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以内宝宝疫苗接种的时间安排

1岁以内宝宝疫苗接种的时间安排
1岁以内宝宝疫苗接种的时间安排

1岁以内宝宝疫苗(预防针)接种的时间安排

1、宝宝出生接种乙肝疫苗第1针和卡介苗,预防乙型肝炎和结核病。

乙肝疫苗和卡介苗一般在出生24小时内接种。左、右胳膊各打1针。

2、宝宝1月龄(满月)接种乙肝疫苗第2针。

乙肝第2针应该和第1针间隔28天到60天。最短间隔28天,最好不要超过60天。

3、宝宝2月龄,接种脊灰疫苗第1针,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1)接种脊灰疫苗不能提前,可以推后一段时间,在2-3月龄之间(1个月内)接种都是及时的。

(2)脊灰疫苗有2种,1种是脊灰减毒活疫苗(液体脊灰疫苗,OPV),口服的,免费接种。1种是脊灰灭活疫苗(IPV或五联疫苗),注射的。

4、宝宝3月龄,接种脊灰疫苗第2针,百白破疫苗第1针。

(1)脊灰疫苗第2针和第1针应该间隔28天以上,间隔不能缩短,可以适当延长(最好间隔28天到60天)。

(2)百白破疫苗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3种传染病。百白破疫苗不能提前接种,应该在宝宝3-4月龄之间(1个月内)接种。

(3)脊灰疫苗(液体剂型)和百白破疫苗同时接种。1种口服,1种注射。

(4)如果宝宝自费打灭活脊灰疫苗(五联疫苗),原则上免费疫苗和自费疫苗不同时接种,优先打免费疫苗。3月龄宝宝可以先打百白破疫苗第1针,间隔14天后,再自费打灭活脊灰疫苗(第2针)。

5、4月龄宝宝接种脊灰疫苗第3针,百白破疫苗第2针。

(1)脊灰疫苗第3针和第2针应该间隔28天以上(最好间隔28天到60天)。

(2)百白破疫苗第2针和第1针应该间隔28天以上(最好间隔28天到60天)。

(3)脊灰疫苗(液体剂型)和百白破疫苗同时接种。1种口服,1种注射。

(4)如果宝宝自费打灭活脊灰疫苗(五联疫苗)。4月龄宝宝可以先打百白破疫苗第2针,间隔14天后,再自费打灭活脊灰疫苗(第3针)。

6、宝宝5月龄,接种百白破疫苗第3针。

百白破疫苗第3针和第2针应该间隔28天以上(最好间隔28天到60天)。

7、宝宝6月龄,接种乙肝疫苗第3针,A群流脑疫苗第1针。

(1)乙肝疫苗第3针,应该和第2针间隔在60天以上,最好在宝宝5-8月龄之间接种。

(2)A群流脑疫苗应该在6-7月龄之间接种,不能提前。该疫苗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3)乙肝疫苗和流脑疫苗可以同时接种,左右胳膊各打1针。也可以先打1种疫苗,间隔14天后再打另1种。

8、宝宝7月龄,没有免费的疫苗接种。

9、宝宝8月龄,接种麻风(或麻疹)疫苗。

(1)麻风疫苗预防麻疹和风疹2种传染病。麻疹疫苗只预防麻疹。麻风(或麻疹)疫苗应该在8-9月龄之间完成接种,不能提前。

(2)部分省市,8月龄宝宝还接种乙脑疫苗第1针。北京市满1岁接种乙脑疫苗。

10、宝宝9月龄,接种A群流脑疫苗第2针。

流脑疫苗第2针,应该和第1针至少间隔3个月。

11、宝宝10月龄,没有免费的疫苗接种。

12、宝宝11月龄,没有免费的疫苗接种。

13、补充说明:

如果脊灰疫苗第1针,接种灭活脊灰疫苗。第2针、第3针可以服液体脊灰疫苗,也可以继续接种灭活疫苗(自愿自费)。这两种方法都是有效的。

如果脊灰疫苗第1针,服的是液体脊灰疫苗。原则上不建议第2针,第3针接种灭活脊灰疫苗。

如果按疫苗分类,接种时间如下:

1、卡介苗:出生接种

2、乙肝疫苗:出生,1月龄,6月龄

3、脊灰疫苗:2月龄,3月龄,4月龄

4、百白破疫苗:3月龄,4月龄,5月龄

5、A群流脑疫苗:6月龄,9月龄

6、麻风(或麻疹)疫苗:8月龄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整理)孩子疫苗接种时间表

计划内疫苗(一类疫苗) 计划内疫苗是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是从宝宝出生后必须进行接种的疫苗,属于

疫苗注射表:一类疫苗 ●出生24小时内可注射乙型肝疫苗 ●出生24小时后可注射卡介苗 ●出生满一个月可以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出生后满二个月可注射脊髓灰质炎糖丸活疫苗,出生后满三个月可注射脊髓灰质炎 糖丸活疫苗,白喉,破伤风,百日咳混合疫苗,卡介苗【试验后决定是否复种】●出生四个月可注射脊髓灰质炎糖丸活疫苗,白喉,破伤风,百日咳混合疫苗,

●出生后五个月可注射白喉,破伤风,百日咳混合疫苗, ●出生后满六个月可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出生后满八个月可注射麻疹疫苗 ●生后1.5-2岁可注射白喉,破伤风,百日咳混合疫苗 ●3岁:A群流脑苗(加强) ●4岁:脊灰疫苗(加强) ●6岁:百白破疫苗(加强<白破二联>)、乙脑疫苗、A群流脑苗(加强) 在注射疫苗时应注意: 要在孩子身体状况好的时候进行 接种前要先测体温,若有发烧要推迟接种、未完全恢复健康前暂缓注射,但应在病好后及时补接种。 接种后,当天不要洗澡,也不能让孩子太疲劳。 属过敏体质者,应向医生反应 极个别孩子可能会高烧,可请医生看看,给予对证治疗 以下情况是不能在期间注射疫苗:如孩子正在发烧,患有急性传染病、哮喘、风疹、湿疹等疾病或有心脏病、肾炎及肝炎等疾病时,暂时不要打预防针。 孩子腹泻时不要吃小儿麻痹糖丸,等病好后两周才能补吃。 有“羊癫疯”病史及药物过敏史的儿童不要进行预防接种。 疫苗反应: 疫苗虽经灭活或减毒处理,但毕竟是一种蛋白或具抗原性的其他物质,对人体仍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引起的。其实这也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就象感冒发热一样是机体在抵御细菌或病毒。 正常反应:局部反应如轻度肿胀和疼痛。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宝宝屁股上出现硬结就是吸附制剂接种后常见的现象。接种疫苗后的全身反应有发热和周身不适,一般发热在 38.5 ℃以下,持续 1 ~ 2 天均属正常反应。无论局部还是全身的正常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多喂水、并注意让宝宝多休息即可。如果宝宝高热,可服用退烧药,可以做物理降温、吃些富有营养又好消化的食物、多喂水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 异常反应:局部感染、无菌性脓肿;晕针、癔病;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遇到晕针、过敏性休克应立即让宝宝平卧、头部放低、口服温开水或糖水;与此同时立即请医生作紧急对症处理。出现皮疹,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应用脱敏药。出现过敏性休克一般表现为接种后很短时间内宝宝面色发白、四肢发凉、出冷汗、呼吸困难、甚至神志不清、抽风等。此时一般医生会立即给宝宝进行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同时给激素和脱敏药观察治疗。 计划外疫苗(二类疫苗) 除国家规定宝宝必须接种的疫苗外,其他需要接种的疫苗都属于推荐疫苗,也就是

