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特殊教育:用合理的方式教育特殊的孩子

幼儿特殊教育:用合理的方式教育特殊的孩子
幼儿特殊教育:用合理的方式教育特殊的孩子

幼儿特殊教育:用合理的方式教育特殊的孩子

成功的教育,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良好的师幼关系就是幼儿教育成

功的关键.老师只要懂得如何去与幼儿沟通,懂得如何去满足幼儿的需要,并引导幼儿懂得如何满足老师的需要,师幼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尊重

彼此接纳理解的关系,那么任何教育都能够使幼儿产生兴趣和接受性。

大家都知道“环境造就人”这样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我们每个成人

都会感同身受相信他,但作为教师,对于在沟通过中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教育这些有特殊习惯的孩子呢?

情况分析:

凡兵小朋友是今年九月份刚入园的新生,已经度过了入园时的适合期,所以能很快的融入到这个集体中来,但是规则意识不强。随意性很大;而且比较懒惰,做任何事情小手都不肯拿出来,同时也比较地任性。

因为刚入园对于幼儿的规则训练并不是很注意,再加上幼儿年龄小,

没有太多的规则。来园后幼儿对桌面游戏活动兴趣不是很高,每天玩

了一会儿就会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所以兵兵形成了一种玩完玩具不

整理地习惯。课后一会儿时间他就会到各个区域乱跑,把各种玩具都

拿出来玩并扔地到处都是。

兵兵比起其他幼儿又比较懒惰,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教师拍

铃鼓的时候,他也坐着不动,不配合老师的活动而是把整个身子躺在

椅背上。在操作活动中耐心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做任何事老师都要

持续地提醒他,催促他。

兵兵也很任性,有一次吃水果后其他幼儿都在老师的提示下把桌上吃

剩的果皮扔到垃圾桶里。只有兵兵面前还有一大堆果皮,老师提醒他

应该把果皮扔到垃圾箱里,可他就是不扔,还在一边撒娇。让老师又

好气又好笑,因为这样老师没有奖给他红五星。放学爷爷接他时,他

对爷爷说让爷爷帮他买好多红五星。爷爷就要求老师帮他贴一颗,而

且也没问为什么没有奖到红五星。我综合上述兵兵的各种行为得出:

这与他的家庭教育方式肯定存有着不小的关系。

针对兵兵的不良行为习惯,首先制定出具体的措施

(一)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

1:在活动中增强他的规则意识,教师教给他整理玩具的方法,让他

知道玩了玩具后应该自己整理的道理

2:让他知道下课后老师没同意拿玩具玩的情况下不应该随意去拿。(二)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1:想办法(通过口头表扬鼓励及物质奖励法红五星的方式)。调动

他的积极性,使他有主动参加活动的欲望。并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2:在平时的活动中老师多注意对他实行动手操作方面的培养,提升

其动手水平,增强自信心。

(三)良好个性的培养

1:在日常生活及教学活动中培养良好的个性,让他学会谦让.互助。

2:做好家长工作,让家长配合共同培养其好的个性。在家不要太娇

惯和溺爱孩子。

总之,我们应该以准确的态度对待这些不良行为的幼儿。对于他们身

上的优点,我们给予鼓励,表扬。对于他们的不足,应相信他们会改正,并创造条件,协助他们一起克服,以促动幼儿健康,和谐,快乐

的发展。

发展特殊教育的意义[综合实践课在特殊教育中的意义和价值分析]

发展特殊教育的意义[综合实践课在特殊教育中的意义和价 值分析] 摘要:从一般性质上来考察综合实践课,其不但能满足学生专 业技能的形成。同时,也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原理。特殊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和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此,增强综合实践课在特殊教育领域的比重,就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特殊教育意义价值 从一般性质上来考察综合实践课,其不但能满足学生专业技能 的形成,同时,也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原理。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人在实践中,不断地产生客体主体化的过程,人又通过主体客体化的活动来指导实践。关乎这一过程,将促进人本身适应社会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见,综合实践课在特殊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所谓“特殊教育”可以理解为: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 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它的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和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对社会

有用的人才。因此,增强综合实践课在特殊教育领域的比重,就直接体现了上述概念中,关于“特别设计的课程”这一要求。 综上所述,本文以“综合实践课在特殊教育中的意义和价值分析”为题,目的就在于对特殊教育教学环节中,有关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法乃至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探讨。这里指出,本文关于特殊教育所针对的学生为:智力残疾的学生。 一、特殊教育的特点 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有许多共同的地方,普通教育的一般规律在特殊教育中也是适用的,但特殊教育也有它的特殊的一面。它不仅像普通教育那样,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还特别强调进行补偿缺陷和发展优势的教育。例如,教盲童学习盲文和定向行走,对聋童进行听力、语言训练,对弱智儿童进行感知觉和动作能力的教育训练等。特殊教育更重视早期教育,因为儿童年龄愈小,可塑性愈大,也可以及早保护残疾儿童的残余视力和听力,开发儿童的智力和语言能力,错过了最佳期,往往事倍功半。如对聋童没有进行早期语训,就会给今后语言的发展带来很大困难。特殊教育相对于普通教育来说,也更重视个别教育,更强调在教育中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特殊需要。特殊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和社会教育、

