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型高校外语教学团队建设探析——以东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
论高校英语合作型教学团队建设的创新性途径

论高校英语合作型教学团队建设的创新性途径作者:赵丹来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年第15期[摘要]高校英语教学培养的是面向21世纪的新型人才,要求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中实现合作、创新性学习,这表明目前高校英语教学体系、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材内容等进行改革,这对高校教学水平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同时结合新时期高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要求等建设合作型教学团队,发挥高校自身的优势,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全面提升高校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对此,本文将探讨建设高校英语合作型教学团队建设的创新性途径,为高校英语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关键词]高校英语;合作型教学;团队建设;途径[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5-0159-02一、建设高校英语合作型教学团队创新的必要性(一)高校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之一。
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英语都是在校生的必修课程,其不仅花费学生较多时间与精力,而且直接影响学生对外国国情的认识,现阶段高校英语教学仍然沿袭高中教学模式,两者不同的是教师对学生监管力度下降,学生的自由活动空间增大,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缺乏团队合作意识,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独自教学”,忽视了学校英语教学的整体目标、与其他英语教师的交流等,这使得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老套,学生没有足够的英语学习动力,直接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下降。
(二)实现教师优劣互补,保证教学质量。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国之间交流的频繁以及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英语水平要求的改变,而高校英语教师多为纯英语理论知识讲解者,其在教学方式、技巧等方面存在不同的差异,建设高校英语教学团队,即依据当今高校英语教学要求,制定本校的英语教学团队目标,发挥团队成员各自的优势,融入时代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技巧、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创新,为学生提供最科学的教学计划,使其真正获益。
(三)提高高校英语科研能力的必然要求。
纵观高校英语教师人员,其中女教师所占比例较大,而且以青年力量为主,其科研探究意识较弱,面对不断扩大的高校学生数量,对英语教师学历、阅历、科研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若不建设英语教学团队,更无法使教师形成较强的凝聚力,教师“各自为政”,不仅不利于自身能力的提升与事业的发展,而且将导致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下降,建设英语教学团队,实现教师间的优劣互补,构建高水平、高责任心、高科研意识的教学团队,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基础上提升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行动研究下的高校外语教学团队建设分析

13基金项目: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行动研究与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建设”(WY2017079-C)。
作者简介:张丽,大庆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行动研究下的高校外语教学团队建设分析行动研究下的高校外语教学团队建设分析张丽(大庆师范学院 黑龙江 大庆 163000)摘要:高校外语教学不同于高中英语,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整体英语运用水平尤其是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力,基于此,有必要转变教学方法和策略。
要顺利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建设一支高校外语教学团队。
历来针对教学团队的研究多注重教学认知,本次研究从行动研究下对高校外语教学团队的建设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总体来说,高校英语教学团队的建设,需要始终从教学需要出发,同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配合实施教学管理、课程优化、提升科研能力等措施,最终从整体上达到一个良好的建设效果,并在实践环节进行不断改进优化。
