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变形监测的位移显著性检验方法研究

GPS变形监测的位移显著性检验方法研究
GPS变形监测的位移显著性检验方法研究

第33卷第2期

2008年3月

测绘科学

Science of Surveying and M app ing

Vol 133No 12

Mar 1

作者简介:陈刚(19712),男,湖北咸

宁人,副教授,博士生,现从事“3S ”技术在资源与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E 2mail:whcg@vi p 1sina 1com 收稿日期:2006211216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大学出国留学人员科研基金项目资助(C UG LX0505082)

GPS 变形监测的位移显著性检验方法研究

陈 刚①

,胡友健①

,赵 斌①

,Kefei Zhang ②

,梁新美

(①中国地质大学测绘工程系,武汉 430074;

②School of Mathe matical and Geos patial Sciences,R M I T University,Melbourne 3001,V ict oria,Australia )

【摘 要】目前普遍采用的位移显著性检验方法,是人为地将客观上的空间位移问题转化为地方(局部)坐标系中的1维或2维位移问题来进行检验,既使位移检验在理论上的严密性受到损害,又使GPS 能够在协议地球坐标系(I TRF 或W GS 284)中同时精确测定空间3维位移的优越性得不到充分利用。由于在位移转换过程中会引入误差,可能导致位移显著性检验结果不可靠,尤其是当位移量小而坐标转换误差大时可靠性更低。为了避免由于位移转换存在误差而影响位移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本文提出了用GPS 进行变形监测时,直接在I TRF 或W GS 284空间坐标参考框架下进行位移显著性检验的新方法—“变形误差椭球检验法”,严密地推导了有关理论公式,给出了具体的检验方法,并进行了实例计算和分析。【关键词】GPS;变形监测;位移显著性检验;变形误差椭球【中图分类号】P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07(2008)022*******DO I:1013771/j 1issn 1100922307120081021032

1 位移显著性检验方法概述

变形监测点的两期监测数据经过处理后求得的坐标差,究竟是位移量还是观测误差的反映,需要经过严密的检验分析才能判定。目前广泛采用的位移显著性检验方法,可归纳为单点位移显著性检验、整体位移显著性检验和变形误差椭圆检验3种方法[1]。

单点位移显著性检验,目前广泛采用t 检验法。该法是作统计量t =Δx /m ∧Δx (Δx 为两期监测的坐标差;m ∧

Δx 为其中误差),选定显著性水平α,如果|t |>t α/2,认为位移显著,否则,认为点位稳定。用于整体位移显著性检验的平均间隙法,是首先利用两期平差的全部坐标差Δx 及其权

阵P Δx ,计算单位权中误差〗^m Δx 2=Δx T

P Δx Δx /f Δx (f Δx 为Δx

中独立量的个数),作统计量F =^m Δx 2/^m 20(m ∧

0为母体单位权中误差)。然后,选定显著性水平α,通过F 检验作出总体上位移是否显著的判断。如果总体位移显著,然后再逐个找出位移显著的点。变形误差椭圆法,是首先利用变形监测网两期平差后的坐标协因素和单位权中误差,作出每一个监测点的误差椭圆,取k 倍中误差作出极限误差椭圆。然后,根据点的位移向量是否落在极限误差椭圆之内来判断位移是否显著。

上述各种位移显著性检验方法用于GPS 变形监测分析,都存在不足之处:①t 检验法和平均间隙法的检验过程和结果都不直观,且不能用于两期监测精度不同的情况下,而实际上,严格说来,任意两期监测都不可能是完全等精度的;②需要将监测点在I T RF 或W GS 284中的3维坐标转换到地方平面直角坐标系和高程系统中,由于坐标转换过程中会引入

误差,这可能导致位移检验分析结果不可靠,尤其是当位移量小而坐标转换误差大时可靠性更低;③人为地将客观上的空间位移问题转化为1维或2维位移问题来进行检验,这就使位移检验的严密性受到损害,也使GPS 可以在I T RF 或W GS 284坐标框架下同时精确测定3维位移的优越性得不到充分利用。因此,在GPS 变形监测中,采用“变形误差椭球检验法”,直接在I T RF 或W GS 284空间坐标参考框架下进行位移显著性检验,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2 “变形误差椭球检验法”

211 变形误差椭球

设GPS 变形监测网的两期监测数据处理后,求得某监测点在I TRF 或W GS 284坐标系中的坐标分别为

X 1=X 1Y 1Z 1T X 2=X 2Y 2Z 2

T

坐标协方差阵分别为

D 1=

D X 1X 1

D X 1Y 1D X 1Z 1

D X 1Y 1D Y 1Y 1D Y 1Z 1D X 1Z 1D Y 1Z 1

D Z 1Z D 2=D X 2X 2D X 2Y 2D X 2Z 2D X 2Y 2D Y 2Y 2D Y 2Z 2D X 2Z 2D Y 2Z 2

D Z 2Z 两期监测的坐标差及其协方差阵分别为

ΔX =

x 2-x 1

y 2-y 1z 2-z 1

 D ΔX ΔX =D Δx Δx D Δx Δy D Δx Δz D Δx Δy D Δy Δy D Δy Δz D Δx Δz

D Δy Δz

D Δz Δz

=D 1+D 2

作协方差阵D ΔX ΔX 的特征方程:

D ΔX ΔX -λI =

D Δx Δx -λD Δx Δy

D Δx Δz D Δx Δy D Δy Δy -λD Δy Δz D Δx Δz

D Δy Δz

D Δz Δz -λ

=0(1) 由式(1)得:

λ3-I 1λ2+I 2λ-I 3=0

(2)

式中

I 1=D Δx Δx +D Δy Δy +D Δz Δz ;

I 2=D Δx Δx D Δx Δy D Δx Δy

D Δy Δy +D Δx Δx D Δx Δz D Δx Δz D Δz Δz

+

D Δy Δy

D Δy Δz D Δy Δz D Δz Δz

;

I 3=

D Δx Δx

D Δx Δy D Δx Δz D Δx Δy D Δy Δy D Δy Δz D Δx Δz

D Δy Δz

D Δz Δz

 第2期 陈 刚等 GPS 变形监测的位移显著性检验方法研究 这里所讨论的空间曲面为二次椭球面,其特征根都是

实数[2]。因此,解式(2)可得到3个实根λ1、

λ2、λ3,它们分别为变形误差椭球的长半轴、中半轴和短半轴。

令X =x,y,z T 为与λ对应的特征向量,得特征向量方程为

D ΔX Δ

X -λI X =

D Δx Δx -λD Δx Δy D Δx Δz D Δx Δy D Δy Δy -λD Δy Δz D Δx Δz

D Δy Δz

D Δz Δz -λ

x

y z =0

(3)

将解得的特征根λ代入上式,即可求得特征向量(x ,y ,z ),从而确定变形误差椭球的长轴、中轴和短轴的方向。设椭球某轴线方向与坐标轴x 、y 、z 之间的夹角(称之为方

向角)分别为α、

β、γ,则其方向角可用下式计算:cos

α=x x 2

+y 2

+z

2

;cos

β=y x 2

+y 2

+z

2

;

cos

γ=z x 2

+y 2

+z

2(4)

