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读好普通话的上声字

合集下载

浅谈普通话上声变调规律

浅谈普通话上声变调规律

《》--xx普通话的每个音节都有固定的声调,当多个音节连续发出时,一些音节的调值因为受到后面音节声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变调”。

变调主要分为上声变调和“一”、“不”变调,其中又以上声变调最为复杂。

上声音节的调值为[214],发音时开头调值略降,中间调值低平,末尾调值又有短促上升。

当它处于其他音节之前时,为了缩短发音过程,它会变得或升或降,不是把开头的下降部分挤掉,就是把末尾的上升部分挤掉,从而形成了较为复杂的变调。

为此,上声音节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前都会产生变调。

经过查阅历史文献,结合教学测试实践,本人认为上声变调的规律可以简单归纳为6句话:“单念末尾不变调,上上相连变[35],上加非上变半上;上轻相连看轻声,三上相连看结构,多上相连看断句。

”一、“单念末尾不变调”。

即当上声音节单念,或处在词语、句子的末尾时,上声音节才保持本调[214]不变。

如:“小、有;铅笔、泪水;给我一杯水。

”这条规律相对简单,学员在例举讲解、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可以比较迅速地掌握上声音节保持本调的位置和规律。

由于上声音节保持本调的机会很少,教学中必须提醒学员不要养成遇到上声音节就下意识地发出[214]调值的习惯,而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牢牢掌握其他几条变调规律,为正确判断调值打好基础。

二、“上上相连变[35]”。

即当两个上声音节相连时,前一个上声音节的调值由[214]变为[35],第二个上声音节则不变调。

如“土改”听上去象“涂改”;“雨水”听上去象“鱼水”;“买马”听上去象“埋马”;“百米”听上去象“白米”;“好米”听上去象“毫米”,等等。

为了让学员更好地理解这种变调,教学中也可以使用上述词语对比的方式来进行。

通过对比朗读,学员能够很自然也很容易地理解和接受这条规律。

必须注意的是,变调仅指调值的改变,而非调类的改变,前一个上声音节所改变的只是调值,即从[214]变为[35],而调类并没有改变,因此教学中必须注意纠正以往“上上相连,前上变阳平”的说法,帮助学员真正认识变调的本质。

声调及变调训练

声调及变调训练
1.当前一个音节的声调为阴平、阳平、去声时, 轻声音节的调形为短促的低降调,调值为31,如读 “师傅、棉花、爸爸”等。
2.当前一个音节是上声时,轻声音节的调形为 短促的高平调,调值为44,如读“奶奶、婶婶”等。
有一定规律的轻声音节 1.语气词(啊、呢、吧、呀、哇) 2.助词(的、地、得、着、了、过) 3.词缀(子、头、们) 4.叠音称谓或人名(爸爸、妈妈) 5.动词的尝试态(看看、想想) 6.在名词后的方位词(土地上) 7.动词后的趋向词(进来、出去) 8.香不香、看一看
三、轻声、儿化
(一)怎样读轻声 一般情况下,只需掌握轻声词语朗读的总体要
求即可:短、轻、模糊。读轻声的那个音节时值要 短,音强上要轻,音色上要模糊(靠近央e,如:杯 子、萝卜)。
轻声音节的调值若严格要求有四种形式,分别 为阴平+轻声(2度)、阳平+轻声(3度)、上声+轻 声(4度)、去声+轻声(1度)。一般只需掌握两种 形式:
五度标记法图示:
声调音变训练
一、上声的变调训练 二、“一”、“不”的变调训练
一、上声的变调训练
普通话上声是降升调,调值214。上声只有在单独念或词句末尾 时才读原调。
由于上声的特点是调值形式曲折,因此上声字在别的音节前面 时都要发生变调,即由“曲调”(降升调)变为“直调”(降调或 升调)。
训练要领 上声变调的一般规则是“前变后不变”。即在语流中,上声作 “前字”时变调,作“后字”(句末或较大停顿处)时不变调。
(2)一串上声相连,先根据语意或气息自然分节,再按照以上训 练要领变读。
A 你把/美好/理想/给领导/讲讲。 B 请你/给我/打点儿/洗脸水。
二、“一”、“不”的变调训练
“一”的本调是阴平,“不”的本调是去声。“一”、“不” 念本调的条件是:单独念,或在词句末尾;以及“一”表日期或序 数时念本调,“不”在非去声前念本调。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

一、普通话有四个声调:1、阴平念高平,用五度标记法来表示,就是从5到5,写作55。

声带绷到最紧,始终无明显变化,保持音高。

例如:青春光辉春天花开公司通知新屋出租2、阳平念高升(或说中升),起音比阴平稍低,然后升到高。

用五度标记法表示,就是从3升到5,写作35。

声带从不松不紧开始,逐步绷紧,直到最紧,声音从不低不高到最高。

例如:人民银行连年和平农民犁田圆形循环3、上(shǎng)声念降升,起音半低,先降后升,用五度标记法表示,是从2降到1再升到4,写作214。

声带从略微有些紧张开始,立刻松弛下来,稍稍延长,然后迅速绷紧,但没有绷到最紧。

例如:彼此理解理想美满永远友好管理很好4、去声念高降(或称全降),起音高,接着往下滑,用五度标记法表示,是从5降到1,写作51。

声带从紧开始到完全松弛为止,声音从高到低,音长是最短的。

例如:下次注意世界教育报告胜利创造利润二、上声的变调上声在跟上声相连或跟别的声调相连的时候,都要念变调。

1、念半上──上声在阴平、阳平、去声前面念半上,调值由214变成21或211,也就是只降不升,由于上声的起音就低,所以近似低平调。

例如:每天měitiān 每年měinián 每月měiyuè2、念直上,像阳平一样──上声跟上声相连,前面的上声变成升调,跟阳平一样(或近似阳平)。

调值由214变成24或35。

例如:美好měihǎo 厂长chǎngzhǎng 领导lǐngdǎo二、声母、韵母部分容易出错的训练1、舌尖前音:z发音时,舌尖平伸,抵住上齿背,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较弱的气流把阻碍冲开一条窄缝,从窄缝中挤出间,摩擦成声。

