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晚期宫颈癌需要用多少钱

治疗晚期宫颈癌需要用多少钱
治疗晚期宫颈癌需要用多少钱

宫颈癌是我国恶性肿瘤中发病较高的一种,是人类健康的一大敌人,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一般好发于50岁以上的人群之中。罹患宫颈癌后,不仅会给患者机体带来极大的损伤,而且也要承受极大的经济负担,尤其是当病情进入晚期后,治疗难度加大,所需的费用也会更高,有不少患者因无法承受高昂的费用而放弃治疗,那具体治疗宫颈癌晚期需要用多少钱呢?

对于宫颈癌晚期的治疗费用并不是固定的,不同的患者,病情不同,体质不同,适合的治疗方法也是不同的,因此所需的费用也会不一样,另外患者所在地区不同,所选医院不同,收费标准不一样,费用也会有所差异。对于患者来说,治疗费用高并不一定效果好,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病情和身体状况的方法,才有助于提高疗效,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对于宫颈癌晚期的治疗,手术的机会不大,常用的方法是放化疗和中医治疗,放化疗可以抑杀癌细胞,控制病情,具体费用是根据放化疗的方案来决定的,大概需要几万元左右,不过放化疗在治疗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对机体损伤较大,若过度的治疗,不仅不能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反而会加重病情,缩短寿命。中医虽然短期内缩小瘤体的效果没有放化疗明显,但中医重在治本,且不会对机体造成损伤,在控制病情发展的同时,反而会调理患者的机体,补充元气,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相比放化疗,中医的费用要低很多,还能在家治疗,一般的患者都能接受。

选择中医治疗,关键是要选对专家,袁希福就是一位深受患者和家属信赖的老中医,他是希福抗癌团队首席专家、袁氏中医世家第八代传人、《袁氏医方》继承人、三联平衡理论创始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学会全国委员、中国十大当代名医。从事中医治疗肿瘤近40年,袁希福对恶性肿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有效的经验,其提出的三联平衡理论更帮助数以万计肿瘤患者成功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袁希福在传统中医理论及袁氏“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近40年临床抗癌实践经验,摸索出了专业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辨证论治新体系-三联平衡理论。其实质内涵就是:抓住关键病机:“虚”“瘀”“毒”,统筹兼顾,采取“扶正”“疏通”“祛毒”三大对策,有的放矢,重点用药,将扶正补虚,疏导化瘀,攻毒排毒三方面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施治用药,从而达到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机能平衡的根本目的。

案例分享:宫颈癌患者经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进行中医治疗后的真实疗效案例1:高琳琳(化名),40岁,宫颈癌,安徽蚌埠人

2014年高琳琳发现阴道有不规则出血的现象,随后到当地医院检查但并没有发现异常,按照宫颈炎症进行治疗。

在治疗了三四个月后出血症状并没有改善,直至突然出现大出血,高琳琳到安徽蚌埠附属医院进行检查,确诊为宫颈癌。

确诊后,高琳琳情绪很崩溃,对癌症了解较少的她,觉得患上宫颈癌就等于死亡。医院的病友告诉她没事的,并以自身病情鼓励高琳琳一定要积极治疗,加上家人也一直鼓励她,高琳琳决定要积极治疗。首先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又进行6次化疗和22次放疗。虽然治疗过程很痛苦,但是高琳琳觉得现在不治就前功尽弃,太不值得了,所以坚持了下来。

但令高琳琳苦恼的时,化疗结束后全身一直痛,像蚂蚁咬的一样,想要缓解这难受的症状,因而在病友的介绍下,高琳琳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中医治疗。

服用中药后,原本虚弱的身体有了明显好转,疼痛也越来越轻,现在已经消失。更重要的是,以前体重不到110斤的高琳琳,现在竟然上升到142斤。回访中高琳琳介绍说:之所以胖了是因为“以前就吃一碗饭,然后我手术过后化疗,自从吃了中药以后就挺能吃的。现在我在家都吃一碗多饭,很能吃,就一直胖,我以前的衣服全部都不能穿了”。

案例2:李亚琴,36岁,宫颈癌,山西省长治市人

2013年3月8日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行“宫颈癌根治术”,术后第1次化疗时就呕吐剧烈、脱发、白细胞急剧下降,因害怕复发,又坚持做了1次化疗和20次放疗,然而病情还是转移了,2013年6月14日,在河南省肿瘤医院复查示:双侧腹股沟散在小淋巴结。2013年6月17日,经人介绍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求诊,院长袁希福以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用药,服药1个月,她的精神、气色明显改善;服药3个月,病人浑身无力、出虚汗、食欲不振等症状皆好转:服药1年,恢复得跟正常人一样,每天都到公园做操,跳广场舞,更神奇的是她的身高居然从150cm长到153cm。

2017年8月23日,为表达对袁希福院长的感恩之情特敬献锦旗一面。2017年9月24日,李亚琴作为抗癌康复明星代表参加了希福中医第五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抗癌康复经验。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您对治疗宫颈癌晚期需要用多少钱已经有所了解。治疗宫颈癌晚期具体治疗费用是因人而异的,一定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对症治疗,才有助于获得理想的效果,延长患者生命。

宫颈癌患者的护理查房

小讲课:子宫颈癌 一、疾病的相关知识 1.定义:宫颈癌又称子宫颈癌,系指发生在宫颈外口的原始鳞-柱交接处与生理性鳞-柱交接部所形成的移行带区的恶性肿瘤。 2.病因: 目前已明确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引起子宫颈癌的主要病因。 1、性行为异常:性生活年龄过早,多个性伴侣,发生子宫颈癌的危险性越高,这一点已得到许多资料证实。 2、初潮过早与多孕多产:女性经期生殖系统的抵御能力明显下降,是感染性疾病的好发期。妊娠期、产褥期妇女抵御疾病能力相对较差,多产造成的产道损伤等,都将成为宫颈疾病的易患因素。 3、卫生习惯不良:外阴清洁卫生习惯不良(如不洗外阴,不用干净的卫生巾),不洁性生活等与子宫颈癌的发生相关。 4、营养、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缺乏:某些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缺乏(如:锌、硒和维生素C)可能与子宫颈癌的发病有关。 5、生殖道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感染,HIV病毒感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等。 6、其它:吸烟、吸毒、营养不良及长期慢性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未进行治疗及随访。 3.病理 1、巨检:外生型(菜花型)、内生型(浸润性)、溃疡性、颈管型; 2、显微镜检:鳞癌、腺癌、鳞腺癌。 转移途径:主要为直接蔓延和淋巴转移,血性转移较少见。 4.辅助检查 A.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

