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传感器

光纤传感器
光纤传感器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光纤传感器

光纤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电绝缘性能好、抗电磁干扰、光路可弯曲、便于使用线遥测、耐腐蚀、耐高温、体积小、质量轻等优点,可广泛用于位移、速度、加速度、压力、漏寓、液位、流量、水声、电流、磁场、放射性射线等物理量的测量,在制造业、军事、航天、航空、航海和其他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光纤传感器是一种将被测对象那个的状态转变为可测的光信号的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将光源入射的光束经由光纤送入调制器,在调制器内与外界参数的相互作用,使光的光学性质,如光的强度、波长、频率、相位、偏振态等发生变化,成为被调制的光信号,再经过光纤送入光器件、经解调器后获得被测参数。在整个过程中光束经由光纤导入,经过调制器后再射出。其中光纤的作用首先是传输光束,其次是起到光调制器的作用。

二、光纤传感器的应用

激光多普勒光纤流速测量系统

设激光光源频率为0f 经分束器分成两束光,其中被声光调制器调制成频率为01f f -的一束光射入探测器中,另一束频率为0f 的光经

光纤射到被测物体流中。例如当血液里的红血球以速度v 运动时,根据多普勒效应,其反射光的光谱产生频率为0f f ±?的光,他与01f f -的光在光电探测器中混频后,形成1f f ±?的振荡信号,通过测量f ?便可

以换算出血流速度v 。声光调制频率一般取40z MH 。在频率分析仪上

除有40z MH 的调整频率的一个峰外还有移动的f ?次峰,根据次峰可以确定血流等流体的速度。

光纤传感器涡轮流量计

涡轮流量计通过内磁式传感器检测涡轮的转速而实现流量测量,是一种广泛的流量测量仪表。随着光纤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可以将反射型光纤传感器与传统的涡轮流量测量原理相结合,制造出具有双光纤传感器的涡轮流量计。与传统的内磁式涡轮流量计相比,光纤传感器涡轮流量计具备正反流量测量的性能。在检测原理上,光纤传感器克服了由内磁式传感器的磁性引力带来的影响,有效地扩大了涡轮流量计的量程比。光纤传感器涡轮流量计就是对涡轮流量进行改进,使其叶片端面适宜反射光线,利用反射型光纤传感器及光电转换电路检测涡轮叶片的旋转,从而测量出流量的。反射型光纤传感器一般采用多模玻璃光纤,单根芯纤的直径为200m μ,孔径为0.3m 。反射型光纤传感

器由两根光纤组成,包括光纤发射和光纤接收,检测端固化在一铝合金护套内,可替代内磁式传感器安装在涡轮流量计上。为了提高反射型光纤传感器的信噪比,保证接收反射信号的分辨率,光电转换器中的光源发射电路设计为10~12

z

kH的调制光输出,通过发射纤经涡轮叶片反射从接收纤接收调制光的反射信号,经滤波后转换为流量脉冲信

号,信号的响应时间小于0.2

ms ,检测范围为1

mm

传统的内磁式传感器受其结构限制只能检测叶片的转速。反射型光纤传感器的体积较小,若将两个反射型光纤传感器并列装配在涡轮流量计上,这样两个传感器可检测同一涡轮叶片不同位置的反射信号,而两个传感器信号互不干扰。若传感器输出

01

f信号和02f信号经相位鉴别电路后可输出流量计的正向流动计量信号和反向流动计量信号。由于光纤传感器不存在内磁式传感器在低流速时与涡轮叶片产生磁阻而引起的误差,也克服了内磁式传感器在高流量区信号产生饱和的问题,其调制光参数还可以随总体设计的要求而变化,从而为涡

轮的设计创造了方便条件。另外,光纤传感器具有防爆、无电气信号直接与流量计接触的特点,因而事宜煤气、轻质油料等透明介质的流量测量。

光纤用在温度测量中,根据其调制原理分为相干型和非相干型。在相干型中,有偏振干涉、分布式温度传感器等;在非相干型中,有辐射式温度计、半导体吸收式温度计和荧光温度计等。光辐射温度传感器属于被动式温度测量,即无需光源,其测量原理是黑体辐射定律。单波长测温是被测辐射热能由探头中的物镜会聚,经滤色镜限制工作光谱范围后,将光经光纤送到探测器,由探测器吧光强信号变成电信号,再经线性化、U/I转换、A/D转换,就可由数字仪器读出温度。光纤辐射温度传感器为非接触测量,可用于瞬时高温测量,且响应快,在冶炼、窖炉、高频淬火、涡轮发电机、电站、油库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光纤位移或压力传感器,它主要由两块波形板、一根多模光纤组成。其中一块波形板是活动板,另一块是固定板。波形板一般采用尼龙、有机玻璃等非金属材料制成。一根多模光纤从一对波形板之间通过,当活动板受到位移或压力作用时,多模光纤就会发生微弯曲,引起的传播光的光能散射损耗。当活动板受到位移或压力增大时,引起

的传播光的散射损耗就小,光纤芯模的输出光强度就大;反之光纤芯模的输出光强度就小。光纤位移或压力传感器表明了光纤弯曲对传播光的影响。通过检测光纤芯模的透射光强,可以测量位移或压力的大小。

Y 型光纤微位移传感器,它是由Y 型光纤微位移传感器、光电二极管、放大器、比较器、A/D 转换器等组成。其中,Y 型光纤微位移传感器由光源入射光纤、接收光纤、包层组成。一根光纤表示入射光线,另一根表示反射光线。测量时光纤的轴线与被测面保持垂直状态,控制与被测面的反射面的位移在4mm 之间。光电二极管将接收光

纤的光强信号转化成电流信号,通过1IC 运放实现I/U 变换,使反射

光转换成电压输出,然后经2IC 运放进行电压放大,经R/C 进行无源

滤波,一路送入MC1433A/D 转换器,测量显示输出;另一路经3IC 缓冲后经VD 、CM 、4IC 组成的峰值保持器后,送入5IC 电压比较器中,当2IC 达到最大输出电压时,电容CM 被充电,经5IC 比较器输出后,发光二极管LED 点亮,表示报警信号。发光二极管的亮与灭表示测量的微位移的远近。

