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发展理论论析

当代西方发展理论论析
当代西方发展理论论析

中图分类号:B 5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21(2002)06-0055-05

 收稿日期:2002-06-08

 作者简介:刘秀萍(1967-),北方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聂锦芳(1966-),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哲学博士。

当代西方发展理论论析

□刘秀萍1

 聂锦芳

2

(1.北方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44;2.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

摘 要:当代西方发展理论在其半个多世纪的演变中,大致经历了20世纪40年代的“发展经济学”、50年代兴起的“现代化理论”、70年代的“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80年代的“新发展观”、90年代的“文明冲突论”等理论形态的更迭;此外,旨在对现代化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纠偏”、“颠覆”与“解构”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也以其鲜明的特征为发展理论带来新的景观。这些学说或理论具有鲜明的“问题学”特征,拓展了发展问题的界域,自觉不自觉地顺应了当代社会发展的实际进程,是这一发展进程在理论上曲折的反映;然而,它们在发展观上所达到的科学程度是有限的,其走入误区的症结就在于:研究视角的单一与框架的狭窄、研究方法的形而上学特征以及学院式研究成果缺乏转化为实践的能力等。关键词:发展;现代化;发展观

一、当代西方发展理论嬗变的历史轨迹

当代西方发展理论(Development T heory )又称发展学或发展研究(Development Study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兴起的社会科学分支,其主旨在于为落后国家的现代化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示向。

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是当代西方发展理论的早期阶段。这一阶段,发展学家们主要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中世纪传统社会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的历史经验为基本的立论依据,以近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和社会进化理论为基础,对西方国家特别是美、英、法、德等国的历史经验作了分析,探讨了现代化的动力、特征、模式等问题,形成了包括发展经济学和现代化理论在内的早期发展理论。

发展经济学的主要代表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费景汉和古斯塔夫?拉尼斯等。他们把“发展”视为经济增长,把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作为评判发展的首要的甚至惟一的标准。刘易斯主张把有限的资本投入到工业部门,通过资本的自身增殖推动工业部门比重的上升

从而实现经济结构的变革。[1]

但对于有限的资本来

源于何处,又如何实现自身增殖等问题,刘易斯做不出明确的解释。费景汉和古斯塔夫?拉尼斯以刘易斯的理论为基础对二元经济的发展道路及其动力问题做了进一步探索。他们肯定了工业的重要作用,同时特别强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提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推动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2]

应该说,这一观点是颇有见地的,然而当他们试图进一步回答劳动生产率怎样才能提高时,又回到了刘易斯投资决定经济发展的老路子上去了,实际上重新陷入了迷途。

50年代兴起的现代化理论注意到了发展经济学只注意发展的经济内涵的偏颇倾向,试图以西方特别是美国的现代化为样板,并从社会进化论角度描绘出一个内容更加宽泛的现代化图景。美国著名

社会学家、现代化理论的开山始祖塔尔考特?帕森斯认为,现代化实际上就是西方文明特别是美国那一套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经济、政治法律制度以及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向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传播过程。现代化就是西方化,就是美国化。[3]

我们看到,现代化理论和发展经济学尽管立论角度不同,但两者本质上都是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对近代以来西欧、北美国家的现代化历史进程单层次的经验描述和实证归纳,并且把所描述的经验事实视为现代化的最佳模式和落后国家学习的样板。正因为如此,以这两个流派为代表的早期发展理论被称为“欧洲中心主义”的发展理论。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早期发展理论的立论依据和研究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批判,许多观点也受到了“修正”乃至否定,当代西方发展理论进入到新的演变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于被纳入西方资本主义体系的发展中国家在早期发展经济学和模仿战略的影响下,出现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现象,社会系统功能失调,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与发达国家差距日益拉大,使人们不得不对发展中国家自身发展过程及其后果进行批判性反思。发展理论家们也开始把考察的视线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经验转向广大落后国家的发展实践,出现了以“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为代表的新的发展学派。依附论把西方发达国家叫做“中心国家”,把非西方不发达国家叫做“边缘国家”,认为发达国家的社会发展是建立在对边缘国家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基础上的,并造成了后者对前者的依赖性和从属性。因此,非西方国家已不可能在同样的初始条件下重演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而必须脱离西方控制,实现自主发展。世界体系理论则从全球视野,将整个世界作为一个经济、政治、文化诸因素统一的大体系来考察,探讨现存世界格局形成和演化的原因、条件,分析各国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并对今后世界体系的发展变化作出预测。

与早期发展理论相比,依附论与世界体系理论从经济与社会结构出发分析不发达国家的贫困的原因,表达了西方学者对第三世界发展主体地位的深切关怀。然而,在“中心-半边缘-边缘”的世界体系中仍然只有一个主体、一个中心,第三世界很难摆脱受控制、受奴役的地位。这种发展观是不完善的。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由于西方工业国的经济衰退、越南战争、民权运动兴起,以及一系列内外矛盾的激化,经典发展观和现代化学说受到来自资产阶级内部的批判;同时部分西方学者开始对传统工业化造成的弊病进行反思,认为工业化不是最理想的发展模式,于是“发展”的内涵突破了早期阶段的狭义性,逐步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诸层面。

20世纪80年代,一种新的发展观,即以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为中心的增长观念开始形成。法国学者F.佩鲁较早提出这种新发展观,他从经济学与哲学的结合上重新审视社会发展问题,以人为中心进行研究,认为在增长—发展—进步三者中,文化价值起决定作用,它决定加速或减缓增长的必要性,并检验增长目标的合理性。罗马俱乐部前主席A.佩西也明确指出:“任何进步(不论是科学进步还是其他),如果不同时使道德、社会或政治也取得进步,即就毫无价值可言。”这种新发展观把人的发展作为核心,引入了新的价值参照系,凸现了原来隐藏在物质文明背后的精神文化价值在发展中的重要性,是西方学者对工业文明所造成的人的异化进行批判性反省的结果。

佩鲁等人将发展视为文化价值的多元化过程,这必然要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在世界总体的发展中,各种文化、文明的相互关系如何?这一关系又在当代全球的发展中居于何等地位?美国的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作了阐释。他认为未来全球发展的基本模式,不再是“西方中心论”或任何单一主体论,而是多极主体间的相互交往和相互作用,而未来走向的核心方面是文明的冲突。

亨廷顿将文化的因素引入对社会发展的诠解中,显示了当代发展观向更隐性层次的深化和拓展,他确认了非西方文明在全球发展中与西方文明拥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顺应了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但仔细分析,他立论目的仍是为了“西方的利益”,不仅如此,在他看来,文明间的主要关系是冲突、对立,他没有认识到不同文明、文化之间还有和平交往、共同发展、优势互补的相互依赖关系。这导致了他勾画的全球图景与全球发展的实际格局有明显的矛盾,因而颇遭非议。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社会发展的诠解

除了公开以“发展研究”自命的上述流派,在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也对现代化、发展问题给予了充分的注意与论析。

后现代主义的兴起,意味着已经现代化了的西方社会产生了关于现代主义的“危机”与衰落的论调。从理论的直接性上看,后现代主义是针对现代化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纠偏”,用后现代主义的术

语说就是“颠覆”与“解构”。

现代主义观念体现的是所谓理性主义精神,最能刻画这一点是两位伟大哲人的两句格言: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和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前者否定了上帝作为人的存在的本质的谬说,把人的存在的证明建立于人自身、人的自我意识之上;后者则表明理性不是用于证明上帝存在的工具,而是为了认识自我、控制自然,“达到人生的福利和效用”。这就揭示了人的至上性和理性的工具性。

