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13-MSDS电池报告-

AG13-MSDS电池报告-
AG13-MSDS电池报告-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1.Chemical Product and Company Identification

Product Name: Alkaline button cell

Manufacturer: GuanZhou TianQiu Enterprise Co., Ltd.

Address: 9/F, TianQiu Building No.16-30, He Yi Rd, San Yuan Li Ave, GuangZhou, China. Telephone: 8620-36322277

Effective Date: 2016/1/1

https://www.360docs.net/doc/624099858.html,position/Information on Ingredients

Hazardous Components Approx wt% CAS # EC # Manganese Dioxide (MnO2) 30-34 1313-13-9 215-202-6 Zinc (Zn) 10-11 7440-66-6 231-175-3 Carbon (C) 4.8-5.0 7440-44-0 231-153-3 Potassium Hydroxide (KOH) 4.7-5.9 1310-58-3 215-181-3 Mercury (Hg) 0.35 7439-97-6 231-106-7 Cadmium (Cd) < 0.001 7440-43-9 231-152-8 Lead (Pb) 0.0075 7439-92-1 231-100-4 3.Hazards Identification

Routes of Entry: Not applicable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Health Hazards: In case of leakage, will be cause itchy and/or chemical burns when direct contact with electrolyte

Hazards to Environment: Not applicable

Fire and Explosion Hazards: Not applicable

4.First-aid Measures

Skin Contact: If exposed to a leaking cell, remove contaminated clothing. Wash exposed areas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oap. If irritation occurs, consult a physician.

Eyes Contact: If a cell is leakage and materials contact eyes, flush immediately with running water for at least 15 minutes. Consult an ophthalmologist at once.

Inhalation: If vapor from vented or leaked cells are inhalation, move to fresh air and get medical attention.

Ingestion: Get immediately medical attention, do not induce vomiting or give a liquid to unconscious person.

5.Fire Fighting Measures

Hazard Characteristic: Not available

Hazards Expose to Combustion Products: In case of fire, carbon dioxide, carbon monoxide and other toxic organic substances will be generated. Do not inhale fumes and smoke.

Extinguishing Media: In case of fire, you can use any class of fire extinguisher.

Special Fire Fighting Procedures: Fire fighters should wear self-contained breathing apparatus.

6.Accidental Release Measures

Precautions: Avoid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leaking or ruptured cells. Avoid short circuit. Methods for Clean Up: Care for well-ventilated conditions. Recycle or dispose of the materials in an appropriate way.

7.Handling and Storage

Precaution: Handing and transfer the products carefully, make sure the packing always in good condition. Damaged packing may cause cells contact together, in this case cells may short circuit or improperly connected, it cause cells venting, leaking or exploding. Storage: Store in a dry, cool and well-ventilated area.

8.Exposure Control/Personal Protection

Exposition/Technical Measures: Atmospheric vapor concentrations must be minimized by adequate ventilation.

Protection of Hands, Eyes, and Skin: No required under normal use conditions. When handling leaking cells, use gloves and wear safety glasses to protect hands, eyes and skin.

General Safety and Hygiene Measures: Use only as directed.

9.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Physical State and Appearance:Cylindrical

Odor: Odorless pH: N/A

Melting Point (℃): N/A Specific Gravity (H2O=1): N/A

Boiling Point (℃): N/A Vapor Density (Air=1): N/A

Vapor Pressure (kPa): N/A Heat of Combustion (kJ/mol): N/A

Critical Temperature (℃): N/A Critical Pressure (MPa): N/A

Partition Coefficient: N/A Flash Point (℃): N/A

Ignition Temperature (℃): N/A Explosion Limit % (V/V): N/A

Solubility in Water: N/A Solubility in Other Solvents: N/A

10. Stability and Reactivity

Stability: Stable

Incompatibility: None

Condition to Avoid: Avoid shorting, mechanical & thermal abuse

Hazardous Polymerization: Will not occur

Hazardous Decomposition: None

11.Toxicological Information

Note: Since the materials in this cell are sealed in the can, the potential for exposure to the components of the cell is negligible, when the cell is used as directed. However technical or electrical abuse of the cell may result in the release of cell contents.

Toxicity to Animals: Not applicable

Chronic Effects on Human: Not applicable

12.Ecological Information

This product has not been tested for environmental effects.

13.Disposal Consideration

Dispose in accordance with Federal, States and local regulations

14.Transport Information

TianQiu Alkaline button cells are considered to be “dry cell” batteries and are unregulated for purposes of transportation by the 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DOT),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ICAO), 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 (IATA) and the 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MO).

The only requirements for shipping these cells by DOT is Special Provision 130 which states: "Batteries, dry are not subjec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is subchapter only when they are offered for transportation in a manner that prevents the dangerous evolution of heat (for example, by the effective insulation of exposed terminals). "

The only requirements for shipping these cells by ICAO and IATA is Special Provision

A123 which states: “An electrical battery or battery powered device having the potential of dangerous evolutions of heat that is not prepared so as to prevent a short-circuit (e.g. in the case of batteries, by the effective insulation of exposed terminals; or in the case of equipment, by disconnection of the battery and protection of exposed terminals) is forbidden from transportation.” The International Maritime Dangerous Goods Code (IMDG) regulate them for ocean transportation under Special Provision 304 which says: “Batteries, dry, containing corrosive electrolyte which will not flow out of the battery if the bateery case is cracked are not subject to the provisions of this Code provided the batteries are securely packed and protected against

short-circuits. Examples of such batteries are: alkali-manganese, zinc-carbon, nickel metal hydride

and nickel-cadmium batteries.”

15. Regulatory Information

Special requirement be according to the local regulatories.

16. Other information

Do not heat or dispose of in fire. Do not recharge or disassemble the cell.

