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 德育为先

学校教育  德育为先
学校教育  德育为先

学校教育德育为先

德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社会主义的学校德育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道德品质教育,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履行道德义务,形成高尚的品德;政治教育,即引导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逐步形成爱憎分明的政治立场;思想教育,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加强德育是我国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邓小平同志对学校的德育工作寄予厚望,各级教育领导部门也都强调必须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所以学校教育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尤其是在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则显得更加重要。因为随着商品的流通,人们原有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受到了冲击,产生了变化。这种冲击与变化也直接影响到青少年一代。因此,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是如何搞好学校德育工作,以取得更为明显的成效。

一、小学的德育主要是养成教育。

让小学生从小养成懂得守纪律、关心他人、尊敬师长、爱护公物、勤俭节约、不怕困难。勇于向上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一步树立热爱特区、热

爱祖国的思想,并愿意为特区和祖国的建设努力学习,贡献自己的一切。而这些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无认为,课堂教学既是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渗透品德教育,充分发挥每一学科的德育功能。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阵,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教育者能够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形成他们的道德观念,奠定他们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基础,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我们知道,中学的课程和教材,都是按照教育目的精心设计和选编的,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认识价值、发展价值和教育价值;充分挖掘利用这些因素,有利于“整体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由于通过课堂进行的德育,是建立在掌握科学知识和认识事物发展规律上的,经过了逻辑谁和学生自己的思考与领悟,所以培养的思想品德是自觉的、稳固的;而且课堂教学是一种组织得十分严密的活动,有明确的目的、任务、内容和一定的进度,需要教师和学生集体

严格遵守一定的要求、制度和纪律,自觉调控自己的行为;教师在态度、作风、言行等方面的示范,学生按一定的规范进行“自律”,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品德和风尚。

三、要把德育落实到实处

为培养合格的一代新人,我国在《教育法》、《教师法》

和《义务教育法》上体现了德育的内容,在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要使学生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美、山河壮丽、人民勤劳智慧;了解和热爱革命领袖及中国共产党……其它学科包括数学、英语、自然、音乐、体育、美术等教学大纲中也都明确提出了思想教育的内容和任务。要使这一思想教育落到实处,首先要认识德育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更不能靠生硬地灌输。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除了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还必须深入学习教学大纲和教材,积极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其实,各学科的思想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不仅思想品德、语文、英语课的思想教育内容充实,其它学科的潜在思想教育内容也不少。如数学课必须适当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科学的思想方法;自然课可利用自然现象和实验引导学生爱护大自然,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并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美术、音乐可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只要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把思想教育内容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会于教学过程中,就能把思想教育作为课堂教学中

一个任务来完成。其次,教师要结合班级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课文的中心、段落或字词句,深挖其思想精华,科学地渗透品德教育。当然,品德教育还必须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寓思想教育于有趣的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规范行为,形成良好习惯。我们完全可以结合班级实际和学校的中心工作来进行。例如,学校抓校风建设时,教师可以结合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和违纪现象,引导学生去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区分好坏,明辨是非,从而增强学生的“免疫”力。如果学生无法分辨或意见不统一,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切忌过早下结论和简单地灌输。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授课的内容,相应地开展主题班会、集体游戏,参观旅行等一系列的课外活动,深化教学内容。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能光靠思想政治教育唱独角戏,也不能完全局限于高校,需要树立系统观、整体观和全局观,聚合各方面、各层次、各类型教育协调推进的正能量,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种信息、资源和成果的整合、融通与交汇。 在传承以往好的经验和有益做法的同时,应当注重这几个方面:首先,要具有开阔、开放、开明的精神和气度。所谓开阔,就是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具有宽广的视野,善于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与成果,为自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注入不竭动力。所谓开明,就是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具有博大的胸怀,善于兼收众家之长,吸纳多方观点,在实践中寻求发展新机遇,在创新中探求改革新突破。所谓开放,就是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搭建成才的平台,善于为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丰富资源和良好机会。 其次,要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有机统一和密切配合。教书育人是在讲授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育人是要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管理之中,服务育人则是通过优质服务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影响,三者虽然在方法和途径上有所区别,但在育人的性质和目标上却是一致的,在育人的过程中也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着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使三者统一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中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再次,要使各种教育力量相向而行、各种教育能量互补共融。为此,就必须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重视养成教育,使家庭教育合理化、科学化;立足社区教育和环境优化,发挥社会教育优势,探索社会教育途径;尤其要坚持学校教育的主体地位,明确学校是大学生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教师是大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责任人,不断丰富和拓展高校教育模式。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此基础上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衔接、联系与沟通,营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局面,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完整教育格局,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的教育网络环境,进一步凝聚“立德树人”的强大合力。

