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农业物流地理

第二章 中国农业物流地理
第二章 中国农业物流地理

第二章中国农业物流地理

学习目标:

发展农业物流的意义粮食作物

农业物流的概念和特点中国农业物流的现状

发展农业物流的意义中国种植业分布

中国主要林区分布中国畜牧业分布

中国渔业经济分布经济作物

中国畜牧业生产基地中国渔业资源

引例:国通物流欲借陈村东风辐射珠三角

广东国通物流城于2005年8月8日开业,作为佛山首个农业物流基地,国通物流城配备首个农产品熏蒸区,并具有保税仓储、分拨配送、简单加工、信息处理、进出口贸易、检测、商品展示、集中报关等功能。物流城位于顺德区陈村石洲路段,这意味着陈村以及周边地区的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多了一条便捷途径。

陈村镇拥有陈村花卉世界这一国家农业龙头企业,国通物流城与陈村花卉世界在地理位置上紧密相连,能

够有效借助陈村花卉世界的品牌促进发展。近年来,陈村花卉世界平均每年有1.5万个集装箱农产品出口,而且出口量每年都在增长。国通物流城已经盯住了这1.5万个集装箱的出口量,争取承接陈村花卉世界的物流业务。

佛山地区现代物流起步较晚,鲜有本地强有力的专业物流服务企业主导市场,为第三方物流投资获利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国通物流城的建立关键在于市场分工的细化,有针对性地推出服务。

国通物流城内设有公共保税仓库和监管仓库各一个,它充分发展海陆空联动,以货车接驳远洋航班或飞机航班。例如,国际货物进出物流中心按不同目的港进行分拆,按同一目的港进行集拼,换装其他国际航行船舶运往第三国或地区的指定口岸,或转运到境内其他港口。物流城与广州南沙港、深圳盐田码头、蛇口码头频繁接触,以后可能推出一些组合服务,并给予客户一定优惠。

思考:

1.作为佛山首个农业物流基地,广东国通物流城具备什么特色?

2.广东国通物流城为中国农业物流发展提供了什么借鉴?

第一节物流与农业

一、农业物流的概念和特点

1.农业的概念

农业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农业是指种植业,即在耕地上种植农作物的农业生产部门。广义的农业是指利用动植物和生物的生活机能,经过人工种植、培育、饲养等生产活动,以获得各种农产品的生产部门,也即通常所说的“大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农业属于第一产业。

2.农业物流的概念和类型

农业物流概念:是从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农业生产的组织到农产品的加工、储运、分销等,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生产者到消费者过程中所形成的包括信息传递在内的一系列计划、执行、管理控制的过程。

类型:根据农业物流的流体对象,农业物流可分为农业生产资料物流和农产品物流;根据农业生产的主要过程和物质转移,农业物流可以分为农业产前物流、农业生产物流、农产品流通物流、农业废弃物流。

3.农业物流的特点

(1)农业物流涉及面广、量大;

(2)农业物流具有独立性和专属性;

(3)保值是中国农业物流发展的核心。

4.农业与物流的关系

目前中国农业生产过程大致分为:产前准备、产中管理、产后加工、商业流通和最终消费等五个大的环节。如果把这五个环节作为整体来看,就形成了中国农业生产的链状结构。

在中国农业生产链状结构的各环节和节点中,农业物流发挥着重要的衔接作用,它深刻地影响着农业生产和流通的状况与水平。

二、中国农业物流的现状

1.农业物流整体处于低水平运行

2.农业物流的基础投入不足

3.农业物流市场的规划和布局不合理

4.农业物流信息体系不健全

5.农业物流成本偏高

6.农业物流的相关理论研究严重滞后

7.农业物流观念缺乏,认识浅薄

8.农业物流的法制环境不完善

三、发展农业物流的意义

发展中国现代农业物流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深刻认识到农业物流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建

立完善的物流发展机制,才能真正引导中国农业未来的前进方向。

1.可以提高农业产品商品生产的市场反应速度;

2.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农业产业化;

3.大大提高农产品流通速度,降低农业物流成本;

4. 通过专业化物流增值服务提升农产品价值,增加农民收入。

第二节种植业

一、粮食作物

种植业是指在耕地上种植农作物的农业生产部门。其中,农作物是在耕地上人工种植的、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为目的的草本植物,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两种。

粮食作物,亦可称为食用作物,是谷类作物(包括稻谷、小麦、大麦、燕麦、玉米、谷子、高粱等)、薯类作物(包括甘薯、马铃薯、木薯等)、豆类作物(包括大豆、蚕豆、豌豆、绿豆、小豆等)的统称。其产品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等。

1.中国粮食生产发展

(1)1949—1958年:粮食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阶段。(2)1958—1978年:粮食生产长期徘徊阶段。

(3)1978—1993年:粮食生产超常增长到缓慢增长阶段。(4)1993—1996年:粮食生产平稳转机阶段。

(5)1996—2005年:自1998年起,粮食产量逐年下降。2004年和2005年粮食连续两年增长,增长总量超过0.5亿吨,特别是粮食单产连续刷新历史纪录。粮食生产出现了重大转机。

2.中国粮食作物的地区分布及其特点

不同的粮食作物分布相对集中,主要有以下特点:(1)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以稻谷生产为主,

同冬作(小麦、油菜、蚕豆、豌豆、绿肥)进行复种轮作,实行一年两熟或三熟制,粮食耕地复种指数约195%。(2)秦岭、淮河以北:以小麦生产为主,在其偏南的冬麦区主要和夏作(玉米、谷子、大豆、绿肥)轮作,实行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粮食耕地复种指数约150%,在其偏北的春麦区主要同糜子、谷子、马铃薯、玉米、豌豆等轮作,以一年一熟为主,粮食耕地复种指数约115%。

(3)东北三省大部分地区:以玉米、大豆、高粱、谷子为主和小麦轮作,基本上实行一年一熟,粮食耕地复种指数低于100%。

(4)西部青藏高寒山区:以青稞、豌豆、春麦为主,实行轮歇轮作,粮食耕地复种指数约95%。

中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主要包括:

(1)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的地区: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

(2)增产潜力较大的地区:江淮地区;

(3)粮食商品率较高的地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3.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及其分布

中国粮食作物以稻谷、小麦、玉米、高粱、谷子、薯类、大豆等为主,其中又以稻谷、小麦、玉米分布最广、产量最多,三者合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86%以上。

(一)稻谷

全国90%以上的稻谷集中于淮河、秦岭以南的南方地区。按自然条件和稻谷栽培制度及品种类型,主要有以下几个生产区。

华南双季稻区。

长江中下游单、双季稻区。

云贵高原稻谷区。

四川盆地丘陵稻谷区

(二)小麦

(1)春小麦种植区:全国有14省、市、区种植春小麦,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地区,占全国春小麦面积的85%以上。

(2)冬小麦种植区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区: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为北方冬麦区,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冬小麦的70%左右,大都和玉米、甘薯、高粱、谷子、大豆等轮作,多实行二年三熟,部分一年一熟或一年二熟。淮河秦岭以南属南方冬麦区,大部地区实行麦稻两熟制或麦稻稻、麦豆稻等三熟制。但长江以南、湖南以东各省区小麦种植很少,如江西、广东和广西。