Notice to reader: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MSDS was obtained from current and reliable sources, however, the data is provided without any warranty, expressed or implied, regarding its correctness or accuracy. Since the conditions or handling, storage and disposal of this product are beyond the control of TianQiu, TianQiu will not be responsible for loss, injury, or expense arising out of the products improper use. No warranty, expressed or inferred, regarding the product described in this MSDS shall be created or inferred by any statement in this MSDS. Various government agencies may have specific regulations regarding the transportation, handling, storage, use, or disposal of this product, which may not be covered by this MSDS. The user is responsible for full compliance.

锂电池是否是危险品

锂电池是否是危险品

————————————————————————————————作者:————————————————————————————————日期:

锂电池是危险品吗? 来源:吴江电池产品检测实验室| 时间:2011-9-8 20:49:00 | 【字号:大中小】 根据《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建议书规章范本》的规定,锂电池是列明危 险品被列为第9类危险品,其联合国编号情况如下:锂离子电池(包括锂离 子聚合物电池)(UN3480)、与设备一起包装的锂离子电池(包括锂离子聚 合物电池)(UN3481)、包含在设备中的锂离子电池(包括锂离子聚合物电 池)(UN3481);锂原电池(UN3090)、与设备一起包装的锂原电池(UN3091) 以及包含在设备中的锂原电池(UN3091)。 联合国编 号 名称和说明类别或项别特殊规定包装规范 3090 锂金属电池组(包括锂合金电池 组)9 SP188 /SP230 /SP310 P903 3091 装在设备中的锂金属电池组或同 设备包装在一起的锂金属电池组 (包括锂合金电池组) 9 SP188 /SP230 /SP360 P903 3480锂离子电池组(包括聚合物锂离子电池)9 SP188 /SP230 /SP310 /SP348 P903

3481装在设备中的锂离子电池组或同 设备包装在一起的锂离子电池组 (包括聚合锂离子电池组) 9 SP188 /SP230 /SP348 /SP360 P903 但在一定条件下,锂电池可以作为不受限制的货物进行运输。 一. IMDG CODE(国际海运) PSN: BATTERY containing lithium. Class: 9 Un no.: 3090. Definition: 含有锂或锂合金的锂电池装在刚性金属体内,锂电池也可能装在设备中或设备中含 有锂电池. SP188: 满足以下, 可以按普货运输. 1. 对于液体阴极电池,含锂量不大于0.5g, 对于电池组, 总含锂量不超过1g;, 对于锂离子电池,不大于1.5g. 对于固体阴极电池,含锂量不超过1g, 对于电池组, 不超过2g.对于锂离子电池组, 不大于8克. 2. 液体的气密封口. 3. 电池隔开. 4. 电池组隔开.或装在设备中. 如超过以上1的规定,则: 1. 完全充电后,每个电池的阳极含锂量不超过5g.电池组不超过25g. 2. 通过联合国关于危险品运输的建议书中的38.3测试. 正确包装以防止短路. SP230: 满足以下,可以做为UN3090运. 1. 按38.3规定, 可以划为9类. 2. 不会突然爆裂. 3. 应防止短路设施. 4. 装有反向电流的有效设备. SP287.废话. 总之: 锂离子电池通过了38.3的测试,注意是通过,不是做过.而且, 锂的含量不要超过8G, 加上正确的包装防止短路等, 就可以按照非危险品运输.

供电可靠性年度总结、成果应用总结

篇一:《供电可靠性专业总结》 2011年度供电可靠性专业总结 生产技术部---史庆勇2011年在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局各部门的鼎力配合下,我局供电可靠性工作扎实、稳步、有序开展,停电计划实现年度完成率928%,坚持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较好实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的保证了范县电网设备安全、持续、可靠、健康运行。并较好的完成了全年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就一年来的个人主要学习、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我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把学习作为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头等大事来抓,期间,认真学习有关供电可靠性管理规范、专业知识,真正做到学习有笔记、学后有体会,通过学习、实践自己总结出了管理供电可靠性六字真言即“熟、勤、准、理、分、统”,来管理供电可靠性工作。 1、熟熟悉供电可靠性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和职责;熟悉我局供电网基本情况(35千伏输电线路、35千伏变电站、10千伏配电线路等情况)。

2、勤勤看电网负荷增减情况、勤问电网运行方式的变动电网负荷预测情况;勤对照设备台帐、勤对照线路图纸变动情况; 勤录入基本数据和运行数据。 3、准(1)准备准备好基本资料、基础数据,以便于数据的随时录入,(2)准确所准备的资料保证准确无误,以保证录入数据的准确性。 4、理管理,按照供电可靠性下发的管理文件进行“由下向上”的流程进行管理,并对上报的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事件逐一分析,理清停电原因。 5、分对所录入的停电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分清是计划停电还是故障停电,计划停电是计划工作停电还是临时停电;故障停电是因内部原因还是外力因素或是自然因素。 6、统对分析的原因进行统计,并统一汇总编制成材料,供领导进行参考。 通过以上的管理方法,使我对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得心应手、从容自如。 二、尽职尽责、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通用的可靠性设计分析方法

通用的可靠性设计分析方法 1.识别任务剖面、寿命剖面和环境剖面 在明确产品的可靠性定性定量要求以前,首先要识别产品的任务剖面、寿命剖面和环境剖面。 (1)任务剖面“剖面”一词是英语profile的直译,其含义是对所发生的事件、过程、状态、功能及所处环境的描述。显然,事件、状态、功能及所处环境都与时间有关,因此,这种描述事实上是一种时序的描述。 任务剖面的定义为:产品在完成规定任务这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件和环境的时序描述。它包括任务成功或致命故障的判断准则。 对于完成一种或多种任务的产品,均应制定一种或多种任务剖面。任务剖面一般应包括:1)产品的工作状态; 2)维修方案; 3)产品工作的时间与程序; 4)产品所处环境(外加有诱发的)时间与程序。 任务剖面在产品指标论证时就应提出,它是设计人员能设计出满足使用要求的产品的最基本的信息。任务剖面必须建立在有效的数据的基础上。 图1表示了一个典型的任务剖面。 (2)寿命剖面寿命剖面的定义为:产品从制造到寿命终结或退出使用这段时间内所经历的全部事件和环境的时序描述。寿命剖面包括任务剖面。 寿命剖面说明产品在整个寿命期经历的事件,如:装卸、运输、储存、检修、维修、任务剖面等以及每个事件的持续时间、顺序、环境和工作方式。 寿命剖面同样是建立产品技术要求不可缺少的信息。 图2表示了寿命剖面所经历的事件。

