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系统图

润滑系统图
润滑系统图

一.润滑系统图

1.单线阻尼式润滑系统

2.容积式润滑系统

3.递进式润滑系统

4.油雾冷却式润滑系统

发动机润滑系统教案

发动机润滑系统教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汽车构造教案 课程名称汽车构造课时 2 授课班级教学方式授课多媒体教学课题发动机润滑系统任课教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润滑系的功用; 2. 掌握润滑的方式; 3.了解润滑系的组成; 4.了解润滑系的常用零部件的结构特点; 5.掌握机油泵的结构原理; 教学重点 1. 润滑的方式; 2. 机油泵的结构原理; 教学难点 1.润滑系的组成; 2.机油泵的结构原理; 教学过程 引言: 发动机工作时,各运动零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力,并伴随高速的相对运动,零件表面必然要产生摩擦,加速磨损。因此,为了 减轻磨损,减小摩擦阻力,延长使用寿命,发动机上都必须有润滑系。 授课内容: 1.润滑系统的功用 润滑作用:将机油不断地供给运动零件的摩擦表面,形成一定的油膜, 减少零件的摩擦和磨损; 冷却作用:润滑油在润滑各摩擦表面的同时,吸收各摩擦表面的热量, 降低各摩擦表面的温度; 清洁作用:润滑油在循环流动中,可清除摩擦表面的磨屑等杂质; 密封作用:在运动零件之间、气缸壁上形成的油膜可以提高零件的密 封效果; 防锈作用: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防止金属机件发生氧化锈蚀; 液压作用:可以利用润滑油作液压油; 缓冲作用:在运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吸收冲击减小振动。 2.润滑方式 压力润滑:以一定的压力将润滑油供入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适于负 荷和转速较大机件,如: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凸轮轴轴承、摇臂 轴等; 飞溅润滑:利用发动机工作时运动零件溅泼起来的油滴或油雾润滑摩 擦表面的润滑方式,适于负荷较轻和速度较小或露在外面的机件,如 气缸壁、活塞销、凸轮轴、挺杆等; 润滑脂润滑:通过油脂嘴定期加注润滑脂来润滑零件的工作表面的润 滑方式,适用于发动机的辅助系统,如水泵轴承,发电机轴承。备注 举例说明各种作用 通过讲解特点提问应用装置

矿井通风系统图图例

附件二: 矿井通风系统图图例 序号 名称 图例 颜色说明1:50001:2000 1 进风风流红色1:2000平面图在巷道中间划;1:5000平面图风流与巷道间隔 1mm。(网络图只划风流方向)。 2 回风风流蓝色1:2000平面图在巷道中间划;1:5000平面图风流与巷道间隔 1mm。(网络图只划风流方向)。 3 测风站棕色 4 永久风门棕色门扇迎向风流。 5 临时风门棕色门扇迎向风流。 6 正反风门棕色 7 防火密闭红色 8 永久密闭棕色 9 临时密闭棕色

10 风桥棕色 11局部通风机红色 1:5000平面图及立体示意图直 径3mm,1:2000平面图直径4mm。12风筒 在风机处和工作面各标注三节, 其余不标。 13调节风窗棕色 14轴流式主扇棕色 15离心式主扇棕色 16防爆门 棕色 棕色 17抽排风机棕色 18抽放泵棕色 19抽放管路红色

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图图例 分类 设备名称 颜 色 图例符号图例尺寸(毫米) 传感器 甲烷传感器绿直径=8,线宽0.5mm 一氧化碳传感器红直径=8,线宽0.5mm 风速传感器黑直径=8,线宽0.5mm 负压传感器黄直径=8,线宽0.5mm 温度传感器紫直径=8,线宽0.5mm 设备开停传感器蓝直径=8,线宽0.5mm 馈电传感器红直径=8,线宽0.5mm 风门开关传感器蓝直径=8,线宽0.5mm 井 下设备分站(干线扩展器)红 方框:长12 宽4, 线宽0.5mm

分站(干线扩展器)电源箱红 方框:长12 宽4, 线宽0.5mm 断电仪红直径=8,线宽0.5mm 线缆 光纤蓝 在光纤上标出型号, 线宽0.5mm 主通讯电缆黑 在电缆上标出型号, 线宽0.5mm 传感器电缆红 在电缆上标出型号, 线宽0.3mm 其它防雷器(通讯、电源)红 方框:长12 宽4, 线宽0.5mm 监测中心红 方框:长30 宽15, 线宽0.5mm,0.3mm

