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研究问卷(1)

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研究问卷(1)
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研究问卷(1)

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研究问卷

1.受访者所在城市: [单选题] [必答题]

○北京

○上海

○广州

2.请问您贵姓是?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记录被访者性别: [单选题] [必答题]

○男性

○女性

4.请问您的年龄是?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问您的学历是? [单选题] [必答题]

○初中/技校或以下

○高中/中专

○大专

○本科

○硕士或以上

6.请问您的职业是? [单选题] [必答题]

○企/事业管理人员

○工人/体力工作者(蓝领)

○公司普通职员(白领)

○国家公务员

○个体经营者/私营业主

○教师

○学生

○专业人士(医生、律师等)

○无/待/失业、家庭主妇

○退休

○其他职业

○略有好转

○基本不变

○明显变差

○说不清楚/拒答

12.为什么您这样说呢?(最多限选两项) [多选题] [必答题]

□中性原因不知道/拒答

□改善:收入相关

□恶化:收入相关

□改善:就业状况相关

□恶化:就业状况相关

□改善:投资相关

□恶化:投资相关

□改善:家庭开支相关

□恶化:家庭开支相关

□改善:政策/宏观经济

□恶化:政策/宏观经济相关

13.那么与现在相比,您觉得一年以后您的家庭经济状况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单选题] [必答题]

○明显好转

○略有好转

○基本不变

○略有变差

○明显变差

○说不清楚/拒答

14.那么与现在相比,您认为一年以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将会如何? [单选题] [必答题] ○非常好

○比较好

○保持现状

○比较差

○非常差

○说不清楚/拒答

15.您认为一年之后本地区的就业状况将会如何变化? [单选题] [必答题]

○明显改善

○保持现状

○略有衰退

○明显衰退

○说不清楚/拒答

16.那么与现在相比,您认为5年之后,本地区的经济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单选题] [必答题]

○明显繁荣

○略有改善

○保持现状

○略有衰退

○明显衰退

○说不清/拒答

17.对于大宗耐用消费品的购买,如家用电器,家用计算机以及高档家具之类的,您认为当前是购买的好时机吗? [单选题] [必答题]

○很好的时机

○较好时机

○很难说,看具体情况而定

○较差时机

○很差的时机

○不知道/拒答

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主要生态与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农业生态学课程论文》 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主要生态与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农资职31102班张梦瑶 【摘要】:根据统计数据,列举了我国当前所面临的水土流失与沙漠化、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空气质量恶化与大气环境污染以及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对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策略与措施。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人与自然环境之关系的和谐是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保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开发创造能力的不断提高,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力度和影响程度也越来越大。 气候、土壤、生物、水和矿产等自然资源,既是生物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得以安定和经济得以发展的基本保证。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全球变化趋势的出现,将进一步加重资源短缺与人类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迫切需要我国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此,必须增强全民的资源与环境意识。在发达国家、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全民的共识和自觉行为。在我国却有很大差距,其关键是缺乏必要的宣传和教育,现阶段的我们就是要了解我国资源与环境的现状发展趋势与对策,增强他们的资源与环境意识,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生态与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土地荒漠化程度加快 我国是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3%,受其危害的人口近4亿。荒漠化给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造成了可利用土地面积的减少,生产力下降,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恶化,旱涝灾害加剧,粮食产量下降,全国每年由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 (二)森林资源锐减 我国许多主要林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全国森林采伐量和消耗量远远超过森林生长量,森林资源日益枯竭。森林资源号称“地球之肺”,对地球的大气环境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67万平方公里。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的表土总量达50亿吨,相当于全国耕地每年被剥去1厘米厚的肥土层,经济损失达100亿元。占国土面积38.2%的沙土流失区域内的河流以高含沙量著称,黄河下游河床不断抬升,长江每年带走泥沙近5亿吨。由于淤积,全国范围内水库库容量也在不断缩小。 (四)草原生态呈衰退趋势 我国拥有草地面积4亿多公顷,天然草地主要分布在利用条件较差的山地或高海拔地区,此类地区又多为大江大河的源头,而平原草地却因利用条件便