关键词:行动研究 外语教学 教学团队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7-0013-02一、前言教学团队指的是共同负责某一科目具体教学工作的教师群体,在教学团队内部,不同老师负责的教学对象和具体内容存在差异,但是他们需要共同合作完成既定的课程教学计划,同时还要开展后续的实践与评价工作。
一般情况下,教学团队内的单个成员独立教学对应课程的相关内容,但是在整体建设上需要与其他老师一起做好课程教学规划,这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的整体性和科学性,进而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行动研究最早出现于西方国家,此后研究人员将其引入教育领域,以此来解释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行为及其内涵和结果。
如今,行动研究指的是由老师主导教学、开展课程授课、取得预期教学效果的一种研究方法,在这个过程中,非常注重老师对自身教学行为及其效果的观察和反思,同时老师还要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分析找出其内在需求及其学习困难,并结合教学需要以及学生实际制订对应的改进策略,最终达到老师进一步深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在对应专业的学习中取得良好成绩的效果。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的特征和建设策略

2021年12期156浅析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的特征和建设策略刘立剡(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摘要:本文从团队的概念和构成要素入手,明确了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即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搭建合理的教学梯队,和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凝聚力。
基于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组建的必要性,本文从团队共同目标、团队带头人、提高团队成员素质优化团队结构、团队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等五方面,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建设的路径和策略。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特征为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2019年9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明确指出了各高校要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以院系为单位,加强课程模块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建设,选聘高水平教授担任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激发基层教学组织活力,组织打造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
随着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推陈出新,许多高校的大学英语已经从读写课+听说课的唯二课程设置,转向了通用英语+拓展课的新模式,新型教学模式倒逼现有的大学英语在教学目标、模式、评价、管理上发生变革。
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原有的教学基础,进一步整合资源、建设大学英语教学团队,达到“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其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的目标,是新时代高校大学英语教学需要面对的新课题。
一、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的特征团队概念最初诞生于企业管理,美国学者卡曾巴赫和史密斯将该概念借用到教育研究中,将团队定义为“由少数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远景目标、业绩目标和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
”该定义包含着团队构成的五个构成要素(5P),即目标、人员、定位、权限和计划,五个要素相互关联,缺一不可。
团队应有清晰的共同前进的目标,且贯穿团队发展的始终;目标需要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去完成;团队要有准确的定位,明晰团队所处的地位以及努力方向;团队要明确团队各成员的权利和职责;团队要为实现目标将整体和个体的发展和成长方案落实。
校企合作对大庆高校“双师型”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

校企合作对大庆高校“双师型”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作者:赵舟,王昆鹏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36期赵舟,王昆鹏(大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大庆163712)摘要:近年来随着国际间石油项目的不断增加,人才竞争加剧。
熟练掌握英语进行沟通,阅读英文石油文献,通过各种英语资格考试已经成为了石油企业专业人才的必须要求。
依托大庆的独特地理优势,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大庆高校英语教师应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进行教学改革,增强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为企业输送更多专业人才。
