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绕组的基本参数及其通用名词术语

合集下载

电机一些术语的解释

电机一些术语的解释

电机一些术语的解释1. 概念电流密度是指电机绕组单位截面积下所通过的电流大小,计算公式如下:式中,——相电流有效值(A);——并联支路数;——并绕根数;——单根导线直径(mm)电负荷是指电机每相绕组的安培导体数,表征通入电机一相绕组中的总电载荷。

计算公式如下:式中,——电机槽数;——单齿绕组匝数;——电机相数;——并联支路数;——相电流有效值(A)。

线负荷是指沿电枢圆周单位长度上的安培导体数,线负荷是电机重要的技术、经济参数,其值大小决定了定子内圆单位表面积所产生的绕组铜损大小,直接影响温升和效率高低。

计算公式如下:式中,——每相串联匝数;——相电流有效值(A);——电枢直径(mm)。

热负荷是指电枢单位表面的铜耗,是衡量电机发热情况的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如下:式中,——铜的电阻率;——铜损。

2. 意义电流密度的选择对电机的性能及成本影响极大,要全面考虑电机的具体情况:效率、工况、制造成本、使用寿命、散热条件、绝缘等级、导线材料等等。

选用较大的电流密度,导体截面减小,可节省材料、降低成本,但同时导致了损耗增大、效率降低,同时电机的温升增高,寿命和可靠性都降低。

电负荷考量电机每相绕组总的安培导体数,对于相同电枢直径的电机,电负荷和线负荷具有相同的物理意义。

线负荷选取较大的值,在输出相同转矩的情况下,电机的尺寸和重量都会减小,但同时增大了电枢单位表面上的铜耗,使绕组温升增高,而且会使电枢反应加重,机械特性变软(线负荷增大,绕组电抗会增大)。

热负荷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电机的发热和温升,热负荷值越大,电机的发热和温升就越高。

为了避免电机温升过高,线负荷A与电密J的乘积不能超过一定限度,A选取的大,J就相应的要选小些。

而实际上,我们总希望电机输出转矩大一些,这样势必会提高电机线负荷,而线负荷的增加一定会导致电流密度的增加,进而电机的热负荷增大。

这样的话,我们就只能从散热方面解决,提高电机散热能力,尽可能地降低电机的温升。

直流电机绕组解读

直流电机绕组解读

2、单叠绕组的元件联结次序
整个绕组是一个闭合回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闭合 上层元件边
下层元件边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3 4
3、单叠绕组的并联支路图
A1
2 1
2
3
4
A2
9
1
9
10
8
7
6
10
片(即相邻的换向片)距离.
换向片极距yc必须符合 P ?yc ? k ? 1 即
yc
?
k ?1 P
为什么??
N
S
N
S
15 1
78
14 15
讲述单波绕组联结规律的节距、绕组展开图、元件联结图、并联支路图。
以一台 2 p ? 4, Q ? S ? K ? 15 的直流电机为例。
1、单波绕组的节距
y1
?
τ
τ
τ
τ
电枢转向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S
N
S
N
S
y1 ? 4 yc ? 1
14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10Leabharlann 11 12 13 14B2
B1
A2
B2
A1
绕组放置
? 元件1: 上元件边在1槽, 下元件边放在相距y1=5即6槽下层。 ? 元件2: 上元件边在2槽, 下元件边放在相距y1=5即7槽下层。以此类推
磁极放置: N、S极磁极均匀交替的排列。
电刷的放置:放在与主极轴线对准的换向片上。 单波绕

4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

4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

集中式绕组
判断依据:根据
线圈绕组的形状与嵌 装布线的方式。
分布式绕组
Page 8
集中式绕组
集中式绕组一般仅有一个或几个矩形框线图形成。绕制后用纱 带包扎定型,在经浸漆烘干处理后嵌装在凸形磁极的铁心上。
Page 9
分布式绕组
采用分布式绕组的电动机定子没有凸形的极掌,每个磁极都是由一个或几 个线圈按照一定的规律嵌装布线组成线圈组。
同心式绕组
判断依据:根据
嵌装布线排列的形 式。
叠式绕组
Page 10
同心式绕组
同一线圈组的几个大小不同矩形线圈,按同一中心的位置逐个嵌装排列成 回字形的型式。一般单相电动机和部分小功率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采用 这种型式。
Page 11
叠式绕组
所有线圈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分别以每槽嵌装一个线圈边,并在槽外 端部逐个相叠均匀分布的型式。一般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较多采用叠 式绕组。
z 36 t = = =9 2p 2´ 2
习惯上说: 极距为9槽,就是第1槽到第10槽。
Page 22
电角度
一个圆周的机 械角度是360°, 把这种定义的角度 称为空间机械角, 用θ表示。
机械角 机械角
当导体每经过一个磁极时,其感应电动势交变一次,因此 一对极数所对应360°电角度,用α表示。
电角度 电角度
电动机修理的大 部分工作是对绕 组的修理,所以 必须对电动机绕 组的结构形式以 及接线方法有清 楚的了解。
Page 4
电动机绕组的结构
以定子绕组形成磁极数来区分 以定子绕组形成磁极数来区分
庶极式绕组
判断依据:根据
电动机的磁极数与绕 组分布形成实际磁极 数的关系。

电机绕组的基本知识、多绕组多速电机绕组数据选编

电机绕组的基本知识、多绕组多速电机绕组数据选编

电机绕组的基本知识、多绕组多速电机绕组数据选编多速电机的绕组一般只有一套绕组,通过改变绕组接线的方式,改变电机绕组的极数,达到调速的目的。

通过使用两套绕组达到改变速度的电机比较少见,本文提供两台电机绕组的数据。

铁芯尺寸:外径240mm,内径145mm,长度277mm,槽数36 绕组数据:铁芯尺寸:外径187mm,内径123mm,长度165mm,槽数36 绕组数据:电机绕组的基本知识1、机械角度与电气角度从机械学中知道可以把圆等分成360°,这个360°就是平常所说的机械角度。

而在电工学中计量电磁关系的角度单位则叫做电气角度,它是将正弦交流电的每一周在横坐标上等分为360°,也就是导体空间经过一对磁极时在电磁上相应变化了360°电气角度。

因此,电气角度与机械角度在电机中的关系为:电气角度α=极对数xPx360°例如,对于二极电机,极对数p=1,这时电角度等于机械角度,对于四极电机,p=2,这时电动机一个圆周有两对磁极,对应的电角度为2×360°=720°。