(3)环境剖面环境剖面是任务剖面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对产品的使用或生存有影响的环境特性,如温度、湿度、压力、盐雾、辐射、砂尘以及振动冲击、噪声、电磁干扰等及其强度的时序说明。 产品的工作时间与程序所对应的环境时间与程序不尽相同。环境剖面也是寿命剖面和任务剖面的一个组成部分。 2.明确可靠性定性定量要求 明确产品的可靠性要求是新产品开发过程中首先要做的一件事。产品的可靠性要求是进行可靠性设计分析的最重要的依据。 可靠性要求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定性要求,即用一种非量化的形式来设计、分析以评估和保证产品的可靠性;第二类是定量要求,即规定产品的可靠性指标和相应的验证方法。 可靠性定性要求通常以要求开展的一系列定性设计分析工作项目表达。常用的可靠性定性设计工作项目见表1。

供电所2018年度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计划

供电所2018年度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计划 结合上级局召开的供电可靠性工作会议内容及我供电所的实际情况,特制定2018年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我供电所对2018年度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的要求 1、健全以所长负责,由有关管理人员组成的供电可靠性管理体系。 2、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管理部门颁发的有关供电可靠性管理的政策、法规、标准、规程、制度等。 3、做好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的统计、分析和总结工作,在主管领导审核后,按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地报出,对不能确定的事件责任原因,必须报主管部门裁定。 4、加强对员工的供电可靠性业务知识培训和技术交流工作,提高全体职工对可靠性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总结和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和新经验,不断提高供电可靠性管理水平。 5、实行供电可靠性指标的目标管理。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对本年度的供电可靠性指标进行测算并分解,制定出本单位的保障措施,并将指标按月或季度合理分解至各个生产部门,岗位,进行考核。 6、建立供电可靠性分析制度。定期召开供电可靠性分析会,及时掌握本企业供电可靠性指标完成情况,提交详细的分析报告,用于指导生产管理。

二、2018年度为提高供电可靠率,计划采取的方式、手段 1、加强电网建设,改善电网结构,为提高供电可靠性提供硬件支撑。 2、强化运行管理,大力提高农网在装设备的可用水平。 (1)、狠抓对运行设备的巡视和预防性试验,提前发现缺陷并及时处理,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2)、做好主变压器和配电变压器的负荷监测工作,确保主干线路安全运行; (3)、强化日常生产管理,督促基层单位堵塞安全生产管理上本文来源于贵州学习网www.gzu521.com的漏洞,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4)、统筹安排设备计划停运,最大限度减少停运时间。 3、推广使用新设备、新技术,提高农网现代化管理水平。 4、建章立制,健全网络,使可靠性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 三、2018年度主要工作计划 1、为了做到有章可循,具有可操作性,计划于年初制定我局供电可靠性管理办法,详细规定各相关单位的责任、权限、奖惩办法及动作方法。 2、严格执行计划停电制度,压缩停电次数和时间; 3、严格执行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正确使用相关程序软件。认真开展农网的供电可靠性统计和评价工作,做好供电可靠性数据的采集、存储、核实、汇总、上报、分析和反馈。

系统可靠性设计与分析

可靠性设计与分析作业 学号:071130123 姓名:向正平一、指数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分布函数、可靠度函数曲线 (1)程序语言 t=(0:0.01:20); Array m=[0.3,0.6,0.9]; linecolor=['r','b','y']; for i=1:length(m); f=m(i)*exp(-m(i)*t); F=1-exp(-m(i)*t); R=exp(-m(i)*t); color=linecolor(i); subplot(3,1,1); title('指数函数概率密度函数曲线'); plot(t,f,color); hold on subplot(3,1,2); title('指数函数分布函数函数曲线'); plot(t,F,color); hold on subplot(3,1,3); title('指数指数分布可靠度函数曲线 plot(t,R,color); hold on end (3)指数分布的分析 在可靠性理论中,指数分布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分布,适合于失效率为常数 的情况。指数分布不但在电子元器件偶然失效期普遍使用,而且在复杂系统和整 机方面以及机械技术的可靠性领域也得到使用。 有图像可以看出失效率函数密度f(t)随着时间的增加不断下降,而失效率随 着时间的增加在不断的上升,可靠度也在随着时间的增加不断地下降,从图线的 颜色可以看出,随着m的增加失效率密度函数下降越快,而可靠度的随m的增加 而不断的增加,则失效率随m的增加减小越快。 在工程运用中,如果某零件符合指数分布,那么可以适当增加m的值,使零 件的可靠度会提升,增加可靠性。 二、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分布函数、可靠性函数、失效率函数曲线 (1)程序语言 t=-10:0.01:10; m=[3,6,9]; n=[1,2,3]; linecolor=['r','b','y'];

(完整版)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办法

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加强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提高电力系统和电力设备可靠性水平,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电力监管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可靠性定义)本办法所称电力可靠性管理,是指确定和满足电力系统和电力设备可靠运行、电能可靠供应要求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计划、规划、控制、协调、监督、决策等活动和功能的管理。 第三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电力企业开展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以及国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机构、国家能源局电

力可靠性管理和工程质量监督中心(以下简称“可靠性中心”)对电力可靠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本办法所指电力企业,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发电、输电、供配电、电力建设为主营业务并取得相关业务许可或按规定豁免电力业务许可的电力企业。 第四条(工作原则)电力可靠性管理应当坚持科学、规范、客观、真实的原则,建立“行业统一标准、企业具体负责、政府监督管理、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第五条(纲领条款)电力可靠性管理应以保障电力安全生产和电力可靠供应为目标,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推动电力安全生产可持续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提升装备制造与工程质量,提升电力企业管理水平。 第六条(监管职责)国家能源局负责全国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可靠性中心负责全国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的日常工作,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以下简称“派出机构”)负责辖区内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 第二章电力企业的可靠性管理职责

