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获奖类型

教育论文获奖类型
教育论文获奖类型

附件:杭州市第26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论文)评审结果公示名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成果推广奖

13

经典教育类书籍读后感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读后感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不论是父母和孩子围坐在餐桌上共进晚餐,还是老师和学生相聚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内促膝谈心,这将是一幅多么温馨的画卷。然而,我们并不常这样表达,我们几乎没有这样的机会,我们许久没有感受过这样的温馨了。掩卷深思,作为一名未来的教师,我要学习的改变的还有很多很多。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分为十个章节,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例子阐述了如何实现与孩子真正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不论是教师还是父母,都希望每天会是平静的一天,没有叫嚷、争辩、战争。可是尽管如此,生活中还是充满了无休止的小麻烦、阶段性的冲突,以及突如其来的危机。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教师亦或是父母都没有意识到语言的破坏力量。因为语言像刀能够带来痛苦,即使不是身体上的痛苦,在感情上也会留下很多痛苦的伤痕。在沟通中发生的不幸,常常不是因为缺乏爱,而是缺乏对孩子的理解;不是因为缺乏智慧,而是缺乏知识。与孩子沟通应该学会把孩子像客人一样对待。 第一章分多个方面解释了和孩子对话的这门有规则的独特艺术。首先,孩子在交谈时很少是无知的,他们的信息里经常有需要解读的密码。孩子们看似没有完结的十万个为什么并不是单纯的想获得大量的知识,他们想要得到的是这个问题会不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所以同孩子沟通应该理解到孩子提出的简单问题背后的真正用意。其次,与孩子沟通应做到换位思考,因为只有当孩子感到被理解时,他们的孤独和伤痛就会减少。 由此,我想到我的中学时代老师通常对有情绪怒气的学生的做法是:冷处理或者是立刻严厉的批评他。如果我作为老师不妨换一种方式,说一些理解他的话。我想这样立即能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心和他在一起,你是理解他的。这样学生心情得到理解,情绪也会缓和,师生的情感关系自然会提升很多。给孩子一定地理解,他们的孤独和伤痛就会减少,诚恳地承认孩子的困境,承认他们的情绪和抱怨,说出他们的失望。说教和批评是毫无效果的,不能起到一点好作用,并且会产生距离和怨恨。 除此之外让我记忆深刻的是的是父母如何正确有效地与孩子沟通。这本书提出了这样的命题:爱是需要技巧的。只拥有爱是不够的,掌握大量的育儿常识也是不够的,自以为有了爱和知识就可以教育孩子的父母其实并不一定能使孩子

老挝教育政策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21346884.html, 老挝教育政策分析 作者:黄玲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2014年第03期 新时期,随着老挝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老挝“九大”之后,老挝政府在政策上加大了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特别是在强制性的初级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入学率低,教育不公平等问题。通过对老挝历年来的教育政策的分析,总结老挝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对老挝教育建设的新探索。 老挝教育政策以人为本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是一个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的内陆国家。老挝全国共有16个省,1个直辖市和1个行政特区。人口约600万,全国共有60多个部族,大致分为老龙族、老听族和老松族三大民族。85%的居民信奉佛教,通用语为老挝语。老挝语属于拼音单缀文字,系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泰老语支。 一、老挝各个时期教育政策及教育发展情况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初期教育政策。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建立以前,在农村,小学教育是由僧侣在佛寺中进行的,但所学知识基本上都是有关佛学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新政权建立以后,老挝政府在全国每一个村庄都基本建立了小学,并规定老挝的小学教育学制为5年。但是建国之初由于多方面原因,即使在文化教育最发达的老龙族中,15~45岁的成年人的识字 率据估计也只有35%~40%,全国教育整体水平十分低。 由于历史原因,老挝经济十分落后,但是老挝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教育。在老挝人民革命党“三大”上提出,要加强对全民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宣传教育,逐步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各族人民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占主导地位。推动以教育为中心的思想文化革命先行一步的战略,建设具有老挝特点和社会主义内容的文化,使全国各族人民在政治、文化、科学技术、专业和体育等方面受到全面的培养和教育。 老挝导人民革命党“四大”对教育政策重新定位:继续把教育事业作为思想文化革命的中心任务,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进行改革:重新讨论制定教学大纲;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发展各种教育;重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水平。 在1991年3月召开的老挝人民革命党第5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老挝人民革命党总书记凯山?丰威汉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提出,从现在起到2000年的教育发展战略和发展教育的第3个五年计划,规定了老挝的教育方针、原则和目标。提出要抓教育质量为主,提高全民族的教育水平,接近国际水准,以金字塔的形式发展教育,有重点地发展公立和私立学校,实行国内教育与国外教育相结合,以适应老挝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教师读书笔记大全教师读书笔记摘抄大全

教师读书笔记大全教师读书笔记摘抄大全 教师读书笔记大全教师读书笔记摘抄大全 对于我们教师学习新的知识来面对新的挑战,更是不可忽视的。它能提供我们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正如高尔基所说,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但是由于工作的限制,上班族们不能向学生那样坐在课堂里学习,而读书就成了我们最有利的知识武器,通过书本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也不受空间的限制,方便的学到新的东西,扩展新的思路。总的来说,读书对于我们个人成长的好处可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读书可以让我们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问题,从而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牛顿说过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科学巨人的虚怀若谷自然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还可以从中学到更有价值的东西。书籍对于整个人类的关系,好比记忆对于个人的关系。书籍记录了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历代所积累的知识与经验。 只有认真的学习前人的经验与理论,才能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来看问题,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并有一个较高的起点。书本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他们的研究成果与经验的体现,通过对他们的学习,发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来不断的

