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自考社会学概论复习要点(划算)

合集下载

社会学概论(自考必备)

社会学概论(自考必备)

社会学概论(自考必备).社会学概论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第一节社会学的创立一.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一).社会变革的需要现实的社会需要是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二).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三).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四).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二.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一).XXX是实证主义的权威代表.法国1838年<实证哲学教程>六卷本的第四卷首次提出社会学概念,标志着社会学的诞生.社会学之父”孔德的把握: 1.科学的分类.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是科学的最高层次,是科学之”皇后”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对社会现象所固有的全部基本规律的实证研究.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前者是研究社会协调问题;后者是人类理性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是进步.秩序和进步是孔德实证主义的两个核心概念,是两大主题.3.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历史法实证一词的涵义: A.现实的而不是幻想的. B.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 C.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 D.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 E.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二).XXX1.XXX是社会学的主要奠定人.是社会学发展的头脑宝库.2.XXX创立了社会学的基础理论.3.XXX的社会学理论注重实际.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第一本教科书<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通俗读物>(三).XXX是英国著名资产阶级社会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亚里士多德”主要代表: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1.社会有机体论.2.社会进化论.主要围绕以上两个方面展开.三.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一).XXX.法国社会学家.是欧洲,法国第一个在大学里讲授社会学的人.代表作有三论:社会合作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自杀论.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2.社会团结实际.团结分为机械团结(相同性与相似性)和有机团结(社会合作和个人异质).3.失范理论.失范理论是XXX提出的.失范是指:社会对个人的欲望和行为的调节缺乏统一规范和足够制约力的社会状态.失范的原因: A.个人欲望的急剧滋长. B.现代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个人的欲望. C.社会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约束,出现动乱危机.主要是”经济危机”4.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A.首要和最基本的准则是将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B.放弃抽象以具体的社会内容为研究对象.C.必须遵循”就社会事实来说明社会事实”的途径.D.留意正常现象与病理现象的区分.E.比较方法是社会学最根本的方法.5.功能分析和汗青分析方法.(二).XXX.德国1.理解社会学.认为研究对象就是社会行动.对社会行动的研究的根本方法是理解...2.社会行动类型.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四种类型: A.目的—手段合理性行动. B.价值合理性行动. C.情感性行动. D.传统性行动.3.理想类型.4.科层制实际.第二节社会学主要实际流派一.芝加哥学派.社会学起源二欧洲,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是美国成立的.XXX1892在XXX创办了社会学系.芝加哥师生为主形成的社会学流派.学术成绩有: 1.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的研究道路. 2.形成了人文区位学的城市实际. 3.推动了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的形成和完善. 4.创建了标记互动论.二.结构功能论.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关注的焦点在于社会均衡是如何维持和不断修复的.结构功能论主要代表人物是:XXX和XXXXXX认为任何社会若要生存就必须具备维持系统所必须的一般前提:1.适应。

自考本科00034社会学概论-重点复习资料

自考本科00034社会学概论-重点复习资料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二、填空1.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1)孔德“社会学之父”(2)马克思(3)斯宾塞。

2.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1)涂尔干(2)韦伯。

3.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科塞(功能冲突论)、达伦多夫(辩证冲突论)。

4.交换理论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

5.社会学传入中国的途径:西方传教士、出国留学人员和译著。

三、简答1.孔德的社会学思想:(1)科学的分类,社会学是科学的最高层次(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3)研究方法,用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2.孔德在《实证哲学精辟》一书中解释实证的五个涵义:(1)现实的而不是细想的(2)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3)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4)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5)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3.导致社会失范出现的原因:(1)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机构中急剧滋长(2)现代化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人的个人欲望(3)社会的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力,使社会出现危机和动乱4.中国社会学被撤销的原因:(1)照搬照套苏联模式(2)自身存在错误认识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一、名词解释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

2.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

基本原则(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分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

3.普查调查:又称全面调查,简称普查。

是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或周期性的总体调查。

4.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它是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对此做出估计和判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5.统计报表:是按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上而下提供基础统计资料,是一种具有法律性质的报表制度。

6.问卷调查:是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7.个案研究:是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

8.访谈法:指研究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被研究者交谈,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性地结合成不同的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共同体。

