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脱硫脱硝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业经典案例)

烟气脱硫脱硝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业经典案例)
烟气脱硫脱硝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业经典案例)

烟气脱硫脱硝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途:发改委甲级资质、立项、审批、备案、申请资金、节能评估等)

版权归属:中国项目工程咨询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06619466.html,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可研,是在制订生产、基建、科研计划的前期,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某个建设或改造工程、某种科学研究、某项商务活动切实可行而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烟气脱硫脱硝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烟气脱硫脱硝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烟气脱硫脱硝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烟气脱硫脱硝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烟气脱硫脱硝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烟气脱硫脱硝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烟气脱硫脱硝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烟气脱硫脱硝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烟气脱硫脱硝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

北京国宇祥国际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咨询公司,我们拥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程咨询资格、我单位编写的可行性报告以质量高、速度快、分析详细、财务预测准确、服务好而享有盛誉,已经累计完成6000多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编写,可以出具如下行业工程咨询资格,为企业快速推动投资项目提供专业服务。

烟气脱硫脱硝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国宇祥国际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工咨甲:甲级资质单位

编制工程师:范兆文注册咨询工程师

参加人员:王胜利教授级高工

朱立仁高级工程师

高勇注册咨询工程师

李林宁注册咨询工程师

项目审核人:王海涛注册咨询工程师

教授级高工编制负责人:范兆文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概要 (1)

1.1.1项目名称 (1)

1.1.2项目建设单位 (1)

1.1.3项目建设性质 (1)

1.1.4项目建设地点 (1)

1.1.5项目负责人 (1)

1.1.6项目投资规模 (1)

1.1.7项目建设内容 (2)

1.1.8项目资金来源 (2)

1.1.9项目建设期限 (3)

1.2项目提出背景 (3)

1.2.1“十二五”时期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将不断扩大 (3)

1.2.2烟气脱硫脱硝产业市场前景可观 (3)

1.2.3本次建设项目的提出 (4)

1.3项目单位介绍 (4)

1.4编制依据 (5)

1.5编制原则 (5)

1.6研究范围 (6)

1.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6)

1.8综合评价 (7)

第二章项目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9)

2.1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9)

2.1.1有效缓解我国能源紧张问题的重要举措 (9)

2.1.2促进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9)

2.1.3资源合理利用实现变废为宝的需要 (10)

2.1.4增加当地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10)

2.1.5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10)

2.2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11)

2.2.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 (11)

2.2.2项目建设具备一定的资源优势 (12)

2.2.3项目建设具备技术可行性 (12)

2.2.4管理可行性 (14)

2.3分析结论 (14)

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 (15)

3.1国内外利用情况分析 (15)

3.2烟气脱硫脱硝应用情况与发展前景分析 (20)

3.3国内烟气脱硫脱硝企业建设情况分析 (26)

3.4市场小结 (27)

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28)

4.1厂址选择 (28)

4.2区域建设条件 (28)

4.2.1地理位置 (28)

4.2.2自然条件 (28)

4.2.3矿产资源条件 (29)

4.2.4水资源环境 (33)

4.2.5经济发展环境 (33)

4.2.6交通运输条件 (35)

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 (37)

5.1项目布局原则 (37)

5.2项目总平面布置 (37)

5.3总平面设计 (38)

5.4道路设计 (39)

5.5工程管线布置方案 (39)

5.5.1给排水 (39)

5.5.2供电 (40)

5.5.3燃料供应 (41)

5.5.4采暖通风 (41)

5.6土建方案 (42)

5.6.1方案指导原则 (42)

5.6.2土建方案的选择 (42)

5.7土地利用情况 (42)

5.7.1项目用地规划选址 (42)

5.7.2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 (43)

5.7.3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43)

第六章产品方案及工艺技术 (44)

6.1主要产品 (44)

6.2产品简介 (44)

6.3主要规格型号 (44)

6.4产品生产规模确定 (45)

6.5技术来源及优势 (45)

6.6工艺流程 (47)

6.6工艺方案 (48)

第七章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 (50)

7.1主要原材料供应 (50)

7.2燃料供应 (50)

7.3主要设备选型 (50)

第八章节约能源方案 (53)

8.1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53)

8.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54)

8.2.1能源消耗种类 (54)

8.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 (54)

8.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54)

8.4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 (55)

8.4.1项目能耗分析 (55)

8.4.2国家能耗指标 (56)

8.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56)

8.5.1工业节能 (56)

8.5.2建筑节能 (57)

8.5.3企业节能管理 (58)

8.6项目产品节能效果分析 (58)

8.7结论 (58)

第九章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 (59)

9.1设计依据及原则 (59)

9.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59)

9.1.2设计原则 (59)

9.2建设地环境条件 (60)

9.3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60)

9.3.1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60)

9.3.2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 (61)

9.4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61)

9.4.1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 (61)

9.4.2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 (63)

9.5环保评价 (64)

9.6绿化方案 (64)

9.7消防措施 (64)

9.7.1设计依据 (64)

9.7.2防范措施 (64)

9.7.3消防管理 (66)

9.7.4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 (66)

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 (67)

10.1编制依据 (67)

10.2概况 (67)

10.3劳动安全 (67)

10.3.1工程消防 (67)

10.3.2防火防爆设计 (68)

10.3.3电力 (68)

10.3.4防静电防雷措施 (68)

10.4劳动卫生 (69)

10.4.1防暑降温及冬季采暖 (69)

10.4.2卫生 (69)

10.4.3照明 (69)

第十一章企业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70)

11.1组织机构 (70)

11.2劳动定员 (70)

11.3员工培训 (70)

11.4福利待遇 (71)

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规划 (72)

12.1建设工期的规划 (72)

12.2建设工期 (72)

12.3实施进度安排 (72)

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3)

13.1投资估算依据 (73)

13.2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73)

13.3流动资金估算 (74)

13.4资金筹措 (74)

13.5项目投资总额 (74)

13.6资金使用和管理 (77)

第十四章财务及经济评价 (78)

14.1总成本费用估算 (78)

14.1.1基本数据的确立 (78)

14.1.2产品成本 (79)

14.1.3平均产品利润与销售税金 (80)

14.2财务评价 (80)

14.2.1项目投资回收期 (80)

14.2.2项目投资利润率 (81)

14.2.3不确定性分析 (81)

14.3综合效益评价结论 (84)

第十五章招标方案 (86)

15.1招标管理 (86)

15.2招标依据 (86)

15.3招标范围 (86)

15.4招标方式 (87)

15.5招标程序 (87)

15.6评标程序 (88)

15.7发放中标通知书 (88)

15.8招投标书面情况报告备案 (88)

15.9合同备案 (88)

第十六章风险分析及规避 (89)

16.1项目风险因素 (89)

16.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89)

16.1.2技术风险 (89)

16.1.3市场风险 (89)

16.1.4资金管理风险 (90)

16.2风险规避对策 (90)

16.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 (90)

16.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 (90)

16.2.3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90)

16.2.4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 (91)

第十七章结论与建议 (92)

17.1结论 (92)

17.2建议 (92)

附表 (93)

附表1销售收入预测表 (93)

附表2总成本费用表 (94)

附表3外购原材料表 (95)

附表4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96)

附表5工资及福利表 (97)

附表6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98)

附表7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99)

附表8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100)

附表9流动资金估算表 (101)

附表10资产负债表 (102)

附表11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03)

附表12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104)

附表13项目投资现金量表 (106)

附表14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108)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名称

烟气脱硫脱硝项目

1.1.2项目建设单位

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1.1.