完善自己,大大的促进了个人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也是这样来实现的。试想,如果每个人都是从头开始,那么,无论多么伟大的人,做出多么大的贡献,人类社会最终还是在原地踏步。由此更可见读书的重要性了。 二、读书开阔人的视野 书本中的知识可谓是包罗万象,他能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的知识更全面。从而能够更深刻的思考问题,事物都是广泛联系的,现代的许多实践都证明了各种信息的相关性,如果只知道一个领域的信息,必然会有碍于自身的发展,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识,才能使未来的不确定风险降至最低。就像做股票的人都应了解当今的政治经济形势,以便能更好的分析股票走势一样。研究物理学的学者们都要有一定的化学与其他基础,才能有所成就。记得一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复旦做讲演时就曾说过,现代科学已没有明显的界限,你必须对相关的科学都有所了解才行。 在这方面,伟大的导师恩格斯就是一位广泛学习的典范,他虽然只上过中学,但由于他发奋读书,十九岁时就能用十二种语言说话与写文章,在参加工作实践后,他也没有间断过学习与研究,从而被马克斯称为一部真正的百科全书。广博渊深的知识,对恩格斯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准确的传播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有很大的帮助。

教育政策执行文献综述概括

教育政策执行文献综述 1、公共政策执行与教育政策执行 的文献趋势分析 (1)数据库的选取 (2)有关两类研究的专著与学位论文趋势 首先我们分析大陆地区专著的发展线索。从对国家图书馆馆藏书目的检索来看,总计有八本公共政策执行方面的专著 其次我们分析大陆地区学位论文的发展线索。 第三,我们再来梳理一下XX学位论文中政策执行研究的趋势。 第四,通过PROQUST我们来梳理一

下英语国家教育政策执行研究的趋势。 (3)有关两类研究的学术论文趋势2、公共政策执行文献的内容分类 分析 (1)西方关于“公共政策执行”的研究 首先我们来看西方关于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分析,这种分析主要集中在“政策执行的历史演进及政策执行的概念与价值”三个层面上。 从政策执行的历史线索上看。。。 从政策执行的概念上看,大体有五种学说,分别是强制说、互动说、效用说、决策说和组织说。

其次,我们来看西方对公共政策执行的技术分析。这种技术分析主要集中在政策执行的路径、模式与方法三个层面。 从公共政策执行的模式上看。。。。。。 从公共政策执行的路径与方法上看。。。。。。 再次,我们来看西方对公共政策执行的案例分析。 (2)我国关于公共政策执行的研究 首先来看我国学者对公共政策执行理论的贡献。这种贡献主要集中在公共政策执行的原则与价值、公共

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和公共政策执行的知识基础三个方面。 其次来看我国学者对公共政策执行的技术贡献。这种贡献主要集中在公共政策执行研究的手段、路径、机制与方法等领域。 3、教育政策执行文献的内容分类分析 (1)关于“教育政策执行的理论研究”综述 教育政策执行的理论演进、教育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同层面和不同利益归属的教育政策执行主体研究、教育政策执行的具体技术分析

音乐教育书籍读后感3篇

音乐教育的书籍一般可以给人带来心灵上的安慰,读了一些关于音乐教育的书之后,你有怎样的感想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音乐教育书籍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音乐教育书籍读后感(一) 通过读《走进交响音乐圣殿》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生这本书中所涵盖的知识内容正是我所欠缺的。交响音乐这种在音乐艺术中具有较高品味的高雅音乐种类。经历几个世纪的发展演变,至今依然具有极高的生命力。是被全世界各个国家所认可的艺术形式。 《走进交响音乐圣殿》这本书将整个交响音乐的发展历程,按时间顺序娓娓道来。像是一部音乐编年史。本书介绍了交响音乐的产生、发展、成熟的三个阶段以及不同民族风格下的交响音乐。 通过读书,我明确了交响音乐的发展脉络;掌握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交响音乐的艺术风格和价值取向;了解了交响音乐在其整个发展时期,不同音乐家所做出的杰出贡献。通过读书,我学习到了交响音乐欣赏的有关知识,知道了交响音乐的常见体裁,交响音乐的理论知识和如何欣赏交响乐。 在《走进交响音乐圣殿》这本书的引领下,我回到了交响音乐产生之初的巴洛克时期。见识了巴赫、亨德尔这些巴洛克时期的大音乐家,作为交响音乐的奠

基人所作出的贡献。 随着时间的推移,交响音乐迎来的快速发展的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这些音乐巨匠耳熟能详的名字让我一下就联想到了他们所作的优美旋律。 到了浪漫派时期的欧洲,音乐界更是空前的繁荣。不胜枚举的音乐家百家争鸣。韦伯、舒伯特、柏辽兹、门德尔松、肖邦、李斯特、舒曼、威尔第、瓦格纳、约翰施特劳斯、勃拉姆斯、圣桑等。这一时期交响音乐已然成熟兴盛,体裁多样,深受人们的欢迎。 读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交响音乐,更重要的是书中对音乐家的细致介绍让我学习到了更多。现在人看来,这些音乐家如同伟人一般被人们敬仰,可是在他们生活的那个封建年代,这些音乐家大都出身贫寒,处于阶级社会的底层。可是这些音乐家,尤其是到古典乐派以后的音乐家,受到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影响,越来越不安于屈服。他们崇尚自由民主,用音乐作为武器歌颂资产阶级革命。 逆境使人进步,看这些音乐家大都是从逆境中成长的。晚期的莫扎特生活穷困。贝多芬更是耳聋失聪。但是命运的没有打到这些巨人,正是逆境的生活使他们丰富了生活的阅历,练就了顽强的性格。并将心中的一切转化为创作的灵感。当然,音乐家的勤奋好学也是成就他们艺术造诣的基础。

