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老君庙油田注水系统优化简化

玉门老君庙油田注水系统优化简化
玉门老君庙油田注水系统优化简化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油田开发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标准层——岩性特殊、岩层稳定、厚度较薄、分布广泛的岩层。 2、干酪根——油母质,沉积岩中不溶于非氧化型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3、生储盖组合——生油层、储集层、盖层在时间、空间上的组合形式或配置关系。 4、石油——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和少量杂质组成的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液态可燃有机矿产,是成分十分复杂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 5、地温级度——指地球不受大气温度影响的地层温度随深度增加的增长率。表示地球内部温度不均匀分布程度的参数。一般埋深越深处的温度值越高。 6、油气田——是指受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油藏、气藏、油气藏的总和。如果在这个局部构造范围内只有油藏,称为油田;只有气藏,称为气田。 7、地温梯度——指地球不受大气温度影响的地层温度随深度增加的增长率。表示地球内部温度不均匀分布程度的参数。一般埋深越深处的温度值越高。 8、可采储量——在目前工艺和经济条件下,能从储油层中采出的油量。 9、断点组合——把属于同一条断层的各个断点联系起来,全面研究整条断层的特征,这项工作称为断点组合。 10、储集层——凡是可以储集和渗滤流体的岩层,称为储集层。 11、油气藏——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水界面,是油气在地壳中聚集的基本单位。圈闭中只聚集了油,就是油藏,只聚集了气,就是气藏;既有油又有气,则为油气藏。 12、岩性标准层——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为便于项目组进行统一的描述,对勘察区域的岩性进行总体分层、编号以及对颜色、性状、物理力学性质等的描述,形成统一模板,即岩性标准层。13、沉积旋回——指沉积作用和沉积条件按相同的次序不断重复沉积而组成的一个层序地温梯度。

玉门油矿的几个故事

玉门油矿的几个故事 1. 最初的创始者 我囯发现和利用石油、天然气是最早的国家,可上溯到两千一二百年以前。我国人民对石油、天然气的认识、利用、勘探、开发、技术演进等也是与时俱进的。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重视国家富強,发展生产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大力各项基础建设,认识到石油是国之动脉的重要产业。在全国解放后很快就將玉门油矿建设成为最大的综和性产业企业,成为了石油工业的革命揺篮。 玉门地区的油苗露头在两百多年来已为中外地质家所属望。在1892--1894年俄国地质家曾到酒泉、玉门作地质考察1906年清政府聘请比利时技师勘察玉门石油,拟开采油矿,后以距省城太远运销不便而终止。 1921年地质家翁文灏、谢家荣对玉门-带也做过地质调查,1928年张人鉴地质家对赤金堡、白杨河的石油油也进行了调查。他们的论文报告当局未予重视。 1937年,在当时中央地质调查所任职的孙健初参加西北地质矿产试探队,同美国地质家韦勒、工程师萨顿一起,对玉门石油地质进行调查,发现了老君庙干油泉、石油沟的油苗和地层露头。孙健初对对油苗的地质情况做了分析,认为“它是将来煤油之希望”。 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领了我国沿海地区,几乎全要切断我国石油进囗通道。开发国内石油的呼声日高,4月在翁文灏主持下,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決定成立甘肃油矿筹备处,由严爽主持,再次派孙

健初去玉门详查。1938年12月23日严爽、孙健初、靳钖庚及5名工人,用骆驼运器材和人员去玉门。经月余踏勘、观察、对老君庙一带的地质构造作了基本了解。对玉门石油河构造评价中明确的说:“目前可断言,石油即将出现于甘肃之西北部,石油河背斜为-储油构造,俱备良好条件,可望获极佳产量”。应“不惜任何代价钻探石油河构造,开发油田”。报告引起了国民政府经济部长兼资原委员会主任委员、资深地质学家翁文灏的重视,决定派员往玉门开展工作。同时也得到中囯共产党的大力支持。 1939年3月,陕甘宁边区政府为支瑗玉门老君庙油田的勘探和开发,从延长油矿抽调20多名技工人和两部钻机,这些人员和设备抵老君庙后。当年打井四口,第-囗井于3月27日钻开油层,日产油1吨多,4号井干1940年4月22日发生井喷,从而发现了玉门油矿的主力油层。1940年9月国府资源委员会决定开发玉油矿。从此,玉门油矿诞生,成为了我国当时的最大油田,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发的陆相油田之一。 1939年--1948年的十年中,玉门油矿共打井44口,总进尺2.2万米,生产原由45.5万吨,佔旧中国四十四年天然原油产量总和的72.3%,玉门油矿已成当时在国内比较先进的综合性石油企业。 玉门油矿的发现与开发与孙健初密切相关,他是功不可泯没的第一人。解放后玉门油矿在建设职工休闲公园时,在园内中心修建了孙健初纪念碑。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肈腿薇螅芀莄薃螄羀 《油田开发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标准层——岩性特殊、岩层稳定、厚度较薄、分布广泛的岩层。 2、干酪根——油母质,沉积岩中不溶于非氧化型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3、生储盖组合——生油层、储集层、盖层在时间、空间上的组合形式或配置关系。 4、石油——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和少量杂质组成的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液态可燃有机矿产,是成分十分复杂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 5、地温级度——指地球不受大气温度影响的地层温度随深度增加的增长率。表示地球内部温度不均匀分布程度的参数。一般埋深越深处的温度值越高。 6、油气田——是指受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油藏、气藏、油气藏的总和。如果在这个局部构造范围内只有油藏,称为油田;只有气藏,称为气田。 7、地温梯度——指地球不受大气温度影响的地层温度随深度增加的增长率。表示地球内部温度不均匀分布程度的参数。一般埋深越深处的温度值越高。 8、可采储量——在目前工艺和经济条件下,能从储油层中采出的油量。 9、断点组合——把属于同一条断层的各个断点联系起来,全面研究整条断层的特征,这项工作称为断点组合。 10、储集层——凡是可以储集和渗滤流体的岩层,称为储集层。 11、油气藏——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水界面,是油气在地壳中聚集的基本单位。圈闭中只聚集了油,就是油藏,只聚集了气,就是气藏;既有油又有气,则为油气藏。 12、岩性标准层——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为便于项目组进行统一的描述,对勘察区域的岩性进行总体分层、编号以及对颜色、性状、物理力学性质等的描述,形成统一模板,即岩性标准层。xzCK7。 13、沉积旋回——指沉积作用和沉积条件按相同的次序不断重复沉积而组成的一个层序地温梯度。 14、含油气盆地——发生过油气生成作用,并富集为工业油气藏的沉积盆地。沉积盆地是指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地壳表面曾经不断沉降,接受沉积的洼陷区域。LbauT。 15、异常地层压力——地层压力是作用于地层孔隙空间流体上的压力。正常地层压力可由地表至地下任意点地层水的静水压力来表示;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影响,作用于地层孔隙流体的压力很少等于静水压力,通常我们把背离正常地层压力趋势线的底层压力称之为异常地层压力。 16、岩心收获率——岩心长与取心进尺之比的百分数,即岩心收获率=岩心长度/取心长度X100%。