现代主义解放了人的个性和尊严,引发了自然科学的繁荣和工具体系的建立。问题在于,随着历史的发展,现代主义走向了自身的反面,在“杀死上帝”之后,开始“牵制”人类自己了。具体地说,科学技术在认识自然、控制自然,给人类的幸福带来巨大效应的同时,也开始越出自己的适用范围,将自身的思维方式、操作方式变成包括人文科学在内的一切精神领域的楷模和终极标准。这就是法兰克福学派之所谓科学技术对人的意识形态的“牵制”。更有甚者,商品和金钱成了一切价值标准的终极裁判,思想、道德和精神都丧失了自身的标准。换言之,人“平面化”了、异化了。在后现代主义看来,现代主义的误区就在于,盲目地相信只要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就可以据此来改善人类社会和个人行为的准则。后现代主义所要摧毁的,就是用这种理性框架一切、整合一切的形而上学信念。

在发展观上,后现代主义提出了三种值得关注的观点。

一是“后工业社会文化矛盾论”。美国哈佛大学的社会学教授丹尼尔?贝尔早在20世纪60年代现代主义喧嚣声中就发出异样的声音,他透过大工业生产的高效高能,看到一个以信息为工艺对象、以科技产业为主要职业的崭新的时代正在到来,并将这种社会命名为“后工业社会”。1973年,贝尔推出自己的研究成果《后工业社会的来临》,率先从后工业社会理论入手,直观后现代主义文化。1978年他又推出《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更进一层地展开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研究。他认为现代主义付出了重大代价:失掉了文化的一致性;颠覆传统文化秩序的同时,也影响了文化标准本身;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模糊以至消融;整个社会向享乐文化偏航。而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反文化,其目的是通过对人们感觉方式的革命而对社会结构本身加以改革,以反文化的激进方式,使人对旧事物一律厌倦而达到文化革命的目的。

但实际上,反文化也被证明是银样蜡枪头,它试图把自由主义者的生活方式加以改造,推出一个现时遂愿、夸耀炫乐的世界,结果既未产生什么文化,也没能反掉任何东西。看来,走向后现代主义并非人类的福音,以一种更激进的方式获取的并不是灵魂的栖居,而是一种灵魂的虚空。怎么办?贝尔在其晚年殚精竭虑,为步入后现代社会的人类找到一条精神救赎之途:向后工业社会的“新宗教”回归,通过传统信仰复兴来拯救人类。这便更加虚妄。

二是“发展所导致的衰落综合症”。奥尔利欧?佩奇1968年创建罗马俱乐部后,集中一批世界有名的社会学、政治经济学、哲学、物理学、生物学、数学、未来学专家对当代人类面临的“全球性危机”和“发展困境”作过广泛而系统的研究,提出了许多颇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报告,并列举了一系列令人深思的“世界性疑难问题”,剖析了现代人类的“衰落综合症”。[4]概括地看,罗马俱乐部所论及的现代人类面临的“发展困境”可分为三类:一是国际社会的“困境”,主要指社会共同体之间的磨擦、冲突的问题。其中包括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两种意识形态和军事力量的抗衡问题,维护和加强世界和平问题,克服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的落后状态,即全球性社会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问题等。二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相互作用的“困境”,主要指全球普遍存在的资源匮乏、能源短缺、粮食不足、环境恶化等问题。三是社会人类学方面的“困境”,主要是指文化教育、科学技术进步、人口发展、道德信念、健康与人格发展等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问题。然而对于如何解决这种全方位的人类困境,罗马俱乐部也乏术可陈,其提出的“零增长”模式既不切合实际,也太悲观。尽管在晚年,佩奇悲观论调稍有改变,提出“实施全球性的政策和战略、把世界引入可梳理的状况、学会如何治理世界须先学会如何管理我们自己”等观点,但这些想法还是过于宏观与抽象,于事无补。

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社会变革论”。哈贝马斯关于当代资本主义提出了完整的危机论体系,但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一个代表人物,他并不满足于仅仅进行批判性的解构,还致力于建设性的重构。因此,与他的危机论相辅,他还提出了一个晚期资本主义的变革方案,探讨了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变革的“动因”(为什么要变革)、“目标”(通过变革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体”(依靠谁去进行变革)、“对象”(究竟变革什么)、“道路”(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变革)的完整方案。他强调,社会主义革命

并不根源于“无产阶级的贫困”,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革命化的条件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已不复存在。这是因为,在这一社会中“乌托邦力量”已经“穷竭”,“理想主义已被现实主义所取代”,因此不能在“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基础上去寻找新的革命动因,而应着眼于“晚期资本主义”的“工具行为”越来越合理化与人的“交往行为”越来越不合理化的矛盾,揭示人的本质遭受压抑,人的交往行为被扭曲的病症。于是在变革的目标上,他反对把发展生产力、增加物质财富作为目标,主张把实现“交往行为的合理化”作为目标,即让对话主体之间进行没有任何强制性的诚实的交往与对话,以求得相互“谅解”,也就是说使交往不受限制,使交往者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没有任何控制与压抑的生活世界里。在变革的主体上,他否定无产阶级的主体地位,把新左派当作新的革命主体,并主张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即“是补天而不是拆天”。在变革的途径上,一是承认和重视共同的规范标准,二是选择恰当的语言进行对话。其中,建立道德规范是实现交往行为合理化的万应药方,而一种万能的、有效的、理想化的“语言环境”的建立是推动社会进化的决定因素。

哈贝马斯的变革方案,体现出一种建设性向度,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然而,问题在于这些方案本身却仍是缺乏实践基础的理论推演。另外借口时代变化否认“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对解释当代社会问题的有效性,表明了哈贝马斯根深蒂固的理论偏见;而离开生产力的发展奢谈主体间的对话与交往,则更是一种天真的幻想。

三、西方发展理论的总体特征与困境

无论是拉起旗号、公开榜示的“发展研究”,还是后现代主义思潮所涉及的众多的问题,都反映了当代西方学者对社会发展的强烈关注。

首先,我们看到,西方发展理论具有鲜明的“问题学”特征。他们反叛传统的“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哲学思维方式,将现当代社会存在的问题作为关注的焦点。发展经济学之所以兴起,原因就在于学者们看到了二战后刚刚从长期的殖民压迫和经济剥削下解放出来的民族和国家,尽快摆脱贫困、发展经济成为生死攸关的大问题。而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论在指导发展实践时,所引发的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又促使西方学者注意到,社会发展是一个综合的系统进化过程,从而他们的发展观也由单纯经济增长论进入到全面发展的理论。后现代主义则是在工业发展登峰造极、理性逻辑试图僭越一切的景象中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了自己的反叛。遗憾的是,他们在一针见血地揭露问题、酣畅淋漓地分析问题的同时,又陷入问题的汪洋大海之中,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其二,西方发展理论拓展了发展问题的界域。早期发展经济学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早期的现代化进行了分析;60年代后在突破只对发展过程的某一方面做粗泛的宏观分析的旧框架之后,又开始从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及文化学等多种学科角度进行探讨,形成了一些新的理论分支和流派,如发展哲学、发展社会学、发展政治学、文化发展观,以及依附论、世界体系论等;有的学者还运用多学科和跨学科方法对落后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实践做了具体的个案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比较研究也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后现代主义则以其融哲学、文学、艺术、社会学、心理学等等为一体的特征,更宽泛地涉及到很多深层的问题。这些都使西方发展理论自觉不自觉地达到了过去不曾达到的深度和高度。比如,在发展目标上,几经波折,发展学家们终于认识到:无论是经济目标、政治目标还是别的,目标的实现与否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问题;在发展道路上,提出一条突破“西化论”和“本土论”而建立一套科学的“普遍化”的发展理论体系的思路;在发展模式上,也开始摆脱对模式的盲目崇拜,而更注重它的方法论意义。

