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前准备

小学数学课前准备
小学数学课前准备

小学数学课的课前准备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小学生实现课堂高效学习的前提,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习惯之一。课前准备的过程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

小学生课前准备的内容,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课前心理的准备。是指适当休息,调节自己的精神状态,让自己在心情愉快的状态下学习。2、课前学习用品的准备。是指课本、文具盒、作业本等;3、课前知识的准备:对上一节课所学内容的回忆,对新知识进行提前预习,能够在课上有针对性的学习。

一般情况下,小学生课前准备有以下几个常见问题:

1、课前学习用品准备不齐

很多小学生当上课预备铃响起的时候匆忙走进教室,大部分并没有做课前预习,上课铃声正式响了之后才开始把书从书本里面找出来,有一小部分同学找了好几分钟都没有找到上课用的书本,结果发现书本没有带,导致小学生上课好长时间不能进入认真听课的状态。

2、课前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我们经常会碰到有学生在上课时突然举手说要上厕所,这样很容易影响上课的效率。另外,在家里经常上网玩游戏,晚上睡觉比较晚,导致白天上课时没有精神,注意力差,导致小学生时常在课堂上说话、打瞌睡等。

3、课前行为准备不充分

每节课下课铃声一响,一些学生马上冲出教室玩去了,等到打上课铃,看到老师走进教室,才慌慌张张地坐到位置上来,手忙脚乱地找学习用品,白白浪费了上课的学习时间,降低了学习效率。

4、预习时间不充分

很多同学放学回家后心里想着的就是如何玩、玩什么等,根本就不会想去复习和预习工课,而是仅仅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进行预习,有部分学生甚至压根就不预习,其实这种方法效果不佳,首先时间不够充分,其次课前匆忙预习会影响学生课堂上的自然思维,因为学生往往只看重结果,不太关注知识的推导过程,走马观花,好一点的学生,看完两页纸也只是了解一下内容而已,很难对知识产生的过程有所体验。

所以,要培养好小学生的课前准备习惯,教师应做好以下工作:

1、要引导学生树立课前准备的意识。由于小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辨别是非能力差。因此,好习惯的培养要从正面加以启发诱导此时,如:树立榜样。把表现好的学生在班级当作大家学习的模范,让其他小学生从中受到鼓励,提高自信心,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激励学生学榜样,争当榜样。

2、要求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必须要告诉学生,课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如:利用课后时间上厕所;走出教室远望,让自己的视力得到休息;准备好下一节课的教材和文具用品;回忆一下昨天的课堂内容;在课前对知识的适当的预习等。

3、课前预习是学习的一种好习惯,小学生在预习中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大多小学生以为预习就是简单的浏览一下知识,根本不知道如何去预习,这就需要教师有步骤的分阶段的进行辅导,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如:把握书中的重点、难点,不懂的地方做个标记;如何在预习中学会思考、学会质疑等。

总之,小学课前准备的是否充分直接决定了学习效果,只要教师认真分析小学生的特点及小学生在数课前准备方面经常出现的疏忽,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和培养课前准备的好习惯,就一定能够让小学生做好课前准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