公共(教育)政策分析

课程名称:公共(教育)政策分析 作业题目: 1:为什么要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2:谈谈你对人生观和成才观的看法 作业正文: 1:为什么要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依据:一、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关键所在,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二、教育与人才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国际竞争力,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三、教育与人才培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四、教育与人才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教育优先发展不仅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支撑,而这两者的基础都在教育。教育在提高人民素质、推进城市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教育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石和动力,是改善整个国家人文环境和未来发展的关键。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就应当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教育能够形成人力资本作用,从而带来“分配效益”,促进个人或社会的经济增长,增加个人和社会的经济收入。教育还能带来较高的社会收益:一、教育投资直接导致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财富的增长,从而提高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福利水平;二、教育投资有助于

降低失业率,从而减少失业福利支出,同时起到预防犯罪的作用减少了执行法律的支出;三、较高的教育水平有助于提高政策决策过程的质量和决策效率;四、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下一代的健康以及受教育状况;五、教育水平的提高还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和信用水平,降低社会以及经济中的交易费用、提高市场效率。 2、谈谈你对人生观和成才观的看法 我出生在四川贫困的农村,小时候没有什么书看,就读堂哥哥的中专教材——《科学人生观》,加之其他的教育过程的影响,我逐步形成了共产主义的人生观,用共产主义世界观来观察、分析和处理人生问题。我有集体主义精神,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生目的。 后来我不断学习各种哲学和宗教,充实自己。现在也比较赞同康德哲学,接受了儒家和佛教的思想。各种思想相得益彰,形成了我的更加科学的人生观。 我把追求的目标定位于对社会的奉献,不为文凭学历所累,不看重岗位高低,只追求在这个岗位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创造一流业绩。为了这个理想,我会锲而不舍,发愤学习,勇攀高峰,成长成才。 我在没有到人大之前,就读庄孔韶、沈卫荣等人大老师的著作。在这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只有终身学习,不断提高,才有可能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最新教师教育类读书笔记(摘抄)大全

最新教师教育类读书笔记(摘抄)大全 教师读书笔记大全(1): 《你能成为优秀教师》教师读书笔记 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每个人对知识的渴望都是无穷的,这个假期有幸读了《你能成为优秀教师》一书,我又一次享受到了阅读带来的乐趣。作为教师只有时刻持续学习的心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专业的理论思想与技能,才能始终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及时的更新,永远站在一个崭新的高度上审时度势,不断激发勤奋工作的热情,实现教学工作的创新。书中认为一名优秀教师务必具备以下素养:对工作敬业--竟也是创造价值的基础;对学校忠诚--忠诚是信赖的前提;对领导服从--服从是步迈协调的保证;对自己信任--自信是成长的基点;对他人欣赏--欣赏是快乐的源泉;对社会奉献--奉献是卓越人生的境界。 我们每一个人都期望成功,成功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它不会一蹴而就,成功蕴藏在平凡的工作当中,生命的价值也蕴藏在平凡的工作当中,生命的价值离不开工作,工作是我们创造价值的平台,是体现人生价值的最佳场所,因此我们务必重视自己的工作,并投入全部的热情。大家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干的是良心活,是呀,我们的身上担负着教育好祖国下一代的重任,所以我们更就应要投入自己全部的热情与精力。我热爱我的工作,它让我得到尊重,得到幸福的满足,光有热爱是不够的,我要做的事在热爱的基础上如何让自己一步步变得更加优秀,更加受人喜爱和尊重。作为教师,就应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多从孩子们的角度思考问题,凡是多问问大家的想法,做到对学生信任和欣赏。每个孩子都是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子,我们就应多看到他们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尽可能的给大家创造一个战士自我的舞台,时刻用用心乐观的心态应对工作和孩子们,用阳光般的笑容感染周围的人,快乐是能够传播的,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我们努力工作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所以要努力让敬业成为一种习惯,从小事开始,坚持天天把简单的事情做好,把容易的事情十分认真的做好,学会欣赏他人,多向同事学习与同事之间相互合作,相互欣赏。有句话叫“成功不必在我,团队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

