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4、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4、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加强危险废物管理,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2 范围

2.1 本办法所称的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以及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毒性、易燃性、爆炸性、腐蚀性、化学反应性、传染性的固态、半固态和液态废物。

2.2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贮存、运送、转移、处置以及其他经营活动和监督管理活动。

3 危废管理

3.1 公司安环部对本公司的危险废物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3.2 危险废物实行分类管理,集中处置的原则,实现危险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3.3 公司应当将危险废物的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公司发展计划,组织建设符合环保要求的处置场所和专用设施。

3.4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擅自转移、处置危险废物和污染环境的行为投诉和举报。环保部门应当对举报有功人员予以奖励。

3.5 公司环保管理部门应对危险废物的相关情况及时应向市环保局已申报登记。

3.6 登记事项发生变化的,应当在变化前15日内向原登记部门重新申报登记。

3.7 公司安环部门应做好每年一次的危险废物处置设施的运行维护工作。

3.8 禁止将危险废物和其它废物混合收集、贮存。已经混合的,应当全部按照危险废物处置。

3.9 禁止向未经许可的区域内倾倒、堆放、填埋和排放危险废物。

3.10 公司不得将危险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无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收集、贮存、运送和处置。

3.11 产废单位在转移危险废物前,须向环保部门报送危险废物转移计划,填写并领取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在转移前3日内报告移出地环保部门,同时将到达时间报告移入地环保部门。

3.12 危险废物接受场所的边界应当用墙体或者其它安全遮蔽物封闭,并在进出口设置明显的危险废物标志。

3.13 产废单位、处置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并制定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方案。

3.14 从事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经营、运送、接收和处置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当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3.15 从事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经营、运送、接收和处置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当接受相关法律、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3.16危险废物焚烧处理的,其排放的烟气应当达到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3.17 危险废物在收集、运送、贮存、利用和处置过程中发生污染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污染事故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立即采取防止或者减轻污染危害的措施,及时向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通报情况,同时向事故发生地环保部门报告。

3.18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设施、设备和场所应当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不得擅自关闭、拆除或者停用;确有必要关闭、拆除或者停用的,必须在实施关闭、拆除或者停用前20日内报所在地环保部门批准。环保部门自接到书面申请之日起15日内应当作出决定。

4 危险废物运输管理

4.1 运送危险废物应配专用车辆,没有专运车辆的应当在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场所内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洁。

4.2 污水站应与运输单位或个人签订防止车辆运输泄漏、遗撒协议书,对运输单位和运输车辆进行督促检查。

4.3 设专人负责运输车辆的管理,制定责任制度并组织实施,严禁使用不符合条件的车辆运输。

4.4 运输车辆不得超量装载。装载工程土石方最高点不得超过槽帮上缘50公分,两侧边缘低于槽帮10-20公分,其它散体物不得超过槽

帮上缘。

4.5 运输车辆必须按公司危废管理部门和公司保卫部门批准的运输线路和时间运输,按接收单位指定的场地倾倒。

4.6 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必须密封、包扎、苫盖,并将车厢槽帮、车轮清洗干净,保证在运输线路中不泄漏、遗撒、带泥上路。下雨、雪后、道路泥泞时,禁止车辆进出污染道路。

4.7 违反上述规定的将按照公司《违反公司管理制度的法则规定》进行处罚。

辽阳合兴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2015年1月1日

2017年最全版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2017年最全版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签发人 签发日期 公章

目录 一、总则 (3) 二、危险废物管理责任制度 (4) 三、危险废物标识管理制度 (7) 四、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 (11) 六、危险废物分类管理制度 (12) 七、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 (13) 八、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制度 (15) 九、应急预案备案制度 (16) 十、危险废物分析管理制度 (7) 十一、危险废物贮运管理制度 (7) 十二、危险废物利用设施管理制度 (7) 十三、建立危险废物台账管理制度 (20) 十四、危险废物人员培训制度 (22) 十五、危险废物岗位劳动保护管理制度 (23) 十六、危险废物内部监督管理措施和制度 (24) 十七、危险废物环境监测制度 (25)

一、总则 1、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危险废物的管理,防止危险废物污染环境,保障人身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2 、编制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三)《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版)(四)《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五)《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5号)(六)《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所》(GB15562.2-1995)(十)《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国家环保总局公告2007年第48号)(七)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版)的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转运、转移、综合利用等活动。