如果将坐标轴x 、y 、z 分别旋转到与变形误差椭球的长

轴、中轴和短轴重合,则在新坐标系x ′、y ′、z ′中,变形误差椭球的标准方程为

x ′2/λ21+y ′2/λ22+z ′2/λ23=1

(5)212 置信误差椭球

由概率理论知,对于3个随机误差x 、y 、z ,由其确定的形变量误差为u ,如果

x 2/λ21+y 2/λ22+z 2/λ23=u ≤c

2(6) 则认为u 位于误差椭球之内或之上。

设随机误差x 、y 、z 的期望值为0,则u 服从χ2

分布,

其密度函数为

[3]

f (u )=u n 2

-1

e

-

12

u /(2n

2Γ(

n

2

)) (0

f (u )=122

Γ(1.5)ue -12

u

于是,形变量误差u 落在误差椭球之上或之内的概率为

P =P x 2λ21+y 2λ22+z 2λ23=u ≤c 2

=122

Γ(115)∫

c 20ue 12u du

(8)

令α=1-P ,则α为形变量误差u 落在误差椭球之外的概率。对于任意给定的α,可由式(8)求得对应的c 值,从而确定一个相应的误差椭球,即是在置信水平α下的形变量的置信误差椭球。置信误差椭球的长半轴、中半轴和

短半轴λ′1、λ′2、λ′3的长度为前述变形误差椭球的半轴长

度的c 倍,方向角与前述变形误差椭球相同。式(8)中的被积函数不可积,用数值积分法求得概率P 与c 值的几组对应数值列入表1。可见,形变量误差u 落在c =3的误差椭球之外的概率约为0103,此概率值与概率统计检验中经常取用的0101或0105的显著性水平很接近。如果取α=0.03,则当两次数据处理求得变形监测点的空间位移矢量的终点落在c =3的置信误差椭球之外时,监测点位移显著;反之,则位移不显著。

表1 形变量误差u 落在误差椭球之内的

概率p 与c 值之间的关系

c 110115210215310315410415

p

011987014778017385018999019707019934019989019996

213 任意方向位移的误差计算及其显著性检验

利用上面导出的空间变形误差椭球和置信误差椭球的有关理论公式和计算方法,即可在3维空间进行位移显著

性的检验与分析。但是,空间误差椭球的计算和作图较为

复杂。当只需要对空间某一特定方向的位移显著性进行检验分析时,可以采用任意方向位移的误差计算及其显著性检验方法,从而使计算工作大为简化。下面导出空间任意方向位移的误差计算公式及其显著性检验方法。

图1 空间任意方向

确定示意图

如图1所示,监测点在空间的任意一个位移方向ok ,可以用两个角度来确定:即该方向与Δz

轴之间的夹角δ和其在平面Δxo

Δy 内的垂直投影ok ′与Δx 轴之间的夹角φ。方向角φ的变化范围为

0~360°

;δ的变化范围为0~180°。

设监测点在平面Δxo

Δy 内的ok ′

方向的位移真误差为d φ,在空间任意一个方向ok 的位移真误差为d

δ,则根据坐标转换关系和误差传播定律,可推得在φ方向和δ方向的位移方差分别为

D ΔφΔφ=D Δx Δx cos 2φ+D Δy Δy sin 2

φ+D Δx Δy sin2φD ΔδΔδ=D Δz Δz cos 2φ+D ΔφΔφsin 2φ+D Δz Δφ

sin2φ(9)

式中:D Δz Δφ=D

Δx Δy cos φ+D Δy Δz sin φ设监测点两期监测的坐标差为Δx 、

Δy 、Δz ,其在3维空间的位移量为

Δk =Δx 2+Δy 2+Δz 2(10)

为便于计算空间位移向量Δk 方向的位移误差,首先利

用坐标差求出Δk 与Δz 轴之间的夹角δ及其在平面Δxo

Δy 上的垂直投影ok ′与Δx 轴之间的夹角φ,其计算公式为

cos φ=Δx Δx 2+Δy 2;cos

δ=Δz

Δx 2+Δy 2+Δz

2(11)再将φ、δ的值代入式(9)中,即可求得空间位移向量Δk

方向的位移误差D ΔδΔδ。选定显著性水平α,则当监测点的空间位移量Δk ≥k D ΔδΔδ时,其位移显著;否则,位移不显著。为便于计算,作者用C ++语言开发了“空间变形显著性检验分析软件系统(KJBXJYS )”,该软件可完成空间误差椭球元素的计算和地心空间坐标系统与地方坐标系统的坐标转换。

3 实例计算与分析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洲的GPS 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简称V ict orian GPSnet )中的“Yall ourn ”基准站建于2001年,在其东南部有一个大型露天煤矿。该基准站到露天矿开采边界最近距离约100m 。所采煤层埋藏在10~15m 厚的覆盖层之下,平均开采厚度60m 。为分析露天开采是否对该基准站产生影响,选择V ict orian GPSnet 中3个相对稳定的基准站作为固定基准,组成一个位移分析子网络(图2),网中最长基线(She 2part on 2Yall ourn )为21713k m,平均基线长度15014k m 。

据研究,利用GPS 精密数据处理软件(如BERNESE 、AUSP OS )解算的V ict orian GPSnet 基准站的单日解坐标是足够稳定的[5,6]。利用该子网络中各基准站2002年4月14日和2003年4月14日(时间间隔为1年)的观测数据和BERNESE 软件,求得“Yall ourn ”站在W GS 284坐标系中的两期单日解的坐标、坐标差及坐标精度分别为:

1

9

测绘科学 第33卷

X1=-4178783.857

2781816.546

-3921366.373

;X2=

-4178783.842

2781816.520

-3921366.362

;ΔX=

0.015

-0.026

0.011 D1=

0.0000150.0000020.000004

0.0000020.0000210.000005

0.0000040.0000050.000024

;

D2=

0.0000230.0000010.000006

0.0000010.0000190.000003

0.0000060.0000030.000011

将有关数据代入式(10)、(11),求得“Yall ourn”站的空间位移向量及其方向角分别为:Δk=32.0mm;φ= 60°01′06″;δ=71°34′29″。利用软件系统“KJBXJYS”求得变形误差椭球和置信误差椭球的长半轴、中半轴和短半轴及其方向列入表2。由误差椭球元素作出“Yall ourn”站的变形误差椭球和置信误差椭球,如图4所示。求得“Yall ourn”站在其空间位移方向的中误差为±DΔδΔδ=±7.3mm,因Δk =32mm>3DΔδΔδ=21.9mm,检验结果为位移显著。

表2 变形误差椭球和置信误差椭球的长半轴、

中半轴、短半轴及其方向

λ1=7.1mmλ′1=2113mmα1=73°18′02″α2=43°06′14″α3=113°23′31″

λ2=6.0mmλ′2=1810mmβ1=18°09′16″β

2=56329′34″β

3=122°09′42″

λ3=5.0mmλ′3=1510mmγ1=82°13′53″γ2=65°26′36″γ3=41°33′42″下面将该基准站在W GS284中的坐标转换到澳大利亚

地图格网(M G A)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误差椭圆法进行位

移显著性检验。利用软件系统“KJBXJYS”求得“Yal2 l ourn”站在MG A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差、坐标精度、位移向量及位移方向分别为