关键词:校企合作;双师型;英语教师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022-02一、“双师型”英语教师的界定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提出了“双师型”教师一词的概念。
(1)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
(2)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
(3)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一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
(4)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
在这一概念中,可以看到除了教师在本专业的能力外,更强调教师的实践技能,肯定了教师专业能力为企业服务这一技能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
对高校英语教师而言,除了具有通用英语能力外,更应具有专门用途英语能力,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专门用途英语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应拥有良好语言基本功,同时要对某一特定职业或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有一定掌握,并具备专门用途英语的岗位工作经验。
二、大庆高校校企合作与学生就业的现状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教育的简称。
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学校与企业在教师培训、学生实习就业、科学研究、资源技术等方面进行共同合作教育。
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探索

ENGLISH ON CAMPUS2023年09期总第657期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探索摘 要:新时代,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应当在专业知识能力、教学能力、学术水平、课程思政等多个方面着力,以实现专业化发展,保证大学英语教学活动更具时代前沿性、思想性、启发性、引领性。
基于此,本文对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作者简介:张佳讯(1989.02-),女,吉林松原人,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在专业发展、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丰富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革新教学理念,采取精益化、精细化的教学措施,实现对学生更加科学高效的教学指导。
同时教师应当做好教学反思,与国内外高校进行互动交流,促进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
一、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价值和作用合作办学思想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得到进一步强化,高等院校在促进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可借助中外合作办学的契机,实现教学资源、教学信息的高效流通、传递、整合。
中外合作办学能够帮助大学英语教师借助新视野、新材料,革新现有的教学大纲,优化教学流程,完善教学体系。
大学英语教师可借助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现个人能力的提升,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弥补当前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欠缺和不足。
借助中外合作项目,大学英语教师的国际化视野也能够得到有效拓展,大学英语教师借助相应的课程项目对自身的教学工作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
在相关合作项目下,大学英语教师可外出留学或参与外教培训,在交流沟通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可将教学与科研进行有效整合,实现教师之间的取长补短。
另外,借助中外合作项目可实现师资共享,合作双方的教师积极交流沟通,这有助于增强大学英语教师进行跨文化交流交际以及跨文化教学的能力。
石油行业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9 ・ 1龙 字 飞
( 东北石油大学外国语 学院, 黑龙 江 大庆 13 1 ) 6 3 8
摘 要: 在政 治、 经济、 文化、 科技 等领域 多元化的发展 中, 能源技术领域无疑起 着举足轻 重的作 用。石油行 业迫切 需要具有专业素养 又具有语言优势的 国际化外语人 才, 外语人 才的需求 已呈多元化趋 势 , 过去 那种 单一 外语 专业和基础技 能型的人 才 已不能适应 市场经济 需要 。基 于石 油行 业对外语人才的 需求 , 据培养 目标 , 养规格 , 根 培 制定培养 方案 , 采用“ 俄语+ 英语+ 专业” 的模式 , 语言是培养模 式的核 心 , 2 1 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即“+ ” 关键词 : 油行 业; 石 外语 人才; 培养模式“+ ” 2 1
