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工资统计调研报告书_调研报告.doc

劳动工资统计调研报告书_调研报告.doc
劳动工资统计调研报告书_调研报告.doc

劳动工资统计调研报告书_调研报告

一、劳动工资统计制度的历史沿革

劳动工资统计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1952年国家统计局成立,随即进行了一次城乡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之后劳动工资统计历经一系列变革,统计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

(一)50年代到80年代劳动工资统计范围为城镇集体以上单位,主要统计全民和城镇集体职工人数和工资;1990年-2004年国家统计局把统计范围扩展为城镇非私营单位,其统计对象为全民、集体、其他所有制经济单位(内资:股份合作、联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外资:港澳台商投资;外商投资),不包括乡镇企业、私营单位和个体工商户。

(二)2005年-2007年,劳动工资统计范围除城镇非私营单位外,增加了“三上”私营企业(即规模以上工业,资质以上建筑业、房地产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中的私营企业)。2007年开始增加其他私营单位:19人及以下的单位采用典型调查,20人及以上的单位进行抽样调查。

(三)2008年以后,劳动工资统计制度分为两种: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非私营单位调查范围不变,私营单位调查范围采用以下方式调查:企业一套表单位(即“四上”企业,统计范围是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国家重点服务业和省级服务业)全面调查。其它非一套表私营单位按

就业人员分类,100人以上全面调查,20-99人抽样调查,19人以下典型调查。但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分别实施,数据没有合并使用,且抽样的数据县级没有代表性,不能推算总体,不能对外公布使用。目前劳动工资统计实行网上直报,劳资报表告别纸介质上报方式(除了视同法人的银行等产业活动单位仍延续纸质报表)。

二、劳动工资统计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统计范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2013年非国有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6.1%。而现行劳动工资统计主要偏重反映城镇非私营和“四上”私营企业的劳动情况,规模较小的私营、个体工商户和乡镇企业并不包括在内,这样统计出来的数据不反映或不能切实地反映已逐渐成为吸纳就业主体的私营、个体等经济性质的劳动用工情况和工资水平,统计范围带有明显的局限性。正是由于这种落后于目前经济结构的统计规则,导致了本应给予高度重视的大多数较低工资收入的企业职工没有纳入统计范围,目前已统计的恰恰都是有较高工资收入的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导致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不能被普通百姓接受。以为例:城镇非私营企业绝大多数属于垄断行业,工资水平居高不下,影响全县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水平明显偏高。2013年全县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63848元,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和全市12374元、7277元和4065元,而2013年人均GDP仅为39705元,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和全市2204元、28757元和6678元,工资水平与经济发展明显不匹配,不能真

实反映整体的就业情况和劳动力价格水平。

2.统计指标设置不尽合理

(1)统计指标设置复杂且缺乏实用性。一是统计指标设置复杂。复杂的指标设置只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基层统计人员变动频繁,对指标解释理解不深,指标涵义仅凭自己的理解去填写。比如“单位负责人”这个指标,大部分人一看就觉得是法人代表,但是其实指标解释是包括单位中层的;再比如就业人员下面的按人员类型分的三个指标,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其他就业人员,且不说各自的指标解释,单说其中的区别就让人头痛,挂职锻炼的人员属于原单位在岗职工,要按照谁发工资谁统计的原则,而劳务派遣的人员又要统到实际用工单位,不能按照谁发工资谁统计的原则,劳务派遣工的界定又是一系列的说明,县级专业人员也要仔细研读指标解释才能确定界限,基层单位的统计人员可想而知大部分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填个数据而已。还有在岗职工的工资分类指标,晦涩难懂,使基层统计人员极易产生歧义,如“绩效工资”机关单位误以为只是事业人员工资单上的绩效工资,而实际的指标解释却是奖金性质的工资,机关人员也有此项目。二是统计指标缺乏实用性。一直以来,反映劳动工资水平的指标主要有就业人员期末人数、就业人员平均人数、就业人员工资总额、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等,其实用性和灵活性很大程度上已落后于社会需求,反映各级政府决策、企业需要及社会焦点问题的指标显得尤为不足。如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农民工就业情况、行业用工需求、下岗再就业等社会保障热点,在这些指标群上,劳动工资方面仍是空白。

(2)反映就业人员工资水平的指标单一化。在现行的

劳动工资统计中,仅有本单位全部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一项指标。平均工资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它的数据及涨幅代表的都是整体的水平。简单的平均所带来的问题,是掩盖了平均下的不平均。一方面,掩盖了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之间的不平均。从2013年劳动工资年报来看,最高行业平均工资为最低行业平均工资的6.3倍。另一方面,掩盖了单位内部的不平均。现在企业老总和普通员工的工资差距越拉越大,相差几十倍、上百倍的也不在少数。而仅仅提供一个单位的平均工资,无法解释更多的不平均。从工资分布来看全社会各群体工资水平呈“偏态”分布,工资高的人数占少数,工资低的占大多数,现有的资料又无法反映这些情况。因为指标的单一,解释不清深层次的原因,老百姓是从自身的角度去理解这些数据,因而在向社会公布平均工资这项数据时,造成公众对数据的质疑,也带来统计服务质量不高的现象。

3.统计任务繁重,但数据利用率不高

(1)统计范围广,工作任务繁重。当前劳动工资统计涉及的单位多、任务重、压力大,不仅包含了工业、建筑业、房地产、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服务业等行业里面的“四上”企业,而且包含了所有“四下”非私营单位,加起来有四百多个单位,工作量十分繁重。而目前采用的网上直报开网时间较短,基层统计人员频繁更换或身兼数职,报表期间能主动直报的单位只占少数,大多数单位往往需要县级统计人员通过电话、QQ、办公助手发短信等形式三番五次提醒和催报,个别单位还须多次催报,催报难度较大。同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县级专业人员不仅有大量的催报工作,更有无尽的比对工作,需分行业、分单位逐个比对填写说明,工作量大幅度增加。

(2)网上直报操作平台有待完善。劳动工资统计报表收集的方式由纸质报表改为联网直报,给基层统计减轻了一定工作量。但由于统计单位数量越来越多,报表报送时间较短,系统稳定性不强,企业配合程度低等原因,导致报表收集的难度越来越大。

一是网上操作平台报送时间紧。联网直报有较强的时间限制,尤其是季度报表,通常国家从开网到关网时间相当短,一般为5-7天,县级劳资专业人员要在5-7天时间内催报、审核几百家劳资报表。因报表报送时间短,大量的单位集中上报,有的单位不同的统计人员还会同时上报不同的报表,造成网络拥堵,在报表高峰期经常出现打不开网页或者不能正常上报的现象,给企业带来诸多的不便。有的单位制度很规范,发工资时间较迟,报表上报前要层层把关,在规定的上报时间往往是仓促上报,因此要在短时间内催报齐所有单位会越来越难。