如“总则”、“自在”的声母。

c和z的发音区别不大,不同的地方在于c气流较强。

如“粗糙”、“参差”的声母。

s发音时,舌尖接近上齿背。

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声带不颤动。

如“思索”、“松散”的声母。

2、舌面音:j发音时,舌面前部抵信硬腭前部,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较弱的气流把阻碍冲开,形成一条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怎样读好普通话的上声字

怎样读好普通话的上声字

怎样读好普通话的上声字普通话四声的调值分别是55,35,214,51。

这只是粗略的标记,实际读音要比这复杂,特别是上声字。

上声开头有降,中间低平部分是主要的,末尾有短促的上升。

不要把上声字简单看作降升调,说它基本上是个低平调更为准确。

上声调值记为214已沿用多年,实际上应记为2114。

读读下面这些上声字,体会一下上声字的特点:买、小、有、组。

当上声字单念或处于词语、句子的未尾时,读原调,调值是214;当它处于别的音节之前时,为了缩短发音过程,就会变得或升或降:A、xx+非xx——半xx(211)xx+阴平:广播,海滨,辅音,北京,抵消,小说,语音,手巾xx+xx:偶然,阐明,讲台,海洋,改革,早晨,火炉,总结xx+去声:法律,尺度,处分,讽刺,否认,体育,访问,准备B、xx+xx——35+214“美好”听上去象“梅好”,“舞蹈”听上去象“吴岛”,勇敢,美好,主讲,整改,改选,野草,首长,水果,辅导,远景所以,举手,语法,导演,讲解,简短,讲解,理想,手表,小米C、xx+轻由非上声变成的轻声——211+轻(2114):马虎,耳朵,李子,姐姐,比方,尾巴,手巾,脑袋,暖和由上声变成的轻声——2114,构成一个完整的降升调:谷子,脑子,打了,好了,走了,跑了,忍着——35+轻:本领,老鼠,水里,比比D、三个上声相连,根据词义结构判定单+双——211+35+214:“单”处于被强调的逻辑重音位置,念“半上”,中间一个按两个上声相连的变调规律,变为“35”:买水果,好领导,很勇敢,小拇指,双+单——35+35+214:这是一般情况,前两个变阳平,古典美,采访稿,保守党,蒙古语,铁水管,苦水井,E、多个上声相联,要先根据语意自然分节(停顿),再按以上规律去变读。

彼此了解,永远友好,采访厂长,产品展览,远景很美好,请你给xx演讲稿请你往北走,找柳组长(柳读成半上声,与刘组长有区别)这里重点讲一下教上声的方法,上声是教学中的难点,令很多留学生头痛。

西藏地区普通话上声特点及上声变调教学

西藏地区普通话上声特点及上声变调教学

西藏地区普通话上声特点及上声变调教学发表时间:2020-12-08T03:04:54.754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0年12期作者:杨建敏[导读] 着意在中考试卷中的语音题里,保留声调的误读,也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这一现象的严重性。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墨脱县中学教学目标人群:藏区初中生、高中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汉语字音过程中,对于汉语拼音中的声调的区分有很大的困难,特别是上声和去声。

藏区的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时,受藏语藏声调的影响,常常把声调弄混,把上声读成近似阳平;把去声读成近低升降,用调值法来表示:上声(214)读成低升(13);把去声(51)读成低升降(132)如图所示①,更有严重的口语表达里只有两个调,即高平(55)和低升(13)②。

此外,上声本身在普通话中就有诸多变调,再加上甘肃话、四川话的不规则变调的影响,无形中加重了藏区学生区分声调各调类的难度。

近年来,西藏教育部门也感觉到这一现象的严重性,着意在中考试卷中的语音题里,保留声调的误读,也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这一现象的严重性。

课时数量(40分钟/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一.理解普通话上声声调的基本概念和上声的发声方法。

二.掌握普通话上声的变调的规则。

技能:能准确地读出上声在普通话中所产生的音调变化。

教学重点:分析上声声调在普通话中变调的规则。

教学难点:归纳上声声调在普通话中变调的种类。

教学辅助材料:藏区普通话交流视频、藏族电影片段、汉藏声调对比图、上声调值图片。

训练材料:从《普通话语音训练教程》中分别选取七种上声变调的部分例字作为练习。

第一课时一、导入二、视频导入,看一段藏区普通话的交流视频,感受藏区普通话的语调特点。

正是藏区普通话的声调发生了变化,所以听起来跟内地的语普通话不一样,到底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呢?当然有有很多原因,声调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上声的音变吧!三、讲授1.汉藏声调对比藏区的人民在学习普通话过程中,大多是口口相传,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在学校的教育中,受藏语的拼合习惯,只拼读声母和韵母,不拼声调;同时,也受到藏语上声声调的影响,我们可以借助汉藏声调对比图,如图所示:2.上声在藏区的音变欣赏看藏族电影片段,语言对白为:像这种男人根本配不上你……,我就喜欢你这个样子,你尽早是我的女人。

关于普通话的声调问题

关于普通话的声调问题

关于普通话的声调问题 普通话有四种基本调值,根据古今调类演变的对应关系,定名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下⾯是百分⽹店铺分享的⼀些相关资料,供⼤家参考。

具体描写如下: 1.阴平。

⾼⽽平,叫⾼平调。

发⾳时由5度到5度,简称55。

例字:妈、督、加、先、通。

2.阳平。

由中⾳升到⾼⾳,叫中升调。

由3度到5度,简称35。

例字:⿇、毒、荚、贤、铜。

3.上声。

由半低⾳降到低⾳再升到半⾼⾳,叫降升调。

由2度降到1度,再升到4度,简称214。

例字:马、赌、甲、显、桶。

4.去声。

由⾼⾳降到低⾳,叫全降调。

由5度到1度,简称51。

例字:骂、度、价、县、痛。

普通话声调的调类和调值可以综合为下⾯的表: 调类调值调型调号例字 阴平 55 ⾼平 - 例:咪mī,⾝shēn 阳平 35 中升 / 例:迷mí,神shén 上声 214 降升 √ 例:⽶mǐ,审shěn 去声 51 全降 \ 例:密mì,慎shèn (⼆) 变调 我们平常说话,总是⼀个⼀个⾳节连在⼀起发⾳的。

