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经典诵读知识讲解

一年级经典诵读知识讲解
一年级经典诵读知识讲解

一年级经典诵读

目录

1.蜻蜓------林良

2.小溪给咱洗脚丫----------孙华文3.于易水送人一绝----骆宾王

4.海上的风

5.小流星----------樊发稼

6.竹里馆------王维

7.春笋

8.相思------王维

9.小花鼓------------佚名

10.长干行四首(其二)-----崔颢11.捉鱼---------陈清枝

12.小池塘

13.树叶不让说---------薛卫民14.我真希望

15.送上人---刘长卿

16.小蜘蛛-----------金黎

17.秋浦歌(之十五)------李白18.金花银花----------李光迪19.影子----林焕彰

20.草原的早晨

21.春闺思-----张仲素

22.初冬

23.日出-----林焕彰

24.遗爱寺------白居易

25.叽叽喳喳--------------望安26.太阳,你是粉刷匠吗

27.杏花-----王涯

28.小拇指的愿望-----------徐鲁29.海浪---------蒲华清

30.九九歌-----------民间童谣31.西瓜娃娃-----------常瑞32.捞黑豆---------虞运来

33.祖国

34.夏天是个娃娃---------欧澄裁35.春天来了吗---------常福生36.小纸---船柯蓝

37.猫头鹰---------常福生

38.小猫咪的梦---------冯幽君39.学好样---------陈镒康

40.小柳树-----------艾尼

41.鸟岛---望安

42.月亮---------林菊红

43.影子---林焕影

44.旅行者之歌柯蓝

45.雁---陆龟蒙

46.妈妈的爱---------王清秀47.钓鱼湾---储光羲48.蜂巢---望安

49.江南曲---储光羲50.七的歌---------姚业涌

仅供学习与参考

1.蜻蜓林良(台湾)

你这架小飞机

真可爱,

一片片的荷叶

是你的机场。

你从这个机场起飞,

降落在另一个

绿绿的机场。

2.小溪给咱洗脚丫孙华文

小溪哗啦啦,

浪花舔脚丫,

小脚丫是我,

大脚丫是妈。

妈洗衣服我洗袜,

小溪给咱洗脚丫。

3.于易水送人一绝(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4.海上的风

海上的风是花神,它一来,

就溅起万朵浪花。

海上的风是琴师,它一来,

就奏出万种乐曲。

海上的风是大力士,它一来

送走万片云帆。

海上的风是狮子,它一吼

就掀起滔天波浪。

5.小流星樊发稼

小流星,

你慢点儿跑!

当心,

莫把别的星宝宝撞倒!

6.竹里馆(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7.春笋

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

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它们迎着春风,在阳光中笑,在春雨里长。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

8.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9.小花鼓佚名

一面小花鼓,

鼓上画老虎,

小槌敲破了鼓,

妈妈用布补,

不知是布补鼓,

还是布补虎。

10.长干行四首(其二)(唐)崔颢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11.捉鱼陈清枝

到河里捉鱼

河里没有鱼

我们都变成鱼

捉来捉去

12.小池塘

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小池塘就醒来了。池塘里的水波一闪一闪的,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池塘边的芦苇长起来了,像长长的睫毛。

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太阳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鲜红的气球。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弯弯的小船。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许多闪亮的珍珠。

明亮的小池塘,美丽的大眼睛,映出一个五彩的世界。

13.树叶不让说·薛卫民

树上叶子,

又绿又多;

树上叶子,

又盖又遮。

树上叶子,

不让我说----

原来树上,

藏个鸟窝;

窝里有蛋,

仅供学习与参考

怕人来摸……

14.我真希望

我真希望,

烟囱里飘出来的

不是浓浓的黑烟,

而是轻盈洁白的云彩。

我真希望,

烟囱里喷出来的

不是灰灰的粉尘,

而是清澈晶莹的泉水。

我真希望,

烟囱里吐出来的

不是难闻的气味,

而是淡淡的芬芳。

我真希望啊,

我真希望,

我们居住的地球上,

树更绿,

花更红,

小鸟的歌声更动听更悠扬。

……

15.送上人·唐·刘长卿

孤去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16、小蜘蛛·金黎

小蜘蛛,本领强,

自己做个小吊床,

风儿摇,风儿晃,

甜甜美美把歌唱。

小昆虫,心发痒,

都想上去躺一躺,

哎呀呀,上了当,

成了蜘蛛口中粮。

17.秋浦歌(之十五).唐.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18.金花银花李光迪

金花花,银花花,

躲在叶下吹喇叭,

滴滴答……

滴滴答……

吹着吹着做个梦,变成两个胖娃娃---

金花变成大南瓜,

银花变成大冬瓜。

19.影子.中国台湾.林焕彰

影子在左,

影子在右,

影子是一个好朋友,

常常陪着我。

影子在前,

影子在后,

影子是一只小黑狗,

常常跟着我。

20.草原的早晨

“啪!啪!”响亮的鞭声打破了黎明的宁静。铺满新绿的草原醒来了。

一只只羊儿涌进了圈门,蹦跳着奔向无边的草原。牧民们跨上骏马,追赶那欢乐的羊群。

远处,一群群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蓝天下回荡着牧羊人的歌声。

21.春闺思(唐)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

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

昨夜梦渔阳。

22.初冬

早上,白茫茫的一片大雾。

远处的塔、小山都望不见了。近处的田野、树林像隔着一层纱,模模糊糊看不清。

太阳像个红球,慢慢地升起来,发出淡淡的光,一点儿也不耀眼。

地里的庄稼都收完了,人们正在园子里忙着收白菜。

雾慢慢地散了,太阳射出光芒来。

远处的塔、小山都望得见了。近处的田野、树林也看得清了。

柿子树上挂着许多大柿子,像一个一个的红灯笼。

树林里落了厚厚的一层黄叶。只有松树、柏树不怕冷,还是那么绿。

23.日出.中国台湾.林焕彰

早晨,

太阳是一个娃娃,

仅供学习与参考

一睡醒就不停地

踢着蓝被子,

很久很久,才慢慢慢慢地

露出一个

圆圆胖胖的脸儿。

24.遗爱寺.唐.白居易

弄石临溪坐,

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

处处是泉声。

25.叽叽喳喳。望安

两只小鸟,

叽叽喳喳!

