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流处理技术

MS Sql Server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

MS Sql Server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 适用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2003 数据库:sql server 2000/sql server 2005 使用链接服务器进行远程数据库访问的情况 一、问题现象 在执行分布式事务时,在sql server 2005下收到如下错误: 消息7391,级别16,状态2,过程xxxxx,第16 行 无法执行该操作,因为链接服务器"xxxxx" 的OLE DB 访问接口"SQLNCLI" 无法启动分布式事务。 在sql server 2000下收到如下错误: 该操作未能执行,因为OLE DB 提供程序'SQLOLEDB' 无法启动分布式事务。 [OLE/DB provider returned message: 新事务不能登记到指定的事务处理器中。] OLE DB 错误跟踪[OLE/DB Provider 'SQLOLEDB' ITransactionJoin::JoinTransaction returned 0x8004d00a]。 二、解决方案 1. 双方启动MSDTC服务 MSDTC服务提供分布式事务服务,如果要在数据库中使用分布式事务,必须在参与的双方服务器启动MSDTC(Distributed Transaction Coordinator)服务。 2. 打开双方135端口 MSDTC服务依赖于RPC(Remote Procedure Call (RPC))服务,RPC使用135端口,保证RPC服务启动,如果服务器有防火墙,保证135端口不被防火墙挡住。 使用“telnet IP 135 ”命令测试对方端口是否对外开放。也可用端口扫描软件(比如Advanced Port Scanner)扫描端口以判断端口是否开放。 3. 保证链接服务器中语句没有访问发起事务服务器的操作 在发起事务的服务器执行链接服务器上的查询、视图或存储过程中含有访问发起事务服务器的操作,这样的操作叫做环回(loopback),是不被支持的,所以要保证在链接服务器中不存在此类操作。 4. 在事务开始前加入set xact_abort ON语句 对于大多数OLE DB 提供程序(包括SQL Server),必须将隐式或显示事务中的数据修改语句

工作流引擎技术白皮书

工作流引擎 产品功能介绍V0.07

目录 1.1工作流引擎简介 (4) 1.1.1产生背景 (4) 1.1.2发展阶段 (5) 1.1.2.1EDF(电子数据流)阶段 (5) 1.1.2.2TPF(事务处理流)阶段 (5) 1.1.2.3IMF(整体集成管理流)阶段 (5) 1.1.2.4CPF(知识共享和持续改进)阶段 (6) 1.1.3主要特点 (6) 1.1.4流程定义和运行 (7) 1.1.5流程运转模式 (7) 1.1.6工作流引擎不等于OA系统 (9) 1.2XX工作流引擎 (10) 1.2.1XX工作流引擎简介 (10) 1.2.2产品设计 (11) 1.2.2.1工作流是XX电子政务平台的组件之一 (11) 1.2.2.2工作流引擎设计思想 (12) 1.2.2.3工作流引擎产品架构 (14) 1.2.3产品功能 (15) 1.2.3.1支持流程运转模式 (15) 1.2.3.2设计工具 (19) 1.2.3.3控制平台 (21) 1.2.3.4任务列表 (22) 1.2.3.5流程与用户 (24) 1.2.3.6工作流数据 (25) 1.2.3.7事务处理 (26) 1.2.3.8异常处理 (26) 1.2.4产品安全能力 (26) 1.2.5产品集成扩展 (26)

1.2.6运行环境 (27) 1.3XX工作流引擎适应复杂应用的要求 (27) 1.3.1多机构联合作业 (28) 1.3.2流程的定义集中管理 (29) 1.3.3嵌套子流程和和引用子流程 (29) 1.4XX工作流应用实施方法 (29) 1.4.1点面结合,全面推进 (29) 1.4.2分步实施,适当激励 (30) 1.4.3持续改进,形成文化 (30) 1.5XX工作流引擎成功案例 (30) 1.5.1广州移动广州公务机管理系统 (31) 1.5.1.1实现功能 (31) 1.5.1.2实施效果 (32) 1.5.2广州外经贸网上政务-发文管理 (33) 1.5.2.1实现功能 (33) 1.5.2.2实施效果 (35)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综述