其三,西方发展理论自觉不自觉地顺应了当代社会发展的实际进程,是这一发展进程在理论上曲折的反映。以发展观念为例,作为发展理论和发展科学的前提与核心,它经历了一系列的嬗变:第一阶段,是从发展的客体论到发展的主体论,即从把发展归于人之外“物”的发展观转向以人本身的现代化为发展动力和根本标准的发展观;第二阶段是主客体相关论,包括“中心—边缘”理论或依附论以及佩鲁的发展主体、文化价值和世界交往的整体结构论;第三阶段是从消极的多极主体交往所造成的“文明冲突”转向多极主体模式所体现的全球化发展理论。之所以发生这种嬗变,就在于20世纪现代化实践宣告了下列观念的破产:把增长等同于发展,以经济取代其他方面,以西方经济学为蓝本建构框架用来指导不发达国家的发展实践;对人作抽象化的理解,对人的现代化的判定脱离了本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环境;对非西方国家发展的主体地位、发展的内生性持否定态度,或者希望第三世界摆脱奴役,支持其为争取自己的主体资格而进行斗

争,但又不相信其自主发展的能力;将发展问题视为文化问题,强调不同文明间的冲突,陷入文化绝对主义或文化相对主义。实践在使上述发展观破灭的同时,呼唤一种多元化、平等性、开放性、交往性的发展观,使世界能在一体化进程中呈现出飞速发展而又多姿多彩的画面。

当然,西方发展理论在发展观上所达到的科学程度是有限的,他们触及到了一些重大问题,但常常是现象罗列、平面化议论、情绪化指责,多数分不清主要与次要、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他们也提出一些方案,但这些方案多是由此及彼的理论演绎,缺乏实现的基础,也缺少必要的手段;在发展理论的建构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模式,但又陷入了新的困惑,正如一位西方发展学家所说,发展理论“几乎对每一个问题都做了解答,然而每一个答案本身又是一个引起许多争议的问题”[5]。

西方学者研究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化问题,极易陷入这样两种误区:一是把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成社会发展的全部问题。经济增长之所以长期受到发展学家们的青睐就是这一原因所致,而当其他社会问题比如犯罪、吸毒等问题成堆时,他们又把社会发展归结为道德与秩序问题。其二是总从自己国家的观念、习惯出发,认为自己的即是最好的,总是戴上有色眼镜去观察别人与别国的情形。西方学者越到后来越感到“西方中心论”的局限,对其学说有所变更,但根本上无法拔出这一泥淖。这种研究框架与视角上的痼疾归结到方法上便是形而上学的机械性、片面性与极端化。再从西方发展学家的身份看,他们大多是学校或研究机构的教授、学者,因其一生中绝大多数时间在学院度过,他们的研究也就充满了学院式的特征。在他们的著述中不乏精确的数据、明了的图式、严密的逻辑推导,而这些也不能说全是凭空臆造,但它们与现实之间的诸多中介环节却并不为发展学家们所重视。因此,当他们直接面对现实时,常常力不从心、沦为空谈。可以说,缺乏转化为现实的能力,是当代西方理论的一大通病。

参考文献:

[1]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8辑)[C].北京:商务印书

馆,1984.17.

[2]费景汉,古斯塔夫·拉尼斯.劳力剩余经济的发展

[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29.

[3] A.Hoo gv elt.The Sociology of Developing Societies

[M].M acmillan Publisher s L T D,1978.

[4]奥尔利欧·佩奇.世界的未来:关于未来问题一百页,罗

马俱乐部主席的见解[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 1985.41-84.

[5]Bjo r n Hettne.Development Theory and the Third

World[M].Helsing bor g,1987.7.

(责任编辑 袁吉富)

Abstract: In its half a century’s evo lution,t he mo der n theor y o f w ester n development has go ne t hr oug h the a lter natio n of a number of the or etical fo rms,namely,t he development eco no mics o f the1940s,t he mo der nizat ion theor y of the1950s, the att achment theo ry and w or ld system theor y of the1970s,t he new development t heo ry of the1980s,as w ell as the the-or y o f civilizat ion conflict o f the1990s.Besides,po st-mo der nism,w hich aims at co r recting,ov er tur ning and disinteg r ating moder nizat ion pr oblems,br oug ht dev elo pment theor y a new appear ance w ith its distinct features.T hese theo ries and doc-tr ines w idened t he scope o f dev elo pment issues and confo rmed to the stream o f so cial development pur po sefully or inadv er-tently and theor etically reflect ed this st ream.N ever theless,the scientific deg ree that these theo ries and do ctr ines r eached in the o utlo ok of dev elo pment is limited.T he cr ux of t heir pr oblems lies in the sing ular ity and nar ro w ness of their resear ch perspect ives and fra mewo rks,the metaphysical tr aits o f their r esearch met ho ds,and their inability to tr ansfo rm resear ch pro ducts into pr actice.

Key words: dev elo pm ent;mo der niza tion;the outloo k of development

史学理论书单

《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参考书目 《史通笺注》,(唐)刘知几著;张振笺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 《文史通义校注》,(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上海:商务,1922年) 《历史是什么?》爱德华·霍列特·卡尔(Carr,E.H.)著;吴柱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克罗齐著,傅任敢译,商务印书观1986年 《历史的观念》柯林武德:,何兆武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李振宏,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 《克丽奥之路—历史长河中的西方史学》张广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 《史学导论》姜义华、赵吉惠、瞿林东、马雪萍,陕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 《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的兴起》,柯文著,林同奇译,中华书局1989年 《近九十年史学理论要籍提要》刘泽华主编,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 《计量史学方法导论》Floud,R.,王小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 《计量史学基础——理论与方法》霍俊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法国史学对史学理论的贡献》利科(Ricoeur,Paul)著;王建华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西方历史哲学导论》韩震,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 《历史学家的技艺》布洛赫著,张和声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历史的心镜:心态史学》彭卫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西方史学史》郭小凌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西方史学思想导论》陈勇、罗通秀编着,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 《历史学的思想和方法》杨豫、胡成,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0分) 1.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2.合作论 3.地缘经济学 4.两枝世界政治论 5.国际安全新论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科学行为主义学派与传统主义学派之间的分歧表现在哪些方面?2.国际冲突分为哪几类? 3.简述后现代主义的特点,并评价。 4.简述均势理论的类型和特点。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试论新自由制度主义与新现实主义的争论。 2.试论建构主义理论。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0分) 1.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答:女性主义原泛指欧美发达国家中主张男女平等的各种思潮与运动,其核心是要求妇女享有身为人类的完整权利。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其特色之处在于具有社会性别意识。其代表人物有安·蒂克纳、丽贝卡·格兰特等人。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流派的基本假设包括:①“个人的即是国际的”,社会性别是国际关系的一个变量,妇女与男子都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妇女却一直被“隐藏”在国际关系背后;②国际关系是社会建构的,社会性别是建构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范畴,对现代国家与国际关系的建构具有深刻影响;③国际关系是社会建构的,因而是可以改变的,社会性别是为国际关系带来变革的认识论范畴。在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自由主义、激进主义、后现代主义是其三大主要流派。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各流派分享一个共同的核心分析范畴,即社会性别,即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 2.合作论 答:合作论是霸权国衰退和消失后国际合作仍将继续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合作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属政治自由主义的范畴,代表作是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基欧汉的《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该理论主要研究发达工业国家之间的合作,反驳了霸权稳定论的下述基本假说:霸权国以其强大的权力建立起来的国际体制和国际规则,

