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重秤如何解决下料不稳的现象

失重秤如何解决下料不稳的现象
失重秤如何解决下料不稳的现象

失重秤如何解决下料不稳的现象?

关于连续式失重秤设备在解决水泥行业粉煤灰问题上完美的体现了它的功能,粉煤灰计量的其中一个难题就是下料不稳,导致粉煤灰的量时多时少,那么连续式失重秤如何解决下料不稳的现象呢?

也有厂家经常打电话问我们是否能解决失重秤下料不稳现象以及科氏秤测量盘能不能在我们这做一个;客户买的这些产品都是在设计院所生产的产品;是的,这些问题,我们都能解决;为什么连续式失重秤会出现下料不稳现象呢?原因很简单,因粉煤灰是粉状物料,在计量中不容易控制,经常出现结拱、穿仓、计量不准、标定问题;而失重秤与物料接触部分采用的是不锈钢的材质,失重秤结构分为助流仓、缓冲仓、称重

仓、螺旋出料结构;仓与仓之间是用闸板阀控制,每个仓各自进行自己的工作,互不干涉,因此避免了物料会出现下料不稳的现象;容易出现下料不稳的地方在物料从料仓下来的哪个仓和出料的地方;在这两个容易出现不稳的地方加上助流装置,从而完美的避免了物料的下料不稳情况。

人教版高中物理《超重和失重》教学案例

《超重和失重》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超重和失重是牛顿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典型问题,因此本节课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并且运用超重和失重现象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力”“直线运动”和“牛顿运动定律”的学习,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为本节内容的实验和研究性学习打下了知识基础,创造了一些可利用的条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研究超重和失重的原因。 培养学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法和类比法,总结归纳超重和失重的现象和本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重点难点】 1.超重和失重的实质。 2.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有关超重和失重问题 【设计思想】 通过实验体会,激发学生兴趣,理解超重和失重的实质。 【教学过程】 场景1真实体会分析特点

观看录像片《神州六号上的超重和失重现象》,展示了神州六号航天飞船在 起飞中产生了超重现象,在太空中又产生了失重现象。给出了超重和失重现象现象的基本特点。请同学根据自己的体验经历,谈谈自身体验过超重和失重状态。 学生1:经过教师提示,介绍了他乘升降机上、下楼,在升降机开始启动和停止前一小段时间的感受,并说明了原因。 学生2:受生1的启发,介绍他寒期游玩时,在凤凰山公园玩过山车过程中,当过山车在圆形轨道上运行时,此运动过程中感到了超重。 学生3:介绍他从电视看到现在很流行的一项运动蹦极,当人跳下来做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有失重的感受。 这是三位同学在生活中的真实体会,给我们分析了几例超重和失重的现象,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这两种现象的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概括一下: 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现象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现象现在,我们可以在教室里,再体会一把超重和失重的感受,我拿出准备好的电子体重计,请一位同学上来做“模特”,让他站在体重计上,让大家记录下他的体重,然后让他在体重计上做下蹲动作,请一位同学来观察体重计的示数变化(变小),发生失重现象,然后再让他在体重计上做站起的动作,观察体重计的 示数变化(变大),发生超重现象。给学生真实的体会。 教师:从定义上看,我们能不能说超重和失重就是某一物体增加了重力和减少了重力?为什么? 学生:(教师提示)不能,因为重力大小由物体质量和重力加速度的乘积决定,与物体做什么运动无关。 【教学总结1】 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生活实例的真实体会,对超重和失重有了体会和初步认识,而且体会很深刻,特别是学生上台体会,班级气氛相当活跃,而且过程中

失重秤原理方案-西门子报告

基于全集成理念的SIWAREX失重秤 摘要:文章介绍了失重秤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和特点,简单描述了西门子全集成控制的理念,以及基于全集成理念的SIWAREX技术、失重秤方案及应用。 关键词:失重秤SIWAREX全集成免维护 一、前言 在塑胶、化工、冶金、制药、水泥等过程工业中,原料的配料系统是流程工业的关键环节,它能直接影响到生产的产品质量、效率、能耗等指标。近年来,随着过程工业级控制系统的不断发展,对现场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现场设备能实现精确的计量功能,而且还要满足高效率高强度实时性强的连续生产要求,;不仅提供要满足7/24的高可靠工作要求,而且还要具备很低的维护量,甚至免维护的特点;不仅要减少故障率,而且还要实现节能的效果。 相对于电子皮带秤、称重式给料机、螺旋给料机、冲板流量计、圆盘给料机等计量、配料设备而言,失重秤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在上世纪80年代末被引入到中国后,其在计量、配料方面的优越性,已得到广泛的认可。 二、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和特点 失重秤(Loss-In-Weigh)是80年代中期开始应用于各流程工业领域的一种连续称重计量设备。它结合了动态称重和静态称重不同的优点,逐步替代皮带秤、螺旋秤等连续称重设备,被应用到越来越多的工业领域中。 2.1基本原理和系统组成 将称量斗及给料机构作为整个秤体,通过仪表或上位机不停地对秤体进行重量信号的采样,计算出重量在单位时间的变化比率作为瞬时流量,再通过各种软硬件的滤波技术处理,得出可以作为控制对象的“实际流量”。 失重秤的基本组成可分为设备系统和控制部分两大部分。 设备部分主要由计量斗、喂料给料机、卸料给料机、悬吊装置组成。控制部分主要由称重传感器、信号放大器、输入输出接口、主机(上位机)等组成(如图1)。