数字信号处理 数字信号处理是20世纪60年代,随着信息学科和计算机学科的高速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数字信号处理是把信号用数字或符号表示成序列,通过计算机或通用(专用)信号处理设备,用数值计算方法进行各种处理,达到提取有用信息便于应用的目的。例如:滤波、检测、变换、增强、估计、识别、参数提取、频谱分析等。信号处理技术—直用于转换或产生模拟或数字信号,其中应用的最频繁的领域就是信号的滤波。此外,从数字通信、语音、音频和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到检测仪器仪表和机器人技术等许多领域中,都广泛地应用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本文中,主要介绍数字信号处理中两个方面:傅立叶变换和数字滤波器。 首先,从信号处理的发展来看,傅立叶的思想及其分析方法毫无疑问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开创了对信号进行频谱分析的理论,从而解决了许多复杂的处理过程。 传统的信号分析方法分别在时域和频域使用傅立叶变换进行处理。傅立叶变换以及其数字实现方法——快速傅立叶变换允许把一个信号分解成多个独立的频率分量和幅度分量。这样很容易区分开有用信号和噪声。 但是经典傅立叶变换工具的主要缺陷是不能把时间和频率信息结合起来给出频率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对于非平稳信号,传统的傅立叶变换显然不行,因为它无法给出所需信号频率出现的时间区域,也就无法真正了解频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短时傅立叶变换是一种能对信号同时进行时间域和频率域分析的工具。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对所感兴趣的时刻附近的一小部分信号进行傅立叶分析,以确定该时刻的信号频率。因为时间间隔与整个信号相比是很短的(如语音信号),因此把这个处理过程叫做短时傅立叶变换。 为实现STFT,研究人员一开始使用的是窗口。实际上,它只给了我们关于信号的部分信息,STFT分析的精度取决于窗的选取。这正难点所在,比如:时间间隔应取多大;我们要确定什么样的窗口形状才能给中心点一个较大的权值,而给边缘点一个较小的权值;不同的窗口会产生不同的短时分布。还应该注意到的是:信号的特性由于窗函数的特性有所扰乱,信号恢复原状需要适当的整理并对信号进行估计。因此,STFT并不总能给我们一个清晰的表述。这就需要更好的方法来表示事件和频率的关系。 因此,研究时间—频率分布的动机是为了改进STFT,其基本思想是获得一个时间和频率的联合函数,用于精确的描述时域和频域的信号能量。 经典傅立叶分析只能把信号分解成单个的频率分量,并且建立其每一个分量的相对强度,但能量频谱并没有告诉我们那些频率在什么时候出现。时—频分布

分布式存储技术及应用介绍

根据did you know(https://www.360docs.net/doc/619874343.html,/)的数据,目前互联网上可访问的信息数量接近1秭= 1百万亿亿 (1024)。毫无疑问,各个大型网站也都存储着海量的数据,这些海量的数据如何有效存储,是每个大型网站的架构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分布式存储技术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发展起来的技术,下面让将会详细介绍这个技术及应用。 分布式存储概念 与目前常见的集中式存储技术不同,分布式存储技术并不是将数据存储在某个或多个特定的节点上,而是通过网络使用企业中的每台机器上的磁盘空间,并将这些分散的存储资源构成一个虚拟的存储设备,数据分散的存储在企业的各个角落。 具体技术及应用: 海量的数据按照结构化程度来分,可以大致分为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本文接下来将会分别介绍这三种数据如何分布式存储。 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及应用 所谓结构化数据是一种用户定义的数据类型,它包含了一系列的属性,每一个属性都有一个数据类型,存储在关系数据库里,可以用二维表结构来表达实现的数据。 大多数系统都有大量的结构化数据,一般存储在Oracle或MySQL的等的关系型数据库中,当系统规模大到单一节点的数据库无法支撑时,一般有两种方法:垂直扩展与水平扩展。 ? 垂直扩展:垂直扩展比较好理解,简单来说就是按照功能切分数据库,将不同功能的数据,存储在不同的数据库中,这样一个大数据库就被切分成多个小数据库,从而达到了数据库的扩展。一个架构设计良好的应用系统,其总体功能一般肯定是由很多个松耦合的功能模块所组成的,而每一个功能模块所需要的数据对应到数据库中就是一张或多张表。各个功能模块之间交互越少,越统一,系统的耦合度越低,这样的系统就越容易实现垂直切分。 ? 水平扩展:简单来说,可以将数据的水平切分理解为按照数据行来切分,就是将表中的某些行切分到一个数据库中,而另外的某些行又切分到其他的数据库中。为了能够比较容易地判断各行数据切分到了哪个数据库中,切分总是需要按照某种特定的规则来进行的,如按照某个数字字段的范围,某个时间类型字段的范围,或者某个字段的hash值。 垂直扩展与水平扩展各有优缺点,一般一个大型系统会将水平与垂直扩展结合使用。 实际应用:图1是为核高基项目设计的结构化数据分布式存储的架构图。

解析分布式事务的四种解决方案

解析分布式事务的四种解决方案 分布式事务指事务的操作位于不同的节点上,需要保证事务的 AICD 特性。 例如在下单场景下,库存和订单如果不在同一个节点上,就涉及分布式事务。 在分布式系统中,要实现分布式事务,无外乎那几种解决方案。 一、两阶段提交(2PC) 两阶段提交(Two-phase Commit,2PC),通过引入协调者(Coordinator)来协调参与者的行为,最终决定这些参与者是否要真正执行事务。 1、运行过程 ①准备阶段:协调者询问参与者事务是否执行成功,参与者发回事务执行结果。 ②提交阶段:如果事务在每个参与者上都执行成功,事务协调者发送通知让参与者提交事务;否则,协调者发送通知让参与者回滚事务。 需要注意的是,在准备阶段,参与者执行了事务,但是还未提交。只有在提交阶段接收到协调者发来的通知后,才进行提交或者回滚。 2、存在的问题 ①同步阻塞:所有事务参与者在等待其它参与者响应的时候都处于同步阻塞状态,无法进行其它操作。 ②单点问题:协调者在 2PC 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发生故障将会造成很大影响。特别是在阶段二发生故障,所有参与者会一直等待状态,无法完成其它操作。 ③数据不一致:在阶段二,如果协调者只发送了部分 Commit 消息,此时网络发生异常,那么只有部分参与者接收到 Commit 消息,也就是说只有部分参与者提交了事务,使得系统数据不一致。 ④太过保守:任意一个节点失败就会导致整个事务失败,没有完善的容错机制。 二、补偿事务(TCC) TCC 其实就是采用的补偿机制,其核心思想是:针对每个操作,都要注册一个与其对应的确认和补偿(撤销)操作。它分为三个阶段: ①Try 阶段主要是对业务系统做检测及资源预留。 ②Confirm 阶段主要是对业务系统做确认提交,Try阶段执行成功并开始执行Confirm阶段时,默认 Confirm阶段是不会出错的。即:只要Try成功,Confirm一定成功。 ③Cancel 阶段主要是在业务执行错误,需要回滚的状态下执行的业务取消,预留资源释放。