(三)玉米

玉米的主要集中栽培区是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经辽南、冀北、晋东南、陕南、鄂北、豫西、四川盆地四周及黔、桂西部至滇西南,面积占全国玉米面积的80%左右,

其中东北多于西南。

(四)高粱

高粱出口主要是通过北方环渤海港口,如营口、锦州、大连和天津各港。其中,东北的辽宁和吉林两省高粱出口量约占全国总出口量的90%左右。

(五)谷子

谷子耐旱性强,在中国分布极其广泛,几乎全国都有种植,但主要产区分布在北纬30°~48°、东经108°~130°地区。从淮河以北到黑龙江的广大地区种植面积最大(六)大豆

大豆栽培历史悠久,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的沈阳—哈尔滨—克山铁路两侧平原地带,松花江下游,黄淮海平原的鲁西南、豫东、冀东北及晋西北和苏皖两省淮北地区,大豆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76%和80%。

(七)薯类作物

以甘薯为主,约占薯类面积的80%。其次为马铃薯和少量木薯。1990年全国薯类面积和产量分别占粮食总计的8%和6.1%。甘薯除青藏高原外,各地均有,以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珠江流域和四川盆地最多。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以夏秋薯为主,华南沿海以秋冬薯为主,内蒙古东部及东北三省以春薯为主。马铃薯主要分布在东北、内蒙古和西北各地。木薯集中分布在南岭以南的两广、滇南。

第三节经济作物

1.概述

经济作物又称技术作物、工业原料作物。指具有某种特定经济用途的农作物。按其用途可分为:纤维作物(棉花、麻类、蚕桑)、油料作物(花生、油菜、芝麻、大豆、向日葵等)、糖料作物(甜菜、甘蔗)、饮料作物(茶叶、咖啡、可可)、嗜好作物(烟叶)、药用作物(人参、贝母等)、热带作物(橡胶、椰子、油棕、剑麻)。广义的经济作物还包括蔬菜、瓜果、花卉等园艺作物。

2.中国经济作物及其分布

(一)棉花

中国棉花种植分布在北纬19°~45°,东经76°~125°范围内。

中国五大商品棉基地分别是: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江淮平原、江汉平原、南疆棉区。

(二)油料作物

目前中国主要有五大油料作物,即油菜、花生、芝麻、向日葵和胡麻等。

(三)糖料作物

(1)甘蔗主要分布在粤、闽、桂、滇南、台等

省区及四川盆地中南部。两个重要主产区在广西和海南。

(2)甜菜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北,以东北地区松嫩平原为最大产区,其次为内蒙古河套及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等地区。产区包括东北、华北、西北3个产区。

(四)茶叶

茶叶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南方丘陵地区均有种植。

(五)烟叶

中国种植的烟叶类型较多,其中。河南、云南同是中国最大烤烟生产基地,再次为黔、桂、皖、湘等省区。

(六)蚕茧

桑蚕茧以川、浙、苏、粤4省产量最多;柞蚕茧为中国特产,全国产量约有3/4产于辽宁省,其次为山东的胶东半岛和豫西等地。

(七)麻类作物

黄麻主要分布于浙、粤、桂、川、皖、苏等省区;红麻种植区域辽阔,南起海南岛,北至黑龙江,东起台湾,西达新疆都有栽培。

(八)水果

苹果约有54.43%产于鲁和辽;梨以冀、鲁、辽、苏等省最多;柑橘主产于川、浙、粤、桂、湘、闽等省区。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等以粤、桂、闽等省区为主产区。

(九)热带作物

橡胶种植面积最大,其次为香茅、剑麻、椰子、腰果、胡椒、咖啡、油棕、南药等,分布于琼、粤、滇、桂、闽5省区的南部,尤以海南岛和西双版纳最集中,是中国以橡胶为主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

第四节林业

一、中国森林资源的特点

1.中国森林资源现状

总的说来,中国森林面积小,覆盖率低,资源数量少,地区分布不均,在世界上属于少林国家。但中国的树林种类丰富,珍贵经济林木繁多。

中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五位,森林蓄积列居世界第六位,但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只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的61.3%,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1.3%,人均森林蓄积量只有世界人均蓄积量的1/8。

2.中国森林资源的特点(1998—2003年)

(1)森林面积持续增长。

(2)森林蓄积稳步增加,继续呈现长大于消的趋势。

(3)森林质量有所改善。

(4)林种结构渐趋合理。

(5)林业所有制形式和投资结构趋向多元化。

(6)林业发展后劲较大,未成林造林地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二、中国主要林区分布

1.东北内蒙古林区:针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

东北内蒙古林区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东北林区是中国目前最主要的木材供应基地,树木以红松、云杉、桦树、

兴安落叶松等用材林为主。

2.西南高山林区:高山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

西南高山林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是中国第二重要天然林区。

3.东南低山丘陵林区:松杉林和常绿阔叶林及油茶、油桐等经济林

4.西北高山林区:落叶阔叶林及油松、侧柏林

5.热带林区:热带季雨林

6.其他林区

第五节畜牧业

一、中国畜牧业发展概况

1.中国畜牧业发展的现状

(一)取得的主要成就: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地位更加突出、生产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增长方式开始发生转变。

(二)存在的问题:

(1)投入总量与畜牧业的整体地位还不太相称,畜牧业支持保障的体系还不是很完善,畜牧业抵御重大动物疫情和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比较弱。

(2)畜牧业生产方式还比较落后,畜牧业要实现现代畜牧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很大的差距。

(3)执法队伍和执法手段还不健全。

2.今后的发展重点

(1)在畜牧业结构调整上,必须稳定发展生猪和禽蛋生产;

(2)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在各地形成各具特色的畜产品集中生产区,加速全国畜牧业区域化进程;

(3)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重点要大力增强畜产品加工能力;

(4)提高畜牧业科学技术对畜牧业的促进作用;

(5)进一步促进畜牧业规模化生产

二、中国畜牧业分布

1.牧区畜牧业

该区主要分布于北部的内蒙古高原、西部的新疆和西南部的青藏高原。从东向西呈明显的地带性变化。

2.农区畜牧业

该区向来以从属于种植业,并带有副业性质的舍饲畜牧业为特点,以猪和家禽占重要地位,而黄牛、水牛、马、驴、骡等畜种则主要供役用。大致以秦岭、淮河为界,可分为北方和南方农区。

3.半农半牧区

该区沿长城南北呈狭长的带状分布,是农区役畜和肉食牲畜主要供应基地之一。

4.城郊畜牧业

城郊畜牧业以城市为中心,生产肉、乳、禽、蛋为主,属于小规模集约化经营和生产。其中生猪、奶牛、菜牛、奶羊和家禽所占比重较大,主要为城市提供肉制品、乳品和禽、蛋类产品,商品率高。

三、中国畜牧业生产基地

目前已形成了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产区并向南北两侧逐步扩散的生猪生产带,以中原肉牛带和东北肉牛带为主的肉牛生产带,以西北牧区及中原和西南地区为主的羊肉生产带,以东部省份为主的肉禽生产带和以中原省份为主的蛋禽