2.1项目编制单位

北京国宇祥国际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1.1.3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项目

1.1.4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厂址选定在经济开发区,周围环境及建设条件能够满足本项目建设及发展需要。

1.1.5项目负责人

刘x

1.1.6项目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金额为70015.10万元人民币,主要用于项目建设的建筑工程投资、配套工程投资、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无形资产费用、其他资产费用以及充实企业流动资金等。

项目正式运营达产后,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130909.09万元,年均利润总额为28908.93万元,年均净利润为24557.75万元,年可上缴增值税9508.41万元,年可上缴所得税4351.18万元,年可上缴城建费及附加950.84万元,投资利润率为41.29%,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5.12%,高于设定的基准收益率10%。

1.1.7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1000亩,总建筑面积383335.25M2。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如下:

主要建筑物、构筑物一览表

工程类别工段名称层数占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

1、主要生产系统生产车间1266668266668辅助车间110000.0510000.05

2、辅助生产系统物流库房15333.365333.36产品仓库15333.365333.36供配电站12000.012000.01机修车间13333.353333.35

3、辅助设施

办公综合楼55333.3626666.8研发中心23333.356666.7检测中心22000.014000.02职工生活中心26666.713333.4道路16666.76666.7绿化133333.533333.5

合计350001.75383335.25 1.1.8项目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资金70015.10万元,其中企业自筹30015.1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40000.00万元。

1.1.9项目建设期限

本项目建设分二期进行:建设工期共计2年。

1.2项目提出背景

1.2.1“十二五”时期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将不断扩大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节能减排与发展新能源的战略部署,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大力推动、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应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迅速扩大,应用技术逐渐成熟、产业竞争力稳步提升。

1.2.2烟气脱硫脱硝产业市场前景可观

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的开采,这些能源被大量消耗、逐步减少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

1.2.3本次建设项目的提出

项目方即是在结合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本项目是国家鼓励支持发展的低碳、节能、利用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将为项目方带来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3项目单位介绍

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矿山开采、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制造企业。企业拥有一支研发、生产各种矿产品的专业队伍,拥有一个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

1.4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使用手册》(第三版);

(3)《工业可行性研究编制手册》;

(4)《现代财务会计》;

(5)《工业投资项目评价与决策》;

(6)国家及X X有关政策、法规、规划;

(7)项目公司提供的有关材料及相关数据;

(8)国家公布的相关设备及施工标准。

1.5编制原则

(1)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基础设施条件,将该企业现有条件(设备、场地等)均纳入到设计方案,合理调整,以减少重复投资。

(2)坚持技术、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合理性、经济性的原则,采用国内最先进的产品生产技术,设备选用国内最先进的,确保产品的质量,以达到企业的高效益。

1.6研究范围

本研究报告对企业现状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承办条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论证;对工程投资、产品成本和经济效益等进行计算分析并作出总的评价;

1.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如下: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据和指标

一主要指标

1总占地面积亩1000.00 2总建筑面积㎡383335.25 3道路㎡6666.70 4绿化面积㎡33333.50 5总投资资金万元70015.10 5.1其中:建筑工程万元29813.48 5.2设备及安装费用万元24609.90 5.3土地费用万元0.00二主要数据

1年均销售收入万元130909.09 2年平均利润总额万元28908.93 3年均净利润万元24557.75 4年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950.84 5年均增值税万元9508.41 6年均所得税万元4351.18 7项目定员人800 8建设期年2三主要评价指标

1项目投资利润率%41.29% 2项目投资利税率%56.23% 3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5.12% 4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29.23% 5税后财务静现值(ic=10%)万元73,943.53 6税前财务静现值(ic=10%)万元79,114.69 7投资回收期(税后)年 5.93 8投资回收期(税前)年 5.48 9盈亏平衡点%37.56%

1.8综合评价

1、本项目建设设符合“十二五”时期国家及当地产业政策及发展规

第二章项目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2.1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2.1.1有效缓解我国能源紧张问题的重要举措

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地处北半球亚热带、温带地区,常规能源贫乏而资源相对丰富,天然气、石油、煤炭等常规能源的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30%左右,近30年的高速发展进一步造成我国常规能源的过度开采,对国外石油、天然气资源的过度依赖和环境的日益恶化,严重制约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2.1.2促进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低碳、节能、环保,是烟气脱硫脱硝最大的特点。

2.1.3资源合理利用实现变废为宝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及陶瓷工业的快速发展,陶瓷工业废料日益增多,它不仅对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而且还限制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及陶瓷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可见陶瓷工业废料的处理与利用非常重要。

2.1.4增加当地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本项目建成后,将为当地800多人提供就业机会,吸收下岗职工与闲置人口再就业,可促进当地经济和谐发展

2.1.5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本项目正式运营后,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130909.09万元,年均利润总额为28908.93万元,年均净利润为24557.75万元,年可上缴增值税

9508.41万元,年可上缴所得税4351.18万元,年可上缴城建费及附加950.84万元。因此,项目的实施每年可为当地增加14810.43万元利税,可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进程。

2.2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2.2.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

1、“十二五”新能源发展规划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透露,在即将出台的《可再生能源“十二五”发展规划》中。

2、《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根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将成为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成为先导产业。

3、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通知中指出:

2.2.2项目建设具备一定的资源优势

2.2.3项目建设具备技术可行性

\2.2.4管理可行性

2.3分析结论

综合以上因素,本项目建设可行,且十分必要。

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

3.1国内外利用情况分析

经过近200年的持续加速开采,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燃料资源逐步减少,据有关资料,我国煤、石油、天然气的可开采年数分别是114年、20.1年、49.3年,人均占有量分别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70%、11%、4%,所以我国比多数国家更迫切需要研究和寻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3.2烟气脱硫脱硝应用情况与发展前景分析

烟气脱硫脱硝具有瓷器通性,强度大、硬度高、热稳定性好、吸水率<0.5%、阳光吸收比0.93、阳光吸收比不随使用时间衰减、可具有与建筑物相同的使用寿命等优点。

3.3国内烟气脱硫脱硝企业建设情况分析

3.4市场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知当前国内外利用产业背景较好,我国发展烟气脱硫脱硝产业政策及市场需求前景可观,市场潜力较大。投资该产业面对较强的市场可行性、经济收益可行性,因此该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以促进我国新兴烟气脱硫脱硝产业的快速发展,还可有效满足当前市场需求,促进我国低碳环保业及相关产业链快速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长远的意义。