第七条(主体责任)电力企业是电力可靠性管理的责任主体,按照本办法、相关规范性文件和标准规程,开展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 第八条(管理职责)电力企业应当履行下列电力可靠性管理基本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行业有关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的规定、制度和标准,制定本企业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制度; (二)建立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体系,落实电力可靠性管理岗位责任; (三)按照国家颁布的电力可靠性评价标准,组织开展电力可靠性分析、评价工作; (四)准确、及时、完整地向可靠性中心报送电力可靠性信息; (五)对重大非计划停运、停电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及时上报可靠性分析报告,并落实整改防范措施; (六)开展电力可靠性管理创新及成果应用,提高电力系统和设施可靠性水平;

可靠性设计分析报告精彩试题A

1.判断题(共20分,每题2分,答错倒扣1分) (1)()系统可靠性与维修性决定了系统的可用性和可信性。 (2)()为简化故障树,可将逻辑门之间的中间事件省略。 (3)()在系统寿命周期的各阶段中,可靠性指标是不变的。 (4)()如果规定的系统故障率指标是每单位时间0.16,考虑分配余量,可以按每单位时间0.2 进行可靠性分配。 (5)()MTBF和MFHBF都是基本可靠性参数。 (6)()电子元器件的质量等级愈高,并不一定表示其可靠性愈高。 (7)()事件树的后果事件指由于初因事件及其后续事件的发生或不发生所导致的不良结果。 (8)()对于大多数武器装备,其寿命周期费用中的使用保障费用要比研制和生产费用高。 (9)()所有产品的故障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都要经过浴盆曲线的早期故障阶段、偶然故障 阶段和耗损故障阶段。 (10)()各种产品的可靠度函数曲线随时间的增加都呈下降趋势。 2.填空题(共20分,每空2分) (1)MFHBF的中文含义为。 (2)平均故障前时间MTTF与可靠度R(t)之间的关系式是。 (3)与电子、电器设备构成的系统相比,机械产品可靠性特点一是寿命不服从分 布,二是零部件程度低。 (4)在系统所处的特定条件下,出现的未预期到的通路称为。 (5)最坏情况容差分析法中,当网络函数在工作点附近可微且变化较小、容差分析精度要求不 高、设计参数变化围较小时,可采用;当网络函数在工作点可微且变化较大,或容差分析精度要求较高,或设计参数变化围较大时,可采用。 (6)一般地,二维危害性矩阵图的横坐标为严酷度类别,纵坐标根据情况可选下列三项之一: 、 或。

3.简要描述故障树“三早”简化技术的容。(10分)

电力可靠性管理规定

中石化天津分公司电力可靠性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促进公司电力可靠性管理,提高公司电力设备安全运行水平,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总部设备管理制度,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电力可靠性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建立科学完善的可靠性管理网络和评价、指导、分析、预测系统,努力提到电力设备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水平。 第三条电力可靠性统计评价工作执行以下标准标准: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DL/T 793-2001 《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规程》,DL/T 837-2003 《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DL/T 836-2003 《新建发电机组启动试运阶段可靠性评价办法》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天津石化公司所属各二级单位。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能 第五条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公司成立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公司设备管理部是天津石化可靠性管理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外协调工作。 第六条可靠性数据和信息的统计及上报工作,应严格执行有关规程的规定,维护可靠性指标的公正性、准确性与权威性。禁止任何单位、个人以任何形式对可靠性数据进行不正当的干预。 第七条,公司设备管理部负责电力可靠性归口管理,主要职责为: (一)贯彻执行中国石化有关电力可靠性管理规定,制定适合于本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的电力可靠性管理实施细则和奖惩制度等。

(二) 分解落实集团公司下达的电力可靠性指标,并实施监督和考核。将可靠性指标作为考评电力生产单位的一个重要依据。 (三)按照电力可靠性管理有关规程及规章制度,统计、分析本企业各类可靠性数据和信息,并按规定上报。 (四)运用可靠性管理方法安排设备检修计划,并将可靠性指标的变化情况作为评估检修质量及技术改造效果的主要依据。 (五)运用可靠性分析评价理论,定期对本企业设备可靠性水平进行评价,提出改善本企业电力设备可靠性的具体措施并组织实施。 (六)定期召开本企业电力可靠性分析会,全面评价设备制造、施工安装、运行检修等因素对设备可靠性的影响,并制订年度可靠性管理的目标和措施; (七)定期进行可靠性业务培训,确保一线人员能准确判断设备可靠性状况,正确填写可靠性记录。 第三章可靠性统计、分析和评价 第七条电力可靠性的设备状态、术语和评价指标的定义按《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规程》、《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的规定执行。 (一)发电设备 1、在使用:指机组处于要进行统计评价的状态。 2、可用:指机组处于能运行的状态,不论其是否在运行,也不论其能够提供多少容量。可用状态还分为运行和备用两种状态。 3、不可用:指机组因故不能运行的状态,不论其由什么原因造成。不可用状态还可分为计划停运和非计划停运两种状态。 4、停用机组:指机组经企业批准封存停用或长期改造停用者。处于该状态的机组不参加统计评价。

锂电池各种认证

锂电池要做CCC认证还是CQC认证 锂电池是做CQC认证,测试标准:GB31241 一、什么是CCC认证: 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名称为“中国强制认证”(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 n), 英文缩写为“CCC”,也可简称“CCC”标志。标志图案和种类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公布了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该目录以原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制度的产品和安全认证强制性监督管理的产品为基础,进行了少量调整。目录涉及安全、EMC、环保要求,包括19大类,132种产品。 二、CQC认证流程: 1)认证申请和受理; 2)型式试验; 3)工厂审查; 4)抽样检测; 5)认证结果评价和批准; 6)获得认证后的监督。