采用光纤可构成光纤式光电开关,包括遮断型、反射型、反射镜反射型三种。光纤式光电开关可用于电路板标志的检测,当光纤发出的光穿过标志孔时,若无反射,说明电路板方向放置位置正确。遮断

式光纤式光电开关可用来测量集成IC引脚的好坏。

光纤传感器基础实验

光纤传感器基础实验 王帅 (哈尔滨工程大学13-3班75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1) 摘要:光纤传感实验仪开发研制的目的是将光纤传感这一现代技术进行广泛的普及和渗透。了解光纤传感仪试验仪的基本构造和原理,学习和掌握其正确使用方法;了解光纤端光场的径向分布和轴向分布的特点;定量了解一种光纤的纤端光场的径向分布和轴向分布;学习掌握最基本的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原理。通过对光纤接受端电压的测量,可以间接测量光纤端轴向和径向的光场强度的分布。 关键词:光纤传感器;轴向;径向;光强分布 Optical Fiber Sensor Based Experiment Wang shuai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arbin,150001,Chnia)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fiber optic sensing experimental kits is to make this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Understanding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principle of fiber optic sensing experimental kits,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correct using method; Understand the radial and ax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of the fiber end; Learning to master the basic principle of optical fiber displacement sensor. By measuring the voltage of the optical fiber acceptting, optical fiber end light field intensity distribution of the axial and radial can be measured indirectly. Key words:fiber optic sensing experimental kits;axial; radial; light intensity distribution 0 引言 光纤传感实验仪是由多种形式的光纤传感器组成,是集教学和实验于一体的传感测量系统。它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切换方便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在实验过程中,我们用光纤传感实验仪构成反射式光纤微位移传感器,可用于测量多种可转换成位移的物理量。 1 实验原理 1.1光在光纤中传输的原理 光在光纤中的传输依据是光学中的全反射定律。普通石英光纤的结构包括纤芯、包层和

光纤传感器

光纤传感器 ①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光纤传感器通过光导纤维把输入变量转换成调制的光信号。光纤传感器的测量原理有两种。 (1) 物性型光纤传感器原理 物性型光纤传感器是利用光纤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将输入物理量变换为调制的光信号。其工作原理基于光纤的光调制效应,即光纤在外界环境因素,如温度、压力、电场、磁场等等改变时,其传光特性,如相位与光强,会发生变化的现象。因此,如果能测出通过光纤的光相位、光强变化,就可以知道被测物理量的变化。 这类传感器又被称为敏感元件型或功能型光纤传感器。 激光器的点光源光束扩散为平行波,经分光器分为两路,一为基准光路,另一为测量光路。外界参数(温度、压力、振动等)引起光纤长度的变化和相位的光相位变化,从而产生不同数量的干涉条纹,对它的模向移 动进行计数,就可测量温度或压力等。 图1 物性型光纤传感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2) 结构型光纤传感器原理 结构型光纤传感器是由光检测元件(敏感元件)与光纤传输回路及测量电路所组成的测量系统。其中光纤仅作为光的传播媒质,所以又称为传光型或非功能型光纤传感器。 图2 结构型光纤传感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3) 拾光型光纤传感器原理 用光纤作为探头,接收由被测对象辐射的光或被其反射、散射的光。其典型例子如光纤激光 多普勒速度计、辐射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等。 图3 拾光型光纤传感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②光纤传感器的优点 与传统的各类传感器相比,光纤传感器用光作为敏感信息的载体,用光纤作为传递敏感信息的媒质,具有光纤及光学测量的特点,有一系列独特的优点。 (1) 电绝缘性能好。 (2) 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3) 非侵入性。 (4) 高灵敏度。 (5) 容易实现对被测信号的远距离监控。 (6) 耐腐蚀,防爆。 (7) 光路有可挠曲性,便于与计算机联接。 (8) 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耗电少等。

国内外光纤传感器的发展现状

国内外光纤传感器的发展现状 2011-6-29 8:25:44 讯石光通讯咨询网作者:iccsz 摘要:本文将分析光纤传感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主要介绍了两方面的情况:光纤传感器原理性研究的发展现状和光纤传感器产品的应用与开发的现状。 本文将分析光纤传感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主要介绍了两方面的情况:光纤传感器原理性研究的发展现状和光纤传感器产品的应用与开发的现状。前者报道了光纤光栅、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以及光纤传感网的发展,这些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后者介绍了光层析成像技术、智能材料、光纤陀螺及惯性导航系统、工业工程类传感器(其中包括电力工业用高电压、大电流传感器,利用光纤的弹光效应和FBG器件的应力传感器等)。最后介绍了新型光纤材料与器件、氟化物玻璃光纤,碳涂覆光纤、以及正在研究中的蜂窝型波导光纤、液晶光纤等。 一、引言 随着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技术和光时分复用OTDR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光纤通信技术正向着超高速、大容量通信系统的方向发展,并且逐步向全光网络演进。在光通信迅猛发展的带动下,光纤传感器作为传感器家族中年轻的一员,以其在抗电磁干扰、轻巧、灵敏度等方面独一无二的优势,已迅速成长为年成交额超过10亿美金,并预计将于2010年拥有超过50亿美金市场的产业。每年由美国光学工程师学会(OSA)主办的光纤传感国际会议(OFS)及时报道着光纤传感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对光纤传感及其相应技术进行有益的研讨。 当前,世界上光纤传感领域的发展可分为两大方向:原理性研究与应用开发。随着光纤技术的日趋成熟,对光纤传感器实用化的开发成为整个领域发展的热点和关键。由于光纤传感技术并未如光纤通信技术那样迅速地获得产业化,许多关键技术仍然停留在实验室样机阶段,距商业化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光纤传感技术的原理性研究仍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由于很多光纤传感器的开发是以取代当前已相当成熟,可靠性和成本已得到公认,并已经被广泛采用的传统机电传感系统为目的,所以尽管这些光纤传感器具有如电磁绝缘、高灵敏度、易复用等诸多优势,其市场渗透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可想而知的。而那些具有前所未有全新功能的光纤传感器则在竞争中占有明显优势,FBG和其它的光栅类传感器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当前的原理性研究热点集中于光纤光栅(FBG和LPG)型传感器和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两大板块。 FBG型光纤传感器自发明之日起,已走过了原理性研究和实验论证的百家争鸣阶段。目前成熟的FBG制作工艺已可形成小批量生产能力,而研究的焦点也转向解决高精度应用,完善解调和复用技术,以及降低成本等几个方向上。另一方面,由于光纤传感器具有将传输与传感媒质合而为一的特性,使得沿布设路径上的光纤可全部成为敏感元件,因此,分布式传感成为光纤传感器与生俱来的优点。 对于光纤传感技术的应用研究主要有以下四大类:光(纤)层析成像技术(OCT,OPT)、智能材料(SMART MATERIALS)、光纤陀螺与惯导系统(IFOG,IMIU )和常规工业工程传感器。另外,由于光纤通信市场需求的带动以及传感技术的特殊要求,新型器件和特种光纤的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 目前,我国的光纤传感器研究大多数集中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仍然未完成由实验室向产品化的过渡。其中,比较成熟的技术包括:清华大学光纤传感中心与总后合作研制开发的光纤油罐液位与温度测量系统,已经安装运行数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总装合作研制的光纤陀螺系统,目前指标为0.2°/hr ;中国计量学院研制的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已有产品报道;华中理工大学与广东某公司联合研制的强电压、大电流传感系统。此外,在广东、深圳等地,还建立了许多光纤无源器件生产厂

