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上抽样调查举例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抽样调查举例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抽样调查举例

抽样调查举例

湖北浠水麻桥中学裴荣富

一、教学任务分析

1.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 继续体验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熟练掌握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方法,进一步学会与理解抽样是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并做出结论的重要手段.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与探究,体会数据的重要性,明确用数据说理分析是一种新方法.

情感与态度:经历数学实验与探究的过程,体验抽样的灵活性、重要性,培养合作学习观念.

2.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估测大米的重量与数豆子的实验.

难点:合理的抽样;怎样通过对样本数据的观察与分析来估测总体的大致情况.

二、教学方式:探究实验

三、媒体技术:ppt

四、课前准备一袋大米,一袋黄豆,电子秤,课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1 (出示幻灯片)

问题我这里有一袋大米,同学们能估计出10000粒大米的重量吗?

提示:1.是否一定要数出10000粒大米,再测出它的重量?

2.是否先数1粒测其重量,再算出10000粒的重量?

3.你还有其它的方法吗?各小组讨论,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来.

分小组讨论.

结论:先数出200粒或300粒,用电子秤称其重量,再算出10000粒的重量.

活动2(出示幻灯片)

问题我这里有一袋黄豆若干,同学们能估计出它有多少粒吗?

(如有困难作以下提示)

提示:从袋子里取出100粒粒做上记号,放回袋中,充分摇匀,再从不同地方取出一些豆子数出数量(320粒),看看做有记号的有多少(4粒),然后,通过计算得出袋中豆子数.

设袋中有豆子x粒则有

1004

300

x

=

解得 x=7500

提问:第一次取的作记号的豆子数(m)与袋中豆子总数(n)和第二次取出的有记号的豆子数(p)与第二次取出的豆子总数(q)有什么样的关系?

得出结论:m p n q =

拓展应用

从鱼池的不同地方捞出80条鱼,在这些鱼的身上做上记号,然后放回鱼池.过了一段时间后,在同样的地方再捞出200条鱼,如果其中带有记号的鱼有20条,请你估计整个鱼池中有多少条鱼.

利用这种方法还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哪些实际问题?请举一例.

练习

一、判断题

1.我们学习的调查有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 )

2.要想准确知道全班同学的平均年龄,应调查每个同学( )

3.任何事件都可作抽样调查( )

4.抽样调查即通过样本来估计总体( )

5.调查武汉市居民的月收入情况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 )

二、下列调查,哪些是抽样调查?并说明理由.

1. 为了了解七年级(6)班每个学生的身高情况,对全班同学进行调查.

2.为了了解人们对春节晚会(央视)的收视情况,对部分电视观众作了调查.

3.灯泡厂为了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从中选取了10个灯泡进行实验.

三、某养鱼户搞池塘养鱼已三年,头年放养鲢鱼苗20000尾,其成活率为70%,在秋季捕捞

时,随意捞出10尾鱼,称得每尾鱼的重量如下(单位:千克)

0.8 0.9 1.2 1.3 0.8 0.9 1.1 1.0 1.2 0.8

请你估计这塘鱼的总产量有多少?

四、某工厂封装圆珠笔的箱子,每箱只装2000支,在一次封装时,误把一些做记号的不合格的圆珠笔也装入箱里.若随机拿出100支圆珠笔共做了15次实验,100支中不合格的圆珠笔的平均数是5,你能估计出箱子里混入了多少不合格的圆珠笔吗?若每支合格的圆珠笔的利润为0.5元,而发现不合格的要退货,并每支赔偿商店1.00元.你能根据你的估计推算出这箱圆珠笔是亏损还是盈利?亏损的话,损失多少元?盈利的话,利润是多少?

小结:1.总体与样本的关系

2.怎样用样本去估计总体?

六、回顾与反思

1.对于”实验与探索”这样的栏目主要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来体验一下在生产和科研中经

常用到的”捉-放-捉”的方法.这个方法利用了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实际中常用它来估计一个总体的数量.

2.使学生在进一步感受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同时,了解实验也是获得数据的有效方法.