现代控制理论1-8三习题库

信息工程学院现代控制理论课程习题清单

正确理解线性系统的数学描述,状态空间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状态空间的表达式,线性变换,线性定常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方法。 重点容: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状态转移矩阵和状态方程的求解,线性变换的基本性质,传递函数矩阵的定义。要求熟练掌握通过传递函数、微分方程和结构图建立电路、机电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并画出状态变量图,以及能控、能观、对角和约当标准型。难点:状态变量选取的非唯一性,多输入多输出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 预习题 1.现代控制理论中的状态空间模型与经典控制理论中的传递函数有何区别? 2.状态、状态空间的概念? 3.状态方程规形式有何特点? 4.状态变量和状态矢量的定义? 5.怎样建立状态空间模型? 6.怎样从状态空间表达式求传递函数? 复习题 1.怎样写出SISO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对应的传递函数阵表达式 2.若已知系统的模拟结构图,如何建立其状态空间表达式? 3.求下列矩阵的特征矢量 ? ? ? ? ? ? ? ? ? ? - - = 2 5 10 2 2 1- 1 A 4.(判断)状态变量的选取具有非惟一性。 5.(判断)系统状态变量的个数不是惟一的,可任意选取。 6.(判断)通过适当选择状态变量,可将线性定常微分方程描述其输入输 出关系的系统,表达为状态空间描述。 7.(判断)传递函数仅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而状态空间表达式可以在定 常系统中应用,也可以在时变系统中应用. 8.如果矩阵A 有重特征值,并且独立特征向量的个数小于n ,则只能化为 模态阵。 9.动态系统的状态是一个可以确定该系统______(结构,行为)的信息集 合。这些信息对于确定系统______(过去,未来)的行为是充分且必要 的。 10.如果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中矩阵A, B, C, D中所有元素均为实常数时, 则称这样的系统为______(线性定常,线性时变)系统。如果这些元素 中有些是时间t 的函数,则称系统为______(线性定常,线性时变)系 统。 11.线性变换不改变系统的______特征值,状态变量)。 12.线性变换不改变系统的______(状态空间,传递函数矩阵)。 13.若矩阵A 的n 个特征值互异,则可通过线性变换将其化为______(对 角阵,雅可比阵)。 14.状态变量是确定系统状态的______(最小,最大)一组变量。 15.以所选择的一组状态变量为坐标轴而构成的正交______(线性,非线性) 空间,称之为______(传递函数,状态空间)。

四 上海大众车系发动机润滑系统

4 上海大众系列车型发动机润滑系统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润滑系的类型、组成和工作原理; (2)能正确识别润滑系主要部件的结构; (3)掌握润滑系统油路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能力目标: (1)能正确判断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类型和结构; (2)能掌握润滑系统油路结构和润滑方式。 (3)会根据发动机的性能与使用条件选择和更换适当的润滑油。 4.1 润滑系统概述 1. 润滑系统功用 为了减轻磨损,减少摩擦阻力,延长使用寿命,发动机上设置了润滑系统,润滑系统将清洁的润滑油不断地供给给运动零件的摩擦表面。润滑系统使用的润滑油具有以下作用。 润滑:润滑运动零件表面,减小摩擦阻力和磨损,减小发动机的功率消耗。 清洗:机油在润滑系内不断循环,清洗摩擦表面,带走磨屑和其它异物。 冷却:机油在润滑系内循环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起到冷却作用。 密封:在运动零件之间形成油膜,提高它们的密封性,有利于防止漏气或漏油。 防锈蚀: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对零件表面起保护作用,防止腐蚀生锈。 液压:润滑油可用作液压油,起液压作用,如液压挺柱。 减震缓冲:在运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吸收冲击并减小振动,起减震缓冲作用。 2. 润滑方式 根据发动机中各运动副工作条件的不同,发动机一般采用下面两种润滑方式。 压力润滑:利用机油泵,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润滑油源源不断地送往摩擦表面。例如,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及凸轮轴轴承、摇臂等处形成油膜以保证润滑。 飞溅润滑:利用发动机工作时运动零件飞溅起来的油滴或油雾来润滑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称为飞溅润滑。可使裸露在外面承受载荷较轻的气缸壁,相对滑动速度较小的活塞销,以及配气机构的凸轮表面、挺柱等得到润滑。 大众轿车发动机其润滑系都是压力润滑与飞溅润滑相结合的复合润滑系统。

风机控制系统结构原理分解

风机控制系统结构

一、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概述 风力发电机组是实现由风能到机械能和由机械能到电能两个能量转换过程的装置,风轮系统实现了从风能到机械能的能量转换,发电机和控制系统则实现了从机械能到电能的能量转换过程,在考虑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控制目标时,应结合它们的运行方式重点实现以下控制目标: 1. 控制系统保持风力发电机组安全可靠运行,同时高质量地将不断变化的风能转化为频率、电压恒定的交流电送入电网。 2. 控制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实现对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参数、状态监控显示及故障处理,完成机组的最佳运行状态管理和控制。 3. 利用计算机智能控制实现机组的功率优化控制,定桨距恒速机组主要进行软切入、软切出及功率因数补偿控制,对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主要进行最佳尖速比和额定风速以上的恒功率控制。 4. 大于开机风速并且转速达到并网转速的条件下,风力发电机组能软切入自动并网,保证电流冲击小于额定电流。对于恒速恒频的风机,当风速在4-7 m/s之间,切入小发电机组(小于300KW)并网运行,当风速在7-30 m/s之间,切人大发电机组(大于500KW)并网运行。 主要完成下列自动控制功能: 1)大风情况下,当风速达到停机风速时,风力发电机组应叶尖限速、脱网、抱液压机械闸停机,而且在脱网同时,风力发电机组偏航90°。停机后待风速降低到大风开机风速时,风力发电机组又可自动并入电网运行。 2)为了避免小风时发生频繁开、停机现象,在并网后10min内不能按风速自动停机。同样,在小风自动脱网停机后,5min内不能软切并网。 3)当风速小于停机风速时,为了避免风力发电机组长期逆功率运行,造成电网损耗,应自动脱网,使风力发电机组处于自由转动的待风状态。 4)当风速大于开机风速,要求风力发电机组的偏航机构始终能自动跟风,跟风精度范围 ±15°。 5)风力发电机组的液压机械闸在并网运行、开机和待风状态下,应该松开机械闸,其余状态下(大风停机、断电和故障等)均应抱闸。 6)风力发电机组的叶尖闸除非在脱网瞬间、超速和断电时释放,起平稳刹车作用。其余时间(运行期间、正常和故障停机期间)均处于归位状态。 7)在大风停机和超速停机的情况下,风力发电机组除了应该脱网、抱闸和甩叶尖闸停机外,

