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纺织生产工艺流程

棉纺织生产工艺流程
棉纺织生产工艺流程

棉纺织生产工艺流程

清棉工序

1.主要任务:

(1)开棉:将紧压的原棉松解成较小的棉块或棉束,以利混合、除杂作用的顺利进行;

(2)清棉:清除原棉中的大部分杂质、疵点及不宜纺纱的短纤维。

(3)混棉:将不同成分的原棉进行充分而均匀地混和,以利棉纱质量的稳定。

(4)成卷:制成一定重量、长度、厚薄均匀、外形良好的棉卷。

2.主要机械的名称

(1)混棉机械:

自动抓包机,由于某种原因1-2只打手和抓棉小车组成,抓取平台上多包混合的原棉,用气流输送到前方,同时起开棉作用。

(2)棉箱机械:

棉箱除杂机(高效能棉箱,A006B等)继续混合,开松棉块,清除棉籽、籽棉等较大杂质,同时控制好原棉的输送量。

(3)43号棉箱(A092),开松小棉块,具有较好的均棉、松解作用。(4)打手机械:

①毫猪式开棉机(A036),进行较剧烈的开棉和除杂作用,清除破籽等中等杂质。②直立式开棉机具有剧烈的开棉和除杂作用,但易损伤纤维,产生棉结。目前清花在流程中一般都不采用(一般可作原料予以处理或统破籽处理之用)。③A035混开棉机,兼具棉箱机械和打手机械的性能,且有气流除杂

装置,有较好的混棉、开棉和除杂作用。④单程清棉机(A076等)对原棉继续进行开松、梳理,清除较细小的杂质,制成厚薄均匀、符合一定规格重量的棉卷。

梳棉工序(普梳)

1.主要任务

(1)分梳:将棉块分解成单纤维状态,改善纤维伸直平行状态。

(2)除杂:清除棉卷中的细小杂质及短绒。

(3)混合:使纤维进一步充分均匀混合。

(4)成条: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条。

2.主要机械名称和作用:

(1)刺辊:齿尖对棉层起打击、松解作用,进行握持分梳,清除棉卷中杂质和短绒,并初步拉直纤维。

齿尖将纤维带走,并转移给锡林。

(2)锡林、盖板

①将经过刺辊松解的纤维进行自由分流,使之成为单纤维状态,具有均匀混合作用。②除去纤维中残留的细小杂质和短绒。③制成质量较好的纤维层,转移给道夫。

(3)道夫:

①剥取锡林上的纤维,凝聚成较好的棉网。②通过压辊及圈条装置,制成均匀的棉条。

主要任务:

1.并合和牵伸:一般采用21根予并进行并合、牵伸,提高小卷中纤维的伸直平等程度。

2.成卷:制成规定长度和重量的小卷,要求边缘平整,退解时层次清晰。

精梳工序

主要任务:

1.除杂:清除纤维中的棉结、杂质和纤维疵点。

2.梳理:进一步分离纤维,排除一定长度以下的短纤维,提高纤维的长度整齐度和伸直度。

3.牵伸:将棉条拉细到一定粗细,并提高纤维平行伸直度。

4.成条: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条。

并条工序

主要任务

1.并合:一般用6-8根棉条进行并合,改善棉条长片段不匀。

2.牵伸:把棉条拉长抽细到规定重量,并进一步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程度。3.混合:利用并合与牵扯伸,使纤维进一步均匀混合,不同唛头、不同工艺处理的棉条,以及棉与化纤混纺等均可采用棉条混纺方式,在并条机上进行混和。

4.成条:做成圈条成型良好的熟条,有规则地盘放在棉条桶内,供后工序

粗纱工序

主要任务:

1.牵伸:将熟条均匀地拉长抽细,并使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

2.加捻:将牵伸后的须条加以适当的捻回,使纱条具有一定的强力,以利粗纱卷绕和细纱机上的退绕。

细纱工序

主要任务:

1.牵伸:将粗纱拉细到所需细度,使纤维伸直平行。

2.加捻:将须条加以捻回,成为具有一定捻度、一定强力的细纱。

3.卷绕:将加捻后的细纱卷绕在筒管上。

4.成型:制成一定大小和形状的管纱,便于搬运及后工序加工。

络筒工序

主要任务:

1.卷绕和成形:将管纱(线)卷绕成容量大、成型好并具有一定密度的筒子。

2.除杂:清除纱线上部分疵点和杂质,以提高纱线的品质。

捻线工序

1.加捻:用两根或多根单纱,经过并合,加拈制成强力高、结构良好的股线。

2.卷绕:将加捻后的股线卷绕在筒管上。

3.成型:做成一定大小和形状管线,便于搬运和后工序加工。

摇纱工序

将络好筒子的纱(线)按规定长度摇成绞纱(线),便于包装,运输及工序加工等。

成包工序

主要任务:

将绞纱(线)、筒子纱(线)按规定重量、团数包数、只数等打成一定体积的小包、中包、大包、筒子包,便于储藏搬运。

整经工序

任务和要求

1.整经的任务:

根据工艺设计的规定,将一定根数和长度的经纱,从络纱筒子上引出,组成一幅纱片,使经纱具有均匀的的张力,相互平行地紧密绕在整经轴上,为形成织轴做好初步准备。

2.整经的要求:

(1)整经时经纱须具有适当的张力,同时尽可能保持经纱的弹性和张力。(2)在整经过程中,全幅经纱,张力应尽量均匀一致。

(3)经纱轴上的经纱排列和卷绕密度要均匀(指经轴横向和内外层纱线),经轴表面要平整,无凹凸不平现象。

(4)整经根数、长度或色经排列循环必须符合织造工艺设计的规定。

(5)整经机生产效率要高,回丝要少。

浆纱工序

任务和要求:

经纱在织机上织造时,要受到综、筘、停经片等的反复摩擦作用和开口时大小不断变化着的张力作用。末浆的经纱,由于有许多毛羽露在纱的表面,因此在织机上受到摩擦和张力的反复作用时,纱上的毛羽就会松开、起毛,部分纤维与纱分离,最后会引起经纱断头,这样不仅增加了织机的断头率,降低了工人的看台数,还会影响棉布的质量。

为了减少织机上的断头率,经纱要经过上浆过程,使经纱具有较大的光滑度,坚牢度,上浆的过程就是几个经轴上的经纱并成一片,使其通过浆液,然后经过压榨、烘干、卷绕成织轴。

经过上浆后的经纱,由于浆液使四周突出的纤维粘附在纱的条干上,提高了纱的光滑度,同时浆液烘干后也在经纱上形成一层浆膜,增大了经纱的抗摩能力,另一方面浆液渗透到经纱内部把部分纤维互相粘着起来,当纱线受到拉伸时,可以阻碍纤维在纱线内的相互移动,从而提高了经纱的强力。

根据许多浆纱的横截面表明浆液渗入到经纱内部的深度是不大的,大部分浆液都被覆在纱的表面上。如果浆液完全不能渗透到纱线中去,那就只能在纱

的表面形成一层浆膜,它粘在纱线上很脆弱,在织造过程中很容易脱落。如果浆液全部渗透到纱线中去,纱线中的大量纤维都粘着起来,这时纱的强度虽然增加许多,但纱的伸长度却会显著下降。因为伸长度决定于棉纱中的纤维的弯曲度及其相互之间的移动。上浆后,由于浆液渗入纱内,浆膜覆盖在纱的表面,以及毛茸的粘附,障碍了拉伸经纱时纤维在经纱内的自由移动。因此上浆后的经纱,其伸长度均有所下降。这样的浆纱在织造过程中,不能抵抗时刻变化着的负荷。经验证明,单纯追求浆涨强度的增加,其结果在一定限度后,织机的断头率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有所增加。因此,适当的增加纱的强力,最大限度地保持经纱的弹性,减少经纱的毛茸现象和摩擦系数,这是上浆的基本要求。