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

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基本原理 本实验采用的是传光型光纤,它由两束光纤混合后,组成Y型光纤,半园分布即双D型一束光纤端部与光源相接发射光束,另一束端部与光电转换器相接接收光束。两光束混合后的端部是工作端亦称探头,它与被测体相距X,由光源发出的光纤传到端部出射后再经被测体反射回来,另一束光纤接收光信号由光电转换器转换成电量,而光电转换器转换的电量大小与间距X有关,因此可用于测量位移。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 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实验模板、数显单元、测微头、直流源、反射面。 四、实验步骤 1、根据图1-6安装光纤位移传感器,二束光纤插入实验板上的座孔上。其内部已和发光管D及光电转换管T 相接。 图1-6光纤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2、将光纤实验模板输出端V O1与数显单元相连,见图1-7。 图1-7光纤传感器位移实验接线图 2、调节测微头,使探头与反射面圆平板接触。 3、实验模板接入±15V电源,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调R W、使数显表显示为零。 4、旋转测微头,被测体离开探头,每隔0.1mm读出数显表值,将其填入表1-4。 表1-4光纤位移传感器输出电压与位移数据 5、根据表9-1数据,作光纤位移传感器的位移特性,计算在量程1mm时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 五、实验数据处理 1、实验数据:

2、光纤传感器位移与输出电压特性曲线: 3、1mm时的灵敏度与非线性误差:

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的直线为: 灵敏度为0.1458V/mm 在0.45mm处取最大相对误差为:0.07V 非线性误差为: 六、思考题 光纤位移传感器测位移时对被测体的表面有些什么要求? 答:表面要干净没有污点,而且光洁度要好;再因为一定要可以反射光,因此一定不能出现黑色表面的情况。

传感器测速实验报告(第一组)

传感器测速实验报告 院系: 班级: 、 小组: 组员: 日期:2013年4月20日

实验二十霍尔转速传感器测速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霍尔转速传感器的应用。 二、基本原理 利用霍尔效应表达式:U H=K H IB,当被测圆盘上装有N只磁性体时,圆盘每转一周磁场就变化N次。每转一周霍尔电势就同频率相应变化,输出电势通过放大、整形和计数电路就可以测量被测旋转物的转速。 本实验采用3144E开关型霍尔传感器,当转盘上的磁钢转到传感器正下方时,传感器输出低电平,反之输出高电平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 霍尔转速传感器、直流电源+5V,转动源2~24V、转动源电源、转速测量部分。 四、实验步骤 1、根据下图所示,将霍尔转速传感器装于转动源的传感器调节支架上,调节探头对准转盘内的磁钢。 图9-1 霍尔转速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2、将+15V直流电源加于霍尔转速器的电源输入端,红(+)、黑( ),不能接错。 3、将霍尔传感器的输出端插入数显单元F,用来测它的转速。 4、将转速调解中的转速电源引到转动源的电源插孔。 5、将数显表上的转速/频率表波段开关拨到转速档,此时数显表指示电机的转速。 6、调节电压使转速变化,观察数显表转速显示的变化,并记录此刻的转速值。

五、实验结果分析与处理 1、记录频率计输出频率数值如下表所示: 电压(V) 4 5 8 10 15 20 转速(转/分)0 544 930 1245 1810 2264 由以上数据可得:电压的值越大,电机的转速就越快。 六、思考题 1、利用霍尔元件测转速,在测量上是否有所限制? 答:有,测量速度不能过慢,因为磁感应强度发生变化的周期过长,大于读取脉冲信号的电路的工作周期,就会导致计数错误。 2、本实验装置上用了十二只磁钢,能否只用一只磁钢? 答:如果霍尔是单极的,可以只用一只磁钢,但可靠性和精度会差一些;如果霍尔 是双极的,那么必须要有一组分别为n/s极的磁钢去开启关断它,那么至少要两只磁钢。

光纤传感器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光纤传感器 实验目的: 掌握干涉原理,自行制作光线干涉仪,使用它对某些物理量进行测量, 加深对光纤传感理论的理解,以受到光纤技术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实验仪器: 激光器及电源,光纤夹具,光纤剥线钳,宝石刀,激光功率计,五位调 整架,显微镜,光纤传感实验仪,CCD及显示器,等等 实验原理:(见预习报告) 实验数据: 1.光纤传感实验(室温:24.1℃) (1)升温过程 (2)降温过程

