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期末测试卷(一)

一、选择题

1.《1857年印度独立战争》中曾这样称赞一位历史人物:“她是美德和优秀品质的体现……爱国主义烈火在她的内心燃烧……这样天使般的人物是民族的幸运。”这位民族英雄是( )

A.章西女王B.路易十六C.玻利瓦尔D.克伦威尔

2.19世纪60年代,当中国人开始艰难的近代化探索的时候,北方沙俄也因为农奴制问题而被迫实施改革,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

A.重视发展军事工业,创建了海军B.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D.取得了成功,改变了社会性质

3.在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追悼大会上,奥巴马表示……曼德拉是20世纪的最后一位救星。从曼德拉到奥巴马,这是黑人的自由之路。历史上为“改写美国黑人命运”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是( )

A.华盛顿B.圣马丁C.林肯D.斯大林

4.“在1885-1890年的短时期内,棉纺厂就从20个增加到30个,纱锭也从7万个增至28万个。棉纱的产量也增加大约8倍。到1890年,日本已从棉纺织进口国变成一个棉纱出口国。”这一材料最适合用来说明日本明治政府( )

A.废藩置县的成果B.“文明开化”的影响

C.“殖产兴业”的成效D.对外扩张的结果

5.下列图片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

6.“曾经一度是多么吸引人的小路两旁,现在排列着仿佛火灾劫后的焦黄的、枯萎的植物。被生命抛弃了的这些地方也是寂静一片。甚至小溪也失去了生命;钓鱼的人不再来访问它,因为所有的鱼已死亡。”该内容出自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材料讲述的是( ) A.环境破坏问题越发突出B.世界粮食问题日益尖锐

C.人口过快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D.自然灾害的严重

7.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的经典之作是( )

A.《物种起源》B.《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英雄交响曲》D.《欧也妮·葛朗台》

8.一百多年前的一场世界战争,“令全欧洲的希望之光消失了。这是欧洲一场野蛮兄弟的杀戮,欧洲没有哪个国家是这场战争真正的胜利者”。下列战役发生于这场战争中的是( )

A.凡尔登战役B.莫斯科保卫战

C.斯大林格勒战役D.诺曼底登陆

9.列宁说:“战争使最文明的、文化最发达的国家陷于饥饿的境地。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战争这一巨大的历史过程又空前地加速了社会的发展。”以一战为例,对列宁这句话的理解是( )

A.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B.巴黎和会的召开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10.历史课上,两位同学就某一问题进行辩论。他们辩论的主题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B.两极对峙格局

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D.世界多极化趋势

11.苏联早期的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苏俄“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的政策指的是( )

A.开展赫鲁晓夫改革B.实施新经济政策

C.进行戈尔巴乔夫改革D.形成苏联模式

12.印度“圣雄”甘地在对英斗争中采月的基本斗争形式是( )

A.非暴力不合作运动B.城市起义

C.农村暴动D.自上而下的改革

13.为应对下图中的严峻形势,美国采取的措施是( )

A.颁布《宅地法》B.实施罗斯福新政

C.提出杜鲁门主义D.推行马歇尔计划

14.1938年11月9日深夜,纳粹党在全国范围内掀起迫害犹太人的活动,无数商店被劫,橱窗被砸,碎玻璃满地,故名“水晶之夜”。这反映了( )

A.日本法西斯的暴行B.意大利法西斯的暴行

C.德国法西斯的暴行D.“协约国”的暴行

15.下表中的史实与结论,表述不一致的是( )

16.1947年,美国国务卿迪安·艾奇逊针对本国的一项政策解释如下:就像被病菌污染了的一桶苹果,希腊的颠覆会影响伊朗和整个东方……自罗马和迦太基时代后,世界上还没有这样的霸权。这项政策的出台意味着( )

A.冷战序幕的拉开B.冷战的开始

C.德国的分裂D.两极格局的形成

17.下面一组图片呈现的是法国青年威廉的生活片断。为他的欧洲生活提供如此便利的直接原因是( )

A.联合国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B.欧洲联盟推动了欧洲经济一体化

C.亚太经合组织促进了区域化合作D.世贸组织有利于成员国贸易自由化

18.“近几十年来,苏联的计划经济渐渐地落在了西方市场经济的后面……结果也就导致了苏联这一超级大国的解体和消失。”这句话认为苏联解体是因为趋势(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苏联模式D.赫鲁晓夫改革

19.以下国际组织和局面的出现,分别反映了当今世界在经济、政治发展中的哪两大趋势( )

A.全球化、多极化B.多极化、工业他

C.信息化、全球化D.工业化、信息化

20.美国学者德内拉·梅多斯等在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中列出了导致“人类困境”的一系列全球问题: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资本投资问题、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问题,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反响。要解决人类面临的这些全球问题,必须( )