超重和失重的典型例题

超重和失重 问题 超重和失重是两个很重要的物理现象。当物体的加速度向上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的重力,这种现象叫做超重;当物体的加速度向下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的重力,这种现象叫做失重;当物体向下的加速度为g 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为零,这种现象叫做完全失重。下面通过举例说明超重和失重的有关问题。 【例1】竖直升降的电梯内的天花板上悬挂着一根弹簧秤,如图1所示,弹簧秤的秤钩上悬挂一个质量m =4kg 的物体,试分析下列情况下电梯的运动情况(g 取10m/s 2): (1)当弹簧秤的示数T 1=40N ,且保持不变. (2)当弹簧秤的示数T 2=32N ,且保持不变. (3)当弹簧秤的示数T 3=44N ,且保持不变. 解析:选取物体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mg 和竖直向上的拉力T 的 作用.规定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 当T 1=40N 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T 1-mg =ma 1,则 0/410440211=?-=-=s m m mg T a 由此可见电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当T 2=32N 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T 2-mg =ma 2,则 2 222/2/44032s m s m m mg T a -=-=-= 式中的负号示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所选定的正方向相反,即电梯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电梯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 (3)当T 3=44N 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T 3-mg =ma 3,则 2 233/1/44044s m s m m mg T a =-=-= 加速度为正值表示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与所选的正方向相同,即电梯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电梯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 小结:当物体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时,亦即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当物体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时,亦即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例2】举重运动员在地面上能举起120kg 的重物,而在运动着的升降机中却只能举起100kg 的重物,求升降机运动的加速度.若在以2.5m/s 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的升降机中,此运动员能举起质量多大的重物?(g 取10m/s 2) 解析:运动员在地面上能举起120kg 的重物,则运动员能发挥的向上的最大支撑力F =m 1g =120×10N =1200N , (1)在运动着的升降机中只能举起100kg 的重物,可见该重物超重了,升 降机应具有向上的加速度 对于重物:F -m 2g=m 2 a 1,则 2 2221/2/10010001200s m s m m g m F a =-=-= (2)当升降机以a 2=2.5m/s 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时,重物失重.对于重物, F mg 图1

超重、失重的理解和应用

超重、失重的理解和应用1. 2.超重与失重的理解 (1)当出现超重、失重时,物体的重力并没变化. (2)物体处于超重状态还是失重状态,只取决于加速度a.的方向向上还是向下,而与速度方向无关. (3)物体超重或失重的大小是ma. (4)当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时,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此时加速度a=g,方向竖直向下;如自由 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平抛运动等都为完全失重 当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平常一切由于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单摆停摆、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柱不再产生向下的压强等. 【例1】在升降电梯内的地板上放一体重计,电梯静止时,晓敏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体重计示数为50 kg,电梯运动过程中,某一段时间内晓敏同学发现体重计示数如图3-3-4所示,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3-3-4 A.晓敏同学所受的重力变小了B.晓敏对体重计的压力小于体重计对晓敏的支持力 C.电梯一定在竖直向下运动D.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 g 5,方向一定竖直向下 解析由题知体重计的示数为40 kg时,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小于人的重力,故处于失重状态,实际人受到的重力并没有 变化,A错;由牛顿第三定律知B错;电梯具有向下的加速度,但不一定是向下运动,C错;由牛顿第二定律mg-F N =ma, 可知a=g 5 ,方向竖直向下,D对. 答案 D 2.(2015·重庆高考)若货物随升降机运动的v-t图像如图1所示(竖直向上为正),则货物受到升降机的支持力F与时间t 关系的图像可能是() 解析:选B根据v-t图像可知电梯的运动情况:加速下降→匀速下降→减速下降→加速上升→匀速上升→减速上升,

tdg系列称重控制仪使用说明书(ver30))

TDG 称重控制仪 (Ver.3.0)

目录 1.概述-------------------------------------3 2.主要技术参数和功能-----------------------3 3.系统工作原理-----------------------------3 4.结构特征---------------------------------4 5.安装与调整-------------------------------4 6.使用和维护-------------------------------4 7.附录-------------------------------------9

1.概述 TDG系列微机配料控制系统可对各种物料进行连续或断续的控制和计量,实现定量给料,以达到各种物料成份的配比,广泛适用于建材、化工、冶金、电力、粮食等行业。 TDG 系列微机控制仪设计先进,采用高档16位单片机芯片,主要电路全CMOS化,功耗低;PID控制参数由微机自选优,无需人工设置;标定精确,无需调桥压;操作简单方便,易于掌握。微机与外围接口全部光电隔离,抗干扰能力强。控制仪备有予留通讯接口,便于构成集散控制生产控制系统(DCS)。 TDG系列微机控制仪只要改变其硬件和软件,配用不同的计量机械设备和传感器,就可以构成不同的计量和控制系统,如电子皮带秤、电子绞刀秤、电子斗式秤、电子失重秤等等。 本文为微机控制的调速式(电磁滑差或变频调速)粉状物料用电子调速秤的使用说明书。电子调速秤由五个部份组成: ●TDG 调速(电磁滑差/变频)控制型微机控制仪; ●(电磁滑差/变频)调速式给料机; ●高精度密封型负荷传感器; ●控制柜及强电部分(可控硅/变频控制器)。 强电部分安装在控制柜下部,低压电器选用引进国际标准产品,质量可靠;配置强电联锁开关、电机断相过流保护,整体性好。 主要技术参数和功能 2.1. 主要技术参数 2.1.1 正常工作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 0~40℃ 相对湿度:不大于90% 大气压力: 86~108 kpa 2.1.2 供电电源: 设备电压频率功耗 控制仪单相 AC 220±10%V 50Hz 小于25 VA 调速秤三相 AC 380±10%V 50Hz ≤3KVA(具体见标牌) 2.1.3精度: 微机控制仪计量及控制精度:优于0.1% 系统动态计量误差≤1%F.S. 系统定量控制误差≤1%F.S. 2.2. 功能简介: ●具有手动与自动运行功能。 ●PID 调速方式控制参数由微机自动整定,无需人工调试设置。 ●标定操作简单直观,直接数字式修正标定参数,,桥压固定稳压。

