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煤、柴)油加氢装置操作工中海油初中高题库

汽(煤、柴)油加氢装置操作工中海油初中高题库
汽(煤、柴)油加氢装置操作工中海油初中高题库

中海油版题库

1公共基础知识题库

1.1选择题

1.氯化镁(MgCl2)是(A )。

A、离子化合物

B、共价化合物

C、混合物

D、单质

2.二氧化硫中的硫的化和价为(B )。

A、+6

B、+4

C、+2

D、+1

3.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D )。

A、在饱和溶液里,溶解和结晶的过程就停止

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C、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

D、饱和溶液就是该温度下达到溶解平衡状态的溶液

4.将高温饱和硝酸钠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经过滤所得的滤液是(B )。

A、水

B、饱和溶液

C、不饱和溶液

D、硝酸钠晶体

5.下列选项中,与物质溶解度无关的是(C )。

A、温度的高低

B、溶质的种类

C、压力的大小

D、溶剂的种类

6.在25℃时,10克水最多可溶物质A 1克,60℃时,60克饱和溶液含物质B 10克,则A 和B溶解度相比为( D )。

A、A﹥B

B、A﹤B

C、A=B

D、无法比较

7.烷烃的分子通式是( A )。

A、CnH2n+2

B、CnH2n

C、CnH2n-2

D、CnHn

8.下列属于同系物的是(D )。

A、CH4和C2H4

B、烷烃和烯烃

C、C2H4和C4H8

D、C5H12和C2H6

9.烯烃的分子通式是(B )。

A、CnH2n+2

B、CnH2n

C、CnH2n-2

D、CnHn

10.丙烯的分子式是(B )。

A、C3H8

B、C3H6

C、C3H5

D、C3H4

11.下列化合物中,不属于芳烃的是(D )。

A、苯

B、甲苯

C、二甲苯

D、聚乙烯

12.分子式为C8H10的苯的同系物可能的结构式种类有(C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13.关于某一系统的理想气体的说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D )。

A、压力一定时,系统的体积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B、体积一定时,系统的压力会随着压强的升高而减小。

C、温度一定时,系统的压力随着系统的体积增大而降低。

D、压力一定时,系统的体积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4.在一定温度和压强情况下,气体体积主要取决于(C )。

A、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B、气体分子大小

C、气体分子数目的多少

D、气体分子式量的大小

15.下列物质中,氧化反应的生成物是(D )。

A、SO3→H2SO4

B、MnO2→MnSO4

C、FeCl3→FeCl2

D、Na2S→S 16.下列气体中,只具有氧化性的是(D )。

A、HCl

B、H2

C、Cl2

D、F2

17.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

A、盐酸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

B、盐酸既不能作氧化剂又不能作还原剂

C、盐酸可作氧化剂但不可作还原剂

D、盐酸不可作氧化剂但可作还原剂

18.下列卤单质中,不能作还原剂的是(A )。

A、F2

B、Cl2

C、Br2

D、I2

19.对于可逆反应N2+3H2?2NH3+热,若升高温度,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

A、正、逆反应速度加快,V逆﹥V正

B、正、逆反应速度降低,V逆﹥V正

C、正、逆反应速度加快,V正﹥V逆

D、正、逆反应速度降低,V正﹥V逆

20.对于N2+3H2?2NH3+热反应,使用催化剂,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

A、正、逆反应速度加快

B、正反应速度加快,逆反应速度变慢

C、正、逆反应速度减慢

D、正反应速度变慢,逆反应速度加快

21.在某容器内,反应NO2+CO?NO+CO2,达到热平衡后,假设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假设温度不变)则反应平衡将(C )。

A、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不移动

D、先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后向逆反应方向移动22.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2+3H2→2NH3+热,达到热平衡后,充入惰性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不移动

D、先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后向逆反应方向移动23.当增加气体反应的总压力时,平衡向气体分子数(A )的方向移动。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无关

24、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是(A )。

A、反应物的种类和性质

B、浓度

C、压力、温度

D、催化剂

25.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体积不变,加入不参加此反应的气体时,其反应速率(C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26.组成石油的主要元素是(D )。

A、碳和氮

B、碳和氧

C、氧与氢

D、碳和氢

27.石油的相对密度一般介于(C )之间。

A 、0.45~0.65 B、0.6~0.88 C、0.8~0.98 D、0.9~1.0

28.天然石油中含有的主要烃类有(C )。

A、烷烃和烯烃

B、环烷烃和氢气

C、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

D、烯烃和芳香烃29.天然石油中不含有的主要烃类有(C )。

A、烷烃

B、环烷烃

C、烯烃

D、和芳香烃

30.石油中的非烃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含硫、含氧、含氮化合物以及(C )。

A、石油酸

B、石蜡和微晶蜡

C、胶质沥青质

D、硫醇和脂类

31.油品贮存中,氮化合物与空气接触发生(A )而使油品颜色变深,气味变臭。

A、氧化反应

B、加成反应

C、聚合反应

D、缩合反应

32.蒸汽压表示该液体在一定的温度下的(C )能力。

A、液化

B、固化 C.、气化D、转化

33.对于某一纯液态物质,其饱和蒸气压等于外压时的温度,称为该液体在该压力下的(B )。

A、沸程

B、沸点

C、临界温度

D、泡点

34.恩氏蒸馏是测定油品(C )的方法。

A、烃类组成

B、化学组成

C、馏分组成

D、分子组成

35.在恩氏蒸馏中,当馏出第一滴冷凝液时的气相温度称为(D )。

A、滴点

B、沸点

C、终馏点

D、初馏点

36.石油馏分的实沸点可借助(B )与蒸馏曲线斜率由图查得。

A、质量平均沸点

B、体积平均沸点

C、立方平均沸点

D、中平均沸点37.气体的相对密度是该气体的密度与空气在(C)下的密度之比。

A、20℃,0.1013MPa

B、20℃

C、0℃,0.1013MPa

D、0.1013MPa 38.我国规定油品在(B)时的密度为其标准密度。

A、4℃B、20℃C、15.6℃D、100℃

39.油品是复杂的混合物,所含化合物的分子量是各不相同的,其范围往往又很宽,所以对它们只能用(C )来加以表征。

A、相对密度

B、特性因数

C、平均分子量

D、相对分子量

40.平均分子量在100~120间的石油馏分是(A )。

A、汽油

B、柴油

C、蜡油

D、煤油

41.在现用的SI制中,运动粘度单位是(C )。

A、Pa·s

B、P

C、mm2/s

D、cSt

42.石蜡基原油中含有较多的粘度小的温粘性质较好的烷烃和(B )。

A、芳香烃

B、少环长侧链的环状烃

C、多环短侧链的环状烃

D、环烷烃43.开口闪点仪一般用来测定(B )的闪点。

A、轻质油料

B、重质油料

C、烷烃

D、烯烃

44.统一油品的燃点与闪点相比,(A )。

A、燃点高于闪点

B、二者相等

C、燃点低于闪点

D、无法确定

45.通常油品乐清则其燃点(B )。

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46.把油品加热到很高的温度后,使其与空气接触,在不需要引火的条件下,油品因剧烈的氧化而产生火焰自行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C )。

A、闪点

B、闪火电

C、自燃点

D、燃点

47.下列油品中,自燃点最低的是(C )。

A、汽油

B、柴油

C、渣油

D、煤油

48.降低油品温度使整个油品刚丧失流动性时的温度称(B )。

A、冰点

B、凝点

C、浊点

D、倾点

49.油品在实验条件下,因为开始出现烃类的微晶粒或冰晶体而使油品呈现混浊时的最高温度是(C )。

A、冰点

B、凝点

C、浊点

D、倾点

50.油品能从标准型式的容器中流出的最低温度是(D)。

A、冰点

B、凝点

C、浊点

D、倾点

51.单位质量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所吸收的热量称为(B )。

A、质量定压热容

B、气化热

C、恒压热

D、质量热容

52.下列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烃类中,气化热最大的是(D )。

A、正构烷烃

B、异构烷烃

C、环烷烃

D、芳香烃

53.当油品的(C )相近时,油品的特性因数K值大小的顺序为芳香烃<环烷烃<烷烃。

A、混合粘度

B、临界温度

C、相对分子量

D、气化热

54.油品的特性因数与(A )有关。

A、相对密度、平均沸点

B、分子量、粘度

C、质量、平均粘度

D、体积、平均分子55.特性因数K值是表征油品(B )的重要参数。

A、平均沸点

B、化学组成

C、平均分子量

D、蒸汽压

56.在平均沸点相近时,特性因数值取决于其(C )。

A、粘度

B、蒸气压

C、相对密度

D、平均分子

57.在一定压力下,将油品加热至液体内部刚刚开始气化,也就是刚刚出现第一个汽泡时保持的平衡温度,称为油品的(B )。

A、终馏点

B、泡点

C、沸点

D、软化点

58.低于其泡点温度的液体,称为(A )。

A、过冷液体

B、过热液体

C、理想溶液

D、饱和液体

59.将混合液体在一定压力下升高温度,使其全部气化,然后再降低温度当饱和气相出现第一滴液体,这时的温度叫(B )。

A、泡点

B、露点

C、沸点

D、干点

60.在一定的压力下,将油品加热,直到油品全部汽化或者是气态油品冷却至刚刚出现第一滴液珠时所保持的平衡温度,称为(A )。

A、露点

B、初馏点

C、沸点

D、滴点

61.高于其露点温度的气体,称为(D )。

A、饱和气体

B、理想气体

C、过冷气体

D、过热气体

62.车用汽油的欧Ⅲ排放标准规定汽油的硫含量不大于(C )ppm。

A、500

B、200

C、150

D、50

63.车用汽油的欧Ⅳ排放标准规定汽油的硫含量不大于(D )ppm。

A、500

B、200

C、150

D、50

64.车用柴油的欧Ⅲ排放标准规定柴油的硫含量不大于(C )ppm。

A、1000

B、500

C、350

D、50

65.车用汽油的国Ⅲ标准中,规定汽油的硫含量不大于(C )ppm。

A、1000

B、800

C、500

D、50

66.原油分类中的化学分类法有特性因数分类法、(C )、相关系数分类法和结构族组成分类法。

A、密度分类法

B、硫含量分类法

C、关键馏分分类法

D、含蜡量分类法67.一般把原油中蜡的质量含量小于(D )成为低蜡原油。

A、1%

B、3%

C、5%

D、2.5%

68.一般把原油中蜡的质量含量(D )成为含蜡原油。

A、1~3%

B、3~5%

C、2~5%

D、2.5~10%

69.我国大庆原油属于(D )。

A、含硫原油

B、高硫原油

C、环烷基原油

D、石蜡基原油

70.按液体混合物的挥发程度不同进行分离的操作是(A )。

A、蒸馏

B、抽提

C、萃取

D、重整

71.液体混合物所含组分必须具备不同的(B )才能进行分离。

A、质量和体积

B、蒸汽压和沸点

C、粘度和燃点

D、密度和粘度

72.对存在真空度条件下进行原油分馏的工序是(D )。

A、催化裂化

B、催化重整

C、常压蒸馏

D、减压蒸馏

73.关于流体的基本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没有一定的形状并具有流动性

B、流体是不可压缩的

C、在运动状态下,流体不具有粘性

D、只能承受压力、不能承受拉力

74.关于流体的表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在外力作用下其内部发生相对运动

B、流体是不可压缩的

C、在运动状态下,流体具有粘性

D、无固定形状,随容器的形状而变化

在SI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为(A )。

A、kg/m3

B、g/m3

C、kg/m2

D、g/cm3

75.理想气体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是(B )。

A、正比

B、反比

C、无关

D、温度的平方成反比

76.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C )。

A、不变

B、减小

C、增大

D、急剧减小

77.体积流量(Vs)、质量流量(ωs)、流速(u)及密度(ρ)的关系为(B )。

A、ωs = Vs u

B、ωs = Vsρ

C、ωs = Vs/ρ

D、ωs = Vs /u

78.液体的质量流量(ωs)与流速(u)、管路直径(D)及密度(ρ)的关系是(C )。

A、ωs = 1/4ПD uρ

B、ωs = 1/4ПD2ρ/u

C、ωs = 1/4ПD2 uρ

D、ωs = 1/4Пuρ/D 79.关于真空度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

A、绝对压强—当时当地大气压强

B、当时当地大气压强—绝对压强

C、绝对压强+当时当地大气压强

D、真空值/当时当地大气压强

80.下列压强的单位换算中,表征错误的是(C )。

A、1标准大气压=1.0133×105Pa

B、1kgf/cm2=735.6mmHg

C、1kgf/cm2=1.0133×105Pa

D、1标准大气压=760mmHg

81.下列选项中,不会影响流体流动类型的是(D )。

A、流速

B、粘度

C、密度

D、压力

82.下列选项中,不是流动阻力产生的原因是(C )。

A、流体具有粘性

B、管壁的粗糙

C、流体的比热

D、流动方向的改变

83.传热是指由于(D )引起的能量转移,又称热传递。

A、质量差

B、压力差

C、体积差

D、温度差

84.所有的传热过程(D )。

A、只遵守热力第一定律

B、只遵守热力第二定律

C、只遵守热力第三定律

D、只遵守热力第一、第二、第三定律

85.间壁式换热器的热流体通过间壁向冷流体传递热量,采取的是(A )传热方式。A、热传导B、热辐射C、对流D、热传

86.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所引起的热传递过程是(C )。

A、热辐射

B、热传导

C、热对流

D、散热

87.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这个过程叫做(B)。

A、热辐射

B、热传导

C、热对流

D、散热

88.关于对流传热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

A、物体的温度对对流传热系数无影响

B、湍流时的对流传热系数比滞流时小

C、粘度越大,对流传热系数越大

D、流体的导热系数大,对流传热系数大

89.下列方法中,可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的是(D )。

A、流体的体积膨胀系数小

B、采用自然对流方式

C、流体的导热系数小

D、流体的比热和密度大

90.两流体传热过程中,热负荷随流体流量的增大而(A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91.下列选项与热负荷无关的是(C )。