生产带,以及以东北、华北及京津沪等城市郊区为主的奶业优势生产带。

重点建设的畜牧业基地主要包括以下5个基地:大兴安岭两侧肉乳和皮毛生产基地、新疆北部细毛羊肉用牛羊和马生产基地、青藏高原东部牛羊肉乳皮毛生产基地、华北和西北农牧交错区牛羊肉毛生产基地、东部平原地区以养猪禽为主的肉蛋生产基地。

第五节渔业

一、渔业发展概况

1.中国渔业发展概况

(1)渔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渔民收入稳步增长。

(2)水产品出口大幅增长,远洋渔业稳步发展,渔业的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3)积极应对海洋管理制度变革的挑战,推动专属经济区管理制度稳步实施。

(4)渔业基础设施和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加快,综合生产管理能力显著增强。

(5)重大资源养护制度和措施进一步强化,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6)渔业法制化和制度化建设进一步强化,管理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

2.中国渔业发展前景

(1)水产资源丰富

(2)消费潜力巨大

(3)国际市场广阔

(4)产业优势明显

(5)淡水渔业发展迅猛

3.中国渔业发展策略

(1)由产业发展调整为水生生物资源与水域生态的可持续利用、城乡居民水产品消费安全和渔业生产者收入增加(2)由生产管理调整为水生生物资源和生态管理

(3)由推动产量增长调整为规范管理上来

二、中国渔业资源

1.海洋水产资源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区域:(1)黄海、渤海区;(2)东海海区;(3)南海海区。

2.近海水产资源

近海水产资源早在20世纪60年代某些品种已开始衰退。近年来,在渤海、东海和南海分别实施了增殖放流和投放人工鱼礁的措施,以增加自然海区的水产资源,取得了一定效果。

3.内陆水产资源

中国内陆水域共有鱼类80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有四五十种,此外尚有虾、蟹、贝类。鱼类依地区特点,大体可分为以下5个区域:北方区、西北高原区、江河平原区、华南区、西南区。

三、中国渔业经济布局

1.海洋水产业

中国海域辽阔,从北到南有四大海区渔场,分布如下:渤海海区渔场、黄海海区渔场、东海海区渔场、南海

海区渔场。

2.淡水水产业

从渔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资源分布和渔业生产现状来看,可将全国分为四大水产区:长江、淮河流域渔区、华南塘鱼精养区、华北平原及黄土高原塘库粗养渔区、东北河、湖、库、泡渔业区。

《物流地理》练习题答案

《物流地理》练习题答案(第二单元农业物流地 理) 综合知识模块一农业生 产布局 【综合训练】 一、填空题 1.稻谷主要分布于淮河岭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玉米主要分布于东北至西南地区;冬小麦主要分布于淮河岭以北,六盘山以东、长城

以南地区;春小麦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北地区。2.芝麻以淮河中游的洪河、南汝河流域及汉江中游、南襄盆地等为主要产区。 3.我国桑蚕茧尤以太湖流域、嘉陵江流域及珠江三角洲最为集中。4.我国发展畜牧业的饲草来源有牧草、农副产品及食品、畜产、水产、酿造等加工工业的大量下脚料等。

5.中国牧区畜牧业主要以提供皮、毛、乳制品产品为主;农区畜牧业以提供肉乳禽蛋产品为主;半农半牧区畜牧业以提供牛、羊肉、乳、细毛产品为主;城郊畜牧业以提供鲜肉乳禽蛋产品为主。 6.我国糖料作物的分布具有“南蔗北甜”特点。甘蔗主产省份有粤、闽、桂、滇南、台等省区及盆地中南部;甜菜主产

省份有黑、吉、辽、蒙、。7.我国热带作物主要有橡胶、香茅、剑麻、椰子、腰果、胡椒、咖啡、油棕、南药等,主要分布于琼、粤、滇、桂、闽等省。 8.我国用材林主要分布于南部地区;我国经济林主要分布于南部地区。 9.我国最大的烟叶产区正在由华北向西南地区转移。

10.我国茶叶的主产省主要有浙、湘、皖、川、闽等省。 11.我国海洋四大渔场是指黄渤海渔场、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 12.以长江、钱塘江、淮河流域三大水系为主干的华中区位于亚热带湿润区是我国池塘、湖泊、水库最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 13.我国东、中、西三大

区域农业发展开始呈现合理分工的新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的农业有了长足发展;中部地区发挥优势,初具规模;西部地区和发展步伐加快,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二、选择题 1.棉花主产区在向以为中心的( D)转移。 A.棉花产区棉区

物流地理练习题答案

《物流地理》练习题答案(第二单元农业物流地理)综合知识模块一农业生产布局 【综合训练】 1.稻谷主要分布于淮河秦岭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玉米主要分布于东北至西南 地区;冬小麦主要分布于淮 河秦岭以北,六盘山以东、 长城以南地区;春小麦主要 分布于长城以北地区。2.芝麻以淮河中游的洪河、

南汝河流域及汉江中游、南 襄盆地等为主要产区。3.我国桑蚕茧尤以太湖流 域、嘉陵江流域及珠江三角 洲最为集中。 4.我国发展畜牧业的饲草来 源有牧草、农副产品及食 品、畜产、水产、酿造等加 工工业的大量 下脚料等。 5.中国牧区畜牧业主要以提供皮、毛、乳制品产品为主;农区畜牧业以提供肉乳禽蛋产品为主;半农半牧区畜牧业以

提供牛、羊肉、乳、细毛产品为主;城郊畜牧业以提供鲜肉乳禽蛋产品为主。 6.我国糖料作物的分布具有“南蔗北甜” 特点。甘蔗主产省份有粤、闽、桂、滇南、台等省区及四川盆地中南部;甜菜主产省份有黑、吉、辽、内蒙、新疆。 7.我国热带作物主要有橡胶、香茅、剑麻、椰子、腰果、胡椒、咖啡、油棕、南药等,主要分布于琼、粤、滇、桂、闽等省。

8.我国用材林主要分布于南部地区;我国经济林主要分布于南部地区。 9.我国最大的烟叶产区正在由华北向西南地区转移。10.我国茶叶的主产省主要有浙、湘、皖、川、闽等省。11.我国海洋四大渔场是指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12.以长江、钱塘江、淮河流域三大水系为主干润区是我国池塘、湖泊、水库最重要的淡水渔业

基地。 13.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农业发展开始呈现合理分工的新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的农业有了长足发展;中部地区发挥优势,初具规模;西部地区和发展步伐加快,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选择题1.棉花主产区在向以新 疆为中心的(D )转移。 A.棉花产区棉区B.华东棉区C.长江中

《物流地理》练习题答案()

《物流地理》练习题答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物流地理》练习题答案(第二单元农业物流地 理) 综合知识模块一农业生产 布局 【综合训练】 一、填空题 1.稻谷主要分布于淮 河秦岭以南,青藏高原 以东地区;玉米主要分 布于东北至西南地区; 冬小麦主要分布于淮河

秦岭以北,六盘山以东、长城以南地区;春小麦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北地区。 2.芝麻以淮河中游的洪河、南汝河流域及汉江中游、南襄盆地等为主要产区。 3.我国桑蚕茧尤以太湖流域、嘉陵江流域及珠江三角洲最为集中。4.我国发展畜牧业的饲草来源有牧草、农副产品及食品、畜产、水