连续式失重秤介绍及用途

FB-CWLF型连续式失重秤说明 FB-CWLF型连续式失重秤是一种利用单位时间内物料的减少重量来计算物料流量的定量给料设备。由于采用近似静态称重的方式计算流量,所以计量方式简单,精度较高,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计量系统,广泛应用于电力、制药、食品、化工和建材等行业,作为粉体物料、颗粒物料的计量或定量给料设备,可对产品的各组分进行精确计量和连续送料控制。其原理先进、结构紧凑、计量精确、工作可靠、又易于维护,可同进口设备相比美。 该系统由助流系统、气动闸板阀、缓冲仓、称重仓、螺旋输送机、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具有给料稳定、计量精确、调节迅速等特点。 控制系统采用FB-DACS8000 控制系统,可实现自动计量,定量喂料,自动去皮重,自动校正,故障报警,瞬时流量和累计流量显示并具有完善的信号传输与通讯功能,流量可以通过调速在1:10的范围内变化,流量调节范围宽。在流量变化的情况下称重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是稳定的,有利于提高计量精度,因而在小流量的情况下仍能达到较高的计量精度。 1、技术参数 1.1物料参数 输送物料:粉煤灰 给料能力:1~300t/h 容重:0.8-1.05 t/m3 细度: 10~12 %(0.09mm孔筛筛余) 粉煤灰水分:<1.0% 1.2控制精度 称量精度:< ± 0.4% 流量控制误差:<± 0.5% 1.3电源供应 仪表:220V±10% 50Hz或60Hz ±2% 秤体:380V±10% 50Hz或60Hz ±2% 1.4需求功率 W =4KW(含传动装置)

1.5工作环境 温度:机械秤体 -20~100℃ 仪表: 0~50℃ 湿度:30~85% RH 无结露 名称:系统实际给料率 标准: 4—20mA隔离型信号 2. 系统结构介绍 2.1系统基本结构: FB-CWLF型连续式失重秤由机械秤体和电气控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2.1.1机械组成主要包括:助流系统、气动闸板阀、缓冲仓、称重仓、螺旋输送机等。 ?助流装置 1套 仓锥体由用户按照丰博公司提供的图纸制造,材质:不锈钢。 该充气助流装置设计用于保持仓锥体内粉煤灰流动通畅,采用自动循环吹气,使物料形成旋流,防止结拱、塌料。 该充气助流装置包括: 1个空气转换阀门 21个空气喷嘴,7个电磁阀、软管、环形管(每个阀门可独立控制) 1个端子箱 1个带SPS助流装置用电器控制器,置于失重秤的电器控制柜内。 外供压缩空气条件 特性:干燥无油 压力:6 bar 用气量:20标立米/小时 ?手动插板阀:DN300 1件 位于助流装置和缓冲仓之间。 ?气动插板阀:DN300 1件 位于助流装置和缓冲仓之间,采用德国捷阀原装进口阀门。 ?缓冲仓 体积:1.5m3,材质:不锈钢

“超上失下”巧记超重与失重现象

“超上失下”巧记超重与失重现象 “超重与失重”现象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具体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的同学对超重到底是加速度向上还是向下经常模糊。为便于记忆,向大家介绍四字诀“超上失下”来帮助记忆。即:当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或向上的加速度分量,当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或向下的加速度分量。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超重与失重,现具体展开如下: 1概念理解 理解超重与失重之前,我们先要知道两个概念:实重和视重。 实重:指物体实际受到的重力,它不受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但随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在同一地方物体的重力G = mg (g是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视重:指物体对实际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它的物体的拉力),它随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当物体的视重大于实重时,我们说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比如说加速上升的电梯里的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当物体的视重小于实重时,我们说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比如说加速下降的电梯里的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当物体的视重等于零时,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说超重与失重,并不是物体的实际重力改变了,而只是物体的视重发生改变,物体的重力始终存在,大小也没有变化,因为万有引力并没有改变。