A、流体的流量

B、流体的平均比热

C、流体的粘度

D、流体传热前后的温差

92.两流体在换热过程中,沿着换热器壁面的任何位置上的温度都相等,称为(D )。A、变热量传热B、等热量传热

C、变温传热

D、恒温传热

93.两流体在换热过程中,沿着换热器壁面上各点的温度不等时,称为(A )。

A、变温传热

B、恒温传热

C、变热量传热

D、等热量传热

94.下列方法中,可以强化传热的是(C )。

A、采用少孔物质结构

B、减少流体的扰动

C、采用逆流传热

D、增大管径

95.不属于强化传热途径的是(C )。

A、防止设备结垢

B、增大总传热系数

C、减少平均温差

D、增大传热面积

96.对于冷液进料(原料液的温度低于泡点),提馏段下降液体流量L′与精馏段回流液流量L、原料液F的关系为(C )。

A、L′=L

B、L′= L +F

C、L′>L +F

D、L′<L +F

97.对于泡点进料,提馏段下降液体流量L′与精馏段回流液流量L、原料液F的关系为(B )。

A、L′=L

B、L′= L +F

C、L′>L +F

D、L′<L +F

98.换热器的污垢越厚,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K(A )。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D、不确定

99.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K的大小与(D )因素无关。

A、流体的物性

B、换热器的类型

C、操作条件

D、流量大小

100.不属于平衡分离传质过程的是(D )。

A、吸收

B、干燥

C、萃取

D、电泳

101.萃取属于(B )。

A、气液传质过程

B、液液传质过程

C、液固传质过程

D、气固传质过程

102.蒸馏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的(C )不同来实现分离的。

A、溶解度

B、密度

C、挥发度

D、沸点

103.蒸馏是分离(D )方法。

A、气体混合物

B、汽液混合物

C、固体混合物

D、液体混合物

104.回流比是指(A )。

A、塔顶回流量与塔顶产品之比

B、塔顶回流量与进料之比

C、塔顶回流量与塔底产品之比

D、塔顶产品与塔底产品之比

105.回流比R与回流量L0与塔顶产品D之间的关系是(D )。

A、R= L0+D

B、R= L0﹣D

C、R=D/ L0

D、R= L0/D

106.关于流动流体的物料衡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对于定态流动系统,单位时间进入各截面的流体质量相等

B、可压缩流体流经各截面的体积流量相等

C、对于定态流动系统,单位时间进入各截面的流体体积相等

D、定态流动系统中,流体在管路中的流动规律与管路上的管件、阀门及输送设备有关107.不可压缩流体在管内流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

A、输入量等于输出量

B、任两个截面的流速相等

C、任两个截面的质量流量相等

D、任两个截面的体积流量相等

108.用φ108×4mm的无缝钢管输送50m3/h的水,则水在管内的流速是(B )。

A、3.14m/s

B、1.77m/s

C、2.56m/s

D、5.08m/s

109.欲输送250m3/h的蒸汽,蒸汽的流速取25m/s,则应选择输送管的管径为(B )。A、φ80.4mm B、φ108.4mm C、φ50.3mm D、φ150.4mm

110.在定态流动系统中,水连续的从粗管流入细管。粗管内径为细管的两倍,那么细管内水的流速是粗管的(B )倍。

A、2

B、4

C、6

D、8

111.引入理论板的作用是(A )。

A、作为实际板分离效果的依据和标准

B、计算塔径

C、确定产品组成

D、计算冷凝器、再沸器的热负荷

112.关于理论板,下列错误的说法是(A)。

A、理论板数与实际塔板数相同

B、理论板的液相组成均匀

C、理论板上液相温度相等

D、可根据理论板数确定是实际层数

113.精馏塔的操作压力提高,其分离效果(B )。

A、不变

B、下降

C、上升

D、无法确定

114.正常操作时,对精馏塔塔压影响最大的因素是(C )。

A、进料量和组成

B、精馏塔塔板数

C、回流量和回流温度

D、塔顶温度

115.在一定条件下,当气液两相处于平衡时,一定数量吸收剂所能溶解的吸收质的最大量程称为(D )。

A、吸收度

B、质量分率

C、浓度

D、气体溶解度

116.吸收是根据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C )的不同而进行分离的。

A、浓度

B、百分比浓度

C、溶解度

D、温度

117.发生液泛时的现象是(D )。

A、降液管液面低

B、塔压降不变

C、塔压降下降

D、塔压降上升

118.产生液泛的原因是(A )。

A、气液相中之一的流量增大

B、塔板间距大

C、液相厚度不均匀

D、板面形成液面落

119.上升气流穿过塔板上液层时,将板上液体带入上层塔板的现象是(C )。

A、淹塔

B、漏液

C、雾沫夹带

D、液泛

120.下列选项中,不会影响雾沫夹带量的是(B )。

A、蒸汽垂直方向速度

B、蒸汽温度

C、塔板形式

D、板间距

121.造成漏液的主要原因是(D )。

A、塔压降大

B、液体量大

C、气速高

D、气速低

122.漏液对塔操作的影响表现在(C )。

A、塔压降大

B、增大气液两相传质面积

C、塔板效率下降

D、塔板效率提高

123.下列选项中,会造成塔漏液的是(B )。

A、塔底温度过高

B、塔底温度过低

C、塔顶温度过高

D、塔顶压力过低

124.精馏操作过程,必须具备的条件不包含(A )。

A、混合液各组分相对挥发度接近

B、气液两相接触时必须存在浓度差和温度差

C、塔内有气相回流和液相回流

D、具有气液两相充分接触的场所

125.利用精馏塔把双组分混合液分离为两个较高纯度的产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只需具备提馏段的精馏塔即可实现。

B、只需具备精馏段的精馏塔即可实现。

C、必须同时具备提馏段和精馏段的精馏塔才能实现。

D、不确定

126.影响精馏塔分离效果的因素不包含(D )。

A、抽出量

B、进料温度

C、操作压力

D、进料量

127.由分子无规则热运动而形成的物质传递现象为(D )。

A、热传递

B、涡流扩散

C、对流传质

D、扩散传质

128.流体作对流运动,当流体中存在浓度差时,对流扩散亦必同时伴随分子扩散,分子扩散与对流扩散两者的共同作用称为(D )。

A、热传递

B、涡流扩散

C、对流传质

D、扩散传质

129.物系中具有相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任何均匀部分称为(C )。

A、纯物质

B、均质

C、相

D、界面

130.关于雷诺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

A、雷诺数是一个无因次数群

B、雷诺数可以由测量得到

C、雷诺数与管径、流体的流速、密度、粘度有关

D、雷诺数用来判断流体的流动类型

131.流体在一定管径的管内流动时,流速变小,雷诺数(B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一定

132.雷诺数与(A )无关。

A、管道材质

B、流体密度

C、流体粘度

D、流速

133.流体在直管内流动时,当雷诺数Re(A )时,流体的流动属于湍流。

A、R e≥40000

B、R e≤2000

C、R e≥3000

D、2000≤Re≤4000

134.下列流体在直管内流动,其雷诺数如下,属于层流的是(A )。

A、R e =1500

B、R e =2500

C、R e =3000

D、R e =3500

135.相对挥发度是指(C )。

A、难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对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之比

B、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对难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之比

C、易挥发组分的挥发度对难挥发组分的挥发度之比

D、难挥发组分的挥发度对易挥发组分的挥发度之比

136.空塔气速是(A )。

A、按空塔截面积计算的气体线速度

B、按塔内件截面积计算的气体线速度

C、塔实际操作气速

D、其上限由漏液决定

137.关于空塔气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空塔气速对设计塔径没有意义

B、其上限由漏液决定

C、设计塔时空塔气速为液泛时速度的0.6~0.8倍

D、一定处理量下,塔径大,空塔气速大

138.在脱吸塔底通入水蒸气,与溶液逆流接触,将溶质从塔顶带走,从而分离吸收后的溶液,并得到回收的溶质,这一方法称为(B )。

A、闪蒸

B、汽提

C、脱吸

D、蒸发

139.汽提过程是(B )。

A、传质方向与吸收相同

B、溶质由液相向气相传递

C、增大气相中的溶质分压

D、减小溶液的平衡分压

140.单板效率是(B )。

A、与全塔效率相等

B、指气相或液相经过一层塔板前后的实际组成变化与经过该层塔板前后理论组成变化的比值

C、各层的单板效率相等

D、基于所需理论板数的概念

141.连续精馏塔在操作过程中,如采用的回流比小于原回流比,则(C )。

A、x D、x W均增加

B、x D、x W均增加

C、x D减小、x W增加

D、不能正常操作

142.蔗糖溶解于水的过程中,需要放热的是(B )。

A、蔗糖分子的扩散过程

B、形成水合分子的过程

C、水分子的扩散过程

D、所有过程均放热

143.下列物质溶解遇水后,溶液的温度会升高的是(B )。

A、蔗糖

B、食盐

C、硝酸铵

D、浓硫酸

144.属于叶片式泵的是(B )。

A、齿轮泵和螺杆泵

B、轴流泵和离心泵

C、往复泵和混流泵

D、柱塞泵和旋涡泵

145.关于50A YⅢ60 3A型离心油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 )。

A、50表示泵出口直径50mm

B、AY表示经过改造后的Y型离心泵

C、60表示三级扬程(mm)