⾳节和⾳节相连时,有的⾳节的调值会发⽣有规律的变化,这种变化叫做变调。

变调是汉语许多⽅⾔都有的现象,最常见的变调是后⾯⾳节的调值影响前⾯⾳节的调值。

下⾯我们介绍普通话⾥两种重要的变调。

1.上声的变调。

两个⾳节相连,前⼀个⾳节是上声时,这个上声受到它后⾯⾳节声调的影响发⽣变调。

规律是: 上声和上声相连时,前⼀个上声的调值由214变为35。

例如:买⽶、好酒、⼟改、检举、冷⽔。

上声和⾮上声相连时,前⼀个上声的调值由214变为21(半上)。

⑴上声加阴平,例如:买姜、好书、写诗、语⾳。

⑵上声加阳平,例如:买油、好房、两条、语⾔。

⑶上声加去声,例如:买菜、好戏、写信、美味。

2.“⼀”和“不”的变调。

“⼀”的本调是阴平,单读时或在词句末尾时读本调。

例如:⼀、第⼀。

在阴平、阳平、上声的前边读时发⽣变调,改读为51去声。

普通话应该注意的字音

普通话应该注意的字音

音变一、变调:1、上声的变调(参见普通话声调)2、“一”、“不”的变调二、轻声:1、什么是轻声?普通话音节都有一个固定的声调,可是某些音节在词和句子中失去了它原有的声调,读成一种轻短模糊的调子,甚至声、韵母也发生了变化,这就是轻声。

2、轻声的作用普通话里有些词或词组靠轻声音节与非轻声音节区别意义和词性。

兄弟xiōngdì([名]哥哥和弟弟)兄弟xiōngdi([名]弟弟)能干nénggà([形]有才能,会办事)能干néngga ([形]心灵手巧;精明)言语yányǔ([名]指所说的话)言语yányu ([动]开口;招呼)运气yùnqì(词组。

武术、气功的一种炼身方法)运气yùqi ([名]幸运)3、轻声的规律普通话多数轻声同词汇、语法有密切联系:①、语气助词“吗、呢、啊、吧”等:是吗他呢看啊走吧②、助词“着、了、过、的、地、得、们”:看过忙着来了我的勇敢地喝得(好)朋友们③、名词的后缀“子、头”:桌子椅子木头石头④、方位词:墙上河里天上地下底下那边⑤、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后面的字:说说想想弟弟奶奶谈谈跳跳⑥、表示趋向的动词:出来进去站起来走进来取回来⑦、某些常用的双音节词的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明白暖和萝卜玻璃葡萄知道事情衣服眼睛三、儿化1、儿化和儿化韵:er在普通话里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韵母,它不同声母相拼,也不能同其它音素组合成复合韵母,可以自成音节。

er自成的音节很少,常见的有“耳、而、儿、饵、尔、二、贰、迩”等。

此外,er常附在其它音节后边,使这个音节发生变化,成为一个带卷舌动作的韵母,这就是儿化现象。

儿化后的韵母称儿化韵。

带儿化的韵母的音节,一般用两个汉字来表示。

用汉语音字母写这些儿化音节,只需在原来的音节之后加上“r”。

2、儿化的作用:儿化在表达词语的语法意义和修辞色彩上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①、区别词性:盖(动词)--盖儿(名词)个(量词)--个儿(名词)②、区别词义:信(信件)--信儿(消息)末(最后)--末儿(细碎的或呈粉状的东西)③、表示喜爱温婉的感情色彩:小曲儿、来玩儿、大婶儿、慢慢儿走④、表示细、小、轻、微的性状:小鱼儿、门缝儿、一会儿、办事儿3、儿化韵的发音:①、韵母为a、o、e、u的音节,儿化后主要元音基本不变,后面直接加上表示卷舌动作的“r”:号码儿hǎomǎr 山坡儿shānpōr 饭盒儿fànhér 水珠儿shuǐzh ūr②、韵母ia、ua、ao、ou、uo和iao、iou等,儿化后主要元音或韵尾基本不变,直接加“r”:一下儿yīxiàr 鲜花儿xiānhuār 手稿儿shǒugǎor 封口儿fēngkǒur知了儿zhīliǎor 小牛儿xiǎoniúr 小说儿xiǎoshuōr③、韵母i、ü儿化后在原韵母之后加上er、i、ü仍保留:小米儿xiǎomǐr 读作xiǎomiěr有趣儿yǒuqùr 读作yǒuquèr④、韵母-i(前、后)儿化后失去原韵母,加er:戏词儿xìcír 读作xìcer果汁儿guǒzhīr 读作guǒzher⑤、以i或n为韵尾的韵母,儿化后丢掉韵尾,主要元音后面加r:一块儿yīkuàir 读作yīkuàr树根儿shùgēnr 读作shùgēr饭馆儿fànguǎnr 读作fànguǎr冰棍儿bīnggùnr 读作bīnggùr⑥、以ng为韵尾的韵母,儿化后丢掉韵尾ng,主要元音鼻化,同时在鼻化元音后加上r:瓜瓤儿guārángr 读作guārár板凳儿bǎndèngr 读作bǎndèr⑦、韵母in、ün儿化后,丢掉韵尾n,主要元音保留,后面加上er;韵母ing儿化后,丢掉韵尾ng,主要元音保留,后面另上鼻化的er:手印儿shǒuyìnr 读作shǒuyier花裙儿huāqúnr 读作huāquer花瓶儿huāpíngr 读作huāpier四、语气词“啊”的音变“啊”附着在句子的末尾是语气助词。

普及普通话知识问答

普及普通话知识问答

普及普通话知识问答1.国家语委规定,什么时间实现普通话在全国初步普及、汉字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的目标?答:2010年。

2.《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中对教师普通话等级标准的规定是什么?答: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应不低于二级乙等,其中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不低于二级甲等,语音教师不低于一级乙等。

3.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三纳入一渗透”的内容是什么?答:把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要求纳入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有关课程标准,纳入教育教学和学生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纳入学校工作日程和常规管理,渗透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中。

4.推广普通话的十二字方针是什么?答:“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5.什么是普通话水平测试?答: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应试人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标准程度的检测和评定,是应试人的汉语标准语测试。

应试人在运用普通话口语进行表达过程中所表现的语音、词汇、语法规范程度,是评定其所达到的水平等级的重要依据。

普通话水平测试一律采用口语方式进行。

6.现阶段,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主要测试对象包括那些人?答:(1)教师和申请教师资格的人员;(2)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3)影视话剧演员;(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5)师范类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影视话剧表演专业以及其他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专业的学生;(6)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应该接受测试的人员。