3.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分成不同小组活动,对于活动(2)中的要注意让学生体会”充分摇

匀”的必要性,可以向学生指出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样本能够更好的代表总体.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体会不同的样本可能得到的结果.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五章相交线和平行线 教材分析 本章包含相交线、平行线及其判定、平行线的性质、平移等4节内容,前三节主要讨论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重点是垂直和平行关系,第4节是有关平移的内容. 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图形与几何”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本章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首先研究了相交的情形,探究了两直线相交所成的角的位置和大小关系,给出了邻补角和对顶角概念,得出了“对顶角相等”的结论;垂直作为两条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形,与它有关的概念和结论是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直接基础,本章对垂直的情形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探索得出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垂线段最短”等结论,并给出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为学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坐标打下基础. 对于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的位置关系,教科书首先引入一个基本事实(平行公理),即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了平行线的判定和平行线的性质,教科书接下来对命题、命题的构成、真假命题、定理作了简单介绍,使学生初步接触有关形式逻辑概念和术语. 本章在最后一节安排了有关平移的内容.从《课程标准(2011版)》看,图形的变化是“图形几何”领域中一块重要的内容,通过将图形的平移、旋转、折叠等活动,使图形动起来,有助于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发现图形不变的几何性质,因此图形的变换是研究几何问题、发现几何结论的有效工具. 教学重点 1.垂线的概念. 2.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 教学难点 逐步深入地让学生学会说理,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课时安排 5.1相交线约4课时 5.2平行线及其判定约2课时 5.3平行线的性质约3课时 5.4平移约1课时 小结约2课时 机动约2课时

普查与抽样调查

§4.1《普查与抽样调查》 【学习目标】 1、了解普查与抽样调查,总体与个体,样本与样本容量等概念;了解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应用。 2、能采用适当的方法调查考察对象,能正确说出总体、个体。 3、通过合作交流,互相帮助,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习重点】 理解普查与抽样调查,总体与个体等概念及含义。 【学习难点】应用意识的培养,设计方案。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问题1:你能回答本章情境导航中提出的问题吗?与同学交流,并阅读课本上的“小资料”。你们有什么发现? 问题2:某灯泡厂对生产的10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进行调查,你能设计一个调查方案吗?与同学交流一下。 二、合作探究 1、想一想 问题1是对全校每个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是对全校学生的普查。像这样的问题,需要对考察对象进行调查。 问题2是要了解到灯泡的使用寿命,必须等灯泡坏了,才知道它的使用寿命,这样就是具有破坏性,所以只能从1000个灯泡中抽取部分灯泡进行调查。像这样的问题,人们常常从总体中抽取进行调查,从而估计被考察对象的。 2、议一议 A.(1)调查的方式有和。 (2)普查。 (3)抽样调查:。 B.(1)总体。 (2)个体。 (3)样本。 (4)样本容量。 (5)随机抽样。 3、比一比 请同学们结合概念,设计问题,互相提问,比一比谁最棒!

三、巩固练习 1、潍坊市为了了解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应采用适合的调查方式为 (选填“普查”或“抽样调查”) 2、在去年的全市“英语风采大赛”中我市共有1200人参加,为了了解竞赛成绩,从中抽取了200人进行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样本是,个体是,样本的容量是。 3、下列调查中哪些适合普查,哪些适合用抽样调查? (1)了解夏季冷饮市场上冰淇淋的质量情况;(2)检验炮弹的射程; (3)了解全班同学课外阅读情况;(4)检查某种汽车的使用寿命。 四、拓展延伸 请指出下面抽样调查的总体、个体和样本分别是什么? (1)为了考察某校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对某班20名同学每天参加课外活动的时间进行调查。 (2)为了检查一箱装有1250袋包装糖果的质量,按2%抽查了一部分。 学习反思与评价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点?还有什么问题?