政策分析方法论大集

政策分析方法论大集 第四章论证的标准及模式 标准:完全一致内聚运作的规范运作的简单性、经济性和有效性 第五章构建问题之方法 三类政策问题

问题构建之方法

第六章预测政策未来的方法 预测的根据是一套假设或数据,用来对现行政策或新政策的结果、新政策的内容或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合理性进行估计。 趋势外推,用过去观察到的趋势推测未来,这种方法假设在没有新政策出台或不存在 不可预测的其他事件来干预事件的发生过程的条件下,过去发生的事情在将来也会发生。合理的未来。以归纳逻辑为基础,即从个别的观察如时间序列值进行推理,从而形成一般的结论或看法。 依赖于三个基本假设: 持续性。过去观察到的模式会在将来持续出现,如果能源消耗在过去是增长的,将来也会如此。 规律性,过去的趋势变动会在将来定期出现。 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如果违背其中任何一个假设,就可能产生不准确甚至误导的结果。 理论假设:被系统地构造并在经验上是可以测试的一套规律或建议,以一个事件为基 础来预测另一个事件的发生。理论假设在形式上是因果关系,它们的具体作用是解释和预测。是一种演绎逻辑,即从一般的陈述、规律或议题再到具体的信息和主张。 有见地的判断。以经验和洞察力为基础的,而非以演绎或归纳推理为基础的认识。 这些判断通常由专家或有识之士来表述,在理论或政府数据缺乏或不充分的情况下使用。这种方法以逆向逻辑为基础,即从对未来的看法入手,逆向推理,取得支持这一看法的信息和假设。 传统的时间序列分析 将任何时间序列看成四个组成部分: 长期趋势。在时间序列里是一种平滑的长期增长和下降。如美国的犯罪。

季节性变动。一年或少于一年的时间内定期重复的一种变动。如供暖。 周期性波动,也是定期的,但却可能出人意料地拖到若干年后。 其解释是由于不规则变动,即时间序列内不可预测的、不遵循一定规律的变动的出现而变得困难重重。不规则变动可能是许多因素的结果,如政府的变动、罢工或自然灾害。只要这些因素不被考虑,它们就会被当作随机的错误,即影响变动的未知原因,而不能用长期趋势、季节性变动或周期性变化来解释。 线性趋势估计 以时间序列里的观察值为基础,利用回归分析来取得对未来社会状态的精确的数学估计。 线性回归法以持续性、规律性或数据的可靠性为基础。当使用线性回归估计趋势时,时间序列里的观察值应该不是曲线性的,这非常关键。因为任何直线的重大偏离都会产生重大的预测失误。此外,线性回归法还可用于从表现季节性或高峰期性变动的时间序列里挑出线性趋势部分。 回归分析有两个重要属性: 消除偏差。时间序列里的观察值与被计算的直线趋势(称为回归线)上的值有一些差异,这些差的总和为零。因此,如果将回归线上的值与其在时间序列上各年的实际观察值相减,得到一些差,这些差异的总和,称为为偏差,等于零。当某年的实际值在回归线之下时,偏差 是负数,当实际值位于回归线上方,偏差为正。这些正负偏差相互抵消,使=0 平方差最小。将每个偏差的平方相加,这些平方之和是最小的。这意味着线性回归缩小了回归线与实际Y值的距离。换句话说,通过一系列观察到的数据点画出一条趋势线,这是最有效的办法。 Y = a +b(x) A=∑y/n B =∑xy/∑xx 非线性序列 不满足线性、持续性和规律性条件的时间序列可以归入以下五类: 摆动。只在几个年度、季度、月份或数天内偏离回归线。摆动可以是持续的、周期的,但在观察期内并不表现出固定的增减变化。数年内的摆动可以与数年间的长期趋势一同发生。如失业的季节性变动,政府机构工作负荷的每月变动和污染物水平的每日变动。 周期。周期是数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发生的非线性波动,它可以是不可预测的,也可以持续性和规律性的发生。虽然周期的总体模式是非线性的,但其局部却可以是线性或曲线性的。如商业周期和学术领域、科学出版物及文化的生命周期。 增长曲线。对线性的偏离发生于数年、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段。增长曲线可以表现出按增长率累积增加,也可按增长累积减少,或两者结合在一起。其中最后一个S形,用来预测工业、城区、人口、技术和科学的发展,尽管增长曲线不是线性的,但它们却是持续的和规律的。 衰减曲线。这种情况下,对线性的偏离仍然发生在数年、数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段。实际上,衰减曲线是增长曲线的对应物。在时间序列内按衰减率表现出累积的增长或减少。不是线性的,但却是有规律的、持续的, 剧变法。剧变的时间序列数据的主要特征在于它们表现出突如其来的剧烈中断。由法国

