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1.6细菌和真菌的繁殖(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1.6细菌和真菌的繁殖(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1.6细菌和真菌的繁殖(知识点整理)

1.6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1.细菌是一种(单或多)细胞生物,个体十分微小,一般直径只有0.5-5 ,必须用镜才能看到它。细菌大量繁殖形成的细菌团叫,用镜就能看到。

2.根据形态不同将细菌分为、、三种。

3.细菌具有、、等细胞的基本结构,但没有,因此属于生物。细菌细胞内没有,所以要依赖生活。有的细菌有,能帮助它自由移动;有的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具有作用。

4.细菌通过进行繁殖,这种方式属于(有性或无性)生殖。

5.细菌种类很多,几乎无处不在。有的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如人体内的有益菌、用于食品制造和药品生产、帮助等,但有些是有害的,会引起多种。

6.真菌具有、、、等细胞的基本结构,因为它有细胞核,属于生物。但它没有,所以要依赖生活。

7.按照细胞组成,可将真菌分为真菌和真菌。真菌种类很多,如用于酿酒、制作面包的,引起食物霉变的,可食用的等。

8.酵母菌是一种(单或多)细胞真菌,细胞形态为形、卵圆形或椭圆形,个体比细菌(大或小)得多,其细胞结构包括、、、、等,生殖方式为繁殖。

9.常见霉菌有、、等。霉菌主要依靠进行繁殖。有些霉菌可用于酿酒、制酱、发酵食品、药品生产等,但有些会危害人和动植物的健康。

10. 木耳、银耳、香菇、金针菇、蘑菇等都属于菌,这种真菌依靠繁殖。11.细菌和真菌统称为。

12.常用食品保鲜方法有法、法、法、法等。

2017年人教版九年级生物中考复习_细菌、真菌和病毒知识点总结.

细菌、真菌和病毒 一、菌落 概念:一个细菌或真菌在一定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①荚膜是某些细菌细胞壁外面覆有的一层质地均匀、胶状的粘液层,相对稳定地附于细胞壁外,荚膜的厚度因细菌的种类不同而不同。除掉荚膜对细菌生活基本上没有影响,但荚膜能抗吞噬和抗干燥,对细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②鞭毛是某些细菌从细胞膜上一个基点生出的穿过细胞壁和黏液层的细长丝状物,其长度可以是菌体长度的几倍,从外观上看,在细菌表面上着生,纤细而呈波浪形弯曲,细菌依靠它的摆动而游动,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③芽孢是某些细菌在其生活史的某一阶段,抵抗恶劣条件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休眠体,不属于生殖细胞,又称内生孢子或休眠孢子。芽孢的孢壁比较厚,折光性强,不易着色,要用专门的染色方法才能观察到芽孢。 3.细菌的营养方式 细菌因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大多数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所以营养方