以此类推。

2、极距(τ)绕组的极距是指每磁极所占铁心圆周表面的距离。

通常极距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长度表示;另一种则以槽数表示,习惯上以槽数表示的较多,一般极距用:τ=Z1/2p3、节距(y)电机绕组每个线圈两元件边之间所跨占到的铁心槽数叫做节距,也称跨距。

当线圈元件节距等于极距对称为全距绕组,y=τ线圈元件节距小于极距时则称短距绕组,y<>而当线圈元件节距大于极距时则称长距绕组y>τ由于短距绕组具有端部较短电磁线用料省和功率因数较高等许多优点,因而在应用较多的双层叠绕组中无一例外的都采用短距绕组。

4、绕组系数绕组系数是指交流分布绕组的短距系数和分布系数的乘积,即Kdp1=Kd1Kp15、槽距角(α)电机铁心两相邻槽之间的电气角度称为槽距角,通常用a表示,即α=总电角度/z1=p×360°/z16、相带相带就是指每相绕组在每一个磁极所占的区域,通常用电气角度或槽数表示。

电机绕组的基本参数及常用名词术语

电机绕组的基本参数及常用名词术语

电机绕组的基本参数及常用名词术语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电机绕组的基本参数及常用名词术语一:绕组的基本参数1.机械角度与电气角度电机绕组分布铁心槽内时必须按一定规律嵌放与联接,才能输出对称的正弦交流电或产生旋转磁场。

除与其它一些参数有关外,反映各线圈和绕组间相对位置的规律时,我们还要用到电气用度这个概念。

从机械学中知道可以把圆等分成360°,这个360°就是平常所说的机械角度。

而在电工学中计量电磁关系的角度单位则叫做电气角度,它是将正弦交流电的每一周在横坐标上等分为360°,也就是导体空间经过一对磁极时在电磁上相应变化了360°电气角度。

因此,电气角度与机械角度在电机中的关系为:电气角度α=极对数xPx360°。

2.极距绕组的极距是指每磁极所占铁心圆周表面的距离。

一般常指电机铁心相邻两磁极中心所跨占的槽距,定子铁心以内圆气隙表面的槽距计算;转子则以铁心外圆气隙表面的槽距来计算。

通常极距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长度表示;另一种则以槽数表示,习惯上以槽数表示的较多。

3.节距电机绕组每个线圈两元件边之间所跨占到的铁心槽数叫做节距,也称跨距。

当线圈元件节距等于极距对称为全距绕组;线圈元件节距小于极距时则称短距绕组;而当线圈元件节距大于极距时则称长距绕组。

由于短距绕组具有端部较短电磁线用料省和功率因数较高等许多优点,因而在应用较多的双层叠绕组中无一例外的都采用短距绕组。

4.绕组系数绕组系数是指交流分布绕组的短距系数和分布系数的乘积,即5.槽距角电机铁心两相邻槽之间的电气角度称为槽距角,通常用a表示,即6.相带相带就是指每相绕组在每一个磁极所占的区域,通常用电气角度或槽数表示。

如果将三相电机处在每一对磁极下的绕组分成六个区域则每极下三个。

由于槽距角α=360°P/Z如该电机为4极24槽故每相每区域的宽度为qα=Z/6P*360P/Z=60°,按这样分布绕嵌的绕组就称为60°相带绕组。

电机绕组的基本参数及常用名词术语

电机绕组的基本参数及常用名词术语

电机绕组的基本参数及常用名词术语一:绕组的基本参数1.机械角度与电气角度电机绕组分布铁心槽内时必须按一定规律嵌放与联接,才能输出对称的正弦交流电或产生旋转磁场。

除与其它一些参数有关外,反映各线圈和绕组间相对位置的规律时,我们还要用到电气用度这个概念。

从机械学中知道可以把圆等分成360°,这个360°就是平常所说的机械角度。

而在电工学中计量电磁关系的角度单位则叫做电气角度,它是将正弦交流电的每一周在横坐标上等分为360°,也就是导体空间经过一对磁极时在电磁上相应变化了360°电气角度。

因此,电气角度与机械角度在电机中的关系为:电气角度α=极对数xPx360°。

2.极距绕组的极距是指每磁极所占铁心圆周表面的距离。

一般常指电机铁心相邻两磁极中心所跨占的槽距,定子铁心以内圆气隙表面的槽距计算;转子则以铁心外圆气隙表面的槽距来计算。

通常极距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长度表示;另一种则以槽数表示,习惯上以槽数表示的较多。

3.节距电机绕组每个线圈两元件边之间所跨占到的铁心槽数叫做节距,也称跨距。

当线圈元件节距等于极距对称为全距绕组;线圈元件节距小于极距时则称短距绕组;而当线圈元件节距大于极距时则称长距绕组。

由于短距绕组具有端部较短电磁线用料省和功率因数较高等许多优点,因而在应用较多的双层叠绕组中无一例外的都采用短距绕组。

4.绕组系数绕组系数是指交流分布绕组的短距系数和分布系数的乘积,即5.槽距角电机铁心两相邻槽之间的电气角度称为槽距角,通常用a表示,即6.相带相带就是指每相绕组在每一个磁极所占的区域,通常用电气角度或槽数表示。