7.普通话等级证书由什么机构颁发?答: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语委办颁发。

8.普通话水平的等级由什么机构认定?答:测试成绩的认定由省级语委办公室确定,但其中一级甲等成绩必须在认定前由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复审,一级乙等成绩在认定前由省级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复审。

9.普通话水平测试试卷由几个测试项构成?各占多少分?其目的是什么?答:四个测试项。

(1)读单音节词100个,限时3分钟,占10分。

目的考察应试人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

学普通话的方法和技巧

学普通话的方法和技巧

学普通话的方法和技巧学普通话的方法和技巧〔一〕怎样学习普通话发音学习普通话语音包括发音和正音两个部分。

发音准确是语音学习最根本的要求。

发音是否准确与听音、辨音的才能有关,所以首先要进步语音的分辨力。

在掌握了正确发音的根底上,还要通过反复练习,到达完全纯熟的程度。

正音是指掌握汉字、词语的普通话标准读音,纠正受方言影响产生的偏离普通话的语音习惯,这属于一种记忆的训练。

方音同普通话语音的差异不是毫无规律的,理解了方音和普通话语音的对应规律,就不必一个字音一个字音地死记,而可以一批一批地去记。

在正音的根底上,还要通过朗读、会话练习,逐步运用到实际口头语言中。

〔二〕普通话的吐字归音汉字的音节构造分为声、韵、调几个部分。

声,又叫字头;韵,分为韵头、韵尾、韵腹三个部分;调,字神,表达在韵腹上。

汉字的发音应该以遵循汉字的音节构造特点。

要求得“珠圆玉润”,应该尽量将每个汉字的发音过程处理成为“枣核形”,以声母或者韵头为一端,以韵尾为另一端,韵腹为核心。

要到达枣核形是让自己的普通话更纯粹的关键,但是,不可能,也不要片面强调字字如核,这样必然会违犯语言交流的本质,去追求技巧和方法,削弱声音的感情色彩,破坏语言的节奏。

一个汉字的音程很短,大多在三分之一秒就会完毕。

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兼顾声韵调和吐字归音,必须从日常训练开场严格要求:1、出字——要求声母的发音部位准确、弹发有力。

2、立字——要求韵腹拉开立起,做到“开口音稍闭,闭口音稍开”。

3、归音——干净利落,不可拖泥带水。

尤其是iunng等做韵尾时,要注意口型的变化。

〔三〕如何使声音更饱满、宏亮感觉说话费力,声音传不远,大致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没有充分利用共鸣器官;其二是气息不稳。

我们所发出的声响都是依靠两片声带震动而成,本质上没有多大的差异,但是震动经过了咽、喉、口腔、鼻腔、胸腔等人体自然的空间后被逐渐修饰、放大,形成自己的风格,最终传到达听众的耳朵里。

在我们说悄悄话〔用气声〕的时候,声带并没有震动,仅仅依靠气息的摩擦,再怎样用力,也不会有任何声响,因为没有震动,也就没有共鸣!反之,要追求声音洪亮,一味依靠声带的强烈震动,只能造成声带充血,声音嘶哑。

普通话变调上声的变调PPT课件

普通话变调上声的变调PPT课件
普通话的变调
上声、一、不的变调
.
1
变调

变调:在语流中,由于相连一节的相互影响,使有 些音节基本调值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叫变调。



普通话中比较明显的变调有两种: ①上声变调; ②“一”“不”的变调。

.
2
上声的变调
普 通 话 调 值
.
3
请同学们试读下列词组
口语 演讲
产生 典型 法制 勤俭 喷洒 瑞雪
➢ 一个老僧一本经,一句一行念得清。不是老僧爱念经, 不会念经当不了僧。
.
23
三、形容词重叠形式的变调
形容词重叠式的变调主要有三种。其变化规律 一般是:
1、AA式(一般不变,如“红红的”) 但当AA式加儿化尾时,重叠的第二个音节多变阴 平调。如: 好好儿的 早早儿的 慢慢儿的
2、ABB式(B音节不是阴平调的变阴平调) 绿油油 沉甸甸
“阳平+上声” (35→214)
• 保险 保养 党委 尽管 老板 • 本领 引导 古老 敏感 鼓舞 • 产品 永远 语法 口语 岛屿
.
12
4、三个上声相连的变调。
根据词义,语音停

顿处在第2字。
• 展览馆
(35+35+214)
根据词义,语音停

顿处在第1字。
• 史小姐
(21+35+214)
• 双音节+单音节 (“双单格”结构)。
.
19
绕口令练习:
• 1、九月九,九个酒迷喝醉酒。九个酒杯九杯 酒,九个酒迷喝九口。喝罢九口酒,又倒九杯酒 。九个酒迷端起酒,“咕咚,咕咚”又九口。九 杯酒,酒九口,喝罢九杯酒,九个酒迷醉了酒。

普通话“上声”的“上”字读音应当规范

普通话“上声”的“上”字读音应当规范

词典

在这 些 字
:

词典里
,
分 歧 仍 旧 没 有解 决



h
e n

现 代汉 语 词 典 》
〔上声 〕 s h n a
gs he
n
g
,
又 h孟n g
s
s
g
①古 汉语 四 声 的 第 二声

.
② 普 通 话 字调 的 第三 声
… …
同 样 的 还 有 嵘四 角 号 码新词 典 ( 1 9 7 7年修 订 重 排 本 ) 》

上声


从声调

不 论 什 么 声 调 的 高低 升 降 上声

都 有起点 和 终 点

是 变化 移 动 的

而 不 是静 止 凝 固 的
,
因此
,
中古 四 声中 的
亮 切 演变 而来

之 所 以叫做 之一
的 的

上声

也很 可能 是 因 为
卜 字读 音
,



字有 时 掌 切 音 义 的 缘故
,

,
表初 稿 》 抵 触
明 它 不认 为 第四
,
而 且依据 不 足

话异 读 词 三 次 审 音 总 表 初稿 》 中 没有
嵘 广韵乡


这 个常 见 字
,
,
即表

字 有 异读 ( 即 又 读 )
,


字 虽有 时 掌
a

时亮二切
但如前 所 说

普通话的语音标准和读音规范

普通话的语音标准和读音规范

普通话的语音标准和读音规范袁钟瑞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教育部(国家语委)普通话推广处原处长首批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2011-04-29开头朗读:颈椎针灸拓片叨扰刹那创伤提防禅让曲阜炮制下载处方匕首尽管供给舍亲狩猎舷窗违背殷红星宿荫蔽走穴生肖士大夫力能扛鼎有求必应载歌载舞量体裁衣按捺不住霓裳羽衣曲说明:普通话的语音标准,指语音体系方面的发音要求,是宏观的;读音规范,指具体字词的正确读音,是微观的。