DSP技术综述

DSP技术综述 班级:7 学号: 姓名:

【摘要】数字信号处理(DSP)是一门涉及许多学科而又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的新兴学科。它是一种通过使用数学技巧执行转换或提取信息,来处理现实信号的方法,这些信号由数字序列表示。本文概述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过程,分析了DSP处理器在多个领域应用状况,介绍了DSP的最新发展,对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Abstract】: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SP) is the one who is widely used in many disciplines involved in many areas of emerging disciplines. It is a through the use of mathematical skills execution conversion or extract information, to deal with real signal method, these signals by digital sequence said.This paper outlines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processes, analyzes the DSP processor, application status in many areas, introduced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DSP,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prospects. 【关键词】数字信号处理;DSP平台;DSP发展趋势【Key words】Signal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 DSP platform ;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DSP

工作流引擎技术白皮书

工作流引擎产品功能介绍

目录

1.1工作流引擎简介 1.1.1产生背景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都清醒地认识到信息化对于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以IT 系统建设为基础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竞争能力,已经成为共识。 在过去的若干年中,许多企业以当时的IT 发展水平为基础,针对不同的业务需求搭建了种类繁多的应用系统。回顾这一阶段,我们可以发现长期以来IT 系统的建设一直跟随着技术的革新和业务需求的增长而被动地发展着。不论技术手段如何变化,企业仍旧习惯于沿着功能分析的思路为特定的需求开发专有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内部逐渐积累了许多相互孤立的筒仓式应用系统。不可否认,正是这些应用系统共同构成了当今企业的主要IT 运行环境并有效地支撑了企业早期的业务发展,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这些缺乏前期规划、互连性极差的应用系统之间信息不能被有效地共享且难于保持一致,业务过程也无法顺畅地流转,它们是造成“信息孤岛”现象的根源。一些企业也曾经尝试采用整理、合并各种需求、统一数据接口、规范业务过程等方式来降低集成的复杂度,但是在经过一番实践后,人们又发现仅仅依靠规范静态信息的交换格式,集合局部的需求等方法并不足以支持更大范围内的应用整合。因此当前的企业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支持在不同的应用系统之间完成协作任务的具有前瞻性的应用集成框架。 当前,企业面对的是一个多变且难以预测的市场,要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和

发展,就必需具备对外部变化做出迅速响应的能力。同样,政府部门也面临着转变工作职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压力,需要不断地为大众提供各种高效的公共服务。各项独立调查表明: 对业务系统和IT 基础设施进行快速调整和扩展一直是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重要手段。然而在早期的IT 系统设计过程中,人们往往更加关注于系统的稳定性而不是迅速应对变化的能力,原先那种僵硬的基于硬编码实现的系统功能扩展和集成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要求。“采用什么样的技术来搭建能够实现跨部门、跨企业、跨地理范围的支持流程协作和流程自动化的IT 基础设施”,“如何能够从被动地应对变化到预见变化进而实现前瞻性地主动变化”…这些都是当前每一个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必须面对的挑战。 通过工作流系统把各业务部门的孤立应用系统整合起来是IT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我国从上实际八十年代大量建设基础信息系统至今,工作流技术的发展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1.1.2发展阶段 1.1. 2.1EDF(电子数据流)阶段 此阶段的工作流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仅着眼于利用信息技术减轻人们在流程中的计算强度最主要的特点是仅对企业单项业务进行处理,基本不涉及管理的内容。国内最早成功的产品是财务管理产品,为了配合产生正确的数据,可能要设计一个流程用来协调多个会计统计帐目。 此阶段仅仅停留在诸如文档处理、公文流转以及信息发布等这些简单的业务

