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育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六课聪明以外的智慧习题

思想品德教育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六课聪明以外的智慧习题
思想品德教育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六课聪明以外的智慧习题

word整理版

学习参考资料《第六课聪明以外的智慧》习题

一、选择题

1、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我们

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除了20%决定于智力因素外,还

应该()

①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③在竞争中学会合作

④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学习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93岁时还公布了他的最新研

究成果,这么大的年龄还在研究数学,他认为数学是美

的,他每天都在感受着美的学问。这段材料给我们的启

示是()

A、学习是件苦差事。90多岁还要搞研究

B、学习就是享受,任何人轻轻松松都可以获得成功

C、数学是折磨人的学科

D、学习是苦乐交织的过程

3、“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句话说

的是()

A、学习的态度

B、学习的方法

word整理版

学习参考资料C、学习的兴趣

D、学习的过程

4、下列关于成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要智力正常就一定能成才

B、能否成才取决于智商高低

C、一个人智商高,只是成才的一个条件,,更重要是具有具备良好的个性

D、能否成才与智商无关

5、有人将“书上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千年古训改为了“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你认为()

A、乱改文章词句,这是小聪明的表现

B、这是古人对学习的认识

C、认识到学习是一个绝对快乐的过程

D、认识到学习可以获得一种不断超越自我的快乐

6、下列属于正确的学习目的是()

①为父母和老师而读书

②为有个好工作而读书

③为提高自身素质而学习

④为建设祖国而读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③④

word整理版

学习参考资料7、巴金说:“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所以不良学习习惯()

①能够在紧张的学习中充分享受个人自由

②极大的影响着我们的学习效果

③不利于塑造健康的人格

④会助长生活中的消极因素,贻害无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

8、学生学习计划固然重要,但没有执行的计划只能成为”

墙上风景”.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

A、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B、明确学习目的

C、培养学习兴趣

D、磨练学习意志

9、“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

性格,收获命运。”我们需要培养的好的学习习惯有()

①从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学习

②专心致志

③定时定量

④持之以恒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

②③

word整理版

学习参考资料10、下列属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有()

①爱动脑筋,爱提问题

②边写作业边看电视

③学习上遇到不懂的问题就立刻问同学和老师

④喜欢阅读,有意识的拓展知识面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

①③④

11、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

A、塑造健康的人格

B、增快身体长高

C、广交朋友,避免孤独

D.促进我们的学习效率

12、“你是我的对手,但不是敌人,因为你的竞争给予我

力量”,这告诉我们()

A、竞争可以激发斗志,促进发展

B、我们的世界不仅需要竞争,也需要合作

C、竞争比合作更重要

D、学会竞争是我们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二、简答题

1、如何制定学习计划?

word整理版

学习参考资料2、如何与人合作?

三、材料分析题

1、富兰克林年轻时,为了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研究,就为自己制订了“铁的作息制度”。他每天5点起床,规划一天的事务,在上午8点至11点工作,中午阅读、吃饭,下午2点至5点工作,晚间6点至9点用餐、谈话、娱乐。他严格遵守这一规定,日积月累,自我磨砺,受益无穷。一个人种下去的是行为,收获的是习惯;种下去的是习惯,收获的是性格;种下去的是性格,收获的就是命运。习惯不是造就我们,就是破坏我们。

请回答:好习惯对我们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什么重要作用?

2、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让你的生命更结实一些的最好办法就是珍惜时间。

——[美〕富兰克林

时间是一切对富中最宝贵的财富。

word整理版

学习参考资料—[俄〕托尔斯泰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英〕培根

请回答:如何才能养成良好的用时习惯?

3、2008年9月25日—28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太空,3名宇航员的一举一动,时刻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探索宇宙奥秘的脚步吸引着全世界凝望。

神舟七号航天员乘组由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三名航天员组成,其中翟志刚将担任指令长。具体分工是一人出舱,一人轨道舱协助,一人返回舱支持,三人经过十多年共同生活、学习、训练,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尤其是这次神舟七号任务训练中,这3名同为42岁的前空军飞行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形成了合作默契,为出色完成神舟七号飞船的各项任务,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word整理版

学习参考资料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C

4、C

5、D

6、D

7、C

8、

A 9、

B 10、B 11、D 12、A 二、简答题

1、答:(1)目标要明确、适当。

(2)要合理安排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学习时间。

(3)计划要全面,要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4)要做到“长计划,短安排”。

(3)计划要留有余地,不要定得太死,太满,太紧,要

留出机动时间。

2、答:(1)要给予他人信任。

(2)要充分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他人的长处。

(3)要有乐观的态度,阳光的性格。

(4)要善于夸赞对方。

(5)出现矛盾或冲突要及时解决。

三、材料分析题

1、答:良好的习惯会影响人的一生。我们中学生有了良

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

果.良好的行为习惯可形成良好的性格,有利于养成良

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word整理版

学习参考资料2、答:培养良好的用时习惯,要做到:

(1)制订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2)专时专用,讲求效益;

(3)乏科学用脑,劳逸结合;

(4)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持之以恒。

3、答:(1)有竞争并不意味着摈弃合作,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才能为竞争的各方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哈默关照别人而赢得了市场。

(2)竞争和合作是辨证统一的。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没有合作的竞争,是孤单的竞争,孤单的竞争是无力的。同样,合作也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只是一潭死水。合作是为了更好的竞争,合作越好,力量越强。

初中七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初中七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教师:陈庚 一、教学任务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双杨中学把环境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并将其纳入到学校德育教学计划之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合理利用有限资源、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环境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获得环保的基本知识和观点,懂得最基本的环境理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环保的内在动机。懂得家庭和自己怎样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二、环境教育目的和要求 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普及环保知识,不断提高环保知识水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开展环保绿色教育,让学生明确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让学生时时刻刻接受保护环境的教育,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环保.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使学生对环境有一个基本的整体的认识。并通过他们对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的宣传进而使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的共识。 三、学情分析 双杨中学七年级共4个教学班,140多个学生,对现实中的环境污染有所认识。可以利用身边的环境现象作为环境教育的好教材。

四、教学中应该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预计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使环境教育深入开展,具体计划如下: 1、间周一节环境教育知识课,以期把环境教育知识传递给每一个学生。 2、定期举办环境教育宣传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在校园内张贴宣传画与科普知识信息;在学校宣传栏制作环境教育专题板报等。 3、学校将继续利用班会课、思品课、校会、广播等途径,广泛开展宣传预防环境教育知识;广泛征订适合学生阅读的环境教育系列丛书用各类宣传教育报刊、杂志用各种宣传资料,包括各种宣传挂画、教育挂图和环境教育科普VCD等,并举办校内相关的图片、诗歌、征文、环境教育知识竞赛,以期增强学生环境教育的意识。 4、组织学生进行“读一本环境教育书籍,看一场环境教育专题片,听一场环境教育专题报告,写一篇环境教育感想的文章”的活动,为提高广大学生对环境教育的认识,增强自觉保护环境爱护环境改造环境的能力,使校园内形成一个人人讲环境、人人爱环境、人人搞环境的良好氛围。 5、请环保专家讲学。 6、注重形成社会、学校、家庭相协作的教育合力,共同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教育教育。 五、教学进度安排(一)上学期教学内容:“环境伦理篇”。 第一课环境和环境问题 第二课大气污染和防治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上、下)

七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 营丘镇中学 振海 201709

七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 目录 第一课时《情系环保》 第二课时《农药带给我们什么》 第三课时《化肥带给我们什么》 第四课时《吸烟的危害》 第五课时《噪声污染及其危害》 第六课时《保护臭氧层》

第一课时《情系环保》 【教学目的】 1.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明确环保的重要性,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使他们从身边做起,自学地用行动来保护环境。 【教学过程】 一、引入情境 1.出示市一些优美的环境照片,并提出问题: (1)你看了这组照片后说一说美在哪里,对人类有什么好处?(2)这种环境是自然形成的还是人为形成的,人们为什么要这么做?2.出示市一些脏、乱、差的环境照片。提出问题: (1)你看了这组照片后说一说不好在哪里?对人类有什么坏处?(2)这种环境是自然形成的还是人为形成的,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情况。 3.小结: 刚才同学们对二组环境照片都谈了看法。总的说,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优美的环境,环境需要人们去保护、改造。 二、明理提高 1.你能否说一说破坏环境的因素和造成的后果呢?举例说明。

