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试卷精选

货币金融学试卷精选
货币金融学试卷精选

西南财经大学本科期末考试试卷课程名称:货币金融学

命题教师:阮小莉

考试学期:201 5 - 201 6 学年第 1 学期

专业:学号:

年级:姓名:

任课教师姓名(学生必填):

考试时间:201 年月日(星期)午: -- :

出题教师必填:1、考试类型:闭卷[ ] 开卷[ ]

2、本套试题共四道大题,共页,完卷时间 120 分钟。

3、考试用品中除纸、笔、尺子外,可另带的用具有:

计算器[ ] 字典[ ] 等

(请在下划线上填上具体数字或内容,所选[ ]内打钩)考生注意事项:1、出示学生证或身份证于桌面左上角,以备监考教师查验。

2、拿到试卷后清点并检查试卷页数,如有重页、页数不足、空白页及

印刷模糊等举手向监考教师示意调换试卷。

3、做题前请先将专业、年级、学号、姓名、任课教师填写完整。

4、考生不得携带任何通讯工具进入考场。

5、严格遵守考场纪律。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有关货币总量中资产流动性的表述中,哪个是正确的()

A.货币总量中惟一的流动性资产是通货。

B.由于它们都是货币,所以M1和M2流动性相同。

C.M2中资产的流动性要大于M1。

D.M1中资产的流动性要大于M2。

2.下列哪种情况属于直接融资()

A.你购买了忠诚共同基金的份额,忠诚共同基金则购入了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

B.你通过美林公司的证券经纪人买入了IBM公司的股票。

C.你支付了人寿保险的保费,你的人寿保险公司向某个购房者发放了抵押贷款。

D你在富国银行存入1万美元,玛丽从富国银行借了1万美元用于购车。

3.下列哪种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最高()

A.面值为1000美元、息票利率为5%、售价为900美元的20年期债券

B.面值为1000美元、息票利率为5%、售价为1000美元的20年期债券

C.面值为1000美元、息票利率为5%、售价为1100美元的20年期债券

D.信息不足,没法回答该问题

4.一只债券的面值为1000美元,息票利率为8%,而到期收益率为12%,那么这只2年后到期的息票债券的价格是()

A.920美元

B.美元

C.美元

D.美元

5.如果债券需求曲线向左移动,那么债券的价格将会()

A.下降且利率将降低

B.下降且利率将上升

C.上升且利率将上升

D.上升且利率将降低

6.根据利率期限结构的分割市场理论,如果债券持有人更偏好短期债券,而非长期债券,收益率曲线应当是()

A.平坦的

B.垂直的

C.向上倾斜的

D.向上倾斜的

7.企业债和市政债券在到期期限、流动性和违约风险等方面相同的条件下,在下述何种情形中你倾向于持有企业债而非持有市政债券()

A.企业债利率为10%、市政债券利率为7%,而你的边际所得税率为35%。

B. 企业债利率为10%、市政债券利率为7%,而你的边际所得税率为25%。

C. 企业债利率为10%、市政债券利率为8%,而你的边际所得税率为25%。

D. 企业债利率为10%、市政债券利率为9%,而你的边际所得税率为20%。

8.限制性条款()

A.使得债务合约更加激励相容

B.缓解了逆向选择问题

C.缓解了道德风险问题

D.在股权合约中最为普遍

9.委托--代理问题会导致()

A.道德风险

B.逆向选择

C.抵押品问题

D.次品车问题

10.假定银行的“缺口”为-5000万美元。如果利率上升2%,银行的利润会发生什么变化?

()

A.利润下降100万美元。

B.利润上升100万美元。

C.利润下降1亿美元。

D.利润上升1亿美元。

11.《巴塞尔协议》的主要目的是要统一()

A.国际范围内的存款保险制度。

B.国际范围内的设立分支机构的限制。

C.国际范围内的银行检查。

D.国际范围内的银行资本金要求。

12.假设法定准备金率为,现金比率为,超额准备金比率为。如果美联储减少50亿美元的基础货币,那么货币供给会减少()

亿美元。

亿美元。

亿美元。

亿美元。

13.根据货币需求的数量论,如果物价水平是,实际收入是8万亿美元,货币的流通速度是2,那么货币的需求是()

A.万亿美元。

B.16万亿美元。

C.4万亿美元。

D.万亿美元。

14.美联储借助下列哪种工具来履行其最后贷款人的职责()

A.贴现贷款。

B.法定准备金率。

C.公开市场操作。

D.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15.公开市场购买会导致()

A.非借入准备金增加,联邦基金利率下降

B.非借入准备金减少,联邦基金利率上升

C.借入准备金增加,联邦基金利率下降

D.借入准备金减少,联邦基金利率上升

16.物价水平上升导致()。

A. 货币的供给曲线向右位移,利率下跌

B. 货币的供给曲线向左位移,利率上升

C. 货币的需求曲线向左位移,利率下跌

D. 货币的需求曲线向右位移,利率上升

17.购买力平价理论说明,如果美国物价水平上涨4%,中国物价水平上涨5%,那么()A. 美元相对于人民币升值1%

B. 美元相对于人民币贬值1%

C. 美元相对于人民币升值4%

D. 美元相对于人民币贬值4%

18.债券的风险结构不会受到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

A. 流动性

B. 到期期限

C. 违约风险

D.所得税政策

年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银行确定的我国汇率制度是()

A. 以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有管理的联系汇率制

B. 以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有管理的盯住汇率制

C. 以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有管理的固定汇率制

D. 以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20.中央银行独立性与()有关

A.更低的通货膨胀率和更低的失业率

B.更低的通货膨胀率和更高的失业率

C.更低的通货膨胀率和不变的失业率

D不变的通货膨胀率和不变的失业率

二.判断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分,共30分)