2.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3.社会化:即人的社会化。

就是指一个人从出生,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4. 社会需要:是人们需要是人们在一定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受,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5. 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与过程。

6. 社会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由哪些部分构成及各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

在这里,前者是从外观上来描述社会组织的结构,后者则是从实质上来分析社会组织的结构。

7. 社会分化: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

社会分化现象是社会发展中的普遍现象。

8.社会分层: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叫做社会分层。

9.应用社会学:是指把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际生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

10.社会运行: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表现为社会各要素之间、各个层次之间、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各方面功能的发挥。

11.社会运行机制: 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简要地说,也就是社会运行“带规律性的模式”,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运行机制分为不同的类型。

12.社会角色: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质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自考社会学概论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自考社会学概论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斯宾塞认为社会和生物有机体的区别1生物有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紧密结合;社会则是一个松散的整体,各个分子或多或少是自由和分散的2生物体功能分化使感觉和思维能力仅仅集中在有机体的一个部分;而在社会中,意识遍布有机体各个部分,全部个体都都感到快乐和痛苦3在生物有机体中,分子是为了整体而生存,而在社会中则相反。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观:按照马克思观点,社会基本结构与社会基础相联系而存在。

不同社会基础产生不同的社会结构。

以劳动或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作为社会基础,社会基本结构必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体系。

生产力或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与自然之间进行交换的实际能力,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既得物质力量。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联系而存在,它只有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中才是活的力量,才能发挥效益。

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的科学性:1、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它并没有结束关于社会的真理性认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开拓科学认识社会的道路。

2、发展性和创造性是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的生命之所在。

3、马克思主义社会观与具体的社会生活相结合,创造性地促进社会关系良性运行,从而推进了自身的丰富和发展。

4、马克思主义社会观在同形形色色的错误社会观的不断斗争中发展,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总之,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是一种发展创造的、开放的思想体系,而不是一个封闭的、僵化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在创立社会学中的地位和作用(1)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深刻性和丰富性远远超过了孔德,使之成为以后社会学发展过程中取这不尽的思想宝库。

(2)马克思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其著作《资本论》是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社会结构的社会学鸿篇巨著。

(3)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不但有其宏观方面的理论体系,而且有实践内容。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依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关系。

这些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即有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在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一、社会学得含义:郑杭生定义:社会学就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得条件与机制得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王思斌定义:社会学就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与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与规律得社会科学。

戴维波普诺定义:社会学就是对于人类社会与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得一门学科。

老师定义:社会学就是一门对社会秩序与社会进步进行实证研究得学科。

二、社会学与社会工作得联系:1、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由最初得包含与被包含得关系转变成为既密切又相互独立得并列关系。

2、社会学为社会工作提供重要得理论知识基础。

3、社会工作拓展了社会学理论知识得应用平台、并在实践中检验与丰富社会学理论知识与方法。

三、社会得定义:1、社会唯实论(斯宾塞、迪尔凯姆、齐美尔)社会就是由各种制度与规范构成得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

“结构—功能角度)2.社会唯名论(韦伯、吉丁斯)社会只就是单纯得名称,就是人们得主观想象或抽象,而不就是一个实体,只有个人才就是真实存在得。

(“社会行为”角度)3.外在形态:社会就是指享有共同地球与共同文化得相互交往得人口有机结合而成得人类共同体。

4.内在本质:社会就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得各种社会关系得总与,就是一个社会关系体系或系统。

四、文化得含义:1、广义:文化就是人类所创造得一切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得总与。

2、狭义:文化就是人类得精神与观念方面得创造。

五、文化得特点:(老师观点)1、集体创造性(纯自然得东西不就是文化只有人类制造得加工出来得东西才就是文化。

)2、普遍性(具有广泛性,不就是个人行为。

)3、象征性(具体得事物或者现象具有特定得文化含义。

)4、多样性(民族文化)5动态性(具有传递性与变迁性)六、“文化滞后”1、英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

2、文化就是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赖得,当文化发生变革时,各部分变革速度不同就会不平衡,从而造成社会问题。

自考本科00034《社会学概论》考前背诵考点

自考本科00034《社会学概论》考前背诵考点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第一节社会学的创立【单选、多选】社会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1.奥古斯特•孔德(1)孔德1838年在《实证哲学教程》中首次提出社会学这一概念,标志着社会学的诞生。