SQL Server 分布式数据库MSDTC 分布式事务错误和解决方法

SQL Server 分布式数据库MSDTC 分布式事务错误和解决方法 一、问题现象 假如分布式事务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可能N个)不在同一台服务器上,如分别为应用程序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经常会出现一下错误: ①在建立与服务器的连接时出错。在连接到SQL Server 2005 时,在默认的设置下SQL Server 不允许进行远程连接可能会导致此失败。(provider: 命名管道提供程序, error: 40 - 无法打开到SQL Server 的连接)。 ②事务已被隐式或显式提交,或已终止。 ③该伙伴事务管理器已经禁止了它对远程/网络事务的支持。(异常来自 HRESULT:0x8004D025)。(TransactionScope异常) ④[COMException (0x8004d00e):此事务已明地或暗地被确认或终止(异常来自HRESULT:0x8004D00E)]。(MSDTC 分布式事务错误) ⑤Import of MSDTC transaction failed: Result Code = 0x8004d023. (MSDTC安全性配置问题) 二、解决方法 遇到以上的问题或SQL Server分布式的问题,请按照以下步骤设置,问题应该可以得到解决。可能有些步骤对您来说是多余的,但求全不求漏。 1. 启动MSDTC服务。 MSDTC简介:MSDTC是Microsoft Distributed Transaction Coordinator的简称,即微软分布式事务协调器,描述:协调跨多个数据库、消息队列、文件系统等资源管理器的事务。如果停止次服务,则不会发生这些事务。如果禁用此服务,显式依赖此服务的其他服务将无法启动。 MSDTC启动方法: ①“开始”|“运行”,输入“services.msc”,或者“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服务”,打开“服务”窗口,在名称中找到“Distributed Transaction Coordinator”,将其启动。 ②“开始”|“所有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服务管理器”,打开“SQL Server 服务管理器”窗口,选中“Distributed Transaction Coordinator”服务,将其启动。 2. 设置MSDTC组件。 ①检查操作系统是否安装DTC组件。XP默认安装,Win2003默认不安装。安装步骤如下: a. “开始”|“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选择“应用程序服务器”,单击“详细信息”,选择“启用网络DTC访问”,单击“确定”|“下一步”|“完成”。 b. 停止并重启MSDTC服务(命令:net stop msdtc和net start msdtc)。 c. 停止参与分布式事务的任何资源管理器服务(如Microsoft SQL Server 或Microsoft Message Queue Server),然后重新予以启动。

工作流技术方案

工作流技术方案

目录 1概述3 1.1工作流现状 (3) 1.2建设原则 (3) 1.3建设目标 (3) 1 (4) 2总体设计方案4 2 (4) 2.1业务架构设计 (4) 2.1.1业务功能设计 4 2.1.2业务模型设计 5 2.2总体架构设计 (6) 2.2.1工作流总体结构图 6 2.3技术架构设计 (7) 2.3.1展现层 7 2.3.2控制层 7 2.3.3业务逻辑层 7 2.3.4数据持久层 8 2.3.5缓存 8 3应用系统设计8 3 (8) 3.1流程定义 (8) 3.2流程管理和监控 (8) 3.3工作流引擎 (8) 3.4工作项列表 (9) 1 (9) 1.1 (9) 1.2 (9) 1.3 (9) 1 (9) 1.1 (9) 1.2 (9) 1.3 (9)

1概述 1.1工作流现状 工作流是实现企业业务过程建模、业务过程仿真、业务过程管理与集成,从而实现最终业务过程自动化化的核心技术。 传统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缺乏柔性,不能及时响应变化和相互之间缺乏互操作的缺点不能满足这种复杂业务流程管理的需要。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工作流管理平台的实现方案,以便更好地对企业业务流程实行管理。 1.2建设原则 工作流管理平台的设计主要遵循实用性、稳定性、高效性、灵活性等原则: (1)稳定性原则:需要采用成熟的技术模型、稳定的软硬件产品、软件开发平台和工具。 (2)安全性原则:提供完整备份机制,提供安全的数据访问机制。 (3)友好性原则:考虑到平台将针对各个层面的用户群体,使用者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所以需求平台提供的界面简便友好、操作方便。 (4)扩展性原则:系统设计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升级能力,可以根据新的业务拓展,方便地追加新的模块,也可以根据运营的状况,自由地追加硬件,以实现对系统有效的负载均衡。 (5)快速开发原则:提供封装的开发构件,提供基本的系统管理模块,提供简洁的开发模板,能够满足各类业务需求的快速开发。 1.3建设目标 根据上述原则,工作流管理平台建设的主要建设目标为: (1)实现基于Jbpm的流程引擎的二次开发。 (2)实现图形化的流程定义工具和流程管理监控工具。 (3)实现工作项列表(包括待办事宜、已办事宜、历史事宜)的统一管理界面。 (4)实现在流程生命周期中应用系统对流程触发的动作的相关服务接口:工作流定义相关服务、工作流引擎相关服务、工作项列表相关服