抽样调查举例

抽样调查举例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 社会在向信息时代迈进,数据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统计概率所提供的“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维方法已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普遍并且强有力的思维方式。从“课标”看,“统计与概率”领域主要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及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和概率的初步知识。本章内容是第三学段统计部分的第一章,主要内容是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是第三学段“统计与概率”的起始章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今后学习的基础。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 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和数据整理的方法。 2.难点 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案设计、数据分析以及根据数据的分析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 (三)总体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抽样调查举例的学习,了解抽样调查的两种方法,能从事调查过程,能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作出判断并进行交流活动,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掌握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会用表格、析线图反映数据信息。 2.能力目标 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在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统计活动中,能合理地处理数学信息,逐步学会用数据事实说话,并作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3.情感目标 通过对中小学生视力情况的抽样调查过程,培养学生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在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敢于面对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

服困难和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用事实说话的习惯和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设计理念 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学活动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个性差别,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主动与创造中获得发展。本节课在设计时遵循新“课标”,贯彻新理念,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和谐发展,为学生提供大量实践活动的机会,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这一领域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充满了趣味性和吸引力。通过选择典型的、学生感兴趣的和学生生活紧密相联系的“调查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为例子进行教学,拓展课堂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活动,让学生体会数学活动充满了乐趣,使学生更好地体会统计思想,建立统计概念。在教学活动中,以活动为载体,以问题为线索,让学生学会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三、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1.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来掌握统计的方法和原理。 2.采用“调查──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教学,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分小组活动,讨论交流多渠道信息反馈。 (二)学法 1.指导学生学会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基本方法,利用样本估计总体是统计的基本思想。 2.引导学生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及解决问题的途径。34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 社会在向信息时代迈进,数据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统计概率所提供的

抽样调查举例

抽样调查举例 抽样调查举例抽样调查举例──调查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教学设计代启梅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 社会在向信息时代迈进,数据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统计概率所提供的“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维方法已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普遍并且强有力的思维方式。从“课标”看,“统计与概率”领域主要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及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和概率的初步知识。本章内容是第三学段统计部分的第一章,主要内容是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是第三学段“统计与概率”的起始章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今后学习的基础。 (二)重点难点分析重点 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和数据整理的方法。 2.难点 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案设计、数据分析以及根据数据的分析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 (三)总体目标知识目标 通过抽样调查举例的学习,了解抽样调查的两种方法,能从事调查过程,能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

据,作出判断并进行交流活动,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掌握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会用表格、析线图反映数据信息。 2.能力目标 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在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统计活动中,能合理地处理数学信息,逐步学会用数据事实说话,并作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情感目标通过对中小学生视力情况的抽样调查过程,培养学生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在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敢于面对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用事实说话的习惯和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设计理念 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学活动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个性差别,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主动与创造中获得发展。本节课在设计时遵循新“课标”,贯彻新理念,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和谐发展,为学生提供大量实践活动的机会,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5.1.1相交线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邻补角和对顶角;掌握对顶角相等,并会简单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动手实践活动,探索邻补角与对顶角的位置和大小关系。 2.通过“对顶角相等”这个结论的简单推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来发现结论,经历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的性质与应用。 三、教学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 四、教学过程设计:

如图所示,AB⊥CD于点O,直线∠AOE=65°,求∠DOF的度数。

达标测评题 一、 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B 、相等的两角是对顶角 C 、有公共顶点并且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D 、两条直线相交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没有公共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二.填空: 2.如图,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 ,已知∠AOC+∠BOD=90°,则∠BOC= 。 3.已知∠1与∠2是对顶角,∠1与∠3互为补角,则∠2+∠3= 。 三.解答题 4如图所示,直线ABCDEF 相交于点O, (1) 写出∠AOC, ∠BOE 的邻补角。 (2) 写出∠DOA, ∠BOF 的对顶角。 (3) 如果∠AOE=30°,求∠BOF ,∠AOF 的度数。

5.如果直线AB、CD相交于O点,且∠AOC=28°,作∠DOE=∠DOB,OF平分∠AOE,求∠EOF 的度数 附达标测评题答案: 1.D 2.135° 3.180° 4.(1)∠AOD、∠COB;∠AOE、∠BOF (2)∠BOC、∠AOE (3)30°、150° 5.62° 七年级数学(下册) 5.1.2垂线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垂线、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等概念,理解垂线的性质,掌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结论 2.会用三角板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归纳概括、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用几何语言准确表达能力. 2.了解垂直概念,能说出垂线的性质“经过一点,能画出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 并且只能画出一条垂线”,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概念、性质和画法.