抢吃一条虫,

它们在吵架。

两只小鸟,

叽叽喳喳,

它们还在吵,

小虫溜走啦!

26.太阳,你是粉刷匠吗.张秋生

太阳,你是粉刷匠吗?

你把沙滩刷得金黄金黄,就像是一条用黄金铺设的海岸;你把大海刷得碧蓝碧蓝,就象一块晶莹剔透的蓝色水晶;你把天空中的云彩,粉刷得那么洁白,就像一条轻柔飘曳的纱巾……

你瞧,海滩上的两位小朋友,原先他们是那样的白,可你把他们粉刷得像两块黝黑黝黑的岩石。

多么健壮的“岩石”。

太阳,你是粉刷匠吗?

27.杏花.唐.王涯

万树江边杏,

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

照在碧波中。

28.小拇指的愿望.徐鲁

每次排队

小拇指

总觉得自己太细太小

所以他有一个秘密的愿望

总想长得

和四个哥哥一般齐一样高

29.海浪.蒲华清

谁说海浪没长牙?

咬得礁石满身疤。

可它对我特别好,

轻轻舔我小脚丫。

30.九九歌.民间童谣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隔河望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耕牛遍地走。

31.西瓜娃娃.常瑞

我一直在想:

西瓜里准住着一个娃娃。你看,

买西瓜的叔叔,

都要把瓜放在耳边,

听一听娃娃说的话。

是生,是熟,

他都会悄悄地

悄悄地告诉你:

咝---咝!

沙---沙!

32.捞黑豆.虞运来

谁家豆仓缺了口?

漏了一河黑豆豆!

快来捞哇快来捞,

别让河水给冲走!

青蛙一听呱呱叫:

不是黑豆豆,

不是黑豆豆,

那是我的小蝌蚪!

33.祖国

老师说

祖国比蓝天还高

我便放出一个彩色的风筝在轻盈的翅膀上

我的心

如风笛唱个不停

妈妈说

仅供学习与参考

祖国比春天还美

我就走向五彩的花丛

每一颗晶亮的露珠

嵌着我

惊喜的眼睛

我说

祖国就是我的课本

每一页都五彩缤纷

我读呀读呀

一定要把她读懂

那里面有—

原子能电站

还有航天的飞船......

34.夏天是个娃娃.欧澄裁

夏天,

是个娃娃----

说笑就笑,

满脸堆花;

说哭就哭,

泪水哗哗。

难怪妈妈说

夏天像我,

我也像他。

35.春天来了吗.常福生

春天来了吗?

去问柳枝上的嫩芽。

春天来了吗?

去问桃树上的鲜花。

春天来了吗?

去问池塘里的花鸭。

春天来了吗?

去问梁上的燕子妈妈。

36.小纸船.柯蓝

我们来到半山的小溪边,用五色彩纸折成各种各样的小船,让它随着微风、顺着流水,离开我们吧。

小纸船在水上移动着,前前后后地出发了。我们都拍着手,在欢呼我们自己折的纸船前进……

小纸船带走了我们童年的幻想。我们在小溪边恋恋不舍地追着。

看!连一只小纸船都漂得这么久,这么远!我们都高兴地笑了。我们对自己的幻想说:“去吧!小纸船!你们各奔前程吧!前面有你们广阔的天地!……”37.猫头鹰.常福生

睁一只眼

------放哨,

闭一只眼,

------睡觉。

我要是像猫头鹰

该有多妙!

一只眼睁着

------看电视,

一只眼闭着

------睡觉。

38.小猫咪的梦.冯幽君小猫咪,

盖花被,

舒舒服服呼呼睡。

睡得香,

舔舔嘴,

做个梦儿可真美。

梦儿美,

梦儿奇,

树叶全都变成鱼。

39.学好样.陈镒康

走路要学小花猫,

脚步轻轻静悄悄;

不要像那小螃蟹,

横冲直撞真糟糕。

坐着要学小白鹅,

挺起胸膛精神好;

不要像那大青虾,

驼着背来弯着腰。

唱歌要学百灵鸟,

迎着春风多美妙;

不要学那小乌鸦,

张开嘴巴哇哇叫!

40.小柳树.艾尼

小柳树,站河边,

长长的枝条拂河面,拍拍小鱼的头,

摸摸小虾的脸,

青蛙拉着柳树枝,

一前一后荡秋千。

仅供学习与参考

41.鸟岛.望安

下课了,校园,像一个鸟岛。

美的交响回旋在这一片乐土。花丛树下,草坪操场,运动衫,彩裙……飞翔的、流动的身影,旋转的舞步,亭亭玉立的风姿,像鸟儿款款的低飞,欢快的跃动,像鸟儿展翅的舞蹈,恬静的栖息。歌声,笑语,像海潮的喧哗中,鸟儿倾心地鸣啭。