《德育原理》复习题和答案

《德育原理》复习题 一、解释概念5/3选择9/2 1.德育 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 统德育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活动。 2.德育学原理:德育学原理是研究德育现象和德育问题,揭示德育规律的科学。 3.个人本位德育目的论 德育目的在于提升个体的生存价值和生命质量,使之成为自主自由的道德主体。 4.社会本位德育目的论 德育目的只能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制定,培养符合一定社会准则的公民。 5.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指在德育目的指引下,各级各类教育在思想品德培养方面制定的具体质量标 准和规格要求。 6.德育目的 德育目的有广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目的指的是对个体思想品德发展的期望或设计。 狭义:通过德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品德的人的总要求,它规定着所培养人才在思想品德方面的质量规格。 7. 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 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德育影响,通过受教育者能动的认识、体验和践行,从而形成受教育者良好思想品德的过程。 8.陶冶教育法 有目的地利用环境或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9.知行统一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工作时要把思想政治法纪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 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把认识付诸行动,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10.品德 品德是从个人的行为整体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一贯的心理特点和倾向。 11.品德发展 随着时间和年龄的递增,在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个体在品德诸方面所发生的 积极运动变化过程。 12.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工作时,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信任结 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和要求易于被学生接受并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13.德育理念 德育工作者在长期德育实践活动中,经过亲身体验和理性思考而形成的关于德育本质、 规律及其价值的根本性判断和思想观点。 11.人本化德育理念:道德是人为的,道德是为人的,道德是由人的。 14.德育价值 德育价值是作为客体的德育活动及其功能对德育主体需要满足的一种属性。 15.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的而采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和。

遵照“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探索大型企业集团办学的特色之路和创新之路

遵照“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探索大型企业集团办学的特色之路和创新之路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首先感谢大会组委会和各位领导能够给我们学校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与全国最优秀的高职高专院校的各位同仁进行交流。下面我从管理层面上就学院概况和校企合作的基本经验向大家做一个汇报。● 一、学院概况●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成立于2005年,是由海航集团投资兴办的一所全日制高等职业学院。●学院占地面积644.2亩,校舍总建筑面积近23万㎡,资产总额约26亿元,●开设有航空、航海、旅游三大专业群和外语、计算机等公共类共计28个专业。●现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拥有全日制在校生5000余人,还招收了来自俄罗斯等6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34名。●我院毕业生广受欢迎,近三年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5%左右,行业内就业率保持在60%至70%。●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绩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等

领导的高度评价,●《中国教育报》在头版头条对学院办学成绩给予了报道。学院于2010年底以较高评价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至今已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大型企业集团办学的特色之路和创新之路。● 二、学院校企合作的基本经验● 学院将校企合作视为发展的生命线,目前已形成了运行比较顺畅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并构成了学院办学的突出优势。 ㈠建立强有力的领导体制,切实推动校企合作发展 1. 海航集团高度重视学院发展建设,定期召开校企合作工作会议和学院发展建设会议;并成立了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发展建设指导委员会,由海航集团领导亲自担任委员会主任,统筹协调、整合集团内外资源,切实推动校企合作。 2. 海航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具体落实合作所需相关政策,制订具体措施、督促落实;协调各企业全力支持学院建设工作,明确各企业与学院的具体合作事务对接部门,量化对学院的人力、物力支持;并将对学院支持程度作为各产业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的考核指标之一。 3. 各产业集团和下属成员企业作为校企合作具体实施单位,直接与学院及各部系对接,开展全面合作共建工作;其合作措施、合作力度、合作成果将受到海航集团的严格考核。 强有力的领导体制,推动了校企合作的快速、有序发展,形成了畅通的校企交流与合作渠道。●