通风系统图图例

序 号名称 图例格式 颜色 填图格式1:5000 1:2000 风流方向和设施 的绘制线条宽度 0.35毫米 1 进风 风流红色 箭头长度10毫米, 高度1毫米。1: 2000 平面图在 巷道中间画;1: 5000平面图风流 在巷道上方(或左 侧)并间隔1毫米 2 回风 风流蓝色 格式同上。巷道线 条颜色与风流颜 色一致 3 测风站红色设施长度10毫米,巷道一侧高度1毫米;巷道内的,单侧高度为1/3巷宽 4 永久 风门深红色 门扇迎向风流。设 施宽度2.5毫米, 高度3毫米 5 临时 风门深红色 门扇迎向风流。设 施宽度2毫米,高 度3毫米 6 正反 风门深红色 同上,且正反风门 间距0.5毫米 7 永久 密闭 绿色 密闭墙宽度2毫 米,与巷道平齐图例宽12mm 高1mm 图例宽12mm 高3mm 图例宽12mm 高6mm设施宽3mm 图例宽12mm 高6mm设施宽2mm 图例宽12mm 高6mm设施宽5mm 图例宽12mm 密闭宽2mm 图例宽12mm 高6mm 图例宽12mm 单侧1/3巷宽

8 临时 密闭深红色 设施高度3毫米, 宽2毫米 9 风桥红蓝色箭头宽度和高度均为10毫米 10 局部 通风机○F 深红色 直径3毫米,F为 仿宋 11 风筒深红色风筒每节长3毫米,高1毫米。 12 调节 风窗深红色 门扇迎向风流。设 施宽度2毫米,高 度3毫米 13 防爆门深红色防爆门宽度同上,箭头宽3毫米;设施高度3毫米 14 变电所○N深红色直径3毫米,仿宋 15 绞车房○W深红色直径3毫米,仿宋 16 节点 编号○37 深红色 系统图中直径3 毫米,网络图中6 毫米,仿宋 17 炸药库深红色宽度4毫米,高度4毫米 18 火区○火红色直径3毫米,仿宋 19 非常 仓库○非 红色直径4毫米 2 0 离心式 主要通 风机 深红色 宽度6毫米,高度 6毫米 药 图例宽12mm 高6mm设施宽2mm 图例宽12mm 高8mm 图例直径6mm 图例宽12mm 高3mm 图例宽12mm 高6mm设施宽2mm 图例宽12mm 高6mm门宽2mm 图例直径6mm 图例直径6mm 图例直径6mm 图例直径6mm 图例宽6mm 高6mm 图例直径6mm 图例宽6mm 高6mm

《现代控制理论》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45682

《现代控制理论参考答案》 第一章答案 1-1 试求图1-27系统的模拟结构图,并建立其状态空间表达式。 解:系统的模拟结构图如下: 系统的状态方程如下: 令y s =)(θ,则1x y = 所以,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及输出方程表达式为 1-2有电路如图1-28所示。以电压)(t u 为输入量,求以电感中的电流和电容上的电压作为状态变量的状态方程,和以电阻2R 上的电压作为输出量的输出方程。 解:由图,令32211,,x u x i x i c ===,输出量22x R y = 有电路原理可知:? ? ? +==+=++3 213 222231111x C x x x x R x L u x x L x R 既得 2 221332 222213********* 1x R y x C x C x x L x L R x u L x L x L R x =+- =+-=+-- =? ? ? 写成矢量矩阵形式为: 1-4 两输入1u ,2u ,两输出1y ,2y 的系统,其模拟结构图如图1-30所示,试求其状态空间表达式和传递函数阵。 解: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如下所示: 1-5系统的动态特性由下列微分方程描述 列写其相应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并画出相应的模拟结构图。 解:令.. 3. 21y x y x y x ===,,,则有 相应的模拟结构图如下: 1-6 (2)已知系统传递函数2 )3)(2() 1(6)(+++= s s s s s W ,试求出系统的约旦标准型的实现,并画出相应的模拟结构图 解:s s s s s s s s s W 31 233310)3(4)3)(2()1(6)(22++++- ++-=+++= 1-7 给定下列状态空间表达式