同浴着阳光,共享着欢乐,又增添着温暖,充实着幸福。

啊,一个生机勃勃的鸟岛。

42.月亮.林菊红

初五

月亮又瘦又小

它想

要加紧锻炼

慢慢地慢慢地

它变得又圆又美丽

十五

月亮又圆又美

它想:我长得多俊俏

多么的迷人

慢慢地慢慢地

它开始变得又瘦又小

43.影子.林焕影

影子在左,影子在右,

影子是一个好朋友,常常陪着我。

影子在前,影子在后,

影子是一只小黑狗,常常跟着我。

44.旅行者之歌.柯蓝

我愿意当一个长久的忠实于生活的旅行者。我在大山和海洋之间行走,我跨过山岭、河流和无数的小路。我要去找大山做朋友,找海洋做朋友,找河流跟道路做朋友。

大山它使我坚强、镇静,让我长得像一片茂盛的树林。

大海它使我心胸开阔,热情汹涌。

所有的河流,使我灵巧活泼,永远前进……

我愿意一生在这些地方行走,从它们那里去寻找这些东西,分送到每一个人的心里……

所以我愿意当一个长久的忠实于生活的旅行者。

45.雁.唐.陆龟蒙

南北路何长,中间万弋张。

不知烟雾里,

几只到衡阳。

46.妈妈的爱.王清秀

妈妈的爱,

像草原。

我是小羊,

怎么跑也跑不到边。

妈妈的爱,

像蓝天。

我是小鸟,

怎么飞也飞在里面。

47.钓鱼湾.唐.储光羲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48、蜂巢.望安

教室,像一只蜂巢。

排列的桌椅,是一格一格的蜂房,井然有序。上课铃一响,你一格,我一格,大家坐好。在老师的传授中汲取,在各科的书籍里寻觅。时而循着历史的长河飞向遥远的古代;时而飞翔在当今的科学天地;时而书声琅琅;时而书写沙沙。在知识的大海里采集、探索、积累。像金色的小蜜蜂在花海里采集花粉,嗡嗡营营地飞鸣、渴求。在各自的蜂房里忙碌地储积着蜜。

啊!一只甜蜜的蜂巢。

49.江南曲.唐.储光羲

日暮长江里,

相邀归渡头。

落花如有意,

来去逐轻舟。

50.七的歌.姚业涌

一只蝴蝶,穿花衣。

七色花衣比一比:

赤、橙、黄、绿、青、蓝、紫。

一只熊猫,吹短笛。

七个音符编小曲:

哆、来、米、发、梭、拉、西。

一只白兔,拼七巧板儿。

仅供学习与参考

七巧板儿数一数:

一、二、三、四、五、六、七。仅供学习与参考

完整一年级经典诵读安排计划

一、指导思想中华民族在自己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诵读中华经典诗文,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去认识,就是继承和发扬我们祖先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也是培养小学生人文精神的一个有效途径。《弟子规》是一部浓缩的教育史,集中国文化之大成。我们常常为语文教学的单薄而苦思,寻求更好的办法让学生的知识与见识厚重起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做一个文化人,而今学校开展以《弟子规》为载体的校本课研,也是为了给处在记忆黄金时期和人格形成时期的孩子们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为孩子们打下做人的底子,使他们的知识底蕴厚重起来,让我们的孩子终生受益。 二、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学校组织学生熟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医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 ①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 文素养。 ③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④通过天天颂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 四、诵读计划 三月:阅读《孔子讲学》——《陶母封鲊》

诵读内容: 第一周: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第二周: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第三周: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第四周: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四月:阅读《司马光改错》一一《晏婴的车夫》诵读内容: 第一周: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怡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赠我,孝方贤。 第二周: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一年级上册经典诵读资料

中华经典素读范本一年级上册

目录 第1课………………………………………………………………………….内容一弟子规 总序 入则孝 内容二诗歌两首 敕勒歌 牧童 第2课……………………………………………………………………………内容一弟子规 出则弟 内容二诗经诗经·卫风·木瓜 诗经·周南·螽斯 第3课………………………………………………………………………………内容一弟子规谨 第4课……………………………………………………………………… 内容一弟子规 信 内容二诗歌两首 第5课……………………………………………………………………… 内容一弟子规 泛爱众

内容二诗经 诗经·鄘风·相鼠 诗经·周颂·烈文 第6课……………………………………………………………….内容一弟子规 亲仁 余力学文 内容二词三首 忆江南(其一) 忆江南(其二)忆江南(其三) 第7课……………………………………………………………………….. 内容一散文一篇 爱莲说 内容二诗歌两首 绝句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第8课……………………………………………………………………….. 内容一散文一篇 陋室铭 内容二诗经·小雅·蓼莪 第9课………………………………………………………………………………内容一散文一篇 内容二诗歌两首 画 鸟鸣涧 第10课…………………………………………………………. 内容一散文一篇 诫子书 内容二诗经 诗经·商颂·玄鸟 第11课………………………………………………………………..内容一散文一篇 与朱元思书

内容二诗歌两首 凉州词 送元二使安西 第12课………………………………………………………………….. 内容一明文精选 闲赏篇·春 闲赏篇·夏 内容二诗经 诗经·小雅·鹿鸣 第13课………………………………………………………………………..内容一明文精选闲赏篇·秋 闲赏篇·冬 内容二诗歌两首 嫦娥 夜雨寄北 第14课……………………………………………………………………….内容一散文两篇 内容二诗歌两首 江雪 塞下曲 第15课………………………………………………………………………….明文精选 闲赏篇·雪 内容二诗歌两首

(完整)一年级经典诵读安排计划.doc

一、指导思想 中华民族在自己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 统,诵读中华经典诗文,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去认识,就是继承和发扬 我们祖先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也是培养小学生人文精神的一个有 效途径。《弟子规》是一部浓缩的教育史,集中国文化之大成。我们 常常为语文教学的单薄而苦思,寻求更好的办法让学生的知识与见识 厚重起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做一个文化人,而今学校开展 以《弟子规》为载体的校本课研,也是为了给处在记忆黄金时期和人 格形成时期的孩子们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为孩子们打下做人的底子,使他们的知识底蕴厚重起来,让我们的孩子终生受益。 二、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学校组织学生熟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医生记忆力 最好的时候,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 ①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③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 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④通过天天颂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

