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温馨提示: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5分)

1.中华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请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按要求答题。(3分)

(1)请用简化楷体,工整、规范地将下面文字抄写在米字格内。(2分)

(2)中华书法往往喻示做人的道理。你希望同桌志存高远,方正质朴,扎实稳重。辨析下面四种书体的喻意,最适合赠予他的一幅是()(1分)

2.阅读下面谱段,按要求答题。(8分)

自贸春风劲,乡村显风采。“全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在新的发展机遇面前,海南的乡村建设将更显独特优势。

你看,牙寒古黎村,那深深浅浅的绿色在田间尽情挥洒.

,弯弯曲曲的小路向村落中延伸,错落有致的屋舍掩映在槟榔丛中。好客的村民,淳朴的民风,热气腾腾的生活,一切都那么美好tián()

静,构成一幅风格清新、令人①(A.心旷神怡 B.栩栩如生)的水彩画。若是清晨,云雾在远远近近的山岭缭绕,飘飘荡荡,山岭②

(A.历历在目 B.若隐若现)。小山村上空chuī()烟袅袅,飘出阵阵柴草的香气,响亮的鸡鸣划破湿润的空气,在山岭间回荡.

。村旁路边的草丛间,山泉水哗啦啦,昼夜不息。不知名的鸟儿在林间叽叽喳喳唱着欢乐的歌儿……牙寒古黎村,山灵水秀,生活和美,一定是你心中的向往!

(节选自《系列人文与地理资料》,有删改)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①挥洒.②tián()静③chuī()烟④回荡.

(2)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2分)

①②

(3)仿照画线句子,拟写一句宣传语,向国内外游客介绍牙寒古黎村。(2分)

A.隶书

B.草书

C.楷书

D.行书

3.阅读下面的消息,按要求答题。(4分)

本报海口3月28日讯(记者刘操)白衣执甲,英雄凯旋。3月28日下午,在圆满完成支援湖北各项任务后,海南支援湖北抗疫前方指挥部和第六、第七批医疗队共368人从武汉乘包机抵达海口,省委书记刘赐贵到机场迎接医疗队凯旋。

(节选自《海南日报》)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消息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复兴学校陈帅同学以学生会名义起草的一封感谢信,其中有两处错误,请按

要求帮助他修改。(2分)

①文中画线句A有语病,请在横线上修改。(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中画线句B表达不得体,请在横线上修改。(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著阅读(5分)

4.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按要求答题。

这可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年,两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在他赁人家的车的时候,他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像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他没有自己。可是在这种旋转之中,他的眼并没有花,心并没有

乱,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可以使他自由,独立,像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

(1)文段节选自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小说。(2分)

(2)下面是王亮同学阅读本段所做的批注,其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主人公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向往自由和独立的生活。

B.主人公怀揣梦想,风里来雨里去,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挣到了属于自己的车。

C.作者善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主人公生活的艰辛以及那辆车对他的意义。

D.选段语言幽默风趣,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所刻画的人物让人忍俊不禁。

三、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5.(1),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3),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孟子·富贵不能淫》)

(5)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即将退休的驻村干部李辉埋头苦干,面对别人“一把年纪,何必拼命”的劝说,他用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

表明心志。

(6)2020年是脱贫攻坚年,心持“,”情怀的优秀共产党员奔赴乡村,为兑现“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而奋斗(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填空)。

(二)古诗词阅读(5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诗的前两句中“”和“”两样景物点明事情发生的时节,富有象

征意义,给人以画面感。(2分)

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有何独特之处,请简要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要求答题。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二则》)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选自《<论语>十二章》)

8.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1)不知其旨.也(2)《兑命》曰:“学.学半”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4)传.不习乎

9.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故曰:教学相长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比较甲、乙两段中的画线句,说说这两句论述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班级召开“学会反思”主题班会,你代表小组发言,请从甲、乙两文中选一句作为你发言的论据写在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2~16题。(14分)

老师,我出彩了吗

潘银璋

①教了十八年的中学,突然面对天性活泼的三年级学生,像是面对一群吵闹的小麻雀,让人束手无策。其实我知道,小孩子嘛,要多鼓励。可这些孩子,我对他们说了无数次“你真棒!”“你真乖!”“你真聪明!”他们夸奖照收,课堂照闹。

②周三值日,我在走廊行走,听着别班孩子的琅琅书声,像泉水敲击细石,清脆、灵动;再看看我们班,沉闷,没有生气。走着走着,突然看到墙上挂着的学校办学理念:“人人向上,个个出彩”“你就是那片最独特的叶子”……我眼睛一亮,有了。

③第二天上课,我给全班同学分享了“人人向上,个个出彩”的理念。我说:“向上,就是每天都有进步,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出彩,就是每天都在变化,向好的方向改变。班级是一棵大树,如果你能成为一片出彩的叶子,我就奖励你一本老师的散文诗集《心灵的散章》。”教室里像平静的湖面投进了一块石子,泛起了阵阵涟漪,“啪啪啪”,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④效果真的很好,很多同学马上态度就转变了,连平时最调皮的那几个孩子作业也认真了,坐姿也端正了。班级的大树上长出越来越多独特的叶子,《心灵的散章》也在班级里处处唱响。

⑤唯独李东,让我很忧心。他像是一片睡着了的叶子,书不会背,听写仍然错一大片,作业老是不认真,唯一的变化就是坐姿稍微好了一点。

⑥有一天,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李东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我正要找你,你却自己送上门来。”我正准备批评他。“老师,我送你一样东西,好吗?”他的声音低得只有自己才能听见。“什么东西?”我皱起眉头。他的脸涨得通红,结结巴巴地说,“是这个,老师。”我一看,泡泡糖。我正准备告诉他,我不吃糖,他已经轻轻把糖纸撕开,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老师,您吃了吧,您每天上课擦黑板,吸进了很多粉笔灰,每天吃一颗泡泡糖,它可以帮您吸收灰尘,对您的肺有好处。”我听了很感动,原本皱着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⑦我放下手中的红笔,拉起他的手。“孩子,你怎么知道的?”“老师,您不是每天安排三分钟的阅读分享吗?我是在书上看到的。”我心里不禁有些惭愧了,因为李东调皮、不认真,每天三分钟的阅读分享从来没有让他上过台,但他一直在努力跟着,不是吗?谁敢说他没有进步呢?