自动控制原理作业答案

红色为重点(2016年考题) 第一章 1-2?仓库大门自动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试说明系统自动控制大门开闭的工作原理,并画出系统方框图。 解??当合上开门开关时,电桥会测量出开门位置与大门实际位置间对应的偏差电压,偏差电压经放大器放大后,驱动伺服电动机带动绞盘转动,将大门向上提起。与此同时,和大门连在一起的电刷也向上移动,直到桥式测量电路达到平衡,电动机停止转动,大门达到开启位置。反之,当合上关门开关时,电动机反转带动绞盘使大门关闭,从而可以实现大门远距离开闭自动控制。系统方框图如下图所示。 1-4 题1-4图为水温控制系统示意图。冷水在热交换器中由通入的蒸汽加热,从而得到一定温度的热水。冷水流量变化用流量计测量。试绘制系统方块图,并说明为了保持热水温度为期望值,系统是如何工作的系统的被控对象和控制装置各是什么? 解?工作原理:温度传感器不断测量交换器出口处的实际水温,并在温度控制器中与给定温度相比较,若低于给定温度,其偏差值使蒸汽阀门开大,进入热交换器的蒸汽量加大,热水温度升高,直至偏差为零。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冷水流量加大,则流量值由流量计测得,通过温度控制器,开大阀门,使蒸汽量增加,提前进行控制,实现按冷水流量进行顺馈补偿,保证热交换器出口的水温不发生大的波动。? 其中,热交换器是被控对象,实际热水温度为被控量,给定量(希望温度)在控制器中设定;冷水流量是干扰量。????系统方块图如下图所示。这是一个按干扰补偿的复合控制系统。 1-5图为工业炉温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指出被控对象、被控量及各部件的作用,画出系统方框图。 解? 加热炉采用电加热方式运行,加热器所产生的热量与调压器电压Uc的平方成正比,Uc增高,炉温就上升,Uc 的高低由调压器滑动触点的位置所控制,该触点由可逆转的直流电动机驱动。炉子的实际温度用热电偶测量,输出电压Uf。Uf作为系统的反馈电压与给定电压Ur进行比较,得出偏差电压Ue,经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放大成au后,作为控制电动机的电枢电压。? 在正常情况下,炉温等于某个期望值T°C,热电偶的输出电压Uf正好等于给定电压Ur。此时,Ue=Ur-Uf=0,故U1=Ua=0,可逆电动机不转动,调压器的滑动触点停留在某个合适的位置上,使Uc保持一定的数值。这时,炉子散失的热量正好等于从加热器吸取的热量,形成稳定的热平衡状态,温度保持恒定。? 当炉膛温度T°C由于某种原因突然下降(例如炉门打开造成的热量流失),则出现以下的控制过程,控制的结果是使炉膛温度回升,直至T°C的实际值等于期望值为止。

风机集中润滑系统故障分析

一、轮毂润滑系统工作原理及故障处理 轮毂润滑泵接通电源后开始工作,润滑油通过泵芯升压后经安全阀到一级分配器,再到二级分配器,最后到各个润滑点。当泵运行时间至设定时间后,即进入泵停止间隔时间,当间隔时间至设定时间后,泵又开始工作,如此循环。系统任何一处发生堵塞即通过主分配器将堵塞信号传至控制箱并报警。当管内压力超过安全阀设定压力后安全阀将自动泄压。 1、系统主要部件: 泵、安全阀、分配器、润滑小齿、管路 2、系统主要部件及作用(配图): 2.1、泵: 4升带顶盖,带压油盘,交流220V 电源,带电控板(运行时间可调)。补加黄油可直接从顶部加油,也可以用补油枪从加油嘴处补加黄油。由于补油接头带有油脂过滤接头,建议从加油嘴处补加黄油。运行时间通过控制板上的旋钮来完 成,红色旋钮为运行时间调整,兰色旋钮为间隔时间调整。 2.2、安全阀: 安全阀是保障泵及系统的安全,当系统因堵塞而导致管内压力升至安全阀设定的压力时,安全阀会自动泄压,打出的油会经过回油管直接打回油泵,避免造成胀坏油管及分配器,造成油污乱喷情况,起到保护作用。 宁肯油泵 SKF 油泵 SKF 安全阀 宁肯安全阀

2.3、一级分配器: 一级分配器作用: 2.3.1、将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润滑脂平均分配给各二级分配器。 2.3.2、附带一个循环感应开关,用于指示系统有无堵塞现象。(系统正常打 油时,此指针应做伸缩状) 2.4、二级分配器: 将泵打出的润滑剂自动(递进式)分配给所连接的润滑点,分配阀每循环每个出口排量为0.2cm 3。 2.5、注油小齿: 变桨轴承内齿在运动过程中需要润滑,自动润滑脂加注装置将润滑脂加注到润滑小齿边缘,在传动小齿转动过程中,润滑小齿也被带动,从而把润滑脂涂附在传动齿上。 贝壳一级分SKF 一级分配器 SKF 二级分配器 贝壳二级分配器 宁肯二级分配器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构造与维修教案