(完整版)企业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企业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固体污染防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保护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1、遵循环境保护“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和“三同时”规定,做到生产建设与保护环境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2、公司负责人是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对全公司环境保护工作负全面的领导责任,并引导其稳步向前发展。 3、设立以总经理为首、各部门领导组成的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对公司的各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决策、监督和协调。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 XX XXX XXX 4、环保安全生产部是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归管理部门,负责公司日常管理,并把目标和任务落实到相关责任单位。 5、按照“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原则,生产部对本单位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负全面的领导责任;各班组必须把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纳入本部门管理工作中。 6、公司员工应自觉遵守国家、地方和公司颁发的各项环境保护规定,稳定生产装置长周期生产,减少生产过程中危险废物排放。 7、各部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和要求;积极参加与公司有关的环境保护工程项目建设,并在业务上接受生产部的指导和监督。 8、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活动必须遵守国家和公司的有关规定。 8.1、禁止向环境倾倒、堆置危险废物。

8.2、禁止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收集、贮存、转移、处置。 8.3、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转移应当使用符合标准的容器和包装物。 8.4、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收集、贮存、转移、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9、危险废物转移单位不得转移没有转移联单或者与转移联单不符合的危险废物。 10、公司应当制定环境保护应急应急预案,定期进行事故演练。发生危险废物污染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公司应当按照应急预案消除或者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危害,及时通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个人,并及时向事故发生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11、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停车和处理紧急事故过程中,密切配合生产单位,安全、有效地处理好危险废物的回收与排放,杜绝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12、对于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公司应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三同时”制度,以及国家和地方政府最新颁布的相关规定,严格把关,防止新污染源产生。 13、建立健全公司环境保护网络、档案,专人负责各类环境保护统计工作,承担资料、档案收集和整理,以良好的管理手段,促进环境保护工作。 14、依照国家节能减排相关政策及要求,公司对节能减排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违反规定,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将视其情节轻重,追究相关责任。

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制度

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制度 为了防治危险废物污染环境,保障人身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由于采选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所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的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处置等活动。 第二条本公司采选加工产生的危险废物来源初步判断为选矿工艺废水处理站(池)产生的污泥。 第三条公司对危险废物污染环境实行预防为主,全过程管理和污染者承担责任的原则。 第四条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和采用先进技术,避免或者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实行对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处置。 第五条公司各级、有关单位应当加强对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的管理,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管理工作。第六条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活动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 第七条产生危险废物单位负责对危险废物的收集、临时贮存工作,并负责对临时贮存场所的日常管理,公司安全环保部门负责对危险废物的监督管理,并负责与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理中心的联接,协助做好危险废物的转移和处置工作。

第八条禁止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收集、贮存、转移、处置。第九条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应当使用符合标准的容器和包装物。第十条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收集、贮存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第十一条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毒害品落地料或有毒有害废弃包装物,需上报安全环保部,由安全环保部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危险废物转移,经批复后,送到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第十二条建设过程中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规定向公司安全环保部申报登记危险废物产生的种类、数量、流向、贮存、利用、处置等有关资料。公司有权对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单位进行现场检查,检查其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和运行情况。 第十三条安全环保部在进行日常检查时,发现有违反规定的,视情节严重程度,予以处罚。 第十四条如果发生危险废物污染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应当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进行应急处置,及时通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个人,及时消除或者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危害,并及时向事故发生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第十五条本制度自颁发之日起执行,解释权属公司安全环保部。

安全管理制度编写要点

安全管理制度编写要点 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三部分。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是明确单位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类人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安全生产应负责任的制度。在编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时,应根据各部门和人员职责分工来确定具体内容,要充分体现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形成全员、全面、全过程安全管理的完整制度体系。 对身兼数职的人员,可根据其兼职情况,承担其相应各职位的安全生产责任。 1 决策层安全生产责任制 1.1 明确决策层包括哪些人员。 1.2 明确上述人员的职责范围、所分管的工作内容及对其的资格要求。 1.3 应涉及的责任制内容: 1.3.1 明确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主体和工作内容的要求(包括建立、健全、执行、检查和修订各阶段)。 1.3.2 明确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责任主体和工作内容的要求(包括建立、健全、执行、检查和修订各阶段)。 1.3.3 明确体现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生产工作应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 1.3.4 明确对安全生产投入的要求(必要资源、安全组织机构、人员配置等)。 1.3.5 明确对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处理的要求。 1.3.6 明确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组织、制定、实施、完善等)。 1.3.7 明确对生产安全事故处置的要求(调查、处理、上报)。 2 管理层安全生产责任制 2.1 明确管理层包括哪些人员。 2.2 明确上述人员的职责范围、所分管的工作内容及资格要求。 2.3 应涉及的责任制内容: 2.3.1 明确对各阶段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主体和工作内容的要求(包括制定、执行、检查和修订等阶段)。 2.3.2 明确对各阶段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包括制定、执行、检查和修订等阶段)。

