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下半年四川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真题

2017下半年四川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真题
2017下半年四川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真题

2017下半年四川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真题

第一部分判断题

1.“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体现的是教育的变迁功能。()

A.正确

B.错误

2.真正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方向和内涵的是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A.正确

B.错误

3.心理相融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最基本的伦理关系,也是我国新型师生关系最本质的特征。()

A.正确

B.错误

4.课程是学校开设的全部学科的总和。()

A.正确

B.错误

5.杜威选择木工、金工、缝纫等直接经验形态的课程内容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得职业技能。()

A.正确

B.错误

6.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

A.正确

B.错误

7.翻转课堂是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的一种教学模式。()

A.正确

B.错误

8.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

A.正确

B.错误

9.学生心理内部矛盾是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

A.正确

B.错误

10.为了解学生是否具备完成教学任务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进行的测验是形成性测验。(

A.正确

B.错误

11.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利托尔诺和英国的沛?西能。()

A.正确

B.错误

12.布鲁纳提出的发现学习指的是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获取知识的学习。()

A.正确

B.错误

13.刚去幼儿园时,洋洋由于对周围环境陌生,因此十分害怕,每次都在幼儿园门口哭闹不止。几天后,洋洋对环境逐渐适应了,不再害怕去幼儿园了。这里洋洋所发生的变化属于学习。()

A.正确

B.错误

14.依照奥苏泊尔的观点,一切有意义学习都可能受到原有认知结构的影响,因此,有意义学习中存在迁移现象。()

A.正确

B.错误

15.关于记忆遗忘的原因,艾宾浩斯认为遗忘不是痕迹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

A.正确

B.错误

16.张林同学读书十遍刚好能够背诵下来,按照记忆理论研究成果,他需要再读5遍才能达到最佳学习成果。()

A.正确

B.错误

17.康康的妈妈答应康康,只要他这学期末能考进班里前10名,就给他梦寐以求的汽车模型,为此康康的学习比平时努力多了。这里康康的学习动机属于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A.正确

B.错误

18.教育中十分强调因材施教,因此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应该用不同的态度对待优等生和后进生。(

A.正确

B.错误

19.每个人的心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含有健康或不健康的元素。()

A.正确

B.错误

20.考试焦虑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学生内部的压力,因此只要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就能达成预期目标。()

A.正确

B.错误

21.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通过遗传获得的一些本能反射行为,如吮吸反射,属于儿童的最初图式。()

A.正确

B.错误

22.教育法和教育法律规范的含义是相同的。()

A.正确

B.错误

23.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职责。()

A.正确

B.错误

24.教师进行学习提升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A.正确

B.错误

25.教育法律救济的行政救济,司法救济是由国家机关运用国家强制力实施的。()

A.正确

B.错误

26.权威性法学著作是正式意义上的法的渊源。()

A.正确

B.错误

27.教育法规适用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社会团体和公民。()

A.正确

B.错误

28.本能需要是教师职业道德产生的实践基础。()

A.正确

B.错误

29.教师职业道德养成主要依靠自律,与外部环境和社会无关。()

A.正确

B.错误

第二部分单选题

30.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治理国家的哲学家,提出此观点的人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31.法国的教育制度是集权制,美国和英国的教育制度是分权制,同样是实施分权制,美国和英国的分权制又有不同,各自有自己的传统和特色,这主要体现了()对教育制度的影响。

A.经济

B.政治

C.文化

D.自然

32.教师在现实情景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景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是()。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行动研究

D.实地研究

33.校本课程的优点有()。

①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②有利于通识性知识的学校

③能调动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

④有助于学生掌握系统性知识

⑤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课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34.根据古德莱德的课程分类理论,有关课程应该如何设计,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和标准的想法,属于()。

A.经验课程

B.理想课程

C.理解课程

D.文件课程

35.在数学课的学习中,要培养学生如何处理数量问题的技能和有效运用这些技能于生活、学习、工作中的能力,这类课程内容的组织需要坚持()。

A.连续性原则

B.顺序原则

C.整合原则

D.纵向原则

36.14世纪欧洲学校的课程有算数、几何、天文等,到16世纪增加了地理和力学,17世纪又增加代数、三角、物理和化学等。这说明对数学内容变化产生影响的是()。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上层建筑

D.政治经济制度

37.从教师的教来说,教学环节的基本顺序是()。

①评价②备课③辅导④上课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38.泰勒课程设计的四个步骤包括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和()。

A.研究学生

B.评价学习成果

C.安排课程内容

D.诊断学习需要

39.班主任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选出有针对性的人物和事例鼓励学生,不断提高学生修养,该教师采用的德育方法是()。

A.修养

B.锻炼

C.榜样

D.制度

40.同一堂课中,有的学生专心听讲,有的学生心不在焉,长此以往,学生之间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差异。这主要体现了()对人的发展得作用。

A.遗传

B.学校环境

C.社会环境

D.个体活动

41.把大班上课,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形式结合起来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文纳卡特制

B.道尔顿制

C.特朗普制

D.分团制

42.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现代教育理念,乐业敬业及努力奉献的风范,这是指教师的(

)。

A.专业理想

B.专业知识

C.专业能力

D.专业自我

43.下列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隐性课程

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校必修课程

C.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的重要形式

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侧重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4.提出教学过程以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为目标的教学理论是()。

A.皮亚杰的认知结构发展理论

B.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

C.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

D.赫尔巴特的传统化教学理论

45.《论语》中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里体现出的教育原则是()。

A.长善救失原则

B.疏导原则

C.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46.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