三、CQC认证资料: 1)填写附件CQC申请表; 2)填写附件工厂检查调查表 3)提供申请人、制造商、生产厂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 4)电池和电芯规格书 5)安全关键元器件清单; 6)IC,MOS,PTC等规格书; 7)电池标签 四、CQC认证价格及周期: 正常周期:4-6周 企业申请印度BIS认证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现在很多厂商都将产品出口印度,在印度的产品需要申请BIS认证。对于申请者来说,强制性注册法令主要强调了以下内容,注册申请者应予以关注: 1. 实施日期。 对于本地制造的产品自生产日期起算,对于进口产品自进口日期起算。

对于在生效日期以后到达印度的产品,必须遵守强制性注册要求并加贴自我声明。 如果在该日期以后进入印度,如果没有加贴自我声明标签,将不能清关。 2. 注册申请人。 注册证书申请人/持有人可以是国内制造商或工厂,但注册申请必须由其在印度当地的分公司进行,或授权印度当地代理商向BIS递交申请,直至完成注册。 3. 产品注册码。 产品注册码应由制造商或进口商申请,注册码由BIS提供。 注册码与制造商、工厂地址(即使工厂在海外)和产品相关联。 每个制造单元都需要独立申请注册,即使是由同一家工厂在不同厂址生产的同一产品。制造商(工厂)的本地授权代表可代表工厂进行注册申请。 4. 测试报告。 如果产品是通过OEM方式生产的,且产品已经在海外实验室或是CB实验室按照国际安全标准进行测试或加贴了CE、UL、FCC标志,也需要重新进行测试。 法令要求提交BIS认可的实验室出具的有效测试报告(90天内)提交强制注册。 5. 自我声明标签。

锂电池保护板 测试报告

机械科学研究院北京机电研究所 SBCM蓄电池综合管理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测试人员:李红林 参加人员:李红林,史建军 联系方式: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工程技术中心68914070-840,lhlbitev@https://www.360docs.net/doc/624099858.html, 日期:2003-6 目录 第一节SBCM蓄电池综合管理系统介绍 第二节试验电池性能分析 第三节锂离子电池组电压均衡系统原理 第四节锂离子电池组充放电过程的安全保护功能(充电方面) 第五节电池组电压均衡系统在工作过程中的能耗分析 第六节电池组管理系统ECU单元对电池SOC的计算及其精度,同时为了消除累计误差,系统采取什么措施? 第七节SBCM蓄电池管理系统的热管理 第八节试验测试结果 a) 50A恒流充电均压曲线 b) 20A恒流充电均压曲线 c) 10A恒流充电均压曲线 d) 电池完整充电过程均压曲线 e) 恒流放电曲线 第九节结论及建议

第一节 SBCM蓄电池综合管理系统介绍 SBCM蓄电池综合管理系统组成(见图一),主要由多功能蓄电池管理模块、安全充电模式的网络化充电装置、管理系统ECU、PC机的管理系统和高速CAN 总线组成。 图一: SBCM蓄电池管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蓄电池(多功能)管理模块SBCM主要由自动均压功率部件(双向10A DC/DC变换器)、自动均压控制部件在充电、放电和备用工况下,当相邻电池电压差大于20MV时即可在嵌入模块内的微控制器和ECU的控制下进行多种模式的自动均压。 自动均压功率部件具有电池组跨电池能量迁移技术、低压差大电流充电技术,双向可逆充电技术、高内阻电池均压过程中高幅值端电压互移对自动均压工程的影响等关键技术问题。 由于具有双向高强度(可跨电池)能量迁移技术的采用,有效解决了充电、放电过程中落后电池补偿问题。 在(多功能)电池管理模块内,还集成了电压检测、温度检测、过压检测和通讯接口。通过通讯网络,将电池模块内的数据以500Kbit/秒的速度传输到高速CAN总线。 管理模块、ECU、充电装置和PC机可共享高速CAN总线上的数据信息。 由于自动均压装置的能量迁移相对有限(每个电池回路小于10A),当充放电电流过大时,不可能完全实现能量平衡。在放电过程中,除电池会产生落后电池外,不会有其他不良影响。在充电过程中,当充电电流过大时,则可能不能通过能量迁移实现电压基本平衡。在充电后期,个别电池会出现充电电压超过电池允许电压的危险状态。 为了有效防止因充电电流过大问题,将具有基于极端单体电池控制的安全充电模式功能的充电装置接入蓄电池管理系统高速CAN总线上,充电机连续监听网络中的相关数据,当发现出现充电电流大于自动均压部件的能量迁移能力时,适时减小充电电流,使充电电流与系统内自动均压部件的能量迁移相适应,从而达到充电过程的安全。 集成在网络内的充电机还监听电池组端电压,电池的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升,并根据相关规定适时调整充电电流。 SBCM蓄电池综合管理系统,在检测温度的同时,还适时提供温升状况。对于NiMH电池及时发现过大温升和减小温度失控具有重要意义。

机械可靠性设计发展及现状.docx

机械可靠性设计发展及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产品的可靠性也越来越成为产品竞争的焦点。产品的可靠性是设计出来的,生产出来的,管理出来的。可靠性设计是使产品的可靠性要求在设计中得以落实的技术。可靠性设计决定了产品的固有可靠性。 所谓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时间内,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或性质”。可靠性的概率度量称为可靠度。长期以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电子产品可靠性理论的成熟,电子产品可靠性的相对稳定,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试验技术已经发展的相对成熟;机械可靠性试验技术则由于存在理论难题而发展相对较慢。为了机械可靠性的切实发展,美国可靠性分析中心一直坚持鼓励其组织机构广泛收集机械产品可靠性数据。同时美国可靠性分析中心在提到的关于将来安全相关技术发展备选课题,在可靠性领域中把机械可靠性作为三大课题( 另外两个是加速试验和软件可靠性) 之一。机械可靠性试验技术是机械可靠性技术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因此被广泛关注。 机械可靠性试验的发展 自1946 年Freuenthal在国际上发表“结构的安全度”一文以来,可靠性问题开始引起学术界和工程界的普遍关注与重视。上世纪60 年代,对机械可靠性问题引起了各国广泛重视并开始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美国、前苏联、日本、英国等国家对机械产品可靠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机械产品可靠性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取得了相当进展: 1.1.20世纪40年代,德国在V-1火箭研制中,提出了火箭系统的可靠性等于所有元器件可靠度乘积的理论,即把小样本问题转化为大样本问题进行研究。 1.2.1957年6月4日,美国的“电子设备可靠性顾问委员会”发布了《军用电子设备可靠性报告》,提出了可靠性是可建立的、可分配的及可验证的,从而为可靠性学科的发展提出了初步框架。 1.3.3.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美国、苏联相继把可靠性应用于航天计划,于是机械系统的可靠性研究得到发展,如随机载荷下机械结构和零件的可靠性,机械产品的可靠性设计、试验验证等。 1.4.日本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将可靠性技术推广到民用工业,设立了可靠性研究机构和可靠性工程控制小组,大大提高了日本产品的可靠度。 NASA 在六十年代中期便开始了机械部件的应力验证和利用应力强度干涉模型进行可靠性概率设计的研究。1974年美国和日本成立了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组,澳大利亚、瑞典