环境调查问卷

《环境调查问卷》 1、上报“现场处置任务”案件的完整流程是什么? 巡查过程中发现能够现场整改的环境问题,登录手机APP使用现场处置上报功能,详细填写任务标题,现场拍摄处理前照片,准确定位案件位置,责令问题单位现场整改,整改达标后拍摄任务处理后照片,时间、地点、事件等详细描述处理过程填写处理结果,点击保存即可。 2、上报“任务上报”案件的完整流程是什么? 巡查过程中发现能够现场不能整改整改或问题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登录手机APP使用任务上报功能,详细填写任务标题,现场拍摄处理前照片,准确定位案件位置,选择问题上报类型,责令问题单位现场整改,整改达标后拍摄任务处理后照片,时间、地点、存在问题、影响程度等详细描述上报问题的内容,点击保存即可。 3、“重污染天气应急”模块上报企业的应急措施落实情况? 重污染天气应急启动后,2个小时之内到达驻厂企业,对相关企业应急措施落实情况对照“一厂一策”详细检查,然后点击手机APP重污染天气应急功能,首先对照市平台下发减排措施,根据检查情况确认企业是否全部落实,然后在反馈情况中详细描述对企业的检查情况及企业各项应急措施的落实情况,最后现场拍摄企业相关措施落实的照片,点击保存即可。 4、“日常巡查”模块上报自己的日常巡查情况? 点击手机APP“日常巡查”功能,上报三块内容,一是在巡查情况反馈中对一周的巡查工作进行总结,检查的多少家,发现了多少问题等内容;二是在现场巡查反馈中挑选上传一周以来巡查的照片;三是在巡查档案反馈中上传一周以来填写的巡查档案照片。 5、“一员三档”,其中的“污染源档案”包含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列举8条以上) 基本信息包括污染源名称、类型,污染物类型,污染源位置、经纬度坐标、组织机构代码,环保批准机构、成立日期,法人代表、企业负责人、环保负责人; 生产信息包括产品名称、原料名称、产量、原料用量; 治污信息包括主要污染物、产生量、治理工艺、处理能力、投用日期 网格信息包括各级网格长、姓名、联系方式 企业简介 6、环保站(所)大约多长时间培训一次?培训方式有哪些?培训内容主要有哪些? 根据平时组织学习的情况回答。要求是定期组织集中学习,每周不少于一次,方式可以使集中开会的方式或信息推送学习资料等,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最新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 7、环保站(所)最近组织的一次培训是什么时间?培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近期的重点工作主要有:一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特别是对环保部近期重点检查的错峰企业措施落实要求进行学习;二是对辖区内河道进行排查,严查偷排暗排影响水质的环境问题;三是近期开展的入户燃煤情况调查,各乡镇应组织统一学习;四是重污染天气应急督导巡查工作。还有一些其他的重点工作,大家多关注群里的消息和推送的材料,每周各乡镇应设定一个学习内容,组织学习。 8、环保站(所)是如何对进行业务考核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环保办每月对日常工作情况进行一次考核赋分,上报县平台作为全县绩效考核的依据,占20%。乡镇街道主要根据日常考勤情况、巡查制度落实情况,案件上报情况及其他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赋分。 9、自己()辖区内的污染源和敏感点有多少?最近一周巡查的污染源和敏感点有哪些? 一共113个,南管区35个,污染源3个,敏感点35,中国石化,卫生院,改造区A 10、在对自己()辖区内的污染源和敏感点进行日常巡查过程中,它们的巡查重点分别是什么?这些污染源和敏感点会产生哪些污染物? 辖区重点污染企业,特别是涉气、涉水的县控以上重点企业应是大家熟悉的重点,比如驻厂的企业,至少要能说出5家以上。 11、常见的污染源类型有哪些? 电力、水泥、石化、化工、医药行业、印染、畜禽养殖、工地、港口、加油站、餐饮、汽修、干洗等。 12、常见的污染物类型有哪些? 废气、废水、污水、噪声、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等。 13、市环保综合监管平台已经下发了《济宁市网格化环境监管巡查手册》,在《济宁市网格化环境监管巡查手册》的“大气污染”类型中,哪些是你()日常巡查过程中经常发现的案件类型?(列举8条以上) 大气污染:

中国环境问题调查问卷

关于中国环境保护问题法律对策的调查问卷 地球是我们共有的家园,自然是孕育我们的母亲,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的基础,就是保护我们子孙的摇篮,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为更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心聚力建设和谐富庶文明美丽中国,让我们生存的环境更和谐,为了明天空气清新、碧水清清、食品健康,特进行此次问卷调查。感谢您的参与! 一、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是()A、男B、女 2、您的年龄是()A、20岁以下B、21-35岁C、36-50岁D、51-60岁 3、您的文化程度是()A、研究生及以上B、本科C、大专D、高中 4、您是()A、中共党员B、共青团员C、民主党派成员D、无党派群众 二、单项选择题(请在括号内填写您认为合适的选项字母,只选择一个答案) 1、认为所在城市的环境状况与两年前相比如何?() A、明显好转 B、有些好转 C、没有改变 D、有些恶化 E、明显恶化 2、您认为环境保护是一件很紧迫的事吗?() A、其实我们的环境还没到非刻意去保护的地步 B、应该先把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再谈保护环境 C、确实很紧迫,但那是国家的事 D、确实很紧迫,必须从自己、从现在、从每一个人做起 3、您认为环保工作是谁的事?() A、每一个人 B、政府 C、环保人员 D、不知道 4、当您发现破坏环境现象时,您的态度是?() A、积极制止 B、观望 C、举报 D、无所谓 5、每天从您手中产生出的生活垃圾,您有没有想过这些垃圾将被如何处理?() A、从没想过 B、偶尔想到过 C、非常了解,但执行困难 D、主动恰当处理再利用 6、对您来说垃圾分类收集是否有困难?() A、是,分不清楚 B、是,太麻烦 C、否,垃圾分类很有必要 7、您对生活垃圾收费处理的态度是?() A、已经交过物业费、卫生费了,不应该再收费 B、收费不超过每月5元/户还可以接受 C、城市都快被垃圾围起来了,应该收费处理垃圾 D、不能接受垃圾处理费 8、您认为私家车的增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大吗?()