4.细菌的生殖方式 细菌的生殖方式为最简单的分裂生殖(简称裂殖),这是一种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相互融合,由母体直接分裂为两个子体的生殖方式。对细菌来说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 ①细菌进行分裂生殖时要受到环境的限制,如环境温度过低或过高,有机物减少时,细菌的生殖速度会明显降低,甚至不能正常生殖。 ②分裂生殖是无性繁殖,是所有细菌的生殖方式。 七、真菌 真菌的种类繁多,形态、大小也各异。有的为单细胞,形体微小,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如酵母菌;有的为多细胞,个体较大,如蘑菇;还有借助放大镜就能观察清楚的多细胞个体,如霉菌(青霉、曲霉等)。习惯上将真菌分为酵母菌、霉菌和大型真菌(如蘑菇)。 1.酵母菌 ①形态: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生物,基本形态有卵形、圆形或圆柱形,有的呈瓶形、三角形、弯曲形、柠檬形等。 ②结构:酵母菌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质里有一个大的液泡。如图: ③营养方式:酵母菌不含叶绿素,营腐生生活,它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活。 a:有氧时,酵母菌能把葡萄糖(C6H12O6)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并释放出较多的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b:无氧时,酵母菌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CO2)和酒精(C?H?OH),并释放出较少的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④生殖方式: a.出芽生殖:当环境条件适合时,成熟的酵母菌向外生出突起,称为芽体,芽体逐渐长大,最后从母体中脱落,成为一个新的酵母菌。酵母菌进行出芽生殖时,生出的芽体,实际上是一个细胞,它没有萌发过程,既不是孢子,也不是绿色开花植物的芽。出芽生殖是酵母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知识点.doc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是指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2细菌菌落特征:比较小,表面或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真菌菌落:比细菌菌落大,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蜘蛛网状,有时还呈现红、褐、绿、黑、黄等不同颜色。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不同的种类 3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 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 将少量细菌或真菌转移到培养基上的过程叫接种 4细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有的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如:乳酸菌需要无氧条件 第二节细菌 1细菌的发现:十七世纪,荷兰人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菌。微生物学之父:法国巴斯德设计了 一个实验,证明了肉汤腐败是来自空气中的细菌 2细菌的形态结构:十分微小,外部形态大致分为:球形、杆形、螺旋形。按形状细菌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细菌都是单细胞的,虽然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成形的细胞核(原核生物),有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的有鞭毛 3细菌的生活:异养。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4细菌的生殖:分裂生殖 有的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形成芽孢(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第三节真菌 真菌的种类:有单细胞的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霉菌,有大型的蘑菇,也有小的 1. 结构: 2. 酵母菌:细胞核、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液泡等 青霉:菌体由许多菌丝构成,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青霉的菌丝有两种:

直立菌丝、营养菌丝 真菌和动植物都有真正的细胞核,都属于真核生物 蘑菇的菌体也是由菌丝构成,地下部分是营养菌丝,地上部分叫子实体,由菌柄和菌盖组成 A曲霉B青霉1(营养菌丝)3是孢子。青霉 孢子扫帚状,曲霉孢子排列呈放射状 3真菌的生活:异养 4真菌的生殖:孢子生殖 第四节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腐生) 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 把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被利用,水和无机盐通过根的吸收作用被植物吸收,进而制造有机物 2引起动植物物患病(寄生): 链球菌引起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结核杆菌引起人患结核;真菌引起人患癣,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玉米瘤黑粉病都是由真菌引起 3与动植物共生 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配合生活在一起,它们互相依赖、彼此有利,这种现象叫共生 地衣是藻类与真菌共生;根瘤是根瘤菌与植物共生,人肠道内的大肠杆菌等细菌和人共生 4以菌治虫. 利用细菌和真菌作做生物杀虫剂,不仅可以控制害虫数量,又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1食品制作 酵母菌——-制面包、馒头、酿酒 乳酸菌——制酸奶 醋酸菌——制醋 酒曲中有酵母菌和曲霉 2食品保存 食品腐败原因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这些细菌和真菌从食品中获得有机物,并在食品中生长、繁殖,导致食品的腐败 防腐原理: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保存食品方法: 抑菌:干燥法,冷冻法、真空包装法腌制法、烟熏与晒制法 杀菌:巴氏消毒法、射线照射、防腐剂 3疾病防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知识点

细菌和真菌知识点 基础知识 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菌落。 细菌菌落特点: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白色; 真菌菌落特点:较大,呈绒毛状、絮状蛛网状,有红、绿、黄、褐、黑等颜色 2、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 ①配制培养基 ②高温灭菌 ③接种 ④恒温培养 3、培养基:含营养物质的有机物 4、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营养物质)、一定的生存空间等。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则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除少数细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即营养方式为异养) 5、科学家在深海的火山口等极特殊的环境中,发现了古细菌。古细菌的存在说明: ①古细菌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强 ②细菌的分布很广泛。 6、炎热的夏季,食物容易腐败,得胃肠炎的人很多,原因是:炎热的夏季,空气湿度大,温度高,适于细菌、真菌的繁殖和生长,食物保存不当或时间过长,就会因被细菌、真菌污染而变质,人们吃了变质的食品就会的胃肠炎。 7、洗净晾干的衣服不会长霉,而脏衣服脏鞋就容易长霉,原因是:洗净晾干的衣服清洁干燥、缺乏营养物质,不适合真菌的繁殖,所以洗净晾干的衣服不易长霉;反之,脏衣服给真菌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因此脏衣服协议发霉。 8、制作泡菜时加盖后用水封口,其目的是不让空气进入坛内,而保持坛内缺氧环境,因为乳酸菌只有在缺氧或无氧环境下才能把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乳酸。