D、3表示3类材质

146.QYR40-112/2.5型泵属于(D )。

A、电动往复热油泵

B、电动往复冷油泵

C、蒸汽往复冷油泵

D、蒸汽往复热油泵

147.离心泵主要依靠叶轮的高速旋转产生(A )使液体提高压力而径向流出叶轮。

A、离心力

B、离心力和轴向力

C、轴向力

D、切向力

148.相同换热面积下,换热效率最高的换热器是(D )。

A、浮头式

B、固定管板式

C、U型管式

D、板式

149.一般使用与高温高压下的换热器是(C )。

A、浮头式

B、固定管板式

C、U型管式

D、板式

150.泡帽塔、筛板塔及浮阀塔属于(A )。

A、板式塔

B、填料塔

C、湍球塔

D、乳化塔

151.具有结构简单、压力降小、易于用耐腐蚀非金属材料制造等优点的塔是(B )。

A、板式塔

B、填料塔

C、湍球塔

D、乳化塔

152.在石化生产装置中广泛使用的安全阀是(B )。

A、杠杆式

B、弹簧式

C、脉冲式

D、重锤式

153.不会污染环境的气体容器,应选用( B )安全阀。

A、全封闭式

B、半封闭式

C、敞开式

D、杠杆式

154.超压泄放安全附件不包括(B )。

A、安全阀

B、爆破片

C、安全阀爆破片的组合装置

D、单向阀

155.应用最广泛的自动泄压阀门是(A )。

A、安全阀

B、爆破片

C、单向阀

D、自动阀

156.在压力容器上可直接测出容器内介质的压力值的部件为(C )。

A、安全阀

B、爆破片

C、压力表

D、温度计

157.不常用的钢制弯头有(D )。

A、无缝弯头

B、冲压焊接弯头

C、焊制管弯头

D、铸造弯头

158.不常用的钢制异径管有(D )。

A、无缝异径管

B、高低压异径管

C、焊制异径管

D、铸造异径管159.安全阀属于(A )。

A、自动阀

B、动力驱动法 C 、手动阀D、截止阀

160.低压阀的公称压力为(A )。

A、P N≤1.6MPa

B、2.5MPa≤PN≤6.4MPa

C、10.0MPa≤PN≤80.0MPa

D、P N≥100MPa

161.阀门型号通常不会表示出的是(D )。

A、阀门类型、驱动方式

B、连接形式、结构特点

C、密封面材料、阀体材料和公称压力

D、垫片材料

162.闸阀的代号是(A )。

A、Z

B、J

C、H

D、A

163.炼油厂生产装置不常用的法兰有(D )。

A、平焊法兰

B、对焊法兰

C、螺纹法兰

D、活套法兰

164.炼油厂中一般用于PG≤1.6MPa,温度小于250℃的法兰是(A )。

A、平焊法兰

B、对焊法兰

C、螺纹法兰

D、活套法兰

165.橡胶类、石棉类、石墨类垫片属于(A )。

A、软质垫片

B、硬质垫片

C、液体密封垫片

D、填料

166.具有耐高温、耐高压、耐油等性能,广泛应用于高温、高压阀门和法兰上的是(B )。

A、非金属垫片

B、金属垫片

C、液体密封垫片

D、半金属垫片

16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螺栓制造精度等级的有(D )。

A、精制

B、半精制

C、粗制

D、半粗制

168.紧固法兰常用的螺栓件包括(B )。

A、单头螺栓

B、单头螺栓(六角头螺栓)及双头螺栓

C、螺栓及螺母

D、螺栓及螺钉

169.适用于连接天然气、炼厂气、水和压缩空气的小直径管路常用的连接方式是(A )。

A、螺纹连接

B、法兰连接

C、插套连接

D、焊接连接

170.适用于铸铁管陶瓷管和水泥管等埋在地下的管路常用的连接方式是(C )。

A、螺纹连接

B、法兰连接

C、插套连接

D、焊接连接

171.增加离心泵的级数,目的是(B )。

A、增加流量

B、增加扬程

C、减少功率

D、减少水力损失

172.一台泵的级数越多,流量(C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成正比增大

173.在板式塔中,塔内中有一定数量的塔盘,气体以鼓泡或喷射的形式穿过塔盘上的液层使(B )密切接触,进行传质。

A、一相

B、两相

C、三相

D、四相

174.有溢流的栅板塔盘属于(C )。

A、泡罩型塔盘

B、浮阀型塔盘

C、筛板型塔盘

D、喷射型塔盘

175.在填料塔中,液体沿着填料表面呈(A )向下流动,气体自下而上流动,与液体逆流传质。

A、膜状

B、汽状

C、汽泡状

D、鼓泡状

176.不属于填料塔优点的是(D )。

A、结构简单

B、压力降小

C、可用各种材料制造

D、适用于小直径塔

177.关于浮头式换热器的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

A、结构简单,金属材料耗量小

B、管束可以抽出,方便清洗管、壳程

C、介质间温差受严格限制

D、不能用于温度200度,压力2.0兆帕以上场合

178.不属于U形管换热器结构特点的是(D )。

A、结构简单

B、造价低

C、无温差应力

D、管内清洁方便

179.不属于闸阀主要结构的是(A )。

A、旋塞

B、阀杆

C、阀体

D、闸板

180.不属于石油化工生产装置中使用的特种设备是(D )。

A、锅炉

B、压力容器

C、压力管道

D、离心泵

181.属于GCI级管道的是(D )。

A、输送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介质的管道

B、输送甲、乙类可燃气体,P N≥4.0MPa的管道

C、输送可燃、有毒流体介质,P N≤4.0MPa,T设≥400℃的管道

D、输送可燃、有毒流体介质,PN≥4.0MPa,T设≥400℃的管道

182.法兰的公称压力等级是表示一定材料和一定温度下的( A )。

A 、最大工作压力

B 、最小工作压力

C 、正常工作压力

D 、稳定工作压力

183.每个公称压力是表示一定材料和一定温度下的( B )。

A 、最小工作压力

B 、最大工作压力

C 、中等工作压力

D 、适宜工作压力

184.设备在实际使用中,当不能实现预定的功能和达不到规定的功能水平时,即称为( D )。

A 、发生故障

B 、功能失效

C 、发生事故或功能失效

D 、发生故障或功能失效

185.不可靠度是指设备、零部件( C )的概率。

A 、任意时间内

B 、任意条件下

C 、出现故障

D 、不达到规定性能 186.盛装介质为非易燃或无毒介质的低压容器为( A )。

A 、一类容器

B 、二类容器

C 、三类容器

D 、四类容器

187.不属于第二类压力容器的是( A )。

A 、低压容器

B 、低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

C 、低压反应容器和低压储存容器(仅限易燃介质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

D 、低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188.关于电流强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量越多,电流强度越大

B 、电子运动的速率越大,电流强度越大

C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量越多,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越大

D 、因为电流有方向,所以电流强度是矢量

189.关于电流的定义式,下列公式正确的是( B )。

A 、I = S Q

B 、I=t Q

C 、I=r R U

D 、I=R

Q 190.电阻的定义是为( C )。 A 、R=IU B 、R=

I P C 、R=I U D 、R=U P 19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 C )。

A 、“安培”“A ”

B 、“欧姆”“Ω”

C 、“伏特”“V ”

D 、“瓦特”“W ” 192.在下列电压单位变换中,表征正确的是( B )。

A 、1伏=1000微伏

B 、1毫伏=0.001伏

C 、1千伏=100伏

D 、1微伏=0.01毫伏 193.国际规定,不必考虑防止直接电击危害的电压是( C )。

A 、36伏

B 、65伏

C 、25伏

D 、110伏

194.发生触电事故的危险电压一般是从( C )伏开始。

A 、24

B 、36

C 、65

D 、110

195.独立避雷针一般组成部分有( D )。

A 、避雷针、避雷线

B 、避雷针、铁塔

C 、避雷塔、接地线

D 、接闪器、引下线、接地体 196.关于静电产生的原因,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B )。

A 、直流发电机产生

B 、摩擦产生

C 、交流发电机产生

D 、化学反应 197.在三相电源线上任意对调( B )即可改变电动机的旋转方向。

A 、一相

B 、二相

C 、三相

D 、L-N

198.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其铭牌上表明额定电压为220/380V ,其接法应是( B )。

A、Y/△

B、△/Y

C、△/ △

D、Y/Y

199.被测变量仪表指示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称为(D )。

A、回差

B、精确度

C、准确度

D、测量误差

200.已知温度计的指示值为19.3℃,标准温度计的指示值为20℃,则绝对误差为(B )。

A、0.7℃

B、-0.7℃

C、0.7

D、-0.7

201.液柱式压力计是基于(A )原理工作的。

A、液体静力学

B、流体动力学

C、霍尔效应

D、动力平衡

202.常用的液柱式压力计有(A )。

A、U形管压力计、单管压力计、斜管压力计

B、弹簧管式压力计、波纹管式压力计、膜盒式微压计

C、电位式、电感式、电容式

D、活塞式压力计、浮球式压力计、钟罩式微压计

203.转子流量计中的流体流动方向是(B )。

A、自上而下

B、自下而上

C、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都可以

D、水平流动204.涡轮流量计是一种(A )流量计。

A、速度式

B、质量

C、差压式

D、容积式

205.差压式液位计是(A )物位仪表。

A、静压式

B、浮力式

C、光学式

D、直读式

206.浮筒液位计是(B )物位仪表。

A、静压式

B、浮力式

C、光学式

D、直读式

207.工业中常用的铂电阻Pt100,分度号中100的含义是指(A )。

A、0℃时,热电阻的阻值为100Ω

B、100℃时,热电阻的阻值为0Ω

C、100℃时,热电阻的阻值为100Ω

D、10℃时,热电阻的阻值为0Ω[T/] 208.关于双金属温度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A、有两片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牢固地粘在一起

B、可将温度变化直接转换成机械量变化

C、是一种固体膨胀式温度计

D、长期使用后其精度更高

209.对液柱式压力计读数,为了减少视差,须正确读取液面位置,如用浸润液体(如水)须读其(A )。

A、凹面最低点

B、凸面最高点

C、凹面最高点

D、凸面最低点

210.测量有腐蚀性、易冻结、易析出固体或是高粘度时,应装(D )。

A、过滤器

B、伴热管线

C、冷凝管或冷凝器

D、隔离器或隔离液211.关于取压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A、为避免导压管堵塞,取压点要求在垂直管道上

B、测量液体压力时,取压点应位于管道下部,使导压管内不积存气体

C、测量气体压力时,取压点应位于管道上部,使导压管内不积存液体

D、取压点不能处于流速紊乱的地方

212.测量蒸汽压力或压差时,应装(C )。

A、过滤器

B、伴热管线

C、冷凝管或冷凝器

D、视窗

213.热电偶或补偿导线短路时,显示仪表的示值约为(A )。

A、短路处的温度值

B、室温

C、最大

D、零

214.热电阻或信号线断路时,显示仪表的示值约为(C )。

A、不确定

B、室温

C、最大

D、零

215.在管道上安装孔板时,如果将方向装反了会造成(B )。

A、差压计倒指示

B、差压计指示变小

C、差压计指示变大

D、对差压计无影响216.关于电磁流量计,下列选项错误的是(B )。

A、电磁流量计是不能测量气体介质流量

B、电磁流量变送器地线接在公用地线、上下水管道就足够了

C、电磁流量计的输出电流与介质流量有线性关系

D、电磁流量变送器和工艺管道紧固在一起,可以不必在接地线

217.根据变浮力原理测量的液位计是(B )。

A、浮标

B、浮筒

C、浮球

D、玻璃

218.法兰变送器的响应时间比普通变送器要长,为了缩短法兰变送器的传输时间则(A )。

A、毛细管尽可能选短

B、毛细管尽可能选长一点

C、毛细管直径尽可能小

D、毛细管直径尽可能大一点

219.用双法兰液面计测量容器内的液位,其零点和量程均已校正好,后因需要仪表的安装位置上移了一段距离,则液面计(D )。

A、零点上升,量程不变

B、零点下降,量程不变

C、零点不变,量程增大

D、零点和量程都不变

220.国际单位制是法定计量单位的基础,它是在(A )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位制。A、米B、秒C、安D、开

221.质量的基本单位为(A )。

A、千克

B、克

C、米

D、吨

222.计量检测设备是指所有的测量器具、测量标准、标准物质和辅助设备以及(A )。A、进行测量所必需的资料B、工具C、附件D、说明书

223.某厂接到市计量测试所、区计量局何某邻厂授权计量检定机构的通知,让其将可燃气体检测仪送检,正确的处理方法是(D )。

A、送市计量测试所

B、送区计量局

C、送邻厂授权计量检定机构

D、按市计量行政管理机构定点定期送检224.某酸度计所配套的玻璃电极不小心跌碎,对该酸度计的正确处理方法是(C )。

A、限制使用

B、换一新电极继续使用

C、先停止使用待换电极检定后使用

D、报废

225.在计算机应用软件Word中的编辑状态,进行字体设置操作后,按新设置的字体显示的文字是(D )。

A、插入点所在段落中的文字

B、插入点所在行中的文字

C、文档的全部文字

D、文档中被选择的文字

226.在计算机应用软件Word中常用工具栏中的“格式刷”用于复制文本和段落的格式,若要将选中的文本或段落格式重复用多次,应进行(A )操作。

A、双击格式刷

B、拖动格式刷

C、右击格式刷

D、单击格式刷

227.在计算机应用软件Excel工作表中,可按需拆分窗口,一张工作表最多拆分为(B )个窗口。

A、3

B、4

C、5

D、任意多

228.在Excel工作表中,单元格区域D2:E4所包含的单元格个数是(B )。

A、5

B、6

C、7

D、8

229.Excel的单元格中文字换行用(D )键。

A、Tab

B、Enter

C、Ctrl+Enter

D、Alt+Enter

230.在应用软件PowerPoint中如果要在幻灯片浏览视图多张连续的幻灯片,应按下(D )