A.优秀班主任的指导

B.教师集体的写作

C.专业机构的培训

D.班主任的自我反思

47.小学数学老师在教除法时,是这样设计的:“如果有 12个馒头,每人吃了3个,能够分给几个人吃?每人吃2个呢?每人吃 1个呢?每人吃半个呢?”该数学老师的做法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科学性与思想性和统一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48.班级组织按照社会需要和教育目标给学生传递科学文化知识,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形成生活基本技能。这主要体现了班级组织的()。

A.个性化功能

B.满足需求功能

C.矫正功能

D.社会化功能

49.某校初一(1)班的班级规定“早读迟到者,罚做教室卫生一周”,该班同学李晓刚又迟到了,班主任找他谈话,李晓刚说“班级是你说了算,又不是我同意的,我已经被罚了,你还找我干嘛?”可见,该班主任制定班规时违背了()。

A.整体性原则

B.规范性原则

C.民主性原则

D.导向性原则

50.根据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下列取向中属于习俗水平的是()。

A.社会契约取向

B.惩罚和服从取向

C.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取向

D.好孩子取向

51.李老师是其中心小学的新教师,一天给小学一年级学生上语文课《春姑娘来了》。课堂上,他用PPT展示了很多图片,并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学生么七嘴八舌,有的说看到了河,有的说看到了树,有的说看到了……李老师说:“我看到春姑娘来了”。下列对李老师的教学评价,不正确的是()。

A.李老师采用了问答法,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高

B.李老师采用了实物直观教学法,有效帮助学生理解了“春姑娘来了”

C.李老师在课堂上呈现的图片与“春姑娘来了”之间,铺垫启发不够,学生难以理解

D.李老师对一年级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认识不够,效果不太好

52.皮亚杰在儿童的观察中发现了“集体的独白”现象,即在团体中,每个个体都在高兴地谈论事情,但仔细听却发现他们之间并没有实际的交流和互动的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个体在认知发展的()。

A.前运算阶段

B.感知运算阶段

C.形式运算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53.学生在掌握蔬菜的一般特性之后,再学习青菜、萝卜、黄瓜等蔬菜的具体特性,这类学习属于()。

A.上位学习

B.组合学习

C.并列学习

D.下位学习

54.教师在编写教学目标时,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辨别所给的一段文字是否符合逻辑”,这属于布鲁姆认知目标中的()。

A.知识水平

B.领会水平

C.分析水平

D.评价水平

55.如果我们想建立某种条件反射,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同时呈现中性刺激和无条件刺激

B.先呈现中性刺激,紧接着呈现条件刺激

C.先呈现无条件刺激,紧接着呈现中性刺激

D.先呈现中性刺激,紧接着呈现无条件刺激

56.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学习活动,并为学生提供外部支持,帮助学生完成无法自己独立完成的任务,这种教学方式属于()。

A.支架式教学

B.探究式教学

C.情境式教学

D.感染性教学

57.小林在学习游泳的过程中,一开始进步很快,但随后就没有什么进步甚至退步,妈妈和小林都很着急,老师却说这是正常现象,下列选项中,可以解释老师这种说法的是()。

A.迁移

B.定势

C.高原现象

D.功能固着

58.在记忆二十四节气时,有人将节气的首字连成诗句“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进行记忆。这里使用的学习策略是()。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调解策略

D.精加工策略

59.一次考试,小兰由于发挥失常,班级排名降了13名,为此她十分难过,班主任张老师将她叫到办公室,对她说:“小兰,老虎也会有打盹的时候,一次考试的成绩而已,你不要太在意了。”对于张老师的说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考试失利归因于任务难度,既安慰了小兰难过的情绪,又激发了她的学习动机。

B.将考试失利归因于运气,虽然保护了小兰的自尊心,但不利于激发她的学习动机。

C.将考试失利归因于小兰的努力程度,有助于激发她的学习动机,让她下次考试更加努力。

D.将考试失利归因于小兰的自身能力,虽然有助于她正确地认识自己,但不利于激发她的学习动机。

60.婴幼儿表现出饮食、睡眠都很规律,大多数情况下心情愉快积极,乐于探究新事物,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根据托马斯和切斯关于儿童气质类型的划分,这类儿童气质类型属于()。

A.愉悦型

B.容易型

C.缓慢型

D.困难型

61.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衡量人际关系好坏最重要的指标是双方的()。

A.交往次数

B.心理距离

C.行为表现

D.互惠程度

62.按照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观点,许多心理障碍和心理异常问题都与个体的()有关。

A.教育环境

B.价格特征

C.早期经验

D.遗传因素

63.加涅认为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是()。

A.构造“完形”的过程

B.主动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C.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

D.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过程

64.1岁8个月的东东想给爸爸吃苹果,和爸爸说:“爸爸,果果,吃”,并把苹果递给爸爸。这表明这个阶段的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

A.完整句

B.单词句

C.电报句

D.简单句

65.根据学习迁移理论中的垂直迁移的定义,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垂直迁移的案例是()。

A.对“石”字的学习可能影响“磊”字的学习

B.汉语拼音的学习会影响英语音标的学习

C.校内形成的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会影响校外的劳动表现

D.“三角形”概念的学习会影响“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等概念的学习

66.研究发现,学习活动结束后立即睡觉,对学习内容保持往往比学习后再进行其它学习活动保持的效果要更好些,这是()的影响。

A.有无前摄抑制

B.无前摄抑制

C.有倒摄抑制

D.无倒摄抑制

67.下列关于成就动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成就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动机

B.成就动机总是促使人追求较高的目标

C.成就动机的强度等于追求成功意向的强度

D.成就动机既保全人追求成功,又容忍失败

68.小羽很想知道为什么钉子、铁块会沉入海底,而用钉子与铁块等材料制成的轮船却可以浮在海面上。为此,小羽在学习浮力这一章内容时十分专注,根据学习动机的分类,小羽的动机属于()。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普通内驱力