关于玉门油田转型的构想

关于玉门油田转型为国家地下原油储备 基地的战略构想 张双民 摘要:根据玉门油田老、小、穷、困现状和国家对石油资源的战略需求以及国际原油价格变动趋势三个方面,提出将玉门油田由“采油型”转为“注油型”油田,作为国家地下战略原油储备基地。其目标宏大,意义深远。

一、概述 石油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且60%以上的石油依赖进口的国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015年,我国石油消耗总量5.4亿吨,其中进口3.3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61%。增加战略石油储备,平抑国内外石油价格,无论对国家能源战略安全或国民经济发展都十分重要。目前,我国已基本建成8个石油储备基地,总库容2860万立方米,其中7个在地面,只有黄岛储备库在地下,库容300万立方米,总储备量仅可应对正常使用32天左右,相比日本169天、美国155天左右的储备量,差之甚远,以老油田作为地下原油储备库在美国已有先例。因此,作为中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的玉门油田,最早投入工业开发的老君庙油田已经开采了77年,资源“枯竭”,开采难度大,成本高,亏损严重,其中白杨河油田、单北油田、石油沟油田虽投入开发较晚,但已油枯灯灭,达到报废标准。如果将玉门油田转为国家战略原油储备基地,对于国家能源安全,完善“一带一路”战略规划,老企业转型脱困等意义重大,于国于企,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二、玉门油田概况 玉门油田最早于1939年8月投入工业开发,是我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是现代石油工业的发祥地,历史上曾以“三大”、“四出”(大学校、大实验田、大研究所,出产品、出经验、出技术、出人才)为共和国做出过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 玉门油区地处甘肃省玉门市境内以及酒泉市肃州区一隅,位于古

华东《油气田开发地质学》2019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三)

------------------------------------------------------------------------------------------------------------------------------ (多选题)1: 从地质发展的观点看,有利的油气聚集带可以是()。 A: 油源区附近长期继承性的长垣带 B: 盆地内部的斜坡带 C: 与同生断层有关的滚动背斜带 D: 环礁型生物礁带 正确答案: (多选题)2: 下列给出项中,()是油层对比的成果图。 A: 栅状图 B: 岩相图 C: 小层平面图 D: 油砂体连通图 E: 古地质图 正确答案: (多选题)3: 世界各国许多油气田中普遍存在异常地层压力,下列()作用可能形成异常地层压力。 A: 泥页岩压实作用 B: 粘土矿物脱水 C: 有机质生烃 D: 渗析作用 E: 构造作用 正确答案: (多选题)4: 油层划分和对比的主要依据有()等。 A: 岩性特征 B: 储集单元 C: 地球物理特征 D: 沉积旋回 正确答案: (多选题)5: 下列给出条件中,()是容积法计算石油储量的所需参数。 A: 有机质丰度 B: 有效孔隙度 C: 累积产气量 D: 含油面积 正确答案: (多选题)6: 连续生储盖组合是指生油层和储集层在时间上连续沉积,两者直接接触,下列()均属于连续生储盖组合。 A: 不整合型 B: 断层型 C: 指状交叉式 D: 上覆式 正确答案: (多选题)7: 岩性遮挡油藏原来埋深适中,具有一定的压力,后因断裂作用下降,其原始压力仍保存下来形成()。 A: 低压异常