键。

A、Alt

B、Tab

C、Ctrl

D、Shift

231.在PowerPoint97某含有多个对象的幻灯片中,选定某对象,按下“幻灯片放映”菜单下的“自定义动画”选项,设置“飞入”效果后,则(B )。

A、该幻灯片放映效果为飞入

B、该对象放映效果为飞入

C、下一张幻灯片放映效果为飞入

D、未设置效果的对象放映效果也为飞入232.调制解调器的作用是(C )。

A、把音频信号转换成为计算机信号

B、防止外部病毒进入计算机中

C、实现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相互转换

D、把计算机信号转换为音频信号

233.半导体只读存储器(ROM)与半导体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的主要区别在于(B )。

A、ROM是内存储器,RAM是外存储器

B、在掉电后,ROM中存储的信息不会丢失,RAM信息会丢失

C、掉电后, ROM信息会丢失,RAM则不会丢失

D、ROM是外存储器,RAM是内存储器

234.下列记录中,属于运行记录的是(B )记录。

A、交接班

B、设备点检

C、值班

D、安全活动

235.现场操作原始记录由(A )填写。

A、操作者

B、单位指定专人

C、值班长

D、技术人员

236.交接班记录填写时,一般要求使用的字体是(D )。

A、宋体

B、正楷

C、隶书

D、仿宋

237.填写设备巡检记录时不需要的是(B )。

A、填写清楚

B、双方签字

C、按时上交

D、运行状态

238.“三级安全教育”及厂级教育、车间级教育、(A )级教育。

A、班组

B、分厂

C、处

D、工段

239.厂级安全教育对象不包括(C )。

A、新调入的人员

B、临时工

C、厂内调动人员

D、外用工

240.引起慢性中毒的毒物绝大部分具有(A )。

A、蓄积作用

B、强毒性

C、弱毒性

D、中强毒性

241.急性中毒现场抢救的第一步是(C )。

A、迅速报警

B、迅速拨打120急救

C、迅速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处

D、迅速做人工呼吸

242.MF4型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参考面积是(B )m2。

A、1.5

B、1.8

C、2.0

D、2.5

243.MYT40型1211灭火器的灭火射程在(A )m。

A、3~5

B、7~8

C、8~9

D、6~8

244.关于正压式呼吸器,下列使用错误的是(B )。

A、先插好腰带扣,后拉紧肩带

B、先背好正压式呼吸器后再检查气瓶压力表读数

C、先将面罩套入脸部,在挂号面罩颈带

D、首先调整下颌处头带,然后依次调整太阳穴、顶部头带

245.高处作业是指在坠落基准面(A )(含)以上,有坠落可能的位置进行作业的。

A、2m

B、2.5m

C、3m

D、5m

246.高处作业人员对安全带使用的要求是(C )。

A、要采用与作业内容相适应的安全带

B、安全带应系挂在施工作业处上方的牢固挂件上

C、不可挂在尖锐的棱角部位

D、安全带应高挂高用

247.不属于防尘防毒技术措施的是(C )。

A、改革工艺

B、湿法除尘

C、安全技术教育

D、通风净化

248.废水治理的方法有物理法、生物化学法和(A )法等。

A、化学

B、过滤

C、沉淀

D、结晶

249.废渣的处理大致采用(D )、固化、陆地填筑等方法。

A、溶解

B、吸收

C、粉碎

D、焚烧

250.属于石化行业职业病的是(B )。

A、近视眼

B、尘肺病

C、肩周炎

D、哮喘

251.与化工生产密切相关的职业病是(B )。

A、耳聋

B、职业性皮肤病

C、关节炎

D、眼炎

252.建立HSE管理体系可提高企业安全、环境和健康(A )。

A、管理水平

B、操作水平

C、使用水平

D、能源水平

253.不安全行为是指(A )安全规则或安全常识,使事故有可能发生的行为。

A、违反

B、遵守

C、学习

D、传授

254.在HSE管理体系中,不属于危害识别状态的是(D )。

A、正常状态

B、异常状态

C、紧急状态

D、事故状态

255.在HSE管理体系中,风险是指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C )性以及发生事件结果严重性的结合。

A、必要

B、严重

C、可能

D、必然

256.在HSE管理体系中,风险评价是评价(D )程度,并确定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全过程。

A、控制

B、检测

C、预防

D、风险

257.不属于ISO14000系统部分的是(D )。

A、环境方针

B、规划

C、实施与运行

D、管理要求

258.ISO14000系列标准(C )。

A、属于强制标准

B、不属于国家环境政策目标

C、属于有自愿标准

D、属于国家不支持的标准259.为了增进顾客满意,组织应按(B )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A、ISO9000

B、ISO9001

C、ISO9004

D、ISO19011

260.下列ISO9000族标准中,属于不可以不用标准的是(C )。

A、ISO9001

B、ISO9002

C、IS8402

D、ISO9003

261.劳动法在对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都给予保护的同时,偏重于保护在劳动关系中事实上处于相对弱者地位的劳动者,亦即向保护劳动者倾斜。这体现了对劳动者权益( C )的保护。

A、最基本

B、平等

C、侧重

D、全面

262.保护妇女劳动者、未成年劳动者、残疾劳动者、少数民族劳动者、退役军人劳动者等的合法权益,体现了对劳动者权益(D )的保护。

A、最基本

B、全面

C、侧重

D、平等

263.依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D )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A、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B、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

C、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D、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

264.我国劳动法律规定,集体协商职工一方代表在劳动合同期内,自担任代表之日起(A )以内,除个人严重过失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A、5年

B、4年

C、3年

D、2年

265.《产品质量法》规定,承担产品质量责任的主体包括(B)。

A、消费者

B、生产者和销售者

C、工程建设者

D、仓储运输者

266.《产品质量法》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害的,应当由(D )承担赔偿责任。

A、生产者和销售者共同

B、销售者

C、消费者

D、生产者

267.《产品质量法》规定,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生产的产品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C )的,应当符合该标准。

A、国家标准、地方标准

B、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C、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D、企业标准、地方标准

1.2判断题

1.元素化合价与其价电子结构型有关,价电子结构型的周期性变化决定了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2.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即成不饱和溶液。(×)

正确答案:不一定,如石灰水升高温度其溶解度变小。所以依然是饱和溶液。

3.20℃时,把36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里且正好达到饱和状态,所以20℃时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6克。( √)

4.40℃时,25克水中溶解16克硝酸钾就达到饱和,该温度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4克。(√)

5.正丁烷和异丁烷的分子结构相同。(×)

正确答案:正丁烷和异丁烷的分子结构不同,分子式相同。

6.C=C双键是烯烃的官能团。(√)

7.芳烃目前主要是从煤焦油中提取。(×)

正确答案:芳烃目前是由石油芳构制得。

8.分子本身的体积和分子的作用力都可以忽略不计的气体,称为是理想气体。(√)

9.卤原子具有很强的得电子特性,所以在化学反应中卤素单质一律是氧化剂。(×)

正确答案:卤原子具有很强的得电子特性,但在与水的反应中,除氟只做氧化剂外,其余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10.还原剂被氧化以后的生成物叫氧化产物。(√)

11.对于可逆反应N2+3H2→2NH3+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度加快,V逆>V正(√)

12.化学反应向某一方向移动时,该方向上的产物在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必然增大。(×)正确答案:化学反应向某一方向移动时,该方向上的产物在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不一定增大。13.反应物质的溶度越大,反应速率越慢。(×)

正确答案:反应物质的溶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14.与国外的原油相比,我国目前主要油区凝点较高而蜡含量较低。(×)

正确答案:与国外的原油相比,我国目前主要油区凝点及蜡含量较高。

15.按照结构组组成结构概念,烃类化合物中的总环数芳香环数和环烷环数分别用R N R A和R 表示。(×)

正确答案:按照结构组组成结构概念,烃类化合物中的总环数芳香环数和环烷环数分别用RR A和R N和表示。

16.石油馏分的沸程越高,硫所占的比例越大。(√)

17.一般把石油中不溶于分子(C5-C7)正构烷烃,但能溶于热苯的物质称为沥青质。(√)18.对于同一族烃类,在同一温度下,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烃类的蒸汽压较大。(×)

正确答案:对于同一族烃类,在同一温度下,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烃类的蒸汽压较小。

19.就一种纯烃而言,其蒸气压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

20.恩氏蒸馏属于渐次汽化蒸馏。(√)

21.恩式蒸馏的10%、50%、90%的馏出温度的平均值称为油品的体积平均沸点。(×)

正确答案:恩式蒸馏的10%、50%、70%、90%的馏出温度的平均值称为油品的体积平均沸点。

22.石油馏分的其他几种平均沸点可借助立方平均沸点与蒸馏曲线斜率由图查得。(×)

正确答案:石油馏分的其他几种平均沸点可借助体积平均沸点与蒸馏曲线斜率由图查得。23.当属性相近的两种或多种油品混合时,其混合物的密度不能按可加性计算。(×)

正确答案:当属性相近的两种或多种油品混合时,其混合物的密度可近似地按可加性计算。

24.液体受压后体积变化很小,通常压力对液体油品密度的影响可以忽略,只有在几百兆帕的极高压力以上才考虑压力的影响。(×)

正确答案:液体受压后体积变化很小,通常压力对液体油品密度的影响可以忽略,只有在几十兆帕的极高压力以上才考虑压力的影响。

25.当两种以上油品混合时,混合油品的平均分子量没有可加性。(×)

正确答案:当两种以上油品混合时,混合油品的平均分子量可以用加和法计算。

26.油品的粘度单位是P·s,要将其换算成单位是Cp,乘上1000就可以了。(√)

27.当温度升高时,所有油品的粘度都升高,而温度降低时则粘度降低。(×)

正确答案:当温度升高时,所有油品的粘度都降低,而温度降低时则粘度升高。

28.原油的闪点很高,没有必要将它和低沸点油品一起列入易燃物品之列。(×)

正确答案:原油的闪点很低,它和低沸点油品一起被列入易燃物品之列。

29.同一油品用闭口闪点仪测得的闪点比开口闪点仪测得的闪点高。(×)

正确答案:同一油品用闭口闪点仪测得的闪点比开口闪点仪测得的闪点低。

30.油品的沸点低,则其燃点高。(×)

正确答案:油品的沸点低,则其燃点低。

31.油品的沸点愈低,则愈易自燃。(×)

正确答案:油品的沸点愈低,则愈不易自燃。

32.饱和烷烃中,油品越轻、分子量越小,其自燃点越低。(×)

正确答案:饱和烷烃中,油品越轻、分子量越小,其自燃点越高。

33.油品的沸点愈低,特性因数愈小,则凝点就愈高。(×)

正确答案:油品的沸点愈低,特性因数愈大,则凝点就愈高。

34.烃类的气化热比水的大些。(×)

正确答案:烃类的气化热比水的小许多。

35.特性因数是表示烃类和石油馏分化学性质的重要参数。(√)

36.特性因数是把平均分子量与粘度指数关联起来,说明油品化学组成特性的一个复合参数。

(×)

正确答案:所谓特性因数,就是把相对密度与平均沸点关联起来,说明油品化学组成特性的一个复合参数。

37.处于泡点状态的液体和处于露点状态的气体都是饱和的。(√)

38.将混合液体在一定压力下升高温度,使其气化,然后再将低温度当其混合液体刚刚全部气化并保持在平衡状态下饱和气相冷凝时出现第一滴液体,这时的温度叫露点。(×)

正确答案:将混合液体在一定压力下升高温度,使其全部气化,然后再将低温度当其饱和气相出现第一滴液体,这时的温度叫露点。

39.车用柴油的欧IV排放标准规定柴油的硫含量不大于350ppm。(×)

正确答案:车用柴油的欧IV排放标准规定柴油的硫含量不大于50ppm。

40.原有的石蜡主要存在于柴油和轻质润滑油馏份中。(√)

41.通常把原油中蜡的质量含量高于5%的称为高蜡原油。(×)

正确答案:通常把原油中蜡的质量含量高于10%的称为高蜡原油。

42.原有的分类方法常用的有化学分类法和商品分类法。(√)

43.减压蒸馏的目的是尽可能多的拔出沸点较高的馏分油。(√)

44.液体和气体一般统称为流体。(√)

45.一般来说在讨论气体的密度时必须表明其状态。(√)

46.单位体积流体所具有的质量称为流体的密度。(√)

47.流体的运动粘度与密度无关。(×)

正确答案:流体的运动粘度与密度有关。

48.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任一截面的流体量,称为流量。(√)

49.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称为流体的压强。(√)

50.真空表上的读数表示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比大气压强小的数值。(√)

51.流体的流动类型分为层流和湍流。(√)