69.初中生小慧在解决问题时,习惯于一次性考虑多重假设,希望同时兼顾多个属性,这种认知风格属于()。

A.系列型

B.冲动型

C.整体型

D.沉思型

70.林老师在签订聘任合同后,经与校方商量又增加合同内容的行为,属于教育法律关系的()。

A.形成

B.调整

C.变更

D.消灭

7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第三十九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这里包含的教育法律规范构成要素()。

A.假定、处理

B.处理、责任

C.假定、制裁

D.处理、制裁

72.关于教育法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教育法规的制裁主要依据人的行为动机

B.违反教育法规的行为要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C.教育法规作用的实现主要依靠外在的强制力量

D.教育法规大多又较为明确的、具体的教育行为规则所构成

73.教育部颁发的《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中,对教育行为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其中包括“撤销违法举办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取消其颁发学历、学位和其他学业证书的资格”,这两条规定属于行政处罚分类中的()。

A.申诫罚

B.财产罚

C.行为罚

D.人身罚

74.林某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在一次值日中,教师安排林某在擦教室立式空调的顶部灰尘时,凳子倾倒,林某摔倒在地受重伤,住院花了不少钱,关于该事故,说法正确的是()。

A.学校无过错,不法律承担责任

B.学校有过错,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C.学校无过错,但应负赔偿责任

D.学校有过错,但应由教师承担赔偿责任

75.下列关于教师申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师对学校的处理结果不服可以申述

B.教师认为家长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可以申述

C.教师认为学校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可以申述

D.教师认为教育行政部门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可以申述

76.以主体的合法行为为基础,不需要运用法律制裁手段的教育法律关系是()。

A.隶属型教育法律关系

B.平权型教育法律关系

C.调整性教育法律关系

D.保护性教育法律关系

77.教育部有权指定()。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部门规章

D.单行条例

78.“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这句话主要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特点是()。

A.针对性

B.全面性

C.双重性

D.典范性

79.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的起点和前提是()。

A.教师职业道德情感

B.教师职业道德认识

C.教师职业道德意志

D.教师职业道德行为

第三部分判断简析题

根据下面材料,作答1、2题

有人说,狭义教育比广义教育的目的性更强

80.该说法是否正确?()

81.为什么? ( )

A.广义教育对于偏离教育目的的现象更迅速、自觉地调整

B.狭义教育在实现教育目的时更有计划性和组织性

C.广义教育的教育目的更能自觉、精确和全面反映社会和时代的要求

D.狭义教育的教育目的更能反映教育规律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实际

E.狭义教育在规划和实施教育活动时,对教育目的有更多的关注和反思

根据下面材料,作答 3.4题

一个单元的学习结束后,张老师问学生:“你们最喜欢哪一篇课文?”学生各抒己见,就自己喜欢的课文积极表达意见,小王在一旁默不作声,张老师问小王为什么不积极发言,小王说:“我都不喜欢”,张老师批评了小王,小王嘟着嘴坐下了,回家后,小王问妈妈:“我可以不喜欢课文么?”小王妈妈与张老师沟通,张老师说:“我认为不可以,因为不喜欢他就不努力去参与学习过程,再说教材选的都是好文章”。

82.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看,张老师的说法是否正确( )。

83.为什么?( )

A.学习是知识建构的过程,教材的课文都是专家精挑细选,符合教学目标的,是知识建构的重要支撑,学生不可以不喜欢

B.学生是主动的信息建构这,学生要以自己的经验和方式去历届,课文与学生已有认知机构不符合,学生可以不喜欢

C.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促进者,要因势利导,不要强迫学生喜欢

D.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要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应按照教师的教学安排学习,不能不喜欢

E.教师应为学生提供知识建构的多样化资源信息,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能强迫所有的学生都喜欢

根据下面材料,作答5.6题

新学年开学的第二周,某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在班级微信群里发了一天消息,昨天布置的家庭作业,绝大部分同学的作业是全部正确的,只有张强和王明的作业有错误,今天上午大课间的时候罚他俩在教室改正错误。请家长以后加强监督,不要在作业中出现错误。

84.该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 )

85.为什么?( )

A.家长配合教师加强作业的监督检查,是家长的义务

B.检查和批改作业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不是家长的义务

C.大课间属于学生锻炼休息的时间,教师不能剥夺学生的权利

D.大课间罚学生改正错误,既不影响学生的正常上课,也能教育学生

E.学生的作业错误属于正常现象,教师可以通过分析作业查缺补漏

第四部分案例分析题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 1.2 题

孔子非常重视“知人”,他说:“不愚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如何“知人?子曰:以言取人,失之宰我,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宰我、子羽为孔子的学生)“始言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言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知人”的方法很多,除注意他们的言论和行为以外,他还“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以便对学生的思想面貌进行透视了解。在孔子看来,知人是其进行教育的首要条件,只有准确的知人,才能给予不同的教育。

86.孔子的做法体现出的现代教育观点有()。

A.因材施教

B.知行合一

C.了解学生要避免晕轮效应

D.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

E.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87.在上述材料中,孔子了解学生的方法有()。

A.观察法

B.考察法

C.谈话法

D.材料分析法

E.实验法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 3.4 题

在某九年义务教育学校,赵老师正在给五年级学生上语文课,忽然有一只蜻蜓飞进了教室,安静的课堂马上热闹起来,同学们用眼瞎盯着飞来飞去的蜻蜓,有的同学用书本偷偷地扑赶蜻蜓……蜻蜓飞出窗外,教室恢复平静后,赵老师灵机一动,便放弃了原来的教学内容,而让学生根据刚才的经历写一篇作文。结果,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议论纷纷,写的很精彩,赵老师也满脸笑容。林老师是该校八年级的数学老师,他班上有一位学生汪明最近变得越来越不想学习了,无论是单元测验还是期中检测都有几门功课考试不理想。全班物理五人不及格有他,数学仅三人不及格有他,林老师还用红笔在他的试卷上写评语:卷面潦草,思维混乱,简直不是人写的!其实,汪明同学也曾有过辉煌的成绩,小学曾经被评为三好学生,在校征文比赛中还获得头奖小学毕业成绩名列前十。然而,升入初中的几次考试,他的成绩只能排到班上的三十名左右,渐渐的,汪明便丧失自信心,上课爱听不听,作业也马虎应付……