产、酿造等加工工业的大量下脚料等。5.中国牧区畜牧业主要以提供皮、毛、乳制品产品为主;农区畜牧业以提供肉乳禽蛋产品为主;半农半牧区畜牧业以提供牛、羊肉、乳、细毛产品为主;城郊畜牧业以提供鲜肉乳禽蛋产品为主。6.我国糖料作物的分布具有“南蔗北甜”特点。甘蔗主产省份有

粤、闽、桂、滇南、台等省区及四川盆地中南部;甜菜主产省份有黑、吉、辽、内蒙、新疆。 7.我国热带作物主要有橡胶、香茅、剑麻、椰子、腰果、胡椒、咖啡、油棕、南药等,主要分布于琼、粤、滇、桂、闽等省。 8.我国用材林主要分布于南部地区;我国经

济林主要分布于南部地区。 9.我国最大的烟叶产区正在由华北向西南地区转移。 10.我国茶叶的主产省主要有浙、湘、皖、川、闽等省。 11.我国海洋四大渔场是指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 12.以长江、钱塘江、淮河流域三大水系为主

物流地理教案肉1、2

导入:新授: & / ! 1、开场白,自我介绍,上课要求(课代表) 2、简单介绍教材内容及课时安排 ¥ 第一章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 一、新课引入 结合现代物流学和经济地理学的理论,通过分析物流与工业、农业、商业以及交通运输业的关系,将中国划分为8个区域:东北地区、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东南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以及港澳台,分别介绍了各个区域的农业、工业、商业以及物流的发展概况。本文最后还介绍了美国、日本、法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物流经济情况,以便读者对全球物流经济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导向问题: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人力资源条件对我国物流业发展有什么意义 理论名词: 1、【 2、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 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 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相关信息进行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 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从供应开始经各种中间环节的转让及拥有而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的实物运动,以此实现组织的明确目标。现代物流是经济

@ 、] | 全球化的产物,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服务业。世界现代物流业呈稳步增长态势,欧洲、美国、日本成为当前全球范围内的重要物流基地 2生产力布局的层次 ①社会生产力的总体布局。这是宏观层次的布局 ) ②生产部门布局和地区生产力布局。这是中观层次的布局 ③企业区位的选定,这是微观层次的布局。 生产力布局原则 生产分布的一般规律决定了生产力的布局原则,主要有: ①调整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发展比例,促进落后地区的开发; < ②企业布臵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③地区专门化与地区多样化发展相结合; ④根据各类企业的指向性,选择最佳区位。 生产力布局因素 生产力布局是随各种布局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些因素主要有:①自然因素。即自然环境、自然资源。 — ②人口因素。主要指人口的数量、质量、密度。 ③技术因素。主要指科学技术总水平、企业的技术装备及新技术掌握应用的深度与广度。 ④经济因素。主要指经济开拓的历史特点,已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已形成的经济结构。

大学物流经济地理知识点

种物流的地域布局问题的学科。 简答 1-8-2学科性质:物流经济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等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它同许多相邻学科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相互补充和借鉴,因而具有综合性特征。 1-8-3核心内容:生产的地域系统布局,在部门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基础上,集合经济发展特点,吸收其他学科成果,用全新的物流经济理论,对其研究内容进行改革与创新,即创建了物流经济地理学。 1-8-5文件明确发展物流业P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第一次明确了物流产业的地位。《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其理论依据是,现代物流业是跨经济领域,跨部门、跨地区的复合性产业,现代物流的发展虽然有不少是可以和其他经济领域、其他产业有一定差异和区别的“个性”领域,但是更多的是“共性”或者“通性”的领域。 1-8-6产业特点P8 ①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动脉系统,它连接社会经济的各个部分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②物流产业通过对各种物流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实现物流活动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物流总成本的降低。 ③物流产业可以为全社会提供更为全面、多样化的物流服务,并在物流全过程及其各个环节实现价值增值。 1-8-7物流业发展的重点P9 ①加强中心城市物流基础设施和管理系统的建设 ②加快物流企业改革步伐,按市场经济一般规律要求,组建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大型物流企业 ③加快物流信息系统和标准化的建设④加强有关政策的研究

经济渊源:①各类生产部门和企业所需要的空间条件上的差异性 ②地域空间上的各特定地区所具备的空间条件的差异性 ①统一计划原则 ②合理利用资源原则 经济原则 ③减少不合理运输原则 ④发展生产地域分工原则 ⑤尽可能地平衡发展原则 政治原则 ⑥缩小城乡差别原则 ⑦巩固国防原则 2-6-3中国生产力布局的重心演变经历4个阶段P23 以协调沿海与内地关系为主线, 以争取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速 工业布局由沿海向内地转移 度、宏观效益为目标,生产力 布局大幅度向东部地区倾斜 建设为中心,以备战和建设战略后方 施内陆地区 为基调,以工业布局为主体的生产力 发展战略 布局跳跃式向西推进

重工业、轻工业物流地理-教案10

三峡职院物流地理课程教案(第10次课) 授课班级:13级物流管理1、2、3班授课日期:2014.4.21 教学课题:重工业、轻工业物流地理授课教师: 教学课题重工业、轻工业物流地理 学时2学时 授课日期2014年4月21日 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我国各种工业资源的特点 熟悉我国重工业、轻工业的经济布局掌握重工业、轻工业与物流的关系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重、轻工业的经济布局难点:重、轻工业与物流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图片演示法、小组讨论法等 教具黑板、粉笔、PPT 作业有 教学过程及内容 回顾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1.工业物流的概念:工业物流是以集中采购为主,零部件加工为核心,为工业企业产品出口搭建平台,引导仓储、运输、配送企业发挥协同作用,提高社会资源的综合利用效果,降低企业间的互动成本,面向全球工业企业提供延伸和成套服务的系统工程。 2.工业与物流的关系 1)工业企业是拉动物流业发展的原动力 2)物流对工业企业的发展的重要作用 3)工业企业物流发展滞后已影响到物流业的发展 3.煤炭工业 1)中国煤炭资源的特点:资源丰富、品种齐全、煤质较好;开发条件良好;资源分布既广泛又集中;经济布局与煤炭资源不相适应。 2)煤炭工业布局:(1)以山西为中心的北方煤炭区(2)以黑龙江为中心的东北煤炭区(3)以兖徐、两淮为中心的华东煤炭区(4)以贵州为中心的西南煤炭区 4.石油工业 1)中国石油资源现状:包括原油、天然气、油页岩。 (1)资源总量不足,勘探程度低,潜力大(2)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于东北华北西北2)石油开采工业布局 3)炼油工业布局 5.电力工业 1)中国电站布局情况: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风力发电、潮汐能发电、地热能发电 2)中国电网的布局:东北电网、华北电网、华东电网、华中电网、西北和南方电网