(完整版)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知识网络结构 二、知识要点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两 种: 相交 和 平行 , 垂直 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 平行线 。如果两条直线只有 一个 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相交;如果两条直线 没有 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 公共顶点 且有 一条公共边 的两个角是邻补角。邻补角的性质: 邻补角互补 。如图1所示, 与 互为邻补角, 与 互为邻补角。 + = 180°; + = 180° ; + = 180°; + = 180°。 4、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 反向延长线 ,这样的两个角互为 对顶角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如图1 ?????????????????????????????????????????????????????????????平移 命题、定理的两直线平行:平行于同一条直线性质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性质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性质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的两直线平行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判定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判定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判定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判定定义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平行线及其判定内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垂线 相交线相交线相交线与平行线 4321 43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 1 3 4 2

所示, 与 互为对顶角。 = ; = 。 5、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中,如果有一个是 直角或90°时,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如图2所示,当 = 90°时, 垂线的性质: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性质3:如图2所示,当 a ⊥ b 时, = = = = 90°。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6、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基本特征: ①在两条直线(被截线)的 同一方 ,都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两个角叫 同位角 。图3中,共有 对同位角: 与 是同位角; 与 是同位角; 与 是同位角; 与 是同位角。 ②在两条直线(被截线) 之间 ,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 两侧 ,这样的两个角叫 内错角 。图3中,共有 对内错角: 与 是内错角; 与 是内错角。 ③在两条直线(被截线)的 之间 ,都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 同一旁 ,这样的两个角叫 同旁内角 。图3中,共有 对同旁内角: 与 是同旁内角; 与 是同旁内角。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如图4所示,如果a ∥b , 则 = ; = ; = ; = 。 图3 图4 a 5 7 8 6 1 3 4 2 b c

2017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5.1相交线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对顶角,邻补角,对顶角性质 2.能力目标;通过动手、操作、推断、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识图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条 理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增强学生严谨的逻辑性 教学重点:邻补角与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 教学准备; 1.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2.课型;讲新课 3.教具;多媒体课件和直尺量角器 4.学具;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好奇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在我们的生活的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本章要研究相交线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 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出示一块布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布过程,提出问题:剪布时,用力握紧把手,两个把手之间的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剪刀张开的口又怎么变化? 教师点评:如果把剪刀的构造看作是两条相交的直线,以上就关系到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的问题, 二.认识邻补角和对顶角,探索对顶角性质 1.学生画直线AB、CD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 共能组成几对角?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当学生直观地感知角有“相邻”、“对顶”关系时,教师引导学生用 几何语言准确表达 AOC∠ ∠; AOD 有一条公共边 延长线 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 与OA,

2.学生用量角器分别量一量各角的度数,发现各类角的度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结论:相邻关系的两个角互补,对顶的两个角相等) 3学生根据观察和度量完成下表: 教师提问:如果改变的大小,会改变它与其它角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吗? 4.概括形成邻补角、对顶角概念和对顶角的性质 三.初步应用 练习: 下列说法对不对 (1)邻补角可以看成是平角被过它顶点的一条射线分成的两个角 (2)邻补角是互补的两个角,互补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3)对顶角相等,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学生利用对顶角相等的性质解释剪刀剪布过程中所看到的现象 四.巩固运用例题:如图,直线a,b相交,,求的度数。 [巩固练习](教科书5页练习)已知,如图,,求:的度数 [小结] 邻补角、对顶角. [作业]课本P9-1,2P10-7,8 [备选题] 一判断题: 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和一条公共过,而且这两个角互为补角,那么它们互为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邻补角相等,那么一对对顶角就互补() 二填空题 1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的对顶角是,的邻补角是 若: =2:3,,则= 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 30 ∠AOC FOB = COE则 , 90= ∠ ∠ = 5.1.2 垂线

抽样调查举例教学设计

抽样调查举例教学设计Sample survey teaching design

抽样调查举例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 社会在向信息时代迈进,数据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统计概率所提供的“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维方法已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普遍并且强有力的思维方式。从“课标”看,“统计与概率”领域主要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及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和概率的初步知识。本章内容是第三学段统计部分的第一章,主要内容是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是第三学段“统计与概率”的起始章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今后学习的基础。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 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和数据整理的方法。