二是网上直报操作程序过于烦琐。直报系统对浏览器的要求较高,比如需要使用较低版本的IE浏览器,无拦截软件等才能成功下载证书或稳定上报。许多基层统计人员计算机操作能力有限,对网上直报操作程序往往束手无策,需要县级劳资专业人员电话指导或电脑远程操作证书安装、浏览器设置等程序,其同类问题反复操作耗费大量时间精力,搞得专业人员疲惫不堪。甚至有个别单位因反复操作不成功而放弃直报,改为传纸质报表再行代报等等,这些都给数据收集增加了难度。

三是系统审核公式不够严谨。在系统开网之前,审核公式应该已经通过检验完整无误的,但实际情况是系统开网之后又时不时的添加审核公式,大大增加后期审核工作量。由于后期添

加的审核公式,致使有许多单位已上报,审核后又出现许多错误,县级劳资专业人员只能用短信或电话通知企业再行修改错误,有的企业往往上报后便撒手不管,出现错误不按要求修改或填写说明,如对其反复催促易引起企业统计人员的反感。另外对于基层单位统计人员而言,需要更加简单明了的错误信息提示,有助于他们理解审核中的逻辑关系,及时修正错误或予以说明。如“单位负责人”是由原来的“管理人员”演变来的,对“单位负责人”正确的理解应该为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但是在报表下方以及单位基本情况表中均有“单位负责人”的指标,统计人员容易将这几个指标混淆成同一个,误认为都是指的单位第一负责人,因此许多统计人员将报表中的“单位负责人”填为“1”,导致了大量的审核差错。又如“1-本季”这个宾栏指标,因为设置的数字和符号不太明显,统计人员容易将本栏对应的工资额误解为本季数据,经常把累计工资错填为本季度工资。而对于“非全日制”指标,统计人员也容易误解为学历上的“非全日制”等等。另外,有的指标存在多个口径,比如劳资表中的就业人员工资总额与财务表中的应付职工薪酬也困扰了许多基层统计人员,仅从字面上来理解两个指标都指的是工资报酬,而实际上工资总额与应付职工薪酬不是同一个概念,最大的区别在于工资总额不含单位支付的“五险一金”,而应付职工薪酬应该包含这一部分。

四是数据质量难以保证。对于县级专业人员来说,报送单位数量多,短时间内能按时催报已经勉为其难,来不及对每个单位进行详细审核。在报表期间每天要打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电话进行催报,并时不时通过网络或电话给直报单位解决系统随时出现的问题,有时候还要对国家、省及市统计部门查询反馈的明显差错进行核实,在短时间内无法做到报送一家审核一家,只能进

行批量审核或者查询审核,对有明显差错的单位进行核实;而对于基层统计人员来说,报送时间短,统计人员报表较为仓促,无法对数据进行严格自审,有的为了按时上报,甚至只是报一个预计数据,与实际数有一定差距。

五是劳资字典库更新不及时。直报平台的劳资字典库一年一次从名录库中导入,而基层单位上报季报时又不能自行修改法人单位基本情况表,时间跨度太长容易导致字典库信息不准确,基层统计人员反响较大。

(3)数据利用率不高。

一是年度劳动工资统计指标分组太细,数据利用率不高。2013年年报不含补充资料的统计指标就有55个,真正有用的没有几个,制度中有的指标地方政府不需要,地方政府需要的指标在制度中又没有。各级党政领导迫切需要掌握城镇劳动力分布、转移、就业和失业方面的统计数据,以便更好地制定劳动就业政策和指导城镇劳动力转移,但现行的劳动统计方法制度没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统计部门无法从现有的统计报表中获得相关数据。长期以来县级统计部门忙于应付上级统计部门布置的报表任务,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富有地方特色的指标没有进行过多的统计、关注和分析。就业人员和劳动报酬等统计指标也远远不如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等统计指标那么受领导和公众的关注和重视,致使劳资统计人员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出来的数据不被重视,是“出力不讨好,白用功”。

二是报表代表性不高,资料开发利用价值低。现行的劳动工资统计专业数据公布规则是:“企业一套表”统计的“四上”企

业的数据不对外公布,只公布城镇非私营单位的数据。站在县级劳动工资专业人员角度看,实行联网直报以后,由于“企业一套表”单位数量的增加,工作量成倍增长,但这一块千辛万苦统计出来的数据却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是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由于城镇非私营单位统计对象不全面等原因造成了报表的代表性不高,分析的意义不大,也削弱了劳资统计人员对其数据开发利用的积极性。

4.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与统计工作要求不相适应

大部分基层单位没有专职统计人员,机关、事业单位的劳动工资统计人员一般由该单位的人事或财务人员兼职,企业则是由财务人员兼职,且人员变动较为频繁,往往致使报表不能准时上报。同时,由于兼职人员要兼顾多项工作,造成劳动工资统计只能算是附带性的工作,尤其是企业,统计人员不但要做好本单位工作,而且要承担财政、税务、工商、统计等多部门的报表,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造成多数的统计人员虽然在统计岗位上工作多年,仍是对统计业务一知半解,不能熟练掌握劳动工资统计所必需的知识,对指标解释的含义、统计口径、统计范围和计算方法的理解都不到位,上报的报表往往容易出错,极不规范,数据质量很难得到保障。

三、做好劳动工资统计的几点思考

1.适应需求,进一步完善劳资统计方法制度。

一是改进统计调查方法。创新工资统计制度,将劳动工资统计由全面调查改为抽样调查。劳动工资报表许多问题均是因为报表单位过多引起,实行抽样调查能减少报表单位数量,使综

合统计部门能将工作精力更多地由催报转移到审核和改错上。抽样调查以最新的基本单位名录库为样本框,按国民经济行业抽取样本与实际情况进行核实,然后将样本纳入劳动工资统计调查字典库中。方法可采用按行业进行抽样,每个行业分别设立汇总权数指标,对单位数少的小行业采用全数调查,通过样本资料推算评估总体劳动就业、收入等状况。同时可以结合普查、人口抽样调查等进行劳动力调查,既能节省人力、财力,又能提高数据质量和工作效率。

二是调整统计调查范围。形成涵盖全社会所有劳动者的统计,弥补现行劳动工资统计制度范围上的不足。将一般个体工商户作为特殊经济组织纳入劳动工资统计范围,以便全面、真实地反映全社会劳动就业的分布与构成,以及劳动报酬的收入与分配情况,较好地满足政府和社会公众对劳动工资统计数据的需求和利用。