0导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概观

001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两大主潮是什么? (1)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是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两大主潮。 (2)关于人本主义 ①所谓人本主义,就是以人为本的哲学理论。 ②其根本特点是把人当作哲学研究的核心、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对人本身的研究来探寻世界的本质及其他哲学问题。 ③主要代表有象征主义诗论、表现主义文论、精神分析学文论、直觉主义文论、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文论、解释学和接受理论等。 ④意义:开辟了以往文艺理论研究未涉及的新领域,并对后世文艺理论有深远的影响。(3)关于科学主义 ①所谓科学主义,是以自然科学的眼光、原则和方法来研究世界的哲学理论。 ②其思想基础在本世纪主要是主观经验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 ③主要代表有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英美语义学和新批评文论、结构主义文论、符号学文论、叙事学文论以及解构主义等。 ④反对人本主义的口号旗帜鲜明,甚至完全割裂了文学作品与作者、社会、读者的关联,但对文本研究的规范性、客观性和科学性作出了巨大贡献。 (4)还有一些理论是无法完全归入这两大主潮的,如原型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以及70年代后兴起的后现代主义等。 (5)此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发展到20世纪后半叶出现了诸多文论流派,逐渐走向多元化、非中心的发展形势。 002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研究重点的两次转移是什么? (1)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研究重点发生了两次转移: 第一次是从对作者的研究转移到对作品的文本分析上来; 第二次是从对作品文本的分析转移到对读者接受的分析上来。 (2)从作家到作品 ①开始时间: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 ②这完全割裂了作者所处的文化社会背景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完全割裂了读者的阅读接受对作品的阐释塑造与再创造作用。 ③主要代表流派是俄国形式主义、语义学和新批评到结构主义这一线索脉络。 (3)从作品到读者 ①开始时间: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起。 ②这标志着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研究重点的第二次转移,直至解构主义这一转移达到了顶峰。(4)当时还存在非主流研究: 一是创作发生论,讨论的主题是作家为何要进行文学创作。主要代表如科林伍德的巫术说、

《史学理论参考书目》

史学理论经典书目 [中文书目] 1.〔清〕章学诚,《文史通义》 2.〔唐〕刘知几,《史通》 3.〔汉〕司马迁,《史记》 4.杜维运,《中国史学史》(二)(台北:三民,1998) 5.杜维运,《中国史学史》(一)(台北:三民,1993) 6.周佳荣,《中国史学名著概说》(台北:唐山,1989) 7.钱穆,《中国史学名著》(一)(台北:三民,1973) 8.钱穆,《中国史学名著》(二)(台北:三民,1973) 9.麦劲生,《近代史学与史学方法》(台北:五南,2000) 10.王晴佳、古伟瀛,《后现代与历史学》(台北:巨流,2000) 11.杨豫、胡成,《历史学的思想与方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12.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台北:三民书局,1999增订新版) 13.李守常,《史学要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4.于沛主编,《现代史学分支学科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98) 15.王旭东,《史学理论与方法》(合肥:安徽人民初版社,1998)

16.周梁楷等,《史学导论》(台北:国立空中大学,1995) 17.周梁楷,《历史学的思维》(台北:正中,1993) 18.姜义华,《史学概论》(台北:水牛,1992) 19.甲凯,《史学通论》(台北:台湾学生,1985) 20.王尔敏,《史学方法》(台北:东华书局,1977) 21.李家祺,《历史纂述的方法》(台北:台湾商务,1970) 22.姚永朴,《史学研究法》(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53) 23.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商务,1922) 24.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上海:商务,1933) 25.李思纯译,《史学原论》(上海:商务,1968) 26.何炳松,《历史研究法》(上海:商务,1927) 27.何炳松,《通史新义》(上海:商务,1928) 28.卫聚贤,《历史统计学》(上海:商务,1934) 29.李则纲,《史学通论》(上海:商务,1935) 30.杨鸿烈,《历史研究法》(长沙:商务,1939) 31.蔡尚思,《中国历史新研究法》(昆明:中华,1940) 32.吴泽,《中国历史研究法》(重庆:峨嵋,1942) 33.吕思勉,《历史研究法》(台北:华世,1974) 34.陆懋德,《史学方法大纲》(台北:独立,1945) 35.许冠三,《史学与史学方法》(香港:自由,1958) 36.许冠三编译,《历史哲学与历史解释》(初版未详;台北有环宇刊 本)

当代西方政党政治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当代西方政党政治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摘要】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政党政治,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广泛传播,西方社会结构发生了极大改变。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各国政党的危机意识已然觉醒,努力寻找适合本党发展的新模式,导致政党政治出现新的发展趋势,诸如政党意识界限模糊化、政策主张趋中化、运作方式媒体化、政党格局多元化、组织形式区域化、国际化等。 【关键词】西方政党变化发展 西方政党政治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党进行社会政治活动的合法规则、程序和方式,这些政党通过执掌国家政权或参与政治实施政策纲领,扩大政治影响,实现利益要求。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环境的变迁,西方各国政党面临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挑战。只有顺应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潮流,及时调整政策倾向,政党才能得以维持生存、扩大发展空间,政党政治也才能实现创新和完善。 一、当代西方政党执政环境面临的新变化 1.社会结构的变化导致政党执政基础发生改变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方式业已从制造业占主导的物质型生产转变为服务业占主导的服务与知识型生产,而第三产业和信息产业则逐渐取替第一、二产业成为支柱产业,这种改变势必引起社会结构及阶级关系的变化。如今,传统产业阶级的规模不断缩小,以服务业和知识型生产为社会主体的新中间阶层正在快速成长,社会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结构。新中间阶层人数众多,价值取向迥异,政治态度温和,他们的出现必将改变当代西方社会结构,缓和阶级冲突。这种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无疑会对西方传统政党,尤其是以工人阶级为执政基础的左翼政党产生重要影响。 一方面,对政党选民基础的影响:政党是由拥有共同利益、追求共同政治目标的人群组成,可以说,这些人群是政党的“生命线”。当今,西方国家传统产业阶级人数减少,新兴中间阶层人数增加,使得那些以产业阶级为选民基础的传统政党的执政基础面临衰弱危机,其中受影响最为明显的莫过于以传统制造业工人为选民基础的左翼政党,例如,“1966年英国大选中,左翼政党工党得票中的81%来自作为体力劳动者的工人阶级。”可是,传统产业工人不仅人数逐渐减少,内