学校教育要以德育为先 2

学校教育要以德育为先,但是一提起德育教育人们就会联想到枯燥的说教,乏味的训话,教育效果自然好不到哪里。所以,我校主张创新德育模式,在活动中育人。德育要从学校、从教室、从办公室走向社会,在一片更加广阔的天地间来实施德育工作。 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们,学校教育如果只注重书本知识的灌输,不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不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那无疑就会导致德育工作举步维艰,最后导致学校教育的缺憾。所以,目前的教育我们要在关注升学率的同时,更要开动脑筋,抓紧机遇,创造一些适合中学生特点的活动,增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期达到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目的。 其实,早在明代,我国著名的哲学家王明阳就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论。他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提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可见从古到今,从中国到外国,人们都意识到了活动育人的重要性。为此,我校根据我校的情况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养成教育为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构建形式多样的精神文化,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文明礼仪教育,着力为学生搭建“自我认识、自我展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平台。 学校育人最主要的载体是课程。一个学校之所以具有不同于他校的特色,其核心就在于它具有独特的办学理念,其次在于其课程的设置。学校能否提供优质教育,很大程度上要看能否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规定课程与自选课程,满足学生健康发展、多元发展的需求。新课程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实施,为实现这个理想提供了政策保障。 近年来,我校大力开发以“励志修身、活动体验、实践探索、心理疏导与家庭教育”为核心的活动育人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学生在树立正确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增强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提高他们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起到启航和奠基的重要作用,提高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活动育人课程建设工作,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德育的副校长为组长,各处室负责人和骨干教师为成员的活动育人课程领导小组,由德育处具体负责管理调度育人课程建设与实施工作。学校将活动育人课程建设与实施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了《西苑小学活动育人课程开发指导纲要》、《西苑小学活动育人课程实施办法》、《西苑小学活动育人课程评价办法》等规章制度,

奥鹏教育小学德育理论期末考试

小学德育理论期末考核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小题,计20分) 1、家庭教育 答:指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持续不断的,自觉或非自觉的既爱和影响。在对家庭家庭教育侠义或广义的界定中,大部分是针对家庭对象而言的。 2、德育内容 答:是德育目标的体现,是按德育目标要求,或者说为实现德育目标而用以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知识、理论、思想观点、准则规范等。 3、德育课程 答:具有德育性质和功能,因而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有影响作用的教育因素是整个教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4、德育方法 答:在道德主体人格构建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采取的诸多方式的总称,是实现德育人物的条件之一。 二、简述题(每小题8分,共2小题,计16分) 1、评语鉴定测评法 答:评语鉴定测评法,又称操行评语法、品德评语法、品德鉴定法。一般是指品德测评者根据自己对测评对象长期观察和了解,参照有关标准用陈述句的形式,对学生某一时期中的品德水平与状况概括的做出个人鉴定意见。其操作步骤是,了解情况、民主评议(包括个人、集体、干部、任课老师、家庭几方面),明确鉴定内容与要求,结合自己观察事实进行评语鉴定,最后反馈给学生、教师、家长与学校领导,大多属只让领导审定或征求有关人员的意见。 2、现代学校德育管理的特点 答:(一)民主性现代德育管理的民主性,即现代德育管理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全员参与、管理和自我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主体性的管理活动。现代德育管理的民主性是社会主义猪肚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社会的内在要求。坚持现代德育管理者的监督,要求被管理者积极参与德育管理活动,做到全员管理;要求管理和自我管理相结合。 (二)开放性学校德育管理,既要做好内部的计划、组织等工作,更要考虑到校外各种影响因素,利用外界一切有利条件促进学校的德育工作。要求现代德育管理系统面向社会开放;要求注重现代德育管理的主体系统和客体系统的开放性;要求现代德育管理思想面向世界开放。 (三)科学性现代德育管理的科学性,要求现代学校德育按照教育管理规律办事,以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规律进行管理;必须一句实事求是的原则,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注重把握现代德育管理的时代性。 三、述评题(每题10分,共2题,计20分) 1、美国学校德育的特点。 答:(一)注重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美国学校德育把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看作是学生适应多元社会,学会自律,自主的重要保证,学校的一切德育工作都围绕这一中心开展。 (二)注重显示问题的解决。美国学校德育受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注重学生生活问题及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 (三)注重方式方法的多样化。美国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都显现出多元化,

德育为先_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育人为本 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而现在看,德育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所以德育工作,成为我们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从四个方面做好德育工作:一、养成教育,知行统一;二、课堂教学,学科渗透;三、实践活动,情感教育;四、拓宽途径,增强实效。只有做好各项工作,加强德育工作的认识,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式,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道德内化,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教育工作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小的方面,它关系着一个人的道德素养;大的方面,它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它在我们教育教学中已经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古人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要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不仅需要“聪察强毅”的才,但更需要“正直中和”的德,道德是人才的核心内容。胡锦涛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都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作为实施德育的主要场所,怎样适应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怎样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是当今学校德育工作的崭新课题。 怎样做好德育工作呢? 一、抓养成教育,知行统一