A.维护本国利益B.优先发展农业

C.加强国际合作D.转向海外投资

二、非选择题

21.学习历史,不仅要有家国情怀,还要有国际视野。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技术革新、学习借鉴,离不开政策调整、开放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

材料二公元1866年,它还是一个相当于欧洲中世纪的民族,是一幅有田园风光的古香古色的漫画;到了公元1899年,它已经成了一个彻底西方化的民族,同最发达的欧洲列强处于同等水平,而且远远超过了俄国。

——[英]H.G.威尔斯《世界史纲》

材料三

——王子涵《“历史解释”素养下对新政的再认识》

材料四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

——周恩来在某国际会议上的发言

材料五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中国有句古话:“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

——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2017年12月1日)

(1)材料一中“A”指的是哪一动力机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

(2)材料二中“它”指哪个国家?这一国家通过哪一改革成为“彻底西方化的民族”?

(3)材料三概括的是哪一改革的措施?据材料内容,总结这场改革的主要特征。

(4)据材料四,概括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并据此判断这次“国际会议”的名称。

(5)据材料五,概括我们应如何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2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反思历史,反省战争,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具有深远意义。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材料一,请你谈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当地时间2018年11月11日上午11时,纪念一战结束100周年官方仪式在巴黎凯旋门正式开始。纪念仪式上,八名出生于21世纪的青少年朗读了几封信件和便条。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写于一战士兵停止流血的日子—1918年1 1月11日。

100年前,23岁中国劳工顾杏卿在诺曼底鲁昂的仓库工作。100年后,一名少女用中文朗读了他当时写下的句子:“迨行至街市间,已人山人海,男女老幼,军士人民,各色人种混在一起,互相握手,时或唱歌,时或欢呼。在万人欢呼歌唱之中,竟有哭泣者,此实喜极而涕之表现。其情不自禁之快乐,自非言语所可形容此种种狂欢之状也。”

法国女子丹尼斯·布鲁勒在信中向未婚夫倾诉:“永远,我永远也无法向你表达停战第

一天的心情与狂喜。我的人生发生了剧变,我想,不会再有士兵倒下,那无边无际的前线终于安静了下来。只剩寂静一片。我潸然泪下,因为这一切终于结束了。”

——摘编自观察者网

(2)材料二中两封信件内容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于一战结束怀着怎样的心情?在纪念一战结束100周年官方仪式上,为什么安排这项朗读活动?谈谈你的理解。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

(3)请用材料三中的史实证明下列观点。(填写序号即可)

A.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一个从局部战争逐渐发展到全球战争的过程:

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

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当中,美、英、苏等一些主要反法西斯国家,在同德、意、日法西斯作战的同时,也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避免世界大战再次爆发。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上正式作出了战后成立联合国的决议。经过反复协商,1945年6月26日,50多个国家正式签署《联合国宪章》,后提交给五大国在内的各国立法机构批准。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

——摘编自《今日中国(中文版)》2005年第9期《联合国风雨六十年》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成立的主要背景。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美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群雄竞起’的时代”反映了当今国际格局发展的什么特点?

23.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走向一体化的世界”为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一体化的历程】

材料一

(1)对哥伦布发现的航线做出完整表述。材料一中A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发展,A是何史实?按照B的表述方式,对C史实做出完整表述。

材料二于是(富兰克林·罗斯福)除了在1933年6-7月间伦敦世界经济会议上力图拆除各国关税壁垒,取消英帝国特惠制,希望打进英联邦广大市场之外,也开始着眼于改善美苏关系,关注打开苏联市场的可能性……于是,美苏两国恢复邦交谈判于1933年11月8日至16日在华盛顿举行……11月16日深夜,罗斯福和李维诺夫在恢复邦交的各项协议上签字,结束了16年来两国关系上的不正常状况。

——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美苏关系正常化的经济原因。美苏关系正常化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一体化与中国】

材料三当世界走进中国时,曾因地理条件所限,长期独立于世界而存在的中国,做出了激烈抵抗,历经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才得以恢复并确保民族独立和国家,让中国从拒绝世界,转为主动向世界开放。古老国度在不断适应国际化冲击的过程中,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巨大进步,并因此思路越来越清晰,心态越来越平和。

——顾骏《大国方略:中国怎样走向世界》

(3)在材料三所述事件中,哪一事件标志着近代中国被迫一体化?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前后美国对欧洲推行的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是什么?