三是减少统计调查频率。针对现行的劳资统计工作量大,代表性差的弊端,建议将现行的季报取消改为每年一次年报。其因一是季报数据变动较小。劳动工资年报数据能全面反应本地区的就业人员及工资状况。一方面,劳动报酬不仅体现在每月工资上,从许多单位的实际情况来看,与年终奖有很大的关联,因此年收入能够更准确的反应一个地区就业人员的报酬情况。另一方面,从以往季报数据来看,季度之间的从业人数变化不大,大部分单位除春节前后和大学生毕业季等特殊时期用工情况可能有较大波动外,在一年内的其他时间较为稳定,可以在年报中加入新增、减少人员等用工调查指标,以满足就业政策制定及指导的需求。其因二是季报数据利用率不高。自2010年开始季报数

据除了五大行业用于“GDP”核算,国家规定季报数据不再对外公布,基本属于统而未用的状况。取消季报能给基层统计人员减负,提高工作效率。对于涉及“GDP”核算的非营利性行业,可从相关主管部门如教育、卫生或财政核算中心等部门取得相关数据。

四是完善统计指标体系。依照定义确切、内涵清晰、属性明确的原则,突破城乡地域、所有制形式和职工身份的限制,完善和制定全面反映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劳动工资统计指标体系,使其更具有科学性、预见性、时效性和相对稳定性,并注意统计指标体系与其他部门口径的衔接。要减少过时的、不必要的或数据难以准确统计的劳动指标,如人员分类中的劳务派遣人员以及人员按岗位分的有些细项分类等。根据需要设置反映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特殊指标,如“个人住房公积金”、“未纳入养老保险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大学生就业”等能反映人才、劳动力转移、文化水平等指标,更好地反映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为党政机关、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统计服务。同时应以简单明了的指标为好,统一各报表的指标口径,让各专业各部门之间的报表和指标具有共享性,使之发挥其最大功效,减轻基层单位的负担。例如将“单位负责人”改为“管理人员”等,符合大多数人的思维想法,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为带来的数据偏差。指标解释尽可能做到直观、易懂,便于填写,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须强化工资水平指标。首先是淡化全社会平均的概念,强化分职业平均工资的概念。从工资的效应来看,以及最低工资标准的设定,不存在极端小的数据,但存在异常大的数据,异常大数据的稍微变动即可将平均工资的水平极速上移。而异常大的工资水平往往存在于管理层级,相比较而言,非管理层级的同职业工资差距不会很大。因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提供分职业的平

均工资更贴近老百姓的心理定位,也可提高统计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其次是计算并公布就业人员工资水平中位数。平均工资容易受极数值的影响,而工资中位数相对而言不易受极大值和极小值偏差程度的影响,可作为反映就业人员工资状况补充指标。

2.优化直报网络系统程序,提高填报效率。

一是加强直报网络系统的稳定性。提高程序运行的速度,减少网络不通畅带来的不便,保证即便是在报表高峰期单位也能无阻碍的正常报表。同时降低系统的操作性难度,加强其与浏览器的兼容性,使报表单位能简单顺利地下载证书。

二是强化直报网络系统的功能性。一方面指标设计更加简单明了,在系统中附加指标解释,报表单位点击填报格时,自动跳出指标的详细解释,而不需要按F1键。另一方面完善系统的审核公式,根据联网直报软件中公式审核出现的问题,在开网之前对审核公式进行反复试验,尽快完善,确保审核公式的完整和准确度,让报表单位在第一时间内高质量报送数据。

三是下放单位字典库更新权限,将网络系统设置为分专业超级汇总。目前字典库更新权限一套表单位在国家,非一套表单位在省里,建议非一套表单位字典库更新下放至县级,便于及时更新单位增减和变更基本信息,同时将视同法人单位的银行等产业活动单位也一并放在直报平台上,彻底消除纸介质上报方式,并在网络平台上设置超级汇总程序,减少县级专业人员导入程序等一系列的工作量。

3.加强统计基础建设,提升基层统计人员业务水平。

一是加强统计基础建设,完善统计执法与监督。进一步加强统计法制工作,从基层抓起,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保证劳动工资统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对拒报、瞒报等行为及时启动法律程序,加大处罚力度,遏制劳动工资统计违法行为,使劳资统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基层单位要建立统一规范的劳动工资统计台账,健全原始记录和凭证等统计基础工作,从源头做起,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二是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劳资统计范围广泛,指标概念内容多,涉及到人事劳动管理的专业知识及国家相关职工福利政策,需要不断加强统计指标、口径范围、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等业务知识培训,强化统计人员计算机与网络知识培训,提高统计人员个人使用现代化统计手段的业务工作能力。使基层统计人员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劳动工资,提高工作能力,从源头上提高劳动工资统计报表质量。

统计分析报告范文

统计分析报告范文 一、党员基本情况 截止到xx年12月31日,我院共有党员总数1229名。其中,正式党员882名,预备党员347名;女性党员517名,占党员总数的42%;少数民族党员49名,占党员总数的4%。 从党员的身份来看,教职工党员391名(其中,教师党员192名,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党员123名);学生党员663名(其中,研究生党员63名,本科生党员578名,专科生党员22名);离退休党员140名;其他35名(已毕业学生党员组织关系未转走等)。学生党员在全体党员中所占比例最大,达到了53.9%,见附图1。 二、xx年发展党员情况 xx年我院共发展党员365名,其中发展教职工党员9名、研究生党员11名、本科生党员320名、大专生党员25名。 在发展党员工作中,突出了两个重点,一是继续做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发展本科生党员人数占发展党员总数的87.6%;研究生党员人数为63人,占研究生总数的52.9%。二是积极做好在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xx年我院共发展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党员6名,占发展教职工党员总数的66.7。 三、党员教育管理 我院党委历来十分重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去年,以保持共产党

员先进教育为契机,我院举办校、院两级专题报告23场,党支部集中学习108次,组织各种参观和实践活动23次,各级开展学习体会交流64次,各级开展先进性具体要求大讨论活动52次。在认真征求意见和深入谈心的基础上,全体党员认真撰写了个人党性分析材料,召开了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回顾了自己近来的思想作风和工作经历,查找了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得我院党员的精神面貌焕发了,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 四、近三年党员队伍状况分析 通过对近三年统计数据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我院党员队伍建设方面有如下几个特点: 1、学生党员数量合理,保持较高比例。 三年来,我院学生党员占全院党员总数的比例均在55%左右,本科生党员比例保持在10%左右,见附图2。 学生党员保持较高比例主要是由于我院党委高度重视发展党员工作。党委认真贯彻《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精神,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从党建经费中拨出专款用于积极分子培养、培训和党员教育工作。党委组织部和党校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党员工作的几点意见》等一系列有关发展党员的工作制度,组织编写了《发展党员工作制度选编》,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党员的新思路。党校进一步规范培训模式,实行两级党校管理体制,推动并开展了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分党校初级班、院党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总结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总结 导读:本文是关于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总结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范文一: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企业的正确领导下,档案室始终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坚持依法治档,加强基础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优化服务质量,立足扎实,围绕企业中心,服务大局,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认真学习,贯彻执行《档案法》、《省档案条例》,强化依法治档。 1、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企业局域网络优势,将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时上网,方便广大干部职工知法、学法、守法,提高了企业领导、干部及职工的档案意识。 2、加强对企业各单位形成的文档材料的收案工作,确保这些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及时做好归档整理工作。 二、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建立科学实用的档案检索体系。 1、做好宝藏档案目录微机录入工作。 2、为方便企业广大干部职工查询,在档案室利用局域网络资源共享,将微机录入案卷级目录全部上网,利用现代化的网络优势为企