1.在通货膨胀时期,货币是最好的价值储藏手段。

2.只要通过金融中介机构进行的融资就是间接融资。

3.在货币市场中,商业票据的流动性最高。

4.不同债券在违约风险方面的差别是决定风险溢价的唯一因素。

5.股票是美国企业最重要的外部资金来源。

6.债券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比股票更为严重。

7.有诸如标准普尔、穆迪和价值线之类的公司对借款人进行信息的私人生产和销售,消除了金融市场中的逆向选择问题。

8.社会融资总量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银行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

9.收益率曲线总是向下倾斜的。

10.当银行资产的价值超过其负债时,就会破产。

11.如果银行选择买入证券,而非发放贷款,那么存款扩张就不存在了。

12.如果银行资产的平均久期大于其负债的平均久期,利率的上升会提高银行的净值。

13.银行资本的增加提高了银行的安全性,并且提高了银行的股权回报率。

14.预期通货膨胀的上升,会导致债券需求曲线向右发生位移。

15.如果银行拥有的敏感型负债多于敏感型资产,那么利率的提高将会导致其利润下降。而利率的下降将会导致其利润增加。

16.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具体是指企业将合格的优质资产打包建立质押品资产池,银行从中选择合格的资产并确定质押率,随后向企业发放贷款。

17.我国公开市场操作中逆回购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先向商业银行卖出证券,到约定时间再向商业银行买回证券的操作。

18.贴现率变动总会影响均衡的联邦基金利率。

19.如果联邦存款公司采用“收购和接管法”处理丧失清偿能力的金融机构,纳税人付出的代价通常比较小。

20.欧洲中央银行具有双重使命。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政府安全网带来的问题有哪些?为什么?

2.银行资本充足性管理的原因?

3.什么是费雪效应?并画图说明。

4.为什么贴现利率和准备金利率分别为联邦基金利率提供了上限和下限?

四.实践应用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假定美联储从第一国民银行购入100美元政府债券,并假定法定准备金率为10%,银行超额准备金为0,且非银行部门仅持有存款(而不持有现金)。

(1)画出第一国民银行的T型账户如何变化?

(2)如果第一国民银行将出售债券所得作为贷款放出,画出其T型账户?

(3)如果借款者将上述贷款从第一国民银行取出后存入A银行,画出第一国民银行和A银行的T 型账户?

(4)当银行A将上述因新存款所致的超额准备金贷出后,画出其T型账户?

(5)第一国民银行和A银行共创造了多少“新货币”?

(6)假定上述过程在B银行、C银行、D银行之间重演,那么B、C、D银行各创造出多少新货币?(7)计算因美联储公开市场购入100美元政府债券导致的存款变动总额?

年10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10月24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以进一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个百分点至%;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个百分点至%;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同时,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并抓紧完善利率的市场化形成和调控机制,加强央行对利率体系的调控和监督指导,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自同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个百分点,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同时,为加大金融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正向激励,对符合标准的金融机构额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个百分点。

请回答:

1.什么是基准利率?其作用是什么?

2.什么是存款准备金率?其作用是什么?

3.此次出台降息和降准措施的主要原因和作用是什么?

4.请解释“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的意义何在?

最新货币金融学整理试题

货币金融学(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货币在执行职能时,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A、交易媒介 B、价值贮藏 C、支付手段 D、价值尺度 2. 下列说法哪项不属于信用货币的特征。 A、可代替金属货币 B、是一种信用凭证 C、依靠银行信用和政府信用而流通 D、是足值的货币。 3. 下列有关币制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行本位制下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B、双本位制下容易出现“双重价格”的现象 C、金银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 D、双本位制下金币作为主币,银币为辅币 4. 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中一般将现金划入层次 A、M0 B、M1 C、M2 D、M3 5. 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是指:() A.美国中央政府债券利率 B.美国商业银行同业拆借利 C.美联储再贴现率 D.美国银行法定存款准备率 6. 甲购买了A公司股票的欧式看涨期权,协议价格为每股20元,合约期限为3个月,期权价格为每股1.5元。若A 公司股票市场价格在到期日为每股21元,则甲将:() A.不行使期权,没有亏损 B行使期权,获得盈利C.行使期权,亏损小于期权费D不行使期权,亏损等于期权费7. 股指期货交易主要用于对冲() A.信用风险 B.国家风险 C.股市系统风险 D.股市非系统风险 8. 若证券公司采用()方式为某公司承销股票,则证券公司无须承发行风险。 A.余额包销 B.代销 C.全额包销 D.保底销售 9. 下列关于票据说法正确的是。 A、汇票又称为期票,是一种无条件偿还的保证 B、本票是一种无条件的支付承诺书 C、商业汇票和银行汇票都是由收款人签发的票据 D、商业承兑汇票与银行承兑汇票只能由债务人付款 10. 开发银行多属于一个国家的政策性银行,其宗旨是通过融通长期性资金以促进本国经济建设和发展,这种银行在业务经营上的特点是()。 A.不以盈利为经营目标 B.以盈利为经营目标 C.为投资者获取利润 D.为国家创造财政收入 11. 标志着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产生的重要事件是。 A、1587年威尼斯银行的产生 B、1656年瑞典国家银行的产生 C、1694年英格兰银行的产生 D、1844年英国比尔条例的颁布 12. 1995 年我国以法律形式确定我国中央银行的最终目标是()。 A 、以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 B 、以币值稳定为主要目标 C 、保持物价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D、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13. 下列货币政策操作中,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是()。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提高再贴现率 C、降低再贴现率 D、中央银行卖出债券 14.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业务上大量抛售有价证券,意味着货币政策()。 A、放松 B、收紧 C、不变 D、不一定 15. 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演变的过程中,把管理的重点主要放在资产流动性上的是()理论。 A、资产管理 B、负债管理 C、资产负债管理 D、全方位管理 16. 1694 年,英国商人们建立( ) ,标志着现代银行业的兴起和高利贷的垄断地位被打破。 A、汇丰银行 B、丽如银行 C、英格兰银行 D、渣打银行 17. 下列( ) 不属于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 A、库存现金 B、准备金 C、存放同业款项 D、应付款项 18. 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风险,其中,由于借款人不能按时归还贷款人的本息而使贷款人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的风险是()。 A、国家风险 B、信用风险 C、利率风险 D、汇率风险