中学阶段的德育要从基本的品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入手,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因为人的品德都是从日常言行细节上体现出来的,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加强这些细节要求的指导,逐渐使之形成人格化自动习惯,这是个人品德养成的奠基工程。所以,我校首先引导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展竞赛、评比,认真领会规范要求,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日常行为准则,针对标准纠正自己的言行,尽显美的风采。但是,我们知道,处于青少年期的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知”与“行”不能完全统一,这样应在“认知”的基础上“行”。教育家陶行知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如果一味强调学习、背诵,那就成了形式主义。为做到“知行统一”,我校从最简单的规则开始,比如:学生有乱扔垃圾的习惯,弄得校园和教室脏乱不堪,。要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就要想办法培养学生不乱扔垃圾的习惯。我们学校就规定了在预备铃声响之前,每个班都要把自己的卫生区拾捡干净;教室里,每位任课教师上课前都要看一下地上是否有纸屑。同时,课下派监督员监督有无乱扔垃圾的现象。没过多久,学生就改掉了乱扔垃圾的坏习惯。进入校园,你会看到整洁亮丽的美好环境。这种习惯,也会迁移到生活中,成为他们一个自觉的行为。 二、抓课堂教学,学科渗透 课堂是我们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进行学科渗透教育是学校德育主要途径之一。思想品德课是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直接和专门德育的一门课程,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思

小学德育理论

小学德育理论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小题,计20分) 1、家庭教育::指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持续不断的,自觉或非自觉的既爱与和影响。在对家庭家庭教育侠义或广义的界定中,大部分是针对家庭对象而言的。 2、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体现,是按德育目标要求,或者说为实现德育目标而用以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知识、理论、思想观点、准则规范等。 3、德育课程在道德主体人格构建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采取的诸多方式的总称,是实现德育人物的条件之一。 4、德育方法在道德主体人格构建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采取的诸多方式的总称,是实现德育人物的条件之一。 二、简述题(每小题8分,共2小题,计16分) 1、评语鉴定测评法评语鉴定测评法,又称操行评语法、品德评语法、品德鉴定法。一般是指品德测评者根据自己对测评对象长期观察和了解,参照有关标准用陈述句的形式,对学生某一时期中的品德水平与状况概括的做出个人鉴定意见。其操作步骤是,了解情况、民主评议(包括个人、集体、干部、任课老师、家庭几方面),明确鉴定内容与要求,结合自己观察事实进行评语鉴定,最后反馈给学生、教师、家长与学校领导,大多属只让领导审定或征求有关人员的意见。 2、总体印象评价法。这种评价方法是品德测评者根据自己平时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及业已形成的总体印象进行价值判断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操作步骤是,先明确测评任务或要求,再回想与综合对学生业已形成的印象作为总体价值评定。 3、写实测评法,又称记实法。所谓写实测评法,就是实事求是的把品德行为的表现记录下来,客观的反映事情的本来面目,作为品德测评的依据。其操作步骤是,明确写实的内容与要求,捕捉搜寻记实的有关事实与行为,选择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资料进行详细记录,期末整理后,概要的计入到有关栏目中。类似写实测评法的另一种方法是档案资

关于新时期高校“服务育人”德育观点的探讨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关于新时期高校“服务育人”德育观点的探讨育人为本德 育为先 经济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对教育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的德育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在当前“服务育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思考和看法,力争通过探讨,进一步丰富“三育人”观点的内涵。 服务育人德育观点思想政治教育 《中共中央 __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意见》中提到“广大教职员工都负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要制定完善有关规定和政策,明确职责任务和考核办法,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这引出了一种育人观点,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一、“服务育人”观点的一般理解 对于“服务育人”,有的学者认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是由我国高校机构客观存在的教学、管理、后勤三大系统所决定的。在学校这个范畴内,教师、管理干部、后勤职工都是育人的主体,都肩负着育人工作的责任,教师‘教书育人’、管理干部‘管理育人’、后勤职工‘服务育人’,构成高校“三育人”工作格