物流经济地理试题一及答案

物流经济地理试题一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 B.铁路运输 C.海洋运输 D.公路运输 2.下列()不是海洋运输的特点。 A.航期准确 B.运量大 C.通过能力强 D.运费低 3.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于2004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其发展目标为:到()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 A.2010 B.2015 C.2018 D.2020 4.被公认为最有前途的铁路机车是()。 A.蒸汽机车B.内燃机车C.电力机车D.太阳能机车 5.最具灵活性的运输方式是()。 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航空运输D.远洋运输 6.汽车首要的使用性能是()。 A.动力性 B.燃料经济性 C.通过性 D.容量 7.不适合航空运输货物的是()。 A.高附加值产品 B.紧急救援物资 C.生鲜食品 D.大宗低值物品8.在我国内地,枢纽机场仅包括以下三个机场,其中不包括()。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昆明 9.2007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稳居世界第()。 A.一B.二C.三D.四 10.狭义国际物流中的“物”具体是指()。 A.转运物资B.过境物资C.援助物资D.进出口商品 二、填空题(共10空,每空2分,共20分) 1.在城市和地区范围内,按照层次关系规划和配置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和()。

2.目前我国建设的经济作物生产基地由棉花基地、花生基地和()。3.我国商品粮基地大致可分四种类型,包括南方高产商品粮基地、东北低产商品粮基地、西北半干旱区商品粮基地和和()。 4.()被人们誉为“黄金水道”。 5.海上航线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安全、货运、港口和 ( )等因素。 6.()是机车车辆和列车运行的基础。 7.()是铁路运输的基本动力,牵引列车运行。 8.1988年,中国建成第一条高速公路——()高速公路,这是中国第一条按高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施工的高等级公路工程。 9.公路运输的经济半径通常为()以内。 10.我国原油管道始建于()年。 三、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物流基地 2.农业物流 3.经济特区 4.水路运输 5.国际铁路联运 四、论述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我国农业物流的特点是什么? 2.物流与重工业的关系是什么? 3.国际物流的特点有哪些? 4.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什么?

物流经济地理练习答案

《物流经济地理》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绝大多数班轮都是在( D )航线上运行,在沿线港口停靠、卸载或装运集装箱货物。 A.单程 B.远洋 C.来回 D.环状 2、沿海航线是以( C)分类的。 A运输对象 B运行组织 C所跨区域 D航行线路 3、用TEU表示货运量的航线是( B )。 A杂货航线 B集装箱线 C散货航线 D油轮航线 4、以下的( A )适合以多港口挂靠结构。 A杂货航线 B集装箱线 C散货航线 D油轮航线 5、来回式航线是以( D )分类的。 A运输对象 B运行组织 C所跨区域 D航行线路 6、班轮主要采取( B )航线。 (A)来回(B)环状(C)直达(D)中转 7、班轮航线固定挂靠的港口是( C )。 (A)目的港 (B)始发港 (C)基本港 (D)装卸港 8、我国铁路滨绥线的终点站是(D)车站。 A.满洲里 B.二连站 C.阿拉山口站 D.绥芬河车站 9、下面哪种运输方式对基础设施及运转设备方面的成本投入是最大的?( C ) A.公路运输 B.水路运输 C.铁路运输 D.航空运输 10、我国铁路发运国际联运货物的车站是(D )。 A.所有中国铁路车站 B.带国际铁路联运编码的车站 C.四等站以上的火车站 D.所有的货运站 11、大陆桥运输是一种以集装箱为媒介的多式联运方式,其基本形式为(A )。 A.海一陆一海联运 B.陆一海一陆联运 C.陆一海一空联运 D.海一陆一空联运 12、国际铁路货物联运过境运费计算依据是(A)。 A.《统一货价》 B.铁路运价 C.平均运价 D.《国内价规》 13、我国与蒙古边境铁路线的国内过境站是(B )。 A.满洲里 B.二连浩特 C.丹东 D.阿拉山口 14、目前全国正在统一治理公路运输车辆超载超限问题,下列构成超载超限的是 (A )。 A.四轴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40吨的 B.六轴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50吨的 C.AB都是 D.AB都不是 15、北疆线是我国通往(B)的铁路干线。 A.蒙古 B.哈萨克斯坦 C.朝鲜 D.越南 14、铁路运输主要承担的货运是(A )。 A.远距离、大批量 B.近距离、大批量 C.近距离、小批量 D.远距离、小批量

第二章 中国农业物流地理

第二章中国农业物流地理 学习目标: 发展农业物流的意义粮食作物 农业物流的概念和特点中国农业物流的现状 发展农业物流的意义中国种植业分布 中国主要林区分布中国畜牧业分布 中国渔业经济分布经济作物 中国畜牧业生产基地中国渔业资源 引例:国通物流欲借陈村东风辐射珠三角 广东国通物流城于2005年8月8日开业,作为佛山首个农业物流基地,国通物流城配备首个农产品熏蒸区,并具有保税仓储、分拨配送、简单加工、信息处理、进出口贸易、检测、商品展示、集中报关等功能。物流城位于顺德区陈村石洲路段,这意味着陈村以及周边地区的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多了一条便捷途径。 陈村镇拥有陈村花卉世界这一国家农业龙头企业,国通物流城与陈村花卉世界在地理位置上紧密相连,能

够有效借助陈村花卉世界的品牌促进发展。近年来,陈村花卉世界平均每年有1.5万个集装箱农产品出口,而且出口量每年都在增长。国通物流城已经盯住了这1.5万个集装箱的出口量,争取承接陈村花卉世界的物流业务。 佛山地区现代物流起步较晚,鲜有本地强有力的专业物流服务企业主导市场,为第三方物流投资获利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国通物流城的建立关键在于市场分工的细化,有针对性地推出服务。 国通物流城内设有公共保税仓库和监管仓库各一个,它充分发展海陆空联动,以货车接驳远洋航班或飞机航班。例如,国际货物进出物流中心按不同目的港进行分拆,按同一目的港进行集拼,换装其他国际航行船舶运往第三国或地区的指定口岸,或转运到境内其他港口。物流城与广州南沙港、深圳盐田码头、蛇口码头频繁接触,以后可能推出一些组合服务,并给予客户一定优惠。 思考: 1.作为佛山首个农业物流基地,广东国通物流城具备什么特色? 2.广东国通物流城为中国农业物流发展提供了什么借鉴?

物流地理》练习题答案第二单元

《物流地理》练习题答案(第二单元农业物流地理) 综合知识模块一农业生产布局 【综合训练】 一、填空题 1.稻谷主要分布于淮河秦岭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玉米主要分布于东北至西南地区;冬小麦主要分布于淮河秦岭以北,六盘山以东、长城以南地 区;春小麦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北地区。 2.芝麻以淮河中游的洪河、南汝河流域及汉江中游、南襄盆地等为主要产区。 3.我国桑蚕茧尤以太湖流域、嘉陵江流域及珠江三角洲最为集中。 4.我国发展畜牧业的饲草来源有牧草、农副产品及食品、畜产、水产、酿造等加工工业的大量下脚料等。 5.中国牧区畜牧业主要以提供皮、毛、乳制品产品为主;农区畜牧业以提供肉乳禽蛋产品为主;半农半牧区畜牧业以提供牛、羊肉、乳、细毛产品为 主;城郊畜牧业以提供鲜肉乳禽蛋产品为主。 6.我国糖料作物的分布具有“南蔗北甜”特点。甘蔗主产省份有粤、闽、桂、滇南、台等省区及四川盆地中南部;甜菜主产省份有黑、吉、辽、内 蒙、新疆。 7.我国热带作物主要有橡胶、香茅、剑麻、椰子、腰果、胡椒、咖啡、油棕、南药等,主要分布于琼、粤、滇、桂、闽等省。 8.我国用材林主要分布于南部地区;我国经济林主要分布于南部地区。