Ab t a tAs t e d v l p n f p l i s c n my a d u t r s t . n r y t c n l g od mp r n lc .I i n c s a y t u t sr c : h e e o i g o oi c ,e o o n c l e ,e c,e e g e h oo h l s i ot tp a e t s e e s r o c l — t u y a i
Ke r s e rl u i d sr ;fr in l n a e tl n s 2 ” d l r t e t c liai n y wo d :P toe m n u t y o eg a g g ae t ;” +1 mo es f a ns u t t u o l v o
一
图 1人 才培养模式结构图
l 。
构上讲 ,复合型外语人才是主修加上副修或是辅修的培养格局 , 其 11国 内外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对 比 . 国外 目前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澳洲技术及继续教 育系统 (h 优点是应用性强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更注重应用性知识,强调技 Te 强 A s aa eh i n ute d ctn T F )德 国 的 “ 元 制 术应用 , 调理论与 实际相结合 。外语人才 的培养模式 主要有 四 ut i’ Tc nc a d F r rE ua o ,A E 、 r S l l a h i 双 种 , 英语 、 即: 俄语 、 日语或其他外 国语及其背景文学 ; 英语 、 俄语 、3 1 职业教育” 人才 培养体 系 , 还有以美 国、 加拿 大为代表的能力本位教 语或其 他外 国语及其背景文化 ; 英语 为主或是其他语 言为主 , 俄语 、 育 ( o ptnyB sd E uai , C E)“ C m e c ae d ct n 或 B , 以能 力 培 养 为 中心 的 教 e o 1 、 3语 韩语或其他语言为辅 的 ; 主修英语或是其他语言 , 业为辅 的 专 育教学体系” 。 T F 是 由澳 大利亚政府 投资及企 业赞助 而新建 的技术 与继 人 才培养模式 。 AE 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都是 以目标为导 向 , 强调能力 的培养 。但 续教育学院 。 学院拥有业技能中心 、 实验室 、 培训基地等一流的设施 尤其是 具有地方特色 的, 如石油类 院校 , 农校 、 林 和装 备 ,主要 宗 旨是 为企 业培 养所 需要 的各方 面人 才 。“ ue 是不 同类型 高校 , A sr 业 院校等 , 在构建各 自的人 才培养模式时要 区别对 待 , 能一 味的 不 w y t asces lcr r嘲 课程设 计分级 C rf a —I 从 入 a o ucsf ae ” 。 u e et ct I v, i e i 必须以市场需求为 目标 。因而要 构建 切实 可行石油行业 国际 门级技能培训到高级技能培训 , 所说 的高级技能 培训 是指是为特定 照搬 , 化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 工业 培养专门的高级人才 , 培训时 间从几周 到几个月不等 。德 国的 1 “+ ” . 2 1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2 “ 双元制职业教育 ” 是在工厂企业 和公立学校进行培训 。 在培训的组 所 谓的 “+ ” 2 1培养模 式就是 “ 俄语 +英语 +石油专业 ” 俄语基 , 织方式上 , 采用 由企 业进行实际操作 方面 的培训 , 培训 学校完成相 是该培养模式 的核心 , 在培 养方案 中用充 足的课时加 以 应的理论知识 的培训 , 企业与职业学校两方 面共 同完 成对 职业 学校 础 是专业 , 英语是专业 的强有力支撑 , 人才需求 的时代特色 , 是 是必要 因 学生的培训工作嘲 。企业提供培训规格要求 , 教学 由学校负责实施 。 保 障; 凭借一定 的课 堂教学和 自学 来获得 ; 石油专业知识是 拓展学生 以美国 、 加拿大 为代 表 的能 力本位教育 ( o ptny B sd E ua 素 , C m eec ae d c— 增 是复合 型人才 的内 t n C E) “ 能 力 培 养 为 中心 的教 育 教 学 体 系 ” 其 核 心 是 从 职 的知识面 , 强其适应社会竞 争力的有效途径 , i ,B 是 以 o 。 涵, 是该培养模式 的关键 , 安排 的课 时数 较少 , 需要靠大量 的课外选 业岗位 的需要 出发 , 确定能力 目标 。 并由学校 组织相关教学人员 , 以 “ 的培养模 式正好 契合 了 这些 能力 为 目标 , 设置课 程 、 组织教学 内容 , 最后考核是否达 到这些 修 和实 习来获取 。 俄语 +英语 +石油专业” 当前企业对 复合 型人 才的期求 。此模式 同样应用 于“ 英语 +俄语 + 能力要求 。这三种培养模式 的优势是 以能力作 为教学的基础 , 培训 石油专业 ” ,这 时候 的培养模式 中心为英语 ,俄语是辅修 。换 言之 目标 明确 , 强调学生 自我学习和评 价 , 出实践动手能力。 突 2 1培养模式即可以理解为 主修语言 , 重点不同 , 辅修专业 。 国内的人才培养模式 有复合型 、 应用 型 、 创新 型人才 培养模式 “+ ” 2 “+ ” 2 1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构 建 或是 复合创新 型、 应用创 新性 人才培养模式 。复合型外语人才指既 戴炜栋教授认 为: “ 高素质 的外语人才可分为学术研究型和应用 熟 练掌握一 门外 国语 的各种技 能, 得该 门外 国语基本 知识 , 懂 也具 界 在 社会 、 场等 对外语人 才能力 、 市 有其它一 门学科 的基本知识 和技能 的一专 多能 的人 才H 。从课程结 职业型, 限并不明显, 了解 国家 、
浅谈开展新型俄语第二课堂教学——以东北石油大学俄语专业为例

一
、
激发 学 生的 学 习热情
二、 第 二 课 堂 的含 义 和 意 义 第二课 堂教 育是 相 对 于根 据 教 学大 纲 、 教材 , 在 规 定 的教 学 时 间、 地 点 内进 行 的传 统 的 “ 第 一课 堂” 而 言的 , 是 学校课 堂教 学 之 外 有 目的 、 有计 划 、 有组 织地 对 学生进 行 的 多种 多样 的 , 与 第一 课 堂相 关 的教 育教 学 活动 。 第二 课 堂教 育的 有 效 实施具 有 非 常积 极 的意 义 ,正 如 胡壮 麟教 授 所说 : “ 在 中国外 语环 境 下 学好 外语 .