⑧傍晚在环湖散步,风从湖畔椰树的梢头拂过,椰树手舞足蹈,修长的叶片抖动起来,将树下斑驳的光影抖得支离破碎。光斑破碎再合拢,合拢再破碎,互相追逐着……李东的影子在我的脑海中不断闪现。

⑨六月,骄阳似火。教室里像个蒸笼,闷得透不过气。课堂上,我口干舌燥,汗流浃背地上课,同学们正听得津津有味,突然有一只小手悄悄地举了起来。“什么事?李东。”“老师,我要上厕所。”“又是他。”同学们叹气道。“好,你去吧。”我不耐烦地说。

⑩同学们正在回答问题。“报告!”“进来!”“呀,怎么端着一杯水,你不是上厕所吗?”全班同学一下子用惊奇的目光盯着他。

?李东涨红着脸,小心翼翼地端着水杯走进教室。“老师,您讲课声音都嘶哑了,我知道您口渴了,请假出去给您倒杯热水润润喉咙。”他说完腰弓成90度,两手笔直地伸出,礼貌地把水递给我。我看着水杯,热气在空中缘绕,慢慢向上、向上。水汽氤(yīn)氲(yūn),我的眼睛湿润了,同学们看着李东的目光也不觉有了改变。我放下课本,露出赞赏的目光,慎重地接过热水喝了一口。真甜啊!

?一直着我的李东,露出天真的笑察,怯怯地问我:“老师,我出彩了喝?”

?我心里一颤,心弦仿佛被拨动了,每个人都是一片独特的叶子啊!我伸手从讲台上拿出一本《心灵的散章》,“孩子,你出彩,你比任何人都出彩。因为你懂得……”

(摘自《散文选刊》,有删改)12.根据文意,在表格的横线处将相关内容补充完整。(2分)

小说情节“我”的心理感受

李东不爱学习忧心

(1)感动

“我”从没让李东上台分享惭愧

李东给“我”倒水润喉(2)

13.品读文章第⑧段,从描写或修辞的角度做简要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说说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文中的具体情节对李东的形象进行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的标题能否改为“一片独特的叶子”,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7~20题。(11分)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袁越

①地球上绝大部分陆生动物都要睡觉,人类自然也不例外。但动物们为什么非得睡觉呢?睡眠的功能到底是什么?

②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睡眠似乎对动物的生存很不利。你想啊,动物睡觉时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极为迟钝,很容易被天敌抓住。如果有动物进化出不睡觉的能力,岂不是会比那些需要睡眠的动物更有生存优势?可惜这样的事例极为罕见,迄今为止尚未在陆生动物中发现过。

③曾经有人相信动物的睡眠需求是由阳光周期决定的,但后续研究发现,即使生活在暗无天日的洞穴中的动物也需要睡觉,这说明睡眠需求和光照周期无关。

④不管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硬挺着不睡觉的感觉是很糟糕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市的一位名叫兰迪·加德纳的高中生决定挑战一下不睡眠极限,在几位科学家的轮番监督下保持不睡眠长达7天零25分钟,创下了人类不睡觉最长的世界纪录。据说最后那几天他出现了严重的精神问题,具体表现为认知障碍、情绪失控和短期记忆力丧失等等,甚至还出现了幻觉。但是,结束试验之后他休息了两天就完全恢复了,此后好像也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这说明不睡觉造成的损伤似乎并不是永久性的,很容易恢复。

⑤按照这个思路,有些科学家认为,睡眠的主要作用可能就是清除脑神经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废物堆积过多当然不好,但如果堆积时间不长的话,只要通过补觉来清理一下、就能完全恢复原状。所以一个人偶尔熬个夜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有长时间睡眠不足才会对身体有害。

⑥那么,大脑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靠什么来清理呢?答案是脑脊液。这是一种像水一样清亮的液体,可以在脑组织和脊髓之间自由流动,其功能有点像清洁液,可以通过反复地冲洗将神经细胞产生的废物清理出去。脑脊液是如何冲进大脑开始“干活”的呢?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劳拉·路易斯博士通过实验证明,人类脑脊液的流动和睡眠状态密切相关。每当志愿者进入深度睡眠,脑脊液就会大量消入脑组织,开始打扫卫生。

⑦为什么只有在深度睡眠时脑脊液才会流进脑组织中去呢?原来,脑神经在工作时需要消耗大量氧气,这些氧气是被血液带进来的。人在清醒时(以及在非深度睡眠时)脑神经一直持续放电,耗氧量居高不下,血液必须保持高速流动,并充满整个脑组织,这样才能保证脑神经的氧气供应。处于深度睡眠阶段时,脑神经元放电模式趋向一致,要么大家一起放电,要么集体同时休眠。当脑神经集体休眠时,耗氧量快速下降,血液流速降低25%左右,空出的部分则由脑脊液来填补。换句话说,人类大脑在深度睡眠时放慢了脑神经放电的频率,从而减少了对血液的依赖,脑脊液便可趁机进入大脑,开始清理工作。睡眠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为大脑打扫卫生的。

⑧路易斯博士的这项研究成果发表于2019年1月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她相信,如果未来的科学家们能够掌握控制脑脊液流动的方法,就能动员起人体自身的清造工,把脑部产生的所有废物全部清理出去,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健康。

⑨当然,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我们也可以自救,方法就是好好睡觉,别老熬夜了。

(选自《大众健康》,有删改)

链接材料:新冠肺炎疫情对身体素质的大考,让一样人人皆有的武器备受瞩目——那就是免疫力。就像机器用一段时间需要检修一样,睡眠就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维护”时间。

如果总是贪黑、熬夜,健康防线很容易被病毒攻破。

(节选自《读者》)17.文章前三段对动物睡觉的现象进行了探究,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品读下面两个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这说明不睡觉造成的损伤似乎

..并不是永久性的,很容易恢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睡眠的主要

..作用可能就是清除脑神经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第⑧段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夜很深了,有的同学还在聊天、刷手机、打游戏……睡前,时间总是“余额不足”。请

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写几句话,规劝你的同学按时休息,不要熬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与表达(50分)

21.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1)人的成长注定有着独特的经历、体验、感悟和收获。《送东阳马生序》中,宋廉借书寻师,历尽艰辛,跨越了贫穷,超越了平凡,在不懈的践行中实现了人生的蜕变;《孤独之旅》中,杜小康辍学放鸭,经受磨砺,战胜了孤独和恐慌,在勇于面对中走向成熟和坚强;《再塑生命的人》中,海伦·凯勒失明迷茫,沐浴师爱,认识了世界,发现了自我,在心灵的启迪中成就了自我的精彩……