幼儿园特殊教育论文-小班特殊儿童教养计划

小班特殊儿童教养计划 一、情况分析 蔡皓阳小朋友是我园托儿所的幼儿,已渡过了入园时的适应期,因此很快地融入到这个集体中来,但是规则意识不强,随意性很大;而且比较地懒惰,做任何事小手都不肯拿出来;同时也比较地任性。 由于在托儿所的时候对于托儿所幼儿的规则训练并不是很注意,刚入托时托儿年龄较小,没有太多的规则。来园后的桌面游戏托儿的兴趣并不是很高,每天玩了一会儿就会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因此阳阳在托儿所就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没有自己整理玩具的习惯。进入小班之后,一时之间不能马上改过来,早上来园后玩好桌面游戏不会整理玩具。课后一会儿时间他也会到各个区域中乱窜,把各种玩具都拿出来玩一遍。 阳阳较其他幼儿来说,又比较地懒惰,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老师拍铃鼓的时候,他就坐着不动,而且是整个身子躺在椅背上。在操作活动中耐心不够,注意力不能很好的集中,容易分散。做任何事老师都要不断地提醒他、催促他。 阳阳也比较的任性,有一次吃玩水果后其他幼儿都把桌子上的水果皮仍到了垃圾桶里,只有阳阳前面还有一大堆。老师提醒他应把水果皮扔掉,他就是不肯扔掉,还在一边撒娇。这与家庭教育方式也有关:就因为这样,他没有奖到五角星。放学爷爷来接他时,他说:“爷爷,帮我买好多好多五角星。”爷爷就要求老师帮他也贴一颗,而且没有询问为何没有奖到五角星。 二、具体措施 (一)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1、增强他的规则意识,教师教给他整理玩具的方法,让他知道玩好玩具后应自己整理。 2、使他了解课后如果老师没请拿玩具玩,就不应该随意去拿。 (二)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1、调动他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2、平时让他多进行一些动手方面的操作,提高起动手能力,增强起信心。 (三)良好个性的培养

普通幼儿园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在园生存现状(1)

Studies in Preschool Education 学前教育研究 2011年第12期 (总第204期 )No.12,2011 Serial No.204 一、问题提出 学前融合教育将学前阶段3至6岁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与正常发展儿童安置在同一间教室一起学习,为有特殊需要幼儿提供非隔离式的、正常化的教学环境,并在此环境中提供这些幼儿所需 的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从而使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为一个系统。[1] 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主要指残障幼儿和有发展障碍风险的幼儿,[2] 即有发展缺陷或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幼儿。在经历了半个世纪 的发展之后,融合教育已经超越了其单纯的特教安置和教学策略的含义,成为一种对特教和普教改革与发展均产生重要影响的教育理念。 我国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的学前教育到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得到关注,学前融合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政策和实践体系。近年来安置到普通幼儿园(以下简称普幼)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逐渐增多,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上普通幼儿园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事实。如2008年对江苏省338所幼儿园的调查显示,共有250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2007年对湖北省 175名幼教工作者的调查显示,有1/3的幼教工作者曾接触过特殊幼儿;[3]2008年对浙江省566名普 幼教师的调查显示, 58%的普幼教师在自己任教的班级遇到过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4]上海市的学前融合教育更是走在了全国前列,1997年虹口区小班幼儿中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已占到2%。[5]调查融合安置的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在园生存状态,由此对促进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基于此研究理念,本研究拟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浙江省部分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在普通幼儿园的生存状态进行较为全面的调查,以为改善学前融合教育提供事实依据。 二、研究方法(一)研究工具 [摘 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269名浙江省普通幼儿园一线教师为调查对象, 考察浙江省普通幼儿园融合安置的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在园生存现状,结果发现浙江省普通幼儿园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在增加,但这些儿童在普通幼儿园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他们能够参与的活动和课程类型有限,且质量存疑;容易遭到同伴的拒绝;被认为对周围环境中的他人存在负面影响。此外,幼儿教师关于特殊教育、融合教育的知识与技能极度缺乏,其对接纳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幼儿的认识和教育能力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关键词]融合教育;学前融合教育;特殊教育收稿日期:2011-4-27;作者修改返回日期:2011-6-3 *本文系浙江师范大学校级科研青年基金研究项目“浙江省学前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在园教育现状调查及应对策略研究”(批准号:SKQ N2009n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通讯作者:李伟亚,E-mail:weiya _li@https://www.360docs.net/doc/62918458.html, 普通幼儿园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在园生存现状* 李伟亚**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杭州 310012) 34