高校外语教师团队建设初探

高校外语教师团队建设初探前言高等教育在我国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逐渐成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中心。
外语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推动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弘扬中华文化、满足人民对外语需求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
而外语教育的核心则是外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外语教师的团队建设尤为重要。
当前外语教师团队建设的状况目前,我国的高校外语教师队伍人数较多,但整体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
针对这一问题,一些高校已经开始了外语教师团队的建设,包括外语教师培训、引入外籍教师、建立外语课程研究中心等多种途径。
通过这些尝试,对于外语教师团队建设有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
具体措施外语教师培训提高外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外语教师团队建设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外语教师的持续培训,可以使他们在教学中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模式、方法和技能,并使他们更好的理解本专业知识的应用和发展。
培训范畴可以从基础语言技能、听说读写教学方法、文化沟通技巧等多种方面入手,使得外语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引入外籍教师引入外籍教师,特别是母语为英语的外籍教师,对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语感及文化理解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
外籍教师的引进可以搭建起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中外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
建立外语课程研究中心建立外语课程研究中心,是促进外语教学质量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
在研究中心的支持下,可以对教师进行课程建设计划、教学方法研究等多种针对性的研究和工作,确保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同时,研究中心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未来展望外语教师团队建设是高校外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今后,需要进一步探索外语教师团队建设的模式和方法,加强与国外的合作与交流,在培养外语人才的过程中注重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新时代对外语教育的需求和挑战。
“英语+石油”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东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

“英语+石油”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东北石油大学外
国语学院为例
徐墨航;李可贞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
【年(卷),期】2024()4
【摘要】大庆油田适逢“百年油田”转型发展契机,在大庆油田加大“走出去”力度、加强国际合作进程中,“会语言、精领域、通商务”的复合型人才不可或缺。
该文通过探析东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学模式,提出对学院“英语+石油”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改进及提升的建议,以为大庆油田提供复合型人才支持,推动“英语+石油”复合型领域发展,建立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
助力东北石油大学发挥本土高校教育资源优势,向社会输送合格的“英语+石油”复合型人才。
【总页数】3页(P105-107)
【作者】徐墨航;李可贞
【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
【相关文献】
1.合作型高校外语教学团队建设探析——以东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
2.俄语
专业单一培养模式向复合型培养模式的转变--以东北石油大学石油俄语复合型培养
模式为例3.高校石油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东北石油大学为例4.地方高校公共管理类r专业人才培养困境与对策探析r——以东北石油大学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合作型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建设

2012年11月第31卷第11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Nov.2012Vol.31No.11doi :10.3969/j.issn.1001-7836.2012.11.016收稿日期:2012-08-27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课题(HGJXH B1110130)作者简介:施洋(1980-),女,黑龙江大庆人,讲师,从事语言学研究。
合作型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建设研究施洋(东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摘要: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的建设对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从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的内涵及特征入手,分析创建合作型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的必要性,并重点从选好团队带头人、制定团队目标、加强团队师资建设、培育团队精神、完善团队运行和激励机制五方面探讨合作型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思路,以期形成凝聚力和集体上进心,带动全体教师教学、科研齐头并进。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合作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2)11-0036-02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际对外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外语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中国高等院校的生存和发展也同样正面临着极其复杂的情况和环境。