力。 四、诵读计划 三月:阅读《孔子讲学》——《陶母封鲊》 诵读内容: 第一周: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第二周: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第三周: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第四周: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四月:阅读《司马光改错》——《晏婴的车 夫》诵读内容: 第一周: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怡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赠我,孝方贤。

一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一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通过开展经典颂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学校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①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③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④通过天天颂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三、诵读内容:《笠翁对韵》上卷及古诗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其法只有一句话:“同学们,跟我念。”只是让儿童多听多念。带念一遍,再一遍,然后鼓励全班齐念、分组念、个别念、默念……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出声、形、情、味、神。想方法多听多念。背诵是一种很好的教育管理方法,背诵可以定心养性,培养学生的专注神情。有时让学生用手指着书上的内容默读、默背,背不出来再看书,自己找难点,反复默背,培养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集体背、同座位对背、接龙背、拍着手背、比赛抽背、见缝插针地背……背诵要动嘴,纠正了发音,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背诵要用耳朵听,提高了对声音的分辨能力,开发了左右脑的潜能。教学中可以加强范读,以便让学生读时有榜样、有兴趣、有信心。最重要而特别要注意的教学观念是:只须多念熟背,不须着意讲解。期待儿童多读即自会多解,或十年二十年之后再了解不迟(苏东坡所谓“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经的孩子绝不会变坏;最好的语文教育——读经;读经后的学生语文能力大增,阅读课文速度加快,课文理解力增强。 2、多媒体网络学习法。利用多媒体声、光等刺激,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

(完整word版)一年级下册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一年级下册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有1个教学班,学生大部分为认识字,而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通过开展经典颂读活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他们的提高阅读水平。 二、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学校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①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③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④通过天天颂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三、诵读内容: 1、《三字经》 2、优秀古诗文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同学们,跟我念。”让学生多听多念。带念一遍,再一遍,然后鼓励全班齐念、分组念、个别念、默念……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出声、形、情、味、神。想方法多听多念。 2、多媒体网络学习法。利用多媒体声、光等刺激,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 3、活动学习法。把经典的诵读与学生的文艺表演、体育游戏等结合起来。如集体演唱《咏鹅》,配乐背诵,边诵经边跳皮筋等。 五、具体措施: 1、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完成《三字经》和优秀古诗文的背诵。 2、把《三字经》的相关内容应用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友爱,礼貌待人,提高修养。

3、注重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班级学习园地等要体现国学经典的内容,使学生在书香校园的氛围中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汲取精神营养,健康快乐成长。 4、把国学经典教育与学校日常德育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父母养育之恩,教师教诲之义,以及如何立身处世,修身治学! 5、教育学生从小做一个诚实守信、遵守礼仪的好学生。 六、教学评价: 1、每周评价:评价的时间是星期老师抽十分钟,考五个学生,会背了即算通过,即给他一颗星。该生即指定为一周的诵读班长。让他们利用下课时间去检测组长,组长再去检测组内同学。不能通过检测的人,记下名字,让他利用下课时间,拿着书,补念约十或二十遍即可,补念二十遍后,不管是否会背,也给他一颗星。 2、每学期评价:采用专项考核的方法给学生定级。考核内容为诵读优秀诗文(随机抽取两首)或片段。 3、弹性评价:根据学生需要、结合学校活动开展适时适度评价。

一年级上经典诵读内容(修改版)

漯河小学一年级上期经典诵读内容 1.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2.敕勒歌 (北朝乐府)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3.长歌行(北宋)郭茂倩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玉阶怨(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7.终南望余雪(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8.别东林寺僧(唐)李白 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9.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10.七步诗(魏晋)曹植煮豆燃豆萁,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1.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2.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3.弹琴(唐)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 今人多不弹。 14.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5.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6.所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一年级经典诵读资料全集

一年级 经 典 书 目 汇 编 八里总小 2012.春编

目录 一、古文 1、《三字经》 2、《弟子规》 二、古诗 1、《江南》 2、《敕勒歌》 3、《古朗月行》 4、《悯农》(一) 5、《悯农》(二) 6、《劝学》 7、《夜宿山寺》 8、《相思》 9、《春晓》 10、《小池》 11、《春日》 12、《元日》 13、《忆江南》 14、《游子吟》 15、《咏鹅》 16、《赠汪伦》 17、《绝句》 18、《山行》 19、《所见》 20、《村居》 三、推荐书目 1、神话故事 2、成语故事 3、寓言故事

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斩齐衰,大小幼。至缌麻五服终。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究。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一年级经典诵读