2.测量光纤的耦合效率 在光波长为633nm条件下,测得光功率计最大读数为712.3nw。数据处理: 一.测量光纤的耦合效率 在λ=633nW,光的输出功率P1=2mW情况下。在调节过程中测得最大 输出功率P2=712.3nW 代入耦合效率η的计算公式: 3.56×10-4 二.光纤传感实验 1.升温时 利用Origin作出拟合图像如下: B 温度/℃由上图可看出k=5.49±0.06

根据光纤温度灵敏度的计算公式,由于每移动一个条纹相位改变 2π,则 Δφ=2π×m (m 为移动的条纹数) 故灵敏度即为 因l=29.0cm 故其灵敏度为±1.30)rad/℃ 2.降温时 利用Origin 作出拟合图像如下: -40 -20 A B 由上图可看出k=7.45±0.11 同上: 条纹数 温度/℃

灵敏度为 因l=29.0cm 故其灵敏度为±2.38)rad/℃ 由上述数据可看出,升温时与降温时灵敏度数据相差较大,这是因为在升温时温度变化较快,且仪表读数有滞后,所以测出数据较不准确,在降温时测出的数据是比较准确的。 思考题: 1.能否不用分束器做实验?替代方案是什么? 答:可以,只要用两个相同的相干波波源分别照射光纤即可,这样也可造成光的干涉。 2.温度改变1℃时,条纹的移动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 (1)与光纤的温度灵敏度有关 (2)与光纤置于温度场的长度有关 3.实验中不可用ccd是否能有办法看到干涉条纹?替代方案是什么? 答:可以。可以用透镜将干涉条纹成像在光电探测器上进行测量。 实验小结: 1.光纤的功能层非常脆弱,光纤剥离过程中要使力均匀,不可用力过猛, 否则易造成光纤的断裂,必要时可分段进行剥离。 2.使用宝石刀进行切割时,要轻轻划一下,再将光纤弹断,直接切断会 造成光纤断面不平滑,导致测出的光纤耦合系数较低。 3.光纤传感实验时记录移动的条纹数时可自行在显示器上寻找参照点, 保证记录的准确即可。

光纤位移传感器静态动态实验

光纤位移传感器静态和动态实验 【教学目的】 1.了解光纤传输的基本原理。 2.了解反射式光纤传感器的原理、结构、性能。 3.学习用光纤传感器进行相关物理量的测量。 【教学重点】 1.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反射式光纤传感器的输出特性曲线。 【教学内容】 光纤传感器是以光学技术为基础,将被敏感的状态以光信号形式取出。光信号不仅人能直接感知,而且,利用半导体二极管诸如光电二极管、雪崩光电二极管、发光二极管之类的小型而简单的元件很容易进行光电、电光转换,所以易与高度发展的电子装置匹配,这是光纤传感器的突出优点。此外,由于光纤不仅是敏感元件而且也是一种优良的低损耗传输线,因此不必考虑测量仪器和被测物体的相对位置,从而特别适用于电子传感器等不太适用的地方。 与其它机械量相比,位移是既容易检测又容易获得高精度的检测量,所以测量中常采用将被测对象的机械量转换成位移来检测的方法。例如将压力转换成膜的位移,将加速度转换成重物位移等;而且这种方法结构简单,所以位移传感器是机械量传感器中的基本传感器。光纤位移传感器有强度型和干涉型两大类,本实验所用传感器为反射式强度型光纤传感器。反射式强度型光纤传感器具有原理简单、设计灵活、价格低廉等特点,并已在许多物理量(如位移、压力、振动、表面粗糙度等)的测量中获得成功应用。这种位移传感器在小的测量范围内能进行高速位移测量,它具有非接触、探头小、频响高、线性度好等特点。 一、实验原理 1)光导纤维与光纤传感器的一般原理 图1光纤的基本结构

光导纤维是利用光的完全内反射原理传输光波的一种介质。如图1所示,它是由高折射率的纤芯和包层所组成。包层的折射率小于纤芯的折射率,直径大致为0.1mm~0.2mm。当光线通过端面透入纤芯,在到达与包层的交界面时,由于光线的完全内反射,光线反射回纤芯层。这样经过不断的反射,光线就能沿着纤芯向前传播。 由于外界因素(如温度、压力、电场、磁场、振动等)对光纤的作用,引起光波特性参量(如振幅、相位、偏振态等)发生变化。因此人们只要测出这些参量随外界因素的变化关系,就可以通过光特性参量的变化来检测外界因素的变化,这就是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2)反射式位移传感器的结构原理 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是一种传输型光纤传感器。其原理如图2所示:光纤采用Y型结构,两束光纤一端合并在一起组成光纤探头,另一端分为两支,分别作为光源光纤和接收光纤。光从光源耦合到光源光纤,通过光纤传输,射向反射片,再被反射到接收光纤,最后由光电转换器接收,转换器接受到的光源与反射体表面性质、反射体到光纤探头距离有关。当反射表面位置确定后,接收到的反射光光强随光纤探头到反射体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显然,当光纤探头紧贴反射片时,接收器接收到的光强为零。随着光纤探头离反射面距离的增加,接收到的光强逐渐增加,到达最大值点后又随两者的距离增加而减小。图3所示就是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特性曲线,利用这条特性曲线可以通过对光强的检测得到位移量。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是一种非接触式测量,具有探头小,响应速度快,测量线性化(在小位移范围内)等优点,可在小位移范围内进行高速位移检测。 图2反射式位移传感器原理 图3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特性