史学理论与方法参考阅读书目

史学理论与方法参考阅读书目 1、黎澍主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历史科学》人民出版社1980年。 2、黎澍主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历史人物评价》人民出版社1981年。 3、[德]黑格尔:《历史哲学》(中译本)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4.[英]格鲁内尔:《历史哲学》(中译本)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年。 5.韩震:《西方历史哲学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 6 张尚仁:《社会历史哲学引论》人民出版社1992年。 7、韩震:《20世纪西方历史哲学》北师大出版社2003年。 8、庄国雄等:《历史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9、[美]威廉?德雷:《历史哲学》(中译本)三联书店1988年。 10.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 11.佘树声:《历史哲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12.田汝康、金重远编选:《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13.张文杰等译:《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 14、葛懋春、姜义华主编:《历史比较研究法》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 15.葛懋春、姜义华主编:《历史计量研究法》山东教育出版1987年。16.[美]雷蒙德?格鲁:《比较历史研究概论》(中译本)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2 年1期。 17.[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18.[苏]茹科夫:《历史方法论大纲》(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19.[波]托波尔斯基:《历史学方法论》(中译本)华夏出版社1989年。20.[意]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2年。21.[莫]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22.[法]勒高夫:《新史学》(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23.[美]詹姆斯?哈威?鲁滨孙:《新史学》(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97年。24.[美]汤普森:《历史著作史》(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8年。25.[美]伊格尔斯:《欧洲史学新方向》(中译本)华夏出版社1989年。26.[美]伊格尔斯:《历史研究国际手册》(中译本)华夏出版社1989年。27.[英]卡?波普尔:《历史主义的贫困》(中译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28.[美]唐纳德?凯利:《多面的历史》(中译本)三联书店2003年。29.[英]乔治?皮博迪?古奇:《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97年。30.[美]乔伊斯?阿普尔比等:《历史的真相》(中译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31.何兆武:《历史理性批判论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32.李幼蒸:《历史符号学》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年。 33.蒋大椿:《史学方法论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34.蒋大椿:《唯物史观与史学》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 35.蒋大椿:《史学探渊》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年。 36.[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37.[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38.[法] 迪拉里:《历史学家思想和方法》(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39.袁吉富:《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40.严建强、王渊明:《西方历史哲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章节题库(第一次论战——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圣才出品】

第二章第一次论战——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一、名词解释 1.伍德罗·威尔逊 答:伍德罗·威尔逊,美国第28届总统,理想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1918年威尔逊提出了“十四点计划”,集中反映了他的理想主义思想,其核心是建立一个可以维护世界和平的超国家组织,具体体现在国际联盟上面。威尔逊的基本理论和政策主要反映在《论国家》和《伍德罗·威尔逊文集》。其主要要点包括: ①强调建立国际组织和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对强权政治和大国均势持批评态度; ②认为健全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可确保和平; ③在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以他为代表的理想主义学派提出三个重要假设:一是人性本善,战争的爆发是人的良知误入了歧途;二是主权国家之间的根本利益是和谐的,尤其在和平问题上更应如此;三是国家主权不是无限的,依靠狭隘的极端的民族主义的均势体系不能确保和平,应以集体安全体系代替均势体系。 2.爱德华·卡尔 答:爱德华·卡尔,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国际关系理论家、现实主义学派代表人。卡尔首先指出了理想主义的弊病,提出了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被誉为国际关系研究领域“政治现实主义的奠基人”。1939年卡尔发表《二十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

究导论》一书,提出了现实主义学派最早的三个基本观点:①权力是政治活动的主要因素; ②道德、民主和正义是相对的,是权力的产物;③政治不能脱离权力,政治活动是权力和道德的结合。卡尔在这本书中将现实主义思想提炼出来,将国际关系理论分为乌托邦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学派,卡尔对威尔逊理想主义的深刻批判为现实主义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3.汉斯·摩根索 答:汉斯·摩根索,公认的最著名的国际关系理论家,现实主义学派最优秀最权威的代表人物,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奠基之父”。其主要著作有《科学人与强权政治》、《国家间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等。摩根索的贡献是最全面、最系统地地将国际关系现实主义发展至成熟阶段,在国际关系理论领域树立起了一座学术高峰。他的《国家间政治》是一个学术制高点和里程碑,而他的国际关系哲学思想则提供了坚实的土壤和基础。摩根索的《国家间政治》一书是西方当代国际关系学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其最核心的内容是现实主义六原则,这六原则以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最完整、最根本的国际关系原则。 4.罗伯特·吉尔平 答:罗伯特·吉尔平,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威尔逊国际事物学院教授,现实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他曾担任国际政治学学会副主席,现为美国艺术和科学学院院士。他最具影响的三部著作包括:《美国实力与多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经济学》、《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他尤为擅长于国际政治经济学以及欧洲和亚洲问题的研究,研究重点是“安全、权力和财富”之间的关系,他的主要理论贡献是提出“三论”:体系变化论、国际政治经济学和霸权衰弱论。他的主要贡献就是以自己的开拓性学术成果更新和发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考研笔记_(1)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考研笔记 (笔记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听课记录整理)(参考书目:《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朱立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0.导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概观 1.(识记)当代西方哲学思潮大体上分为:人本主义、科学主义两大思潮。 (1)人本主义文论的主要理论派别: ①象征主义(瓦莱里)、②表现主义(克罗齐)、③精神分析学文论(弗洛伊德)、④现象学和存在主义(萨特)、⑤ 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 (2)科学主义文论的主要理论派别: ①形式主义(俄国)、②新批评派文论(英美)、③结构主义文论(索绪尔) 2.当代西方文论研究重点上发生了两次重要的历史性转移: (1)从重点研究作家转移到重点研究作品文本。 (2)从重点研究文本转移到重点研究读者和接受。 3.(领会)当代西方文论最重要的特征是出现了两个转向:非理性转向、语言论转向。(1)非理性转向:这主要是就人本主义文论而言。强调人的情感比理性更重要。 (2)语言论转向:这主要是就科学主义文论而言。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二次大的转向。 1.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 1.前象征主义主要是指:19世纪后半叶产生于法国的诗歌流派。 代表人物是:波德莱尔、魏尔兰、兰波和马拉美。 波德莱尔的十四行诗《应和》首次提出著名的象征主义“应和”论。2.后象征主义代表:瓦莱里以音乐化为核心的象征主义诗论。 象征主义的界定:音乐化 3.(领会)瓦莱里“音乐化”论的要点: (1)音乐化指:和谐的整体感觉效果:诗要讲求音乐之美,不仅指节奏感、旋律性,而且要具有音乐那样的协调性、严密性和整体性,要用音乐语言来思维。 例:艾略特的《荒原》即借用交响乐的程式来组织全诗,给人一种和谐的整体感觉: 第一章:《死者葬仪》母题:(无水――死亡)(正题) 第二章:《对弈》反母题:(欲――虽死犹生) 第三章:《火诫》变异母题:(火――求救)(火象征:太阳、光明、净化) 第四章:《水里的死亡》重复母题:(水太多――死)(反题) 第五章:《雷霆的活》反重复母题:(天降净水――得救的可能)(合题)(2)音乐化还指:诗情世界同梦幻世界内在的联系: ①诗的世界与梦幻世界相似,外在事物的意象与主体的感觉、心情完全和谐、共鸣、交融为一体。 ②我们所熟悉的有生命的东西,好像都配上了音乐;他们互相协调形成了一种好像完全适应我们的感觉的共鸣关系。 (3)音乐化还包括:诗的语言的音乐化:诗应做到音韵谐美、节奏合拍,并符合理性和审美的要求,如格律的要求。 4.庞德的“意象”定义: (庞德的意象主义诗论超出了西方的传统,接受了许多东方的审美原则,他编译了李白

