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的康复.

癌症患者的康复.
癌症患者的康复.

癌症患者的康复

当今,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环境的污染,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高,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癌症患者约有1/3可以根治,1/3可以延长生命,生存≥5年。这些生存的患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身心健康和功能的问题。随着人们对肿瘤患者康复的日益重视,许多国家逐步开展了肿瘤患者康复的研究和服务。我国20世纪80年代引进现代康复以来,肿瘤患者康复医疗的开展和研究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一、癌症患者康复治疗的特点

癌症患者的康复工作除具有一般伤病康复的共同点以外,由于肿瘤及其

治疗具有特殊性,因此,癌症患者康复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多个专业协作

由于恶性肿瘤所致的功能障碍和残疾常不是某一个专科的问题,因此肿

瘤患者的康复需要多科协作,采取综合的康复措施。恶性肿瘤患者康复的方

案必须有肿瘤科、康复医学科和有关科室负责指导,肿瘤科、康复医学科和

有关科室医生以及心理医生、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语言治疗师、护士

等专业人员共同组成协作组,在协作组中讨论康复方案的目标、方法和方案

的制定和调整,在医院的住院部和门诊向患者提供康复服务,并对有需要的

患者进行家庭康复服务。

(二)方案因人而异

不同肿瘤患者的身心功能障碍不同,并可能随病情与治疗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要强调对患者的个别咨询、个别指导,尤其是在康复治疗的开始阶段更

应注意个别化的工作。

(三)心理康复领先

恶性肿瘤患者中近半数人(包括无躯体残疾者)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心理

障碍,许多人对肿瘤与康复缺乏认识,这些都会使患者不能很好合作,妨碍

肿瘤治疗与康复的进行。因此必须首先强调对患者的心理治疗和思想开导。

患者在消除心理障碍,认识提高后才能在治疗和康复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

极性,提高效果。

(四)加强全身康复

恶性肿瘤患者尤其在治疗后恢复期中体质较差,长期卧床的患者体质虚弱,并且由于缺乏活动容易发生废用性功能障碍,因此应注意对患者进行营养疗法、运动疗法等全身性康复治疗。中药治疗不但具有扶正祛邪的作用,而且还有减轻放疗、化疗反应,提高疗效,促进全身康复的作用。对晚期肿瘤病情进展的患者则只作一般支持性康复治疗,不进行功能训练。

(五)多方协助支持

家属的关心支持是肿瘤患者康复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家属对患者的心理等各方面情况比较了解,容易起到正面的影响。家属应对患者持良好的态度,给予鼓励和心理支持。曾患同类肿瘤而已康复的患者的现身说法和集体活动也会有助于患者克服心理障碍,改善精神状态。患者的经济困难、就业和工作安排需要工作单位和社会的支持和协助。

二、恶性肿瘤患者心理障碍的康复

恶性肿瘤患者在被确诊为肿瘤或发生残疾后,面临着肿瘤与残疾给自己带来的冲击,与其他病伤残者一样,也会发生异常的心理变化和承受调整过程。不少肿瘤发展很快,死亡率高,有些肿瘤的副作用(如:放射反应和细胞毒化疗药物的反应)以及有些肿瘤本身或其治疗致残不易为患者所接受,因此肿瘤患者的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比一般病伤残者更高。调查发现不同种类患者有≥1种心理障碍者占30%~78%,其中有躯体障碍残疾者的心理障碍更为严重。

(一)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承受过程

恶性肿瘤患者对被确诊为肿瘤和对残疾的心理承受过程与一般残疾者一样也分为5个阶段。

1.休克期

患者被确诊为恶性肿瘤及出现残疾之初,心里迟钝淡漠,表现一般。这个阶段一般较短。

2.否认期

患者对自己的病情及残疾开始有所了解,但否认这些给自己带来的问题,希望自己的病诊断错误,是良性的,因而拒绝帮助,不接受康复治疗,也不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个阶段一般也不长。

3.混乱期

患者在这个阶段中表现多种多样。有的怀疑自己的肿瘤可能已属晚期,对治疗效果没有信心,思想波动大,情绪消极,精神抑郁,焦虑恐惧;有的对医务人员或家属对自己隐瞒诊断和病情表示猜疑、愤怒和敌意;有的对自己的残疾或形象破坏感到自卑,变的冷漠孤僻,甚至绝望轻生。这个阶段的持续时间较长,需要努力调整。

4.努力期

患者的态度开始有转变,能接受治疗。

5.承受期

患者能承受肿瘤的诊断,按计划进行治疗。

(二)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治疗

1.心理治疗的目标与内容

(1)恶性肿瘤患者心理治疗的目标首先是患者尽快通过否认期、混乱期、进入努力期、承受期,正确对待疾病,认识治疗的作用,了解避免或减轻并发症和治疗副作用的方法以及恢复功能的康复方案,树立起治疗疾病和克服功能障碍的决心和信心,心理状态恢复平衡。

(2)治疗后出院的患者回到家中,生活方式发生新的变化,并且可能时常担心肿瘤的复发,因此还会有一个情绪波动和生活适应的过程,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使之情绪稳定。

(3)恰当安排身体健康恢复较好的患者就业,参加社会活动、回归社会,不仅可以解决患者的经济生活问题,而且可以恢复其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一个成员的自我价值感和人际关系,这对患者的心理康复是很有益的。

(4)给晚期肿瘤患者以心理支持,解除心理障碍,也能达到患者生命价值观的重新调整,能正确对待剩余的生命。

2.心理治疗的方法与措施

(1)医务人员与患者家属要对肿瘤患者表示充分的理解、同情和关怀,对其心理状况进行细致的了解、分析和有针对性的个别的启发教育、疏导,给予心理支持。

(2)有些患者的心理障碍与其实际问题有关,如:无喉者的言语障碍,腹壁

造瘘者的粪袋泄漏、截肢者的步行障碍、癌痛、家庭关系恶化、经济困难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会有助于心理障碍的克服。

(3)曾有同样疾病和类似功能障碍而经康复治疗后恢复较好的患者自愿来与患者谈经历和体会,进行现身说法,对克服患者的心理障碍也很有帮助。(4)必要时可使患者学会松弛,或进行药物治疗,使精神紧张状态松弛下来,消除疑虑、恐惧。

三、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康复

(一)恶性肿瘤及其治疗对机体营养状况的影响

1.恶性肿瘤的影响

恶性肿瘤可引起体内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物质的代谢失常。不少患者常因食欲不振、食物摄入困难、消化吸收不良而致体重减轻、身体虚弱,进而活动减少,食欲更差,形成恶性循环,营养不良,机体抗病能力严重降低,疾病恶化。因此,营养不良既是患恶性肿瘤后的后果,又是加重病情的因素之一。

2.抗肿瘤治疗的影响

(1)手术治疗的影响。各种手术都可能消耗体质,引起食欲不振等反应,特别是头颈部手术可引起口腔及上消化道的水肿反应;切除舌、颌骨与咀嚼肌时可造成咀嚼、吞咽困难;唾液腺的切除可引起口咽干燥;胃肠道手术可引起胃肠道运动与分泌功能障碍,因而引起营养缺乏、电解质紊乱等。

(2)放射治疗的影响。约有90%以上的患者在接受大剂量放射治疗后体重下降。有些部位放疗所引起的消化道反应严重,如:头颈部放疗可引起唾液分泌减少、咀嚼与吞咽困难;上消化道的放疗可引起口腔、食管与胃的放射性炎症,恶心呕吐;腹部与盆腔的放疗可引起消化吸收不良、腹泻。这些反应均可导致摄食减少、吸收不良、营养不良。

(3)化学治疗的影响。化学治疗可引起消化道的不良反应,如:唇炎、舌炎、口腔溃疡、消化道溃疡、厌食、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光辉霉素、甲氨蝶呤与更生霉素能引起低钙血症。阿霉素、博莱霉素能加重放疗所导致的胃肠道反应。

总之,肿瘤与抗肿瘤治疗都可引起体质消耗、营养不良。有些肿瘤患者

死亡并非由于肿瘤本身,而是由于营养不良、恶液质、机体衰竭。如果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不但能使患者耐受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而且能使患者在这些治疗后能较好地恢复体质。

(二)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

1.恶性肿瘤患者营养治疗的一般原则

(1)恶性肿瘤患者应有一个能提供适量蛋白质与热量、合理的、平衡的食谱,保证每天能摄入足够的营养。

(2)餐前心情要愉快,稍微活动5~10分钟,以增加食欲。

(3)进食的环境要舒适,尽可能与他人共同进餐。

(4)少量多餐,在“三餐”之间再稍吃些高蛋白、高营养的饮食。

(5)经常改变食谱,充分利用食物的外形、色泽及调料等,烹制各种色、香、味俱佳的菜肴,以提高食欲。

(6)吞咽或咀嚼困难、消化能力差的患者可采用流食、半流食,以后再改软食。

2.中医有关恶性肿瘤患者营养康复的原则

中医认为各种食物均有与中药相似的性(寒、热、温、凉)味(酸、苦、甘、辛、咸),有各自的营养特性。在营养康复时应按患者的情况选用相应的食物。

(1)手术后的营养:肿瘤患者手术后常见气血不足、脾胃失健,即缺乏营养,又有功能障碍。故应补充营养,进食肉类、禽类、蛋、乳、豆制品等营养丰富的食物;同时注意健脾,一些调味品与山楂、粥类、山药等均有健脾开胃作用。

(2)放疗后的营养:患者放疗后常出现口鼻干燥、咽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数等阴虚火旺症状,宜吃清淡降火、甘寒生津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可选西瓜、梨、耦、莲子、绿豆、银耳、萝卜、白菜等。忌辛燥或油煎的食物。

(3)化疗后的营养:患者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血细胞减少,宜食开胃醒脾、促进食欲、营养丰富的食品,如:甲鱼、蛋类、乳类、瘦肉、鲤鱼、蜂蜜、红枣等。