民族共同语成熟的标志是确立语音标准一、普通话语音标准1.普通话语音标准的确定普通话的前身是民国时期的国语和明清时期的官话。

官话的语音以北京语音为参照,但没有确切的语音标准。

1924年确立国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这是汉民族共同语成熟的标志。

中华民国成立的当年,民国政府的临时教育会议就肯定了“国语”这个名称,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国语。

第二年又召开了有各省代表出席的“读音统一会”。

会上各省代表意见不一,争论激烈。

争论的焦点何在呢?原来,虽然大家都同意推广国语(官话),待到真要确定国语的语音标准时,才发现大家对官话的理解并不一致,并非所有的人都赞成官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王照等人互不相让,最后决定以北京语音为“基础”,同时吸收其他方言的语音特点,如区分尖团音和保留入声。

所谓区分尖团音,就是原来在北京话里与“坚(jiān)”“强(qiáng)”同音的“尖”、“墙”要读成ziān和ciáng;所谓入声,本是北京话里没有的,北京人、天津人、河北人、东北人、山东人、河南人、西北人根本就不会读入声字,南方方言里的入声字在北京话里早就“入派四声”了。

国语要不要保留入声也是会议的争论焦点之一。

会议从2月份一直开到5月份,可见国音之难产。

最后无奈,会议以每省一票的投票方式决定了6500个汉字的逐个读音,后人称之为“老国音”。

这种老国音是人造的南北方言的混合物,自然无法真正推行开来。

这次会议还制定了拼写老国音的“注音字母(后人又称“注音符号”)”,这套“注音字母”一直用到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正式公布时。