如果将三相电机处在每一对磁极下的绕组分成六个区域则每极下三个。

由于槽距角α=360°P/Z如该电机为4极24槽故每相每区域的宽度为qα=Z/6P*360P/Z=60°,按这样分布绕嵌的绕组就称为60°相带绕组。

交流电机的绕组

交流电机的绕组

q Z 2 pm
连线圈和线圈组
• 根据给定的线圈节距连线圈(上层边与下层边合一 个线圈);
• 以上层边所在槽号标记线圈编号; • 将同一极域内属于同一相的某两个线圈边连成一 个线圈(共有q个线圈,为什么?); • 将同一极域内属于同一相的q个线圈连成一个线圈组 (共有多少个线圈组?);
• 以上连接应符合电势相加原则 。
三相Y连接
关于绕组一些概念复习
• 一根导体(一匝线圈的一个有效边) • 一匝线圈 • 一个线圈 • 一个极相组(一个线圈组) • 相绕组(一相绕组) • 电机绕组(三相绕组) • 并联支路数 • 每相串联匝数 • 极数 • 极相组数(每相)
• 优点:绕组因数中只有分布因数,基波绕组因点:对削弱高次谐波不利,无法改善电势波形 和磁势波形,漏电抗较大
• 使用:一般用于10kW以下小功率电机。(功率较 大或对波形要求较高的电机,通常采用双层绕
三相双层绕组
• 双层——每槽中有两个元件边,分为上下 两层放置。靠近槽口的为上层,靠近槽底 部为下层。每个元件均有一个边放在上层, 一个边放在另一槽的下层,相隔距离取决 于节距。
相带与电势星形图
术语3:每极每相槽数q
• 每个极面下每相占有的槽数。已知总槽数Z、极 对数p和相数m为,则
q Z 2 pm
• q>1——分布绕组 • 整数槽绕组——q为整数 • 分数槽绕组——q为分数
术语4:槽距角
• 相邻两槽之间的电角度 • 已知总槽数Z、极对数p
p * 360° =
Z
实例:Z=24(槽)、m=3(相)、2p=4(极)的 单层叠绕组
基本步骤:
1. 分极分相:
• 将总槽数按给定的极数均匀分开(N、S极相邻分 布)并标记假设的感应电势方向。

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

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础知识
(4)画出极相组线圈,并标明电流参考方向。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础知识
(5)画出各相绕组展开图。
U 相绕组
V相绕组
W 相绕组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础知识
2.同心式绕组 同心式绕组的结构特点是各相绕组均由不同节距的同心线圈
(大线圈套在小线圈外面)经适当连接而成,这种绕组的端部较长, 常用于两极电动机中。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础知识
§ 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
三相绕组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是: (1)三相定子绕组的结构要对称,空间上彼此相差120º电角度, 各相阻抗要相等。 (2)三相定子绕组的结构要力求使磁动势和电动势波形接近正 弦波,尽量减少谐波分量及其产生的损耗。 (3)三相定子绕组要有可靠的绝缘性能、机械性能,嵌线工艺 性能好,节省铜材料,同时要保证散热性好,维修方便。
二、三相定子绕组的构成原则
1.每相绕组在每对磁极下,按U1—W2—V1—U2—W1— V2相带顺序均匀分布。
2.展开图中每个相同极距内,绕组有效边中电流参考方向 相同;相邻极距之间,绕组有效边中电流参考方向相反。
3.同一相绕组中,线圈之间的连线应顺着电流的参考方向 进行。
4.为了节省铜,线圈的节距应尽可能短。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础知识
一、相关术语 1.线圈、线圈组、绕组 线圈是用绝缘导线按一定形状、尺寸在绕线模上绕制而成
的,可由一匝或多匝组成。 多个线圈按一定规则连接成一组就称为线圈组(一般一个相
带为一组),线圈组按照一定规律连接在一起组成一相绕组。 三相电动机有三个绕组,常称为三相绕组。
线圈示意图 单匝线圈 多匝线圈 多匝线圈简化图
电角度=p×机械角度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础知识

直流电机电枢绕组

直流电机电枢绕组
y1 = τ 为整距元件 y1 > τ 为长距元件 y1 < τ 为短距元件
有关电枢绕组名词、术语
第二节距y2 通过同一个换向片串联的两个元件中第一个元 件的下层边到第二个元件的上层边的距离,用 所跨虚槽数表示。叠绕组y2 <0, 波绕组y2 >0
合成节距y: 紧接着串联的两个元件的对 应边之间在电枢表面所跨的 距离,称为合成节距,用虚 槽数表示。
单叠绕组:先串联所有上元件边在同一极下的元 件, 形成一条支路。 每增加一对主极就增加一对 支路。 2a=2p
叠绕组并联的支路数多, 每条支路中串联元件数 少,适应于较大电流、较低电压的电机
单波绕组:把全部上元件边在相同极性下的元件 相连,形成一条支路。 整个绕组只有一对支路, 极数的增减与支路数无关。 2a=2
Ia = 2aia
作业
右行单叠绕组, Zu = S = K = 20
绘制绕组展开图和电路图。
二、单波绕组
波绕组:首末端所接的两换 向片相隔很远, 两个元件相 串联后形似波浪。
为了使串联起来的元件所产生的电势同向相加, 元件边应 处于相同磁极极性下, 即合成节距 y ≈ 2τ , y ≠ 2τ
为了使绕组从某一换向片出发, 沿电枢铁心一周后回到原 来出发点相邻的一片上, 则可由此再绕下去
有关电枢绕组名词、术语
主极轴线:主磁极中心线
几何中心线:磁极之间的平分线 主极轴线
N
S
12
S B1
N
主极轴线
N
几何中性线
A1
B2
S
A2
τ 极距:铁心表面一个极所占的距离,用
表示。τ
=
πD
2p
在直流电机中,常在每个槽的上、下层各放置若干个 元件边。为了确切地说明每个元件边所处的具体位 置,引入了“虚槽”的概念。 设槽内每层有u个元件边,则每个实际槽包含u个“虚 槽”,每个虚槽的上、下层各有一个元件边。若用Z代

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概述要点

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概述要点
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概述
张秀平
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概述 交流绕组概述 3.绕组的基本术语 (1)线圈、线圈组、绕组 线圈也称绕组元件,是构成绕组的最基 本单元,它是用绝缘导线按一定形状绕制 而成,可由一匝或多匝组成 ;多个线圈连 成一组就称为线圈组;由多个线圈或线圈 组按照一定的规律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绕 组。
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概述 总之,上述对交流电机电枢绕组的要求, 从原理上来看,可以归纳为绕组感应电动势 和产生磁动势的要求。对三相交流电机来说 ,要求三相绕组能感应出波形接近正弦、有 一定数值的三相对称电动势 ;要求当三相绕 组中流过三相对称电流时,能产生接近圆形 的旋转磁场。
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概述 3三相交流绕组的分布 、排列与连接要求 (1)各相绕组在每个磁极下应均匀分布,以 达到磁场对称。 (2)各相绕组的电源引出线应彼此要120° 电角度。 (3)同一相绕组的各个有效边在同性磁极下 的电流方向相同,而在异性磁极下的电流方 向相反。
三相异步沿定子铁心内表面的距离。若定子的 槽数为Z,磁极对数为p,则极距: Z = 2p (3)线圈节距 y 一个线圈的两个有效边之间所跨的距离称为线圈的节距。
. y 的绕组为整距绕组 . y 的绕组为短距绕组
(4)电角度
电角度 p 机械角度
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概述
(5)槽距角 a 相邻两个槽之间的电角度( P158) p 3600 = Z (6)每极每相槽数 q 每一个极面下每相所占的槽数为 Z q= 2 pm (7)相带 每个极面下的导体平均分给各相,则每一相绕组在每个极 面下所占的范围,用电角度表示称为相带。
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概述 2交流绕组的基本要求 (1)在一定的导体数下,绕组的合成电动势 和磁势在波形上应尽可能为正弦波,在数值 上应尽可能大。 (2)对三相绕组,各相的电动势和磁势要求 对称而各相的电阻和电抗都相同。 (3)绕组的绝缘和机械强度要可靠,散热条 件要好。 (4)制造、安装、检修要方便。