B.宫颈碘试验(不着色区为高危区); C.阴道镜检查; D.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未确诊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最可靠依据。 5.处理原则 1.手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适用于Ⅰa~Ⅱa期患者; 2.放射治疗; 3.化疗。 二.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Ⅰ护理评估 1身体评估 1)健康史 2)身体状况 症状:接触性出血及白带增多常为宫颈癌的最早症状。 A.阴道流血早期多为接触性出血;中晚期为不规则阴道流血。 B.阴道排液多数患者有阴道排液,液体为白色或血性,可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或有腥臭。晚期患者因癌组织坏死伴感染,可有大量米汤样或脓性恶臭白带。 C.晚期症状根据癌灶累及范围出现不同的继发性症状。由于癌症累及神经骨骼及泌尿系统,可以出现骨盆疼痛、背痛、小便出血或疼痛,进一步发展癌症累及淋巴系统及全身,可以出现下肢水肿,疲倦和消瘦。 2.心理社会评估 Ⅱ.护理诊断

宫颈癌放疗护理常规

宫颈癌放疗护理常规 一概念:宫颈癌是指发生在子宫阴道部及宫颈管的恶性肿 瘤,是危害女性健康的第二大癌症。 二临床特点: 1.不规则阴道流血:早期表现为性交后或妇科检查后少量出血,以后 可能月经间期或绝经后少量不规则出血。晚期流血增 多,甚至发生致命性大流血。 2.阴道排液:表现为白带增多,为浆液性、脓性或米汤样血性恶臭白 带。 3.疼痛:为晚期症状,表现为持续的腰骶部或坐骨神经痛。 4.妇科检查可见宫颈糜烂、溃疡或呈菜花状新生物。 三医疗目标: 1.完全缓解:肿瘤经手术全部切除,症状及体征消失,能参加正常同 龄人所能从事的一般工作或体力劳动。 2.部分缓解:肿瘤(包括转移病源)经手术未能完全切除,或经放疗 后症状减轻,宫颈局部癌块明显缩小或消失,能参加正 常同龄人所能从事的一般工作或劳动6个月以上,或临 床治愈时间不足2年。 四护理目标:1.减轻焦虑。2.减轻或消除疼痛。3.病人阴道流血减少或停止。4.病人能说出宫颈癌的有关常识及防治措 施。5.病人能自觉定期复查、随诊。

五专科评估: 1.病史了解病人婚姻史、性生活史、慢性宫颈炎病史等。2.身体评估了解子宫颈癌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以明确病变程度。 3.心理社会评估评估病人产生的心理问题的程度及分析产生的原 因。 六护理问题:1、焦虑:对宫颈癌的治疗预后担心 2、疼痛:与肿瘤压迫,侵犯神经干有关 3、出血倾向:与肿瘤破溃或侵及血管有关 4、知识缺乏:与病人对疾病的相关知识缺乏有关七护理措施: (一) 一般护理执行肿瘤病人放射治疗一般护理常规。 (二) 饮食护理 1、患者应多饮水、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为防止放射性直肠炎 ,饮食应以少渣低纤维饮食为主,应避免进食产气的食物,如糖、碳酸类饮食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2患者应多饮水: 放疗期间应多饮水每日2000ml左右,以促进代谢物质有毒物质排出。 (三) 病情观察要点: 1、观察有无出现尿急、尿频、尿痛、血尿、排尿困难。