52.流体在管路中的流动阻力分为直管阻力和局部阻力。(√)

53.传热是指由于温度差引起的能量转移,又称热传递。(√)

54.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由于分子、原子和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引起的热量传递为热辐射。(×)

正确答案: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由于分子、原子和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引起的热量传递为热传导。

55.传热面的形状、位置、大小直接影响对流传热系数。(√)

56.热负荷时单位时间内两流体间传热的传热量。(√)

57.热负荷大小与传热流体的焓差无关。(×)

正确答案:热负荷大小与传热流体的焓差有关。

58.增加管壳式换热器的管程数可得到较大的平均温差,从而可强化传热。(×)

正确答案:增加管壳式换热器的管程数可得到较大的平均温差,增加了换热量但并未强化传热。

59.精馏塔饱和蒸汽进料,则精馏段回流液流量与提馏段下降液体流量相等。(√)

60.增加湍流程度,可增加层流边界层厚度,从而减少热阻有利于传热。(×)

正确答案:增加湍流程度,可降低层流边界层厚度,从而减少热阻有利于传热。

61.传质分离过程可分为平衡分离和速率分离两类。(√)

62.膜分离过程属于平衡分离传质。(×)

正确答案:膜分离过程属于选择性分离传质。

63.对于组分挥发度相差较大、分离要求不高的场合,可采用平衡蒸馏或简单蒸馏。(√)

64.蒸馏过程是根据混合物的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的。(×)

正确答案:蒸馏过程是根据混合物的挥发度不同进行分离的。

65. 精馏操作过程中回流比越小,分离效果越好。(×)

正确答案:精馏操作过程中回流比越大,分离效果越好。

66.对于定态流动系统,单位时间进入各截面的流体质量相等。(√)

67.流体输送管路的直径可根据流速和流量的大小来决定。(√)

68.质量流量与体积流量成正比。(√)

69. 理论板层数就是实际板层数。(×)

正确答案:理论板层数不能等同于实际板层数。

70.塔釜加热蒸汽量变化不影响精馏塔压力。(×)

正确答案:塔釜加热蒸汽量变化影响精馏塔压力。

71.气体吸收是利用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溶解度不同来分离气体混合物的一种操作。(√)

72.吸收塔内温度过高,吸收质的溶解度减小,会导致吸收速率降低。温度降低则会加快吸收的速率,所以吸收温度越低越好。(×)

正确答案:.吸收塔内温度过高,吸收质的溶解度减小,会导致吸收速率降低。温度过低,分子扩散速率减慢,也会影响到吸收的速率。

73.液泛时的气速为塔操作的极限速度。(√)

74.过量的雾沫夹带造成液相在塔板间的返混,塔板效率下降。(√)

75.漏液量大,必然影响气液在塔板上的充分接触,使塔板效率下降。(√)

76.回流是保证精馏过程连续稳定操作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77.回流比大,分离效果好,因此回流比越大越好。(×)

正确答案:回流比大,分离效果好,但在实际生产中回流比不应过大。

78.在化工分离过程中,当运动着的流体与壁面之间或两个有限互溶的运动流体之间发生传质时,统称为对流传质。(√)

79.两相系统的相平衡,指的是气液平衡。(×)

正确答案:两相系统的相平衡,有气液平衡、气固平衡、汽液平衡、液液平衡、液固平衡和固固平衡。

80.饱和蒸汽压越高,就说明液体越容易汽化。(√)

81.雷诺数是一个无因次数群,无论采用何种单位制,只要数群中各物理量的单位一致,算出的雷诺数相等。(√)

82.相对挥发度的大小可以用来判断某混合液是否能用蒸馏方法加以分离以及分离的难易程度。(√)

83.计算塔径的关键在于确定适宜的空塔气速。(√)

84.汽提是直接通入水蒸气,水蒸气即作为惰性气体,又作为加热介质的一种脱吸方法。(√)

85.单板效率是基于该塔板理论增浓程度的概念。(√)

86.当精馏塔进料的组分发生变化时,只要改变进料的位置,而不必进行其他条件的调节,就可以保证操作稳定了。(√)

87.工业生产中常通过测量和控制塔顶的温度来控制塔顶的组成。(×)

正确答案:工业生产中常通过测量和控制灵敏板的温度来控制塔顶的组成。

88.物质的溶解过程包括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同时伴随着吸热和放热的过程。(√)

89.溶液是由溶剂分子、溶质分子(或离子)组成的。(×)

正确答案:溶液是由溶剂分子、溶质分子(或离子)和他们相互作用的生成物(如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组成的。

90.齿轮泵属于往复式泵。(×)

催化加氢总结

催化加氢学习知识总结 一、概述 催化加氢是石油馏分在氢气的存在下催化加工过程的通称。 ?炼油厂的加氢过程主要有两大类: ◆加氢处理(加氢精制) ◆加氢裂化 ?加氢精制/ 加氢处理 ◆产品精制 ◆原料预处理 ◆润滑油加氢 ◆临氢降凝 ?加氢裂化 ◆馏分油加氢裂化 ◆重(渣)油加氢裂化 ?根据其主要目的或精制深度的不同有: ◆加氢脱硫(HDS) ◆加氢脱氮(HDN) ◆加氢脱金属(HDM) 加氢精制原理流程图 1-加热炉;2-反应器;3-分离器; 4-稳定塔;5-循环压缩机 ◆加氢裂化:在较高的反应压力下,较重的原料在氢压及催化剂存在下进行裂解和加 氢反应,使之成为较轻的燃料或制取乙烯的原料。可分为: ●馏分油加氢裂化 ●渣油加氢裂化 加氢精制与加氢裂化的不同点:在于其反应条件比较缓和,因而原料中的平均分子量和分子的碳骨架结构变化很小。 二、催化加氢的意义

1、具有绿色化的化学反应,原子经济性。 催化加氢一般生成产物和水,不会生成其它副产物(副反应除外),具有很好的原子经济性。绿色化学是当今科研和生产的世界潮流,我国已在重大科研项目研究的立项上向这个方向倾斜。 2、产品收率高、质量好 普通的加氢反应副反应很少,因此产品的质量很高。 3、反应条件温和; 4、设备通用性 三、国内外几家主要公司的馏分油加氢裂化催化剂 四、加氢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1 反应压力 反应压力的影响往往是通过氢分压来体现的,系统的氢分压取决于操作压力、氢油比、循环氢纯度和原料的汽化率等 ①汽油加氢精制 ?氢分压在2.5MPa~3.5PMa后,汽油加氢精制反应的深度不受热力学控制,而是取 决于反应速度和反应时间。 ?在气相条件下进行,提高反应压力使汽油的反应时间延长,压力对它的反应速度影 响很小,因此加氢精制深度提高。 ?如果压力不变,通过氢油比来提高氢分压,则精制深度下降。 ②柴油加氢精制 ?在精制条件下,可以是气相也可是气液混相。 ?处于气相时,提高反应压力使汽油的反应时间延长,因此加氢精制深度提高。 ?但在有液相存在时,提高压力将会使精制效果变差。氢通过液膜向催化剂表面扩散

加氢裂化装置操作工初级理论知识试卷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加氢裂化装置操作工(YN)初级理论知识试卷A 注 意 事 项 1、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16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0.5分,满分80分。) 1. 反应加热炉烘炉与反应系统干燥同步进行时,辐射段炉管应通入( )循环。 A 、氧气 B 、氮气 C 、氢气 D 、净化风 2. 反应加热炉单独烘炉时对流段炉管应通入( )保护炉管。 A 、氧气 B 、氢气 C 、蒸汽 D 、净化风 3. 低压系统用氮气进行气密时,应用采用( )进行气密。 A 、肥皂水 B 、除氧水 C 、可燃性气体检测仪 D 、硫化氢气体检测仪 4. 在各压力等级下的气密静压试验中,降压速度每小时不大于( )为合格。 A 、0.03MPa B 、0.06MPa C 、0.09MPa D 、0.12MPa 5. 装置抽真空气密静压试验中,以每小时泄漏量( )以下为合格。 A 、10kPa B 、60kPa C 、100kPa D 、600kPa 6. 高压系统气密试验的压力以( )的压力为准。 A 、反应器 B 、热高分顶 C 、循环氢压缩机入口分液罐顶或冷高分顶 D 、循环氢压缩机出口 7. 高压系统气密的最高压力应达到 ( )为准。 A 、正常操作压力 B 、冷高分安全阀定压值 8. 蜡油加氢裂化装置的原料油最常用的是( )。 A 、减压蜡油 B 、初馏塔塔底油 C 、减压渣油 D 、催化常渣 9. 蜡油加氢裂化装置催化剂硫化前的原料油通常是( )。 A 、减压渣油 B 、开工柴油 C 、常压蜡油 D 、催化常渣 10. 蜡油加氢裂化装置的主要产品是( )。 A 、汽油 B 、液化气 C 、煤油 D 、常压蜡油 11. 硫化剂为微黄色、( )的液体。 A 、无味 B 、泥土味 C 、芳香味 D 、恶臭味 12. 可以作为加氢催化剂预硫化用硫化剂的是( )。 A 、缓蚀剂 B 、胺液 C 、阻垢剂 D 、二甲基二硫 13. 装置开车水冲洗的目的是( )。 A 、打通流程、冲洗杂物 B 、检查反应器施工质量 C 、检查分馏塔施工质量 D 、检查热高分施工质量 14. 离心泵密封、冲洗蒸汽的作用是( )。 A 、加热轴承 B 、加热泵体内介质 C 、降低介质粘度 D 、防止介质泄漏造成污染 15. 蜡油加氢裂化装置的反应注水要控制活性氧的含量不超过50PPm ,是由于微量氧在反应系统容易( ),对装置生产构成一定的威胁。 A 、与硫化物反应生成单质硫 B 、与氢气反应 C 、与原料油反应 D 、使催化剂床层结焦 16. 催化剂在生产、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为了控制催化剂的活性,其活性金属组分是以( )的形式存在的。 A 、还原态 B 、硫化态 C 、氧化态 D 、金属氯化物 17. 加热炉点主火嘴顺序应( )。 A 、逐个点 B 、随意点 C 、对称点 D 、单、双数相应点 18. 加热炉点主火嘴顺序应遵循的原则是( )。 A 、使炉体各部均匀升温 B 、操作方便 C 、加快升温速度 D 、快速点起全部主火嘴 19. 原料油带水应通知调度及罐区切换原料油,并在装置外循环( )分钟以上以置换管线。 A 、10 B 、20 C 、30 D 、60 20. 硫化剂可以用( )容器贮存。 A 、铜 B 、铜合金 C 、塑料 D 、碳钢罐 21. 硫化剂罐要求密封或水封的目的是( )。 A 、防止硫化剂挥发 B 、防止硫化剂跑损 C 、防止硫化剂变质 D 、防止硫化剂腐蚀容器 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柴油加氢改质装置

柴油加氢改质装置 一工艺原理 1加氢精制 加氢精制主要反应为加氢脱硫、加氢脱氮、加氢脱氧、烯烃与芳烃的饱和加氢,以及加氢脱金属。其 典型反应如下 (1)脱硫反应: 在加氢精制条件下石油馏分中的含硫化合物进行氢解,转化成相应的烃和H2S,从而硫杂原 子被脱掉。 化学反应方程式: 二硫化物:RSSR’ + 3H2→RH + R’H + 2H2S 二硫化物加氢反应转化为烃和H2S,要经过生成硫醇的中间阶段,即首先S-S键上断开,生 成硫醇,再进一步加氢生成烃和硫化氢,中间生成的硫醇也能转化成硫醚。 噻吩与四氢噻吩的加氢反应: 噻吩加氢产物中观察到有中间产物丁二烯生成,并且很快加氢成丁烯,继续加氢成丁烷苯并噻吩在50-70大气压和425℃加氢生成乙基苯和硫化氢: 对多种有机含硫化物的加氢脱硫反应进行研究表明:硫醇、硫醚、二硫化物的加氢脱硫反应 多在比较缓和的条件下容易进行。这些化合物首先在C-S键,S-S键发生断裂,生成的分子碎片 再与氢化合。环状含硫化物加氢脱硫较困难,需要苛刻的条件。环状含硫化物在加氢脱硫时,首 先环中双键发生加氢饱和,然后再发生断环再脱去硫原子。 各种有机含硫化物在加氢脱硫反应中的反应活性,因分子结构和分子大小不同而异,按以下 顺序递减:

RSH>RSSR>RSR>噻吩 噻吩类化合物的反应活性,在工业加氢脱硫条件下,因分子大小不同而按以下顺序递减:噻吩>苯并噻吩>二苯并噻吩>甲基取代的苯并噻吩 (2)脱氮反应 石油馏分中的含氮化合物可分为三类: a 脂肪胺及芳香胺类 b 吡啶、喹啉类型的碱性杂环化合物 c 吡咯、咔唑型的非碱性氮化物 在各族氮化物当中,脂肪胺类的反应能力最强,芳香胺(烷基苯胺)等较难反应。无论脂肪族胺或芳香族胺都能以环状氮化物分解的中间产物形态出现。碱性或非碱性氮化物都是比较不活泼的,特别是多环氮化物更是如此。这些杂环化合物存在于各种中间馏分,特别是重馏分,以及煤及油母页岩的干馏或抽提产物中。在石油馏分中,氮化物的含量随馏分本身分子量增大而增加。在石油馏分中,氮含量很少,一般不超过几个ppm。 在加氢精制过程中,氮化物在氢作用下转化为NH3和烃。几种含氮化物的氢解反应如下: 根据发表的有关加氢脱氮反应的热力学数据,至少对一部分氮化物来说,当温度在300-500℃范围内,需要较高的氢分压才能进行加氢脱氮反应。从热力学观点来看,吡啶的加氢脱氮比其它氮化物更困难。为了脱氮完全,一般需要比脱硫通常采用的压力范围更高的压力。 在几种杂原子化合物中,含氮化合物的加氢反应最难进行,或者说它的稳定性最高。当分子结构相似时,三种杂原子化合物的加氢稳定性依次为: 含氮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含硫化合物 例如:焦化柴油加氢时,当脱硫率达到90%的条件处,其脱氮率仅为40%。

航煤加氢资料

1.1 装置基本原理介绍 加氢精制是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氢油比和空速条件下,借助催化剂的作用,将油品(直馏航煤)中的硫、氮、氧化合物转化成易除去的H2S、NH3、H2O 而脱除,并将油品中的杂 质如重金属截留在催化剂中。同时烯烃、芳烃得到饱和,从而得到安定性、燃烧性都较好的产品。, u- Z0 j/ D" s2 w4 J. f/ g 1.1.1 脱硫硫化物的存在影响了油品的性质,给油品的加工和使用带来了许多危害:对机械设备的腐蚀,给炼油过程增加困难,降低油品的质量,燃料燃烧造成环境污染等。其中,有代表的含硫化合物主要有硫醇、硫醚、二硫化物和噻吩等。9 {5 S; D' A1 i1 i; X RSH+H古RH+ H2S' }8 K37 NO D7 I 1.1.2 脱氮 含氮化合物对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有较大危害,并且在燃烧时会排放出NOX 污染环境。石油产品中的含氮化合物主要是杂环化合物,非杂环化合物较少。 2 R" T! {O K2 a/ ]$ P: d! S R NH2 + H2 RH + NH3% V A- _. a- x' O 1.1.3 脱氧 RCH2OOH + 2 H2 RH3 + 2H2O' C3、3 I7 ', i. A* } 1.1.4 烯烃、芳烃的饱和; n7 \O y a) \$ U& u6 C1 R7 m9 M- z" n R/ CH=CH R R/ CH2¬&nOECH2R,x8 r0 W4 ~! B7 d- _ ! M3 p7 L: U8 H. O7 M4 u 1.2 工艺流程说明 1.2.1 反应部分 直馏航煤自原料罐区及常压装置来经原料油过滤器( 1001 —SR- 101A/B)原料油脱水器(1001 —D—104)进入原料缓冲罐(1001 —D—101 )。经加氢进料泵(1001 —P—101A/B ) 升压至约 2.7Mpa 与氢气混合,然后经反应流出物/反应进料换热器( 1001—E—101A/B/C/D) 壳程,换热后进入加热炉( 1 001 —F—1 01 )加热至反应所需的温度进入反应器( 1001—R—1 01 ) 。混氢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加氢反应,反应产物与反应进料换热后经空冷器(1001—A —101)冷却到50C,进入低压分离器(1001 —D—102)分离出大部分的生成油进入分馏部分,低分顶部出来的循环氢与装置外来新氢混合经循环氢分液罐( 1001 —D—103)脱液经循环氢压缩机 ( 1001 —K—101A/B )增压后与原料混合进入反应系统。6 m o6 U0 p) m$ c+ A# d 1.2.2 分馏部分W8 I. i g" Y- A( v3 C' I 自反应系统来的生成油经精制航煤/低分油换热器 (1002—E—201A/B/C/D )壳程与精制航煤 换热进入分馏塔(1002 —C—201 )第25层塔盘。塔顶油气经空冷器(1002 —A—201)与分馏塔顶后冷器(1002 —E—202)冷凝后入分馏塔顶回流罐(1002 — D —201)分出气/液两相。气相与柴油加氢精制装置塔顶气体合并后,送去轻烃回收装置;液相分出污水后经分馏塔顶回流 泵(1002 —P —201A/B)提高压力后一部分作为塔顶回流,控制塔顶温度。一部分与柴油加氢精制装置石脑油合并送出装置作重整进料。塔底油一路经分馏塔底重沸器(1002 —E—204)壳 程,与柴油加氢装置来的精制柴油换热后返回塔底,另一路经精制航煤泵 ( 1002 —P—202A/B ) 升压后经精制航煤/低分油换热器与低分油换热,经空冷( 1002 —A—202)和后冷器(1002

汽(煤、柴)油加氢装置操作工初级理论知识手机在线考试题九

汽(煤、柴)油加氢装置操作工初级理论知识 手机在线考试题九 单项选择题 1. 伺服液位计是基于( )工作的。(1.0) A、浮力平衡 B、磁致伸缩 C、压电效应 D、差压 2. 下面不属于加油机安全检查内容的是( )。(1.0) A、法兰、过滤器、油气分离器、计量器、视油器、油枪等渗漏情况 B、电动机、电源盒、接线盒等密封情况 C、加油机接地线的连接情况 D、计量器的计量精度 3. 关于配电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0) A、柜(箱)内电气元件的标志、编号应清晰正确,无灰尘 B、配电线路各连接点应接触良好,无腐蚀脱开和过热现象 C、开关、熔断器和继电器在不用电时应断开 D、保护接地线与接地螺栓连接要牢固 4. 100YⅡ-150×2A型离心泵中,数字100代表()。(1.0) A、吸入口直径

B、泵用材料代号 C、设计单级扬程 D、级数 5. 设备的( )是指对设备一生价值运动形态过程所采取的全部经济措施(1.0) A、维修管理 B、技术管理 C、运行管理 D、经济管理 6. 根据最新的压缩天然气加气机检定规程(JJG 996-2012 ),压缩天然气加气机以()显示。(1.0) A、质量 B、容积 C、体积 D、密度 7. 工会组织依法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 )的意见。(1.0) A、监管机关 B、工会组织 C、行业协会 D、基层员工 8. 下列选项哪项不属于检维修项目的“三净”内容? B (1.0)

A、停工场地净 B、交接场地净 C、开工场地净 D、检修场地净 9. 接地体材料宜采用(),腐蚀严重的环境可采用不锈钢或锌包钢材料。(1.0) A、铁材质 B、铝材质 C、铜材质 D、热镀锌钢材 10. 手工及动力工具除锈可达到的除锈等级为( )。(1.0) A、Sa1级 B、Sa2级 C、Sa3级 D、St2级 11. 当罐内油气浓度低于该油品爆炸的下线()%时,允许作业人员在无防护措施情况下进入油罐作业,且每次作业时间不应超过4小时。(1.0) A、1 B、2 C、4 D、20 12. 卸气前操作人员将高压卸气软管与槽车主控阀进行连接,加戴软管(),

汽(煤、柴)油加氢装置操作工--中级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汽(煤、柴)油加氢装置操作工中级 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40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1分, 满分400分。) 1. 加氢装置氢分压对催化剂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分压高使催化剂的失活快 B、氢分压低可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 C、氢分压高会增加催化剂的结焦 D、氢分压高可减缓催化剂的失活 2. 加氢装置冷高压分离器液位过高将危及()的运转。 A、反应器 B、空冷 C、新氢机 D、循环氢压缩机 3. 一般说来,机泵润滑油三级过滤的三级过滤网目数为()目。 A、50 B、80 C、100 D、120 4. 油气混烧的加热炉的出口温度一般情况下是通过调整()来实现的。 A、燃料油量 B、燃料气量 C、炉管循环量 D、氧含量 5. 空冷器的变频器形式有()。 A、低、中、高三档 B、Ⅰ、Ⅱ二档 C、Ⅰ、Ⅱ、Ⅲ、Ⅳ四档 D、Ⅰ、Ⅱ、Ⅲ三档 6. 分馏塔压力高,造成的原因不可能是()。 A、塔顶空冷故障停运 B、水冷管程堵塞 C、压控后路堵 D、原料组分变重 7. 螺纹锁紧环式高压换热器的轴向载荷最终由()承担。 A、外圈螺栓 B、内圈螺栓 C、螺纹承压环 D、前三者共同承担 8. 关于加氢催化剂采用密相装填运转带来的好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以提高处理量 B、在同样的处理量下,空速下降 C、降低催化剂初期运转温度 D、在同样的处理量下,空速提高 9. 高压氮气进装置前应()。 A、经过过滤 B、经过干燥 C、经过减压阀减压 D、经过稳压 10. 若加氢装置系统新氢中断,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反应深度提高 B、循环氢纯度下降 C、系统压力上升 D、反应温升上升 11. 在常温常压下,可燃物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混合物的()称为爆炸下限。 A、最高含量 B、最低含量 C、平均含量 D、测爆仪上显示的最小数值 12. 已知加氢生成油中含氮量为8ppm,反应脱氮率为90%,则加氢原料含氮量为()ppm。 A、100 B、90 C、80 D、70 13. 绘制带仪表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时,仪表信号用()表示。 A、直线 B、虚线 C、双线条 D、无法确定 14. 不是工艺联锁试验的目的是()。 A、检验联锁逻辑回路的准确性 B、检验联锁参数的准确性 C、检验联锁机构的灵活性与准确性 D、让操作人员得到感性认识

汽柴油加制氢车间加氢装置防冻防凝方案(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汽柴油加制氢车间加氢装置防冻防凝方案(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7736-75 汽柴油加制氢车间加氢装置防冻防 凝方案(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目的: 加强汽柴油加制氢车间加氢装置冬季的防冻防凝工作,在外界气温降至各介质冻、凝温度以前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避免因介质冻、凝造成管线、设备的损坏和不必要的停工,确保装置的安全平稳生产。 二、防冻防凝方案: 1、新氢压缩机和循环氢压缩机备机的气缸、填料冷却水投用。 2、投软化水站水箱加热盘管,排凝阀微开;两水泵回水箱阀微开,水自运行泵窜到备用泵出口,再经备用泵至备用泵入口(保证泵不倒转);水泵出过滤器两组同时投用;水站冷却器循环水均投用;水箱上水稍开,水箱放空稍开,以保证水箱液位为准。

3、四台压机油站冷却器,循环水都投上,且循环水副线稍开防冻。 4、高压注水去空冷和E2103管程注水阀略开,注水泵总量≯5.8t/h。 5、备用注水泵进出口阀开,水在最小流量调节阀前排凝;运行泵最小流量线略微过量,回罐,并在备用泵最小流量调节阀后法兰放空一部分。 6、软化水罐冷却水付线阀稍开,阀后低点排凝打开。 7、凝结水回软化水罐阀前排凝打开;除氧水进装置阀关闭,去注水罐前排凝阀打开。 8、D-2108存水放净,抽出线去D2102、制氢等处用氮气赶净存水,并打开低点排凝。 9、D-2104北灭火蒸汽回水投用;卫生专用线低点排凝打开(水线、蒸汽线)。 10、反应油采样器冷却水投用。 11、火炬分液罐白班将罐内残液放入地下污油罐(要求脱水包内不见液位)。