教育书籍读后感

玫瑰,教育的理想之园 ——读《玫瑰与教育》有感 不管何时何地,谁收到玫瑰花都会怦然心动。你看,一朵有一朵的吉义。比如,“1朵”代表“我的心中只有你”;“18朵”是“真诚与坦白”;“99朵”是“天长地久”。现在,我已用玫瑰的含义要求自己——像“6朵”玫瑰那样,对待同行,努力做到“互敬、互爱、互谅”;“8朵”玫瑰那样怀着感恩之心对待“关怀及鼓励”我的人;像“19朵”玫瑰那样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忍耐与期待”;像“20朵”玫瑰那样,“一颗赤诚的心”对待自己的人生;像红玫瑰代表的那样,对教学付出热情和真爱;像黄玫瑰代表的那样珍重自己,祝福别人;像紫玫瑰代表的浪漫那样感受心灵的真实和独特;像白玫瑰代表的纯洁一样,一辈子拥有童年天真;以至努力做到黑玫瑰的温柔,橘色玫瑰的友情,蓝玫瑰的善良……爱事业如同热爱我的生命一样。 ——摘自《玫瑰与教育》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常常为自己的课堂缺乏生动、灵性、激情、思想……而苦恼、烦忧、惭愧、自责。或许这就是我不断买书读书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吧,是的,我自知自幼农村长大,没有书香的熏染,师范里自己倾心于玩耍,而对图书馆比较陌生,工作以后,才知道什么叫浅薄,“唯有读书”才能让自己长“高”啊! 教师的一生或许就是一个不断翻阅书籍,行走于学生中间以及文字之间的生命过程吧! 羡慕过李吉林童话般优美的文字,倾心过于永正幽默而活泼的课堂,感叹过支玉恒的四两拨千斤,震撼于李镇西的民主教育……现在,面前放的是一本《玫瑰与教育》。 吸引我的,首先是书名。这就好比一个人的眼睛,通过眼睛,我们有了想了解她内心的愿望,更多的是疑惑:被说三道四、世人表面热心其实漠然的教育怎么和这么美的字眼、这么美的形象“玫瑰”联系在了一起? 于是,在她高雅的“清谈”中感受其深深的“忧患”,随她走进“听说读写的背后”,聆听关于语文教学的真知灼见,伴着她的行踪,“管窥”一下“日本”的教育状况,“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领略一道道文化风景…… 窈然回首,“玫瑰”与“教育”的含义及关系已渐清晰。原来是因为有了激情的阳光和思想的空气,玫瑰才长久地灿烂在教育的四季里——芬芳四溢。 一个女性,能做到除工作之外,全部时间几乎都在看书和写作上,这是怎样的一个女性? 《玫瑰与教育》记录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抒写的是“玫瑰”对教育的一片真情,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家庭、爱情的体悟,因为真,所以爱。 按我的阅读心习惯,看完一个人的一本书,我是要尽量找他的全部著作的。一朵玫瑰将我引向整个玫瑰园。于是,又得以欣赏一簇“玫瑰”:《听窦桂梅老师讲课》、《激情与思想》、《创造生命的课堂》,接着又在线观看了她的一些课堂录像和演讲实录,这是怎样的一片让人怦然心动、心潮澎湃的园子啊!这是我们理想教育的园子呀! 玫瑰堪称大家,因为她有大心境,大气魄。 “玫瑰”是窦桂梅的网名,其实是窦桂梅的化身——外表美丽而内在芬芳。或者,在她的眼里,教育本身就是开不败的玫瑰花。 《玫瑰与教育》一书最后一页,窦桂梅引用狄金森的一句诗:“跳着舞过黯淡的日子,让我飞翔的是一本书。”因为她的《玫瑰与教育》,我想把这句诗改写一下: 跳着舞过平凡的日子,让我走进玫瑰的理想教育之园。 《教师的20项修炼》读后感 《教师的20项修炼》为三篇“修炼教师形象”“精炼教师生活”“锤炼教师专业”。本书没有用枯燥的理论,没有艰涩的专业名词,而是用和风细雨般的的细节,润物细无声式的魅力,令人感动,触动我们久已死水一滩的心灵,引领我们去追逐、去领会、去反思、去品悟。 一、和煦的笑容。 教师的微笑如春风化雨,能让学生感到亲切,增加师生间的凝聚力,增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于是,我努力地微笑着走进教室,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微笑着鼓励学生探究知识,大胆提问,学生遇到难题,我微笑地对他说:“别着急,再想想,我相信你一定能行的。”在耐心的等待中,学生终于解决了难题。教师应心平气和,循循善诱,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不足,微笑着等待孩子的成长。可见,微笑有着无穷的教育魅力,作为教师,我们每天都应带着微笑走进教室,给自己一份好心情,给学生一份好印象。 二、积极的反思 “经验+反思=成长”是教师的成长规律。教师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在平时工作中,养成发现问题,捕捉问题,并及时总结经验,反思后再指导实践。读了郭教授的文章,我感到自己的反思,只停留在教学层面,今后我还应将教学反思深入到教育领域的价值观和教师的思维方式等方面,在反思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人格魅力。因为教师的反思是新型教师的必备能力。 三、无声的宽容 宽容是无声的教育,但决不是纵容,教师的是一种教育智慧,是一种教育修养;宽容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育态度,它要求教师真心地关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多一点理解和包容,多一点微笑效果会好一些。小学生的观念习惯理解能力不同于成年人,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出现一些失误也不足为奇,孩子犯了错,愿意改正,我们就应该宽容他们,给他改正的机会。 我们面对的学生不是装知识的口袋,不是机器人,学生是活的,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怎样靠近学生的内心世界,怎样把知识传递给他们,这需要教育的艺术,需要老师的教育技巧,深入钻研和思考,使他们在自己的知识阶梯上,自信地向上前进。 《教师的20项修炼》的一篇篇精妙论述,让我的内心一次次受到触动,引导我不断地修炼自己。今后每天问自己一句:“今天修炼了吗? 《教师的20项修炼》读后感 本学期学校为了提高教师们思想理论水平的提高又发了两本书给大家学习,就我个人而言感觉很好,这样通过教学之余时间学习学习,理论武装头脑,对增强自己教育教学能力有很大的裨益。 在学习《教师的20项修炼》时看到教师的反思一章节时,感触很多。“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教学反思旨在引领老师们“关注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分析问题与困惑、成功与失败,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的智慧,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我觉得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反思促发展,只有通过反思,教师才能成为教师。事实上,教学反思是教师的自发行为,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毋需刻意追逐。 一、运用现代课程观,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现代课程观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因此,我们要重新审视教育的原则,重新审视教师的作用。现在的教师,已经不仅仅是知识的重要载体,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学不是为了教师的表演和个人魅力的展示,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应从传统单一的知识传播者转变为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等多重角色。这一转变对于习惯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师而言,并非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因此需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角色。 为了适应这种多重角色,教师备课不应把大量的时间放在组织教案和讲授上,不应以自己所理解的重点难点去把握教材,也不能拘泥于教材;教学设计要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为教学目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重在指导学生应该怎么学习,选择正确的学习路线和学习策略;告诉他们学习的方法,教会他们处理信息的手段,而不是把现成的结论传授出去。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一切活动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主要精力应放在策划、组织、启发、引导、点拨、答疑、做好总结工作上来,摆正教师的主导位置和学生的主体位置,力求获得最佳教学效果。教学效果的评价应以学生的“收获与发展”为标准,而非教师“教给了什么”。本学期我教的《电子技术项目课程》就是以此为标准要求自己的教学。 二、运用教育民主思想,反思自己的学生观 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和谐发展。其核心是实行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观念是教师人格特征的重要内容。实行教学民主,首先,要求教师把学生放到一个平等的人的位置来对待,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立人格,关注学生的尊严与情感,真诚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建立伙伴型的师生关系,因此,教师要反思自己是否把学生当人看。其次,始终记住学生是思想意义上的未成年人、不完美的人和需要教化之人,学校是他们走向成年、走向完美、接受教化的主要场所,教师是他们的引路人,来自教师的鼓励、宽容或讽刺、批评会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作用。教师要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对待有缺点、犯错误的学生要多宽容,少责备;多激励,少批评,绝不能讽刺挖苦,要