从消费水平方面论述中国经济复苏

从消费水平方面论述中国经济复苏 摘要:我国的经济是靠出口拉动的(投资30%、出口30%,消费在40%)。国外经济危机,人民的消费少了,自然会对中国的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对消费水平的研究就能反映出中国经济是否复苏。 关键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物价水平 2008年华尔街金融风暴刮起,日本、欧洲一些国家都出现了经济衰退,世界经济增速放缓,悲观的情绪在市场上蔓延,国际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使我国经济经受着严峻的挑战和重大考验。2009年,我国是否经受住金融风暴的考验开始了逐渐复苏。 我国的经济是靠出口拉动的(投资30%、出口30%,消费在40%)。国外经济危机,人民的消费少了,自然会对中国的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对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研究就能反映出中国经济是否复苏。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可以具体的反映出居民消费水平。个人认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主要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影响。所以可以建立一个模型为 Y=β1+β2X1+β3X2+β4X3+u X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各种经济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制造业和其他行业对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和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的总和。 X2: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是指反映一定时期内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X3: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弱的指标。 下面是2009年1月到10月我国各类数据:

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中国的环境问题主要分为两类,即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前者主要发生在广大农村,后者则集中在城镇地区。而且,中国不仅受到国内环境问题的困扰,同时还面临全球环境问题的挑战。可以说中国的环境问题状况及发展趋势异常严峻。 1、生态破坏问题 1)水土流失面积有增无减 水土流失是我国生态环境最突出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由于规模不断扩大的滥垦、滥伐等违背自然规律的掠夺性开发,使我国的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目前总的状况是:小片治理,大片加重;上游流失,下游淤积;灾害加剧,恶性循环,水土流失面积有增无减。根据计算,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从解放初期的116万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约160万平方公里,增长了38%,占国土面积的1/6。 水土流失所引起的危害影响深远。其最直接的后果是破坏土地资源,使耕地表土流失,带走大量营养物质,降低土壤肥力,并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的下降,据估计,全国年土壤流失量达50亿吨,其中仅黄土高原年流失量就达23亿吨,长江流域为22亿吨。其次造成下游河道与水库的淤积,既危及行洪安全,又降低水库库容,缩短水库寿命。水土流失是“自然侵蚀” 与人类活动造成的“ 加速侵蚀” 相互迭加的结果,又由于后者的强度增加而不断发展。今后,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人地关系日趋紧张,对土地的开发强度会直莱越大,如载根本性治理措施,水土流失将进一步加剧。 2)土地荒漠化加剧 所谓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某些半温润地区,由于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使其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减少,甚至基本丧失。我国北方地区沙漠、戈壁、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153.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16%,其中土地沙质荒漠化(简称土地沙化,即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面积已达20万平方公里,且沙质荒漠化土地蔓延速度不断加快。 对我国荒漠化成因的分析表明,沙化土地的迅速蔓延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的,包括过度农、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等。如果不采取特殊的措施,继续保持现在的资源利用方式和强度,土地荒漠化将会继续发展下去。 3)耕地减少,土壤质量下降 在我国农业生态系统中,有限的耕地是制约生产的最主要因素,人地关系始终非常紧张。根据统计数字,我国耕地面积只占国土面积的十分之一,自1957年以后,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目前由于国家基建、退耕造林、退耕改牧等原因,每年仍以几百万亩的速度减少,进入90年代,更由于大搞“ 开发