(2)孔德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

(3)孔德的社会学思想①科学的分类:社会学居于科学的最高层次。

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秩序”和“进步”是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是社会学研究的两大主题。

2.卡尔•马克思代表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3.赫伯特•斯宾塞(1)代表著作:《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

(2)斯宾塞的社会学理论主要围绕社会有机体和社会进化两个方面展开。

【单选、多选】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1.埃米尔•涂尔干(1)代表作有“三论”:《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自杀论》。

(2)社会学观点如下: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涂尔干提出社会学的特殊对象是社会事实。

所谓社会事实,乃是存在于人们自身以外的行为方式、思想方式和感觉方式,并通过一种强制力施之于每个个人。

②社会团结理论社会团结是指以吸引为特征的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协调、合作、结合在一起的社会联系状态。

③失范理论④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首要和最基本的准则是,将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⑤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推理方法是由涂尔干创建的)2.马克斯•韦伯(1)代表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2)理论观点①理解社会学:韦伯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社会行动。

对社会行动研究的根本方法是理解。

②理性类型:韦伯为了避免德国人文学派和历史学派的个体化和特殊化的研究方法,提出一个关键性的概念工具—理想类型。

③科层制理论第二节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单选】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是在美国成立的。

【简答】芝加哥学派主要学术成就:(1)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的研究道路(2)形成了人文区位学的城市理论(3)推动了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的形成和完善(4)创建了符号互动论【单选、多选】结构功能论【单选】冲突理论:渊源于马克思社会思想,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被认为是最早、也是最深刻和最系统的冲突论。

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 复习资料

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 复习资料

自学考试。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社会学概论》是一本重要的教材,涵盖了社会学的各个方面。

本书共分为14章,内容包括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与文化、社会化与社会角色、社会互动、家庭与婚姻、群体与组织、教育、劳动与消费、社区与社区发展、城镇化、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偏差行为与社会控制、社会问题以及社会变迁。

本书可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社会学的理论和实践,对于研究社会学的人来说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勤奋是成功的关键,而懒散则会导致失败。

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思考才能取得成功,否则只会浪费时间。

因此,我们应该研究勤奋,不断努力,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第一章介绍了社会学的创立和发展,讲述了社会学家们如何通过研究社会现象来理解社会。

社会学的诞生源于对社会问题的探究,它的发展历程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通过研究社会学的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学的本质和意义。

第二章介绍了社会学研究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实验等。

社会学研究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

在研究社会现象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以便获得准确的研究结果。

第三章介绍了社会与文化的概念和关系。

社会和文化是相互依存的,它们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社会和文化的面貌。

社会和文化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和文化的本质和意义。

第四章介绍了社会化和社会角色的概念。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中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而社会角色则是个体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

社会化和社会角色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体在社会中的行为和作用。

第五章介绍了社会互动的概念和特点。

社会互动是指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它是社会交往的基础。

社会互动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交往的本质和规律。

第六章介绍了家庭和婚姻的概念和关系。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而婚姻则是家庭的基础。

家庭和婚姻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家庭和婚姻的本质和作用。

第七章介绍了群体和组织的概念和特点。

自考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自考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自考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自考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的学科,它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的运作和变化。

自考社会学概论是社会学这门学科的入门课程,通过学习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下面是一些自考社会学概论的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一、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社会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它关注社会的各个方面,如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变迁等。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社会、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等。

社会是指人们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集合体,是人们共同生活和互动的场所。

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中的各种行动和活动,包括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

社会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亲属关系、友好关系、经济关系等。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中各种组织和制度的总和,包括家庭、学校、政府等。

二、社会学的理论社会学的理论是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的框架。

社会学的理论主要包括功能主义理论、冲突理论和交互主义理论。

功能主义理论强调社会结构和社会功能的稳定和平衡,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分相互依存,共同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行。

冲突理论认为社会是由不同阶级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构成的,社会变迁是由这些矛盾和斗争引起的。

交互主义理论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和互动性,认为社会是由人们的互动和交流构成的,个体通过互动来赋予社会以意义。