我国儿童基础免疫程序

我国儿童基础免疫程序 计划内疫苗(一类疫苗)

计划外疫苗(二类疫苗) 除国家规定宝宝必须接种的疫苗外,其他需要接种的疫苗都属于推荐疫苗,也就是计

在注射疫苗时应注意: 要在孩子身体状况好的时候进行 接种前要先测体温,若有发烧要推迟接种、未完全恢复健康前暂缓注射,但应在病好后及时补接种。 接种后,当天不要洗澡,也不能让孩子太疲劳。 属过敏体质者,应向医生反应 极个别孩子可能会高烧,可请医生看看,给予对证治疗 以下情况是不能在期间注射疫苗: 如孩子正在发烧,患有急性传染病、哮喘、风疹、湿疹等疾病或有心脏病、肾炎及肝炎等疾病时,暂时不要打预防针。 孩子腹泻时不要吃小儿麻痹糖丸,等病好后两周才能补吃。 有“羊癫疯”病史及药物过敏史的儿童不要进行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免疫程序 一类疫苗程序 1.乙肝疫苗接种3剂次,儿童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次,第1剂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 2.卡介苗 接种1剂次,儿童出生时接种。 3.脊灰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2月龄、3月龄、4月龄和4周岁各接种1剂次。 4.百白破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 5.白破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6周岁时接种。

6.麻腮风疫苗(麻风、麻腮、麻疹疫苗)8月龄接种1剂次麻风疫苗,麻风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麻疹疫苗。18-24月龄接种1剂次麻腮风疫苗,麻腮风疫苗不足部分使用麻腮疫苗替代,麻腮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麻疹疫苗。 7.流脑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6—18月龄接种2剂次A群流脑疫苗,3周岁、6周岁各接种1剂次A+C群流脑疫苗。 8.乙脑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8月龄和2周岁各接种1剂次。乙脑灭活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8月龄接种2剂次,2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次。 9.甲肝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18月龄接种。甲肝灭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18月龄和24—30月龄各接种1剂次。 二类疫苗 1.A+C群流脑疫苗3周岁注射1针次,6、9周岁各加强一针。 2.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可替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同全细胞百白破疫苗。 3.麻腮风疫苗 1.5-2周岁注射一针,基础免疫后4年加强1针。 4.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是2岁时注射1针,4年后加强1针。灭活疫苗1-16岁接种2针,间隔6个月,16岁以上接种1针。 5.水痘疫苗1-12岁接种1针次。 6.B型流感嗜血杆菌苗2、4、6月龄各注射一次,12月龄以上接种一针即可。 7.流行性感冒疫苗1-3周岁每年注射2针,间隔1个月。3周岁以上每年接种1次即可。 疫苗接种禁忌 预防接种的原理,就是通过接种抗原刺激机体,使宝宝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来对付细菌、病毒。但是,有些时候,宝宝身体出现了某些特殊情况,就不适合接种,我们称这种情况为" 禁忌证" 。每种疫苗所含抗原不同,禁忌证也会不同。 禁忌证一般分两大类,一类是暂时禁忌证;另一类是绝对禁忌证。早产儿、难产儿,正在发热或患一般疾病的急性期儿童就属于" 暂时禁忌证" 。这些宝宝可以在疾病康复后补种。但是,如果你的宝宝具有免疫功能缺陷、或是严重过敏体质,就属于" 绝对禁忌证",接种疫苗可能发生异常反应,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绝对不可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的禁忌 (1)卡介苗禁忌:早产的宝宝、低出生体重的宝宝(出生体重小于2500 克)、难产的宝宝应该慎种。正在发热、腹泻、严重皮肤病的宝宝应缓种。结核病,急性传染病,心、肾疾患,免疫功能不全的宝宝禁种。 (2)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禁忌:服苗前一周有腹泻的宝宝,或一天腹泻超过 4

最新宝宝疫苗接种时间表

宝宝疫苗接种时间表

宝宝疫苗接种时间表 计划内疫苗(一类疫苗)

计划内疫苗是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是从宝宝出生后必须进行接种的疫苗,属于免费疫苗。

计划外疫苗(二类疫苗) 除国家规定宝宝必须接种的疫苗外,其他需要接种的疫苗都属于推荐疫苗,也就是计划外疫苗,这些疫苗都是本着自费、自愿的原则,家长可以有选择性的给宝宝接种。 在注射疫苗时应注意:要在孩子身体状况好的时候进行 接种前要先测体温,若有发烧要推迟接种、未完全恢复健康前暂缓注射,但应在病好后及时补接种。 接种后,当天不要洗澡,也不能让孩子太疲劳。 属过敏体质者,应向医生反应

极个别孩子可能会高烧,可请医生看看,给予对证治疗 以下情况是不能在期间注射疫苗:如孩子正在发烧,患有急性传染病、哮喘、风疹、湿疹等疾病或有心脏病、肾炎及肝炎等疾病时,暂时不要打预防针。孩子腹泻时不要吃小儿麻痹糖丸,等病好后两周才能补吃。 有“羊癫疯”病史及药物过敏史的儿童不要进行预防接种。 疫苗注射表 一类疫苗 出生24小时内可注射乙型肝疫苗 出生24小时后可注射卡介苗 出生满一个月可以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出生后满二个月可注射脊髓灰质炎糖丸活疫苗,出生后满三个月可注射脊髓灰质炎糖丸活疫苗,白喉,破伤风,百日咳混合疫苗,卡介苗【试验后决定是否复种】 出生四个月可注射脊髓灰质炎糖丸活疫苗,白喉,破伤风,百日咳混合疫苗,出生后五个月可注射白喉,破伤风,百日咳混合疫苗, 出生后满六个月可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出生后满八个月可注射麻疹疫苗 生后1.5-2岁可注射白喉,破伤风,百日咳混合疫苗 3岁:A群流脑苗(加强) 4岁:脊灰疫苗(加强) 6岁:百白破疫苗(加强<白破二联>)、乙脑疫苗、A群流脑苗(加强) 二类疫苗 A+C群流脑疫苗:3周岁注射1针次,6、9周岁各加强一针。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可替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同全细胞百白破疫苗。 麻腮风疫苗:1.5-2周岁注射一针,基础免疫后4年加强1针。 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是2岁时注射1针,4年后加强1针。灭活疫苗1-16岁接种2针,间隔6个月,16岁以上接种1针。 水痘疫苗:1-12岁接种1针次。