88.针对上述两位老师的做法正确的是()。

A.赵老师展现了自己的教育机智,进行了“创造性教学”

B.赵老师的教学过程体现了“教师中心”的理念

C.赵老师重视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D.林老师批评学生是对学生严格要求的体现

E.林老师的评语对学生是一种“冷暴力”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89.从上述案例你能得到的启示有()。

A.教师应重视课程的生成性,更多的关注学生而非科学

B.教师应坚持教育公正,处理好学生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C.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偶发事件,应以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为重

D.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自己的学业成绩,并进行科学合理归因

E.教师要多元评价学生,尊重、关心、理解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 5、6 题。

据新闻报道,某幼儿园老师在给小班孩子换衣服时,由于孩子不配合,就将孩子的衣服摔在地上,孩子开始哭泣,老师没有理睬。十分钟后,孩子仍然哭闹不止,老师于是走过去,一把将孩子推倒在地,家长知晓此事后,将孩子情况反映给当地教育行政部门。

又据新闻报道,某幼儿园小班的家长接孩子回家时,发现孩子手里捏着药片,问孩子药片的来源,孩子告诉家长是老师给的,让他们睡觉前吃下去的,还说老师说不睡觉就打针,不听话也要给爸爸妈妈打针,家长于是报警。

90.针对上述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幼儿教师的做法违反了《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B.幼儿小,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教师应该严格管教

C.该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不高,专业性不强

D.幼儿教师心理压力大,偶尔发脾气情有可原

E.教师应注意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不能因为其年龄小而肆意行为

91.上述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有()。

A.加强幼儿园规范管理,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B.提升教师职业素养,严把幼儿教师入口关

C.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学会自我调适

D.幼儿园建设发展太快,政府应严格控制

E.重视教师职后教育,依法执教,依法办园

2017年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 1 .年教育部在扬州召开了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开启了学校体育思想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 A 、1978 B 、1979 C 、1980 D 、1981 2 .人际关系因素属于发展学生的范围【】 A 、心理健康 B 、身体健康 C 、社会适应 D 、智力发展 3 .1965 年,法国教育家保尔?郎格朗提出了的概念。【】 A 、终身体育 B 、终身教育 C 、学校体育 D 、学校教育 4 .以下某项不是学科本位体育课程的评价特点。【】 A 、严格的评价标准 B 、重视结果忽视过程 C 、注重教师和学生对课程的主观评价 D 、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进步幅度 5 .以下某项不是学生本位体育课程评价的特点。【】 A 、关注学生学习进步幅度 B 、采用多快、多变、多远的绝对评价方法来衡量学生成绩 C 、采用多元评价方式 D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6 .在具体实施体育课程的过程中有三种策略,其中认为学校是体育课程改革最适当的策略。【】 A 、从上至下的策略 B 、从中间向上的策略 C 、从下至上的策略 D 、从整体到局部的策略

7 .在体育课程实施的三个阶段中,是控制体育课程改革过程的重要阶段。【】 A 、起始阶段 B 、实施阶段 C 、维持阶段 D 、评价阶段 8 .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A 、体育与健康课 B 、课外体育活动 C 、课外运动训练 D 、体育竞赛 9 .体育课程资源的特点是多样性、潜在性、【】 A 、合理性 B 、灵活性 C 、多质性 D 、隐蔽性 10 .有组织、有管理、有专人指导、有经费支持、具有一定的导向性、活动效果好、并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是。【】 A 、小团体活动 B 、班级活动 C 、小组活动 D 、俱乐部活动 11 .属于体育课程的生物学功能的是。【】 A 、人体心理变化规律 B 、感知觉规律 C 、人体适应性规律 D 、运动技能形成规律 12 .实施体育课程改革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是【】 A 、可靠有效 B 、相互竞争 C 、相互适应 D 、相互帮助 13 .体育学习的最主要内容是。【】 A 、健康知识 B 、运动经验 C 、运动知识 D 、身体练习 14 .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主要有体能、知识与技能、、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方面。【】

【真题】2018年四川特岗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8年四川特岗教师考试-教育公共基础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2.作答客观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作答非客观题时,必须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不得使用铅笔、红笔、钢笔或圆珠笔等。书写时字迹要工整、清晰,答题时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的题号位置作答,题号顺序不能颠倒或错位。书写时严格按照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5.考试中务必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损。不得将试卷及答题卡带出考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 )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教育漫话》 D.《雄辩术原理》 参考答案:B 2.我国传统教育中处于中心位置的是( ) A.教师 B.学生 C.教材

D.教师和学生 参考答案:A 3.教育的根本功能是( ) A.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B.为了一切学生 C.促进人的成长和全面发展 D.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参考答案:C 4.《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要求教学中贯彻( )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参考答案:A 5.对有些家长而言,学校起了照管儿童的功能,这体现了教育的( ) A.正向功能

B.负向功能 C.显性功能 D.隐性功能 参考答案:D 6.个人不位的教育功能取向主张培养( ) A.自然人 B.社会人 C.公民 D.文化人 参考答案:a 7.提出“泛智”教育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的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卢梭 参考答案:B

