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诵午写暮读”怡情生慧——山东省乳山市西苑学校活动纪实

“晨诵午写暮读”怡情生慧——山东省乳山市西苑学校活动纪实

发表时间:2019-07-05T11:17:24.697Z 来源:《素质教育》2019年8月总第317期作者:陈丹丹[导读] 我校开展的“晨诵、午写、暮读”活动通过营造诵读经典、练好书法的良好的学习氛围,着眼于学生基础,从我校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家长的力量,打造个性化的读写活动。山东省乳山市西苑学校264500我校开展的“晨诵、午写、暮读”活动通过营造诵读经典、练好书法的良好的学习氛围,着眼于学生基础,从我校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家长的力量,打造个性化的读写活动。

一、精选诵读内容

我校学生基础较差,在此之前,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的基础几乎为零。所以,我们的读写内容立足于学生实际,从基础开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初一到初四有针对性地选取内容,形成梯度性。

初一级部晨诵内容《孝经》,初二级部晨诵的内容《孙子兵法》,初三级部晨诵的内容《论语》,初四级部晨诵内容经典的古典诗词。

“晨诵”在内容选择上我们把握三个原则:一是有趣的;二是有用的;三是经典的。让学生乐读、趣读,并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夯实基础。

二、循序渐进苦练书写

午间,各年级练写钢笔字和毛笔字,12:10—12:25(15分钟)。上语文课时,播放孙京海老师的小视频给孩子们集中观看,并安排好每天的午写内容,学校聘请美术教师以及外校的专业写字教师在语文课上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上午放学前老师们在自己语文课上,安排好了练习内容,中午语文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写字进行了有针对性指导,包括强调学生保持良好的写字姿势和正确的执笔方法,对字的笔画、间架结构、如何占格及笔法进行个别的点拨。每次习字不在数量多少,而在质量优劣,从一笔一画入手,循序渐进,力求实效。练字力求全校活动形成梯度性与序列行,表现在:初一注重笔画等基础的书写;初二、初三注重单个字的训练;初四紧扣中考,注重整体卷面的训练。每天坚持,培养孩子对书法的热爱之情。级部门口开辟专栏,经常展出优秀书法作品,每个路过的同学都能看到,学习到。

三、诵读形式多样化

学校统一铃声提示后,学生开始放声朗读,校园中一片朗朗读书声。各班语文教师在学生诵读前,认真做好了指导前的准备工作,定好了诵读内容。诵读时,老师给学生读法上的指导,避免读破词句、唱读,无表情地读,要注意文章的抑扬顿挫、节奏和情感,关注诵读质量。语文老师上第一节课的时候,选择领读;初二、三的学生选择播放录音,学生跟读;初四选择自由朗读。诵读方式多样化,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学生表现出愿读、乐读、爱读。整个班级,整个校园形成了很好的读书氛围。

课外活动的阅读在老师的参与引导下如火如荼地进行,发起“师生共读一本书”的活动,提倡教师的“以身为范”的作用,并开展“师生读书交流会”等活动促进阅读。

四、暮读充分调动家长的力量

暮读,要求每天坚持30——60分钟的读书时间;暮读内容的选择贴近学生的生活,选取乐读趣读的文章。如杂志《读者》《萌芽》《青年文摘》《科幻世界》;如古今中外的诗歌、散文、经典小说等名著;如课本后面附录要求必读的名著。初四学生要求读一读《中考满分作文》之类的作文。

需要家长密切配合,倡导亲子共读。教师向家长推荐适合亲子共读的书籍,像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目送》等,鼓励家长在家和孩子谈读书收获,同时也架起亲子沟通的桥梁;开展“小手拉大手,同读一本书”亲子共读活动,将家庭引入到暮读行动中来。向家长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1.督促孩子每天阅读课外书,并监督学生完成《读书笔记》并签字。

2.乐于并主动为孩子购买一些文学书籍。

3.带孩子到图书室、图书馆、新华书店等读书场所读书。

4.家长与孩子共读同一本书,并与孩子共同写出读书体会,相互交流。期末,进行交流评选,选出“书香家庭”。

制定家庭阅读反馈卡,通过反馈卡交流学生的阅读情况,带动学生和家长的阅读积极性。

五、以丰富的活动带读

以活动带动读书,开展“读书节”、“建设书香校园”、“成果展示”“书香家庭”等活动。学校以班级为单位,举办读书知识竞赛、读后感交流、读书征文比赛、经典篇章诵读比赛、辩论赛等活动;举办学生朗诵会、故事会、读后感交流会、优秀日记、校刊展示会等。积极营造书香教室,在全校开展“书香班级”评比活动;开展读书明星评选活动:各班级每个月对学生进行一次读书笔记星级评比,学期末进行“阅读小硕士”或“阅读小博士”的评比。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