介入治疗在宫颈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介入治疗在宫颈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16-01-26T11:09:49.540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0月第21期供稿作者:王齐 [导读] 河北省二院宫颈癌作为一种妇科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和发病率相对较高,逐渐成为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 王齐河北省二院实习医生 063000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分析和探讨介入治疗在宫颈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实施髂内动脉介入或者双侧子宫动脉介入治疗,所用的药物包括顺铂60mg、表阿霉素30mg、氟尿嘧啶1g,妇科检查使用CT或者B超来对患者化疗前后的肿瘤大小进行比较,并计算肿瘤消退率。患者在2周之内接受子宫根治性切除,并接受术后病理检查,当其结果显示淋巴结宫旁组织显示为阳性时,则结合患者状况决定其是否需要进行盆腔体外照射。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之后,所有患者症状都得到了缓解,明显缓解有24例,占患者总人数的80%;部分缓解为6例,占患者总人数的20%。患者 治疗前后差异比较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癌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能够达到缩减肿瘤体积、降低淋巴结临床播散和转移的几率,能够保证宫颈癌手术治疗效果,不断提升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介入治疗;宫颈癌;临床应用 宫颈癌作为一种妇科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和发病率相对较高,逐渐成为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案大都为手术或者放疗为主。但是,对于中期、晚期患者而言,这种治疗方案难以从根本上清除其病灶。[1]在化疗方法、化疗药物、放射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下,动脉插管介入化疗逐渐成为宫颈癌患者治疗的主要方法,为了进一步分析和探讨介入治疗在宫颈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运用,现选择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分布在34到59岁之间。所有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之前都进行血小板计数、血常规、肾功能和肝功能测定、心电图检查以及出凝血时间检查等。 1.2方法 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之前要能够接受常规完善的检查,当确定其无显著禁忌症之后,需要通过DSA设备加以引导,并选择Seldinger技术经患者皮股动脉穿刺插管,并把5Fr导管选择性地插入到患者双侧髂动脉后,实施动脉造影。从根本了解患者肿瘤动脉供血、血管分布、侧支循环等状况。[2]然后经过一侧靶动脉灌注相应的化疗药物,术后进行拔管,并对其穿刺部位进行包扎。患者在制动24h之后,对其穿刺部位是否存在足背动脉搏动、血肿的现象进行观察。控制药物剂量为顺铂60mg,辅助使用表阿霉素30mg等。患者在介入治疗15d或者1月之后接受手术治疗。 1.3统计学方法 本文患者相关资料和数据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比较,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的方法来表示,并进行t检验和X2检验,当统计学相关数据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系统的治疗之后,所有患者症状都得到了缓解,明显缓解有24例,占患者总人数的80%;部分缓解为6例,占患者总人数的20%。患者治疗前后差异比较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早期宫颈癌患者大都接受手术治疗,中晚期患者肿瘤可能会对其宫旁组织造成侵犯,合并出现盆腔淋巴结复发、转移的现象,导致转危因素不断增加,从而让其中远期生存率逐渐下降,因此,手术治疗效果相对较差。[3]早期宫颈癌患者大都不存在显著的症状,很多患者发现时已经晚期,从而失去手术切除最佳时期。[4]选择静脉化疗所用的药物剂量相对加大,局部有效药物浓度相对较低,化疗反应较为显著,导致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很多患者因为无法承受疼痛,而放弃治疗,从而诱发肠梗阻、盆腔组织损伤、重度放射性肠炎、直肠狭窄、直肠阴道瘘等现象。 经导管动脉内进行化疗药物灌注、超选择栓塞治疗逐渐成为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常用的方法,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利用栓塞治疗、子宫动脉选择化疗不但能够实现症状控制,还能够为其争取得到更多的手术机会。[5]介入治疗能够缩小患者宫颈癌肿瘤体积,还能够降低淋巴结、脉管内亚临床转移灶的现象,动脉化疗配合手术治疗是宫颈癌患者接受的较为显著的治疗方法,对于提升其生存率有着积极的影响,因为宫颈癌大都是需要子宫动脉进行供血,部分为闭孔动脉、会阴动脉、髂内动脉分支供血,在介入治疗中能够把药物通过髂内动脉直接注入到靶血管,整个灌注区域相对集中,从而保证患者阴道、子宫、宫旁软组织药物浓度能够得以提升,强化药物治疗效果,控制患者肿瘤局部病灶,减少其出现其他器官或者淋巴结出现的微小转移。[6]总之,宫颈癌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能够达到缩减肿瘤体积、降低淋巴结临床播散和转移的几率,能够保证宫颈癌手术治疗效果,不断提升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辛悦,朴龙一,孙抒. 宫颈癌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J]. 吉林医学,2013,04:725-727. [2]汪国祥,严晓星,黄新宇,汪和平,杨肖华,陈方满. 介入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临床肿瘤学杂志,2013,01:57-61. [3]朱军,罗剑钧,张雯,曹跃勇,黄勇. 术前介入治疗对早期宫颈癌近、远期疗效的影响[J]. 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01:28-31. [4]米建锋,迟博,徐红. 局部晚期宫颈癌介入治疗的现状及进展[J]. 医学综述,2010,13:1977-1980. [5]郭彦蓉,罗仕华,石峰高,张辉敏,熊琼. 介入治疗在宫颈癌综合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 当代医学,2010,35:695-699. [6]张建,胡兴,孙亚军,狄镇海,邹容,任重阳,毛学群,王美荣,张爱琴.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宫颈癌33例临床分析[J]. 介入放射学杂志,2011,04:303-307.

宫颈癌放射治疗标准流程纲要.doc

宫颈癌放射治疗(2016年版) 一、宫颈癌放射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宫颈癌,行放射治疗。 宫颈癌Ⅰ - Ⅳ期选择放射治疗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组《妇科常见肿瘤诊治指南》等。 1.症状:接触性阴道流血或不规则阴道流血等。 2.体征:妇科检查可见宫颈肿物。 3.辅助检查:组织病理学诊断明确。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C53.902宫颈癌疾病编码。 2.无放疗禁忌症。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48 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肿瘤标记物(血 SCCA 、血 CA125 等); (5)心电图、胸片; (6)盆腔增强 CT 或 MRI 扫描; (7)腹部超声检查; (8)盆腔定位 CT。 2.根据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凝血功能 +D 二聚体; (2)ECT 或 PET-CT 检查; (3)临床需要的其他检查项目。 (六)放射治疗方案。 放射治疗:照射范围应包括肿瘤以及区域淋巴结引流区域。

(七)放射治疗中的检查和副反应的治疗处理。 1.至少每周复查血常规,必要时复查肝肾功能。 2.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急性副反应,给予必要的治疗。 3.治疗中根据病情复查影像学检查,酌情对治疗计划进行调整或重新定位。 (八)治疗后复查。 1.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肿瘤标志物。 2.盆腔 CT。 3.腹部 B 超。 (九)出院标准。 1.完成全部放射治疗计划。 2.无严重毒性反应需要住院处理。 3.无需要住院处理的其他合并症/ 并发症。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因病情变化或放疗并发症无法继续放射治疗。 二、宫颈癌放射治疗临床路径执行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宫颈癌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48 天