09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解析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2011 —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人文传媒学院院(系、部)历史学专业级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期中试卷 姓名:学号:成绩: 一、名词解释 《论六家要指》 今古文《尚书》 《竹书纪年》 《后汉书》 《山海经》 二、简答题 1、梁启超在1902年《新史学》中指出旧史学有“四弊”是指什么? 2、春秋战国时期“国史”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三、材料分析 章学诚曾论述中国历史著作之体裁与思想的发展脉络,说:“《尚书》一变而为左氏之《春秋》,《尚书》无成法而左氏有定例,以纬经也。左氏一变而为史迁之纪传,左氏依年月而迁书分类例,以搜逸也。迁书一变而为班氏之断代,迁书通变化,而班书守绳墨,以示包括也。就形貌而言,迁书远异左氏,而班史近同迁盖左氏体直,自为编年之祖,而马班曲备,皆为纪传之祖也。推精微而言,则迁书之去左氏也近,而班史之去迁书也。盖迁书体圆用神,多得《尚书》之遗,班氏体方用智,多得《官礼》之意也。”(《文史通义·书教下》) 请问章学城所讲“就形貌而言,迁书远异左氏,而班史近同迁书;盖左氏体直,自为编年之祖,而马班曲备,皆为纪传之祖也。推精微而

言,则迁书之去左氏也近,而班史之去迁书也”一名话是何意? 四、问答题 请说明《史记》一书的主要特点。 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2011 —2012 学年度第一学期 人文传媒学院历史系院(系、部)历史学专业 09 级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期末考试试卷A卷 《史学理论与中国史学史》期末考试试卷A卷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史德” 史德是指治史者的品德修养。治史者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观念,对史学研究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史学除受才、学、识的影响外,还受史德的影响。章学诚认为,刘知几所谓“史才”、“史学”和“史识”,还没有穷尽治史的道理,具有“三才”,还要求具备“史德”。“史德”的内容是个难以确定的问题。因为各个时代的道德标准不同,对道德的要求也不同一样。章学诚认为“史德”就是“著述者之心术”。 2、裴松之(372—451) 裴松之,字世期,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刘宋初官中书侍郎,奉命作《三国志注》,元嘉六年(429)奏上。他在《上三国志注表》中说,陈寿的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但又指出它“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所以裴注不仅解释地理名物等,更主要的在于补充原书记载的遗漏和纠正错误。同一事几家记述不同的,他都收录进来,以备参考。对于史事和人物,裴注有所评论;对于陈寿议论的不当,裴注也加以批评。裴注搜罗广博,引书首尾完整,不加剪裁割裂。所引用的书达一百四十余种,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今天已经亡佚的。对于三国时代历史的研究,裴注的重要性不下于陈寿本书。 3、《华阳国志》 中国现存最早而又基本完整的一部地方志书。作者是东晋著名史学家常璩(约公元二九一-三六一)。《华阳国志》成书于公元355年之前,记载了中国今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及甘肃、陕西、湖北部分地区之远古典籍、神话、传说、沿革、地理、风土及人物史事。其时间则从上古直到东晋初年,即所谓“肇自开辟,终乎永和三年(公元347年)”。全书共十余万字,分为《巴志》、《汉中志》、《蜀志》、《南中志》、《公孙述、刘二牧志》、《刘先主志》、《刘后主志》、《大同志》、《李特、雄、

政治学理论研究综述

政治学理论研究综述 高建、佟德志 2009年,我市政治学理论研究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一批政治学理论的重大立项取得进展,并逐渐形成系列成果,这包括公开发表的系列论文,也包括专著、教材、译著等多种成果。限于篇幅,仅选其中部分相对集中的主题做以研究综述。 一、政府管理研究 政府管理研究是我国政治学界研究中极为重要,具有很强应用性的主题,一直是我市政治学、行政学学者研究的重要主题。在政府改革、政府过程、公务员比例、政府职能等多个方面,我市学者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在《回顾与建议:政府机构改革三十年》一文中,朱光磊、李利平回顾了政府30年来的机构改革,提出应努力通过适当拉大改革周期、重新确定机构改革目标、加强政府职能分类分层次指导等途径,推动政府机构改革向更具实质的阶段发展。 在《从“利益综合”环节入手深化中国政府过程研究——对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发展的一个技术性分析》一文中,张彬、朱光磊从比较的视角和技术的层面分析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政府过程的利益综合问题。作者认为,中国的利益综合是一个多方参与、多渠道输入、多层级过滤、综合平衡考虑多方利益需求的有序化统合过程,这一过程对中国政府过程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①在《公务员占人口的适当比例问题刍议》一文中,朱光磊、李利平认为,中国目前公务员占总人口的比例一直维持在接近1%的水平上,基本符合公务员规模配置的一般规律,中国的主要问题并不是公务员的总量,而是其内部存在着的某些结构性和功能性难题。② 在《理解中国地方政府合作》一文中,杨龙、彭彦强从行政管辖权让渡的视角,对中国地方政府的合作做了深入的研究。作者认为,从中国地方政府合作的实践来看,地方政府间让渡的行政管辖权主要涉及关于经济要素在辖区间流动的行政管辖权、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规划的行政管辖权、跨界公共问题治理和区域公共物品的提供权。地方政府合作过程中对于合作收益的讨价还价,最终都要通过地方政府间行政管辖权让渡达成共识,并通过形成文本的方式将利益分配方案固定下来。③ 在《论管理性政府形态的管理模式和理论的演化》一文中,仲崇盛将管理性政府形态可以区分为统治型政府、管理型政府和治理型政府三种基本类型,与此相应的政府管理模式和政府管理理论分别为统治行政模式与专制统治理论、公共行政模式与公共行政理论、治理行政模式与治理理论。这三种管理性政府形态、政府管理模式和政府管理理论类型之间有联系,更有区别,各自的内涵和时代特 ①张彬、朱光磊:《从“利益综合”环节入手深化中国政府过程研究——对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发展的一个技术性分析》,《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②朱光磊、李利平:《公务员占人口的适当比例问题刍议》,《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09期。 ③杨龙、彭彦强:《理解中国地方政府合作——行政管辖权让渡的视角》,《政治学研究》,2009年04期。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详解-国际关系基础理论(Ⅰ)【圣才出品】

第六章国际关系基础理论(Ⅰ) 6.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国家利益论★★★ 1.国家利益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见表6-1) 表6-1国家利益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2.关于国家利益问题的研究(见表6-2) 表6-2关于国家利益问题的研究 3.关于国家利益问题的新探索(见表6-3) 表6-3关于国家利益问题的新探索

考点二:权力论★★★ 1.国内政治中的权力理论研究(见表6-4) 表6-4国内政治中的权力理论研究

2.国际关系中权力的含义(见表6-5) 表6-5国际关系中权力的含义 3.国际关系中权力的存在与根源(见表6-6) 表6-6国际关系中权力的存在与根源

4.权力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1)权力的运用必须和国家利益相吻合。只有明确国家利益、正确判断国家利益,权力的运用才会而不会对国家利益有益。 (2)外交因素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作用的最重要因素,外交的权力发挥不好会影响到国家的权力。 (3)国家的权力受到声誉和道德的限制。主要体现在一个国家的领袖人物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名誉。 (4)权力的运用还受到国际和国内的社会条件所限制的。当一个国家在对其他的国家进行侵略和干涉的时候,国际和国内的舆论压力会直接影响国家的权力。

考点三:冲突论★★ 1.冲突的概念 关于冲突问题的研究首先是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学角度开始的,其基本含义包括: (1)冲突是指某一可确认的人或群体,有意识地反对一个或几个可以确认的人或群体,原因是它们各自在谋求不同的目标。 (2)冲突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包括人与自然的斗争。冲突的表现最初是人和人之间的矛盾和竞争的关系。 (3)冲突的形式有暴力的和非暴力的,有显性的和隐性的,有可控制的和不可控制的,有可解决的和不可解决的。 (4)冲突存在于宇宙万物之中。无论国际体系如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如何,冲突都是存在的。人们不能指望消灭冲突,同时也不能没有冲突。 2.冲突论研究的历史回顾(见表6-7) 表6-7冲突论研究的历史回顾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学习读书笔记(一)