2.难点 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案设计、数据分析以及根据数据的分 析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 (三)总体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抽样调查举例的学习,了解抽样调查的两种方法,能从 事调查过程,能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作出判断并 进行交流活动,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掌握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会用表格、析线图反映数据信息。 2.能力目标 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在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 统计活动中,能合理地处理数学信息,逐步学会用数据事实说话,并作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 人合作的重要性。 3.情感目标 通过对中小学生视力情况的抽样调查过程,培养学生乐于接 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在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敢 于面对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 的勇气和信心。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一下册电子课本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一下册电子课本word文档 Section B 1a Match the activities with the pictures. ***************************************** 1b Liste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音频材料】 ***************************************** 1c Listen again. What did Jane and Tony do on their last school trip ? Check (√) Tony or Jane. 【音频材料】 ***************************************** 1d What was your last school trip like? Discuss it with your partner. ***************************************** 2a Do the following words describe good things or bad things? Put a √for good and an×for bad . Leave a blank if they can mean both. ***************************************** 2b Read Helen’s and Jim’s diary entries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1. Did Helen and Jim on the same trip? 2. How do they feel about the trip? June 15th

普查和抽样调查

鸿桥中学教研活动说课稿 教而不研则罔 教材结构分析 学习目标设置 1、了解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意义和作用,对于给定的一个调查项目,能选择适当的而调查方式。了解总体、个体、样本、样本的容量等概念。 2、了解样本与总体的关系,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抽样方式的差异对结论的影响。 3、通过合作交流学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学期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的表现欲重,好奇心强,对新事物比较敏感,同时他们已具有一定探究学习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因此,本节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实例入手,引导学生探索,知道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了解怎样通过调查一部分来估计全体的思想方法。 “四基三点” 教学重点: 1.掌握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与联系. 2.掌握总体、样本及个体间关系. 教学难点: 1.获取数据时,选择哪种调查方式较好,何时用普查,何时用抽样调查,并能说明理由. 2.应用意识的培养,设计方案. 重难点处理方法 因此,本节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实例入手,引导学生探索,知道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了解怎样通过调查一部分来估计全体的思想方法。 教法学法 教法: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以活动为载体,以问题为线索,通过让学生分析、整理、描述来掌握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意义和作用。 学法:采用合作交流讨论等探究方式,让学生学会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流程及活动设计 1、设疑激情:设置生活化、活动化的问题情境,在导课中出示故事会:买火柴的小男孩与人口普查、灯泡的寿命、收视调查、测量身高体重等问题。 2、引导探索: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去探索知识,从中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师只是引导、参与学习,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生动场景。在新课教学中,我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样本、个体这些基本概念,掌握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与联系,掌握总体、样本及个体间关系。 3、应用提高: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找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问题。 4、交流评价: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性学习,获得了新知识、新经验,无论是认知,还是情感,都全方位地得到发展,再通过交流评价引导学生愉快地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和经验,交换意见与看法,一方面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收获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成为影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不时对照目标要求,形成自我反馈机制。在小组交流中认识自我,也学会评价他人的学习。如教学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各小组交流一下你有什么收获、感想,你的表现如何,并且把你的收获和 评价设计 1、分值评价: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要求和不同分值的评价,以此激励学生 2、语言激励评价:用具有激励性、导向性的语言对学生某一突出表现进行评价 3、学生互评:让学生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

抽样方案设计实例

抽样方案设计实例 方案设计是设计中的重要阶段,它是一个极富有创造性的设计阶段,同时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设计者的知识水平、经验、灵感和想象力等。方案设计包括设计要求分析、系统功能分析、原理方案设计几个过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抽样方案设计实例,欢迎阅读! 抽样方案设计实例1 一、调查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在现行的市场环境中,不同年龄、层次的消费者的购买心理、购买动机、购买方式的变化,获取居民空调需求与现有用户使用等方面的各种信息。调查的任务在于准确、系统地收集秦皇岛市空调市场品牌占有率、市场需求潜力、购买动机与行为、用户使用状况等方面的信息,把握新环境下顾客的购买特点和购买需求,引导和树立新的消费观念,反映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并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发掘出一些对调整经营结构和市场营销策略有价值的启示。 二、调查范围和内容 1、调查范围:秦皇岛市空调市场消费者 2、调查内容: 被调查家庭的基本情况。主要项目包括家庭成员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口、就业人口、人均年收入等。 空调市场需求情况调查。主要包括何时购买、购买何种类型、品牌、价位的空调;选择因素、空调信息获取等方面