局。”也有的学者认为“服务育人相对于教书育人而言,不是直接地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广大后勤职工通过自己的服务与管理工作,使学生在接受具体的服务与管理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而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起到可模仿的作用。”“‘服务育人’是指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直接地对师生提供行为影响,从而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起到可模仿的作用。后勤作为高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义不容辞地承担着‘育人’的重任。”由此可见,一部分学者认为:“服务育人”一般是指后勤服务人员要努力搞好后勤保障,为大学生办实事办好事,使大学生在优质服务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二、“服务育人”主体的界定 胡锦涛同志《 __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就深刻地指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 高校在学生教育方面,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关心学生的成长成才,帮助学生解决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障碍和负面因素,

德育为先 以人为本

德育为先以人为本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一校之魂。”可见校长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关系非常密切。校长作为学校管理的核心人物,要想将学校管理这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作做好,那么校长的管理理念、品德风貌、知识才学和领导艺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德育为先,把德育教育贯穿教学始终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甚至应是首要工作。学校不仅是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地方,更多地应该是让学生成人的地方,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地方。因此,德育教育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 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能反映一个学校、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要做好它,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付出一代又一代的艰辛努力,也只有做好它,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学校和班级,才能追求到理想的德育教育,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严峻形势和重要作用,正确理解和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法制教育和养成教育为核心,巩固德育教育阵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新型合格人才,塑造一代创新人才,为构建平安社会、实现科学发展,推进社会和谐,迎接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创造良好的的发展环境。 一直以来,我校在德育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落实《中小学德育规程》、《学校德育实施细则》,

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法制教育贯穿于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过程中,把学生的实际思想水平和接受能力与应达到的德育目标结合起来,真正使德育工作形成全过程、全方位、多元化的立体网络。 1.利用开学典礼。开学典礼是全校师生共同开展的一项重大活动,对一学期的教学、管理起到指导大方向的作用。我校每逢重大会议,都将强调德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这为教育学生和教师以及政教处开展德育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规范教育。我校根据各年级不同阶段的学生身心健康特点,重点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在学规范、用规范中注重了全面要求,突出重点,根据实际情况侧重解决几个问题,达到了目标准确,要求具体,效果明显,也避免了走过场,流于形式。尊重学生身心个性发展规律,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教育引导和学生自主参与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塑造健全独立的人格。 3.利用重大节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传统节日、纪念日活动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教育有极大意义。我校在庆祝重大节日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德育活动的开展。故事演讲、文艺汇演、法律知识讲座、各种兴趣小组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为德育内容注入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充分展示了师生的才华,陶冶了情操。 学校根据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农村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盐城市中小学“十二五”德育科研 课题开题报告书 课题名称农村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课题负责人陈芹 单位(盖章)大丰市小海镇第二中心小学 日期 盐城市中小学“十二五”德育科研课题 《农村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生活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的重要工作。为此我们学校通过前期调查研究,决定将“农村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作为学校今后德育科研工作的努力方向,原因有以下几条: (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呼唤德育生活化。

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促使社会由一元走向多元。在多元社会中,传统的与一元社会相适应的道德原则、规范和道德教育范式,从根基上逐渐失去了它存在的条件。而后,随着人类生命意识的凸显,教育必将更多关注个体生命潜能的实现、生命需要的健康满足;尊重个体生命的多样性、独特性;强调学生在他自己的教育中的积极主动作用;目标是使每个人都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以便为自己生命所在其中的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现代社会上述特征呼唤学校德育从无“人”的、与学生生命相脱节或相悖的、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的格局中走出来,向“以人为本”的、踏着学生生命的节拍、和着学生生命的律动、并促进学生的生命健康发展的方向转型。 (二)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呼唤德育生活化。 “人”和“人的发展”已成为21世纪教育改革的关键词。这儿的“人”,指的是完整的人,是个别的、具体的、全面的、活生生的人;“人的发展”亦是指人的全面的整体性的生成。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培养目标作了调整,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多元并重的价值取向,鲜明地昭示着新课程由单纯注重传授知识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功能转变,昭示着我们的培养目标不是认知体,而是生命体。学校德育如何促进学生生命体的健康成长,已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切议题。 (三)中小学德育实践需要德育生活化。 当前的中小学德育,存在以下明显弊端:从德育的价值取向看,表现为重社会政治功能,轻人的发展功能;从德育的对象观来看,学生被视为