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4.1厂址选择

本项目厂址选定在广州怀德经济开发区,周围环境及建设条件能够满足本项目建设及发展需要。

4.2区域建设条件

4.2.1地理位置

。南与广东固原市及甘肃省靖远县相连,西与甘肃省景泰县交界,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毗邻,地跨东经104度17分~106度10分、北纬36度06分—37度50分,东西长约130公里,南北宽约180公里。截至2010年,全市总面积17441.6平方公里

4.2.2自然条件

地形由西向东、由南向北倾斜。境内海拔高度在2955米~1100米之间。

4.2.3矿产资源条件

矿产资源种类多,开发历史悠久。截止2010年底已发现矿产30多种,矿产地189处,其中工业矿床62处1、能源矿产:主要为煤煤炭资源是中卫市的主要矿产之一,

4.2.4水资源环境

水资源条件优越,地下水蕴藏丰富。黄河自西向东穿境而过,全长约182公里,占黄河在广东流程397公里的45.8%,年均流量1039.8立方

米/秒,年均过境流量328.14亿立方米,最大自然落差144.13米宁、4.2.5经济发展环境

全市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3.97亿元,比2009年增长22.1%,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3.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8.71亿元,增长27.2%;完成增加值49.01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

4.2.6交通运输条件

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

5.1项目布局原则

本次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为1000亩,总建筑面积为383335.25㎡。

布局原则:

建设区平面布置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在满足消防及交通运输的条5.2项目总平面布置

项目总平面布置分为:行政办公区、研发区、生活区、生产区等。生产区的主要内容有:生产车间、辅助车间、物流库房、产品库房、维修车间、配电房等。

5.3总平面设计

本工程各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均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

5.4道路设计

厂区内根据平面布置,设置环形道路,为混凝土路面,路面宽度主道6米。该干路主要为运输原料、成品出厂。

5.5工程管线布置方案

5.5.1给排水

◆给水

本项目生产用水及生活用水均采取打井汲取地下水的方式解决,预计井深100米,出水量可满足生产运行需求。

◆排水

烟气脱硫脱硝行业介绍.docx

1.烟气脱硫技术 由于我国的大部分煤炭、铁矿资源中含硫量较高,因此在火力发电、钢铁、建材生产过程中由于高温、富氧的环境而产生了含有大量二氧化硫的烟气,从而给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带来了极大的环保压力。 据国家环保部统计,2012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2117.6万吨,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911.7万吨,而分解到三个重点行业分别如下:电力和热力生产业为797.0万吨、钢铁为240.6万吨、建材为199.8万吨,三个行业共计1237.4万吨达到整个工业二氧化硫排的64.7%。“十一五”期间,我国全面推行烟气脱硫技术以后,我国烟气脱硫通过近十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工程实践经验,其中最常用的为湿法、干法以及半干法烟气三种脱硫技术。

1.1湿法脱硫技术 1.1.1石灰石-石膏法 这是一种成熟的烟气脱硫技术,在大型火电厂中,90%以上采用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流程。该工艺采用石灰石(即氧化钙)浆液作为脱硫剂,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产亚硫酸钙,亚硫酸钙与氧气进一步反应生产硫酸钙。硫酸钙经过过滤、干燥后形成脱硫副产品石膏。 这项工艺的关键在于控制烟气流量和浆液的pH值,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即使在低钙硫比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较高的脱硫效率,通常可以达到95%以上。但是该工艺流程复杂且需要设置废水处理系统,因而工程造价高、占地面积大。同时,由于石灰石浆液的溶解性较低,即使通过调节了浆液pH值提高了石灰石的溶解度,但是在使用喷嘴时由于压力的变化,仍然容易发生堵塞喷嘴的情况并且易磨损设备,因而大幅度增加了脱硫设施后期的运营维修费用。 同时由于脱硫烟气中的粉尘成分复杂,在采用石灰石-石膏法时生成的脱硫石膏的杂质含量较多,在石灰石资源丰富的我国,这种品质有限的脱硫石膏很难具有利用价值,通常只能采用填埋进行处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企业采用白云石(即氧化镁)作为脱硫剂来替代石灰石,从而使脱硫副产品由石膏变为了七水硫酸镁,而七水硫酸镁由于其水溶性高易于提纯,因而可以制成为合格品质的化学添加剂或化肥使用,其经济价值要远高于脱硫石膏。但是与其相关对的是脱硫剂白云石的成本也远高于石灰石,给企业后期运营成本也带来较大的压力。

燃煤锅炉烟气的脱硫工艺设计详解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15t/h燃煤锅炉烟气的脱硫工艺设计姓名: 学号: 年级: 系部:食品工程学院 专业:环境工程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目录 1设计任务及基本资料 (2) 1.115t/h燃煤锅炉烟气的脱硫工艺设计 (2) 1.2课程设计基本资料 (2) 2设计方案 (3) 2.1物料衡算 (3) 2.2工艺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4) 2.3除硫效率 (7) 2.4除硫设备的论证 (7) 2.5工艺方案 (7) 3工艺计算 (9) 3.1冷却塔 (9) 3.2吸收塔 (10) 3.3换热器 (12) 3.4泵和风机的选型计算 (13) 4附图...................................................................................................................... - 1 -5结论...................................................................................................................... - 2 -

1设计任务及基本资料 1.115t/h燃煤锅炉烟气的脱硫工艺设计 1.2课程设计基本资料 1.2.1课程设计目的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是配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专业课程而单独设立的设计性实践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在学习专业技术基础和主要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环境工程领域内主要设备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环境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资料、手册,进行工程设计计算、图纸绘制及编写技术文件的基本能力。1.2.2设计要求 设计思想与方法正确;态度端正科学;能正确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能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专业基本工程素质;具备正确获取信息和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文字和语言表达正确、流畅;刻苦钻研、不断创新;按时按量独立完成;图文工整、规范,设计计算准确合理。整体设计方案要重点突出其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1.2.3课程设计参数和依据 1. 设计规模 锅炉蒸发量15t/h 2. 设计原始资料 (1)煤的工业分析如下表(质量比,含N量不计): (3)锅炉热效率:75% (4)空气过剩系数:1.3 (5)水的蒸发热:2570.8KJ/Kg (6)烟尘的排放因子:30% (7)烟气温度:473K (8)烟气密度:1.18kg/m3 (9)烟气粘度:2.4×10-5 pa·s (10)尘粒密度:2250kg/m3 (11)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 (12)烟气中烟尘颗粒粒径分布