石油史话——玉门油田

玉门朝圣恩泽千秋 ——记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玉门油田 漫步2500米的祁连山上,放眼望去都是戈壁滩——漫山遍野的鹅卵石、随意滚动的沙子,这里没有可耕地;信步城市街头,只见人员稀疏,街道紊乱,破烂的几个招牌迎着风在无力的嘶吼,这是曾经闻名中外的石油工业的摇篮玉门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它已能源耗尽,走向灭亡。 这里的蔬菜、肉类等食品都来自外地,高昂的生活费用和恶劣的自然条件根本不适合建城市。可是它却因为石油红红火火了数十年,而上世纪末,玉门油田产量下降到35万吨,市政府和油田基地开始相继搬离,人员从十万锐减到六万。过去的旺铺如今门庭冷落,过去非常值钱的固定资产,忽然就变成一堆废物。高楼大厦、平民住宅都在贬值,贬到玉门人戏言:“啥都不值钱了,连人也贬值了。”几十年的风光眼见变成了荒凉,人心喟然。站在玉门的这片油土地,不仅感怀追忆。 与天斗与地斗的“玉门精神” 新中国的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位于河西走廊祁连山北麓,东连万里长城的西端雄关——嘉峪关和历史名城酒泉,西敦煌、新疆等地,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20世纪,石油引发了一系列的国际争端,美英等国对伊拉克的第二次海湾战争,美国对利比亚的侵略,他们无一例外的是对石油的渴望。然而早在20世纪初的日本人就已注意到了这一点。 日本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的时候,也进行了大规模的能源勘探。据曾任满铁地质调查所参事的日本地质专家新带国太郎的回忆,1929年春天,新带国太郎和另一名日本人,同十名俄罗斯人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带着20匹骡马,沿东清铁路到牡丹江上游的森林地带开始寻找石油,结果无功而返。第二年4月,在俄裔美国人托里斯基的指点下他又带人前往满洲里的扎赉诺尔煤矿,在采集到的石油样品中检测出含有石油类的沥青。于是日本在满铁投入了很大的经费,计划在北满探索石油资源。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者在资源调查上就更加肆无忌惮,扎赉诺尔一带始终是最受重视的地区之一。他们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据说使用了钻探深度超过1200米的钻机、重力探矿、地震计探矿等先进的设备和方法,但最终也未能找到真正的油田。最后日本人愤愤的接受了美国美孚石油公司所叫嚣的“中国贫油”,把中国的石油判了死刑。

油田注水系统监测优化

石油石化节能https://www.360docs.net/doc/612064040.html, 修丽群:油田注水系统监测优化第7卷第11期 1现状 为保证地层压力,许多油田均采用注水开发的 方式进行开采。在非均质多油层砂岩油田的开发及采收率的提高的过程中,注水开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2]。近年来,注水工艺的高速发展有效解决了油藏的层间、层内和平面之间的矛盾,提高了注水的波及系数,有效延长了油田开采寿命,保障了油田的高产稳产。 受国际油价影响,油田的规模不断扩大、注水井的数量不断增加、作业施工频繁,部分水驱井变为聚驱、三元复合驱注入井[3-7],使得在泵站总供水充足的情况下,部分注水井实际压力和注水量产生较大缺口,而一些注水井的实际注水量超出需求量。又由于整体系统是相互关联的,常出现多个泵站影响一口井的情况,注水不足的井很难找到直接影响它的泵站就行调整,通常需高价购买清水进行补充,增加开采成本。并且从生产实际来看,多个泵站为一条注水干线注水、同一泵站为多条注水干线注水,这种跨区块的、多对多的注采模式使得对某一区块的压力分析和水量监测成为难点。针对这些问题,对注水系统的压力及水量监控机制提出了优化方案,可明确分析出导致某一区块注水量变化 的直接和间接因素,指导优化开泵方案,为油田降本增效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和理论指导。 2典型的多区块注水系统流程 目前国内油田常见的注水单元,采出水经处理 站净化引入储罐,由多个注水泵共同注入到注水干线上,采用“集中注水,单井或多井配水”流程,注水站采用高压离心注水泵增压方式集中供高压水,由许多注水单元构成注水系统管网(图1) 。 图1注水站注水流程 按照层系和砂岩特点,通常将油田系统按区块划分,不同区块有多条注水干线,由多个注水站进行注水。 截止2014年底,大庆油田某注水系统建成4类水质的注水站21座、注水泵83台,注水能力39.84×104m 3/d,系统运行负荷率63.1%。共有注水(入)井3959口,其中水驱注水井(基础、一次、 油田注水系统监测优化 修丽群(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 摘要:目前国内外许多油田为提高采出率,保证地层压力,均采油注水驱替的方式补充地层能量进行开采。但是开发多年后,管网的维护和改造使注水井的配注量发生了改变,使得在管网系统供水能力富裕的情况下,注水量与需水量不相匹配。而在注水系统中的不同注水站之间相互影响,当一个区域出现注水不足或过剩的情况,很难找出影响它的直接因素,因而造成资源的浪费。为解决上述问题,以国内某油田某区块为研究对象,对注水系统的压力及水量进行监控,明确压力异常原因后,指导开泵方案,降低日耗电量近1×104kWh,约6.5万元,为油田降本增效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和理论指导。 关键词:注水系统;压力检测;区块;节能优化DOI :10.3969/j.issn.2095-1493.2017.11.012 作者简介:修丽群,2016年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从事计量间及油水井管理工作,E-mail:996577741@https://www.360docs.net/doc/612064040.html,,地址: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三矿302队,163000。 34