1.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两大主潮是什么?(1)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两大主潮是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 (2)所谓人本主义,就是以人为本的哲学理论。 ①其根本特点是把人当作哲学研究的核心、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对人本身的研究来探寻世界的本质及其他哲学问题。 ②其理论的主要代表有象征主义诗论、表现主义文论、精神分析学文论、直觉主义文论、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文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解释学和接受理论等。 ③这些人本主义文艺理论重视主体的艺术和审美经验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高度重视人的个性与心灵活动,尤其是注重无意识心理活动嫉妒者阅读接受等层面,开辟了以往文艺理论研究未涉及的新领域,并对后世文艺理论有深远的影响。 (3)所谓科学主义,是以自然科学的眼光、原则和方法来研究世界的哲学理论。 ①其特点是把一切人类精神文化现象认识论根源都归结为数理科学,强调研究的客观性、精确性和科学性,其思想基础在本世纪主要是主观经验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 ②其理论的主要代表有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英美语义学和新批评文论、结构主义文论、符号学文论、叙事学文论以及解构主义等。 ③这些科学主义文艺理论较之人本主义文艺理论更清晰地呈现出一条一脉相承、前后相继的线索,尤其是反对人本主义的口号更是旗帜鲜明。在索绪尔语言学的影响下,该派文论试图找到其内部规律,揭示文学之为文学的文学性,完全割裂了文学作品与作者、社会、读者的关联,但对文本研究的规范性、客观性和科学性作出了巨大贡献。 (3)但有一些理论是无法完全归入这两大主潮的,如原型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等,兼有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研究方法论的交融综合,不能单纯地归入某一阵营。 (4)此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发展到20世纪后半期西方文论中两大主潮交融渗透的趋势有所增强。不过,70年代之后兴起的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权主义等文学理论,已无法用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这两大阵营的立场来简单地概括,。 2.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研究重点的两次转移是什么? (1)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研究重点发生了两次转移,第一次是从重点研究作家转移到重点研究作品文本,第二次是从重点研究作品文本转移到重点研究读者和接受。 (2)从作家到作品: ①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文艺理论研究重点从19世纪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实证主义注重研究作家的创作天才、生平背景、心理活动对作品的影响等问题,转移到单纯聚焦作品文本文字语言的语义和结构等形式方面。 ②这完全割裂了作者所处的文化社会背景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完全割裂了读者的阅读接受对作品的阐释塑造与再创造作用。 ③但这一转移却前所未有的对文学作品的文本进行了语言结构等形式上的分析,尤其是符号学研究和叙事学研究等新角度使文学文本研究达到了空前的细致与深入程度。 ④这一转移的主要代表流派是俄国形式主义、语义学和新批评到结构主义这一线索脉络。 (3)从作品到读者: ①20世纪三四十年代起,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文论开始对文学作品的读者接受问题进行关注讨论,认为读者的阅读是填补文学作品留下的空白,在这一具体化过程中参与了文学作品的再塑造。 ②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解释学和接受理论,文学理论的研究重点完全从作品转移到读者上来。 ③这一转移直至解构主义文论达到了顶峰。(4)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两次转移不只是研究对象或重点的偶然转移,而且反映了文学观念的历史性、根本性变化。每一次转移都导致了对前一种研究思路和格局的总体性扬弃,从而引发了整个文学观念的全局性变革。(5)这两次转移既体现了整个文学活动中“作家创作——作品文本——读者接受”三个主要环节的逻辑顺序,也显示了20世纪西方文论历史演进的基本轨迹。 3.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最重要的两个转向是什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三次论战——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圣才出品】

第四章第三次论战——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 4.1 复习笔记 一、新现实主义的出现 1.新现实主义 (1)产生背景 ①传统主义学派与科学行为主义学派之间的论战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已接近尾声。 ②在美国,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对苏联核优势的丧失、越南战争的后遗症以及阿富汗事件和伊朗人质事件的余震,卡特政府和里根政府不得不调整其对外政策,以“重整国威”。 ③传统现实主义理论已显然不适合新形势的需要,科学行为主义的一些概念过于抽象,多种方法玄而又玄,也解决不了现实政策调整中出现的新问题。 ④不少学者敏锐地看到形势的这一转折,对传统现实主义进行“科学的修正和补救”。这一经过“科学的修正和补救”的现实主义就称之为新现实主义。其“新”主要表现在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变化了的形势提出新的理论观点和见解。 由于新现实主义还主张传统主义学派和科学行为主义学派在方法论上的互相渗透、取长补短、融合为一,学术界有时也将新现实主义称为后行为主义或后传统主义或“科学现实主义”。 (2)新现实主义的理论特征

①新现实主义的理论特征如下: a.在承认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以及国际关系仍以国家为中心的现实的同时,强调国际关系的秩序和限制,重视包括东西南北关系的全球系统研究,给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因素以更多的注意。 b.在研究方法上,该学派强调综合性分析,认为权力政治与体系模式、结构分析与反馈博弈、宏观与微观分析应兼收并蓄,互为补充。 ②詹姆斯·多尔蒂和罗伯特·法尔兹格拉夫具体提出了以下四个特点: a.该学派不仅勾勒了国际关系的性质和范畴,而且努力在更坚实的基础上建立独立的多样化的综合性国际关系理论; b.该学派主张在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之间,即在国际关系理论和重大国际现实问题之间实现“研究分工”; c.该学派认为现实主义的定性分析和科学行为主义的定量分析对国际关系的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两者应该互补,而不应该对立; d.该学派强调微观国际关系和宏观国际关系的综合分析和交叉研究,使国际关系学成为一门以政治和经济为两大杠杆,融合历史学、政治学、人类学、行政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的理论。 (3)新现实主义的著作和理论 ①著作 这一新的理论思潮始于1979年肯尼思·华尔兹出版的《国际政治理论》。该书提出国际关系的新结构主义理论,为新现实主义的发展开创了先河。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的《权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DOC)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 (参考书目:《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朱立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0.导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概观 1.当代西方哲学思潮大体上分为:人本主义、科学主义两大思潮。 (1)人本主义文论的主要理论派别: ①象征主义(瓦莱里) ②表现主义(克罗齐) ③精神分析学文论(弗洛伊德) ④现象学和存在主义(萨特) ⑤ 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 (2)科学主义文论的主要理论派别: ①形式主义(俄国) ②新批评派文论(英美) ③结构主义文论(索绪尔) 2.当代西方文论研究重点上发生了两次重要的历史性转移: (1)从重点研究作家转移到重点研究作品文本。 (2)从重点研究文本转移到重点研究读者和接受。 3.当代西方文论最重要的特征是出现了两个转向:非理性转向、语言论转向。 (1)非理性转向:这主要是就人本主义文论而言。强调人的情感比理性更重要。 (2)语言论转向:这主要是就科学主义文论而言。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二次大的转向。 1.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 1.前象征主义主要是指:19世纪后半叶产生于法国的诗歌流派。 代表人物是:波德莱尔、魏尔兰、兰波和马拉美。 波德莱尔的十四行诗《应和》首次提出著名的象征主义“应和”论。2.后象征主义代表:瓦莱里以音乐化为核心的象征主义诗论。 象征主义的界定:音乐化。 3.瓦莱里“音乐化”论的要点: (1)音乐化指:和谐的整体感觉效果:诗要讲求音乐之美,不仅指节奏感、旋律性,而且要具有音乐那样的协调性、严密性和整体性,要用音乐语言来思维。 例:艾略特的《荒原》即借用交响乐的程式来组织全诗,给人一种和谐的整体感觉:第一章:《死者葬仪》母题:(无水――死亡)(正题) 第二章:《对弈》反母题:(欲――虽死犹生) 第三章:《火诫》变异母题:(火――求救)(火象征:太阳、光明、净化) 第四章:《水里的死亡》重复母题:(水太多――死)(反题) 第五章:《雷霆的活》反重复母题:(天降净水――得救的可能)(合题)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研究生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学风,比较系统、深入地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理论和方法,熟知中外历史学的历史发展过程,深入了解当代中外史学的现状,了解中外史学思潮的发展潮流,正确认识当代史学思潮、史学流派的倾向。对于中国传统史学的精髓,应有深入体认。具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并运用理论分析研究当代世界和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实际问题的素质和能力,确立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门工作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毕业后能够在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从事有关基础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也能承担政策和理论研究以及宣传、文教、出版等方面的实际工作。 二、学习年限 三年,要求至少修满35学分。 三、研究方向 1.唯物史观与中国当代史学。 2.中国古代史学思想研究。 3.传统史学与传统文化。 四、教学实践 本专业研究生主要在本学院“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或与本专业有关基础理论性课程教学中从事教学实践,由研究生导师或有关主讲教师负责指导。最后由指导教师作出考核评价。 五、社会实践和学术活动 本专业研究生必须经常关注国内外重大经济、政治以及文化事件及其动态、进程,参加有关的时事、政治以及文化研讨活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观察分析现实的社会历史运动,写出有一定理论深度的论文或调研分析报告。研究生不定期参加校、院、所举行的学术活动。读硕期间须在正式学术刊物发表一篇以上学术论文。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学术活动的实绩,逐年记入学籍档案。研究生必须完成规定任务,才能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六、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

