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天水经济区

关中—天水经济区
关中—天水经济区

关中—天水经济区

经济区新机遇

今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这一经济区规划总面积为7.98万平方公里,范围包括陕西省西安、咸阳、宝鸡、铜川、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区县和甘肃省天水市所辖行政区划,其直接辐射区域包括陕西省陕南的汉中、安康,陕北的延安、榆林,甘肃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将经济区定位为“一高地四基地”即全国内陆型开发开放战略高地,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全国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天水是经济区的次核心城市和重要的发展极,肩负着发挥甘肃东部桥头堡作用,辐射带动陇东南及毗邻地区加快发展的重任。全市将抢抓这一机遇,力争使天水成为重要的区域交通枢纽、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城市和旅游目的地,成为经济区西端重要的增长极,更加有力地带动和促进陇东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中,天水市产业发展的重点是:发展机械制造、电工电器、医药食品、现代农业及商贸旅游等产业。一是振兴装备制造业。积极发展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电子信息、医药食品、建筑建材五大集群,加快建设电子、机械、电器三大产业园和高新技术创新创业园,加快天水经济开发区建设,建设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装备制造业聚集城市。二是积极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基地,推进农业产业化,努力做大做强林果、蔬菜、畜牧三大主导产业,重点抓好“水、电、路、气、房”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天水至定西、天水至十堰、天水至平凉高速公路,加快建设宝兰铁路客运专线和天水至平凉、天水至阳平关铁路,抓好天水机场建设,建立和完善公路、铁路、民航三位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把天水建设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重要交通枢纽。四是大力发展商贸旅游业。依托伏羲庙、大地湾、麦积山和西秦岭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以寻根祭祖文化和古丝绸之路文化为纽带,开发建设寻根祭祖、休闲度假、佛教石窟艺术、现代农业观光等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做大做强旅游业。加快重点物流中心、物流园区建设进度,大力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产业体系。五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重点建设三大园区(即中华始祖文化园、民俗文化园、文化产业园)、五大基地(即伏羲文化展示基地、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化基地、大地湾文化展示基地、民间民俗文化展示基地和佛教文化基地),推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六是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和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城市,加快城市化进程,努力把天水建成“关中—天水经济区”都市圈具有产业聚集功能的大城市,经济区内重要的次核心城市。七是扩大对外开放。坚持开放带动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

发展目标是:把天水建设成国家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西部装备制造业聚集城市、区域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甘肃省优质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城市、西北最佳宜居环境城市、国家重点旅游城市。到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685亿元,年均增长17.2%;财政收入101亿元,年均增长1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27亿元,年均增长2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5亿元,年均增长1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35元,年均增长11.3%;农民人均纯收入5216元,年均增长13.3%。

宝天高速公路

插上腾飞巨翅宝(鸡)至天(水)高速公路甘肃段是国家规划的“两纵两横”公路主干线连云港至霍尔果斯国道(GZ45)在甘肃境内的重要路段,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宝天高速起点位于陕甘交界的牛背村,东接陕西省正建的宝鸡至牛背高速公路,终点位于天水市麦积区甘泉镇,接在建的连霍国道主干线天水过境段高速公路。

宝天高速公路的建成成为西北地区与我国东南地区经济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和纽带,不仅对我省中东部地区的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青海、新疆等西部欠发达地区都有重大意义,它既是我省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而且还辐射到周边地区,带动着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形成西陇海交通经济带,改善投资环境与生存环境,为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形成强大的推动力。

宝天高速公路的建成对加快天水发展犹如插上腾飞的巨翅。一是打破了甘肃东部的交通瓶颈。天水是甘、青、新三省区通往东部及沿海地区的咽喉,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过去,由于东西向出口不畅,仅有的国道310线道路狭窄,通行不畅,事故频发,制约了天水乃至全省与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交流。宝天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将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经济要素的流动,对于改善全市投资环境,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具有重大意义。二是方便了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联系。宝天高速公路是“关中—天水经济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它的建成通车,将实现天水至宝鸡全线高速化,为天水市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区”提供快速大通道,有利于全市加强与关中区域内城市的交流合作,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三是给天水旅游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天水风光秀丽、人文荟萃,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但由于东部出口不畅,旅游业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宝天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将大大缩短我市与周边城市的行程时间,改善基础设施,方便游客出行,促进全市旅游业发展。

在交通道路建设上,天水市将科学规划、合力布局、加大投入、突出重点、立体发展、配套建设,努力建设和完善四通八达、功能齐全、方便快捷的集公路、铁路、民航三位一体的现代化交通网。在公路建设上,将加快宝天高速公路过境段、天定高速公路建设,抓好天水至平凉、十堰至天水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努力构建全市“十字”形高速公路主骨架;在铁路建设上,将加快天水—平凉铁路建设,尽快开工建设宝兰铁路客运专线,争取建设天水—武都铁路,形成东西快速、南北畅通的十字形铁路运输体系;在民航建设上,正在积极争取搬迁现有机场,规划建设新的天水机场,为天水发展创造更加优越的交通条件。