福师1108考试批次《小学德育理论》复习题一及参考答案

福师1108考试批次《小学德育理论》复习题一及参考答案 1 A、隐性德育课程 B、活动性德育课程 C、认识性德育课程 D、辅导性德育课程 答案:C 2、德育过程所依据的是那一种规律?()。 A、受教育者审美能力发展规律 B、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C、个体的认识活动规律 D、受教育者生理发展的规律 答案:B 3、对德育活动中的情况作出是否正常的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这是什么评价()。 A、决策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答案:C 4、德育过程的本质是()。 A、将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B、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自觉性 C、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D、是造就道德主体或再生产道德主体的过程 答案:D 5、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陶冶、熏陶,这是哪一种德育方法()。 A、实际锻炼法 B、陶冶教育法 C、说理教育法 D、榜样示范法 答案:B 6、德育评价的主要内容是()。 A、德育方案 B、德育工作和德育结果 C、德育措施 D、德育环境 参考答案:B 7、目前教育界提出的“乐学教育”“愉快教育”是属于()。 A、情感体验模式 B、价值观导向模式 C、行为践履模式 D、心理辅导模式 参考答案:A 8、在一项德育方案实施之前进行可行性评价,将要进行的德育活动是否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与德育方案是否可行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一种什么评价()。 A、诊断性评价 B、决策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参考答案:B 9、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网络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B、家长委员会 C、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D、学校德育 参考答案:D

德育为先-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育人为本 家长好!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而现在看,德育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所以德育工作,成为我们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今天我就从四个方面浅谈了如何做好德育工作:一、养成教育,成就孩子一生; 二、、课堂教学,必须渗透德育;三、实践活动,加强情感教育;四、拓宽途径,深入孩子内心。只有做好各项工作,才能加强德育工作的认识,我们教师和家长必须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式,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 德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教育工作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小的方面,它关系着一个人的道德素养和家庭修养;大的方面,它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和国家的未来。德育工作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已经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怎样做好德育工作呢? 一、抓养成教育 小学阶段的德育要从基本的品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入手,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因为人的品德都是从日常言行细节上体现出来的,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加强这些细节要求的指导,逐渐使之形成人格化自动习惯,这是个人品德养成的奠基工程。所以,我们班首先做的是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认真领会规让范要求,让小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日常行为准则,针对标准纠正自

己的言行,尽显美的风采。但是,我们知道,处于童年期的小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知”与“行”不能完全统一,这样应在“认知”的基础上“行”。教育家陶行知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如果一味强调学习、背诵,那就成了形式主义。为做到“知行统一”,我校从最简单的规则开始,比如:学生有乱扔垃圾的习惯,弄得校园和教室脏乱不堪,。要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就要想办法培养学生不乱扔垃圾的习惯。我们学校就规定了在预备铃声响之前,每个班都要把自己的卫生区拾捡干净;教室里,每位任课教师上课前都要看一下地上是否有纸屑。同时,课下派监督员监督有无乱扔垃圾的现象。没过多久,学生就改掉了乱扔垃圾的坏习惯。进入校园,你会看到整洁亮丽的美好环境。这种习惯,也会迁移到生活中,成为他们一个自觉的行为。 二、抓课堂教学 课堂是我们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进行学科渗透教育是小学德育主要途径之一。思想品德课是小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直接和专门德育的一门课程,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思想品德课有着其他途径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堂优秀的品德课,通过生动形象的材料和联系生活实际,以及学生的讨论、参与,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中能够明辨是非,懂识道理,掌握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其他学科都应与思想品德课进行整合,每一个学习内容都有德育教育的体现。语文学科,在文质兼优的文章中,我们老师学会让学生在学习语

小学德育教育研究课题

小学德育教育研究课题—— 农村小学感恩教育研究与实践 一、课题的提出 1.社会现状的需要 我国自古就有“羊跪乳,鸦反哺”的古训。感恩就是意识到今天自己获得的一切,不是凭空而来,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许多人在背后的创造和奉献。感恩是一种本性和不可磨灭的良知。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一种处世的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还是一种责任意识,自主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更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更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不断继承和发扬光大。 2、学校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对小学生而言,“感恩”他人的能力还非常有限,但从小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让他们懂得感谢和帮助,应该是我们现代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 3.儿童成长的需要 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人,更不会