(4)忌口:我国民间历来重视忌口。对于一些食后可能助热生火、使一些疾病发作或加重的食物(俗称“发物”)如:无鳞鱼、虾、螃蟹、鸡肉、狗肉、驴肉、韭菜、茴香菜等,习惯上认为肿瘤患者亦不宜食用。此外,在病属热形时,禁食辛辣食物,病属寒性时禁食生冷油腻食物,宜属忌口范畴。

四、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化疗副反应的康复

大约有60%~70%的恶性肿瘤患者需要接受放疗。放射线与细胞毒抗癌药的应用可能引起患者的全身或某些系统器官的不良副反应。在综合治疗中采取如下康复措施,会有助于患者全身和局部情况的改善,保证抗肿瘤治疗的进行和功能的恢复。

(一)康复护理

对体弱卧床的患者尤应注意康复护理,如:保持正确的体位,勤翻身,作好皮肤护理。要保护好放射治疗野的皮肤,不用肥皂清洗,避免刺激摩擦。注射化疗药物部位有静脉渗漏时要及时对症进行湿敷、物理治疗,控制坏死的发展,促进吸收。对有口咽溃疡的患者要做好口腔护理。对呼吸道分泌物较多者要及时清除分泌物,扣击振动胸背,促进分泌物排出,体位引流排痰。(二)运动疗法

有一定体力的患者可坚持保健操、散步等低强度的运动和一般生活活动,以保持体力。体弱的患者应进行床上运动,包括主动和被动运动,进行饮食、洗漱等简单生活活动,以保持肌力和关节活动范围,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对中枢神经、周围神经、骨关节肌肉损伤者应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进行相应的功能训练,防止肌肉萎缩、挛缩和畸形的形成,保持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对呼吸功能障碍者应进行呼吸训练、咳嗽排痰训练,保持肺活量,防止肺部感染。

(三)物理治疗

对一部份肿瘤患者可以采用高频电高温治疗、超声聚焦治疗、电化学疗法、激光疗法、光动力学疗法、冷冻疗法、毫米波疗法、磁疗等物理疗法,配合放疗化疗,以提高治疗疗效,并可酌情减少放疗化疗的剂量。对放疗化疗后骨髓造血功能抑制,白细胞减少者可进行穴位的毫米波疗法,以保护骨髓造血功能,减轻放射线与化疗药物对骨髓的损伤。

(四)作业疗法

对有大脑损伤后认知障碍者和日常生活活动功能障碍者,可进行认知训练、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训练。

(五)康复辅助装置的配备:对治疗后有运动功能障碍者应适当配备助行器、矫形器、自助具、轮椅等。对于器官缺损造成缺陷者可配以适当的服饰、假体(乳房假体、义眼、假发等)。

(六)言语矫治

对有大脑损伤或构音器官障碍造成言语功能障碍者,应进行言语功能的训练。

(七)营养疗法

放疗、化疗患者应选择适当的、足够的营养。

五、癌痛的治疗

具统计,在中期恶性肿瘤患者中有40%发生中度以上疼痛,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有60~80%发生重度疼痛。癌痛严重影响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不同病期患者癌痛的治疗目的不同。对肿瘤可能控制的患者应采取积极治疗,减轻或消除其疼痛,防止急性疼痛转为慢性疼痛。对肿瘤不能完全控制的患者,要在治疗肿瘤的同时减轻或控制疼痛,对晚期肿瘤者应尽量减轻其疼痛的程度。

(一)心理疗法

患者的精神紧张和焦虑常使痛阈降低,疼痛加重,因此要做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使患者认识到这点,并通过患者所喜欢的生活方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轻或消除烦躁和忧虑。癌痛严重时,可指导患者放松,屈膝屈髋放松腹肌,或采用腹式呼吸,缓慢呼气,并注意训练患者的意志和毅力。晚期癌痛患者往往因疼痛难忍不能控制自己,更应对其关怀体贴备至,给予精神支持,绝不能对其厌烦训斥。

(二)药物疗法

癌痛的治疗以药物镇痛为主。可按世界卫生组织的三级阶梯:非激素类抗炎镇痛药类(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水杨酸、消炎痛等)→弱阿片样镇痛药类(如;可待因等)→强阿片样镇痛药类(如:吗啡、美散痛、哌替

啶等),按顺序给药,适当辅以抗抑郁、抗痉挛、肌肉松弛、抗组胺和激素等各类药。中药也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三)物理疗法

可采用冷敷、热敷、高温、冷冻、经皮电神经刺激、夹板固定、针灸、等物理疗法减轻疼痛。近年报道电极植入椎管内的脊髓电刺激疗法,有较好的控制癌痛的效果。

(四)放射疗法

放射疗法对恶性肿瘤本身有一定的控制和治疗作用,对癌痛(尤以骨转移的癌痛)有较好、较快的止痛效果。

(五)神经阻断和神经外科疗法

对药物镇痛效果欠佳的患者可在局部痛点、外周神经、自主神经、硬膜外和蛛网膜下腔、肿瘤组织中注入乙醇或石炭酸进行神经阻断。对顽固性疼痛,可在硬膜外、鞘内或脑室内放置导管或进行神经松解、神经切断、脊神经根后支切断、脊髓前柱切断等神经外科手术。

(六)康复护理

安静的环境、柔和的光线、适宜的室温、温和体贴的服务态度可能使患者安静下来,减少镇痛剂的用量、延长用药的间歇时间。

六、乳腺癌患者的功能康复

乳腺的恶性肿瘤以乳腺癌为最多见,主要发生在女性。在全身恶性肿瘤中占7%~10%,在妇女中占全身恶性肿瘤中的20.5%,在妇女特有的恶性肿瘤中占第2位。病灶局限于局部或区域淋巴结时的首选疗法为手术,有些患者需综合应用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预后较好。乳腺癌的手术种类较多,目前国内仍以根治术为主。根治性手术的范围广泛,包括整个乳房、胸大小肌、腋淋巴结等,损伤较重,术后并发症较多,但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较好,一般可恢复生活自理、社会活动和工作。

(一)心理康复

乳腺癌患者特有的心理障碍不多,少数年轻女患者可能对根治术后一侧乳房缺、肩胸畸形有顾虑。术前可对他们说明手术的必要性、术后注意事项和康复的可能性,打消顾虑,使其术后能密切配合康复治疗。

(二)呼吸功能的康复

患侧胸壁手术切口较大,加压包扎会影响呼吸时的胸廓活动,最好术前教患者作呼吸练习,术后定时改变体位,叩打振动背部,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除。鼓励患者作深呼吸,促使肺叶扩张,防止肺部感染,同时可增加胸壁活动,有利于术区皮肤的放松。患者能坐起或下地时需作深呼吸练习,双手放在上胸部锁骨下方,吸气时用鼻深吸气,双肩缓慢向外旋转,使胸廓扩张,吸气时用嘴呼气,胸廓放松。

(三)肩活动功能的康复

术侧肩胸皮肤皮下组织张力高,容易影响肩关节的活动。术后应使患者处于半卧位,术侧上肢置于功能位,肩外展,肘屈曲或自由放置,以枕头支持前臂和手。次日即可作手指伸屈、握拳、腕伸屈、前臂旋前旋后和肱二头肌静力性收缩活动。拔除伤口引流后改仰卧位,可逐步加做肘、上臂、肩的活动,并在他人协助下用术侧上肢洗脸、刷牙、吃饭,逐渐过渡到自己独立完成。伤口拆线后可增加上臂、肩的活动范围和次数,具体的医疗体操如下:1.摆动运动

坐位或立位,身体前倾,术侧上肢自然下垂,做向前后内外方向的摆动,做内收活动实时术侧上肢的摆动超过身体中线。

2.耸肩旋肩运动

坐位或立位,缓慢耸肩,使肩上提达耳朵水平,然后下降,再使肩在水平面上作缓慢的内旋和外旋活动。

3.双臂上举运动

立位,双手紧握,伸肘、缓慢上举过头,达到尽可能的高度,然后缓慢放下。

4.爬墙运动

立位,面对墙壁,足趾离墙约30cm,双手指尖抵墙面,缓慢上爬,连续练习数次,然后改为侧立,使术侧肩对墙壁,肩外展,手指尖抵墙面,缓慢上爬,连续连习数次。肩活动范围有改善时,逐渐缩小足与墙的间距。

5.护枕展翅运动

坐位,双手“十指交叉”,上举至额部,然后移向后枕部,将双肘移向耳

部。最后将交叉的双手举至头上,再降回到起始位。以上所有动作均宜缓慢进行。

在进行以上训练的初期,可用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逐渐加大活动范围。术侧肩出现疼痛时可继续努力尝试活动,疼痛有所加重时做几下深呼吸,然后继续练习或暂停。疼痛以耐受为度,切忌强力牵拉,以免发生撕裂伤。每日训练3次,一般须坚持6个月~1年。

此外,还要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进行训练,注意尽量减少或避免以健侧上肢代替术侧上肢完成动作,逐渐增加术侧上肢的活动和负荷。出院前可用患手拿起少于0.5kg的物品进行活动,如:水杯倒水、进食、洗脸、化妆、梳头、操纵家用电器、打电话、翻书报等。出院回家的最初两周活动负荷量渐增加,如:洗头、一般打扫房间、一般烹饪、折叠衣服、穿套头衫等。回家一个月时活动负荷量可进一步增加,如:挂衣入柜、铺床被、抓公共汽车把杆等。回家两个月时可作提手提包、提菜篮、背包、轻量体育活动。

(四)淋巴性水肿的康复

术侧淋巴结被广泛切除、腋静脉血栓形成、术侧上肢被强力牵拉、手术损伤的组织粘连压迫等因素均可导致术侧上肢淋巴回流障碍,形成水肿。轻者可在数月至数年内逐渐消退,重者自觉肢体沉重,影响活动,还容易发生破损、感染持续不退等。其康复措施如下。