货币银行学模拟试题1

C.降低交易成本并提供金融服务便利 D.改善信息不对称 陕西师范大学货币银行学模拟试题(1) 共團475人浏览[大][中][小] 一、名词解释 1. 货币流通 2. 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格雷欣定律) 3. 信用 4. 直接融资 5. 基准利率 6. 贴现 7. 利率管制 8. 外汇 9. 汇兑心理说 10.金融市场 二、选择题 1. 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特点是()。 A.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B.货币运动伴随商品运动 C.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 A. 银行活期存款 B.企业单位定期存款 C.居民储蓄存款 D.现金 3. 商业信用是企业在购销活动中经常采用的一种融资方式。商业信用的特点有 ( A. 主要用于解决企业的大额融资需求 B. 商业信用融资期限一般较短 C. 商业信用周期较长,在银行信用出现后,企业就较少使用这种融资方式 D. 商业信用融资规模无局限性 4. 利息是()的价格。 A. 货币资本 B.借贷资本 C.外来资本 D.银行资本 A.提供支付结算服务 B.融通资金 发布日期:2010-07-29 11:05 发布人:圣才学习网 2.在我国货币层次中,狭义货币量包括( )。 )。 5.可以将金融机构的功能描述为( )。

6. 世界银行集团包括( )。 A.IMF B.国际开发协会 C.国际清算银行 D.国际金融公司 7. 中央银行是一个国家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对其特点可概括为( A.发行的银行 B.国家的银行 C.存款货币银行 D.银行的银行 8. 衍生金融工具有( )。 A.远期合约 B.期货合约 C.互换合约 D.期权 A.不稳定 B.不确定性 C.相对稳定 D.相对不稳定 10. 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由( )环节构成。 D.货币乘数 A.银行活期存款 B.企业单位定期存款 C.居民储蓄存款 D.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 13.马克思的货币起源理论表明( )。 A.货币是国家创造的产物 B.货币是先哲为解决交换困难而创造的 C.货币是为了保存财富而创造的 D.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14. 根据融资活动中所产生的当事人的法律关系和法律地位的不同,融资方式可以分为( A.债权融资 B.股权融资 C. 直接融资 D.间接融资 15. 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监管组织机构中居于核心位置的机构是( A.社会性公律组织 B.行业协会 C.中央银行或金融管理当局 D. 分业设立的监管机构 )。 9.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具有( )的特点。 A.货币供应量 B.基础货币 C.利率 11.信用是( )。 A.买卖行为 B. 赠予行为 C.救济行为 D.各种借贷关系的总和 12.在我国货币层次中准货币是指( )。 )。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导师简介-黄孝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导师简介- 黄孝武 黄孝武男,1967年11月出生,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金融中介、金融契约。 教育背景 1994~1997年,中南财经大学金融系学习,获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专业)博士学位 1989~1992年,中南财经大学金融系学习,获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专业)硕士学位 1985~1989年,中南财经大学财金系学习,获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专业)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6年至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金融保险学院金融系教授 2004~2006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金融保险学院金融系副教授 2002年12月~2003年11月,美国North Carolina Central University访问学者 1999~2004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系副教授 1994~1999年,中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研究室讲师 1992~1994年,中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经济与管理译丛》编辑部编辑 2000年来主要讲授的课程 为本科生讲授《货币金融学》、《金融学》、《金融中介学》、《个人理财》等课程;为硕士研究生讲授《货币理论与政策》、《社会资金配置研究》、《金融管理》等课程;为博士研究生讲授《金融中介理论》、《金融契约理论》等课程。 2000年以来主要科研成果 论文类 “商业银行创新与资本市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2),pp.37~40 “‘面向学生’教学模式探讨-以《金融学》教学为例”,《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5),pp.157~159 “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国股票市场价格问题”,载于周骏等主编,《投资与资本市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pp.376~397 “略论西方资产价格泡沫理论研究的两种趋向”,《国外社会科学》,2005(1),pp.24~30 “非正式金融的风险管理-以农村非正式金融为例”,载于朱新蓉等主编,《中国金融风险的管理与控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pp.142~158 “资产价格泡沫生成与治理理论综述”,《经济学动态》,2004(11),pp.107~109 “中小企业融资优势研究”,《投资研究》,2004(11),PP36~39 “论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治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6),pp.49~53 “Share Price Reactions to Financial Pre-Announcements: Evidence from The Chinese Market”, Journal of Emerging Markets, V ol.9 No.2, 2004 (Summer), pp.46~55. Co-Authored with Kofi A Amoateng “China Stock Price Reactions to Financial Announcements: Evidence from Segmented Markets”, Managerial Finance, V ol.30, No.3, 2004, pp.62~73 “企业间信任问题理论述评”,《经济学动态》,2002(10),pp.59~64 “风险投资企业与风险企业间的激励约束机制初探”,《高科技与产业化》,2002(6),pp.33~34