主动地帮助别人。”小学阶段是人生受教育的起始阶段,一些行为习惯的养成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开展感恩教育就是让学生从感恩思想中内省的自我发展要求,在学生内心中激发出要我学好到我要学好,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对塑造儿童完善的人格,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此,我校对小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摸底抽查”,抽查数据显示:有的学生景仰科学家,有的学生景仰体育、影视明星,只有少数学生表示景仰自己的父母,“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付出的是最多的,可崇拜父母的孩子是最少的。孩子尚且对父母不怀感恩之心,更何况对对同学、对老师、对社会呢?当今,虽然物质生活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是学生的感恩意识缺失,不懂感恩,不会感恩,拒绝感恩的现象时有发生,暴露出基础道德滑坡,理念信念缺位,价值观念扭曲等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究其原因有三:一时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在家中备受溺爱,长辈们只知道默默付出,却忽略了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只是孩子们以为向长辈们索取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养成只想索取不思回报的习惯。二是由于分数成为唯一评价标准已又多年,感恩教育缺失就可想而知。三是改革开放30年来,国门打开了,空气更新鲜了,但是拜金主义等一些不健康的思潮也进来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感恩情愫缺失。 基于以上思考,从我校德育工作实际出发,结合本学期我们提前作的感恩教育的相关工作以及取得的效果,我们提出了《农村小学感恩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课题,创造感恩教育的新模式,对学校实施感恩教育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1)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今天,如何实行有效的小学生德育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素养,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小学班主任老师面前的一个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德育教育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一项育人工作。我们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把它作为主导,“要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德育工作,切实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心里”。为了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我努力做到: 一、常规训练常抓不懈 对学生严格要求,一抓到底。长期以来,我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了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训练学生正确读书和写字的姿势,每天提醒他们注意习惯的培养。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做作业,就不停地提醒纠正不良姿势。当学生起来发言时,则要求他们站端正,两眼平视前方,态度自然大方,并且说话时声音要响亮,吐词要清楚。在听的能力方面,则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要说得出来。这些办法对学生听的习惯养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在学生在课堂上读写、坐站听说的正确姿势逐步养成,增强了自控能力,课堂秩序有明显好转。 二、耐心教育,以表扬为主 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我常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有些孩子由于家庭富裕,在学生中摆谱,自私自利成为习惯,蛮横无礼很严重。针对这种孩子,常找他们谈心,让他们明白应该喜欢什么样的人,知道什么人才是受人尊重的人。并告诉他,老师为何受到尊重,英雄为何受人敬佩,是他们本身具有做好人好事的品质,具有团结同学的好品质。靠压制别人,靠花钱收买人心,是不会长久的。渐渐的相处中,我及时引导他们热爱劳动的心理,并多次奖励,运用小红花引导他多关心他人,替同学着想,他们就会很快转变为一名遵守纪律,学习优秀的学生。

教育学第八章德育理论与实践

第八章德育理论与实践 第八章德育理论与实践 一、名词解释: 1、德育是指教育者按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心理)施加影响,以培养起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口德的教育活动。 2、德育过程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的规律;并通过受教育者的活动,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 过程。 3、德育原则是根据德育过程的规律和任务,在总结德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德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准则和要求。 4、德育方法是为了实现德育目的,在德育原则的指导下而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它是教师传递方式和学生修养方式的统一。 5、说服法又称说服教育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弄清楚是非界线,掌握行为规范标准,提高思想品德觉悟的一种方法,主要有讲解、报告、讨论、谈话等形式。 6、实际锻炼法是指教育者组织学生经常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并磨练意志,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7、陶冶法指教育者创设和利用有教育意义的情景以及自身教育因素,使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 8、慎独指个人独处时,即使无人监督,仍能严格遵守道德原则,不做任何坏事。 9、道德认知即道德认识(知识、观念),是人们对行为准则中的是非、善恶、美丑等的认识和评价。 10、德育的多端性是指德育过程有多种开端,不一定都从“知”开始,也可以情、意、行开始。 二、填空题 1、思想品德,就其内容来看,它是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的统一;就其心理结构来说,它是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习惯的统一。 2、德育过程的两个转化是社会规范转化为个体意识、个体意识转化为个体行为习惯。

一是要坚持育人为本

新班主任工作规定 一、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目标导向。要把学校教育目标落实到班级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切实把德育放在首位,注重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培养和形成,培养学生健全、独立的人格。引导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促使学生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二、要注重公平,面向班集体每一个学生。班主任要关心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相应的教育方案,引导、帮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要特别注意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班主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思想道德、身体、心理、人格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