1.抬高患肢

术后即应将术侧上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后应注意避免上肢下垂或作重体力活动,以促进淋巴回流。

2.患肢护理

注意保持患肢皮肤清洁润滑,劳动时戴防护手套,缝纫时戴顶针,不使用腐蚀性洗涤剂,防止破损感染,避免在患肢测量血压、作静脉穿刺注射。一旦发生破损感染,宜及早抗感染治疗。患肢衣袖宜宽松。

3.运动与按摩

患肢宜作适度活动或做向心性轻手法按摩,以促进淋巴回流,但应避免术后过早、过强活动,以免加重水肿。

4.压迫性治疗

患肢使用间断性气压轴套,每天2~12小时。或穿弹性压力袖套(在上肢高举时套上袖套),以压迫束缚上肢,促进淋巴回流。

5.其他治疗

必要时吃限盐饮食,用利尿药。严重者实行瘢痕松解术,解除瘢痕对血管、淋巴管的压迫。

(五)形体康复

女性患者在乳房切除后可使用外部假体,年轻女患者可考虑进行乳房重建术。

(六)幻乳觉的处理

个别患者术后产生幻乳觉,宜采用对症治疗,如:戴假乳,轻柔按摩、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等。

七、肺癌患者的功能康复

肺癌是世界各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某些大城市,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首位。不同类型肺癌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不同,预后多较差。手术治疗后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很重要。

(一)心理恢复

肺癌患者特有的心理障碍是:术后胸部切口大、切口痛对呼吸、咳嗽的顾虑较大,影响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和肺功能恢复。故术前就应告诉患者术后呼吸与咳嗽的重要性,使之相信有控制的呼吸与咳嗽不会使伤口裂开,并教会病人呼吸、咳嗽的动作。患者精神放松就可以很好的配合术后恢复。

(二)康复护理

手术后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湿润,没有烟酒等刺激气味,不吃刺激性食物,防止呼吸道感染。

(三)呼吸功能的恢复

1.呼吸训练

术后先行腹式呼吸,伤口疼痛减轻后应进行胸式呼吸,伤口拆线后进行胸式深呼吸,以后过度到吹瓶子、吹气球等有阻力的呼吸运动训练,使肺部充分扩张,防止肺萎缩,恢复肺活量,防止胸膜粘连。不同手术部位可采取不同方式的局部呼吸功能训练。为加强肺上部通气可两手叉腰,充分放松肩

带,进行深呼吸。加强肺下部通气和膈肌运动,可做深呼吸,吸气期尽量高举双手,勿使双手低于头部,呼气期手还原。为加强一侧肺下部通气和膈肌运动,身体向对侧屈,作深呼吸吸气期尽量高举同侧上肢,呼气期手还原。2.咳嗽、咳痰训练

术后要鼓励患者咳嗽,采取有利于分泌物排出的体位,用手按压术侧胸壁,呼吸时两手放松,咳出时再按紧胸部,以减少胸部震动。如有引流管,咳前要夹住引流管。咳嗽可使肺叶扩张,排出残腔内的气体、液体,帮助建立胸膜腔负压。

3.手法治疗

叩打、振动、摇动患者背部,会有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

(四)运动疗法

患者卧床期间应进行下肢活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体力有所恢复后,应尽早下地活动,呼吸体操与全身体操相结合,并逐步进行步行、登梯等活动,以加大肺通气量,改善全身状态。术后两侧肺容量不等,容易造成脊柱侧弯畸形,除进行呼吸练习外,还应进行相应的矫正体操。

(五)其他治疗

抗生素与超声雾化吸入的应用会有助于抗感染和痰的排出。

八、喉癌患者的功能康复

喉癌为头颈部肿瘤中的第二位,多见于吸烟的男性。早期患者可进行放疗,但一般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喉切除术后患者失去喉,没有发音器官,不能进行言语交流并且改变了上呼吸道的通气途径,在颈部瘘口进行呼吸,不易为患者所适应。重建发音功能是喉癌患者术后功能康复的重点问题。(一)心理康复

需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的主要心理障碍是术后无喉不能进行言语交流,甚至有人为此拒绝手术,因此术前应向患者充分说清手术的必要性以及术后功能康复的措施,解除其顾虑,使之能密切配合手术与康复。术后还要坚持进行心理治疗,使患者能在较长时间内努力坚持进行言语功能的康复。(二)康复护理

放疗后和术后患者可能发生喉部水肿,呼吸困难,应注意口腔护理,及

时消除上呼吸道分泌物,叩打背部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除。气管造瘘者要注意瘘口的护理,气管套管要每天多次清洗,瘘口前覆盖潮湿的双层无菌纱布加以保护。注意保持环境空气新鲜湿润,避免烟酒、辣椒等刺激。

(三)语言功能的康复

1.食管言语训练

喉切除患者出院后即可进行食管言语训练,学习时咽收缩形成类似声带的皱襞,使空气进入食管,再以嗳气的方式放出气体,使咽缩肌的“声带”皱襞振动而发生基音,最后经唇、颊、舌、齿等构音器官加工而形成语音。食管言语的基音低音量小,容易引起腹胀、打嗝等不适。年龄较大的患者不易掌握食管发音方法。

2.安装人工发音装置

食管言语训练失败后可以安装人工发音装置,利用器官内气体的振动,使体外人工发音装置发音,再经构音器官加工成语音。最早的人工发音装置是人工喉,以后又出现了电子喉、气动式人工喉等,过去这些装置的发音不够理想,应用和携带不便,但近年来新型的电子喉的发音效果已经有了明显进步,体积也缩小到小电筒大小。近年来又出现新型的指入式喉内发音装置,但有刺激分泌物的产生和继发感染的缺点。

3.新喉再造术

近年有人研究在全喉或次喉切除根除病变的基础上,以患者自体的软骨、骨、肌肉和神经组织进行新喉再造术,重建喉的发音、呼吸和吞咽三种功能。(四)肩活动功能的康复

根治性颈清扫术中切断胸锁乳突肌和副神经(支配斜方肌),术后会出现肩下垂、肩活动功能障碍,有的还发生肩关节周围炎。可进行温热疗法、低中频电疗、超短波治疗、按摩和主动运动、抗阻运动练习,以改善肩的活动功能。功能障碍严重者可用吊带牵拉、支持肩臂或进行神经肌肉移植术。(五)形体康复

为掩饰气管造口者的缺陷,患者不宜穿无领袒胸的衣服,可用低领适当掩盖颈前造口,但不可妨碍造口通气呼吸。肩下垂者可穿有垫肩的衣服。

九、结肠直肠癌患者的功能康复

结肠癌、直肠癌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4~16%,占胃肠道肿瘤的1/4,近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上升的趋势。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治术的5年生存率为50%左右。结肠癌、直肠癌的预后是消化道肿瘤中最好的。部分患者的根治术需在胸壁作永久性造瘘,改变排便途径常不易为患者所接受。在有些国家中,这部分患者的康复有专科医务人员和专职的造口治疗师负责。

(一)心理康复

进行结肠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最大的心理障碍是认为术后的永久性人工肛门不卫生,会妨碍与他人接触,甚至为此拒绝手术。因此术前应向患者充分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术后康复的措施,解除其顾虑,使之能密切配合手术与术后康复。术后患者未熟练掌握使用粪袋的方法,以致粪袋泄漏、臭气外露使患者往往十分苦恼、烦躁、紧张、发窘,这时还要继续做好心理工作,具体指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二)排便功能的康复

1.术前对瘘口部位的选择

术前即考虑到术后造口是否会被腹壁皱褶所阻挡而致患者视线不可及,不易护理。检查造口区有无疤痕或其它异常,认真选择腹壁造瘘口的部位。2.术后排便习惯的建立

术后要注意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可参考患者过去的排便习惯,每天定时灌肠,一般经7~10天训练即可建立起每天排便1~2次的习惯。3.术后饮食的调整

术后初期不吃含纤维素多的食物,以防粪便的量和次数过多,以后参照粪便的性状调节饮食品种,选用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对肠道刺激少的细软食物,使粪便成软便状,防止粪便过稀或干秘嵌塞。不吃产气多的食物,不吸烟,不嚼口香糖,防止过多的气体进入胃肠道。

(三)造口的康复护理

术后要教会患者安装粪袋,使粪袋紧贴造口处腹壁而不泄漏。粪袋使用后要及时清洗晾干备用,如能使用一次性粪袋更好。每天更换粪袋后要用温水将造口洗净、擦干,以免粪便刺激皮肤。发现造口周围皮肤发生糜烂、湿疹、感染;或造口粘膜与皮肤分离、发生出血、溃疡、脱垂、瘘管、退缩等

异常现象应及时请医生检查处理。为防止造口周围瘢痕挛缩,发生造口狭窄,自术后1~2周起,食指戴指套,外涂石蜡油,伸入造口进行探查扩张,使造口直径保持于2.5cm左右,每周扩张一次,持续2~3个月。狭窄严重时需行手术切开。

(四)社会康复

佩戴粪袋者宜穿宽松衣服,做好粪袋的护理,完全可以恢复正常社会活动、人际交往与工作。较远途外出时不要吃喝生冷食物与饮料,可口服含复方樟脑酊等药物,减少肠蠕动和排气,可以避免发生令人不愉快的情况。

十、骨恶性肿瘤患者的功能康复

(一)原发性骨恶性肿瘤患者的功能康复

骨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多发生于青少年,好发于下肢,发病率虽不高,但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容易发生转移,有的在术后1/2~1年即发生转移,治愈率很低,生存期短,死亡率高。有的肿瘤对放射线较敏感,可行放射治疗,但多数以手术治疗为主,常需截肢。截肢后的心理康复及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的方法与一般伤病后截肢的康复基本相同。过去认为术后有希望生存1年以上的患者才安装假肢。现在有人认为及早安装假肢不但可以促进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而且对患者的心理康复也有重要的作用。没有条件安装假肢者及早学会使用轮椅、助行器进行活动,也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在小儿患者中应尽可能考虑到小而生长发育的特点。