关于玉门油田公司“2.12”硫化氢中毒

关于玉门油田公司“2.12”硫化氢中毒 事故的通报 各企事业单位: 2010年2月12日,玉门油田公司炼油化工总厂聚丙烯装置操作人员在处理液态烃脱硫装置抽提塔富液出口开关法兰面泄漏过程中,发生一起硫化氢中毒亡人事故。现就有关情况通报如下:2月12日15时31分,玉门油田公司炼油化工总厂聚丙烯装置液态烃脱硫抽提塔第一层平台处富液出口开关法兰泄漏,现场用蒸汽进行戒备、掩护,对现场和周边公路进行封闭,并采取紧急停泵,切断进料,并向低压瓦斯管网泄压等措施,加强对周边环境气体监测。15时45分,当班运行工程师办理了《设备维修作业票》和《作业项目危害识别表》,准备更换法兰密封垫片。同时,抽提塔继续泄压。20时10分,现场员工对抽提塔顶、塔底压力和

液面进行检查,现场显示结果全部为零。20时30分,现场人员携带硫化氢监测报警仪器,在没有佩戴空气呼吸器的情况下开始作业。21时26分,在取出旧垫片、换上新垫片进行螺栓紧固过程中,法兰东侧部位突然喷出含硫化氢液态物料,3名操作人员躲避不及,当即晕倒。现场人员在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施救,最终导致2人死亡、5人住院观察,其中4人已经出院,1人继续住院治疗。 这是一起严重违章作业导致人员伤亡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该起事故暴露出的主要问题:一是违反作业票规定,没有佩戴防毒面具作业;二是在没有佩戴个人防护器具的情况在,盲目施救;三是现场监督不落实。同时也反映出是玉门油田公司安全管理存在严重问题,一些领导干部安全责任不落实,工作失职,不作为,尤其是对集团公司年初安全环保视频工作会议精神贯彻不力,在生产作业过程、施工组织和工作流程上存在薄弱环节。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员工基本安全技能不强,没有认真落实生产和作业前开展工艺安全分析的要求,现场“三违”行为严重,“严格不起来,落实不下去”,规章制度执行无力。特别是,在事故发生之后没有按照规定向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时报告,并被通报批评,给集团公司造成了负面影响。 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事故管理,强化安全责任

油田注水系统能耗损失原因分析与对策_张鹏

管理·实践/Management& Practice 注水是油田开发后期维持地层压力、提高原油 采收率的重要举措。目前吐哈油田大部分油井都是 采用注水开发方式,以提高油藏的采收率,保证油 田的高产稳产;同时,油田注水系统也消耗着大量 的电能,油田注水耗电约占油田生产总电量的40% 左右,因此,搞好油田注水节能工作意义重大。截 至今年4月底的统计数据显示,油田公司共有注水 井1053口,开井625口,平均单井日注水量34 m3,年累计注水量约709.1×104m3。面对如此严峻 的油气生产形势,油田公司今年在精细注水、注好 水、有效注水方面做足了文章,但是摸清油田注水 系统效率及各个环节的能耗损失是关键,对降低能 耗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对油田公司部分注水系统 进行了测试分析与评价,为油田公司科学注水、精 细注水和节能降耗提供技术保障。 1注水系统的构成 注水系统是由注水站、注水管网、配水间和单 井等组成的网状系统。水源水经过水泵提升后,液 体出泵压力升高,液体由泵出口进入汇管到出站 口,经注水干线、支干线到配水间(或阀组)及井 口阀组后输送到注水井口,注入井底。整个注水过 程就是一个能量不断消耗的过程,从总的供入能量 中扣除系统的各种损失后,就是系统的有效能量, 该有效能量与系统输入能量之比,称为注水系统的 系统效率。注水系统各种设备会对液体传输造成能 量损失,液体从站出口开始,传输到注水单井控制 阀前会产生压力和流量的下降,造成液体能量损 失,损失的液体能量与系统输入能量之比称作注水 管线损失率。注水站内泵出口到站出口之间会产生 站内阀组能量损失,注水单井控制阀也会产生单井 阀组能量损失,两种能量损失之和叫注水阀组能量 损失,注水阀组能量损失与系统输入能量之比称作 注水阀组损失率。注水管线损失率加上注水阀组损 失率称作注水管网损失率。 2注水系统现状 此次分析评价了五个采油厂的22个注水站、 26个注水系统、61台注水泵机组、745口注水单 井,分别是鲁克沁采油厂、三塘湖采油厂、吐鲁番 采油厂、鄯善采油厂、温米采油厂。应用标准S Y/ T6275—2007《油田生产系统节能监测规范》和S Y/ T5264—2006《油田生产系统能耗测试和计算方 法》测试分析得出:平均功率因数0.86,平均泵机 组效率79.12%,注水泵总流量918.85m3;注水站 平均效率66.89%,平均注水阀组损失14.59%,平 均注水管线损失3.20%,平均注水管网损失 17.79%,平均注水系统效率51.74%,单井总注水 量881.06m3/h,平均注水单耗9.49kWh/m3。测试功 率因数合格率67%,泵机组效率合格率90%,综合 合格率65%;可视为“节能监测节能运行设备”的油田注水系统能耗损失原因分析与对策 张鹏(吐哈油田公司技术监测中心节能监测站) 摘要随着吐哈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尤其是近几年油田原油产量的逐年递减,注水量逐年增加和注水系统工艺流程的不断调整,现有的注水系统发生了很大变化。吐哈油田大部分油 井都是采用注水开发方式,以提高油藏的采收率,保证油田的高产稳产;同时,油田注水系统 也消耗着大量的电能,油田注水耗电约占油田生产总电量的40%左右。通过新标准、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对公司所属部分注水系统能耗损失进行了测试分析与评价,找出能耗损失具体 原因,提出对应的治理措施,努力降低能耗,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注水系统能耗分析对策 DOI:10.3969/j.issn.2095-1493.2013.006.024 作者简介:张鹏,2008年毕业于重庆科技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 业),从事节能监测与评价工作,E-m a il:pm398740692@qq.co m,地 址:新疆鄯善火车站镇吐哈油田公司技术监测中心,838202。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烃源岩 2、盖层 3、岩性标准层 4、沉积旋回 5、地温梯度 6、含油气盆地 7、圈闭 8、石油 9、油气田10、孔隙结构11、可采储量12、井位校正 13、压力系数14、滚动勘探开发 二、填空题 1、石油主要由等五种化学元素组成,通常石油中烷烃含量、溶解气量、温度,则石油的粘度低。 2、形成断层圈闭的基本条件是断层应具有,并且该断层必须位于储集层的方向。 3、油气田地质剖面图是沿某一方向切开的垂直断面图,它可以反映地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质特征; 4、压力降落法是利用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个参数所构成的压降图来确定气藏储量的方法。因此,利用压力降落法确定的天然气储量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常规油气田勘探的程序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阶段。 6、油气有机成因论认为,生成油气的原始沉积有机质随埋深的增加、古地温的升高进一步转化成大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当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时,大量生成液态烃。 7、储集层之所以能够储集和产出油气,其原因在于具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个基本特性。 8、石油的非烃类化合物组成分为、、等三类。 9、地层超覆油气藏的分布位置在不整合面,裂缝性油气藏的油气储集空间和渗滤通道主要 为。 10、依据沉积旋回——岩性厚度对比法进行油层对比时,先利用_______________、其次利用_____________ 后,利用_______________,最后连接对比线,完成对比剖面图。 11、在地层倾角测井矢量图上可以解释、、、 _________________等四种模式,它们可以反映地下沉积和构造地质信息。 12、依在陆相湖盆的坳陷内,油气成藏应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方面的基本地质条件。 13、岩性遮挡油藏原来埋藏较深,具有一定的压力,后因断裂作用上升,其原始压力仍保存下来形 成。若已知辛3井钻遇L油层顶面的标高为-1750m,钻遇断点的标高为-1702m,那么该井钻遇了断层盘的L油层。

