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传染病预防健康教育知识讲座2

冬季传染病预防健康教育知识讲座2
冬季传染病预防健康教育知识讲座2

冬季传染病预防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材料

常丰镇中心小学李红星

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高发季节,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脑、水痘等。学生是呼吸道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学校又是这些易感人群聚集的场所。一旦有传染病传入,即可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学生中造成疫情扩散,甚至造成局部暴发。

一、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及易变异,人群对及易变异后的病毒株缺乏免疫力,甲型病毒多为大流行;乙型病毒多为局限型流行;丙型病毒多为散发型。急性流感患者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病初2-3 天传染性最强,病后7 日后仍有传染性,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临床表现:本病潜伏期短,一般1-2 日,短者数小时,最长3-4 日。发病步骤,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道的症状往往较轻。

1.单纯性流感:本病最常见。起初畏寒、发热,体温迅速升高到39-40 度,全身不适,剧烈头痛,腰、背及四肢酸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少数患者有腹泻,大部分患者2-3 日后才出现喷嚏、流涕、鼻塞及咳嗽。体温和上述症状多在1-2 日内达到高峰,3-5 日热退,症状明显好转。

2.原发型肺炎流感:起病时与单纯性流感相似。但有继续高热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及咳粘稠痰,有时血痰。

3.中毒型流感:患者多高热不退,神智昏迷、谵妄、抽搐,心力衰

竭休克

4.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已证实人与人之间可传播,以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预防:(1)患者隔离和治疗一星期。

(2)患者用过的食具和衣物等煮消毒或阳光暴晒2 小时。患者的房间可用紫外线照射或消毒液消毒,进行空气消毒。

(3)流感流行期暂停集会和集体活动,不到病人家或宿舍串门。

(4)流行期间可以用抗病毒药物作预防。

(5)流感灭治疫苗或病毒疫苗注射,在半年到一年左右有预防同型流感作用。

5、预防流感的方法:

(1 )、保持2 英尺的距离。患者咳嗽打喷嚏时,那些带病毒的唾液可以溅到约2 英尺远,因此当你发现有人要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马上退到这个距离之外,如果在电梯或公共汽车上遇到这种情况,可马上转过身去,因为你的眼睛和鼻子是最易传染的。

(2)、常洗手。病毒可以在患者手摸过的地方存活3个小时,所以应经常洗手。

(3)、小心封闭的空间。空气不好的如办公室是很容易传染上感冒的地方。此外,飞机上也是易患感冒的地方。如果躲不开这些地方,可以用淡盐水使你的鼻子经常保持湿润。

(4)、大量喝水。大量的水可以将病毒从你身上冲走,并防止脱水症的发生,而脫水症则是感冒的并发症之一C

(5)、不要总揉你的鼻子。揉鼻子容易把手上的病毒直接揉在你身上这个最易被传染上的地方。

(6)、别老坐着不活动。每天进行30-45分钟的有氧锻炼。如散步、骑车、跳舞,都可以极大地增强你抵御感冒的能力,避免患上呼吸道传染病。

(7)、注意给厨具消毒。大量的感冒是在厨房得的。这儿藏着最大的杀手一洗餐具、厨具用的海绵、抹布等。这些温暖、潮湿的地方最易大量繁殖病菌。如果家中有病人,要常用消毒液擦洗他常触摸的东西,如水龙头、门把手、冰箱拉手等。

(8)、多吃维生素E和C。维生素E在人的免疫系统屮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它多存在于动物脂肪和植物油当中,所以那些不爱吃肉、吃油的人摄入得少。他们需要补充一些维生素E类的食品。维生素C有减轻感冒症状及程度的作用,所以可以口服一些,但别过量。

(9)、如果晚上临睡前想喝点酒,那就喝吧。英国的一项研究表明,那些常吸烟但喝少许酒的人即使受到病毒的侵犯,也比那些绝对戒酒的人有抵抗力,其患感冒的机率可减少65%,所以如果你不是孕妇, 也无需忌酒的病,那就不妨喝上点儿酒。

(10)、充足的睡眠可以大大提高人的抗感冒能力。美国圣地亚哥市进行了一项实验,让42 名志愿参加者只睡后半夜,第二天他们的免疫力就下降了30%。接着,又让他们睡足了8 个小时,结果他们的免疫力又完全恢复了。