ΔN ΔE =

-0.007

0.012

,

DΔEΔE DΔEΔN DΔNΔE DΔNΔN =

0.0000430.000006

0.0000060.000057

Δρ=ΔN2+ΔE2=13.9mm;

ψ=arctan(ΔE/ΔN2+ΔE2)=120°15′23″

式中:ψ———位移向量Δρ与北(N)坐标轴之间的夹角。

取显著性水平α=0.05,用误差椭圆法对平面内的位移量Δρ进行显著性检验。与显著性水平α=0.05对应的置信误差椭圆的轴长与变形误差椭圆的轴长之间的比值c= 2.5[7]。根据误差椭圆检验模型,求得基准站“Yall ourn”的置信误差椭圆的元素为

λ

1

=17.5mm;λ2=15.0mm;

φ

1

=62°47′49″;φ2=152°47′49″

由误差椭圆元素作出“Yall ourn”站的置信误差椭圆,如图5所示。从图可见,位移向量终点在置信误差椭圆内,检验结果为位移不显著。但由位移矢量是指向露天采空区且大体上与开采边界垂直,可以推断,露天矿开采已引起“Yall ourn”站产生位移。据此,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洲的GPS 网络管理部门,已于2003年10月在“Yall ourn”地区重新选址建站(新建基准站命名为“Ne w Yall ourn”)。实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变形误差椭球检验法”的检验结果较为可靠。

4 结束语

目前广泛采用的位移显著性检验方法,是人为地将客观上的空间位移问题转化为地方(局部)坐标系中的1维或2维位移问题来进行检验,既使位移检验在理论上的严密性受到损害,又使GPS能够在协议地球坐标系(I T RF或W GS284)中同时精确测定空间3维位移的优越性得不到充分利用。由于在位移转换过程中会引入误差,可能导致位移显著性检验结果不可靠,尤其是当位移量小而坐标转换误差大时可靠性更低。因此,在GPS变形监测以及GPS基准站空间位置的稳定性分析中,有必要采用“变形误差椭球检验法”,直接在I TRF或W GS284空间坐标参考框架下进行位移显著性检验,以提高位移检验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实例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变形误差椭球检验法”的检验结果较为可靠。

参考文献

[1]陶本藻1自由网平差与变形分析[M].武汉:测绘科

技大学出版社,2001:10921261

[2]吕林根,许子道1解析几何[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1997:19021961

[3]李庆海,陶本藻1概率统计原理和在测量中的应用

[M].北京:测绘出版社,1982:442451

[4]Da ws on J,Steed J1I nternati onal Terrestrial Reference

Fra me(I T RF)t o G DA94Coordinate Transf or mati ons[J/

OL].Geocience Australia,Versi on01103120041htt p://

www1Ga1g ov1au/i m age_cache/G A37951

[5]Kefei Zhang,Youjian Hu,Gangjun L iu,etc1Def or ma2

ti on Monit oring and Analysis using V ict orian Regi onal

C ORS Data[J].Journal of GPS1No1,2005,1:

2921381

[6]Youjian Hu,Kefei Zhang,Gangjun L iu,etc1An I nvesti2

gati on of Mediu m t o Long Ter m Crustal Defor mati on U sing

Regi onal GPS Per manent Tracking Stati on Net w orks[J].

I nternati onal Journal of Science&Research1No1,2005:

432521

[7]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测量平差学科组1误差理论与测量

平差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1

[8]余学祥,等1GPS变形监测的SS DM方法的理论与实

践[J].测绘科学,2006,31(2)1

Research on the test m ethod of d ispl ace m en t si gn i f i cance i n GPS defor ma ti on m on itor i n g Abstract:The method that widely used f or dis p lacement test at p resent is t o artificially transf or m objective s patial dis p lace ment t o one2di m ensi onal or t w o2di m ensi onal dis p lace ment in l ocal coordinate syste m1This not only da mages the theoretical strictness of dis2 p lace ment test but als o makes it i m possible t o fully use the superi ority that GPS can si m ultaneously and accurately measure three2di2 mensi onal dis p lace ments in the agree ment gl obe coordinate system(I TRF orW GS284)in defor mati on analysis1I n additi on,err ors can be caused in the p r ocess of dis p lace ment transfor mati on,which may result in incorrect test result1To avoid the effect of dis p lacement transfor mati on err or on the test result of dis p lacement significance,this paper puts f or ward a ne w method—“Def or mati on Err or Elli p2 s oid TestM ethod”,by which dis p lace ment significance is tested directly in I TRF orW GS284when GPS is used for defor mati on moni2 t oring1The strict theoretical f or mulae for def or mati on err or elli p s oid test and a realistic case of dis p lace ment test are given1 Key words:GPS;defor mati on monit oring;dis p lace ment significance test;err or elli p s oid

CHEN Gang①,HU You2jian①,ZHAO B in①,ZHAN G Ke2fei②,L I AN G X in2m ei①(①Depart m ent of Geomatics,China Universi2 ty of Geosciences,W uhan430074,China;②School of M athe matical and Geos patial Sciences,R M I T University,Melbourne3001, V ict oria,Australia)

29

大坝变形监测施工与观测方法及要求

大坝变形监测施工与观测方法及要求 1.技术标准和规范: 承建工程变形监测仪器设备的检验、率定、埋设安装与施工期观测,应严格执行现行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以及设计文件、承包合同要求。应执行的现行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主要有(但不限于): (1)《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DJ336—89) (2)《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4)《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T17942-2000) (5)《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197—97) (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2.变形监测仪器设备购置、加工: 变形监测仪器设备购置、加工应按照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设计图纸、仪器设备清单进行。仪器设备购置、加工前应向监理工程师报送:(1)仪器设备购置、加工计划:(2)仪器设备检验、率定计划。仪器设备运抵施工现场后,应会同监理工程师开箱检查验收,应向仪器设备供应方索取仪器设备出厂合格证,计量检测证。仪器、设备检验合格后应妥善保管。 3.倒垂孔、钢管标、钢铝管双金属标造孔施工与埋设安装: 倒垂孔、钢管标、钢铝管双金属标应在施工部位形成后进行。按照设计坐标、高程进行钻孔孔位定位、放样。钻机就位,应认真进行校正。经校正安装固定的钻机,主轴必须严格垂直,钻孔孔位定位精度须满足设计要求。钻孔施工过程中应每进尺1 m~2m,采用倒垂浮体组配合弹性导中器进行钻孔垂直度检测,以控制钻孔质量,进而指导调整钻孔施工。倒垂孔钻孔垂直度应满足保护管安装埋设完成后,其保护管有效孔径必须在大于100mm。钢管标、钢、铝管双金属标钻孔垂直度应满足保护管安装埋设的要求。 钻孔进尺满足设计要求后,应通知设计、地质、监理工程师,参加钻孔终孔验收,并进行单项工程阶段性验收签证。终孔验收后,及时进行倒垂孔保护管、

