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 Jordan 乔丹21代

Air Jordan 乔丹21代
Air Jordan 乔丹21代

Air Jordan 乔丹21代

众所周知,Nike Air Jordan XXI在鞋底所应用的是到目前为止只有Air Jordan系列球鞋才可以御用的I.P.S.缓震系统,此种非常独特的缓震工艺曾经是借助Nike Air Jordan XX的问世而第一次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时隔一年之后,这种独特的缓震工艺又会借助Nike Air Jordan XXI的出现而将自己更为独特的一面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掀起Nike Air Jordan XXI的鞋垫,我们会看到,处于此款球鞋后掌部分那个最大的承受点实际上是一个可以进行自由拆卸式的气垫组合,它是由承载着I.P.S.缓震系统的一个“点”和一小块Zoom Air气垫或一小块Max Air气垫组合而成,不但设计精美,而且此类独特设计所处于的工作状态也极为特殊,也可以说,此番Nike Air Jordan XXI是以最为直观同时也是最为清楚的表达方式为我们揭开了I.P.S.缓震系统在此前所为自己遮盖的神秘面纱。

当然,Nike Air Jordan XXI所持有的外观设计也同样精彩。在外观设计方上,Nike Air Jordan XXI并没有采用多余的点缀:外侧鞋帮处隐约可以看见的阿拉伯数字23略微向外鼓起,这似乎是借鉴了此前Nike Air Jordan VI所应用过的设计元素;而在鞋帮处的鞋带扣设计上,Nike Air Jordan XXI所采取的设计则和经典Jordan Team鞋款Nike Jordan Work'm略微相似;至于鞋帮内侧的透气设计,那其实是Nike Air Jordan XXI在整体设计上的一个妙笔,一个类似于鱼类动物所拥有的呼吸设置不但很好的解决了球鞋所必须要面对的透气性问题,其也相应的为此款球鞋在外观设计上增添了不少灵性——更重要的是,当你用荧光笔照在上面的时候,你会看到一段隐藏的英文,那是Nike Air Jordan XXI最为特殊的设计,同时也是可供我们用来辨别真伪的关键所在。

石头终于知道了什么是"只有优秀的,才配的上Jordan Band,才配的上Jumpman Logo"

,所以他选择了Jordan Band,而AJ21就是他的第一选择!

下面送上我们的实战评测!!(石头是小前锋位置,擅长后仰跳投,也少量突破基本不背打,外场实战居多,每周2次左右)

踝部支撑

21代踝侧凸出的位置,正好将脚踝紧紧包住,以往球鞋的做法大多是鞋面维持平整,然后加上厚厚的内部填充来抓住脚踝,有心加强的会把这个区域的填充作造型的改变,或是搭配内靴设计来处理踝骨突出的问题,21代双管齐下,用了厚厚的填充,同时加上符合踝骨的曲线,21代之所以会让人穿上时感觉舒服,也是因为这个区域的设计,在不失保护的情况下,脚踝的车缝线合理的将内衬划分成若干的区域,既起到了保护作用,有减少了内衬与脚踝的接触面积,增加了透气性,提高了舒适度。后跟往上延伸的红色TPU片增强了基腱的固定,内侧的圆形区域以及外侧突出这两块脚踝的皮料可以感觉出有硬化处理,强度与Zoom LeBron III的皮面硬度类似。

看似高统的设计,其实并非真的超高统设计,与20代相比较,其实两双的上缘高度是一样高的,而20代对这个区域的处理,是干脆将整个区域篓空,然后搭配踝骨上下的固定来达到踝部支撑的效果。相比较之下,21代所能达到的支撑效果明显超越二十代许多,更精确的说,应该是踝部的包覆感好很多,且踝部的活动性并不会下降很多,搭配上最末端三选二的鞋带孔设计,能够适应不同脚型的朋友。另外,因为这部分的皮质比同一设计师之前的作品柔软很多,最末端的鞋带孔一拉紧,可以将踝部的两块皮向内拉,达到更充分的踝部包覆作用。

抓地力

二十代最为人所惋惜的就是他的抓地力问题,我心爱得不得了的二十代战靴也得因此而束之高阁。记得去年我穿二十代时还是都在室外PU场打球,大家所不习惯的皮环问题我都还能适应,所以二十代成了我的最爱。但是进入室内木板地后,二十代的抓地力急遽下降,不愿承认这点的我还试过各种方式,刷干净鞋底去打,在户外场先磨合过再进室内打(怕太久没穿,表面氧化造成抓地力的问题),但是最后我不得不承认二十代的抓地力让我不敢再启用他上场。