分布式系统中容错技术导论

收稿日期:2004 07 14 作者简介:刘俊丽(1972 ),女,毕业于黑龙江大学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专业,黑龙江省黑河学院计算机系讲师,从事计算机教学工作。 分布式系统中容错技术导论 刘俊丽 (齐齐哈尔大学黑河学院,齐齐哈尔164300) 摘 要 本文讲述的是分布计算系统出现部分失效的时候,系统应该能自动从失效中恢复过来,并且不会对整个系统的性能产生严重的影响。 关键词 分布式系统;故障;失效;容错 Abstract The article is abou t the fault tolerance that the system can recover from the crash automatically and won t have a serious influence on the function of the whole system. Key words the distribu ted system;the crash;the failure;the fault tolerance 中图分类号 TP3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821(2004)10-0223-03 分布计算系统区别于单机系统的一个特点是在分布式系统中存在着部分失效的情况。当分布式系统某个部件出现问题的时候就发生了部分失效。虽然部分失效对分布式系统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但同时,它应该不会影响分布式系统中整个应用程序的正确执行。相反,在单机系统中,如果系统中的一个关键部件出现问题,整个应用程序就无法继续执行。 分布计算系统的一个重要设计目标是当系统中出现部分失效的时候,系统应该能自动从失效中恢复过来,并且不会对整个系统的性能产生严重的影响。故此在这里我们讨论分布计算系统中的容错技术。 容错是计算机科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首先介绍与故障处理有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分布计算系统中的故障模型。关于分布计算系统中容错的一些非常有用而详细的介绍可以参见文献[J ALOTE,1994]。 1 基本概念 分布计算系统应该是一个可信赖的系统(dependable system),容错是与可信赖系统紧密相联系的一个概念。分布计算系统的可信赖性(dependability )包括如下几个方面[KOPETZ,1993]: 1 1 可用性(availability) 可用性反映的是系统随时可被用户使用的特性。也就是说,在任何给定的时刻用户都可以使用此系统正确地执行用户给定的任务。 1 2 可靠性(reliability) 可靠性指的是在错误存在的情况下,系统持续服务的能力。尽管可靠性和可用性容易混淆,但它们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可靠性反映的是一段时间的特性,而可用性反映的是某个时刻的特性。高可靠性系统能够持续运行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而不会中断。如果一个系统,每个小时都有并 且仅有1毫秒时间失效,那么它的可用性可达99 9999%,但是它仍然是一个高度不可靠的系统。同样地,如果一个系统从来不崩溃,但是在8月份中,有2个星期的假期需要关机,这个系统是高可靠性的系统,但是它的可用性只有96%。 1 3 安全性(safety) 安全性指的是在系统出现暂时错误的情况下,不出现灾难性后果的能力。例如核电厂的控制系统和宇宙飞船的控制系统要求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1 4 可维护性(maintainability) 可维护性指的是系统一旦出现故障,系统易于修复的能力。高可维护性的系统意味着具有高的可用性。对于高可维护性系统来说,要求它具有自动检测错误和自动修复的能力。 1 5 保密性(security) 保密性要求系统资源不被非法用户访问。 系统失效指的是系统不能提供它所固有的服务功能。例如,分布式系统是为用户提供一系列服务的,但其中某一个服务或某些服务功能不能完全正确提供时,就说系统失效了。 一般来说,从错误的时间特性来看,错误可分为暂时性的(transient)、间歇性的(intermittent)和永久性的(per manent)。暂时性的错误一旦发生之后就会消失,当相关的操作重复执行之后,错误就消失了。间歇性的错误是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消失的错误,这种错误是十分令人烦恼的一种错误,因为它十分难于诊断。永久性错误是一种持续性错误,这种错误一旦出现,将会长时间存在,直到出现错误的部件被修复为止。像集成芯片被烧坏、软件缺陷、磁盘磁头损坏等都是永久性错误。 223 2004年10月第10期October 2004No .10 现代情报 情报纵横

工作流引擎技术

1.1工作流引擎技术 工作流概念的提出是人们注意到了隐藏在业务处理的过程控制的共性,并从业务处理操作中分离出过程逻辑单独加以研究,从而可以实现过程优化配置和重组。但是,多年来,不同的研究者和产品供应商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工作流的定义。下面分别从工作流定义及工作流相关术语进行解释,并分析工作流应用中所遇到的多种模式,提出了工作流参考引擎、处理模型、体系结构等。 1.1.1工作流定义 WfMC给出的工作流的定义[21]:工作流(Workflow)是一类能够完全或者部分自动执行的经营过程,根据一系列过程规则,文档、信息或任务能够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传递、执行。 工作流是指业务领域的流程,它描述了业务过程中的各个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 业务过程则是对工作流的抽象,通过对业务过程中各要素的描述形成过程定义。过程定义是过程自动化的基础数据,它通过工作流引擎进行管理。 下面将对工作流引擎技术中涉及到的一些基本概念给出其定义。这些概念包括:工作流引擎、业务过程、过程定义、活动、自动活动、人工活动、实例、过程实例、活动实例、工作流参与者、工作项、工作项列表等。 1.工作流引擎 工作流引擎是一个软件系统,它定义、创建和管理工作流的执行,并且运行在一个或多个工作流引擎之上。工作流引擎能够解释过程定义、实现与工作流参与者的交互并且调用各种外部IT工具和应用。 2.业务过程 一个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程序或活动的集合,这些程序或活动共同实现一个业务或决策目标。通常地,业务过程存在于一个定义了职能角色和业务关系的组织结构中。 3.过程定义 过程定义是对业务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形式支持诸如建模、通过工作六管理系统执行等操作的自动化处理。过程定义有活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这些活动和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并且还包含过程开始和结束条件和各活动的详细信息,如活动参与者、相关应用和数据等。 4.活动 活动是对一份工作的描述,它是过程中的一个逻辑步聚。一个活动可以是