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以及对策分析

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以及对策分析 崔存新贾西城焦红云(济南市平阴县环保局2504000) [摘要]环境保护是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大事,如何有效保护环境一直是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诸如经济因素、技术因素、政治因素等。本文从环境保护的现状情况以及对策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目前环境保护的情况,因此,需要足够重视环境保护,应该建立相应的法律程序加以完善。 [关键词]环境保护现状对策 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与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环境资源问题达到触目惊心的程度。为适应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我国已建立专门负责环境保护的政府机构,尤其在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和措施,加大环保政策的实施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环境保护,正逐渐从政府专职转变为全民的共同事业。 一、我国目前的环境状况分析 我国的环境状况可以概括为:局部有所改善,总体仍在恶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多项进展,但形势仍然非常严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气污染十分严重 我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二氧化硫)污染危害最大,并呈发展趋势。酸雨污染。由于我国迄今尚未对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采取有效措施,而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造成区域性大面积酸雨污染严重。广东、广西、四川盆地和贵州大部分地区形成了我国西南、华南酸雨区,已成为与欧洲、北美并列的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 (二)水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我国的水环境污染以有机物污染为主,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在“七五”期间曾得到较好控制,但近几年又有所恶化。我国湖泊普遍遭到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例如:滇池是昆明最大的饮用水源,供水量占全市供水量的54%,由于昆明市及滇池周围地区大量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入,致使滇池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十分严重,作为饮用水源已有多项指标不合格,藻类丛生,夏秋季84%的水面被藻类覆盖。 (三)植被破坏更加严峻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一个良性生态系统要求森林覆盖率不低于30%。尽管建国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但森林破坏更为严重,特别是用材林中可供采伐的成熟林和过熟林蓄积量已大幅度减少。几十年来,由于过度放牧和管理不善,造成了13 亿亩草原严重退化、沙化、碱化,加剧了草地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 二、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分析 目前我国现阶段的环境政策的成效不断地被新产生的环境压力抵消,仅仅维持了环境状况不致急剧恶化。 (一)建立适当的环境法律体系 同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相比,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还是不完整的,法律规定也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因此,从今后立法方向来看,我们应当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在环境立法中确立各项基本法律原则,包括可持续发展原则,预防污染原则,

2010年第四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报告第一期

Nielsen 中国消费者China Consumer 信心指数报告 2010年第一期Confidence 2010 Report 1China Consumer Confidence 2010Report One 2010 Report One

主要研究发现Findings Highlights ?最新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上升3点 CCI up 3 points in China in the last wave. ?消费者信心提升主要受到西部省份以及一线和五线城镇消费者推动 Growth mainly driven by the West provinces/ Tier 1 and Tier 5 consumers. ?对整体经济环境信心增强系消费者看好就业前景的直接结果 Higher confidence in the economy is a direct consequence of better job prospects. ?就业前景改善与消费者看好个人财政状况之间相互作用力强 High correlation between an improved local job prospect and a better state of Chinese consumers personal finances. consumers’personal finances. ?2009年中国快速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达到10%,发出经济反弹强劲信号 As a result FCMG value sales growth went up 10% in November 2009, which clearly shows a strong sign of recovery. strong sign of recovery 如何为2010年经济转型做好充分准备? How to best prepare the transition into 2010? ?快速发展的新趋势:数字媒体 Fast emerging trend: Digital media 创新仍然是发展关重要的助推力 ?创新仍然是发展至关重要的助推力 Innovation still a key driver for growth

2简要论述当前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国策

简要论述当前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国策。 1、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①大气污染问题: 中国大多数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超过中国规定的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 ②水环境污染问题: 中国七大水系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中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黄河多次出现断流现象,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③垃圾处理问题: xx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 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 xxxx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 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中国各地。 ④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中国国土上的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 27.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 ⑤水土流失问题:

中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中国一年的化肥使用量)。自1949年以来,中国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总量达4000万亩,这对中国的农业是极大损失。 ⑥旱灾和水灾问题:20世纪50年代中国年均受旱灾的农田为 1.2亿亩,90年代上升为 3.8亿亩。1972年黄河发生第一次断流,1985年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天数达227天。500多年来,长江流域共发生的大洪水为53次,但近50年来,每三年就出现一次大涝,1998年的大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⑦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 中国高等植物中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000-5000种,约占中国拥有的物种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 ⑧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开始显现。这类有机污染物具有转移到下一代体内,并在多年后显现其危害的特点。 这类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等使用化学品之中。 2、环境保护制度 1973年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到现在,我国在积极探索环境管理办法中,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八项制度。 ①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是通过签定责任书的形式,具体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污染的单位对环境质量负责的行政管理制度。 ②xx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通过定量考核对城市政府在推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中的活动予以管理和调整的一项环境监督管理制度。

关于消费者信心指数的调查报告

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報告Taiwan Consumer Confidence Index (CCI) Report 九三年二月 主辦單位: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 調查單位:輔仁大學統計資訊系