一年级经典目录 上学期 1.蜻蜓 4.小溪给咱洗脚丫6.好猫?懒猫?12.小流星 13.筷子 16.小池塘 20.刺猬 26.水城威尼斯 28.捉鱼 30.稻草人 33.草原的早晨 36.秋天的果园 38.树叶不让说 45.小蜗牛 50.初冬 下学期 53.知了 56.影子 58.小小蝴蝶小小花60.太阳,你是粉刷匠吗65.日出 70.花和蝴蝶 72.浪娃娃 74.九九歌 75.海水 80.鸟岛 85.冬天 88.搔痒痒 89.蜂巢 92.轻轻 95.星星和露珠1.蜻蜓林良(台湾) 你这架小飞机 真可爱, 一片片的荷叶 是你的机场。 你从这个机场起飞, 降落在另一个 绿绿的机场。 4.小溪给咱洗脚丫孙华文 小溪哗啦啦, 浪花舔脚丫, 小脚丫是我, 大脚丫是妈。 妈洗衣服我洗袜, 小溪给咱洗脚丫。 6.好猫?懒猫?李昆纯 弟弟说花猫, 是一只懒猫, 白天呼噜呼噜睡大觉。 爸爸说花猫, 是一只好猫, 晚上咬得老鼠 吱吱叫。 是懒猫?是好猫? 奶奶最知道! 每天奖它鱼一条。 12.小流星樊发稼 小流星, 你慢点儿跑! 当心, 莫把别的星宝宝撞倒! 13.筷子李飞鹏 爸爸每天去打鱼 爸爸的手 是我们家的筷子 伸到海里去 把鱼虾夹回来 16.小池塘 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小池塘就醒来了。池塘里的水波一闪一闪的,像一只明

亮的大眼睛。池塘边的芦苇长起来了,像长长的睫毛。 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太阳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鲜红的气球。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弯弯的小船。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许多闪亮的珍珠。 明亮的小池塘,美丽的大眼睛,映出一个五彩的世界。 20.刺猬林良(台湾) 可爱的刺猬 你身上有那么多 扎人的刺 叫我怎么抱你呢? 26.水城威尼斯(意大利)罗大里 水面上一座古桥, 一个月亮在古桥上挂。 水面下一座古桥, 一个月亮挂在古桥下。 天上一眨一眨的是星星, 水下是星星一眨一眨。 你说哪一座古桥是真? 你说哪一座古桥是假? 28.捉鱼陈清枝 到河里捉鱼 河里没有鱼 我们都变成鱼 捉来捉去 30.稻草人小小 吝啬的农夫 不给稻草人做新衣服 害得稻草人 不敢去拜访朋友 33.草原的早晨 “啪!啪!”响亮的鞭声打破了黎明的宁静。铺满新绿的草原醒来了。 一只只羊儿涌进了圈门,蹦跳着奔向无边的草原。牧民们跨上骏马,追赶那欢乐的羊群。 远处,一群群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蓝天下回荡着牧羊人的歌声。 36.秋天的果园樊发稼 果园里,是不是 天天在过节? 你看, 柿子树上, 挂满一盏盏 红红的灯笼…… 38.树叶不让说薛卫民 树上叶子, 又绿又多; 树上叶子, 又盖又遮。 树上叶子, 不让我说---- 原来树上, 藏个鸟窝; 窝里有蛋, 怕人来摸…… 45.小蜗牛刘丙钧 小蜗牛,小蜗牛, 背着房子去旅游。 不着急,不着慌, 东张西望慢慢走。 遇到一只小蚂蚁, 向着蚂蚁点点头。 风来啦,雨来啦, 雨水“哗哗”满地流。 “小蚂蚁,别发愁,躲进我的房里头。”50.初冬 早上,白茫茫的一片大雾。 远处的塔、小山都望不见了。近处的田野、树林像隔着一层纱,模模糊糊看不清。 太阳像个红球,慢慢地升起来,发出淡淡的光,一点儿也不耀眼。 地里的庄稼都收完了,人们正在园子里忙着收白菜。 雾慢慢地散了,太阳射出光芒来。 远处的塔、小山都望得见了。近处的田野、树林也看得清了。 柿子树上挂着许多大柿子,像一个一个的红灯笼。 树林里落了厚厚的一层黄叶。只有松树、柏树不怕冷,还是那么绿。 53.知了王庆杰 树有多高, 爬得多高。 趴在枝头大声叫:

一年级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一年级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上刘小学一年级王海鸿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小学生中开展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活动目标: 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使低幼学生扩大了识字量。学生从中感受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充分利用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

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活动主题: 读国学经典传华夏文明 活动时间: 2012年9月---12月 活动时间及方式: (1)利用上午学生早到校的时间,于上课前至少10分钟,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可表演,可吟诵,可配经典音乐读,学生自主选择。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背诵量目标。每周安排一节语文活动课,用于对本班诵读进行辅导。 (2)在每天的学生练字时,将当天所吟诵的经典、古诗词,再通过书写加强记忆。 (3)充分发挥语文、音乐、美术、品德、社会课,以及其他学科的课堂渗透作用。 (4)开展学习型家庭建设 引导、鼓励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开设“家庭经典时刻”,要求孩子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每天在孩子放学后、睡觉前,抽出一定时间,与孩子一起学习,家校合作,共同引导孩子进入国学的殿堂。

一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一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内容:学习《弟子规》的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教学重点:有余力,则学文 讲解题目:《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 原名:训蒙文。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教学方法:老师念一句,学生重复一句。也可老师念上句,学生念下句。

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学习时间,需要念几遍。 讲解内容: 弟子规——是(古代)学生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是教育学生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泛爱众——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而亲仁——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使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以上四条是做人的根本。不管你有没有文化知识,但忠、孝、礼、义、信必须要做到。 (举例说明)一个六岁的小孩,他不但学会了弹钢琴,而且会说英语。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大人都叫他为客人表演。一天,他表演了节目后,大家都在赞扬他。他骄傲地说了一句语惊四邻的话:“姥姥你是个大笨蛋,什么都不会!”客人愕然。从这个例子说明:家长不能一味的培养孩子技能,但不知道学习技能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让他表演,而是为了让他有一计之长,将来好做事。可他连做人的道理都不懂,怎么去做事?一个连自己的家长都瞧不起的孩子,他怎么会虚心向别人学习? 总结: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因为它是我们行动的准则。弟子规的内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在