一般情况下,经纱都要经过上浆,但有足够光滑度和强度的股线只须经过并轴工序即可,有的可作拖水处理。

浆纱工程包括两个工序:调浆工序(配制浆液)和上浆工序要把前沿液粘附在经纱上并加以烘干,然后卷绕在织轴上。

为了达到上浆纱机械的目的,对浆料浆纱机械的基本要求如下:

1.对浆液和浆料的要求:

(1)浆液不仅应能桥头经纱的表面,同时还应能部分地渗透到纱的内部去,烘干后能在纱上形成一层浆膜。

(2)浆料应具有一定的吸湿性,不致使浆液凝固成为坚硬的薄膜,而降低经纱的弹性和伸长。

(3)浆料应具有防腐性。

(4)浆料应不致操作经纱,综筘和机件。

(5)浆料应易于从织物上除去,不致影响漂洗和印染工程。

(6)浆液的性能应相应稳定。

(7)浆液应用价值低廉、货源充足的原料来配制,并尽可能的不采用主要粮食。

2.对浆纱机械的要求:

(1)应能保持一定的上浆率。

(2)应能保持一定的烘干回潮率,并使蒸汽消耗得最少。

(3)应能最大限度的保持经纱的弹性。

(4)速度高,产量高。

(5)机物料损耗少,回丝少,耗电少。

穿经工序穿经俗称穿筘或穿头,是经纱准备工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穿经的任务就是根据织物的要求将织轴上的经纱按一定的规律穿过停经片、综丝和筘,以便织造时形成梭口,引入纬纱织成所需的织物,这样在经纱断头时能及时停车不致造成织疵。

八种常用针织技术名词解释

1.丝光:通常是指棉制品(棉布、棉纱)在紧张状态下,用浓烧碱溶液处理,以获得持久的光泽,并提高其对染料吸附能力的加工过程。

2.丝光烧毛:纯棉织物通过烧毛机的环形喷火口,把棉织物表面细绒毛烧掉,再经过丝光

机的浓碱工艺,将棉纤维分子键空隙膨化和细胞膨胀,在软水喷射的作用下,使棉织物表面变的光滑圆整,增加了纤维光泽,提高棉织物的光亮。

3.碱缩:棉针织物在松驰状态下,用浓烧碱溶液处理的过程。碱缩和丝光的目的不同,其主要目的不在于获得光泽,而是要增加针织物的组织密度和弹性。

4.抽条:在某些织物中,根据织物组织结构,把织针从针筒或针盘上取出,采用这种技术在织物上形成抽条。抽条织物是一种特殊的,或者说没有循环规律的正反面线圈相互配置组成的双面织物,对应织物中被抽针实为对面针床上进行反面编织的织针,因而整块织物好似在单面平针织物中配置了几条纵条纹。

5.起绒:

起绒形式有三种:

第一是在织造过程中形成的长毛;

第二是针织成圈后剪断形成的短毛;

第三是将针织坯布浮线中的纤维拉出形成绒毛。

针织物起绒后可使织物质地柔软,手感丰满,且由于生成绒毛而使织物保暖性增强。

6.热定型:将织物在一定的张力下加热处理,使之固定于新状态的工艺过程。织物热定性后能提高其尺寸稳定性,即使在湿热等染整加工条件下和以后服用过程中都不易变形。

7.微元生化:是指能持久的发射人体吸收的远红外波,消化人体细胞,改善人体微循环,能有效的消除肿块,具有抗菌保健的功效的高科技技术。

8.汗布:是指制作内衣的纬平针织物。

平方米干重一般为80-120g/cm,布面光洁、纹路清晰、质地细密、手感滑爽,纵、横向具有较好的延伸性,且横向比纵向延伸性大。吸湿性与透气性较好,但有脱散性和卷边性,有时还会产生线圈歪斜现象。

常见的汗布有漂白汗布、特白汗布、精漂汗布、烧毛丝光汗布;根据染整后处理工艺不同有素色汗布、印花汗布、海军条汗布;根据所用原料不同有混纺汗布、真丝汗布、腈纶汗布、涤纶汗布、苎麻汗布等。

内墙砖工艺流程

内墙砖工艺流程 墙砖的抗折强度以及规格尺寸符合设计或者样品要求,地砖的颜色一致,表面平整、无凸凹和翘曲现象,并且要求地砖的尺寸方正、无掉角,面层没有质量问题和影响美观的残缺现象,边角整齐。地砖的材质均要求有出厂证明和产品合格证,和相关的检查报告。尽量选用同一批砖,保证表面光滑、图案正确、颜色一致。板块的长宽厚允许偏差不得超过1mm;平整度用直尺检查,空隙不得超过±0.5mm。内墙砖工艺流程: 1、基层处理。 (1)首先将凸出的墙面混凝土凿平,然后进行冲洗。对用钢模板施工的光滑混凝土墙面,应进行”毛化处理”。 (2)在拆模后,用斩斧将其表面斩毛,再用硬钢丝刷一遍,将其表面尘土、污垢清除干净。 2、找规矩贴灰饼冲筋。墙面及四角找规矩时,竖向必须从顶层用大线锤吊线垂直,并在墙面的阴阳角、门窗两基层处理侧以及凸出墙面的柱、垛等部位,根据垂直线,分层设点或以每一步脚手架设点,用1:3水泥沙浆粘贴50×50MM灰饼。横向根据垂直线,以门窗口上下标高为标准,拉水平交圈通线,找直套方,贴好门窗口处灰饼。山墙及边角处,每隔1.2~1.5m贴一个灰饼,然后用1:3水泥砂浆抹竖向或横向冲筋,作为基层抹灰的厚度依据。 3、基层抹灰:厚度一般为15MM,用1:3水泥沙浆分二遍抹成。第