宫颈癌典型病例

宫颈癌典型病例 基本情况 患者姓名张× 病例号C653254 性别女 年龄32岁 体重57公斤 身高165cm 血型O Rh因子阳性 入院日期2003、3、23 出院日期2003、4、3 主诉 接触性出血2年,阴道排液半个月。 现病史 患者近两年来有同房后出血,没有去就诊。半个月以来有不明原因的阴道流液,伴有异味。到当地医院就诊,妇科检查发现宫颈有菜花样肿物,并有接触性出血,活检病理提示宫颈中分化鳞癌。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 患者发病以来饮食、大小便正常。没有体重的减轻,没有腰痛、尿频、尿痛。没有排便困难和便血。 患者在我院门诊就诊,妇科检查见宫颈肿瘤直径大约4cm,外生型菜花样肿物。我院病理会诊提示中分化鳞癌。完善各项手术前化验后收入病房进一步治疗。 既往史: 患者既往体健,没有慢性疾病,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外伤、输血史。没有药敏史。 个人史: 生于内蒙古,大学文化程度。一直为公务员,否认毒物、放射物接触史。没有烟酒嗜好。 婚育史: 患者平时月经规律,初潮14岁,周期30天左右,持续7天。没有痛经,经量不多。结婚十年,八年前生育一正常男婴。爱人及小孩体健,家庭和睦。否认多个性伴侣及丈夫有多个性伴侣。 家族史: 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 体温:36.5’C 脉搏:8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0/60mmHg

神清,发育、营养良好,表情自然,自动体位,查体合作。皮肤粘膜无黄染及苍白,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头颅无畸形,双眉没有脱落,双眼睑无浮肿及下垂。巩膜无黄染,双瞳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鼻腔畅,外耳道通畅,无异常分泌物,乳突区没有压痛。口唇没有紫绀,口腔粘膜没有溃疡,伸舌居中,咽不红,扁桃体不大。颈软,气管局中,甲状腺未及肿大,未见颈静脉怒张,颈部未闻及血管杂音。胸廓无畸形及压痛。双侧乳腺未及结节。双肺扣清,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无扩大,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心脏杂音及附加音。双侧桡动脉搏动对称有力,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对称。周围血管征阴性。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扪及肿大,双肾区无扣痛。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检查: 外阴阴道:发育正常,已婚型 宫颈:外口可见一个菜花样肿物,表面有溃疡,触血阳性 子宫:前位,正常大小,质中,活动好 双附件:正常,未及包块,双侧宫旁软,没有扪及结节、增厚或缩短 三合诊:同上 辅助检查: 血型:2003-3-20 O Rh因子:2003-3-20 阳性 心电图2003-3-20 正常(???? ) 肝肾功能2003-3-20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17u/l 总胆红素TBIL0.54mg/dl 直接胆红素DBIL0.15mg/dl 钾K4.4mmol/L 钠Na135mmol/L 氯化物CL100mmol/L 二氧化碳CO228.2mmol/L 钙Ca9.7mg/dl 肌酐CR1.1mg/dl 血尿素氮BUN11.1mg/dl 凝血功能PT+A 2003-3-20凝血酶原时间PT 11.7s 凝血酶原活动度PT% 92%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1.01 R 纤维蛋白原定量Fbg +++.+mg/dl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31.9 s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值APTT-R 1.23 R HbsAg:2003-3-20阴性 HIV抗体:2003-3-20阴性

宫颈癌放疗护理常规

宫颈癌放疗护理常规 一概念:宫颈癌就是指发生在子宫阴道部及宫颈管得恶性肿 瘤,就是危害女性健康得第二大癌症。 二临床特点: 1.不规则阴道流血:早期表现为性交后或妇科检查后少量出血,以后 可能月经间期或绝经后少量不规则出血。晚期流血增 多,甚至发生致命性大流血。 2.阴道排液:表现为白带增多,为浆液性、脓性或米汤样血性恶臭白带、 3、疼痛:为晚期症状,表现为持续得腰骶部或坐骨神经痛。 4、妇科检查可见宫颈糜烂、溃疡或呈菜花状新生物、 三医疗目标: 1。完全缓解:肿瘤经手术全部切除,症状及体征消失,能参加正常同龄人所能从事得一般工作或体力劳动。 2、部分缓解:肿瘤(包括转移病源)经手术未能完全切除,或经放疗后 症状减轻,宫颈局部癌块明显缩小或消失,能参加正常 同龄人所能从事得一般工作或劳动6个月以上,或临床 治愈时间不足2年。 四护理目标:1、减轻焦虑、2.减轻或消除疼痛。3.病人阴道流血减少或停止。4。病人能说出宫颈癌得有关常识及防治措 施。5.病人能自觉定期复查、随诊。

五专科评估: 1、病史了解病人婚姻史、性生活史、慢性宫颈炎病史等。2。身体评估了解子宫颈癌得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以明确病变程度、 3.心理社会评估评估病人产生得心理问题得程度及分析产生得 原因、 六护理问题:1、焦虑:对宫颈癌得治疗预后担心 2、疼痛:与肿瘤压迫,侵犯神经干有关 3、出血倾向:与肿瘤破溃或侵及血管有关 4、知识缺乏:与病人对疾病得相关知识缺乏有关 七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执行肿瘤病人放射治疗一般护理常规。 (二)饮食护理 1、患者应多饮水、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得食物。为防止放射性直肠炎,饮食应以少渣低纤维饮食为主,应避免进食产气得食物,如糖、碳酸类饮食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2患者应多饮水: 放疗期间应多饮水每日2000ml左右,以促进代谢物质有毒物质排出、 (三)病情观察要点: 1、观察有无出现尿急、尿频、尿痛、血尿、排尿困难。 2观察有无出现腹痛、腹泻、便秘症状。

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在宫颈癌手术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临床分期Ⅱa~Ⅱb期的宫颈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采用先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后行宫颈癌根治手术的方案;选择30例同期直接进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近期疗效、肿瘤缩小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病理结果。结果介入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缓解率为100%,介入治疗近期总有效率为76.67%。研究组Ⅱa期和Ⅱb期之间的介入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介入治疗后瘤体直径小于介入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淋巴结转移率、脉管癌栓率、宮旁浸润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手术前行介入治疗能有效缩小肿瘤大小,近期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抑制淋巴结癌转移、脉管癌栓、宫旁浸润,并降低手术风险。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uterine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carcinoma.Methods Thirty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of stage Ⅱa-Ⅱb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4 to August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group,who underwent radical hysterectomy followed by uterine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hirty patients who underwent radical resection of cervical cancer at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The short-term efficacy,tumor shrinkage,the volume of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operation time and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al results were analyzed.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were relieved in different degrees,the remission rate was 100%,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short-term curative effect fo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was 76.67%.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effective rate of intervention between study group at stage Ⅱa and Ⅱb (P>0.05).The tumor diameter in the study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was lower than before intervention,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The volume of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rate of cancer metastasis of lymph node,vascular tumor thrombus and para uterine infiltration after operation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Interventional therapy before radical resection of cervical cancer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size of tumor,the short-term curative effect is obvious,and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effectively inhibit the cancer metastasis of lymph node,vascular tumor thrombus,and para uterine invasion,and reduce the risk of operation. [Key words]Cervical carcinoma;Neoadjuvant chemotherapy;Chemoembolization of uterine artery;Interventional therapy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此