电动机 绕组参数

电动机 绕组参数

电动机绕组参数一、绕组基本参数绕组是电动机中实现电磁能量转换的关键部分,其基本参数对于电动机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绕组的基本参数包括绕组的型式、匝数、节距等。

1.绕组的型式绕组的型式是指绕组的组成形式,包括单层绕组、双层绕组、单双层绕组等。

不同的型式对电动机的性能具有不同的影响,选择合适的绕组型式是设计电动机的重要环节。

2.匝数匝数是指绕组中导线的绕制圈数。

匝数越多,产生的磁场越强,但同时绕组的电阻也越大,电流将受到限制。

因此,匝数的选择需要根据电动机的具体要求进行权衡。

3.节距节距是指绕组中相邻两有效边的距离。

节距的大小将影响电动机的启动转矩、最大转矩以及效率等性能指标。

合理的选择节距可以优化电动机的性能。

二、导线参数导线是电动机绕组的基本组成部分,其参数的选择对于电动机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导线参数主要包括导线的材料、截面积和线规等。

1.导线的材料导线的材料通常采用铜或铝,不同材料的导电性能和机械性能不同,需要根据电动机的具体要求进行选择。

2.截面积截面积是指导线横截面上的面积,截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导线的载流量和电阻值。

合理选择截面积可以优化电动机的性能。

3.线规线规是指导线的直径或线径,线规的选择需要考虑导线的载流量、机械强度以及绝缘厚度等因素。

合适的线规可以提高电动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槽满率槽满率是指电动机绕组所占的槽内空间的比例,它是影响电动机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

合理的槽满率可以提高电动机的散热性能和运行稳定性。

槽满率的选择需要考虑电动机的散热条件、绝缘材料以及绕组结构等因素。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槽满率可以增强电动机的性能。

四、绝缘参数电动机的绝缘性能是保证其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因素,因此,绝缘参数的选择至关重要。

绝缘参数主要包括绝缘材料、绝缘厚度和绝缘性能等。

1. 绝缘材料电动机绕组的绝缘材料应具备较高的电气强度、良好的耐热性能和机械性能。

常用的绝缘材料包括绝缘漆、绝缘纸、玻璃纤维等。

交流电机的绕组

交流电机的绕组
• 磁极对数为p 圆周机械角度为360° 电角度为 p*360 °
术语2:相带
• 为了三相绕组对称,在每个极面下每相绕 组应占有相等的范围——相带。
• 每个极对应于180°电角度,如电机有m相, 则每个相带占有 电18m角0 度。三相电机m= 3,其相带为60°,按60°相带排列的绕组 称为60°相带绕组。
与线圈相关的概念包 括:有效边;端部; 线圈节距等
元件(线圈)
单层绕组和双层绕组
• 单层绕组一个槽中只放一个元件边; • 双层绕组一个槽中放两个元件边。
术语1:电角度
• 磁场每转过一对磁极,电势变化一个周期, 称为(一个周期)360°电角度。在电机 中一对磁极所对应的角度定义为360°电角 度。(几何上,把一圆周所对应的角度定 义为360°机械角度。)
业标准频率为50Hz
二、交流绕组的构成原则
• 均匀原则:每个极域内的槽数(线圈数)要相等,各 相绕组在每个极域内所占的槽数应相等; • 对称原则:三相绕组的结构完全一样,但在电机的圆 周空间互相错开120电角度。
• 如槽距角为α,则相邻两相错开的槽数为120/α。 • 电势相加原则:线圈两个圈边的感应电势应该相加; 线圈与线圈之间的连接也应符合这一原则。
交流电机的绕组
• 交流电机:产生或使用交流电能的旋转电 机。
• 两大类: 同步电机——速度等于同步速 异步电机——速度不等于同步速
同步速——旋转磁场的转速
交流绕组的基本概念
• 绕组:按一定规律排列和连接的线圈的总称 ①要求磁势和电势的波形为正弦波形; ②要求磁势和电势三相对称,三相电压对称; ③电力系统都有统一的标准频率,我国规定工
• 元件的总数等于槽数,每相元件数即为槽 数的三分之一。

电机绕组的基本参数及常用名词术语知识讲解

电机绕组的基本参数及常用名词术语知识讲解

电机绕组的基本参数及常用名词术语一:绕组的基本参数1.机械角度与电气角度电机绕组分布铁心槽内时必须按一定规律嵌放与联接,才能输出对称的正弦交流电或产生旋转磁场。

除与其它一些参数有关外,反映各线圈和绕组间相对位置的规律时,我们还要用到电气用度这个概念。

从机械学中知道可以把圆等分成360°,这个360°就是平常所说的机械角度。

而在电工学中计量电磁关系的角度单位则叫做电气角度,它是将正弦交流电的每一周在横坐标上等分为360°,也就是导体空间经过一对磁极时在电磁上相应变化了360°电气角度。

因此,电气角度与机械角度在电机中的关系为:电气角度α=极对数xPx360°。

2.极距绕组的极距是指每磁极所占铁心圆周表面的距离。

一般常指电机铁心相邻两磁极中心所跨占的槽距,定子铁心以内圆气隙表面的槽距计算;转子则以铁心外圆气隙表面的槽距来计算。

通常极距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长度表示;另一种则以槽数表示,习惯上以槽数表示的较多。