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方案分析

烧结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分析 樊响殷旭 (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29) 摘要:随着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工作日趋成熟,钢铁冶金行业烧结烟气治理工作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对目前主要的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和比较,然后结合冶金行业的实际情况和各同时脱除技术的特点,选择湿式法一体化技术,烟气循环流化床技术和活性炭固相吸附技术为比较适合烧结烟气综合治理的技术路线。同时对多种技术有机结合来治理烟气的工艺做出了设想,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烧结烟气治理,多污染物一体化脱除,氨法同时脱硫脱硝 Technology Analysis of Simultaneous Desulfurization & Denitrification for Sintering Flue Gas of Metallurgical Industry Qing Wang,Xu Yin,Xiang Fan Beijing Metallurgical Equipment Research & Design Corporation Limited of MCC Group Abstract: The treatment and cleaning technology of sintering flue gas draw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gradually these years along with the ones in thermal power plants are mature and have been applied. The existing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approaches and operational experience of thermal power plant are not totally suitable for sintering flue gas treatment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intering flue gas and power plant ones, so it is rather significant to develop and research a multiple pollutants removal technology which can get rid of SO2,NO and even Hg and other pollutants in just one facility as flue gas purified step by step bears the shortcomings of flue gas system complex and high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and operational cost. This thesis introduces and compares the main simultaneous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approaches nowadays. And ammonia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integration technology,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 and activated carbon adsorption are recommend after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It also bring up the idea that different purification technologies could be combined to achieve a higher removal efficiency with lower cost if the combine is done properly, which offers a new vision for further study. Keywords: The treatment of sintering flue gas; Integration Technology of Multi-pollutants removal;Ammonia Desulfurization & Denitrification 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问题日益突出。在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当中,对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影响最为严重的有SO2,NOx,二噁英以及工业废气中掺杂的多种重金属等。其中SO2和NOx是酸雨的前体物,NOx还是光化学烟雾的前体物,二噁英以及重金属有严重的致毒致癌作用。而且这些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正在逐年增加。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等单位在2011年研究结果表明:单由SO2一项导致的酸雨污

脱硫脱硝工艺概述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概述 烟气脱硫采用技术为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脱硫剂采用石灰石粉(CaCO3), 石灰石由于其良好的化学活性及低廉的价格因素而成为目前世界上湿法脱硫广泛采用的脱硫剂制备原料。SO2与石灰石浆液反应后生成的亚硫酸钙, 就地强制氧化为石膏,石膏经二级脱水处理可作为副产品外售。 本设计方案采用传统的单回路喷淋塔工艺,将含有氧化空气管道的浆池直接布置在吸收塔底部, 塔内上部设置三层喷淋层和二级除雾器。从锅炉来的原烟气中所含的SO2与塔顶喷淋下来的石灰石浆液进行充分的逆流接触反应,从而将烟气中所含的SO2去除,生成亚硫酸钙悬浮。在浆液池中通过鼓入氧化空气,并在搅拌器的不断搅动下,将亚硫酸钙强制氧化生成石膏颗粒。脱硫效率按照不小于90%设计。其他同样有害的物质如飞灰,SO3,HCI 和HF也大部分得到去除。该脱硫工艺技术经广泛应用证明是十分成熟可靠的。 工艺布置采用一炉一塔方案,石灰石制浆、石膏脱水、工艺水、事故浆液系统等两塔公用。#1锅炉来的原烟气由烟道引出,经升压风机(两台静叶可调轴流风机) 增压后, 送至吸收塔,进行脱硫。脱硫后的净烟气经塔顶除雾器除雾后通过烟囱排放至大气。#2炉的烟道系统流程与#1炉相同,布置上与#1炉为对称布置。 脱硫剂采用外购石灰石粉,用滤液水制成30%的浆液后在石灰石浆液箱中贮存,通过石灰石浆液泵不断地补充到吸收塔内。脱硫副产品石膏通过石膏排出泵,从吸收塔浆液池抽出,输送至石膏旋流站(一级脱水系统),经过一级脱水后的底流石膏浆液其含水率约为50%左右,直接送至真空皮带过滤机进行二级过滤脱水。石膏被脱水后含水量降到10%以下。石膏产品的产量为20.42t/h(#1、#2炉设计煤种,石膏含≤10%的水分)。脱硫装置产生的废水经脱硫岛设置的废水处理装置处理后达标排放或回收利用。 脱硝工艺系统描述 3.1 脱硝工艺的原理和流程 本工程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技术。SCR脱硝技术是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还原剂(液氨)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生成无害的氮和水,从而去除烟气中的NOx。选择性是指还原剂NH3和烟气中的NOx发生还原反应,而不与烟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 化学反应原理 4 NO + 4 NH3 + O2 --> 4 N2 + 6 H2O 6 NO2 + 8 NH3 + O2 --> 7 N2 + 12 H2O

某市2×300 MW火电机组湿法脱硫工艺设计

1.摘要 火电机组脱硫工艺处理技术在国内火电机组烟气脱硫工程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这些脱硫工艺处理技术基本都是从国外发达国家引进的。我们在引进过程中,不断地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的脱硫技术,并通过一些火电机组脱硫工程示范项目的建设,逐渐掌握这些技术,同时完成脱硫装置的国产化,最终填补国家在环境保护中有关大气污染处理技术上的空白。 针对国内火电机组的实际情况,约95%的火电厂采用湿法烟气脱硫技术,采用干法烟气脱硫技术的火电机组比较少,在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中,基本上都采用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技术,原因是该技术成熟稳定,应用业绩最多且国内石灰石矿产量丰富,作为吸收剂的成本非常低。该处理技术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一是烟气与脱硫吸收剂进行化学反应的部分,该部分是脱硫工艺的重点,主要有烟气的引入系统,原烟道、净烟道、烟道密封空气、烟道档板、烟气换热器和增压风机等;用于液体和气体进行化学反应的反应器吸收塔、浆液再循环系统、氧化风机系统和吸收塔除雾器等。二是脱硫剂制备部分,主要有石灰石接收系统、石灰石输送系统和石灰石储存设备:石灰石磨制系统,湿式球磨机系统、石灰石浆液箱等。三是脱硫副产品的处理部分,主要有石膏一级脱水系统旋流设备、石膏二级脱水系统真空皮带脱水机、石膏输送系统和储存系统等。 2.我国烟气脱硫技术概况 2.1三类脱硫技术 湿法脱硫技术、干法脱硫技术和半干法脱硫技术。 湿法脱硫技术是应用得最广泛、工业业绩最多、运行稳定和技术成熟性最好的脱硫技术。 2.2湿法脱硫技术 2.2.1电子束氨法脱硫技术: 电子束氨法脱硫技术简称EA—FGD技术,以氨作为脱硫脱硝剂,氨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硝化物混合后,在电子束的作用下生成硫酸氨和硝酸氨。生成的硫酸氨和硝酸氨可以作为肥料,不产生二次污染。