Insar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InSAR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通过对地面同一地区进行两次或多次平行观测,得到复图象对,从复图像对中提取相位信息,作为获取地表三维信息和变化信息的信息源,用以获取DEM和监测地表面的变化。InSAR技术在地面沉降、自然灾害等地面变形监测方面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就InSAR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前景进行了探讨。 1.引言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测量技术是在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雷达成像技术。它继承了SAR的全天候、全天时、大范围、有一定穿透能力等优点。在早期,InSAR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地形制图,生成DEM,开展形变比较明显的地震形变、地壳形变、火山活动、冰川移动等大面积监测研究,后来随着InSAR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又逐渐转向地面沉降、山体滑坡等引起细微持续的地表位移[1]。InSAR 技术除了具有高探测精度(亚厘米级) ,而且具有低成本、近连续性和遥感探测的能力, 无疑将成为今后地面沉降探测技术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另外,星载InSAR系统有利于大范围测绘和动态过程的长期监测,特别适合危险地区和人类无法进入地区的研究工作。因此,该技术在军事、国民经济建设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InSAR技术在应用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InSAR技术对大气误差、遥感卫星轨道误差、地表状况以及时态不相关等因素非常敏感, 这造成了InSAR技术应用中的困难。在干涉数据的获取方面,星载干涉SAR大部分是重复轨道获得的,由于周期比较长、两次飞行轨道存在夹角等问题使得相干性大大降低,影响了DEM提取的精度。为了获取高质量、稳定的干涉数据源,只有采用双天线的SAR系统才能得到保证,但目前还缺少双天线的星载SAR系统,这也大大限制了InSAR的发展。 InSAR技术的理论研究除了对SAR与InSAR成像技术研究以外,更多集中在InSAR技术 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研究方向。 2.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原理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是利用卫星或飞机搭载的合成孔径雷达系统,通过两副天线同时观测(单轨模式),或两次近平行的观测(重复轨道模式),获取地面同一景观的复影像对。由于目标与两天线位置的几何关系,在复图像上产生了相位差,形成干涉纹图。干涉纹图中包含了斜距向上的点与两天线位置之差的精确信息。根据复雷达图像的相位差信息,利用传感器高度、雷达波长、波束视向及天线基线距之间的几何关系,通过影像处理、数据处理和几何转换等来提取地面目标地形的三维信息[3]。 下面以卫星重复轨道干涉模式为例,其成像几何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InSAR的几何关系示意图

变形监测方法

巷道变形监测 一、监测内容 监测工作通常用在不良岩体和受采动影响的巷道中进行。 监测项目分为必测项目、选测项目和增测项目。 必测项目尽可能经济而有效地判断围岩的稳定程度,以指导设计与施工。为适应井下的恶劣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和很差的操作条件)下工作,故要求仪器简便、坚固耐用、可靠性高。一般为收敛量测、位移变形量测等。 选测项目是对有特殊意义和有代表性的巷道进行补充量测,以求更加深入地掌握围岩与支护的动态,具体指导未开挖区的设计与施工。根据巷道用途、服务年限、断面尺寸、施工方法来选择监测项目,一般实用意义较大的是围岩位移、围岩压力、支护压力的量测。 增测项目用于特殊工程和重大工程项目要求增加补充量测项目,如底鼓量测、地表沉陷量测等。 量测内容及要求见表1。 表1 量测内容及要求 二、巷道监测的要求 (一)掌握设计意图,把巷道监测作为地下工程总体设计的一部分,详细安排进度,使监测结果用于现行工程,用实测结果调整设计。

(二)监测设计之前,应预估巷道的变形与压力值,预估在那一个数量级的范围内,根据围岩类别、工程跨度、工程性质、经费多少明确量测目的,选择量测方法,确定观测计划。 (三)现场观测计划应编入井巷施工计划中,应仔细检查施工对观测的干扰,避免埋设地点难以靠近、埋设仪器遭受破坏,甚至仪器埋设过迟,而达不到监测目的。 (四)监测计划可能延续几年或更长。选择仪器和安设地点时,要考虑长期性和可靠性,应使系统监测方法能互相校验。 (五)培训专业人员,确保仪器埋设准确,掌握仪器性能,能识别仪器的不稳定征兆,才能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六)观测人员与资料分析人员不要脱节。 三、监测方法与布点设计 巷道的监测方法和布点参考表2。 表2 巷道监测方法与布点要求

状态监测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调查报告

状态监测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调查报告

目录 1 检修的定义与检修体制的发展历程 (1) 2 状态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2) 2.1状态检修业务流程 (2) 2.2状态监测技术的分类与发展 (3) 2.2.1变压器在线监测技术 (3) 2.2.2电容型设备在线监测技术 (5) 2.2.3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线监测技术 (6) 2.2.4断路器和GIS设备在线监测技术 (6) 2.2.5交联聚乙烯电缆在线监测技术 (7) 2.2.6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 (7) 2.2.7带电检测技术 (7) 2.3在线监测及带电检测技术在中国的应用现状 (8) 3 状态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 (8) 参考文献 (10) 附录A (12)

1 检修的定义与检修体制的发展历程 正常运行的设备可能会发生故障,要求对设备进行检修,日本工业标准JIS 对检修做了如下定义:“所谓检修,是指把产品保持在使用及运用状态以及为排除故障和缺陷所进行的一切处置及活动”。有效的检修应该能够降低设备故障的频率,减小设备故障的影响,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对于电网企业来说,输变电设备的有效检修还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保证良好的供电质量,减少停电造成的经济损失,提升企业的社会影响与形象。因此,确保经济、合理、有效的设备检修方式对电网企业的发展意义深远。 工业发展从手工作坊到机械化和电气化,各个时期的设备管理与检修方式有很大的变化,一般来说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各阶段特点见表A-1。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对设备实行事后维修,运行人员兼做维修工作。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开始实行预防性计划检修,检修从生产中分离出来,形成相对独立的专业工作,产生了检修人员,有了专业性检修队伍。第三次产业革命时期推行考虑经济目标的检修,开始应用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概念进行设备管理。第四次产业革命时期正逐渐实施以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为基础的状态检修,即基于设备状态的检修。从该表可以清楚地看到,设备检修体制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演变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技术管理水平的高低。在检修体制演变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行业特点、不同的设备管理要求,出现了各种追求不同具体目标的检修方式。 事后维修(Corrective Maintenance)是当设备发生故障或其它失效时进行的非计划性维修。在现代管理设备要求下,事后维修仅用于对生产影响极小的非重点设备、有冗余配置的设备或采用其它检修方式不经济的设备。这种检修方式又称为故障维修。 预防性计划检修(Preventive Maintenance)是一种以时间为基础的预防检修方式,也称计划检修。它是根据设备磨损的统计规律或经验,事先确定检修类别、检修周期、设备检修内容、检修备件及材料等的检修方式。定期检修适合于已知设备磨损规律的设备,以及难以随时停机进行检修的流程工业、自动生产线设备。 状态检修(Condition Based Maintenance)是从预防性检修发展而来的更高层次的检修体制,是一种以设备状态为基础、以预测设备状态发展趋势为依据的检修方式。它根据设备的巡检、例行试验、在线监测、诊断性试验等方式提供的信息、经过分析处理,判断设备的健康和性能劣化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并在设备故障发生前及性能降低到不允许极限前有计划地安排检修。 根据以上的定义可以看出,状态检修与事故检修均着眼于设备故障发生的时