XX公司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成功是失败之母,一切都是努力的结果 XX公司 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签发人: 签发日期: 公章:

目录 一、总则 0 二、危险废物管理责任制度 (1) 五、申报登记制度 (9) 3、年度固废申报登记表一式三份,一份由生产管理部存档,一份公司档案室存档,一份盖章认可后报县环保部门。 (9) 六、分类管理制度 (10) 七、转移联单管理制度 (11) 八、经营许可证制度 (12) 九、危险废物贮运管理制度 (13) 十、建立危险废物台帐管理制度 (14)

一、总则 1.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危险废物的管理,防止危险废物污染环境,保障人身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2.编制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四)《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版) (五)《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51号) (六)《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国家环保部总局令第27号)(七)《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八)《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5号) (九)《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所》(GB15562.2-1995) (国家环保总局公告2007年第(十)《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 48号) (十一)《江苏省环境污染防治条例》 (十二)《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十三)《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3.适用范围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其特性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或者几种危险特性以及不排除具有危险特性,可能对环境或者人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需要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的固体废物(包括液态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比如废三甘醇、废油剂、废机油、废润滑油、废联苯、化学废液、化学试剂空瓶等。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版)的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贮存、转运、转移、综合利用等活动。

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范本)

危废管理规定 1 目的 为加强危险废物管理,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2 范围 2.1 本办法所称的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以及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毒性、易燃性、爆炸性、腐蚀性、化学反应性、传染性的固态、半固态和液态废物。 2.2 本办法适用于本公司区域内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贮存、运送、转移、处置以及其他经营活动和监督管理活动。 3 危废管理 3.1 公司安环科对本公司的危险废物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3.2 危险废物实行分类管理,集中处置的原则,实现危险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3.3 公司应当将危险废物的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公司发展计划,组织建设符合环保要求的处置场所和专用设施。

3.4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擅自转移、处置危险废物和污染环境的行为投诉和举报。环保部门应当对举报有功人员予以奖励。 3.5 公司安环科应对危险废物的相关情况及时应向市环保局已申报登记。 3.6 登记事项发生变化的,应当在变化前15日内向原登记部门重新申报登记。 3.7 公司安环科门应做好每年一次的危险废物处置设施的运行维护工作。 3.8 禁止将危险废物和其它废物混合收集、贮存。已经混合的,应当全部按照危险废物处置。 3.9 禁止向未经许可的区域内倾倒、堆放、填埋和排放危险废物。 3.10 公司不得将危险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无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收集、贮存、运送和处置。 3.11 产废单位在转移危险废物前,须向环保部门报送危险废物转移计划,填写并领取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在转移前3日内报告移出地环保部门,同时将到达时间报告移入地环保部门。

(完整版)危险废物分析管理制度

浙江丰登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危险废物分析管理制度 1、目的 对进入公司待处理危险废物进行检验分析,以确保废物得到正确的收集、贮存和利用,符合公司标准化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待处理危险废物的检验。 3、责任人 质量部负责人、化验员 4、工作步骤 4.1废物入厂确认 危险废物入厂时,应先核对危险废物标签上的信息与转移联单、经营合同上所列危险废物类别是否一致,如有问题的应根据标签上所标明联系人取得联系。确认无误后,再进行过磅计量称重,计量人员应做好危险废物的包装容器有无破损的检查工作,并将情况反馈给装卸人员,以便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4.2 取样方法 废物采样应按照《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HJ/T20-1998中的要求进行操作,依据不同批次、废物产生日期分别定量取样,所取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获得精确的、可靠的监测分析数据,为危险废物的分类利用做好准备工作。