货币金融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货币金融学》 一.单项选择题 1.信用起源于(. ) A、商品交换 B、货币流通 C、生产社会化 D、私有制 2.在信用关系的价值运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c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储藏手段 3.美国同业拆借市场也称() A、贴现市场 B.承兑市场 C.联邦基金市场 D.外汇交易市场 4.资本市场是指() A、短期市场 B、一级市场 C、发行市场 D、长期市场 5.劣币是指实际价值()的货币 A、等于零 B、等于名义价值 C、高于名义价值 D、低于名义价值 6.()是提供金融服务和产品的企业。 A、金融市场 B、金融体系 C、金融中介 D、金融工具 7.货币市场交易与资本市场交易相比较,具有()的特点。 A、期限短 B、流动性低 C、收益率高 D、风险大 8.同业拆借市场是金融机构之间为()而相互融通的市场。 A、减少风险 B、提高流动性 C、增加收入 D、调剂短期资金余缺 9.政策性金融机构是()的金融机构。 A、与商业银行没有区别 B、不以营利为目的 C、由政府支持不完全以营利为目的 D、代表国家财 10.本位货币是指() A、一个国家货币制度规定的标准货币 B、本国货币当局发行的货币 C、以黄金为基础的 货币 D、可以与黄金兑换的货币 11.由政府或政府金融机构确定并强令执行的利率是() A、公定利率 B、一般利率 C、官定利率 D、固定利率 12.信托最突出的特征是对信托财产()的分割 A、使用权 B、租赁权 C、所有权 D、代理权 13.世界上第一家现代银行――英格兰银行产生于() A、1690年 B、1694年 C、1580年 D、1587年 14.金融监管按大类分可分为证券、保险、()等监管机构 A、信托 B、银行 C、基金 D、投资 15."格雷欣法则"这一现象一般发生在() A、银本位制 B、金银复本位制 C、双本位制 D、平行本位制 16.假定原始存款为200万元,法定准备率为20%,存款总额可扩大为() A、4000万元 B、3600万元 C、3000万元 D、5000万元 17.一张面额为1000元的一年期的汇票,3个月后到期。到银行贴现时确定该票据的贴现率为4%,其贴现金额是() A、1000元 B、999元 C、10元 D、990元 18.下列金融市场类型中不属于货币市场的有() A、同业拆借市场 B、债券市场 C、回购协议市场 D、国库券市场 19.金融市场运行的内部调节机制主要是() A、有价证券的发行方式 B、有价证券的交易规模 C、利息和利率 D、证券交易所20.1994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内容不包括()

货币金融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习题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实物货币就是指() A 没有内在价值得货币 B 不能分割得货币 C 专指贵金属货币 D 作为货币其价值与普通商品价值相等得货币 2.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所要解决得就是() A 实现商品得交换 B 表现特定商品得价值 C 在商品之间进行价值比较 D 使人们不必对商品进行比较 3.商品流通与物物交换得区别在于() A 前者包括许多商品得交换。 B 前者就是指以货币为媒介得商品交换得总体,后者则就是只包括两种商品。 C 前者就是指以货币为媒介得商品交换得总体,后者则就是不以某种商品为媒介得各种商品之间得交换。 D前者就是指不以货币为媒介得商品交换得总体,后者则就是没有货币得两种商品之间得交换。 4.劣币就是指实际价值()得货币。 A 等于零 B 等于名义价值 C 高于名义价值 D 低于名义价值 5.本位货币就是指() A 一个国家货币制度规定得标准货币 B 本国货币当局发行得货币 C 以黄金为基础得货币 D 可以与黄金兑换得货币 6.金银复本位制就是() A 金银比价由政府与市场共同决定得金银两本位制。 B 金银得比价由市场决定得金银两本位制。 C 金银得比价由政府规定得金银两本位制。 D 金银比价由银行决定得金银两本位制。 7.跛行本位制就是指() A 银币得铸造受到控制得金银两本位制。 B 金币得铸造受到控制得金银两本位制。 C 以金币为本位货币得金银两本位制。 D 以银币为本位货币得金银两本位制。 8.纸币本位币制就是指() A 银行券为本位货币 B 可以自由兑换黄金得货币为本位货币 C 信用货币为本位货币 D 纸币为本位货币 9.典型得金本位制就是() A 金块本位制 B 金汇兑本位制 C 虚金本位制 D 金币本位制 10.本位货币在商品流通与债务支付中具有()得特点。 A 有限法偿 B 无限法偿 C 债权人可以选择就是否接受 D 债务人必须支付 (二)多项选择题 1.相对于银本位制,金银两本位制有如下优点:() A 有利于金银币币值得稳定 B 货币得发行准备更充分 C 货币币材更为充分

货币金融学-试卷B(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5题,总计15分) 1、基础货币 2、金融深化 3、利率风险 4、间接标价法 5、直接融资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20题,总计20分)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规定,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是( ) A. 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B.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 C.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 D.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 2.货币在()时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A.商品买卖 B.缴纳税款 C.支付工资 D.表现商品价值 3. 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常被当作(),对整个经济活动和宏观调控具有特殊的意义。 A.基准利率 B.公定利率 C.浮动利率 D.市场利率 4.一年以内的短期政府债券称作()。 A、货币债券 B、公债券 C、政府货币债券 D、国库券 5.下列属于非系统风险的是()。 A.信用风险 B.市场风险 C.购买力风险 D.政策风险 6.我国目前实行的中央银行体制属于()。 A .单一中央银行制 B .复合中央银行制 C .跨国中央银行制 D .准中央银行制

7.下列属于中央银行资产项目的有()。 A.流通中的货币B.政府和公共机构存款 C.政府债券 D.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8.垄断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作为()的职能的体现。 A.银行的银行 B.国家的银行 C.监管的银行 D.发行的银行 9.在市场经济中,下列属于外生变量的是()。 A.价格B.基础货币 C.利率D.汇率 10.通过影响商业银行放款能力来发挥作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A.公开市场业务 B.再贴现率 C.流动性比率D.法定存款准备率 11.剑桥方程式重视的是货币的()。 A.交易功能B.资产功能 C.避险功能 D.价格发现功能 12.凯恩斯认为,债券的市场价格与市场利率()。 A.正相关B.负相关 C.无关D.不一定 13.抑制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应该( A )。 A.控制货币供应量 B.降低工资——成本推动型 C.解除托拉斯组织:垄断 D.减少税收 14.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 A.通货膨胀导致失业 B.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工会引起的 C.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D.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15.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呈一致性关系的是()。 A.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B.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C.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 D.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 16.下列属于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的是( )。 A.基础货币 B. 经济增长 C.充分就业 D. 物价稳定 17.目前,西方各国运用得比较多而且十分灵活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为()。 A. 法定存款准备金 B. 再贴现政策

朱新蓉《货币金融学》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利息和利息率)