论GPS变形监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胡友健

第31卷第5期 2006年9月 测绘科学 Sc i ence o f Survey ing and M app i ng V o l 131N o 15 Sep 作者简介:胡友健(1960O ),男,工学博士,教授,现主要从事GPS 技术在工程与灾害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近3年内主编《全球定位系统(GPS )原理与应用》,发表论文10余篇。E O m a i:l huyouji an @cug 1edu 1cn 收稿日期:2005O 11O 16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大学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项目资助(CUGLX0505082) 论GPS 变形监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胡友健① ,梁新美① ,许成功 ② (①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武汉 430074;②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郑州 450000) 【摘 要】全球定位系统GPS ,以其连续、实时、高精度、全天候测量和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目前GPS 在变形监测方面的应用也存在不足和局限性。本文首先对常规大地测量技术、特殊变形测量手段、摄影测量技术和GPS 技术用于变形监测的现状及其特点进行总结,然后对目前GPS 用于变形监测的模式、数据处理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作一介绍和分析,最后探讨G PS 变形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关键词】GPS ;变形监测;应用现状;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P228;P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O 2307(2006)05O 0155O 03 1 引言 现实世界中许多灾害的发生与变形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例如地震、溃坝、滑坡以及桥梁的垮塌等等,都是典型的变形破坏现象。因而,变形监测研究在国内外受到了广泛的重视。随着各种大型建筑的大量涌现以及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变形监测研究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推动着变形监测理论和技术方法的迅速发展。目前,变形监测正向多门学科交叉联合的边缘学科方向发展,成为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合作研究的领域。已有的研究工作涉及地壳形变、滑坡、大坝、桥梁、隧道、高层建筑、结构工程及矿区地面变形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对变形监测要求的不断提高,变形监测技术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全球定位系统G PS 作为20世纪的一项高新技术,由于具有定位速度快、全天候、自动化、测站之间无需通视、可同时测定点的三位坐标及精度高等特点,对经典大地测量以及地球动力学研究的诸多方面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在工程及灾害监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然而,目前G PS 在变形监测方面的应用也存在不足和局限性。本文首先对常规大地测量技术、特殊变形测量手段、摄影测量技术和GPS 技术用于变形监测的现状及其特点进行总结,然后对目前GPS 用于变形监测的模式、数据处理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作一介绍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2 变形监测技术概述 变形监测技术包括常规大地测量技术、特殊变形测量技术、摄影测量技术和GPS 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变形监测主要是采用常规大地测量和某些特殊测量技术。常规大地测量,是采用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全站仪等常规测量仪器测定点的变形值,其优点是:①能够提供变形体整体的变形状态;②适用于不同的监测精度要求、不同形式的变形体和不同的监测环境;③可以提供绝对变形信息。但外业工作量大,布点受地形条件影响,不易实现自动化监测。特殊测量手段包括应变测量、准直测量和倾斜测量,它具有测量过程简单、可监测变形体内部的变 形、容易实现自动化监测等优点,但通常只能提供局部的和相对的变形信息。 摄影测量技术包括地面摄影测量技术和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近10余年来,近景摄影测量在隧道、桥梁、大坝、滑坡、结构工程及高层建筑变形监测等方面得到了应用,其监测精度可达到mm 级[1,2]。与其他变形监测技术相比较,近景摄影测量的优点是:①可在瞬间精确记录下被摄物体的信息及点位关系;②可用于规则、不规则或不可接触物体的变形监测;③相片上的信息丰富、客观而又可长期保存,有利于进行变形的对比分析;④监测工作简便、快速、安全。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也在建筑物及滑坡等变形监测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3,4],并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此外,空中摄影测量技术亦在较大范围的地面变形监测中得到了应用[5]。但由于摄影距离不能过远,且大多数的测量部门不具备摄影测量所需的仪器设备,摄影测量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尚不普及。 G PS 技术的应用给测量技术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据资料介绍,国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用GPS 进行变形监测[6]。从9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布设地壳运动G PS 监测网,为地球动力学研究和地震与火山喷发预报服务。例如,日本国土地理院从1993年开始了GPS 连续观测网的筹建工作,到1994年日本列岛已建立由210个GPS 连续观测站组成的连续监测系统(CO S MO S),目前的观测站总数已发展到1000多个[7]。该系统于1994年10月1日正式起用,10月4日就监测到北海道东部近海811级大地震,并清晰地记录了地震前后的地壳形变。此后,又成功地捕捉到三陆远海地震及兵库县南部地震的地壳形变。1995年1月17日,在日本阪神712级大地震后,该系统在进行快速、准确、精细地监测与分析地壳运动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G PS 技术是监测地壳形变和板块运动的有效手段。我国在利用G PS 进行地壳形变监测方面起步较早。从1990年开始,先后建立了多个全国性的GPS 监测网(包括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国家GPS A 级网等)和主要活动带的区域性G PS 监测网(包括青藏和喜马拉雅山地区、川滇地区、河西和阿尔金地区、新疆和塔里木地区、华北地区和福建沿海地区的G PS 监测网等),进行了多期的复测和连续观测,并利用这些资料首次建立了定量的中国大陆及其周围地区地壳运动的速度场,给出了中国大陆地壳水平运动的基本特征,得到了中国地壳水平运动呈现明显的非均匀性,西强东弱,西部地区的地壳运动受印度板块强烈冲击呈现南北向缩短、东西向伸展、有明显块体特点等重要结论[8O 11]。 在大坝外观变形监测方面,已成功地建立G PS 自动化监测系统。我国在青江隔河岩大坝建立的GPS 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由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与分析3大部分组成[12]。数据传输部分及时准确地传输观测资料及有关信息(观测值、卫星星历)到控制中心,也能在总控室中对各接收机进行遥控(譬如:开机、关机、改时段长度、设置采样率、截止高度角等参数)。数据处理及管理部分主要

外文翻译--变形监测研究现状综述

附录: Distortion monitor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summary [ Abstract ] this article on from distortion monitor technology, monitor data thick difference recognition, displacement analysis and distortion forecast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summary distortion jail Measured the research the present situation, carries on the thorough analysis to the existing distortion monitor theory and the technical method serviceability and its the existence question, and discusses its development tendency. [ Key word ] distorts the monitor;The displacement analyzes;Distortion forecast;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1 introduction The distortion (Deformation) is refers to the deformable body in under each kind of influence factor function, its shape, size and position in time air zone change. The nature has each kind of form the distortion, like the earth's crust deformation, the landslide, mining cave in, the high-rise construction swings as well as the dam distortion and so on. Studies and in the project domain distortion said, when the distortion quantity does not surpass the certain scope, cannot cause the harm, but when the distortion quantity surpasses the permission scope which the deformable body can withstand, then often can bring the serious disaster. The earthquake, the volcaniceruption, the crag collapse, the landslide, the dam and the bridge breaks down collapses and so on, all is the typical distortion destruction phenomenon. These disasters occurrences, seriously harm humanity's life and property security, the various countries every year therefore suffers massive loss. Because many disaster soccurrences and the distortion have the extremely close relation, thus, the distortion monitor research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has received the widespread value. 2 distortions monitors technology Along with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to the distortion monitor request unceasing enhancement, the distortion monitor technology also in unceasingly develops. Before 1980s, the distortion monitor mainly is uses the convention ground survey technology and certain special survey methods. The convention ground survey, is uses routine measurement instrument station the and so on the altazimuth, level, distance gauge, entire