一遍抹灰厚约67mm,铁抹子压实,待稍干后,即可进行第二遍抹灰。第二遍灰应按冲筋抹满,用尺刮平,低凹处足,然后用木抹子搓毛,终凝后注意保养。基层抹灰应按高级抹灰质量标准检查表面平整、面垂直、阴阳角方正,不符合要求的应返工修整,发现空壳裂纹现象,应返工重抹。根据天气情况,施工时门窗关闭隔离,防止冻裂。 4、弹线排砖:按粘贴面积计算纵横皮数,水平控制线以室内施工标准水平线为依据,根据瓷砖规格尺寸,每隔5—10皮弹一道线,有墙裙的应把墙裙上口线弹出。垂直控制线根据水平控制线套方,每隔1m左右弹一条。如用压顶条、阴阳三角条等配件时,镶边位置预先分配好,然后分尺寸、划皮数,进行预排。瓷砖排列方法一般为二种,一种是横竖都在一直线上,俗称直线排列;另一种是竖缝错开半砖,俗称骑缝排列。 5、浸砖:挑选规格、颜色一致的瓷砖,放在水中浸泡2h,直至不泛泡为止,取出晾干或擦净备用。 6、粘贴:粘贴砂浆一般为1:1水泥砂浆,用披灰法粘贴。粘贴时,先在两端最下皮控制瓷砖上口外表挂线,然后在瓷砖的背面披上34m厚度的砂浆,紧*底尺板表面贴,垂直以认定瓷砖一侧,对准墙上所弹的垂线。贴上墙的瓷砖,用多抹子木柄轻敲砖面,使瓷砖面附线平整,粘结牢固。另外,粘贴时如采用掺胶水粘结层厚度一般为2-3mm,涂抹工具最好把钢抹子一边做成锯齿形,使爱作既省力又使粘结砂浆或胶泥厚度抹得均匀。贴上墙的瓷砖应用手轻压或用橡皮锤轻敲,使瓷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图汇总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图 ┌——┐┌——┐┌———┐┌——┐┌——┐┌——┐┌——┐ │验布│→│裁剪│→│印绣花│→│缝制│→│整烫│→│检验│→│包装│ └——┘└——┘└———┘└——┘└——┘└——┘└——┘ 服装生产的工艺流程大全 (一)面辅料进厂检验 面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验,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进行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制作,样衣经客户确认后方能进入下一道生产流程。面料经过裁剪、缝制制成半成品,有些梭织物制成半成品后,根据特殊工艺要求,须进行后整理加工,例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扭皱效果加工等等,最后通过锁眼钉扣辅助工序以及整烫工序,再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二)面料检验的目的和要求 把好面料质量关是控制成品质量重要的一环。通过对进厂面料的检验和测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装的正品率。 面料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两大方面。外观上主要检验面料是否存在破损、污迹、织造疵点、色差等等问题。经砂洗的面料还应注意是否存在砂道、死褶印、披裂等砂洗疵点。影响外观的疵点在检验中均需用标记注出,在剪裁时避开使用。 面料的内在质量主要包括缩水率、色牢度和克重(姆米、盎司)三项内容。在进行检验取样时,应剪取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种、不同颜色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度。 同时对进厂的辅料也要进行检验,例如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能符合要求的辅料不予投产使用。 (三)技术准备的主要内容 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由技术人员做好大生产前的技术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的制作三个内容。技术准备是确保批量生产顺利进行以及最终成品符合客户要求的重要手段。 工艺单是服装加工中的指导性文件,它对服装的规格、缝制、整烫、包装等都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对服装辅料搭配、缝迹密度等细节问题也加以明确。服装加工中的各道工序都应严格参照工艺单的要求进行。 样板制作要求尺寸准确,规格齐全。相关部位轮廓线准确吻合。样板上应标明服装款号、部位、规格、丝绺方向及质量要求,并在有关拼接处加盖样板复合章。 在完成工艺单和样板制定工作后,可进行小批量样衣的生产,针对客户和工艺的要求及时修正不符点,并对工艺难点进行攻关,以便大批量流水作业顺利进行。样衣经过客户确认签字后成为重要的检验依据之一。 (四)裁剪工艺要求 裁剪前要先根据样板绘制出排料图,“完整、合理、节约”是排料的基本原则。在裁剪工序中主要工艺要求如下:(1)拖料时点清数量,注意避开疵点。(2)对于不同批染色或砂洗的面料要分批裁剪,防止同件服装上出现色差现象。对于一匹面料中存在色差现象的要进行色差排料。(3)排料时注意面料的丝绺顺直以及衣片的丝缕方向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对于起绒面料(例如丝绒、天鹅绒、灯芯绒等)不可倒顺排料,否则会影响服装颜色的深浅。(4)对于条格纹的面料,拖料时要注意各层中条格对准并定位,以保证服装上条格的连贯和对称。(5)裁剪要求下刀准确,线条顺直流畅。铺型不得过厚,面料上下层不偏刀。(6)根据样板对位记号剪切刀口。(7)采用锥孔标记时应注意不要影响成衣的外观。裁剪后要进行清点

日用瓷与建筑陶瓷生产工艺流程

日用陶瓷与建筑陶瓷生产工艺流程 建筑陶瓷是指建筑物室内外装饰用的较高级的烧土制晶,它属精陶或粗瓷类。其主要品种有外墙面砖、内墙面砖、地砖、陶瓷锦砖、陶瓷壁画等。 第一节陶瓷的基本知识 一、陶瓷的概念与分类 陶瓷的生产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传统的日用陶瓷、建筑陶瓷、电瓷发展到今天的氧化物陶瓷、压电陶瓷、金属陶瓷等特种陶瓷,虽然所采用的原料不同,但其基本生产过程都遵循着“原料处理一成型—煅烧”这种传统方式,因此,陶瓷可以认为是用传统的陶瓷生产方法制成的无机多晶产品。 根据陶瓷原料杂质的含量、烧结温度高低和结构紧密程度把陶瓷制品分为陶质、瓷质、和炻质三大类。 陶质制品为多孔结构,吸水率大(低的为9%—12%,高的可达18%—22%)、表面粗糙。根据其原料杂质含量的不同及施釉状况,可将陶质制品分为粗陶和细陶,又可分为有釉和无釉。粗陶一般不施釉,建筑上常用的烧结粘土砖、瓦均为粗陶制品。细陶一般要经素烧、施釉和釉烧工艺,根据施釉状况呈白、乳白、浅绿等颜色。建筑上所用的釉面砖(内墙砖)即为此类。 瓷质制品煅烧温度较高、结构紧密,基本上不吸水,其表面均施有釉层。瓷质制品多为日用制品、美术用品等。 炻质制品介于瓷质制品和陶质制品之间,结构较陶质制品紧

密,吸水率较小。炻器按其坯体的结构紧密程度,又可分为粗炻器和细炻器两种,粗炻器吸水率一般为4~/0—8%,细炻器吸水率小于2%,建筑饰面用的外墙面砖、地砖和陶瓷锦砖(马赛克)等均属粗炻器。 二、陶瓷的原料 陶瓷工业中使用的原料品种很多,从它们的来源来分,一种是天然矿物原料,一种是通过化学方法加工处理的化工原料。天然矿物原料通常可分为可塑性物料、瘠性物料、助熔物料和有机物料等四类。下面介绍天然原料主要品种的组成、结构、性能及其在陶瓷工业中的主要用途。 1.可塑性物料——粘土 粘土主要是由铝硅酸盐岩石(火成的、高质的、沉积的)如长石岩、伟晶花岗岩、斑岩、片麻岩等长期风化而成,是多种微细矿物的混和体。 粘土通常分为: (1)高岭土——也称瓷土,为高纯度粘土,烧成后呈白色,主要用于制造瓷器。 (2)陶土——也称微晶高岭土,较纯净,烧成后略呈浅灰色,主要用于制造陶器。 (3)砂质粘土——含有多量细砂、尘土、有机物、铁化物等,是制造普通砖瓦的原料。 (4)耐火粘土——也称耐火泥,此种粘土含杂质较少,熔剂大

产品生产工艺流程(doc 46页)

产品生产工艺流程(doc 46页)

产品生产工艺规程--藿香正气片生产工艺规程 说明 由于企业扩大了生产范围,按甘肃佛仁制药科技有限公司《文件起草、修订、审查、批准、撤消、印制及保管管理程序》及《企业内控质量标准管理程序》的规定,本技术文件于2011年01月年经过制定人、审核人、批准人签字确认后,由质量部门发布,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于执行日期起执行。 产品工艺规程具有法定意义,代表了产品生产和质量控制方面有关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和质量安全保证性的内容。任何部门及个人无权更改,如有变更,请按规定的程序进行。申请修订(修改)时,其修改内容及记录作为历史沿革文件,以本规程附件的形式一并存档。 目录 一、产品概述 (3)