发动机润滑系统 任务一润滑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学习目标 (1) 叙述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 (2) 识别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主要零部件。 一、润滑系统的作用 1. 润滑系统的作用 发动机工作时,各运动零件均以一定的力作用在另一个零件上,并且发生高速的相对运动,有了相对运动,零件表面必然要产生摩擦,加速磨损。摩擦是机器运转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物理现象。为了减轻磨损,减小摩擦阻力,延长使用寿命,发动机上都必须有润滑系。 1). 润滑作用:润滑运动零件表面,减小摩擦阻力和磨损,减小发动机的功率消耗。 2). 清洗作用:机油在润滑系内不断循环,清洗摩擦表面,带走磨屑和其它异物。 3). 冷却作用:机油在润滑系内循环还可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起冷却作用。 4). 密封作用:在运动零件之间形成油膜,提高它们的密封性,有利于防止漏气或漏油。 5). 防锈蚀作用: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对零件表面起保护作用,防止腐蚀生锈。 6). 液压作用:润滑油还可用作液压油,起液压作用。 7). 减震缓冲作用:在运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吸收冲击并减小振动,起减震缓冲作用。 2.摩擦的本质 摩擦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彼此作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物理现象。摩擦产生的阻力称为摩擦力。 摩擦力:分子结合与机械啮合所产生阻力之和。 机械啮合:在两接触面上凹凸不平的谷峰之间,互相的机械啮合运动也会产生一种阻力。 摩擦生热:摩擦产生大量热量。 摩擦 3.润滑机理 润滑:把一种具有润滑性能的物质,加到两相互接触物体的摩擦面上,形成油膜,达到降低摩擦和减少磨损的手段。常用的润滑介质,润滑油和润滑脂,发动机内多用润滑油。

自动控制原理 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绪论 1-1 试比较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优缺点. 解答:1开环系统 (1) 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工作稳定。用于系统输入信号及扰动作用能预先知道时,可得到满意的效果。 (2) 缺点:不能自动调节被控量的偏差。因此系统元器件参数变化,外来未知扰动存在时,控制精度差。 2 闭环系统 ⑴优点:不管由于干扰或由于系统本身结构参数变化所引起的被控量 偏离给定值,都会产生控制作用去清除此偏差,所以控制精度较高。它是一种按偏差调节的控制系统。在实际中应用广泛。 ⑵缺点:主要缺点是被控量可能出现波动,严重时系统无法工作。 1-2 什么叫反馈为什么闭环控制系统常采用负反馈试举例说明 之。 解答:将系统输出信号引回输入端并对系统产生控制作用的控制方式叫反馈。 闭环控制系统常采用负反馈。由1-1中的描述的闭环系统的优点所证明。例如,一个温度控制系统通过热电阻(或热电偶)检测出当前炉子的温度,再与温度值相比较,去控制加热系统,以达到设定值。 1-3 试判断下列微分方程所描述的系统属于何种类型(线性,非 线性,定常,时变) (1)22 ()()() 234()56()d y t dy t du t y t u t dt dt dt ++=+ (2)()2()y t u t =+ (3)()()2()4() dy t du t t y t u t dt dt +=+ (4)() 2()()sin dy t y t u t t dt ω+= (5)22 ()() ()2()3()d y t dy t y t y t u t dt dt ++= (6)2() ()2() dy t y t u t dt += (7)() ()2()35()du t y t u t u t dt dt =++? 解答: (1)线性定常 (2)非线性定常 (3)线性时变

通风机的结构及原理

通风机的结构及原理 主要由叶轮、机壳、进口集流器、导流片、电动机等部件组成。 1.离心式通风机 离心式通风机具有很大的风量围和风压围, 在通风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如图7-1-2、7-1-3所示,空气从轴向流入, 径向流出。 (1)离心风机的基本组成 旋转的叶轮和蜗壳式的外壳。旋转叶轮的功能是使空气获得能量;蜗壳的功能是收集空气,并将空气的动压有效地转化为静压。 图7-1-2 离心风机结构图

1-进气室;2-进气口;3-叶轮;4-蜗壳;5-主轴;6-出气口;7-扩散器 图7-1-3 离心风机结构简图 (2)离心风机的原理 叶轮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空气获得动能, 然后经蜗壳和蜗壳出口扩散段将部分动能转化为静压。这样,风机出口的空气就是具有一定静压的风流。 离心风机的工作原理 (3)离心风机的主要结构参数 如图7-1-4所示,离心风机的主要结构参数如下。 ①叶轮外径, 常用D表示; ②叶轮宽度, 常用b表示; ③叶轮出口角,一般用β表示。叶轮按叶片出口角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如图7-1-5): 前向式──叶片弯曲方向与旋转方向相同, β> 90°(90°~160°); 后向式──叶片弯曲方向与旋转方向相反, β< 90°(20°~70°); 径向式──叶片出口沿径向安装,β= 90°。 图7-1-4 离心风机叶轮