第三章利息和利息率 3.1 复习笔记 一、利息与收益资本化 1.利息理论 (1)对于利息合理性的认识 人类社会对于利息存在的合理性问题,经历了一个从否定到肯定的认识过程。 (2)西方经济学对于利息来源的认识 ①货币报酬论。比较典型的是配第的地租派生理论和洛克的货币分布不均理论。 ②资本租金论。资本租金论是对货币报酬论的一个重大发展。巴本提出利息是资本租金的观点。诺思提出了借贷资本租金理论,他也把货币的借贷看成是实物资本的借贷,而利息是由于资本的余缺产生的,可供生产和贸易的资本掌握在没有兴趣进行生产和贸易的人手中,他们愿意将资本出借给愿意从事生产和贸易活动的人,并从中收取利息。 ③风险补偿论。风险来自于借入者的诚信、生产经营状况、利润的高低及生活费用等,因而利息的高低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借入者的迫切程度与贪婪之心。 ④产业利润学说。斯密认为,资本是出借人贷出取息的资财。这些资财既可以用于生产以提供利润,也可以用于直接的生活消费以维持劳动者的生命,但主要用于资本主义的工农业生产。这表明斯密所定义的资本是产业资本。出借人贷出资财所获得的利息也就是产业利润的一部分。这样,斯密就摒弃了重商主义者和重农主义者以商业资本和农业资本为一般资本的狭隘认识,从整个国民经济出发,深人论述了包括工业资本、农业资本等在内的产业资

本的性质。 ⑤资本生产力论。借贷资本的利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风险性利息,二是纯利息。风险性利息是资金贷出者承担风险的报酬,不能说明利息的本质;纯利息是源于资本像自然力一样具有生产力,两种生产力结合在一起促进生产,那么借款人借入资本进行生产,其生产出的价值的一部分就要用于支付资本生产力的报酬。 ⑥节欲论。 ⑦时差论。 ⑧等待与资本收益说。 ⑨人性不耐理论。 ⑩灵活性偏好理论。 (3)马克思主义的利息理论 马克思认为,利息表面上来源于利润,反映为资金的价格,实质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是借贷资本家与职能资本家共同瓜分工人剩余劳动的方式。由此就厘清了利息和利率的界限,即0<利息<利润和0<利率<平均利润率。由于竞争的缘故,平均利润率会逐渐下降,因此,利率也会逐渐降低。马克思的利息理论深刻地提示了利息的来源和界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收益资本化理论,为现代信用与金融市场的运行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收益资本化理论 (1)利息成为收益的一般形式 利润是由生产力水平、外部环境、经营能力等多方面决定的,不确定因素多,因而不固定;利息是借贷行为成立时就确定了的。利润和利息的这种区别使利息成为资本收益的最低标准,即一般形式,利率尤其是市场利率也就成为资本收益率的一般形式。 (2)收益资本化

货币金融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 案 《货币金融学》 一.单项选择题 1.信用起源于( ) A、商品交换 B、货币流通 C、生产社会化 D、私有制 2.在信用关系的价值运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储藏手段 3.美国同业拆借市场也称( ) A、 贴现市场 B、 承兑市场 C、 联邦基金市场 D、 外汇交易市场 4.资本市场是指( ) A、短期市场 B、一级市场 C、发行市场 D、长期市场 5.劣币是指实际价值( )的货币 A、等于零 B、等于名义价值 C、高于名义价值 D、低于名义价值 6.( )是提供金融服务和产品的企业。 A、金融市场 B、金融体系 C、金融中介 D、金融工具

7.货币市场交易与资本市场交易相比较,具有( )的特点。 A、期限短 B、流动性低 C、收益率高 D、风险大 8.同业拆借市场是金融机构之间为( )而相互融通的市场。 A、减少风险 B、提高流动性 C、增加收入 D、调剂短期资金余缺 9.政策性金融机构是( )的金融机构。 A、与商业银行没有区别 B、不以营利为目的 C、由政府支持不完全以营利为目的 E、 代表国家财 10.本位货币是指( ) A、一个国家货币制度规定的标准货币 B、本国货币当局发行的货币 C、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 D、可以与黄金兑换的货币 11.由政府或政府金融机构确定并强令执行的利率是() A、公定利率 B、一般利率 C、官定利率 F、固定利率 12.信托最突出的特征是对信托财产()的分割 A、使用权 B、租赁权 C、所有权 D、代理权 13.世界上第一家现代银行――英格兰银行产生于() A、1690年 B、1694年 C、1580年 D、1587年 14.金融监管按大类分可分为证券、保险、()等监管机构 A、信托

货币金融学题库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填空题 1、双本位制下,金币和银币是按照比价流通的。 2、在不兑现货币流通时期,确定单位货币价值就是确定本币单位的, 或确定与关键货币的固定比价。 3、由国家准许铸造并符合规定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称为_______ ____。 4、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产生于商品的。 5、在金本位制下,一国汇率的波动界限是。 6、存储于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存款货币 称为。 7、货币金本位制有_______ _____、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三种形式。 8、信用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两个条件是:和立法保障。 9、代替金属货币流通并可随时兑换为金属的货币称为___ _______。 10、在一次支付中,如果超过规定数额,收款人有权拒绝接收的货币为有限法偿 货币。它主要是针对而言的。 11、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它是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工具, 二是它具有与一切商品的能力。 12、大陆地区的人民币,由国家授权统一发行与管理。 13、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发行主体是。 14、流通中的货币种类可以区分为主币和。 15、持有人可以随时向签发银行兑换相应金属货币的一种凭证,是。 16、扩大的价值形式发展到一般价值形式的重要性在于使商品的直接物物交换变 成了以为媒介的间接交换。 二、单项选择题 1、本位货币是() A、被规定为标准的、基本通货的货币 B、本国货币当局发行的货币 C、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 D、可以与黄金兑换的货币 2、“格雷欣法则”这一现象一般发生在() A、银本位制 B、跛行本位制 C、双本位制 D、平行本位制 3、历史上最早的货币制度是( )。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金块本位制 4、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自由兑换的的货币制度是() A、银本位制 B、金币本位制 C、金块本位制 D、平行本位制 5、如果金银的法定比价为1:13,而市场比价为1:15,这时,充斥市场的将是( )。 A、银币 B、金币 C、金币和银币 D、都不是 6、“劣币驱逐良币规律”一般发生在()。 A、银本位制 B、平行本位制 C、双本位制 D、金币本位制 7、在货币产生过程中,商品价值形式最终演变的结果是() A、简单价值形式 B、扩大价值形式