3.节距电机绕组每个线圈两元件边之间所跨占到的铁心槽数叫做节距,也称跨距。

当线圈元件节距等于极距对称为全距绕组;线圈元件节距小于极距时则称短距绕组;而当线圈元件节距大于极距时则称长距绕组。

由于短距绕组具有端部较短电磁线用料省和功率因数较高等许多优点,因而在应用较多的双层叠绕组中无一例外的都采用短距绕组。

4.绕组系数绕组系数是指交流分布绕组的短距系数和分布系数的乘积,即5.槽距角电机铁心两相邻槽之间的电气角度称为槽距角,通常用a表示,即6.相带相带就是指每相绕组在每一个磁极所占的区域,通常用电气角度或槽数表示。

如果将三相电机处在每一对磁极下的绕组分成六个区域则每极下三个。

由于槽距角α=360°P/Z如该电机为4极24槽故每相每区域的宽度为qα=Z/6P*360P/Z=60°,按这样分布绕嵌的绕组就称为60°相带绕组。

电机参数术语

电机参数术语

电机参数术语电机参数术语其实真正系统专业的术语介绍俺也暂时没有找到,⼿头上介绍基本的电机拖动或电机控制的书都是简单提及。

俺前段时间和MAXON公司联系过,有他们产品的介绍,上⾯有些相关参数,也算是半专业的术语,在这解释⼀下,全当给⼤家参考,以后买电机也可以⽤这些参数来参考⼀下卖家电机的性能。

有错误之处,望⽹友们及时指出,不要让我害⼈害⼰。

1、Assigned power rating 。

标称功率。

或额定功率。

只该电机系统设计设计时的理想功率也是在推荐⼯作情况下的最⼤功率。

POWER RATING 为功率。

2、Nominal voltage 。

额定电压。

或⼯作电压,推荐电压。

由于⼀般电机可以⼯作在不同电压下,但电压直接和转速有关,其他参数也相应变化,所以该电压只是⼀种建议电压。

其他参数也是在这种推荐的电压下给出的。

NOMINAL 名义上的。

3、No load speed。

空转速,或空载转速。

单位是RPM。

revolutions per minute 此处的R不是RA TE速度的意思,是REVOLUTION旋转的意思。

即每分钟转多少圈。

为什么不⽤每秒转多少圈,那俺就不知道这个典故了,希望其他⽹友提供。

空载转速由于没有反向⼒矩,所以输出功率和堵转情况不⼀样,该参数只是提供⼀个电机在规定电压下最⼤转速的作⽤。

⼀般外⾯给出的6000转,啊,12000转啊,多指这个参数。

4、Stall torque 堵转转矩。

这个是很多要带负载的电机的重要参数。

即,在电机受反向外⼒使其停⽌转动时的⼒矩。

如果电机堵转现象经常出现,则会损坏电机,或烧坏驱动芯⽚,所以⼤家选电机时,这是除转速外,我想是第⼀个要考虑的参数。

其单位就五花⼋门了。

主要有N.M,有KG.M。

其他则是这个两个单位的缩放,如CM,G,等。

换算问题,我想就不⽤再说了吧。

⼀般其值和⼯作电压的关系不是很密切,和⼯作电流的关系密切。

不过请注意,堵转时间⼀长,电机温度上升的很快,这个值也会下降的很厉害。

电机绕组的基本参数及常用名词术语

电机绕组的基本参数及常用名词术语

电机绕组的基本参数及常用名词术语一:绕组的基本参数1.机械角度与电气角度电机绕组分布铁心槽内时必须按一定规律嵌放与联接,才能输出对称的正弦交流电或产生旋转磁场。

除与其它一些参数有关外,反映各线圈和绕组间相对位置的规律时,我们还要用到电气用度这个概念。

从机械学中知道可以把圆等分成360°,这个360°就是平常所说的机械角度。

而在电工学中计量电磁关系的角度单位则叫做电气角度,它是将正弦交流电的每一周在横坐标上等分为360°,也就是导体空间经过一对磁极时在电磁上相应变化了360°电气角度。

因此,电气角度与机械角度在电机中的关系为:电气角度α=极对数xPx360°。

2.极距绕组的极距是指每磁极所占铁心圆周表面的距离。

一般常指电机铁心相邻两磁极中心所跨占的槽距,定子铁心以内圆气隙表面的槽距计算;转子则以铁心外圆气隙表面的槽距来计算。

通常极距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长度表示;另一种则以槽数表示,习惯上以槽数表示的较多。

3.节距电机绕组每个线圈两元件边之间所跨占到的铁心槽数叫做节距,也称跨距。

当线圈元件节距等于极距对称为全距绕组;线圈元件节距小于极距时则称短距绕组;而当线圈元件节距大于极距时则称长距绕组。

由于短距绕组具有端部较短电磁线用料省和功率因数较高等许多优点,因而在应用较多的双层叠绕组中无一例外的都采用短距绕组。

4.绕组系数绕组系数是指交流分布绕组的短距系数和分布系数的乘积,即5.槽距角电机铁心两相邻槽之间的电气角度称为槽距角,通常用a表示,即6.相带相带就是指每相绕组在每一个磁极所占的区域,通常用电气角度或槽数表示。

如果将三相电机处在每一对磁极下的绕组分成六个区域则每极下三个。

由于槽距角α=360°P/Z如该电机为4极24槽故每相每区域的宽度为qα=Z/6P*360P/Z=60°,按这样分布绕嵌的绕组就称为60°相带绕组。

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

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

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一、异步电动机绕组参数1、极距极距是指沿定子铁心内圈,每个磁极所占的范围,可用长度表示,也可用槽数表示,则极距:式中:Z——定子铁心总槽数P---磁极对数2、节距节距也称跨距,指的是每把线圈两个有效边之间的距离,用槽数表示。

当线圈节距等于极距时称为全节距;当线圈节距小于极距时称为短节距。

一般单速电动机多采纳短节距,由于可以改善电磁性能,又节约导线材料。

3、每极每相槽数。

定子绕组在每个磁极下,每一相所占的槽数称为每极每相槽数。

表示:m:相数把属于同一相的q 只线圈按肯定方式串联成组,称为极相组,通常在绕线时一次绕成,然后分别嵌装单层绕组,每相的极相组数等于极对数。

4、电角度计量电磁关系的角度称为电角度。

电角度=极对数× 机械角度。

电动机的空间机械角度都是360度。

但不同磁极对数的电动机其电角度不同。

不论电动机有几个磁极,一对磁极即占有360度电角度;一个极距为180度电角度。

相带所谓的相带,就是每极每相所占的电角度,大家知道,三相电动机所产生的旋转磁场是定子三相绕组的合成磁场,因此在每对磁极所占据范围内均应有三相绕组的有效边。

通常把每对磁极下绕组平均分成六个区段。

并把每极下的三个区段分A.B.C三相。

由于一个极距为180度,所以每一相带电角度为60度。

一般状况下,三相单速电动机绕组都绕成60度相带。

二、异步电动机绕组1、绕组种类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均属于分布绕组,它的种类结构也较简单多样,主要分为单层绕组,双层绕组等多种。