公共教育政策分析

课程:公共教育政策分析 一、名词解释 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 现代教育的经济功能 现代教育的政治功能 现代教育的文化功能 学习优势说 成熟优势说 社会本位论 个体本位论 现代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终身教育 教育民主化 教育机会均等 学习型社会 创新性学习论 教育目的 教育价值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三个面向” 教育方针 学制 知识与能力 主知主义 教育优先发展 行动主义 教师中心论 学生中心论 直接经验 间接经验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 学校消亡论 教师消亡论 传统教育的三中心 现代教育的三中心 教育全球化 教育均衡发展 择校与公平 教育终身化 未来教育理论 科学主义 人文主义

人本主义 教育救国论 教育万能论 现代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 管理 科学管理 泰勒制 科层管理 行为科学 人际关系学说 系统理论 民主决策 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 教学模式 全面发展教育 现代教育制度 二、简单题 简述教育优先发展的内涵 简述以人为本教育发展观的内涵 简述现代教育的经济功能 简述现代教育的政治功能 简述现代教育的文化功能 简述学生发展的成熟优势说个人学习优势说 比较分析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与个体本位论 简述教学活动的规律 简述教师工作的特殊性 简述20世纪世界教育的五大变 简述20世纪后30年与教育有关的三次革命性变化简述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简述教育民主化的内涵 简述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简述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 简述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 简述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简述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简述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什么是教师中心论 什么是学生中心论 简述教学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简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

教育学之读书笔记十篇

一、《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读书笔记 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所进行的教育探索,有不少地方是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相吻合的。从本学期开始,我们明确提出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理念”。要践行这一教育理念,首先要对这一理念有正确地认识,不能“挂羊头卖狗肉”,这就要求我认真研读有关陶行知的教育理论。《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就是我选择研读的第一本书。 这本书重点阐释了陶行知先生对与生活教育的三大原理,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原理之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其主要精神有:第一,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是满足人生需要,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服务的。第二,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第三,教育的意义是生活的变化,因而生活教育的内容是伴随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发展的。第四,生活教育是一种终身的与人生相始终的教育。 原理之二:“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认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 他指出,传统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了一道高墙”,学校好比是一个“大鸟笼”。提倡“社会即学校”,就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冲破鸟笼式的学校束缚,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任其自由翱翔,把学校中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中去。 原理之三:“教学做合一” 按照陶行知的解释,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又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 “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 陶行知对教学做合一的效用作了归纳阐释:要想营利人类全体的经验必须教学做合一方为最有效力;生活教育就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不但不忽视精神上的自动,而且因为有了在劳力上劳心,脚踏实地的“做”为它的中心,精神便随“做”而愈加奋发。 除此之外,陶先生在《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一文中,非常精辟地对传统教育和生活教育进行了比较。 传统教育以文化为中心,偏重传授文化知识,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而生活教育重在运用、发明、创造,提倡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传统教育使学校与社会脱节,生活教育则要求把整个的社会当作学校;传统教育只讲“天理”与“礼教”不讲“人欲”和“自由”,而生活教育却追求“天理”与“人欲”“打成一片”;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而生活教育却主张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生活为中心;传统教育坚持的维持性教育,而生活教育提倡的却是开放、发展、创造的教育…… 读这本书,反思今天的教育,不难发现,尽管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理念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尽管我们的教育改革已经推进了那么多年,但我们真实的课堂教学还是那样像陶先生所描述的“传统教育”,离他倡导的“生活教育”还差的很远! 二、《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作者:韦钰 读了一书。我认为,《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一书,无论是促进我的课题研究还是提升我对科学教育的理解都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我摘录了书中的一些观点。