【一体化新动态】

材料四乔布斯参加的最后一次政府活动是奥巴马主办的宴会。出席宴会的都是美国制造业巨头,总统的目的是动员他们把制造业搬回美国。席间各巨头纷纷陈述意见和建议,唯有乔布斯一言不发。奥巴马忍不住问他:“究竟需要什么条件你才肯回来?”乔布斯一句话把他呛住:“回不来了。”

(4)材料四图文体现出二体化进程中的新动态是什么?分析出现新动态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对美国近期挑起中美经贸争端而采取贸易保护的做法加以评析。

24.建构时序性的历史知识体系是学好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下是美俄两国历史发展示意图,看图并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各自危机各自解】

(1)A年,美国与俄国是如何解决本国危机的?

【一进一出一战终】

材料一B年因两个事件——俄国革命和美国参战——而被证明是决定性的一年。因为革命,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总统威尔逊宣称美国参战是为了结束战争、结束痛苦和灾难,他提出的《十四点和平纲领》引发了一场和平期望与民主愿望的骚动,欧洲民众以发狂的热情把威尔逊当作“救世主”“和平王子”来欢迎。

(2)导致俄国退出一战的革命是什么性质的革命?美国宣称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为了结束欧洲的痛苦和灾难,你认为美国参战的目的是什么?

【杰出领袖谋发展】

C阶段,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美国正在与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作斗争。

(3)美国应对这场大危机的领导人是下图中的哪一位?(填字母)他采取的美注民生、深得民心的措施有哪些?

【剑拔弩张两争雄】

(4)根据所学知识为D阶段命名。该阶段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该阶段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总体趋势是怎样的?

期末测试卷(一)答案

1.A 根据题干材料中“1857年印度独立战争”等信息并链接所学可知:1857-1859年印度爆发了反英民族起义,章西女王是起义队伍中的女英雄,她率领起义军与英军作战、,最后壮烈牺牲。

2.C 根据题干时间并链接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中国近代化探索的事件是洋务运动。归纳洋务运动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相关知识辨析选项,A项是洋务运动的内容,俄国农奴制改革未涉及。洋务运动是封建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为了维护沙皇的专制统治,故C 项符合题意。洋务运动以失败而告终,故D项不符合题意。

3.C 根据改写美国黑人命运,链接所学可知:林肯领导了美国内战,在战争期间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经过内战,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4.C 材料反映了日本近代工业的发展。根据题干时间并链接所学可知: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经济上,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故答案选C项。

5.C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珍妮纺纱机、“火箭号”机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飞行者1号”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所以C符合题意。

6.A 依据题干的“现在排列着仿佛火灾劫后的焦黄的、枯萎的植物。……甚至小溪也失去了生命;钓鱼的人不再来访问它,因为所有的鱼已死亡”可知这是环境破坏导致的后果,故A项符合题意;世界粮食问题日益尖锐、人口过快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自然灾害的严重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

7.D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将所见所闻融入小说写作中,完成了一套名为“人间喜剧的小说集。他的经典之作如《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巴尔扎克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故答案选D项。

8.A 根据题干中的时间、野蛮兄弟的杀戮,链接所学判断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中

德法之间的凡尔登战役异常惨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由于死亡人数太多,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B、C、D三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役,与题干中的“一百多年前”不符合。

9.A 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列宁”“一战”“加速了社会的发展”,链接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导致十月革命爆发。故答案选A项。

10.A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体泵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但是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久地存在下去,A项符合题意。B、C、D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

11.B 根据题干描述并链接所学可知: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选B。

12.A 依据所学可知,甘地在对英斗争中采用的基本斗争形式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A 项符合题意。

13.B 根据图中的时间可知美国国民收入下降、失业率激增的原因是爆发了经济危机。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罗斯福实行了新政。故答案选B项。

14.C根据题干中“纳粹党”,链接所学可知答案选C项。

15.D依据所学可知,1895年的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据此分析判断D项史论不一致。

16.B 根据题干时间、美国、希腊,判断是杜鲁门主义。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忐着冷战的开始。故答案选B项。

17.B图片反映了欧盟成员国居民可以在欧盟的任何一个国家内活动。为其提供如此便利的直接原因是欧洲联盟推动了欧洲经济一体化。故答案选B项。

18.C 注意题干中的“苏联的计划经济……导致了苏联这一超级大国的解体和消失”,由此判断题干史料反映了苏联解体的原因是苏联模式。故答案选C项。

19.A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美国、俄罗斯、中国、日本、欧盟等多个力量中心的存在,反映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故答案选A项。

20.C 人类面临的一系列全球问题,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认真应对,因此必须加强国际合作。故答案选C项。