9、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并发现细菌;而19世纪,“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10、细菌很小,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只有一颗小米粒大,单细胞。(病毒比它还小) 11、细菌特征:微小,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形态,无成形细胞核。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属分解者。 有些细菌能形成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休眠体,叫芽孢 12、细菌的结构特点: 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附属结构: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保护作用),有些细菌有鞭毛(用于在水中游动); 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形成芽孢(轻,对恶劣环境有抵抗能力的休眠体)。 13、掌握细菌结构示意图。 14、细菌的哪些特点和它们的分布有关: 细菌个体微小,极易为各种媒介携带; 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数量多; 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芽孢小而轻,可以随风四处飘散,落在适当环境中,就能萌发为细菌。这些特点都有利于细菌的广泛分布。 15、动物、植物、细菌细胞的对比

细菌真菌知识点

一、细菌 1、细菌的结构特点: (1)微小的单细胞个体,需用高倍显微镜和电镜观察 (2)形态:分成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种形态, (3)结构:细菌细胞都由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和DNA集中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构成,有的细菌还有鞭毛和荚膜。 (4)生殖方式:分裂生殖。 (5)有的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里面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芽孢。芽孢壁很厚,对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能力,当环境适宜,芽孢可萌发,形成一个细菌。 (6)细菌的营养方式:异养——细菌一般不含有叶绿素,只能吸收现成的有机物 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 ①腐生:依靠分解动物植物的遗体(死的),从中吸收有机物来生活。 ②寄生:从活的动植物体内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单方有利) 2、细菌在自然界的作用和人类的关系 (1)细菌对于自然界的二氧化碳等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2)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有益,如:醋酸杆菌(制醋)、乳酸细菌(制泡菜、酸奶)、甲烷细菌(制沼气)、根瘤菌(固氮)等 (3)少数种类的细菌对人类有害,如:病原菌、结核杆菌、肺炎双球菌 (4)根瘤菌(细菌)和豆科植物的根共生形成根瘤起固氮的作用 (豆科植物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根瘤菌为豆科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氮) (5)净化污水: 细菌中的甲烷菌、杆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形成甲烷,可以用来取暖、照明等;其它细菌在有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能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3、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1)配制培养基琼脂+牛肉汁:为细菌、真菌提供营养物质。 (2)高温灭菌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器具放入高温条件下灭菌。 (3)接种将少量的细菌或真菌放入培养基中的过程。 (4)恒温培养提供适宜的温度 4、细菌菌落和霉菌菌落的特点(从大小、形态、颜色来区分) 菌落是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1)细菌菌落:菌落比较小,表面或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知识点

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馒头变质长的霉、水果上长的“毛毛”,是真菌中的霉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菌落。 (强调:一个菌落只有一种细菌或真菌) 3、培养细菌或真菌的方法:①配制培养基②高温灭菌、冷却③接种④恒温培养 4、高温灭菌的作用:杀死混在培养基内的细菌以及真菌的孢子等,排除实验外其他环境的污染。 5、细菌和真菌的生存的条件:适宜的温度、水分、有机物。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则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除少数细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即营养方式为异养)第二节细菌 1、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并发现细菌。 2、而19世纪,“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巴斯德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真菌),提出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 3、细菌很小(10亿个细菌≈一颗小米粒),单细胞结构。 4、细菌特征:微小,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形态,无成形细胞核。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属分解者。分裂繁殖。有些细菌能形成对不良环 境有较强抵抗力的休眠体,叫芽孢 5、细菌的结构特点: 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 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 绿体; 特殊结构: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保护作 用),有些细菌有鞭毛(运动);有些细菌在生 长发育后期形成芽孢(轻,对恶劣环境有抵抗 能力的休眠体)。 掌握课本60页细菌结构示意图。 6、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速度快,不到半小时就分裂一次。 7、细菌的营养方式:一般异养(包括腐生和寄生),即、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 8、细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细菌的哪些特点和它们的分布有关:①细菌个体微小,极易为各种媒介携带;②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数量多;③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④芽孢小而轻,可以随风四处飘散,落在适当环境中,就能萌发为细菌。这些特点都有利于细菌的广泛分布。