四川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2017年4月16日四川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共27小题,每小题1分,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请选“√”,错误的选“×”;全部选“√”或全部选“×”,均记为0分。) 1.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 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 3.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 ) 4.学生不按教师要求的方法和步骤完成作业,这是一种失德行为。( ) 5.在幼儿园教学中,为了体现“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应该主动为幼儿选择游戏和课程。( ) 6.任何教学策略都指向特定的问题情境、特定的教学内容、特定的教学目标,制约着师生的教学行为。( ) 7.从总体来看,人的发展是一个“给定”与“自我选择”、“自我建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 ) 8.任何教学活动都会受到一定价值观的制约,体现出一种价值的指引性。( ) 9.新课改后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了中小学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 ) 10.学校的课程、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以及学校中每一样工作、学校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小事,都充满了进行道德教育的可能性。( ) 11.对童年期的学生来说,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浅显的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 12.人本主义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是使心理疾患者能自由地实现他自己的潜能,成为功能完善者。( ) 13.针对学生个别差异而采用的适应性教学,其追求的是维持学生学业上的平等。( ) 14.按照现代认知心理学对陈述性知识学习的解释,整合就是学习者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 15.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教儿童道德先要教他们遵守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16.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有心理障碍的学生。( ) 17.通过对原则的演绎、推广和应用而确认某特殊事例隶属于该原则之内,该种学习即是奥苏贝尔提出的上位学习。( )

2017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

2017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 (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0.8分,共40分) 1、“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这种论断属于() A、生物起源论 B、心里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宇宙爆炸论 2、将劳动的功能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是从() A、作用的方向分 B、作用的呈现形式分 C、作用的大小分 D、作用的对象分 3、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说:“染于苍则苍,然与黄泽黄,所入者边,起色亦变”。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说明() A、遗传因素影响个人发展 B、环境因素影响个人发展 C、学校教育影响个人发展 D、家庭地位影响个人发展 4、第一次总结性提出并论证班级授课制的著作是() A、《爱弥儿》 B、《人的教育》 C、《大教学论》 D、《卢梭》 5、最早提出教育学这个概念的是() A、弗兰西斯.培根 B、夸美纽斯 C、洛克 D、卢梭 6、在教育活动中,只有当受教育者意识到教育目的对自身未来成长的要求时,才能把它作为努力方向,不断地按照教育目的要求发展和提高自己。教育目的具有() A、导向功能 B、选择功能 C、评价功能 D、激励功能 7、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性质是() 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B、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C、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 D、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 8、()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 A、智育 B、德育 C、体育 D、美育 9、我国古代的学制发端于() A、西汉 B、东晋 C、东汉 D、西周 10、“教学有法,学无定法”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11、我国首次开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将教师专业化工作正式提上议事日程是() A、1986年 B、1993年 C、2000年 D、2001年 12、学生尊重老师,尊重教师劳动,是教师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从事教育工作的光荣,从而增强工作的责任感、荣誉感,坚定现身教育事业的信念,发奋搞好教育工作,更好、更多的培养人才;学生在教师的爱护中,感受到师爱的温暖,感受到教师殷切的期待,学生以师爱为动力,奋发向上,不辜负老师的培养和期望,这说明师生关系具有() A、教育功能 B、激励功能 C、调节功能 D、社会功能 13、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借助一定的教材在师生共同活动过程中进行的,一般来说教学过程包括激发学习动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和() A、运用知识 B、掌握知识 C、评价知识 D、管理知识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十套)

真题1 2009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D;2、A;3、C;4、C;5、D。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B 转变旧的学习方式C倡导建构的学习D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做到()。 A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B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充分地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 3、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管理制度是实行()。 A国家统一管理制度B国家和地方二级管理制度C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 D学校校本管理制度。 4、“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 A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C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D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 5、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评价。 A强调学生学会学习; B强调新的学习方式;C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新课程改革的心理学依据是(多元智力)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3、新课程改革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 4、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三、判断并改错(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并将错误的改正) 1、开发校本课程就意味着要编写教材。() 2、教学实施中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3、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应该是教师。() 4、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审定制”改为“国定制”。() 5、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研究的结果和学生的收获。()1、×。改为:开发校本课程意味着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2、√。3、×。改为: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应该是学生。4、×。改为: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

四川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最新、最强、最详细)

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详解)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教师与学生、课程、课堂教学、学校德育、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心理发展与教育、学习与学习理论、学习的迁移、记忆和遗忘、学习策略与不同类型的学习、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个别差异与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法与教育法、教育法律关系、教育法律规范、教育法制过程、教育法律责任、学生的权利及其维护、教师 的权利及其维护、教育法律救济、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等。 本大纲仅供参加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公共科目——《教育公共基础笔试》的考生复习和考试时参考。请考生重点掌握以下知识内容。《教育公共基础笔试》题型包括选择、判断简析、案例分析、阅读分析和论述五种类型。 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 一、教育与教育学 (一)1.教育的概念:广义教育,泛指凡是能够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组织性、计划性、目的性,专业的师资和场地,系统的教育与教学组织的规范) P3 2.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P3 2.2三者关系:学校教育教育活动的三个要素之间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可以构成多种结构。(1)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2)二者具有互为主客体的关系。教教为主,学受教为主。(3)二者有共同的教育活动对象,教育内容,共同的教育目的,促进受教者素质的全面发展。 3.教育的形态: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实体教育与虚体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P4 4.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即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P5 5.教育的基本规律:教育最基本规律有两条。一条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我们称之为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一条是关于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我们称之为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 P6(二) 6.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1)原始社会(无阶级性、水平低下、传递生产经验、言传身教、耳口相传),(2)古代社会(鲜明的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功能占主导地位),(3)现代教育(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P7 7.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P8 (三)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8.教育学:教育学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P9 9.教育学的基本问题:(1)教育本质,解释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问题,(2)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问题,(3)教育目的问题,(4)教育制度问题,(5)教育过程的规律性问题,(6)思想品德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性问题,(7)学校管理问题。P10 10.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萌芽时期: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学(《学记》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雄辩术原理》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2)独立形态时期: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诞生。(3)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马、恩、列等经典作家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对教育的阶级性、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作了科学的解释。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阶段。(4)近现代教育学理论的发展:三大流派,布鲁纳的《教育过程》提出机构教学论,赞科夫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瓦根舍倡导范例教学,霍姆林斯基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 P10 二、教育的功能 (一)11.教育功能的含义:是指人类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产生的作用与影响。P18 12.教育功能的类型: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P18 13.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P19