分布式存储技术及应用

分布式存储技术及应用 根据did you know(https://www.360docs.net/doc/619874343.html,/)的数据,目前互联网上可访问的信息数量接近1秭= 1百万亿亿 (1024)。毫无疑问,各个大型网站也都存储着海量的数据,这些海量的数据如何有效存储,是每个大型网站的架构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分布式存储技术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发展起来的技术,下面让将会详细介绍这个技术及应用。 分布式存储概念 与目前常见的集中式存储技术不同,分布式存储技术并不是将数据存储在某个或多个特定的节点上,而是通过网络使用企业中的每台机器上的磁盘空间,并将这些分散的存储资源构成一个虚拟的存储设备,数据分散的存储在企业的各个角落。 具体技术及应用: 海量的数据按照结构化程度来分,可以大致分为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本文接下来将会分别介绍这三种数据如何分布式存储。 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及应用 所谓结构化数据是一种用户定义的数据类型,它包含了一系列的属性,每一个属性都有一个数据类型,存储在关系数据库里,可以用二维表结构来表达实现的数据。 大多数系统都有大量的结构化数据,一般存储在Oracle或MySQL的等的关系型数据库中,当系统规模大到单一节点的数据库无法支撑时,一般有两种方法:垂直扩展与水平扩展。 ?垂直扩展:垂直扩展比较好理解,简单来说就是按照功能切分数据库,将不同功能的数据,存储在不同的数据库中,这样一个大数据库就被切分成多个小数据库, 从而达到了数据库的扩展。一个架构设计良好的应用系统,其总体功能一般肯定 是由很多个松耦合的功能模块所组成的,而每一个功能模块所需要的数据对应到 数据库中就是一张或多张表。各个功能模块之间交互越少,越统一,系统的耦合 度越低,这样的系统就越容易实现垂直切分。 ?水平扩展:简单来说,可以将数据的水平切分理解为按照数据行来切分,就是将表中的某些行切分到一个数据库中,而另外的某些行又切分到其他的数据库中。为 了能够比较容易地判断各行数据切分到了哪个数据库中,切分总是需要按照某种 特定的规则来进行的,如按照某个数字字段的范围,某个时间类型字段的范围, 或者某个字段的hash值。 垂直扩展与水平扩展各有优缺点,一般一个大型系统会将水平与垂直扩展结合使用。 实际应用:图1是为核高基项目设计的结构化数据分布式存储的架构图。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标准

. 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 课程代码:05038 适用专业:通信技术 学时:72 学分:4.5 制订人: 审核:

《数字信号处理》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一、学习领域(课程)综述 (一)学习领域定位 “数字信号处理”学习领域由岗位群的“通信电力机务员岗位”行动领域转化而来,是构成通信技术专业框架教学计划的专业学习领域之一,其定位见表一: 表一学习领域定位 (二)设计思路 本学习领域注重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紧密结合通信技术专业的发展需要,为将来从事通信技术产品的设计、检测奠定坚实的基础。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分析设计成若干项目或工作情景,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并以典型设备为载体,通过具体案例,按数字信号项目实施的顺序逐步展开,让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技术训练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本课程在内容组织形式上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在每个项目实施前,先提出学习目标,再进行任务分析,学生针对项目的各项任务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并通过多种实践活动实施项目以实现学习目标。最后根据多元化的评分标准进行自我评价。 (三)学习领域(课程)目标 1. 方法能力目标: ●能根据项目任务或工作,制订项目完成工作计划; ●学会自我学习、收集和检索信息、查阅技术资料; ●在数字信号处理过程中会选择各种仪器仪表;

●学会学习和工作的方法,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 ●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刻苦钻研的职业道德; ●学会在产品制作过程中进行技术指导、质量管理和成本核算方法。 2. 社会能力目标: ●建立团结协作的精神,能与人沟通和合作完成工作任务; ●养成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形成清晰的逻辑思维意识,正确辨别事物的真假; ●了解通信技术应用的发展前景,拓宽产品开发的思路; ●掌握产品生产工艺要求,培养工作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为祖国发展强大贡献力量的责任意识; ●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 3. 专业(职业)能力目标: ●具备设计IIR数字滤波器的基本能力; ●具备设计FIR数字滤波器的基本能力; ●能够对基本的信号进行基本的运算; ●能够将模拟滤波器转化为数字滤波器 二、学习领域(课程)描述 学习领域描述包括学习领域名称、学期、参考学时、学习任务和学习领域目标等,见表二: 表二学习领域的描述

工作流系统技术可行性分析v1.1

关于工作流系统技术选型可行性分析 1系统背景 医院的运作过程本质上是人、财、物等资源的优化和配置,形式上无一不体现为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价值流等合理的流动;随着医院不同科室、部门分工的日益具体化,合作已成为主题,合作的体现形式必然是一个完整而高效的工作流程;有管理的医院的活动过程必然是有序的,这种有序性体现为合理的工作流程。因而工作流(workflow)无处不在。 2系统建设目标 1)隔离workflow系统的控制逻辑和医院业务系统的业务逻辑,使得业务逻辑 的变更对于控制逻辑透明。 2)利用该引擎开发的业务信息系统可以根据具体业务需求量身定制个性化的 业务流程,而不用修改控制逻辑,甚至无需修改源代码。 3)业务人员、开发人员、实施人员可以共同参与流程制定、流程、节点维护 4)提供灵活、丰富的标准开发接口,使得开发人员能采用自己习惯的开发工 具在该平台上定制和扩充模块。 5)采用多层分布式组件技术,力求技术先进性和应用的健壮性。 6)工作流自动化和医院应用积木化。 3工作流技术选型方案 3.1 技术选型目标 1)较好的流程定义工具。 2)工作流技术架构与业务系统之间解耦性较强。