细菌、真菌、病毒知识点

细菌、真菌、病毒知识点总结 1、菌落:由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 2、区别细菌和真菌的菌落:①细菌菌落比较,真菌菌落比细菌菌落 ②细菌菌落表面或,或;真菌菌落呈、、 ,有时还会出现不同的颜色。 3、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步骤:①② ③④。 4、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3个) 。 5、第一次发现微小生物的是,“微生物学之父”,做“鹅颈瓶实验”向人们证明了:细菌不是,而是由 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 6、细菌个体微小,只能用和才能观察到。 7、细菌根据外部形态分为、、。细菌都是细胞的。 8、细菌结构示意图P73 作用:荚膜:,与细菌致病性有关;鞭毛: 9、细菌虽然有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所以称为 生物。 10、细菌没有,只能利用生活,所以营养方式为 11、细菌的生殖方式为。 12、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它是细菌的体(与生殖无关),作用是。 13、细菌无处不在的原因是因为有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 14、真菌有细胞(霉菌),有细胞(酵母菌)。 15、真菌细胞的四个结构:、、、。有成形的细胞,所以与动植物都属于生物。 16、与细菌一样,真菌细胞内没有,只能利用生活,所以真菌的营养方式为。 17、青霉和蘑菇的菌体都是由构成的。青霉的菌丝有两种、 ,顶端长有青绿色的孢子,形成一个扫帚状。蘑菇地上部分由伞柄和菌盖组成,叫,地下是菌丝,孢子在上。 18、真菌的生殖方式:①(大部分真菌)②(酵母菌,环境适宜时) 19、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①作为参与循环: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重新被植物吸收,制造, ②引起动植物:一些细菌和真菌在动植物和人体内。如可以使人患、猩红热、丹毒等;寄生在人体表使人患手足藓;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知识点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注意:菌落中的所有细菌或者真菌为同种细菌或真菌)。 2.菌落的大小、形状、颜色 3.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 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培养 4.细菌和真菌生活必需的条件: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5.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数量不同;在有机物含量丰富的环境中,细菌、真菌的数量较多。 第二节细菌 1.细菌的发现 列文·虎克——细菌的发现者,制作了能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细菌 2.细菌来源 巴斯德以鹅颈试验通过肉汤腐败现象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 在的细菌产生的。 巴斯德还发现了乳酸菌(细菌)、酵母菌(真菌),提出了巴氏消毒法,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3.细菌的形态 细菌十分微小,必须在高倍镜或电镜下才能观察到。 细菌都是单细胞的,有些细菌相互连接成团或长链,但每个细菌也是独立生活的。 4.细菌的结构

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区别:细菌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型的细胞核和叶绿体。没 有细胞核,只有DNA集中区域的生物叫做原核生物。 5.细菌的营养 大多数细菌体内没有叶绿体,必须分解现成的有机物获得所需的营养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一部分细菌生活在活的生物体内,获取有机物,属于消费者。 少数细菌如光合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 6.细菌的生殖 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20~30分钟分裂一次。 细菌的适应方式:环境条件不适宜时,细菌个体形成休眠体——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 细菌个体小、扩散迅速、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 第三节真菌 1.真菌的种类 2.真菌的结构 (1)酵母菌的结构:酵母菌条件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 (2)霉菌的结构:青霉菌孢子青绿色、呈扫帚状 (3)蘑菇的结构

新人教版上册八年级生物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知识点

新人教版上册八年级生物第四章细菌和真 菌知识点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2、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 (1)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2)高温灭菌; (3)冷却; (4)接种,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 (5)培养,恒定温度的培养箱中培养,或在室内温暖的地方进行。 更多详细内容请大家点击gt;gt;gt;gt;gt;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知识点 第二节细菌 1、细菌的发现: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制作了显微镜,观察发现了细菌;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证实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巴斯德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真菌的一种),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微