图7-1-5 离心风机叶片出口角(4)离心风机的传动方式 如图7-1-6所示。 图7-1-6 离心风机的传动方式

2.轴流式通风机 如图图7-1-7所示,空气从轴向流入, 轴向流出。在地下工程施工通风中得到广泛应用。 (1)轴流风机的基本组成 集风器, 叶轮, 导叶和扩散筒。集风器的作用是减少入口风流的阻力损失;叶轮的作用是, 叶轮旋转时叶片冲击空气, 使空气获得一定的速度和风压; 导叶的作用扭转从叶轮流出的旋转气流, 使一部分偏转气流动能变为静压能, 同时可减少因气流旋转而引起的阻力 损失;扩散筒的作用是将一部分轴向气流动能转变为静压能。 (2)抽流风机的原理 叶片的旋转使空气受到冲击力, 从而使空气获得一定的速度和风压, 并由导叶和扩散筒将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 从 而使风机出口具有一定的风速和风压。 图7-1-7 轴流风机结构 (3)轴流风机的主要结构参数 叶轮外径D, 叶轮轮毂直径d , 叶片的安装角θ(如图7-1-8所示), 安装角θ一般为10°、15°、20°、25°、30°、35°(如图7-1-9所示)。

《现代控制理论》课后习题答案5.pdf

《现代控制理论》第5章习题解答 5.1 已知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为Cx y Bu Ax x =+=, ,画出加入状态反馈后的系统结构图,写出其状态空间表达式。 答:具有状态反馈的闭环系统状态空间模型为: u Kx =?+v ()x A BK x Bv y Cx =?+= 相应的闭环系统结构图为 闭环系统结构图 5.2 画出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的结构图,并写出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的闭环系统状态空间 模型。 答:具有状态反馈的闭环系统状态空间模型为 u Kx =?+v ()x A BK x Bv y Cx =?+= 相应的反馈控制系统结构图为 具有输出反馈的闭环系统状态空间模型为 u Fy =?+v ()x A BFC x Bv y Cx =?+= 相应的反馈控制系统结构图为

5.3 状态反馈对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有什么影响?输出反馈对系统能控性和能观性的影 响如何? 答:状态反馈不改变系统的能控性,但不一定能保持系统的能观性。输出反馈不改变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 5.4 通过检验能控性矩阵是否满秩的方法证明定理5.1.1。 答:加入状态反馈后得到闭环系统K S ,其状态空间模型为 ()x A BK x Bv y Cx =?+= 开环系统的能控性矩阵为 0S 1[,][]n c A B B AB A B ?Γ=" 闭环系统K S 的能控性矩阵为 1[(),][()()]n cK A BK B B A BK B A BK B ?Γ?=??" 由于 222 ()()()()(A BK B AB BKB A BK B A ABK BKA BKBK B ) A B AB KB B KAB KBKB ?=??=??+=???# 以此类推,总可以写成的线性组合。因此,存在一个适当 非奇异的矩阵U ,使得 ()m A BK B ?1,,,m m A B A B AB B ?[(),][,]cK c A BK B A B U Γ?=Γ 由此可得:若rank([,])c A B n Γ=,即有个线性无关的列向量,则n [(),]cK A BK B Γ?也有个线性无关的列向量,故 n rank([(),])cK A BK B n Γ?= 5.5 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状态反馈的优点是,不改变系统的能控性,可以获得更好的系统性能。其缺点是,不能保证系统的能观性,状态x 必须可测,成本高。 输出反馈的优点是:保持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不变,结构简单,只用到外部可测信号。其缺点是,由于用到的信号少,它所达到的系统性能往往有限,有时甚至都不能达到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5.6 应用能控性检验矩阵的方法证明状态反馈不改变系统的能控性。然而,对以下系统