注水系统优化运行方案研究

Journal of Oil and Gas Technology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8, 40(6), 100-104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612064040.html,/journal/jogt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612064040.html,/10.12677/jogt.2018.406127 Study on Optimized Operation Scheme of Water Injection System Jiajun Xu1, Dongxu He1, Yuanfa Zhang1, Xinchang Yu2, Tao Ding3, Shouqin Li3 1Shengli Oil Production Plant, Shengli Oilfield Company, SINOPEC, Dongying Shandong 2Colleg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Huadong), Dongying Shandong 3Dongxin Oil Production Plant, Shengli Oilfield Company, SINOPEC, Dongying Shandong Received: Sep. 30th, 2018; accepted: Oct. 28th, 2018; published: Dec. 15th, 2018 Abstract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pressure loss and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water in-jection system in the oil production plant, by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 hydraulic prin-ciple, according to the topologic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ilfield water injection system,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injection pump combination optimization and the simulation mod-el of the oilfield water injection system were established, and the graphic methods of parallel op-eration of water injection pump were proposed. Based on the technical principle of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for oilfield water injection system, the water injection system management and op-timization platform is established, the optimal scheme of pump station operation is found through optimization model, and the purpose of energy saving and consumption reduction in water injec-tion system is achieved. Keywords Water Injection System, Mathematical Model, Simulation Model, Optimized Management Platform, Optimized Operation Plan

油田开发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

《油田开发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油气田:指受构造或地层因素控制的,同一产油面积上的油气藏总和。 2.干酪根:沉积岩中分散的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的沉积有机质。 3.异常地层压力:通常我们把偏离静水柱压力的地层空隙流体压力称为异常地层压力。 4.油气初次运移:石油和天然气自生油层向储集层的运移,称为油气初次运移. 5.油层有效厚度:指储集层中具有工业产油能力的那部分厚度。 6.石油: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和少量杂质组成的存在于地下岩石空隙中的液态可燃有机矿 产,是成分十分复杂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 7.断点组合:把单井的断点联系起来研究整条断层特征的工作称为断点组合。 8.储集单元:一个储集层为一个储集单元。 9.空隙结构:指岩石当中空隙与连通它的喉道所组成的复杂的孔喉网络的形状,大小,孔 喉配置关系及分布状况。 10.压力梯度:指每增加单位高度所增加的压力。 11.地温级度:地温每增高一度时深度的增加值。 12.可采储量: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采出来的石油储量。 13.天然气:指在地下岩层中存在的,以烃类为主的气体。 14.圈闭:指储集层中能够阻止油气运移,并使油气聚集的一种场所。 15.探明储量:是在油气田钻探阶段完成或基本完成后计算的储量,并在现代技术和经济条 件下可提供开采并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可靠储量。 16.油气聚集带:指受背斜带等同一个二级构造单元控制的,具有相似地质构造特征和油气 聚集条件的一系列油气田的总和。 17.生油岩:凡能生成并提供具有工业价值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岩石,称为生油岩。 18.储集层:由储集岩构成的地层称为储集层。 19.空隙结构:指岩石当中空隙与连通它的喉道所组成的复杂的孔喉网络的形状,大小,孔 喉配置关系及分布状况。 20.标准层:作为划分和对比层位用的特征明显而稳定的地层。 21.地质储量:地下油层中石油的实际储量。 22.折算压力:折算压头产生的压力。 23.油气藏:是地壳中油气聚集的最基本单位,是油气在单一圈闭内,具有独立压力系统和 统一的油水界面的基本聚集。 24.岩屑迟到时:指岩屑从井底返至井口的时间。 二,填空题 1.石油主要是由碳,氢,氧,硫,氮等五种化学元素组成,通常石油中烷烃含量高,溶 解气量多,温度高,则石油的粘度低。 2.油气田地质剖面图是沿某一方向切开的垂直断面图,它可以反映地下油气田的构造情 况,地层的接触关系,岩性和厚度的变化,油气水纵横分布情况。等地质特征。 3.我国常规油气田勘探的程序分区域勘探,圈闭勘探,油气田评价勘探三大阶段。 4.储集层之所以能够储集和产出油气,其原因在于具备空隙性和渗透性两个基本的特征。 5.圈闭指储集层中能够阻止油气运移,并使油气聚集的一种场所。通常是由储集层,盖 层,遮挡物三部分组成。