生物学之父”。 2、细菌的大小:大约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那么大。 3、细菌的形态:球菌、杆菌、螺旋菌;单细胞,独立生活。 更多详细内容请大家点击gt;gt;gt;gt;gt;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细菌知识点 第三节真菌 1、常见的真菌:香菇、木耳、银耳;青霉(多细胞个体)、酵母菌(单细胞个体) 2、真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等,真菌的细胞里都有细胞核。 3、真菌的生殖:孢子生殖 更多详细内容请大家点击gt;gt;gt;gt;gt;八年级新人教版上册生物真菌知识点 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即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故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 (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这类微生物多营寄生生活,从活的动植物体上吸收营养物质。 如:链球菌引起扁桃体炎,真菌引起癣、小麦叶锈病

最新八年级上册生物《细菌和真菌》知识点

ffice" />

20、酵母菌(了解) ⑴形态:(单细胞)卵圆形,无色 ⑵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无叶绿体 ⑶营养方式:异养(腐生)有氧:葡萄糖-二氧化碳+水+能量(多) 无氧:葡萄糖-二氧化碳+酒精+能量(少) ⑷生殖方式:出芽生殖,特殊情况进行孢子生殖 21、蘑菇、木耳等可以食用的真菌统称为食用菌. 22、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 ①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即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故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 . 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这类微生物多营寄生生活,从活的动植物体上吸收营养物质.如链球菌引起扁桃体炎,真菌引起癣、小麦叶锈病 .注意:脚气和细、真菌没关系(是缺维生素B1导致的) ③与动植物共生.共生指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不能分开的现象,简言之,互利共生.如真菌与藻类共生形成地衣 23、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体现在四个方面: ①食品制作.即发酵原理的应用,发酵就是有机物在一定温度下被酵母或其他菌类分解成某些产物的过程 ②食品保存. 腐败原因-------细菌和真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导致; 保存原理-------将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其生长繁殖; 常用保存方法: “巴斯德”消毒法(依据高温灭菌原理) 罐藏法(依据高温消毒和防止于细菌和真菌接触的原理)

冷冻法、冷藏法(依据低温可以抑菌的原理) 真空包装法(依据破坏需氧菌类生存环境的原理) 晒制与烟熏法、腌制法、脱水法、渗透保存法(依据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原理) 使用防腐剂 使用射线 ③疾病防治.主要指抗生素治病(如青霉素)与转基因技术生产药品(如胰岛素).抗生素是真菌(另外还有放线菌)产生的可杀死某些致病菌的物质 ④环境保护.无氧时一些杆菌、甲烷菌可将引发污染的有机物发酵分解,产生甲烷等,而有氧时另外一些细菌(如黄杆菌)可将这些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样都使污水得到净化 24、制作馒头或面包时,要用到酵母菌,它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或面包膨大和松软,而面团中所含的酒精,则在蒸烤过程中挥发掉了. 25、制作馒头要用酵母菌,制酸奶用乳酸菌,制泡菜用醋酸菌,酿酒用酒曲. 本文由索罗学院整理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知识点

第一节细菌与真菌得分布 1菌落就是指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得肉眼可见得集合体 2细菌菌落特征:比较小,表面或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真菌菌落:比细菌菌落大,霉菌形成得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蜘蛛网状,有时还呈现红、褐、绿、黑、黄等不同颜色。从菌落得形态、大小与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与真菌,以及它们不同得种类 3培养细菌、真菌得一般方法: 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 将少量细菌或真菌转移到培养基上得过程叫接种 4细菌真菌得生存需要一定得条件:水分、适宜得温度、有机物。有得还要求某些特定得条件如:乳酸菌需要无氧条件 第二节细菌 1细菌得发现:十七世纪,荷兰人列文虎克用自制得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菌。微生物学之父:法国巴斯德设计了一个实验,证明了肉汤腐败就是来自空气中得细菌 2细菌得形态结构:十分微小,外部形态大致分为:球形、杆形、螺旋形。按形状细菌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细菌都就是单细胞得,虽然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就是相同得: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成形得细胞核(原核生物),有得细胞壁外有荚膜,有得有鞭毛