4.3 测试分析方法 结合化验室相配套的化验器材,制定相应的分析方法,危险废物进行综合利用前,必须进行化验分析获得数据后,再确定危险废物的处理工艺流程,常规监测5个指标,分别是PH值、氯离子、化学需氧量、氨氮、悬浮物,分析方法详见企业标准《制浆废水》Q/ZFG139-2009。 4.4 重复测试频率 每个样品平行测定3次,测定允许的误差范围在0.5~1.0%,如超出该范围的,必须重新进行化验分析。 4.5 接收标准 根据化验室所提供的数据,判别是否接收,标准如下: PH值≥7、氯离子≤10000mg/L、化学需氧量≤300000mg/L、氨氮≤10000mg/L; 达到以上标准后,方可开展装卸工作,装卸前,先确认危险废物的包装容器是否完好,若有破损,必须做好危险废物包装容器的更换工作。 4.6 不予接收的退运措施 针对危险废物各项分析数据经化验分析达不到标准的,做退运处理。一定要及时做好情况上报、废物隔离、不合格品标签标出和原因分析这几步骤。然后,第一时间通知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并告知其退货原因,让产生单位做好接受危险废物的准备。

危险废物管理制度范本

1.目的 为加强公司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的管理,确保危险废物得到合理、规范、有效管控,防 止危险废物污染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办法。2.适用范围 本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储存、转移及处置等活动。3.职责 3.1生产中心负责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导热油、废沸石、含溶剂抹布的收集及入库;3.2分析中心负责对生产过程中因取样产生的废液进行收集及入库;3.3 运营中心负责对入库的危险废物进行分类储存管理; 3.4行政中心负责联系有危险废物经营资质的单位对危废品进行转移和处置。 4.程序描述4.1危险废物划分 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含溶剂废液、废导热油、废沸石、含溶剂抹布和含溶剂废包装袋4.2产生危险废物的工艺流程 4.2.1 原料来料时含有废包装袋;4.2.2固定物料液化工艺产生废导热油;4.2.3脱水脱醇工艺产生废沸石(废分子筛); 4.2.4分析中心在产品罐和混合液取样检测时产生含溶剂废液;4.2.5生产设备检修清洁过程中产生含溶剂废抹布;4.3危险废物收集 4.3.1生产过程中,产生危险废物的工艺操作人员应按要求进行设备操作并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避免出现影响人身健康的危废泄漏事件; 4.3.2收集危险废物时正确使用器具,避免因器具使用不当造成的突发事故;

4.3.3收集的危险废物及时交至仓库,交由危废管理员进行保管,入库时填写《废物入库记录清单》并经双方签字确认; 4.3.4危废品收集点应存放充足的吸附棉、碎布等应急用品,作业员不定期查看应急用品的适用性; 4.4危险废物储存 4.4.1产生危险废物后应及时将废物转交仓库储存,产生部门不得将废物留存至一定量后再转交仓库,避免因储存不当发生事故; 4.4.2仓库设置专门危险废物储存点,废物进行分类存放,不得乱推乱放;4.4.3危险废物储存点应按规定张贴危废标识,标识内容清晰明了;4.4.4危险废物储存点地面应按要求设置围堰,围堰高度不低于10CM; 4.4.5危废储存点应用隔离栏进行隔离,隔离栏外围1.5M内不得存放任何物品,避免发生事故时,救援人员无法出入救援,日常管理中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危废储存点; 4.4.6仓库储存的危废品达到一定数量后,危废管理员应与行政中心联系危废品转移处置工作。4.5危险废物转移处置 4.5.1行政中心根据公司危废品产生数量、种类及上年度危废品转移处置情况,与有危险废物经营资质的单位重新签订危废品转移合同,确保危废品能得到合理有效处置; 4.5.2行政中心接到危废管理员要求转移处置危废品请求时,应及时联系供应商进行危废品转移处置;4.5.3供应商转移危废品时应填写《废物转移数量明细表》,内容包含废物种类、数量等事项,并经危废管理员、行政人员及转运人员三方签字确认; 4.5.4《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由行政中心存档,以备查验

危险废物管理制度43378

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防治危险废物污染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区域内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等活动。 第三条本公司对危险废物污染环境实行预防为主,全过程管理和污染者承担责任的原则。 第四条积极推广清洁生产,避免或者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鼓励对危险废物的合理利用;实行对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处置。 第五条各单位应当加强对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的领导,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物资部门负责收集生活垃圾中的危险废物并负责对废物集中设施的监督管理,并定期向质量安全部提交监测报告。 第二章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的管理制度 第七条本公司严格控制新建危险废物产生量大、危害性大且难以安全处置的建设项目。 建设产生、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项目的单位,必须遵守国家和本市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 第八条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规定向物资部申报登记危险废物产生的种类、数量、流向、贮存、利用、处置等有关资料。 第九条产废单位应当采取调整产品结构或者生产工艺等措施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 第十条质量安全部和物资部有权对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单位进行现场检查,检查其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和运行情况。被检查的单位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 (1)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情况;(2)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情况;(3)危险废物造成的污染及损害情况;(4)限期改正或者限期治理执行情况;(5)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管理制度; (6)其他与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有关的情况和资料。