21代的外底造型是由DNA而来,缠绕的DNA巧妙地构成了双层的外底纹路,高低横纹的方向符合脚掌弯曲的习惯,类似设计曾在air jordan 19造型外底出现过,透明胶底的区域是设计师希望强化抓地力的部分,所以DNA改为单层设计,让接触面积增加。21在尝试的几次切入急停后都给了穿着者充分的支撑,又有一双可以在球场风驰电掣的战靴让穿着者一边打球一边得暗然擦去眼眶中喜悦的泪水。

另外一个让人高兴的是,二十代最让我怀念的外底造型也是延续下来,可以看出两双前掌外底的造型几乎同出一撤,补强的trigger位置可说是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21代后底部分是增强的地方,让后跟稳定度上升,这点也与十九代类似,利用前掌外侧与后掌内侧的造型来增强球鞋的稳定性,以及左右移动时的支撑。实战下来,发现外地的耐久度还是非常糟糕的,在无数次迅速的急停与转向的作用下21代的外底发生磨损现象相当严重,看来AJ21只适合内场。

舒适度

这双鞋的舒适度属于顶级,透气性毋庸多提,那么大一块透气孔,打完球下来并无闷热感。后跟周围的填充,加上了格状的缝线补强,用手指按压可以感觉到填充的弹性,格状的缝线也让填充不会乱跑,以我的感觉来说,这样的处理让这个区域兼顾支撑性以及包覆性。

鞋舌的固定主要是用两条松紧带所固定住,但是材质与平常鞋款所常用的不同,触感来得柔软许多,这种材质同时也运用在鞋舌两侧。个人觉得,这次所采用的鞋带设计对于鞋面包覆贡献良多,宽而厚的鞋带搭配鞋面的填充,在调整鞋带时,有效的减缓细鞋带可能造成的紧缚不适,让你能放胆去拉紧鞋带,部分朋友会关心的足弓区域,我觉得与二十代差不多,不过二十代的中足支撑片感觉明显,21代也可感觉出支撑区域接近,但是中足碳纤维片隔得比较远,正因为多隔了这几层鞋垫与中底,这个区域舒适感略胜过二十代。鞋体空间介在ZK1与VC5 AF之间,比二十代略大,我想鞋面所构成的鞋体造型应该跟二十代相去不远,但因为二十代是全内靴设计,所以会比较包,所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比二十代小半号或原尺寸的鞋,建议是原尺寸。

反应性

在二十代首次出现的IPS(Independent Podular System)广受大家好评,独树一格的避震感觉,让惯于zoom air系列的NIKE鞋迷们有了另一种新感受。原本以为会大幅推广至JB旗下鞋款,但这一年等待之后,目前的情势是IPS将维持在旗舰AIR JORDAN系列上才会采用,这种避震系统主要是由不同密度的PU柱来提供脚掌最适当的避震效果,这次21代的大特色就是在他后跟可替换式的IPS柱,在二十代后跟所采用的是隐藏式AIR气垫层搭建在IPS上的架构,而21代附上了预设配件的ZOOM air + IPS架构和encapsulate air + IPS 的配件可供替换。

撇开可替换的IPS不谈,我觉得更有突破的是鞋垫上的poron垫首次长出来了。有解剖欲或有观看nike解剖实录习惯的朋友就知道nike的高阶球鞋会在前掌与后根的区域加上这

种蓝色材质,用指压可以发觉这种材质的特性是高弹性高密度,而且不易随着使用而变形,提供介于棉质鞋垫与气垫之间的缓冲效果。在21代的鞋垫上,poron不仅首次浮出鞋垫,还比稍稍凸出于鞋垫平面,与前掌比较,后跟区域提供了明显的弹性感受。21代的后跟区域从上而下提供了poron->zoom air->IPS三层避震效果特别,我在测试中体验到的四面八方围绕着脚跟的回馈力。一般来说zoom air,max air,shox都会为了稳定性,让避震材质成“片”状发展,造成回馈是以整个面弹向脚跟的感觉。21代脚跟的这三层避震材质由上而下面积由小而大,切面是类似一个梯形,在落地时吸震的目标明显,把全身由脚骨向踵部下来的力道承接。测试后发觉这样的设定让21代的稳定性更高,与Zoom LeBron 3相比,ZL3扎实的zoom max系统给我的感觉是在每一次落地都像把脚掌底下的弹簧压实了,然后随着球员的动作弹簧释放力道在相对的方向。21代给人的感觉更贴近地面,反应速度更快。

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6014489577.html,/team.php?id=549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