9.我国最大的烟叶产区正在由华北向西南地区转移。 10.我国茶叶的主产省主要有浙、湘、皖、川、闽等省。 11.我国海洋四大渔场是指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 12.以长江、钱塘江、淮河流域三大水系为主干的华中区位于亚热带湿润区是我国池塘、湖泊、水库最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 13.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农业发展开始呈现合理分工的新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的农业有了长足发展;中部地区发挥 优势,初具规模;西部地区和发展步伐加快,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二、选择题 1.棉花主产区在向以新疆为中心的( D)转移。 A.棉花产区棉区 B.华东棉区 C.长江中下游棉区 D.西北棉区2.冬油菜绝大部分产于(A)。 A.长江流域 B.在长城以北 C.内蒙古、西北 D.青藏等地区3.花生产量最大的地区是(A)。 A.山东 B.河北 C.四川 D.广东 4.全国柞蚕茧产量最高的地区是(A)。 A.辽东半岛 B.胶东半岛 C.豫西等地 D.浙东丘陵5.我国已成为世界闻名的(C)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A.网箱养鱼 B.流水养鱼 C.池塘养鱼 D.稻田养鱼 二、简答题

物流经济地理

绪论: 物流经济地理学:是以地理学的观点,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分析物流现象,研究各种物流的地域布局问题的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同许多相邻学科存在密切的关系,并相互补充和借鉴,因而具有综合性特征。 物流经济地理的研究方法:企业调查及分析法、实地考察法、地理信息系统法 第一章: 环境:相对于某一中心,即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外部空间、条件和状况 物流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经济环境、自然环境和与之相关的生产力布局 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要素。(它包括有形的水体、土地、动植物、矿产和无形的光、热等资源。自然资源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是社会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要素,是人类生存的自然基础。)中国现有林区按地域可划分三大区域: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其中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是中国主要的天然林生产基地。 生产力布局:亦称生产力布置,生产力在地理位置上的分布和配置,即在一定范围内(国家、地区、城市)生产力系统的空间分布和组合。中国生产力布局的原则:经济性原则——统一计划原则、合理利用资源原则、减少不合理运输原则、发展生产地域分工原则;政治性原则:

尽可能地平衡发展原则、减小城乡差别原则、巩固国防原则。 物流布局:既是一个过程,也可以理解为物流设施利用配置的一种状态。完善物流网络布局,开发建设物流设施公共平台是推进现代物流发展的前提条件。 物流布局的基本原则:计划化原则、直达化原则、短距化原则、钟摆化原则、集中化原则、社会化原则、服务化原则、标准化原则 中国物流业在东部地区已形成以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四大区域性物流圈格局:①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青岛为中心的环渤海物流圈;②以上海、南京、杭州、宁波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物流圈;③以厦门、福州为中心的环台湾海峡物流圈;④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圈。这四大物流圈以滚动式、递进式的扇面辐射形态,带动中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激活和融通了全国范围的物流、人流、信息流。 物流基础设施的类型:专门化设施(主要功能: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分拨中心、物流园区);专业化设施(主要功能:各类运输场站、仓储设施) 中国具备发展物流经济的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自然环境和一定水平的生产力布局。 第二章: 农业:也即通常所说的大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农业物流:指从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农业生产的组织到农产品的加工、储存、分销等,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过程中所

物流地理练习题答案第二单元

物流地理练习题答案第 二单元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物流地理》练习题答案(第二单元农业物流地理) 综合知识模块一农业生产布局 【综合训练】 一、填空题 1.稻谷主要分布于淮河秦岭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玉米主要分布于东北至西南地区;冬小麦主要分布于淮河秦岭以北,六盘山以东、长城以南地区;春小麦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北地区。 2.芝麻以淮河中游的洪河、南汝河流域及汉江中游、南襄盆地等为主要产区。 3.我国桑蚕茧尤以太湖流域、嘉陵江流域及珠江三角洲最为集中。 4.我国发展畜牧业的饲草来源有牧草、农副产品及食品、畜产、水产、酿造等加工工业的大量下脚料等。 5.中国牧区畜牧业主要以提供皮、毛、乳制品产品为主;农区畜牧业以提供肉乳禽蛋产品为主;半农半牧区畜牧业以提供牛、羊肉、乳、细毛产品为主;城郊畜牧业以提供鲜肉乳禽蛋产品为主。 6.我国糖料作物的分布具有“南蔗北甜”特点。甘蔗主产省份有粤、闽、桂、滇南、台等省区及四川盆地中南部;甜菜主产省份有黑、吉、辽、内蒙、新疆。 7.我国热带作物主要有橡胶、香茅、剑麻、椰子、腰果、胡椒、咖啡、油棕、南药等,主要分布于琼、粤、滇、桂、闽等省。 8.我国用材林主要分布于南部地区;我国经济林主要分布于南部地区。 9.我国最大的烟叶产区正在由华北向西南地区转移。 10.我国茶叶的主产省主要有浙、湘、皖、川、闽等省。

11.我国海洋四大渔场是指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 12.以长江、钱塘江、淮河流域三大水系为主干的华中区位于亚热带湿润区是我国池塘、湖泊、水库最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 13.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农业发展开始呈现合理分工的新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的农业有了长足发展;中部地区发挥优势,初具规模;西部地区和发展步伐加快, 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二、选择题 1.棉花主产区在向以新疆为中心的( D)转移。 A.棉花产区棉区 B.华东棉区 C.长江中下游棉区 D.西北棉区2.冬油菜绝大部分产于(A)。 A.长江流域 B.在长城以北 C.内蒙古、西北 D.青藏等地区3.花生产量最大的地区是(A)。 A.山东 B.河北 C.四川 D.广东 4.全国柞蚕茧产量最高的地区是(A)。 A.辽东半岛 B.胶东半岛 C.豫西等地 D.浙东丘陵 5.我国已成为世界闻名的(C)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A.网箱养鱼 B.流水养鱼 C.池塘养鱼 D.稻田养鱼 二、简答题 1.列表对比说明我国四种畜牧业的地区分布、饲草来源、产品特点?