贊助單位: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協辦單位:台灣綜合研究院 93年2月28日

摘要: 消費者續採觀望態度,信心持平: 台灣二月消費者信心指數較上月微升,但變動值未超過誤差範圍 台灣二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CCI)調查的總指數為83.70點,較今年元月份指數82.44微升了1.26點,在誤差範圍內。顯示台灣消費者信心持平,消費者採取觀望保守的態度。由於消費者信心指數是測量消費者對未來半年經濟情形的看法,具有預測的性質,但其發布時間比同樣有預測性質的經建會領先指標早一個月問世,值得重視。 該中心表示,與去年同期相比,此指數增加了4.64點,長期而言,基本走勢比去年初景氣相當低迷的時候要好。就去年全年而言,在基本的上升趨勢中出現兩個波折,第一個是SARS,它使得指數自去年元月的77.73上升到3月的78.82後,又下跌到5月的72.34;第二個波折出現在11月,因消費者對於未來半年景氣、就業和購買耐久性財貨的預期均下降而出現下跌,12月再度小幅下跌;目前93年二月份可說是持平。 本指數自今年起由中大台經中心接辦,台綜院協辦,輔仁大學統計資訊系執行調查;所涵蓋的項目共有六項,均為有關消費者對於未來半年的預期。二月份的結果顯示,這六項當中的「投資股票時機」上升幅度最大,上升5點,而「物價上升」下降1.4點,唯一一項呈現下降趨勢的指標;其餘上升的指標包括:「國內就業機會」,消費者信心上升1.15點;「家庭經濟狀況」、「國內經濟景氣」及「購買耐久性財貨時機」之點數則均微升。 在絕對水準方面,六項中有二項界於100-200之間,算是偏向樂觀,其他四項在0-100間,算是偏向悲觀。偏向樂觀的項目有「購買耐久性財貨時機」(102點)及「國內物價水準」(107.75點)。仍處於偏向悲觀的四項為「投

中国生态问题现状

中国生态问题现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快速的发展,但同时中国也为高速的工业发展付出了昂贵的环境代价。目前,中国的生态环境情况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环境问题日益恶化。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环境在恶化,局部环境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在逐渐扩大。本文就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必要性以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方针。 关键词:生态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治理 1. 引言 中国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全球化过程密不可分。但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为高速的工业发展已经付出了昂贵的环境代价,局部环境恶化带来了气候变暖、空气污染等效应。受其影响的不仅是中国的邻国,甚至是全球的环境。中国的发展是靠透支资源,环境取得的。中国资源的消耗速度,环境的破坏速度远远大于经济增速。经济全球化使中国的环境问题变成了世界的环境问题。 而与我们老百姓切身相关的环境问题则表现在大气污染及水污染上。笔者生长在中部平原地区的农村,小时候的天空是蓝色的,水是清澈的。炎热的夏日,经常可以看见下河洗澡的人们;阵雨过后,天空会出现绚烂夺目的红霞。那时候的天很高,云很白,而今这些景象一去不返,前后也不过十几年的时间。现在回到家乡所见的是漂浮着生活垃圾的臭水沟和偶尔泛蓝的灰色天空,再也没有人下河下澡,再也没有河虾小鱼可供垂钓,再也没有“火烧云”样的红霞了。笔者经常在想,到底是谁夺走了这一切?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将会变成什么样?

第一,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就是大气污染问题。近几年来,“雾霾”成为了媒体及公众口中的热点词汇,先是京津冀地区“雾霾”持续不散,后又扩大至中部长江流域,甚至在平时少见雾霾天气的长三角地区也很严重。伴随着“雾霾”天气的增加,空气中PM2.5对人体危害不断加剧,更令人们的畏惧情绪与日俱增。医学专家钟南山就曾明确指出,PM2.5的增加与人的呼吸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尤其是与肺癌的高发、多发密切相关。有统计数据表明,北京地区的肺癌发病率,近10年增长40%。 治“霾”已成为当下国计民生的当务之急。 2015年2月,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它的热度已超过了很多热门电视剧,在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上更是引发了“刷屏”效应。该片通过现场调研、查阅文献和拜访专家的方式,形象化地对雾霾的构成与危害做了解读,而且通过柴静的作品来告诉观众如何为治理雾霾去做些什么。尽管其中的部分数据和观点受到质疑,但这部记录片确实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不要等问题出来后再去挽回,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雾霾已经成为每个人必须应对并亟需解决的问题。 雾霾大面积的出现和扩散,不仅在国内为民众所诟病,也日益为国际所关注和讨论。例如韩国和日本,就常把本国出现的雾霾天气归咎于中国,连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认为中国的雾霾“飘洋过海”,荼毒美国。可以看到,雾霾在加速累及中国形象。近日,美国彭博社报道吐槽:“还有什么比索契这个满是棕榈树、没有雪的亚热带地区搞冬奥会更糟糕的事吗?或许是在中国污染最严重的省份进行滑雪比赛、在雾霾笼罩的华北平原举办冬奥会开幕式吧。”报道直指目前的北京没有资格申办冬奥会。另一方面,雾霾也成为经济、环境失衡的形象代言,美国《财富》杂志日前就犀利地指出,雾霾是对中国高能耗增长模式的“死刑宣判”。尽管到目前为止也尚未出现雾霾外交问题,但如果中国的雾霾天气继续恶化的话,不排除它会成为一个周边的公共外交问题。 第二,是水污染问题。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海河、辽河、淮