(二)继发性骨恶性肿瘤患者的功能康复

骨的继发性恶性肿瘤为其它部位恶性肿瘤(如:乳腺癌、肺癌、肝癌、肾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胃癌等)转移所致,多发生于椎骨,其次为股骨和肱骨近端。临床上常见原发灶很小,没有症状,却先出现骨转移癌的症状,疼痛及病理性骨折。患者的心理障碍及全身状况多较严重,癌痛的治疗参见“恶性肿瘤患者癌痛的康复”,其中放射疗法是控制肿瘤、减轻疼痛的有效疗法。制动可减轻疼痛,并防止病理性骨折的发生。有时需手术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

十一、小儿恶性肿瘤患者的功能康复

恶性肿瘤在小儿中不少见,影响小儿发育而且危及生命。小儿肿瘤的发

病年龄主要集中于5岁以内的幼儿时期,肿瘤的生长速度很快。小儿恶性肿瘤的种类与成人不同,病理类型与急性白血病、胚胎性肿瘤和肉瘤为多,发病部位以血液系统、中枢系统、骨骼、眼等为多。某些肿瘤有明显的遗传因素。小儿恶性肿瘤的预后常受年龄、发病部位、组织器官类型等因素的影响,各种肿瘤的治愈率不一。小儿肿瘤及其所致的功能障碍及其康复有与成人不同的特点。

(一)小儿恶性肿瘤患者功能障碍的特点

1.小儿恶性肿瘤患者的躯体功能障碍

颅内肿瘤及脑部放疗会严重影响脑的发育,有的手术和放疗可能引起肢体瘫痪,垂体、下丘脑的肿瘤可引起病理性骨折,放疗可使骨骼生长发育迟缓而产生畸形,如:肢体短小、脊柱畸形、牙齿松动脱落。手术治疗常需截肢,视网膜母细胞瘤严重损伤视力或致失明,还可能引起脱发、卵巢功能不全、中枢神经毒性反应等。肿瘤所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及细胞毒性、化疗药物可引起厌食、营养不良、虚弱、恶液质等。

2.小儿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障碍

颅内肿瘤及脑部放疗、全身化疗都可能引起嗜睡、行为改变、厌食、痴呆等精神症状。致残后的畸形、形象丑化、学校和家庭对患儿的态度恶化以及停学、家庭经济困难等情况都可能给患儿带来精神心理的冲击,造成心理障碍出现压抑、焦虑、烦躁、恐惧、孤僻。

(二)小儿恶性肿瘤患者康复的目标

1.预防性康复

这是小儿肿瘤康复的首要目标,首先要从优生优育方面预防可能致癌的因素,预防肿瘤的发生。一旦发生肿瘤后要力争达到痊愈,减轻或避免治疗的毒副反应和致残后遗症,尽量使患儿具有本年龄应有的功能和特点。

2.恢复性康复

尽力使患儿躯体残疾的功能障碍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三)小儿恶性肿瘤患者康复的特殊内容

小儿恶性肿瘤患者康复除与成人恶性肿瘤患者康复的基本内容相同外,还具有以下特殊内容。

1.临床治疗

治疗时尽量避免和减轻一些治疗措施(如:脑和骨骼的手术和放疗)对小儿生长发育和形象的破坏,必要时进行修复矫形手术。有的患儿需进行激素的置换治疗,促进小儿的生长发育和激素调整。

2.物理疗法

对有运动功能障碍的小儿应进行运动训练,防止关节挛缩、肌肉萎缩,改善运动功能。运动可以结合小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以游戏、玩耍等方式进行,以提高小儿的兴趣,充分活动,并酌情配合温热等疗法,促进水肿消散、瘢痕软化、挛缩缓解。

3.康复辅助装置

根据患儿残疾的情况,安装必要的假体、假肢、矫形器或装备轮椅、助行器、自助具,以改善形体,增进功能。

4.营养治疗

肿瘤患儿特别需要有合理、充分的营养,以保证身体发育和健康恢复。5.心理康复

肿瘤患儿尤以较年长儿的心理康复不容忽视,必要的矫形、整容和康复辅助装置的配备有利于患儿的心理康复。对精神心理障碍症状严重的小儿可使用一定的药物治疗。家长和周围人们对患儿要持正确的态度,这对患儿心理的康复是很重要的。要把肿瘤患儿看作“正常小儿”或“一般患儿”,使患儿与周围的亲友保持良好的接触,或带领患儿参加小儿的集体活动,或外出接触社会,以保障正常的自我感觉和心态。

癌症手术后如何尽快康复

癌症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及身体健康。受其发病率的增长,癌症的防范意识一定要增强,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手术是治疗癌症的常见方法,其能够通过对病灶的切除,使病情加以控制,必要时再联合其他治疗,多数患者都能够获得满意疗效。此时,患者和家属往往会非常关心康复问题,尤其是一些有助于康复的措施。那么,癌症手术后如何尽快康复呢? 有助于促进癌症术后尽快康复的措施有: 1、合理饮食:手术后,疾病的消耗、病痛的折磨、负面情绪的影响,加上手术等治疗副作用的影响,患者普遍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消瘦、贫血、乏力等病症,不仅影响术后生存质量,而且不利于机体恢复,患者康复。因此,手术后一定要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及时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高营养食物,并做到饮食多样化、少量多餐,增加患者进食量,促进机体尽快恢复。 2、改善情绪:由于对治疗效果担忧,加上术后一些并发症的出现,尤其是疼痛的出现,常令患者生活在恐惧、焦虑、抑郁、愤怒、绝望等负面情绪中。这些情绪不仅会影响术后生存质量,而且还会影响患者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及内分泌系统,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及康复。因此,为了促进患者的康复,一定要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普及癌症手术治疗,其并发症的防治,以及一些康复案例,以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3、改善疼痛:疼痛是术后非常常见的并发症,几乎每个术后患者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不仅会引起或加重患者的负面情绪,而且还会影响患者的睡眠、饮食、精神、体力等,妨碍组织修复及伤口愈合,延长康复时间。因此,手术后一定要加强疼痛的防治。除了合理使用止痛药外,还可以通过外敷、按摩、听音乐、深呼吸等方式缓解疼痛,降低其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4、坚持中药:癌症的治疗多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而中医药治疗在癌症术后治疗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其不仅能够修复受损机体,防治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而且坚持还能够抑杀术后残留癌细胞,巩固手术疗效,降低术后复发、转移,提高患者生存率。因此,为了促使患者尽快康复,癌症患者一定要坚持中药,而且要到正规医院寻求规范的中医治疗,以确保用药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在寻找中医治疗癌症的医院时,很多人选择了位居河南省会郑州的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虽然仅仅有十余年的历史,但医院却凭借确切的疗效、良好的服务、合理的收费,赢得广大用药患者的信赖和认可,更帮助一位又一位肿瘤患者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确切的疗效,使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因此受到河南电视台、郑州电视台、东方今报、河南日报、大河报等多家媒体的关注。近日,医院院长袁希福更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其专题纪录片《百年传承济世为怀》将会在新年期间在CCTV-发现之旅频道正式播出。相信通过该纪录片,能够让人们对医院及袁希福院长有更深的了解,也希望这能够带给广大肿瘤患者以治疗希望,增强其中医治疗的信心。 通过上文介绍,相信大家对癌症手术后如何尽快康复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促使患者能够尽快康复,术后的护理工作一定要引起重视。此外,建议患者还应尽早将中医纳入治疗方案中,尤其是年老、体弱的患者,以促使机体恢复,预防复发、转移,提高患者生存率。由于中医治疗癌症需要严格按照辩证施治的原则,因而为了确保用药效果,患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寻求规范治疗。

团结起来为战胜癌症恶魔而努力——在市抗癌康复俱乐部“与癌同行二十年”贺岁庆生活动上的讲话

团结起来,为战胜癌症恶魔而努力 ——在市抗癌康复俱乐部“与癌同行二十年”2011贺岁庆生活动上的讲话 (2011年6月9日) 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市肿瘤医院院长贾文杰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癌症康复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参加这次“与癌同行二十年”2011贺岁庆生活动,感到非常荣幸。因为,在这里我看到了这么多热心于肿瘤康复事业的领导和医务人员,看到了数百名勇敢面对、自强不息的抗癌勇士们,为你们团结拼搏、乐观奉献的抗癌精神而感动!在此,我谨代表市抗癌协会办公室和市肿瘤医院,向有20年癌龄的癌症康复者这一特殊生日表示热烈的祝贺,祝你们健康长寿!向在座的康复5年、10年的会员们表示诚挚的祝福,祝贺你们在与癌症病魔斗争中取得伟大胜利! 今天我与大家交流四句话。 第一句是:癌症可防可治,不等于死亡。由于癌症是一种难治的慢性疾病,目前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措施,但难治不等于不能治,更不等于治不好。在积极配合正规治疗下,只要不断激发生存欲望,寻找康复法则,建立积极观念,确立正确态度,增强抗癌意志,坚定必胜信念,付诸抗癌行动,就会有抗癌奇迹的出现。今天在座的康复5年以上、10年以上、20年以上、甚至30年以上的抗癌明星们,就是大家看得见摸得着活生生的事实,就是“癌症≠死亡”这一科学命题最有力的证明,这是与你们牢固树立持久抗癌、综合抗癌、群体抗癌的观念分不开的。虽然我们讲癌症不等于死亡,但癌症毕竟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重病,它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癌症临床治愈后复发转移随时都有可能。因此,癌症患者经过住院临床治愈后,一定要十分认真地做好后续的康复治疗。实践证明,要彻底战胜癌症,单靠哪一种手段都不行,必须走综合治疗的路子,心疗、医疗、体疗、食疗,一个都不能少——这是无数个抗癌明星的一条共同的经验,是彻底战胜癌症的必由之路。另外,像今天一样大家聚在一起互相交流抗癌经验体会、传递医药信息、开展自娱自乐活动等,群体抗癌也有很多好处,大家在一起一说一笑,什么恐癌心理的阴影和孤独寂寞、忧愁烦恼等不健康的情绪都没有了,对癌症患者是一种很好的心理治疗。 第二句是:自我心理康复疗法是癌症康复的重要手段。癌症是多种因素作用导致的一种严重影响健康的身心疾病,临床研究发现,心理因素在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中与生物、理化致病因素同等重要。那些长期强烈地遏制内心情感,性格内向、孤影自怜、离群索居的人,当他们受到强烈的不良心理刺激,如过度紧张、焦虑、抑郁、悲哀、绝望等时,不仅对生活失去信心,对工作缺乏热情,对亲朋没有友爱,还可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在这些不良的情绪之后,癌症往往会乘虚而入。因此,良好的情绪和健全的性格对预防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与癌症的康复密切相关。“心病还需心来医”,正如失常的心理会成为致癌的前提一样,健康充实的心理则同样是战胜癌症的重要条件。有关心理学家指出,只要让癌症患者做好自我心理康复疗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学会用理智去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以乐