三、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

实证研究是通过观察、实证和统计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它强调客观性和科学性。

理论研究是通过理论分析和逻辑推理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它强调理论的建构和验证。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还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收集和分析社会数据,从而深入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四、社会学的应用领域社会学的应用领域包括社会政策、社会工作、社会调查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自考社会学概论复习要点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四个条件:社会变革的需要;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社会经验的积累;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

[例题·多选题]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有()A.社会变革的需要;B.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C.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D.阶级斗争的需要E.解决社会问题的需要[答案]ABC[解析]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社会变革的需要、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以及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

[例题·单选题]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是()A.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B.社会变革的需要C.自然科学的发展;D.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社会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在社会学产生的历史条件中,资本主义制度内寻求社会变革的现实需要是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

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1、奥古斯特·孔德。

“社会学之父”,秩序和进步是孔德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

2、卡尔·马克思。

马克思对社会学的主要贡献。

3、赫伯特·斯宾塞。

社会有机体和社会进化。

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1、埃米尔·涂尔干。

社会事实,失范理论,社会研究方法准则,功能分析与历史分析方法。

2、马克斯·韦伯。

社会行动及其类型,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科层制[例题·单选题]1838年在《实证哲学教程》中首次提出社会学概念的思想家是()A.斯宾塞;B.涂尔干;C.马克思;D.孔德。

[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代表人物。

孔德被称为“社会学之父”,首次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

[例题·单选题]斯宾塞认为,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A.大有机体;B.超有机体;C.进化有机体;D.聚合有机体。

[答案]B[解析]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认为社会是一个超有机体。

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一)芝加哥学派1、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2、芝加哥学派的学术成就(四个方面)(二)结构功能论1、帕森斯:著作、AGIL功能分析图式2、默顿:著作、显功能与潜功能(三)冲突理论1、科塞的功能冲突论2、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四)交换理论代表人物:霍曼斯和布劳(五)符号互动论代表人物:布鲁默和戈夫曼。

(六)社会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及其观点[例题·单选题]在美国社会学发展史上,对世界社会学发展最具影响力的首推()A.功能学派;B.结构学派;C.芝加哥学派;D.结构功能学派。

[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社会学起源于欧洲,但其发展则发生在美国,美国的芝加哥学派影响最大。

[例题·单选题]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涂尔干和韦伯;B.帕森斯和默顿;C.克赛和达伦多夫;D.库利和米德。

[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社会学的理论流派,结构功能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帕森斯和默顿。

(七)当代社会学理论的代表人物舒茨、福柯、吉登斯、哈贝马斯、布迪厄中国社会学百年(一)社会学传入中国的历史条件1、社会学传入中国的途径:西方传教士、出国留学人员和译著。

2、社会学传入的历史条件:传统文化土壤、现实社会发展需要。

3、代表人物:谭嗣同、康有为、严复、章太炎。

[例题·单选题]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1891年,康有为在教学大纲分类学科中提出了()A. 人学;B. 群学;C. 仁学;D. 社会学。

[答案]B[解析]康有为在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开设“群学”[例题·单选题]在《仁学》一书中首次提出“社会学”名称的是()A.康有为;B.严复;C.章太炎;D.谭嗣同。

[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社会学在中国发展历程中的早期代表人物。

谭嗣同在其所著《仁学》第一篇“仁学界说”里首次提出“社会学”之名。

(二)中国早期社会学学科地位的确立1、队伍和制度化建设。

2、社会调查的兴起。

3、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传入与实践。

(三)院系调整与社会学的撤销1、维护与撤销。

2、重提与厄运。

(四)中国社会学的恢复重建1、正名。

2、五脏六腑说。

(五)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1、社会学本土化的概念。

2、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倡导人物。

3、社会学中国化的基本做法。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

2、关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回答。

[例题·单选题]韦伯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A. 社会行动;B. 社会事实;C.社会;D.社会关系。

[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不同社会学家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界定问题。

社会学家韦伯把社会行动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索罗金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关系的科学,孔德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

社会学的特征四个特征:整体性;综合性;经验性;应用性。

[例题·单选题]社会学成为一个独立学科后,始终是以社会调查研究所取得的经验知识作为学科发展基础的,这反映的是社会学的()A.整体性特征;B.经验性特征;C.综合性特征;D.应用性特征。

[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社会学的特征。

社会学是一门实证性科学,调查研究所取得的经验知识是社会学学科发展的基础,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社会学。