儿童最佳接种疫苗时间表

儿童最佳接种疫苗时间表(供参考) ①出生24小时 乙肝疫苗 必打:预防乙型病毒肝炎(乙肝) 免费/收费第1剂/共3剂 卡介苗 必打:预防儿童结核病,特别是结核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肺炎 免费共 1 剂 ②1 月龄 乙肝疫苗 必打:预防乙型病毒肝炎(乙肝) 免费/收费第2剂/共3剂 ③2 月龄 五联疫苗 必打:百日咳疫苗+白喉疫苗+破伤风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收费第1剂/共4剂 轮病疫苗

推荐:预防因 A 群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 收费第1剂/共3剂 脊灰疫苗(口服,减活) 必打:预防脊髓灰质炎 免费第1剂/共4剂 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 疫苗) 推荐:预防 b型号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多种侵袭病,如脑膜炎、肺炎等 收费第1剂/共4剂 脊灰疫苗(注射,灭活) 推荐:预防脊髓灰质炎 收费第1剂/共4剂 ④3 月龄 肺炎疫苗(7价结合) 推荐:预防因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 收费第1剂/共4剂 五联疫苗 推荐:百日咳疫苗+白喉疫苗+破伤风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收费第2剂/共4剂

脊灰疫苗(口服,减活) 必打:预防脊髓灰质炎 免费第2剂/共4剂 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 疫苗) 推荐:预防 b型号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多种侵袭病,如脑膜炎、肺炎等 收费第2剂/共4剂 白百破疫苗 必打: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免费第1剂/共4剂 脊灰疫苗(注射,灭活) 推荐:预防脊髓灰质炎 收费第1剂/共4剂 ⑤4 月龄 肺炎疫苗(7价结合) 推荐:预防因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 收费第2剂/共4剂 五联疫苗 推荐:百日咳疫苗+白喉疫苗+破伤风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完整版)宝宝疫苗接种完全手册

宝宝疫苗接种完全手册 孩子们究竟应该接种哪些疫苗,在什么时间接种,下面为家长们提供了详细的疫苗接种手册: 计划内疫苗: 计划内疫苗(一类疫苗)是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属于免费疫苗,是从宝宝出生后必须进行接种的。计划免疫包括两个程序:一个是全程足量的基础免疫,即在1周岁内完成的初次接种;二是以后的加强免疫,即根据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及人群的免疫水平和疾病流行情况适时地进行复种。 接种时间接种疫苗次数可预防的传染病 出生乙型肝炎疫苗第一针乙型病毒性肝炎 24小时内卡介苗初种结核病 1月龄乙型肝炎疫苗第二针乙型病毒性肝炎 2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一次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3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二次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百白破疫苗第一次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4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三次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百白破疫苗第二次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6月龄百白破疫苗第三次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乙型肝炎疫苗第三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A群流脑疫苗第一针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8月龄麻疹疫苗第一针麻疹 9月龄A群流脑疫苗第二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岁乙脑初免 两针 流行性乙型脑炎 1.5 ~2岁百白破疫苗加强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糖丸加强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乙脑疫苗加强流行性乙型脑炎 3岁A群流脑疫苗,也 第三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可用A+C流脑加强 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加强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7岁麻疹疫苗加强麻疹 白破二联疫苗加强白喉、破伤风 乙脑疫苗 初免 两针 流行性乙型脑炎A群流脑疫苗第四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2岁 卡介苗加强农村结核病 计划外疫苗: 计划外疫苗(二类疫苗)是自费疫苗。可以根据宝宝自身情况、各地区不同状况及家长经济状况而定。如果选择注射二类疫苗应在不影响一类疫苗情况下进行选择性注射。要注意接种过活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

小孩打预防针时间表

宝宝打预防针时间表 出生时:乙肝疫苗(第一次)、卡介苗 1月龄:乙肝疫苗(第二次) 2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一次) 3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次)、百白破(第一次) 4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三次)、百白破(第二次) 5月龄:百白破(第三次) 6月龄:乙肝疫苗(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一次) 8月龄:麻疹疫苗(第一次)、乙脑疫苗(非活第一、二次)、(减活第一次) 9月龄:A群流脑疫苗(第二次) 18月龄:百白破(第四次)、麻疹疫苗(第二次) 2岁:乙脑疫苗(非活第三次)、(减活第二次) 3岁:A群流脑疫苗(第三次) 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第四次) 6岁:乙脑疫苗(非活第四次)、(减活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四次)、精白破(第一次) 16岁:精白破(第二次) 由此可见流脑疫苗的接种时间分别为:6月龄、9月龄、3岁、6岁。 乙脑疫苗的接种时间分别为:8月龄、2岁、6岁。 孩子在打防疫针前,家长要给孩子洗一次澡换件干净衣裳,向医生说清孩子健康状况,经医生检查认为没有接种“禁忌症”方可接种。孩子打完预防针24小时之内最好都不要洗澡,打过防疫针以后要避免剧烈活动,对孩子要细心照料,注意观察,如孩子有轻微发热反应,一般在1—2天就会好的,如反应加重,应立即请医生诊治。 1、一类疫苗 出生时:卡介苗、乙肝疫苗(基础) 一个月:乙肝疫苗(基础) 两个月:脊灰疫苗(基础) 三个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 四个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 五个月:百白破疫苗(基础)