关中--天水经济区

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为宝鸡发展带来新机遇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于6月25日公布,宝鸡究竟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规划中“支持宝鸡率先发展,建成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经济区副中心城市”成为宝鸡的新定位。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发布 关中-天水经济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确定的西部大开发三大重点经济区之一。规划范围包括陕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县(商州、洛南、凤武、柞水)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面积7.98万公里。直接辐射区域包括陕西省陕南的汉中、安康,陕北的延安、榆林,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 根据《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战略定位除了“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外,还将打造成为全国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规划》提出,到2020年,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经济总量占西北地区比重超过三分之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翻两番。 宝鸡被列为次核心城市之一,将主要发展机床制造业、重型汽车制造业、有色金属加工制造业、商贸旅游业。2020年,城市建成区人口达到120万人,面积控制在130平方公里,建成区域重要的交通枢纽,国家新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生态园林城市。 宝鸡拥有多项独特优势 宝鸡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自然风光秀丽,有“青铜器之乡”、“民间工艺美术之乡”和“佛骨胜地”的美誉,独特的人文、自然优势使宝鸡在关中-天水经济发展区中拥有雄厚的发展底蕴。同时,我市处在重要的交通枢纽处,位于关中平原八百里秦川西端,地处陕、甘、宁、川四省区结合部,地理上处于西安、兰州、银川、成都四个省会城市的几何中心。陆路交通四通八达,陇海、宝成、宝中铁路在此交汇,是我国境内欧亚大陆桥上的第三大十字枢纽,也是中国西部唯一的大十字。 另外,宝鸡在“一五”和“三线”时期重点建设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国防军工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优势产业,现已形成重型汽车及零部件、石油装备、电子仪器仪表、机床工具、有色金属、烟酒食品、新型建材、生物医药等八大支柱产业和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年均以23%-25%的速度递增。60多个产品销量居全国或世界同行业前列,石油钻机等产品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相关产业正在向产业化、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在市场的作用下,已经开始逐步聚集,链条不断延长,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增强,这些都为我市在关中-天水经济区中领先发展构筑坚实的基础。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宝鸡在全国经济布局上具有“承东启西、南连北进、以线串点”的重要作用。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国家将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优势产业的投资和支持力度,这是宝鸡加快发展的最有利条件。我市良好的区位优势,既可成为生产要素的首选承接地,又可以成为生产要素向西部地区转移的中转站。已有的工业基础、较强的科技实力以及日臻完善的基础设施,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与东部地区形成了较好的互补关系。 经济区建立为宝鸡提供难逢机遇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建立,对西部的发展来说无疑是带来了一次历史性的重大机遇,更是为宝鸡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重要机遇。 市长戴征社表示,打造西部的先进制造基地是宝鸡优势。宝鸡将加快交通枢纽的建设,缩短关中天水之间的距离,

陕西关中方言大全

陕西关中方言大全 牛B—扎式 惊讶—我的神啊笨蛋—瓜怂 懒惰—死人 试试—试火 缓慢—幕囊 没门—莫项 还行—罢咧 坏蛋—哈怂 批评—弹嫌 困难—难常 厉害—增怂 说话—谝闲传 心烦—木乱 是吗—得是 撒谎—糟怪 吱声—言传 乞丐—要饭 完蛋—逼咧 ; 小朋友—碎怂 不讲理—麻迷 舍不得—涩皮 无所谓—怂管 同乡人—乡党 不和—不卯 干扰—打搅 发痒—害咬 适合—刚好 断绝—拉倒 马虎—毛草 矮人—矬子 体胖人—福太 瘦人—干猴 不行—失气 笛子—篾管 胡琴—弦弦

小锣—当当 梆子—咣咣 铙钹—镲镲 唢呐—喇叭 烧饼—饦饦 干面—粘面 糊糊—搅团 馒头—蒸馍 饺子—煮角 棉鞋—窝窝 快点—可里麻擦 迟钝—瓷马格登 不讲道理的人-麻糜儿 不正经—崽拐 对-奏是 结束—毕了 巴结人—舔尻子 出外散步—转转 向别人表功—摆亏欠 嫌弃讨厌—走远 无关紧要—提不上串 左顾右看—卖脸 挑剔毛病—弹嫌 办事周密—严攒 脾气暴躁—脏板 不多不少—刚谄 歪曲事实—胡粘 调皮淘气—捣蛋 大声哭嚎——唤 骂人隐私—揭短 背后告人—干板 梆子戏—莲花落 蛮干胡扑的人—二百五不顺眼的人或者事—丧眼没问题—没麻达

逛—浪 节约—细发 丢盹—打瞌睡 冒失-张 没门路-没眼隙 结实—瓷实 皮实—经得住摔打 害怕—怯火 思绪烦乱-木乱 还行——罢列 差劲-马卡 行动-迟缓—幕囊 邋遢-扑西来海 麻达-麻烦、问题 完蛋了-毕咧 乱七八糟一大堆—噶达马西一河滩一边去——趔远 干脆利落——麻利 哥们—伙计 你别说了—你包说列 一案子起-一边去 赶快——圪利麻擦 不机灵-瓷麻二愣: 怎么了-咋咧 偏僻角落-疙崂夹巷:、 太笨了-瓜实了: 什么东西—啥货 打你一巴掌-扇你一撇儿子 笨蛋-闷耸 增地很-厉害 恶作剧-花搅、 好舒服-颤活 热情过分讨好献媚-骚轻 说不该说的话—皮干 这里-只达 那里-勿达-

关中-天水经济区对天水重要意义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设计 关中—天水经济区对天水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杨炜(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学教育系) 【摘要】规划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区域发展,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举措.这对于促进本区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构筑西部大开发战略高地,形成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增长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概述了天水旅游业发展优势以及存在问题,并从多方面就关中—天水经济区对天水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区天水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关中—天水经济区以及天水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 1. 关中—天水经济区以及天水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 1.1 关中—天水经济区概况关中—天水经济区(以下简称关天区)范围包括陕西的西安,咸阳,渭南,铜川, 宝鸡,杨凌,商洛6 市1区和甘肃省天水市,总面积 6.96 万平方公里.规划编制时间表近期到2020 年,远期规划为2040 年.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总体目标定位是:建设成为西部及北方内陆地区的"开放开发龙头地区","以高科技为先导的先进制造业集中地,以旅游,物流,金融,文化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集中地,以现代科教为支撑的创新型地区,领先的城镇化和城乡协调发展地区,综合型经济核心区,全国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 农业方面,要建成全国重要的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果业, 畜牧业基地,建成全国农业示范基地和航天育种基地.经济每年以12%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农