最新现代控制理论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1. 状态空间表达式 n 阶 Du Cx y Bu Ax x +=+=&1:?r u 1:?m y n n A ?: r n B ?: n m C ?:r m D ?: A 称为系统矩阵,描述系统内部状态之间的联系;B为输入(或控制)矩阵,表示输入对每个状态变量的作用情况;C 输出矩阵,表示输出与每个状态变量间的组成关系,D直接传递矩阵,表示输入对输出的直接传递关系。 2. 状态空间描述的特点 ①考虑了“输入-状态-输出”这一过程,它揭示了问题的本质,即输入引起了状态的变化,而状态决定了输出。 ②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都是运动方程。 ③状态变量个数等于系统包含的独立贮能元件的个数,n 阶系统有n 个状态变量可以选择。 ④状态变量的选择不唯一。 ⑤从便于控制系统的构成来说,把状态变量选为可测量或可观察的量更为合适。 ⑥建立状态空间描述的步骤:a 选择状态变量;b 列写微分方程并化为状态变量的一阶微分方程组;c 将一阶微分方程组化为向量矩阵形式,即为状态空间描述。 ⑦状态空间分析法是时域内的一种矩阵运算方法,特别适合于用计算机计算。 3. 模拟结构图(积分器 加法器 比例器) 已知状态空间描述,绘制模拟结构图的步骤:积分器的数目应等于状态变量数,将他们画在适当的位置,每个积分器的输出表示相应的某个状态变量,然后根据状态空间表达式画出相应的加法器和比例器,最后用箭头将这些元件连接起来。 4. 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 ① 由系统框图建立状态空间表达式:a 将各个环节(放大、积分、惯性等)变成相应的模拟结构图;b 每个积 分器的输出选作i x ,输入则为i x &;c 由模拟图写出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 ② 由系统的机理出发建立状态空间表达式:如电路系统。通常选电容上的电压和电感上的电流作为状态变量。 利用KVL 和KCL 列微分方程,整理。 ③由描述系统的输入输出动态方程式(微分方程)或传递函数,建立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即实现问题。实现是非唯一的。 方法:微分方程→系统函数→模拟结构图→状态空间表达式 注意:a 如果系统函数分子幂次等于分母幂次,首先化成真分式形式,然后再继续其他工作。 b 模拟结构图的等效。如前馈点等效移到综合反馈点之前。p28 c 对多输入多输出微分方程的实现,也可以先画出模拟结构图。 5.状态矢量的线性变换。也说明了状态空间表达的非唯一性。不改变系统的特征值。特征多项式的系数也是系统的不变量。 特征矢量 i p 的求解:也就是求0)(=-x A I i λ的非零解。 状态空间表达式变换为约旦标准型(A为任意矩阵):主要是要先求出变换矩阵。a 互异根时,各特征矢量按列排。b 有重根时, 设3阶系统,1λ=2λ,3λ为单根,对特征矢量1p ,3p 求法与前面相同, 2p 称作1λ的广义特征矢量,应满足121)(p p A I -=-λ。 系统的并联实现:特征根互异;有重根。方法:系统函数→部分分式展开→模拟结构图→状态空间表达式。 6.由状态空间表达式求传递函数阵)(s W D B A sI C s W ++-=-1)()( r m ?的矩阵函数[ij W ] ij W 表示第j 个输入对第i 个输出的传递关系。 状态空间表达式不唯一,但系统的传递函数阵)(s W 是不变的。 子系统的并联、串联、反馈连接时,对应的状态空间表达及传递函数阵)(s W 。方法:画出系统结构图,理清关系,用分块矩阵表示。 第二章 控制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的解

通风机操作手册2012213

晋兴斜沟煤矿1#回风立井主通风机在线监测与控制系统 使 用 说 明 书 山西科达自控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目录 一、系统概况 ....................................................... - 3 - 二、风机房设备组成 ................................................. - 3 - 1、风机房平面图.......................................................................................................... - 3 - 2、对旋通风机主要技术参数:.................................................................................. - 4 - 3、手动/电动两用蝶阀................................................................................................ - 6 - 4、电动插板门.............................................................................................................. - 6 - 5、高压开关柜及配电柜.............................................................................................. - 7 - 6、传动部分.................................................................................................................. - 7 - 7、控制与在线监测系统.............................................................................................. - 9 - 三、控制系统部分 .................................................. - 10 - 1.变频器操作................................................................................................................ - 10 - 2.风机控制.................................................................................................................... - 14 - 3、风机控制应急措施................................................................................................ - 21 - 四、在线检测系统 .................................................. - 22 - 1.系统概述................................................................................................................ - 22 - 2.系统组成................................................................................................................ - 23 - 3.系统主要功能及特点............................................................................................ - 23 - 4.在线监测操作........................................................................................................ - 24 - 五、日常维护 ...................................................... - 26 - 1、变频器的维护........................................................................................................ - 26 - 2、仪器仪表的校准及相关设备的维护.................................................................... - 35 - 3、辅机设备定期维护................................................................................................ - 35 -

现代控制理论试卷答案与解析

现代控制理论试卷答案 与解析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现代控制理论试卷作业 一.图为R-L-C 电路,设u 为控制量,电感L 上的支路电流 11121222121212010Y x U R R R R Y x R R R R R R ????????????=+????????-????+++???????? 和电容C 上的电压2x 为状态变量,电容C 上的电压2x 为输出量,试求:网络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注意指明 参考方向)。 解:此电路没有纯电容回路,也没有纯电感电路,因有两个储能元件,故有独立变量。 以电感L 上的电流和电容两端的电压为状态变量,即令:12,L c i x u x ==,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得电压方程为: 从上述两式可解出1x ?,2x ? ,即可得到状态空间表达式如下: ??????21y y =????????++-211212110R R R R R R R ??????21x x +u R R R ????????+2120 二、考虑下列系统: (a )给出这个系统状态变量的实现; (b )可以选出参数K (或a )的某个值,使得这个实现或者丧失能控性,或者丧失能观性,或者同时消失。 解:(a )模拟结构图如下: 则可得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b ) 因为 3023A -??=??? 0013 k k a -??-??-? 110b ????=?????? 所以:当1a =时,该系统不能控;当1a ≠时,该系统能控。 又因为:[2C = 1 ]0