生态环境调查问卷

生态环境调查问卷 1.您知道世界环境日是哪天吗() A、5月28日 B、6月5日 C、6月28日 D、5月5日 2.您认为您所处得生态环境现状怎样() A、很好 B、一般 C、不好 D、很差 3您觉得您所处的生态环境变化趋势是怎样得() A、日趋好转 B、相对稳定 C、继续恶化 4.您认为当地人们的环保意识怎样() A、很高 B、一般 C、低 D、很低 5您对生态环境的态度() A、非常重视 B、比较重视 C、有点关心 D、不关心 6.您知道6月1日实行的限制使用塑料袋(限塑令)的通知吗() A、知道 B、不知道 C、知道少许 7.您知道“限塑令”中提出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厚度小于多少毫米的塑料袋吗 A、0.025毫米 B、0.050毫米 C、0.100毫米 8.对于“限塑令”目前的实施情况,您认为是好还是不好() A、好 B、一般 C、很差 9.您认为“限塑令”的实施,是否减少了您对塑料袋的使用频率() A、没减少 B、减少了,但效果不明显 C、效果十分明显,现在几乎不用塑料袋。 10.您觉得现在很多人离不开塑料袋的最主要原因是() A、环保意识太弱 B、替代品太丑了 C、替代品价格太高了 D、太不方便了 您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议: 关于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调查问卷 页数:1/1 题目数:20 我们是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现在对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进行调查。大家同住地球村,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地,长远地,潜在地对我们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环境生态的破坏,最

终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本问卷采用不记名的方式填写,没有所谓的对错之分或标准答案。只需根据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回答。你提供的资料只为分析研究所用,绝不用作其他用途,请你放心填写,真诚的感谢你的支持与帮助! 1.如果有环保活动你愿意参加吗* 非常愿意 愿意,但要视情况而定 不好玩就不参加 从不参加 2.您对“限塑”政策的看法如何* 赞同,有利于环境保护 不同意,购物很不方便 无所谓 3. 如果有人在公众场合扔垃圾,你会:* 上前制止并指责 提醒他不要乱扔 不去理会,但蔑视他 假装没看见 和我没关系,不去理会 4.如果您有一个假期,您会走到哪里* 公园自然景区 KTV、游乐场等游乐场所 博物馆、特色建筑等观赏类场所

关于2021中国消费者三季度消费意愿的调查报告

关于2021中国消费者三季度消费意愿的调查报告 关于2019中国消费者三季度消费意愿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xx年 调查地点:中国 调查内容:中国消费者一季度消费意愿 调查对象:中国消费者 尼尔森xx日发布了20xx年一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报告显示,一季度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回升至39点,为9个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 调查报告显示,xx%的中国消费者表示,未来三个月计划增加在食品饮料类快速消费品上的支出;近15%的消费者表示,将增加非食品饮料类快速消费品上的支出。其中,近五成(45%)的一线城市消费者计划增加在食品饮料类快速消费品上的支出;近四成的消费者将增加在非食品类快速消费品上的支出。 调查报告同时显示,一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08点,与XX年四季度持平,超过全球平均水平15点(全球消费者信心指数为93点)。尼尔森消费者信心指数以高于或低于100作为标准,其中,高于100表示乐观,低于100则表示相对悲观。 尼尔森大中华区总裁严旋分析说,与前一季度相比,中国消费者的就业前景、个人经济状况和消费意愿均保持稳定,这表明消费者对中国整体经济持有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立则在当日出席“尼尔森中国消费者360论坛”时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增速下行仅是短期低迷,而非趋势性变化,未来XX 年中国经济仍会较快速增长,消费也会出现乐观的增长。城镇化将会是避免中

国经济出现“硬着陆”的重要因素,且与以往产业发展推动的劳动力为主的城镇化模式不同,未来将会是以消费升级推动的非劳动人口城镇化。 宋立在演讲中还表示,过去XX年中国的顺差率、消费率、投资率等数据都显示,中国经济对于外贸的依存度并不高,且通过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国家的相关数据比较也支撑了上述判断。“中国经济主要靠内需拉动,从来如此。”宋立说,但这个内需中消费和投资占据了约92%,与其他区域和国家相比,过去XX 年数据显示中国消费率偏低、但投资率明显过高。 而对于如何扩大消费,宋立认为,可以从城市、城镇、农村各个方面着手,城镇化将成为中国经济得以避免“硬着陆”的重要因素。 “过去的模式是,产业发展推动的以劳动力为主的城镇化;而现在的模式将是,消费升级推动的非劳动人口城镇化,具体包括:服务导向型农民工家属城镇化、消费升级型农村先富人口城镇化、以及消费升级型城镇人口大城市化。”宋立说。 宋立还表示,扩大消费的着力点会集中在城市、农村等不同地区的人均耐用消费品上,如家电等。 尼尔森大中华区总裁严旋则预计,20xx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从目前的50%提升至60%,人口迁移将达到10%,而这种改变对于经济结构调整、扩大消费意义重大。