业经营管理服务。 三、做好利用服务工作 档案要为企业改革与发展服务,为企业的中心工作服务,为职工服务是我局工作的宗旨。服务意识和理念,具体体现在日常的工作及管理之中,档案管理人员对每一位利用者都能做到热情接待,百拿不厌,百问不烦,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让每一位利用者希望而来,满意而去。虽然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合理开发利用档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1、宣传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全员档案意识不够强。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工作还欠积极主动,持是对档案法规宣传力度不够,因此造成全员意识缺乏。 2、档案现代化管理工作需加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当前我厂档案管理现代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充分发挥局档案室的信息功能,为企业改革和发展服务,我们档案工作人员还须做出艰苦的努力。一方面企业需加大投入,另一方面,必须做好基础工作,加强管理,充分调动档案工作人员积极性。只有提高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档案的作用才能得以充分发挥,达到为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高水平服务的目的。 总之,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困难,求真务实,努力开创企业档案工作新局面。

加强统计工作改革创新调研报告

加强统计工作改革创新调研报告 Research Report on strengthening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 f statistical work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加强统计工作改革创新调研报告 前言:调研报告是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 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求出发, 经常深入到社会第一线,不断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 价值的调研报告。本文档根据调研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 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党的十八大作出在全党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 统计部门一定要按照上级的总体部署,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深化改革的真实内涵,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开放的思维、全新的理念、包容的心态、全局的观念、创新的举措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切实解决统计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努力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不断提高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一、正确客观评价统计工作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统计工作作为反映经济社会 建设发展的晴雨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但党政领导关心重视,老百姓也十分关注;不但关心统计结果,也关心 统计过程;不但关心经济指标,也关注社会事业指标。,统计 工作的责任越来越重大,任务越来越繁重,矛盾也越来越突出。统计工作中还有不少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还有不少

影响统计整体功能充分发挥的薄弱环节,还有不少制约统计改革和发展的困难和矛盾。可以说,统计事业进入了加快改革和蓬勃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统计事业发展转型的矛盾凸现期,我们必须清醒的认清统计工作现状,更要准确把握统计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促进统计事业发展。 一是统计指标体系难以有效地全面反映科学发展的情况。现 有统计体系和统计指标虽然不断优化调整,但步伐不快,仍远远不能满足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反映总量和速度的指标多、结构和效益指标少,反映经济发展的指标多、社会进步指标少,反映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指标多、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指标少。二是统计调查内容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如何体 现科学发展观对统计调查内容的时代性、客观性和可用性要求,更加注重增强发展协调性,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以及如何加强资源、能源、环境、服务业等统计,增加反映经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统计等,都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三是统计数据质量面临着比较严峻的挑战。随着经济的快速 发展、社会的急剧转型、人们观念的不断变化,调查对象呈现出规模巨大、结构复杂、变动频繁、基础薄弱及对统计调查支

最新整理关于统计工作调研报告.docx

最新整理关于统计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统计工作调研报告 根据《关于开展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检查的通知》(x统〔〕21号)的文件精神,针对我乡实际,在全乡范围内深入开展了统计对照检查工作,现将我乡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认真开展统计调研工作,就是坚持依法统计,对我乡统计基础工作及主要统计指标进行监督和检查,掌握经济发展真实态势,保证统计数据的准备性和党委、政府决策的正确性,是对照检查、自我整改的一次难得机遇。从落实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弘扬求真务实作风的高度,切实提高对统计工作的认识,积极对待,认真做好调研工作。以调研为新的起来,树立统计工作的法制观念,认真抓好各项统计基础工作,改善统计工作环境,全面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二、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开展统计调研工作,是规范统计工作行为,加强统计基础工作,抓好源头数据质量,把各项工作制度落到实处的一项重大举措,这对于进一步提升统计工作水平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充分认识到对开展统计督查调研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做好调研工作。我乡成立了统计调研工作领导小组。乡长郭江任组长,成员1名统计员组成。 三、对照要求,开展调研 我乡于 8月1日至10日组织开展了调研工作。在调研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重点对统计基础工作和以来执行统计法律、法规情况和主要统计数据质量进行了调研。按照检查内容,对照统计基础工作建设者情况和各项指标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等情况进行认真检查核实,填好调研表。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整改措施,完成了调研阶段工作。对照检查内容,主要调研情况是: 1、统计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情况。一是加强法制宣传,推进依法统计。近年来,认真宣传和贯彻落实《统计法》等法律法规,通过举办培训班,利用各种会议、宣传栏、黑板报等多种途径组织广大干部和统计人员认真学习,加强了统计法律意识,提高了依法统计的自觉性,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二是注重制度建设,夯实基础工作。按照《统计法》的要求,制定了统计工作制度、统计资料管理制度、统计人员岗位职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三是依法强化管理,确保数据质量。注重从数据的源头抓起,不断加强和完善各类统计台账,建立对上报统计数据的审核制度,及时做好统计数据的收集、测算、分析,发现差错立即查询及时纠正,严把审核质量关,确保数据源头准确无误。 2、有关文件执行情况。针对我乡调查对象复杂,工作任务重,质量要求高的情况,我们在市统计局指导下,确保调查对象全面、统计内容完整,建立和完善各项抽样调查制度及相关业务工作制度,深入开展服务统计调查、农业生产抽样调查、农村住户调查、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工作,按照统计报表制度要求认真填报统计数据,做好调查数据质量控制。 3、统计基础建设情况,按照《统计法》规定要求着力于统计基础建设,建立健全统计机构,加强统计队伍和制度建设。 4、于基层人员变动频繁,且没能实现办公自动化,各类统计数据还需手工计算等原因,造成统计数据的估报、串项等错误。有些单位上报的数字仅凭主观推测,没有原始记录,也不设统计台账,有些单位统计人员未持证上岗,有些单位统计人员随意更换,工作衔接不上,迟报统计数据的情况时有发生。 5、对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