宫颈癌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

宫颈癌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 辛 悦1,朴龙一2,孙 抒 3 (1.延边大学医学院,吉林延吉133002;2.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肿瘤介入科,吉林吉林 132011;3.延边大学医学院病理学与法医学教研室,吉林延吉133002) [关键词]宫颈癌;介入治疗;动脉灌注化疗;动脉栓塞化疗基金项目: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项目编号:GH11031]通讯作者:孙抒 辛悦为延边大学医学院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在读研究生。 宫颈癌是最常见女性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居第2位,且80%发生于发展中国家。我国宫颈癌发病率与死亡人数约占世界1/3 [1] 。在宫颈癌的临床治疗中介入 治疗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研究表明介入化疗具有抑制淋巴结转移,缩小肿瘤体积,提高远期生存率的作用。宫颈癌病因尚未明了,常与性行为、分娩次数及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虽然其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手术切除的难度大,且复发或者转移率高,这也是宫颈癌治疗的难点。传统的放疗法容易严重破坏患者的卵巢和阴道功能,所以不被众多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所接受 [2] 。随着介入放射诊断学和治疗学的不断 发展,介入治疗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也逐步的受到重视,尤其是在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中。近年来,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介入化疗有着缩小瘤体 [3-7] ,抑制淋巴结转移[4-7] ,为手术治 疗提供机会, 提高生存率[6-7] 的优点。本文将对宫颈癌介入 治疗的优势及研究作简要综述。1宫颈癌介入治疗的优势 1.1 20世纪80年代末,介入治疗已在具有高危因素的宫颈 癌术前新辅助化疗阶段开始应用。介入治疗与传统的静脉化疗相比,其主要具有以下四大优势:①局部作用于瘤体,不仅提高了药物作用于肿瘤的浓度,还延长了肿瘤细胞暴露于化疗药物中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②动脉给药定位准确,药物直接作用于瘤体,减少循环至全身组织的含量,从而降低了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 [8] 。③介入治疗不仅 能够降分期,为手术治疗创造机会;还可以降低肿瘤细胞的活力,消灭微小转移灶,从而降低术中播散及术后转移复发的机率。④介入治疗还能增强肿瘤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达到提高中晚期宫颈癌的综合治疗效果的目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尤其是对于年轻的患者更显重要 [9] 。 随着30余年的研究,介入治疗已形成了三大体系,即动脉灌注化疗、动脉栓塞和动脉栓塞化疗。其中的血管介入化疗和栓塞为宫颈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10] 。子宫内的血管 分布为宫颈癌的介入治疗提供了理想的血管解剖学基础,因为子宫动脉起自髂内动脉前干,主要为子宫供血,所以灌注时首选髂内动脉前干 [11] 。近年还有研究指出,在做髂内—子宫 动脉栓塞或化疗栓塞术时,如发现卵巢动脉参与供血,补充做卵巢动脉栓塞术是有价值的 [12] 。 由于化疗药物的抗癌效果在一定范围内与其浓度成正比,且局部高浓度用药比药物作用持续时间更加重要。在一定范围内局部浓度提高1倍,杀灭癌细胞的数量可提高10 100倍[13]。而通过介入技术经子宫动脉局部应用大剂量、高浓度化疗药物,既增加了在肿瘤组织及邻近器官组织内抗癌药物作用的浓度,延长了药物的作用时间,还减少了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几率,同时也避免了药物代谢的首过效应,以及减少淋巴结转移和亚临床播散 [14] 。另外,肿瘤供血动脉灌注 化疗及栓塞的机制还包括:①灌注化疗及栓塞使肿瘤细胞的膜通透性增加,便于抗癌药物进入到细胞内,从而提高了药物的疗效,加速了肿瘤细胞的坏死。②术前进行供血动脉栓塞,便于手术时分离宫旁组织,减少手术损伤;同时,也便于减少术中出血。③术前供血动脉栓塞,可使原发灶缩小或坏死,利于术中切除瘤体或降低手术难度。2 宫颈癌介入治疗的相关研究 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因其可缩小瘤体,减轻肿块与周围组织的浸润,为手术治疗创造机会,所以多用于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治疗且效果明显。该方法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临床症状总缓解率为88.2%,近期有效率为82.4%,76.5%患者获得手术机会,提高了生活质量 [10] 。 新辅助化疗(NACT ),又称先期化疗或术前化疗,是指癌症手术前或放疗前先行数个疗程化疗后再行手术或放疗,以期提高疗效。Ferrandina 等试验证明术前辅助性放化疗可抑制宫旁浸润 [15] ,降低淋巴结转移等肿瘤病理学风险发生率。 术前介入化疗能早期消灭肿瘤,能减少因术中对瘤体的翻动、挤压或血管阻断等因素造成的肿瘤细胞脱落、游离及复发或转移的风险 [16-17] ,所以此法近年来得到了临床医师的广泛认 可。李娟以92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为试验对象[18] ,分别 设观察组52例术前行动脉灌注介入先期化疗,对照组40例行常规化疗。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所见组织病理结果对照显示,切缘未见癌细胞者61.5%,宫旁单侧见癌细胞者19.2%,宫旁双侧见癌细胞者、盆腔淋巴结转移者各9.6%;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0.0%、30.0%、15.0%及15.0%(P <0.05),且与对照组比较,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P >0.05),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景淑真等对50例Ib -Ⅱb 期宫颈癌,给予1 2疗程新NACT 后,有效率58.0% [19] ,其中完全缓解8.0%,部分 缓解250.0%,无变化42.0%。化疗后手术切除率92.0%。化疗后瘤体缩小或消失,瘤细胞变性、坏死、出血。试验证明宫颈癌1 2个疗程NACT 临床疗效明显,能使原发及转移灶肿瘤细胞坏死, 肿瘤生长受抑制,改善分期和利于手术治疗。李涛等分析61例手术治疗的Ⅱ期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 [20] , · 527·吉林医学2013年2月第34卷第4期