最全面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大汇总

最全面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大汇总 第一部分脱硫技术目前烟气脱硫技术种类达几十种,按脱硫过程是否加水和脱硫产物的干湿形态,烟气脱硫分为:湿法、半干法、干法三大类脱硫工艺。湿法脱硫技术较为成熟,效率高,操作简单。 一、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优点: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为气液反应,反应速度快,脱硫效率高,一般均高于 90% ,技术成熟,适用面广。湿法脱硫技术比较成熟,生产运行安全可靠,在众多的脱硫技术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占脱硫总装机容量的80% 以上。 缺点:生成物是液体或淤渣,较难处理,设备腐蚀性严重,洗涤后烟气需再热,能耗高,占地面积大,投资和运行费用高。系统复杂、设备庞大、耗水量大、一次性投资高,一般适用于大型电厂。 分类:常用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有石灰石-石膏法、间接的石灰石-石膏法、柠檬吸收法等。 A 石灰石/石灰-石膏法: 原理:是利用石灰石或石灰浆液吸收烟气中的SO2 ,生成亚硫酸钙,经分离的亚硫酸钙(CaSO3) 可以抛弃,也可以氧化为硫酸钙(CaSO4) ,以石膏形式回收。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最成熟、运行状况最稳定的脱硫工艺,脱硫效率达到90% 以上。 目前传统的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在现在的中国市场应用是比较广泛的,其采用钙基脱硫剂吸收二氧化硫后生成的亚硫酸钙、硫酸钙,由于其溶解度较小,极易在脱硫塔内及管道内形成结垢、堵塞现象。对比石灰石法脱硫技术,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则克服了石灰石—石灰法容易结垢的缺点。 B 间接石灰石- 石膏法:常见的间接石灰石-石膏法有:钠碱双碱法、碱性硫酸铝法和稀硫酸吸收法等。原理:钠碱、碱性氧化铝(Al2O3˙nH2O)或稀硫酸(H2SO4) 吸收SO2 ,生成的吸收液与石灰石反应而得以再生,并生成石膏。该法操作简单,二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大汇总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大汇总 第一部分 脱硫技术 目前烟气脱硫技术种类达几十种,按脱硫过程是否加水和脱硫产物的干湿形态,烟气脱硫分为:湿法、半干法、干法三大类脱硫工艺。湿法脱硫技术较为成熟,效率高,操作简单。 1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优点: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为气液反应,反应速度快,脱硫效率高,一般均高于90%,技术成熟,适用面广。湿法脱硫技术比较成熟,生产运行安全可靠,在众多的脱硫技术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占脱硫总装机容量的80%以上。 缺点:生成物是液体或淤渣,较难处理,设备腐蚀性严重,洗涤后烟气需再热,能耗高,占地面积大,投资和运行费用高。系统复杂、设备庞大、耗水量大、一次性投资高,一般适用于大型电厂。 分类:常用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有石灰石-石膏法、间接的石灰石-石膏法、柠檬吸收法等。 A石灰石/石灰-石膏法: 原理:是利用石灰石或石灰浆液吸收烟气中的SO2,生成亚硫酸钙,经分离的亚硫酸钙(CaSO3)可以抛弃,也可以氧化为硫酸钙 (CaSO4),以石膏形式回收。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最成熟、运行状况最稳定的脱硫工艺,脱硫效率达到90%以上。 目前传统的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在现在的中国市场应用是比较广泛的,其采用钙基脱硫剂吸收二氧化硫后生成的亚硫酸钙、硫酸钙,由于其溶解度较小,极易在脱硫塔内及管道内形成结垢、堵塞现象。对比石灰石法脱硫技术,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则克服了石灰石—石

灰法容易结垢的缺点。 B 间接石灰石-石膏法: 常见的间接石灰石-石膏法有:钠碱双碱法、碱性硫酸铝法和稀硫酸吸收法等。原理:钠碱、碱性氧化铝(Al2O3·nH2O)或稀硫酸(H2SO4)吸收SO2,生成的吸收液与石灰石反应而得以再生,并生成石膏。该法操作简单,二次污染少,无结垢和堵塞问题,脱硫效率高,但是生成的石膏产品质量较差。 C 柠檬吸收法: 原理:柠檬酸(H3C6H5O7·H2O)溶液具有较好的缓冲性能,当SO2气体通过柠檬酸盐液体时,烟气中的SO2与水中H发生反应生成H2SO3络合物,SO2吸收率在99%以上。这种方法仅适于低浓度SO2烟气,而不适于高浓度SO2气体吸收,应用范围比较窄。 另外,还有海水脱硫法、磷铵复肥法、液相催化法等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2干法烟气脱硫技术 优点:干法烟气脱硫技术为气同反应,相对于湿法脱硫系统来说,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小、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操作方便、能耗低、生成物便于处置、无污水处理系统等。 缺点:但反应速度慢,脱硫率低,先进的可达60-80%。但目前此种方法脱硫效率较低,吸收剂利用率低,磨损、结垢现象比较严重,在设备维护方面难度较大,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不高,且寿命较短,限制了此种方法的应用。 分类:常用的干法烟气脱硫技术有活性碳吸附法、电子束辐射法、荷电干式吸收剂喷射法、金属氧化物脱硫法等。 典型的干法脱硫系统是将脱硫剂(如石灰石、白云石或消石灰)直接喷入炉内。以石灰石为例,在高温下煅烧时,脱硫剂煅烧后形成多孔的氧化

脱硫脱硝技术课程设计--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工艺参数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2×440MW石灰石/石膏 湿法脱硫技术工艺参数设计 课程名称:烟气脱硫与脱硝技术 院(系、部):环境工程系 专业:环境工程 班级: 姓名: 起止日期: 指导教师:

设计说明: 一、工艺介绍 本课程设计采用的工艺为石灰石-石膏湿法全烟气脱硫工艺,吸收塔采用单回路喷淋塔工艺,含有氧化空气管道的浆池布置在吸收塔底部,氧化空气空压机(1用1备)安装独立风机房内,用以向吸收塔浆池提供足够的氧气和/或空气,以便亚硫酸钙进一步氧化成硫酸钙,形成石膏。 塔内上部烟气区设置四层喷淋。4台吸收塔离心式循环浆泵(3运1备)每个泵对应于各自的一层喷淋层。塔内喷淋层采用FRP管,浆液循环管道采用法兰联结的碳钢衬胶管。喷嘴采用耐磨性能极佳的进口产品。吸收塔循环泵将净化浆液输送到喷嘴,通过喷嘴将浆液细密地喷淋到烟气区。从锅炉来的100%原烟气中所含的SO2通过石灰石浆液的吸收在吸收塔内进行脱硫反应,生成的亚硫酸钙悬浮颗粒通过强制氧化在吸收塔浆池中生成石膏颗粒。其他同样有害的物质如飞灰,SO3,HCI和HF大部分含量也得到去除。吸收塔内置两级除雾器,烟气在含液滴量低于100mg/Nm3(干态)。除雾器的冲洗由程序控制,冲洗方式为脉冲式。 石膏浆液通过石膏排出泵(1用1备)从吸收塔浆液池抽出,输送至至石膏浆液缓冲箱,经过石膏旋流站一级脱水后的底流石膏浆液其含水率约为50%左右,直接送至真空皮带过滤机进行过滤脱水。溢流含3~5%的细小固体微粒在重力作用下流入滤液箱,最终返回到吸收塔。旋流器的溢流被输送到废水旋流站进一步分离处理。石膏被脱水后含水量降到10%以下。在第二级脱水系统中还对石膏滤饼进行冲洗以去除氯化物,保证成品石膏中氯化物含量低于100ppm,以保证生成石膏板或用作生产水泥填加料(掺合物)优质原料(石膏处理系统共用)。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题设计进一步巩固本课程所学的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湿法烟气脱硫设计的初步能力,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通过本次设计,应了解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使学生具有调研技术资料,自行确定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并绘制设备条件图、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课题的内容与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设计要求等) 1、已知参数: (1)校核煤质(详细数据见指导书)。 (2)上海锅炉有限公司SG220/9.8-M671型号锅炉(详细数据见指导书)。