21.答案:(1)蒸汽机;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2)日本;明治维新。

(3) 1933年罗斯福新政;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

(4)求同存异;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万隆会议。

(5)“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即: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解析:问题(1)第一小问根据材科一中的“工业革命动力演进”‘蒸汽力”判断是蒸汽机。链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解答问题(1)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中的时间、彻底西方化的民族,判断这个国家是日本,它通过明治维新“脱亚人欧”,据此解答问题(2)。根据材料三中的《全国工业复兴法》等判断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链接其特点解答问题(3)。根据材料四中的“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判断是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方针,据此解答问题(4)。材料五表明我国应该建立一个开放包容、互学互鉴、文明交流的美好世界,据此分析解答问

题(5),其他言之有理的回答也可。

22.答案:(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两大军事集团之间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大战一触即发。

(2)喜悦。呼吁人们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3)A.①②③;B.④⑤⑥。

(4)二战造成巨大破坏,要防止战争;反法西斯国家获胜,要巩固胜利成果。

(5)变化:从盟友到对手。特点:多极化趋势。

解析:材料一的表述及图片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横,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并展开了疯狂的扩军备战,最终导致一战爆发。据此解答问题(1)。材料二中信件的内容表现出人们的兴奋与喜悦;纪念仪式上安排这样的活动是要唤起人们对战争的憎恨、对和平的热爱,据此分析解答问题(2)。根据问题(3)的限定条件,提取材料三中符合条件的史实解答即可。根据材料四可知,二战给人类带来了臣大灾难,为了避免战争的发生,美、英、苏等一些主要反法西斯国家主张建立联合国,巩固二战中反法西斯斗争的成果,据此分析解答问题(4)。根据材料五中的马歇尔计划、北约,可知二战后美苏由战时的同盟关系走向对峙。根据材料中“20世纪……时代”并链接所学可知: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据此分析解答问题(5)。

23.答案:(1)表述:由欧洲(西班牙)出发,经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答出起点、经过、终点)A史实:早期殖民扩张。C史实表述:垄断组织的形成,发电机、内燃机的创制与使用。

(2)原因:美国希望打开苏联市场,缓解经济危机;苏联工业化也需要得到美国的资金、技术和设备的支援。影响:为二战中美苏合作和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事件:鸦片战争。表现: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新动态:反全球化现象(逆全球化现象)。原因:欧美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影响;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弊端;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政治人物支持、西方国家贸易保护;等。评析:美国既是一体化的推动者,也是一体化的阻碍者,其做法是冷战遏制思维的延续,目的是维护自身利益,遏制中国发展,保持政治经济霸权地位;经济一体化不断加深,各国经济相互联系密切,美国贸易保护主义行为,违背了时代潮流和世贸原则,损害了别国利益,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不利于美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也不利于共同应对经济危机;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们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解析:第(1)问共三个小问,需要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回答第一小问中,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线时,必须体现出发点、大致经过和最终的目的地三项内容;第二小问很容易答成“新航路的开辟”,据材料一的具体年份可知这一内容显然错误,对应的内容应该是早期殖民扩张;在回答第三小问C处内容时,应了解B体现的是“工业革命中的动力和影响”,结合“1900年”时间提示,可知C处应对应填写“垄断组织的形成,发电机、内燃机的创制与使用”。第(2)问的解答要注意时间“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资本主义世界正在遭受大规模经济危机的困扰,美国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关系正常化有助于美国经济危机的缓解,也有助于苏联工业化的发展:两国合作为二战中美苏同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表述可知中国被迫一体化发生在“鸦片战争”后;第二小问注意“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前后”和“军事”两个提示,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在欧洲军事方面的举措就是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第(4)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四中的“回不来了”

和“三则漫画”的文字可知新动态是逆全球化;第二小问,分析出现的原因时从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弊端、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发达国家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等方面作答;最后一小问考查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作答时应结合经济一体化是发展潮流,在此背景下美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违背了这一潮流,损害他国利益,最终影响美国经济发展等内容作答。

24.答案:(1)美国南北战争(答美国内战亦可)。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答亚历山大二世改革、1861年俄国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亦可)。

(2)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答社会主义革命亦可)。捞取战利品,在战后瓜分重新瓜分世界时处于有利地位,进一步夺取世界霸权。

(3)c。推行“以工代赈”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

(4)美苏“冷战”。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多极化趋势加强。

解析:根据图示中的时间,链接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解答问题(1)。根据材料二的描述,结合1917年俄国革命的相关知识可知,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通过与一战交战国和谈退出战争,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据此分析解答问题(2)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可知美国在1917年参战,目的是获取战利品和战后有利地位,据此分析解答问题(2)第二小问根据问题(3)题于并链接所学可知图c罗斯福领导美国应对经济危机,结合新政中“以工代赈”“社会保障制度”等解答问题(3)。图示中D段时间是二战后,根据两个时间点判断是冷战的开始和两极格局的结束,故可以美苏“冷战”命名。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据此分析解答问题(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