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500元. 以西安为中心,加快旅游资源整合,大力发展历史人文旅游,自然生态旅游, 红色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加强精品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提升旅游资源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强旅游管理机制创新,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把经济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1]. 1.2 天水旅游业发展概况分析天水市是甘肃省第二大城市,位于甘肃东南部,自古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全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新欧亚大陆桥横贯全境.现辖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五县和秦州,麦积两区,总人口328 万人.境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称.天水古称成纪,因相传华夏始祖伏羲氏就诞生于此,所以又有"羲皇故里"之称.天水市历史悠久,历代人文荟萃,境内文物古迹众多, 几乎每平方公里就有一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天水伏羲庙,卦台山,是海内外炎黄子孙朝宗拜祖的场所; 大家熟知的"马谡失街亭", 姜维三战小陇山的历史故事就在天水. 武山水帘洞,洞内楼台,泉石,雕塑,画像一应俱全;甘谷大象山,拔地而起,巍峨壮观,山上有安详,宁静的大象山大佛;与麦积山毗邻的仙人崖,群峰对峙,是一处儒, 释,道三教合一的游览胜地还有与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的麦积山石窟,以精美的泥塑艺术,险峻的洞窟著称于世. 天水是甘肃少有的山青水绿的地方,由麦积山石窟和小陇山植物园,仙人崖,石门与曲溪等景点组成的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风景名胜区,区内重峦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设计叠翠,山环水绕,兼具江南水乡的秀美和北国山

陕西关中民俗调查报告一览表区域基本状况

陕西关中民俗调查报告 陕西关中民俗调查报告一览表 一、区域基本状况 二、关中民俗调查 (春节A、关于春节民俗B、乡村春节民俗文化) (一)、春节前的准备 (二)、娱乐民俗活动--静态民俗 (三)、娱乐民俗--动态民俗 (四)、礼仪民俗 (五)、节日生活民俗--饮食民俗 (六)、春节期间的民间观念民俗 (七)、总结 一、区域基本状况。 区域基本状况 人口 秦渡镇丰盛村属于秦渡镇的一部分,包括西丰盛和东丰盛两个,共有260余户,人口1300左右。 环境 自然环境:此地位于关中腹地,气候四季分明,土地肥沃。社会环境:民风民情朴实,家家和睦相处,人人团结友爱,尊老爱幼。 民族构成 本地全是汉族。

宗教信仰 佛教。 主要经济作物 冬小麦、玉米、部分有果树和养殖场等。 二、关中民俗调查 陕西关中地区民风朴实,民俗文化丰厚浓郁。从岁首的春节到年末除夕都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其中以春节期间的民俗文化活动最具有特色,最为显著。以下内容主要介绍一下陕西关中地区的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了解民风民俗,体味民风民俗,走进生活文化活动大家园。 A、,在全国各地大同小异。陕西关中地区民风古朴,春节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腊月二十三到腊月二十七】陕西乡村腊月二十三即入年关,把过腊月二十三叫“过小年”。农村有些地方叫“祭灶”,即祭主宰吉凶祸福的“灶王爷”,以求温饱。过罢小年,人们便为春节做准备了。一般农家,杀猪宰羊,碾米磨面,做点豆腐,购买蔬菜,吊挂粉条,准备好过年所需的一切食物。腊月二十七到二十九为关中人蒸馍时间。家家户均短几笼子馍馍,要吃到正月十五以后,有“正月十五以前不擀面”的习俗。妇女上街为老人和孩子添置衣裳鞋袜、老年人则购买红纸、年画、冥币、白麻纸等大年礼仪用品。 【腊月二十八到腊月二十九】大年前两天,陕西不论关中、陕南、陕北,还是城市农村,要“扫舍”,城里人叫打扫卫生。家家房前屋后,窑里赛外,连拐角都要打扫得于于净净。窗房上重新糊上白纸,贴上大红窗花。年三十早,家家房户贴对联和门神,屋里挂上年画。年终于来临了。 【大年三十晚】腊月三十夜称“除夕”,也叫“大年三十晚”,是全家团圆的日子。在外地的亲属千里迢迢赶回家与亲友团聚。入夜家家户户明灯高照(有的还在院子、田地坟头燃起运火),燃放爆竹,达旦不眠,谓之守夜(岁)。否则一年都会变做或者不吉利。守岁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包饺子。在城里全家团坐一起。擀面皮的擀面皮,包馅的包馅,欢声笑语,喜气洋洋。刚结婚的新媳妇和女婿“回门”,蒸20个大礼馍,带4包厚礼(糖、烟、酒、点心)看望父母,当日返回,不在娘家住宿,有“正月不空房”的习俗。过年期间,各乡村都组织起来,敲锣打鼓,演戏唱曲,进行文艺和体育比赛,热闹非凡。 B、乡村春节民俗文化

天水市近期建设规划(20102015)