光纤传感技术

光纤传感器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学生:王超 学号:1049721103105 专业:物理电子学 光在传输过程中,光纤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温度、压力等,从而导致传输光的强度、相位、频率、偏振态等光波量发生变化,通过监测这些量的变化可以获得相应的物理量,这就是光纤传感技术。该技术是随着光纤及通信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崭新技术。密集波分复用D W D M 技术、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 技术和光时分复用OTDR 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使得光纤传感技术以其在抗电磁干扰、轻巧、灵敏度等方面独一无二的优势,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各种光纤传感器系统层出不穷。 光纤传感器系统的原理 由于光纤不仅作为光波的传播介质,而且光波在光纤中传播时,光波的特征参量( 振幅、相位、偏振、波长等) 会因外界因素(温度、压力、应变、电场、位移等)间接或直接的发生变化,从而可将光纤用作传感元件探测物理量。根据光纤在传感器中的作用,光纤传感器可分为功能型、非功能型、拾光型三大类。 1、功能型光纤传感器中光纤不仅作为导光介质也是敏感元件,光在光纤内受到被测量物理量的调制。它的特点是结构紧凑、灵敏度高,但它须用特殊光纤和先进的检测技术,因此成本高。光纤陀螺即是典型的功能型光纤传感器。 2、非功能型光纤传感器中光纤仅起导光作用,光照到非光纤型敏感元件上受被测量物理量调制。因其无需特殊光纤及特殊技术,易实现、成本低,但灵敏度也相应较低,常用于灵敏度要求不太高的场合。目前的光纤传感器大多是该类型的。 3、拾光型光纤传感器中光纤作为探头,接收由被测对象辐射的光或被其反射、 散射的光。如光纤激光多普勒速度计、辐射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等。 光纤传感器的特点 由光纤传感器的原理我们可以很容易理解它有如下几个特点: (1 )光纤具有宽波长范围、低衰减的特性,光源、检测器和光学元件的选择余地大,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合。

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

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了解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 二、实验仪器: 光纤位移传感器模块、Y型光纤传感器、测微头、反射面、直流电源、数显电压表。三、实验原理: 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是一种传输型光纤传感器。其原理如图36-1所示:光纤采用Y型结构,两束光纤一端合并在一起组成光纤探头,另一端分为两支,分别作为光源光纤和接收光纤。光从光源耦合到光源光纤,通过光纤传输,射向反射面,再被反射到接收光纤,最后由光电转换器接收,转换器接收到的光源与反射体表面的性质及反射体到光纤探头距离有关。当反射表面位置确定后,接收到的反射光光强随光纤探头到反射体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显然,当光纤探头紧贴反射面时,接收器接收到的光强为零。随着光纤探头离反射面距离的增加,接收到的光强逐渐增加,到达最大值点后又随两者的距离增加而减小。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是一种非接触式测量,具有探头小,响应速度快,测量线性化(在小位移范围内)等优点,可在小位移范围内进行高速位移检测。 图36-1 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原理图36-2 光纤位移传感器安装示意图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光纤传感器的安装如图36-2所示,将Y型光纤安装在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模块上。探头对准镀铬反射板,调节光纤探头端面与反射面平行,距离适中;固定测微头。接通电源预热数分钟。 2.将测微头起始位置调到14cm处,手动使反射面与光纤探头端面紧密接触,固定测微头。 3.实验模块从主控台接入±15V电源,打开实验台电源。 4.将模块输出“Uo”接到直流电压表(20V档),仔细调节电位器Rw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5.旋动测微器,使反射面与光纤探头端面距离增大,每隔0.1mm读出一次输出电压U值,并记录。 五、数据记录与分析 1、数据记录表格 X(mm)0.10.20.30.40.50.60.70.80.9 1.0 Uo(V)0.080.180.280.400.520.640.750.870.97 1.06

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实验二十五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实验内容 用传光型光纤测位移。 三、实验仪器 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实验模板、数显单元、测微头、直流源、反射面(用电涡流传感器的铁测片做反射面)。 四、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的是传光型光纤,它由两束光纤混合后,组成Y型光纤,半园分布即双D 型一束光纤端部与光源相接发射光束,另一束端部与光电转换器相接接收光束。两光束混合后的端部是工作端亦称探头,它与被测体相距X,由光源发出的光纤传到端部出射后再经被测体反射回来,另一束光纤接收光信号由光电转换器转换成电量,而光电转换器转换的电量大小与间距X有关,因此可用于测量位移。 五、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时注意光纤探头与反射面保持平行,调整光纤探头使其位于反射面的圆心上。 2、实验前应用纸巾擦拭反射面,以保证反射效果。 六、实验步骤 1、根据图9-1安装光纤位移传感器,二束光纤插入实验板上的座孔上。其内部已和发光管D及光电转换管T 相接。 图9-1 光纤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2、将光纤实验模板输出端VO1与数显单元相连,见图9-2。

图9-2光纤传感器位移实验接线图 3、调节测微头,使探头与反射面圆平板接触。 4、实验模板接入±15V电源,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调RW使数显表显示值最小,然后微调测微头使数显表显示为0.000(电压选择置2V档)。 5、旋转测微头,被测体离开探头,每隔0.05mm读出数显表值,将其填入下表:(实验结论:1、本实验每隔0.05mm是相对位置,起始值看做0.05mm即可,无需从测微头上读绝对位置值。每旋转0.05mm,输出的电压的增量应该大致相等。2、由于学生做实验可能不能正确的找到起始点,导致采集的数据不在线性范围内,从而影响数据采集的线性度,可以让学生从选取的起始点开始计数,多计几组数据,然后选取线性度较好的十组数据,填入下表。3、如果只看本实验的线性情况,可选取十组较好的数据填入下表,若要看到光纤传 感器的整个变化趋势,则至少应该记录25组数据,其V—X曲线见思考题答案) 6、根据上表数据,作光纤位移传感器的位移——输出曲线图。计算在量程1mm时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 七、实验报告 在实验报告中填写《实验报告二十五》,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数据、图表、 波形等)并结合原始记录进一步理解实验原理。 八、实验思考题 根据实验步骤(6)中的光纤位移传感器的位移——输出曲线图,分析其原理。 答:由光源发出的光经发射光纤传输后入射到被测物表面,经反射体反射后再经接收光 纤接收并传输至光敏元件。由于光纤有一定的数值孔径,当光纤探头紧贴反射体时,发射光 纤中的光不能发射到接收光纤中,因此接收光纤中无光信号;当光纤探头逐渐远离被测体时, 接收光纤中的光强越来越大,当整个接收光纤被全部照亮时,接收光强达到峰值;当反射体 继续远离时,将有部分反射光没有反射进Y型光纤束,接收到的光强逐渐减小。位移特性 如下图所示。