3)工作流系统定位为嵌入式系统,并进行嵌入式部署。 4)业务人员、开发人员、部署实施人员均可参与对流程定义做可视化管理 5)业务人员、开发人员、部署实施人员均可参与流程走向做可视化管理。 6)可从容应对较常使用的工作流场景 7)架构开源程度——100% 8)开源社区活跃度较高 9)架构文档较为齐全 10)监控、管理功能支持 11)有较好其他工作流引擎整合方案 3.2 开源工作流选型 当前开源工作流种类繁多,现对目前国内较活跃的三种工作流(jBPM4,jBPM5,Activiti5)做简要介绍与分析,供参考: 3.2.1jBPM4 3.2.1.1架构简介 jBPM4 全称java Businuess Process Management 第四版(最后一个修订版本jBPM4.4发布于2010-07-19 ),是一种基于javaEE 的轻量级工作流管理软件包。jBPM 项目由Tom Baeyens 2002年发起,并与2004加入到JBoss组织,至今jBPM 发展至今有九年时间,在国内外均有大量的社区与商业支持。jBPM3、jBPM4拥有极度活跃的用户论坛和开发者论坛。

Windows中MSDTC(分布式事务处理)系统配置方法

Windows中MSDTC(分布式事务处理)系统配置方法 DTC帮助我们实现分布式数据库服务器之间集合事务处理,即远程异地事务处理功能;例如:有多个SQL SERVER服务器,我们要让它互相执行更新操作,但又要保证事务的完整性,就可以开启DTC功能进行实现; SQL SERVER分布式事务脚本举例: { SET XACT_ABORT ON BEGIN TRAN INSERT INTO [192.168.88.61].ccerp_test.dbo.spkfk ( spid , spbh ) SELECT'远程','远程' INSERT INTO spkfk ( spid , spbh ) SELECT'本地','本地' COMMIT } DTC配置方法如下: 1、检查系统开启了DTC服务; 打开【管理工具】->【服务】,检查Distributed Transaction Coordinator、Remote Procedure Call (RPC)两个组件是否已启动;如果没有启动就将它们启动; 如图1:(一般正常启动了Distributed Transaction Coordinator组件,Remote Procedure Call (RPC)也会自动启动) (图1) 2、设置DTC服务; 打开【管理工具】->【组件服务】,找到【分布式事务处理协调器】,点属性对它进行设置; 2003、2008 SERVER设置它时,操作位置界面会若有区别; 但其需要设置的内容: (1)、【默认协调器】:使用本地协调器; (2)、设置内容:如图2:

(图2) 3、设置参加DTC的各机防火墙; 打开【控制面板】->【防火墙】,添加例外的应用程序:将分布式协调器MSDTC.exe添加到例外中; C:\Windows\System32\MSDTC.exe 设置完后防火墙设置如图3: 分布式事务协调器

制造执行系统MES中工作流技术的实现

制造执行系统MES中工作流技术的实现首先需要解释一下“制造执行系统”的意思。“制造执行系统”的英文名是“Manufacturing _execution System”,简称为MES,是美国AMR公司(Advanced Manufacturing Research,Inc.)在90年代初提出的,旨在加强MRP计划的执行功能,把MRP计划同车间作业现场控制,通过执行系统联系起来。这里的现场控制包括PLC程控器、数据采集器、条型码、各种计量及检测仪器、机械手等。MES系统设置了必要的接口,与提供生产现场控制设施的厂商建立合作关系。(效率科技E-MES制造执行系统)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制造执行系统MES的车间是企业的核心生产机构,是物化中心,它不仅是计划的具体执行者,也是制造信息的回馈者,生产制造过程是指从原材料投入到成品出产的全过程,是一个输入、转化、输出的过程。生产管理是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制造出质量好、的产品,达到及时满足市场和用户要求的一种管理职能。 制造执行系统MES中工作流技术的出现,为企业业务过程重构及其自动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是当前企业实现复杂过程建模、执行监控等过程管理功能的至关重要的技术。车间生产每个成品或者半成品都要经过一个过程,即按照产品结构、工艺路线等规则依次流转完成一系列已分配资源、角色、应用程序等的任务。将这些生产任务按照一定的规则、文件、信息等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进行传递与执行,达到协同处理各任务,进而完成一个工作流程,即产品的生产流程,这正是工作流技术的本质所在。然而,制造执行系统是生存于一定环境中,通过与环境交互,及时并灵活自主的行动以完成自身任务的计算实体,其具有自治性、通信能力、反应性、协作性和适应性等特性。制造执行系统的自适应能力和动态部署的计算方式能满足工作流在执行过程中动态适应的要求:制造执行系统之间对等通信的方式可满足工作流多用户间协作的要求。