2.学生谈谈之后,教师说: 1)数万年以前,地球上气候温暖,森林茂密,自然条件非常好,人们沐浴着大自然的恩泽。近些年,人类不注意保护,乱伐林木,乱开矿产,破坏资源,使地球臭氧层被破坏,人们生活的空气、水、土壤正在遭到严重污染,植物受损害,河里鱼死了,草也不生长。这就至使我们的生活受到恶劣影响,人类的健康得不到保证。 2)目前,世界上已鉴定的生物物种有150多万种,前几年地球上平均每天至少有一种生物灭绝。而现在平均每小时消失一种生物。世界上最大的一只重达900千克的海龟,在威尔士海滩丧命。 3)近几年来,由于大沙漠边缘的绿色植物遭破坏,树林被砍伐,沙漠以每年1公里的速度向东南方向推进。沙尘暴正在向人类示威!这都是我们人类所造成的,那我们同学能不能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生活中的环境污染? 3.学生画画,然后展示。 4.请看小品:大自然打官司。 几位同学分别扮演大自然、宇宙庭长、太阳法官、人类代表。大自然来到法庭控告人类对它的健康越来越不重视,使得森林资源减少,海洋生物受到危害,环境受到重大污染。人类代表辩护。宇宙庭长和太阳法官合议,宇宙庭长宣布大自然的控诉,人类代表的辩词都是事实,判决人类要尽力保护大自然,各国都要严格制定环境保护法,保护大自然、保护地球。

青岛版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解读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第一单元大气 课题:第一课地球的外衣 【学习目标】 1、认识大气的成分,了解各种成分的作用。 2、知道大气对地球的作用。 3、认识大气成分的改变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4、指导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关心地球未来,保护大气、爱护环境。 【学习重点】 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关心地球未来,保护大气、爱护环境。 【学习难点】 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改变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方式】 展示、讨论、探究 【导与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你知道吗,地球也穿着“宇航服”?这套“宇航服”就是地球大气(也就是大气圈)。大气除了提供生命得以维持的气体,还保护着整个地球,维持着地球的生命系统。我们就生活在大气底部。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通读教材,解决问题 大气的主要成分有哪些? 2、分小组合作交流 (1)地球和月球的表面温度有何差异?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异? (2)月球表面温度适合生命生存吗?为什么? (3)分析讨论宇航服与普通服装相比,有哪些特殊作用或功能。 (4)读一读,课本P4伦敦的‘烟雾事件’,进一步了解人类生产活动对大气的影响及以人类产生的危害。 三、展示点拨,质疑问难 1、展示点拨: (1)地球表面的温度不至于过高,也不至于过低,昼夜变化不像月球那样强烈。因为地球表面有一层大气,月球没有;另外表层水的多少也不一样。 (2)月球表面温度不适合生命生存,因为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太大。 (3)大气不仅提供生物赖以生存的基本元素,而且对地球上的水、地表温度产生影响。大气是对地球上物质和能量交换、运动进行调节的平衡器,还是减轻地球受其他天体、射线冲撞袭击的缓冲圈层。 (4)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为谋求发展,越来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大气成分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从而导致了地表温度升高、极冰融化、海平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资料

目录 第一课时《环境污染》 第二课时《环境污染的危害》 第三课时《环境污染及其治理》 第四课时《环境污染与保护(选修课)》第五课时《走进湿地》 第六课时《争做绿色小卫士》

第一课时《环境污染》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获得生态学知识,初步知道什么是环境和环境问题,认识环境。即会分析环境质量与生命质量的关系。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利用资料提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 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产生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培养对环境负责的意识。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录像片,文字资料、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图片、表格、文字材料等活动过 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师:请同学们大屏幕,欣赏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几个片断(播放课文中的图片课件,环境污染带来一系列危害。) 师:同学们,看到刚才播放的几个镜头,你们有哪些感受?想到那些问题? 师:近几十年来,由于世界各国工农业迅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导致世界各国都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大气、水、土壤等遭受严重的破坏,大面积砍伐树木、滥杀生灵,扰乱了生态平衡……人类生存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环境污染(板书课题) 所以,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性的问题。 二、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中央电视台有一栏节目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挑战无处不在”。这句话说的非常有道理,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真是到处充满挑战。今天上课,咱们就以挑战的方式进行,叫“智者为王”。全班同学共分成四个小队即:梅队、兰队、竹队、菊队。(教师介绍挑战的方式) 师:挑战无处不在,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联系生活中的现象回答按要求做答:1、请把你们能够想到的与环境有关的5个词语写出来,先独立写,然后小组讨论,每一位学生向小组成员讲解自己认为什么是“环境”?什么是“环境污染”? 师:环境污染——指人类在生产与生活时所产生的有害物质(主要是废气、废水、废渣)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危害人类正常的生活和发展。2、砍伐森林、水污染、白色污染、空气污染有什么害处? 三、分析问题,探究明理师:同学们,请结合书、录像片及生活实际,我们开始“智 者为王”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之 第1课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教学目的: 1.了解我们的地球; 2.知道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为日常生活提供了必需的条件。 3.了解人类探索其他星球和制造另一个地球的努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人类探索另一个生存环境的过程。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教学难点: 了解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条件,理解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了解我们的地球:这一节我们将视角拉近到地球本身,学习一下地球自身的结构。 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1.大气圈 (1)组成: 2.水圈: 水圈有哪些组成? 海洋水、陆地水(湖泊水、河流水、冰川水、地下水、矿物水) 水在地理环境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1)水是地表最重要的物质和参与地理环境物质能量转化的重要因素 (2)水分与热量的组合形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观。 (3)水为满足生物需求创造了前提。(水自身、水溶解营养物质) (4)水循环调节气候、净化大气。 (5)水促进地理环境的发展和演化。