简要说明普通话上声变调的情况。

简要说明普通话上声变调的情况。

简要说明普通话上声变调的情况。

篇1: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普通话里超级有趣的上声变调。

这上声啊,就像是一个调皮的小精灵,在不同的环境里就会变来变去。

你看啊,当单念或者在词尾、句尾的时候,它就乖乖地保持自己本来的声调,就像一个坚守岗位的小士兵。

比如说“好”这个字,单独说的时候就是正常的上声。

这就好比一个人独自在家,想怎么自在就怎么自在。

但是呢,一旦这个上声字在双音节词的前面,它就像个害羞的小猫咪,声调变得像阳平了。

就像“美好”这个词,“美”字本来是上声,在这儿就变成了类似阳平的调值。

这感觉就像是原本穿着休闲装的小猫咪,突然穿上了小礼服,变得优雅起来。

要是在三个上声字连读的情况下啊,那可就更有趣了。

前两个上声字就像是商量好了似的,都变成类似阳平的调值,最后一个才保持上声。

这就好比三个人排队,前面两个为了配合后面的一个,改变了自己原本的姿势。

比如说“展览馆”,“展”和“览”都变了调,就像两个好伙伴为了整体的和谐而做出改变。

在非上声字前面呢,上声字也会变调。

这就像一个性格随和的人,到了不同的人群里就跟着大家的节奏走。

如果在阴平字前面,它就像被拉了一把,调值变得低而短。

比如“火车”,“火”字的变化就很明显。

这就像是小火苗突然被一阵风吹了一下,变得有点萎靡不振,但又很有特色。

要是在阳平字前面呢,上声字又像是被推了一下,调值变得高而短。

像“海洋”里的“海”字,就像一个小弹珠被弹到了高处,然后又迅速落下来。

在去声字前面的时候,上声字又像是被吓了一跳,调值变得短促。

例如“电话”里的“电”字,就像一个原本慢悠悠走路的人突然被吓了一跳,快走了几步。

而且啊,上声字的变调还会因为口语的习惯而有一些微妙的差别。

这就像不同的厨师做同一道菜,虽然大致相同,但总会有自己的小特色。

有时候,为了强调某个字,即使按照规则应该变调,也会保持原本的声调。

这就像一个倔强的小孩,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就要按照我的方式来。

这普通话的上声变调啊,就像一场有趣的魔术表演,在不同的场景下变幻出不同的模样,真的是超级有趣呢。

普通话中的声调

普通话中的声调

阳平字训练
(1)练习时可在阳平后紧接一个阴平字,以 免尾音升不到位。如:
直接 回声 国家 杰出 农村 阳光
(2)也可利用夸张的方法进行 。如:
人民团结
儿童文学
和平繁荣
文明全球
严格执行
豪情昂扬
2021/10/5
22
(三)上声
普通话的上声是降升调,调值记作 214。山东方言在读上声时一般有以下几 种问题:①只降不升,如21调;②升了 但不到位,如213、212调;③读成降升 降调,如2143调。可采用拖长低音区发 音的方法,拖长一、两倍,以便更好地 感受低音。如:
2021/10/5
20
(二)阳平
普通话的阳平是高升调,调值记作35。 在山东的大多数方言中,阳平读降调,调 值都是42(枣庄、临沂、滨州等地除外)。 所以山东人学习普通话的阳平,首先要把 握其上升的特点。另外,阳平的起点要适 中,不能过高或过低;终点则与普通话阴 平的起点相同。
2021/10/5
21
201720179911113333201720179911113434201720179911113535qioqioshixuxi返回201720179911113636shnshn201720179911113737susujiji返回201720179911113838白白桦桦去声包去声包庇庇去声去声秘秘鲁鲁bibi去声去声蝙蝙蝠蝠bianbian阴平编阴平编纂纂zuanzuan上声上声参参与与去声成去声成绩绩去声揣去声揣度度duoduo阳平阳平痤痤疮疮cuocuo阳平阳平逮逮捕去声捕去声当当作去声作去声梵梵文去声风文去声风靡靡上声上声敷敷衍阴平上衍阴平上201720179911113939骨骨髓髓上声上声瑰瑰宝阴平宝阴平呱呱呱呱gugugugu阴平阴平哈哈达上声达上声横横财去声财去声混混乱去声乱去声几几乎阴平乎阴平脊脊梁上声梁上声给予给予jiji上上上声上声间间断去声断去声教教室室去声去声尽尽快上声快上声尽尽量上声量上声茎茎叶阴平拘叶阴平拘泥泥去声去声201720179911114040潜潜伏伏阳平阳平翘翘首首阳平阳平锲锲而不舍而不舍qieqie去声去声亲家家qingqing去声去声炮炮制制阳平阳平山山冈冈阴平阴平太太监监去声挑去声挑衅衅xinxin去声呜去声呜咽咽yeye去声去声侮侮辱辱wuwu上声上声肖肖像去声像去声解解数数xiexie去声去声雪雪茄茄jiajia阴平压阴平压轴轴去声去声亚亚洲去声洲去声201720179911114141矩矩形上声立形上声立即即阳平阳平绿绿林林lulu去声去声猫猫腰腰阳平阳平强强迫上声勉迫上声勉强强上声上声符符合阳平合阳平辐辐射阳平射阳平腹腹部去声部去声附和附和去声去声去声去声复复杂去声杂去声高高涨涨上声上声供给供给阴平阴平jiji上声上声勾勾当当去声去声创创伤阴平伤阴平201720179911114242燕燕山阴平友山阴平友谊谊去声一去声一副副药去声药去声因因为为去声去声载载体去声歌载舞舞去声去声暂暂时去声时去声粘连连zhanzhan阴平召开去声阴平召开去声照照片片去声去声症症结阴平结阴平脂脂肪阴平肪阴平201720179911114343质质量量去声去声诸诸位阴平位阴平着着急急zhaozhao阳平阳平支支着着zhaozhao阴平阴平着着火火zhaozhao阳平阳平着着想想zhuozhuo阳平阳平总总得得deidei上声上声jimngmijinin20172017

普通话考试字词朗读技巧

普通话考试字词朗读技巧
爪牙 zhǎoyá 礼仪 lǐ yí
省亲 xǐng qīn 炮制 páo zhì
丑角儿 chǒu juér 角色 jué sè
荏苒 rěn rǎn 未遂 wèi suì
二、多音节词语
1、认识多音节词语
由两个和两个以上音节构成的词 语称为多音节词语。 朗读时,除了声、韵、调语音错 误的确定参照单音节字词部分外, 变调、轻声、儿化读音的运用也贯 穿其中。

2、朗读指导
一是要准确鉴别容易读错的多音字、形近 字、广播电视中常见的错读字。
多音字如“扁舟piãnzhōu”不能读作“biănzhõu”、 “创伤chuāngshāng”不能读作“chuàngshāng”等。 形近字如“针灸jiŭ”和“炙热zhì ”、“不寒而栗lì ” 广播电视中常见的错读字如“编纂zuăn”“参与 yù ”“秘鲁bì ”“单于chán”“拘泥nì ”“毗邻pí ”“锲而不舍 qie”“无色无臭xiù ”等要读准确。
(一)常被读错的字音示例: 波 bō 嫩nèn 颇 pō 穴 xué 抹 mǒ 缩 suō 拨 bō莫 mò 拽 zhuài 窄 zhǎi 坡 pō 且 qiě 菌 jūn 碾 niǎn 驳 bó 默 mò 忖 cǔn 虽 suī 涎 xián 揖 yī 窥 kuī 乳 rǔ 谒 yè 屏 pí ng 墨 mò 苑 yuàn
勾当 gòu dàng 押解 yā jiè
茶几 chá jī 磨叨 mò dao
雪茄 xuě jiā 着手 zhuó shǒu
招数 zhāo shù 撒野 sā yě 撒娇 sā jiāo 晕船 yùn chuán 晕厥 yūn jué 包扎 bāo zā 把柄 bǎ bǐng 恐吓 kǒng hè 扁舟 piān zhōu 创伤 chuāng shāng 朴刀 pō dāo提防 dī fang

说好普通话的技巧

说好普通话的技巧

通过上述这四步的练习,朗读的水平会就会层次性的提高,可以在普通话测试中获得比较满意的成效。但是需要注意:在学习时,不要泛泛而读。今天这一篇,明天读那一篇,这样是事倍功半。所以要有学习的专注性,尤其对初学者来说尤为重要。还是记住那句话:熟能生巧。
在正确方法和刻苦的训练中,一定可以百炼成钢的
iong “i”→“u”→ “ng”→iong
难点音(五)
开口呼ai,ei,ao,ou
口腔又达到小,从开到闭,感到声音往向送前长后短,前强后弱,前紧后松。
齐齿呼ia,ie,iao,iou
发音先定好口型,舌位,上齿要适当用力,展辅两个嘴角,咬住i的音位,在逐渐打开口腔,放低舌位到主要元音a,o前短后长,前弱后强。
*立字要求韵腹拉开立起,做到“开口稍闭,闭音稍开”。
*归音收音时要干净利索不可拖泥带水。
尤其是“i、u、n、ng”等做韵母时,要注意口型的变化。注意克服韵尾不到位、归音不到位以及调值不准确的问题。同时还要注意轻音、儿化、重中格式以及音调的发音特点。
2.绕口令练习中存在的问题:首先绕口令的作用是促使头脑反应灵活、用气自如、口齿伶俐、吐字清晰。针对绕口令,在绕口令练习中不要过急过快,先要按照普通话正确的发音方法发音,练习应做到速度有慢到快。声音有小到大,段子由易到难。否则不科学的训练导致发音不准、吐字含糊,念的越快错误发音重复的次数越多,离正确的发音标准越远!
第二声 从中起音向上扬,用气若起逐渐强
第三声 上声现降转上挑,降时气稳扬时强
第四声 高起直送向低唱,强到弱时要通畅
变调
上声变调
单念或在词尾
合口呼ua,uo,uai,uei,
发音先定好u的口型,双唇收敛,小圆唇,满口用力,然后向主要元音过渡,收住尾音。