锂电池测试报告

---- 第 1 页 ---- 二次电池测试结果 打印时间:2012,11,21--08:04 工作通道:002_1 启动时间:2012,11,20--20:14:56 安全保护:1.00V--15.00V, ±1610mA 限制条件 工作过程 1: 恒流充电1400mA4.20V160Min. 50mA 2: 静置10Min. 3: 恒流放电1000mA 2.40V 4: 静置10Min. 5: 恒流充电1200mA4.20V220Min. 3.90V 20mA 6: 停止 □1 : 1 恒流充电(1--141): 513.5 mAh [2157.5 mJ] 1) 0.0 Min 3.937 V 61.8 mA 0.2 W 0.0 mAh 141) 138.7 Min 4.201 V 50.0 mA 0.2 W 513.5 mAh □1 : 2 静置(142--152): 0.0 mAh [0.0 mJ] 142) 0.0 Min 4.190 V 0.0 mA 0.0 W 0.0 mAh 152) 10.0 Min 4.179 V 0.0 mA 0.0 W 0.0 mAh □1 : 3 恒流放电(153--289): 2225.8 mAh [7547.3 mJ] 153) 0.0 Min 3.968 V -1000.0 mA -4.0 W 0.0 mAh 289) 133.6 Min 2.398 V -1000.0 mA -2.4 W 2225.8 mAh □2 : 4 静置(290--306): 0.0 mAh [0.0 mJ] 290) 0.0 Min 2.741 V 0.0 mA 0.0 W 0.0 mAh 306) 10.0 Min 3.403 V 0.0 mA 0.0 W 0.0 mAh □2 : 5 恒流充电(307--343): 689.2 mAh [2633.7 mJ] 307) 0.0 Min 3.625 V 1200.3 mA 4.4 W 0.0 mAh 343) 34.5 Min 3.900 V 1200.3 mA 4.7 W 689.2 mAh

供电所供电可靠性分析报告模板

供电所供电可靠性分析报告模板 供电所年月供电可靠性分析报告 时间: 年月日 地点: 供电所会议室 参加会议人员: 主持人: 按照县局工作会议要求,我所于年月日组织召开了年月供电可靠性专题工作会议,对供电可靠性工作进行了总结及分析,现将会议情况总结如下: 一、供电可靠性指标完成情况: 本月供电可靠率:%,共停电时户数,户均停电时间 小时,影响供电可靠率个百分点。 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因素有: 1、计划检修次,累计停电时户数、用户平均停电小时/户,影响供电可靠率个百分点。 2、计划施工改建扩建次,累计停电时户数、用户平均停电小时/户,影响供电可靠率个百分点。 3、用户计划申请次,累计停电时户数、用户平均停电小 时/户影响供电可靠率个百分点。

4、临时施工次,累计停电时户数,户均停电小时/户,影响供电可靠率个百分点。 5、用户临时申请次,累计停电时户数,户均停电小时/ 户,影响供电可靠率个百分点。 6、事故停电次,累计停电时户数,户均停电小时/户,影响供电可靠率个百分点。 1—月份供电可靠性累计完成%,比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下降)个百分点,用户平均停电小时/户,其中用户平均预安排停电小时/户,用户平均故障停电小时/户。 造成指标的因素主要是: 三、本月供电可靠性工作情况: 1、通过对本所每月各单位停电计划的汇总、平衡,通过指标计算来控制压缩停电时间、停电线路条数,对于确实需要停电用户,结合线路实际,对线路及设备缺陷集中处理。确保了供电可靠性指标的可控、在控。 2、做好了检修工作,检修前,根椐所分管设备进行认真的巡查,对影响设备运行缺陷编制了检修计划,制定保证检修三大措施,确保了检修顺利开展。 3、本月根据年度技改计划,完成了项技改工作。改造前根据现场实际,制定改造措施计划,确保对客户不停电或少停电,检修

2015年继电保护装置分析评估报告

继电保护装置分析评估报告 摘要:在社会经济以及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我国人民的需电量逐渐提升,在供电安全性、可靠性与稳定性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然而,电力系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其牵扯的方面较多,任何一个分支系统的破损都会影响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而其负面影响轻则降低居民用电质量,重则危及到人员生命安全。电力继电保障技术中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对故障元件进行监测与切除,有效解决了运转人员在发现与切断故障元件过程中时间上的限制性,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起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就电力系统机电保障可靠性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可靠性 引言 现阶段,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电力工程建设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整个电力系统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大,覆盖的整体范围也越来越广,电力系统内部所使用的电力系统设备也越来越高,设备运转的精细度也越来越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导致电力系统内部继电保障在整个电力系统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人们对于继电保障装置运转的可靠性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全面的实现电力系统内部继电保障可靠性的分析,有着较为重要的理论和电力工程实际意义。 一、继电保障的性能管理要求 继电保障的主要任务是及时切除故障元件,以及与自动装置(如重合闸、备自投等)配合调整电网运转方式。但众所周知,电力系统的特点是发、输、供、配、用同时完成,系统具有高度耦合性和复杂性。因此,继电保障要完成设定任务,除了其接线必须正确之外,还应具备以下性能: (一)选择性。保障配置一般按主保障、后备保障双重化原则考虑。所谓保障的选择性,是指当设备故障时应该由该设备的主保障予以切除故障,只有当主保障拒动时,才允许由后备保障切除故障。否则会造成停电范围扩大化。 (二)可靠性。继保装置由大量电子器件搭接而成,所谓可靠性就是指这些电子器件集合体执行指令的可靠程度,也就是管理要求不误动、不举动。该性能是对继保装置的最基本管理要求。 (三)灵敏性。即在规定范围内发生故障时,不论短路点的短路类型和位置如何,以及短