3.生物圈: 生物圈在地球上的范围?(最高到达哪里?又可以深入至哪里?)分析:什么是自然环境?它应该包括多么大的范围? 自然环境的定义: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范围和能够影响到人类的范围 自然环境的五大因子:气候、水文、地貌、土壤、植被。因此自然环境应该包括这些内容。 自然环境的范围:大气层下层、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的上层——地球表层学。 这个范围也正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相交汇的位置,也正是生物圈的位置。 二、认识其它星球人类不能生存的原因,知道地球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 1.结题导言:说说你知道的关于月亮的传说。 2.质疑:传说中的月亮那么美,似乎是神仙住的地方,那我们人类可釉支月亮上居住吗?月亮能成为另一个地球吗?人类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看课文中登月的内容,思考:读了宇航员阿姆斯特郎的话,你有什么感想?(宇航员为了寻求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不怕牺牲、勇于探索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3.讨论:火星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它和地球有许多相似之处,人们幻想将火星作为另一个地球?为此你了解到人类探测火星的哪些知识知识? 4.交流:你还知道哪些人类探索星球的行动?知道哪些宇航员? 杨利伟(首次)2003.10.15 费俊龙(指挥长)2005.10.12 聂海胜(操作手) 翟志刚(指挥长)(首次出舱)2008.09.25 刘伯明(轨道舱)、 景海鹏(返回舱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教材】浙江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七年级第一册)① 【教学对象】初中七年级学生 【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认识蚯蚓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 2.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3.引导学生开展蚯蚓垃圾箱处理垃圾活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对蚯蚓习性的观察,引导学生开展蚯蚓垃圾箱处理垃圾活动。 【教学准备】3─5位同学为一组做一只饲养箱饲养蚯蚓,仔细观察蚯蚓的外形、习性及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整理观察记录,准备全班讨论。 【教学过程】 一、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中汇报在饲养蚯蚓过程中你有哪些发现? 二、阅读下列一篇报道② : 美国马里兰州蒙哥马利县环境保护官员Joe Keyser 获得国家成就奖主要是表彰他在环境教育方面的创新贡献,他创立的蚯蚓实验是用蚯蚓来示范堆肥的全过程,1996年全区有一万名中小学生参加了这项活动。学生利用剩饭剩菜、废纸、树叶生产出2.7万千克有机肥供校园使用。在蚯蚓实验中,学生们把有机废物放入蚯蚓箱中,并放养454克蚯蚓(大约1000条),随着堆肥的进行,蚯蚓数量不断增加,一学年学生每天观察记录每个蚯蚓箱能吃掉22─27千克有机垃圾,产生富有营养的蚓粪,用于学校种植花卉。自然科学基础教育专家William H.Mddonald 评论该实验对学生的吸引力时说:“我们很惊讶有这么多学生对蚯蚓活动感兴趣,特别他们把吃剩的东西放入蚯蚓箱中观察它们如何被转变成不同类型的物质,最终又回归到自然中,整个过程又可以重新起始。” 三、老师提出如下问题,与同学们交流: 1.蚯蚓是如何处理易腐有机垃圾的?这些垃圾被转变成了哪些类型的物质? 2.蚓粪有哪些用途? 3.你是如何领会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含义的?这一过程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4.你能回答什么是资源利用吗?它对保护环境有什么作用? 【课后活动】 1.带领学生参观蚯蚓农场,使学生了解生态农业、有机农业、零排放、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2.自己动手做一个蚯蚓堆肥箱,感受一下把“垃圾、废物”转变成有用物质的过程。 【设计意图和评析】 本节课利用学生对蚯蚓习性的感知、了解,引导学生对蚯蚓堆肥箱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建立垃圾资源化理念和养成正确的处理垃圾的行为习惯,通过对蚯蚓把有机废物转变成具有利用价值的蚓粪和蛋白的讨论,让学生领会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含义,并感悟这一过程对环境产生的重大意义,体会了“垃圾是一种被人放错位置的资源”的观点。 ① 本教案设计者为浙江省级绿色学校杭州市第十三中学科学学科教师汪建红。 ② 孙渊、樊盛萌.蚯蚓与垃圾.环境教育.2000(1): 36.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集