玉门油田公司炼油化工总厂中毒事故

玉门油田公司炼油化工总厂中毒事故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2010年2月12日21时26分,玉门油田公司炼油化工总厂液态烃脱硫装置发生一起硫化氢中毒事故。事故造成2人死亡、5人留院观察治疗。 一、事故经过 2010年2月12日15时31分,玉门油田公司炼油化工总厂安全科值班干部谈某发现液态烃脱硫装置液态烃脱硫抽提塔C-7102富液出口阀门上法兰面泄漏,打电话向厂调度汇报。装置人员立即关闭进出口阀门切断物料,采用蒸汽对泄漏物料进行掩护,现场消防水戒备。 16时2分,装置主任李某安排操作人员向低压瓦斯管网泄压和高点放空泄压,并由化验室人员进行现场气体检测。 19时40分,李某安排装置人员继续监护泄压,观察法兰已不泄漏。作业人员未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现场开始拆卸法兰更换垫片,当更换新垫片以后进行螺栓紧固时,突然发生泄漏,作业人白某、王某、李某、高某从作业平台通过直梯紧急撤离时,李某、高某晕倒,现场其他人员迅

速上平台抢救,并将现场中毒人员送至医院抢救。李某和高某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他5人留院观察治疗。 二、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作业人员对H2S的危害认识不足,在没有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违章冒险作业。 2.间接原因 (1)装置主任李某在组织应急处置过程中思想上麻痹大意,心存侥幸,未制止作业人员的冒险作业行为,管理严重失职。 (2)现场作业人员在处置泄漏时误认为已不泄漏,可能由于泄漏点冻凝(气温零下19℃),在紧固螺栓过程中突然泄漏,发生事故。

(3)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对动态安全风险辨识不够。 (4)企业对员工的安全教育落实不够,生产作业过程中仍然存在员工严重违章作业现象。 三、防范措施 1.各单位必须严格落实集团公司安全环保视频会议的各项要求,到三月底,生产方案不作大的调整、施工进度不作大的变动,新建项目不组织开工,更不能随意更改作业方案和作业规程,特殊情况要升级管理,关键要害部位要严密监控。存在重大隐患、威胁安全生产运行的装置、设施必须停下来。重要施工、关键作业领导必须靠前指挥,属地领导必须亲自组织,岗位员工必须规范操作,监管人员必须巡回检查。 2.现场可干可不干的施工作业放在节后统一处置,必须实施的作业,按照要求严格升级管理,履行审批程序,明确监护人员,并全程监护,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确保作业安全。

油田开发地质人员应具备的知识

油田开发地质人员应具备的知识 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开发采油地质工作者,我想从以下一些方面给大家提出参考: 1、懂得勘探的过程和勘探成果的计算 (1)、了解二维、三维地震,能识别三维地震剖面; (2)、知道勘探体积和储量的计算方法和参数的计算方法,及参数的录取方法,储量丰度和采出系数; (3)勘探过程中,钻井的作用是什么;探井,详探井,各有什么用途,要什么资料;(4)、探井,详探井试油的目的(落实产能,求下限,落实钻探成果,求K值,原始压力,高压,物性,地下流体性质) (5)钻井和作业(井下作业)压井液比重的确定方法,压井液对油层的伤害表现及预防(6)钻井取心种类和目的(开发后期取心直观,注水井水侵程度),井壁取心(观察油气层开发,加深电阻环认识),定向取心,分油基泥浆和取心。直观油气显示,分析Φ,k,ρ和薄片坚定——岩性成分,胶结物含量,类别,胶结类型,油层的敏感性试验——为下步措施提供依据。 (7)裸眼测井和完井电测内容。和多种组合测井图的曲线结合及各条曲线的主要用途(地球物理测井)(开发测井),裸眼测井主要为组合测井——解释油气层(电阻,感应,井径,自然电位,声波时差,侧向)。下完井油层套管的叫完井电测——声幅,固井。掌握油层解释标准,解释图版,特别是油水层。 (8)射孔。泥浆压井射孔,清水射孔,半压井射孔,复压井射孔。视地层压力,油层K,Φ而确定射孔方式,否则回伤害油层,影响产能——出油——二次污染——往往产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孔密的大小——油层完善细说,对产量也影响 (9)、完井方法:总有来说有裸眼,筛管完井,固井射孔完井。不同的油层,使用不用的完井方法。碳酸盐地层裸眼,地层坚硬,不易坍塌。筛管——地层疏松,稠油。 (10)改造油层的措施。Kh/μ,一切措施都是为了提高Kh/μ,包括三次采油,三次采油——热采,注气,注聚合物,注细菌。热采——火烧,注蒸汽;注气——二氧化碳,蒸汽,氟气,天然气。三次采油均为降低μ,增加流体流动性。 1)、酸化。溶解油层中的胶结物,使其增大Φ和K。有盐酸和土酸之分,盐酸溶解C,土酸溶解二氧化硅。但岩石中绿泥石和亲水油层则不宜酸化。 探井试油过程中,采用酸化措施时,是油砂做薄片坚定,找出胶结物类型和含量,再进行粉末溶解试验,找出浓度和反映时间。 注意的是,酸化效果好坏不单单取决于酸的用量、浓度、排残酸的程度也十分重要,否则再次堵塞孔隙,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是酸液不能有未溶物进入地层。 2)压裂。在高压外力的作用,把固体颗粒物挤入压开的裂缝中的过程。酸化只能处理近井地带,而压裂可深入几百米。酸化一般只是径向范围,而压裂增产的理论则是把流体由径向流变成线性流,所以效果要大的多。 影响压裂效果的主要因素:加砂量,排砂量,压裂液的粘度,施工中注意连续性。 图1为未压裂地层流体的流动状态,图2为压裂后地层流体流动状态,从图2可以直观的看出,有效裂缝越长效果越好,加砂量越大,效果一般也好。加砂排量大,使砂子进入更深,排量小,会形成短而粗的裂缝,同时造成施工困难和井筒出砂(沉降速度大于流速)。压裂液的粘度十分重要,粘度的,携砂能力弱,造成的有效裂缝短而粗。 压裂方式可适用探井,生产井,我们了解以上技术后,就可以制定较为符合的方案。 3)排砂,是提高完善程度的方法之一。 4)挤柴油,溶解近井地带的有机堵塞物,如:蜡,沥青。