2产生条件 超重产生的条件:物体存在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或向上的加速度分量。如:物体在升降机中向上的加速度为a ,则该物体的视重大小为F = m( g + a) > mg ,产生超重现象。 失重产生的条件:物体存在向下的加速度或向下的加速度分量。如:物体在升降机中向下的加速度为a ,则该物体的视重大小为F = m( g - a) < mg ,产生失重现象;此时,若a = g ,则F = 0,出现完全失重的现象。 3记忆口诀 由以上分析可知,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与物体的速度大小及方向无关,只决定于加速度的方向及大小。当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或向上的加速度分量,当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或向下的加速度分量。浓缩为四个字即“超上失下”。解答超重与失重问题时,首先要对系统进行受力分析,确定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从而确定物体是超重还是失重。 4实例分析 【例】有一个装有水的容器放在弹簧台秤上,容器内有一只木球被容器底部的细线拉住浸没在水中处于静止,当细线突然断开,小球上升的过程中,弹簧秤的示数与小球静止时相比较有()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无法确定 【解析】选C。根据“超上失下”,当细线断后小球加速上升时处于超重状态,而

超重与失重现象

考点一超重与失重现象 1. 2.情景拓展(如图所示) [诊断小练] (1)超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增加,失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减小.() (2)物体超重时,加速度向上,速度也一定向上.() (3)减速下降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4)加速度大小等于g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5)站在台秤上的人下蹲过程,台秤示数减小.() 【答案】(1)×(2)×(3)×(4)×(5)× 命题点1非竖直方向超重、失重的判断 1.(2018·广东华南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综合)如图所示的装置中,重4 N的物块被平行于斜面的细线拴在斜面上端的小柱上,整个装置保持静止,斜面的倾角为30°,被固定在测力计上,如果物块与斜面间无摩擦,装置稳定以后,当细线被烧断物块下滑时,与稳定时比较,测力计的读数(g=10 m/s2)()

A.增加4 N B.增加3 N C.减少1 N D.不变 【解析】对物块和斜面体整体受力分析,受总重力和支持力,平衡时,有 N-(M+m)g=0① 加速下滑时,再次对物块和斜面体整体受力分析,受总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竖直方向:(M+m)g-N′=ma sin 30°② 对物块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 sin 30°=ma③ 由①②③解得: N-N′=ma sin30°=mg(sin 30°)2=0.4×10×0.25 N=1 N. 【答案】 C 1.尽管物体的加速度不是竖直方向,但只要其加速度在竖直方向上有分量即a y≠0,物体就会出现超重或失重状态.当a y方向竖直向上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当a y方向竖直向下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2.尽管整体没有竖直方向的加速度,但只要物体的一部分具有竖直方向的分加速度,整体也会出现超重或失重状态. 命题点2超重、失重法的灵活应用 2.一木箱静止在地面上,木箱连同固定在箱子上的杆总质量为M,有一质量为m的环套在杆上,给环一初速度,使其沿杆向上减速运动,试求环向上运动的加速度多大时,才使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为零? 【解析】解法一:如图所示,以小环为研究对象,设其与杆间作用力为f,加速度大小为a,则:mg+f=ma 再对箱子分析受力列平衡方程: F N+f′=Mg

《超重与失重》教案教案

《超重与失重》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超重失重现象的本质,理解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原因; (2)掌握根据加速度方向,判断物体的超重与失重现象; (3)知道完全失重状态的特征和条件。 (4)能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超重和失重现象,理解生活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的过程,学习科学 探究的方法。 (2)经历观看实验、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的过程,观察并体验超重和失重现象,完成物理知识的构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过程中,领略物理思维方法在探究、分析推理过程中的作用; (2)养成尊重事实,严谨的实验态度。 (3)通过合作实验探究的方式,使学生养成相互交流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产生超重和失重的条件和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超重和失重的现象。

【教学资源】 若干弹簧测力计和砝码,纸带,; 学生学习单、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思想】 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强调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积极营造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情景。挖掘“超重和失重”知识载体所蕴藏的物理学思想和方法,为了实现三维教学目标,设计了四个活动,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落实在课堂活动上,让学生通过观察现象、感知现象,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通过师生共同讨论、交流探索获得超重和失重的知识。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通过电梯实验,从表格中分析得出产生超重和失重的条件,并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超重和失重现象,以此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

失重秤

( 2012年5月 水泥机械设备结课论文问 题 目:失重秤 学生姓名:马晓勇 学 院:化工学院 系 别:无机非金属材料系 班 级:非09-2 指导教师:滕英跃

失重秤 1、工作原理 根据称重斗中物料重量的减少速率来控制出料螺旋机或电振机,以达到定量给料的目的,即失重秤.当称重斗的物料达到称重下限位置时,出料螺旋机则按照当时的转速固定出料量,同时控制料仓里的物料快速下到称重斗内,当装料到称重上限时停止装料,快速装料可以缩短进料时间,提高称重的准确度和控制精度。注【2】 2、外观图结构图

3、品种系列 TSLW-M 系列失重秤 TSLW-S 系列失重秤 TSLW-L系列失重秤 TSL■系统参数: SZC系列失重秤 物料温度:乙烯基-12℃~80℃,聚亚胺脂-30℃~90℃环境温度:-10℃~50℃ 设计压力:-5~95mbr 工作压力:-0.5~20mbr