六个月:乙肝疫苗、A群流脑苗(基础) 八个月: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基础) 九个月:A群流脑苗(基础) 1.5-2岁: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加强) 3岁:A群流脑苗(加强) 4岁:脊灰疫苗(加强) 6岁:百白破疫苗(加强)、乙脑疫苗、A群流脑苗(加强) 2、二类疫苗 (1)A+C群流脑疫苗:3周岁注射1针次,6、9周岁各加强一针。 (2)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可替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同全细胞百白破疫苗。 (3)麻腮风疫苗:1.5-2周岁注射一针,基础免疫后4年加强1针。 (4)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是2岁时注射1针,4年后加强1针;灭活疫苗1-16岁接种2针,间隔6个月,16岁以上接种1针。 (5)水痘疫苗:1-12岁接种1针次。 (6)B型流感嗜血杆菌苗:2、4、6月龄各注射一次,12月龄以上接种一针即可。 (7)流行性感冒疫苗:1-3周岁每年注射2针,间隔1个月。3周岁以上每年接种1次。 3、接种疫苗的禁忌 疫苗接种禁忌预防接种的原理,就是通过接种抗原刺激机体,使宝宝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来对付细菌、病毒。但是,有些时候,宝宝身体出现了某些特殊情况,就不适合接种,我们称这种情况为禁忌证。 每种疫苗所含抗原不同,禁忌证也会不同。禁忌证一般分两大类,一类是暂时禁忌证;另一类是绝对禁忌证。早产儿、难产儿,正在发热或患一般疾病的急性期儿童就属于暂时禁忌证。这些宝宝可以在疾病康复后补种。但是,如果你的宝宝具有免疫功能缺陷、或是严重过敏体质,就属于绝对禁忌证,接种疫苗可能发生异常反应,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绝对不可接种疫苗。 (1)卡介苗禁忌: 早产的宝宝、低出生体重的宝宝(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难产的宝宝应该慎种。 正在发热、腹泻、严重皮肤病的宝宝应缓种。 结核病,急性传染病,心、肾疾患,免疫功能不全的宝宝禁种。

最新宝宝疫苗接种完全手册

宝宝疫苗接种完全手 册

宝宝疫苗接种完全手册 孩子们究竟应该接种哪些疫苗,在什么时间接种,下面为家长们提供了详细的疫苗接种手册: 计划内疫苗: 计划内疫苗(一类疫苗)是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属于免费疫苗,是从宝宝出生后必须进行接种的。计划免疫包括两个程序:一个是全程足量的基础免疫,即在1周岁内完成的初次接种;二是以后的加强免疫,即根据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及人群的免疫水平和疾病流行情况适时地进行复种。 接种时间接种疫苗次数可预防的传染病 出生乙型肝炎疫苗第一针乙型病毒性肝炎 24小时内卡介苗初种结核病 1月龄乙型肝炎疫苗第二针乙型病毒性肝炎 2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一次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3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二次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百白破疫苗第一次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4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三次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百白破疫苗第二次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6月龄百白破疫苗第三次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乙型肝炎疫苗第三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A群流脑疫苗第一针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8月龄麻疹疫苗第一针麻疹 9月龄A群流脑疫苗第二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岁乙脑初免 两针 流行性乙型脑炎 1.5 ~2岁百白破疫苗加强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糖丸加强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乙脑疫苗加强流行性乙型脑炎 3岁A群流脑疫苗,也 第三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可用A+C流脑加 强 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加强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7岁麻疹疫苗加强麻疹 白破二联疫苗加强白喉、破伤风 乙脑疫苗 初免 两针 流行性乙型脑炎A群流脑疫苗第四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2岁 卡介苗加强农村结核病 计划外疫苗: 计划外疫苗(二类疫苗)是自费疫苗。可以根据宝宝自身情况、各地区不同状况及家长经济状况而定。如果

2015年宝宝预防针一览表

2015年宝宝预防针一览表 出生时:乙肝疫苗(第一次)、卡介苗 1月龄:乙肝疫苗(第二次) 2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一次) 3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次)、百白破(第一次) 4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三次)、百白破(第二次) 5月龄:百白破(第三次) 6月龄:乙肝疫苗(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一次) 8月龄:麻疹疫苗(第一次)、乙脑疫苗(非活第一、二次)、(减活第一次) 9月龄:A群流脑疫苗(第二次) 18月龄:百白破(第四次)、麻疹疫苗(第二次) 2岁:乙脑疫苗(非活第三次)、(减活第二次) 3岁:A群流脑疫苗(第三次) 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第四次) 6岁:乙脑疫苗(非活第四次)、(减活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四次)、精白破(第一次) 16岁:精白破(第二次) 由此可见流脑疫苗的接种时间分别为:6月龄、9月龄、3岁、6岁。 乙脑疫苗的接种时间分别为:8月龄、2岁、6岁。 孩子在打防疫针前,家长要给孩子洗一次澡换件干净衣裳,向医生说清孩子健康状况,经医生检查认为没有接种“禁忌症”方可接种。孩子打完预防针24小时之内最好都不要洗澡,打过防疫针以后要避免剧烈活动,对孩子要细心照料,注意观察,如孩子有轻微发热反应,一般在1—2天就会好的,如反应加重,应立即请医生诊治。 1、一类疫苗 出生时:卡介苗、乙肝疫苗(基础) 一个月:乙肝疫苗(基础) 两个月:脊灰疫苗(基础) 三个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 四个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 五个月:百白破疫苗(基础) 六个月:乙肝疫苗、A群流脑苗(基础) 八个月: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基础) 九个月:A群流脑苗(基础) 1.5-2岁: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加强) 3岁:A群流脑苗(加强) 4岁:脊灰疫苗(加强) 6岁:百白破疫苗(加强)、乙脑疫苗、A群流脑苗(加强) 2、二类疫苗 (1)A+C群流脑疫苗:3周岁注射1针次,6、9周岁各加强一针。 (2)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可替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同全细胞百白破疫苗。 (3)麻腮风疫苗:1.5-2周岁注射一针,基础免疫后4年加强1针。 (4)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是2岁时注射1针,4年后加强1针;灭活疫苗1-16岁接种2针,间隔6个月,16岁以上接种1针。

上海市五联疫苗使用指南

上海市五联疫苗使用指南 (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脊髓灰质炎+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 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者简称白百破)、脊髓灰质炎(脊灰)、流感嗜血杆菌(流感菌)感染是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五种疾病,预防接种是控制这些疾病的最经济有效的措施。通常预防这五种疾病需要分别接种白百破疫苗、脊灰疫苗和流感菌疫苗等3种疫苗,按标准接种程序完成接种需要12剂次。接种剂次多,给受种者带来麻烦和痛苦,还增加接种服务成本和预防接种安全风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于2010年批准了一种接种1剂即可预防上述五种疾病的联合疫苗产品(以下简称五联疫苗)在中国上市,按标准接种程序接种五联疫苗仅需4剂次。 为规范五联疫苗在上海的使用,我中心召开了五联苗接种程序专家论证会。论证过程中,与会专家充分参考了中华预防医学会制订五联疫苗应用技术指南,并结合上海市预防接种的现况,制定了本指南。 为了便于管理,上海市将该疫苗产品的制品种类定义为五联疫苗,即预防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脊灰、流感菌疾病等五种疾病的疫苗。今后如有预防上述五种疾病的其他五联疫苗产品上市,可参考本指南执行。如果其他五联疫苗产品预防的疾病种类与上述五种疾病不完全相同,应按为其制订的新指南执行。 一、接种要求