环境教育课本课程内容 第一节环境和环境问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环境的概念,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讨论法、电教法。 教学过程: 一环境及其组成 环境是指周围事物的境况。周围事物是同某项中心事物相对而言的。我们通常所说的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自然环境是由日光、大气、水、岩石、矿物、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共同组成的。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 二环境的特性 1、整体性:即人与地球环境是一个整体,地球的任一部分,都是人类环境的组成部分。 2、有限性: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其空间是有限的。 3、不可逆性;一旦遭到破坏,五法彻底回到原来的状态。 4、持续反应性:环境污染不但影响当代人,而且对子孙后代有着深远影响。 三、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学生活动] 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与自然环境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对立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建立了生态平衡。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输入物质与能量;同时,通过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以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热、噪声、电磁波等形式,把物质和能量输出给环境。环境又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作用叫做环境的反馈作用。三.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1.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出现了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甚至影响人类生存的种种问题,这就叫做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原始农业阶段,环境质量良好第二阶段——传统农业阶段,环境质量较好第三阶段——近现代工业阶段,工业污染迅速发展,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第四阶段——现代工业时期,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3.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由于自然原因形成的环境问题有:(1)火山爆发、山崩、地震、泥石流、海啸、台风、寒潮、水旱等自然灾害(2)某些地区水土中缺少人体需要的某种化学元素,或含有某种不适合人体的元素。 第二节大气污染和防治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大气对人类的重要性,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讨论法、电教法、观测法。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举例说明大气对人类的重要性。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第一单元大气 课题:第一课地球的外衣【学习目标】 1、认识大气的成分,了解各种成分的作用。 2、知道大气对地球的作用。 3、认识大气成分的改变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4、指导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关心地球未来,保护大气、爱护环境。 【学习重点】 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关心地球未来,保护大气、爱护环境。 【学习难点】 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改变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方式】 展示、讨论、探究 【导与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你知道吗,地球也穿着“宇航服”?这套“宇航服”就是地球大气。大气除了提供生命得以维持的气体,还保护着整个地球,维持着地球的生命系统。我们就生活在大气底部。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通读教材,解决问题 大气的主要成分有哪些? 2、分小组合作交流 地球和月球的表面温度有何差异?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异? 月球表面温度适合生命生存吗?为什么? 分析讨论宇航服与普通服装相比,有哪些特殊作用或功能。 读一读,课本P4伦敦的‘烟雾事件’,进一步了解人类生产活动对大气的影响及以人类产生的危害。 三、展示点拨,质疑问难 1、展示点拨: 地球表面的温度不至于过高,也不至于过低,昼夜变化不像月球那样强烈。因为地球表面有一层大气,月球没有;另外表层水的多少也不一样。 月球表面温度不适合生命生存,因为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太大。 大气不仅提供生物赖以生存的基本元素,而且对地球上的水、地表温度产生影响。大气是对地球上物质和能量交换、运动进行调节的平衡器,还是减轻地球受其他天体、射线冲撞袭击的缓冲圈层。 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为谋求发展,越来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大气污染日益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第一单元大气 第一课地球外衣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上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 2.知道大气对地球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3.了解人类对大气产生的影响。 二、重点与难点 1.知道大气对地球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2.了解人类对大气产生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自学明理、视频感悟、小组合作、归纳总结。 四、教学准备 PPT,百度、优酷、土豆等网上相关视频及其他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看视频《地球大气层动态视频》,回答:视频中环绕着地球的色彩圈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明确:大气,也叫大气圈。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二)探究 1.自学明理 看课本P2—3,掌握以下知识: (1)大气的主要组成部分。 (2)干洁空气最主要的成分是什么? (3)大气对地球有哪些保护作用? 待学生回答后,PPT明确相关知识。 2.小组合作 完成课P3的“议一议”。 (1)地球和月球的表面温度有何差异?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异? (2)月球表面温度适合生命生存吗?为什么? 学生交流后,PPT明确:地球表面的温度不至于过高,也不至于过低,昼夜