物流地理课程标准[详]

《物流地理》课程标准适用专业:物流 编制人: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年月日 审核人: 专业负责人: 系部主任:

目录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1) (二)课程基本理念 (1) (三)课程设计思路 (2) 二、课程目标 (2) (一)专业知识目标 (2) (二)职业能力目标 (2) (三)职业素质目标 (2) (四)方法能力目标 (3) (五)社会能力目标 (3) 三、课程容与要求 (3) (一)学习领域的描述 (3) (二)学习单元规划和学习单元设计 (4) 四、课程实施 (7) 五、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7) 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8) (一)硬件条件 (8) (二)师资条件 (9) (三)教材编写 (9) (四)信息化教学资源 (9) 七、参考文献 (10) 八、其他说明 (10)

《物流地理》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物流 课程类别:专业学习领域 修课方式:必修 教学学时:90学时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性质课程是物流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类物流地理的分布,能够合理的结合在运输当中,一方面为学习本专业的有关专业课程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又为学生在今后工作中,能够保证工作稳定、可靠和经济运行打下扎实基础。 课程作用本课程的功能是培养学生对物流地理的理解和运用。这些都是物流专业最为重要和基本的能力,因此本课程在物流专业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应当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物流地理就其本身而言具有相当强的理论性(基础性)和实践性(技术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较好的培养和锻炼。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个合理安全的把物流地理运用到物流运输当中,为学习后续课打下必要时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课程开发遵循“设计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课程的目标是职业能力开发,课程教学容的取舍和容排序遵循职业性原则,课程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为了行动而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六共同” 等。本着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学生为主体,多元智力的学生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紧紧盯住产业需求、牢牢贴近一线服务,专业融入产业、规格服从岗位、

物流地理教案肉1、2

导入:新授: 1、开场白,自我介绍,上课要求(课代表) 2、简单介绍教材内容及课时安排 第一章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 一、新课引入 结合现代物流学和经济地理学的理论,通过分析物流与工业、农业、商业以及交通运输业的关系,将中国划分为8个区域:东北地区、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东南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以及港澳台,分别介绍了各个区域的农业、工业、商业以及物流的发展概况。本文最后还介绍了美国、日本、法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物流经济情况,以便读者对全球物流经济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导向问题: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人力资源条件对我国物流业发展有什么意义? 理论名词: 1、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 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 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相关信息进行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 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从供应开始经各种中间环节的转让及拥有而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的实物运动,以此实现组织的明确目标。现代物流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服务业。世界现

代物流业呈稳步增长态势,欧洲、美国、日本成为当前全球范围内的重要物流基地 2生产力布局的层次 ①社会生产力的总体布局。这是宏观层次的布局 ②生产部门布局和地区生产力布局。这是中观层次的布局 ③企业区位的选定,这是微观层次的布局。 ? 生产力布局原则 生产分布的一般规律决定了生产力的布局原则,主要有: ①调整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发展比例,促进落后地区的开发; ②企业布臵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③地区专门化与地区多样化发展相结合; ④根据各类企业的指向性,选择最佳区位。 ? 生产力布局因素 生产力布局是随各种布局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些因素主要有:①自然因素。即自然环境、自然资源。 ②人口因素。主要指人口的数量、质量、密度。 ③技术因素。主要指科学技术总水平、企业的技术装备及新技术掌握应用的深度与广度。 ④经济因素。主要指经济开拓的历史特点,已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已形成的经济结构。 ⑤社会政治因素。主要指国际国内政治状况、国家(特别是区域)的经济政策。

物流经济地理第二版习题答案

物流经济地理思考题参考答案要点 第1章 1.物流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 物流经济地理学是以地理学的观点,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分析物流现象,研究各种物流的地域布局问题的学科。既包括各经济部门在地域商的布局,也包括个地区经济部门的结构、规模和发展,以及地域布局和部门结构的相互联系,具有综合性特征。 2.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领会现代物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思考物流经济地理对物流产业的发展与布局的影响。 2006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经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通过。它第一次在如此重要的文件上,明确了物流产业的地位。现代物流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是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具体来讲:(1)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之一;(2)物流是企业生产的前提保证;(3)特定条件下,物流是国民经济的支柱;(4)物流现代化可以改善我国的经济运行,实现质量的提升;(5)一个新的物流产业可以有效改善我国产业结构。 物流经济地理学是以地理学的观点,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分析物流现象,研究各种物流的地域布局问题的学科。它既包括各经济部门在地域上的布局,也包括各地区经济部门的结构、规模和发展,以及地域布局和部门结构的相互联系,具有综合性特征。《规划纲要》这个大方针之下,如何实现物流产业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主要部门的整合、如何加快各区域物流中心的建设与规划等都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我们相信,物流经济地理学在这些方面均可以发挥其作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3.研究物流经济地理的方法 4.试以一微观生产企业为例,分析物流在企业合理配置资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具体举例企业略,请同学们自己枚举。关于物流在企业合理配置资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同学们可围绕以下观点作开放式回答:(1)物流为企业创造经营的外部环境。一个企业的正常运转,必须有这样一个外部条件:一方面要保证按企业生产计划和生产节奏提供和运达原材料、燃料、零部件;另一方面,要将产品和制成品不断运离企业,这个最基本的外部环境正是要依靠物流及有关的其他活动创造和提供保证的。(2)物流是企业生产运行的保证。企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衔接性,靠生产工艺中不断的物流活动,有时候生产过程本身便和物流活动结合在一起,物流的支持保证作用是不可缺的。 5.请登录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站(),查找我国近几年全国物流费用与GDP的比率、社会物流总额、物流总收入等数据,并进行年度阶段对比,你会发现什么

物流经济地理练习答案

物流经济地理练习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物流经济地理》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绝大多数班轮都是在( D )航线上运行,在沿线港口停靠、卸载或装运集装箱货物。 A.单程 B.远洋 C.来回 D.环状 2、沿海航线是以( C)分类的。 A运输对象 B运行组织 C所跨区域 D航行线路 3、用TEU表示货运量的航线是( B )。 A杂货航线 B集装箱线 C散货航线 D油轮航线 4、以下的( A )适合以多港口挂靠结构。 A杂货航线 B集装箱线 C散货航线 D油轮航线 5、来回式航线是以( D )分类的。 A运输对象 B运行组织 C所跨区域 D航行线路 6、班轮主要采取( B )航线。 (A)来回(B)环状(C)直达(D)中转 7、班轮航线固定挂靠的港口是( C )。 (A)目的港 (B)始发港 (C)基本港 (D)装卸港 8、我国铁路滨绥线的终点站是(D)车站。 A.满洲里 B.二连站 C.阿拉山口站 D.绥芬河车站 9、下面哪种运输方式对基础设施及运转设备方面的成本投入是最大的( C ) A.公路运输 B.水路运输 C.铁路运输 D.航空运输 10、我国铁路发运国际联运货物的车站是(D )。 A.所有中国铁路车站 B.带国际铁路联运编码的车站 C.四等站以上的火车站 D.所有的货运站 11、大陆桥运输是一种以集装箱为媒介的多式联运方式,其基本形式为(A )。 A.海一陆一海联运 B.陆一海一陆联运 C.陆一海一空联运 D.海一陆一空联运 12、国际铁路货物联运过境运费计算依据是(A)。 A.《统一货价》 B.铁路运价 C.平均运价 D.《国内价规》 13、我国与蒙古边境铁路线的国内过境站是(B )。 A.满洲里 B.二连浩特 C.丹东 D.阿拉山口 14、目前全国正在统一治理公路运输车辆超载超限问题,下列构成超载超限的是(A )。 A.四轴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40吨的 B.六轴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50吨的 C.AB都是 D.AB都不是 15、北疆线是我国通往(B)的铁路干线。 A.蒙古 B.哈萨克斯坦 C.朝鲜 D.越南 14、铁路运输主要承担的货运是(A )。 A.远距离、大批量 B.近距离、大批量