3细菌得生活:异养。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得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无机物,它们就是生态系统中得分解者 4细菌得生殖:分裂生殖 有得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形成芽孢(细菌得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得抵抗能力 第三节真菌 1.真菌得种类:有单细胞得酵母菌,也有多细胞得如霉菌, 有大型得蘑菇,也有小得 2.结构: 酵母菌:细胞核、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液泡等 青霉:菌体由许多菌丝构成,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青霉得菌丝有两种:直立菌丝、营养菌丝 真菌与动植物都有真正得细胞核,都属于真核生物 蘑菇得菌体也就是由菌丝构成,地下部分就是营养菌丝,地上部分叫子实体,由菌柄与菌盖组成 A曲霉B青霉1(营养菌丝)3就是孢子。青霉孢子扫Array 帚状,曲霉孢子排列呈放射状 3真菌得生活:异养 4真菌得生殖:孢子生殖 第四节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得作用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细菌与真菌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细菌与真菌 细菌和真菌 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菌落。 细菌菌落特点: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白色; 真菌菌落特点:较大,呈绒毛状、絮状蛛网状,有红、绿、黄、褐、黑等颜 色 2.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①配制培养基②高温灭菌③接种④恒温培养 3.培养基:含营养物质的有机物。 4.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营养物质)、一定的生存空间等。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则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除少数细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 养(即营养方式为异养)。 5.科学家在深海的火山口等极特殊的环境中,发现了古细菌。古细菌的存在 说明:①古细菌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强②细菌的分布很广泛。 6.炎热的夏季,食物容易腐败,得胃肠炎的人很多,原因是:炎热的夏季,空 气湿度大,温度高,适于细菌、真菌的繁殖和生长,食物保存不当或时间过长, 就会因被细菌、真菌污染而变质,人们吃了变质的食品就会的胃肠炎。

7.洗净晾干的衣服不会长霉,而脏衣服脏鞋就容易长霉,原因是:洗净晾干 的衣服清洁干燥、缺乏营养物质,不适合真菌的繁殖,所以洗净晾干的衣服不易长霉;反之,脏衣服给真菌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因此脏衣服容易发霉。 8.制作泡菜时加盖后用水封口,其目的是不让空气进入坛内,而保持坛内缺 氧环境,因为乳酸菌只有在缺氧或无氧环境下才能把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乳 酸。 9.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并发现细菌;而19世纪,“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10.细菌很小,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只有一颗小米粒大,单细胞。(病毒比它还小) 11.细菌特征:微小,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形态,无成形细胞核。大多只能 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属分解者。分裂繁殖。有些细菌能形成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休眠体,叫芽孢 12.细菌的结构特点: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DNA 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附属结构: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保护作用),有些细菌有鞭毛(用于在水中游动);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形成芽孢(轻,对恶劣环境有抵抗能力的休眠体)。 13.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速度快,不到半小时就分裂一次。