探讨大坝坝体变形监测的技术方法

探讨大坝坝体变形监测的技术方法 发表时间:2020-04-14T01:59:35.586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21期作者:吴康翔[导读] 通过介绍大坝坝体变形监测的传统测量技术方法和GNSS测量技术方法,说明不同方法的特性和得到大坝坝体变形点坐标数据的过程。以GNSS测量技术方法为例,叙述了某大坝坝体变形监测的周期和采用的具体技术手段,对大坝坝体变形点的坐标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某大坝坝体的变形状态。 吴康翔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通过介绍大坝坝体变形监测的传统测量技术方法和GNSS测量技术方法,说明不同方法的特性和得到大坝坝体变形点坐标数据的过程。以GNSS测量技术方法为例,叙述了某大坝坝体变形监测的周期和采用的具体技术手段,对大坝坝体变形点的坐标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某大坝坝体的变形状态。大坝坝体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由于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得大坝坝体的质量问题受到威胁。为了及时得到大坝坝体的安全现状,需要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对其进行变形监测。通过对变形数据的监测和分析,得出大坝坝体的水平位移量和垂直位移量,来预测大坝坝体的变形趋势,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从GPS在水库大坝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特点入手,对其应用特点作了细致的梳理和阐述。接下来,特别地对于GPS技术在大坝变形监测中的精度影响因素作了具体分析。最后,分步骤详细阐述GPS技术在水库大坝监测领域的具体实施方法,并且对GPS技术的未来的发展和趋势。 关键词:大坝变形监测;位移量;监测点 大坝是一种特殊建筑物,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如下3个方面:1.投资及效益的巨大和失事后造成灾难的严重性;2.结构、边界条件及运行环境的复杂性;3.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的经验性、不确定性和涉及内容的广泛性。 以上特殊性说明了要准确了解大坝工作性态,只能通过大坝安全监测来实现,同时也说明了大坝安全监测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及人们观念的转变,大坝安全监测的内涵也进一步加深。大坝安全监测重在评价大坝安全,还有校核设计、改进施工和评价大坝安全状况作用。大坝安全监测的浅层意义是为了人们准确掌握大坝性态;深层意义则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工程效益、节约工程投资。大坝安全监测不仅为了被监测坝的安全评估,还有利于为今后除险加固工程设计提供原型观测资料。 一、大坝坝体变形监测的技术方法 1.1传统的测量技术方法 在大坝坝体变形监测传统的测量技术方法中,先是在坝体的主轴线周围选择基准点和变形点,共同构成监测点,然后将监测点布设成边角网,借助全站仪周期性观测边角网中的角度和距离,推算变形点的平面坐标,分析出变形点位的水平位移量数值;通过精密水准测量的手段周期性观测大坝变形点,计算出变形点位的垂直位移量数值。根据水平位移量和垂直位移量的大小,最后判断大坝坝体的变形情况。 如图1所示的大坝坝体变形监测边角网,其中K01、K02、K03、K04、K05为基准点,B01、B02、B03为变形点,通过传统的测量技术方法,可以完成大坝坝体变形监测的任务。但是,变形监测传统的测量技术方法,外业观测的工作量大、效率低和成本高,内业数据计算麻烦、处理过程复杂,因此,逐渐被其他的变形监测方法所替代。

现代变形监测重点内容与思考题答案 (2)

第1章变形监测概述 一、什么是工程建筑物的变形?对工程建筑物进行变形监测的意义何在? 工程建筑物的变形:由于各种相关因素的影响,工程建筑物及精密设备都有可能随时间的推移发生沉降、位移、挠曲、倾斜及裂缝等现象,这些现象统称为变形。 变形监测:利用专门的仪器和设备测定建(构)筑物及其地基在建(构)筑物荷载和外力作用下随时间而变形的测量工作。 内部变形监测内容主要有工程建筑物的内部应力、温度变化的测量,动力特性及其加速度的测定等; 外部变形监测又称变形观测,其主要内容有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位移观测、倾斜观测、裂缝观测、挠度观测等。 意义:通过变形监测,可以检查各种工程建筑物及其地质构造的稳定性,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 更好地了解建(构)筑物变形的机理,验证有关工程设计的理论和地壳运动的假说,建立正确的变形预报理论和方法; 以及对某种工程的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的性能作出科学的客观评价。 二、工程建筑物产生变形的主要原因,及变形的分类? 原因:(1) 自然条件及其变化:建筑物地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大气温度的变化,以及相邻建筑物的影响等。 (2) 与建筑物本身相联系的原因:如建筑物本身的荷重、建筑物的结构、形式以及动荷载的作用、工艺设备的重量等。 (3) 由于勘测、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管理方面的工作缺陷,还会引起建筑物产生额外变形。 分类:(1)按变形性质可以分为周期性变形和瞬时变形(2)按变形状态则可分为静态变形和动态变形 三、变形监测的主要任务和目的? 任务:是周期性地对拟定的观测点进行重复观测,求得其在两个观测周期间的变化量;或采用自动遥测记录仪监测建(构)筑物的瞬时变形。 目的:(1)监测——以保证建(构)筑物的安全为目的,通过变形观测取得的资料,可以监视工程建筑物的变形的空间状态和时间特性;在发生不正常现象时,可以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以保证建(构)筑物的安全。(变形的几何分析) (2)科研——以积累资料、优化设计为目的,通过施工和运营期间对建筑物的观测,分析研究其资料,可以验证设计理论,所采用的各项参数与施工措施是否合理,为以后改进设计与施工方法提供依据。(变形的物理解释) 四、高层建筑的主要变形特点? (1)基础较深,需进行基坑回弹测量(2)沉降量较大,需进行沉降观测(3)楼体高力矩大,需进行倾斜观测(4)风荷载大,需进行风振测量(5)墙体温差大,需进行日照变形观测 五、制约变形监测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观测点的布置;(2)观测的精度与频率;(3)观测所进行的时间。 六、确定变形监测精度的目的和原则? 变形监测的精度,取决于建筑物预计的允许变形值的大小和进行观测的目的。如何根据允许变形值来确定观测的精度,因其与观测条件和待测建(构)筑物的类型以及观测的目的相关。 七、确定变形监测的频率主要由哪些因素决定?应遵循什么原则? (一)因素:观测的频率取决于变形值的大小和变形速度,同时与观测目的也有关系。(二)原则: 1.变形监测的频率应以既能系统地反映所测变形的变化过程,又不遗漏其变化的时刻为原则,根据单位时间内变形量的大小及外界因素的影响来确定。 2.当实际观测中发现异常情况时,则应及时相应地增加观测次数。 八、简述变形监测的主要技术和数据处理分析的主要内容。