速度测量实验

霍尔测速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霍尔转速传感器的应用。 二、基本原理:利用霍尔效应表达式U H = K H IB ,当被测圆盘上装上N 只磁性 体时,圆盘每转一周,磁场就变化N 次,霍尔电势相应变化N 次,输出电势通过放大、整形和计数电路就可以测量被测旋转物的转速(转速=60*频率/12)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霍尔转速传感器、转速调节2-24V 、转动源单元、数显单元的转速显示部分。 四、实验步骤: 1、根据图5-4,将霍尔转速传感器装于传感器支架上,探头对准反射面的磁 钢。 2、将直流源加于霍尔元件电源输入端。红(+)接+5V ,黑(┴)接地。 3、将霍尔转速传感器输出端(蓝)插入数显单元F in 端。 4、将转速调节中的2-24V 转速电源引到转动源的2-24V 插孔。 5、将数显单元上的转速/频率表波段开关拨到转速档,此时数显表指示转速。 6、调节电压使转动速度变化。观察数显表转速显示的变化。 五、思考题: 1、利用霍尔元件测转速,在测量上是否有限制? 2、本实验装置上用了十二只磁钢,能否用一只磁钢,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图1霍尔、光电、磁电转速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实验三十一光纤传感器测速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转速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利用光纤位移传感器探头对旋转体被测物反射光的明显变化产生的电脉冲,经电路处理即可测量转速。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实验模块、转速/频率数显表、直流源±15V、转速调节2~24V,转动源模块。 四、实验步骤: 1、光纤传感器按图1装于传感器支架上,使光纤探头与电机转盘平台中磁钢反射点对准。 2、按“光纤位移特性实验”的连线图,如图2所示,将光纤传感器实验模 块输出V o1与数显电压表V i 端相接,接上实验模块上±15V电源,数显表的切换 开关选择开关拨到20V档。①用手转动圆盘,使探头避开反射面(暗电流),合 上主控箱电源开关,调节Rw 2使数显表显示接近零(≥0),此时Rw 1 处于中间位 置。②再用手转动圆盘,使光纤探头对准反射点,调节升降支架高低,使数显表 指示最大,重复①、②步骤,直至两者的电压差值最大,再将V o1 与转速/频率数显表fi输入端相接,数显表的波段开关拨到转速档。 图2光纤传感器位移实验模块 3、将转速调节2-24V,接入转动电源24V插孔上,使电机转动,逐渐加大转速源电压。使电机转速盘加快转动,固定某一转速,观察并记下数显表上的读 数n 1 。 4、固定转速电压不变,将选择开关拨到频率测量档,测量频率,记下频率 读数,根据转盘上的测速点数折算成转速值n 2 (转速和频率的折算关系为:转速=频率*60/12)。 5、将实验步骤4与实验步骤3比较,以转速n 1 作为真值计算两种方法的测

光纤传感器 实验数据范例

实验数据范例 一、光纤测量重力 表一 砝码(g)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显示值(mv) 77 134 180 226 280 346 397 454 500 砝码(g)50 55 显示值(mv) 552 594 表一中的数据曲线图 表二 砝码(g)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显示值(mv) 73 126 163 223 273 338 397 458 520 砝码(g)50 55 显示值(mv) 575 630 表二中的数据曲线图

表三 砝码(g)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显示值(mv) 76 129 173 230 280 342 396 460 520 砝码(g)50 显示值(mv) 560 表三中的数据曲线图 二、温度测量 表四(升温) 温度(℃)20 25 30 35.6 40 45.7 50 56 60 显示值(mv) 2290 2150 1970 1665 1520 1263 1190 1000 940 温度(℃)64.7 70 75 80 85 90 95 100 105 显示值(mv) 850 760 720 600 583 475 406 294 150 表四中的数据曲线图

表五(升温) 温度(℃)20.9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显示值(mv) 2220 2155 1954 1720 1490 1300 1190 1040 960 温度(℃)65 70.5 75 78 85 90 95 100.3 105 显示值(mv) 826 740 713 640 580 475 390 304 217 表五中的数据曲线图

基恩士光纤传感器的分类及原理

基恩士光纤传感器的分类 KEYENCE光纤传感器根据光受被测对象的调制形式可以分为:强度调制型、偏振态制型、相位制型、频率制型;KEYENCE光纤传感器根据光是否发生干涉可分为:干涉型和非干涉型;KEYENCE光纤传感器根据是否能够随距离的增加连续地监测被测量可分为:分布式和点分式;根据光纤在传感器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一类是功能型(传感型)传感器; 另一类是非功能型(传光型)传感器。 基恩士光纤传感器的原理 KEYENCE光纤传感器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FBS)是一种使用频率最高,范围最广的光纤传感器,这种传感器能根据环境温度以及/或者应变的变化来改变其反射的光波的波长。光纤布拉格光栅是通过全息干涉法或者相位掩膜法来将一小段光敏感的光纤暴露在一个光强周期分布的光波下面。这样光纤的光折射率就会根据其被照射的光波强度而永久改变。这种方法造成的光折射率的周期性变化就叫做光纤布拉格光栅。 当一束广谱的光束被传播到光纤布拉格光栅的时候,光折射率被改变以后的每一小段光纤就只会反射一种特定波长的光波,这个波长称为布拉格波长,这种特性就使光纤布拉格光栅只反射一种特定波长的光波,而其它波长的光波都会被传播。 艾驰商城是国内最专业的MRO工业品网购平台,正品现货、优势价格、迅捷配送,是一站式采购的工业品商城!具有10年工业用品电子商务领域研究,以强大的信息通道建设的优势,以及依托线下贸易交易市场在工业用品行业上游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了传感器、图尔克传感器、变频器、断路器、继电器、PLC、工控机、仪器仪表、气缸、五金工具、伺服电机、劳保用品等一系列自动化的工控产品。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传感器产品的选型,报价,采购,参数,图片,批发等信息,请关注艾驰商城。https://www.360docs.net/doc/6013425367.html,/