你呢,有哪些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经历和故事,抒发真情和实感,也可以阐述道理,论证观点。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期待中,期待着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是鹰,你就该长空搏击;是鱼,你就要水中遨游……成为精英固然很好,成为快乐充实的自己,也是人生价值的体现。

请以“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5分)

1.(3分)

(1)(2分)

(2)(1分)C

【评分标准:字体书写正确、规范给2分:字迹清晰,不够规范给1分;书写潦草、字迹模糊、写错字不给分】

2.(8分)

(1)(4分)①sǎ②(恬)静③(炊)烟④dàng

(2)(2分)①A.心旷神怡 B.若隐若现

【评分标准:每空1分】

(3)(2分)

示例①:牙寒古黎村,曲径通幽,屋舍错落,是你向往的人间仙境。

示例②:牙寒古黎村,绿林掩映,泉水潺潺,是你心目中的世外桃源。

示例③:牙寒古黎村,民风淳朴,村民好客,令你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评分标准:突出对象及特点1分,表达宣传推荐之意1分,意思相近表达流畅即可,

有欠缺酌情扣分】

3.(4分)

(l)(2分)

示例①:省委书记刘赐贵迎接海南省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平安凯旋。

示例②:海南省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平安凯旋。

【评分标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2)(2分)

①(1分)将“虽然……更……”改为“不仅……更……”或“不仅……而且……”

②(1分)把“我”改为“复兴中学全校师生(同学、学生会)”。

【评分标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二、名著阅读(5分)

4.(5分)

(1)(2分)《骆驼样子》

(2)(3分)D

【评分标准:题(1)不加书名号扣1分,有欠缺酌情扣分】

三、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5.(8分)

(l)安得广厦千万间(2)化作春泥更护花(3)不畏浮云这望眼(4)威武不能屈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评分标准:每空1分。错字、漏字、别字、泽字、字序顺倒该空均不给分】

(二)古诗词阅读(5分)

6.(2分)杨花子规【评分标准:每空1分】

7.(3分)

诗人想象奇特,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当成使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怀念之情,使诗歌更有韵味。

【评分标准:指明特点给1分,解说作用给2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8.(4分)

(1)味美:(2)教导;(3)喜爱,爱好:(4)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有错字、别字,该小题不给分】

9.(4分)

(1)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2)和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呢?

【评分标准:每题2分。翻译正确,表意通顺给2分,有欠缺酌情扣分】

10.(2分)

示例①:甲段画线句是从反面论述不学习的后果:乙段画线句从正面论述要向他人学习。

示例②:甲段画线句强调要自主学习,乙段画线句强调要善于向他人学习。

【评分标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11.(2分)

示例①: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示例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评分标准:以上两句选择其中一句即可给满分,有欠缺酌情扣分】

四、现代文阅读(25分)

(一)(14分)

12.(2分)(1)李东给我送糖(2)赞赏

【评分标准:每空1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13.(3分)

示例①: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人物难以平静的心情。为引出“我”对李东关心这一情节作

了铺垫。

示例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细腻地写出了晚风吹拂下树舒展的情态,衬托“我”难平的心绪。

【评分标准:表现手法回答正确给1分,赏析正确给2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的情扣分】

14.(3分)这句话一语双关,表面上说的是水杯里的热气在升腾向上,实质上指李东正在发生变化,暗示他也在不断地成长进步。

【评分标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15.(3分)

示例①:从李东给“我”送泡泡糖这个情节,可以看出李东是一个懂得关心他人、尊重师长的好学生。

示例②:从“李东怯怯地问我:‘老师,我出彩了吗?’”这个情节可以看出,李东渴望被认可,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学生。

【评分标准:结合具体情节并作出评价即可给满分。有欠缺酌情扣分】

16.(3分)

示例①:能。以比喻的修辞作为标题,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增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示例②:不能。因为原题中的“出彩”是小说所要揭示的中心,以“老师,我出彩了吗”作为标题,能揭示文章的主旨和情感,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评分标准:回答能与不能且言之成理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二)(11分)

17.(2分)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8.(4分)

(1)“似乎”有不肯定的意思,表明这个结论只是作者的一种推测,不是经过检验的科学结论。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主要”表限定,说明睡眠的作用不只这一个,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与周密性。

【评分标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19.(3分)

打比方。把人体的排毒功能比作清洁工,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人体自我清洁的功能。

【评分标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20.(2分)

示例:如果总是熬夜,大脑里的“垃圾”就会堆积,人体免疫力也会降低,最终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要养成好的作息习惯,按时睡觉。

【评分标准:意思相近即可,表达流畅即可给满分,有欠缺酌情扣分】

五、写作与表达(50分)

21.写作提示:

题一: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中的事例均源自语文教材,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印象深刻。材料的关键词是“成长”,可以从成长的经历、体验、感悟和收获等方面立意,展示对自我、生活、人生的思考和认识。比如:勤奋专一成就人生;不断践行实现梦想;艰难困苦磨炼意志;爱与关怀促人成长等等。写记叙文,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写议论文,要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题二:本题要求根据所提供的语境进行扩写。关键是要分析所提供的语境,找到“自己的未来”这一扩写点,理解“是鹰,你就该搏击长空;是鱼,你就要自在邀游”的内涵,然后着眼于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思考与追求,充分发挥想象,通过具体事件,刻画出未来生活中“快乐充实的自己”。