这就需要外语教师相互关联、相互依赖、共同合作,建立合作型教学团队,并依靠团队的合作和协调力量,开发团队的持续创新能力,以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
东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以教改和科研课题为纽带,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把全体教师组织成为以学科为方向的学科团队。
既有合作攻关,又鼓励个人按个性发展,以此形成凝聚力和集体上进心,带动全体教师教学、科研齐头并进。
一、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的内涵及特征团队是管理学领域的一个概念,学者们关于团队的解释多种多样,管理学家罗宾斯认为:团队就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特定目标而按照一定规则结合在一起的组织[1]。
大学英语教师团队合作初探

大学英语教师团队合作初探导读:本文大学英语教师团队合作初探,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大学英语教师团队合作初探刘莎莎(广西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530021)【摘要】教师团队是教师之间的一种合作活动,大学英语教师通过团队合作能保障教学团队的工作效率和效果,从而实现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共同目标。
本文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师团队合作的含义,分析了进行团队合作的原因,提出了团队合作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团队合作;教学质量1. 前言大学英语是高等院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直接影响整个高等教育的质量。
随着高校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的不断变化,对大学英语教师的要求也相应变化。
大学英语教师的发展无疑成为了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课题。
国内外关于教师个人发展的研究都把教师的个人发展和团队合作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并且把个人发展与团队合作作为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办法。
团队合作的主要目的是让每个教师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促进合作有效性,使教师在合作中国共产党同领会和把握课程的价值,共同实施、执行课程的内容,共同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2. 什么是教师团队合作近年来,有关教师团队合作的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有价值的探讨。
一般认为教师合作团队是由若干名具有互补的知识、技能的教师,他们在教育教学行为上有共同目标和规范,愿意进行沟通与协作。
也就是说教师合作团队是一个共同发展的教师群体,在这个群体中,教师能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经验资源共享、平等交流,从而实现共同发展。
教师合作团队是一种介于学校组织和教师个人之间的组织形态。
它依存于学校的大环境中,同时具有独立的组织身份。
它结合了各个层次的教师,为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教师之间的平等交流提供机会,为他们进行全面的教学科研活动提供平台。
根据合作对象的不同,大学英语教师的合作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的合作。
从狭义上看,大学英语教师的合作首先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定期有序的合作;其次,大学英语教师不能脱离与英语专业领域相关的其他专业,提升信息素养,并形成专业优势互补的跨学科学术团队;与此同时,大学英语教师借助学术会议、网际协作,加强与校外教师之间的合作。
大学外语“合作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及教师素质研究

I sr c o a d 1 n t t n Mo e . ui l
一
、
“ 合作互 动” 教学 模式 的理论 基础——社 会建构 主
者提供富有教育价值 的学 习经验 , 使学习者成为独立的学习
义
者 。简单说来 , 其要义就是 知识是 由个人 建构 的 , 不是从 而 社会建构 主义于上世 纪 8 0年代发 源于西 方 , 经过几 十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1 0 0年 3月
M a 01 y2 0
Ju a o i hr nvri ( h& ScS i o r l f q a ie t P i o c) n Q i U sy
大学外语“ 合作互动” 教学模式的构建及教师素质研究
乔 洪 亮
它的基本观点是 , 哲 学上来看 , 识 和意 义具有 主观 从 知
社会建构主义对 语 言教 学更 具有 其 特殊 意 义 , 这是 因
为, 对语 言学 习 来 说 , 言 不 仅 是 工 具 , 且 也 是 学 习 的 目 语 而
性, 是由个人 主动建构 的 ; 但个 人具有 的主观知识 是客 观知
的。作为学 习工具 , 语言本 身就是 一种 社会建 构 , 它既有建 构 的特征 , 又有社会 的属性 。但作 为学 习的 目的 , 习语言 学
合作学习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有效性分析

、
引言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 1 ( 卜 1 年 )》中 明确提 出了 “ 主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 ’ 式教学,帮助 学生学会学习。”的相关指示和要求。这样的要求也 同样 适合我 国当前的 高校 外语教 学。近年 来,高校外 语教 学呈现 出 以教师为中心 传向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重心转向以学生参 与和认知发展 ’ 勾 重心,积极倡导和组织实施合作学习的主流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 , 合作学习在 国外虽已有几十年开发与研究的历史并 且 成效显著 ,一 包在我国高校 外语教学 实践 中却不 然 正确理 解合作 学习理 论 ,并结合我 国高校 外语教 学现状进行有 效性 分析 , 舍作 学习在高校外吾教学中的引入与应用至关重要。
二 、合作 学 习理论 1 . 简介 .