1 规划背景与总则 1.1城市发展外部环境 1.1.1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提出 国家“十一五”西部大开发规划明确提出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该地区地处亚欧大陆桥中心,处于承东启西、联接南北的战略要地,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基础好、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深厚、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 2009年6月正式批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包括陕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区县1)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面积7.98万平方公里,2007年末总人口为2842万人,直接辐射区域包括陕西省陕南的汉中、安康,陕北的延安、榆林,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定位为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全国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规划提出构筑“一核、一轴、三辐射”的空间发展框架体系。 天水市作为该经济区的次核心城市,重点发展机械制造、电工电器、医药食品、现代农业及商贸旅游等产业。天水麦积山被列为西部跨区域重点旅游区—丝绸之路旅游区。这将为天水打造经济区西端新的增长极,加快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2009年11月天水市进一步编制了《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实施方案》,两年起好步,5年大发展,10年新跨越。努力达到六新目标:基础设施有新突破、创新能力有新提升、城镇化水平有新提高、公共服务达到新水平、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力争到2020年前,努力把天水建成经济实力较强的陇东南区域中心城市、特色鲜明的经济文化大市,成为经济区西端重要的增长极。 1.1.2甘肃省城镇化格局 甘肃省“十一五”规划把天水纳入“一肩挑两头”、“一带促两翼”的重点区域,加快推动天水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开放开发步伐。

陕西关中的饮食文化

陕西地处中国腹地,贯连黄河长江两大流域,这里既有黄土高原的粗放,又有鱼米之乡的秀丽,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其餐饮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为底蕴,无声润物,在这块土地上形成了极富特色的“秦食文化”。 历史——厚重典雅博大精深 在春秋战国时代,陕西为秦国治地,故简称“秦”,在此基础上发祥和成长起来的古老而又年轻的饮食风味与历史文化结合称之为“秦食文化”,它以陕西为中心,地理位置可以拓展到整个西北地区。历史上,因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贸易的发展,陕西,尤其是西安,形成众多名胜,内外交流相当频繁,这也带来了陕西膳食饮馔的进步发展。 具有代表性的“秦食文化”菜谱主要由衙门菜、商贾菜、市肆菜、民间菜和清真菜等组成。衙门菜,又称官府菜,历史悠久,典雅厚实,如“带把肘子”、“箸头春”等。商贾菜则以名贵取胜,如“金钱发菜”、“佛手鱼翅”等。市肆菜以西安等重镇中心的名楼、名店的肴馔为主,招徕顾客,竞争激烈,如“明四喜”、“奶汤锅子鱼”、“煨鱿鱼丝”、“烩肉三鲜”等。民间菜经济实惠、富有乡土气息,如“光头肉片”、“肉丝烧茄子”、“葫芦头”等。清真菜历经明清发展,规模初具,如“羊肉泡馍”、“全羊席”,闻名遐迩。 陕西餐饮和饮食文化葆有周、秦、汉、唐等十多个王朝遗风,特色精绝,美不胜收。借历史与古都优势,陕西餐饮博采精华,兼收各民族珍馐风味,集内外之荟萃,挖掘继承历代宫廷之技艺,以品种繁多、花色奇异、民族特色浓厚、地方风味各异、古色古香古韵而著称。 但陕西餐饮业在其前期整体上发展比较缓慢,20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陇海铁路通车和抗战兴起,陕西成为中国的大后方,各地迁移至西安的人口急剧增加,各种风味饮食也先后入驻西安,陕西餐饮业得以兴盛。后来,从上世纪80年代西安逐渐成为旅游胜地,国内外的交往日益频繁与密切,促使陕西的餐饮业一日千里,跨越发展。伴随着“饺子宴”、“小吃宴”、“仿唐宴”、“宫廷宴”等经典餐宴的挖掘面世,还出现了一批符合各地游客需要的创新菜,进一步提高了陕西餐饮的知名度。 现状——争流竞胜异彩纷呈 早在唐代,西安(古称长安)就是全国最大最开放的城市,是全国餐饮和饮食文化的中心。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寄胡麻饼与杨万州》:“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 一诗。其实,诗中的“胡麻饼”就是我们今天吃的芝麻烧饼。 三秦大地烨烨华章,名品饮食千古蕴藏。流传于陕西的各式小吃,不论是宫廷的、民间的,数量庞大,做工精细,深受中外人士的欢迎。陕西人在挖掘、整理、保留这些传统餐饮的同时,又给它增添了新的内涵。如把传统的各式各样的饺子和小吃组成使人眼界大开的饺子宴、小吃宴、仿唐宴、宫廷宴。在这里,人们吃的不仅仅是几碟菜肴,而是在品味文化与传统,感受历史脉络和民族风情。 清真菜在中国的菜系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陕西以牛羊肉泡馍为代表的清真餐饮近年来更是独领风骚,西安的老孙家、同盛祥等,则是闻名遐迩的美食店,成为各地游客的口福之地。 餐饮业是一个多面发光的镜子,打理顺畅,不仅能带来最直接的消费,而且对拉动农业、食品加工业以及解决就业等社会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大力