四川省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四川省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四川省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1、实践是人以一定的手段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对象活动。下列不符合实践的特点的是()。 A、实践是主观见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B、实践人类有目的的自觉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 C、实践活动是不断发展的,具有社会历史性 D、实践是人类获得成功的基础,具有必然性 2、加强政府管理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创新行政管理的方式。关于行政管理方式创新的方向,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A、从僵化走向灵活 B、从法治走向人治 C、从封闭走向开放 D、从权力导向走向规则导向 3、暴雨或特大暴雨的袭击常会造成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面对这些可采用的工程措施包括包括()。(多选题) A、修筑堤坝 B、修建分洪区 C、修建水库 D、整治河道 4、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面的价值要求。 A、B、民族C、社会D、公民 5、《论衡》是王充所作是一部关于()的哲学文献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浪漫主义 D、社会空想主义 6、生产力中物的因素是指()。 A、劳动资料 B、劳动对象 C、生产资料 D、生产工具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D。解析:实践的特点包括:(1)客观物质性;(2)自 觉能动性;(3)社会历史性;(4)直接现实性。D选项必然性不属于实 践的特点。故本题答案选D。 2、【答案】B。解析:行政管理方式创新,主要包括一下内容:(1)从僵化走向灵活;(2)从人治走向法治;(3)从封闭走向开放;(4)从 权力导向走向规则导向。故本题答案选D。 3、【答案】ABCD。解析:面对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可采 取修筑堤坝、修建分洪区、修建水库、整治河道等工程措施。故本 题答案选ABCD。 4、【答案】C。解析:党的报告分别从、社会、公民三个层次,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晰凝练。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本题答案C。 5、【答案】A。解析:《论衡》是中国历史上东汉时期思想家王充的一部著作,是一部宣传无神论的檄文,是一部古代唯物主义的 哲学文献。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衡”字本义是天平,《论衡》就是评定当时言论价值的天平。故本题答案为A。 6、【答案】C。解析:生产力由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构成。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并实现着物质资 料生产的劳动者;物的因素是生产资料,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 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 四川省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二) 1、2015年8月5日,中国首条直飞()航线正式开通,这是中国 民航目前一条连通非洲大陆的航线。 A、乌干达 B、冈比亚 C、喀麦隆 D、肯尼亚 2、我国提出要转变现有的“三高一低”的经济增长方式,对比 下列不属于“三高”的是()。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含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 ) A、夸美纽斯B、洛克C、杜威D、赫尔巴特 C 【解析】“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杜威教育理论中的三个核心命题。 2、“教学相长”、“及时而教”等教育思想最早出自于我国的( ) A、《学记》B、《论语》C、《大学》D、《中庸》 A 【解析】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着。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及时而教”(在好的时机教书)。 3、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 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 D 【解析】主体性指教师的劳动手段是教师自身。示范性指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可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4、熟练地骑车、熟练地织毛衣中的注意是( ) A、无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D 【解析】不随意注意也称为无意注意(involuntary attention),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随意注意也称为有意注意(voluntary attention),是服从于预定目的、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5、鲁班发明锯子是借助于( ) A、定势 B、变式 C、问题解决 D、原型启发 D 【解析】当我们进行创造性想象时,往往会从其他事物中得到启示,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我们把这种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称作“原型”。鲁班爬山时,手不小心被一种丝茅草割破,疼痛之余,他找到了秘密所在:草叶边缘的毛刺就是“利器”。用同样的方式处理一下铁片,岂不可以断木如泥?锯子的雏形就这样产生了。 6、我国最早实施中小学六三三分段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6、D 【解析】略。 7、美国学者孟禄提出的教育起源理论被称为( ) A、需要起源论B、意识起源论C、生物起源论D、心理起源论 D 【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其倡始人是19世纪末期法国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美国的心理学者孟禄从其心理学观点出发,批判了利托尔诺的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

2020年四川省乐山市《教育公共基础笔试》教师教育

2020年四川省乐山市《教育公共基础笔试》教师教育(说明:本卷共10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 1. 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是属于()。 A、直接强化 B、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性强化【答案】C 2. 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A、四书五经 B、六艺 C、自然科学 D、生产技能【答案】B 3. 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应归类于()。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答案】B 4. 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A、演示法 B、实验法 C、实习作业法 D、练习法【答案】A 5.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 A、现象和问题 B、方针 C、政策 D、理论【答案】A 6. 马克思认为,造成人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人本身 B、社会 C、经济发展 D、分工【答案】D 7. ()不是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 A、客观性 B、计划性 C、可比性 D、公平性【答案】D 8. 能较全面地反映被评价者的品德情况,且应用较广的品德评价法是()。 A、加减评分法 B、操行评语法 C、评等评分评语综合测评法 D、模糊综合测评法【答案】B 9. 1913-1914 年,桑代克的()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因此确立。 A、《教育心理学》 B、《教育心理大纲》 C、《人是教育的对象》 D、《教育心理学概述》【答案】B 10. 利用图片、图标、模型、幻灯片、电影电视等手段进行教学的直观类型是()。