精英与民主:西方精英主义民主理论述评

精英与民主:西方精英主义民主理论述评 郎友兴 “民主变成了一个广受赞誉的词”。(注: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3年,第4页。)当代世界更是几乎将民主等同于善了,但在西方各种民主理论中,精英主义的民主理论又常常为人所诟。笔者以为人们对精英主义理论的抵触相当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对它不甚了了,乃至误解。本文旨在描述西方精英主义民主理论的发展与其主要思想,从中发掘出对中国民主化有所启迪的思想资源。 一、导言 从精英主义的角度来分析民主政治的理论,有些学者如Peter Bachrach 称之为“民主的精英主义理论”(Democratic Elitist Theory),(注:peter Bachrach,The Theory of Democratic Elitism:a Critique,Boston:Little,Brown,1967.)另一些名之为精英主义民主理论(Elitist Democratic Theory),还有如以色列社会学家Etzioni-Halevy称之为“Demo-elite perspective"。(注:Eva Etzioni-Halevy,The Elite Connection:Problems and Potential of Western Democracy,Cambridge,MA:Polity Press,1993.)尽管名称不一,但所指的对象大体上是相同的。所以这些概念其实可以互用。 1.精英主义与其民主理论的演进 精英理论与阶级理论都关注社会不平等问题,它们都勾画出不平等的社会结构,不过,精英理论主要关注精英与大众之间的权力关系,其信条是社会分为有权的少数与无权的大多数,前者为统治者而后者为被统治者;统治集团即精英垄断着权力,而大众即非精英除接受前者的安排外另无选择。(注:Thomas Dye和Harmon Zeigler将精英理论的主要观点作了很好的归纳。请参见Thomas Dye,Harmon Zeigler,The Irony of Democracy:Uncommon Introduction to American Politics,Tenth Edition.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1996,pp.4-5.)精英理论认为精英掌权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民主社会也不例外。古典与现代精英理论的中心议题是在稳定的民主社会中,精英需要通过定期的选举而竞争权力。 John Higley和Jan Pakulski描述了精英主义理论的发展变化并对其几起几落的现象作了解释。(注:John Higley and Jan Pakulski,"Elite Theory after Marxism"(unpulished).)他们认为,古典精英理论形成于十九世纪后期而成长于二十世纪初期,但是随着欧洲纳粹的兴起,这个理论就开始走下坡路了,直到1980年代再次兴起。究其原因是较为复杂的,据说其中一个是古典精英理论家如帕累托(V Pareto)的理论与纳粹的兴起有关联,也就是说精英理论为纳粹提供理论根据。当然,还有其他的因素,比如民主在二十世纪尤其四十年代以后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和政治制度的最高目标”,因此,没有一个政体声称自己是反民主的,这样一来,有关精英研究就有反民主之嫌疑了。1980年代以后,精英理论再度兴起,引起人们的兴趣。这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自]970年代兴起的“民主化第三波”,即从权威或专制政体转民主政治,二是现代社会日益分化而制度的复杂性也日趋增加,这样权力的集中就不可避免了。 Etzioni-Halevy将精英民主理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注:Eva Etzioni-Halevy,Classes and Elites in Democracy and Democratization:a COllection of

《历史学理论》参考书目

辽宁大学历史学专业2010级任课教师:耿元骊《历史学理论》参考书目 说明: 1)以中文书为主,有多种版本则著录较新出版且版本较好者 2)分类以该书的主体分类,个别书跨多个主题,但是只放入某个主题之下。 3)论文未列入。 一、历史、历史学、史学史 【书名】历史学与社会理论 【作者】(英)彼得·伯克著 【出版商】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01 【书名】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 【作者】(美)格奥尔格·伊格尔斯(Georg G. Iggers)著;何兆武译 【出版商】济南市: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5.08 【书名】西方历史学名著提要 【作者】陈启能主编 【出版商】南昌市: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 【书名】历史学是什么 【作者】葛剑雄,周筱贇著 【出版商】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08 【书名】历史学基础文献选读 【作者】包伟民选编 【出版商】杭州市: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书名】为历史学辩护 【作者】(法)马克·布洛赫(Marc Bloch)著;张和声,程郁译 【出版商】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书名】历史与历史学 【作者】何兆武著 【出版商】武汉市: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7

【书名】中国世界历史学30年:1978-2008 【作者】于沛,周荣耀主编 【出版商】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10 【书名】西方历史学经典名著选读 【作者】王宪明选编/导读 【出版商】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07 【书名】中华大典历史典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分典全3册 【作者】《中华大典》委员会编纂委员会【出版商】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书名】历史研究 【作者】(英)汤因比(Toynbec,A.J.)著【出版商】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01 【书名】《历史研究》导读 【作者】(英)汤因比原著 【出版商】天津市: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9.04 【书名】历史之源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英汉对照 【作者】(英)约翰·H.阿诺德(John H. Arnold)著【出版商】南京市:译林出版社, 2008 【书名】历史是什么? 【作者】(英)E.H.卡尔著 【出版商】北京市:商务印书馆, 2007.06 【书名】史学导论 【作者】姜义华等著 【出版商】上海市: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书名】论“历史是什么?”从卡尔和艾尔顿到罗蒂与怀特 【作者】(英)基思·詹金斯著 【出版商】北京市:商务印书馆, 2007 【书名】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 【作者】(英)彼得·伯克(Peter Burke)著;刘永华译 【出版商】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二、史学理论与历史哲学 【书名】史学理论读本 【作者】刘北成,陈新编 【出版商】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书名】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作者】(德)康德著;何兆武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