关中

关中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建立将促进整个区域的产业发展,其文化产业资源是该区域的优势资源,文化产业是带动该经济区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其开发模式的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化产业能否快速稳定的发展。从资源现状及商业属性的探讨,借鉴其他产业经济区的开发模式,为关中天水经济区产业开发模式提供了参考 建议。 标签:关中天水经济区;文化产业;开发模式 关中地区历史文化悠久,文物资源丰富。国家批准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对于天水、关中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这是国家推进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大举措,对于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增长,推动陕、甘两省乃至整 个西北地区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 关中天水经济区文化资源现状 关中天水经济区可作为文化产业的资源很丰富,有大量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中天水经济区主要覆盖区域在陕西省和甘肃省,故以陕西省和甘肃省的总 体概貌来介绍。 陕西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其蕴含丰富,涉及面非常广泛,有着13个王朝的建都史,文物景点星罗棋布。全省文物景点35750多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64处,馆藏文物65万件组,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637件组。这些国内其他省市无法相比的、具有绝对优势的珍贵历史文化资源,为陕西的特色文化产品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 料信息和实物标本。 甘肃省在历史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等也较为丰富。有野外文物点1133万处,石窟群达23处之多,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26处。在古代历史文化资源方面,甘肃有古文化遗址优势、彩陶文化优势、简牍优势、长城优势、石窟寺优势。甘肃的民间文化兼有农耕文化、游牧文化、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与多民族交流融合的特征。陇东地区是周先祖的故乡,这里的剪纸、皮影、刺绣、道情等民间艺术样式中,保存了丰富的图腾文化 和远古民俗风情。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推动陇东南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高层论坛”主要论点摘录 充分认识关中―天水经济区对甘肃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意义 主要观点首先,要明确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战略地位:经济区位于欧亚大陆桥的中心,丝绸之路的起点,祖国的心脏地带,西部的核心枢纽,两个西三角的连接点与过渡带。天水市是甘肃的东大门,东翼的增长极,一核外围、一轴西点、三辐两挑。从国家层面看有六个“有利于”:有利于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形成新的增长极;有利于统筹科技资源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有利于构建合作开放新格局;有利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消除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有利于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从甘肃自身看也有六个“有利于”:有利于培育甘肃新的增长极;有利于加快重大联动项目和产业基地建设;有利于促进区域开放开发和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提升陇东南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有利于探索和创新区域协调发展、联动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有利于落实新的区域发展战略。 转变发展方式是推进《规划》实施的关键,体制机制创新是重要保障。 一一五战略定位――一枢纽一中心:区域交通枢纽(陇东南立体交通网的核心)、区域物流中心(陇东南区域物流业的龙头),“五”是指先进制造、能源化工、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文化旅游和有色冶金工业五大基地。打造文化旅游大市,将天水纳入西安西线大旅游圈与延伸线,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不可替代的旅游产品与精品线路,彰显天水在华夏文明发源地中的特殊地位。 现场互动现场嘉宾:天水在融入大关中之后,如何带动陇东南的发展? 范鹏:陇东南是一个整体,平凉、庆阳、陇南都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在未来西部的振兴中,都有巨大发展潜力,比如庆阳的煤炭石油基地。天水作为陇东南核心城市,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平凉、庆阳作为石油化工基地、传统能源基地,对天水也有辐射带动作用,这个作用是互相的。谁带谁,谁推谁,不能绝对地说。多元互补,明确地位目标,整体推进,看到自己的长处,互相拉一把,这应该是一个正确的态度。 媒体点评陈宗立(光明日报社甘肃记者站站长):关中和天水是一个伙伴关系,是一个合作关系,是一个互动的关系。相对于关中地区,天水在经济区中的定位是发挥比较优势和相互辐射作用。天水作为经济区的“次核心”城市,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在西北欠发达地区,可以想见的是作为丝绸之路上重镇的西安、天水等市,借渭河这条纽带联系起来的关中―天水经济区,被国家赋予了拉起西北“龙头”的重任。 张宝通(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研究员) 加强陕甘经济合作共筑关天战略高地 主要观点陕甘两省共同建设“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依托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并带动西北地区走向世界。 共同建设“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通过建设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探索新路径。

关中_天水经济区各中心城市城市流强度测算与分析_夏显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94期)2011(4) Jo ur nal of H uazhong Ag ricultur al U niv ersity (So cial Sciences Editio n) 收稿日期:2010 06 0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 小城镇群网化形成机理、模式与路径研究 (10XJCZH010)。 作者简介:夏显力(1973 ),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土地资源管理、城镇化管理。E mail:xnxx li@https://www.360docs.net/doc/6415247434.html, 关中 天水经济区各中心城市 城市流强度测算与分析 * 夏显力,吴立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摘 要 关中 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的获批,标志着 大关中 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战略推进阶段。选择城市主要外向服务部门从业人员数为指标,根据城市流强度计算公式,对关中 天水经济区城市群各中心城市城市流强度进行了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高城市流强度值中心城市西安是经济区集聚辐射中心;中城市流强度值中心城市天水、咸阳,是区域次级集聚辐射中心,为次级区域中心城市;低城市流强度值中心城市铜川、商洛、渭南、宝鸡、杨凌,是地方集聚和辐射中心。进而提出强化城市流的区域发展政策:建立合理的城市规模等级结构,增强城市间经济空间联系;明确城市功能与产业定位,强化城市间分工与协作;建立跨区域合作组织,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关键词 城市群;城市流;城市流强度;关中 天水经济区;城市规模 中图分类号:F 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3456(2011)04 0088 05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时代背景下,区域空间联系与空间相互作用已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和热点命题。Ullman [1]、H arris [2]等国外学者很早就对城市的功能联系和外向服务功能进行过研究和探讨。近年来,国内学者李国平等 [3] 利用空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对不同区 域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朱英明、张虹鸥等[4 5] 运 用城市流强度的分析方法分别对沪宁杭和珠三角各城市在区域空间联系中的地位进行了划分,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从研究内容看,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城市对其所处区域的外向服务功能上,缺少动态分析和横向比较;从研究方法看,以往的研究多采用空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而对城市流强度模型的应用尚显不足;从研究地域看,多集中在长三角等发育相对成熟的区域,而对内部联系相对较弱、发展水平处于中下游的区域很少涉及。 2009年6月, 关中 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以下简称 规划 ) [6] 经国务院审批,确定为国家级重点 开发开放战略高地。按照 规划 ,到2020年,地处中国地理版图中心的这一区域的经济总量占西北地区比重将超过1/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翻两番以上,成为整个西北地区的经济中心、经济发展新引擎。 而要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就需要经济区通过 聚变 提高区域综合实力,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区的辐射作用,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这其中必然涉及 经济区内各中心城市经济空间的优化整合。因此,本文基于城市流强度的分析方法,对该地区的城市间空间联系现状进行测算与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促进关中 天水经济区城市群的规划与快速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一、研究区域概况 关中 天水经济区城市群是以西安(咸阳)为首 位城市,包括陕西铜川、宝鸡、渭南、杨凌、商洛以及甘肃天水等城市组成的人口和产业相对聚集的区域,面积7.98万km 2 ,2007年末总人口为2842万人。 2000-2007年,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2007年达到3765亿元,占西北地区的28.6%;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2007年达到189亿元,占西北地区的16.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271亿元,占西北地区的23.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2000美元,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7]。 城市群初步形成。西安特大城市对周边城市辐