供销社工作汇报

供销社工作汇报 篇一:供销社工作汇报 XX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工作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XX县供销社自整个供销社系统全面改制后,按照全国总社?四项改造?的总体部署,结合市供销合作总社提出的在全市大力推进?两社两化?(发展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商品经营连锁化),加快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要求。XX县供销社系统全体员工在市供销合作总社业务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下,上下一心,克难奋进,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为农服务之路,并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增强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供销社为农服务的功能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了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我就我社近几年来在改革、发展及?两社两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向领导和同志们作如下汇报: 一、系统基本情况 (一)改制前基本情况 XX县供销社系统在实行产权制度改革以前,辖XX等8个基层社;辖农资公司、土产公司、日杂公司、商业公司、棉麻公司、综贸公司、第一麻纺厂等7个直属企业,至2000年

底止社有资产 为6065万元,有员工1810人,整个行业共负债10210万元(所有者权益-4145万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70%,整个行业已全面陷入停产停业,企业靠变卖资产度日。 (二)改制后基本情况 1、县社机关基本情况。改制后县社机关设综合科、财会科、合作指导科、业务发展科等四个科室,共有员工31人,(其中,在岗职工31人,离退休职工20人)。 2、直属企业基本情况。县社总公司共有9个直属企业。即:XX农资专业合作社、XX烟花爆竹公司、XX中药材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废旧金属物资回收公司、XX大药房、XX物业管理公司、XX农产品购销有限公司、XX植物油脂有限责任公司、XX拍卖中心XX工作站等,9个直属企业共解决下岗失业人员近200人。 3、?两社两化?基本情况。按照市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在全市大力发展?两社两化?的工作要求,从二00二年开始在全县各乡镇大力发展?两社两化?,至今年5月31日止全县共发展?两社?123个,其中,与农业产业化相关联的专业合作社76个,与社区及村级综合相关联的综合服务社47个。?两社?分别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农业生产资料服务业,并利用这些专业合作社建基地、建网络、搞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通过专业合作社已建各种基地

企业档案管理系统自查报告材料

企业档案管理自查报告 导语:深入贯彻执行公司总部的文件精神,加强措施,加大力度,努力改进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力争使档案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企业档案管理自查报告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篇一:企业档案管理自查报告20XX年以来,我司档案管理工作在公司总部的正确指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公司档案管理办法(试行)》,以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为目标,狠抓档案管理质量,不断加强档案整理水平。从行政公文的收集、整理、归档到保管利用过程,切实做到档案的完整和安全。现将我司档案管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档案管理体制更加健全。 近年来,公司领导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始终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日常工作日程。以职能建设为基础,以规范管理为核心,进一步完善了档案管理工作机制,先后建立健全了由公司领导任组长,各部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档案管理工作小组,实现了档案目标管理工作的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形成了公司领导挂帅、各部门分管、档案管理员具体负责的管理网络,使我司的档案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强化制度管理,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为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我司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了对

档案保管、利用、保护、保密等规章制度的落实。在档案收集整理工作方面,我们从严要求,切实加强文件的收、发工作,严格登记、科学分类、组卷合理、编目规范,努力做好文件装订、排列、编号、编目、装盒等工作,保证归档文件材料的完整、准确、系统。在档案材料保密工作方面,我司定期做好法律法规、制度规定的宣传工作,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增强对归档文件材料的保密力度,实行专人保管、专人查阅、集中归档,保证档案资料的安全和利用。在档案基础设施方面,我司根据资金的实际情况,配备了铁柜、空调、灾火器等办公设施,基本上满足了防潮、防霉、防鼠、防虫、防火、防尘、防光、防高温的八防要求,确保了档案的完整和安全。 通过一系列手段和措施,我司进一步提高了档案工作的管理水平,做到了规章制度上墙、工作意识进脑、管理理念入心,公司上下呈现出依法治档、规范管档、人人重档的良好局面。 三、明确工作目标,档案业务建设更加有序。 通过自检自查,我司的档案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总部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各部室的档案责任意识方面有待加强;二是在开发利用方面有待深入探讨,跟踪利用效果反馈不够;三是由于实际客观因素限制,档案方面的专题培训还有待加强;四是档案管

加强统计工作改革创新调研报告完整版

编号:TQC/K324 加强统计工作改革创新调 研报告完整版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强统计工作改革创新调研报告完 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党的十八大作出在全党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统计部门一定要按照上级的总体部署,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深化改革的真实内涵,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开放的思维、全新的理念、包容的心态、全局的观念、创新的举措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切实解决统计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努力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不断提高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服务业统计调研报告

服务业统计调研报告 本网原创文章由为你提供以下的内容; 面对当前经济发展和政府决策的迫切需求,按照上级提出的“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和方式”的工作要求,我们认真解读《通知》内容,立足,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就地方统计部门在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中,如何主动服务、精确服务,从而满足我市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政府决策需要;如何进一步发展完善现有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制度,从而客观反映我市服务业发展状况,为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市提供决策依据,做了初步思考。 一、当前我市服务业统计工作基本情况 服务业包含很多行业和类别,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显示,全部一、二、三次产业中,有14个门类属于第三产业,门类下含46个大类、179个中类和339个小类属于服务业,简单的说除了农业、工业、建筑业,其他行业都属于服务业。服务业行业种类繁多,其中由统计部门进行统计的只有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仓储业、其他无主管部门的服务业等类别。建立完善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是为的服务业发展提供准确翔实的数据支撑和考核依据的必须和前提。服务业统计指标涵盖专业多,协调难度大,客观存在指标体系分类不够细化,调查力量相对薄弱,与相关行业部门协同

能力不强,服务业全行业宏观分析能力相对较弱等问题。 二、加强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构。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服务业结构显著优化,就业容量显著增加,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显著提高,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基本实现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所以,服务业经济在今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日益重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对服务业统计的信息需求量越来越大,信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统计信息分类也越来越细。因此,统计部门有必要设置一个从事服务业统计的专门机构来牵头建立健全“服务业全行业统计体系”,理顺统计信息来源渠道,细化指标,打造一个更为科学合理,能够适应目前服务业发展需求的信息服务平台,为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发展服务业经济,提供应有的基础信息保障和监测作用。据了解,市早在年就已经设立专门的服务业统计机构,并开展相关工作。 2.明确职责,做好各部门的全行业服务业统计。 统计部门在做好全市现有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贯彻落实的基础上,继续强化对服务业部门统计的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完善提高行业部门统计与政府综合统计的交流协作。为全面搞好服务业统计,深入贯彻实施、全力推进全行业统计,统计部门一方面要做好《市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等现行统计制度的贯彻部署,另一方面,也要协