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总则 二、危险废物管理责任制度 三、危险废物标识管理制度 四、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制度 五、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 六、危险废物分类管理制度 七、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 八、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制度 九、应急预案备案制度 十、危险废物分析管理制度 十一、危险废物贮运管理制度 十二、危险废物利用设施管理制度 十三、建立危险废物台账管理制度 十四、危险废物人员培训制度 十五、危险废物岗位劳动保护管理制度 十六、危险废物内部监督管理措施和制度 十七、危险废物环境监测制度 总则 1、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危险废物的管理,防止危险废物污染环境,保障人身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

制度。

2、编制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三)《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版) (四)《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五)《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5号) (六)《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所》(GB15562.2-1995)(七)《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国家环保总局公告2007年第48号) (八)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版)的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转运、转移、综合利用等活动。 二、危险废物管理责任制度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固体污染防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保护环境,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责任制度》。 1、遵循环境保护“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和“三同时”规定,做到生产建设与保护环境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2、公司负责人是危险废物管理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对全公司环境保护工作负全面的领导责任,并引导其稳步向前发展。设立以企业法人为首、各部门领导组成的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对公司的各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决策、监督和协

XX公司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XX公司 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签发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发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公章:

目录 一、总则 (1) 二、危险废物管理责任制度 (3) 三、标识管理制度 (6) 四、管理计划制度 (8) 五、申报登记制度 (9) 六、分类管理制度 (10) 七、转移联单管理制度 (11) 八、经营许可证制度 (12) 九、应急预案备案制度 (13) 十、危险废物分析管理制度 (14) 十一、危险废物贮运管理制度 (16)

一、总则 1.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危险废物的管理,防止危险废物污染环境,保障人身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2.编制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四)《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 版) (五)《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51 号) (六)《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国家环保部总局令第27 号) (七)《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 (八)《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5 号) (九)《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所》(GB15562.2-1995 ) (十)《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国家环保总局公告2007 年第48 号)

(十一)《江苏省环境污染防治条例》 (十二)《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十三)《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3.适用范围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其特性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或者几种危险特性以及不排除具有危险特性,可能对环境或者人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需要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的固体废物(包括液态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比如废三甘醇、废油剂、废机油、废润滑油、废联苯、化学废液、化学试剂空瓶等。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2008 (版)的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贮存、转运、转移、综合利用 等活动。

危险废物焚烧案例分析

典型社会区域项目复习要点——危险废物焚烧处置厂1.主要相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环评技术导则及行业污染控制标推 1.1《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臵设施建设规划》 1.2《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1.3《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1.4《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国环发[1998]89号) 1.5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臵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试行) 1.6《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臵工程建设技术要求》(环发200475号) 1.7《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l8484—2001) 1.8《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l8598—2001) 1.9《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推》(GBl 8597—2001) 2.工程分析要点 2.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地点及建设性质、建设规模、占地面积、厂区平面布臵(附图)、区域地理位臵图。项目组成,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配套项目和环保工程、主要工艺,原辅材料和能源消耗,职工人数,总投资。项目服务范围,危废的收集、中转、贮存以及运输方式与路线等。 2.2工程分析 2.2.1建设期 对建设期产生的噪声、杨尘、弃石、弃土、植被破坏等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措施。 2.2.2营运期 应采用图表结合的方式给出污染流程,包括工艺流程、排污点分布、污染物浓度和排放速率。分析正常工况和非正常工况下污染物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的种类、数量、浓度。 监测(生产过程与环境)、控制及风险应急系统。 2.2.3服务期满后 给出处臵设施服务期满后防止污染和恢复生态的方案。长期监测与管理体系、制度。 2.3污染物排放统计 2.4清洁生产 3.主要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3.1主要污染因子 根据所采用的处臵工艺,选择以下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污染物统计:3.1.1焚烧烟气污染物包括:烟尘、S02、NOx、CO、HCl、HF、汞、镉、砷、镍、铅、铬、锡、锑、铜、锰及其化合物,二噁英类及恶臭物质等。 3.1.2废水污染源应按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初期雨水、设备及地面冲洗水、临时贮存场所内渗滤液及排水、循环冷却排污水等分别统计,污染因子包括:pH、CODcr/BOD5、NH3—N、总余氯、总磷、氰化物、挥发酚、氰化物、石油类、重金属、苯系物、粪大肠菌群数等。 3.1.3固体废物应包括焚烧残渣、飞灰、经尾气净化装臵产生的固态物质和污水处理站污泥等的产生量和主要有害成份。 3.1.4设备噪声