细菌,真菌区别

(一)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都属于真细菌(相对于古生菌),真细菌的细胞膜含由酯键连接的脂类,细胞壁中含特有的肽聚糖。 细菌细胞一般构造(一般细菌都有的构造):细胞壁,细胞质膜,内含物,核区,间体,细胞质,内含物等;细菌细胞特殊构造(部分细菌具有或一般细菌在特殊环境下才有的构造):菌毛,性毛,芽孢,糖被,鞭毛等 G+细胞壁成分:肽聚糖含量较高,磷壁酸较高,类脂质一般无,蛋白质无。比如蜡状芽孢杆菌。无外膜,细胞壁抗溶菌酶弱。 G-细胞壁成分:肽聚糖含量较低,磷壁酸无,类脂质较高,蛋白质较高,比如大肠杆菌。有外膜,细胞壁抗溶菌酶强。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特点是厚度大和化学组分简单,一般只含90%肽聚糖和10%磷壁酸。磷壁酸(teichoic acid)是一种酸性多糖,磷酸分子上较多的负电荷。 真菌:霉菌,酵母菌以及大型真菌如蘑菇等皆为真菌,均属于真核生物。 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多糖,另有少量的蛋白质和脂类。比如酵母菌细胞壁主要成分几丁质,葡聚糖,甘露聚糖,蛋白质等。 二,放线菌在形态上分化为菌丝和孢子,在培养特征上与真菌相似。然而,用近代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的结果表明,放线菌是属于一类具有分支状菌丝体的细菌,革兰染色为阳性。主要依据为:①同属原核微生物:细胞核无核膜、核仁和真正的染色体;细胞质中缺乏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核糖体为70S;②细胞结构和化学组成相似:细胞具细胞壁,主要成分为肽聚糖,并含有DPA;放线菌菌丝直径与细菌直径基本相同;③最适生长PH范围与细菌基本相同,一般呈微碱性;④都对溶菌酶和抗生素敏感,对抗真菌药物不敏感;⑤繁殖方式为无性繁殖,遗传特性与细菌相似。细胞中具核质而无真正的细胞核,细胞壁含有胞壁酸与二氨基庚二酸,而不含几丁质和纤维素。比如,链霉菌属 三,酵母菌是一些单细胞真菌,具有典型的真核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线粒体等,有的还具有微体。 大多数酵母菌的菌落特征与细菌相似,但比细菌菌落大而厚,菌落表面光滑、湿润、粘稠,容易挑起,菌落质地均匀,正反面和边缘、中央部位的颜色都很均一,菌落多为乳白色,少数为红色,个别为黑色。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环境中都能生长,即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有氧的情况下,它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有氧存在时,酵母菌生长较快。在缺氧的情况下,酵母菌把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用途最常提到的酵母酿酒酵母(也称面包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自从几千年前人类就用其发酵面包和酒类,在酦酵面包和馒头的过程中面团中会放出二氧化碳。 四,细菌 bacteria;bacterium;bacteria(复)单细胞不含叶绿素和细胞壁无纤维素成分的原核微生物。通称“真细菌(eubacterium, true bacterium, simple bacterium)”。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知识点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注意:菌落中的所有细菌或者真菌为同种细菌或真菌)。 2.菌落的大小、形状、颜色 3.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 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培养 4.细菌和真菌生活必需的条件: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5.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数量不同;在有机物含量丰富的环境中,细菌、真菌的数量较多。 第二节 细菌 1.细菌的发现 列文·虎克——细菌的发现者,制作了能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细菌 2.细菌来源 巴斯德以鹅颈试验通过肉汤腐败现象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 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巴斯德还发现了乳酸菌(细菌)、酵母菌(真菌),提出了巴氏消毒法,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 3.细菌的形态 细菌十分微小,必须在高倍镜或电镜下才能观察到。 细菌都是单细胞的,有些细菌相互连接成团或长链,但每个细菌也是独立生活的。 4.细菌的结构

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区别:细菌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型的细胞核和叶绿体。 没有细胞核,只有DNA集中区域的生物叫做原核生物。 5.细菌的营养 大多数细菌体内没有叶绿体,必须分解现成的有机物获得所需的营养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一部分细菌生活在活的生物体内,获取有机物,属于消费者。 少数细菌如光合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 6.细菌的生殖 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20~30分钟分裂一次。 细菌的适应方式:环境条件不适宜时,细菌个体形成休眠体——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 细菌个体小、扩散迅速、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 第三节真菌 1.真菌的种类 2.真菌的结构 (1)酵母菌的结构:酵母菌条件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 (2)霉菌的结构:青霉菌孢子青绿色、呈扫帚状 (3)蘑菇的结构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知识点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知识点-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是指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2细菌菌落特征:比较小,表面或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真菌菌落:比细菌菌落大,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蜘蛛网状,有时还呈现红、褐、绿、黑、黄等不同颜色。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不同的种类 3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 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将少量细菌或真菌转移到培养基上的过程叫接种 4细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有的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如:乳酸菌需要无氧条件 第二节细菌 1细菌的发现:十七世纪,荷兰人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菌。微生物学之父:法国巴斯德设计了一个实验,证明了肉汤腐败是来自空气中的细菌 2细菌的形态结构:十分微小,外部形态大致分为:球形、杆形、螺旋形。按形状细菌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细菌都是单细胞的,虽然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成形的细胞核(原核生物),有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的有鞭毛 3细菌的生活:异养。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4细菌的生殖:分裂生殖 有的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形成芽孢(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第三节真菌 1.真菌的种类:有单细胞的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霉 菌,有大型的蘑菇,也有小的 2.结构: 酵母菌:细胞核、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液泡等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知识点