航煤加氢资料

装置基本原理介绍 加氢精制是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氢油比和空速条件下,借助催化剂的作用,将油品(直馏航煤)中的硫、氮、氧化合物转化成易除去的H2S、NH3、H2O而脱除,并将油品中的杂质如重金属截留在催化剂中。同时烯烃、芳烃得到饱和,从而得到安定性、燃烧性都较好的产品。, u- Z0 j/ D" s2 w4 J. f/ g 脱硫 硫化物的存在影响了油品的性质,给油品的加工和使用带来了许多危害:对机械设备的腐蚀,给炼油过程增加困难,降低油品的质量,燃料燃烧造成环境污染等。其中,有代表的含硫化合物主要有硫醇、硫醚、二硫化物和噻吩等。9 {5 S; D' ^1 i1 i; X RSH+H2→RH+ H2S' }8 K5 \7 N0 D7 I 脱氮 含氮化合物对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有较大危害,并且在燃烧时会排放出NOX 污染环境。石油产品中的含氮化合物主要是杂环化合物,非杂环化合物较少。 2 R" T! {0 K2 a/ ]$ P: d! S R NH2 + H2 RH + NH3% V A- _. a- x' O 脱氧 RCH2OOH + 2 H2 RH3 + 2H2O' C3 `3 I7 `, i. A* } 烯烃、芳烃的饱和; n7 \0 y a) \$ U& u6 C1 R7 m9 M- z" n RˊCH=CHˊR RˊCH2¬¬-CH2Rˊx8 r0 W4 ~! B7 d- _ ! M3 p7 L: U8 H. O7 M4 u 工艺流程说明 反应部分 直馏航煤自原料罐区及常压装置来经原料油过滤器(1001-SR-101A/B)原料油脱水器(1001-D-104)进入原料缓冲罐(1001-D-101)。经加氢进料泵(1001-P-101A/B)升压至约与氢气混合,然后经反应流出物/反应进料换热器(1001-E-101A/B/C/D)壳程,换热后进入加热炉(1001-F-101)加热至反应所需的温度进入反应器(1001-R-101)。混氢原料

加氢裂化装置操作工(技师)

加氢裂化装置操作工【行业分库】细目表 目录 未找到目录项。 **细目表注释** [职业工种代码] 603020108 [职业工种名称] 加氢裂化装置操作工 [扩展职业工种代码] 0000000 [扩展职业工种名称] 行业分库 [等级名称] 技师 [机构代码] 78000000 **细目表** <2> 相关知识 <2.1> 工艺操作 <2.1.1> 开车准备 <2.1.1-1> [X] 反应系统开车检查内容 <2.1.1-2> [Z] 高压换热器水压试验注意事项 <2.1.1-3> [X] 塔安装对精馏操作的影响 <2.1.1-4> [X] 审核加氢裂化开车条件 <2.1.1-5> [X] 循环氢压缩机透平的试运转步骤 <2.1.1-6> [X] 循环氢压缩机润滑油系统联锁试验要点 <2.1.1-7> [X] 循环氢压缩机密封油系统联锁试验要点 <2.1.1-8> [X] 循环氢压缩机透平暖管过程 <2.1.2> 开车操作 <2.1.2-1> [X] 催化剂硫化结束条件 <2.1.2-2> [Z] 循环氢压缩机透平启动前对调速系统的检查项目<2.1.2-3> [Z] 液氨装卸准备要点 <2.1.2-4> [X] 主要设备的设计依据 <2.1.2-5> [X] 升温过程中对设备的限制条件 <2.1.2-6> [X] 换热器流程的选择原则 <2.1.2-7> [X] 反应系统压力的控制回路 <2.1.2-8> [X] 影响加氢裂化反应的因素 <2.1.2-9> [X] 分馏系统带水的危害 <2.1.2-10> [X] 反应系统温度的控制回路 <2.1.2-11> [X] 启动循环氢压缩机步骤 <2.1.2-12> [X] 装卸液氨操作要点 <2.1.2-13> [X] 催化剂硫化方案 <2.1.2-14> [Y] 分馏塔工作原理 <2.1.3> 正常操作 <2.1.3-1> [X] 综合能耗

航煤装置技术问答

中国石化塔河炼化有限责任公司管理体系 SHTH-T4.02.02.001.2014 加制氢车间航煤加氢装置技术问答 2014-03-01 发布2014-03-01实施 中国石化塔河炼化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 第一节化工工艺基础 (1) 第二节冷换设备 (10) 第三节燃烧 (14) 第四节司泵 (32) 第五节自控 (44) 第六节压缩机 (61) 第七节分馏单元 (67) 第八节航煤加氢岗位技术问答 (75)

第一节化工工艺基础 1.常见物质的积聚状态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其各自的物理特征:气态 分子间引力小,可以自由的充满整个空间;液体分子间作用力较大,但有空缺,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扩散性; 固态微粒紧密堆积,其形态不易改变。 2.描绘气体状态的三个参数为温度、压力、体积。 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为PV = nRT(或PV = W/MRT) 。 4.气体方程中R称为摩尔气体常数,其数值对压力和体积的单位不同而不同。 5.当气体达到临界状态时,气体都有一个共性,即:气液不分的特点。 6.为了使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能够用于实际气体提出了压缩因子的概念和对比 态原理。热力学上将体系分为:敞开体系、封闭体系、孤立体系三类。 8.如果体系各个状态性质均不随时间而变化,则该体系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 9.热容是指在不发生化学反应和物质聚积状态转变的条件下,使物质温度升高 1K所需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热容。 10.标准状态是指1atm,热力学温度为273.15K 。 11.基元反应是指反应物分子在碰撞中一步直接转化为生成物分子的反应。 12.活化能是指使具有平均能量的普通分子变为能量超过一定值的活化分子所需 的最小能量。 13.反应化学平衡是研究反应可能性的关键。 14.PH是指溶液中[H+]浓度的负对数,用其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 15.测定PH值的方法有:酸碱指示剂、PH试纸、PH计等。 16.金属腐蚀按机理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两类。 17.金属腐蚀的防护方法有:钝化法、合金法、包复法、阴极保护法等。 18.热力学三大平衡是:热平衡、化学平衡、相平衡。 19.相平衡是所有分离过程的基础,?它为选择适宜的分离方法与确定正确操作 条件提供了科学依据。 20.沸点是指当溶液的蒸汽压等于外压时的温度。

蜡油加氢装置简介分解

100万吨/年蜡油加氢装置装置简介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高桥分公司炼油事业部 2007年3月

编制:何文全审核:严俊校对:周新娣

目录 第一章工艺简介 (1) 一、概述 (1) 二、装置概况及特点 (1) 三、原材料及产品性质 (2) 四、生产工序 (4) 五、装置的生产原理 (5) 六、工艺流程说明 (5) 七、加工方案 (6) 八、自动控制部分 (10) 九、装置内外关系 (11) 第二章设备简介 (13) 一、加热炉 (13) 二、氢压机 (13) 三、非定型设备 (13) 四、设备一览表 (15) 五、设备简图 (20)

第一章工艺简介 一、概述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炼油事业部是具有五十多年历史的加工低硫石蜡基中质原油的燃料——润滑油型炼油企业,根据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原油油种变化和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上海高桥分公司到2007年以后除了加工大庆原油、海洋原油等低硫原油外,将主要加工含硫2.0%左右的含硫含酸进口原油。由于常减压生产的减压蜡油和延迟焦化装置生产的焦化蜡油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烃及硫、氮等有害的非烃化合物,这些产品无法达到催化裂化装置的要求。为了使二次加工的蜡油达到催化裂化装置的要求,必须对焦化蜡油和减压蜡油进行加氢精制,因此上海高桥分公司炼油事业部进行原油适应性改造时,将原100万吨/年柴油加氢精制装置改造为100万吨/年蜡油加氢装置。本装置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催化裂化装置降低原料的硫含量和酸度服务。本装置由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基础设计于2005年6月份完成,2005年8月份进行了基础设计审查,工程建设总投资2638.73万元,其中工程费用2448.74万元。2006年7月降蜡油含硫量由原设计2.44%提高至3.28%,工程建设总概算增加820.8万元。 二、装置概况及特点 1.装置规模及组成 蜡油加氢精制装置技术改造原料处理能力为100万吨/年,年开工时数8400小时。本装置为连续生产过程。主要产品为蜡油、柴油、汽油。 本装置由反应部分、循环氢脱硫部分、氢压机部分(包括新氢压缩机、循氢压缩机)、加热炉部分及公用工程部分等组成。 2.生产方案 混合原料经过滤后进入缓冲罐,用泵升压,经换热、混氢,再经换热进入加热炉,加热至350℃后进反应器进行加氢,反应产物经换热后进热高分进行气液分离,气相进一步冷却,进冷高分进行气液分离,气相进新增的循环氢脱硫塔脱硫后作为循环氢与新氢混合,组成混合氢循环使用;液相减压后至热低分,热低分的液相至催化裂化装置。热低分气相经冷凝冷却至冷低分,冷低分的液相至汽柴油加氢装置。 3.装置平面布置

航煤加氢催化剂的选型与应用_荆军航

第 45 卷 第 10 期2016 年 10 月 Vol.45 No.10Oct.2016 化工技术与开发 Technology &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Industry 航煤加氢催化剂的选型与应用 荆军航,周婷婷,李兴彪 (锦西石化分公司研究院,辽宁 葫芦岛 125001)摘 要:分析喷气燃料加抗静电剂后水分离指数严重下降的原因,确定影响因素为原料油中携带的碱性氮化物。当处理碱性氮化物含量较高的原料时,需要选用脱氮率更好的加氢催化剂。通过实验筛选确定了新型加氢催化剂,工业应用结果表明,新型催化剂能够满足航煤生产需要。 关键词:喷气燃料 ;水分离指 数; 抗静电剂 中图分类号:TE 624.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9905(2016)10-0057-02作者简介:荆军航,男,高级工程师,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炼油工艺及水处理技术研究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2016-08-02 生产工艺 锦西石化分公司航煤加氢装置以南、 北蒸馏常一线混合油为原料生产3#喷气燃料, 产品执行国家标准GB 6537-2006,对水分离指数的要求是:加剂前水分离指数不小于85,加入抗静电剂后水分离指数不低于70。公司航煤加氢装置于2013年11月17日检修后开工,加工处理南、北蒸馏常一 线原料,航煤一直达不到质量指标要求,突出表现在固体颗粒污染物含量超标及加入抗静电剂后水分离指数不合格。经过调整操作、原料监控及更换过滤器滤芯等措施,航煤固体颗粒污染物含量达标,航煤质量问题集中表现为水分离指数不合格。具体表现为单独加入抗静电剂及抗磨剂,水分离指数下降不明显,同时加入抗静电剂及抗磨剂后,水分离指数下降至44,指标要求不小于70,水分离指数下降严重。装置曾考虑采用改性白土对航煤产品进行精制,产品可以达标,但由于油品碱性氮含量高,颗粒白土仅运行10d 便失活,代价昂贵。对南、北蒸馏原料进一步分析得出,南蒸馏常一线原料碱性氮含量较高,达12.9×10-6,北蒸馏常一线原料碱性氮含量较低,为1.7×10-6,因此目前装置采取将南蒸馏原料划出,只保留处理北蒸馏原料维持生产合格航煤,导致航煤加氢装置负荷降低,效益损失大。 1 航煤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资料显示,水分离指数不合格的根本原因是油 品中碱性氮化物的存在[1],使得抗静电剂活性成分冲突,衍生出了新的表面活性物质,大幅降低了水分离指数[2]。碱性氮化物的影响已形成共识,但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机理分析。 抗静电剂加入量/×10-6 水分离指 数 图1 不同碱氮含量下水分离指数与加剂量关系 从图1中看出,加入抗静电剂后,航煤水分离指数发生变化。碱性氮含量不同的航煤,其水分离指数受抗静电剂加入量影响也不同。随着碱性氮含量升高,航煤水分离指数受抗静电剂加入量影响增大,证明碱性氮是影响航煤水分离指数的重要组分。 航煤加氢装置使用的是标准公司生产的DC-2551加氢精制催化剂,其主要成分为钴和钼,脱硫能力强,脱氮能力弱,而我公司航煤加氢原料来自于南、北蒸馏常一线,分析显示南蒸馏常一线的总氮及碱性氮均较高,碱性氮达到11×10-6。碱性氮与航煤产品抗静电剂T1502(聚醚聚砜类物质)和抗磨剂T1601(环烷酸)活性成分冲突,衍生出了新的表面活性物质,大幅降低了水分离指数。因此,解

汽(煤、柴)油加氢装置操作中级工在线考试题库(某海油)四

汽(煤、柴)油加氢装置操作中级工在线考试题库 (某海油)四 单项选择题 1. 分馏塔检修操作,在打开人孔前必须要进行( )。(1.0) A、拆卸安全阀 B、空气置换 C、碱洗钝化 D、酸洗处理 2. 降低露点腐蚀与提高加热炉热效率( )。(1.0) A、相互统一 B、没有关联 C、有时矛盾有时统一 D、相互矛盾 3. 加氢装置高温高压部位的采样应该注意( )。(1.0) A、防止烫伤、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B、一人独立操作 C、防止烫伤、防止硫化氢中毒 D、可以从压力表处采样