变化不像月球那样强烈。因为地球表面有一层大气,月球没有;另外表层水的多少也不一样。月球表面温度不适合生命生存,因为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太大。 3.成果共享 交流课本P3的“查一查”中的“宇航服有哪些特殊作用?”。 4.视频感悟 观看视频《大气层》(科学短片),回答以下问题: (1)地球的大气分为几层?具体名称是什么? (答案: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 (2)最靠近地球这一层是什么层?(答案:对流层) (3)臭氧层在哪一层?(答案:平流层) (4)大型飞机喜欢在哪一层飞行?(答案:平流层) (5)中间层还叫什么层?(答案:同温层) (6)人类通讯的重要资源是什么层?(答案:电离层) 待学生回答后,PPT明确相关答案。 5.同伴互助 根据课本P3--4 “人类对大气的影响”的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工业革命以来,________日益严重。 (2)大气成分的变化,导致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现象。 6.视频感悟 观看视频《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大气污染?(2)大气污染源有哪两类? (3)自然的污染源有哪些?人为的污染源有哪些? (4)该如何防治大气污染? 待学生回答后,PPT明确相关答案。 (三)小结 小组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四)课外拓展 调查我们周遍社区对大气的污染情况,写出整改倡议书。

七年级环境教育第七课探索大自然

“361”高效课堂综合教学案(教师用) 课题第七课探索大自然主备人审核人田新鹏使用人 _七___年级____班____组学生时间评价 学习目标1、远古时代对大自然的探索 2、工业时期对大自然的征服 3、今天对大自然的和谐探索 学习重点远古时代对大自然的探索 工业时期对大自然的征服 学习难点今天对大自然的和谐探索 一、自学感悟 导学思路:自然界奥妙无穷,魅力无限。但凡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花开花谢,潮起潮落,山呼海啸,松资鹤影,浩渺星空,无不 牵动着人类对自然界一探究竟的好奇心。从茹毛饮血的远古洪 荒到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大自然探索 的脚步。 二、合作探究 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类只能向其他动物一 样服从大自然的安排,在本能驱使下,选择水土条件较为适宜 的地方聚居,过着采集与狩猎的原始生活。钻木取火是当时人 类奥自然界启发而摸索出的最伟大的发明,它结束了人类茹毛 饮血的时代,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 相传远古,有燧明国国有大树名燧,屈盘万顷。有鸟 啄树,粲然火出,有圣人感焉,乃用燧枝,钻木取火,而民悦之,使其 天下,号燧人氏。 三、展示交流 我国古代著名诗人屈原代表作《天问》中有这样几句:日 月安属?列星安陈?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世人对自然界发出的各种疑问,说明了什么问题?表现了诗人 什么精神? 四、走进生活 200多年前,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后,人类掀起了工业革命的

浪潮,生产力飞速提高,科技水平迅猛发展。许多科学家从自然现象中得到启发,借助科学和技术,不断探索,各种新机器、新发明层出不穷,发电机、内燃机、火车、轮船、农药、塑料等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对大自然展开了规模空前的索取和征服。 五、总结升华 面对全球性的能源短缺、全球变暖、大气污染、水资源缺乏、森林锐减、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种种现象,人类不断反思,认识到人类只有主动地去关注自然、认识自然、顺应自然,实现人类与自然的携手,才能在维护人类利益的同时维护自然的平衡,确保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协调发展。 登陆月球海底探索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六、课外延伸 人类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是与生俱来的。一个人可能从孩提时代就开始思考诸如海洋有多深、宇宙有多大、地球是如何形成的、生命是怎样产生的等问题。昨天的疑问也许已经找到答案,也许还在继续寻找答案,今天的神秘和未知则需要我们对自然有强烈的热爱和好奇心,既有敢于探索、锲而不舍、无私奉献的精神。 以“我最想探索的自然之谜”为题,搜索图文资料,办一期墙报。 教(学)反思:

初中七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初中七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一、教学任务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双杨中学把环境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并将其纳入到学校德育教学计划之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合理利用有限资源、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环境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获得环保的基本知识和观点,懂得最基本的环境理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环保的内在动机。懂得家庭和自己怎样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二、环境教育目的和要求 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普及环保知识,不断提高环保知识水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开展环保绿色教育,让学生明确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让学生时时刻刻接受保护环境的教育,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环保.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使学生对环境有一个基本的整体的认识。并通过他们对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的宣传进而使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的共识。 三、学情分析 双杨中学七年级共4个教学班,140多个学生,对现实中的环境污染有所认识。可以利用身边的环境现象作为环境教育的好教材。 四、教学中应该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预计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使环境教育深入开展,具体计划如下: 1、间周一节环境教育知识课,以期把环境教育知识传递给每一个学生。 2、定期举办环境教育宣传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在校园内张贴宣传画与科普知识信息;在学校宣传栏制作环境教育专