作文评分等级

等级/项目A内容B表达C书写

一类卷(50-45)切合题意,思想健康,

中心突出,内容充实,

感情真切。

构思巧妙,结构严谨,条

理清楚,语言生动,有文

采。

书写规范、工整、美观,

卷面整洁,格式正确。

二类卷(44-38)切合题意,思想健康,

中心明确,内容充实,

感情真实。

构思合理,条理清楚,

语言较生动,较有文采。

书写较规范、工整,偶有

错别字,格式正确,有少

量涂改。

三类卷(37-30)基本合题意,中心较

明确,内容较具体,

情感尚真实。

结构较完整,条理尚清

楚,语言尚通顺,有少量

病句。

四类卷(29-21)基本合题意,中心尚

明确,内容欠具体。

结构尚完整,有一定条

理,语言欠通顺,病句较

多。

书写涤草,卷面较模糊,

涂改较多,较难辨认。

五类卷(20-11)严重偏题,中心不明

确,内容空洞。

结构混乱,条理不清,语

言不通,语病多。

六类卷(10-0)文不对题或没有中

心,不知所云。

结构混乱,语病严重,文

理不顺,不能成篇。

乱涂乱改,字迹潦草,卷

面极模糊,无法辨认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 …… 又北见燕王曰:“先日公子常约两王之交矣。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 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秦攻魏,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 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注)①孟尝君:即田文,此时在魏国为相。②效:献,呈献。 (1)下列对句中划线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王闻之闻:听说 B. 寡人愿子之行也愿:愿望 C. 燕王尚未许也许:答应 D. 王且何利利:好处 (2)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B.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C.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D.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得知秦国将要攻打魏国的消息,魏王连夜召见孟尝君询问对策。 B. 孟尝君认为,如果有其他诸侯国的救援,魏国就可以得到保全。 C. 起初,燕王以连续两年收成不好和路途遥远为由婉拒救助魏国。 D. 孟尝君提醒燕王,秦王攻占魏国后马上就会组织联军进攻燕国。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 ②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答案】(1)B (2)C (3)D (4)①(1)现在魏王出城门盼望燕军,其它诸侯即使想跋涉几千里来帮助,可以做到吗?②魏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割让土地,将半个魏国(的土地)割让给秦国,秦军一定会离开。 【解析】【分析】(1)B.“寡人愿子之行也”翻译为“寡人希望您能出行游说”,“愿”意思是“希望”。故选B。 (2)“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翻译为“于是为孟尝君发兵八万,战车二百辆,

2020-2021中考语文专题题库∶文言文的综合题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石门阎正衡,字季蓉,少喜读书,所居僻陋,书不可得,从友人假得《文选》并注,读之数月,皆能记。同里某翁家有《史记》,请借不许,请就其家读之又不许。翁所居少薪正衡家有山场请日馈肩薪,乃许之。正衡朝食荷.薪携笔札往读之,且读且写,数月乃毕。苦下县寡陋,复游学长沙,好事者闻其名而访之,皆谢不见。正衡喜抄书,九经、三史、老、庄、墨子、杜诗等莫不手抄。为文章峭劲雄悍,略如半山老泉①,然不多作。尝曰:“文以达理,理不足则气不充,修辞何为?吾学未至,十年内方当读书,四十后乃谋著作耳。” (节选自《清代名人轶事》)(注)①半山老泉:“半山”“老泉”分别是王安石、苏洵的号。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媵人持汤.沃灌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3)请借不许. (4)正衡朝食荷.薪携笔札往读之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 ..的一项是() A.翁所居少薪正衡/家有山场请/日馈肩薪 B.翁所居少薪/正衡家有山场/请日馈肩薪 C.翁所居少薪/正衡家有山场请/日馈肩薪 D.翁所居少薪正衡/家有山场/请日馈肩薪 27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十年内方当读书,四十后乃谋著作耳。 4.甲乙两文都表现人物的勤奋好学,但写法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 1.(1)热水(2)破(3)答应,同意(4)肩负,扛 2.B 3.(1)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2)十年以内正应该读书,四十年后才考虑写文章罢了。 4.甲文先写自然环境的严酷,再写物质条件的匮乏,与同舍生对比,衬托作者的勤奋好

海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海南省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科试题(温馨提示:本卷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0分) 1.将下列文字工整、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米字格内。(2分) 读书启迪智慧信心铸就未来 2.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6分) 西沙群岛位于海南岛东南约180海里处,像一颗颗美丽的珍珠,镶.嵌在碧波万顷的 ng剔透;海面像一块巨大的深蓝色的绸缎 南海上。美丽的西沙,海水清澈.幽蓝、晶yí  随风摆动;海底是一个神秘世界,一丛丛、一簇簇的珊瑚像盛开的鲜花:金黄、雪白、鲜 地浮想联翩,②( A. 忘 A.五彩缤纷 B.五花八门)。最让你情不自j ī n 红??①( 乎所以 B. 流连忘返)的是西沙日落的美景。傍晚,红彤彤的晚霞铺满半边天,海水鲜红 闪亮,归巢鸟儿的鸣叫声和着轻轻拍岸的涛声传入耳中??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①镶.嵌()②清澈.()③晶yí ng剔透④情不自j ī n (2)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写在横线上。(2分)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在海南众多的旅游景点中,内地游客尤其特别喜欢三亚的大东海。 B.琼中女子足球队代表中国参加“哥德堡杯”青年足球锦标赛并夺得冠军。 C.为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前进中学开展了“国学经典诵读”、“书法进校园”。 D.何贤川是海南省评出的六名“海南乡村道德好青年”中年龄最小的获奖者之一。 4.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它主要承担长征五号火箭、长征七号火箭的发射任务。 ②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建设也给海南国际旅游岛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海南省中考语文真题(含解析)

海南省2016年中考语文真题 (温馨提示: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0分) 1.将下列文字工整、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米字格内。(2分) 读书启迪智慧信心铸就未来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抄写汉字,要做到:准确,即不要抄错字;规范,即笔划要清楚;端正,即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在格中的位置要正确;整洁,即不要涂改。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2.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6分) 西沙群岛位于海南岛东南约180海里处,像一颗颗美丽的珍珠,镶.嵌在碧波万顷的南海上。美丽的西沙,海水清澈.幽蓝、晶yí ng剔透;海面像一块巨大的深蓝色的绸缎随风摆动;海底是一个神秘世界,一丛丛、一簇簇的珊瑚像盛开的鲜花:金黄、雪白、鲜红……① (A.五彩缤纷B.五花八门)。最让你情不自j ī n地浮想联翩,② (A.忘乎所以B.流连忘返)的是西沙日落的美景。傍晚,红彤彤的晚霞铺满半边天,海水鲜红闪亮,归巢鸟儿的鸣叫声和着轻轻拍岸的涛声传入耳中……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①镶.嵌()②清澈.()③晶yí ng剔透④情不自j ī n (2)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写在横线上。(2分) 【答案】(1)(4分)①xiāng ②chè ③莹④禁(2)(2分)①A ②B 【解析】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海南省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32篇(2003—2019)