浅谈陕西关中的饮食文化

浅谈陕西关中的饮食文化 【摘要】关中在历史上是一个地区名称,所指范围大小不一,一般指的是东起潼关,西至宝鸡,南接秦岭,北抵陕北高原这一区域。本文要谈论的就是以西安市为中心,包括咸阳、宝鸡、三原、铜川、渭南、大荔、杨凌在内的关中道饮食及风土人情、民风民俗。关中饮食文化是三秦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本文将以茶、酒、饭、菜、小吃、果为顺序来详细了解陕西关中的饮食文化。 【关键词】关中概况、趣闻、面食、特色小吃 一.关中简介 关中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在秦岭和黄土高原的怀抱之中,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风调雨顺,旱涝保收,灌溉农业自古著名,是中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地方。南北宽百余公里,东西长400余公里,号称“八百里秦川”。它所属麦粟文化地带,是组成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黄河中游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因境内有泾、渭两条河流,有人也称其为“泾渭文化”。 关中平原是钙质黄土,兼之气候的作用,生长的小麦相对汉中小麦受土时间要长些,故而原粮的出粉率高,而且筯道白晳、易揉易和。关中的饮用水多取自冲积扇上的深井泉水,水质清冽纯净。先天的优势,为关中面粉能捏弄出种种好的吃法提供了基础条件。 二.有关饮食的趣闻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地域广袤,因此,就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怪”现象。“关中八大怪”就由此而产生。其中与饮食有关的有以下几个:第一怪:面条像裤带 陕西地处中国内地中部,降水量较少,干燥,因此盛产小麦,当地人民以面食为主。各种各样的面食,其中有一种当地特有的面叫做奤奤(地方音为“biang'biang”)面,一根面条宽度可达二三寸,长度则在1米上下,厚度和硬币差不多,像人的皮带一样,一根面条通常可达二两,因而对饭量小的人来讲,一顿饭吃一根面条就足够了。这个“奤”字,据传说,非常难写,笔画很多。关于这个“奤”字有一个顺口溜: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湾,八字大张口,言字朝里走,你一扭,我一扭,中间夹个言喽喽,左一长,右一长,中间坐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挝个勾搭勾麻糖,坐上车走咸阳”。 第二怪:锅盔像锅盖 锅盔是一种用慢火烙的大饼,形状大如锅盖。做锅盔,面要和得很硬,用手是揉不动的,人要骑在杠子上压揉,然后放在大锅里,下面用小火慢慢烤制。这样的锅盔外焦里酥,清香可口,边薄中厚,表面鼓起,馍瓤干酥,层次分明,形似一朵大菊花,色香味俱佳。锅盔很大,大得像锅盖一样,所以叫做锅盔像锅盖。当然它也很厚,吃的时候要张着大嘴,那自然也要瞪着眼睛,所以这种锅盔又叫“瞪眼锅盔”。 第三怪:辣子是道菜. 都说湖南人和四川人能吃辣子,但他们和陕西人比起来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他们拿辣子当作料,陕西人拿辣子当菜。陕西特有的一种“秦椒”被称为“辣椒之王”,关中人没菜、没油、没肉都可以,唯独不能没有辣子。贾平凹在散文里写道:“八百里秦川黄土飞扬,三千万儿女高吼秦腔,端一碗捞面喜气洋洋,没放辣子嘟嘟嚷嚷。” 第四怪:大碗喝酒不耍赖。

陕西三大经济区域发展比较研究

陕西三大经济区域发展比较研究 单福东 (安康师范专科学校政史系,陕西安康725000) 摘要:陕西的三大经济区域,即关中经济区、陕北经济区和陕南经济区,由于自然条件、开发程度等不同,有着明显的经济资源、结构和经济发展的特点。总结建国以来陕西在三大经济区域布局上存在的问题与经验,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实施陕西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三大经济区域的协调发展,构建陕西经济新的增长点是实现陕西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 由于地形、地貌和气候带及经济布局的差异性,陕西分为三大经济区域:关中经济区、陕北经济区和陕南经济区。又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等原因,三大经济区的发展极不平衡。关中经济区,面积仅占全省27%,而人口占全省60%,工农业生产、商贸、科技、高等教育等经济技术总占全省70%以上。但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些战略性资源却又集中在陕北或陕南。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的80%以上在陕北,水、森林、生物等资源的70%以上又分布在陕南。这种经济的空间结构与资源的空间布局的严重失衡,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原因。 Studi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ree Economic Areas in Shaanxi SHAN Fudong(Politics - History Department,Ankang Teachers’College,Ankang,725000,Shaanxi,China)Abstract:The three economic areas in Shaanxi refer to Shaanxi central plain,north of Shaanxi and south of Shaanxi. Due tothe differences in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there exist distinct characters in their economic resources,structureand development respectively. To achieve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striding - forward way in Shaanxi,it is fundamental to review the problems and the experience we had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three economic areas after the liberationof China. Of course,we should