大气课程设计(0001)

大气课程设计

1 前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持续发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对自身健康的重视,人们对生存环境越来越关注,对大气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我国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提高了工业卫生的标准,对烟尘排放浓度要求越来越严,排放标准越来越高。要求散发有害气体、粉尘的单位,要积极采用密闭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并安装除尘和净化、回收设施。同时还要求除尘设备必须技术先进、性能可靠、去除污染物高效。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大气污染现象,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有烟尘、NOx、和SO2。火力发电厂燃烧后产生的烟气中包括大量烟尘、NOx、和SO2,大量的烟尘排入大气会导致可见度降低、危害人体健康。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酸雨对农作物、森林和水生物都有严重的危害。当酸雨严重时,将造成农作物减产,树木生长不良和水生物死亡。因此火力发电厂的烟气除尘以及除硫脱氮

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很多国家都严格地规定了有害物的排放标准,以达到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对电厂燃烧时产生的烟尘、SO2和NOx 要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出除,才能满足环保的要求。

2 设计正文 一、设计任务 1.1设计题目 某小型燃煤电站锅炉烟气除尘、脱氮除硫处理系统的设计:锅炉型号:FG-35/3.82-M型(35t/h 蒸气);设计耗煤量:543.5kg/h;排烟温度;160℃;空气过剩系数:α=1.4;烟气密度(标态):1.37kg/m3;室外空气平均温度;4℃;锅炉出口前烟气阻力:1200Pa;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比例:18%;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煤的工业分析:C Y=68%;H Y=4%;S Y=3%;O Y=5%;N Y=3%;W Y=5%;A Y=14%;V Y=11%;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17-2001)中二类区标准执行:标准状态下烟尘浓度排放标准:200mg/m3;标准状态下SO2排放标准:900mg/m3;标准状态下氮氧化物排放标准:400mg/m3。 1.2 设计原始参数 1.2.1 锅炉参数 锅炉型号: FG-45/3.82-M型

DLP2-13型锅炉中硫烟煤烟气旋风除尘湿式脱硫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班级:1360050108 姓名:丁婷婷 指导教师:王丹丹 能源与水利学院

大气污染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教学目的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第一次较全面的大气污染控制设计能力训练,在实现学生总体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各基本原理和基本设计方法的应用,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前续课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内容,本课程内容为,运用各种污染物的不同控制、转化、净化原理和设计方法,进行除尘、除硫、脱氮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使学生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方面得到工程训练。 (1)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综合运用大气污染控制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大气污染控制设计问题的能力。 (2)学习大气污染控制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掌握大气污染控制设计的一般规律。 (3)进行大气污染控制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资料和手册、运用标准和规范。

二、设计题目 1.DLP2-13型锅炉中硫烟煤烟气旋风除尘湿式脱硫系统设计 2.设计原始资料 锅炉型号:DLP2-13 即,单锅筒纵置式抛煤机炉,蒸发量2t/h,出口蒸汽压力13MPa 设计耗煤量:350kg/h 设计煤成分:C Y=60.5% H Y=3% O Y=4% N Y=1% S Y=1.5% A Y=18% W Y=12%;V Y=15%;属于中硫烟煤 排烟温度:160℃ 空气过剩系数=1.4 飞灰率=21% 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650Pa 污染物排放按照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2类区新建排污项目执行。 连接锅炉、净化设备及烟囱等净化系统的管道假设长度50m,90°弯头10个。 3.设计内容及要求 (1)根据燃煤的原始数据计算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量,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 (2)净化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包括净化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特点;运行参数的选择与设计;净化效率的影响因素等。 (3)除尘设备结构设计计算 (4)脱硫设备结构设计计算 (5)烟囱设计计算 (6)管道系统设计,阻力计算,风机电机的选择 (7)根据计算结果绘制设计图,系统图要标出设备、管件编号、并附明细表;除尘系统、脱硫设备平面、剖面布置图若干张,以解释清楚为宜,最少3张A4图,并包括系统流程图一张。

45th锅炉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方案设计解析汇报

45t/h锅炉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方案 45t/h锅炉烟气现场调查 1、燃煤质量状况 标识符号指标名称单位实际指标备注R 燃煤发热量大卡4500 A 煤中灰分% 25 S 燃煤全硫分% 3.8 C 燃煤中碳含量% 80 O 燃煤中氧含量% 6 H 燃煤中氢含量% 4 W 燃煤中水分% 10 2、锅炉烟气排放现状

3、锅炉烟气中污染物排放现状 4、锅炉烟气脱除效率难点分析 5、建议与商权 《关于重点工业企业实施降氮脱硝工作的通告》穂府(2009) 26号中规定:“60t/h以下的锅炉实施降氮脱硝不低于40%

根据这一规定,本项目的最终排放指标可否定为不低于 260mg/NrH (应按广东省标准不高于200mg/Nr3)Nr0是指标准 大气压下气体的体积。 二、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方案选择 1、业主的要求 该公司地处广州增城市沙埔镇,是一家纺织、皮革的企业,是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注册的企业。该公司自备电厂的45t/h燃煤锅炉属于(穂府(2009)26号)《通告》第三条第三款所要求的实施降氮脱硝的整改范畴。该锅炉建于2007年8月,属于为高倍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出力为45蒸吨/时。备用锅炉为低倍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出力为25蒸吨/时,两台锅炉在空气预热器后都配备了静电除尘设备。三年多来,设备运转良好。有效地保证了企业对电力负荷的需求。为了确保公司生产经营正常进行,业主提出了如下要求: ①在实施锅炉烟气降氮脱硝脱硫技改工程时不得影响锅 炉的正常运转; ②建造脱硫脱硝设施应设立在引风机以下区段,确保原有锅 炉系统不受腐蚀; ③建成的脱硫脱硝系统的运行效果必须达到环保局提出的所 有控制要求。 2、我们选择脱硫脱硝技术方案的原则思考 由于现代先进的脱硫脱硝技术都不可能对烟气中的氮和硫实 施100%勺脱除,所以经净化后的烟气中仍然还会残留微量的氮和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标准要点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课程标准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标准(新培养方案)编写人:审核人: 课程编号:045024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学时:81 学分:4.5 适用对象:环境科学专业 一、课程理念 1、课程性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本课程系统简明的阐述了大气污染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还讨论了大气污染气象学,大气扩散模式,颗粒污染物和SO 2、NOX等气态污染物的各种控制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工作原理、设计计算,使学生掌握大气污染的概念、大气扩散、常用的较为成熟的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理论与设计,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并掌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知识,大气污染气象学基础知识及污染物扩散的基础理论,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主要控制设备和典型工艺等,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的基本能力,结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其它教学环节,为学生从 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系统分析、科学研究及技术管理奠定必要的基础。 —— 2