老君庙油田地质复杂区整体调整对策

老君庙油田地质复杂区整体调整对策 杨堪阳,曹志强,吕剑峰,蒋映辉,赵大庆 (玉门油田老君庙油田作业区开发技术科,甘肃玉门735200) 摘 要:1991年,老君庙西河坝M 层油井大面积套坏、水淹,储量严重失控。由于复杂的地质因素和油水分布关系,长期以来没有一套有效的开发方案。2003年12月,老君庙油田作业区提出/二次开发、规模调整0的开发理念,并把西河坝M 层作为先导试验区,对区域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细致研究。部署新钻井13口,利用大位移定向井技术挖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下一步老君庙油田实施规模调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地质复杂区;剩余油;二次开发;规模调整;大位移定向井技术 中图分类号:TE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716(2008)09)0058)031 区域地质概况及开发历程 西河坝区M 油藏位于老君庙背斜中西部,面积约为0.78km 2。油层为钙质胶结,有效厚度较大,平均为32.1m;含油饱和度55%~57%,平均空气渗透率为24.2@10-3L m 2,裂缝较为发育,方向为北偏东10b 。储层的物性及含油性处在M 油藏较好的区域。西河坝区M 层于1956年投入开发,1960年开始注水开发,随着油水井开井数的增加,井网的不断完善,注水能量的补充,产量逐渐上升, 1972年产量达到最高峰1.95@104t 。此后,由于976、F153、F151等井注入水上串,943井套坏注入水无法进入目的层,水驱效率下降,产量逐渐递减,1989~1991年油田大面积套坏、水淹,致使产量急剧下降;由于西河坝复杂的地质因素和油水分布关系,大修井、新钻井屡次失败,开发形势持续恶化,1994~1995年降到历史最低。1995年开始采用定向井技术进行挖潜,产量逐渐回升,2005年产 量达到1.89@104 t,接近于历史最 高。 图1 西河坝区M 层开发曲线 2 存在问题 (1)区域油水井套坏严重,储量失控。由于95%以上的油井在L 层、BC 层套坏、水淹,M 层储量未得到有效开发。 (2)油水分布复杂,剩余油研究滞后,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开发方案。 西河坝区M 层的潜力是许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认可的,但对剩余油的分布规律的认识较模糊,新钻井D177井、B188井、E158井、G148井连续出水,调整方案一度陷入困境。 (3)区域L3高压(部分井组L2、3均高压),BC 层缩径严重,新钻直井成功率低;大修、侧钻井无一成功, 58 西部探矿工程 2008年第9期