教育科研优秀论文撰写的六个步骤

教育科研优秀论文撰写的六个步骤 导读:一篇优秀论文从构思到修改完成,最终定稿,其撰写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个步骤。 1.确定题目一般说来,在开始研究之时已经确定了课题研究题目,但课题题目和优秀论文题目并不是完全等同的,尤其是一些周期较长、内容较广的教育科研课题,其研究效果往往需要通过几篇优秀论文才干表示出来的。因此,优秀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题目。它可以和课题研究题目相一致,也可以不一致。不论是否一致,一个好的优秀论文题目都应符合下列要求: (1)新颖。真理是在不时发展的,任何科学研究也都在不时完善和进步的,教育科学研究当然也不例外。假如选择的题目,只是在前人的圈子里"原地踏步",教育研究就难以发展。因此,题目必需新颖。新颖包括着两层意思,一是指抓住最新出现的问题,即要有动向水平。具有开创性的题目,就很新颖。二是指在原有的问题之外,提出新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也具有新颖性。 (2)宜小。优秀论文题目一般不宜过大,即切口要小。题目过大,容易写得空泛,初写优秀论文时更是如此。如《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建设》,这个题目就太大了,难以写好。因此,广大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的教育实践,选择一些小的题目进行写作。如《中学数学教研组管理初探》,这样的题目比较小一些,容易写好。有些大题目,则可以分成几个小题目来写,使论点更明确、内容更集中、论述更深刻。有必要说明,我们并不一概反对选大题目,只是就当前广大教师的实

际情况而论,因一般教师难以集中很多的时间、精力来搜集资料,研究、撰写题目较大的文章。 (3)准确。这是指优秀论文的题目和内容要名实相符,也就是说,题目要能准确地反映优秀论文所研究的内容。一篇优秀论文的题目可以是明确点明题意的,如《讲授法、讨论法、自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效果的比较实验》;也可以是不明确点出题意的。如《影响初中同学道德行为的几个因素》,哪几个因素不具体指明、还可以问题式的,如《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同学的数学思维能力》,无论用哪种形式,题目都应该能确切地反映所要研究的问题,反映所要论述的内容。 (4)简短。题目要简短明,使人看了一目了然,马上就能明白作者想要论述的问题。假如题目过长,或过于拗口,就会影响阅读者的阅读心理,减弱兴趣。如《讲授法、讨论法、自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效果的比较实验》,这个题目就显得太长了些,可以改成《中学语文教学中三种教法的比较实验》,省去十个字,题目更简短明确,也没有违背原来的题意,阅读者看了,同样能理解优秀论文所要研究、论述的问题。那么,怎样选题呢?选题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选题必需恰当,假如选题不当,优秀论文就可能"流产",或没有多大价值。因此选题是优秀论文成败的关键。选题总的原则是:第一,要选择客观上有科学价值的课题。教育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化教育改革的难点、重点、热点);带普遍性、整体性、全局性的客观课题;带局部性、具体性的微观课题;教育实践中的新发现、新发明;空白

教育类书籍读书笔记篇一

教育类书籍读书笔记 教育类书籍读书笔记(一) 《帕夫雷中学》有这样一段话:“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可能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许多方面都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教师的读书习惯和阅读风气会影响学生,影响学风和校风”。“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有何种地位。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的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 书籍,特别是经过时间沉淀和筛选而被后人认可、接受的那些名著,是影响学生精神发展的最优秀、最重要和最有效的媒介。书籍是通往心灵的小路。阅读能在学生面前展现我们自身的心灵世界。没有这样的阅读,人就会受到精神空虚的威胁,因此无论什么都不能取代书籍的作用。好书是自我教育的老师。苏霍姆林提出:“我坚定的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并且表现为他能用最高的尺度——那些英勇的、终于崇高思想的人们的生活来衡量自己。

课堂以外有万水千山,阅读之中有万紫千红。快打开阅读这扇人文教育的窗口吧!优秀书籍是学生与古今中外优秀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们进行对话的桥梁。只有通过这座桥梁,我们的学生才能走出原先较为狭窄的精神洞穴,放眼世界文明的无尘云影,领略中华民族的精神风采,从文本言语中去倾听伟大的心灵的搏动,感受言语世界的奥秘,同时打好语文和人文精神的底子!“少一点烟酒味,多一点书卷气,与其把时间浪费在麻将桌上或吃吃喝喝之上,不如用来读书吧!”热爱读书吧!读书能找回我们迷失的方向,能陶冶我们麻木的性情,开启我们智慧的大门。让书香伴随人生同行,让书香在我们心中永远飘荡。 教育类书籍读书笔记(二) 以前人们总认为:师德高不可攀,师德遥不可及。所谓的师德楷模大多是让我们自愧不如和望而生厌的“苦行僧”,更谈不上什么优美和阳光。读过《修优美师德做阳光教师》后,才知道师德可攀,我们的教育实践就是攀登的阶梯;师德可及,它与我们的生活朝夕相伴;师德可为,它给我们创造的灵感、操作的智慧;师德可赏,它给我们心灵的感动、美的享受。 真正的师德更多的表现是植根于普通的、具体的、甚至是有些琐碎的职业生活,能够回答以人为本的显现实生活世界的种种拷问。真正的师德尊重和张扬个性人格,充满创造性。即使同为对学生的爱,在不同的老师那里,却有不同的理解和表现:有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和