JZ-YT系列失重秤 技术参数: 梅特勒托利多LIW系列失重秤 喂料范围:2~20000L/H 工作温度:-10?C~+45?C 整合设计:机电一体化设计数字滤波:TraxDSP数字滤波技术 加料精度:±0.2%~±0.5% 喂料方式:螺旋,振动,计量泵等接触物料材质:SS304 不锈钢以上 喂料螺旋:根据固体物料的料性特点,多种单,双螺旋可以选择 破桥机构:根据物料的料性特点,水平,垂直多种破桥机构可以选择 秤体设计:模块化设计,易于清理,高可靠性,强化安全设计 4、结构 通过静态秤称量完整的给料系统(料仓、给料机和散状物料)及通过变速电机或电振机控制散关物料的卸料流量。物料(通过螺旋、振动管或槽)从系统卸下,将按每个单位时间(dv/dt)测量的“失重”与所需给料量(预设值)进行比较,实际(测量)的流量与期望的(预设)流量之间的差异会通过给料控制器发生纠正信号,该控制器能自动调节给料速度,从而在没有过程滞后的情况下保持精确的给料量。当料仓中测量的重量达到料仓低料位(重新加料)时,控制器将给料系统按容积给料进行控制,然后料仓快速重新

超重和失重现象

A B C D 第8题图 第9节 超重和失重现象 1.2011年理综天津卷 9.(1)某同学利用测力计研究在竖直方向运行的电梯运动状态,他在地面上用测力计测量砝码的重力,示数是G ,他在电梯中用测力计仍测量同一砝码的重力,发现测力计的示数小于G ,由此判断此时电梯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 【解析】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方向向下,故而可能是减速上升或加速下降。 2.2015年江苏卷6. 一人乘电梯上楼,在竖直上升过程中加速度 a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以竖直向上为 a 的正方向,则人对地板的压力 ( AD ) (A)t = 2 s 时最大 (B)t = 2 s 时最小 (C)t = 8.5 s 时最大 (D)t = 8.5 s 时最小 解析:由题意知在上升过程中F-mg=ma ,所以向上的加速度越大,人对电梯的压力就越大,故选项B 错A 正确;由图知,7s 后加速度向下,由mg-F=ma 知,向下的加速度越大,人对电梯的压力就越小,所以选项C 错D 正确。 3.2018年浙江卷(4月选考)8.如图所示,小芳在体重计上完成下蹲动作。下列F-t 图像能反映体重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是( C ) 解析:下蹲时先加速下降,后减速下降,故先失重,后超重,F 先小于重力,后大于重力,C 正确。 4.2012年理综山东卷 16.将地面上静止的货物竖直向上吊起,货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v-t 图像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前3s 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 B .最后2s 内货物只受重力作用 C .前3s 内与最后2s 内货物的平均速度相同 D .第3s 末至第5s 末的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守恒 答:AC -1

失重秤操作说明书34

Tangshan HuaShi Ergometer 失重秤使用说明

一、智能仪表操作 1、仪表操作要点 (1)显示规则 ①功能选择区:在“主菜单”和“系统设置”中,显示选择的功能名称。包括“参数设 置”、“端口测试”、“标定零点”、“砝码标定”。显示如表一。 表一(主菜单列表) ②显示数据区:在该区显示要查询或修改的数据。根据数据的不同可能显示4位或5位 数据。 ③功能指示:指示当前数据所处的状态(查看或修改)或指示正在进行的功能。 ④功能子码:指示所进行的操作步骤或不同数据的代码。 (2)键盘规则:仪表使用4键操作方式,具体定义如下表。

(3)开机显示: 2、数据查询: 仪表上电后,系统延时3秒后,自动进入“数据查询”(查询状态);按“←/↓”键,查看不同数据,数据定义如表二。 注:在设定流量状态时,按“确认”键,“L”的“.”点亮,此时,按数字和小数点键可以修改设定流量,修改结束,按“确认”键,保存并退出修改,返回查询状态;或按“取消”键,退出修改,返回查询状态。 3、系统通用/特殊/其他参数设定: 通过主菜单进入参数修改功能,显示(数据Ex/Fx/Gx(x为对应参数代码)),此时,按“←/↓”键,可以进行相应参数的选择,选择到对应功能时,按“确认”键,即可对对应参数修改,(允许参数修改时,右边起第三个数字的小数点被点亮),具体修改操作等同于设定流量的修改操作。

表四(系统特殊参数列表) 表五(系统其他参数列表) 4、端口测试 通过主菜单进入参数修改功能,显示测试数据,此时,按“←/↓”键,可以进行相应参数的选择,选择到对应功能时,按“确认”键,即可对对应端口进行测试。

超重与失重教学案例

《超重与失重》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本质,知道超重与失重现象中,地球对物体的作用力并没有变化; 2、能够根据加速度的方向,判别物体的超重和失重现象; 3、知道完全失重状态的特征和条件,知道人造卫星中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4、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释实际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看实验,分组实验、讨论交流的过程,观察并体验超重和失重现象; 2、经历探究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原因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进一步学会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体会牛顿运动定律在认识和解释自然现象中的重要作用,产生探究的成就感; 2、通过运用超重与失重知识解释身边物理现象,激发学习的兴趣,认识到掌握物理规律是有价值的;

3、通过观看有关杨利伟在太空的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爱国、爱科学的热情。 页 1 第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把超重和失重现象与牛顿运动定律联系起来,探究现象本身和加速度的内在联系。 难点:设计问题梯度,筛选教学资源,设计典型实验,引导学生探究,控制讨论交流时间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策略】 演示、讨论、讲解、分组实验探究。 【教学用具】 每两位同学一个弹簧秤与一个砝码。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播放杨利伟在太空的工作的视频片段。 航天员杨利伟返回地面后,电视台记者在对他进行采访时,有一段很生动的对话: 记者:当你乘坐飞船升空时,你有什么感觉? 杨利伟:感到有载荷,就是感到胸部受到压力。 记者:压力很大?感到很难受吗? 杨利伟:还可以,不觉得很难受。我们平时训练时,这种压力可达到8个G,说得通俗一点,就等于有8个人压在你的身上。飞船加速上升时,压力没有这么大。