供销社工作情况汇报

供销社工作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政协委员: 今天,政协领导带领调研组来到我们供销社就供销社改制后服务功能发挥情况进行专题调研,体现了政协和各位领导对我们的关心,我代表联社党委和巨龙集团公司对调研组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接到区政协“关于对供销社改制后服务功能发挥情况专题调研的通知”后,我们及时组织了专门会议,就落实通知精神,协调搞好调研进行研究,将八个方面的调研内容逐一展开讨论,分析了形势,统一了思想,认真总结了我们近年来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下面,我将供销社改制后特别是1995年以来服务功能发挥情况向调研组做以汇报。 一、供销社的历史作用 我区供销合作社成立于20世纪五十年代初,是农民集资入股兴办起来的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承担着“一身二任”的职能,50多年来,供销合作社在繁荣农村经济、疏通城乡物资交流、保障市场供给、稳定物价、解决农民“卖难买难”、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在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和农副产品经营中,坚持微利和无利经营,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实践证明,供销合作社在农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任何经济组织都无法替代的。充分发挥供销

合作社的作用,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密切党和政府同农民的联系,巩固工农联盟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二、我区供销社的现状 我们肃州区供销合作联社和甘肃巨龙供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区联社经过改制以后,列入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编制为7人。甘肃巨龙供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区联社直属企业,1996年列入省政府第二批流通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1998年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以发起方式组建的股份制企业,在甘肃省工商局注册登记。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下辖酒泉巨龙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巨龙棉业公司、巨龙脱水蔬菜公司、汉武酒业公司、酒泉酒厂、巨龙通盟物资公司、巨龙农业科技示范园、巨龙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八个子公司。主要从事棉花收购加工、脱水蔬菜加工、粮食、蔬菜等大宗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白酒、酱油、食醋的加工销售和房地产开发业务。公司资产总额亿元,员工总数612人,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亿元,上缴税金792万元。产品除销往国内大中城市外,脱水蔬菜销往美国、德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及台湾、香港地区,农资经营辐射河西地区。公司确定的四大支柱产业即农资、棉花、白酒、房地产开发发展前景良好。公司已经注册的商标有“祁连雪”棉花、“汉武御”、“酒泉”、“神舟”、“西部”和“汉武大帝”系列白酒、“福豆”食醋、酱油等品牌,公

统计分析报告概述及范文

统计分析报告概述及范文 什么是统计分析报告 统计分析报告(Statistical Analysis Report)。统计分析报告,就是指运用统计资料和统计分析方法,以独特的表达方法和结构特点,表现所研究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一种应用文章。统计分析报告是统计分析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论点、论据、结论的集中表现;它不同于一般的总结报告、议论文、叙述文和说明文;更不同于小说、诗歌和散文;它乃是运用统计资料和统计方法、数字与文字相结合,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的表现。统计分析结果可以通过表格式、图形式和文章式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文章式的主要形式是统计分析报告。它是全部表现形式中最完善的形式。这种形式可以综合而灵活地运用表格、图形等形式;可以表现出表格式、图形式难以充分表现的活情况;可以使分析结果鲜明、生动、具体;可以进行深刻的定性分析。 统计分析报告有哪些类型 由于统计分析报告的内容和作用不同,统计分析报告的类型主要有下列几种: 1、统计公报 统计公报,是政府统计机构通过报刊向社会公众公布一个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分析报告。一般是由国家、省一级以及计划单列的省辖市一级的统计局发布的。如《国家统计局关于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进度统计分析报告 进度统计分析报告主要以定期报表为依据,反映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分析其影响和形成的原因。如月度分析、季度分析和年度分析。从时间上看,它可分为定期和不定期的、期中的和期末的统计分析报告;从内容上看,它又可分为专题和综合统计分析报告两种。 进度统计分析报告必须讲究时效,力求内容短小精悍,结构简单规范,看后一目了然。 3、综合统计分析报告

档案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档案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Style Definitions */table.MsoNormalTable{mso-style-name:一般表格;mso-tstyle-rowband-size:0;mso-tstyle-colband-size:0;mso-style-noshow:yes;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mso-para-margin:0cm;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mso-pagination:widow-orphan;fo nt-size:10.0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ansi-language:#0400;mso-fareast-language:#0400;mso-bidi-language:#0400;} 地点机构改革势必要对其庞大的行政机构和臃肿的人员进行精简。有些机构将会撤销或合并,有些人员将会分流或走向新的工作岗位, 在这一特定的阶段,怎么交接处置好分流档案资料,防止档案资料发生散失或别合理流淌,真正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差不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档案是历史的真实纪录, 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江--总书记曾经指出档案是很重要的信息资源,档案作为历史的记录,关于政治、经济、科技进步、都市规划、建设治理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档案工作是各项工作进展的一具重要基础,那个基础别坚固,今后我们要负历史责任的。所以,仔细总结以往机构改革中的成功经验与教训,加强档案治理工作,交接处置好档案资料,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就此咨询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应当把机构改革中的档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加大治理力度。在研究决策机构变动时,应吸取档案行政部门参加有关会议,听取档案部门的意见,保证档案交接与机构变动同步进行,撤销或合并单位的原有档案机构、档案人员,要在档案收集、整理、移交任务完成后再进行变动,幸免变动单位档案治理浮现人去楼空的现象。 注重档案资料交接的齐全完整。一具全宗单位的档案,是一具有机的整体,要维护档案的齐全完整,首先要保证档案收集、整理、交接的齐全完整,这既是指反映一具单位职能活动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又包括一具单位各门类档案的齐全完整。必须充分认识这些档案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价值, 仔细做好交接工作。 加强执法监督,严肃工作纪律。过去法律别完善, 档案无法可依。如今有了《档案法》, 我们就应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加强检查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别得随意留存,转让或销毁档案,对因渎职造成档案损失的或损坏档案给其它工作带来损失的, 要依法追究有关领导和工作人民的责任。 做好档案交接处置的物质保障工作。各级政府要切实解决好档案事业必需的资金和设备,增加对档案事业的投入,确保档案整理交接和利用工作的万无一失。 地点机构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机构改革中的档案交接工作,又是关系到政府机关改革是否按期完成的重要环节,并且也关系到改革后政府行政工作的开展,别能别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统计工作调研报告

统计工作调研报告 统计工作调研报告 2010年,我们***县统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统计在国民经济中的信息、咨询、服务和监督职能,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克服了人员少、工作任务繁重等一系列困难,较好的完成了各项统计工作任务。全县统计系统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稳步推进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和建设,拓展统计领域,健全统计体系,完善统计内容,改进统计方法,使统计工作基础不断加强,各项统计工作在全省、全市统计业务考核评比中都创造了优异的成绩。事