光纤位移传感器测位移特性实验重点

实验二十六 光纤位移传感器测位移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基本原理:光纤传感器是利用光纤的特性研制而成的传感器。光纤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例如:抗电磁干扰和原子辐射的性能,径细、质软、重量轻的机械性能,绝缘、无感应的电气性能,耐水、耐高温、耐腐蚀的化学性能等,它能够在人达不到的地方(如高温区),或者对人有害的地区(如核辐射区),起到人的耳目的作用,而且还能超越人的生理界限,接收人的感官所感受不到的外界信息。 光纤传感器主要分为两类:功能型光纤传感器及非功能型光纤传感器(也称为物性型和结构型)。功能型光纤传感器利用对外界信息具有敏感能力和检测功能的光纤,构成“传”和“感”合为一体的传感器。这里光纤不仅起传光的作用,而且还起敏感作用。工作时利用检测量去改变描述光束的一些基本参数,如光的强度、相位、偏振、频率等,它们的改变反映了被测量的变化。由于对光信号的检测通常使用光电二极管等光电元件,所以光的那些参数的变化,最终都要被光接收器接收并被转换成光强度及相位的变化。这些变化经信号处理后,就可得到被测的物理量。应用光纤传感器的这种特性可以实现力,压力、温度等物理参数的测量。非功能型光纤传感器主要是利用光纤对光的传输作用,由其他敏感元件与光纤信息传输回路组成测试系统,光纤在此仅起传输作用。 本实验采用的是传光型光纤位移传感器,它由两束光纤混合后,组成Y 形光纤,半园分布即双D 分布,一束光纤端部与光源相接发射光束,另一束端部与光电转换器相接接收光束。两光束混合后的端部是工作端亦称探头,它与被测体相距d ,由光源发出的光纤传到端部出射后再经被测体反射回来,另一束光纤接收光信号由光电转换器转换成电量,如图26—1所示。 发射光 接收光 (a)光纤测位移工作原理 (b)Y 形光纤 图26—1 Y 形光纤测位移工作原理图 传光型光纤传感器位移量测是根据传送光纤之光场与受讯光纤交叉地方视景做决定。当

最新光纤传感器的应用研究

光纤传感器的应用研 究

光纤传感器的应用研究 孙义才 2011301510103 电科三班 摘要:光纤传感技术是一门新的科学技术,也是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技术基础,在当代高科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该技术是测量技术、半导体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微电子学、光学、声学、精密机械、仿生学、材料科学等众多学科相互交叉的综合性高新技术和密集型前沿技术。本课题主要了解光纤导光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传感技术上应用的物理基础,重点研究光纤传感器敏感的物理量、光纤传感器的基本类型及其相关应用。 关键词:传感器;光纤通信;禁带宽度;光纤传感温度计;光纤传感压强计。 1.序言 光纤传感技术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左右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萌芽而迅速建立起来的,通过以光波这一载体并光纤这一媒质,起到具有感知与信号传输的新型传感技术。作为被测量信号载体的光波和作为光波传播媒质的光纤,具有一系列独特的、其他载体和媒质难以相比的优点。传感技术是近几年热门的应用技术,传感器在朝着灵敏、精确、适应性强、小巧和智慧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光纤传感器这个传感器家族的新成员倍受青睐。光纤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例如:抗电磁干扰和原子辐射的性能,径细、质软、重量轻的机械性能,绝缘、无感应的电气性能,耐水、耐高温、耐腐蚀的化学性能等,它能够在人达不到的地方(如高温区),或者对人有害的地区(如核辐射区),起到人的耳目的作用,而且还能超越人的生理界限,接收人的感官所感受不到的外界信息。 现阶段,光纤传感领域在世界中的发展大致分为两大方面:应用开发与相关原理性研究。 2.1光纤传感器的结构原理 以电为基础的传统传感器是一种把测量的状态转变为可测的电信号的装置。它的电源、敏感元件、信号接收和处理系统以及信息传输均用金属导线连接,见图(a)。光纤传感器则是一种把被测量的状态转变为可测的光信号的装置。由光发送器、敏感元件(光纤或非光纤的)、光接收器、信号处理系统以及光纤构成由光发送器发出的光经源光纤引导至敏感元件。这时,光的某一性质受到被测量的调制,已调光经接收光纤耦合到光接收器,使光信号变为电信号,最后经信号处理得到所期待的被测量。 可见,光纤传感器与以电为基础的传统传感器相比较,在测量原理上有本质的差别。传统传感器是以机—电测量为基础,而光纤传感器则以光学测量为基础。

实验07(光纤传感器的位移测量及数值误差分析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实验07 (光纤传感器的位移测量及数值误差分析实验) 实验一: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测量其静态特性实验数据。学会 对实验测量数据进行误差分析。 二、基本原理:本实验采用的是传光型光纤,它由两束光纤混合后,组成Y 型光纤,半园 分布即双D 分布,一束光纤端部与光源相接发射光束,另一束端部与光电转换器相接接收光束。两光束混合后的端部是工作端亦称探头,它与被测体相距X,由光源发出的光纤传到端部出射后再经被测体反射回来,另一束光纤接收光信号由光电转换器转换成电量,而光电转换器转换的电量大小与间距X 有关,因此可用于测量位移。 三、器件与单元:主机箱、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实验模板、测微头、反射面。 四、实验数据: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所示: 表1光纤位移传感器输出电压与位移数据 实验二:随机误差的概率分布与数据处理 1.利用Matlab语句(或C语言),计算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差(用贝塞尔公式) clc; clear; l=[20.42 20.43 20.40 20.43 20.42 20.43 20.39 20.30 20.40 20.43 20.42 20.41 20.39 20.39 20.40];%例2-22数据 v0=l-mean(l)%残差列 M1=mean(l)%算术平均值 M2=std(l)%标准差 计算结果