最新LC200称重仪表最新版说明书

L C200称重仪表最新 版说明书

概述 LC200系列仪表被设计用于诸如皮带秤、配料秤、定量秤、料斗秤、减重秤、失重秤等连续累计自动衡器的称重显示控制器,并严格按照Q/140000LC001-2007《LC200称重显示控制器》企业标准研制开发。 LC200系列仪表具有多种可选择的通讯联网接口和可扩展的控制接口,可以满足用户多种计量、检测、控制和联网的需求,全中文图形显示方式提供了丰富的运行数据和简洁的操作界面,并具有盘装、台式、壁挂三种结构方式,用户可根据安装环境和使用方式选用相应的机型。 本说明书提供LC200系列仪表的选型、安装、调试、操作和维护的方法。 LC200系列仪表操作虽然简单,但错误的安装和误操作可能引起计量精度的下降、控制功能的丧失、外部配套设备的损坏以及意外事故的发生。因此在安装和使用前务必仔细阅读本使用说明书,直至掌握正确的安装和使用方法。 LC200系列仪表的功能和型号将在以后不断增加,我们力求做到每次再版使用说明书时,其内容与当时的LC200系列仪表一致,但可能出现遗漏或错误,因此希望您给予谅解。特别是当您发现错误、疑点或遗漏之处时,请及时咨询我们或经销商以获得最新信息。 仪表交货时的注意事项 用户拆开LC200仪表的包装箱时,请认真确认: ■在运输过程中是否有损坏 ■仪表铭牌数据是否与订货一致 ■随仪表一起发送的附件是否齐全 ■通电检查仪表显示功能和按键操作是否正常。 本公司严格按照ISO9000质量体系进行开发和制造,每台产品出厂前都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如果发现有缺陷,请速与厂家或经销商联系解决。 产品的保修 用户购买本产品起一年内为产品保修期,在以下情况,即使在保修期内,也是有偿服务: ■错误的安装使用及不适当的修理、改造引起的故障 ■超过仪表技术指标规定的范围使用而出现的故障 ■购买后人为损坏或不可抗自然因素损坏。 产品选型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2

张力传感器

张力检测器MAGPOWR (美塞斯型号MC01/400/8301898),也叫张力传感器,是张力控制过程中,用于测量卷材张力值大小的仪器。按其工作原理又可分为应变片型和微位移型。应变片型是张力应变片和压缩应变片按照电桥方式连接在一起,当受到外压力时应变片的电阻值也随之改变,改变值的多少将正比于所受张力的大小;微位移型是通过外力施加负载,使板簧产生位移,然后通过差接变压器检测出张力,由于板簧的位移量极小,大约±200μm,所以称作微位移型张力检测器。另外,由外型结构上又分为:轴台式、穿轴式、悬臂式等。 用途: 检测器的产品范围包括用于制药、化学、食品和其它需成批处理产业的高质量的测压元件、仪器和软件。典型的应用包括在工厂的加工过程中对处理相应处方的搅动容器的称量。检测器的力学测量和伺服水压控制系统被用于纸厂、钢厂、箔生产厂、电缆铺设和锯木厂的机器中。典型的应用包括纸的张力测试、石油平台的系泊控制和其他。 张力传感器(2张) 概述: MAGPOWR @的张力控制产晶范围很广,任何时候都能为您提供精确的张力监测产晶.这些产晶能够通过简易的组合,搭建出满足您需要的最理想的张力监测解决方案。模拟显示相数字显示均可放大器可用于传输0-10VDC 或4-20mADC信号至PLC或马达驱动器可选安装方式: DIN 标准导轨(CE) ,撞墙式安装,嵌入面板式安装 仪表及配件: AST 3P;AST 3IS;WST 3;GATE 3S;TAD 3;WIN 3;deltaCOM; 型号系列: 称重检测器KOM-1系列KOM-1-10KN KOM-1-20KN KOM-1-50KN KOM-1-100KN KOM-1-200KN 称重检测器KOSD系列KOSD-1000KN KOSD-2000KN 称重检测器KOSD-40系列KOSD-40-10KN KOSD-40-20KN KOSD-40-50KN KOSD-40-100KN KOSD-40-200KN 锅炉张力计PST系列PST-20KN PST-40KN PST-80KN PST-200KN