所谓单层绕组就是每个定子槽中只嵌线圈的一个有效边,因此线圈的绕制和嵌线都比较便利,而且还没有层间绝缘,槽满率较高,不会发生槽内相间短路,但每个线圈的两个端部不易处理整齐。

电气性能也较差,绕组的线圈数等于总槽数的一半。

所以一般应用于小容量的电动机中。

双层绕组的每一个槽都嵌上下两个线圈的有效边,槽的利用率较高,电气性能也得到了提高,因此一般应用于大容量的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

直流电动机参数术语解释

直流电动机参数术语解释

直流电动机作为机电执行元部件,内部有一个闭合的主磁路。

主磁通在主磁路中流动,同时与第二个电路交链,其中一个电路是用以产生磁通的,称为激磁电路,另外一个是用来传递功率,称为功率回路或者电枢回路。

现行的直流电动机都是旋转电枢式,也就是说激磁绕组及其所包围的铁芯组成的磁极为定子,带换向单元的电枢绕组和电枢铁芯结合构成直流电动机的转子。

1.转矩:电动机得以旋转的力矩,单位为 kg .m 或N. m;2.转矩系数:电动机所产生转矩的比例系数,一般表示每安培电枢电流所能产生的转矩大小;3.摩擦转矩:电刷、轴承、换向单元等因摩擦而引起的转矩损失;4.启动转矩:电动机启动时所产生的旋转力矩;5.转速:电动机旋转的速度,工程单位为 r/min,即转每分,在国际单位制中为 rad/s,即弧每秒;6.电枢电阻:电枢内部的电阻,在有刷电动机里一般包括电刷与换向器之间的接触电阻,由于电阻中流过电流时会发热,因此总希望电枢电阻尽量小些;7.电枢电感:因为电枢绕组是由金属线圈构成,必然存在电感,从改善电动机运行性能的角度来说,电枢电感越小越好。

8.电气时间常数:电枢电流从零开始达到稳定值的63.2%时所经历的时间。

测定电气时间常数时,电动机应处于堵转状态并施加阶跃性质的驱动电压。

电气时间常数工程上常常利用电枢绕组的电阻Ra和电感La求出:Te=La/Ra9.机械时间常数:电动机从启动到转速达到空载转速的63.2%时所经历的时间。

测定机械时间常数时,电动机应处于空载运行状态并施加阶跃性质的阶跃电压。

机械时间常数工程上常常利用电动机转子的转动惯量J和电枢电阻Ra以及电动机反电动势系数Ke、转矩系数Kt求出:Tm=J* Ra/Ke* Kt10.转动惯量:具有质量的物体维持其固有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

11.反电动势系数:电动机旋转时,电枢绕组内部切割磁力线所感应的电动势相对于转速的比例系数,也称为发电系数或感应电动势系数。

12.功率密度:电动机每单位质量所能获得的输出功率值,功率密度越大,电动机的有效材料的利用率就越高。

交流电机的绕组

交流电机的绕组
• 磁极对数为p 圆周机械角度为360° 电角度为 p*360 °
术语2:相带
• 为了三相绕组对称,在每个极面下每相绕 组应占有相等的范围——相带。
• 每个极对应于180°电角度,如电机有m相, 则每个相带占有 电18m角0 度。三相电机m= 3,其相带为60°,按60°相带排列的绕组 称为60°相带绕组。
• 如线圈的一个边在N极下,另一个应在S极下。
对交流绕组的要求
(1)交流绕组通电后, 必须形成规定的磁场极数; (2)多相绕组必须对称, 不仅要求m相绕组的匝 数N、跨距y1、线径及在圆周上的分布情况相同, 而且m相绕组的轴线在空间上互差3600/m电角度。 (3)交流绕组通过电流所建立的磁场在空间的分 布为正弦分布,且旋转磁场在交流绕组中感应电动 势必须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 采用分布绕组和 短距绕组。(4)在一定的导体数之下, 建立的磁 场最强而且感应电动势最大。 因此线圈的跨距y1尽 可能接近极距, 而且对于三相绕组尽可能采用600 相带。(每个极距内属于同一相的槽在圆周上连续 所占有的电角度区域称为相带)。(5)用铜少; 下线方便;强度好。
三相Y连接
关于绕组一些概念复习
• 一根导体(一匝线圈的一个有效边) • 一匝线圈 • 一个线圈 • 一个极相组(一个线圈组) • 相绕组(一相绕组) • 电机绕组(三相绕组) • 并联支路数 • 每相串联匝数 • 极数 • 极相组数(每相)
反相串联不同极面下线圈组的电流方向相反三相单层绕组单层每槽中只放置一层元件边元件数等于槽数的一半无需层间绝缘结构和嵌线较简单单层绕组只适用于10kw以下的小型异步电动机其极对数通常是pl234单层绕组通常有链式交叉式和同心式等三种不同排列方式单层叠绕组的构成将总槽数按给定的极数均匀分开ns极相邻分布并标记假设的感应电势方向