“一带一路”倡议下关中—天水经济区产业发展研究

“一带一路”倡议下关中—天水经济区产业发展研究 关中—天水经济区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占据着重要的地理区位,具有显著的经济战略价值。通过分析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基础及比较优势,针对发展中存在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差异性明显问题,提出加速关中-天水经济区产业发展的建议。 标签:“一带一路”倡议;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之际,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等经济区一样,成为国家级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地处欧亚大陆桥中心的战略要地,不仅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也是西部地区科教与高新产业密集分布地区,具有重要的区位价值。加之“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使关中-天水经济区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经济开发区有了更广阔的发展机会,如何利用好这样的发展契机,加速经济区的发展,促进区域间全面协调发展,引起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1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概况 关中-天水经济区是以西安(咸阳)为核心城市,以铜川、宝鸡、渭南、商洛、杨凌和天水为次核心城市,涵盖周边中小城市所构成的区域经济体系。近年来,关中-天水经济区各方面得到较大发展,表现为以下几点。 1.1 关中-天水经济区GDP总量稳定增长 根据《陕西省统计年鉴》《甘肃省统计年鉴》各年数据整理得出2010年—2016年关中—天水经济区三大产业生产总值如表1。 近几年随着关天经济区的不断发展,经济区内各个地区都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区内的生产总值持续增加,从2010年的7569.64亿元上涨到2016年的13807.83亿元。近年来GDP总量持续保持稳定增长。 1.2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从表2可以看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不断优化,第一产业的比重持续下降,从2011年占经济区生产总值的10.36%逐渐下降到2016年的9.25%。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则呈平稳上升,第三产业从2014年占经济区生产总值的39.71%上升到2016年的45.43%。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三大产业结构不断改善,在各产业总产量增加的同时,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有所增长,产业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 1.3 经济区发展基础良好

陕西关中地域文化

陕西关中的地域文化 陕西简称陕或秦。人们又称陕西为“三秦”,一般是按从陕西地地理特征分为关中、陕北、陕南三个自然区域来理解地。陕西地势特点是南北高,中部低,而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是陕北高原,中部是关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地。 关中的农村有很多习俗,也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凳子不坐蹲起来”,就是一俗、一景,也是关中八大怪之一。蹲,按咱陕西方言说的更俗一点,就是圪蹴,就像秦腔戏一样老陕都知道。关中农村人爱圪蹴,爱圪蹴着“晒暖暖”,尤其爱圪蹴着吃饭。 特别是早上,在村子巷口十字老槐树下圪蹴着一堆人吃饭,除非天气实在不好,一般天气时村里的男人们大都会端一个大粗瓷碗,圪蹴在老槐树下边吃边谝闲传,不知啥时起,也不知是谁,把这种吃饭谝闲传的场合称为“老碗会”。能来“老碗会”的一般饭菜水平都差不多,每人一老碗烧的稠糊糊的苞谷榛,有的在苞谷榛上盖一坨子浆水菜,手弯子夹两三个杠子馍或蒸馍,右手捉筷子,边走边吃。也有讲究的人,左手一个老碗,虽然同样是苞谷榛,但浆水菜不盖在苞谷榛上,而是右手除了握着筷子,还端着一个碟子,里面有不多的浆水菜,边上围着几个蒸馍。也有日子过得殷实的用碟子端着毃的蒜再加些腌蒜薹,或者就是一碟油泼辣子加腌蒜薹,到了秋天有人就端着炒绿辣子,但差不多都吃着半揸厚的苞谷面发糕。 不管是一碗端的还是一碗一碟的,来到“老碗会”同样没有坐的,同样得圪蹴着吃饭。先来后到的人以最早圪蹴在此的人为准,自感与其关系近或者资格差不多的,就圪蹴在左右或对面,后来的人来了就补留下的空子,自动地围成一圈。开始围小了,随着来人越来越多,后来的人就不断地往后退着。当然,不管最后这个圈退到多大,最早来的那个人是不用动的。 “老碗会”的主题永远是屋里的婆娘,上学的孩子,后头的猪娃,地里的庄稼,日月的辛劳,社会的趣事,当然打趣逗乐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吃着各自碗里的饭,看着人家碗里的,如果比别人的好,就会有一种自豪感,神气活现,觉得娶了个好媳妇,饭比别人差的,自觉