可靠性设计

1可靠性设计发展史上的标志? (1)二战末期,德国火箭专家R ·卢瑟(Lusser)首先提出概率乘积法则(将系统的可靠度看成其各子系统可靠度的乘积)。 (2)1957年提出了《军用电子设备可靠性报告》(AGREE 报告)该报告首次比较完整地阐述了可靠性的理论与研究方向。被公认为可靠性工程的奠基性文件。 2机械可靠性设计的主要方法: 概率设计法、故障树分析法(FTA )、失效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法(FMECA )。 3平均无故障时间:对于不可修产品指发生失效前的工作时间。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对于可修产品指相邻两次失效间的工作时间。 4零件可靠性设计的基本模型:应力—强度模型又称干涉模型,是零件可靠性设计的基本模型。 5机械系统的可靠度取决于哪两个因素:(1)机械零部件本身的可靠度,即组成系统的各个零部件完成所需功能的能力。(2)机械零部件组合成系统的组合方式,即组成系统各个零件之间的联系形式。 6可靠性寿命试验按照试验截止情况分为哪几类:完全寿命试验、截尾寿命试验 (定时截尾、定数截尾)。 7产品的可靠性包括哪几个方面:包括固有可靠性、使用可靠性和环境的适应性三个方面。 常用的可靠性特征量:可靠度、失效率、平均寿命、可靠寿命、中位寿命、维修度、有效度、失效概率(或不可靠度)等。 8可靠性分析中常用的分布有哪些:指数分布、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威布尔分布。 9系统可靠性模型:系统可靠性模型是为预计或估算产品的可靠性所建立的可靠性框图和数学模型,它包括基本可靠性模型和任务可靠性模型。系统可靠性模型主要包括串联系统、并联系统、混联系统、贮备系统、复杂系统等。 10可靠性寿命试验分为哪几类:(1)按寿命试验的性质:贮存寿命试验、工作寿命试验、加速寿命试验 (2)按寿命试验的进行方式:完全寿命试验、截尾试验(定时截尾试验、定数截尾试验) 11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12可靠度: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13失效率:失效率是工作到某时刻尚未失效的产品,在该时刻后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概率。 14变异系数:标准差/期望= C 是一个无量纲的量,表示了随机变量的相对分散程度。 15故障树分析法:以故障树为工具,分析系统发生故障的各种途径,计算各个可靠性特征量,对系统的安全性或可靠性进行评价的方法称为故障树分析法。 16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 (故障模式、影响和危害性分析)是通过分析产品所有可能的失效模式,来确定每一种失效对产品的安全、性能等要求的潜在影响,并按其影响的严重程度及其发生的概率对失效模式加以分类,鉴别设计上的薄弱环节,以便采取适当措施,消除或减轻这些影响。 17路集: 路集是一些底事件的集合,当这些底事件同时不发生时,顶事件必然不发生(即系统成功),一个路集代表了系统成功的一种可能性。 σμ=C

锂离子电池性能测试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蓝中舜学号:20120010027 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勷勤创新班年级、班级:12新能源 课程名称:化学电源实验 实验项目:锂离子电池性能测试 实验类型:验证设计综合实验时间:2014年5月5日-17日 实验指导老师:马国正组员:黄日权郭金海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掌握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及充放电原理。 2.熟悉、掌握锂离子正极材料的制备过程及工艺。 3.熟悉、掌握锂离子电池的封装工艺及模拟电池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锂离子电池是指正负极为Li+嵌入化合物的二次电池。正极通常采用锂过渡金属氧化物 Li x CoO2,Li x NiO2或Li x Mn2O4,负极采用锂-碳层间化合物Li x C6。电解质为溶有锂盐LiPF6,LiAsF6,LiClO4等的有机溶液。溶剂主要有碳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PC)、碳酸二甲酯(DMC)和氯碳酸酯(CIMC)等。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极间往返嵌入和脱出,被形象的称之为“摇椅电池”。 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原理和结构示意图如下。 锂离子电池的化学表达式为: -)Cn|LiPF6-EC+DMC|LiM x O y(+ 其电池反应为: LiM x O y+nC Li1-x M x O y+Li x C n 本实验以高温固相法制备的尖晶石型LiMn2O4为正极材料,纯锂片为负极,制备扣式锂离子模拟电池,并对制备的扣式半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 三、仪器与试剂 电化学工作站,蓝点测试系统、手套箱、电子天平、真空干燥箱、切片机、对辊机、鼓风干燥机 LiMn2O4、乙炔黑、PVDF、无水乙醇、电解液(1M LiPF6溶与体积比EC:DEC:EMC=1:1:1

《锂电池品质知识培训》

《品质知识培训》 一、产品品质检验目的: 产品品质标准的建立,为企业提供了几种: 1.减少了品质纠纷 2.为对外品质保证提供了依据 3.使品检工作有据可依 4.使制造者明确品质要求 二、产品品质标准之适度性 产品品质标准要建立在认同的基础上,根据公司实际生产条件而定,一 个适度的品质标准。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生产技术水平面和管理水平,即稍高于公司现行可达到的水平。 三、产品品质标准基本内容 产品名称、规格及图示 1. 检测方法、条件 2. 检测设备及工具 3. 品质合格判定标准 4. 产品实物样品 5. 6.产品质量符合性、化学性、物理性、技术指标和参数 四、生产线各工序品质检验标准 1.来料检验 品质部对大部份来料实行抽检,只对电芯和保护板实行全检。品 质部对抽检的来料判定可分为合格、不合格、分选、返加工、特采判 定合格的产品也只是实施抽检而非全检、现客户对产品的要求很高,