海南省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2003-2019) 2019年 父亲的田园 ①故乡的老宅东边,是我父亲的田园。园中央麦草屋顶的小土屋,是小麻雀的跳跳床。屋后的大杏树枝叶婆娑,蓄满绿荫和鸟鸣。屋东,两棵大桃树粗可合抱,彼此枝叶相接、耳鬓厮磨……每当春风乍暖,花儿们粉墨登场,我的梦也缤纷起来。花瓣飞走,留守枝头的果子一天一个成色,已经秀色可餐了。除了一饱口福,还能换来香喷喷的糖橡皮、好看的花衣裳。靠近篱笆的小杏树,年龄与我相仿,结的杏子又大又圆,染着红晕。摘一颗掰开细品,绵绵软软的,一直甜到心里去… ②果树散居于小屋身边,像一群孩子簇拥着母亲。稍远,是大片的菜地。打记事起,父亲就带着我在园子里忙碌。他刨地前总是先往手心里吐两口唾沫,搓搓两只大手掌,将锄柄高高举起,像是挥舞着一支灵动的画笔,在空中画出一道美丽的彩虹,将锄头深深地锲入那散发着清香的土地……汗水从父亲花白的两鬓间流下来,经过沟壑纵横的脸庞,砸进他脚下新刨起来的土地。他的脚印又大又深,至今仍清晰地印在我的心田。一片地刨完,父亲回到地头,在锄柄上坐下来。我将水壶递过去,他猛喝几口,然后装上一锅烟,用火石打着,边吸边笑呵呵地看着我玩。我的玩具通常是父亲刚刨出来的豆虫或蛹子。蛹子头上有一个弯弯的类似钢笔卡子的东西,我们叫它钢笔蛹。它的尾巴会摇,我说东它就指东,我说西它就指西,通灵似的,非常有趣。逗逗玩玩间,父亲已将地平整,整出崭新的菜畦,开始精心地播种…… ③侍弄园子是父亲驾轻就熟的事情。我喜欢看父亲辛勤劳作的身影。如火骄阳下,他裸着的腰背呈古铜色,搭在肩上的巾常常汗湿得能撑出水来。当嫩绿的蔬菜破土而出,一天一个样地往上窜;当叶子间探头探脑的西瓜长成一颗颗甜蜜的地雷……他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了。 ④园子里的甜水井,是我童年最神秘的所在。父亲不让我到井边去,只有浇园时,我才可以在他的看护下,俯瞰幽深的井水,从中照见自己天真的模样。父亲用力摇着水车,粗粗的拴着许多圆橡胶片的铁链子在齿轮上滚动,一节节潜入水中,再携带着水,从长长的桶子里升上来。喷涌的水,在水车槽子里小流片刻,便欢呼地扑进水道。我光着脚丫和前赴后继的水赛跑,看它欢快地流遍每一个干涸的角落。甜甜的井水,在流淌中一点点交出了自己……甜水井充盈着半个村子大大小小的水缸。每当乡亲们担着吱呀唱歌的水桶来挑水,父亲总是放下手里的活儿,和来人拉一会儿家常。要是有小孩跟着来,父亲便格外高兴,除了摘果子招待,还会让我们在园子里玩个够。 ⑤夏日的夜晚,是农民最休闲的时候;吃完晚饭父亲将草席搬出来,在门口铺开。我躺在上面,用手指数着天上的星星。父亲一边抽旱烟,一边摇着芭蕉扇为我赶蚊子。他是我的风扇和故事篓子,是我的《十万个为什么》。牛郎织女的故事,善恶报应的故事……如清风,飘进我的耳朵。夜深露水下来,好戏才刚刚开场——傍晚抓回来的知了猴,早已各自占据有利位置,倒挂在蚊帐上,开始金蝉脱壳,勇敢地、义无反顾地将这场脱衣秀持续到黎明时分。获得新生的蝉,呈淡绿色,显得那么娇嫩脆弱。它们喘息着,慢慢张开水袖,如闪亮登场的青衣…… ⑥时至今日,田园中的一草一木,父亲劳作的身影,开心的笑容,依然在我的脑海中循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经典及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经典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人有馈一木者,家僮①曰:“留以为梁。”余曰:“木小不堪也。”僮曰:“留以为栋。”余曰:“木大不宜也。”僮笑曰:“木一也,忽病②其大,又病其小。”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 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余曰:“太多矣。”乃尽湿③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余曰:“太少矣。”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 (节选自吕坤《呻吟录》)【注】①僮:未成年的仆人。②病:担心,忧虑。③湿:名词活用作动词,淋湿。(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人有馈一木者馈:________ ②木小不堪也堪:________ ③为余生炭满炉余:________ ④乃尽湿之乃: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 (3)小明性格内向,妈妈常常为此担心。请你从小明的角度,结合这篇文言文内容,给妈妈说几句话,加以劝慰。 【答案】(1)馈赠,赠送;胜任,胜用;我;于是,就 (2)你听我说这个道理,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哪里只是木头才这样呢? (3)示例1: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我性格内向,也一定有我的用武之地。 示例2:正如炉火太大太小都不好,我也会在性格上作一些改变的。 【解析】【分析】⑴①有人送来一根木料。馈,赠送。②木料太小,不能做房梁。堪,能承受。③为我生炉子,装了满炉子炭。余,我。④就都用水浇灭了。乃,就。 ⑵对重点句子的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词语有:宜,合适;岂,难道;句意为:小子,你听我说,物品各有它的用处。岂只是木料呢! ⑶本文通过同一木料“我”的不同评价,告诉了我们的道理是:事物都有它合适的用途。小明性格内向,妈妈大可不必为此担心。不是说内向就是坏事,其实内向的人思维缜密和谨慎,外向的人是发散性的思维,很明显的一点是外向的人是先说话再考虑,内向的人是先考虑再说话。 故答案为:⑴① 馈赠,赠送;② 胜任,胜用;③ 我;④ 于是,就。 ⑵你听我说这个道理,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哪里只是木头才这样呢? ⑶示例1: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我性格内向,也一定有我的用武之地。 示例2:正如炉火太大太小都不好,我也会在性格上作一些改变的。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答题时应注意,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2011海南省中考语文试题