二、处方及处方依据 (3) 三、生产工艺流程 (3) 四、制剂处方中中药材前处理和炮制 (5) 五、提取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7) 六、制剂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9) 七、原辅料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13) 八、中间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14) 九、成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19) 十、物料平衡计算方法 (21) 十一、成品容器包装材料的要求 (22) 十二、包装标签内容、说明书式稿 (23) 十三、工艺卫生要求及生产区环境监测方法与标准 (25) 十四、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26) 十五、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26) 十六、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 (28) 十七、原辅料消耗定额 (29) 十八、包装材料消耗定额 (29) 十九、岗位定员及定额、生产周期 (30) 附录:有关规定、理化常数及换算 (31) 附页:文件修订记录 藿香正气水生产工艺规程 一、产品概述

陶瓷地砖的生产工艺和流程

建筑陶瓷是包括几百种以上砖陶、土器制品的统称,范围广,种类多,其中仅砖的分类方法就各有差别,以下介绍几种常见分类方法: 1、按GB/T4100-2006国家标准分: λ瓷质砖:E≤0.5% λ炻瓷砖:0.5%≤E≤3% λ细炻砖:3%≤E≤6%,一般为釉面地砖 λ陶质砖:Eλ炻质砖:6%>10%,一般为釉面墙砖 2、按适用场所分类: λ外墙砖:用于外墙墙面装饰的各种砖,以低吸水率为好; λ内墙砖:用于内墙墙面装饰的各种砖; λ室内地砖:在室内地面使用的各种砖; λ室外地砖:包括庭院砖、广场砖、人行道砖等,以低吸水率为好; λ特殊用砖:如游泳池砖、超市砖、工业用砖等。 超市砖要求超强耐磨,工业砖要求耐强酸强碱等。 3、按产品的制作工艺分: λ亚面砖: * 运用亚面釉生产的产品; * 具有表面柔和无光的装饰效果; * 特点是表面发涩,防滑,主要用于厨房、卫生间。 ---------------------------------------------------------------------------------- λ亮面砖: * 运用各种效果釉生产的产品; * 砖面根据不同的设计、使用不同的效果釉、运用不同的工艺呈现不同的装饰效果。例:金属釉产品可以生产出仿金属效果的瓷砖; * 特点是产品丰富多彩,用途广,可以根据产品的特点选择使用于各种场合。 ---------------------------------------------------------------------------------- 毛面砖: * 运用模具生产,表面具有凹凸的亚面砖; * 具有仿真、仿古等装饰效果; * 较强的止滑功能,室内外均能使用。 ---------------------------------------------------------------------------------- 半抛砖: * 运用表面半抛、柔抛等方式制作,半抛面可以根据不同设计,有块状、点状和各种图形状; * 表面呈现各种光影折射效果,绚丽多彩; * 适用室内各类装饰。 ---------------------------------------------------------------------------------- λ全抛砖: * 运用全抛技术生产的产品,分通体抛光砖和釉面抛光砖,通体抛光砖颜色稀少、花纹简单,但优质的通体抛光砖耐磨性较好。釉面抛光砖五彩缤纷、图案丰富,表面平整晶亮,清晰可鉴发丝,

钢铁行业生产工艺流程

钢铁行业生产工艺流程 钢铁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炼铁、炼钢、铸钢、轧钢等流程。 1. 炼铁 铁矿石的品种分为磁铁矿Fe3O4、赤铁矿Fe2O3、褐铁矿2Fe2O3.3H2O、菱铁矿FeCO3。铁矿石中除铁的化合物外,还含有硅、锰、磷、硫等的化合物(统称为脉石)。铁矿石刚开采出来时无法直接用于冶炼,必须经过粉碎、选矿、洗矿等工序处理,变成铁精矿、粉矿,才能作为冶炼生铁的主要原料。 将铁精矿、粉矿,配加焦炭、熔剂,烧结后,放在100米高的高炉中,吹入1200摄氏度的热风。焦炭燃烧释放热量,6个小时后温度达到1500度,将铁矿融化成铁水,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将氧从铁水(氧化铁)中分离出来,换句话说CO作为还原剂将铁从铁水(氧化铁)中还原出来。熔剂,包括石灰石CaCO3、荧石CaF2,其作用是与铁矿石中的脉石结合形成低熔点、密度小、流动性好的熔渣,使之与铁液分离,以便获得较纯净的铁水。铁水即生铁液,然后被送往炼钢厂作为炼钢的原料。 宝钢炼铁车间由两座4063立米大型高炉组成,预留有第三座高炉的建设场地。全车间年产生铁600万吨(最终产量可达650万吨)。向炼钢车间热送576.6万吨铁水,钢锭模铸造车间热送6.78万吨,其余16.62万吨铁水送铸铁机铸块。全车间分两期建设,1号高炉计划1982年4季度投产,2号高炉计划1984年投产。全车间约占地572,000平米,采用半岛式布置,1、2高炉中心距370米,原料、燃料均用胶带运输机分别由原料场,烧结车间,炼焦车间送入矿槽、焦槽。筛下粉矿、碎焦亦由胶带运输机运出,转送烧结车间。铁水输送采用320吨鱼雷式混铁车。高炉煤气灰、垃圾、废铁的… 2. 炼钢 炼钢就是把原料(铁水)里过多的碳及硫、磷等杂质去掉并加入适量的合金成分。 最早的炼钢方法出现在1740 年,将生铁装入坩锅中,用火焰加热溶化炉料,之后将溶化的炉料浇铸成钢锭。1856 年,英国人亨利-贝塞麦发明了酸性空气底吹转炉炼钢法,第一次解决了铁水直接冶炼钢水的难题,从而使钢的质量得到提高,但此法不能脱硫,目前己被淘汰。

产品工艺制作流程

一. 目的: 规范产品作业流程,确保产品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品质异常控制,做好前期防范工作,确保产品品质及工艺的完整性,降低生产成本。 二·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订单 三·权责: 3.1 业务:接受客户信息资料,提供完整资料与信息。 3.2 工艺工程师:对业务提供的客户资料评估、规划、组织评审。 3.3 印前制作:对客户文档及信息要求核对及修改。 3.4 采购:按产品工艺要求采购备料。 3.5 生产计划:计划达成产品客户交期 3.6 印刷及印后:按工艺要求制作生产、首件确认 3.7 品质:监督执行生产通知单及样品的工艺要求。 四·定义: 完善客户订单产品制作工艺,对产品印前印后工艺的前期规划,规范新旧产品的制作工艺流程,有效控制生产品质异常,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五·作业规范: 5.1作业流程图: 5.2业务负责客户产品的导入、信息资料的接受及信息沟通,确保资料的完整与准确性, 接到客户资料后业务或跟单员首先初步确认信息资料是否完整。 5.2.1 确认客户信息资料后按客户的工艺要求规划报价,简单产品由报价员按公司流程报