的测评。 消费者对于商场的促销策略和促销方式的关注程度 顾客对新产品的关注程度:购买过程中的关注重点,敢于尝试新事物的态度 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售后服务满意程度 影响用户因素:消费观念,生活观念,购买力大小,购买习惯,文化水平,购买特点,购买什么样的产品。 三、抽样调查设计 1、确定抽样方法 本次调查运用典型调查的方法。 2、确定样本量 本次调查样本量定为100户。 3、调查方式 我组成员分为两个小组,在国美、苏宁等大型家电卖场门口采用发放问卷形式进行调查。 抽样方案设计实例2 一、确定总体范围和抽样框 本次调查是一次描述性调查,以“昌平区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所以总体范围应该是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北京化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外交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农学院的在校大学生。 抽样框指的是直接一次抽样中所有元素的名单,所以昌

最新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精品文档相交线与平行线第五章 一、知识网络结构 二、知识??相交线??垂线相交线??要点??内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平行线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1、在同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义????? 平面内,两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判定1???平行线及其判定???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平行线的判定判定2??条直线的????相交线与平行线直线平行3:同旁内角互补,两判定????位置关系?的两直线平行判定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相等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 性质有两???相等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种:相交?角互补平行线 的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性质????的两直线平行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性质和平行,????命题、定理?垂直是相??平移?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 共点,称这两条直线相交;如果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 称这两条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 是邻补角。邻补角的性质:邻补角互补。如图 1所示,与互为邻补角,与互为邻 补角。 + = 180°; + = 180° ; + = 180°; + = 180°。 4、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 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对顶角的性质:对顶 角相等。如图1所示,与互为对顶角。 = ; = 。 5、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中,如果有一个是直角或90°时,称这两条直线互 相垂直; 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如图2所示,当 = 90°时,⊥。 b 精品文档 a 2 1 3 4 精品文档 2 1 3 4 1 图 垂线的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性质2:连接直 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性质⊥b时,=

普查和抽样调查

4.1 普查和抽样调查 选择题 1.(2006?黄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为了了解黄冈市所有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可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B.彩票中奖的机会是1%,买100张一定会中奖 C.在同一年出生的367名学生中,至少有两人的生日是同一天 D.12只型号相同的杯子,其中一等品7只,二等品3只,三等品2只,则从中任取一只,取到二等品杯子的概率为 2.(2005?吉林)下列几项调查,适合作普查的是() A.调查全省食品市场上某种食品的色素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B.调查某城市某天的空气质量 C.调查你所在班级全体学生的身高 D.调查全省初中生每人每周的零花钱数 3.环保局为了了解商店使用环保购物袋的情况,采取了以上几种调查方案,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在网上进行在线抽样调查B.随机选取一些商店进行抽样 调查 C.调查所有的商店使用购物袋 的情况D.对商店的消费者进行调查 4.(2008?福州质检)下列调查方式合适的是() A.为了了解电视机的使用寿命,采用普查的方式 B.为了了解人们保护水资源的意识,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C.为了了解全国中学生的视力状况,采用普查的方式 D.对载人航天器“神舟六号”零部件的检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5.滨州市教育局为了了解实行课改后七年级学生在家的学习时间,应采用的最佳调查方式是() A.对所有学校进行全面调查B.抽取农村和城区部分学校进 行调查 C.只对一所学校进行调查D.只对城区学校进行调查 6.下列调查中,适合做全面调查的是()A.2008北京“奥运会”的收视率 B.某品牌的大豆在市场上的占有率 C.今晚“星源社区”有几名值勤人员在值勤 D.国产“红旗轿车”每百公里的耗油量 7.下列调查中,适合抽样调查的有()个.