普通话上声变调

普通话上声变调

训练材料
一、词语训练
1,上+阴:首都北京统一女兵扭亏水兵顶班
2,上+阳:搞活考察产值祖国海洋语言改良
3,上+去:解放土地巩固鼓励老化审定典范
4,上+轻:姐夫讲究比方老实倒腾老婆脑袋
好处底细铲子饺子怎么你们姐姐
奶奶姥姥早起响午讲讲等等想法单双格:有苦恼苦井水冷处理很渺小买水果好产品
双单格:管理好领导早体检表处理品采访组碾米厂
训练要求:1、先慢着横读;
2、慢着竖读;
3、有节奏快读;
4、互相考查:一组同学上台点指,另一组同学立刻读出,5个词一组.
5、按各组规律,补充一个词语.
二、语句训练
1,彼此友好买把雨伞
2,种马场有五百匹好母马.
3,我姐姐也可以把手表转给厂领导.
4,小李你给老首长打洗脸水.
5,我请雨伞厂鲁厂长选两把好雨伞给李组长.
6,我很了解你.
7,咱俩永远友好.
8,展览馆里有好几百种展览品.
训练要求:1、自己先读
2、根据语义或气息把短语或句子分出"二,三"组合的音节组,再按相应的音变规律变读―――慢读.
3、快读.
快读时,受语调的影响,个别字的变调会发生变化,和慢读时不一样,只要
语调自然,这样是可以的.但是句末的一个字的字音一定要读出214来.
三、口语中的特殊情况
形容词重叠后第二个音节,在口语中可读为阴平,但在广播中应少用或不变.
满满的早早的好好的短短的美美的
四、作业;
1、请仿照训练材料二,造出至少3个句子.
2、以这3个句子为必备材料,以"我的假日生活"为题说话.内容可虚拟.。

上声的常见缺陷及纠正方法

上声的常见缺陷及纠正方法

任海燕普通话中上声地调值是这是一个先降后升地降升调,但湖南方言中并没有这个调值,大部分地区把上声读成了降调,如常德、长沙、涟源、吉首、郴州等地,也有些地区把上声读成了平调,如衡阳、隆回等地.这种情况增加了湖南人学习普通话地难度,初学普通话者往往把握不好上声地具体音高或调型变化,出现上声地声调系统缺陷.因此,上声地教学一真是声调教学地一个难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那么常见地上声缺陷有哪些呢?上声最常见地缺陷是将调值读为调值,即把上声念为半上.因为普通话中存在变调情况,上声在阴平、阳平及去声前面读作半上,这易给一般人造成误解,上声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读作,实际上,上声在单念、词尾、句尾时,必须读作调值,也就是说,普通话测试中,第一题中所有地单音节字词上声必须念为,第二题中在词尾地上声也必须念作调值.这一缺陷,常德人表现得尤为明显.因为常德该方言中地上声读地就是半上,此外,如果测试时语速过快,也会因此而忽略上声上升地过程而使之成为半上.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上声常见地第二种缺陷是将调值读为调值.也就是说,虽把上声读成了一个降升调,但升地时候高度不够.为什么会形成为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为普通话中上声是量个音长最长地调型,而方言中,地声却非常短促,因而学生在学习普通话时,往往受到方言地影响,缩短上声地音长.音长缩短了,音高就会大打折扣,造成发音不饱满地缺陷.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三种常见地缺陷是上声“拐弯”,上声是一个先降后升地调值,升地时候是匀速上升地即由度匀速上升为度,但有些学生受小学时朗读习惯地影响,有明显地唱读地痕迹.把调值读成了调值.即上升后下滑再上升.使得上声在上升地过程中拐弯,造成声调缺陷.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上声地第四种缺陷是下降时降得不到位,上声地调值是即由半低调降到最低调,有些方言区是上声是平调,有地学生便易受方言地影响,把上声读成调值,造成声调缺陷.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上声地这些缺陷是学生在学习普通话地过程中,由于把握不准上声地高低升降地变化而造成地.如何纠正这些缺陷呢?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对于不同地问题,我们应对症下药,采用不同地方法.如针对把上声念成半上这个问题,我地方法是在教学时采用直观教学法.小学第一册课本上关于上声发音时地高低升降地描摹非常直观,是用小汽车地图片显示地,图片上小汽车先下坡再上坡,以此来类比上声发音发音时地升降,在纠正上声念半上时,我就借鉴了这一方法.先画出五度标记法中上声地发音走向,再用小汽车上下坡做比,加深同学们心中上声发音走向地印象.再多次强调,强化这种印象,直到形成发音习惯为止.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对于把上声念成调值地缺陷,我地做法是采用手势引导法,上声地调型象呈“√”形,下降时间短,上升时间长,上升时间是下降时间地两倍.在发上声时,我要求学生通过手势体现地升降,声音下降时,手跟着下落,声音上升时,手随着抬起.发音地时间与做手势地时间保持一致.手在空中画钩地时间正好是发上声地时间.这一方法对于发音时时值太短而引起地发音高度不够地问题颇为奏效.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对于上声降不下来地问题,我地方法是采用方言引导法.我所在地地区是常德方言区,这一方言区把上声地调值读作调值.方言与普通话比较,下降地幅度是一致地.对于上声降不下来地同学,我要求她们先用方言来读,等上声降地部分读完之后再往上升.此外,解这一问题还可以用压颌法,发音时,做点头地动作,下颌往下压,以此来控制上声下降时地音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上声地教学中,对教师]而言,不仅需要采用以上方法来纠正同学们发音时地问题,更重要地是先要让同学们头脑中建立起音高地概念.让他们有据可依,还要多采用多带读地方法,让他们有“本”可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对学生而言,学习上声应注意地首要问题是要了解自己地“病源”,要了解自己地“病源”,这就要求学生多听多问.听老师地发音与自己地发音有何区别,模仿老师地发音.在老师面前“班门弄斧”,大胆向老师请教,让老师指出自己地问题所在,在了解了自己地问题后,才能对症下药,根除自己地地上声缺陷之重疾.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上声虽然复杂,但并非复杂得难以摹仿.只要师生共同努力,我相信上声地难关一定可以攻克.。