货币金融学试卷(A卷答案)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5题,总计15分) 1、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客观存在着数倍扩张或收缩的效果或反应,这即所谓的乘数效应。 2、金融创新 是指金融业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金融创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3、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工具的一方不能履行义务而导致另一方发生财务损失的风险。 4、直接标价法 指以单位外币表示本币的汇率表示方法。 5、间接融资 指通过商业银行等中介机构进行资金借贷或融通的融资行为。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20题,总计20分) 1.D 2.B 3.A 4.C 5.D 6.C 7.D 8.A 9.D 10.B 11.A 12.C 13.A 14.D 15.A 16.C 17.C 18.C 19.B 20.C 三、多选题(每题2分,共5题,总计10分) 1.ABCD 2.ABC 3.ACD 4.ABCD 5.ABC 四、判断题(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或改正,每题3分,共5题,总计15分) 1.错,银行信用仅指银行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它属于间接信用。 2.错,各国中央银行在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时,主要凭借的是间接调控手段或市场化手段。 3.错,税率是外生变量。 4.错,投机性货币需求。 5.错,一国国际储备应该保持适度规模。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5题,总计30分) 1、简述商业银行派生存款(或信用创造)原理。 答、假设一家银行吸收10000元存款,向中央银行交纳20%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后,剩下8000元发放贷款,客户获得贷款后又存入第二家银行8000元。第二家银行再交纳205

2018年7月中央电大本科《现代货币金融学说》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7月中央电大本科《现代货币金融学说》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1063 课程代码:01601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金融学;本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50%);终考:(纸考、比例50%) 一、单选题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原始存款为100万,则社会总存款为(C)。 A. 120万 B.200万 C.500万 D.80万 2.在供给学派看来,控制通货膨胀的治方之本在于(C)。 A.降低税率 B.限制货币发行 C.增加生产和供给 D.削减政府开支,平衡预算 3.托宾认为在资产组合的均衡点,风险负效用(B)收益正效用。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确定 4.下面陈述中,不属于供给学派政策主张的有(D)。 A.减税政策存在着时滞效应 B.控制通货膨胀需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同时人手 C.高税率是导致美国陷入“滞胀”泥潭的重要因素 D.“单一规则”是进行货币限制的有效手段 5.下面关于货币学派货币供应理论的论述,错误的是(A)。 A.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的控制力很弱 B.货币供应是个外生变量 C.商业银行和公众的行为选择对货币供应量有一定的影响 D.中央银行改变货币供应量通常是通过改变高能货币的数量来实现 6.凯恩斯认为要使物价随货币数量作同比例变动的前提条件是(B)。 A.相对于货币数量的物价弹性大于1 B.相对于货币数量的物价弹性等于1 C.相对于货币数量的物价弹性小于1 D.相对于货币数量的物价弹性小于O 7.西方经济学中预期理论的最高级形式是(D)。 A.心理预期 B.调整预期 C.外推预期D.合理预期 8.弗莱堡学派认为,进行金融控制的首要任务是(B)。 1

朱新蓉《货币金融学》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存款类金融机构)

第六章存款类金融机构 6.1 复习笔记 一、存款类金融机构概述 1.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存款类金融机构是指从个人和机构接受存款并发放贷款的金融中介机构,其典型代表有商业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 2.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性质与职能 (1)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性质 首先,存款类金融机构是一种企业。它们必须依法成立,并需要有自己的资本,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除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外,存款类金融机构都是以追求最大限度利润为经营目标。存款类金融机构又是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的特殊企业。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经营对象的差异上。 其次,存款类金融机构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是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商业银行和信用社还经营其他中间业务,如结算业务。 (2)存款类金融机构的职能 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存款类金融机构主要具有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和金融服务四项职能。 ①信用中介职能又称信用媒介职能,是存款类金融机构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信用中介职能的实质,是存款类金融机构通过其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置

货币资本集中起来,再通过其资产业务,把这些货币资本投向社会经济各部门,在此过程中,货币资本的使用权由资金融出方让渡给资金融入方,但不改变货币资本的所有权。 信用中介职能的调节作用:第一,信用中介在不改变社会资本总量的条件下,增加资本的实际使用量,提高社会总货币资金的增值能力。第二,信用中介通过储蓄形式改变投资与消费的结构;通过把短期货币资本转化为长期货币资本,改变货币资本的存量结构。第三,信用中介还有效地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支付中介职能是存款类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最传统的职能。 ②支付中介职能是指存款类金融机构通过为各经济部门开立账户,充当它们之间货币结算与收付的中间人,为客户办理资金结算与支付。 ③存款类金融机构中的商业银行在信用中介职能和支付中介职能的基础上,产生了信用创造职能。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是创造信用工具,如支票、本票等;第二是创造信用量。前者是后者的工具。 在给定货币总量的前提下,影响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能力的主要因素有:第一,原始存款数量。第二,个人或企业的现金持有量。第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商业银行的资本金。 ④金融服务职能。 第一,原属于企业会计的业务转由存款类金融机构代为办理,如发放工资、代理支付各种费用。第二,资本运营成为当代企业重要的经营管理内容,存款类金融机构可以向企业提供相应资本运营服务。第三,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为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客观上产生了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咨询服务的需求,存款类金融机构可为企业提供相应咨询服务。第四,个人消费也由现金结算向转账结算发展,存款类金融机构可为个人提供转账结算服务。 ⑤四大职能的关系。

华东2018年秋季学期《货币金融学》在线考试补考(适用于2019年4月份考试)