数据分布 2.利用Matlab语句(或C语言),用残余误差校核法判断测量列是否存在线性和周期性 系统误差 %残余误差校核法校核线性系统误差 N=length(l)%原数组长度 if(mod(N,2))%求数组半长 K=(N+1)/2 else K=(N)/2 end A1=0; delta=0;%delta=A1-A2 for i=1:K;%计算前半部分残差和 A1=A1+v0(i); end A2=0; for j=K+1:N;%计算后半部分残差和 A2=A2+v0(j); end A1; A2; fprintf('Delta校核结果\n'); delta=A1-A2%校核结果 %阿贝-赫梅特准则校核周期性系统误差 u=0 for i=1:N-1; u=u+v0(i)*v0(i+1); end u=abs(u) if((u-sqrt(N-1)*M30)>0)

两种典型的光纤传感器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两种典型的光纤传感器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① 郑宏军 1, 黎昕 1, 杨恒新 2 (1. 聊城师范学院物理系 , 山东聊城 252059 2. 南京邮电学院 , 南京210003 摘要 :介绍了两种典型光纤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情况 , 提出了光纤传感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 为光纤传感器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 . 关键词 :光纤传感器 , 光纤陀螺 , 光纤温度传感器 中图分类法 :T P 212. 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281204 1引言 光纤通信、 , 其中光纤通信是主体 [1]. , 且以体积小、重量轻、检测分辨率高、灵敏度高、、抗腐蚀性强等明显优于传统传感器的、医疗卫生、国防工程等重要部门 . 1987年 , 国家科委制定了《传感 [], 同年 , 国务院发布的信息技术政策中把传感器列为重点发展的新技术之一 . 1996年 , 经国家批准 , 在机械部沈阳仪器仪表工艺研究所开始筹建“传感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加强了传感器工程化研究工作 . 可见 , 光纤传感器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非常重要 . 2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图 1是光纤传感器的原理结构图 . 光纤传感器通常由光源、传输光纤、传感元件或调制区、光检测等部分组成 . 众所周知 , 描述光波特征的参量很多 (如光强、波长、振幅、相位、偏振态和模式分布等 , 这些参量在光纤传输中都可能会受外界影响而发生改变 , 特别如温度、压力、加速度、电压、电流、位移、振动

、转动、弯曲、应变以及化学量和生物化学量等对光路产生影响时 , 都会使这些参量发生相应变化 . 光纤传感器就是根据这些参量随外界因素的变化关系来检测各相应物理量的大小 . 图 1光纤传感器的原理结构图 2001年 12月传感技术学报 第 4期①来稿日期 :2001204209 光纤传感器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 :传光型和敏感型 [3]. 传光型光纤传感器中的光纤只是作为传光介质 , 其光路中必须另加其他的传感元件 . 敏感型光纤传感器中的光纤不仅传光 , 而且会随外界因素作用使传光特性发生相应变化 . 光纤传感器按其检测方法不同主要又可分为两种类型 :强度型和相位型 . 强度型光纤传感器是利用传感对象和光纤中传输光波的光强关系来检测相关物理量的 , 通常采用多模光纤 , 结构相对简单可靠 . 相位型光纤传感器是利用传感对象和光纤中光波相位变化关系 , 通过干涉的方法测得相移 , 从而来检测相关物理量 , 通常采用单模光纤组成双光路 , 结构和技术相对复杂 , 但灵敏度较高 . 此外 , 还有光频率调制型和

多种传感器测速对比的实验报告

测速传感器实验报告 系别:电子通信工程系 班级:应电113班 组号:第三组 组员工作分配情况: 连接电路:苏芳(110415248) 记录数据:魏莹莹(110415216) 分析数据:康书娟(110415237) 拍照人员:刘素芳(110415238) 实习报告:李颂(110415218) 实习报告:李源(110415210) 检查电路:王德福(110415215) 2013年4月20日

磁电式传感器、光纤式传感器、光电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在测速方面的对比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磁电式传感器、光纤式传感器、光电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的结构及其特点; 2.掌握磁电式传感器、光纤式传感器、光电传感器、霍尔传感器测量转速的方法; 3.掌握磁电式传感器、光纤式传感器、光电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的实际应用. 二. 实验仪器设备 1.实训台、磁电式传感器、光纤式传感器、光电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及其对应的测量模块、导线、万用表、电压表、示波器、电流表. 霍尔转速传感器、直流电源+5V,转动源2~24V、转动源电源、转速测量部分 三. 实验基本原理 利用不同的传感器的特性,把圆盘的转速转换成为电信号,通过对电信号的频率和电压的测量就能根据相应的公式计算出圆盘的转速.丛而达到测量转速的目的. 四. 实验内容及步骤 1.磁电式传感器测速电路基于电磁式感应原理,N匝线圈在磁场中的磁通变化时,线圈中感 应电势的变化,因此当转盘上嵌入N个磁铁时,每转一周线圈感应电势产生N次变化,通过放大,整形和计数等电路即可测量转速. 2.光纤式测速传感器测速时,光源发出的光由发射光纤传输并投射到反射镜片的表面,反射后由接收光纤接收至光敏元件,当反射片随转盘转动位置发生变化.其变化周期即为转动周期, 由此可测量转动速度. 3.光电传感器测速时,光源发出的光由发射光纤传输并投投射到反射镜片的表面,反射后由接收光纤接收至光敏元件,当反射片随转盘转动位置发生变化.其变化周期即为转动周期,由此 可测量转动速度. 4.霍尔式传感器测速电路实验利用霍尔效应的表达式,当被测圆盘上装上N只磁性体时,圆盘每转一周磁场就变化N次.每转一周霍尔电势就同频率相应变化,输出电势通过放大\整形和计数电路就可以测量被测旋转物的转速. 五.电路连接图如下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