中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史

https://www.360docs.net/doc/62918458.html,/48005 698.html 这个网址里面的也不错看看 二、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及走向 谈这个话题之前首先要界定特殊教育对象,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界定的特殊教育对象主要指的是医疗部门界定的在视觉、听觉、智力发展方面存在缺陷的儿童,近年来,又将有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儿童(孤独症儿童)扩展为特殊教育对象。其实,根据国际上对特殊儿童的范围界定,特殊教育对象还包括有情绪行为障碍儿童、学习障碍儿童和智力超常儿童以及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等。这里所讲的特殊教育对象,主要是指视觉、听觉、智力发展方面存在缺陷的儿童。在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有一个演进的历史过程。 一、特殊教育的准备阶段:标志为古代特殊教育思想及机构的萌芽 我国古代就有开明的残疾人政策,夏商周时期有减免残疾人税收的规定,从秦汉到明清,开明统治者都设臵了专门机构去关注残疾人的生存状况,如对残疾人赐谷等等。 中国的特殊教育学校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渊源。据陆得样和福森信昭(日本)1996年考证,我国在周代出现了公有性质的残疾人教育,源起于夏商周时期的盲人乐师得到专门的职业技能教育,并训练聋哑、盲及肢体残疾者为有用之人。 我国自古代就不泛有对残疾人一视同仁的例子,周代就有盲人担任乐师和相应官职,孙膑和司马迁受刑后成了肢体残疾者,后来仍被重用,都是明证。 二、特殊教育的早期阶段:标志是近代特殊教育学校的产生 漫长的封建社会,使特殊教育发展异常缓慢甚至停滞。我国近代真正意义上的特殊教育始于清末明初,这种特殊教育最早由国外的教会带入,然后国内一些开明人士介入,并开办了一些专门从事特殊儿童教育的会馆。也就是说中国近代特殊教育的兴起与西方传教士的传教有一定的关系。据《教育年鉴》记载,1874年,英国英格兰长老会传教士威廉?穆(William Moore)在北京东城甘雨胡同创建了中国近代第一间盲校-「瞽叟通文馆」。(“瞽”是瞎子的意思,“叟”是老头的意思,“瞽叟通文馆”就是流落街头的瞎子、老头子学文化的地方,这是教会办的慈善机构。现在成了北京市盲人学校。学校创建时,只有个位数的学生,到1919年学生人数已增加到200人。1920年校址迁到北京西郊八里庄,改名为「明瞽目院」,该校招收社会上盲童学点字、传播宗教和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教学中,引进了法国布莱尔点字,创立了中国点字,即「瞽手通文」,也称「康熙盲文」。由于经费短绌,终年战争,学校停止上学好几次后来又恢复。13年之后的1887年美国传教士梅尔斯夫妇在山东登州(蓬莱)建立了“启喑学馆”进行对聋哑人的教育。1887年初时,只接受了一名聋哑学生。该生的衣食、住宿全由学校提供。由于全靠善心人士捐助来维持学习开支,三年后,在校学生也只增加为11人。1898年迁至烟台,改名为烟台瘖学校。解放以后,人民政府接管了这所学校并改名为「烟台市聋哑学校」。又过了28年,1915年7月,民国政府的《国民学校令》正式提出了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一年之后的1916

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

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 (一)学前教育规模持续增长,普及水平继续提升 2012年,全国独立设置幼儿园数18.1万所,比上年增加1.5万所;全国新入园(班)幼儿1911.9万人,比上年增加84.6万人,增长4.6%;全国在园(班)幼儿3685.8万人,比上年增加261.3万人,增长7.6%。,其中,农村在园(班)幼儿2435.0万人,比上年增加157.7万人。 2012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64.5%,比上年提升2.2个百分点。小学招生中接受过学前教育的比例为95.5%,比上年提升2.7个百分点。 2012年,全国学前教育专任教师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65.1%,比上年提升2.7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学前教育教师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72.9%,比农村高15.5个百分点;学前教育专任教师中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的比例为 62.7%,比上年下降1.0个百分点。 2012年,全国特殊教育学校1853所,比上年增加86所。招生6.6万人,比上年增加0.2万人,增加2.5%;在校生37.9万人,比上年减少2.0万人,降低5.0%。 2012年,小学阶段特殊教育在校生有26.9万人,比上年减少0.8万人。其中,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在校生14.2万人,比上年减少1.3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52.9%。 初中阶段特殊教育在校生总数10.0万人,比上年减少1.2万人,降幅11.0%。其中,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在校生5.8万人,比上年减少1.3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57.9%。

高中阶段特殊教育(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总数1.0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 2012年,全国特殊教育专任教师数4.4万人,比上年增加0.2万人,增长5.8%。其中,受过特殊教育专业培训的比例为46.7%,比上年降低8.8个百分点。

学龄前特殊教育的重要性

學齡前特殊教育的重要性 台中市特教資源中心職能治療師張伍毅 「特殊教育是教育的專業,是教育界的精英」------祂洞察了人性,進化了教育,是基礎教育!更是教育的發電廠!沒有特殊教育,教育只是寧靜黑白,有了特殊教育,教育將是生動彩色! 然而,教育為什麼要向下延伸?國民義務教育向下延伸已經是既定政策,牽涉的理由,因素繁多,最重要的還是回歸到早期及基礎教育重要性的本質上,因此,在這科學昌明,教育多元化的現今社會裏,學前教育是重要的!也是建立未來教育品質的基石,更遑論學齡前期的特殊教育了! 拜科技進步,醫學發達之賜,教育方法策略大幅提升,已不再是一支粉筆,一片黑板能夠滿足的時代了,所以學齡前期的教育,以至於特殊教育,已經是日益重要的課題了,這已經關係到人類生理發展的里程碑,更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考量存在------簡單的說,依據生理而言,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最佳,是有一定的最低準則,(例如生產年齡,懷孕過程)今日事、今日畢是有其避免惡性循環必要性,否則「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就是最後的結果! 換句話說,大家都知道學齡前的準備教育是重要的,因為關係到日後的學習效果,尤其在目前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下,少有充份準備,是難以勝任教育學習的工作。殊不知什麼要提前做準備工作,就是要達到教育中所謂「預習」的前置作業,更何況特殊教育。複雜的問題沒有簡單的答案,特殊教育有其特殊性,更顯其重要性存在,必需要適當的深入了解。 特殊教育法中,十二類身心障礙者的特性,基本氣質,以致於各類障礙彼此間的差異性,都是必需要了解的,但是雖然障礙者分成十二類之多,彼此間仍有其共通性存在,每一種障礙類別對於認知教育教導方面,仍有其技巧性,茲依各分類,闡述於下,提供大家做另類的思考: 一、智能障礙: 我有我的快樂,你有你的悲傷,大智若愚是我們的宗旨,你可以近一點觀察我,但我也一樣在看你喔。對於這類的幼兒,可以從建立小小的自信心開始,建議從簡單的事情重覆做為起點,基本的數字概念(1-10)、顏色分類(12色)、簡單的團體規則、引導式、倒序型教法,引導出自主性、創造性功能學習。 二、視覺障礙: 眼不見為淨!我不看,但是我用耳聽、用頭腦想、用心去感受,本體感超好,觀察力不佳欠缺前庭及速度感的活動,這是我永遠的心痛。建議學習時從地板教學開始,逐漸從蹲著教學,到坐在小板凳上,以增強穩定性,及觸覺辨識等身體功能發展,視力使用避免度疲勞,除非是弱斜視等特殊性。 三、聽覺障礙: 耳不聽為清!請不要生我的氣或在背後叫我,愛我就要讓我清楚的看見,我要用眼睛看全世界,不要遮住我的視線,否則我將一無所有。眼見為憑是我的原則。增加視線的反應力,聽覺視覺的速動反應,打鼓及聽力反應等學習律動及音感的熟悉性,儘可能的訓練,必要時透過醫師選擇合適的助聽器以幫助學習。 四、語言障礙: 脾氣不好不是我的錯,其實你不懂我的心,我有我的感受但實在無法用言語表達清楚,啞巴吃黃