一年级经典诵读

一年级经典诵读 目录 1.蜻蜓------林良 2.小溪给咱洗脚丫----------孙华文3.于易水送人一绝----骆宾王 4.海上的风 5.小流星----------樊发稼 6.竹里馆------王维 7.春笋 8.相思------王维 9.小花鼓------------佚名 10.长干行四首(其二)-----崔颢11.捉鱼---------陈清枝 12.小池塘 13.树叶不让说---------薛卫民14.我真希望 15.送上人---刘长卿 16.小蜘蛛-----------金黎 17.秋浦歌(之十五)------李白18.金花银花----------李光迪19.影子----林焕彰 20.草原的早晨 21.春闺思-----张仲素 22.初冬 23.日出-----林焕彰 24.遗爱寺------白居易 25.叽叽喳喳--------------望安26.太阳,你是粉刷匠吗 27.杏花-----王涯 28.小拇指的愿望-----------徐鲁29.海浪---------蒲华清 30.九九歌-----------民间童谣31.西瓜娃娃-----------常瑞32.捞黑豆---------虞运来 33.祖国 34.夏天是个娃娃---------欧澄裁35.春天来了吗---------常福生36.小纸---船柯蓝 37.猫头鹰---------常福生 38.小猫咪的梦---------冯幽君39.学好样---------陈镒康 40.小柳树-----------艾尼 41.鸟岛---望安 42.月亮---------林菊红 43.影子---林焕影 44.旅行者之歌柯蓝 45.雁---陆龟蒙 46.妈妈的爱---------王清秀47.钓鱼湾---储光羲48.蜂巢---望安 49.江南曲---储光羲50.七的歌---------姚业涌

一年级经典诵读汇总

一年级经典目录1.蜻蜓 2.春笋 3.弹钢琴 4.小溪给咱洗脚丫5.沙发 6.好猫?懒猫?7.长颈鹿的脖子8.小弟和小猫9.松塔 10.鼓 11.问答歌 12.小流星 13.筷子 14.小溪 15.野牵牛 16.小池塘 17.大豆荚 18.打开小窗19.什么虫儿空中飞20.刺猬 21.半半歌 22.出 23.小花鼓 24.买鞋 25.粗心的小画家26.水城威尼斯27.鹦鹉 28.捉鱼 29.吹牛皮 30.稻草人 31.虎大王照相32.小蚂蚁背米33.草原的早晨34.钓鱼35.斑马 36.秋天的果园 37.西瓜房 38.树叶不让说 39.萤火虫 40.蝴蝶飞 41.青蛙笑哈哈 42.刺猬学跳水 43.小猫养鱼 44.小蜘蛛 45.小蜗牛 46.青蛙 47.蘑菇 48.谁的耳朵 49.哈哈镜前 50.初冬 51.冰锅盖 52.鞋林 53.知了 54.谁会这样 55.小刺猬买气球56.影子 57.金花银花 58.小小蝴蝶小小花59.跷跷板 60.太阳,你是粉刷匠吗61.全都知道的佐西亚62.丝瓜 63.小熊过桥 64.游地球 65.日出 66.叽叽喳喳 67.羊,羊 68.小拇指的愿望69.奇妙的服装 70.花和蝴蝶

71.星星 72.浪娃娃73.海浪 74.九九歌75.海水 76.西瓜娃娃77.树叶 78.捞黑豆79.小黄狗上课80.鸟岛 81.小鹿乖乖82.冰淇淋午夜饭83.夏天是个娃娃84.太阳公公85.冬天 86.春天 87.春天来了吗88.搔痒痒89.蜂巢 90.蝴蝶飞91.两个名字92.轻轻 93.小螳螂94.小竹笋95.星星和露珠96.小狗汪汪97.小兔医生98.蚕宝宝99.猫头鹰100.小猫咪的梦

小学生经典诵读内容一年级上经典诵读

南台小学经典诵读篇目 一年级:经典诵读: 必背古诗词: 1、江南(汉乐府) 2、敕勒歌(北朝民歌) 3、咏鹅(骆宾王) 4、风(李峤) 5、咏柳(贺知章) 6、凉州词(王之涣) 7、登鹳雀楼(王之涣) 8、春晓(孟浩然) 9、凉州词(王翰) 10、一去二三里(王昌龄) 二年级:经典诵读: 经典诵读:《弟子规》必读书目:《安徒生童话》略读书目:《爷爷一定有办法》、《是谁嗯嗯在我头上》、《格林童话》、《非常小男生小女生》 古诗文背诵篇目 1、悯农(锄禾日当午)……………………………………李绅 2、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3、山行………………………………………………………杜牧 4、游子吟……………………………………………………孟郊

5、古朗月行…………………………………………………李白 6、早发白帝城………………………………………………李白 7、元日………………………………………………………王安石 8、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 9、小池………………………………………………………杨万里 1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三年级:经典诵读: 经典诵读:《笠翁对韵》 必读书目:《鲁滨孙飘流记》(英国)笛福泛读书目: 1、《寄小读者》冰心 2、《小兵张嘎》——代代读儿童文学经典丛书徐光耀 3、《皮皮鲁传》《鲁西西传》郑渊洁 选读书目: 1、《高士其科普童话》高士其 2、注音版《史记》 3、《马戏团的动物明星》沈石溪 4、《时代广场的蟋蟀》(美国)乔治·塞尔登 5、《中国兔子德国草》周锐、周双宁 必背古诗词: 1、凉州词王之涣 2、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3、别董大唐高适 4、鹿柴唐王维 5、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6、浪淘沙唐刘禹锡 7、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一年级经典诵读内容

仅供参考 小学教育资料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一年级上期经典诵读内容 1.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仅供参考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2.敕勒歌 (北朝乐府)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3.长歌行(北宋)郭茂倩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仅供参考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5.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玉阶怨(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7.终南望余雪(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8.别东林寺僧(唐)李白 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9.竹里馆