社会学的功能1、研究功能:描述性功能、解释性功能、预测性功能和规范性功能2、教育功能:一是帮助人们自觉地完成社会化;二是帮助人们合理选择。

3、社会管理功能:一是建立规范;二是提供模式;三是反馈信息。

4、社会批评功能。

[例题·单选题]在社会学的功能中,教育功能表现在()A.提供模式;B.反馈信息;C.社会批评;D. 帮助人们合理选择。

[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社会学的教育功能。

社会学的教育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帮助人们自觉的完成社会化;帮助人们合理选择。

[例题·单选题]在社会学的功能中,那些为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是()A.规范性功能;B.描述性功能;C.解释性功能;D.预测性功能。

[答案]B[解析]社会学的描述性功能是指那些为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

2014年自考社会学概论复习要点四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本节为改版教材新增加内容。

社会学方法论是关于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方法理论。

主要介绍了以下几种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文主义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以及当代社会学方法论,包括后实证主义、新人文主义、批判诠释理论、后现代主义。

对这些方法论,大家需要把握各自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例题·单选题]人文主义方法论的代表人物是()A.伽达默尔;B.狄尔泰和韦伯;C.瑞泽尔;D.涂尔干。

[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不同派别及其代表人物。

社会学的研究方式与方法(一)统计调查1、统计调查的概念涵义以及需要遵守的三条基本原则(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2、类型: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

(二)问卷调查1、涵义: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2、问卷的内容(个人基本情况、行为和态度);问卷的类型(自填式和代填式)。

(三)实地研究1、涵义:是一种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2、指导范式:个案研究、典型调查、访谈与观察。

(四)实验法1、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以发现或证实变量间或社会现象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2、实验法的作用及其优缺点。

(五)文献法1、通过搜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语音、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在不影响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分析和探讨个人与社会关系现象的方法。

2、文献法的优缺点。

社会学研究的一般程序1、筹划阶段。

包括选题、初步探索、建立研究假设、制定研究方案、组织工作。

2、实施阶段。

将研究方案付诸实行,依据研究方案的要求去收集资料。

3、总结阶段。

其任务是分析资料和撰写调查报告。

社会学研究的分析类型1、定性分析。

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实地研究和非介入性研究属于定性方法。

2、定量分析。

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问卷调查和实验方法属于定量方法。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区别:(1)着重点不同;(2)依据不同;(3)手段不同;(4)学科基础不同;(5)结论表述形式不同。

联系:在实际研究中,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是互补的;定性方法是定量方法的基础,是它的指南,但只有同时运用定量方法,才能在精确定量的根据下准确定性。

2014年自考社会学概论复习要点五社会的涵义与特征1、概念: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两大派别:唯实论和唯名论。

2、社会的基本特征:(1)社会以人为主体。

(2)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

(3)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4)社会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

社会结构概念与类型1、概念: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关系。

2、社会结构类型:(1)关系性社会结构;(2)实体性社会结构;(3)规范性社会结构。

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1、社会建设(1)孙本文《社会学原理》中最早做出界定;(2)社会建设的意义。

2、社会管理:基本内涵(四个方面)[例题·单选题]最早对社会建设的基本内涵做出说明的中国社会学者是()A. 孙中山;B. 费孝通;C.孙本文;D.吴文藻。

[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社会建设的内涵问题。

1933年社会学家孙本文对社会建设的基本内涵最早做出了说明。

(一)人口(识记、领会)1、人口的概念(识记、领会)人口资源是指在特定地域内具有一定数量、质量和关系的人的总称。

人口资源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人口数量和质量(识记、领会)(1)人口数量。

(2)人口质量。

人口质量也称为人口素质,是对人口资源的质的规定性,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等。

3、人口问题素质、流动、分布、老龄化、性别。

(二)自然资源(识记、领会)1、什么是自然资源:概念、类型;2、自然资源的特点:有限性、无限性、系统性、分布不均匀性;3、自然资源在社会发展中地位:(1)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2)人类也改变着自然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这种依赖关系。

(三)环境1、环境概念;2、功能;3、环境利用与保护。

2014年自考社会学概论复习要点六文化概念1、文化的含义:人类社会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2、文化的特征:创造性;习得性;共享性;累积性;特殊性和共性。

文化结构1、文化特质。

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