第一章特殊教育概述_特殊教育概论

教学课题第一章特殊教育概述 第一节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第二节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 教学目的1.掌握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 2.了解国内外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特点及趋势。 教学重点、难点与思考题1.重点:特殊教育的对象和概况。 2.难点:特殊教育的“特殊性”。 3.思考题:(1)怎样理解特殊儿童的含义?(2)特殊教育的含义是什么?(3)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教学方 法与 手段 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 教学的基本内容(过程) 第一章特殊教育概述 第一节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 一、特殊儿童(约15分钟) (一)定义 1.特殊儿童(1)广义:是指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2)狭义:专指残疾儿童,即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 2.残疾儿童:指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又称“缺陷儿童”或“障碍儿童”。 3.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是指因个体差异而有各种不同的特殊教育需求的儿童。 (二)分类 关于特殊儿童的分类,由于界定的范围不同,分类也不同。 1.美国残疾人教育法(IDEA)的分类 2.国内的分类(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标准中的分类) (三)个别差异 1.个体间差异:指不同个体之间智力、能力、兴趣等心理特性方面的差异。 2.个体内差异:指同一个体内部内在能力发展的不平衡。 二、特殊教育(约20分钟) (一)教育对象 1.广义的特教概念认为,特殊教育的对象包括三类儿童:残疾儿童、问题儿童、超常儿童; 2.狭义的特教概念,只把残疾儿童,甚至于将残疾儿童中的一部分如盲、聋、弱智等列入特殊教育的范围。

教学的基本内容(过程) (二)教育内容 (三)教育方法 (四)教育场所 (五)从事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人员 第二节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国外特殊教育发展历程(约15分钟) (一)西欧特殊教育的兴起 特殊教育起源于欧洲。如1760年,法国人莱佩在巴黎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聋校;1784年,法国人霍维在巴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盲校等。 (二)北美特殊教育的发展 二、中国特殊教育发展历程(约20分钟) (一)古代中国特殊教育的起源 (二)旧中国特殊教育的兴起 (三)新中国特殊教育的发展 (四)港台特殊教育发展的概况 三、世界特殊教育发展的特点与趋势(约20分钟) (一)特殊教育观念的变化 (二)特殊教育范围的扩大 (三)政府的直接干预和特殊教育立法 (四)特殊教育的一体化 (五)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残疾人提供的帮助 (六)国际合作日益加强 参考文献 1.方俊明. 特殊教育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美)William L.Heward(著),肖非(译).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导论(第八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3.朴永馨.特殊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4.陈云英.中国特殊教育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5.汤盛钦.特殊教育概论——普通班级中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6.潘一. 特殊教育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刘春玲,汪琴娣. 特殊教育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幼儿园特殊教育论文-特殊幼儿的游戏治疗