2017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试卷

2017年公开招聘教师考试真题 1.简述:我国中小学的教学任务(6分) 2.简述人本主义的基本观念(6分) 3.看图说明:给了一幅图(U型图),说明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8分) 4.论述题: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10分) 5.分析题: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结合当前我国的教育方针与政策提出改进策略。(10分)漫画内容为:一小学生被各种作业压倒了 2017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一、简答题 1、元认知的概念理解题。 2、新课改对教师专业有哪些要求与挑战? 3、三维目标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 4、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与基本观点。 5、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二、论述题 小刚“想得美”课程表 1、这个课程表反映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什么问题与现象?(6分) 2、如果评价小刚“想得美”课程表的做法。(8分) 3、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与新课程改革,谈谈你对“人才观”的认识。(分) 2017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一名教师走到安静的教室门口故意咳嗽两声,目的是引起学生的() 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D.随意注意 2.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这种现象称为()

A.高原现象B.遗忘现象 C.舌尖现象D.回忆现象 3.科学家为了攻克科技难关而废寝忘食,这是()的具体表现。 A.情感B.意志 C.性格D.想象 4.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碰撞,迸出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属于() A.头脑风暴法B.发展思维训练 C.自我设计训练D.推测与假设训练 5.教师成长成熟最主要的标志是是否关注() A.教师B.生存 C.学生D.教材 6.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属于()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7.教师工作对象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教师的不断学习,不断反思,这说明教师是() A.组织者B.管理者 C.研究者D.示范者 8.学习中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方法的是() A.学习动机B.学习策略 C.学习理念D.学习目标 9.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 A.增强B.变化 C.成熟D.死亡 10.在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中,他认为智力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那么认识环境的能力属于() A.自知智力B.空间智力 C.逻辑数学智力D.身体运动智力 11.国家实行()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法律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教师资格 B.教师竞聘上岗 C.教师选举 D.教师推荐 12.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教师招聘历年真题

历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一(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 A.道德品质 B.健壮体魄 C.实践能力 D.创造能力 3.《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练习复习 D.考试 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研究能力 B.学习能力 C.管理能力 D.交往能力 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 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 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 A.专政型 B.指导型 C.民主型 D.溺爱型 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A.一 B.二 C.三 D.四 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11.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 A.判断 B.诊断 C.评定 D.评分 1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 A.人生观教育 B.价值观教育 C.素质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1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 A.有差异性的认识 B.有个性的认识 C.有领导的认识 D.有基本的认识 14.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

2020年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

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 本大纲仅供参加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公共科目——《教育公共基础笔试》的考生复习和考试时参考。请考生重点掌握以下知识内容。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题型包括选择、判断简析、案例分析、阅读分析和论述五种类型。 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 一、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概念、教育的要素、教育的形态、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基本规律 (二)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三)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教育的功能 (一)教育功能的含义、教育功能的类型、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教育功能的限制 (二)影响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 三、教育的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含义、教育目的的功能 (二)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教育目的确立中的价值取向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理论基础、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 四、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的定义、教师的角色、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及途径

(二)学生的定义、学生的本质特点、学生发展的规律 (三)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 五、课程 (一)课程的含义、课程理论及课程理论流派、课程的类型、课程的组织、课程的管理 (二)我国课程改革的回顾、新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课程标准及其地位、作用和特点 (三)新课程带来的变革 六、课堂教学 (一)教学的含义、教学理论及教学理论流派 (二)课堂教学设计的含义、基本程序、主要模式、内容和方法(三)教学策略的含义、常用的课堂教学策略 七、学校德育 (一)德育的含义、功能及地位 (二)德育过程的含义、德育过程与教学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的关系、德育过程的理论、德育过程的规律 (三)德育的任务、目标、内容与课程 (四)德育的原则、途径与方法 八、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一)班级的含义与特点、班级的历史发展、班级的结构与功能、班级的发育过程 (二)班级管理的内容、原则与方法 (三)班主任的角色、任务、职责与素质 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

四川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以及答案

四川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以及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练习的重要性不亚于知识复习,以下是由整理关于四川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四川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一) 1、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教学有( )。 A、一定的帮助 B、较弱的影响 C、间接的影响 D、直接的影响 答案:D 2、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 )。 A、感情关系 B、心理距离 C、友谊关系 D、互助关系 答案:B 3、班级里学习成绩差生和后进生有问题行为,学生( )。 A、也全都有问题行为 B、没有问题行为 C、只有问题行为萌芽 D、也有问题行为 答案:D 4、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 )。 A、课堂情境 B、课堂结构

C、课堂形势 D、课堂教学 答案:B 5、为了减少误差,测验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一套( )。 A、严格规则 B、系统规则 C、标准规则 D、系统程序 答案:D 四川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二) 1、1903年,在美国出版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答案:A 2、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 )。 A、苏联心理学家 B、美国心理学家 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D、英国医生 答案:C 3、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 )。 A、社会适应 B、社会化人格 C、精神面貌 D、精神状态 答案:A 4、任务分析必须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 )。 A、各种智力活动 B、各种子目标

教师招聘考试常考题题库(最新)

教师招聘考试常考题题库(最新)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什么规律的科学( C ) A.基本教育规律 B.基本教学规律 C.基本心理规律D.基本身心规律 2. 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 B ) A.130 B.140 C.150 D.160 3. “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裨性的联系”属于( C )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 4.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 D ) A.自我了解B.自我实现 C.自我行动D.自我控制 5. 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是( A ) A.一般迁移B.具体迁移 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 6. 智力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是( B )A.女优于男B.大致相等

D.男优于女D.中国人相等,外国人不相等 7. 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属于( A ) A.概念学习B.意义学习 C.命题学习D.符号学习 8.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是( C ) A.均衡发展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D.先慢后快又慢 9. 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这是条件刺激的( D ) A.一般化 B.具体化C.分化 D.泛化 10. 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 C )A.操作模仿B.操作整合 C.操作熟练D.操作定向 11.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C ) 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 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 12.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D ) A.生活焦虑B.择友焦虑 C.缺钱焦虑D.考试焦虑