海上钻井平台变形监测方案

海上钻井平台变形监测方案

1.海上钻井平台变形监测的内容、目的与意义 1.1变形监测的基本概念 钻井平台变形的概念:变形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它是指钻井平台在各种荷载作用下,其形状、大小及位置在时空域中的变化。钻井平台的变形在一定范围内被认为是允许的,如果超出允许值,则可能引发灾害。 钻井平台变形监测的概念:钻井平台的变形监测,就是利用测量与专用仪器和方法对变形体的变形现象进行监视观测的工作。其任务是确定在各种荷载和外力作用下,钻井平台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变化的空间状态和时间特征。变形监测工作是人们通过变形现象获得科学认识、检验理论和假设的必要手段。 1.2 变形监测的目的意义 科学、准确、及时地分析和预报钻井平台的变形状况,对钻井平台运营管理极为重要,其研究成果对预防自然灾害及了解变形机理是极为重要的。同时变形监测为钻井平台安全性诊断提供必要信息,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从而采取措施来消除隐患。变形监测除了作为判断其安全的作用之外,还是检验设计和施工的重要手段。 2.钻井平台变形监测技术及及方法 2.1 海上钻井平台变形监测特点 海上钻井平台位置位于海上这一特点,与陆地进行变形检测有着显著不同点。陆地常用的一些仪器设备不能够满足海上钻井平台的监测。由于平台上只能设置观测点,不能设置控制点,所以水准仪和全站仪无法进行海上钻井平台检测。这样相对于陆地变形监测来说有很大局限性,可以说这是海上钻井平台变形监测的难点与特点。 2.2 海上钻井平台变形监测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GP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使得GPS观测可以很好的解决海上钻井平台变形检测这一问题。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GPS卫星定位和导航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在空间定位技术方面引起了革命性的变化。用GPS同时测定三维坐标的方法将测绘定位技术从陆地和近海扩展到整个海洋和外层空间,从静态扩展到动态,从单点定位扩展到局部与广域差分,从事后处理扩展到实时(准实时)定位与导航,绝对和相对精度扩展到米

桥梁工程变形监测方案

桥梁工程变形监测方案 一、概述 大型桥梁,如斜拉桥、悬索桥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这种桥梁的结构特点是跨度大、塔柱高,主跨段具有柔性特性。在这类桥梁的施工测量中,人们已针对动态施工测量作了一些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经验。在竣工通车运营期间,如何针对它们的柔性结构与动态特性进行监测也是人们十分关心的另一问题。尽管目前有些桥梁已建立了了解结构内部物理量的变化的“桥梁健康系统”,它对于了解桥梁结构内力的变化、分析变形原因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要真正达到桥梁安全监测之目的,了解桥梁的变化情况,还必须及时测定它们几何量的变化及大小。因此,在建立“桥梁健康系统”的同时,研究采用大地测量原理和各种专用的工程测量仪器和方法建立大跨度桥梁的监测系统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变形监测内容 根据我国最新颁发的“公路技术养护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以及大跨度桥梁塔柱高、跨度大和主跨梁段为柔性梁的特点,桥梁工程变形监观测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桥梁墩台沉陷观测、桥面线形与挠度观测、主梁横向水平位移观测、高塔柱摆动观测; 2) 为了进行上述各项目的测量,还必须建立相应的水平位移基准网与沉陷基准网观测。 三、系统布置 1)桥墩沉陷与桥面线形观测点的布置 桥墩(台)沉陷观测点一般布置在与墩(台)顶面对应的桥面上;桥面线形与挠度观测点布置在主梁上。对于大跨度的斜拉段,线形观测点还与斜拉索锚固着力点位置对应;桥面水平位移观测点与桥轴线一侧的桥面沉陷和线形观测点共点。 2)塔柱摆动观测点布置 塔柱摆动观测点布置在主塔上塔柱的顶部、上横梁顶面以上约m的上塔柱侧壁上,每柱设2点。 3)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布置 水平位移观测基准网应结合桥梁两岸地形地质条件和其他建筑物分布、水平位移观测点的布置与观测方法,以及基准网的观测方法等因素确定,一般分两级布设,基准网布设在岸上稳定的地方并埋设深埋钻孔桩标志;在桥面用桥墩水平位移观测点作为工作基点,用它们测定桥面观测点的水平位移。 4)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布置 为了便于观测和使用方便,一般将岸上的平面基准网点纳入垂直位移基准网中,同时还应在较稳定的地方增加深埋水准点作为水准基点,它们是大桥垂直位移监测的基准;为统一两岸的高程系

大坝变形监测doc资料

大坝变形监测

安徽建筑大学 毕业设计 (论文) 专业测绘工程 班级 2班 学生姓名翟凯 学号 11201050235 课题基于GPS大坝变形监测 指导教师施贵刚 2015年月日

摘要 大坝安全监测,着重于变形监测,是保证大坝运营安全,防止大坝 灾难性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GPS测量的基本原理,通过大坝变形监测网的布设,处理采集到的前后两期观测数据,通过比 较监测点分别在WGS—84坐标系和1954北京坐标系下的坐标差值,得出的结果符合大坝变形的精度要求,从而得出某大坝尚未发生明 显变形这一结论。不足之处在于标志点在WGS—84坐标系中向1954北京坐标系的投影过程中产生了误差,使得控制点的两期坐标不等。由此可知,各坐标之间转换的时候,投影误差不可以忽略,精 度分析的时候,为减小误差,最好统一在WGS—84坐标系下进行解算、分析。 关键词;GPS ;变形监测;精度 ABSTRACT The dam safety monitoring, focuses on the deformation monitoring, it i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dam operation, prevent the catastrophic accident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 of GPS measurement, through the dam deformation monitoring network layout, processing, both before and after the period of observation data collected by comparing the monitoring points in the WGS - 84 coordinate system and 1954 Beijing coordinates the coordinates of the difference, the results conform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ecision of the dam deformation, thus a dam has not yet occurred obvious deformation of the conclusion. Shortcoming in the landmark in the WGS - 84 coordinate system to the 1954 Beijing coordinate system

变形监测方案

三亚市解放路(新风街-和平街)地下人防工程 兼顾道路改造工程 变形监测施工方案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三亚市解放路地下人防兼顾道路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4年8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监(检)测编制依据 (4) (一)、采用的主要规范、标准 (4) (二)、专业测量执行标准 (4) (三)、鉴定执行标准 (5) (四)、监(检)测执行标准 (5) (五)、监(检)测记录 (5) 三、影响本工程监(检)测的几种不利因素: (5) 四、本工程整体监(检)测方案 (6) (一)监(检)测内容 (6) (二)本工程监(检)测步骤 (6) (三)本工程监(检)测方法 (6) 1、竖向沉降位移监测 (6) 2、基坑支护桩位移监测 (6) 3、降水井、回灌兼观测井液面高度监测 (7) 4、人防本体竖向沉降监测 (7) 5、周边建(构)筑物裂缝监测 (7) 6、对周边建(构)筑物构件强度检测 (8) 7、结构加固补强 (8) (四)监测频率 (8) (五)监测报警 (8) 五、内页分析及成果整理 (9) 六、人员安排 (9) 七、时间安排 (9) 八、监测检查注意事项 (10) (一)质量保证技术组织措施 (10) 1、项目专人负责制: (10) 2、持证上岗制度: (10)