危险废物贮存库安全消防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危险废物贮存库安全消防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危险废物贮存库安全消防管理制度示范 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公司负责人为公司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部门负责人 为部门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危险废物管理人员为危险废 物贮存库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对危险废物贮存库消防安 全负责; 2危险废物贮存库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 污染环境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同时符合消防安全的相关 要求; 3在贮存库显目位置必须设置危险废物标识,同时设置 危险废物危险告知牌和相关管理制度; 4按照安全消防巡查制度进行每日巡查,发现隐患问 题,应及时处理,不能及时处理的要立即报告相关领导;

5按照规定定期对安全消防设施和器材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查工作,保证安全消防设施在位有效,确保安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 6制定符合贮存库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 7发生火灾(火警)立即进行正确扑救,并立即向公安消防部门正确报警; 8处置好消防安全事故后,应保护好事故现场,并配合调查部门做好事故调查。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危险废物管理规章制度最新、最全版

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签发人 签发日期 公章

目录 一、总则 (3) 二、危险废物管理责任制度 (4) 三、危险废物标识管理制度 (7) 四、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 (11) 六、危险废物分类管理制度 (12) 七、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 (13) 八、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制度 (15) 九、应急预案备案制度 (16) 十、危险废物分析管理制度 (7) 十一、危险废物贮运管理制度 (7) 十二、危险废物利用设施管理制度 (7) 十三、建立危险废物台账管理制度 (20) 十四、危险废物人员培训制度 (22) 十五、危险废物岗位劳动保护管理制度 (23) 十六、危险废物内部监督管理措施和制度 (24) 十七、危险废物环境监测制度 (25)

一、总则 1、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危险废物的管理,防止危险废物污染环境,保障人身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2 、编制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三)《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版)(四)《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五)《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5号)(六)《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所》(GB15562.2-1995)(十)《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国家环保总局公告2007年第 48号)(七)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版)的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转运、转移、综合利用等活动。

(推荐)危险废物事故应急措施

危险废物事故应急措施 一、公司危险废物基本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实施)的规定,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 废物。 危险化学品属危险废物,是指属于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的化学品。若在重大工业事故中发生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财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称其为危险源。 根据《危险化学品名录(2012版)》的规定,本公司生产过程所使用的原料、燃料、辅助材料以及产品中,属于危险化学品的为炸药、雷管以及柴油。厂内不设炸药库,矿山爆破时,采取现用现领的方式,炸药及起爆器材由新绛县经贸局主管部门威顿水泥集团有限责任公 司炸药库直接送到放炮地点,由矿爆破班实施爆破作业。 回转窑点火用燃料由烧成窑头平台油泵房的油泵和地上油罐提供。危险物质为柴油。 危险化学品泄漏及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危害分析 1、柴油的危害性及应急措施分析 ⑴物化性质 柴油是轻质石油产品,复杂烃类(碳原子数约10~22)混合物。

柴油的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危险特征:易燃、遇明火、高温热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和爆炸的危险。若柴油宣传品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的危险。 ⑵用途 柴油广泛用于大型车辆、船舰、发电机等。主要用作柴油机的液体燃料,由于高速柴油机(汽车用)比汽油机省油,柴油需求量增长速度大于汽油。柴油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的环保特性,所以一些小型汽车甚至高性能汽车也改用柴油。 ⑶健康危害 皮肤接触可为主要吸收途径,可致急性肾脏损害。柴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其雾滴或液体呛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 ⑷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泄漏危害:对水体和大气造成污染。 ⑸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危险废物内部管理制度

山东汇锋传动股份有限公司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签发人 签发日期 公章

目录 一、总则 (3) 二、危险废物管理责任制度 (3) 三、危险废物标识管理制度 (5) 四、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制度 (6) 五、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 (7) 六、危险废物分类管理制度 (7) 七、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 (8) 八、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应急预案备案制度 (9) 十、危险废物分析管理制度 (9) 十一、危险废物贮运管理制度 (10) 十二、危险废物利用设施管理制度 (11) 十三、建立危险废物台帐管理制度 (11) 十四、危险废物人员培训制度 (12) 十五、危险废物岗位劳动保护管理制度 (13) 十六、危险废物内部监督管理措施和制度 (13) 十七、危险废物环境监测制度 (14)