认识物流经济地理

认识物流经济地理 这学期开了一门叫《物流经济地理》的课程,开始看到这本书时,我就想还是挺简单的吧,因为高中读的是文科,地理比较熟悉,听课肯定就容易多了,而且经济学也是才学了的知识,那就更简单了,学习之后才知道,其实并不是我想的那样,比想象中复杂多了,以前所学的地理、经济知识只是做了一个铺垫,它包含了更广泛的内容,转眼之间就学完了,我不得不感叹时光如流水呀。 首先老师就带领我们认识了物流经济地理,物流经济地理学是以地理学的观点,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分析物流现象、研究各种物流的地域布局问题的学科。它既包括各经济部门在地域上的布局,也包括各地区经济部门的结构、规模和发展,以及区域布局和部门结构的相互联系,具有综合性特征。物流经济学的核心是生产的地域布局系统,而且还知道了学习物流经济地理的意义和方法,是现代社会的需要,可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从总体上,我们对这本书有了基本的认识,初步了解了要讲些什么内容。 第一章是中国物流环境与物流布局。物流环境包括社会经济环境、自然环境和与之相关的生产力布局,社会环境讲了我国的国民经济的情况,三大产业的发展状况和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自然环境阐述了矿产资源和林业资源以及他们的分类和现状;物流布局必须遵循八大原则,系统规划物流网络,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筑物流基础平台。 第二章是中国农业物流地理。农业物流是从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农业生产的组织到农产品的加工、储运、分销等,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包括信息传递在内的一系列计划、执行、管理控制的过程。这章包括了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土特产品物流地理,分别详细阐述了他们的发展现状、特点和分布区域,让我们很好的了解到了我们国家的资源分布,我们所面对的问题和未来我们应该向那个方面发展。 第三章是中国工业物流地理。工业物流是以集中采购为主,零部件加工为核心,为工业企业产品出口搭建平台,引导仓储、运输、配送企业发挥协同作用,工业物流可分为重工业物流和轻工业物流,其中重工业物流研究的对象是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机械电子工业,轻工业物流研究对象是纺织工业、造纸工业、食品工业。工业与物流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是创造“第三利润”的源泉,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但目前工业物流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管理水平也比较落后,人才十分短缺,缺乏现代技术的支撑,所以我们应该进行高度关注。 第四章是中国商业物流。商业与物流有密切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商业物

物流经济地理考试重点

物流经济地理 第一章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 1、我国国土最东境至黑龙江省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会合处(东经135度05分), 最西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东经73度附近)。P1 2、土地资源是最重要、最基础的自然资源。P3 3、全国各类用地面积:牧草地居前首、未利用土地第二、林地为第三、耕地为第四。P4 4、人均水资源量在3000立方米以下为轻度缺水,在2000立方米以下的为中度缺水,正在 1000立方米以下的为重度缺水,在500立方米以下的为极度缺水;水资源量折合径流深在150mm以下的为生态型缺水。P6 5、我国著名的三大共生矿:①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矿②四川攀枝花钒钛磁铁矿③甘肃金川 镍铜矿。P7 6、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总人口的91.59%是, 世界上最多的民族。我国人口分布是东部稠密,西部稀少;人口的产业结构上分布是,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流通和服务业。P10 重要思考题: 第二章我国物流基本状况 7、我国的物流布局:以沿海城市群为中心的四大区域性物流圈格局的形成:P12 ①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和青岛为中心的环渤海物流圈。 ②以上海、南京、杭州和宁波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物流圈。 ③以厦门和福州为中心的环台湾海峡物流圈。 ④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圈。 中国内陆腹地的物流布局,以大城市为中心,以铁路为纽带,形成物流结点,我国的物流业经营分散,组织开幅度较低。物流布局不合理,物流技术含量不高,物流分为横向联合薄弱。 8、物流布局的基本原则:①计划化原则:物流的组织管理要进行科学规划和计划。实现物 流合理化的首要条件。②直达化原则:可以减少商品运送时间,创造时间价值,又可以降低物流费用支出。物流企业组织物流合理化的主要形式或目标。③钟摆化原则:④短距化原则;⑤集中化原则;⑥社会化原则;⑦服务化原则;⑧标准化原则。P14 9、第三方物流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以下方面:①外商投资企业(主体)②有新技术的企业, 连锁经营企业和电子商务③部分国有大型企业。P27 10、当前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①第三方物流市场需求不足,服务水平有待提高。②物流基础设施尚待完善。③物流技术装备比较落后。④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阻碍了物流发展。P30-31 第三章农业物流地理 11.农业生产最本质的特征:农业生产过程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有机结合,①不稳定性②季节性③地域性④综合性。P33 12.粮食作物又称食用作物分为:谷类作物,薯类作物,豆类作物;又称为稻谷,小麦,玉米,谷子,甘薯,马铃薯,大豆,高粱。P35 13.稻谷和小麦通常被称为主粮或细粮,其他均被称为杂粮或粗粮。我国粮食生产以细粮为主。P35 14.以稻谷生产为主: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物流地理》练习题答案(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轻工业物流地理 综合知识模块一纺织工业 综合练习题 【综合训练1】理论部分 一、填空 1.我国纺织工业布局逐渐向向东部地区集中,东部和中、西部的差距也逐步拉大。 2.近年来,我国棉纺生产力布局具有向沿海集中、向民营企业集中、向产棉区集中的特点。3.我国丝纺织工业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地区。 4.我国亚麻纺织加工能力较大的地区是黑龙江、浙江、江苏、山东、安徽、山西、吉林、辽宁等省份。 5.深圳是我国主要纺织品和服装分配中心之一,纺织品和服装主要流向北京、上海、西安、郑州、成都、杭州、重庆、南京等大中城市。二、选择 1.东部沿海的(ABCDEF)成为全国纺织工业发展的主体。

A.浙江 B.江苏 C.山东 D.广东 E.福建 F.上海 2.我国西部地区(DE )的棉产地,建立全国优质纱、布的生产基地。 A.浙江 B.江苏 C.山东 D.新疆 E.陕西 3.近几年来,我国新增亚麻纺织加工能力主要集中于(AB )等经济发达地区。 A.浙江 B.江苏 C.山东 D.吉林 E.辽宁 4.(CD )素有“苎麻之乡”的美誉,是我国最大的苎麻生产基地。 A.浙江 B.江苏 C.益阳 D.湖南 E.安徽 5.我国化纤工业主要集中布局于东部。在东部,又主要集中在( A )和( B )省。 A.浙江 B.江苏 C.上海 D.湖南 E.安徽 三、简答: 1.我国纺织工业布局有何特点?

我国棉纺生产力布局具有向沿海集中、向民营企业集中、向产棉区集中的特点。 2. 我国东、西部地区纺织工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麽? 东部沿海地区布局以靠近消费市场为主,实力雄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都比较高,且有多年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经验,为此,今后纺织工业的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以扩大出口创汇和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适当压缩纺织初加工能力,集中力量发展精加工、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高技术产品,形成优势产品、名牌产品、出口产品的生产基地和产品开发、技术创新中心和信息网络中心。 西部地区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联合,积极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人才,使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加工优势和产品优势;以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商贸市场为依托,发展服装加工,建立西部服装生产基地和集散市场;以西部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为依托,配套发展化纤工业。 【综合训练2】实践部分 【活动建议】 1、在超市进行纺织工业品的调查,看看纺织工业品使用哪些原料?其产地在 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