3、检查人员分级制度: (10) 4、三级审核制度: (10) (二)安全技术组织措施 (10) 1、安全措施 (10) 2、高空安全保障措施 (13) (三)文明施工技术组织措施 (14)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三亚市解放路人防兼顾道路拓宽工程 2、工程地点:三亚市解放路(新风街---和平路) 3、结构形式:无梁楼盖板结构,建筑结构类别为乙类,正常使用年限50年,抗震烈度为6度。 4、总建面积: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67910㎡。主体工事长约1023m,宽33.4m,局部宽度?m。整体地下两层 5、人防等级:甲类核6级,常6 级人防工程,2个二等人员掩体部,14个物资库。 6、口部及风井:总计有29个出地面口,两侧总计有?个出地面风井。 7、地下埋深:地下一层顶板位于,中板位于,地下二层底板位于 8、支护形式:(附图) (1)挡土桩采用H300@800工字钢,钢长20-22米。 (2)截渗墙:采用深层搅拌水泥土,P.C32.5水泥用量300Kg/m3 9、降水井和回灌及监测井:降水井72个,回灌及监测井14眼。 10、高程点:面坐标系,高程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图1:整体平面图 。 图2:解放路1轴至26、129轴至146轴剖面图

基于CORS系统的变形监测方法研究与应用

基于CORS系统的变形监测方法研究与应用 发表时间:2018-10-01T17:02:56.43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作者:张建福1.2 [导读] 摘要:所谓变形监测,就是利用测量仪器及其他专用仪器和方法,对变形现象进行监测和观测的工作,其任务是确定在各种荷载和外力作用下,变形体的位置和形状变化的空间状态和时间特征。 1.青海省地矿测绘院青海西宁 810012 2.青海省高原测绘地理信息新技术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 810012 摘要:所谓变形监测,就是利用测量仪器及其他专用仪器和方法,对变形现象进行监测和观测的工作,其任务是确定在各种荷载和外力作用下,变形体的位置和形状变化的空间状态和时间特征。文章重点就基于CORS系统的变形监测方法研究与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CORS系统;变形监测;研究;应用 引言 变形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是指变形体在各种负荷作用下,其形状、大小及位置在空间和时间中的变化。自然界的变形引起的危害现象很普遍,如地震、滑坡、岩崩、地表、沉陷、火山爆发、溃坝、桥梁与建筑物的倒塌等。地表变形可以是自然原因产生的,如板块运动、地球内部岩浆的活动等,也可能是人工的原因。江河流域由于年代很新的地层沉积物也可以引起地表不稳定,我国的华东地区不少地方都存在这一问题,地表不稳定给工程带来了很大影响。 1 CORS系统概述 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其英文的简称是CORS系统,CORS系统的理论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加拿大提出的“主动控制系统”,虽然这个理论最初是为了提高静态基线的解算精度,但随着RTK技术的发展,该理论与RTK技术结合,成为CORS系统的理论基础。换而言之,CORS系统就是利用现有的公共通信网络作为传输手段,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优化,实时地向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用户自动地提供经过检验的不同类型的GPS观测值,各种改正数、状态信息以及其他有关GPS服务项目的系统。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与常规的单基站差分定位方案相比,CORS技术能准确的提供定位的准确性。有覆盖范围的增加,能调高在覆盖范围内的定位数据的准确性,通过合理的模型的建立能减少各种系统的产生的误差,通过终端服务器的控制和分析最终提供更加准确的定位。 2 CORS系统分类研究 2.1单基站CORS 所谓的单基站就是连续运行站只有一个,类似于一个和多个RTK相加,基准站被连续运行的基站所代替,基站又作为服务器,经过相关的软件对卫星的状态进行实时的检测,将储存的静态数据进行实时的传输差分信息。 2.2多基站CORS 在一个区域内有多个连续运行基站的存在,一个个单基站组成了多基站系统,一个单基站对应一个单基站系统,通过基站数据的采集由计算机软件计算基站和流动站之间的相对距离,流动站就能接受到距离近的基站发出的差分。 2.3网络CORS 通过专业的软件,对区域内的基站的坐标进行准确的定位,通过坐标对观测的数据进行误差改正,尽可能消除区域内流动站观测数据的系统误差,获得高精度的实时定位结果。 3 CORS系统站址的选择 对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地址的选择涉及到信号的传输。因此,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站址一般都选择建在比较开阔的空间内,对信号的传输不能形成干扰,同时还要求维护要方便。在地址的选择上既要满足精度的要求,又要降低基站的建设成本。楼顶上建设基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既不会对信号产生干扰,有方便于维护。对于不存在高层建筑的地域,在比较空旷的山顶建立基站也是可想的,首先保证了传输信号的不受干扰,其实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只有传输的信号不受干扰才能保证传输数据的准确。 4 基于CORS系统的变形监测方法研究与应用 4.1GPS变形监测技术 根据监测对象的特点,有三种不同作业和监测模式,即周期性重复测量、固定GPS测站连续观测和实时动态监测。第一种是最常用的,每一个周期测量监测点之间的相对位置,通过计算两个观测周期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来测定变形,数据处理方式是静态相对定位,这种常规的用GPS进行变形监测的方法是依据某期上的观测资料进行相对定位,求得变形监测点的三维坐标,并将其作为变形监测中的参考标准,然后采用类似方法进行定期或不定的复测;第二种方式是在一些重点和关键地区或敏感工程建筑物布设永久GPS观测站,在这些测站上连续观测,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处理,这种监测方式在许多工程中应用,例如测量大坝变形、研究地壳运动、监测滑坡的稳定性等。由于研究的是缓慢的变形,所以在数据处理时,几分钟甚几十分钟的观测数据可作为一组,用静态相对定位方式处理;第三种主要是实时监测工程建筑物的动态变形,如大桥在荷载作用下的快速变形这种测量的特点是采样密度高,例如每秒钟采样一次,而且要计算各个位置。 4.2基于CORS系统的变形监测模型 基于CORS系统的变形监测方法主要是利用CORS基准站,将CORS基准站和监测站组网,然后进行解算。利用CORS系统进行变形监测有静态后处理和动态实时监测两种模型,其中静态后处理以每一期观测值作为一次相对定位,通过计算两期之间监测点的位置变化来测定变形量,其数据处理流程一般是各期分别采用静态相对定位方式获得基线向量,然后进行网平差,并对观测质量进行评价和分析,以获得监测点的坐标,最后根据监测点的两期坐标差采用统计检验方法确定该坐标差是否是变形量,这种方法认为监测点在观测过程中处于静止状态,监测网一般由基准点和监测点构成,基准点用于建立监测网的基准,即保证变形分析在同一基准下进行。 4.3数据预处理 GPS观测数据的处理方法与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对GPS观测过程中的误差处理技术与方法,GPS定位技术的复杂性导致GPS观测误差的处理也十分多样和复杂。为了消除误差的影响,采用一定的观测模式,构造不同的观测组合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处理技术与模型,如相对观测、差分技术等。GPS用于变形监测一般有三种模式,即定期监测模式、固定连续监测模式和实时动态监测模式。无论采用何种监测模式,都存在对GPS接收机接收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的问题,有效可行的数据预处理技术、模型与方法是获取高精度GPS定位结果的保证。影响GPS定位精度的因素有很多,如卫星星历误差、电离层和对流层延迟误差、多路径误差、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的偏差及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