物理 知识讲解 超重和失重 提高篇

第1 页共29 页 物理总复习:超重和失重 【考纲要求】 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并会解决应用问题; 2、理解超重和失重的概念,会分析超重和失重现象,并能解决具体超重和失重。【考点梳理】 考点:超重、失重、完全失重 1、超重 当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时(包括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两种情况),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自身重力的现象。 2、失重 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时(包括向下加速或向上减速两种情况),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自身重力的现象。 3、完全失重 物体以加速度a=g向下竖直加速或向上减速时(自由落体运动、处于绕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飞船里或竖直上抛时以及忽略空气阻力的各种抛体运动),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的现象。 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由重力产生的一切物理现象都会消失。如单摆停摆、天平失效、浸没于液体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水银气压计失效等,但测力的仪器弹簧测力计是可以使用的,因为弹簧测力计是根据F=kx制成的,而不是根据重力制成的。 要点诠释:(1)当系统的加速度竖直向上时(向上加速运动或向下减速运动)发生超重现象,当系统的加速度竖直向下时(向上减速运动或向下加速运动)发生失重现象;当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正好等于g时(自由落体运动或处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飞船里面)发生完全失重现象。 (2)超重、失重、完全失重产生仅与物体的加速度有关,而与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无关。“超重”不能理解成物体的重力增加了;“失重”也不能理解为物体的重力减小了;“完全失重”不能理解成物体的重力消失了,物体超重、失重以及完全失重时重力是不变的。 (3)人们通常用竖直悬挂的弹簧秤或水平放置的台秤来测量物体的重力大小,用这种方法测得的重力大小常称为“视重”,其实质是弹簧秤拉物体的力或台秤对物体的支持力。 例、在探究超重和失重规律时,某体重为G的同学站在一压力传感器上完成一次下蹲 动作。传感器和计算机相连,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压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则下列图象

lc200称重仪表说明书

. 概述 LC200系列仪表被设计用于诸如皮带秤、配料秤、定量秤、料斗秤、减重秤、失重秤等连续累计自动衡器的称重显示控制器,并严格按照Q/140000LC001-2007《LC200称重显示控制器》企业标准研制生产。 LC200系列仪表具有多种可选择的通讯联网接口和可扩展的控制接口,可以满足用户多种计量、检测、控制和联网的需求,全中文图形显示方式提供了丰富的运行数据和简洁的操作界面,并具有盘装、台式、壁挂三种结构方式,用户可根据安装环境和使用方式选用相应的机型。 本说明书提供LC200系列仪表的选型、安装、调试、操作和维护的方法。 LC200系列仪表操作虽然简单,但错误的安装和误操作可能引起计量精度的下降、控制功能的丧失、外部配套设备的损坏以及意外事故的发生。因此在安装和使用前务必仔细阅读本使用说明书,直至掌握正确的安装和使用方法。 LC200系列仪表的功能和型号将在以后不断增加,我们力求做到每次再版使用说明书时,其容与当时的LC200系列仪表一致,但可能出现遗漏或错误,因此希望您给予谅解。特别是当您发现错误、疑点或遗漏之处时,请及时咨询我们或经销商以获得最新信息。 仪表交货时的注意事项 用户拆开LC200仪表的包装箱时,请认真确认: ■在运输过程中是否有损坏 ■仪表铭牌数据是否与订货一致 ■随仪表一起发送的附件是否齐全 ■通电检查仪表显示功能和按键操作是否正常。 本公司严格按照ISO9000质量体系进行开发和制造,每台产品出厂前都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如果发现有缺陷,请速与厂家或经销商联系解决。 产品的保修 用户购买本产品起一年为产品保修期,在以下情况,即使在保修期,也是有偿服务: ■错误的安装使用及不适当的修理、改造引起的故障 ■超过仪表技术指标规定的围使用而出现的故障

“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实验.doc

“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实验 湖北省宜都市第一中学周运琼【教学内容】 高一《物理》第一册第三章第七节“超重和失重”。 学生通过“力”“直线运动”和“牛顿运动定律”的学习,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为本节内容的实验和研究性学习打下了知识基础,创造了一些可利用的条件。 【教学流程】 【研究提示】 1.预习教材“超重和失重”内容,弄清下面几个问题: ①什么是超重和失重? ②超重和失重是不是指物体增加和减少了重力? ③产生超重和失重的条件是什么? 2.课外探究完成下列任务 ①观察、体验、调查、收集生活中出现的超重和失重现象。 ②自行设计一个演示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实验,完成实验报告。【教学准备】 学生完成自主探究任务,教师检查他们的研究成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课前按老师要求对超重和失重现象进行了一些探索研究,这节课我们将各自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和交流,让我们对超重和

失重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更丰富一些。 二、进行新课 1.体验交流,分析特点 师:有没有同学亲身体验过超重和失重状态?先请这些同学介绍他们的体验经历。 生1:(介绍他暑期旅游时,在香港海洋公园玩“极速之旅”游戏的经历,并讲解“极速之旅”过程为自由落体运动,此运动过程中感到了失重。) 生2:(受生1的启发,介绍了他乘升降机上、下楼,在升降机开始启动和停止前一小段时间的感受,并说明了原因。) 生3:(通过向家长调查,他介绍了农民挑重担时,为了减轻对肩部的压力,让担子上下振动,并说明这样做的道理,即利用了失重。)师:前三位同学结合体验和调查,给我们分析了几例超重和失重的现象,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这两种现象的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概括一下: 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情况,叫超重 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情况,叫失重 师:从定义上看,我们能不能说超重和失重就是某一物体增加了重力和减少了重力?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重力大小由物体质量和重力加速度的乘积决定,与

LC200使用说明书(2011-01)