[教师读书笔记大全20篇]音乐教师读书笔记大全

[教师读书笔记大全20篇]音乐教师读 书笔记大全 【--教师节祝福语】 教师只有不断给自己充电,才能把更多知识传播给学生。那么,作为教师的你该如何写教师读书笔记呢?下下面是为你整理了音乐教师读书笔记大全,希望能帮助到您。 音乐教师读书笔记(1)《乐在民主育人中》一书,书作者魏书生,平凡的教书匠,真正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教育岗位从爱和责任出发,不断深化民主与科学的教育思想,提出人生价值等于有效工作量减去生存成本,人生深层次享受在学习、工作、尽责、助人之中。熟读此书后,我发现书中写到的并不是纯理论的东西,而更多的是那些实际的,可以借鉴的,从事教师这个职业时必需的一些教育方法。 虽然本书的篇章各叙其事,却都体现着一个字—“爱”。 教师的爱意味着奉献。魏老师放弃了招工进城的机会,要知道,那时候进城是每个人的梦想。现在的我们不需要放弃如此珍贵的机会,不需要以生命和健康为代价,但我认为,一个教师如果能忠诚于教育事业,严谨治学,勤于求索,不断进取,树立科学的现代教育观,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这就是一个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最无私的奉献了。 教师的爱意味着执着。魏老师有过长达6年,多达150次的申请,希望离开电机厂,当一名普通教师,直至在教育岗位工作了33年。选择了教师工作,就是选择了最执着的事业。日复一日的备课与教授,年复一年的考核与批改,在最初的激情随岁月渐渐熄消后,必需以执着面对学生们一双双纯净的眼睛。我知道,几代人的希望放在我的手上,祖国的未来需要我坚持执着。 教师的爱意味着理解。魏老师认为差生最不容易,课听不懂,还要不懂装懂的听,装模作样,因此要给他们一些关爱。从事教师近10年的经验也告诉我,帮助每一个学生进步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如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懂得儿童”。这就需要我们去理解不同性格、各年龄段孩子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与尊重。 教师的爱更多带来的是责任,魏老师就是具有高度责任心教师的典范,书桌上、课堂下,他无不尽心尽力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样因爱而产生的高度责任心会使教师站在人生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与社会的未来,培养出具有爱心的人,懂得做人的人、追求真理的人。一直以来,总是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来诠释“师范”,所以我想教师的责任首先应当是对自己的责任,是“守纪律、树形象、广博识、勤奉献”的责任,教师要率先垂范,才能赢得同学

教育政策的制度分析_必要_框架及限度_张烨

?新论? 教育政策的制度分析:必要、框架及限度 张烨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政策的本质以及它与制度的关系模式决定了教育政策制度分析的必要。教育政策的制度分析框架应将教育政策纳入到与教育制度关联的关系模式中,放入教育制度变迁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教育政策的制度分析应该是方法论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统一,而实现连接的桥梁则是对行动者策略行为的充分关注;作为方法论的制度分析,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对教育制度差异的敏感性、注重制度发展史,关注观念与意识形态等心智结构因素对制度发展的影响;教育政策的制度分析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对教育政策制度伦理公正的考量。教育政策的制度分析框架是建构的、开放的,同时作为一种方法论它又是有限度的。 关键词:教育政策;制度分析;必要;框架;限度 中图分类号:G5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059(2006)06-0024-06 TheInstitutionalAnalysisofEducationalPolicy:Necessity,FrameworkandLimitation ZHANGYe (SchoolofEducation,BeijingNormalUniversity,Beijing100875,China)Abstract:Thenatureofpolicyanditsrelationshippatternwithsystemhavedeterminedthenecessityofinstitutionalanalysisofeducationalpolicy.Theframeworkofthisanalysisshouldpositioneducationalpolicyinitsrelationshippatternwitheducationalinstitutionsandobserveitinthebackgroundoftransformationofeducationalinstitutions.Theinstitutionalanalysisofeducationalpolicyshouldbetheintegrationofwholismandindividualisminmethodology.Enoughattentionshouldbepaidtothebehaviorofeducationalpolicysubjectasitcanrealizetheintegration.Asakindofmethodology,institutionalanalysisischaracterizedbyitssensitivitytodifferencesoneducationalinstitutions,afocusondevelopinghistoryofinstitutions,closeattentiontotheinfluencesofintellectualfactorssuchasconsciousnessandideology.Finallytheinstitutionalanalysisshouldexaminetheethicalequityofeducationalpolicy.Theinstitutionalanalysisofeducationalpolicyisofgreatimportanceasakindofanalysisperspective.Itisconstructionalinanalysisbutithaslimitationsasmethodology. Keywords:policy;theinstitutionalanalysisofeducationalpolicy;necessity;framework;limitation 一、教育政策的制度分析:必要 人们在讨论制度和政策时,经常存在这样一种倾向性:将其作为一对可以互换使用的概念,对其基本内涵与外延没有做实质性的区分。这种情况导致了一种不良的发展倾向,忽略了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两者的区别和联系。乃至当提起教育政策的制度分析时,既感到理所当然又觉得不知所云,从而导致教育政策的制度分析成为一个标签而缺乏实质内涵。那么,制度和政策是否可以作为不必区分的概念?以及教育政策的制度分析是否一定必要?它具备实质的内涵吗?这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政策、教育政策的内涵,以及与制度的关系。 按照黑格尔的说法,任何一个定义,都是整个理论的一个浓缩。概念的展开就是全部理论。对于政策实质的理解,其实也就反映着政策科学的发展过程,以及不同的政策分析框架和政策解释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政策科学经历了把政策作为静态“文本”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