仅供参考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0.七步诗(魏晋)曹植煮豆燃豆萁,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1.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2.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3.弹琴(唐)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仅供参考 14.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5.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6.所见 (清) 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7. 商山早行(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一年级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总结

一(3)班中华经典诵读总结 XXXXXXX小学 XXX 2015年9月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多年来我校一直将“经典诵读活动”传承、继续、并将之发扬广大,取得了不斐的成绩,现将我班诵读活动总结如下: 一、明确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诗海泛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二、措施到位 为调动学生参与诵读和创作的积极性,为学生搭建施展的平台。分组比赛,互相监督。一年级不要求完全背诵,但需要会顺畅的读下来。每个月班级评选“阅读小明星”,班内表扬,在信息栏上进行宣传。 三、收获和体会 1.丰富了班级的文化内涵。 (1)通过实践,初步探索出宣扬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路子,营造文化氛围。 (2)初步培养学生评价体系,让一年级的孩子学会公正的评价同学和身边的事物。 2.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1)在诵读实践中,感受中华经典的魅力,提高记忆力,积累语言,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2)陶冶情操,发展个性,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使学生具有更佳

的学习、生活状态,促进各门功课的学。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 1.总体目标 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 (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各方面的素养。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3.诵读内容 主要诵记内容以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及经典优秀选文为主。(其中有:《弟子规》、《小学生必背古诗》经典的选萃等。) 4.教学原则和方法 A、原则 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B、方法 (1)人人参与,个个提高。

一年级一班经典诵读活动设计

一年级经典诵读活动方案2014-09 “感受经典,相约圣贤”——一年级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让小学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小学生中开展诵读经典很有必要。诵读经典就是让小学生从懂得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关心他人、关心社会,成为人们眼中的好孩子、好学生。诵读经典的目的在于,用经典沐浴学生心灵,净化学生内心世界,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弟子规》就是一部非常好的经典。在和煦的春风中,大安小学迎来了“经典诵读活动”。开展此项活动, 不仅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还能使我校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新,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 二、《弟子规》简介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内容以孔子《论语学而第一》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七个部分,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及学习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强调孝道精神,孝心教育。“弟子”,指学生、晚辈。而知识是没有止境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人的生命过程就是一个终身不断学习的过程,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弟子,都应该学习《弟子规》、践行《弟子规》“规”是什么意思?就是规范、道理,做人的道理及应遵守的规范,教育孩子如何在世间上为人处事。 三、总体目标 通过诵读《弟子规》等古代经典文学,感悟受用一生的做人道理。 四、具体措施及方法: (一)家校合作

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利用各种渠道,向家长宣传“诵读理念”和介绍小孩子的心理特点,让家长了解让少年儿童读诵经典,可以吸取传统文化精华、激活传统、开发潜能的好处。公示诵读时间安排,使用教材。要求家长共同做好家校联系,每晚至少10分钟让孩子读给父母听,若能亲子一起读更佳。 (二)班级实施方法。 ★读经典: 1、晨读。琅琅书声满校园,晨读,是学生尽情亲近语言文字,浸墨于书香的美好时光。一年级各班应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在班级主题黑板开辟“阅读经典”栏目。 2、由经典诵读教师每周张贴十条《弟子规》经文,做到字迹端正整洁美观,书写规范,并与学生共同落实。 3、午读:利用午读时间诵读经典,阅读经典的小故事。 ★知经典。 1、经典中的精华需要教师的提炼,在学生半知半解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教师利用语文课前课、空堂阅读课,班队会讲经典,与学生一起分享力行《弟子规》的感悟,在诵读力行中认识诚信、勤奋、友谊、孝敬等中华民族优秀的品质。 3、开展相关比赛考评活动,活动结束,每班评出经典学习的带头人。 ★悟经典。 经典世界是对现在生活来说是静止的,是灰色的,但是只要学生以自己的生命活力去充实,以自己的生活理解去解读、力行,真正让经典浸润心灵。

一年级《国学诵读》实施方案

一年级《国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 中华古诗文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人生的一种特殊感悟和认知,是真、善、美的艺术结晶。为体现我校的“国学人文”的办学理念,为增强学生的文学修养,陶冶他们的艺术情操,我们一年级组特制定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制定本次国学知识赛的指导思想 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作为“引路人”的教师,无论是从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考虑,还是基于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的迫切需求,都责无旁贷地要重视起经典作品、古诗词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经典作品、古诗词方法和途径”的研究和探讨,要积极参与其中,和学生共同背诵经典作品、古诗文,共同发展成长。 二、制定诵读内容 为了在六年的时间里,让学生掌握最优秀的古诗文,我们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分配原则,分学段进行古诗文的诵读。 一年级学生上学期背诵的篇目是《三字经》。 三、具体实施方案 (一)诵读时间

1.规定每周语文老师的早读时间为国学诵读时间,进行本周古诗文诵读任务的分配,并进行内容的理解。一年级学生在背诵《三字经》时,老师通过故事导引,启示身心等环节进行教授。 2.利用每周二的早读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吟诵本周所出示的诵读任务。 3. 建议学生每天回家复习10分钟,和家长一起读,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 (二)诵读要求 1.经典诵读应遵循以下原则: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 2.各班诵读力求做到:诵读为主,讲解为辅;品位诗文,畅谈体会;分清层次,因材施教;师生互通,交流情感。 3.古诗文背诵之“三要”:心要专——专心致志、不可分心;眼要准——仔细看准、全神贯注;口要到——边看边读、通顺流畅。 (三)诵读措施 1.创造“三条途径” 听,即听诵读,听老师范读,听同学诵读。 抄,让学生做诗文卡、办手抄报、制诗文集。 赛,即按班级、年级、学校逐层举办诵诗会活动,全校师生参加。 2.班主任要积极协调科任教师,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背诵的兴趣。与学生合作、竞争、交流,多发现典型,做好校内宣传,树