普查与抽样调查

太原市第五十六中学校课前预习活页 学科数学内容 6.2普查和抽样调查班级初一姓名 预习内容一、预习目标: 1.通过实例分析,感受抽样的必要性。 2.知道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初步认识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应用,并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现实问题。 3.在具体问题情境中,领会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体会样本的特征。 4.能根据具体情境设计适当的抽样调查方案。 5.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二、预习任务: 阅读课本P160—P162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普查的定义: 为某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进行的全面调查叫做。其中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__________,而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 2.抽样调查: 从总体中抽取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称为。其中从总体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 3.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比较: 普查抽样调查 优点 缺点 4.阅读课本160页议一议中的内容,并思考。 5.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和 。 存在问题 以上内容必须在家长的监督下有学生独立完成 家长签字 年月日

随堂测试: 1.下列调查,适合用普查方式的是( ). A、调查一批电视机显像管的使用寿命 B、调查太原市中学生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 C、调查你们班同学的视力情况 D、调查某一路口车流量的情况 2.为了解某参加中考的320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抽查了其中160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分析,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32000名学生是总体; B、16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C、每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个体; D、以上调查是普查。 3.小明从一批乒乓球中随意摸出三个,检测全部合格,因此小明断定这批乒乓球全部合格。在这个问题中,小明() A、忽略了抽样调查的随机性; B、忽略了抽样调查的随机性和广泛性; C、抽取的样本容量太小,不具有代表性; D、忽略了抽样调查的随机性和代表性。 4. 电视台需要在本市调查某节目的收视率,每个看电视的人都要被问到吗?对一所中学学生的调查结果能否作为该节目的收视率?你认为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的调查结果会一样吗? 5. 统计资料表明,大多数汽车发生交通事故时其速度为中等,极少的事故发生于车速大于150km/h 的情况,因此,小华认为高速行驶比较安全。你认为小华的结论正确吗?为什么?

初一数学教案:抽样调查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 社会在向信息时代迈进,数据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统计概率所提供的“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维方法已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普遍并且强有力的思维方式。从“课标”看,“统计与概率”领域主要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及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和概率的初步知识。本章内容是第三学段统计部分的第一章,主要内容是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是第三学段“统计与概率”的起始章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今后学习的基础。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 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和数据整理的方法。 2.难点 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案设计、数据分析以及根据数据的分析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 (三)总体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抽样调查举例的学习,了解抽样调查的两种方法,能从事调查过程,能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作出判断并进行交流活动,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掌握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会用表格、析线图反映数据信息。 2.能力目标 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在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统计活动中,能合理地处理数学信息,逐步学会用数据事实说话,并作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3.情感目标 通过对中小学生视力情况的抽样调查过程,培养学生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在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敢于面对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用事实说话的习惯和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设计理念

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学活动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个性差别,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主动与创造中获得发展。本节课在设计时遵循新“课标”,贯彻新理念,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和谐发展,为学生提供大量实践活动的机会,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这一领域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充满了趣味性和吸引力。通过选择典型的、学生感兴趣的和学生生活紧密相联系的“调查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为例子进行教学,拓展课堂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活动,让学生体会数学活动充满了乐趣,使学生更好地体会统计思想,建立统计概念。在教学活动中,以活动为载体,以问题为线索,让学生学会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三、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1.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来掌握统计的方法和原理。 2.采用“调查──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教学,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分小组活动,讨论交流多渠道信息反馈。 (二)学法 1.指导学生学会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基本方法,利用样本估计总体是统计的基本思想。 2.引导学生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及解决问题的途径。 3.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活动目标 体验统计调查的全过程,确定统计调查方案,确定样本,收集数据,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五、教学活动设计