价,工艺复杂或需求评审的产品,由工艺工程师规划或按工艺评审报告规划报价,确认报价工艺与实际生产工艺相结合。 5.2.2工艺复杂的新产品首先与工艺工程师商议组织相关部门评审,确认工艺路线及质量标 准,录入《工艺评审报告》,按评审工艺规划及标准下《业务指示单》并附《工艺评审报告》。 5.2.3重复生产产品或简单的新款说明书确认信息完整后直接下《业务指示单》。 5.2.4业务或跟单员《业务指示单》下发或信息资料交接只对应一个窗口工艺主管,确保信 息资料的规范统一与完整。 5.2.5任何订单在下达《业务指示单》时必须确保满足以下要求:有效的样稿、具体的工艺 要求与质量要求。 5.2.6样稿类:所有订单必须有有效样稿,且清楚的注明样稿的类型与用途,并盖章签名: A、色样:印刷时作颜色参考色样 B、内容样:生产及品控作核对文字、图案、位置内容样 C、规格样:生产及品控作模切规格、啤位、结构样 D、所有的打纸稿的书必须简单装订(以不散乱为标准)对于没有页码或者暗码的书 则必须用笔进行编码;(我公司设计制作的则由制作员装订) E、对于需要烫金、UV或者凹凸等必须在样稿上清楚明确位置及加工要求; F、所有更改内容的必须有业务员的亲笔签名及更改位置或文字 5.2.7工艺与质量要求: A、《业务指示单》的填写必须工整,字体清楚,工艺要求明确,在下单前要检查样稿 的各个项目(尺寸、颜色数量、P数等),务必做到样稿与《业务指示单》要求一 致; B、客户的质量要求要明确,超出我们质量要求或者客户有特别要求的则必须在《业 务指示单》上详细注明; C、对于工艺、质量要求特殊或者复杂的则在下单前先与工艺工程师组织工艺评审。 5.2.8客户自来文档的订单管理: A、客户自来文档,不管客户是否提供具体的样稿,业务跟单员要自己先检查一下颜色、 尺寸、P数等直观的参数,确保与客户订单一致,初步合格后方能下单; B、对于客户自来文档,没有提供任何资料的,则业务员或跟单员需提供印前打印的纸 稿(喷墨稿、数码稿、蓝纸稿等)进行签名确认,明确注明样稿的类型; C、对于客户自来文档,客户有提供样稿的,则业务在接单时跟客户沟通,明确样稿的

陶瓷砖生产工艺流程

陶瓷的定义 ?陶瓷的定义: 以粘土为主要原料加上其他天然矿物原 料经过拣选、粉碎、混练、煅烧等工序制 作的各类产品称作陶瓷。分为日用陶瓷、 建筑陶瓷、电瓷。以上陶瓷制品使用的主 要原料是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如粘土、 长石、石英)所以又归属硅酸盐类及制品 范畴。 陶瓷发展史 ?我国是陶瓷生产大国,陶瓷生产有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我国最早烧制的是陶器。由于古代人民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经验,在原料的选择和精制、窑炉的改进及烧成温度的提高,釉的发展和使用有了新的突破,实现陶器到瓷器的转变。陶瓷工业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

世界瓷砖生产量 ?目前世界瓷砖的生产和消费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2008年世界瓷砖产量84.95亿㎡,比07年增长3.5%左右。在世界瓷砖生产总量中,亚洲处于主导地位,生产量亚洲为61.4%,欧洲为21.6%,美洲为13.5%,消费的比例大致为亚洲为58.9%,欧洲为20.1%,美洲为15.7%。我国生产量大概34亿㎡,占世界生产份额达40%左右,西班牙生产量在5亿㎡左右,意大利生产量在5亿左右。 陶瓷行业布局 ?生产基地以佛山为主 ?新的生产基地目前在江西兴起

瓷砖分类瓷砖 陶质砖瓷质砖 地砖 内墙砖 抛光瓷质砖炻质砖外墙砖 渗花砖微粉砖瓷质釉面砖 ?我公司生产的 瓷砖品种繁 多,现以地砖 生产过程为例 对我公司的生 产工艺流程做 个简单的介绍。 瓷砖的分类原则 ?1、吸水率:用水加入砖底看水吸收快慢陶质砖:E>10% 炻质砖:0.5%< E ≤ 10% 瓷质砖:E≤0.5% ?2、透光性: 陶质砖:不透光 炻质砖:透光性差 瓷质砖:透光

钢铁行业生产流程及主要设备介绍

钢铁行业 一.我国钢铁行业简介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钢铁冶炼的国家之一,在公元前6世纪前后,中国就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到春秋战国时期,基本掌握了块炼铁、铸铁和炼钢技术。 进入工业大革命时期以后,随着工业发展需要和电炉炼钢,连铸技术的发展,钢铁冶炼技术大大提高,全球钢铁产钢量大幅度提高。建国后,我国先后从西德和日本引进大量的先进的冶炼设备和工艺,从而改善了国内钢铁冶炼落后的形势,到20009年国内生产粗钢5.65亿吨,连续10年居世界之首。 我国有大小钢铁企业几百家,主要的钢铁企业有:宝钢、首钢、鞍本、武钢、河北钢铁、山东钢铁、沙钢、包钢、攀钢、马钢、太钢等等。 和分类 二. 钢铁的定义 钢铁的定义和分类 钢铁从本质上都是铁和碳的化合物,其中还有微量的磷、硫、硅和锰等元素。生铁、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在于含碳量上,含碳量超过2%的铁,叫生铁;含碳量低于0.05%的铁,叫熟铁;含碳量在0.05%-2%当中的铁,称为钢。 钢铁的分类方式很多,常用分类如下。 (1) 按品质分类:普通钢(P≤0.045%,S≤0.050%);优质钢(P、S均≤0.035%);高级优质钢(P≤0.035%,S≤0.030%)。

(2)按化学成份分类:①碳素钢【低碳钢C≤0.25%)、中碳钢(C≤0.25~0.60%)、高碳钢(C≤0.60%)】②合金钢:【低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5%)、中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5~10%)、高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10%)】。 (3)按成形方法分类:锻钢、 铸钢、 热轧钢、冷拉钢。 (4)按钢的用途分:结构钢、工具钢、特殊钢、专业用钢。 三. 钢铁的冶炼钢铁的冶炼流程流程流程和主要设备和主要设备 一般来说,钢铁的冶炼大致分为四个过程:炼铁、炼钢、热轧、冷轧。 宝钢钢铁产品冶炼工艺流程