接种原则:五联疫苗目前在上海市作为第二类疫苗,按照“知情同意、自费自愿”的原则提供预防接种服务。 接种对象:≥2月龄人群。 接种程序和剂量:2、3、4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 1、2、3剂之间每剂次间隔≥28天,第3、4剂之间间隔≥6个月。每次接种0.5ml。 接种途径:肌肉注射。 接种部位:婴幼儿接种于大腿前外侧,还可接种于上臂外侧三角肌。 操作方法:接种前应将白百破+脊灰联合疫苗混悬液注入装有流感菌疫苗干粉的西林瓶内复溶(对于无附带针头的预填充注射器,独立的针头必须旋转1/4圈后牢固地固定在注射器上),振摇直至干粉完全溶解(复溶后的混悬液呈混浊白色属正常现象),复溶后必须立即使用。不可使用其他流感菌疫苗替代原包装内产品。 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禁忌症、注意事项等其他事项请参见疫苗使用说明书。 二、疫苗替代和总剂次数 在接种白百破疫苗或脊灰疫苗或流感菌疫苗后,可以使用五联疫苗替代上述三种疫苗进行后续接种。 在接种五联疫苗后,仍可以(不推荐)再使用白百破疫苗或脊灰疫苗或流感菌疫苗进行后续接种。后续接种使用的疫苗,建

关于第一类疫苗与第二类疫苗

是自费疫苗。可以根据宝宝自身情况、各地区不同状况及家长经济状况而定。如果选择注射二类疫苗应在不影响一类疫苗情况下进行选择性注射。要注意接种过活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脊灰糖丸)要间隔4周才能接种死疫苗(百白破、乙肝、流脑及所有二类疫苗)。

是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属于免费疫苗,是从宝宝出生后必须进行接种的。 包括两个程序: 一是全程足量的基础免疫。即在1周岁内完成的初次接种; 二是以后的加强免疫。即根据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及人群的免疫水平和疾病流行情况适时地进行复种。这样才能巩固免疫效果,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五联苗是一种在国外广泛应用的疫苗,它可以使宝宝的接种次数由原有的12次减至4次,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 如果你选择了给宝宝打五联苗(自费进口),那么就可以少打三种疫苗:减毒脊灰,百白破和HIB。 其中前两种属于一类疫苗,后一种属于二类疫苗。 目前接种价格是702一针,一共打4针。 我询问过当医生的朋友,他建议我打。婆子妈一听宝宝可以少挨8针,立马掏钱。 以下引用儿保教授崔玉涛微博: 五联针包括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脊髓灰质炎和B型嗜血流感杆菌。注射五联疫苗的特点:1、减少预防针接种次数;2、五联针作为一种制剂,所含防腐剂、添加剂明显少于各自制剂中相应含量之和,因此安全性会提高;3、价格较贵。 注射五联疫苗(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脊髓灰质炎、B型嗜血流感杆菌)可替代常规推荐的百白破、脊灰疫苗。孩子满两个月即可接种,一岁内3次,间隔4至12周。生后15-18个月接种第四次。注射后有可能出现发热、注射局部可能短时出现硬结。如果体温超过38.5度,可服退热药。

0-1岁育儿-疫苗接种时间表

疫苗接种时间表 【导读】从宝宝呱呱坠地以来就开始和疫苗打交道了,帮宝宝注射疫苗能增强宝宝对某些传染性疾病的抵抗力。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目前我国有免费一类疫苗和自费二类疫苗两大类。一般宝宝从出生后就开始接种国家免费的一类疫苗,一类疫苗一直到打到6岁。宝宝什么时候接种哪种疫苗是由确切的疫苗接种时间的,下面一起来了解下疫苗接种时间表。 疫苗接种时间表 宝宝出生后,身体各器官系统还没发育好,抵抗力就比较差。为了让宝宝具备对抗某些传染性比较强的病菌,必须给宝宝接种相应的疫苗。宝宝要接种的疫苗种类比较多,接种的时间也是有所不同的,妈妈们要弄清楚每一种疫苗的接种时间及时带宝宝去接种疫苗。下面整理了疫苗接种时间表供广大妈妈参考。 国家免费提供接种的一类疫苗 卡介苗、乙肝疫苗(基础) 一个月:乙肝疫苗(基础) 两个月:脊灰疫苗(基础) 三个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 四个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 五个月:百白破疫苗(基础)

六个月:乙肝疫苗、A群流脑苗(基础) 八个月: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基础) 九个月:A群流脑苗(基础) 1.5-2岁: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加强) 3岁:A群流脑苗(加强) 4岁:脊灰疫苗(加强) 6岁:百白破疫苗(加强)、乙脑疫苗、A群流脑苗(加强) 需要自费的二类疫苗 1、A+C群流脑疫苗:3周岁注射1针次,6、9周岁各加强一针。 2、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可替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同全细胞百白破疫苗。 3、麻腮风疫苗:1.5-2周岁注射一针,基础免疫后4年加强1针。 4、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是2岁时注射1针,4年后加强1针。灭活疫苗1-16岁接种2针,间隔6个月,16岁以上接种1针。 5、水痘疫苗:1-12岁接种1针次。 6、B型流感嗜血杆菌苗:2、4、6月龄各注射一次,12月龄以上接种一针即可。 7、流行性感冒疫苗:1-3周岁每年注射2针,间隔1个月。3周岁以上每年接种1次即可。 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

儿童意外伤害紧急避险手册

- - -.. 常见意外伤害处理 1、擦伤: 擦伤是指孩子摔倒擦破的伤口,轻微的表皮擦伤,在家治疗就可以了。对于很浅、面积较小的伤口,可用湿纸巾或清水将伤口擦洗干净,用碘油、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然后涂一层外用消炎软膏,再贴上创可贴或者消毒纱布包扎好。 如果擦伤面积比较大、伤口上沾有无法自行清洗掉的沙粒、污物,或受伤部位肿胀、严重疼痛、周边机体组织破碎、血流不止,或受伤在重要位置(如脸部),建议还是要立即到医院处理和治疗。对于大而深的伤口,更应及时带宝宝去外科做局部清创处理。 2、割伤 割伤是刀、剪、玻璃片或锋利的器具造成的损伤。 割伤后首要的处理是用直接压迫法止血,先用干净纱布或毛巾必须稳固而轻柔地压在伤口上至少5 分钟,切勿经常将毛巾拿开查看伤口。5 分钟后,若仍有出血,可以延长5 分钟。95% 的情况下,用这种方法都可以依靠压力阻止血流,使伤口处的血液凝成块。如果15 分钟后仍不能止血,或发现伤口每隔片刻总会有新的血液流出,就意味着伤口可能伤及动脉血管,应该立即上医院处理。 在出血停止后,可用冷水和肥皂将伤口清洗干净,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再用消毒纱布或创可贴覆盖,最后用绷带包扎固定。请注意,如果是面部伤口或伤口裂开超过1厘米长,应尽快将孩子送至医院接受缝合治疗。因为割伤在6小时内可以缝合伤口,促使伤口愈合和减少伤口感染,以免留下过大疤痕。 注意,不要使用酒精或过氧化氢刺激伤口,这些消毒剂会杀死伤口愈合所必要的新细胞;不要使用抗生素药膏,这类药物会影响伤口愈合速度。 3、扎伤: 如果被钉子、针等锐利的物品刺伤,一般会有少量血流出,因为伤口窄、深、细菌不易被排出,很容易引发炎症。在紧急处理刺伤伤口时,需要挤压伤口,使得流出一小点鲜血,同时细菌也会被排出。假如被刺伤,无论伤口多小,都有患上破伤风的危险,特别是被生锈的刀具或旧