癌症康复协会的章程

癌症康复协会的章 程

xx癌症康复协会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名称:本团体的全称为“xx癌症康复协会”(又名“xx癌症康复俱乐部”)。 第二条性质:协会是由本市癌症患者和热心癌症康复事业的医务工作者及社会人士自愿组成的公益性群众团体。 第三条宗旨: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遵循“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精神,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做到依法治会、以德治会。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呼吁和争取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癌症康复事业,团结和鼓励癌症患者与疾病作顽强斗争,共同探索癌症康复道路,为战胜癌症作出贡献。 第四条本协会业务主管单位是xx。由xx登记管理。协会作为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会的团体会员,接受其指导。 第二章任务 第五条协会的基本任务是为癌症患者的康复服务。其主要工作有: (一)宣传“癌症≠死亡”,鼓励患者树立信心,与疾病作顽强斗争;

(二)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积极反映癌症患者的实际困难和正当诉求,呼吁和争取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癌症康复事业; (三)开展康复咨询服务,指导癌症患者进行心理、医疗、药物、饮食等科学的康复治疗,积极探索癌症康复道路; (四)收集典型病例,总结和交流癌症康复经验,医患结合开展防癌抗癌研究; (五)组织患者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能锻炼,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 (六)组织患者开展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患者的精神生活; (七)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组织癌症志愿者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回报社会; (八)加强与兄弟省、市癌症康复组织的联系,开展经验交流。 第三章会员 第六条本协会由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组成。凡居住或工作在本市的癌症患者和热心于癌症康复事业的健康人士以及相关单位、团体,承认本协会章程,愿意参加本协会活动,自愿申请,经相关知识培训,履行相关手续,发给会员证后,即可成为本会成员。第七条会员的权利与义务。

癌症患者及家属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康复

癌症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康复 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宋兵福 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虽然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癌症并不一定就是绝症了,但是,其治愈率仍然很低。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对患者本身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除了要忍受生理的痛苦外,往往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部分患者及其家人还不得不面对经济的压力,这让他们更加感觉到无助和伤痛,容易对生活丧失信心,脱离社会,加剧疾病的发展。但过于消极的心理反应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生活质量,加速疾病进展。 1肿瘤患者正常的心理变化 (1)诊断前:关心各种与诊断有关的信息;怀疑诊断的准确性;担心医疗费用/工作问题;对患病后可能出现的疼痛/损容/死亡等的恐惧。 (2)诊断后:部分患者否认自己患有肿瘤,易产生愤怒/敌意/受迫害感/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 (3)治疗期:担心治疗效果不佳及治疗出现的副作用;害怕疼痛与死亡。(4)治疗后:恢复正常的应对方式,担心复发。 (5)复发期:情感震荡/焦虑/抑郁,四处求治及试用各种偏方。 (6)疾病恶化期:抑郁。 (7)中末期:害怕被遗弃/对疾病恶化/临终/死亡等的恐惧。 2肿瘤患者不正常的心理变化 (1)诊断前:呈过度警觉/焦虑状态;完全否认,因而拒绝治疗;认为必死无疑,坚决放弃治疗。 (2)诊断后:临床抑郁,寻找江湖郎中。 (3)治疗期:拖延手术,寻求非外科治疗,出现药源性精神病,妄想。 (4)复发期:严重的治疗后焦虑和抑郁。 (5)疾病恶化期:抑郁。 (6)中末期:抑郁,急性谵妄。 肿瘤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肿瘤患者大多有情绪稳定性及行为控制能力降低,暗示感受性增高的现象,当癌症患者刚刚得知自己患有癌症时,一般会产生一种否认心理,即在内心中否认患有癌症的事实:比如,他们会在内心中激烈地反应“我怎么会得了这种病!”、“这不可能是真的”……这种否认心理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强大刺激对于心理的伤害。但是,由于癌症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否定机制不可能长期起作用,患者始终是要接受现实的,当残酷的现实再一次清晰的摆在癌患面前,否定机制就会被打破,这时就容易出现消极的情绪变化及不良心理反应。很多患者这时会进入非常悲伤的状态,这个时期,最容易产生恐惧、绝望等情绪。有些患者甚至会采取拒绝进食、发脾气、自虐等用以宣泄内心痛苦的手段。 1焦虑:大多数肿瘤患者,从发现不祥的症状/忍受诊断性检查开始,持续至完成治疗,一直处于十分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焦虑性精神障碍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涉及躯体的各个系统。焦虑的程度与个人的心理素质/受教育程度/生活体验以及应对能力有关。焦虑程度严重时,则变为惊恐。可有如下具体表现。 (1)表情:面容绷紧/愁眉苦脸 (2)行为:言语忧郁/坐立不安/双拳紧握/玩弄手指/吸烟。 (3)精神: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日常兴趣减退/失眠/噩梦/嗜睡。 (4)神经:头痛/细微震颤/肢体麻木/协调性差/手掌潮湿/多汗 (5)心血管系统:心悸/窦性心动过速/收缩压升高/心前区疼痛。 (6)呼吸系统:过度呼吸/呼吸困难/窒息感。 (7)胃肠道系统:厌食/腹泻/烧灼感/吞气。 (8)生殖泌尿系统:阳痿/性冷淡/尿频尿急/排泄不畅/经期疼痛/月经紊乱 2恐惧:恐惧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适应性心理反应。患者往往高估了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低估了其治愈率,而且视恶性肿瘤为最令人惊恐的疾病。肿瘤患者的恐惧可有以下具体表现: (1)情绪:恐慌 (2)行为:警惕/哭泣/挑衅性行为/冲动行为/行为失控 (3)生理功能改变:如皮肤苍白/出汗/寒颤/心悸/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尿频/尿急等 3悲哀:由于对丧失身体健康或将丧失生命的恐惧,肿瘤患者在获知诊断后,往

癌症患者家庭护理大全

癌症患者家庭护理大全 一、概述 肿瘤是目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对于肿瘤的预防、诊断、治疗及护理已成为各国医学领域研究的重大课题。由于各国专家的共同努力,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早已并非不治之症。有些恶性肿瘤不但可以预防,还可减缓发生,甚至治愈。绝大多数病人经过住院治疗后,需要回到家中休养并继续门诊治疗。 科学、及时、合理的综合治疗对肿瘤病人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还应重视其家庭护理和调养。许多癌症患者受各种条件的制约仅在接受手术治疗、系统放疗化疗及其他特殊治疗和病情危重需抢救时才住院。除此之外的大部分时间则是在院外度过的。 因此如何做好医院外病人的进一步治疗、康复、调护、减轻其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就成为癌症病人家庭护理的主要内容。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医务人员有责任让患者和家属了解家庭护理的意义和重要性,这样才能全面调动癌症患者的各种内外积极因素,有利于病体的康复。 肿瘤病人在医院外期间并非就是消极等待。癌症患者应该在亲友的关怀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抛弃癌不可治的的观点,克服恐癌怕癌的思想和自暴自弃。癌症是可以治愈的。肿瘤学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抗癌明星和他们的事迹均可以证明这一点。癌症病人不应辜负医务人员、亲朋好友及社会各界寄予他们的爱心与希望。 二、家庭护理在肿瘤病人康复中的地位 肿瘤是一种严重损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需要采用多种治疗方法及手段,其治疗周期和康复过程相对较长,病人不可能长年住院,大部分时间需在家中度过。而家庭对康复期病人的支持和照护,关系到治疗效果的巩固,生活质量的提高和重返社会的问题。那么面对康复期病人,家庭应如何护理呢? 1、家庭的支持和辅助作用:良好的治疗、休养气氛和环境,对病人的康复十分重要。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有规律的生活起居,形成良好的适合患者具体情况的生物钟。 3、饮食护理:饮食上尽量做到色、香、味、形俱佳,少量多餐,平衡膳食、适当增加营养,避免盲目忌口。避免过多烟酒及辛辣油煎等刺激性饮食。 4、疼痛的护理:药物镇痛是目前治疗癌痛的主要手段,心理护理可缓解病人的疼痛。 癌痛的心理护理:心理暗示疗法:暗示病员如何进行自身调节,此法主要是增强患者自身战胜疾病的信心;放松止痛法:全身松驰可以轻快感,肌肉松弛可阻断疼痛反应。可以让病人闭上双目,作叹气、打呵气等动作,随后屈髋屈膝平卧、放松腹肌、背肌、缓慢作腹式呼吸;物理止痛法:通过刺激疼痛周围皮肤或相对应的健侧达到止痛目的。刺激方法可采用按摩、涂清凉止痛药等中国生物治疗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410565436.html,/news杨教授特别指出,也可采用各种温度的刺激,或用65℃热水袋放在湿毛巾上作局部热敷,每次20分钟,可取得一定的止痛效果;转移止痛法:让病人坐在舒适的椅子上,闭上双眼,回想自己童年有趣的乐事,或者想自己愿意想的任何事,每次15分钟,在进食后2小时进行。事后要闭目静坐2分钟;也可根据病人的爱好,选放一些快声调的音乐,让病人边欣赏边随节奏作拍打、拍手等动作;还可让病人看一些笑话、幽默小说,说一段相声乐取。 5、肿瘤病人的康复锻炼:康复锻炼应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比如卧床不起的病人,可选择按摩,病情好转能起床后,改散步、慢跑、打太极拳、习剑、气功、游泳等活动项目,运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度。 6、定期复查,配合随访以尽早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三、肿瘤病人家庭护理的条件及要求