题板报等。 3、学校将继续利用班会课、思品课、校会、广播等途径,广泛开展宣传预防环境教育知识;广泛征订适合学生阅读的环境教育系列丛书用各类宣传教育报刊、杂志用各种宣传资料,包括各种宣传挂画、教育挂图和环境教育科普VCD等,并举办校内相关的图片、诗歌、征文、环境教育知识竞赛,以期增强学生环境教育的意识。 4、组织学生进行“读一本环境教育书籍,看一场环境教育专题片,听一场环境教育专题报告,写一篇环境教育感想的文章”的活动,为提高广大学生对环境教育的认识,增强自觉保护环境爱护环境改造环境的能力,使校园内形成一个人人讲环境、人人爱环境、人人搞环境的良好氛围。 5、请环保专家讲学。 6、注重形成社会、学校、家庭相协作的教育合力,共同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教育教育。 五、教学进度安排 (1)上学期 教学内容:“环境伦理篇”。 第一课 环境和环境问题 第二课 大气污染和防治 第三课 水污染及其防治 第四课 环境问题—— 噪声污染及其防治 第五课 善待地球母亲——植物保护 第六课期末考查与评价

七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一:人类的家园——地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我们的地球是个美丽的球体。了解地球为我们生活在它上面的居 民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环境。 2、师生共同看图片并交流自己对于我们的家园——地球的了解和大家的感想。 充分运用图片的直观性,化抽象为形象,通过观察和交流完成知识技能的掌握。 3、培养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意识。 教学重点: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的划分、地球仪上的发现。 教学难点:地球的有关知识。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自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知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那么我们了解地球吗?今天,我们大家来共同了解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板书:第一课人类的家园--地球。 二、活动 活动一:美丽的家园出示[情景1]

1、师:这是卫星从高空拍摄下来的地球的照片。请大家欣赏地球的美丽。 学生根据教材的学习及自己的观察谈谈地球的美丽。 师简介:地球很大;地球的周长约四万千米;我们人要是每天走50千米要走两年才能环绕地球一周;要是手拉手的话得用四千万个同学拉起手来;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 2、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大小、形状、美丽,现在让我们领略一下我们家园的风光。学生看图片欣赏大自然给我们创造的美景,了解世界之最。 3、学生交流;教师可适当补充材料。 活动二:缩小的地球——地球仪 1、师介绍地球仪(地球太打,人们很难看到它的全貌,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学生观察地球仪,谈观察收获。 3、师生合作总结 经线: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纬线: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围绕地球仪一周的线。 赤道:最长的纬线。 东西半球的划分:西经20度、对东经160度两条经线将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集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集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环境教育课本课程内容 第一节环境和环境问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环境的概念,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讨论法、电教法。 教学过程: 一环境及其组成 环境是指周围事物的境况。周围事物是同某项中心事物相对而言的。我们通常所说的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自然环境是由日光、大气、水、岩石、矿物、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共同组成的。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 二环境的特性 1、整体性:即人与地球环境是一个整体,地球的任一部分,都是人类环境的组成部分。 2、有限性: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其空间是有限的。 3、不可逆性;一旦遭到破坏,五法彻底回到原来的状态。 4、持续反应性:环境污染不但影响当代人,而且对子孙后代有着深远影响。 三、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学生活动] 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与自然环境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对立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建立了生态平衡。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输入物质与能量;同时,通过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以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热、噪声、电磁波等形式,把物质和能量输出给环境。环境又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作用叫做环境的反馈作用。三.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1.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出现了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甚至影响人类生存的种种问题,这就叫做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原始农业阶段,环境质量良好第二阶段——传统农业阶段,环境质量较好第三阶段——近现代工业阶段,工业污染迅速发展,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第四阶段——现代工业时期,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3.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由于自然原因形成的环境问题有:(1)火山爆发、山崩、地震、泥石流、海啸、台风、寒潮、水旱等自然灾害(2)某些地区水土中缺少人体需要的某种化学元素,或含有某种不适合人体的元素。 第二节大气污染和防治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大气对人类的重要性,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讨论法、电教法、观测法。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举例说明大气对人类的重要性。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环境教育教案 任课年级:七年级 任课教师:文国英 学校:万潮中学

第1课生态系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知道生态系统类型, 会判定生态系统。 ②能在具体的生态系统中列举出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说出各组成成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 ③要求同学们能够熟记食物链与食物网的概念,能够连接食物链和食物网。知道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基础,反映了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而形成的复杂联系。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综合推理等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对生态系统结构的分析,让学生树立普遍联系和对立统一的辩证观。 ②通过了解生态系统的成分,渗透“人是生态系统中一员”的观点,从而对学生进行生态观点的教育。 ③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逐渐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的概念。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 3.食物链与食物网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图片展示: 1当你站在一个池塘边,看到鱼儿在水中自由地游来游去,你会想到池内的水草所起的作用吗? 二、导入新课。 1、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和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称之为生态系统。 引导归纳: 一片树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等,都可以看作一个个生态系统。问题: 非生物因素包括哪些? 强调: 生态系统这一概念强调生物与环境的统一(不是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简单拼凑)。 2.生态系统的组成:

分析讨论 ①上面第1个图中,树皮里面有昆虫的幼虫。树、昆虫幼虫和啄木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②上面第2个图中,腐烂的树桩最终会消失吗? ③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真菌分别扮演着什么角色? 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而细菌和真菌则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思考: ①校园是一个生态系统吗? ②你所在的地区有哪些类型的生态系统? ③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海洋中的所有生物B 森林中的所有松树 C.一个池塘D 一个蜂巢 问题: ①为什么一个花坛、一个池塘可以称为一个生态系统, 一个蜂巢却不能呢? ②一个花坛和一个池塘在组成成分上有哪些相似之处呢?其他生态系统的成分也有类似之处吗? ③读图分析资料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生产者是什么(绿色植物) 消费者是哪些?(各种动物) 分解者是什么?(细菌、真菌) 问题3: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分解者各起什么作用? 你认为它们对于一个生态系统的持久稳定有何意义? 思考、表达交流, 补充: 结论: 生产者主要功能之一是制造有机物,为其它各种生物的生存提供物质。分解者能把动植物的尸体、排泄物和残落物等所含有机物分解成较简单的无机

七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共六课时)

第一课时环境保护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联系生活,知道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结合材料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3.了解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过程与方法 1.培养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会与同学合作探究,分析讨论问题,并能积极的表达与交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热爱环境的情感,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 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三、教学难点: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四、教学方法: 1、基于对学生已有学习水平的估计,同时针对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比较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取知识。 2、教学中强调图表运用,经由过程设计问题情景, 五、教学过程: 探究活动1 联系生活,说出你所了解的环境问题

学生发言 老师引导:这些环境问题可以分为几大类? 学生总结归纳 承转:面对如此多的触目惊心的景象,和我们人类的行为脱得了干系吗?! 探究活动2 结合《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所学知识,完成示意图[资料1]据科学工作者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水土流失成因研究发现,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占到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9.6%,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 结合此例,分析讨论环境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学生讨论,学生代表发言 老师归纳:巨大的人口压力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探究活动4 阅读资料2,通过企业负责人说的话反映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是什么? [资料2] 最近国家环保总局在挂牌督办的黄河沿岸一家重点污染企业做调研时,企业负责人说:“偷排每日的净收益往往能达到几十万元,而环保部门最高罚款限额仅为10万元,我宁愿罚款。”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DOC

第一课时环境和环境问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环境的概念,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讨论法、电教法。 教学过程: 一环境及其组成 环境是指周围事物的境况。周围事物是同某项中心事物相对而言的。我们通常所说的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自然环境是由日光、大气、水、岩石、矿物、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共同组成的。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 二环境的特性 1、整体性:即人与地球环境是一个整体,地球的任一部分,都是人类环境的组成部分。 2、有限性: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其空间是有限的。 3、不可逆性;一旦遭到破坏,五法彻底回到原来的状态。 4、持续反应性:环境污染不但影响当代人,而且对子孙后代有着深远影响。 三、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学生活动] 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与自然环境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对立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建立了生态平衡。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输入物质与能量;同时,通过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以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热、噪声、电磁波等形式,把物质和能量输出给环境。环境又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作用叫做环境的反馈作用。 四.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1.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出现了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甚至影响人类生存的种种问题,这就叫做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原始农业阶段,环境质量良好第二阶段——传统农业阶段,环境质量较好第三阶段——近现代工业阶段,工业污染迅速发展,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第四阶段——现代工业时期,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3.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由于自然原因形成的环境问题有: (1)火山爆发、山崩、地震、泥石流、海啸、台风、寒潮、水旱等自然灾害(2)某些地区水土中缺少人体需要的某种化学元素,或含有某种不适合人体的元素。 第二课大气污染和防治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大气对人类的重要性,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讨论法、电教法、观测法。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举例说明大气对人类的重要性。 一、大气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恒定气体:氮78%、氧21%、稀有气体0.9% 可变气体:二氧化碳0.03%、尘埃和其它气体0.03%、水蒸气不定气体:自然灾害、人为原因造成的大气污染物及有毒气体 二、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1.大气污染对人体和健康的伤害。 2.大气污染危害生物的生存和发育。 3.大气污染对物体的腐蚀。 4.大气污染对全球大气环境的影响:(1)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2)酸雨的危害向全世界蔓延(3)“温室效应”的严重恶果空调也给城市加温,太原空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