------------------------------------------------------------------------------------------------------------------------------ (单选题)1: 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是()。 A: 国家信用 B: 商业信用 C: 银行信用 D: 国际信用 正确答案: (单选题)2: 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 A: 名义利率 B: 实际利率 C: 基准利率 D: 无风险利率 正确答案: (单选题)3: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不包括()。 A: 向中央银行借款 B: 银行同业拆借 C: 证券投资 D: 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 正确答案: (单选题)4: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 A: 租赁业务 B: 资金运用业务 C: 形成资金来源业务 D: 承兑业务 正确答案: (单选题)5: 关于货币的完全可兑换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A: 本币在境内可兑换为外汇 B: 外汇可携出或汇出境外 C: 本币可自由进出境 D: 外汇可携入、汇入境内,但只能在境外兑换为本币 正确答案: (单选题)6: 包含补偿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是()。 A: 实际利率 B: 基准利率 C: 名义利率 D: 无风险利率 正确答案: (单选题)7: 判断民间借贷是否是高利贷的标准是()。 A: 马克思 B: 恩格斯 C: 凯恩斯 D: 列宁 正确答案: (单选题)8: 以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单位为基准,用折合成多少外国货币单位来表示的汇率标

------------------------------------------------------------------------------------------------------------------------------ 价方法为()。 A: 直接标价法 B: 名义标价法 C: 实际标价法 D: 间接标价法 正确答案: (单选题)9: 下列关于币材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有()。 A: 易于分割 B: 价值比较低 C: 便于携带 D: 易于保存 正确答案: (单选题)10: 主张“流动性”几乎成为货币的同义词的是下列哪一位? A: 马克思 B: 恩格斯 C: 凯恩斯 D: 列宁 正确答案: (判断题)11: 货币在执行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的职能时,必须是足值的、现实中的货币。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判断题)12: 直接标价法:即对一定基数(1或100)的外国货币单位,用相当于多少本国货币单位来表示。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判断题)13: 中央银行使用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政策时具有主动性,这两个工具中央银行可以进行经常性和连续性的操作,微调货币供应量。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判断题)14: 金融监管隐性成本则主要表现为间接成本,如过度监管导致的效率损失和道德风险等。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判断题)15: 任何价格,都是货币单位的倍数;没有货币单位,谈不上货币的度量。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判断题)16: 股东有投票权;但大量小股东,所以买股票,勿宁说是选择一种保存自己财富的

货币金融学习题及答案汇总

、选择题(含单项选择与多项选择 M 0 B 、M C 、M 2 D F 列哪种经济体中,商品和服务可以直接交换成另外的商品和服务?( 12.下列哪种是不兑现纸币的例子?( A 5美元钞票 货币练习题 1. 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 )。 2. 3. 交易媒介B 、支付手段 C 货币在执行( )职能时, 交易媒介 B 、价值贮藏 、价值尺度 D 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C 、支付手段 D F 列说法哪项不属于信用货币的特征( )。 价值贮藏 、价值尺度 与金属货币挂钩 种信用凭证 4. 依靠银行信用和政府信用而流通 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中一般将现金划入 、是足值的货币。 )层次: 5. 虚金本位制也叫 ( )。 金币本位制 B 、金块本位制 、生金本位制 D 、金汇兑本位制 6. 金银复合本位制的主要缺陷是 )。 造成价值尺度的多重性 、违反独占性和排他性 引起兑换比率的波动 、导致币材的匮乏 7. 金银复本位制向金本位制的过渡方式是( 平行本位制 、双本位制 跛行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 8. F 列哪种经济体中,支付体系的效率最低?( 使用黄金作为商品货币的经济体 、易货经济 使用不兑现纸币的经济体 、使用通货和存款货币的经济体 使用黄金作为商品货币的经济体 、易货经济 使用不兑现纸币的经济体 、使用通货和存款货币的经济体 10.下列哪个不是货币的目的或功能? A 、价值储藏 、交易媒介 C 避免通货膨胀的冲击 、价值尺度 11.下列哪种是商品货币的例子?( A 5美元钞票 、基于在美国的某银行账户签发的支票 C 信用卡 D 、战俘集中营中的香烟 、上述选项都正确 9. 、20美兀金币 C 原始社会中用做货币的贝壳 、战俘集中营中的香烟

货币金融学_朱新蓉__课后习题答案(修改后)

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三、思考题 1.为什么说货币形式从实物货币到金属再到信用货币是必然规律? 货币形式的演变过程体现着一个基本规律,即货币形式的发展必须适应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在所有经济因素中,生产力因素是决定性的,货币同其他因素一样,都要适应生产力海水平。不管是形式多样的实物货币,还是曾经发挥过巨大促进作用的金属货币,都不可避免地被淘汰,而信用货币则是适合当前生产力水平的货币形式。 2.支付手段职能导致货币危机性的原因何在?它与通货膨胀有何关系? ⑴支付手段可能引发债务链条,从而导致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的不正常。并且,货币具有相对独立运行的能力,在无发行信用保证时,可能引发货币的超量发行从而导致货币危机的发生。 ⑵从表面上看,支付手段是货币进行单方面的转移,与商品脱离了关系,所以容易给人一种错觉,认为货币本身就是一种财富,货币越多财富就越多,导致货币量急剧增长,严重偏离商品和劳务总量,最终的结果只可能是物价上涨引致通货膨胀。 3.金属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为什么可以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而信用货币不能? 在金属货币条件下,当经济中出现一定的物价上涨时,人们会倾向于收藏货币等待物价回落,而金属货币“窖藏”的贮藏方式可以使流通中货币实实在在地减少,从而使物价回落;在信用货币的条件下,由于信用货币本身是价值符号,人们面对物价上涨就会尽可能地将货币换成商品,而且即便人们愿意贮藏,信用货币的主要贮藏方式是存款,存款不仅不会减少流通中货币量,相反还可能通过银行信用创造出更多货币,所以,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功能就不存在了。 4.电子货币的发展会对货币层次和货币范围产生怎样的影响? 在传统的货币理论中,根据金融资产流动性的高低,将货币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然而,对货币层次进行划分要具备两个基本的前提:一是要客观存在具有明显不同流动性和收益的金融资产;二是各种金融资产之间的界限十分明显并且在统计时点前后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性。在电子货币条件下,传统货币层次的划分前提受到了挑战。电子货币对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电子货币会影响金融资产的流动性,电子货币缩小了金融资产之间的流动性差异从而导致了货币的存在形式在活期存款和通货之间进行频繁转换,这就模糊了M0和M1之间的界限;其次,电子货模糊了金融资产之间的界限从而给货币层次的划分带了影响。 5.货币作为生产的推动力起了怎样的作用?为何说货币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⑴首先,货币作为社会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发挥原始资本的作用,直接促进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从而使生产过程得以开始;其次,货币作为持续推动力发挥追加资本的作用,保持社会扩大再生产的状态;货币作为交换工具促进商品交换,作为分配工具满足分配,还可以作为财富的一般形式促进财富增长。 ⑵货币可以作为宏观调控的工具:宏观调控机制在运用货币政策时往往以货币作为主要的政策中介目标来达到最终目标。 四、练习题 1.货币产生的经济根源的什么?货币是在什么过程中逐渐产生的? 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它起源于商品交换,是在社会分工和私有制促进商品出现后,伴随着商品交易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它是与私有制或是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状况相联系的历史范畴。