四、要建立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班主任要平等对待学生,建立和谐的、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注重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方式,做学生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 五、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成才的强烈愿望,帮助每一个学生建立不断提高进步的目标;善于发现和激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让学生始终在成功的喜悦中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六、要建立完善班级管理制度。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班级日常管理规范,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从小事、细微处着手,积极开展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学生自主管理,增进学生民主意识,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七、要积极进行班集体文化建设。指导班集体通过开展班会、团队会、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形成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班风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八、要指导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开发社区、学校和班级的各种教育资源,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发展和道德养成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道德体验,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办学理念的学校章程制度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 果庄镇小学 多年来,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构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的观念和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以深化素质教育为重点,以深化素质教育为重点,以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中心,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的德育体系。切实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德育管理制度,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营造了和谐的德育育人环境,为我校的跨越式和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对学校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要求,也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归宿。作为一所学校,其目的是培养能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是育人的特殊地方,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德育必须放在首位,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的重要地位,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升学、轻素质,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我校的发展印证一条清晰的发展轨迹:教学的成功来自德育教育的成功。我校为了使学校德育工作做出实效,做到以下几点: 1、领导的认识是最关键的 任何一项工作,没有领导的高度重视是难以做好的。学校领导开拓创新、高屋建瓴,树立全新教育办学理念。建校伊始,就提出:“学校必须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比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学校成立了以教导处为中心的职能处室、年级组长、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等德育工作队伍,构建适合学校实际发展的德育体系,保证多渠道、多方位的德育教育途径,营造和谐的德育育人环境。 2、育智先育人 首先学生要学会做人,其次才是学习。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学校的基本职责是育人,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直接或间接为育人服务,离开育人,学校工作就失去了灵魂和存在的意义,抓住了育人,就抓住了学校工作的根本。求知与育智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但不是根本任务,让学生学会做人与和谐发展,才是学校教育的顶级目标。育人和育智的关系一个都不能削弱,成绩是最现实的、最残酷、最直接的东

德育之本教育为先

德育之本教育为先 崇德向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近年来,淅川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工作,县委卢书记亲自安排部署我县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工作,以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切入口。从改变学风,校风,从而带动社会道德风尚的转变。培养孩子们道德修养,明辨真善美,从而影响民风,改变民风!在过去一年里淅川德育教育可以说是效果显著,孩子们的精神面貌也大有改变!在我县教体局局长李晓辉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卢书记的指示精神,把学生的德育工作,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了“德育为首、质量核心”的教育理念。在全县中小学通过强力规划引领,注重课堂渗透,做实主题活动,突出家校共育等措施,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促使家长,学校,社会,同心协力,共同构建德育大课堂,组织德育大网络,是学生的精神面貌和思想道德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为了使淅川县中小学道德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二月十九日,新年伊始,县教体局李局长利用周末时间,亲自组织带领我县教育系统中小学校长30余人到灵宝函谷关中心小学初中,对那里的教研道德经进校园特色文化建设进行调研学习。 调研团首先在灵宝第三实验小学听了一场《无为之治不言之教》的报告,对学校道德根文化教育有了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随后,调研团与孩子们一起参加了函谷关镇中心小学庄严的升旗仪式。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背诵了上周《道德经》选章,诵读了本周要背诵的选章。 在道德根文化教育特色活动展室里,该校校长李大治介绍了《道德经》进校园活动的成果,李局长及研学团成员欣赏了老师们手写各种字体的《道德经》,翻阅了该校编写的校本教材及课外阅读教案,观看了学校特色活动短片.详细了解了《道德经》文化深入校园的具体做法,对“文能诵道德经,武能打太极功”极其丰富的内涵和外延表示赞叹。随后,函谷关镇中心学校校长、函谷关道德经研习社社长王鹏儒以《传承经典以德润心以文化人》为主题,向研学团汇报了函谷关道德经研习社成立前后,全镇道德根文化教育的思维脉搏与行动轨迹。 在函谷关中学的《道德经》进校园活动成果展台前,李局长及研学团成员认真查阅了道德根文化档案资料,不时与学校负责人沟通以德养慧,寻根问道的工作方法和经验。 研学团观摩了《道德经》1—3章内容的研习交流常态活动。研习活动由“诵读正音断句、分组推选代表释义、分享研习感悟、总结点评”四部分组成。研习成员搜集资料、研读不同版本的《道德经》注解、联系实际详细解读。分享研习感悟时,有的引经据典,有的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