2019年下半年四川省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教育公共基础》考试(真题含答案)

四川省2019年下半年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考试 《教育公共基础》 (满分:100分,时限:120分钟) 一、判断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请选“√”错误的选“×”;全部选“√”或全部选“×”,均记为0分。) 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认为: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的劳动起源论的主要观点。马克思的劳动起源论的主要观点包括:(1)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有阶级性;(2)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3)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5)教育受社会的制约,但有其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社会。故本题正确。 2.教师职业生涯周期中,处于入职阶段的教师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知识和经验具有表面化的特点。()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专业成长路径的主要观点。新任老师在准备期的素质特点如下: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缺乏实际经验:知识和经验具有表面化的特点:形成了教师所需要的一部分独特的优势素质。故本题正确。 3.师生不同的经历和生活经验属于校外课程资源。()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资源的结构分类。师生不同的经历和生活经验属于校内课程资源。故本题错误。4.某小学语文老师在《挑山工》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设为“通过学习,让学生受到挑山工坚持不懈的顽强意志的感染,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不绕着走”。这体现了德育的渗透性原则。()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德育的渗透性原则。德育的渗透性是指在课文中加入思想品德教育,本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顽强意志,正是体现了德育的渗透性原则。故本题正确。 5.小刚坚持“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生活准则,他的道德发展处于习俗水平。() 【答案】×

2017年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小学英语科目)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小学英语科目] 第一部分英语教育理论与实践 Ⅰ.单项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 (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之日起开始实施。 A.1990年9月1日B.1995年9月1日 C.1996年9月1日D.1997年8月1日 ( )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三十八号令公布的。 A.国务院令B.主席令 C.总理签署D.地方政府 ( ) 3.“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 A.《学校管理条例》B.《教师法》 C.《教育法》D.《教师资格条例》 ( ) 4.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 A.“双赢”协作原则B.和平共处原则 C.民主原则D.自觉原则 ( ) 5.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 A.三年B.三至五年 C.两年D.六年 Ⅱ.认真读下面五个句子,正确的在括号内填“T”,错误的填“F”。 ( ) 6.在小学英语学习阶段,不需要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 ( ) 7.在英语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 ( ) 8.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变化需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由控制者变为帮助者。 ( ) 9.绝对评价是指按照正态分布率对学生进行人为的划等、分类和排队。 ( ) 10.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包括知识目标、经验目标、情感目标。

第二部分英语专业基础知识 Ⅰ.V ocabulary and structure 15%Directions: There are 15 incomplete sentences in the following.For each sentence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Choose the ONE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 ( ) 1.Though he is seventy years old, he takes exercise every day. A.Past B.above C.On D.over ( ) 2.—Which would you like, Madam, tea or coffee? —, thanks.I'd like a glass of water, please. A.Either B.Both C.Neither D.OK ( ) 3.—How soon will you finish the building? —. A.In two months B.Two months C.About two months D.After two months ( ) 4.They did their father told them. A.Like B.as C.About D.with ( ) 5.One of the boys is , all the other boys are . A.English; China B.an English; Chinese C.England; China D.English; Chinese ( ) 6.Either you or he the team. A.is in B.are on C.is on D.are in ( ) 7.He was made thirteen hours a day by his boss. A.to work B.work C.is on D.are in ( ) 8.Mrs.Hu asked Liu Fang and to take part in the English meeting.A.I B.my C.Me D.mine

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 律 D.基本身心规律 2. 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A.130 B.140 C.150 D.160 3. “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裨性的联系”属于()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4.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 A.自我了解 B.自我实现C.自我行动 D.自我控制 5. 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是() A.一般迁移 B.具体迁移C.垂直迁移 D.水平迁移 6. 智力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是()A.女优于男 B.大致相等C.男优于女 D.中国人相等,外国人不相等 7. 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属于()

A.概念学习 B.意义学习C.命题学习 D.符号学习 8.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是() A.均衡发展 B.先慢后快C.先快后慢 D.先慢后快又慢 9. 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这是条件刺激的() A.一般化B.具体化 C.分化D.泛化10. 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A.操作模仿 B.操作整合C.操作熟练 D.操作定向 11.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12.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A.生活焦虑 B.择友焦虑C.缺钱焦虑 D.考试焦虑 13. 发现学习是属于() C.个别化的教学策略D.交互式的教学策略 14. 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0/3/27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小学英语科目] (满分为100分) 第一部分英语教育理论与实践 Ⅰ.单项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 5% (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之日起开始实施。 A.1990年9月1日 B.1995年9月1日 D . 1997年8月1日9C.1996年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 ) 2. 第三十八号令公布的。 A.国务院令 B.主席令 D C.总理签署.地方政府 ( ) 3.“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 A.《学校管理条例》 B.《教师法》 D .《教师资格条例》C.《教育法》 ( ) 4.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 A.“双赢”协作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D .自觉原则 C.民主原则 ( ) 5.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 A.三年 B.三至五年 D .六年 C.两年 Ⅱ.认真读下面五个句子,正确的在括号内填“T”,错误的填“F”。5% ( ) 6.在小学英语学习阶段,不需要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 ( ) 7.在英语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 ) 8.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变化需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由控制者变为帮助者。 ( ) 9.绝对评价是指按照正态分布率对学生进行人为的划等、分类和排队。 1 2020/3/27 ( ) 10.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包括知识目标、经验目标、情感目标。 第二部分英语专业基础知识 Ⅰ.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15%Directions: There are 15 incomplete sentences in the following. For each sentence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