成人疫苗接种时间表

成人疫苗接种时间表

成人疫苗接种时间表 并不是只有小孩子才需要定期进行免疫接种!各个年龄层的人群都需要进行免疫来确保自己的健康,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儿时接种的疫苗会慢慢失效,并且,你也会不断地受到新型病毒的威胁,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肩负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多,但是,你有没有意识到,保护好你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也是其中一项重要的义务。 看看你需要注射什么疫苗 成人注射疫苗的品种只要由以下这些因素决定: 年龄、生活习惯、健康状况、旅游目的地(有些国家可能属于某些特定传染病的高危地区)、免疫历史(你曾经注射过的疫苗种类和注射时间)。

对于大多是人来说需要注射以下这些疫苗: 1、流感疫苗 2、百白破联合疫苗 3、疱疹病毒疫苗 4、肺炎疫苗 5、乙肝疫苗 其他你可能需要接种的疫苗包括人乳头瘤病毒、甲肝、脑膜炎、水痘、麻疹、风疹、腮腺炎疫苗。 你可以通过本站提供的《成人疫苗接种时间表》来确定何时需要接种何种疫苗: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也许你对于各种疫苗的作用还不是很清楚,毕竟对于普通大众来说,那些拗口的医学专用名词实在是不好理解,那么下面就让跟随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常见的传染病及相应的免疫疫苗吧: 白喉【使用百白破联合(Tdap)疫苗或白破联合(Td)疫苗进行免疫】 白喉是由白喉棒状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乙类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或与感染病人接触传播。临床特征为咽喉鼻等处灰白粗厚的假膜形成及外毒素引起的心肌、神经及其他脏器的损害,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乏力、恶心呕吐头痛等。人群普遍易感,呈世界性分布,尤多见于温带地区。四季均可发病,以秋季、冬季、初春较多,大多预后良好,重症病人有一定的死亡率。 甲肝【使用甲肝(hepatitis A)疫苗进行免疫】

水痘疫苗接种指南

水痘疫苗接种指南 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最好办法。接种不仅保护接种者,还可以减少社会上因为疾病或其他原因未接种疫苗的人感染水痘疾病的风险。虽然没有疫苗是100%有效,但国内外临床证实,水痘疫苗是非常有效的,保护率至少可达90%。如果接种疫苗的人得到水痘,它通常是一个非常温和的情况下,持久的只有几天,并涉及较少的皮损(通常小于50),轻度或无发热症状。幼儿接种水痘疫苗后保护作用可以长期存在。一般而言,一次接种即可。美国已经把水痘疫苗列入儿童常规免疫计划中,但在我国,水痘疫苗还属于自费疫苗。XIXI已经1周1个月了,准备接种水痘疫苗,查了一些资料,整理一个水痘疫苗接种指南,希望对您的宝宝健康有所参考价值。 什么是水痘?水痘疫苗需要打吗? 水痘常见于2~10岁的儿童,是一种发病急、传染性很强的传染病。水痘好发于冬春两季,常在幼儿园或小学校内引起流行。 水痘的病原体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存在于患者的血液、疱疹的浆液和口腔分泌物中,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宝贝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也就是说,如果健康的儿童与患水痘的儿童经常一起玩耍、说话、密切接触都可能被感染而发病。 所以一旦患了水痘应注意隔离,在完全治好以前不应去幼儿园或上学。即使是与水痘患者接触过的小孩,也应隔离观察2~3周。因为感染病毒后不是立即发病,一般要经14~17天的潜伏期,长者可达3周。 水痘传染性很强,患病儿童是唯一的传染源,与之接触的幼儿若未患过水痘或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约有90%会发病,因此接种水痘疫苗是非常有必要的。水痘减毒疫苗是将水痘病毒OKA株在MRC5二倍体细胞培养繁殖而获得的病毒冻干制品。每剂疫苗含有不少于103.3蚀斑形成单位(PFU)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幼儿水痘的发病过程 最初,患病幼儿会出现发热、倦怠、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一般1~2天内发疹。首先发于躯干,逐渐到头面部和四肢,呈向心性分布,即躯干多,四肢较少。初起为红色小丘疹,数小时后变成绿豆大小的水疱,周围绕以红晕。水疱初呈清澈的水珠状,壁薄易破,伴有瘙痒。经数天而干燥结痂,以后痂脱而愈,不留疤痕。在发病3~5天内,皮疹陆续分批发生,所以同时可见丘疹、水疱、结痂等不同时期的皮损,病程约2~3周。 幼儿口腔、眼结膜、咽部、外阴等黏膜也偶可发生损害,常形成溃疡而伴有疼痛。皮疹并非出得越多越好,只要符合一般的出疹规律,多一些或少一些都是正常现象。若水疱抓破后继发细菌感染,可发生皮肤坏疽,甚至引起败血症。此外,少数患病幼儿还可出现水痘性肺炎、脑炎、心肌炎及暴发性紫癜等并发症。 水痘疫苗什么时候打,怎么打? 对12月龄以上的健康儿童、青少年及成人、高危人群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水痘预防的主动免疫。儿童及成人均于上臂皮下注射,绝不能静脉注射。疫苗应通过提供的稀释液复溶,并应完全溶解。应在消毒剂完全挥发后再行接种。