一、总则 1、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危险废物的管理,防止危险废物污染环境,保障人身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等。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的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转运、转移、综合利用等活动。 二、危险废物管理责任制度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固体污染防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保护环境,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责任制度》。 1、遵循环境保护“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和“三同时”规定,做到生产建设与保护环境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2、公司负责人是危险废物管理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对全公司环境保护工作负全面的领导责任,并引导其稳步向前发展。设立以企业法人为首、各部门领导组成的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对公司的各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决策、监督和协调。 3、综合部是危险废物管理工作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日常管理,并把目标和任务落实到相关责任单位。

我国危险废物处理现状及方法

工作论坛 我国危险废物处理现状及方法 李成福 (四川兴永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6101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和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各种领域的危险废物(以下简称“危废”)产生量逐年增加。在政策红利以及环境 保护的市场需求背景下,危废处置行业处于景气度上升期。本文介绍了危废处理的现状,探讨了危废处理的对策。 关键词:危险废物;处理;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X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9)03-0245-01 DOI:10.16647/https://www.360docs.net/doc/6311323609.html,15-1369/X.2019.03.143 Current status and methods of hazardous waste treatment in China Li Chengfu (Sichuan Xingyongs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Chengdu Sichuan 610100,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China’s industrial and economic systems, the amount of hazardous waste (hereinafter referred to?as?“hazardous?waste”)?in?various?fields?has?increased?year?by?year.?Under?the?background?of?policy?dividends?and?market?demand?for?environmental?protection,?the hazardous waste disposal industry is in a period of rising econom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azardous waste treatment and discusses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hazardous waste treatment. Key words: Hazardous waste; Treatment; Status quo; Countermeasure 1?危废概述 根据《固废法》规定,危废是指列入国家危废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废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2016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固体废物(包括液态废物)列入本名录: (1)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或者几种危险特性的; (2)不排除具有危险特性,可能对环境或者人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需要按照危废进行管理的。 我国危废种类繁多、性质复杂、变化频繁,其特性包括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感染性、危险性。2016年版《危险废物名录》将危废调整为46大类别479种(362种来自原名录,新增117种),新增了《危险废物废豁免管理清单》。在所列的豁免环节,且满足相应的豁免条件时,可以按照豁免内容的规定实行豁免管理。 2?我国危废的处理现状 2.1?危废产量及处理情况 据统计,从2011-2016年我国危废产生量由3430万t增加到5347万t,复合年增长率为9.3%。我国的危废产生量与处理能力分布不均,且产生量与处置能力匹配失衡。据《2016 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截止到 2015 年,全国危废经营单位核准经营规模达到 5263 万t/年,实际经营规模为 1536万t。即使考虑到部分产废企业可以按照国家标准自行处置利用产生的危废,处置缺口仍十分巨大。因处理处置需要,我国颁发的危废经营许可证也在逐年增加。截止2016年底,各省(市、区)累计颁发的危废(含医疗废物)经营许可证共2195份。 2.2?危废处理方法 危废处理处置技术路线大致分为:分类、预处理、最终处置三个核心环节,预处理技术就是采用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固化处理、生物处理等技术手段将危废无害化的过程,旨在减少其容积、中和其酸碱性、固定或解除其毒性、稳定其化学性质等,同时还可以回收其中可利用的成分,如有机溶剂、金属等。最终处理技术主要有焚烧、填埋、海洋处理(包括深海投弃和海上焚烧,现已被国际公约禁止)三种。其中:(1)资源化:将一些溶剂、金属等能回用的组分进行资源化利用,这是危废资源化项目的主要技术路线;(2)无害化:一般通过预处理和最终处置等环节进行无害化处置,这是危废无害化项目的主要技术路线。无害化的预处理中,主要包括物化法、固化/稳定化等核心技术;最终处置方法,主要包括填埋、焚烧及其他方法[1-2]。 2.3?焚烧法 焚烧法适用于不能再循环利用或者安全填埋的危废。焚烧法是高温分解和深度氧化的综合过程。焚烧法的优点是能迅速而大幅度地减少可燃性危废的体积,很好地分解危废中有毒有害的成分,达到无害化目的,还能实现余热利用。焚烧法的缺点是不能处理爆炸性的危废,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比较高。焚烧工艺系统主要包括配伍预处理、进料系统、回转窑、二燃室、锅炉系统、烟气处理系统。焚烧产生的产物极其复杂,主要为残渣、灰分和烟气三部分。其中残渣和灰分大多进入安全填埋,烟气进入净化系统处理。国内的焚烧炉主要是以回转窑为主,优点是处理种类多,操作弹性大,危废分解充分,便于出渣。 2.4?安全填埋法 安全填埋是最终处置危废的一种方法,适用于不能回收利用其组分和能量的危废,包括焚烧过程的残渣和飞灰等。安全填埋场由若干个处置单元和构筑物组成,主要包括废物预处理设施、废物填埋设施和渗滤液收集处理设施。危废安全填埋场的选址,要依据《危废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和《危废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中的相关要求。安全填埋法的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是一种最为经济、完全的处置方法,适合于处理大量的危废。 2.5?物化法 物化法是根据危废的物理、化学性质,通过酸碱中和、氧化还原以及沉淀等方式,实现危废无害化的目的。常用方法有化学氧化、沉淀及絮凝、沉降、化学氧化、重金属沉淀、化学还原、中和、油水分离等,而置换、电解、萃取、电渗析、反渗透、光分解等工艺则较少采用。物化法的应用最广泛、最有效,但处理成本较高,通常只用于成分单一或所含几种化学特性相似的危废[3-4]。 (下转第247页) ▲ HUANJINGYUFAZHAN245