且抽样检后判定合格的产品仍有不良品,所以生产线有义务对所有上 线物料进行全检。 在上线全检过程中,检出的不良品可由品质部签样板,生产执行。2.辅料加工 ①. 镍片上锡:确认需要上锡的镍片尺寸符合和业指导书,浸锡尺寸也要符 合作业指导书。如浸锡尺寸太少在生产中容易造成虚焊或焊接不牢,如浸锡尺寸太多,遇易造成镍片弯折不动影响组装。 ②.粘贴胶纸确认需要贴的胶纸及尺寸符合作业指导书要求,确认需要贴 的电芯型号及供应商符合作业的指导书。要求避免贴错。 ③.装五金保护板确认五金无变形、无生锈。五金可完全装配在胶壳上, 无装配等或装配太松现象,保护板可与五金胶壳完全装配,组装到位。3.生产工序 ①. 点焊: 点焊应无烧焦发黑现象,点焊拔脱力单点应> 1.8Kg用夹具紧镍片, 垂 直于点焊面固定在拉力计上进行拉拔,当镍片及电芯有变化时,应重新 再确认。 ②.粘贴胶纸所贴胶纸符合产品要求,所贴胶纸粘贴牢固,无破损起折, 粘贴位置 与工艺只要求一致 ③.锡焊 要求按时间不可超过 3 秒,焊点位置正确,焊点应光滑,大小适当, 虚焊、偏斜。锡点应完全仓住镍片,防止虚假焊。 ④.电芯组装电芯应顺畅装入胶壳,无变形及强行装入现象,电芯装入胶壳后 应确认导线,镍片。电芯间无短路隐患。

可靠性维修性设计报告

XX研制 可靠性、维修性设计报告编制: 审核: 批准: 工艺: 质量会签: 标准化检查: XX有限公司 2015年4月

目录 1 概述................................................... 2维修性设计.............................................. 设计目的................................................ 设计原则................................................. 维修性设计的基本内容.................................... 简化设计................................................ 互换性.................................................. 防差错设计.............................................. 检测性.................................................. 维修中人体工程设计...................................... 3 维修性分析............................................. 产品的维修项目组成...................................... 系统平均故障修复试件(MTTR)计算模型 .................... MTTR值计算.............................................. 4可靠性设计.............................................. 可靠性设计原则........................................... 可靠性设计的基本内容.................................... 简化设计................................................. 降额设计................................................. 缓冲减振设计............................................. 抗干扰措施...............................................

1可靠性、维修性设计报告(好)

XX研製 可靠性、維修性設計報告 編制: 審核: 批准: 工藝: 品質會簽: 標準化檢查: XX有限公司 2015年4月

目錄 1 概述 (2) 2維修性設計 (2) 2.1 設計目の (2) 2.2設計原則 (2) 2.3 維修性設計の基本內容 (2) 2.3.1 簡化設計 (2) 2.3.3 互換性 (2) 2.3.5 防差錯設計 (3) 2.3.6 檢測性 (3) 2.7 維修中人體工程設計 (3) 3 維修性分析 (3) 3.1 產品の維修專案組成 (3) 3.2 系統平均故障修復試件(MTTR)計算模型 (4) 3.3 MTTR值計算 (4) 4可靠性設計 (5) 4.1可靠性設計原則 (5) 4.2 可靠性設計の基本內容 (5) 4.2.1簡化設計 (6) 4.2.2降額設計 (6) 4.2.3緩衝減振設計 (6) 4.2.4抗干擾措施 (6) 4.2.5熱設計 (6) 5 可靠性分析 (6) 5.1可靠性物理模型(MTBF) (6) 5.2可靠性計算 (7)

1 概述 XX是集音視頻無縫切換、即時字幕疊加、採集、存儲、傳輸、顯示於一體の綜合性集成設備。在平臺上集成了視頻編輯、圖片編輯、文稿編輯軟體,編輯後の視頻、圖片能通過平臺播放出去。系統配置2-4部4G手機,內置專用軟體,通過雲平臺與本處理平臺連接,把手機視頻、圖片、草圖、短消息、位置即時上傳到處理平臺上,處理平臺可以即時將手機視頻無縫切播出去,在手機上可以在地圖上看到相互の軌跡與位置,平臺の地圖窗口也可以看到手機の位置與軌跡。也可通過聯網遠程對本平臺上の即時視頻流或存儲の視頻資料進行選擇讀取播放、存儲、編輯。使用專門定制の帶拉杆の高強度安全防護箱,外形尺寸56x45x26cm, 重量小於20kg, 便於攜帶。 2維修性設計 2.1 設計目の 維修性工程是XX研製系統工程の重要部分,為了提高XXの可維修性,XX在研製過程中必須進行有效の維修性設計,提出設計の目標,以便在隨後の試製、試驗等環節中嚴格貫徹設計要求,保證XXの維修性達到設計の要求。2.2設計原則 設計遵循可達性、互換性、防差錯性、標準化の原則;嚴格參照GJB368A-94《裝備維修性通用大綱》の規定執行。 2.3 維修性設計の基本內容 2.3.1 簡化設計 2.3.1.1不少於2部4G手機,遠程採集音頻視頻圖片,繪製草圖,短消息,手機即時運動軌跡,發送到平臺上顯示。手機與平臺通信應適當加密。 2.3.1.2手機連續視頻與模擬輸入視頻能無縫切換到任意一路模擬輸出上。 2.2.2 視頻插頭(座)、電源插頭(座)、控制信號插頭(座)進行了區分設計標號,避免錯查,並在接插件間預留了插拔空間。 2.3.3 互換性 2.3 3.1 設備の零部件互換性列表,見表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