疫苗接种时间表

宝宝预防接种时间表和注意事项 一、一类疫苗: 出生24小时内:乙肝第一剂 0月龄:卡介苗 1月龄:乙肝第二剂 2月龄:口服脊灰疫苗 3月龄:口服脊灰疫苗白百破第一剂4月龄:口服脊灰疫苗白百破第二剂 5月龄:白百破第三剂6月龄:乙肝第三剂流脑第一剂 8月龄:麻疹第一剂乙脑第一剂 9月龄:流脑第二剂 18月龄:白百破第四剂麻疹第二剂2岁:乙脑第二剂 3岁:流脑第三剂4岁:口服脊灰疫苗 6岁:流脑第四剂乙脑第三剂白破第一剂 16岁:白破第二剂 二类自费疫苗: 流脑A+C:2岁以上儿童和成人接种无细胞白百破:接种时间同免费百白破 乙肝:儿童和成年人中易感人群接种,没有具体的年龄规定 麻风腮:18个月代替麻疹接种甲肝:一般1岁以后接种 甲乙肝:16岁以上儿童接种水痘:1岁以后接种 流感:6个月-3岁儿童接种儿童流感接种二针,3岁以上儿童接种成人剂型流感 肺炎:2岁以上儿童和成人接种 HIB:2月龄以上可接种 轮状病毒:2个月-3岁婴幼儿 二、各类疫苗介绍 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脊灰疫苗:预防小儿麻痹症白白破:预防白喉、百日咳、破伤风流脑:预防流行性脑膜炎麻疹:预防麻疹乙脑:预防乙型脑炎卡介苗:预防肺结核 流脑A+C:预防A型C型流脑麻风腮:预防麻疹、风疹、腮腺炎甲肝:预防甲型肝炎 流感:预防流行性感冒水痘:预防水痘肺炎:预防90%的肺炎HIB:预防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脑膜炎和肺炎轮状病毒:预防轮状病毒引起的夏秋季腹泻。 三、注意事项 1.乙肝第一剂和卡介苗都在产院接种,低体重儿童需体重大于5斤才能接种 2.口服糖丸前半小时不宜喂奶,以防孩子吐奶时将疫苗一同吐出。服完后半小时内不宜热饮。 3.白百破有无细胞和全细胞之分,全细胞是免费的,但接种后付反应可能较大,接种了全细胞可改接种自费的无细胞,但反过来不可以。 4.麻疹疫苗第二剂可以用麻风腮疫苗代替。但鸡蛋过敏者不宜接种,可以等孩子大一些试试吃鸡蛋是否仍过敏后接种。 5.流脑疫苗免费的是接种A群疫苗,可用A+C代替。因为前几年上海曾发过C群流脑病例。 6.乙脑疫苗有减毒和灭活之分,灭活疫苗初种8月龄第一针,隔一周接种第二针。减毒只需8月龄接种1针,具体要看地段医院有哪种疫苗了。 7.所有的疫苗接种后都可能会有发烧现象,妈妈要特别留意宝宝的体温变化。高烧要及时作退烧处理。宝宝当天接种后尽量不要洗澡,以免感染接种部位。实在要洗澡的话建议不使用沐浴露,清水洗就可以了。 8.二类疫苗都是自费的,妈妈们可以自行考虑是否接种,建议大家麻风腮和水痘一定要接种,因为发病率较高,孩子上幼儿园后容易感染这两种疾病,每个公司出的疫苗有所不同,接种时间仅供大家参考。 说明:上面列出的是我推荐大家的宝宝预防接种时间表,主要依据是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和结合宝宝身体、生理变化以及我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供各位妈妈使用。 1、乙肝国家规定就是初免三针,但所产生的抗体不足以保持到宝宝成年,推荐宝宝在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大学一年级各加强一针; 2、麻疹一岁半加强可以由麻-风-腮三联代替,也就是这两个用一个就可以,推荐使用三联,能保护三种疾病,效果还好,宝宝还能少扎针; 3、流脑在宝宝初种是要间隔三个月注射两针,这是2006年新修改的程序,2、5岁时的加强可以使用流脑A+C进行; 4、乙脑疫苗有两种,减毒初免是一针,灭活初免是间隔7-10天两针,但灭活的反应比减毒的小; 5、水痘和甲肝疫苗列在2岁是出于现在的宝宝大部分都在2-3岁的时候上幼儿园,推荐在宝宝上幼儿园前把这两个疫苗扎上。水痘选国产和进口的都行,效果一致,但进口的有扎过疫苗后仍得病的退疫苗款的承诺;甲肝推荐使用国产的灭活疫苗(孩尔来福),效果和进口的一样价格便宜; 6、HIB现用疫苗说明书上推荐的程序是周岁内接种两针,一岁半加强一针;或是周岁后接种一针。推荐宝宝周岁后接种一针就可以了; 7、肺炎疫苗用于2岁以上的儿童使用,如果宝宝平时身体不太好极易感冒,推荐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联合使用,肺炎疫苗用一次,流感疫苗每年给宝宝用(1岁以后,周岁内的宝宝没有用流感疫苗的必要),预防效果极好,如果宝宝平时身体很好,这两种疫苗都没有使用的必要 新生儿接种的疫苗

4完整版.儿童保健(试题)完整版.doc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测试题 (儿童保健部分) 一、判断题(50题) 1、新生儿出院后一周内,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访视,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情况、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等。() 2、0-6岁儿童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为辖区内居住的0-6岁本地户籍儿童。() 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对0-6岁儿童家长进行健康教育。() 4、对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高危儿,应专案登记管理,随访至 2 周岁。() 5、儿童健康管理服务中,婴幼儿在 6-8月、12月、24月龄时应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 6、新生儿访视时,若咖啡牛奶斑数量超过6个,大小超过1cm,应建议转诊。() 7、新生儿访视时发现体重不增和增长缓慢,应及时转上级医疗保健单位就诊。() 8、新生儿访视率的分母为年度辖区内活产数。()

9、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为学龄前儿童每年提供2次健康管理服务。() 10、新生儿满月访视应在家中进行,重点询问和观察喂养、睡眠、大小便情况。() 11、儿童体检后,应对体重、身高进行五级或六级评价。() 12、食物引入原则包括由一种到多种、由少量到多量、由稀到稠、由细到粗。() 13、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在时间上应与预防接种时间相结合。() 14、儿童出生1个月,监护人应带儿童到居住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检查。() 15、佝偻病初期常见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是夜惊、多汗、烦燥不安和枕秃。() 16、从事儿童健康管理的人员,应达到中专以上学历,并接受过儿童保健专业技术培训。() 17、学龄儿童每半年提供1次健康服务。() 18、高危儿如神经运动、精神心理发育已达同龄足月儿,随访至2周岁。() 19、28天至1周岁小儿称婴儿。() 20、儿童营养性疾病包括营养不良、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宝宝预防针一览表