油气田开发地质的基本工作程序

前言石油开发地质学以正确描述油气藏开发地质特征为主要任务,是正确管理油气藏的基础,已成为与石油勘探并列的、石油地质学的两大分支学科之一。石油开发地质学的研究有特定的任务和目的,尽管技术手段可以不断更新,从方法论的角度,有其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和原则.把握这些原则,是搞好开发地质工作必不可少的前提。 开发地质的核心任务是油藏描述,油藏描述的最终成果是建立-个三维的、定量的油藏地质模型。 正如前述,完成这一工作要应用多种技术采集的资料,进行构造的、储层非均质性的及流体的等多方面的研究。但是不论进行油藏整体研究或某一具体问题的研究,不论应用何种技术方法,开发地质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必须遵循一个基本的工作程序,即“三步工作程序”。具体地说是: 第一步建立井孔柱状剖面(一维) 第二步建立分层井间等时对比关系(二维) 第三步建立油藏属性空间分布(三维) 用建立油藏地质模型的流行术语来说,相应的就是分步建立井模型、层模型和参数模型。 建立井孔一维柱状剖面是开发地质工作认识油藏最基础的第一步工作,前面已有论述,所追求的目标是把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所取得的各种资料信息,转换成内容全面、精度高的各种开发地质属性。以下9项参数是每个井孔一维柱状剖面必须具备的最低限度的参数。 划分:渗透层、有效层和隔层; 判别:产(含)油层,产(含)气层和产水层; 给出:渗透率、孔隙度和流体饱和度值。 当然,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建立岩石相剖面以及相应地导出一些岩石结构参数(有时甚至是孔隙结构参数),一般都已成为常规手段。 开发地质工作程序的第二步是建立分层井间等时对比关系。这有两个要求: 第一,等时对比。即通过对比,把各个井中同时沉积的地层单元逐级地分别连接起来,形成若干个二维展布的时间地层单元。这是由点到面的过程,也是由一维井孔柱状剖面向建立三维油藏地质体过渡最关键的一步。 第二,精细对比。井间对比单元的精细程度,直接决定了储层描述的精细程度。油藏描述的现象,从一套含油层系一直要逐级解剖到流体流动单元。一套含油层系往往已经属于“期(阶)”一级或更小的地质时代单位,而一个流动单元的规模上限,则小到一个上、下由不渗透泥质岩分隔的砂体(就碎屑岩而言〉。由于砂体内部还存在着复杂的建筑结构单元,经常发现一个砂体内部还应该划分成一些更小规模的流动单元。因此,开发地质工作井间等时对比的“分层”单元至少要细到每个单砂层。只有把井间每个单砂层的等时对比关系建立起来,才有可能建立以砂体为单元的储层空间分布格架。这就是我国开发地质工作者几十年来一直为之不懈奋斗的“小层对比”研究。对于陆相碎屑岩沉积,井间时间地层单元对比要达到这么高的分辨率,传统的地层学方法都几乎不可能。60年代初,大庆油田提出“旋回对比,分级控制”的小层对比方法,利用沉积旋回成功地解决了湖相沉积碎屑岩储层的分单砂层等时对比问题.应该说是一个重大创举。然而,对于大段(逾百米)连续的河流和冲积环境沉积的单砂层对比,至今还有一些难点有待解决。近年来层序

崛起的玉门新市区

崛起的玉门新市区 玉门市是我国古代西北丝绸之路地上的一个重镇,当时为何称之为玉门,当前有诸多看法。据史料记载,东晋阚駰《十三州志》载:“玉门县置长三百里,石门周匝山间,裁经二十里,众泉流入延兴(古地名,今嘉峪关以西至玉门市清泉乡一带,西汉设天县,东汉设延寿县,北周设延兴县,--笔者注)。汉罢玉门关屯,徙其人于此,故曰玉门县。” “中国长城网?玉门关”载:“玉门关”是西汉通往西域的交通门户之一,亦是汉长城最重要的关隘。“丝绸之路”的南路和北路皆必经此关。……相传西域和田等地进贡的美玉皆由塔里木盆地取道此关,玉门关因此而得名。” 据《汉书》《后汉书》记载,公元前121年汉武帝选派霍去病率骑兵万余长驱直入河西,大败五个匈奴王国,设置武威、酒泉两郡,亦置玉门县,为酒泉郡辖县之一,玉门之名已产生。公元前111年析置敦煌郡,公元前109年,也就是玉门置县12年后筑玉门关,设兵把守,置都尉统领。汉罢关屯更是西汉末年的事,由此可以肯定地说,先有玉门县,后有玉门关。先置县有名的玉门,因后建关后起名的玉门关百年后罢关屯,徙其人于此而得名。 玉门因境内玉石山上石门周匝山间而名。阚駰《十三州志》“玉门县置长三百里,石门周匝山间,裁经二十里,众泉流入延兴”的地理环境描述是符合实际的。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载:“延寿县在酒泉郡西,金山在其东,至玉石障是也,汉遮虏障也。”清代俞浩《西

域考古录》载:“酒泉西六十里有嘉峪山,因产名玉叫玉石山。”据考证,“玉石山”名称由来久远,“嘉峪山”是明太祖朱元璋以后的称谓。玉石山产蛇纹岩,色黛绿,纹理天然生动,质地润泽细腻,即为古代玉料。可见,由“玉石山”“石门”而变称玉门,顺理成章且寓意深刻。 玉门关因驻守玉门石关峡的军队移屯此关而得名。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大败河西匈奴五个王国,汉置武威、酒泉两郡,酒泉郡下辖九县中没有敦煌、瓜州任何一地,汉军可能尚未达距酒泉八百余里的敦煌,为巩固战果,就近在酒泉以西六十里,地势险要、地处玉门县的玉石山石关峡设关驻军把守。直至十年后的公元前111年析置敦煌郡,下辖六县,基本包括今敦煌、瓜州、肃北、阿克塞全部和新疆哈密、青海柴达木的一部分。12年后的公元前109年筑玉门关,玉门石关峡不再设关,关隘西移、军队西移是正常之事,驻守玉门石关峡的军队移屯此关而得关名也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历史上玉门由于是丝路重镇,边关要地,因此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建国后,玉门更是因为丰富的石油资源而在共和国的工业发展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玉门市是甘肃省最早设市的工业城市之一,全市辖4镇9乡,总面积1.3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0万。境内有玉门油田分公司、核工业四零四厂、八零三电厂、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局、饮马农场、黄花农场等中央、省属大型企业、事业单位10余家。 2003年4月开始,市政府住址向玉门镇搬迁。玉门镇是原玉门县城,历代所建玉门县城,几建几毁。请康熙57年(公元1718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