世界癌症日活动方案

世界癌症日活动方案 一、缘起:每年的2月4日,是国际抗癌联盟于2000年发起并设立的"世界癌症日"。 2017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题是:"我们能,我能战争癌症",旨在呼吁全社会从不同层面(政 府机构、肿瘤研究与治疗机构以及抗癌专业政府、民间组织等),针对不同群体(青少年、 中年、老年、癌症患者、患者家属、普通群众等),结合《世界抗癌宣言》与《中国癌症 科普联动共同宣言》的精神开展相关活动,逐步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肿瘤防控体制,从而实现减缓并最终控制癌症死亡率增长这一最终目标。 二、主题与目的: 鉴于目前我国癌症发生率正处于快速上升期,每年癌症发病人数已超过250万,死亡140万,癌症已经成为严重危害国民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的事实,结合全市和市肿瘤医院近年 来在癌症防治、癌症康复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今年XX市"世界癌症日"的宣传活动的主题为"共同参与,成就奇迹,你我一起守护健康"。 三、活动拟分为两条线展开: 一条线为专家、学术、医技线:即向社会公布我市近年来在癌症防治领域所取得的可供全 省乃至全国癌症防治机构共享的研究、治疗成果(内容涵盖典型临床案例、学术论文、专 家推介等,以大量的防治、研究案例,让社会见证我市专家和医技实力,进一步提升我市 特别是我院在肿瘤防治专科的领先地位。同时启动抗癌明星联欢活动,为广大肿瘤患者提 供一个广泛的交流平台。 第二条主线为肿瘤科普线:即以户外科普活动,空中问诊为手段,开展群众性抗癌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普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各种防癌知识,增强国民自我健康保护能力。 四、活动安排: 活动一: 1、XX市第四医院(市肿瘤医院)世界癌症日宣传启动仪式 时间:2月4日上午9:00 地点:XX市第四医院肿瘤病房楼一楼大厅 2、鲁中晨报特邀协会当中的权威肿瘤专家做客晨报热线市民空中问诊。针对热线反馈和 专家采访的具体情况,关注肿瘤健康话题,提高读者的防癌抗癌意识,增强自我健康的保护能力。 时间:2月4日下午2:30——3:30

六个癌症晚期患者的康复故事

---------------------------------------------------------------最新资料推荐------------------------------------------------------ 六个癌症晚期患者的康复故事 七位晚期肿瘤患者康复经历目录一个肺癌症患者 19 个月的抗癌日记--------------------(第 2 页)一个身患癌症的医生自白: 原来我们都被骗了-----------(第 13 页)一个癌症患者自述:喝粥居然多活了 7 年---------------(第 18 页)台湾谢佳清博士: 癌症让我活得更健康-----------------(第21 页) Meg Wolff: 从癌症 4 级到彻底痊愈-------------------(第 28 页)素食救了我的命!(一癌症患者自述)------------------(第 29 页)恶性肿瘤第三期治愈-化州南山寺奇迹见证-------------(第 32 页)一个晚期血癌病人的真实故事------------------------(第34 页)目录一个肺癌症患者 19 个月的抗癌日记--------------------(第 2 页)一个身患癌症的医生自白:原来我们都被骗了-----------(第 13 页)一个癌症患者自述:喝粥居然多活了 7 年---------------(第 18 页)台湾谢佳清博士: 癌症让我活得更健康-----------------(第21 页) Meg Wolff: 从癌症 4 级到彻底痊愈-------------------(第 28 页)素 1 / 3

癌症康复者的心理和行为支援服务

个案工作计划 癌症康复者的心理和行为支援服务 ----陈先生的个案工作计划 工作员乙 癌症患者在手术后需继续接受治疗,治疗成为癌症康复者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癌症发生、治疗和康复会带来多方面困境,这些困境会给康复者及其家庭带来其他压力,而且妨碍其康复过程。 帮助癌症康复者适应患病生活、恰当应对压力是使他们迈向康复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方案为江东新村的陈先生提供心理和行为支援服务,为期七节。工作者期望在干预过程中透过不同方法,协助案主以达观、积极的心态直面自己的问题和需要,认识满足这些需要的方法,并采取积极手段帮助自己逐步摆脱困境。 一、案例背景 陈建国,男,48岁,高中文化。1981年结婚,育一女。2001年发现患有胃癌,同年7月完成手术。因患病,陈先生失去工作,妻子为照顾丈夫,也辞工全心家务并照顾丈夫。目前全家靠最低保障费维持生活。时届女儿中专毕业,因无力支付学费,其继续就学及就业都面临困难。因此,陈先生及其全家面临物质、精神等多方面压力。 二、个案分析 根据了解,陈先生及其家庭至少面临以下问题和需要。 1.疾病与治疗。癌症是特殊的生命事件,康复更是长期过程,这些都给康复者带来负面作用。癌症事件、康复过程、药物副作用等给陈先生及其家庭带来心理压力、经济短缺、失去工作等消极影响。 2.无业。发现癌症后,陈先生不再工作。手术半年后,他曾瞒着家人进行身体锻炼以期重新工作,但巨大负效果彻底击碎了他的梦想。自陈先生患病/手术至今,妻子辞工全心照顾丈夫。女儿今年中专毕业,尚未正式就业。因此,全家三人都没有正式工作。 3.经济紧陈。陈先生康复需要不少医疗和营养费用。医疗费用中极大部分可由医疗保险费和职工互助基金报销,自己尚需负担总费用的7%,每月约200多元到300元。全家都靠最低保障费(每人每月280元)维持生活。家庭经济十分紧陈,无法保证陈先生的充足营养费用,有时甚至连200多元医疗费也无力支付。 4.女儿读书与就业。由于经济短缺,处于继续就学年龄的女儿只好寻求就业。由于尚欠学校不少学费,其就业的必要手续无法办理。女儿获得正式工作岗位并继续深造得到全家的高度关注,因为女儿是全家的未来,也是全家改变命运的主要希望所在。 5.心理压力。癌症康复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情绪起伏会很大,经常出现忧郁、无助感,对疾病及生命比较焦虑。由于陈先生及其家庭面临“复合”困境,他们不可避免面临焦虑、烦恼等心理问题。 于陈先生及其家庭的困境而言,疾病是其初始诱因,上述困境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时序关系。这些问题目前同时存在,成为陈先生家庭系统现状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工作目标 本方案的根本目标在于增强案主应对压力的能力。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两大类。

【向死而生】一位癌症患者的自我康复之路(四)

向死而生】一位癌症患者的自我康复之路(四) 正安聚友会天津分会采访/组稿/编辑:崔灿(以下文章简称小崔)录音整理:王丽萍齐玮梁颖张翠贺音频剪辑:曹光杰【老张叫张满堂,今年67 岁,现居美国,是一名已经退休的国家机关干部。小时候他生长在贫苦的甘肃农村,后来当兵,从部队转业后到了国家机关。2002 年,55 岁的他被查出胃低分化腺癌,手术后进行了化疗,生命几近垂危,但通过坚持自我康复锻炼,身体得到了完全的恢复。在这个过程中,他自学中医,不仅把自己的身体调养得状态良好,还钻研按摩为家人做日常保健,成为家庭的健康支柱。带着帮助更多人的心愿,近两年他又深入学习了原始点疗法,帮助许多亲朋解决了病痛问题。】 【采访录音节选四&老张的近照】(温馨提示:请在WIFI 环境下打开。)四、走向康复的关键(一)克服恐惧小崔:其实我之前呢,总会去琢磨您的康复经历。因为一直在学中医,但是我发现很多的中医老师也好,医生也好,其实他们可能身体的状态还真的不如您现在的好。您是我见过的,第一个通过自己去努力和求证,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来让自己身体变好的。所以我也总在一点一点去拆解您这个康复的过程。我们试着来总结一下。我觉得首先,很重要的,就是您在得知自己得胃癌的时候,克服了对死亡的恐惧。您能不能讲讲您这个过程。因为如果我去分享您这个经验,说到不怕死,很容易,就三个字,但是放到谁身上都没有那么轻松。就是说您为什么能有这么大的

勇气,去克服这个恐惧?老张:你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一般的人不知这样去问。对象也不可能跟你说清楚。但是我能说清楚。我有没有恐惧?我和你说过,当时接到诊断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我感到天空一片黑暗,大脑一片空白。那是什么?恐怖啊,害怕啊,那是精神上的压力,一下子把我压下来了。但是很快就过去了。后来我和别人介绍经验时,曾经就有人反问我,你真的就不害怕吗?我说我到后来真的不害怕了。他说,我不相信。你用什么来说服我?我给他举了几个例子。我回忆起了一些事情。我这一生遇到过几件事。第一,我遇到了我们国家最苦难的灾荒年。灾荒年的时候,我的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四个妹妹,活活的饿死在我的身边。每个人死的时候我都在场,而且当时我饿得没有力量起来帮他们。他们都死了,现在我还活着我比他们多活了50 多年。第二,我没上过大学,我只上过初中一个学期,连一年都没上完。我从那么偏僻的地方出来,也没有文化,什么都没有,一步一步走到中央,在中央机关担任司级干部。还有一些例子。我的好多老首长,我刚当兵时我的连长,都是从很知名的大战场上下来的,身上还有没取出的子弹,满身都是伤,他们连我们今天的生活都没看到,早早就去世了。在他们还活着那个时代,拿着钱,买不到肉,想吃的东西吃不到。他们为我们打下了江山,我们今天的好日子他们一点都没过上。我想到这些,我还有什么不知足的?!第三,我爱人生活的自理能力很强,我的女儿有那么好的工作,我没有什么放不下的。我想到这些之后,我一下就觉得我的精神解放了,我觉得我走了也没什么可遗憾的。我到医院取化验结果的时