3、课程内容:主要内容是讨论大气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颗粒污染物和SO2、NOX等气态污染物的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理论、大气污染气象学的基本知识、大气污染物扩散浓度计算方法、主要污染物的控制技术与工艺等。 4、课程要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专业工作、科学研究和环境管理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1.掌握大气污染物的定义及其主要污染源,主要的大气污染问题,大气环境标准及综合防治措施。 2.了解大气污染与燃烧的关系,学会燃烧计算,掌握燃料燃烧污染物控制基本方法和途径。3.了解大气污染与气象的关系,学会大气污染物扩散浓度估算和烟囱设计的估算方法。4.基本掌握除尘技术的基本理论,学会正确选用除尘设备、设计除尘系统。 5.基本掌握气态污染物净化的基本原理,主要污染物的典型净化工艺流程和设备。 6.基本掌握设计、选择大气污染净化系统。 三、课程内容 (一)理论课 第一章概论 第1节大气与大气污染及其来源 第2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 第3节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 主要知识点:大气污染的定义;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主要大气污染问题;大气污染的危害; —— 3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简介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简介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是应用于多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生成化工工业的一项锅炉烟气净化技术。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故应用此项技术对环境空气净化益处颇多。目前已知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有PAFP、ACFP、软锰矿法、电子束氨法、脉冲电晕法、石膏湿法、催化氧化法、微生物降解法等技术。 一、磷铵肥法(PAFP)烟气脱硫技术 磷铵肥法(Phosphate Ammoniate Fertilizer Process,简称PAFP),是我校和四川省环科院、西安热工所、大连物化所等单位共同研究开发的烟气脱硫新工艺(国家“七五”(214)项目新技术083号)。其脱硫率≥95%,脱硫副产品为氮硫复合肥料。此技术的特点是将烟气中的SO2脱除并针对我国硫资源短缺的现状,回收SO2取代硫酸生产肥料,在解决污染的同时,又综合利用硫资源,是一项化害为利的烟气脱硫新方法。而且该技术已于1991年通过国家环保局组织的正式鉴定,获国家“七五”攻关重大成果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二、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活性炭纤维法(ACFP)烟气脱硫技术 活性炭纤维法(Activated Carbon FiberProcess,简称ACFP)烟气脱硫技术是采用新材料脱硫活性炭纤维催化剂(DSACF)脱除烟气中SO2并回收利用硫资源生产硫酸或硫酸盐的一项新型脱硫技术。 该技术脱硫率可达95%以上,单位脱硫剂处理能力会高于活性炭脱硫一个数量级以上(一般GAC处理能力为102Nm3/h.t,而ACF可达104Nm3/h.t)。由于工艺过程简单,设备少,操作简单。投资和运行成本低,且能在消除SO2污染同时回收利用硫资源,因而可在电厂锅炉烟气、有色冶炼烟气、钢铁厂烧结烟气及各种大中型工业锅炉的烟气SO2污染控制中采用,改善目前烟气脱硫技术装置“勉强上得起,但运行不起”的状况。该烟气脱硫技术按10万KW机组锅炉机组烟气计,装置投资费用3500万,年产硫酸3万~4万吨。仅用于全国高硫煤电厂脱硫每年约可减少SO2排放240万吨,副产硫酸360万吨,产值可达数十亿元。该技术已获国家发明专利,并已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指南。 三、烟气脱硫脱硝技术软锰矿法烟气脱硫资源化技术 MnO2是一种良好的脱硫剂。在水溶液中,MnO2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发应,生成了MnSO4。软锰矿法烟气脱硫正是利用这一原理,采用软锰矿浆作为吸收剂,气液固湍动剧烈,矿浆与含SO2烟气充分接触吸收,生成副产品工业硫酸锰。该工艺的脱硫率可达90%,锰矿浸出率为80%,产品硫酸锰达到工业硫酸锰要求(GB1622-86)。 常规生产工业硫酸锰方法是:软锰矿粉与硫酸和硫精沙混合反应,产品净化得到工业硫酸锰。由于我国软锰矿品位不高,硫酸耗量增大,成本上升。该法与常规生产工业硫酸锰相比是,不用硫酸和硫精沙,溶液杂质也降低,原料成本和工艺成本都有降低,比常规生产工业硫酸锰方法节约成本25%以上,加之国家对环保产品在税收上的优惠,竞争力将大大提高。

论文:钢铁行业应对烟气脱硫脱硝新标准的技术路线与措施

应对新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排放标准的 技术路线与措施 作者:李湘忠 许柯 谢庆煌 盛师浩 单位:杭州蓝海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杭州下城区环城北路141号永通信息广场东1706 摘要:氧化+半干式氨吸收法——为用户提供了一种低投资低运行费用的脱硫脱硝一体化法,该法将要代替SCR法和SNCR法,成为一种新的潮流。 关键词:脱硫脱硝 氧化+半干式氨吸收法 投资及运行费用 引言:国家对钢铁行业规定炉尾气SO 2排放标准为100mg/Nm3,NO 2 排放标准为100mg/Nm3。 目前尚无较好的方法达到新的SO 2 排放标准;SCR法投资很大、运行费用很高、高价格的催 化剂中毒后处理难、液氨全部转化成氮气被浪费掉等问题直接影响其推广;SNCR法对炉内 950-1050℃的范围“温度窗口”控制不好反而增加NO 2 的排放、氨易被泄漏造成风机堵塞和腐蚀、脱硝效率只有50%-70%,无法适应环保标准再提高时的举措。目前国内外市场需要更先进的即能脱硫又能脱硝一体化技术路线和措施。 1、脱硝的关键问题 烟气中NO x 的主要组成是NO(占95%),NO难溶于水,而高价态的NO 2 、N 2 O 5 等可溶于 水生成HNO 2和 HNO 3 ,溶解能力大大提高。脱硝效率的高低关键是对烟气中的NO氧化率大 小。作为一种清洁的强氧化剂,在典型烟气温度下,臭氧可以容易的将NO氧化成可溶于 水生成HNO 2和 HNO 3 的NO 2 、N 2 O 3 、N 2 O 5 等高价态氮氧化物。 国外学者Young Sun Mok 和Heon-Ju Lee将臭氧通入烟气中对NO进行氧化,O 3 /NO摩尔比为0.9以上时,然后采用N a2S和N a OH溶液进行吸收,最终将NO x转化为N2,NO x的去 除率高达95%,SO 2 去除率约为100%。 国内学者王智化等将O 3注入模拟烟气进行脱除SO 2 、NO x 的研究,然后采用碱吸收塔对 烟气进行洗涤。实验结果表明,NO X 的脱除率与O 3 的注入量有关,当O 3 加入量为200ppm时, NO X 的脱除效率可达到85%,此工艺对NO X 和SO 2 的脱除率最高可分别达到97%和100%。 采用臭氧氧化技术可得到较高的NO X 脱除率,典型的脱除范围为70%~90%,甚至可达 到95%,并且可在不同的NO X 浓度和NO/NO 2 的比例下保持高效率。也不存在类似SCR中NH 3 的泄漏问题。该技术应用中 SO 2和CO的存在不影响NO X 的去除,也不影响其他污染物控制 技术。 采用臭氧的高级氧化技术不仅对NO X 具有良好的脱除效果,而且对烟气中的其他有害污染物,比如重金属汞也有一定的去除能力。 我公司早在几年前就对烟气脱硝进行了试验研究。我们采用氧化液和纯氧在氧化器中 对NO进行了强制性氧化,在NO/NO 2 的比例为0.6以上时,脱硝效率就达到78%以上。详见后面的试验数据表。 2、影响氧化的主要因素 影响氧化的主要因素是O 3 与NO之间摩尔数的比值和氧化时间。根据国内外发表的研究数据表明,NO的氧化率随O3/NO的升高直线上升。在 0.9≤O3/NO<1的情况下,脱硝率可达到85%以上,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00%。但在实际中,由于其他物质的干扰,可发 生一系列其他反应,使得O 3 不能100%与NO进行反应。必须增加摩尔比的值。 实践表明,臭氧在烟气中的氧化停留时间只要能够保证氧化反应的完成即可。国内学者王智化等人在对臭氧的热分解特性的研究中得出在150℃的低温条件下,臭氧的分解率不高,完全能满足对NO的氧化要求。王智化等人利用臭氧氧化后的烟气再利用水吸收尾