实证明,我县的统计队伍是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勇于攻坚克难,甘于无私奉献,能够出色完成各项任务的队伍。 近年来,我县统计局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指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狠抓统计法制各项工作,着眼于推动统计工作不断走上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轨道,保证了统计数据质量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更好发挥了统计工作为社会经济服务的职能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全县统计事业的全面发展。工作成绩的有效取得,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有效措施的采取。 一、加强学习,培养高素质的统计队伍随着统计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我们把提高统计人员素质建设放在首要位置,积极参加市、县两级统计局举办的各种业务培训班。市、县纺计局举办的业务培训班和普查班他们都组织有关人员积极参加,并多次聘请县统计局的专业人员到***各乡镇进行统计专业知识,微机

使用等业务培训。同时也根据当地具体特点,多次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对各级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二、强化统计优化服务,提升统计站地位 我们始终坚持变“统计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统计部门有什么就提供什么变为党委政府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的服务方向,收到较好的效果。充分发挥统计资料优势,为经济运行“号脉”。每次的季报都写出有数据,有情况,有价值的统计分析,让领导了解经济运行的方向。 三、小中见大,处处留心。搞好统计服务,既要注意把握总量指标的发展态势,又要注意观察具体指标的运行变化;既要通过统计数据、统计分析为党政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又要善于利用统计监测、预警手段对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态及时施放“信号”;既要定期定项地提供诸如“统计月报”、“统计分析”之类的统计“产品”,又要站在统计角度及时、快捷

供销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供销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基层供销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对策 和发展趋势 《中共中央 __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指出:当前,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深刻变化,适度规模经营稳步发展,迫切要求发展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民生活需求加快升级,迫切要求提供多层次、多样化、便利实惠的生活服务。新形势下加强农业、服务农民,迫切需要打造 __为农服务的综合性组织。 为全力推进拜城县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现作如下调研。 一、拜城县供销合作社基层社基本情况 (一)资产状况 原13个基层社均无贷款,欠社员股金22万元,均为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期间吸收的社员股金,入社社员3000余人,现有的门面房大都是建于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砖混结构平房,现都已经成为危房,

而且门面房布局不合理,已经不能适应服务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必须重建。 (二)经营状况 目前,拜城县供销合作社基层社没有开展正常的经营活动,也没有正式的基层社职工,现有管理人员均由县联社派 出,进行资产管理,经营设施都很破旧。只有3个加油站和1个面粉厂在经营。 (三)经营设施分布 二、存在的问题 1、供销合作社没有真正按照合作制的原则办社,脱离了广大农民群众,同时也损害了农民群众的利益。如政府的挤台挪用,理事会监事会的选举,社会股金的分红等等存在的问题,导致供销社与农民合作的关系不紧密。

2、无经营人才。2000年参照国企改制,基层社人员全员买断,与供销社解除了劳动关系,使基层社人员全部流向了社会,目前,基层供销社基本上没有可用的人才。 3、经营设施陈旧,现代化农村农民生产、生活也无法与乡镇的小城镇建设相适应,均需拆除重建。 4、基层供销社土地基本上是划拨,导致在经营时不敢大胆投入。供销社土地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划拨取得,无 出让手续,导致政府挤台挪用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经营活动中需要融资时,得不到银行的认可,无法贷款,使基层社在土地上的投资沉淀了大量的流动资金,影响了正常经营活动。 5、供销合作社近十年中被边缘化,自身也无所作为,在农民和政府心目中的形象受损。 三、对策 一是在政策层面,需上级管理部门、政府在政策制定中向供销社倾斜,主要体现在税收、土地、项目、社保这四个方面。在调研中发现个体工商户在营业额不足3万元是,均可免征营业税,而基层社开

《党务系统》单机版2014年党内统计工作流程

《中国共产党党务管理信息系统》单机版 2014年度党统工作流程 (基层单位) 第一步:软件安装 软件安装包请从https://www.360docs.net/doc/6316341018.html,网站组工软件下载栏目下载。 https://www.360docs.net/doc/6316341018.html,/rjxz/ 注意事项: 硬件最低配置:CPU: P4,内存:64M、硬盘空余1G 以上。 操作系统Win98/XP/2000/win7/win8 Win7 或 Win8下安装时,请确保是以administrator管理员登录。 1、下载《党务系统》单机版安装包。”党务系统(全国版)安装20141225.exe” 2、先退出金山卫士、360或其他的防火墙软件。 3、双击运行下载的安装包“党务系统(全国版)安装20141225.exe”,自解压后出现如下界面窗口: 4、单击“安装数据库服务器(MSDE2000)”,弹出如下窗口,直到此窗口自动安装完毕:

如遇到?指定实例名称无效?提示,原因是本计算机上已经安装了MSDE2000数据库软件了,可以忽略这一步安装,直接跳入安装第二步?安装中国共产党党务管理信息系统2014(全国版)?。 5、单击“安装中国共产党党务管理信息系统2014(全国版)”,弹出如下窗口: 在接着弹出的界面中不断单击“下一步”,直到提示完成即可; 6、单击“建立数据库连接”,弹出如下窗口: 直接单击“建立连接”按钮,系统出现下列提示,即为安装成功。 注意:建立数据库连接的时候,数据库服务器名称一般是系统自动获取计算机的名字加党务系统数据实例名CXDY3,例如:WIN-EPBEHJB462U\CXDY3,数据库管理员默认为‘sa’,管理员密码为

档案局企业档案工作调研报告

档案局企业档案工作调研报告 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后,档案工作如何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这是当前档案界共同研究的重要课题。带着这个课题XX县档案局对企业档案工作开展了一次深层次的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企业档案工作的现状: 目前多数企业的档案工作远远落后于现代化发展水平。有建档意识的企业老总,档案工作的好坏仅以文件材料收集得是否齐全完整为准,归档的案卷不进行整理、编目和排架管理,不进行企业档案分类或分类不科学、不适用,整个档案业务就必将发生管理混乱,直接影响到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 长期以来,企业档案工作一直是薄弱环节,从管理体制来看,很不适应档案工作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体制陈旧、机构重叠、关系交叉,致使档案没有一个好的归宿,甚至认为无档可建,有档也无用,好坏都是老总说了算。形成了“一人一只箱、一年一包帐、各自为政”的分散、混乱管理现象。 少数企业将自己封闭在一个被动的圈子里,缺少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不接受新信息、新知识的条件与机会。档案材料任其乱堆乱放、虫蛀鼠咬、霉烂变质,造成档案材料的

严重损失。在工作中需要查找档案时,翻箱倒柜,到处寻找,找不到档案就靠回忆、想当然处理了事,失去了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建立和完善企业档案工作的阻力: 建档无用论。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有的经营者认为自己的买卖自己做,建了档案给自己看,是无效劳动;也有的经营者认为,纳完税,交够费,一不违纪,二不违法,建档案有什么用;还有的经营者觉得,帐目、技术与客户都在心中装着,何必劳神费劲建什么档案呢,所以,他们对档案人员和政府主管人员持冷漠态度,即便同意建档,对一些至关重要的资料也不拿出来。 怕泄密。这也是一些经营者不愿建档的原因。一怕技术泄密,同行顶同行,对自己经营不利;二怕市场信息泄密,同行争了利,效益下降;三怕帐目泄了密,露了富,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舍不得投入。有的经营者对建档很热心,认为是好事,但一听说要花钱买用具、用品,而且要有专门的地方保管,就推托。 资料不全,难以建档。在建档工作中一些经营者虽然同意建档,但一接触实际问题,一些原始单据、说明书、图纸、文件证书、资料、协议、计帐单等不注意保存,随手就扔掉了,使建档工作难以做到齐全、完整和有效利用。