特殊幼儿的游戏治疗 游戏治疗模式众多,其中又以跨领域之游戏本位评估T A(Tra disciplinary play-based a e ment)模式最适合学前阶段的特殊孩子,其特色乃根据观察订定游戏治疗的目标,作法如下:要进行跨领域之游戏本位评估模式(T A),需有一个设备齐全,且空间够大的教室。为了要让孩子有选择的机会,教室内需设有不同的角落。例如:娃娃家区、积木区、美劳区、玩沙区、粗大动作区……等等。教室靠走廊的一边,最好有适合观察的单面镜,若无法设置单面镜,则需为观察者安排一个不干扰孩子活动的位置。若没有适合的教室,也可选择个案家里或其它地方进行T A游戏治疗模式,其先决条件是:其空间能摆放足够的游戏治疗器材,以供孩子选择。游戏治疗过程中使用的游戏器材或玩具,必须多样化、色彩鲜艳并且是孩子所熟悉的。例如:娃娃家区可摆放椅子、桌子、瓦斯炉、锅子、电话、衣裤……等。T A游戏本位评估模式是很有弹性的,进行的时间及程序,可依照孩子的年龄、个别需求做调整。以下就T A游戏本位评估模式进行方式,分为六个阶段说明之: 阶段一:无结构式游戏。约为二十到二十五分钟。这个阶段由孩子主导整个过程,治疗师模仿孩子的游戏行为、语言,以游戏方式与孩子互动、对话,视孩子程度,与之进行平行、关连或合作性游戏。治疗师可作些比孩子游戏程度还高的行为。在这个阶段,孩子可依个人兴趣,随意变化游戏区域。治疗师则需记录哪些行为或语言是孩子自发的,哪些又是模仿而来的。治疗师可以用游戏的方式间接教导孩子新的游戏方式,除非孩子表达需要协助,或对一样工作有强烈兴趣,却无法完成时,才可采直接教导的方式。在这个阶段是以孩子为主,需尽量减少治疗师教导的部分。 阶段二:结构式游戏。持续时间视孩子年龄而定,年纪小的约五到十分钟,年纪较长的为十到十五分钟。这个阶段是由治疗师主导,进行认知和语言的活动,其中所需的技能是第一阶段没有观察到的部分。活动中,孩子被要求进行一些活动,例如:拼图、画画、因果游戏、高程度的问题解决游戏、算数…….等,但这些活动必须引发孩子的动机,使其愿意进行各项活动(建议以游戏方式进行)。如此,这个阶段里,便可在有限的时间观察到许多其它阶段无法看到的能力。 阶段三:同侪互动游戏。约五到十分钟。这个阶段又回到无结构式的游戏,但须有一名年纪较大、与个案同性别、与个案熟悉且能与同侪有良好互动的普通孩子。这阶段主要比较个案与其它孩子,两者之同侪互动方式有何不同。治疗师必须在第一阶段结束前,利用适当的时机,先将另一位孩子自然地介绍给个案。这个阶段不仅能观察孩子的游戏互动和社交技能,也可观察认知、语言、动作技能。需特别记录个案在同样的情境下,面对成人与同侪有何不同的反应。在这个阶段,由孩子主导整个活动,但若两个孩子间没有互动,治疗师可从旁介入,使其互动。介绍玩具,可有效促进同侪互动。此阶段结束后,与个案互动的孩子必须离开这间教室,可在点心时间时,再邀请他加入,以便观察两者进一步的互动。

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的意义与方法2020

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的意义与方法 2020年度 培训是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重要保障,特殊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教教师也是广大教师队伍中的重要成员。因此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也是提升特殊教育专业发展的有效举措。 一、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的意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者,是教育学生的先行者,本身的学识能力水平,思想观念意识和教育教学理念都决定了教师的胸怀和眼光,决定了教师的思维定式和教育方法,也从中影响了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作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二十一世纪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教师应该牢牢竖立终身教育的思想。终身教育的主导思想就是要求每个人必须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 每位教师都必须具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不断地提高自我素质,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以使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等跟上时代的变化,加深对教育和学科最新发展的了解。试想如果一个教师自己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从始至终都是一成不变的,他如何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特殊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教教师也是广大教师队伍中的重要成员。特教学校数量少,不同地区之间的教师交流受到限

制,知识更新缓慢,因此,特殊教育教师同样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充电。他们比普校教师更需要培训。 二、做好特教教师培训工作的几点妙招 1、深入基层,了解特教教师培训需求。 古语说:“知已知彼,百战不殆。”目前,许多培训者对特殊教育的实际情况了解的不是很清楚,培训课上一般是凭自己感觉设计讲稿,有照本宣科、说空话、套话等现象,这只会使受训者失去对继续教育的兴趣。针对培训内容与特殊教育教学实践相脱节的问题,我们必须对特殊教育现实情况进行调查,有调查才有发言权,以期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因此,培训人员必须深入到特殊教育学校教学活动中去,深入了解特殊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多倾听一线教师的意见,然后把调查得来的有关信息进行深入分析,找准原因及其涉及的有关理论等,再确定适当的培训内容,制定出科学规范的培训方案。 2、培训者必须了解掌握特殊教育基本理论和特殊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 特殊教育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培训者必须了解掌握特殊教育基本理论和特殊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才能做好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工作。这就要求特殊教育师资培训者要到特殊教育高等师范院校进修学习,经常参加各级、各类特殊教育研讨会,关注特殊教育的有关网站和网络论坛,及时搜集信息,进行整理消化吸收,对其他教师进行培训。

(完整版)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 ?周红云 每个人身上,主要 是如何让它发光。教育不是灌输, 而是点燃火焰。 ?都有太阳 ?海伦·凯勒(HelenKeller 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盲聋哑女作家和残疾有障碍的教育家。出生19个月就因为一场大病失去了视觉、听觉和说话能力,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又盲又聋又哑的重度残障者,却创造了人生的奇迹。在老师安妮·莎利文的教育和帮助下,她不仅学会了读书、写作和说话,并且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在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四年的学业,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盲聋人。不但如此,她还为改善盲聋人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四处奔走,为美国盲人基金会和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广筹善款,创立慈善机构,积极为残疾人造福。除此之外,她一生还勤于写作,共创作了14部文学作品。其中在大学时代写下的自传性作品《我的生活》,出版后就在美国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她也因此而赢得全世界的尊崇,被视为20世纪最富感受召力的作家之一;她的著名作品还有《中流》、《走出黑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课程介绍 课程性质及设置目的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是全国高等教育中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设置的基本目的是为了适应我国特殊教育“回归主流”的国际化趋势,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特殊儿童教育观念,弄清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普通学前教育环境中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并能综合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正确恰当地分析学前教育机构中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并施以恰当的教育,为提高学前儿童的教育质量,促进全体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方法指导。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涉及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各类在学前期常见的特殊儿童及其教育,包括身心障碍儿童与超常儿童的教育以及有关特殊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本课程以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家庭教育学等课程为基础课,与其他专业课的主要区别在于教育对象是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学前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遵循正常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表现出差异性,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必须服从于学前儿童教育的大系统。因此,引以普遍联系的观点学习本课程。 ? 课程作用 ?全纳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幼儿走进幼儿园,针对他们的教育既要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针对其的特殊需求,研究适合他