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课程设计A教学大纲精品

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课程设计 A 》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714916720 课程名称: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课程设计A 英文名称:C ourse Design for Desulfurization and Denox of Flue Gas in Power PlantA 设计周数:2 学分:2 开设学期:第七学期适用专业:适用于本科电力环保专业方向先修课程: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化工原理 一、目的和意义通过课程设计近一步消化和巩固本能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净化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通过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养学生确定烟气脱硫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二、选题要求 选题要符合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应包括脱硫装置的设计,计算和针对各种工艺流程的模拟。注意选题内容的先进性、综合性、实践性,应适合实践教学和启发创新,选题内容不应太简单,难度要适中;并且带有一定的前瞻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三、任务及要求 1、任务 (1)燃煤锅炉排烟量及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2)净化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确定。 (3)填料塔的结构设计:高度、塔径、流体力学特性。 (4)管网布置及计算:确定各装置的位置及管道布置;计算各管段的管径、长度、烟囱高度和出口内径以及系统总阻力。 (5)风机及电机的选择设计:根据净化系统所处理烟气量、烟气温度、系统总阻力等计算选择风机种类、型号及电动机的种类、型号和功率。 (6)按照吸收工艺流程图绘制的要求,绘制吸收塔的结构图及其主要流程。(A4 ) (7)物流表的编写:依据物料衡算以及吸收过程的工艺计算,计算流程图中的主要流股的流量,并将计算过程中的主要物流信息一并在物流表中表示出来。 (8)编写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按设计程序编写、包括方案的确定,设计计算、设备选择和有关设计的简图等内容。课程设汁说明书包括封面、目录、前言、正文、小结及参考文献等部分,文字应简明、通顺、内容正确完整,书写工整、装订成册。 图纸要求:脱硫系统总图一张(A3 )。系统图应按比例绘制、标出设备、管件编号, 并附明细表。如条件允许需附脱硫系统平面、剖面布置图 2?3张(A3 ),如图1和图2。图 中设备管件需标注编号,编号与系统图对应。布置图应按比例绘制。锅炉房及锅炉的绘制可以简化,但应能表明建筑外形和主要结构型式。在平面布置图小应有方位标志(指北针)。 2、要求 (1)选定设计课题,下达设计任务 选题可由指导教师选定,或由指导教师提供几个选题供学生选择;也可由学生自己选题,

300MW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脱硝工艺参数设计

目录 一.前言 (2) 二.工艺介绍 (2) 三、工艺设计步骤 (3) 3.1、烟气参数、煤质资料、吸收剂成份、脱硫效率; (3) 3.1.1已知参数: (3) 3.1.2设计条件: (4) 3.1.3设计内容: (4) 3.1.4煤质参数 (5) 3.2、系统流程的确定; (6) 四.设计计算 (8) 4.1.原始数据 (8) 4.2燃料灰渣计算 (12) 4.3 FGD进口烟气量的计算 (13) 4.4石灰石与石膏耗量 (17) 4.5除尘器出口飞灰浓度 (18) 五.烟温和水平衡计算(有GGH计算结果示例) (19) 5.1、原烟气(增压风机前) (19) 5.2、原烟气(增压风机后) (19) 5.3、GGH原烟气出口 (19) 5.4、吸收塔出口 (20) 5.5、GGH净烟气出口 (20) 5.6、氧化空气流量 (20) 5.7、蒸发水量 (21) 5.8、脱硫反应热 (21) 5.9、吸收塔内放热 (22) 5.10、水蒸气蒸发吸热 (22) 5.11、余热比率 (22) 5.12、水平衡 (22) 5.13、石灰石用量(25~35%) (23) 5.14、副产物的生成量(15~25%) (23) 5.15、主要设备 (24) 5.15.1、吸收塔 (24) 5.15.2、氧化槽 (24) 5.16、设计参数汇总(有GGH) (25) 六.主要参考文献 (25) 七.总结和心得 (26)

2×300MW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参数设计一.前言 我国的能源构成以煤炭为主,其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总消费量的70%左右,这种局面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火电厂以煤作为主要燃料进行发电,煤直接燃烧开释出大量SO2,造成大气环境污染,且随着装机容量的递增,SO2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加大火电厂SO2的控制力度就显得非常紧迫和必要。SO2的控制途径有三个: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燃烧后脱硫即烟气脱硫(FGD),目前烟气脱硫被以为是控制SO2最行之有效的途径。目前国内外的烟气脱硫方法种类繁多,主要分为干法(或半干法)和湿法两大类。湿法脱硫工艺绝大多数采用碱性浆液或溶液作为吸收剂,技术比较成熟,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脱硫技术,根据吸收剂种类的不同又可分为石灰石/石膏法(钙法)、氨法、海水法等。其中钙法因其成熟的工艺技术,在世界脱硫市场上占有的份额超过80%。 截至2011年底,我国脱硫装机超过6亿千瓦,其中85%以上为湿法烟气脱硫,多存系统稳定性差,脱硫效率波动较大等问题。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将执行200mg/m3的SO2排放浓度限值,且新建脱硫装置将不允许设置旁路,对脱硫装置性能与可靠性要求极高。 二.工艺介绍 本课程设计采用的工艺为石灰石-石膏湿法全烟气脱硫工艺,吸收塔采用单回路喷淋塔工艺,含有氧化空气管道的浆池布置在吸收塔底部,氧化空气空压机(1用1备)安装独立风机房内,用以向吸收塔浆池提供足够的氧气和/或空气,以便亚硫酸钙进一步氧化成硫酸钙,形成石膏。 塔内上部烟气区设置四层喷淋。4台吸收塔离心式循环浆泵(3运1备)每个泵对应于各自的一层喷淋层。塔内喷淋层采用FRP管,浆液循环管道采用法兰联结的碳钢衬胶管。喷嘴采用耐磨性能极佳的进口产品。吸收塔循环泵将净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