工的互助性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 作.在 完成共 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 自己的理想,是一种富有创意 和 实效的教 学理 论与 策略 其 2 ( ) 世纪 7 ( ) 年 代初 兴起 于 美 国,7 ( ) 年代中期至 8 ( 1 年代中期取得 实质性进展 ;2 ( ) 世纪 8 ( ) 年代末、 ) 年 代初逐 步传 入我 国; 目前 已在 世界 多个 国家和地 区得 到 了推 广
和 实施
合作学习是一种结构化、系统的学习策略,强调学习过程 中 的合作关系 由2—6 名能力各异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 ,以合作 和曼助的方式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小组 学习目标,在促进每 个人 的学 习水平 的前提 下 ,提 高整体 成绩 、获取 小组 奖励 。 、
2 . 理 论基础 目标 结构 理论 和发 展 理论 分别 从 动机 的 角度和认 知 的 角度 。 、
团队协作框架内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以鞍山师范学院为例

团队协作框架内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以鞍山师
范学院为例
吴春雪
【期刊名称】《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000)002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客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变化需要教学主体——大学
英语教师要时刻以发展的目标,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但“单兵作战”不符合发展的
规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在团队框架内进行,而且,通过实践的验证,这是行之有效的。
【总页数】2页(P244-245)
【作者】吴春雪
【作者单位】鞍山师范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5
【相关文献】
1.基于教学团队建设的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 [J], 沈
燕琼
2.ESP教学理念下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调查研究r——以鞍山师范学院为例 [J], 李
红梅
3.团队协作框架内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r——以鞍山师范学院为例 [J],
吴春雪
4.大学英语选修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研究--以鞍山师范学院为例 [J], 吴春雪;吴丽
君;许薇
5.基于句酷批改网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以鞍山师范学院为例 [J], 李红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 课 的任 务 , 个 教 研 室 教 师 人 数 均 为 2 每 0多 人 。 我部 教 师 以 整 个 教 研 室 为 团 体 , 责 人 为 教 研 室 负
主任 , 主要 负 责 布 置 领 导 下 达 的 各 项 教 学 任 务 以 及 院里 所要 开 展 的科 研 项 目通 知 。通 过 发 挥 老 中 青 的传 帮 带作 用 , 养 和 锻 炼 教 师 , 利 于 教 师 长 培 有
二、 我院 教 学 团 队 的 发 展
我 院 大 外 部 两 个 教 研 室 共 同 承 担 大 学 外 语 公
科 研体 系 中起着 至关 重要 的作 用l 。由于大 学公 共 1 j
外 语教 师承 担着 高强 度 、 负 荷 的教学 任务 , 暇进 超 无 修 , 能 安 心 搞研 究 。因此 , 不 如何 加 强人 才 培 养 , 充 分 发挥 外语 教 师 的主 动 性 , 以教 学 团 队 的形 式 开 展 工 作 , 高 教 学 和 科 研 水 平 已 经 成 为 必 须 解 决 的 提
一
支既具 有 较高业 务 水 平 和教 学 能 力 , 具 有 较 强 又