宫颈癌

一、子宫颈癌 1.分期规则 1.1. 临床诊断分期 ?宫颈癌的分期依据是临床检查,因此,每个患者均应进行仔细的临床检查,要求经两个有经验的医生(其中至少一名为副高级以上职称)检查后确定分期,存在明显争议时可请第三名医师(副高以上职称)确定。 ?必要时在全身麻醉下检查。 ?临床检查确定的分期不得因以后的发现而更改。 ?对某一病例分期有争议时,应采用相对早期分期诊断。?触诊、视诊、以及肺部检查对于每个病人的诊断分期都是必须的。 ?怀疑有浸润前病变的患者可行阴道镜、宫颈管诊刮术(ECC)等检查。 ?临床上出现症状或体征,怀疑膀胱或直肠病灶者,须经膀胱镜或直肠镜检查活检,并有组织学证实。 ?IB1期或以上建议行盆腹腔CT或MRI检查。 ?可选择的检查包括:动脉造影、静脉造影、剖腹探查术、超声探查、PET/CT等,这些检查发现的结果解释尚不能肯定,故不能作为改变期别的根据,但具有制定治疗计划价值。?对扫描检查怀疑的淋巴结行细针穿刺,能帮助制定治疗计划。

1.1. 2.1994年FIGO临床分期(见表1) 表1. 子宫颈癌:FIGO 分期标准(1994)0期原位癌,宫颈上皮内瘤3 (CIN3) Ⅰ期肿瘤仅局限于宫颈(不考虑肿瘤向宫体侵犯) ⅠA ⅠA1ⅠA2ⅠB ⅠB1ⅠB2仅能由显微镜诊断为浸润癌,任何大体所见病灶,甚至表浅浸润都属于ⅠB。浸润限制于可测定的间质内浸润范围:最大垂直深度5.0 mm,最大水平宽度≤7.0 mm。垂直浸润深度应从表皮或腺体的基底层不超过5.0 mm,脉管(静脉或淋巴管)累及不改变分期。测定的间质深度≤3.0 mm,宽度≤7.0 mm。 测定的间质深度>3.0 mm而≤5.0 mm,宽度≤7.0 mm。 临床可见肿瘤限于子宫颈,或临床前肿瘤大小超出ⅠA范围。 临床可见肿瘤最大径≤4.0 cm。 临床可见肿瘤最大径>4.0 cm。 Ⅱ期宫颈癌侵犯超出子宫,但未累及骨盆壁或阴道下1/3。 ⅡA ⅡB 无明显宫旁侵犯明显宫旁侵犯 Ⅲ期肿瘤已侵犯盆壁,直肠检查发现宫颈肿瘤与盆壁之间无间隙;或者,肿瘤已累及阴道下1/3。所有的肾积水或无功能肾均包括在内,除非这些肾异常有已知的其他原因可解释。 ⅢA ⅢB 肿瘤累及阴道下1/3,但未侵犯盆壁。盆壁累及,或肾积水,或无功能肾。 Ⅵ期肿瘤扩散的范围已超出真骨盆,或经活检证实膀胱或直肠粘膜受侵。这些粘膜泡状水肿不属于Ⅵ。 ⅥA ⅥB 肿瘤累及临近器官。 肿瘤转移到远处脏器。

宫颈癌护理病例讨论范文宫颈癌的护理查房范文

宫颈癌护理病例讨论范文宫颈癌的护理查房范文 护理注意事项大体如下: 2.1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多数患者对“放疗”缺乏了解和认识,治疗前应简明扼要地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治疗目的、效果、优越性、疗程、治疗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常见处理常识等,并签《放射治疗知情同意书》,发放宣传小册子《放射治疗常识指南》供其阅读,让他们有一定的认识和心理准备,对放疗计划有一个完整的概念,消除对疾病和治疗的恐惧紧张心理。治疗期间定期对患者进行肿瘤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并进行个性化护理,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护理知识传授,介绍治愈病例,增强抗癌信心,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2.2 营养和饮食护理宫颈癌体外+腔内放射治疗,直肠是最易受损伤的脏器,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腹胀,故宜进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渣、低纤维饮食,避免吃易产气的食物,如糖、豆类、碳酸类饮料,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严重腹泻者,需暂停放疗,检测患者脱水和电解质失衡的体征,通过吃水果、喝饮料、肉汤或静脉补液补钾等及时补充水、电解质和营养。 2.3 照射野皮肤的护理照射野皮肤可出现红肿、干燥、瘙痒、脱皮或溃烂,放疗前应向患者说明保护照射野皮肤对预防皮肤

反应的重要性。嘱其保持照射野画线的清晰,穿全棉、柔软、宽大透气的内衣,避免粗糙衣物摩擦。照射野可用温水和柔软毛巾轻轻沾洗,禁用肥皂擦洗,或热水浸浴,禁用碘酒、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剂,局部皮肤不要搔抓,脱屑切忌用手撕剥,防止损伤皮肤造成感染。保持外阴、腹股沟清洁干燥。 2.4 阴道冲洗的护理 2.4.1 阴道冲洗的重要性及目的我科收治的宫颈癌患者绝大部分为中、晚期,均有不规则的阴道出血及阴道排液,随着癌组织破溃可产生浆液性分泌物、晚期癌组织脱落坏死继发感染,则出现大量脓性或米汤样恶臭白带。因此阴道冲洗是宫颈癌患者在每次体外放射治疗后和腔内放射前必不可少的护理措施。阴道冲洗的目的:清除坏死、脱落的组织,减少感染,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态,避免阴道粘连,以利于炎症的吸收与消退;同时能清除放疗后坏死的组织,提高放疗敏感度,预防盆腔腹膜炎〔2〕。 2.4.2 冲洗的方法放疗前首先进行健康宣教,告诉每位患者阴道冲洗的作用及对放疗的影响,让他们主动接受并积极配合冲洗。我科一般患者每日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1次,对分泌物多、异味浓的病人,每日阴道冲洗2次;对大出血者禁冲洗。冲