海南省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科试题 一、积累·课本巩固(45分) 1.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xīn()xīn然张开了眼。山(A.朗润B.湿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zuān( )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A.静悄悄B.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节选自朱自清《春》)(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①xīn()xīn然②zuān( )出来 ③涨.()起来④捉几回迷藏.() 答案:①欣。②钻。③zhǎng。④cáng。 (2)根据原文从备选词语中选择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在横线上。(2分) ①山(A.朗润 B.湿润)起来了 ②风(A.静悄悄 B.轻悄悄)的 答案:①A。②B。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学习《背影》这篇课文,使我对父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B.《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和言论的书。 C.让我们一起走进冰心的童年,探索一下她成长的痕迹吧。 D.这篇小说在给我们带来笑声的同时也令我们深思。 答案:D。 3.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②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③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 ④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⑤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⑥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⑵尽力的刺去 A.④⑥⑤③②① B.③⑤①④⑥② C.⑤④③⑥②① D.③①④⑥②⑤ 答案:B。

2020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0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副标题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中华书法往往喻示做人的道理。你希望同桌志存高远,方正质朴,扎实稳重。辨析 下面四种书体的喻意,最适合赠予他的一幅是() A. 隶书 B. 草书 C. 楷书 D. 行书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2.古诗文名句默写。 ______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______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______ 。(《孟子?富贵不能淫》)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即将退休的驻村干部李辉埋头苦干,面对别人“一把年纪,何必拼命”的劝说,他用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______ ,______ ”表明心志。2020年是脱贫攻坚年,心持“______ ,______ ”情怀的优秀共产党员奔赴乡村,为兑现“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而奋斗(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填空)。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5.0分) 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老师,我出彩了吗 潘银璋①教了十八年的中学,突然面对三年级的学生,每天课堂吵闹得像一群小麻雀,真让人束手无策。其实我知道,小孩子嘛,需要鼓励。可这些孩子,我对他们说了无数次“你真棒!”“你真乖!”“你真聪明!”他们夸奖照收,课堂照闹。 ②周三值日,我在走廊行走,听着别班孩子的琅琅书声,像泉水敲击细石,清脆、 灵动;再看看我们班,沉闷,没有生气。走着走着,突然看到墙上挂着的学校办学理念:“人人向上,个个出彩”“你就是那片最独特的叶子”……我眼睛一亮,有了。 ③第二天上课,我给全班同学分享了“人人向上,个个出彩”的理念。我说:“向 上,就是每天都有进步,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出彩,就是每天都在变化,向好的方向改变。班级是一棵大树,如果你能成为一片出彩的叶子,我就奖励你一本老师的散文诗集《心灵的散章》。”教室里像平静的湖面投进了一块石子,泛起了阵阵涟漪,“啪啪啪”,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④效果真的很好,很多同学马上态度就转变了,连平时最调皮的那几个孩子作业也 认真了,坐姿也端正了。班级的大树上长出越来越多独特的叶子,《心灵的散章》也在班级里处处唱响。 ⑤唯独李东,让我很忧心。他像是一片睡着了的叶子,书不会背,听写仍然错一大 片,作业老是不认真,唯一的变化就是坐姿稍微好了一点。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及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 鲁公治国,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①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②不能决,事又寝③。 【注】①颠踬:被东西绊倒。②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③寝:停止。 (1)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 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①固不可彻________ ②子子孙孙无穷匮也________ ③鲁公治国________ ④公犹夷不能决________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惧其不已也其真无马邪 B. 汝心之固公善之 C. 以残年余力以君为长者 D. 而山不加增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②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 (5)【甲】文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移山的目的是“________”。 (6)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答案】(1)筑径通之 / 设栏护之 / 又何忧焉? (2)改变;穷尽;修建;决断或决定

海南省2019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海南省2019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父亲的田园 ①故乡的老宅东边,是我父亲的田园。园中央麦草屋顶的小土屋,是小麻雀的跳跳床。屋后的大杏树枝叶婆娑,蓄满绿荫和鸟鸣。屋东,两棵大桃树粗可合抱,彼此枝叶相接、耳鬓厮磨……每当春风乍暖,花儿们粉墨登场,我的梦也缤纷起来。花瓣飞走,留守枝头的果子一天一个成色,已经秀色可餐了。除了一饱口福,还能换来香喷喷的糖橡皮、好看的花衣裳。靠近篱笆的小杏树,年龄与我相仿,结的杏子又大又圆,染着红晕。摘一颗掰开细品,绵绵软软的,一直甜到心里去… ②果树散居于小屋身边,像一群孩子簇拥着母亲。稍远,是大片的菜地。打记事起,父亲就带着我在园子里忙碌。他刨地前总是先往手心里吐两口唾沫,搓搓两只大手掌,将锄柄高高举起,像是挥舞着一支灵动的画笔,在空中画出一道美丽的彩虹,将锄头深深地锲入那散发着清香的土地……汗水从父亲花白的两鬓间流下来,经过沟壑纵横的脸庞,砸进他脚下新刨起来的土地。他的脚印又大又深,至今仍清晰地印在我的心田。一片地刨完,父亲回到地头,在锄柄上坐下来。我将水壶递过去,他猛喝几口,然后装上一锅烟,用火石打着,边吸边笑呵呵地看着我玩。我的玩具通常是父亲刚刨出来的豆虫或蛹子。蛹子头上有一个弯弯的类似钢笔卡子的东西,我们叫它钢笔蛹。它的尾巴会摇,我说东它就指东,我说西它就指西,通灵似的,非常有趣。逗逗玩玩间,父亲已将地平整,整出崭新的菜畦,开始精心地播种…… ③侍弄园子是父亲驾轻就熟的事情。我喜欢看父亲辛勤劳作的身影。如火骄阳下,他裸着的腰背呈古铜色,搭在肩上的巾常常汗湿得能撑出水来。当嫩绿的蔬菜破土而出,一天一个样地往上窜;当叶子间探头探脑的西瓜长成一颗颗甜蜜的地雷……他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了。 ④园子里的甜水井,是我童年最神秘的所在。父亲不让我到井边去,只有浇园时,我才可以在他的看护下,俯瞰幽深的井水,从中照见自己天真的模样。父亲用力摇着水车,粗粗的拴着许多圆橡胶片的铁链子在齿轮上滚动,一节节潜入水中,再携带着水,从长长的桶子里升上来。喷涌的水,在水车槽子里小流片刻,便欢呼地扑进水道。我光着脚丫和前赴后继的水赛跑,看它欢快地流遍每一个干涸的角落。甜甜的井水,在流淌中一点点交出了自己……甜水井充盈着半个村子大大小小的水缸。每当乡亲们担着吱呀唱歌的水桶来挑水,父亲总是放下手里的活儿,和来人拉一会儿家常。要是有小孩跟着来,父亲便格外高兴,除了摘果子招待,还会让我们在园子里玩个够。 ⑤夏日的夜晚,是农民最休闲的时候;吃完晚饭父亲将草席搬出来,在门口铺开。我躺在上面,用手指数着天上的星星。父亲一边抽旱烟,一边摇着芭蕉扇为我赶蚊子。他是我的风扇和故事篓子,是我的《十万个为什么》。牛郎织女的故事,善恶报应的故事……如清风,飘进我的耳朵。夜深露水下来,好戏才刚刚开场——傍晚抓回来的知了猴,早已各自占据有利位置,倒挂在蚊帐上,开始金蝉脱壳,勇敢地、义无反顾地将这场脱衣秀持续到黎明时分。获得新生的蝉,呈淡绿色,显得那么娇嫩脆弱。它们喘息着,慢慢张开水袖,如闪亮登场的青衣…… ⑥时至今日,田园中的一草一木,父亲劳作的身影,开心的笑容,依然在我的脑海中循环上映。。 ——选自《文苑》2019年第四期,有删改