不放弃再难治愈的癌症也有康复的案例

不放弃,再难治愈的癌症也有康复的案例拖住癌细胞的腿,让它发展得慢些,再慢些,待到它停步的时候就是我们翻盘的开始。 在京一个月的奔忙,终于可以坐在机场的候机厅里喘口气了——等飞机,是最安逸的时候。 可电话铃响了,是一位姑娘,一位远在山西吕梁山区的患者的女儿打来的。姑娘的父亲是我年轻时在内蒙生产建设兵团当知青时的连队文书。当年,这位文书是军人里难得的“小白脸”,干净、文静,说话细声慢语,就是在极左的时候他也没伤害过谁。后来,知青们回城了,他们这些军人也都转业回到了家乡。这些年,如逢战友聚会,他也会从吕梁山乘汽车倒火车赶来跟大家相聚。就是去年夏天,我们还见过面。可是,转眼,他成了胰腺癌患者!——就是昨天,我才知道这个消息,因为战友们在微信上呼我,说文书急着找我。 我马上给他拨了电话,接电话的是文书。“小伶啊,你的书我看了,很多启发。我想跟你说说我的病,想听听你对我现在治疗方案的意见。”从声音听,他身体尚好,情绪也不错。 “先说说你的病情、你的治疗情况吧。”我虽然不是医生,对胰腺癌也没过多研究,但是我得这样说,我不想让战友失望。“去年11月我就感到胃里不舒服。在当地医院做B超,说没事。后来肝区有些疼,今年1月23日又照,还是说没事。女儿在太原工作,让我来太原检查。这一查,看出问题了。说是胰尾癌,还

说肝上有个囊肿,不大,2.8×2.6。我现在在山西大学附属医院这儿呢,女儿为我找的是这里的大专家。专家说,我的病问题不大,不用手术,化疗就可以。我已经化疗了一个疗程,感觉很好。以前的症状都缓解了,身上挺舒服。”“那真是太好了,说明化疗对你有效。这点真是难得!”“小伶,很多人说胰腺癌做手术最好,他们为什么不给我做?你是不是也认为我该做个手术?” “我不这样认为。毕竟手术对人的身体创伤更大。一位医生不建议你手术,一定有他的道理。你说,专家说你的病不严重,那一定是一种介乎于癌与非癌之间的东西,是早早期。再者,你看,你对化疗的药感这么好,一个疗程结束,你的症状都没了,这不就是很好吗?可能医生会让你继续做下去,具体需要做几次,医生会根据你的治疗情况看。我只提醒一点,不要过度治疗。你现在挺好,能吃能睡能拉,你只需提防着,不要让化疗把你打得起不来床就行。记着,见好就收,治疗别过度。” 文书刚要挂断电话,他的手机被一个女人抢去了。接下来我听到一个极低的声音在跟我说话:“我是他的老婆。小伶,我告诉你实话,他是晚期了,不能手术了,肝上都有了!我们瞒着他,说是早期,免得他压力太大。” 哦,原来是这样! 我知道,胰腺癌是癌症之王,人们说,得了它就是没治,其生存期就是几个月,基本没人能逃脱它的魔掌。即便手术,一些人根本下不了手术台,就算下来,也不过是延长几个月的生存期而已,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所以,治愈者寥寥。

肺癌化疗患者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肺癌化疗患者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8-08-13T10:33:28.220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7月21期作者:龚雯黄李华(通讯作者) [导读] 肺癌是我国目前发病率、死亡率增长较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已经位居全球男性癌症死因之首[1] 龚雯黄李华(通讯作者) (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上海 200433) 【摘要】肺癌是我国目前发病率、死亡率增长较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已经位居全球男性癌症死因之首[1]。由于恶性程度高,发展较快,多数病人发现后,以中晚期较多,故一般在我国大多以化疗、放疗和手术为主,但由于放化疗的副作用较大,手术后功能的恢复,因此康复护理在此阶段对患者有着很大的影响及作用。随着我国全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康复医学事业的飞速发展,康复护理的发展已经成为人们较为关注的热点。并且在医科专业上也增加了康复医学课程,故此本文主要针对肺癌患者化疗后从医院、家庭、社区等各方面进行康复的讨论。 【关键词】肺癌;化疗患者;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1-0238-01 康复护理是20世纪的产物,主要是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由于大量的伤病员需要急切的救助,故而推进了康复医学的产生。在国外,康复护理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2]。在我国,1992年,卓大宏教授主编的《中国康复大全》阐述了康复护理的定义、目的、对象、程序、技术和心理康复护理等内容,为康复护理在中国康复医学中的作用定位[3]。次年,由于“中国康复医学研究会”的成立,我国卫生部鼓励有条件的医学院进行发展康复医学课程。由此,我国的康复护理也随之进行不断学习与摸索,而康复课程也成为了医学留学生的重点发展[4]。 1.康复护理的治疗 1.1 医院系统的支持 1.1.1静脉康复化疗途径的选择作为日后康复护理,是一种重要的前提。临床上常用的化疗途径有:静脉化疗、动静脉介入化疗、口服化疗等治疗,静脉治疗是化疗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反复穿刺血管,以及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伤,据研究化疗药物外渗,导致局部组织变性坏死时有发生,静脉炎发生率高达36.1%~89.5%,现临床已发展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Peripherally Inserted Certral Catheter,PICC),虽然PICC操作简便、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创伤小、对血管损伤少、置留时间长[5],且PICC的置管对于静脉炎发生减少率降低有效,但是仍会有并发症的存在,且由于地域的偏差和经济能力不同,所以临床上护理人员应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并且根据患者自身血管的通透性、弹性良好程度等情况,结合治疗方案和患者经济能力情况共同考虑,来选择合适的路径,并且要对患者及家属掌握日后如何静脉康复护理的自我技巧。 1.1.2生理康复由于现在癌症的高发,存在于每个不同的年龄段,根据不同年龄层,从生理机能的特点,每个患者所能接受的程度也不同。化疗过程较长,患者通常在治疗期会出现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皮肤毒性、心脏毒性。据调查,化疗后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极高,即使而即使在化疗前给予止吐措施,仍有将近61%的患者会经历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其中急性期的恶心呕吐占34%,迟发型的恶心呕吐占58%,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患者化疗后的生存质量。而据表明,根据老年人生理特性表现为更容发生骨髓抑制,但所有的化疗方法都是针对快速分裂的细胞,而导致正常骨髓细胞受到抑制。在Chrischilles等[6]研究报道中,对137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比较了老年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程度,结果显示65~74岁患者出现化疗不良反应的比例为42%,而55岁以下患者仅为30.6%。故对于老年患者化疗更应该进行全面的评估及预后。因相较于老年人,年轻人的生理康复较为快些,据文献,年轻女性肺癌患者在化疗进程中,生活质量下降后恢复得较快[7]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对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患者制定护理康复计划,帮助患者在住院期间,生理损伤降到最低,尽量减少因化疗引起的副反应。 1.2 家庭系统支持 癌症不但给患者本人带来严重的心身问题,对于患者整个家庭来说,更是一个严重的“应激因素”,尤其对承担着主要照顾患者的亲属来说,甚至是家庭的一种变故,通常癌症患者的起居及日常都由亲属照料居多,所以家庭人员给予的支持,往往是对患者莫大的支持和抗癌动力。因为家庭不仅仅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更是癌症患者无论从生理还是心里上需求更多的地方。在我国,由于家庭康复锻炼的理念还不普及,大部分患者在家庭康复锻炼实施过程中带有明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家属也缺乏在家庭康复锻炼中必须掌握的技能,此外,还应多抽时间给予陪伴,多和患者聊聊天,开解患者,避免对患者有暗示性的语言及不满的表露,让患者能主动将内心的想法告知,并且给予最真实的反馈。 1.3 社会支持 在当今社会支持除了医务人员之外,还包括患者的亲属、同事、朋友等。随着网络的发达,科技的发展,人们不仅仅在书包中获得信息,更是有广泛的交流平台。据报道,在各大城市中,癌症康复俱乐部的队伍以茁壮成长,它的诞生不仅是患者自身建立起抗癌信心,更是患者之间的交流平台,对患者重新体现自我价值,起到了显著的效果。目前社会上对于病患的关心也越来越多,同时也出现了各个网络媒体进行报道,作为医护人员我们呼吁社会更多的给予正确正面的报道和指引,不要特殊化或者轻视病人,不要过多的关注给予病人压力同时也通过康复案例的正面宣传给予病人们对于生命的希望。 2.小结 综上所述,肺癌患者由于疾病本身以及化疗等因素的影响,肺癌化疗康复护理包含很多面,无论是从心理的状况,生理的特性,以及其它年龄、经济等各方面,通过护理人员全方位系统的的细心精心的照料和护理,家庭人员的共同支持,一同将患者化疗后的不良反应降低最低,鼓励患者积极治疗抗战病魔,重拾信心,乐观面对工作学习,热爱生后。更好的体现自我价值,得到更多的关爱,促进更好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Meiners S,Eickelberg O.What shall we do with the damaged proteins in lung disease? Ask the proteasome![J].European

癌症患者的康复.