(11)、可适当使用减少鼻充血类药物。

(12)、保护嗓子。用热盐水漱口可治疗疼痛的嗓子,热茶和热蜂蜜水的效果也不错。

13、午夜或晚饭时喝些低脂肪的鸡汤。任何热的饮料都对治疗感冒有益处,但鸡汤更胜一筹,因为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最后,如果你已患了感冒,那就应注意在咳嗽和打喷嚏时用手捂住口鼻,这样病菌就不会跑得老远,去危害他人了。

二、流行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

由脑膜炎奈瑟氏苗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好发于冬春季节,是国家法定乙类传染病。

临床表现: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精神不振,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流脑根据病情轻重分为普通型、暴发型、轻型和慢型、败血症型。暴发型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常在24 小时内出现严重休克和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因此,在流脑高发期,若出现类似上述症状要立即到正规医院抢救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传染源:带菌者和病人

传播途径:病源菌主要通过喷嚏、咳嗽、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传播,进入呼吸道引起感染。

三、流行性腮腺炎

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人是腮腺炎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病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年中发生,尤以5-15 岁患者较为多见;2岁以下,40岁以上很少发病。腮腺炎在冬春季节发病较多,但全年即可发生感染流行。常在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和新兵中暴发。大约2 年发生一次大流行。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但个别抗体水平低下者,亦可再次感染。

腮腺炎是由患者和健康携带者的唾液中分离出病毒。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在短期内接触到易感着的口腔亦可引起感染。本病潜伏期4-21 天,平均18 天。病毒侵入上呼吸道粘膜并在局部生长繁殖,患者受感染后,大多无前驱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腺肿大或者两侧腮腺同时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开口和咀嚼时疼痛明显,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常可波及邻近的颌下腺,台下腺和颈部淋巴结。腮腺肿大可持续5 日左右,以后可逐日减退。全部病程约7-12 日,可并发睾丸炎、卵巢炎、脑膜炎等。

预防: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服用中药抗病毒冲剂预防,流行季节注射“麻腮风”疫苗提高免疫力。

四、水痘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冬春季好发。

人为主要传染源,通过飞沫经空气及病人用具传播,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潜伏期1-2 周,发病初期伴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症状。1-2 周后躯干皮肤出现斑疹,数小时后转化成丘疹、疱疹晶亮伴瘙痒,抓破后能留下斑痕。皮疹分批出现,大小不一,故同一部位皮疹可同时存在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疹。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总体原则应为以下几点:

1.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

2.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3.教室活动室注意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学校开展晨检制度,以便及早发现病人,及早采取措施。

5.适当的采取预防性服药措施。

6.尽量不到卫生条件差,没有消毒设施的小餐馆用餐

7.每日勤洗手,衣物勤换洗勤晾晒、秋冬季防寒保暖、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五、在流感多发季节如何预防流感呢?专家提出以下6 点建议。

1.防寒保暖:冬季天气变化无常,寒潮频频,所以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采取防寒保暖措施,如及时添加衣服和被褥等,避免因着凉而诱发疾病。由于足部离心脏较远,血液运行不畅,因此,应特别注意足部的保暖。

2.合理膳食:加强营养、注意休息,保持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及矿物质供应;要多食用红色食品,如胡萝卜、红辣椒、西

红柿等,其中富含的 B -胡萝卜素能清除氧自由基,增强巨噬细胞活力,对防治流感有良效。每天坚持用淡盐水或红茶漱口,对流感也有一定预防作用。

3.坚持锻炼:加强身体锻炼,多做户外活动。每天可进行一些活动量比较适宜的运动,如散步、骑自行车、慢跑、打太极拳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养成冷水洗脸的习惯,有利于提高机体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

4.居室通风:居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清新。每天除定时通风换气外,也可用食醋进行密闭熏蒸。墙壁、地板、用具可用0.5%漂白粉澄清液进行擦抹。由于流感病毒的生存还与环境湿度有关,条件允许可以调整小环境湿度,以降低病毒活性。

5.避免相互传染:在流感流行期间,要尽量减少或不参加大型集会和集体活动,尽量少去或不去公共场所。若家中已有流感病人,要采取防护性措施,与病人密切接触时应戴口罩。

6.接种疫苗:应及时接种流感疫苗,特别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也可用中药板蓝根、贯众、大青叶、金银花各15克水煎服用(连服3~5 日,儿童用量减半,孕产妇、哺乳妇忌服),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家中也要备些常用感冒类药品。

此外,经常按摩印堂、太阳、合谷、迎香等穴位,均可起到预防作用

二0 一二年十月十八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