海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海南省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0分) 1.根据拼音,将相应的汉字工整、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米字格内。(2分)孜孜不juàn持之以héng 2.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4分) 我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kuò)不舍。今天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我盼望诸.(zhě)君和我一同受用! 自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1)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请将其在横线上改正。(2分) ①kuò改为②zhě改为 (2)在文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天生深信B.生平信服 C.天生信服D.生平深信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在演讲比赛中,张丽的演讲抑.扬.顿.挫.、慷慨激昂,赢得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B.语文成绩的提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急功近利,投机取巧是不可取的。 C.新来的王校长豁.然.开.朗.,性格谦和,平易近人,老师和同学们都非常喜欢他。 D.走进“天涯海角”景区,我情.不自.禁.地唱起“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从咿呀学语,到走入学校,再到进入社会,学习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 B.语文课程对于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C.《写字》教材进入海南中小学课堂,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 D.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生活中获取信息,大约85%左右是通过视觉得到的。5.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繁星?春水》是现代女作家冰心创作的诗集。作品仿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形式,抒写了作者的感想和回忆。 B.《水浒传》的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对梁山好汉的赞颂。 这部小说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C.《格列佛游记》中的主人公格列佛是一名外科医生,他广闻博见,先后四次出海,历 经磨难,见识了不同国度的风土人情。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为“诗三百”。分为“风”“雅”“颂” 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关睢》为其中的开首篇。 6.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画线的句子构成排比句。(2分)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 …… 又北见燕王曰:“先日公子常约两王之交矣。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 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秦攻魏,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 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注)①孟尝君:即田文,此时在魏国为相。②效:献,呈献。 (1)下列对句中划线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王闻之闻:听说 B. 寡人愿子之行也愿:愿望 C. 燕王尚未许也许:答应 D. 王且何利利:好处 (2)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B.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C.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D.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得知秦国将要攻打魏国的消息,魏王连夜召见孟尝君询问对策。 B. 孟尝君认为,如果有其他诸侯国的救援,魏国就可以得到保全。 C. 起初,燕王以连续两年收成不好和路途遥远为由婉拒救助魏国。 D. 孟尝君提醒燕王,秦王攻占魏国后马上就会组织联军进攻燕国。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 ②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答案】(1)B (2)C (3)D (4)①(1)现在魏王出城门盼望燕军,其它诸侯即使想跋涉几千里来帮助,可以做到吗?②魏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割让土地,将半个魏国(的土地)割让给秦国,秦军一定会离开。 【解析】【分析】(1)B.“寡人愿子之行也”翻译为“寡人希望您能出行游说”,“愿”意思是“希望”。故选B。 (2)“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翻译为“于是为孟尝君发兵八万,战车二百辆,

2020年海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0年海南省中考语文模拟考试 及答案 (温馨提示: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0分) 1.根据拼音,将相应的汉字工整、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米字格内。(2分) 中流dǐ柱随声附hè 2.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6分) 小屋①(A、粗制滥造 B、偷工减料)出自一个农村木匠之手,而不是由古希腊的能工巧匠建造起来的。架在小窗上方的横梁──小眼睛上方的额头,倒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树柴。皮肤②(A、玉骨冰肌 B、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在四方脸中间,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拳头打塌了的样子。在乱蓬蓬的头发后面,怎么也遮不住那对难看的招风耳。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qí岖、平yōng,甚至粗鄙.。(节选自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①粗糙.()②粗鄙.()③qí岖④平yōng (2)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写在横线上。(2 分) ①②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西沙群岛像一颗颗美丽的珍珠,镶嵌在碧波万顷的南海上。

B.海南的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每到这个季节就会有大批的中外游客慕名而来。 C.现阶段,我们中学生必须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 D.海南省委、省政府实施“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生态立省”。 4.下列句子出自《光明日报》(2017年4月5日)中《高高的树上结槟榔》一文,请你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 分)①在古印度诗人马可的作品里,记载了印度讫哩史那王所率领的士兵嚼食槟榔的情景②当时印度人称槟榔为Gouvka,③人类嚼槟榔的历史大约可追溯到公元前900年。④嚼槟榔的习俗很快普及到亚洲热带地区。 A.①④③② B.③①②④ C.④①③② D.④③①② 5.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简称《国策》,为国别体史书,由汉代刘向整理改编而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B.《左传》相传为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所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它记事详备、文辞优美,《曹刿论战》就是其中的名篇。 C.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藤野先生、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D.小说《格列佛游记》充满了奇异的想象和童话色彩,格列佛和慧骃之间的对话成了对“人类”社会无情的鞭笞。 6.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画线的句子构成排比句。(2分) 我爱海南。爱她的高山巍峨,气势雄伟;爱她的大海汹涌,雄浑博大;,。