全抛釉瓷砖生产工艺简介

全抛釉瓷砖生产工艺简介 全抛釉瓷砖通过抛光仿古砖表面的一种特殊配方釉而形成的一种瓷砖。这种釉料是施于仿古砖面的最后一道釉,当前一般为透明面釉,施了全抛釉的全抛釉瓷砖集抛光砖与仿古砖优点于一体的,釉面如抛光砖般光滑亮洁,同时其釉面花色如仿古砖般图案丰富,色彩厚重或绚丽。其釉料特点是透明不遮盖底下的面釉和各道花釉,抛釉时只抛掉透明釉的薄薄一层,效果更是别具一格。 一、全抛釉瓷砖技术特点 运用多层特殊制造工艺,将全透析釉料下彩技术结合先进印刷工艺,令花纹俯在下层,低碳能源、清洁生产,表面光洁剔透,独有釉料精抛工序,与抛光砖比较可以减少90%的材料损耗,更加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并且取代了稀缺昂贵的高档石材,降低建筑装饰成本,保护自然资源。产品华贵大气,格调高雅,呈现如水晶般的璀璨炫丽,源于石材,更胜过石材。 二、工艺介绍 全抛釉是釉下彩,全抛釉瓷砖属于釉面砖。其坯体工艺类似于一般的釉面地砖,主要不同是它在施完底釉后就印花,再施一层透明的面釉,烧制后把整个面釉抛去一部份,保留一部份面釉层、印花层、底釉,全抛砖的主要目标是代替抛光砖。 1、原料成分: 其化学成份主要以:钾钠长石,方解石,石英,硅灰石,高岭土,氧化铝等组成; 2、原料加工:将上述原料经过研磨、干燥成粉用于成型; 3、成型:使用高吨位全自动压砖机成型; 4、干燥:将成型的砖坯干燥使其强度增加用于下道表面装饰工序; 5、施釉和印花:施釉和印花是仿古砖生产的重要工序,生产中主要工艺控制点基本集中在施釉线上,很多仿古砖产品通过印花技术使表面的花色得到改善,提高其品味。前几年,仿古砖主要通过云彩、磨釉产生花色不重复的效果,其后则趋向于用胶辊印花、干粉印花等手段来实现仿古、仿天然的图案。目前国内生产逐渐采用陶瓷喷墨打印技术。通过这些新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使瓷砖的表面花纹随机变化,花色和品种多样,为取代天然材料的技术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印花后的砖坯最后再上一道用于抛光的特殊透明釉。 6、烧成:烧成是陶瓷生产的心脏,为了使仿古砖的产品吸水率控制在0.5%以下,达到完全玻化的状态,烧成温度已提高到1200℃以上。此外,为了使瓷砖达到特殊的装饰效果,除了一次烧成之外,二次烧、三次烧技术也在仿古砖生产中得到了应用。 7、抛釉:釉面抛光采用弹性全抛工艺,通过抛釉使砖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显得晶莹透亮,釉下石纹纹理清晰自然,与上层透明釉料融合后,犹如一层透明水晶釉膜覆盖,使得整体层次更加立体分明。

内墙砖生产工艺流程图及简述

内墙砖生产工艺流程图及简述 一、内墙砖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二、工艺流程说明 1、原料:各种原料进厂后存入密封好的储料仓库; 2、配料系统:按工艺要求,用铲车装入喂料机料斗,在装料过程产生的粉尘经布料除尘器吸收,吸收料粉用作原料使用; 3、球磨:原料车间根据技术科提供的配方装磨,按规定时间研磨到一

定细度后,化验、放浆、过筛; 4、干燥塔:有煤浆炉提供热源,干燥塔喷浆烘干制粉。煤浆炉、干燥塔工作产生的二氧化硫和粉尘经串联式旋风除尘和布袋除尘器脱硫净化器脱硫后按排放标准达标后排放,除尘料粉直接用作制浆使用;煤气发生炉制气经旋风除尘、电捕焦等工序后,提供给联合车间素烧、釉烧窑,煤气发生炉产生的酚水直接用作水煤浆制造,煤浆炉燃烧产生的炉渣,按区指定地点排往垃圾场;煤气发生炉产生的炉渣,外卖水泥厂做原料; 5、压制成型:料粉经过压机压制,制成生坯。压机在压砖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经布袋除尘器吸收后,料粉用作原料使用,产生的废坯经收集回收用作生产原料; 6、素烧:将压机制成的生坯经窑炉烧制成素坯。产生的残次品经收集回收配与原料使用; 7、施釉:素烧制成的素坯施上底釉、面釉后进入到印花。磨边产生的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 8、印花:将印花釉通过印花机印在釉面。磨边产生的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 9、釉烧:印花后的素坯经窑炉烧制成釉砖。产生的废砖经收集回收配与原料使用; 10、磨边:烧制成的釉砖进行磨边。磨边产生的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磨边产生的废泥经晾晒后用作原料使用; 11、烘干:水磨后砖经烘干窑烘干进入选级; 12、检验包装:经烘干后的砖经检选车间选级、分色、分级,包装成品

比较全的PCB生产工艺流程介绍

PCB生产工艺流程 一.目的: 将大片板料切割成各种要求规格的小块板料。 二.工艺流程: 三、设备及作用: 1.自动开料机:将大料切割开成各种细料。 2.磨圆角机:将板角尘端都磨圆。 3.洗板机:将板机上的粉尘杂质洗干净并风干。 4.焗炉:炉板,提高板料稳定性。 5.字唛机;在板边打字唛作标记。 四、操作规: 1.自动开料机开机前检查设定尺寸,防止开错料。 2.层板开料后要注意加标记分别横直料,切勿混乱。 3.搬运板需戴手套,小心轻放,防止擦花板面。 4.洗板后须留意板面有无水渍,禁止带水渍焗板,防止氧化。 5.焗炉开机前检查温度设定值。 五、安全与环保注意事项: 1.1.开料机开机时,手勿伸进机。 2.2.纸皮等易燃品勿放在焗炉旁,防止火灾。 3.3.焗炉温度设定严禁超规定值。 4.4.从焗炉取板须戴石棉手套,并须等板冷却后才可取板。 5.5.用废的物料严格按MEI001规定的方法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七、切板 1. 设备:手动切板机、铣靶机、CCD打孔机、锣机、磨边机、字唛机、测厚仪; 2. 作用:层压板外形加工,初步成形; 3. 流程: 拆板→点点画线→切大板→铣铜皮→打孔→锣边成形→磨边→  打字唛→测板厚 4. 注意事项: a. a. 切大板切斜边; b. b. 铣铜皮进单元; c. c. CCD打歪孔; d. d. 板面刮花。 入、环保注意事项: 1、1、生产中产生的各种废边料如P片、铜箔由生产部收集回仓; 2、2、层成形的锣板粉、PL机的钻屑、废边框等由生产部收回仓变卖; 3、3、其它各种废弃物如皱纹胶纸、废粘尘纸、废布碎等放入垃圾桶由清洁工收走。废手套、废口罩等由生产部回仓。 4、4、磨钢板拉所产生的废水不能直接排放,要通过废水排放管道排至废水部经其无害处理后方可排出。钻孔 一、一、目的: 在线路板上钻通孔或盲孔,以建立层与层之间的通道。

新生产工艺管理流程图与文字说明

生产工艺管理流程 生产技术部接到产品开发需求后,进行产品开发策划并起草设计开发任务书,经公司领导审批后,业务部门根据产品设计开发任务书准备纸、油墨、印版、烫金等生产材料及生产工艺设备的准备工作,材料、设备准备完成后,安排在印刷车间进行上机打样;打样过程中,由生产技术部组织业务、品质、车间等部门对打样结果进行评审,打样评审通过后,由生产技术部进行送样、签样工作(送中烟技术中心材料部),若签样不合格,需重新进行打样准备;签样完成后,生产技术部根据打样情况形成临时技术标准,品质部形成检验标准,印刷车间根据临时技术标准进生试机生产,生产产品由生产技术部送烟厂进行上机包装测试(若包装测试不通过,生产技术部需重新调整临时技术标准重新试机生产),包装测试通过后,生产技术部根据试机生产时情况形成技术标准。当月生产需求时,生产技术部按生产组织程序进行组织生产,并同时下达技术标准,印刷车间根据生产技术标准,进行工艺首检,确认各项工艺指标正确无误,进行材料及设备的准备工作,各项工作准备完成后按技术标准要求进行工艺控制,生产技术部对整个生产运行过程进行监督,当工艺运行不符合要求时,通知生产技术部进行工艺调整。生产结束后,进入剥盒、选盒工序,经过挑选的烟标合格的按成品入库程序进行入库,不合格的产品按不合格程序进行处理。