普查与抽样调查

初二年级数学教学案 第四章第1节普查与抽样调查 总第3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意义,能在具体情境中区分普查与抽样调查。 2、在实际情境中,经历样本的抽取过程,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3、能指出总体、样本、个体和样本容量。 【教学重难点】:会进行简单分式的乘除运算。 【教学过程】: 一、预习交流: 1、阅读课本90、91页,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普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总体,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叫做个体。 (2)举一个生活中的实例,要求该例需要普查,并指出该例中的总体,个体。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 抽样调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样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样本容量。 (4)举一个生活中的实例,要求该例需要抽样调查,并指出该例中的总体、个 体、样本,样本容量。 (5)思考:为了获得较准确的调查结果,应该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 原则进行抽样调查。 二、预习诊断: 1、对于下列的问题,你认为应采取普查还是抽样调查? (1)、为了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2)、八年级一班学生本学期每天做作业的时间 (3)宁阳二十四中每个班的男、女生人数 2、为了检测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从中抽取5枚进行试验。在这个问题中, 总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体是________________,样本是 __________,样本容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Unit 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1,情态动词+V原can do= be able to do 2,Play+ the+ 乐器 +球类,棋类 3,join 参加社团、组织、团体 4,4个说的区别:say+内容 Speak+语言 Talk 谈论talk about sth talk with sb talk to sb Tell 告诉,讲述tell sb (not)to do sth Tell stories/ jokes 5,want= would like +(sb)to do sth 6,4个也的区别:too 肯定句末(前面加逗号) Either否定句末(前面加逗号) Also 行前be 后 As well 口语中(前面不加逗号) 7,be good at+ V-ing=do well in 擅长于 be good for 对…有益(be bad for对…有害) be good to 对…友好(good 可用friendly,nice,kind替换) be good with和…相处好=get on/ along well with 8,特殊疑问句的构成:疑问词+一般疑问句 9,How/ what about+V-ing …怎么样?(表建议) 10,感官动词(look, sound, taste, smell, feel)+adj/ like 11,选择疑问句:回答不能直接用Yes或者No,要从中选择一个回答 12,students wanted for school show(wanted表示招募,含有被动意义) 13,show sth to sb=show sb sth give sth to sb=give sb sth 14,help sb (to)do sth Help sb with sth With sb’s help= with the help of sb Help oneself to 随便享用 15,be busy doing sth/ be busy with sth 16,need to do sth 17,be free= have time 18,have friends= make friends 19,call sb at +电话号码 20,on the weekend= on weekends 21,English-speaking students 说英语的学生(带有连词符,有形容词性质) 22,do kung fu表演功夫 Unit 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1,问时间用what time或者when At+钟点at 7 o’clock at noon/ at night(during/ in the day) On+ 具体某天、星期、特指的一天on April 1st on Sunday on a cold winter morning In +年、月、上午、下午、晚上 2,时间读法:顺读法 逆读法:分钟≤30用past five past eight(8:05)half past eight(8:30) 分钟>30用to a quarter to ten(9:45)

7.1普查与抽样调查备课稿

备课笔记 备课时间:20 年月______日课题7.1 普查与抽样调查课型新授课时 教学目标1、能说出普查、抽样调查、总体、样本、个体、样本容量等基本概念; 2、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处理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3、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能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4、经历统计调查的一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 重点 普查、抽样调查、总体、样本、个体、样本容量等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能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教学准备 教 学过程一 次 备 课 教学内容三次备课 一、情境创设 这里有红、黄、绿、蓝、黑、白六种颜色的积木,哪一种颜色最受你们班同学们的喜爱?意见不一怎么办?开展调查,让数据说话 吧!这一章,我们要做许多这一类的调查,通过收集数据、观察统 计图表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结论. 二、新知讲授 活动一:你建议如何进行下列各项调查?你认为做这些调查有什么 作用?与同学交流. (1)人口普查;(2)一批灯泡使用寿命的调查;(3)“新闻联播”收视 率的调查;(4)你校学生身高的调查. 普查: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所做的调查叫做普查. 抽样调查:为一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所做的调查叫做抽样调 查(简称抽样). 活动二:思考:抽样调查与普查相比各有什么优缺点? 练习1:请指出下列调查哪些适合做普查,哪些适合做抽样调查? (1)盐城市的所有动物园里老虎的只数. (2)北京市的一个中学生一 年的零花钱的平均数. (3)要了解一箱葡萄的口感. (4)长江中现有鱼的种类. 在统计里,为了叙述上的方便,我们引入了几个概念: (1)总体:所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2)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