一年级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经典诵读社团活动实施方案 寺头小学 杨海翠刘霏

经典诵读社团活动实施方案 一年级杨海翠刘霏 一、指导思想 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五年级以学校阅读计划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要求,以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内涵丰富阅读氛围。 二、活动目标 (一)整体目标 通过读书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文化知识结构,丰富文化知识内容,提高全体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具体目标 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读书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文化底蕴,促进知识更新、思维活跃、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并帮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多读书,读好书,提高读写能力,充实文化底蕴,陶冶情操。

三、活动对象 一年级学生 四、活动组织小组 组长:刘霏 组员:各组小组长 五、活动要求及措施 1、开展熟读背诵诗词诵读活动。 2、开展“大阅读”活动。 3、开展“每天一诗”诵读活动,每天的语文课利用3—5分钟背诵一首古诗。读书晨会可以“名人名言”、“书海拾贝”、“我最喜欢的___”、“好书推荐”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4、利用每周三下午社团活动时间及每周阅读课进行读书活动,内容为阅读经典或指导课外读物欣赏。 5、开展关于学生读书活动的各类竞赛与交流,以增强学生读书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6 、开展“读书之星”的评比活动。 六、活动步骤 主要工作:围绕班级读书活动实施方案,正常开展各项读书活动。 ⑴保证读书时间:妥善安排好每天的读书时间,保证学生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间和阅读量。 ⑵明确读书内容:积极开展好“好书推荐”活动,根据必读书目和学校推荐书目,分学段指导学生制订分月阅读计划。 ⑶狠抓读书效果:班级读书活动小组要经常性地开展督查活动,要精心组织好读书的多种竞赛活动,做到经常检查,并对检查出的问题要及时反馈、汇报,将读书活动的开展落到实处,使读书活动达到预期效果。 3、总结评价阶段: 主要工作:评出“班级十佳读书好少年”。

2019年小学生经典诵读内容一年级上经典诵读

2019年小学生经典诵读内容一年级上经典诵读 一年级:经典诵读: 必背古诗词: 1、江南(汉乐府) 2、敕勒歌(北朝民歌) 3、咏鹅(骆宾王) 4、风(李峤) 5、咏柳(贺知章) 6、凉州词(王之涣) 7、登鹳雀楼(王之涣) 8、春晓(孟浩然) 9、凉州词(王翰) 10、一去二三里(王昌龄) 二年级:经典诵读: 经典诵读:《弟子规》必读书目:《安徒生童话》略读书目:《爷爷一定有办法》、《是谁嗯嗯在我头上》、《格林童话》、《非常小男生小女生》 古诗文背诵篇目 1、悯农(锄禾日当午)……………………………………李绅 2、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3、山行………………………………………………………杜牧 4、游子吟……………………………………………………孟郊

5、古朗月行…………………………………………………李白 6、早发白帝城………………………………………………李白 7、元日………………………………………………………王安石 8、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 9、小池………………………………………………………杨万里 1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三年级:经典诵读: 经典诵读:《笠翁对韵》 必读书目:《鲁滨孙飘流记》(英国)笛福泛读书目: 1、《寄小读者》冰心 2、《小兵张嘎》——代代读儿童文学经典丛书徐光耀 3、《皮皮鲁传》《鲁西西传》郑渊洁 选读书目: 1、《高士其科普童话》高士其 2、注音版《史记》 3、《马戏团的动物明星》沈石溪 4、《时代广场的蟋蟀》(美国)乔治·塞尔登 5、《中国兔子德国草》周锐、周双宁 必背古诗词: 1、凉州词王之涣 2、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3、别董大唐高适 4、鹿柴唐王维 5、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6、浪淘沙唐刘禹锡 7、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一年级第二学期经典诵读分析

一年级经典诵读 班级: 姓名: 二〇一五年三月

三月经典诵读篇目 《早春》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sū),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京城的街道上雨丝纷纷,像乳汁般细密而滋润,小草钻出地面,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它远胜过了绿杨满城的暮春。 注释 这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又称《初春小雨》 ①呈:恭敬地送给。 ②天街:朱雀大街(长安外郭城正门明德门与皇城正门朱雀门之间,也是长安城的中轴线)。 ③润如酥(sū):滋润如酥。酥:乳汁,这里形容春雨的滋润。 ④最是:正是。 ⑤处:时。 ⑥绝胜:远远胜过。 ⑦皇都:长安。 ⑧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766—830)唐代诗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水部此处代指工部。 劝学诗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代要知道发愤苦读,勤奋学习。但如果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没有勤奋学习。 注释 ①三更灯火:三更半夜,很晚了。 ②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③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④白首:人老了,指老人。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suō lì],独钓寒江雪。 译文 四周的山上没有了飞鸟的踪影,小路上连一丝人的踪迹也没有,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里有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注释 1.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2.绝:无,没有。人踪:人的踪迹。灭:消失,没有了。 3.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 4.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5.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 6.孤:孤零零。 7. 舟:小船。 8.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蓑” 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 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9.独:独自。 10。钓:钓鱼。 三字经 zì xī nóng zhì huáng dì 自羲农,至黄帝。 táng yǒu yú hào èr dì 唐有虞,号二帝。 xiāng yī xùn chēng shèng shì 相揖逊,称盛世。 xià yǒu yǔshāng yǒu tāng 夏有禹,商有汤。 zhōu wén wǔ chēng sān wáng 周文武,称三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