第四章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馒头变质长的霉、水果上长的“毛毛”,是真菌中的霉菌。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菌落。 (强调:一个菌落只有一种细菌或真菌) 2、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比较: 菌落 大小 形态 颜色 细菌 小 表面或光滑粘稠,或粗糙 干燥 白色 真菌 大 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 网状 有时呈现红、褐、绿、黑、黄等颜色,也有白色的 3、培养细菌或真菌的方法:①配制培养基 ②高温灭菌、冷却 ③接种 ④恒温培养 4、高温灭菌的作用:杀死混在培养基内的细菌以及真菌的孢子等,排除实验外其他环境的污染。 5、细菌和真菌的生存的条件:适宜的温度、水分、有机物。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则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除少数细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即营养方式为异养) 第二节 细菌 1、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并发现细菌。 2、而19世纪,“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巴斯德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真菌),提出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 3、细菌很小(10亿个细菌≈一颗小米粒),单细胞结构。 4、细菌特征:微小,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形态,无成形细胞核。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属分解者。分裂繁殖。有些细菌能形成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休眠体,

叫芽孢 5、细菌的结构特点: 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特殊结构: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保护作用),有些细菌有鞭毛(运动);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形成芽孢(轻,对恶劣环境有抵抗能力的休眠体)。 掌握课本60页细菌结构示意图。 6、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速度快,不到半小时就分裂一次。 7、细菌的营养方式:一般异养(包括腐生和寄生),即、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 8、细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细菌的哪些特点和它们的分布有关:①细菌个体微小,极易为各种媒介携带;②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数量多;③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④芽孢小而轻,可以随风四处飘散,落在适当环境中,就能萌发为细菌。这些特点都有利于细菌的广泛分布。 10、动物、植物、细菌细胞的对比 第三节真菌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知识点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知识点-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馒头变质长的霉、水果上长的“毛毛”,是真菌中的霉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菌落。 (强调:一个菌落只有一种细菌或真菌) 2、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比较: 菌落大小形态颜色 细菌小表面或光滑粘稠,或粗 糙干燥 白色 真菌大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 蛛网状 有时呈现红、褐、绿、 黑、黄等颜色,也有白 色的 3、培养细菌或真菌的方法:①配制培养基②高温灭菌、冷却③接种④恒温培养 4、高温灭菌的作用:杀死混在培养基内的细菌以及真菌的孢子等,排除实验外其他环境的污染。 5、细菌和真菌的生存的条件:适宜的温度、水分、有机物。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则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除少数细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即营养方式为异养) 第二节细菌 1、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并发现细菌。 2、而19世纪,“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巴斯德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真菌),提出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 3、细菌很小(10亿个细菌≈一颗小米粒),单细胞结构。 4、细菌特征:微小,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形态,无成形细胞核。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属分解者。分裂繁殖。有些细菌能形成对不良 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休眠体,叫芽孢 5、细菌的结构特点: 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 有叶绿体; 特殊结构: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保护 作用),有些细菌有鞭毛(运动);有些细 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形成芽孢(轻,对恶劣环 境有抵抗能力的休眠体)。 掌握课本60页细菌结构示意图。 6、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速度快,不到半小时就分裂一次。 7、细菌的营养方式:一般异养(包括腐生和寄生),即、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 8、细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细菌的哪些特点和它们的分布有关:①细菌个体微小,极易为各种媒介携带;②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数量多;③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