货币金融学考试复习及答案

名词解释 1货币:是被公众普遍接受的、作为支付商品和劳务的手段。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在商品生产条件下,货币作为商品价值的代表,直接体现社会劳动力,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和购买其他一切商品)。 2基准利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即这种利率发生变动,其他利率也会相应变动。在市场经济中,基准利率是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无风险利率。 3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是指将已经存在的信贷资产集中起来并重新分割为证券进而转卖给市场上的投资者,从而使此项资产从原持有者的资产负债表上消失。作为直接信贷资产的主要持有者,商业银行和储蓄信贷机构最适合开展此类业务。资产证券化的本质含义是将贷款或应收账款转为可流通的金融工具的过程。 4超额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为保持资金清算或同业资金往来而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 5汇率:外汇汇率又称外汇汇价,是不同货币之间兑换的比率或比价,也可以说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6基础货币:存款准备金和流通中的现金之和。 7金融工程:为适应特殊借款人、贷款人或投资者的需要,将一种金融产品改变为另一种金融产品的活动。 8费雪效应:货币供给增加,可能会使人们预期未来的物价水平上升,导致预期通货膨胀上升,债券的均衡利率也会上升,结果引起市场利率上升。 9回购协议:是在货币市场上出售证券以取得资金的同时,出售证券的一方同意在约定的时间按原价格或约定价格重新买回该笔证券。 12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国家以法律形式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 13套期保值:套期保值是指期货市场交易者将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结合起来进行的一种市场行为。 14期货:一般指期货合约,是由交易所统一设计并在交易所内集中交易的标准化的远期交货合约。 15期权:指在特定时间内以特定价格买卖一定数量交易品种的权利。 16逆向选择:逆向选择是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指市场的某一方如果能够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使自己受益而是另一方受损,倾向于于对方签订协议进行交易。 18法定准备金:商业银行吸收存款余额与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乘积。 19.超额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为保持资金清算或同业资金往来而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 简答与论述 1、试述《巴塞尔协议》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巴塞尔协议》目的:(1)通过制定银行的资本与其资产之间的比例,订出计算方发和标准,以加强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2)制定统一的标准,以消除国际金融市场上各国银行之间的不公平竞争。 主要内容:(1)关于资本的组成;把银行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档。(2)关于风险加权的计算。(3)关于彼岸准比率的目标:到1992年底,银行的资本对风险加权化资产的标准比率为80%,其核心资本至少为4%。 2、简述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应具备的条件。 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可控性:即是否易于为货币当局所控制。2)可测性:一是中央银行能够迅速获取有关中介指标的准确数据;二是有较明确的定义并便于观察、分析和监测。3)相关性:是指只要能达到中介指标,央行在实现或接近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方面不会遇到障碍和困难。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应具备的条件为:(1)必须是货币当局可以控制的;(2)与最后目标之间必须存在稳定的关系;(3)可测性; (4)受外来因素或非政策因素干扰程度低; (5)与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有较好的适应性。当分析货币政策效果时,必须考虑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以及考虑微观主体的预期。微观主体的预期是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因素。当一项货币政策提出时,微观主体会立即根据所能获得的各种信息预测政

朱新蓉《货币金融学》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第四部分模拟试题 朱新蓉《货币金融学》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目前我国一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为2.50%,假设2010年官方公布的CPI为3.80%,则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实际年利率为()。 A.1.30% B.-1.30% C.-1.25% D.-1.27% 【答案】C 【解析】根据公式,实际年利率 2.银行进行同业拆借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贷款规模 B.解决中长期资金不足 C.调剂准备金头寸 D.购买有利可图的有价证券 【答案】C 【解析】银行同业拆借是指银行相互之间的资金融通。在这种拆借业务中,借入资金的银行主要是用以解决本身临时资金周转的需要,一般均为短期的,有的只有一日——今日

借,明日还。同业拆借的利率水平一般较低。同业拆借或通过各存款货币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账户进行,即通过中央银行把款项从拆出行账户划转到拆入行账户,或采取同业存款以及回购协议等形式进行。 3.以下关于中央银行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中央银行的服务对象是政府、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B.中央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 C.流通中的货币是中央银行的负债 D.中央银行可以在外国设立分支机构 E.外汇储备是中央银行的资产 【答案】D 【解析】A项,中央银行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即不对社会上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办理存贷、结算业务,而只与政府或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生资金往来关系;B项中央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以金融调控,如稳定货币、促进经济发展为己任;CE两项,中央银行的资产包括,国外资产、贴现和放款、政府债券和财政借款、外汇、黄金储备以及其他资产;负债包括,流通中通货、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国库及公共机构存款、对外负债以及其他负债和资本项目。 4.“公司价值与其资本结构无关”这一命题是()。 A.MM命题 B.价值增加原则 C.分离定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