4. 在最后一台反应产物换热器入口注水的目的是( )。(1.0) A、防止氯化铵结晶 B、防止硫氰化铵结晶 C、硫化氢结晶 D、氯化铁 5. 差压式液位计的理论计算公式是( )。(1.0) A、△P=N/m2 B、△P=m*g/m2 C、△P=ρ*g* h/m2 D、△P=ρ*g* h 6. 启动离心泵时会造成泵抽空的操作是( )。(1.0) A、没有打开泵出口阀 B、没有盘车 C、没有灌泵 D、没有关闭泵入口阀 7. 下列选项中,会导致压缩机气缸发热的是( )。(1.0) A、冷却水供应不足 B、轴承偏斜

C、润滑油质量不合格 D、轴瓦与轴贴合不均匀 8. 关于分馏塔重沸器投用的要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0) A、在投用之前,热介质应该先走副线 B、在投用之前应该先建立塔的液位 C、在塔建立液面前就要投用热介质 D、要注意脱水排气 9. 下列选项中,不可能造成加氢装置循环氢压缩机入口流量不足的是( )。(1.0) A、反应系统压力不足 B、循环氢压缩机转速过高 C、循环机反飞动阀开得过小 D、入口过滤网堵塞 10. 下列选项中,不会造成分馏塔压力超高的是( )。(1.0) A、塔顶空冷故障停运 B、水冷管程堵塞 C、压控后路堵 D、原料组分变重

航煤加氢装置优化操作

航煤加氢装置优化操作 摘要:针对镇海炼化炼油四部航煤加氢装置的实际生产情况,分析装置生产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经过相应措施的实施,达到装置的长周期运行及全面达标。 关键词:航煤加氢压降达标 一、概述 航煤加氢装置2001年5月建成投产,该装置采用北京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新一代航煤精制技术RHSS技术,它包括新型加氢脱硫醇催化剂RSS—1A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临氢脱硫醇工艺,集合了非临氢及加氢两种工艺的特点,选用低温活性好的催化剂,操作费用较低,经济效益好,生产的高附加值航煤产品量占公司航煤成品出厂量的大头。 但航煤装置生产也存在不少难点。首先航煤质量指标多、要求严,操作条件苛刻,操作上稍有疏忽就会导致馏出口不合格并污染成品大罐,而且不能进行调和成为合格产品;其次装置开工周期短,投产时间不长,操作人员经验不足,操作条件有待变化;再次航煤原料/精制航煤换热器管程压降上升较快,影响到装置的处理量,相关管线振动幅度较大,甚至有可能造成装置非计划停工。 本文试图通过对航煤加氢装置操作特点的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以达到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确保装置平稳长周期运行和全面达标的目的。

二、装置各项达标指标及难点分析 航煤加氢装置开工一来始终被公司定为二类达标装置,2004年装置的达标项及指标如表—1所示: 表-1:航煤加氢装置达标项目及指标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以下生产难点。 1、装置操作苛刻度高,馏出口合格率达标为工作难点。航煤质量指标多、要求严、特别是银片腐蚀指标不合格原因目前还没有明确定论,一般认为航煤银片腐蚀主要是由有机硫、小分子硫醇、单体硫和硫化氢引起的。从操作经验来看,本装置银片腐蚀不合格由微量硫化氢(均在1PPm以下)引起,但要定量分析,公司没有必要设备。且银片腐蚀分析时间长达4小时,分析结果严重滞后给操作带来不利影响。随着公司加工原油的劣质化趋势日益明显,航煤原料油性变化幅度较大,对操作影响较大,稍有疏忽会引起塔201底航煤银片腐蚀大于2级,从而导致精脱硫罐后航煤银片腐蚀在2级以上而不合格。 2、装置含硫污水含油量存在超标问题。航煤加氢装置含硫污水分级控制合格率是与Ⅰ加氢装置合并考核的。由于改造不彻底,特别

柴油加氢装置停工总结要点

柴油加氢装置停工总结 按照公司停工检修统一统筹安排,柴油加氢装置于2011年6月20日22时开始停工,现对柴油加氢装置停工过程中停工进度、对外管线吹扫、人员分工、盲板管理、停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等几个方面对本次停工总结如下: 一、停工过程与分析 表1 装置停工进度表

柴油加氢装置停工总结 图1装置停工反应器实际降温曲线与原先方案降温曲线比较 4

装置停工实际进度与原计划停工统筹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 (1)、装置停进料泵P-102A后,反应系统热氢带油阶段,原先计划安排热氢带油16h。实际停工阶段热氢带油10h后,热高分液位基本未见上涨,同时由于重整装置停工安排,氢气中断供应,反应系统热氢带油比原先计划缩短6h。 (2)、反应系统热氮脱氢阶段,反应器入口温度维持220℃,反应系统压力维持2.7MPa,进行热氮脱氢12小时,比原先停工计划缩短12h。原计划反应系统热氮脱氢阶段,循环气中氢+烃置换至<0.5V%后结束热氮脱氢。实际停工过程中,热氮脱氢结束时,循环气中氢+烃含量为25.86V%,反应系统降温阶段继续进行氮气置换,直至循环气中氢+烃含量<0.5V%。 (3)、反应系统降温阶段,停F-101后,F-101快开风门全部打开,A-101维持最大冷却负荷进行循环降温,R-101床层温度降至150℃前,实际降温速度为7℃/h R-101床层温度降至100~150℃阶段,实际降温速度为4~5℃/h,R-101床层温度自220℃降至70℃,实际降温时间为39h。与原先计划差别不大。由于装置反应器内径较大(5.2m),系统补充氮气量受公司氮气总量限制,R-101床层温度未降至原先计划德60℃。 (4)、反应器降温结束后,停K-102、K-101,反应系统泄压至0.5MPa,自K-102出口补入氮气继续置换反应系统18h后,反应系统循环气化验分析氢+烃<0.2V%,反应系统泄压至微正压。公用工程系统吹扫合格后,装置交出检修。 (5)、装置塔、罐蒸煮结束后,C-201、D-103、D-105、D-305、D-117高硫氢部位进行钝化清洗,由于D-103、D-105、D-117导淋堵塞,废钝化液外排比较困难。从开始钝化至废钝化液排净用时约为48h,远超过原先计划的钝化时间(16h)。 二、公用工程消耗 表2 装置停工公用工程消耗 (1)、由于柴油加氢装置低压氮气流量表量程为(0~1000m3/h),装置停工吹扫期间经常出现满量程问题,低压氮气实际耗量比MES数据要大。

航煤加氢装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

航煤加氢装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 作者:李方志 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2020年第05期 摘要:通过现代化技术,可将汽油加氢装置改造成航煤加氢装置。但是,很多经过改造后航煤加氢装置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但质量不达标,还存在能源消耗过大的问题。为此,本文分别针对航煤加氢装置所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航煤加氢装置;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0 引言 航空煤油加氢装置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所以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通过在油品当中加氢,不但可以改善其气味和颜色,还可以提高油品的安定性和整体质量,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为环保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但是,在航煤加氢装置运行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亟待相关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有效解决,使该装置的作用与性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1 航煤加氢装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1 加氢反应器进出口压差过大 正常情况下,当原油料加热后,从反应器入口到反应器出口的压力差值应为0.25MPa。反应器压差是固定床加氢反应器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控制参数,当压差加大时,会导致压缩机负荷的增大,与此同时,反应器或者管道的物流变乱,从而使加氢效果受到不利影响。例如在装置处理量为30.1t/h的条件下,反应器的实际压降为0.3MPa,较规定指标相整整高出20%。为此,操作人员特别针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了数据分析,并得出以下分析结论:首先,当原料油处理量增大时,原料油组分变重或者带有一定的水分,导致进料负荷增大,甚至超出反应器的正确处理范围;其次,反应器中的催化剂存在局部粉碎或者结焦现象,由此产生一定的阻力,导致原料在流通过程中受阻,最终造成反应器压差增大;最后,由于设计方案不够科学合理,使得压缩机自身排量较小。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反应器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其出口压力依然低于设计指标。 1.2 原料过滤器滤芯鼓胀或破损 为了能够有效去除原料中大于25μm的杂质颗粒,在绝大多数航煤加氢装置中,都会根据实际工艺条件安装一定数量的滤芯,避免杂质在催化剂床层聚集,对设备的运行质量造成不利影响。生产厂家不同,在过滤器压差的设计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

汽(煤、柴)油加氢装置操作工(理论技师)要点

汽(煤、柴)油加氢装置操作工【行业分库】细目表 **细目表注释** [职业工种代码] 603020114 [职业工种名称] 汽(煤、柴)油加氢装置操作工[扩展职业工种代码] 0000000 [扩展职业工种名称] 行业分库 [等级名称] 技师 [机构代码] 78000000 **细目表** <2> 相关知识 <2.1> 工艺操作 <2.1.1> 开车准备 <2.1.1-1> [Y] 工艺联锁投用的步骤 <2.1.1-2> [X] 加氢工艺联锁的内容 <2.1.1-3> [X] 加热炉烘炉的注意事项 <2.1.1-4> [X] 催化剂装填的步骤 <2.1.1-5> [X] 催化剂装填的注意事项 <2.1.1-6> [Y] 试压出现问题的处理原则 <2.1.1-7> [Y] 加氢催化剂的物理特性 <2.1.1-8> [Y] 加氢催化剂的化学特性 <2.1.1-9> [Y] 加氢技术发展的难点 <2.1.1-10> [Y] 深度脱硫技术的开发 <2.1.1-11> [X] 加氢催化剂的硫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2.1.1-12> [X] 加氢硫化过程的注意事项 <2.1.1-13> [X] 加氢催化剂失活的原因 <2.1.1-14> [X] 催化剂干燥的注意事项 <2.1.1-15> [X] 催化剂预硫化曲线 <2.1.1-16> [Y] 蒸汽管线打靶合格的标准 <2.1.1-17> [X] 胺液脱硫的原理 <2.1.1-18> [X] 影响胺液脱硫效果的主要因素 <2.1.1-19> [X] 酸性气负荷的定义 <2.1.1-20> [X] 分馏塔塔板的作用 <2.1.1-21> [X] 影响分馏塔操作的主要因素 <2.1.1-22> [Y] 影响汽提塔操作的主要因素 <2.1.1-23> [X] 硫化剂的选择方法 <2.1.1-24> [X] 盲板拆装的要求 <2.1.2> 开车操作 <2.1.2-1> [X] 催化剂干燥条件的确定 <2.1.2-2> [X] 催化剂干燥结果的影响因素 <2.1.2-3> [X] 催化剂硫化基本条件的确定 <2.1.2-4> [X] 催化剂硫化过程工艺条件的控制 <2.1.2-5> [X] 硫化油的选择

汽油加氢装置操作工(技师)题库26-1-8

汽油加氢装置操作工(技师)题库26-1-8

问题: [多选]为做好装置停工吹扫工作,加氢装置停工前需要准备的蒸汽吹扫技术资料包括()。 A.A、根据装置现场流程绘制的详细吹扫方案和吹扫流程 B.B、蒸汽吹扫三级确认表 C.C、法兰、盲板、临时短节拆装等明细工作表 D.D、装置停工吹扫环境识别和评价表

问题: [多选]加氢装置停工切断进料前,一般需要做()工作。 A.A、提前一天进行直馏煤油或轻柴油的置换 B.B、逐步降温降量,降低负荷到60% C.C、提前停止脱硫系统运行 D.D、提前加大废氢排放,提高氢气纯度

问题: [单选]按其作业环境的危险程度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划分为()等级。 A.A、一个 B.B、两个 C.C、三个 D.D、四个 https://www.360docs.net/doc/624508721.html,/ 和平精英段位

问题: [多选]以下关于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A、进入经隔离、吹扫、置换后,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仍超过国家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最高容许浓度”的受限空间内,为一级(按特殊普通分级的指特殊)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B.B、进入氧含量19.5~23.5%范围以外的受限空间内,为一级(按特殊普通分级的指特殊)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C.C、进入需充氮保护的受限空间内,为一级(按特殊普通分级的指特殊)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D.D、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票管理主要是进入前的管理

问题: [单选]加氢停车过程为保护反应器,避免发生回火脆化等设备损伤,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A、先降压后降温 B.B、先降温再降压 C.C、降温降压同步 D.D、控制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