概述 LC200系列仪表被设计用于诸如皮带秤、配料秤、定量秤、料斗秤、减重秤、失重秤等连续累计自动衡器的称重显示控制器,并严格按照Q/140000LC001-2007《LC200称重显示控制器》企业标准研制生产。 LC200系列仪表具有多种可选择的通讯联网接口和可扩展的控制接口,可以满足用户多种计量、检测、控制和联网的需求,全中文图形显示方式提供了丰富的运行数据和简洁的操作界面,并具有盘装、台式、壁挂三种结构方式,用户可根据安装环境和使用方式选用相应的机型。 本说明书提供LC200系列仪表的选型、安装、调试、操作和维护的方法。 LC200系列仪表操作虽然简单,但错误的安装和误操作可能引起计量精度的下降、控制功能的丧失、外部配套设备的损坏以及意外事故的发生。因此在安装和使用前务必仔细阅读本使用说明书,直至掌握正确的安装和使用方法。 LC200系列仪表的功能和型号将在以后不断增加,我们力求做到每次再版使用说明书时,其内容与当时的LC200系列仪表一致,但可能出现遗漏或错误,因此希望您给予谅解。特别是当您发现错误、疑点或遗漏之处时,请及时咨询我们或经销商以获得最新信息。 仪表交货时的注意事项 用户拆开LC200仪表的包装箱时,请认真确认: ■在运输过程中是否有损坏 ■仪表铭牌数据是否与订货一致 ■随仪表一起发送的附件是否齐全 ■通电检查仪表显示功能和按键操作是否正常。 本公司严格按照ISO9000质量体系进行开发和制造,每台产品出厂前都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如果发现有缺陷,请速与厂家或经销商联系解决。 产品的保修 用户购买本产品起一年内为产品保修期,在以下情况,即使在保修期内,也是有偿服务:■错误的安装使用及不适当的修理、改造引起的故障 ■超过仪表技术指标规定的范围使用而出现的故障 ■购买后人为损坏或不可抗自然因素损坏。 产品选型 LC200 - P

失重秤原理及应用

失重秤原理及应用 失重秤原理及其应用失重秤(英文Loss-in-weight)是九十年代开始应用于工业过程称重连续计量的。失重秤逐渐替代皮带秤、螺旋秤,甚至累加秤,作为一种全新的计量方法,逐渐应用到越来越多物料处理。 1、基本原理:将秤量斗及给料机构作为整个秤体,通过仪表不停对秤体进行重量信号的采样,计算出重量在单位时间的变化比率作为瞬时流量。这个流量的获取非常重要,是失重秤能否准确计量的基础。通过我公司LEC-201仪表的内部算法,进行逼近目标流量的控制运算,输出调节信号去控制变频器等给料机控制器。 2、失重秤在实际中的应用:从原理上可以看出它不受秤体与给料机构的机械变化影响,它只是计算重量差值(差重),与传统动态计量手段相比,其优点是不言而喻的。对于控制对象为流量(t/h ,kg/min ),而且物料可输送性好,计量精度要求高时,采用失重法计量可以作为一种最佳方案。 3、失重秤的技术特点 1)系统精度高 失重秤工作时,料仓的测量实际在静态下完成的,根据两个工作状态测得两个重量差值算出流量。差值与流量给定值误差还可在下一个周期内进行补偿,并且这两个重量测量时间在几分钟内完成,不受传感器零点漂移和温度漂移等影响。因此可获得相当高的计量精度,系统计量精度可达到0.5% 2)全封闭不锈钢结构,适合各种恶劣现场 设备系统全部为钢质,一般采用不锈钢,适用环境条件较差的场合,并且具有坚固耐用、维护量小、不怕高温物料等特点。 很多任务矿企业是耗电大户,因此如何节约能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由于失重秤采用了全封闭结构,配料过程中不产生粉尘,省去除尘装置,结构简单,无须配皮带秤等配套,既节省了设备投资,又节约了电能,提高了生产效率。

教案超重和失重

课题:超重和失重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 2.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研究超重和失重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超重和失重的实质 教学难点: (1)视重与实重的概念及区别 (2)应用超重失重在实际解题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分析法、比较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脑及投影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2005年中国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就是“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实现了多人多天的太空飞行,各种媒体都有大量的相关报道,其中就谈到有关超重和失重的问题。 研究超重和失重对我们新产品的开发、科技的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制造泡沫金属,用来制造机翼,又轻又结实;还可以用液态金属制成绝对球形的理想金属珠,还可以制成超长度的玻璃纤维等等。 那么:什么是超重和失重?在生活中是否也存在超重和失重现象?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知识回顾: 1、加速度a方向的判断:

加速上升:() 加速下降:() 减速上升:() 减速下降:() A、a方向向上 B、a方向向下 2、怎样才能用弹簧秤准确测量物体的重量呢?我们除了要注意弹簧秤的量程以及校正调零之外,还要注意什么呢? 课件演示:重力的测量——说明称量系统静止时,示数表示物体的重力 课件演示:称量系统加速上升、加速下降时示数发生了变化,这时弹簧秤的示数表示的是物体的视重 ◆新课教学: 一、视重:测力计的示数 视重通常指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 例:质量为m的人站在升降机里的测力计上,求下列情况下人对测力计的压力,测力计的示数又为多少? ①升降机以加速度a加速上升 ②升降机以加速度a减速下降 解:①加速上升时 以人为研究对象, 由牛顿第二定律F合=ma,有: F-mg=ma F=mg+ma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F′=F= mg+ma 即测力计示数为F视= mg+ma ②减速下降时(同上) 我们把视重大于物重的现象称为超重现象 二、超重:视重大于物重 在什么情况下产生超重现象呢? 学生分析: 加速上升F视=mg+ma > mg 超重 减速下降F视=mg+ma > mg 超重 共同点:加速度方向向上 1、产生条件:加速度向上 2、视重:F视 =mg+ma a m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