癌症患者的康复 当今,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环境的污染,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高,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癌症患者约有1/3可以根治,1/3可以延长生命,生存≥5年。这些生存的患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身心健康和功能的问题。随着人们对肿瘤患者康复的日益重视,许多国家逐步开展了肿瘤患者康复的研究和服务。我国20世纪80年代引进现代康复以来,肿瘤患者康复医疗的开展和研究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一、癌症患者康复治疗的特点 癌症患者的康复工作除具有一般伤病康复的共同点以外,由于肿瘤及其 治疗具有特殊性,因此,癌症患者康复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多个专业协作 由于恶性肿瘤所致的功能障碍和残疾常不是某一个专科的问题,因此肿 瘤患者的康复需要多科协作,采取综合的康复措施。恶性肿瘤患者康复的方 案必须有肿瘤科、康复医学科和有关科室负责指导,肿瘤科、康复医学科和 有关科室医生以及心理医生、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语言治疗师、护士 等专业人员共同组成协作组,在协作组中讨论康复方案的目标、方法和方案 的制定和调整,在医院的住院部和门诊向患者提供康复服务,并对有需要的 患者进行家庭康复服务。 (二)方案因人而异 不同肿瘤患者的身心功能障碍不同,并可能随病情与治疗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要强调对患者的个别咨询、个别指导,尤其是在康复治疗的开始阶段更 应注意个别化的工作。 (三)心理康复领先 恶性肿瘤患者中近半数人(包括无躯体残疾者)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心理 障碍,许多人对肿瘤与康复缺乏认识,这些都会使患者不能很好合作,妨碍 肿瘤治疗与康复的进行。因此必须首先强调对患者的心理治疗和思想开导。 患者在消除心理障碍,认识提高后才能在治疗和康复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 极性,提高效果。 (四)加强全身康复

2020年全国肿瘤防治周癌症防治核心信息及知识要点

癌症防治核心信息及知识要点 一、癌症是一类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慢性病 (一)癌症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过350万,死亡病例超过200万,防控形势严峻。 (二)我国最常见的癌症包括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子宫颈癌、甲状腺癌等。近年来,肺癌、乳腺癌及结直肠癌等发病呈显著上升趋势,肝癌、胃癌及食管癌等发病率仍居高不下。 (三)大部分癌症是人体细胞在外界因素长期作用下,基因损伤和改变长期积累的结果,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渐进的过程,从正常细胞发展到癌细胞通常需要十几年到几十年的时间。 (四)致癌因素十分复杂,包括化学、物理和慢性感染等外部因素以及遗传、免疫、年龄、生活方式等自身因素。 二、癌症是可以预防的 (一)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二)我们可以通过三级预防来进行癌症的防控,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减少外界不良因素的损害;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级预防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三)国际先进经验表明,采取积极预防(如健康教育、控

烟限酒、早期筛查等)、规范治疗等措施,对于降低癌症的发病和死亡具有显著效果。 (四)我国实施癌症综合防治策略较早的一些地区,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呈现下降趋势。 三、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 (一)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癌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 (二)吸烟、肥胖、缺少运动、不合理膳食习惯、酗酒、压力过大、心理紧张等都是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三)戒烟限酒、平衡膳食、适量运动、心情舒畅可以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生。 (四)癌症的发生是人全生命周期相关危险因素累积的过程。癌症防控不只是中老年人的事情,要尽早关注癌症预防,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烟草、酒精等致癌因素,降低癌症的发生风险。 四、癌症不会传染,但一些致癌因素是会传染的 (一)癌症是由于自身细胞基因发生变化而产生的,是不传染的。 (二)一些与癌症发生密切相关的细菌(如幽门螺杆菌)、病毒(如人乳头瘤病毒、肝炎病毒、EB病毒等)是会传染的。 (三)通过保持个人卫生和健康生活方式、接种疫苗(如肝炎病毒疫苗、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可以避免感染相关的细菌和病毒,从而预防癌症的发生。 五、规范的防癌体检能够早期发现癌症 (一)防癌体检是在癌症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常见癌症

一个癌症患者的康复经验之谈

一个癌症患者的康复经验之谈 我叫韩凤国,男,62岁。黑龙江省商业服务中心退休干部。 一、病理诊断:左肺中心型腺癌,淋巴等处广泛转移。 二、临床表现:在患癌症之前,体质较差,经常感冒,还有神经衰弱、冠心病、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 三、治疗过程: 1988年11月份患感冒,边疆高烧,到1989年1月末。由于高烧不退住进医院。经哈医大一院确诊为:肺结核。2月中旬转到哈尔滨结核医院,经医治到3月初退烧了。随之出院上班,并吃省中医院的中药,到4月27日又发高烧。伴有头痛。又住进医院。经哈医大一院几位教授会诊认为:结核菌已跑到脑袋上了,变成结核性脑膜炎。5月初转到省结核医院医治。到8月24日腰穿19次,身体虚胖,逐渐咳嗽带血。到9月下旬就吐黑色血痰。伴有前胸后脊痛,痛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到10月中旬经省结核医院全面检查发现:左肺不张,纵隔提高,并有大面积不规则的阴影,建议到肿瘤医院检查确诊。经省肿瘤医院,10月15日到17日三天痰检,发现痰内就有癌细胞。省中医院CT

检查(CT号718)确诊为:左肺中心型腺癌,并伴随纵隔及左颈部淋巴等处广泛转移。10月20日到12月10日在省肿瘤医院住院接受放疗(住院号为A53764)。放疗结束后紧接着就到北京,住进305医院作过一次介入治疗。1990年8月6日肿瘤医院作B 超显象:左肺腺癌未见好转,放疗后音哑加重。 四、走综合治疗的道路 在北京305医院住院期间,借到一本郭林气功书,自已按着书上要求自学郭林气功。每天坚持在病房内练功。90年3 月又到北京紫处处院公园找刘桂兰老师系统学习郭林气功。在学功期间,听到综合治疗癌症的信息,我找到全国著名抗癌明星高文彬同志,按照他的指导:吃中药,练气功,走综合治疗的路子。 由于坚持每天吃中药、练气功。自己感觉很好,冠心病、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一些慢性病都没有犯;1992年4月6日在北京广安门医院CT检查原发癌症病灶已经钙化,放疗后出现的放射性肺、心包积液、腹腔积水、假性主动脉痛等病状,除假性主动脉痛外,其它病症都已消失。 五、几点康复经验 回顾我十年的康复经验,就是走综合治疗之路,具体来说有五条:

癌症患者可以进行按摩护理吗

在日常生活中,经过一天的辛苦劳累后,如果有人能够帮助按摩,常会令人神清气爽,惬意十足。然而,对于癌症病人而言,并发症带来的痛苦或长期卧床不起,都会给病人身心带去诸多痛苦,也常常会令人失去治疗信心。那么癌症病人能够进行按摩护理吗? 肿瘤患者,特别是晚期的恶性肿瘤患者,因癌肿转移,常常会感到剧烈的疼痛,觉得浑身难受。癌痛又往往让肿瘤患者备受折磨,生活质量大为下降。尽管治疗癌痛有各种效果不错的止痛剂,但有的家属担心长期应用止痛剂有副作用,容易造成耐药性,于是往往喜欢给患者按摩,或者请按摩师按摩,认为这样可减轻患者的痛苦,给予安慰和温暖,且物理治疗也不会发生什么副作用。 专家提醒,千万别给癌症患者随便按摩。虽然没有证据显示按摩或推拿可促使癌灶扩散,但按摩并不能有助于杀灭癌细胞,与此同时,此举却可能具有危害性,尤其是对晚期已发生骨转移的患者来说,他们的骨头脆弱堪比豆腐渣,很轻的力度就有可能发生骨折,如果患者已发生潜在的骨转移却未被发现,对于一般人能耐受的按摩或推拿,对肿瘤患者来说,就很可能会导致骨折,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当然对这个问题也不能一概而论,在病人康复过程中,在肢体、关节、肌肉、经络等无癌灶处进行按摩及功能锻炼是是允许的,而且有益。这样可以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强直而引起的肢体废用。晚期病人常出现浑身难受,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家属给予肢体按摩,不仅可使病人舒服,又使病人得以温暖,减轻痛苦。 对于癌症患者家属而言,帮助病人进行适当的按摩,虽然可以有效缓解病人痛苦,提高抗癌斗志,但一定要遵循医嘱,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以免出现不当治疗,给病人带去二次伤害。肿瘤专家指出,在癌症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回出现诸多痛苦,根据病人实际病情,及时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方能最大程度的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临床上,治疗癌症常见的方法主要有,手术、放疗、化疗或中医治疗,不同的治疗理念,不同的治疗方法,所产生的治疗效果不尽相同。病人一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以免因不当治疗,失去生命。 对于癌症早期病人而言,建议选择手术与中医综合治疗。癌症早期癌细胞没有扩散转移,病人身体耐受力较好,可以通过手术对癌灶的直接切除,快速控制病情,实现临床康复。面对术后残留的癌细胞及复发风险,由于放、化疗会缺乏选择性,会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因此建议选择药性温和、注重标本兼治的中医治疗,以降低术后复发风险,提高康复率。 对于癌细胞扩散转移的晚期病人而言,由于病人身体虚弱,产生诸多并发症,因此中医治疗效果更好。中医从整体出发,在治疗“肿”、“痛”、“水”这些“标”症的同时,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重点治疗肿瘤“虚”、“瘀”、“毒”三大本质,通过对机体内环境的调节,起到标本兼治的功效。 临床上,在诸多的中医药疗法中,很多癌症病人都选择汲取中医药精髓的“三联平衡疗法”。该疗法攻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又能辩证施治,具有不手术、不放化疗、不住院、无痛苦、无风险、无毒副反应,花费少等特点,通过对病人机体内环境的调节,可有效实现减轻痛苦,延长生命之效。 癌症患者可以进行按摩护理吗?护理可以帮助病人放松,适当减轻痛苦,但却无法帮助病人控制病情恶化,早日实现康复。对于癌症患者而言,根据自身实际病情,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是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病人生命的重要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