特殊教育意义 -发展趋势 1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具有的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1、直接效益对特殊需要儿童成长的意义。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最重要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帮助具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在发展的关键期内建立全面发展的基础,充分促进学前特殊儿童的潜能的发展,以及有效预防学前特殊儿童第二障碍的出现。2、间接效益对特殊需要儿童家庭的意义。任何一个特殊需要儿童的存在,都给他们的家庭带来许多特殊的问题,学前特殊教育有助于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特殊需要,并且积极参与到教育过程中以帮助自己的孩子;有助于家长减轻精神和物质方面的负担,为特殊需要儿童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家庭条件。3、社会效益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每一位特殊儿童,都是作为一个社会的个体存在的,与整个社会及社会发展都有一定的关系。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对我国社会发展的作用集中表现在:为社会发展增加建设者的力量;有效地减少社会承担的特殊教育和残疾福利费用;同时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发2 展。 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1、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的趋势。当代世界范围内对儿童早期教育的提倡和重视,使得特殊儿童教育出现了突出的?早?之倾向。世界各国都在试图通过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来保证早期干预的实施,注重从法律上保证特殊儿童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的可能性;加强早期发现的研究,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围绕特殊儿童的需要制订早期干预方案,以使他们获得最佳的发展。2、一体化融合教育的趋势。当代特殊教育的一体化倾向使得特殊教育不再是一个与普通教育截然分离的独立系统,促使整个社会教育体系产生了变革。一体化融合教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回归主流的一体化融合教育,主张特殊教育正常化---让特殊儿童回归社会主流,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安臵方面,要求尽可能的将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安排在一起接受教育。二是全纳性的一体化融合教育,要求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内教育所有学生,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并根据儿童自身的特殊需要为其提供特殊服务。3、整合教育的趋向。受当代儿童学习和儿童教育理论的影响,对特殊需要儿童进行整合教育的问题也受到了特殊教育研究者的普遍关注。摒弃陈旧的单纯训练的特殊教育观念方式,在整合观指导下的特殊儿童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进行。这种改革从传统的分科教育转入整合教育,从封闭式教育到开放式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 3 的教学转向以儿童作为学习主体的?建构式?教学,从传递知识的课堂教学转向激励儿童参与、探索与创造的活动教学。这样的整合教育取向,充分注重给每一个学习者满足的完整经验,以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发展。

幼儿园: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小结

新修订幼儿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小结教材定制/提高课堂效率/内容可修改 Summary of Trai ning and Lear ning for Key Teachers of Special Educati o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幼儿园

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小结教材说明:本教案资料适用于幼儿园科目,主要用途为训练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 I 用数字去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得在能 I I 严谨地思考,并有更多良好的解决方法,进而促进全面发展和提高。内容已根据教 i I I 材主题进行配套式编写,可直接修改调整或者打印成为纸质版本进行教学使用。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XX年11月13日至21日,我有幸来到人间天堂”一-苏州市,参加了江苏省特殊教育学校智障教育学前骨干教师的培训学习,感谢江苏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给我们精心准备的特教学前方面的盛宴,也感谢学校给了我参加的机会。通过聆听专家教授的精彩专题讲座,与学前教育的专家及本省市的同仁面对面的研讨教案、观摩教学,分享经验,几次走进苏州市金阊培智学校,这些都为我在今后对学前特殊孩子的教育、教学及管理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更新观念、摆正心态 这次培训的日程安排的很充实,让我聆听到了王辉、杨枫、谈秀菁、欧阳新梅等专家教授的精彩、细致的专题讲座,还体验到了两位台湾的专家和一位日本立命馆大学的博士带给我们新鲜的想法,最后由苏州市金阊培智学校跟大家交流研讨了她们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以及办学方法。通过这次培训,让我对学前特殊教育有了更新的理解与启迪,让我饱享了高品质的文化大餐”。为我今后如何做一个更加专业的学前教育教师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特殊教育89认识教案

教案

教与学的过程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 师:请同学们按顺序摆出学过的数字.(学生在桌子上摆数 字卡片) 正着读一读,再倒着读一读. 问:比7小的数有哪些?和5相邻的数是几和几?7的前面 是几?7的后面哪?今天我们就来认识“8" 板书课题:8的认识 探索新知 1.出示:8 师:你们看,8像什么?(小葫芦)今天我们就像认识7一样 认识8,你想学习8的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发言。(数数、8以内数的顺序,比较8和其它数的 大小、 8的组成等) 下面我们就分别来学习这些知识。 2.认识8的含义 出示教材52页8的主题图。 问:这幅图画的是什么?(教育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同 时要注意安全) 谁愿意来教同学们数数? 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带大家数图上物体的个数。(8个救生 圈、8个人、8顶泳帽) 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表示8吗? 学生可以用8说一句话,也可以演示摆学具(如:摆8根小棒、 8张卡片等)。 3.数序及比较大小 师:谁为大家介绍一下,8以内数的顺序是怎样的? 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介绍,说一说8为什么排在7的后面. 出示直尺图2,让学生按顺序读出尺子上的刻度。 学生再拿出直尺和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0到8各数的位 置. 出示点子图3. 使学生巩固旧知 识,更容易接受新 知识. 引起学生的学习 兴趣.