危险废物日常管理制度

危险品及日常废品管理制度 1. 目的 加强危险品及废品的监督管理,保证危险品及废品得到适当和安全管理,避免因管理不善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对人体造成伤害。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固、液体危险品及废品的管理。 3.定义 3.1危险品 指列入国家危险品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品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物品及废弃物。 3.1.1可燃性——闪点低于60℃的液态,在常温常压下(即25℃,1 01.3kPa)因摩擦、吸湿或自发性化学反应而起火,当点燃时能剧烈并持续燃烧的固态。 3.1.2腐蚀性——pH值≥l2.5,或≤2. 0的液态废物和固态、半固态废物浸出液;或55℃条件下,一年之内腐蚀钢材( SAEl020#)6. 35mm的非水溶剂的液态废物。 3 .1.3反应性——通常不稳定、无需引燃极易发生强烈反应、遇水反应激烈、或与水混合生成易爆物质、或遇水后生成有害浓度的有毒气体/烟气、或含氰化物或硫化物,在pH值为2.0-12. 5的环境中会产生危险浓度的毒性气体、蒸汽、烟气的物质:或在封闭环境下受热易引起爆炸,或在常温常压下易分解引起爆炸列为易爆物的物质。 3. 1. 4毒性——国家危险毒品名录列出的任何一种污染物的废物,或含这些污染物的废物。 3.1 .5感染性——指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险的废物。 4.库房管理员职责 4 .1负责现场服务点危险品的收集、分类、包装、标识:对客户暂存库进行日常运行管理。

4 .2负责危险品的搬运、装卸、运输、贮存。 4. 3负责贮存设施管理。 4.4对所有的危险品进行计量和记录,并贯彻“五联单”管理程序。 4.5负责危险品与非危险品的隔离存放。 4.6标签和标识的保管工作。 4.7负责检查和维护危险废物仓库相应的通风、防火、监测、报警、降温、避雷、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完好并投运。 4.8建立特种设备台帐和档案,定期检测,证件齐全。 4.9计量设备定期进行校准,并保存校准记录。 5、存放要求 5.1易燃、易爆、有毒害物品必须单设库房各种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必须分类存放,保持安全距离防止产生化学反映应,库房与其他建筑物必须保持安全距离,周围1.0m以不准有火种,门口没有警告标志。 5.2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在运输时,严禁人员与货物混装,装卸时注意轻装、轻放、入库时必须有专人验收,存放时要有货架、分类码垛、物品之间的档距不能少于1.5m并设通从设施,严禁露天存放。 5.3现场临时存放使用的少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要放入容器妥善保管,并分类带入指定安全地点。 5.4领料时严格各种手续,控制数量,剩余物品及时退回。 5.5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的仓库,必须设置足够的消防器材。 5.6易燃、易爆、场所严禁出现明火。 6、使用要求 (一)农药 1、物业主管在农药喷洒中监管事项: 2、操作人员应身穿工作服,戴好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