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当前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产业结构、公众参与、环境管理、队伍建设、环境规划、环境投资等方面对当前环境保护中面临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进行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经济发展在给人们提供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享受时,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近几年来,通过环境保护与治理,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局部地区环境质量逐步得到改善,但环境保护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环保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当前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环境保护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过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既矛盾又协调统一,是相互发展的整体。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整体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环保工作的形势依然严峻,将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1、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中面临的产业结构非常不合理。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提供的经济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GDP中三次产业构成是14.8%、52.9%、32.3%,低收入国家的三次产业构成平均为24.8%、25.1%、50.2%。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少于中国的只有少数几个国家。中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对资源的粗放利用,导致原材料和能源资源的消耗巨大,生态环境透支十分严

重。2003年中国消耗的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和水泥分别约为世界消耗量的7.4%、31%、30%、27%、25%、40%,而创造的GDP仅相当于世界总量的4%。可以说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增长付出过高的环境代价,是大气、水资源等污染严重的根本原因之一。 2、公众环保参与度不高。公众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向前发展的社会基本力量,没有公众层面的广泛参与,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是不可想象的。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发布的《2005年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报告显示:以百分制为刻度的中国环保民生指数为68.05分。这份报告数据显示,只有16%的公众知道,“12369”这个全国统一的环境问题免费举报热线电话,其中只有9.2%的打过电话;不到1%的人表示家中从不使用塑料袋;1/5以上被访者不知道自己享有哪些环保权利;公众参与环保的行为以个人空间浅层次参与为主。调查数据说明公众环保关注度很高,但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还不强,国家在法律层面上保障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力度还不够,政府在扩展公众参与环境与发展方面的活动也有待加强。 3、环境管理偏重于末端治理。在环境管理实践中,人们往往习惯于末端治理模式,不重视发展循环经济,结果不能从源头上减少原料的消耗,中间环节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最终减少资源废物的排放,实现总量控制目标。根据循环经济理论,我们知道“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实际上是“先污染后治理”,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结果治理的技术难度大,治理的成本高,很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协调。

中国环境问题现状

中国环境问题现状 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2011年正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GDP第二高的国家中国创造的经济奇迹让世界惊叹。但是在光环背后还是有诸多隐忧,其中以环境问题最为严重。在很多国外舆论的印象中,这条崛起的“中国龙就像从下水道里腾空而起的身上流淌着污水散发着难闻的恶臭” 这种观点虽然有些偏颇,但从中可以认识到中国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了。 过去20年间,中国因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造成的损失占GDP的7~20%。2005年,因环境污染引发的冲突达5.1万起,2007年,40%的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放,60%的大型湖泊因矿物质和有机物污染而出现富营养化,在监测的197条河流中,半数受到硝酸氨、过锰酸盐和石油的严重污染,在监测的287个大中城市中,只有不到十分一之空气质量达到环境保护部的标准。上述环境污染是表面上的,是以城市或工业地区密集人群为中心生态危机的。实际上,那些“远在深山”的生态退化更加危险。环境污染了,国土还在还有修复的可能。但一些致命的生态破坏则很难修复,如消失的物种不能“死而复生”,损失的土壤不能回到原位,干涸的湿地难以再现生机等等。 最近20多年,中国经济持续以年平均9,的增长率高速增长,但是今后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巨大的障碍,除了技术进步之外,最大障碍就是资源和环境因素。环境污染、人口压力造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农牧业用地、土地荒漠化以及现代工业制造的污染,这样的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新一代中国领导人已经认识到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自2003年以来提倡“科学的发展观”,不再单纯追求增大GDP。为了打破在资源和环境方面面临的困境,中国领导人提出要建设节约型的社会,发展循环经济。

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研究问卷(1)

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研究问卷 1.受访者所在城市: [单选题] [必答题] ○北京 ○上海 ○广州 2.请问您贵姓是?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记录被访者性别: [单选题] [必答题] ○男性 ○女性 4.请问您的年龄是?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问您的学历是? [单选题] [必答题] ○初中/技校或以下 ○高中/中专 ○大专 ○本科 ○硕士或以上 6.请问您的职业是? [单选题] [必答题] ○企/事业管理人员 ○工人/体力工作者(蓝领) ○公司普通职员(白领) ○国家公务员 ○个体经营者/私营业主 ○教师 ○学生 ○专业人士(医生、律师等) ○无/待/失业、家庭主妇 ○退休 ○其他职业

○略有好转 ○基本不变 ○明显变差 ○说不清楚/拒答 12.为什么您这样说呢?(最多限选两项) [多选题] [必答题] □中性原因不知道/拒答 □改善:收入相关 □恶化:收入相关 □改善:就业状况相关 □恶化:就业状况相关 □改善:投资相关 □恶化:投资相关 □改善:家庭开支相关 □恶化:家庭开支相关 □改善:政策/宏观经济 □恶化:政策/宏观经济相关 13.那么与现在相比,您觉得一年以后您的家庭经济状况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单选题] [必答题] ○明显好转 ○略有好转 ○基本不变 ○略有变差 ○明显变差 ○说不清楚/拒答 14.那么与现在相比,您认为一年以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将会如何? [单选题] [必答题] ○非常好 ○比较好 ○保持现状 ○比较差 ○非常差 ○说不清楚/拒答 15.您认为一年之后本地区的就业状况将会如何变化? [单选题] [必答题] ○明显改善