(青岛临床医学院(妇产科—宫颈癌)——住院病历【典型病例分析】

1 妇产科病例7宫颈癌 姓名:刘文淑 职业:退休教师 性别:女 单位:无 年龄:61岁 住址:东海西路33号 婚姻:已婚 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 籍贯:山东青岛 入院日期:2012年07月25日09:00 民族:汉族 记录日期:2012年07月25日12:48:21 主诉: 绝经15年,阴道流血4天。 现病史:患者15年前自然绝经,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流血1次,量中,持续1天自行好 转,未治疗。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流血,量多,有血块,无腹痛及腹胀,于青岛 海慈医院就诊,发现宫颈包块,建议行宫颈活检,患者拒绝,给予阴道填塞纱布压迫 止血,查血常规示:HGB :75g/l ,HCT :24.1%。患者平素无接触性出血,无阴道排液, 阴道有少许分泌物,色黄,无异味,无尿频、尿痛及尿急,无腹泻便秘。为进一步治 疗来我院,门诊以“阴道流血原因待诊-宫颈癌?”收入院。患者发病以来,饮食睡眠 好,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平素体制良好。无脑血管病史,有“高血压”病史5年,未治疗,血压控制情况不详。 否认糖尿病、冠心病等其他慢性病史,否认房颤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 认重大外伤史、手术史,否认输血及血制品使用史,有“青霉素”过敏史,否认中毒 史及其他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有接种史,接种物不详。 系统回顾:略。 个人史:出生并长期生活于青岛,生活及饮食规律,未到过流行病疫区,无外地长时间居住史, 未接触粉尘、毒物及放射性物质,未与传染病病人接触。无烟酒嗜好。否认冶游史。 24岁结婚,否认近亲结婚,配偶及子女体健。月经史:1446,生育史:G4P2L1A2, 顺产。 家族史:父亲因房颤去世,母亲因肺细胞癌去世,1哥哥,1弟弟,2妹妹均有心脏病。否认家 族遗传病史,否认家族中有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 体 格 检 查 T :36.3℃ P :60次/分 R :15次/分 Bp :140/90mmHg 4 3 30

宫颈癌放射治疗临床路径

宫颈癌放射治疗临床路径 一、宫颈癌放射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宫颈癌,行放射治疗。 宫颈癌Ⅰ-Ⅳ期选择放射治疗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组《妇科常见肿瘤诊治指南》等。 1.症状:接触性阴道流血或不规则阴道流血等。 2.体征:妇科检查可见宫颈肿物。 3.辅助检查:组织病理学诊断明确。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C53.902宫颈癌疾病编码。 2.无放疗禁忌症。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48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肿瘤标记物(血SCCA、血CA125等); (5)心电图、胸片; (6)盆腔增强CT或MRI扫描; (7)腹部超声检查; (8)盆腔定位CT。 2.根据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凝血功能+D二聚体; (2)ECT或PET-CT检查; (3)临床需要的其他检查项目。 (六)放射治疗方案。 放射治疗:照射范围应包括肿瘤以及区域淋巴结引流区域。 (七)放射治疗中的检查和副反应的治疗处理。 1.至少每周复查血常规,必要时复查肝肾功能。 2.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急性副反应,给予必要的治疗。 3.治疗中根据病情复查影像学检查,酌情对治疗计划进行调整或重新定位。 (八)治疗后复查。 1.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肿瘤标志物。 2.盆腔CT。

3.腹部B超。 (九)出院标准。 1.完成全部放射治疗计划。 2.无严重毒性反应需要住院处理。 3.无需要住院处理的其他合并症/并发症。(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因病情变化或放疗并发症无法继续放射治疗。

宫颈癌放疗护理常规

宫颈癌放疗护理常规 一概念:宫颈癌就是指发生在子宫阴道部及宫颈管得恶性肿 瘤,就是危害女性健康得第二大癌症。 二临床特点: 1、不规则阴道流血:早期表现为性交后或妇科检查后少量出血,以后 可能月经间期或绝经后少量不规则出血。晚期流血增 多,甚至发生致命性大流血。 2、阴道排液:表现为白带增多,为浆液性、脓性或米汤样血性恶臭白 带。 3、疼痛:为晚期症状,表现为持续得腰骶部或坐骨神经痛。 4、妇科检查可见宫颈糜烂、溃疡或呈菜花状新生物。 三医疗目标: 1、完全缓解:肿瘤经手术全部切除,症状及体征消失,能参加正常同 龄人所能从事得一般工作或体力劳动。 2、部分缓解:肿瘤(包括转移病源)经手术未能完全切除,或经放疗 后症状减轻,宫颈局部癌块明显缩小或消失,能参加正 常同龄人所能从事得一般工作或劳动6个月以上,或临 床治愈时间不足2年。 四护理目标:1、减轻焦虑.2、减轻或消除疼痛。3、病人阴道流血减少或停止。4、病人能说出宫颈癌得有关常识及防 治措施。5、病人能自觉定期复查、随诊.