关中—天水经济区

关中—天水经济区 经济区新机遇 今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这一经济区规划总面积为7.98万平方公里,范围包括陕西省西安、咸阳、宝鸡、铜川、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区县和甘肃省天水市所辖行政区划,其直接辐射区域包括陕西省陕南的汉中、安康,陕北的延安、榆林,甘肃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将经济区定位为“一高地四基地”即全国内陆型开发开放战略高地,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全国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天水是经济区的次核心城市和重要的发展极,肩负着发挥甘肃东部桥头堡作用,辐射带动陇东南及毗邻地区加快发展的重任。全市将抢抓这一机遇,力争使天水成为重要的区域交通枢纽、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城市和旅游目的地,成为经济区西端重要的增长极,更加有力地带动和促进陇东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中,天水市产业发展的重点是:发展机械制造、电工电器、医药食品、现代农业及商贸旅游等产业。一是振兴装备制造业。积极发展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电子信息、医药食品、建筑建材五大集群,加快建设电子、机械、电器三大产业园和高新技术创新创业园,加快天水经济开发区建设,建设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装备制造业聚集城市。二是积极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基地,推进农业产业化,努力做大做强林果、蔬菜、畜牧三大主导产业,重点抓好“水、电、路、气、房”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天水至定西、天水至十堰、天水至平凉高速公路,加快建设宝兰铁路客运专线和天水至平凉、天水至阳平关铁路,抓好天水机场建设,建立和完善公路、铁路、民航三位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把天水建设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重要交通枢纽。四是大力发展商贸旅游业。依托伏羲庙、大地湾、麦积山和西秦岭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以寻根祭祖文化和古丝绸之路文化为纽带,开发建设寻根祭祖、休闲度假、佛教石窟艺术、现代农业观光等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做大做强旅游业。加快重点物流中心、物流园区建设进度,大力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产业体系。五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重点建设三大园区(即中华始祖文化园、民俗文化园、文化产业园)、五大基地(即伏羲文化展示基地、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化基地、大地湾文化展示基地、民间民俗文化展示基地和佛教文化基地),推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六是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和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城市,加快城市化进程,努力把天水建成“关中—天水经济区”都市圈具有产业聚集功能的大城市,经济区内重要的次核心城市。七是扩大对外开放。坚持开放带动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 发展目标是:把天水建设成国家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西部装备制造业聚集城市、区域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甘肃省优质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城市、西北最佳宜居环境城市、国家重点旅游城市。到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685亿元,年均增长17.2%;财政收入101亿元,年均增长1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27亿元,年均增长2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5亿元,年均增长1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35元,年均增长11.3%;农民人均纯收入5216元,年均增长13.3%。

陕西关中的饮食文化

海南大学 专业选修课作业 课程:民俗学 题目:浅谈陕西关中的饮食文化学院:人文传播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07中文2班 姓名:郭娟 学号:20070514123

浅谈陕西关中的饮食文化 【摘要】关中在历史上是一个地区名称,所指范围大小不一,一般指的是东起潼关,西至宝鸡,南接秦岭,北抵陕北高原这一区域。本文要谈论的就是以西安市为中心,包括咸阳、宝鸡、三原、铜川、渭南、大荔、杨凌在内的关中道饮食及风土人情、民风民俗。关中饮食文化是三秦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本文将以茶、酒、饭、菜、小吃、果为顺序来详细了解陕西关中的饮食文化。 【关键词】关中概况、趣闻、面食、特色小吃 一.关中简介 关中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在秦岭和黄土高原的怀抱之中,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风调雨顺,旱涝保收,灌溉农业自古著名,是中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地方。南北宽百余公里,东西长400余公里,号称“八百里秦川”。它所属麦粟文化地带,是组成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黄河中游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因境内有泾、渭两条河流,有人也称其为“泾渭文化”。 关中平原是钙质黄土,兼之气候的作用,生长的小麦相对汉中小麦受土时间要长些,故而原粮的出粉率高,而且筯道白晳、易揉易和。关中的饮用水多取自冲积扇上的深井泉水,水质清冽纯净。先天的优势,为关中面粉能捏弄出种种好的吃法提供了基础条件。 二.有关饮食的趣闻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地域广袤,因此,就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怪”现象。“关中八大怪”就由此而产生。其中与饮食有关的有以下几个: 第一怪:面条像裤带 陕西地处中国内地中部,降水量较少,干燥,因此盛产小麦,当地人民以面食为主。各种各样的面食,其中有一种当地特有的面叫做奤奤(地方音为“biang'biang”)面,一根面条宽度可达二三寸,长度则在1米上下,厚度和硬币差不多,像人的皮带一样,一根面条通常可达二两,因而对饭量小的人来讲,一顿饭吃一根面条就足够了。这个“奤”字,据传说,

关中天水经济区

关中天水经济区

————————————————————————————————作者: ————————————————————————————————日期: ?

关中―天水经济区 目录 概况 第一章发展基础 第二章总体要求 第三章空间布局 第四章构建创新型区域 第五章产业发展 第六章新农村建设 第七章基础设施 概况 第一章发展基础 第二章总体要求 第三章空间布局 第四章构建创新型区域 第五章产业发展 第六章新农村建设 第七章基础设施 第八章生态环境 第九章公共服务 第十章改革开放 第十一章政策措施 概况 关中—天水经济区(以下简称经济区)包括陕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区县1)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面积7.98万平方公里,2007年末总人口为2842万人,直接辐射区域包括陕西省陕南的汉中、安康,陕北的延安、榆林,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 经济区地处亚欧大陆桥中心,处于承东启西、联接南北的战略要地,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基础好、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深厚、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加快经济区建设与发展,有利于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形成支撑和带

动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有利于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探索新路径、提供新经验;有利于构建开放合作的新格局,推动西北地区经济振兴;有利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有利于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本规划依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编制,规划期为2009—2020年。 第一章发展基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商洛部分区县包括商州区、洛南县、丹凤县、柞水县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经济区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 第一节发展现状 (一)经济稳步增长。2000年至2007年,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2007年达到3765亿元,占西北地区的28.6%;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2007年达到189亿元,占西北地区的16.3 %。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运行质量明显提升,发展实力显著增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2000美元,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 (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2000年至2007年,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511亿元,年均增长23.4%,相继建成一批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区域综合交通设施日趋完善,电力、通信、市政等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三)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工业增势强劲,产业结构调整加快,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271亿元,占西北地区的23.8%。商贸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不断壮大,所占比重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 (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基本公共服务逐年改善,教育、卫生、文化事业不断进步,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比2000年翻了一番。 第二节发展优势 战略区位重要。经济区处于我国内陆中心,是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支点,多条铁路、公路、航线、管线在此交汇,是全国交通、信息大通道的重要枢纽和西部地区连通东中部地区的重要门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