宝宝预防针一览表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2015年宝宝预防针一览表出生时:乙肝疫苗(第一次)、卡介苗 1月龄:乙肝疫苗(第二次) 2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一次) 3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次)、百白破(第一次) 4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三次)、百白破(第二次) 5月龄:百白破(第三次) 6月龄:乙肝疫苗(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一次) 8月龄:麻疹疫苗(第一次)、乙脑疫苗(非活第一、二次)、(减活第一次) 9月龄:A群流脑疫苗(第二次) 18月龄:百白破(第四次)、麻疹疫苗(第二次) 2岁:乙脑疫苗(非活第三次)、(减活第二次) 3岁:A群流脑疫苗(第三次) 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第四次) 6岁:乙脑疫苗(非活第四次)、(减活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四次)、精白破(第一次) 16岁:精白破(第二次) 由此可见流脑疫苗的接种时间分别为:6月龄、9月龄、3岁、6 岁。 乙脑疫苗的接种时间分别为:8月龄、2岁、6岁。

孩子在打防疫针前,家长要给孩子洗一次澡换件干净衣裳,向医生说清孩子健康状况,经医生检查认为没有接种“禁忌症”方可接种。孩子打完预防针24小时之内最好都不要洗澡,打过防疫针以后要避免剧烈活动,对孩子要细心照料,注意观察,如孩子有轻微发热反应,一般在1—2天就会好的,如反应加重,应立即请医生诊治。 1、一类疫苗 出生时:卡介苗、乙肝疫苗(基础) 一个月:乙肝疫苗(基础) 两个月:脊灰疫苗(基础) 三个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 四个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 五个月:百白破疫苗(基础) 六个月:乙肝疫苗、A群流脑苗(基础) 八个月: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基础) 九个月:A群流脑苗(基础) 1.5-2岁: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加强) 3岁:A群流脑苗(加强) 4岁:脊灰疫苗(加强) 6岁:百白破疫苗(加强)、乙脑疫苗、A群流脑苗(加强) 2、二类疫苗 (1)A+C群流脑疫苗:3周岁注射1针次,6、9周岁各加强一针。

(完整word版)疫苗是什么原理

疫苗是什么原理?为什么能起免疫作用? 最近疫苗事件已成为万众焦点,长春长生集团生产的一个批次的狂犬病疫苗出现了质量问题,不过好在这批疫苗没有上市就被发现。 紧接着又有人爆料称长春生物和武汉生物的两个批次的百白破疫苗也出现了问题,而且已经流入市场。 借由此事,正好也是一个学习与疫苗相关科普常识的机会。 什么是疫苗? 疫苗其实就是把疾病的病原体通过减毒处理、灭活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 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疫苗是一种能够保护我们身体健康的注射药剂。 原本一些不治之症,比如狂犬病、天花等,也能够通过疫苗来进行一个有效的治疗和防护。 被称为疫苗之父的爱德华.琴纳(Edward Jenner) 1796年5月,英国外科医生爱德华.琴纳(Edward Jenner)为一名八岁儿童接种上了牛痘浆,牛痘疫苗就此诞生。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支疫苗。 疫苗的作用原理 上面已经说到过,疫苗是将疾病的病原体通过减毒、灭活处理的。注射疫苗后,当人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体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 当人再次接触到相关病毒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毒对人体的伤害。

种类繁多的疫苗 也就是说,注射疫苗其实就是向人体内注射了经过处理而且极其微量的病毒,这个剂量对于人体往往是无害的。人体在消灭这些病毒的同时还会形成抗体,这就是疫苗的原理。 举个例子:流感疫苗,其实就是将被改造过的“安全的”流感病毒注射入人体,让身体得一次“小流感”,等痊愈之后,体内就有了相关的“记忆”,就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好像是漫画里故事里,如果只将我打倒,不能将我消灭,那我就会变得更强。 我国疫苗的分类 我国预防接种的疫苗分为: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 第一类疫苗:我是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要按照计划去接种的,是必须要接种的,这些疫苗就属于第一类疫苗。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规定受种的,否则无法入托、入园、入学。 比如:乙脑、甲肝、脊髓灰质炎等疫苗。我们国家之所以能将甲肝、乙脑、百日咳、白喉等对于儿童伤害极大的疾病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靠的就是极高接种率。

常用疫苗接种常识一览表范文

常用疫苗接种常识一览表 疫苗名称接种 对象 作用和 用途 接种部 位 途径 接种针次 间隔 接种禁忌症注意事项接种反应 卡介苗新生儿,未接种 过卡介苗儿童 预防结核病 上臂外侧 三角肌中 部略下 处,皮内 注射 注射一针 凡患有结核病、急性传染病、 肾炎、心脏病、湿疹,免疫缺 陷症或其它皮肤病者不予接 种 严禁皮下或肌内注射,安 瓿有裂纹或过期失效者不 可使用 接种后2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浸润,若随 后化脓形成小溃疡,可用1%龙胆紫涂抹,以 防感染,一般8-12周后结痂 脊髓灰质 炎减毒疫苗糖丸2个月龄以上的 儿童 预防脊髓灰质 炎 口服 2月龄开始, 第一年连续 口服3次,每 次间隔4~6 周。4岁加强 免疫1次。 发烧、患急性传染病、免疫缺 陷症、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及孕妇忌服 只供口服,切勿加在热开水 或热食物中服用 口服后一般无副反应,个别人有发烧、恶心、 呕吐、腹泻和皮疹。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必要 时可对症治疗。 百日咳、白 喉、破伤风联合疫苗3个月~6周岁 儿童 预防百日咳、 白喉和破伤风 上臂外侧 三角肌附 着处,肌 内注射 共注射三次, 每针间隔4 至6周,18 至24个月后 加强一针 有癫痫、神经系统疾病及抽风 史者禁用。急性传染病(包括 恢复期)及发热者,暂缓注射。 使用时应充分摇匀,如出现 摇不散之凝块、有异物、安 瓿有裂纹、制品曾经冻结、 标签不清和过期失效者不 可使用。注射第2针时应更 换另侧部。注射第1针后出 现高热、惊厥等异常情况 者,不再注射第2针 注射本品一般无反应,有的接种部位有轻度红 晕、痒感或有低热,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即行消 退,如有严重反应及时诊治。 麻疹减毒活疫苗年龄为8个月 以上的易感者 预防麻疹 上臂外侧 三角肌附 着处,皮 下注射 注射一针 患严重疾病、急性或慢性感 染,发热或对鸡蛋有过敏史者 不得接种 注射过免疫球蛋白者,应间 隔一个月后再接种本疫苗。 少数人可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以及散在皮疹, 不需处理可自行缓解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新生儿、乙肝易 感者 预防乙型肝炎 上臂三角 肌肌内注 射 按0、1、6 月各注射一 次。 患有发热、急性或慢性严重疾 病患者,对酵母成分过敏者禁 止使用 用前摇匀,安瓿破裂、有摇 不散的块状物时不得使用 少数人轻度发热或注射部位局部微痛,不需处 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