五专科评估: 1。病史了解病人婚姻史、性生活史、慢性宫颈炎病史等。2.身体评估了解子宫颈癌得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以明确病变程度. 3.心理社会评估评估病人产生得心理问题得程度及分析产生得原 因。 六护理问题:1、焦虑:对宫颈癌得治疗预后担心 2、疼痛:与肿瘤压迫,侵犯神经干有关 3、出血倾向:与肿瘤破溃或侵及血管有关 4、知识缺乏:与病人对疾病得相关知识缺乏有关 七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执行肿瘤病人放射治疗一般护理常规。 (二)饮食护理 1、患者应多饮水、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得食物。为防止放射性直肠炎,饮食应以少渣低纤维饮食为主,应避免进食产气得食物,如糖、碳酸类饮食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2患者应多饮水: 放疗期间应多饮水每日2000ml左右,以促进代谢物质有毒物质排出。 (三) 病情观察要点: 1、观察有无出现尿急、尿频、尿痛、血尿、排尿困难。 2观察有无出现腹痛、腹泻、便秘症状。

宫颈癌患者的护理查房

宫颈癌患者的护理查房 一、疾病的相关知识 1.定义:宫颈癌又称子宫颈癌,系指发生在宫颈阴道部或移行带的鳞状上皮细胞及宫颈管内膜的柱状上皮细胞交界处的恶性肿瘤。 2.宫颈癌的病因: 目前已明确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引起子宫颈癌的主要病因。 1、性行为异常:性生活年龄过早,多个性伴侣,发生子宫颈癌的危险性越高,这一点已得到许多资料证实。 2、初潮过早与多孕多产:女性经期生殖系统的抵御能力明显下降,是感染性疾病的好发期。妊娠期、产褥期妇女抵御疾病能力相对较差,多产造成的产道损伤等,都将成为宫颈疾病的易患因素。 3、卫生习惯不良:外阴清洁卫生习惯不良(如不洗外阴,不用干净的卫生巾),不洁性生活等与子宫颈癌的发生相关。 4、营养、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缺乏:某些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缺乏(如:锌、硒和维生素C)可能与子宫颈癌的发病有关。 5、生殖道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感染,HIV病毒感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等。 6、其它:吸烟、吸毒、营养不良及长期慢性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未进行治疗及随访。 3.宫颈癌的临床表现: 宫颈癌最初的症状可以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主要表现为: A非经期的阴道流血; B接触性出血:性生活过程中出血或疼痛; C绝经后阴道出血。 晚期症状主要有:阴道排出难闻的分泌物。由于癌症累及神经骨骼及泌尿系统,可以出现骨盆疼痛、背痛、小便出血或疼痛,进一步发展癌症累及淋巴系统及全身,可以出现下肢水肿,疲倦和消瘦。 二.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护理评价: I.护理诊断 恐惧:与宫颈癌诊断及可能的预后不良有关。 疼痛:与晚期病变浸润或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创伤有关。 排尿异常:与宫颈癌根治术后影响膀胱正常张力有关。 营养失调:与阴道流血,癌症消耗有关。

宫颈癌病历分析

病例宫颈癌 王某,女,45岁,因接触性出血近1年,加重1个月入院,于2011-4-16日收入院。 患者缘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性生活后出现阴道流血,色鲜红,量少,呈点滴状,可自行消失,无不规则阴道流血及排液,无下腹痛。1个月前性生活后阴道流血量增加,约为平素月经血量的一半,可自行消失。今为求进一步诊治而来我院。饮食睡眠尚可,大小便无异常,体重无明显下降。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体检:体温(T)36.5℃,脉搏(P)80次/分,呼吸(R)18次/分,血压(Bp)110/75mmHg。一般状态良好,心肺听诊未闻及明显异常,腹部平坦,质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妇科检查:阴道穹窿光滑,宫颈肥大,失去正常形态,后唇呈菜花样组织增生,质脆,触之易出血,宫旁无增厚。子宫前位,正常大小,质韧,活动度良好,双附件区未触及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妇科彩超:子宫前位,大小形态正常,轮廓清晰。各壁反射均匀。宫颈大小为3.5×3.7×3.6厘米,内部回声不均匀。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回声。宫颈活检,病理结果回报:(宫颈)鳞状细胞癌。 思考题 1.本例诊断思考线索有哪些,本例诊断是什么病? 2.该病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3.该病的鉴别诊断有哪些? 4.对于本例诊断实验室检查价值较大的有哪些项目? 5.该病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分析 本例的临床特点:①育龄期妇女;②以接触性出血近1年,加重1个月为主要表现;③妇科检查:阴道穹窿光滑,宫颈肥大,失去正常形态,后唇呈菜花样组织增生,质脆,触之易出血,宫旁无增厚;④妇科彩超:宫颈大小为3.5×3.7×3.6厘米,内部回声不均匀。宫颈活检,病理结果回报:(宫颈)鳞状细胞癌。 本例诊断思考线索本例以接触性出血为主要表现,妇科检查时后唇呈菜花样组织增生,质脆,触之易出血,妇科彩超影像回报提示宫颈回声不均匀,宫颈活检,病理结果回报:(宫颈)鳞状细胞癌。故可诊断为宫颈癌ⅠB期。 诊断为宫颈癌的主要依据: ①育龄期妇女;②以接触性出血近1年,加重1个月为主要表现;③妇科检查:阴道穹窿光滑,宫颈肥大,失去正常形态,后唇呈菜花样组织增生,质脆,触之易出血,宫旁无增厚;④妇科彩超:宫颈大小为3.5×3.7×3.6厘米,内部回声不均匀。宫颈活检,病理结果回报:(宫颈)鳞状细胞癌。 本病例的鉴别诊断: 主要依据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与有临床类似症状或体征的各种宫颈病变鉴别: 1.宫颈良性病变: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宫颈息肉、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结核性溃疡 2.宫颈良性肿瘤:宫颈黏膜下肌瘤、宫颈管肌瘤、宫颈乳头瘤 3.宫颈恶性肿瘤:原发性黑色素瘤、肉瘤、淋巴瘤、转移性癌, 对本例诊断实验室检查价值较大的项目:①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筛检宫颈癌的主要方法,应在宫颈移行带区取材。②碘试验:正常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含丰富糖原,碘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