问:7和8比,谁大?你是怎么比的? 板书:7<8 8〉7 4.区分基数与序数 演示动画“基数、序数”. 师:小动物们要开运动会了,你们看都谁来了?一共来了几个小动物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3、……8.下面我们以组为单位做抢答游戏,小动物提问题,你们抢答.(如,小青蛙:呱呱呱,我是谁?从右数我排第几?) 5。8的组成 让学生自己摆学具,总结出8的组成情况,然后集体交流。 问:谁愿意到前面来演示一下,8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找学生到投影前演示. 共同总结出: 练习:两人一组,拍手说8的组成. 6.学习写8:我们认识了8的含义,那么怎样才能写好8呢?下面请看大屏幕.(演示动画“8的写法”) 学生练习在书上写8,老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巩固练习 1.按顺序填空 板 书 设 计 作 业 安 排 让学生在田字格上抄写5行数字“8”

特殊教育 教案

主题一学前儿童游戏概论 教学目标与要求:理解各种主要的游戏理论的基本观点、特点和历史贡献,在此基础上能够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早期的传统游戏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以及前苏联的活动游戏理论 难点: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以及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 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新课教学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讨论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国外游戏理论概述 一、早期的传统游戏理论 (一)精力过剩说“剩余精力”说 1.代表人物 席勒斯宾塞 2.主要观点 游戏是机体的基本生存需要(吃、喝等)满足之后,仍有富余的精力的产物,游戏的动力来自于机体的“剩余精力”。 3.评价 (1)消极对贬低游戏的价值负有责任 A.既然游戏是剩余精力的发泄,那么它就是无价值的、不道德的,应当予以禁止。 B.只是把游戏当成是“导泄”的手段,认为与其禁止儿童游戏,不如让儿童去游戏,在游戏中发泄剩余精力更为明智。 (2)积极 A.说明了游戏的物质前提只有当机体的基本生活需要满足之后,机体才有可能去游戏

B.在游戏研究领域起到了“拓荒者”作用 (二)松弛消遣说“松弛”说 1.代表人物 拉扎鲁斯帕特里克 2.主要观点 游戏是使失去的精力重新恢复起来的一种活动。 (三)预演说“前练习”说、“生活预备”说 1.代表人物 格鲁斯 2.主要观点 游戏具有生物适应的功能,游戏是对与生俱来的、但不完善和成熟的本能行为的练习,它能够帮助小动物适应未来的生活。 3.评价 (1)积极 A.认为高等动物仅凭天生的“本领”是不能适应生活的,必须经过后天的学习和练习,这一点是符合事实的。 B.对于改变人们的儿童观、扭转当时人们认为儿童游戏物价值的传统观念具有积极的意义。 (2)消极 A.只用“本能”的概念不能说明儿童游戏的本质,过分依赖“本能”的概念,把“本能”作为发展的中心驱力,把动物的游戏与人类幼儿的游戏等量齐观。 B.成人已不需要为生活做准备,可成人仍然有游戏的需要并继续游戏。对于这一点不能有很好的解释。 (四)复演论 1.代表人物 霍尔 2.主要观点 游戏是个体再现祖先的动作和活动,重演人类种族进化的历史。 3.评价

特殊教育的意义 [特殊教育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意义]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特殊教育的意义 [特殊教育是什么意思 有什么意义] 特殊教育是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 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它的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那么你对特殊教育了解多少呢?以 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什么是特殊教育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特殊教育的简介 为了满足特殊需要儿童学习的需要,而设计(提供)的教育,即称特殊教育。1994年6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 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通过的《萨拉曼卡宣言》中

所说:“每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志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教育制度的设计和教育计划的实施应该考虑到这些特性和需要的广泛差异。”对不同种类特殊儿童的教育又可分别成为盲童教育、聋童教育、智力落后儿童教育、超常儿童教育、言语障碍儿童教育、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教育,多重残疾儿童教育等。特殊教育的主要精神是考虑到每个孩子个体内在及个体之间的个别差异。 特殊教育的实施对象 特殊教育实施对象的范围也因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情况 而有差异,有的国家或地区提出了“零拒绝”的目标,即认为所有残疾儿童都应该接受免费的、适合他们需要的义务教育。各级公立学校都要为残疾儿童提供教育和有关服务,不应该以任何理由拒绝他们入学。中国实施特殊教育的对象主要是盲、聋、哑、智力落后以及有其他身心缺陷的儿童和青少年,设有盲聋哑学校、低能儿学校或低常儿童班、弱智儿童班,以及工读学校等。我国《宪法》、《义务教育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都明确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

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有许多共同的地方,普通教育的一般规律在特殊教育中也是适用的,但特殊教育也有它的特殊的一面。它不仅像普通教育那样,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还特别强调进行补偿缺陷和发展优势的教育,例如教盲童学习盲文和定向行走,对聋童进行听力、语言训练,对弱智儿童进行感知觉和动作能力的教育训练等。特殊教育更重视早期教育,因为儿童年龄愈小,可塑性愈大,也可以及早保护残疾儿童的残余视力和听力,开发儿童的智力和语言能力,错过了最佳期,往往事倍功半。如对聋童没有进行早期语训,就会给今后语言的发展带来很大困难。特殊教育相对于普通教育来说,也更重视个别教育,更强调在教育中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特殊需要。苏州市教育部门对特殊教育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实行“按需供教” 。特殊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因此特殊教育也更强调大教育的观点,强调教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在我国,残疾儿童受教育形式一般有三种: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等机构附设的特殊教育班、普通学校的普通班中随班就读。大多数残疾儿童是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随班就