产品工艺管理流程图 业务部生产技术部印刷车间品质部输出记录 接到设计 更改需求 段 阶 } 改 更 计 设 { 发 开 吕 产 不通过 不通过 通过 接到设计 开发需求 产品开发策划 打样准备 送样、签样 通过 不通过 形成技术标 准(临时) 审批不通过 上机打样 形成检验标准 设计开发项目组成立 通知 产品开发任务书 段 阶 制 控 艺 工 产 生 送客户包装测试■试生产 ■ 形成技术标准 <接到生 产需求 组织生产 下达工艺标准工艺首检 材料准备设备准备 工艺监督过程质量监督 工艺改进不通过运行判定 成品质量监督 是合格 成品入库 结束 不合格 控制程序 过程检验记录 工艺检查记录表, 匚工艺记录表 工艺运行控制 剥盒、选盒 烟用材料试验评价 报告 印刷作业指导书 生产工作单 换版通知单 生产操作记录表 工艺更改通知单 成品检验记录

钢铁企业工艺流程

钢铁企业工艺流程 钢铁生产的工艺流程大致分为:选矿,烧结,焦化,炼铁,炼钢,连铸,轧钢等过程;辅助系统有:制氧/制氮,循环水系统,烟气除尘及煤气回收等。 原煤 粉状含 铁原料 铁矿原料 物料 流线 能源 流线钢成品 1选矿 1.1工艺介绍 选矿是冶炼前的准备工作,从矿山开采下来矿石以后,首先需要将含铁、铜、铝、锰等金属元素高的矿石甄选出来,为下一步的冶炼活动做准备。 1.2工艺流程 选矿一般分为破碎、磨矿、选别三部分。其中,破碎又分为:粗破、中破和细破;选别依方式不同也可分为:磁选、重选、浮选等。

1.3原料 原矿石。 1.4产物 铁精矿。 1.5设备 矿石破碎设备:颚式破碎机、锤式破碎机。 磨矿工艺设备:球磨机、螺旋分级机。 选别工艺设备:浮选机、磁选机。 2烧结 2.1工艺介绍 为了保证供给高炉的铁矿石中铁含量均匀,并且保证高炉的透气性,需要把选矿工艺产出的铁精矿制成10-25mm的块状原料。 铁矿粉造块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烧结法和球团法。 铁矿粉造块的目的: ◆去除有害杂质,回收有益元素,保护环境; ◆综合利用资源,扩大炼铁用的原料种类; ◆改善矿石的冶金性能,适应高炉冶炼对铁矿石的质量要求。 2.2工艺流程 2.2.1烧结法 烧结是钢铁生产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将铁矿粉、粉(无烟煤)和石灰、高炉炉尘、轧钢皮、钢渣按一定配比混匀。经烧结而成的有足够强度和粒度的烧结矿可作为炼铁的熟料。 烧结矿生产流程:烧结料的准备,配料与混合,烧结和产品处理。

精矿粉石灰石碎焦高炉灰结矿 热烧结矿 电

2.2.2 球团法 球团是把细磨铁精矿粉或其他含铁粉料添加少量添加剂混合后,在加水润湿的条件下,通过造球机滚动成球,再经过干燥焙烧,固结成为具有一定强度和冶金性能的球型含铁原料。 球团矿生产流程:原料准备、配料、混合、造球、干燥和焙烧、冷却、成品和返矿处理 铁精粉精矿粉膨润土 电

瓷砖生产的主要技术标准

产品的主要技术、结构、性能、特点、材料产地和质量水平 一、产品制造流程工艺说明和流程图 (一)瓷片生产工艺流程图(二次烧): 一:原料 釉面砖的质量稳定最主要来自于坯体及原料本身的稳定,所以对原料的选择和使用成为了釉面砖产品生产的第一道门户,也是最重要的环节,釉面砖产品主要原料种类:坭、砂、石、化工料。 二:球磨 球磨工序就是把各种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比,通过球磨机的转动及研磨体的研磨,变成浆状物质的过程。 三:制粉 制粉工序也属于原料加工的辅助工序,通过加热,使球磨工序制备的浆料

变成粉料的过程。 四:压制 通过压机的压制,使制粉工序生产的粉料变釉面光砖半成品的过程。 五:素烧 压制成型后进行第一次素烧,温度1160-1170度,时间55-60分。 六:淋釉 素坯流入淋釉线进行施底釉、防水釉、面釉,釉料分为哑光面釉、有光面釉。 七:印花 采用平网、辊筒及目前行业最先进的喷墨印花技术。 八:烧成 从原料到烧成,共经历了五道大的工序,付诸了生产大部分人员的心血,最终是否有所收获,就取决于烧成工序的烧成结果,釉面砖产品需要很高的温度烧成,釉烧55分,温度1110-1120度。 九:产品分选 为了使不合格的产品不流入仓库和消费者手中,必须对抛光后的产品进行分选。 通过分选,根据花色的异同,把相同花色的产品归为一个色别,并且把不符合内控分选标准的产品挑选出,作为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理,确保用户使用到优质产品。 (二)抛光砖生产工艺流程图(一次烧):

一:原料 抛光砖的花色稳定最主要来自于坯体及原料本身的稳定,所以对原料的选择和使用成为了抛光砖产品生产的第一道门户,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抛光砖产品主要原料种类:坭、砂、石、化工料。 二:球磨 球磨工序就是把各种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比,通过球磨机的转动及研磨体的研磨,变成浆状物质的过程。 三:制粉 制粉工序也属于原料加工的辅助工序,通过加热,使球磨工序制备的浆料变成粉料的过程。 四:压制 通过压机的压制,使制粉工序生产的粉料变成抛光砖半成品的过程。

瓷砖生产工艺流程

瓷砖生产工艺流程 1、原材料的购进即泥砂料进厂 2、验收:原料进厂后由分厂验收人员取样进行检测,合格后过磅放入室外仓均化。均化后的原料才允许生产加工。 3、均化:通过挖机混合原料的各个位置,使原料不同位置的物理、化学性能相近 4、由技术人员下配方单 5、司磅配料:铲车司机根据配方单,通过铲车将各种原料加入电子称,按配方精准测量。 6、投料球磨:通过输送带将泥砂料装入球磨机内,加入水和其他添加剂。根据泥浆细度设定球磨时间。 7、磨出的泥浆下放到浆池进行均匀搅拌 8、通过柱塞泵压力将达到工艺要求的泥浆,压入喷雾塔中将泥浆在高温作用下干燥脱水制成一定颗粒级配的粉料。 9、通过喷雾干燥后的粉料有一定的温度,且水份也不均匀,所以粉料一般需输送入沉腐箱内沉腐24小时平均水分后才能使用。

10、经过沉腐的粉料从沉腐仓输至压机使用,用压砖机压制成型。为确保产品质量,一般情况下,几个料仓物料同时使用,减少粉料水份的波动对生产的影响。 11、压制成型后的生坯含有一定的水份,为了提高生坯的强度,满足输送和后工序的需要,生坯输送到干燥线进行干燥,干燥线分为前温150度、中温180度以及后温区200度,均匀上升温度,出干燥线时保持5%的水分含量。 12、输入釉柜上底釉,深色砖一般不施底釉,而生产比砖胚浅的浅色砖需施底釉。施釉线分为喷釉即用喷枪通过压缩空气使釉浆在压力的作用下喷散成雾状,施到坯体表面;淋釉:将釉浆抽入高位罐,通过釉槽和筛网格的缓冲作用,使釉浆通过光滑的钟罩,均匀如瀑布一样覆盖在坯体的表面。 13、输入釉线上进行印花工艺的完成,印花是按照预先设计的图样,通过转印花网或辊筒,将印花釉透过网孔或辊筒转印到釉坯上;平板印花产品较辊筒印花价格稍低,操作方面简单,但部分产品经常出现粘网现象,辊筒印花操作自动化程度高,仪器操作要求比较高,但是辊筒印花图案细腻,有层次感,图案变化多样,平板印花图案单一,没有变化。