环保问题调查问卷

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调查问卷 资源与环境已日渐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此次问卷调查的目的旨在了解周围人群对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认知、接受与实施度。请您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回答下列问题,最后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完成我的问卷! 1.您认为当前国内的环境破坏程度如何?() (A)非常严重(B)严重 (C)一般(D)较轻 2.您是否意识到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针对这些问题所要采取措施的必要性?() (A)是,感觉极强烈,急需采取措施 (B)感觉严重,有采取措施的必要性 (C)感觉一般,看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D)没有什么感觉,这不关我的事 3.您是否经常向他人宣传环保知识,达到教育他人,教育自己的目的? () (A) 经常 (B)偶尔 (C)一两次(D)从没有过 4.您知道世界环境日是什么时候吗?() (A)知道 (B)不知道 (C)我去百度 5.您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态度为:() (A)先搞好经济再搞好环保 (B)先搞好环保再搞好经济 (C)两方面同时(D)不知道 6.您认为福州市的环境污染状况如何?() (A)非常严重(B)严重 (C)一般(D)基本没污染 7.您认为目前身边危害最大是那种污染?() (A)噪音 (B)空气 (C)水源(D)白色垃圾(E)其他 8.在公共场所看见水笼头大开,水流不止,你会怎么做?( ) (A)马上关掉,珍惜水资源 (B)大多会上前关掉水龙头 (C)有时会主动关掉,但是不多 (D)不以为意,不予理睬 9.您的房间无人时是否熄灯?() (A)是 (B)否 (C)不一定 10.您在购买家电产品的时候关注过其能效标准?( ) (A)能效是主要的选择依据 (B)优先考虑价格使用等,差不多的情况下再看能效 (C)只是了解下,不作为选择依据 (D)完全不关心,节的电还不够产品增加的价钱 11.对于一次性筷子饭盒的使用,你认为?( ) (A)强烈反对,认为是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做法,坚决抵制 (B)虽然很方便,但是会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所以希望国家采取措施 (C)知道有污染,但仍使用一次性餐具 (D)认为很方便,不需要改变现状 12.您使用最多的是下列那些电池?() (A)一次电池 (B)二次电池 13.对于废旧电池,你是如何处理的?( ) (A)主动收集起来,寻找废旧电池回收然后处理

浅谈中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浅谈中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的胜利,在第一步确实都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一、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随着地球的演化,大约200万~300万年前出现了人类。人类的诞生使地表环境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在人类参与和干预下发展的高级阶段——人类与其生存环境辩证发展的新阶段。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一方面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塑造者。另一方面人类必须要在认识自然,遵循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的前提下从事生产和活动。当人类遭到环境的报复而影响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时候,就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所能允许的范围。总之一句话:人类的各种活动都必须是在环境所能容忍,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的,必须要认识自然,遵循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否则人类必将收到环境的惩罚。 二、中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一)、世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工业革命以来,生活生产工艺迅速发展,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大。随着百年来的高速发展,世界如今面临着十大环境问题:1.全球气候变暖2.臭氧层破坏3.生物多样性减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锐减 6.土地荒漠化7.大气污染8.淡水资源枯竭与污染9.海洋污染10.城市垃圾污染。 (二)、中国面临的严峻的环境形势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中国人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百年才完成的发展,如此高速的发展带来了各种环境问题。刚刚提到的世界十大环境问题在中国无一不存在。中国面临的环境形势异常严峻 (1)、污染物排放强度大,总量达。远远超过环境自净能力。 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看到一些工厂企业将废水排放到河流湖泊当中;高高的烟囱连续不断的冒出各种颜色的废气;早晨起来晨练闻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奇怪的气味。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历过的。由于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水和大气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些地区相当严重。山西地区盛产煤矿采煤业发达,由于采煤业的发展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含量很高,将这些颗粒物质吸入到肺里可以想象其严重后果。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中根据地面水水域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可将我国地面水划为五类:在这五类水中第一类最好会珍贵第五类最差,只有前三类水可以与人体直接接触。而实际上后两类以及更加差的劣五类占我国所有水体的一半左右。据统计全国有3亿多农民喝不到干净的水,4亿多人呼吸不到干净的空气,1/3城市空气严重污染。 (2)、由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老问题还未解决,各种新的环境问题已经出现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水体富营养化,大气SO2及颗粒物污染,水体有机污染等老问题想来人们都已经耳熟能详了。这些老问题还未解决新问题开始凸显。危险废物,微量有机污染物,持续性有机污染物,汽车尾气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等。这些新老问题共同发生共同治理使得环境问题愈发的复杂,治理所需要的时间愈发的长,治理的难度愈发的大了。 (3)、生态恶化趋势尚未得到遏制 生态恶化主要表现在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江河断流,水环境生态系统失衡,森林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