第二章 交流电机的绕组

第二章 交流电机的绕组

五、单层链式绕组
例:绘制Z=24,2P=4的三相单层链式绕组的展开图和端面图 单层链式绕组的特点: 1、短矩,经济; 2、节矩相等,便于绕线。 绘制展开图和端面图的方法步骤: 1、计算相关数据: 2、画槽、编号 3、分相(按q分) 4、排列 5、连接
六、单层同心式绕组
例:绘制Z=24,2P=4的三相单层同心式绕组的展开图和端面图 单层同心式绕组的特点: 1、同心,有利于散热; 2、节矩不相等,不便于绕线。 绘制展开图和端面图的方法步骤: 1、计算相关数据: 2、画槽、编号 3、分相(按q分) 4、排列 5、连接
项目2交流电机的绕组 项目 交流电机的绕组
一、交流电机绕组的作用 是用来感应电势(发电机)、产生电 磁转矩(电动机),实现能量转换的 枢纽,所以交流电机的绕组亦称为电 枢绕组。
二、有关术语
1、绕组元件 线圈是组成绕组的基本元件,所以它又称为 绕组元件。 2、有效边 绕组元件中只有两个放在槽中能感 应电势、产生电磁转矩的有效边, 又称为元件边 3、端部 绕组元件中在槽的外部起连接作用 的部分称为端部,也称端接。
6、电角度 电机圆周在几何上占有360°称为机械角度。 把一对磁极所占据的铁心圆周长度定为360°电角度, 所以: 电角度= p× 360° 7、槽距角 相邻两槽间的距离以电角度表示时,称为槽距角
α=
p 360° Z
8、每极每相槽数 每相绕组在每极下所占的槽数,称为每极每相槽数
q=
式中,m—相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极距 在定子铁心内圆,一个磁极所跨过的距离,称 为极距,它也就是两个磁极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τ=
πD
2p
(cm)
D是定子铁心内径,p为电机极对数 极距也可用每极所占有的槽数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机绕组的基本参数及常用名词术语一:绕组的基本参数1.机械角度与电气角度电机绕组分布铁心槽内时必须按一定规律嵌放与联接,才能输出对称的正弦交流电或产生旋转磁场。

除与其它一些参数有关外,反映各线圈和绕组间相对位置的规律时,我们还要用到电气用度这个概念。

从机械学中知道可以把圆等分成360°,这个360°就是平常所说的机械角度。

而在电工学中计量电磁关系的角度单位则叫做电气角度,它是将正弦交流电的每一周在横坐标上等分为360° , 也就是导体空间经过一对磁极时在电磁上相应变化了360°电气角度。

因此,电气角度与机械角度在电机中的关系为:电气角度a=极对数x P x360°。

2.极距绕组的极距是指每磁极所占铁心圆周表面的距离。

一般常指电机铁心相邻两磁极中心所跨占的槽距,定子铁心以内圆气隙表面的槽距计算;转子则以铁心外圆气隙表面的槽距来计算。

通常极距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长度表示;另一种则以槽数表示,习惯上以槽数表示的较多。

3.节距电机绕组每个线圈两元件边之间所跨占到的铁心槽数叫做节距,也称跨距。

当线圈元件节距等于极距对称为全距绕组;线圈元件节距小于极距时则称短距绕组;而当线圈元件节距大于极距时则称长距绕组。

由于短距绕组具有端部较短电磁线用料省和功率因数较高等许多优点,因而在应用较多的双层叠绕组中无一例外的都采用短距绕组。

4.绕组系数绕组系数是指交流分布绕组的短距系数和分布系数的乘积,即5.槽距角电机铁心两相邻槽之间的电气角度称为槽距角,通常用 a 表示,即6.相带相带就是指每相绕组在每一个磁极所占的区域,通常用电气角度或槽数表示。

如果将三相电机处在每一对磁极下的绕组分成六个区域则每极下三个。

由于槽距角a=360° P/Z如该电机为4极24槽故每相每区域的宽度为q a二Z/6P*360P/Z=60°,按这样分布绕嵌的绕组就称为60°相带绕组。

因60°连续相带绕组所具有明显优势,故在三相电机中绝大多数都采用这种绕组。

7.每极每相槽数每极每相槽数是指每相绕组在每一个磁极所分占的槽数,每极每相绕组内应绕的线圈数就依据它确定。

即q=Z/2PmZ :铁心槽数;2P :电机极数;m 电机相数。

8.每槽导体数电机绕组的每槽导体数应为整数,双层绕组的每槽导体数还应为偶数整数。

绕线转子绕组的每槽导体数由其开路电压确定,中型电机绕线转子的每槽导体数须等于2。

定子绕组的每槽导体数可由下式计算:N SI=N D i mlal/ZIN si :定子绕组每槽导体数;N①仁按气隙磁密计算的每槽导体数;ml定子绕组相数;al :定子绕组并联支路数;Z1 :定子槽数。

9.每相串联导体数每相串联导体数是指电机内每相绕组串联的总线匝数。

不过该串联总线匝数与每相绕组内的并联支路数有关,如电机的并联支路数为1 路接法,那么该电机各极下线圈所有串联线匝数均应相加而成为相绕组的总线匝数。

如电机的每相绕组内有多条并联支路数,即电机为2 路接法、3 路接法等,此时每相串联导体数则只能以其中一路绕组所串联的线匝数为准。

因为相绕组内各支路中的串联线匝数是相同的,并联起来接成相绕组后其串联线匝是不可能增加。

10.总线圈数电机内的绕组是由各种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线圈组成的。

由于每线圈都有两个元件边嵌入铁心槽内,也就是说每个线圈要嵌入两个槽。

在单层绕组中因每槽内只嵌一个线圈元件边,所以总线圈数就只等于总槽数的一半;双层绕组中因每槽内上下层要嵌入两个线圈元件边,因此它的总线圈数就等于的铁心槽数。

二.绕组常用名词及含义1.线匝:在定子或转子铁心的两个槽中由 1 根导线绕过一圈,或多根导线并绕同时绕过一圈,就称为一匝。

通常所讲的电机绕组匝间短路,就是指绕组的线匝与线匝之间因绝缘损坏而碰在一起所造成的短路。

2.线圈:由一匝或若干匝几何形状相同,截面积相同的线匝串联而成的一束线匝,称为线圈。

3.极相组:在交流电机中凡是一个极距下属于同相绕组的q 个线圈串接成一组,就称为极相组,也叫线圈组。

极相组内各个线圈的电流方向、电磁作用都是相同的,这几个线圈共同产生该相绕组中的磁极。

并且极相组还是交流电机绕组嵌绕和联接的基础。

4.并联支路:交流电机中一个或多个极相组按规定接法联接起来的一组或多组线圈,就称为并联支路。

额定功率小的电机,一般只须将绕组的所有极相组按规定接法依次串联接成一路,然后接入电源即可。

但额定功率较大的电动机因所需电流比较大,此时就要把绕组所有的极相组先分别串联成两条或多条支路,接着再按规定的接线方式并联接入电源,这就是并联支路。

5.相绕组:相绕组指由一条或多条并联支路按规定接法,通过串、并联接起来的一套绕组。

在三相电机中就有三套在空间位置上互差120 °电气角度,但完全相同而各自联接的独立绕组。

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及其联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绕组有两部分,即嵌置在定子铁心槽内与电源相联接的定子绕组,以及经短路后自成回路的转子绕组。