对自闭症幼儿的特殊教育(二)

对自闭症幼儿的特殊教育(二) 二.案例叙述 情况分析: 宝宝的跟踪教育已半年了,孩子现在已能适应幼儿园的学习与生活。教学活动中幼儿能安静地听讲,但不会回答问题;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幼儿不愿自己动手吃饭、穿衣,还需引导;幼儿开始能和同伴一起玩耍、游戏,交往时幼儿不会与他人商量、协调,往往自己的方式来获得他人的玩具,这些问题都将在本学期加以引导。 二月份: 案例1: 开学了,由于几周幼儿没来幼儿园,宝宝一进教室,脸上咪咪笑情绪愉快地在桌面进行搭建活动,到了吃点心盥洗的时候,孩子们鱼贯地进洗手间,可是,宝宝却懒懒地坐在椅子上,不愿动步,叫他去小便,他嘴里直嚷道:“不小便、不洗手、不去。”我就对他说:“看看你的手,指甲里黑黑的,都是细菌虫子,等一会吃饼干,虫子就会钻进你的肚子里,会牙齿痛,也会肚子痛,李老师帮你把指甲剪掉,自己去洗洗手”。我利落帮他剪掉指甲,看到脏脏的指甲一片片地落地,孩子懂道理地走进盥洗室,自己洗手去了。 案例2:

今天的我们在讲关于洗手的问题,当孩子们排队时,我有意让他坐在第一排的中间,当孩子们坐下后,宝宝看看左边,又看看右边的同伴,感到异常的兴奋。谈话中,在我的一个个问题的引导下,孩子们踊跃地举手,宝宝只是乖乖的坐着,我马上问他“宝宝,这是在干什么?(我做出洗手的动作)”“洗手,洗手”。宝宝认真地回答,我让孩子们给他一阵热烈的掌声。 小结:通过一个月的观察与指导,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由于在家,家长的溺爱等诸多原因,造成幼儿自理能力有所退步。因此,此月重点进行家园联系,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同伴间的生生互动,带动起幼儿掌握简单的生活技能。但是现在孩子不愿学习、不愿接受,学习非常困难,将在下月中继续引导。 三月份 案例1: 每天的早晨,孩子们来到教室,非常高兴地投入到各个区域中,开展活动。自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活动效果也就更明显。宝宝对橡皮泥特别有“好感”。喜欢玩橡皮泥,在他爷爷和老师的引导下,虽然不能像其他幼儿完整的制作,但他也能玩出自己的乐趣。宝宝每天有爷爷接送,到幼儿园的时间总是固定在8:30左右,此时我班幼儿已基本到齐,因此当他来到教室看到一桌子玩橡皮泥的孩子,没

特殊教育课程改革

认真搞好新一轮特殊教育课程改革 ??? 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对于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课程本身的属性看,它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的集中体现,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育评价和教育质量的重要内涵,对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内在规定性,因而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或核心内容之一。二是从时代发展、从教育科学和特殊教育的发展与我国特殊教育课程现状的比较看,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课程建设还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能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要求和特殊教育发展的特殊要求,不能适应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进而也还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所以,我们要从现代化建设和三个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从教育均衡发展的高度出发,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做好特殊教育的课程改革工作。要广开言路,广开思路,集思广益,充分发挥教育专家、课程专家和一线校长、教师的作用,使新一轮特殊教育课程改革能够反映时代特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适应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并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既要坚持引进吸收、坚持应用现代化教育科学的最新成果,又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保持和发扬我国特殊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最优秀的东西。一方面要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指导课程改革,敢于借鉴国内外好的东西。不这样做,就从根本上失去了这次课程改革的意义。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尊重我们自己长期实践和优秀的东西,结合我们的具体实际。不这样做,我们的课程改革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课程改革决不是简单地修改一下课程要求,编几套教材,也决不是简单地增补添加一点时髦的内容。要认真思考一下:现代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主要有哪些内容?适应特殊教育的现代教育方法主要有什么?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通过什么渠道、采用什么方法融入我们的课程,怎样才能真正应用到课堂?长期以来我国特殊教育的课程教学积累的最宝贵的东西有哪些,怎样在新的课程中突出地反映出来? 第二,既要研究和关注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趋势,又要突出特殊教育的特点,适应特殊教育的需要。要对不同残疾类别的课程教材与基础教育普通课程教材之间的关系进行认真研究和准确定位,这是一个大前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集中了我国一大批不同类型的专家,出了一批非常优秀的成果,如何科学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特殊教育中来,是一个很重要也很有价值的问题。我们特殊教育的课程改革专家应该认真研究一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思路是什么,主要成果是什么,发展趋势是什么,目前倡导的是什么,正在努力纠正的又是什么?要下功夫研究和借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课改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教养培训和课改的组织实施等方面的成果。如果不了解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关起门来就特教搞特教,仅仅凭经验办事是不行的。在这个基础上,去认真研究特殊教育的教材怎样与普通基础教育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如何做到既保持特殊教育的特点,又充分应用普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果。当然,机械地照抄也是不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