统计局综合调研报告

统计局综合调研报告 按照全市调研活动的总体安排布署,市统计局调研工作已经全部完成,现将调研工作开展情况报告给你们,请批评指正。 一、调研工作开展基本情况 1、我局针对第一阶段活动以深化认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重点,通过开展学习、调研和讨论活动,突出解决思想层面的问题的总体要求,从4月20日开始,我局领导班子成员按照调研计划安排分别制定了调研课题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活动。到5月10日止局领导班子成员的调研任务全部完成并已形成各自的调研报告。 2、经过前期的深入基层搞调研,目前局领导班子成员已经完成调研任务,调研报告已经撰写完毕。 3、领导班子开展调研活动的主要方式是采取集中时间、深入基层科室、以座谈会和征求意见的方式进行。调研中结合统计工作实际和正在进行的经济普查等全局重点工作,按照领导班子调研课题,围绕加快统计改革步伐和提高统计服务水平实现统计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探索提高统计服务水平的新途径、经济普查数据质量的控制、统计工作发展环境、建立健全服务业统计体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入学习为基础、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解决问题为主线、以群众

期盼为动力和以推动我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为载体,紧紧围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优化环境、科学发展”的主题,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握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主线、以人为本的原则和解决统计为科学发展服务为目标开展调研。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本着真正发现、认真研究、切实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的目的,统计局领导班子对干部群众反映上来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对目前反映比较集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1、理论学习不够深刻、理解不够全面、联系实际不够紧密。统计人思想观念陈旧、不思进取问题。近些年来,我市统计 工作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较在思想观念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统计思想、统计意识、统计观念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阻碍发展的陈旧观念不断被摒弃,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仍有一些思想观念在束缚着我们,如只“唯书、唯上、不唯实”的教条主义影响,小进即满、安于现状的“小农经济”意识,政府万能、“官”字至上的计划经济的思维惯性等问题,是影响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大思想障碍; 2、政府统计工作面临着任务多、人员少、负担重和经费保障有限的问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统计队伍结构不尽合理,行政人员编制相对紧张。统计局现有行政编制只有11人。致使统计机构不健全、基础薄弱。 3、首先是要突出抓好统计数据“不重不漏,应统尽统”问题。其次是统计改革应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相关问题。随着统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过去数出多门、多门出数的现象有所改

供销社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报告

供销社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报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现“农业富县”的战略,近期我社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题,开展了调研活动,现将情况报告于后。 一、供销社基本情况 我县供销社企业在20162016年的改制中,供销系统所属的基层社、公司、商品流通网点全部解体,原有“庄稼医院”和“农村综合服务社”仅靠自身发展也不能很好发挥服务功能,目前全县供销服务网络体系建设滞后。 二、存在问题 (一)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我社干部职工多数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急需专业技术人才,以适应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需要。 (二)基础差、底子薄。20162016年体制改革后,供销社改革彻底,无基层社、无社有企业。基础差、底子薄,要适应深

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要求,更好地服务“三农”,在建设基层社和社有企业方面难度较大。 (三)改革发展资金缺乏。我县供销社在发展经营网络、发展合作经济组织等方面没有直接的资金支持,专业合作社发展融资难、贷款难等,致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无法上规模、上档次。 (四)专业合作社规模小、档次低,带动性不强。我县有些专业合作社仅仅停留在农产品初级生产阶段,在标准化生产、产品深加工、市场开拓等方面很少涉足,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竞争力弱,很难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 (五)专业合作社人才严重缺乏。目前,我县多数专业合作社是围绕当地优势主导产业组建,很少围绕“产业能人”组建,合作社内懂得经营善于管理的专业人才尤其是能带动产业发展的加工型企业的产业领军人才严重缺乏。 三、对策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态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镇基层社是供销合作社开展为农服务的前沿阵地,是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关键所在,其建设是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重点任务之一,结合我

党内统计分析报告

党内统计分析报告 党内统计分析报告一 根据**市委教育工委的要求,我院党委组织部于 2005 年底对全院党 组织和党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统计汇总。 从统计数据看,一年来,在积极分子培养、发展党员工作力度和党员 教育管理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但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些需要改进和 加强的方面。 现对 2005 年度发展党员及统计情况报告如下。 一、党员基本情况 截止到 2005 年 12 月 31 日,我院共有党员总数 1229 名。 其中,正式党员 882 名,预备党员 347 名;女性党员 517 名,占党员 总数的 42%;少数民族党员 49 名,占党员总数的 4%。 从党员的身份来看,教职工党员 391 名其中,教师党员 192 名,35 岁以下青年教师党员 123 名;学生党员 663 名其中,研究生党员 63 名, 本科生党员 578 名,专科生党员 22 名;离退休党员 140 名;其他 35 名已 毕业学生党员组织关系未转走等。 学生党员在全体党员中所占比例最大,达到了 539%,见附图 1。 二、2005 年发展党员情况 2005 年我院共发展党员 365 名, 其中发展教职工党员 9 名、 研究生党

员 11 名、本科生党员 320 名、大专生党员 25 名。 在发展党员工作中,突出了两个重点,一是继续做好在大学生中发展 党员工作,发展本科生党员人数占发展党员总数的 876%;研究生党员人 数为 63 人,占研究生总数的 529%。 二是积极做好在 35 岁以下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2005 年我院共 发展 35 岁以下青年教师党员 6 名,占发展教职工党员总数的 667。 三、党员教育管理 我院党委历来十分重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去年,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教育为契机,我院举办校、院两级专题报 告 23 场,党支部集中学习 108 次,组织各种参观和实践活动 23 次,各级 开展学习体会交流 64 次,各级开展先进性具体要求大讨论活动 52 次。 在认真征求意见和深入谈心的基础上,全体党员认真撰写了个人党性 分析材料,召开了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回顾了自己近来的思想 作风和工作经历, 查找了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 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得我院党员的精神面貌焕发了,党员队伍的整体素 质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 四、近三年党员队伍状况分析 通过对近三年统计数据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我院党员队伍建设方面 有如下几个特点 1、学生党员数量合理,保持较高比例。 三年来,我院学生党员占全院党员总数的比例均在 55%左右,本科生 党员比例保持在 10%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