绕组为在空间上互差120°电角度的三相对称绕组。

当在该三相对称绕组内接入三相对称交流电源时,电动机定、转子气隙中将产生一个旋转磁场。

旋转磁场切割定、转子绕组而分别在其中感生电动势,转子电动势则在自成闭合回路中的转子绕组内产生短路电流。

转子电流与气隙中旋转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电磁转矩,使转子以机械能去拖动负载旋转。

因此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转子绕组,在完成电机的机电能量转换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绕组有鼠笼型和绕线型两类形式。

鼠笼型绕组分为:单鼠笼、双鼠笼和深槽鼠笼三种,通常它们均用纯铝一次铸成,故其构造简单而结构坚固。

绕线型绕组则较为复杂,当电动机容量较小时多采用与定子绕组相同的叠绕组,容量较大的电动机则多采用相式波形绕组。

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型式比较多,按照它们不同的分布组合方式和特点分为:1.根据绕组线圈元件边在槽内的不同布置形式可分为单层绕组、双层绕组和单双层混合绕组。

2.根据绕组端部接线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叠绕组和波绕组。

3.根据绕组布置形式及端部形状的不同,分为链式绕组、交叉链式绕组、同心式绕组、双层叠绕组等。

4.根据绕组线圈制造工艺的不同,分为集中式绕组和分布式绕组及散绕线圈与成形线圈等。

5.根据电动机每极每相槽数在定子铁心空间所占电角度的数值,分为30°、60°、120°相带绕组。

因60°相带绕组的分布系数较高而且联接较简单,故绝大多数三相电机均采用60 相带绕组。

第1 节绕组的类型与特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都为分布式绕组,其常用绕组的类型及特点如下:一、单层绕组单层绕组就是在每个定子槽内只嵌置一个线圈有效边的绕组,因而它的线圈总数只有电机总槽数的一半。

单层绕组的优点是:绕组线圈少工艺比较简单;没有层间绝缘故槽的利用率高;单层结构不会发生相间击穿故障等。

缺点则是:绕组产生的电磁波形不够理想,电机的铁损和噪音都较大且起动性能也稍差,故单层绕组一般只用于小容量异步电动机中。

单层绕组按照其线圈的形状和端接部分排列布置的不同,分为链式绕组、交叉链式绕组、同心式绕组和交叉式同心绕组等。

1.链式绕组是由具有相同形状和宽度的单层线圈元件所组成,因其绕组端部各个线圈象套起的链环一样而得名。

单层链式绕组应特别注意的是其线圈节距必须为奇数,否则该绕组将无法排列布置。

2.交叉链式绕组当每极每相槽数为大于 2 的奇数时链式绕组将无法排列布置,此时就需采用具有单、双线圈的交叉链式绕组。

交叉链式绕组与链式绕组的排列方法相同,但其极相组内的线圈数不相等且线圈的节距也不相等。

3.同心式绕组该绕组在同一极相组内是由节距不等的大小线圈组成。

极相组内的所有线圈围抱同一圆心而得名。

4.交叉同心式绕组当每极每相槽数为大于 2 的偶数时则采用交叉同心式绕组的形式。

单层同心式绕组和交叉同心式绕组的优点为绕组的绕线、嵌线较为简单,缺点为线圈端部过长耗用导线过多。

现偶有用在小容量 2 极 4 极电动机以外,目前很少采用。

二、双层绕组双层绕组的优点是可以任意选用合适的短距绕组以改善电磁波形,以及可用分数槽绕组来削弱高次谐波等。

在使用双层绕组后电动机的电磁性能、力能指标及起动特性都比单层绕组好。

双层绕组的铁心槽内每槽均嵌放有两个线圈元件边,当线圈元件的一个线圈边嵌放在某一槽内的下层,其另一个线圈边则放在另一槽内的上层,双层绕组有叠绕组和波绕组两种。

1.双层叠绕组当双层叠绕组在每极每相槽数为整数时,每个极相组则由q 个线圈串联组成。

双层叠绕组根据节距的不同,又分为全节距和短节距两种双层叠绕组。

在该绕组的每个槽内均嵌放两个线圈元件边分上下层布置,每个线圈的两元件边分处于绕组节距两槽的上、下层。

线圈元件则用相同尺寸和形状的绕线模绕制,因而绕组的端部排列整齐结构牢固且使用寿命长。

同时双层叠绕组还是一种电气性能优良的绕组,故被普遍应用于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转子绕组中。

2.双层波绕组多用于大中型三相绕线转子电动机转子绕组及大型电动机的定子绕组。

由于波绕组多采用扁铜导线弯制而成线圈,故其制造工艺较为复杂。

三.单双层混合绕组四.分数槽绕组第 2 节定子叠绕组的特点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联接必须保证使每个线圈元件都符合建立一个旋转磁场的整体要求。

联接时首先应将各个线圈元件接成或绕成极相组;再把各个极相组联接成并联支路或相绕组(指单路接法时);然后将各极相组联接成相绕组并接上引出线。

定子绕组根据电动机的极数与绕组实际形成极数的关系,分为显极和庶极两种接法。

一、显极接法与庶极接法的区别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在采用显极接法时,它的每个极相组(或线圈)均形成一个磁极的极性,因而电动机绕组的极相组数与其极数相等。

为了使磁极的极性符合旋转磁场按N极、S极相互交替产生的要求,故相邻两极相组内的电流方向必须是相反的在进行实际接线时,相邻两极相组必须按尾端与尾端相接、首端与首端相联,也就是习惯上所讲的每相绕组内各极相组按“头与头相接、尾与尾相联”进行联接,也称为反串联接法。

60°相带和30°相带绕组都采用显极接法。

在庶极接法的绕组中它的每个极相组(或线圈)则产生两个磁极的极性,绕组的极相组数仅为电动机极数的一半,而另外半数的磁极则由极相组所产生磁通共同形成。

在庶极接法的绕组中每个极相组所产生磁极的极性都是相同的,因而在各相中所有极相组内的电流方向也都相同。

即每相内相邻两极相组的联接应按首端与尾端相接,也就是按“头与尾相接、尾与头相联”的顺串联接法。

采用庶极接法的绕组为120°相带绕组。

二、绕组的显极接法显极接法是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接法,就是三相同步电动机和三相交流发电机的定子绕组也都采用这种接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