所以:当0k =或1a =时,该系统不能观;当0k ≠且1a ≠时,该系统能观。 综上可知:当1a =时或0k =且1a =时,该系统既不能控也不能观。 三、已知系统. Ax x =?的状态转移矩阵为: (1)试确定矩阵A ,并验证At e 确为上式。 (2)已知A 求At e ,以下采用三种方法计算At e ,并对计算结果进行讨论。 解:(1)利用书上P53状态转移矩阵的性质四:对于状态转移矩阵,有 A t t A t )()()(φφφ==? 即 A e Ae e dt d At At At == 当t=0时 I =)0(φ I =-)0(1φ 验证At e :(利用P59的公式(2-24)来验证) 解得:221-==λλ,13-=λ,有一对复根,重根部分按公式(2-24)处理,非重根部分的i a 仍按公式(2-23)计算。 且2210A a A a I a e At ++= 所以:==At e t )(φ 四、有两个能控能观的单输入—单输出系统: 1S :111104310u x x ??????+???? ??-=? []1112x y = 2S :2222U x x +-=? 22x y = (1)按图把1S 、2S 串联,针对[]12x x x =推导状态方程。 (2)判断以上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 (3)把串联系统的连接顺序颠倒过来,再推算系统的状态方程及能控、能观性。 (4)求1S 、2S 及串联系统的传递函数矩阵,并对(2)和(3)讨论。

控制理论离线作业答案

控制理论离线作业答案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控制理论》课程作业 姓名:郭超学号: 年级:2012秋学习中心:华家池 ————————————————————————————— 第一章 1-1 与开环系统相比,闭环系统的最大特点是:检测偏差,纠正偏差。 1-2 分析一个控制系统从以下三方面分析: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 1-3 控制系统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 1-4 负正反馈如何定义 解:将反馈环节取得的实际输出信号加以处理,并在输入信号中减去这样的反馈量,再将结果输入到控制器中去控制被控对象,我们称这样的反馈是负反馈;反之,若由输入量和反馈相加作为控制器的输入,则称为正反馈。 1-5 若组成控制系统的元件都具有线性特性,则称为线性控制系统。 1-6 控制系统中各部分的信号都是时间的连续函数,则称为连续控制系统。 1-7 在控制系统各部分的信号中只要有一个信号是时间的离散信号,则称此系统为离散控制系统。 1-8控制系统一般可分为两种基本结构:开环控制、闭环控制;控制系统可进行不同的分类: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_; 恒值系统与随动系统;连续系统与离散系统。 1-9请画出闭环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图,并简要介绍各部分的主要作用。

系统的控制器和控制对象共同构成了前向通道,而反馈装置构成了系统的反馈通道。 1-10 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一般有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常见的线性定常系统的稳定性判据有劳斯判据 和乃奎斯特判据。 第二章 2-1 如图1所示,分别用方框图简化法或梅逊公式计算传递函数() () C s R s (写出推导过程)。 1 方框图简化 (a ) (b) (c) (d) 图1 图1 闭环控制系

煤矿风机智能自动润滑系统

在煤矿生产中,由于其运行条件十分恶劣,发生故障的几率特别高,通风机是煤矿安全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起到保障矿井正常通风的重要作用。 井下作业是煤矿生产的主要特征之一。井下地质条件、作业环境复杂,作业场所危害源和作业限制条件较多。井下作业由于其工作面离地面较远,矿井深度常常有数百米,再加上作业面、作业巷道较多以及井下各种有害气体的存在,客观上造成了井下开采作业人员氧气供给的困难。因此,作为保障井下空气流通和排除井下有害气体的通风机显得尤为重要。保证通风机的正常运行成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润滑维护是风机良好运行的必备。 在井下风机上,由人工往润滑处注入适量的润滑油。该方式的不足是: 加油间隔时间太长,不能保证润滑油的均匀散布,极易导致润滑不良。设备磨损快,使用寿命短,生产成本增高; 1)没有计量。每次加多少油靠人工估计,误差大、浪费多; 2)遗漏润滑点,人工润滑凭借人的经验,易发生遗忘润滑点的情况。 为了保持良好润滑,延长设备的寿命、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故障的发生、提高煤矿风机的运行效率,为此在煤矿风机上建议安装矿用智能集中自动润滑系统HZ-VS-30。 矿用智能集中自动润滑系统HZ-VS-30 正常润滑对于风机延长使用寿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装VIC矿用智能集中自动润滑系统HZ-VS-30后,风机润滑点处形成了良好的油膜,完全满足了轴承润滑点的润滑需求。该系统引入精确润滑的理念,采用智能控制,实现定时、定量、定点润滑,实时监控,操作简单,可靠性高,易于维护,并且实现了一机多控和流量控制。克服了以往的手工加油及单线式润滑装置的种种弊端,同

时,可使用户在井上通过电脑查询设备运行状态、故障信息等内容,对设备故障做到及时发现、提前处理。 矿用集中自动润滑系统HZ-VS-30不仅能够有效降低风机的直接磨损和维护成本,延长风机使用寿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还可以提高煤矿生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企业的财产和员工的人身安全。VIC 矿用集中自动润滑系统HZ-VS-30结合井下实际工况对设备进行定制精准润滑,定时定量定点使自动润滑系统更符合实际需求。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企业收益。 维克森(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业从事矿用智能化控制技术与装备,公司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致力于为国内煤矿企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我国煤矿企业“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