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特色 推进县办职业教育发展

突出特色推进县办职业教育发展

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摇篮”,是促进就业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要认真实施职教攻坚,促进职业教育长足发展。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职业学校学生人数逐渐增多。然而县办职业学校在教学和学生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不断改进和提高。

一是突出特色,走出用普教模式管理職教的怪圈。县办职业学校多数是由普通中学改办而来的,职业学校的教师大都是从事过多年普教工作后调入的,因而在学生管理和教学方法上难免存在着浓厚的普教色彩,没有突出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缺乏竞争力。为此,我们只有克服这种普教管理和教学模式,突出职教特点,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二是突出抓好职业道德教育。要顺应学生的职业兴趣和天赋,把锤炼个性作为突破口,不求“多能”,只求“一技”,培养其立足和适应市场的生存能力。比如对电焊专业的学生,应对其以培养热爱电焊职业,主动适应市场需求,诚信经营,顾客至上为最基本的道德标准,有针对性地按照各个专业的不同特点开展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三是以疏为主,疏堵结合。“疏”就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遵循职业学校学生日常生活行为随意性大,各项能力可塑性强的特点,引导学生增强职业自信心。通过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堵”就是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形成严格的约束机制。对于严重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进行严肃处理。对于“小病”不断,“大病”不犯的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耐心说服教育,促其及时改正缺点错误。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都调皮好动,用“硬办法”进行管理很难奏效。因此,要尽量克服动辄当众批评学生,要求学生写检查,

或公开处分等简单的教育管理方法。

四是探索学生自我管理的新途径。一方面,利用五一、元旦等节日,由学校统一安排,以班级为单位,让学生自己组织开展一些积极健康的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自觉地去管理自己。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教学相长”活动,鼓励学有专长的优秀学生上讲台讲课,使其在教中提高综合能力,差生也能在学中寻找差距。这样就能起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效果。对于个别整体纪律比较差的班级,多组织他们进企业见习,在校内组织模拟训练活动,积极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等方法,全面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逐步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五是扬长避短,对症下药。“扬长”就是对学生的长处发扬光大。职业学校的学生尽管学习的基础比较差、有的纪律和学习习惯不太好,但他们当中确实有很多天赋比较好的学生。作为培养学校,班主任和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依据学生自身特长,运用鼓励和激励的方法,使其向着既定目标自我控制、自我调节、主动提高;“避短”即回避学生的不足之处。因材施教,分类管理,改正缺点,提高能力。

六是走产教一体化之路。突出创新能力,突出专业特色,突出发展特点,有效地实现教学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并举,增强职教自主发展与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3月7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脱贫攻坚、富民兴陇这一目标办好职业教育。职业学校要组织一支骨干力量积极开展基层调研活动,结合当地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开办职教专业,在贫困村创建职业教育教学基地,走出产教一体化的路子。

新形势下,职业学校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广大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县办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效益还不十分理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努力探索办学规律,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使职业教育在小康社会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此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高等与职业院校课题《县域内中职学校助力精准扶贫工程策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8]GHBZZ101。

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