2011年海南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1年海南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2-03-24 16:49:00) 转载▼ 分类:语文家园 标签: 中考试题 教育 海南省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课本巩固(45分) 1.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xīn()xīn然张开了眼。山(A.朗润B.湿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zuān()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A.静悄悄B.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节选自朱自清《春》)(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①xīn()xīn然②zuān( )出来 ③涨()起来④捉几回迷藏() (2)根据原文从备选词语中选择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在横线上。(2分) ①山(A.朗润B.湿润)起来了 ②风(A.静悄悄B.轻悄悄)的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学习《背影》这篇课文,使我对父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B.《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和言论的书。 C.让我们一起走进冰心的童年,探索一下她成长的痕迹吧。 D.这篇小说在给我们带来笑声的同时也令我们深思。 3.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②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③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 ④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⑤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⑥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⑵尽力的刺去 A.④⑥⑤③②①B.③⑤①④⑥②C.⑤④③⑥②①D.③①④⑥②⑤4.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长篇小说。 B.《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讲述的是保尔?柯察金三岁到十岁时的故事。 C.《范进中举》这篇小说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的形象。 D.《水浒传》中黑旋风李逵拳打镇关西,体现了他嫉恶如仇,粗中有细的性格特征。 5.《藤野先生》一文中,夜深人静时,鲁迅面对着挂在东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与恩师已阔别20年了,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先生说。你觉得他会说些什么呢?请写出他想说的话。

南通市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

南通市历年中考文言文真题 【2009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8分) 赵普独相凡十年……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何?”普曰:“刑 以惩恶,赏以酬功。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帝弗听,起,普随之。帝入宫,普立于宫门, 良久不去.,帝竟从其请。一日,大宴,雨骤至,良久不止,帝怒形于色.,左右皆震恐。普因言:“外间百姓正望.雨, 于大宴何损!不过沾湿供帐乐衣耳,百姓得雨,各欢喜作乐,适当其时,乞令乐官就雨中奏技。”帝大悦,终宴。(选自《续 资治通鉴·卷七》) 16.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4分) ①朕不与迁官②良久不止 17.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帝素嫌其人()②良久不去()③帝怒形于色()④外间百姓正望雨()18.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刑以惩恶 A.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C.诚宜开 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1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①帝竟从其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左右皆震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课文《赵普》中说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请根据上文回答:赵普这种胸怀天下的精神体现在哪两 个方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严母教读》),完成16-20题。(18分) 记母教铨①时,组绣纺绩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②,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 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 ”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诸姨尝谓母曰:“妹一儿也,何苦乃尔?”对曰:“子众,可矣;儿一,不肖,妹何托焉!”(选自《鸣机夜课图记》)【注释】①铨:蒋士铨,清代诗人。②夏楚:这里是责打的意思。 16.用斜线(/)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4分) ①拥被覆双足②妹何托焉 17.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①毕陈.左右()②儿怠.,则少加夏 楚()③至.夜分()④诸姨尝.谓母曰() 1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①令铨坐膝下读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铨张目视母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简要阐述文中母亲两次流泪的不同原因。(2分) 第一次流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流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母亲的教子方式,你是否认同?谈谈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6分) 虹 世传虹能入溪涧饮水,信然。熙宁中,予使.契丹,至其极北黑水境永安山下卓帐①。是时新雨霁,见虹下帐前涧中。予与 同职扣涧观之,虹两头皆垂涧中。使人过涧,隔虹对立,相去.数丈,中间如隔绡縠⑦。自西望东则见,盖夕虹也。立涧之 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久之,稍稍正东,逾.山而去。次日行一程,又复见之。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①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注】①拏,又作“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大雪三日________ 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选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下雪;勉强;尽力 (2)①我划着一艘小船,裹着细毛皮衣,围着炉火,独自前往湖心亭赏雪。②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 (3)使用白描手法。作者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等简练单纯的文字,寥寥几笔,不加烘托渲染地勾勒出一幅素洁淡雅、万籁无声的西湖雪景图,也写出人景相融的美妙意境。 (4)作者在天寒地冻、西湖人迹罕至的情况下仍独往湖心亭看雪,表现出他痴迷山水、不随流俗的生活情趣。 【解析】【分析】(1)结合句意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注意“雪”属于词类活用。 (2)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① 拏:通“桡”,撑(船)。毳衣:细毛皮衣。故此句可以翻译为:我划着一艘小船,裹着细毛皮衣,围着炉火,独自前往湖心亭赏雪。② 焉得,哪能。更,还。故此句可以翻译为: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 (3)结合这句话的内容分析,这句话作者描写雪景,他不是用非常优美、形象的语言进行描绘,而是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词就是数词加量词,没有色彩,没有形象,语言非常简洁,不加渲染,但却勾勒出一幅素洁淡雅、万籁无声的西湖雪景图,也写出人景相融的美妙意境。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当时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作者却独往湖心亭看雪,如

海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海南省2013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科试题 (温馨提示: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0分) 1.请将下面的诗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米字格中。(2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下列句子中,有三个选项的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不正确,请指出并改正。(3分) A.他们讲究亭台杆(xuān)榭的布局。 B.渐进故乡时,天气又阴晦(huǐ)了。 C.屠户横批了衣服,腆(tiǎn)着肚子去了。 D.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晕(yùn)酿。 3.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它们在大海上,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到大海深处。 A.飞跃掩埋 B.飞窜掩藏 C.飞跃掩藏 D.飞窜掩埋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 ) (2分) 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 ....的,笑着,走着。 B.花香鸟语,草长莺飞 ....,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C.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 ....的日子。 D.“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熟能生 ...巧.。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国际旅游岛”改善了海南的知名度。 B.他踌躇了一会,决定终于还是自己送我去。 C.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D.经过讨论,学校团委会作出了同意张华等五位同学加入共青团。 6.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句。(2分) 感谢父母,是他们给我健全的体魄;感谢老师,是他们给我丰富的知识;

7.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有误 ..的一项是( ) (2分) A.《水浒传》中,为了“打开危险路”“杀尽不平人”,不顾朝廷法度,佛门清规,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的人叫李逵,绰号“花和尚”。 B.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就当时形势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力图振兴蜀汉,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 C.保尔·柯察金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他为理想而顽强奋斗的精神鼓舞了千千万万的读者。 D.《鲁宾逊漂流记》是一部成功的现实主义小说,主人公鲁宾逊因此成为欧洲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他的名字,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 8.阅读下面材料,写一则通知。(5分) 向阳中学定于2013年6月29日上午9:00—11:00在学校小礼堂召开初一、初二年级家长会,传达省教育厅关于暑期学生安全教育的文件精神,同时汇报学生本学期在校的综合情况。请你以学校的名义于今日拟写一则通知,请家长按时参加会议。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默写(8分) 9. (1),不亦乐乎?(《论语》) (2) 感时花溅泪,。(杜甫《春望》) (3)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4)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蒹葭》) (5),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6) 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