电池和组件生产工艺流程图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工艺流程图 电池片工艺流程说明: (1)清洗、制绒:首先用化学碱(或酸)腐蚀硅片,以去除硅片表面机械损伤层,并进行硅片表面织构化,形成金字塔结构的绒面从而减少光反射。现在常用的硅片的厚度在 180μm 左右。去除硅片表面损伤层是太阳能电池制造的第一道常规工序。 (2)甩干:清洗后的硅片使用离心甩干机进行甩干。 (3)扩散、刻蚀:多数厂家都选用P型硅片来制作太阳能电池,一般用POCl3液态源作为扩散源。扩散设备可用横向石英管或链式扩散炉,进行磷扩散形成P-N结。扩散的最高温度可达到850-900℃。这种方法制出的PN结均匀性好,方块电阻的不均匀性小于10%,少子寿命大于10 微秒。扩散过程遵从如下反应式: 4POCl3+3O2(过量)→ 2P2O5+2Cl2(气)2P2O5+5Si → 5SiO2 + 4P 腐蚀磷硅玻璃和等离子刻蚀边缘电流通路,用化学方法除去扩散生成的副产物。SiO2 与HF生成可溶于水的SiF62-,从而使硅表面的磷硅玻璃(掺P2O5的SiO2)溶解,化学反应为: SiO2 +6HF → H2(SiF6)+2H2O

(4)减反射膜沉积: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型化学气相沉积(PECVD: 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积一层氮化硅减反射膜,不仅可以减少光的反射,而且由于在制备SiNx 减反射膜过程中有大量的氢原子进入,因此也起到了很好的表面钝化和体钝化的效果。这是因为对于具有大量晶界的多晶硅材料而言,晶界的悬挂键被饱和,降低了复合中心的原因。由于表面钝化和体钝化作用明显,就可以降低对制作太阳能电池材料的要求。由于增强了对光的吸收,氢原子对太阳能电池起到很好的表面和体内钝化作用,从而提高了电池的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5)印刷、烧结:为了从电池上获取电流,一般在电池的正、背两面制作电极。正面栅网电极的形式和厚度要求一方面要有高的透过率,另一方面要保证栅网电极有一个尽可能低的接触电阻。背面做成BSF结构,以减小表面电子复合,印刷后要进行高温烧结。 (6)检测分选: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通常要对每个电池片测试,并按电流和功率大小进行分类,也可根据电池效率进行分级。 (7)包装入库:将分选好的电池片一部分可以进行包装,入库,准备外卖;其他的准备进入积一层氮化硅减反射膜,不仅可以减少光的反射,而且由于在制备SiNx 减反射膜过程中有大量的氢原子进入,因此也起到了很好的表面钝化和体钝化的效果。这是因为对于具有大量晶界的多晶硅材料而言,晶界的悬挂键被饱和,降低了复合中心的原因。由于表面钝化和体钝化作用明显,就可以降低对制作太阳能电池材料的要求。由于增强了对光的吸收,氢原子对太阳能电池起到很好的表面和体内钝化作用,从而提高了电池的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 (5)印刷、烧结:为了从电池上获取电流,一般在电池的正、背两面制作电极。正面栅网电极的形式和厚度要求一方面要有高的透过率,另一方面要保证栅网电极有一个尽可能低的接触电阻。背面做成BSF结构,以减小表面电子复合,印刷后要进行高温烧结。 (6)检测分选: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通常要对每个电池片测试,并按电流和功率大小进行分类,也可根据电池效率进行分级。 (7)包装入库:将分选好的电池片一部分可以进行包装,入库,准备外卖;其他的准备进入电池组件生产工序待用。电池组件生产工序待用。

钢铁生产工艺流程图

钢铁生产工艺流程 炼焦生产流程:炼焦作业是将焦煤经混合,破碎后加入炼焦炉内经干馏后产生热焦碳及粗焦炉气之制程。资源来源:台湾中钢公司网站。

烧结生产流程:烧结作业系将粉铁矿,各类助熔剂及细焦炭经由混拌、造粒后,经由布料系统加入烧结机,由点火炉点燃细焦炭,经由抽气风车抽风完成烧结反应,高热之烧结矿经破碎冷却、筛选后,送往高炉作为冶炼铁水之主要原料。资源来源:台湾中钢公司网站。

高炉生产流程:高炉作业是将铁矿石、焦炭及助熔剂由高炉顶部加入炉内,再由炉下部鼓风嘴鼓入高温热风,产生还原气体,还原铁矿石,产生熔融铁水与熔渣之炼铁制程。资源来源:台湾中钢公司网站。 转炉生产流程:炼钢厂先将熔铣送前处理站作脱硫脱磷处理,经转炉吹炼后,再依订单钢种特性及品质需求,送二次精炼处理站(RH真空脱气处理站、Ladle Injection盛桶吹射处理站、VOD真空吹氧脱碳处理站、STN搅拌站等)进行各种处理,调整钢液成份,最后送大钢胚及扁钢胚连续铸造机,浇铸成红热钢胚半成品,经检验、研磨或烧除表面缺陷,或直接送下游轧制成条钢、线材、钢板、钢卷及钢片等成品。资源来源:台湾中钢公司网站。

连铸生产流程:连续铸造作业乃是将钢液转变成钢胚之过程。上游处理完成之钢液,以盛钢桶运送到转台,经由钢液分配器分成数股,分别注入特定形状之铸模内,开始冷却凝固成形,生成外为凝固壳、内为钢液之铸胚,接着铸胚被引拔到弧状铸道中,经二次冷却继续凝固到完全凝固。经矫直后再依订单长度切割成块,方块形即为大钢胚,板状形即为扁钢胚。此半成品视需要经钢胚表面处理后,再送轧钢厂轧延。资源来源:台湾中钢公司网站。

瓷砖生产工艺流程讲义

瓷砖生产工艺流程讲义 PART 1. PART 2. 课程目的:本课程主要是针对新入职员工进行的一个入职培训,期望通过此课程让没接触过陶瓷生产的员工对陶瓷生产的整个流程有一定的认识,对日后的工作有一定的帮助,如国内业务员在和客户沟通时,客户一说他们主要生产什么陶瓷,我们的员工能够在脑海里对客户的产品有一定的认识,可能能用到我们公司哪些相关的产品,对客户提及的工艺相关的能够理解和交流,以提升公司的形象。 PART 3. 介绍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A陶瓷的分类 A-1陶瓷常见的分类 A-2陶瓷墙地砖的分类 B陶瓷生产工艺流程介绍 B-1抛光砖的生产工艺流程 B-2仿古砖的生产工艺流程 B-3瓷片的生产工艺流程 C陶瓷生产工艺流程相关插图 PART 4. 陶瓷的分类 首先来看一下按陶瓷吸水率的不同一般把陶瓷分为:瓷器、炻器、陶器

瓷器:吸水率E<0.5% 炻器:吸水率E介于0.5%和 5.5%之间,其中炻器又有人分为细炻器(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