团 队协作 精 神 的 高素 质 教 师 队伍 。对 此 , 院 应 ] 我 积极 研究 和 实践教 学 团 队 的建 设 , 励 并 发 扬 蓬 勃 鼓 向上 的 团队精 神 。 回顾 这些 年 我 院大外 部对学 科 建 设 所 做 出的重 大举 措 , 得各 位 教师 为 了共 同 目标 , 使
教 学 团 队 的活 动 模 式 , 一 步 探 究 我 国高 校 英 语 教 师 互 动 发 展 的 更 有 效 路 径 , 进 以期 提 升英 语 教 师 的 教 学 能 力 和 学 术 水 平 , 进 教 促
师 的 可 持续 发 展 。
关键 词 : 作 型 ; 合 高校 外 语 ; 学 团 队 教
听力 、 口语 、 阅读 、 作 4 工作 小组 ; 考务方 面分 写 从 为试 题组 、 度组 、 学 文 件组 、 导 组 。每 组 根据 调 教 督
教 师 的年 龄 、 职称 、 以及 教 师 的个 人 意愿 分 配 6 ~8
位 教师 不等 。团队建 设在 提高 大学外 语 部教 师的整 体 素质 方面 和学 生 的 四级 通过 率方 面都发 挥 了重要 作 用 。因 2 0 0 0年 高校 扩招 , 量 的青 年教 师涌 人 了 大
补 这一 不足 , 积极 为青 年教 师寻 找导 师 , 排青 年教 安 师 听骨 干教 师 与 老 年 教 师 的课 ; 办 说 课 、 课 大 举 讲
赛; 积极 构建 学术 平 台 ; 聘请 著名 校 内外专 家来 我 院 讲 座 。在 近 4年 的学 生 评 教 活 动 中 , 生对 外 国语 学
高 校 教 师 队 伍 , 在 缺 乏 教 学 经 验 的 情 况 下 直 接 被 并 推 上 了讲 台 , 响 了 教 学 质 量 。我 院 大 外 部 为 了 弥 影
的建 设 目的在 于为 教 学 与研 究 搭 建 平 台 , 进 教 师 促
之 间 的 良好 沟通 , 为 相 互 间 密切 的合 作 提 供 有 利 并 条件 。要 使 教学 工作 跟上 时代 步 伐 , 先 就 要 培 养 首
学 院大外 部 教师授 课 给予 了很 高 的评 价 , 均 成 绩 平
步人 了以学科 建设 为 核 心 、 师 间协 同合 作 的 团 队 教
远 的 职 业 发 展 。
一
、
教 学 团队 存在 的 前 提
20 0 7年 至 今 , 部 教 学 团 队 已 日趋 完 善 , 个 我 两 教 研 室 通 力 合 作 。从 对 学 生 培 养 目标 上 来 看 , 为 分
19 9 3年 , 国学者乔 恩 ・卡 曾 巴赫 和史 密 斯 对 美 团队做 出 了 如 下 定 义 : 团 队就 是 由少 数 有 互 补 技 “ 能, 愿意 为 了共 同的远 景 目标 、 业绩 目标 和方 法而 相 互 承担 责任 的个体 所 组成 的群 体 。L 高校 教学 团 队 ” 3
第 1 O卷 第 9期 21 0 2年 9月
西 南 农 业 大学 学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 ur a fSo t we tAg iut r lUnv riy S ca ce c to o n lo u h s rc lu a ie st ( o ilS in eEdi n) i
中 图分 类 号 : 4 G6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2—5 7 ( 0 2 0 0 4 0 17 6 3921】9 27 2
高校 的教 学 团 队奋 斗 在 教学 与科 研 的前 沿 , 重
运行 模式 。因此 , 以 说我 部 的教 学 团 队早 已初 具 可
Vo1 0, o .1 N .9
Se .2 2 p 01
合 作 型高 校 外 语 教 学 团队 建设 探析
以 东北石 油 大 学外 国语 学 院为例
周天楠, 姚小娟
( 东北 石 油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龙 江 大庆 1 3 1 ) 黑 6 3 8
摘 要 : 分 析 国 内外 教 学 反 思 研 究 的基 础 上 , 在 以东 北 石 油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大 外 部 英 语 教 学 团 队 为 例 , 过 分 析 大 外 部 公 共 外 语 通
规 模 , 队 的 发 展 指 日可 待 。 团
要 地位 日益 显 著 , 学 团 队 的发 展 关 系 着 学校 教 学 教 质 量 与科 研 水 平 的高 低 , 定 了 学 校 的社 会 声 誉 。 决
大 学英 语教 学机 构 既是 大学英 语 知识 的传播 者 和扩
散 者 , 是 科 研 知 识 的 生 产 者 和 创 造 者 , 高 校 教 学 又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