总表 级危险项,级危险项,Ⅲ 级危险1项,Ⅳ 级危险3 项,级危险项。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汇总表序号工作场所/作业方式危险、有害因素风险评价等级防范处置措施备注D=LEC重氮岗位4作业人员操作过程中劳动防护用品穿戴不齐,长期接触亚硝酸钠致癌42167Ⅳ认真教育员工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5重氮反应前若未确保加入冰块,在重氮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使反应温度剧烈上升冲料,重氮液分解爆炸126367Ⅲ严格操作纪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6反应过程中如果搅拌停止、搅拌器断裂等现象会使反应失控重氮液分解爆炸806115Ⅲ加强操作,认真巡回检查,设备科认真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7重氮反应过程中如亚硝酸钠溶液加入速度过快,也会使反应温度剧烈上升爆炸危险2403615Ⅱ在重氮化工段新加超温电磁阀自动切断亚硝酸钠流量、超温报警设施重氮化工段的自动控制设施符合要求8重氮反应前如果没有确定尾气吸收系统运行良好,操作人员没有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会导致氧化氮气体外泄污染作业环境,长期吸入会产生职业危害63337Ⅳ严格操作纪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认真教育员工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其中: 级危险项,Ⅱ 级危险1 项,Ⅲ 级危险2 项,Ⅳ级危险2项,级危险项。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汇总表序号工作场所/作业方式危险、有害因素风险评价等级防范处置措施备注D=LEC偶合岗位9开对甲酚的桶盖过快易照成对甲酚贱出灼伤108663Ⅲ认真教育员工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开对甲酚桶盖时要缓慢10吊装对甲酚的包装桶时不遵守操作规程物料桶脱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中毒、灼伤108663Ⅲ严格执行吊装作业操作规程11偶合过程中冰的加入量过少或重氮液的滴加速度过快,超温,导致重氮液分解爆炸危险2403615Ⅱ在重氮化工段新加超温电磁阀自动切断亚硝酸钠流量、超温报警设施重氮化工段的自动控制设施符合要求12调节PH时加液碱的过程泄露灼伤18163Ⅳ严格执行操作规程13压滤过程中板框、滤布安装不好,滤液贱出灼伤危险54363Ⅳ加强责任心,精心操作14吹风时不注意阀门开启大小如过大,板框有冲破可能54363Ⅳ认真遵守操作规程,吹风时注意控制阀门开关大小15安装板框时麻痹大意物体打击可能54363Ⅳ精心操作,加强责任心,16压滤机旁地沟盖不严人员有扭伤脚的可能54363Ⅳ精心操作,加强责任心17偶合釜设备密封不好,生产过程中氮气、氮氧化物、二氧化碳气体产生中毒窒息108663Ⅲ加强操作,认真巡回检查,设备科认真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加强巡回检查,及时消除跑冒滴漏18偶合釜取样口口径比较大,操作人员取样时若注意力不集中会照成人员坠落人员伤亡18163Ⅳ精心操作,加强责任心其中:

重大危险源识别与评价汇总表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重大危险源识别与评价汇总表 工程名称:洞庭湖四河提防加固工程2015年19标 识别与 评价表 编号 危险源名称、场所风险等级控制措施要点 1 脚手架施工,钢筋混凝土施工 5 登高架设作业操作规程 2 模板施工,钢筋混凝土施工 3 土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 钢筋施工,钢筋混凝土施工 4 土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金属焊接作业规程 4 砼施工,钢筋混凝土施工3、4 安全防护管理规定、砼施工机械操作规程、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规程、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定 5 电作业,金属结构制作安装 4 用电安全管理规定 6 行为性伤害,金属结构制作安装 4 用电安全管理规定、金属焊接作业规程、登高作业操作规程、消防安全管理程序、金属焊接 作业规程 7 防腐施工,金属结构制作安装3、4 危化品管理规定、金属焊接作 业规程、 8 设备、设施缺陷,吊装施工3、4 起重吊装机械操作规程、用电 安全管理规定 9 砼拌和系统施工,施工辅助作业2、3 作业场所环境管理规定、施工安全防护措施规定、 10 防水材料、砼外加剂,施工辅助作业 3 危化品管理规定 11 食堂2、3 危化品管理规定、生产过程中安全卫生要求、作业场所安全、环境管理规定、生产过程中安 全卫生要求 12 办公活动2、3 用电安全管理规定、作业场所环境管理规定、安全防护措施 管理规定 13 生活区2、3、4 用电安全管理规定、作业场所环境管理规定、安全防护措施管理规定、作业场所环境管理 规定 14 自然灾害 4 防洪应急计划 制表人陈浩项目负责人吕桂芳填表日期2014年4 月1 日 说明:本表一式份,由项目法人、施工单位填写。施工单位组织辨识后,汇总报项目法人。项目法人组织辨识后,汇总发施工单位、监理机构各一份。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程序

1.目的 对本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存在对人体健康、卫生、伤害的危害进行识别和危险评价,从中判定重要危险源,并加以控制。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对所有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价。 3.职责 3.1公司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的危险源进行辨别和登记。 3.2各部门负责保持并更新本部门危险源登记表。 3.3行政办组织对各部门的危险源进行分类、汇总和评价,确定重要危险源。 4.程序内容 4.1危险源辨识 4.1.1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范围 各部门在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对风险进行评价时,应覆盖到所有部门的所有工作活动场所,并考虑以下方面: 1)各部门工作场所内的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2)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3)人的行为、能力和其他的人的因素; 4)识别来自工作场所外的、可能对组织控制下的工作场所内人员的健康和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危险源; 5)由组织控制下与工作有关的活动的所产生的,在工作场所周围的危险源; 6)工作场所内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包括由外界所提供)的因素造成的危险源; 7)组织、活动或材料的变化或提议的变化; 8)职能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修改,包括临时的变化,以及他们对运行、过程和活动的影响; 9)任何与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控制相关的法规要求; 10)工作区域、过程、装置、机械/设备、运行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与人的能力相适应。 4.1.2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时间: 1)每年在设定目标前进行; 2)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之初进行; 3)下列情况下,可适时再进行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更新; a.相关法律法规变更或追加;

b.作业区域有大的改变; c.产品或生产工艺或工序有较大调整; d.相关方有合理要求时; 4.1.3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公司各部门在对危险源辨识时,可视情况选择使用以下几种方法: a.询问和交流; b.现场观察; c.信息收集辨识; d.专业分组讨论; e.危害辨识调查; f.安全检查表法; 通过以上方法可实施对活动的监视,同时也为确定设施要求、辨识培训需求和开展运行控制提供输入信息。 对危险源进行辨识时,确定优先次序,并文件化填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附件2)中的“危险源”和“特性”列,指的是被辨识对象及可能造成的损失或意外情况。 4.2 风险的评价 4.2.1 各部门按危险源辨识方法、风险评价分级方法,对其部门所涉及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对风险进行评价和分级,将结果填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中,并由各部门负责人批准。 4.2.2质检部汇总全公司重大、较大风险,汇总的风险填入《重大(较大)风险汇总表》(附件3)中,并由公司最高管理者批准。 4.3 风险评价 4.3.1对危险源的风险按照多因子打分法进行评价,从中确定重要危险源。定量计算的方法是: D=LEC 其中:D——风险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4.3.1.1确定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的分值。(1)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