分布式存储系统技术说明

技术层次图 各技术简介 1.1mybatis简介 MyBatis 是支持普通SQL查询,存储过程和高级映射的优秀持久层框架。MyBatis 消除

了几乎所有的JDBC代码和参数的手工设置以及结果集的检索。MyBatis 使用简单的XML 或注解用于配置和原始映射,将接口和Java 的POJOs(Plain Old Java Objects,普通的Java对象)映射成数据库中的记录。 每个MyBatis应用程序主要都是使用SqlSessionFactory实例的,一个SqlSessionFactory实例可以通过SqlSessionFactoryBuilder获得。SqlSessionFactoryBuilder可以从一个xml配置文件或者一个预定义的配置类的实例获得。 用xml文件构建SqlSessionFactory实例是非常简单的事情。推荐在这个配置中使用类路径资源(classpath resource),但你可以使用任何Reader实例,包括用文件路径或file://开头的url创建的实例。MyBatis有一个实用类----Resources,它有很多方法,可以方便地从类路径及其它位置加载资源。 1.2webservice简介 Web service是一个平台独立的,低耦合的,自包含的、基于可编程的web的应用程序,可使用开放的XML(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子集)标准来描述、发布、发现、协调和配置这些应用程序,用于开发分布式的互操作的应用程序。 1.3jquery简介

jQuery UI 是以jQuery 为基础的开源JavaScript 网页用户界面代码库。包含底层用户交互、动画、特效和可更换主题的可视控件。我们可以直接用它来构建具有很好交互性的web应用程序。所有插件测试能兼容 jQuery UI包含了许多维持状态的小部件(Widget),因此,它与典型的jQuery 插件使用模式略有不同。所有的jQuery UI 小部件(Widget)使用相同的模式,所以,只要您学会使用其中一个,您就知道如何使用其他的小部件(Widget)。 1.4springmvc简介 Spring MVC属于SpringFrameWork的后续产品,已经融合在Spring Web Flow里面。Spring 框架提供了构建Web 应用程序的全功能MVC 模块。使用Spring 可插入的MVC 架构,可以选择是使用内置的Spring Web 框架还可以是Struts 这样的Web 框架。通过策略接口,Spring 框架是高度可配置的,而且包含多种视图技术,例如JavaServer Pages(JSP)技术、Velocity、Tiles、iText 和POI。Spring MVC 框架并不知道使用的视图,所以不会强迫您只使用JSP 技术。Spring MVC 分离了控制器、模型对象、分派器以及处理程序对象的角色,这种分离让它们更容易进行定制。 1.5spring简介 Spring是一个开源框架,Spring是于2003 年兴起的一个轻量

支付宝分布式事务设计草案

支付宝分布式事务架构设计草案 1背景介绍 为了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的业务量,支付宝系统需要基于SOA进行构建与改造,以应对系统规模和复杂性的挑战,更好地进行企业内与企业间的协作。 基于SOA图景,整个支付宝系统会拆分成一系列独立开发、自包含、自主运行的业务服务,并将这些服务通过各种机制灵活地组装成最终用户所需要的产品与解决方案。支付宝系统将会有类似下图所示的SOA模型:

在SOA的系统架构下,一次业务请求将会跨越多个服务。我们举一个使用红包+余额进行交易付款的例子来说明。

在多个服务协同完成一次业务时,由于业务约束(如红包不符合使用条件、账户余额不足等)、系统故障(如网络或系统超时或中断、数据库约束不满足等),都可能造成服务处理过程在任何一步无法继续,使数据处于不一致的状态,产生严重的业务后果。 传统的基于数据库本地事务的解决方案只能保障单个服务的一次处理具备原子性、隔离性、一致性与持久性,但无法保障多个分布服务间处理的一致性。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一套分布式服务处理之间的协调机制,保障分布式服务处理的原子性、隔离性、一致性与持久性。 2基本原理 2.1两阶段提交协议(2PC) 传统的分布式事务处理是基于两阶段提交协议的。两阶段提交协议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成功的两阶段提交(2PC)示例 失败的两阶段提交(2PC)示例 从上图可见,两阶段提交协议的关键在于“准备”操作。分布式事务协调者在第一阶段通过对所有的分布式事务参与者请求“准备”操作,达成关于分布式事务一致性的共识。分布式事务参与者在准备阶段必须完成所有的约束检查、并且确保后续提交或放弃时所需要的数据已持久化。在第二队段,分布式事务协调者根据之前达到的提交或放弃的共识,请求所有的分布式事务参与者完成相应的操作。 2.2最末参与者优化(LPO) 两阶段提交协议要求分布式事务参与者实现一个特别的“准备”操作,无论在资源管理器(如数据库)还是在业务服务中实现该操作都存在效率与复杂性的挑战。因此,两阶段提交协议有一个重要的优化,称为“最末参与者优化”(Last Participant Optimization),允许两阶段提交协议中有一个参与者不实现“准备”操作(称为单阶段参与者)。最末参与者优化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