普通话上声读音小常识有哪些

普通话上声读音小常识有哪些

普通话上声读音小常识有哪些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异读词。

当然普通话的读音也有一定的教学小常识的。

下面是整理的字的读音的介绍,欢迎阅读。

1. 上+ 阴、阳、去:上声读作2→1的小降调。

例如:表哥、改革、稿件、简单、友爱、祖国。

2. 上声+上声:前一个上声的调值与214变为35,与阳平调值相同。

例如:保险、表演、打扫、古典、景点、冷水、米粉、取暖、洗澡、友好、、总统。

3. 上声+上声+上声:①如果前两个字是双音节词,那么前两个字与阳平读音相同,第三个字仍读上声。

例如:苦井水、领导组、演讲者、洗澡水、小米饭。

②如果后两个字是双音节词,那么第二个字与阳平读音相同,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仍读上声。

例如:好领导、老厂长、领奖赏、小组长、有本领、找粉笔。

4. 上声在轻声前多数读半上:例如:“脊梁”:正确读音“jí liang”梁”读轻声),不读“jǐliáng”。

脊:读“jǐ”,梁:读“liáng”。

“脊”的读音是“上声”,上声在轻声前多数读半上。

(“上声”中的“上”在这里读作:shǎng )。

5.“一”的变调:“一”字的单字调是阴平,调值为55。

在阴平、阳平、上声前面时,调值由55变为51,与去声调值相同;在去声前面时,调值由55变为35,与阳平调值相同。

例如:6. “不”的变调:“不”的单字调是去声,调值为51。

在去声前面时,调值由51变为35,与阳平调值相同。

例如:不对、不够、不过、不去、不要。

在《现代汉语词典》的条目和一些拼音读物中,为简便起见,“一”注原调阴平,“不”注原调去声。

但我们在读变调的时候,要按变调来读。

7. 声调:汉语是一种有声调的语言,不同的声调可以区别不同的意义。

声调也叫字调,它是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

声调的实际读音叫做调值,区别不同的意义。

相同的调值归纳在一起,形成不同的类别,叫做调类。

现代汉语变调规则

现代汉语变调规则

现代汉语变调规则
一、上声变调
上声是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唯一的降升调,调值为214。

当上声字单独念时,是降升调214。

但当两个上声字连在一起时,第一个字会变成阳平调35,即变调为35214。

例如:“好米”(214-214)变调为“好美”(35-214)。

二、轻声变调
轻声是一种失去原有声调,读得既轻又短的调子。

例如:“哥哥”(g ēgē)变调为“哥哥”(gēgēgē)。

三、儿化变调
儿化是普通话中的一个音变现象,常在词语末尾加上“儿”,如“小鱼儿”、“小狗儿”等。

儿化的声调是依附于词尾“儿”上的,所以读的时候,“儿”不读为独立的音节,而使前面一个字的韵调扬起后鼻音韵尾,形成一个新的音节和调值。

例如:“小鱼儿”(21-55-214)变调为“小鱼儿”(21-35-214)。

四、“一”、“不”变调
“一”字在词尾时读中降调214,例如:“一同去”(21-21-4);在去声前读阳平35,例如:“一天”(35-21)。

“不”字在去声前读阳平35,例如:“不是”(35-21);在非去声前读中降调214,例如:“不要”(21-214)。

五、“啊”的变调
“啊”字在句末时,由于语气和音节的不同,读音会发生改变。

一般
有五种读法:
1. 啊(a),用在句末表示赞叹或肯定,例如:“太好了啊!”
2. 啊(á),表示疑问或反问,例如:“你真的要去吗?”
3. 啊(ǎ),表示惊讶或不理解,例如:“你怎么会想到这个啊?”
4. 啊(à),用在句末表示肯定和强调,例如:“就是这样啊!”
5. 啊(ā),用在句末表示应答或同意,例如:“好的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读好普通话的上声字
普通话四声的调值分别是55,35,214,51。

这只是粗略的标记,实际读音要比这复杂,特别是上声字。

上声开头有降,中间低平部分是主要的,末尾有短促的上升。

不要把上声字简单看作降升调,说它基本上是个低平调更为准确。

上声调值记为214已沿用多年,实际上应记为2114。

读读下面这些上声字,体会一下上声字的特点:买、小、有、组。

当上声字单念或处于词语、句子的未尾时,读原调,调值是214;当它处于别的音节之前时,为了缩短发音过程,就会变得或升或降:
A、上+非上——半上(211)+35/55/51
上+阴平:广播,海滨,辅音,北京,抵消,小说,语音,手巾
上+阳平:偶然,阐明,讲台,海洋,改革,早晨,火炉,总结
上+去声:法律,尺度,处分,讽刺,否认,体育,访问,准备
B、上+上——35+214
“美好”听上去象“梅好”,“舞蹈”听上去象“吴岛”,
勇敢,美好,主讲,整改,改选,野草,首长,水果,辅导,远景
所以,举手,语法,导演,讲解,简短,讲解,理想,手表,小米
C、上+轻
由非上声变成的轻声——211+轻(2114):马虎,耳朵,李子,姐姐,
比方,尾巴,手巾,脑袋,暖和
由上声变成的轻声——2114,构成一个完整的降升调:谷子,脑子,打了,好了,走了,跑了,忍着——35+轻:本领,老鼠,水里,比比
D、三个上声相连,根据词义结构判定
单+双——211+35+214:“单”处于被强调的逻辑重音位置,念“半上”,中间一个按两个上声相连的变调规律,变为“35”:买水果,好领导,很勇敢,小拇指,双+单——35+35+214:这是一般情况,前两个变阳平,古典美,采访稿,保守党,蒙古语,铁水管,苦水井,
E、多个上声相联,要先根据语意自然分节(停顿),再按以上规律去变读。

彼此了解,永远友好,采访厂长,产品展览,
远景很美好,请你给老李演讲稿
请你往北走,找柳组长(柳读成半上声,与刘组长有区别)
这里重点讲一下教上声的方法,上声是教学中的难点,令很多留学生头痛。

上声是个曲折调,
没有声调语言或者没有上声声调语言的学生发这个调是很困难的。

在教单字时可让学生模仿练习,在日常的交际中,上声单用的情况并不多,它一般是与别的声调组合使用,这也就涉及变调问题。

上声在非上声字前变成半上(211),如“老师、语言、感谢”,在上声字前变得近乎阳平(24),如“水果、选举、友好”,所以重点是教学生半上,让学生在具体的词组中反复体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